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第1篇

第一,基础性的实验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基础性的实验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独立实验教学或者是附属实验教学这两种方式。进行电工电子基础性实验教学的时候,其教学内容应该着重对基础性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基础性的概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加入一定综合性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的设计的时候,应该有选择性的将煤矿方面的知识穿插到其中,让学生能够对煤矿方面的电工电子技术的使用有所了解。通过对煤矿现场相关的电类知识进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对其有个直观的印象,了解真实的煤矿产业,从而打破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提高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水平。

第三,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在这个教学层次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可能包括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基础以及数字电子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电子专业知识。通过这一层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独立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协调合作的完成对系统的设计制作等工作,完成设计报告等相关资料的填写,有效的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应该组织这些学生进行各种大赛的参观和参与,为这些学生提高自己的实力提供平台。

2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研究

第一,调整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创建完善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以往进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时候,需要对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善,创建科学完善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使得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能够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实验教学。其中包括基础性的验证实验教学、设计性的实验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以及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等等。基础性的实验教学是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基础之所在。基础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源自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台,是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的关键之所在;综合性的实验教学不仅仅需要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台的存在,还需要利用电子仿真平台来增加其实验教学的真实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提出相关的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要求独立进行项目设计,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实验从而得出可行性方案;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则是将现有的实验教学方式作为其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内容和一些相关的科研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转变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再加上集成电路工艺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在电类学生又多了一项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那就是用计算机相关的辅助分析和设计的工具来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进到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当中,比如典型的EWB虚拟电子工作平台以及Pspice电子仿真工作平台等的进入校园实验室,这些工作平台的引进,不但能够让学生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学习的时候更好的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有效的刺激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

第三,将开放式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进行大力推广,搭建开放式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创新平台。开放性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指的就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并不会提前进行准备,而是需要学生独立的按照试验任务书中的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并且拟定合适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当实验教学结束之后给予学生评价。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的负责教师还应该组织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或者是比赛,让这些学生将其创新性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结束语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电工基础》课程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概况

《电工基础》是中职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电磁的基本知识、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简单机床电路、安全用电。《电工基础》课程主要用于电类专业人员的电工知识培训,也可用于机械等其他非电类专业人员的培训或供读者自学使用。《电工基础》课程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与实验,因此部分学校单独开设了电工实践课程。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入学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等问题。再加上《电工基础》课程内容本身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吃力,导致对课程缺乏兴趣。并且《电工基础》课程多以理论、公式、概念等内容为主,缺少实用性与创新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得学生参与性差,主动学习能力弱,最后导致学生对概念性东西掌握不深刻,而且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所以《电工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呈现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1]。

三、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针对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率差等问题,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中职学生由于入学基础差,所以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对于较难掌握的课程有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应多给予学生理解与支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重塑自信。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多教授一些实用性较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设计家用灯的安装、广告灯的设计、彩灯的设计、门铃电路制作等实践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讲授理论与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枯燥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项目实践中,因为学生全程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动手能力,还能从中收获成就感[2]。

(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专业技能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电类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电工知识,其他非电类专业的培训或者读者也会用到这门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应针对这一要求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理论性强实际应用较少的理论概念可以适当弱化,着重讲授安全用电,并且在整个课程中把安全用电贯穿其中。多安排实用性较强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

(三)鼓励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虽然入学基础较差,但是思维活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动手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运用项目教学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都很差。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旁指导,共同创作完成一个项目,通过对操作性、实用性强的项目进行操作,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3]。

(五)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围绕一个理论概念提出问题,这个问题既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探讨中的组织者。在问题式教学中,让学生主铀伎迹分析探讨并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电工知识。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学普,邵长.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24):151-152.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电工;职业化;改革;认证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内容及授课模式的“职业化”已成为当前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高职电工实训作为电工课程的深化环节,无论对电专业还是非电专业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通信行业,根据从业标准和国家安监部门要求,所有参加通信工程一线工作的员工都必须具备电工上岗资质。因此,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电工实训应该紧密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建立能够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严格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和实施。

一、现状及问题

电工实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教学设备落后、更新缓慢,实训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相脱节等问题。要转变思想,改进教学内容,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思路引导下融入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电工实训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电工实训教学过程等。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是对一门课程授课要求的集中反映,是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目标实现中所起作用的具体体现。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电工实训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对电工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巩固,是对电工基础知识的实践验证。因此,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都会概括为“知、懂、会”三个字。所谓“知”,即让学生知道所训练项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对项目所涉及知识的初步了解;所谓“懂”,即让学生对训练项目操作流程有较准确的把握,对操作项目的内在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所谓“会”,即要求学生能较独立的、安全的完成各项训练科目的基本操作。这样的培养目标固化了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只能局限于掌握所训练的项目,对于课程的“职业化”改革和目前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不够“职业化”

教学内容选取的恰当与否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基础。研究认为,目前电工实训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两种现象。

一是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许多高职院校的电工实训定位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延续着中专时期的几个老项目。对于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及创新意识激发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电工实训课程太过专业化,高职院校相关研究人员在改革电工实训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陈旧存在一致的看法,在设法调整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将电工实训课程按照维修电工的要求进行了改革,将电气行业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工艺等作为了电工实训课程的授课内容,使得非强电专业学生无法很好的接受,偏离了该课程在此类专业中开设的意义。

(三)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电工实训一般采用“口授+板书+挂图”的教学模式,理论灌输比例较重,实际操作部分采用演示和学生固定式模仿操作相结合,逐步达到“会-精-快”的训练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对某个项目或某个实践领域的操作熟练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促进作用较小。

(四)教学环境落后

电工实训是一门相对枯燥的专业基础课,各高职院校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其他专业课程较小,导致一直以来教学环境的改善欠缺,设备也相对落后。另外,由于教学内容的固化和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教学环境一直停留在原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先进教学软件的应用程度严重不够。上述条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实训环境的闭塞导致对外交流的机会减少,服务企业的功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

根据当前企业需求,结合电工上岗证认证标准,深度改革电工实训环节,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等步骤,解决电工实训存在的问题,使该课程真正发挥其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同时也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

二、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高职电工实训是高职工科类(含电子、通信、电力、电气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高职第二学期电工基础授课结束,作为知识巩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确立和基本用电安全常识树立的重要环节。

对于上述工科专业学生,电工上岗证已经被确立为上岗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院校都会对学生在在校期间专门集中进行培训认证。其认证的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学生获得一般电气类工作岗位必备的电气测量、电路连接及电动机和触电急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日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环境整理整顿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该目标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即知识学习目标、技能训练目标和素质形成目标。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能用相关知识描述问题;对于技能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能使用工具完成常见技能任务;对于素质形成目标则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渐养成符合素质要求的行为习惯。

目标与电工实训环节培养目标存在相互渗透的内容,因此,可以将两者进行结合,即电工实训环节可作为学生电工上岗证认证前培训的一部分。使学生在该环节结束后达到上岗证认证的要求,并能够直接参加认证。达到节省人力资源、节约培养成本、提高实训环节效率的目的。因此,该环节的教学目标可以进一步明确为:使学生具备一般电气类工作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用电安全常识及触电急救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电工)资格认证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职业化

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向职业化发展一直是社会和高校最为关注的课题,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根据对课程培养目标的研究和重新确立的要求,教学内容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其改革的方向应紧密结合电工上岗认证要求、结合各项能力培养目标及电工实训课程培养目标。改革按照项目化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如下:一是分析各知识点的布局,确定学习任务;二是根据各学习任务明确该任务的学习目标,细化各项技能训练内容、要求及方式,明确考核标准;三是明确各模块授课学时。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充分考虑职业化,由于该课程是作为普通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化(电专业除外),但也不能停留在电工基础水平,介于两者之间,让学生在过程中不仅掌握电工基础知识,达到认证要求,还能较全面的了解用电的基本常识,让所学知识对接各类相关企业的基本职业要求,使学生学完后能够从事基本的电工工作。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按照电工课程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选取安全用电影视赏析、火灾消防演练、触电急救演练、室内照明电路安装、低压配电箱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设计与安装等项目为载体进行内容编排,使学生达到电工上岗证认证的标准,并配备相应设计项目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模式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是各高职院校在各类课程中一直改革推进的方向。对于高职电工实训课程,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采用一体化教学是较为合适的实现手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有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共同完成,要求能充分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提炼和分配知识技能要点,合理设计项目任务,细化各任务实施步骤,并能在授课过程中掌控全局,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引领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列举“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项目的教学内容编排案例进一步说明该课程一体化授课的组织形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

1.实训目的和要求

熟悉常用低压配电电器、低压控制电路的结构,能拆装、检修开关、按钮、交流接触器等低压电器。

能正确地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入电源并正确使用,能对电动机使用过程中一些数据进行测试。

能规范地进行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2.实训器材

(1)三相异步电动机1台;

(2)交流接触器2个;

(3)热继电器1个;

(4)熔断器5个;

(5)按钮3个;

(6)空气开关1个;

(7)导线、端子板等。

3.实训内容

一是熟悉电路元件。检查所需要的元器件的质量,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应予以更换。对照电路图寻找并且熟悉电路的组成元件,在空白纸上按照比例画出以下元器件相对的安装位置,并且标明该元件在电路图上的代号:

(1)熔断器:FU1、FU2

(2)接触器:KM1、KM2

(3)热继电器:FR

(4)按钮:SB1、SB2、SB3

(5)空气开关:QS

(6)三相异步电动机:M

(7)端子板:XT

二是将学生分为5大组,每大组分为3小组,各小组分别负责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3块电路的设计和连接。要求各大组能根据电路图,在控制板上安装所有的电器元件,元件排列要求合理、整齐、匀称、间距合理,元件紧固程度适当。

三是各小组根据负责电路图,进行布线。要求“横平竖直,直角弯线,少用导线少交叉,多线并拢紧贴安装板一起走。”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接点牢靠,不松动,不压绝缘层,不露铜过长等。

四是各大组将各分电路集合,形成完成的控制电路,要求仔细检查,尤其是各电路之间的衔接部分,更应反复查验。

五是经指导教师检查通电运行。

六是观察接触器KM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接触器KM1常闭常开触点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改变KM1、KM2的位置,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

七是热继电器FR的作用。撤除热继电器,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并作比较。

八是观察按钮SB对电路的影响。改变SB1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改变SB2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改变SB3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

九是各大组从以上变化中,任选1个,设置完成后,互相交换电路,找出故障所在,并记录在下表中:

参考文献

[1]任晓敏.关于高职院校电工实训教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职教广角,2012(7-8).

[2]朱楠高职维修电工实训一体化教学初探[J].教育论丛,2012,(11).

[3]徐国华等.非电专业学生电工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

[4]叶莹电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5]刘安宁.分层次教学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6]马丽娟,王平安.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6).

[7]王英群.“电工实训课”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浅谈[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证课融合;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刘丽萍(197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45-02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大幕的拉开,教学设计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它采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变换成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的计划,创设出有效的教与学的“过程”或“步骤”,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受教学设计质量优良的影响。为此,在授课之前课程教学团队要进行科学、客观、详细的教学设计。笔者从事“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多年,并指导中级维修电工考证实训,多次进行企业维修电工工作人员岗前培训。本文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教学情况,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几方面阐述“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一、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企业及相关领域中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及技术改造,从事供配电设备管理、维修及机电产品的营销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电力行业、装备制造行业等电力设备及机电设备生产、维修等企业,主要从事安装电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电气设备操作员、电气技术员等工作岗位。从事这些岗位都需要具有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正是针对这些岗位的维修电工资格证书而开设的。该课程实践性强、应用面广,为学生考取维修电工中、高级资格证书及毕业就业夯实基础。

二、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详尽分析,归纳总结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维修电工常用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的选用、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熟悉照明配线、动力配线、电子装配等操作工艺要求;熟练掌握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中、高级所规定的车床、铣床、磨床、钻床以及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气配线、安装调试、检修工艺编制、故障检测技术以及PIC、变频器技术。

三、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所规定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为主线,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验收规范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位,以项目教学为主导,结合学校现有实训设备,通过企业专家论证会,确定选取电工基本操作、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常用室内线路的安装与维修、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安装与维修、亚龙维修电工高级考核装置应用、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PLC及变频器的应用等典型项目作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维修电工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实现“学校教学、企业实践、国家考级”的三统一,确保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快、考得过、用得上。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四、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分析学生的生源情况、知识技能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基于工作过程六步骤进行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

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教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计划、决策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工作计划,学生与教师交流工作计划。

实施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主完成任务。

检查、评价阶段:检查结果(自检、互检),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总结,在此阶段发现问题,查遗补漏。

五、恰当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巡回指导法等方法,同时辅助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开放式设置考核方式

以学习项目为考核单元,注重对学生完整工作过程的评价,根据学生完成工作过程的态度、工作质量、操作规范、相关测试(口试)等内容综合评定,采取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指导教师评价等形式进行评定。考核的重点在于评测学生是否具备了维修电工职业能力,是否具备了工作积极、主动、热情等良好的职业素质。

每一个学习项目的成绩评定明细如表2所示。

表2 每一个学习项目的成绩评定

评价项目 小组互评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比例(%) 5 5 90

根据课程总学时及每一个项目的学时,确定每一个项目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详细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总成绩

评价项目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项目六 项目七 项目八

比例(%) 5 5 5 5 25 10 30 15

七、总结

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最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多层面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从而为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设计以遵循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为前提进行。

教学设计要按照“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顺序进行设计。“为什么学”是指要确定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什么”则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学”是要明确授课过程中采取什么策略来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学设计还要评价方法,即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准确而又全面的评价。教师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教学环节逐步进行修改完善,以确保今后教学时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萍.《电工技能实训》说课竞赛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6).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实践教学 生产实践

1 引言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院面向工科非电专业及大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2 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 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确定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板书、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演示教学和渐进式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实践项目,主要以演示教学为主,通过演示教学,学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可以指导自己实践操作的理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以渐进式启发教学为主。通过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调整实践项目在量和质上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实践项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第三,实行多方位的奖励制度。在基础实践环节,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几组,组和组之间比赛,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哪个组就有额外加分,并把名次写在黑板上。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同作战的意识和动力。在产品制作实践环节,可以把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给成绩优异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4 结语

在电气工程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本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炼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和电气产品的设计、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增强求知欲望,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启广,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工基础;问题;措施

《电工基础》是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必学课程。《电工基础》能否学好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关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绝大多数都认为《电工基础》很难,老师们也感觉到《电工基础》越来越难教。我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电工基础》教学的经验,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由于现在技校招生竞争激烈,招生市场混乱,学生入学的门槛形同虚设,招来的学生往往是一些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没有上进心、没有求知欲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造就了教学难度的加大。

二、《电工基础》教材理论较深,概念多而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又由于技校学生大多对理论学习兴趣又不大,认为读技校,只要学好操作技能就行了。这也严重影响着《电工基础》的教学。

三、各学校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而增加了实习教学时间,少了理论教学课时,而教材的编排还未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使得理论教学课时明显不够。再加上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调、陈旧,仍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等老一套方法教学,学生不容易接受。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现目前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除了教会他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外,教师如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下一些措施,可以较好地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效果。

一、认真做好课程的导入设计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对《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的课程导入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导入主要是上好第一堂课,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上绪言课时应多介绍一些电工基础理论在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以及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密切的事例,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无处没有电,电工基础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联,电工基础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加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亲切感。其次,教师要讲清本课程与专业理论课及实习操作技能课之间的关系,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最后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一些方法。这样,先入为主,无疑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情感,使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根据技校学生喜欢动手的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教师应把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或生产生活等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人浅出。例如,学习“电流”、“电位”、“电压”、“电动势”时,就可以把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熟悉的“水流”、“水位”、“水压”、“水泵”等概念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且记忆这些概念。又如在讲述“电容器,电容量”概念时,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我们就可以用水桶装水作为例子,指出“水桶”是一种容器,它储存的东西是“水”;“电容器”也是一种容器,只不过它储存的东西是“电荷”。水桶储存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水桶的容量;同样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多少,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再进一步指出电容的大小与其结构的关系,学生就会融会贯通了。

三、重视实物与实验教学

《电工基础》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涉及电气元件及设备的结构。在讲解这方面内容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抽象难懂,觉得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学习热情。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利用实物教学,即在讲解相关内容前,先让同学看看实物,从而提高他们探索元件及设备内部原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单相或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时,首先应找一台单相或三相发电机,拆开让同学观看其结构,条件许可时还可演示一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的教学是与实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在实验中可以随时设置疑难,观察现象,从而促使同学思考。《电工基础》中演示实验较多,成功地演示好每一个实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授电磁感应现象时,本人比较重视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的演示,由于演示现象明显,使抽象的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就连本节中最难理解的楞次定律教学也被学生较好地掌握了。

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课时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是计算机及电子工程专业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关系到专业理论的深入以及技能的拓展。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电路、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方面获得知识、素质、技能方面的培养,并为以后学习各专业知识和高一级的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基础。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已成为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和部分文科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方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我们现行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其中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显然,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使得学生过分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兴趣不高,还有来自文科的学生,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需求较多,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现在的教学主要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粉笔+黑板”或者简单的演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发挥,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便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现有教材内容仍包含有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应用较少的难记的公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缺乏本学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及应用实例的引入,使学生视野得不到开阔,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选用符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因为现行很多教材大多套用知名高校学历教育相关教材,知识陈旧,理论性强,未能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第二,在考虑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培养职业能力宏观指导下,微观上精选、调整教学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巨大,而课时非常有限,必须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应用技能人才”落到实处。例如:在讲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在现代仪器仪表上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转贴于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案例教学法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方法:精心选用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以该案例的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步步深入,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弊端。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分析电路虽然头头是道,但若要设计制作一个电路系统往往不会查手册、不会选器件、不会连电路、不会调试系统。可见,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案例教学法若运用得法,将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但采用案例教学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案例要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第二,案例要有综合性和启发性,案例应将课程内容与案例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第三,案例应体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有了好的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有好的教学手段,要善于根据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EDA仿真软件、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比如:第一,在讲到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电器结构、动作原理时,若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法,在课堂上把电动机的结构和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画出来是不可思议的,即使画得出来,也很难将此部分的内容讲清楚,课堂效率极低是可想而知的。但采用PowerPoint和flash做成的多媒体课件,节省了在堂上画电动机、常用控制电器的时间,还可以通过flash动画生动地表现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常用控制电器的动作过程,非常的直观而富感性,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识,大大地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第二,在讲单管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工作点设置对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工作点设置得太高,容易导致饱和失真;设置得太低,容易导致截至失真);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虽然我们可以借助PowerPoint、flash、VB等制作的包含文字、图片、动画的课件进行讲解,降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方面的难度,但学生还是觉得缺少感性的认识。但通过利用Multisim对单管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后,学生好像置身于实验室,体验到:设置适当的工作点的重要性;负反馈的作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等,对所学知识豁然开朗。实现了理论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与学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优化教与学过程,使课程的教学质量更上一级台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臧桂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 教学 改革 措施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电路、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方面获得知识、素质、技能方面的培养,并为以后学习各专业知识和高一级的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概述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基础。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已成为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和部分文科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我们现行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其中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显然,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使得学生过分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兴趣不高,还有来自文科的学生,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需求较多,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现在的教学主要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粉笔+黑板”或者简单的演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发挥,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便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现有教材内容仍包含有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应用较少的难记的公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缺乏本学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及应用实例的引入,使学生视野得不到开阔,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第一,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选用符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因为现行很多教材大多套用知名高校学历教育相关教材,知识陈旧,理论性强,未能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第二,在考虑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培养职业能力宏观指导下,微观上精选、调整教学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巨大,而课时非常有限,必须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应用技能人才”落到实处。例如:在讲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在现代仪器仪表上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2.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案例教学法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方法:精心选用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以该案例的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步步深入,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弊端。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分析电路虽然头头是道,但若要设计制作一个电路系统往往不会查手册、不会选器件、不会连电路、不会调试系统。可见,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案例教学法若运用得法,将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但采用案例教学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案例要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第二,案例要有综合性和启发性,案例应将课程内容与案例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第三,案例应体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革。有了好的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有好的教学手段,要善于根据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EDA仿真软件、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与学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优化教与学过程,使课程的教学质量更上一级台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