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生儿如何护理与喂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生儿期”主要是是从母亲子宫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专家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给新生儿护理基本常识。
“新生儿期”主要是是从母亲子宫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专家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给予指导。
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哺乳和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
母乳喂养时应采取“竖抱位”即头部略抬起,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喂奶方式。在这种姿势下新生儿和父母亲相对而视,还可增加相互间的亲密感;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清洗干净,母亲如有呼吸道疾病喂养时应戴口罩,如上皮肤有破裂或炎症,应咨询医生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哺乳。
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以防残奶淤积在内,如一边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尽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鲜奶,因为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不适合新生儿;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和代乳品喂养相结合)时,应先以母乳喂养为主。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此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
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3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预防感染
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产母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应禁止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
皮肤护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于,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
护理要点一
清理口腔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保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滴眼
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儿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
护理要点二
注意居住环境
注意冷热护理
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注意脐带护理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要保证充足睡眠
经常变换新生儿的睡姿,以防止头颅变形。
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五官护理
随着我国医疗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患者满意度已成为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其满意度决定着患者是否会再次到该医院就诊,而医院健康教育对患者满意度有直接影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不断扩大,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作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应的保健措施,已成为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08年5月以来,我科通过大力开展并强化健康教育,切实抓好入院时、分娩或手术前后、出院前3个环节,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现将具体体会报告如下。
1 健康教育方法
1.1 入院时 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介绍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根据孕妇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如饮食指导、 活动与休息、分娩先兆、胎儿监护方法等,并针对病情进行个体化教育等。特殊情况如胎膜早破,要讲解卧床方法、保持会阴清洁、观察羊水性状等知识;妊高征孕妇还要讲解本病有关知识, 注重病人的自觉症状和血压;妊娠糖尿病孕妇注重饮食指导等。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因环境改变及知识缺乏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1.2 分娩或手术前后
1.2.1 分娩 告诉孕妇缓解宫缩痛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指导孕妇选择导乐陪伴分娩和无痛分娩,消除对分娩的恐惧,以缓解疼痛,缩短产程。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要关心体贴孕妇,同时要重视和患者家属的信息交流,理解家属在分娩等待过程中的焦急心理和初为人父的激动情绪。耐心讲解并指导产后母婴护理喂养知识,如: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护理、产妇会阴护理和早期活动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意义等。
1.2.2 手术 对于存在难产或因社会因素需要剖宫产的患者系统深入进行手术及麻醉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在完善术前准备同时详细作好术后知识指导和护理,如、饮食、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告诉患者及家属如何预防及处理术后切口疼痛、腹胀、便秘、尿潴留等情况。
1.3 出院前 此时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患者及家属往往会认为快出院了,该交的住院费也交了,医护人员对其热情也降低了,而患者此时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医护人员的解答。如:新生儿脐带护理、新生儿黄疸情况、新生儿喂养和沐浴及产妇的切口护理、性生活等,因此患者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此时的耐心宣教不仅会让患者倍感亲切,而且可以弥补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医院的不满之处。我科采取口头教育和爱心手册书面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位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爱心手册由我科专门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备受产妇及家属欢迎。具体内容如下。
1.3.1 新生儿情况 包括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如何护理;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如何判断病理性黄疸;检查新生儿皮肤﹑大小便及是否红臀等情况,并指导护理方法;新生儿母乳喂养时间、人工喂养方法、何时添加辅食及方法;新生儿预防接种程序;出生医学证明的办理;新生儿疾病的判断等。
1.3.2 产妇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会阴或腹部切口的护理,愈合情况判断;产妇饮食指导和产后操练习;检查产妇宫底高度、子宫收缩,恶露的性状和持续时间;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乳房护理;用药指导,哺乳期药物慎用;性生活指导,避孕方法选择等。
1.3.3 产后访视时间 指导产妇和新生儿42天回医院检查,并交代任何时候如有不适症状要随诊。
1.3.4 告知电话 我院产科和儿科电话号码。
【关键词】 新生儿;足跟采血;舒适护理;应用
新生儿出生72h后,经过充足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护理人员会在其足跟采集3-4滴血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筛查的目的是对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两种疾病进行筛查[1],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临床采血过程中受环境、不恰当的摆位,及因采血量不足而多次进针、反复挤压导致足跟及脚踝淤青等现象发生,给新生儿带来强烈的不舒适感。舒适护理不仅可以为新生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氛围,也有利于新生儿病情的恢复,这样的护理效果不仅得到新生儿家属的满意,还能使新生儿身心愉悦,并合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出现[2]。本院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6月――8月在我院出生的126例新生儿,其中男婴73例、女婴53例;胎龄38-41周,出生时体重2800-4100g,所有新生儿均出生满72h,并经过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新生儿,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环境: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为新生儿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室内光线柔和;采血室内的墙壁装饰成淡粉色并配以色彩鲜艳的卡通装饰,可有效刺激新生儿的视觉发育。②健康宣教:向新生儿的监护人讲解疾病筛查的重要性,以及采血方法、注意事项,使其能够正确配合采血。③加强舒适护理的教育: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对舒适护理及减轻疼痛的培训,强调疼痛对新生儿的伤害,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的重视;及在操作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时机、操作技术可避免频繁刺激。④采血前新生儿游泳:采血前让新生儿在室温为28℃,水温为38℃的泳池中游泳10-15min后,足跟及全身皮肤红润,四肢温暖,可提高采血的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同时减少新生儿的哭闹;因沐浴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末梢血管扩张增加了末梢血流量,此时采血效果更佳。⑤有效的采血方法:将新生儿置于操作台上,取平卧位,护理人员将新生儿的右足取出,采血前轻弹新生儿的脚心使其觉醒,以避免因突然针刺造成的强烈刺激[3]。采血时操作动作要熟练轻柔。⑥采血后护理:因新生儿疼痛传导通路发育不完善,会产生夸大的疼痛反应,因此,采血后要给予抚触,并及时母乳喂养,以减轻新生儿的疼痛感,使其得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满足。
1.2.2 观察指标 记录采血时间确定难易程度①容易:无需挤压一次采足3个血斑;②困难:挤压一次采足3个血斑;③失败:穿刺两针或两针以上。疼痛的评定采用“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NA)[4],即面部表情(0-4分)、肢体活动(0-3分)和声音表现(0-3分)三部分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新生儿采血难易程度比较 见表1。
3 讨 论
由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开展,要求每个新生儿都必须进行足跟采血,在临床采血过程中常因环境、不恰当的摆位,及采血量不足而多次进针、反复挤压导致足跟及脚踝淤青等现象发生,为减少新生儿的疼痛,提高采血的成功率,本院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中,结果表明在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其疼痛,并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同时增加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姣玲.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3,19(8):113-115.
[2] 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6(9):498.
关键词 产后访视 产褥期 健康教育
资料与方法
2009年四季度~2010年三季度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范围的产妇225例,按照社区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产后访视。其中第一胎198例(88%),第二胎27例(12%);阴道产48例(21.3%),剖宫产177例(78.7%),平均年龄26周岁。
方法:①提高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人人员业务素质:从事产后访视的儿保、妇保人员应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精湛的业务技术、优良的服务态度以及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而细腻的感情。②产后访视时间安排:按照社区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于产后第7、14、30天进行随访,其中第30天可以利用儿童满月注射疫苗的机会在社区中心进行。产后42天体检时再对一些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再次进行随访。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
产后访视健康指导内容:①产妇方面:了解产后一般情况。做好母乳喂养指导,产妇饮食与活动指导,恶露观察指导,伤口护理、护理,指导如何测量体温,如何观察产后并发症等问题,指导产妇科学体能锻炼,做到劳逸适度,但6周内应该避免重体力活动及久蹲,以防止子宫脱垂,指导哺乳期如何采取避孕措施等。②新生儿护理方面:指导产妇进行正确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如何进行新生儿脐部、臀部护理以及新生儿沐浴、抚触等技巧,并告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培养其科学育儿观念。③建立健康随访热线:将社区中心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室电话公布到每一户有儿童家庭,以便及时解决其可能出现的其他相关的问题,使其能及时得到帮助。
产后访视健康指导的作用:①产后电话访视健康指导可提高母乳喂养率: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接受。产后访视的开展,使产妇能及时地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促进了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②产后访视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再加上绝大多数产妇为初产妇,缺乏产后自我护理经验及新生儿护理及育儿经验。另外,产妇要适应新角色的转变以及生理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诸多问题,一时间难以接受且容易产生压抑心理。产后访视健康指导,有效解决产妇遇到的各种困难,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她们充满信心地面对新角色带来的种种问题,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和对新生儿的护理技巧,使得产妇能保持良好的心境,顺利度过产褥期。③体现了社区医务人员的自身价值,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满意度:儿保、妇保医生为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工作要求,也是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
讨 论
通过对225例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发现产褥期存在着大量的健康问题,包括加强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常识的宣传和教育。健全产褥期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落到实处,促进产妇的身心恢复。
产后访视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通过产后访视可以及时发现影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问题。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10月一2014年2月出生的100例产妇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就是按常规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即产前进行孕妇学习授课、产时进行母乳喂养好处的宣教、产后给予及时的母乳喂养知识的指导。比较2组产妇泌乳的情况、乳胀发生的情况、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果:2组产妇泌乳的情况、乳胀发生的情况、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52-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也有一定提高。母乳喂养关系到母婴的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1]。如何减轻产妇的疼痛,提高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以成为现如今的关注焦点。本研究对我院100例孕产妇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2013年10月一2014年2月的100例孕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两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孕周及胎儿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经产妇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就是按常规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即产前进行孕妇学习授课、产时进行母乳喂养好处的强化教育、产后给予及时的母乳喂养姿势的指导。
1.2.1 产前护理干预: 产妇入院后,了解产妇及产妇家属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情况,纠正其错误的信息及传统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产妇家属进行强化母乳喂养的宣教[2]。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详细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人工喂养的不足之处,安排产妇及家属参加至少2个学时的母乳喂养的课程,并且母乳喂养的授课老师必须由高年资的及有哺乳经验的护士担任。授课结束后参观产后母乳喂养的病房。让产妇与母乳喂养成功的产妇进行零距离沟通。为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奠定基础。
1.2.2 产时护理干预: 产时由有经验的助产士与产妇积极进行沟通,对产妇做出全面评估,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及需求,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检查产妇的情况,如缺陷的产妇,让产妇采用十字法牵拉牵拉,热毛巾擦洗,按摩,让产妇能尽早下奶,鼓励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3]。
1.2.3 产后护理干预:(1) 新生儿出生断脐后,就让新生儿趴在产妇身上进行肌肤接触30分钟并指导母乳喂养[4]。向产妇讲解早接触、早吸允的必要性,指导的正确的卧式哺乳姿势,及含接方法,喂养的时间及频率,喂养后的处理。(2)产房跟产后要做好交接班,特别新生儿吸允能力欠佳要重点关注,产后护士也要班班交班,直到母乳喂养成功。(3)科室还成立母乳喂养小组,责任护士对个别有难度的喂养,要请求会诊。母乳喂养小组统一协商后才能做出处理意见。(4)科室建立了配奶室,产后病房严禁产妇擅自添加奶瓶、奶粉。对母乳不足的产妇需要责任护士评估后,医生开出医嘱,责任护士配好奶才能添加。(5) 每天检查产妇的情况,对出现常见的皲裂及乳胀的问题,早期进行预防性的宣教,早期进行手法挤奶及按摩的指导[5]。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产妇泌乳的情况、乳胀发生的情况、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产妇的相关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计量资料,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对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方差值P
2 结果
干预组产妇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明显比对照组 产妇的泌乳情况良好、乳胀情况少、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成长最安全、营养最丰富的食物。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对婴儿有一定的抵抗力。让婴儿少生病,可是大部分产妇认为产后2-3d才开始有乳汁,放弃产后3d内早吸吮增加泌乳的机会,遇到婴儿哭闹等即主观认为奶量不够,盲目添加代乳品[6],人为的造成母乳不足;其实真正无奶的产妇不到1%。现在产妇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不愿吃苦,碰到一点切口或疼痛,就不愿喂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产妇都请了月嫂,产妇家属为了产妇能更好的休息,往往都没有坚持夜间哺乳,错误的认为现在的奶粉配方全、营养好,可以替代或优于母乳,从而放弃母乳喂养。部分妇女顾虑母乳喂养后体形改变,母乳喂养后生活不自由或是工作的特殊而拒绝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一种易变的脆弱行为,不容易坚持。需要家庭及社会的多方支持,才能坚持。综上所述,通过产前进行孕妇学习授课、产时进行母乳喂养好处的宣教、产后给予及时的母乳喂养知识的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妇的疼痛,提高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有显著效果。能大大的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母乳喂养不仅关系到母婴的健康,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母乳喂养指导手册 [M].专科护理临床实用指导,2012,12(1):1-2
[2] 苏敏.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新进展[J].当代医学,2009, 9(15):12-13.
[3] 麻晓玲,张延丽.围生期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自信心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5):1379.
[4] 王运和,沈佩娟.纯母乳喂养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3):83-84.
随着母婴同室的普遍建立,母乳喂养得以大力推广。新生儿护理工作模式已有过去传统的母婴分离.封闭式的婴儿室集中护理.转变为母婴同室的开放性护理[1,2]。由于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的感情特别投入。新生儿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她们关心的重点。并且产妇多数初为人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的缺乏[3]。她们迫切需要接受和掌握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这就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护理难点
1.1授乳知识缺乏
首先是哺乳方法,不知如何操作,产前缺乏必要的学习和训练。同时大多数产妇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产后2-3d才开始有乳汁分泌,新生儿吸吮是“空吸”,不能主动早吸吮亦不能很好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对母乳喂养的优点不了解,顾虑乳汁少而加喂糖水或牛奶等。另外由于新生儿较长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认为新生儿并不饥饿或认为不能打扰其睡眠,造成吸吮次数少(每天小于4次)。不足以刺激乳汁的分泌而乳量少,不能满足新生儿哺乳需要[4]。
1.2对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缺乏
受长辈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出现下列情况;(1)认为室内不宜通风,对新生儿包裹太厚,保暖过度,导致体温过热。(2)注重新生儿睡头型(后脑勺扁平)常取平卧位,造成溢乳或呕吐。(3)留恋传统蜡烛包,用绳子捆扎新生儿的四肢。(4)所谓给新生儿“清胎热”,即使用黄连,金银花露等,导致新生儿呕吐或腹泻;用乳汁擦新生儿的眼睛,认为可治结膜炎。(5)对新生儿脐带的”暴露法”护理不够理解。
1.3缺乏正常的新生儿生理知识
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肿胀、女婴出现阴道分泌物及少量出血,生理性黄疸等生理表现缺乏了解,并对此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2护理对策
2.1传授哺乳知识。认真讲解乳汁分泌的生理知识及早吸吮、早分泌的道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初乳具有的免疫功能及产妇乳汁分泌的自身调节功能,指导具体的哺乳方法及,特别对初产妇,医护人员要多次讲解、示范,使之熟练掌握。在讲解的同时给予早吸吮指导,告诉产妇有效的早吸吮可提早乳汁分泌时间,增加泌乳量,增强产妇的哺乳信心,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实现母乳喂养。在母婴同室内禁用奶粉奶瓶,同时嘱产妇要按需哺乳,新生儿睡眠超过3h,尤其在夜间,一定要催醒哺乳。
2.2及时讲解新生儿生理性表现
新生儿的生理性表现是产妇及家属集中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讲解的主要内容。(1)生后1-3d!由于新生儿摄入少,排出水分相对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不超过6%-9%;3d后体重开始回升,如体重下降超过10%,要观察乳汁量和新生儿吸吮情况,加强喂哺。(2)生后2-3d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肝内葡萄糖醛酸转换酶活力不足,出现生理性黄疸,5-6d达高峰,10-14d消退,不需处理。(3)生后3-5d新生儿受母亲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乳腺肿胀,2-3周后消退,嘱产妇勿用手挤压,!以防感染.5-7d女婴阴道可出现分泌物或少量出血,1-3d可自然停止.通过及时讲解,产妇及家属均能理解,并解除了紧张焦虑心理.
2.3讲解科学育儿常识
使她们自觉接受新知识,转变旧观念。①母婴同室内空气要清新流通,每日通风1-2次,每次半小时,室温保持在22'C -24 C ,湿度以55%-66%为宜,新生儿衣着和包被以四肢温和为度,体温保持在36'C -37'C :②新生儿因消化道的解剖特点易发生滋奶,哺乳后30min内宜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以头高脚低位抱人怀中或轻拍新生儿后背,使胃内多余气体排出,以减少溢奶;③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四肢逐渐伸展,应取消捆绑式包被,更换柔软宽松的衣裤,以便于哺乳,增加新生儿活动量,促进其健康发育;④暴露脐带护理。即出生3d沐浴后不再包扎脐部,只需用家而康棉签擦拭脐轮及脐带残端,1-2次/d,保持干燥、清洁至脱落;⑤由于胎儿在宫内受羊水刺激或通过产道时接触含有细菌的粘液,出生后可出现结膜浮肿或炎性分泌物,可用金霉素眼液滴眼3次/d, 2-3 d可治愈。
参考文献
[1]张俊茹.母婴同室探视人员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E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2):2697.
[2]向丽,杜鹃。谢立平。等.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E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
【关键词】早产儿;早期健康教育;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11-01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由于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差,各种并发症较多,所以在新生儿病房住院时间较长,早产儿刚一到人世就经历了生死磨难,在他今后的生长过程中理应得到包括家长、医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应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实施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早期干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鼓励家属参与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护士现场指导,纠正不良护理方式,以其达到健康、有效的护理模式,出院后进行家庭随访的形式[1]。本文着重讨论和分析对早产儿的父母进行育儿指导方法,临床效果观察,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的阐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早产儿180例,其中男102 例,女78例;孕周30~36周,平均(34.8±3.2)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550~2500g,平均(2135.3±548.3)g.早产儿父母均为初中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8.6±4.1)岁。根据患儿妈妈是否住妈妈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是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只是早产儿出院时简单的讲解,早产儿护理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和早产儿父母没有更多的时间交流。实验组是每天由一个护士抽时间到妈妈房,对妈妈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住院时间越长,受到健康教育的时间越多。两组一般资料及父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妈妈房有12张床位,由于早产儿住院的时间较长,妈妈床位都是满的。每天由一个护士抽60分钟时间,对妈妈们进行早产儿的特殊护理知识健康教育的指导,主要是教会她们如下内容。
2.1早产儿喂养的指导:主要是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如何保持泌乳,并且早产儿病情充许情况下可以抱奶,如何观察早产儿的面色、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以及各种常见疾病。配方牛奶的调配方法,如何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2.2早产儿的身体护理:教会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和臀部护理方法。如何保持体温,皮肤清洁,口腔的观察及护理,大小便的观察及护理。
2.3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功能锻炼
2.3.1新生儿视觉发育的锻炼:新生儿一出生就有视觉能力,34周早产儿与足月儿有相同的视力。刚出生时,宝宝能够聚焦看清楚的距离只有20~38厘孩子的视焦距调节能力差,最佳距离是19厘米,可以在20厘米处放一红色圆形玩具,以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移动玩具使其上、下、左 、右摆动,孩子会慢慢移动头和眼睛追随玩具。健康的宝宝在睡醒时,一般都有注视和不同程度转动眼和头追随移动物的能力。
2.3.2 新生儿听觉发育的锻炼:小儿出生前几个月,就有听的能力。新生儿从一出生即有声音的定向力。在新生儿觉醒状态,头向前方,用一个小塑料盒,内装少量玉米粒或黄豆,在距小儿右耳旁10~15厘米处轻轻摇动发出很柔和的格格声。
2.3.3新生儿皮肤觉的锻炼:教会早产儿父母掌婴儿抚触技术,刚开始用婴儿模型训练,包括操作手法,抚触前准备,抚触时间选择,抚触注意事项。抚触是一项成本低、效益好、易于家长掌握和运用的实用技术,可将其贯穿于日常保健工作中,在我国现有条件下适于推广。新生儿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这三种感觉对维持个体的生命有重要的意义。新生儿不仅有触觉,而且已很发达,身体的不同部位受到刺激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对触觉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研究表明,婴儿抚触操能提高婴儿生长发育。
2.3.4 新生儿游泳:讲解早产儿游泳的好处,鼓励父母带小儿常来保健部做新生儿游泳,促进全身肌肉运动协调发展,帮助消化。
2.3.5 新生儿高压氧治疗:讲解做高压氧的好处,定期来做高压氧治疗,同时应用促进脑细胞活性恢复的药品,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的提高。
2. 4 定期回访:讲解回访的时间和意义,设咨询电话对于父母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给予指导。
3 结果
3.1 两组早产儿100天生长发育情况比较: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早产儿出院护理期间发病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腹泻、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4.1 心理护理的好处:早产儿母婴分离后,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后焦虑,明显提高产妇精神状态,有利恢复身体健康[2]。初为早产儿父母的年轻爸妈们,由于宝宝过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一定惊慌失措,除了每天很想望见自己的宝宝,以及了解他的病情外,其实他们很渴望知道育儿知识,出院以后如何护理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及时为他们培训新知识,早期健康教育,既能缓解消除产后焦虑的情绪,又能为今后护理早产儿,打下牢固的基础。
4.2 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有抵抗疾病的能力,又能增加母婴感情。在妈妈房,由于距离新生儿病房很近,每3小时送母乳一次,母亲挤奶的积极性很高。为日后早产儿妈妈母乳喂养增强信心,为母乳喂养有了坚实的保障。健康教育使母亲树立正确的母乳喂养观念和积极的态度,母乳喂养观念和态度预示着实际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
4.3 培训早产儿的各种神经系统功能:耳聪目明,说明一个小儿很灵敏。但是早产儿过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各种器官功能都没有发育成熟,并且由于太娇嫩,分娩时大脑神经容易受到损伤。所以需要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尽早恢复神经系统功能。除了听觉和视觉的训练以外,婴儿抚触是一项很重要护理方法。婴儿抚触是经过科学指导的,有技巧的触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婴儿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可促进肠蠕动,增强食欲,改善患儿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对改善脑神经及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部功能完善有重要作用[4]。
良好的刺激可对神经系统起正面作用,尤其儿童时期,从胎儿期六个月到生后二岁之内,神经系统发育很快,这种刺激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抚触不是一积机械的动作,而是母子间充满爱的情感交流。在抚触孩子的同时,您的手掌皮肤也受到了孩子细嫩皮肤的刺激。抚触不仅使孩子生长发育加快,更重要的是孩子肌肤饥渴得到满足、心理上得到安慰、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免疫功能加快,为美好人生创造了坚实的第一步,也让妈妈得到了无限的宽慰。在婴儿尚无语言交流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肌肤接触这一非语言交际形式进行情感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4.4 强化培训的好处: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指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与疾病有关医学及护理教育。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早产儿的需要,早产儿出院后得到良好的家庭护理,家长起了关键作用,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更重要的是靠家长来配合。我们要重视早产儿父母的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从而提高早产儿的健康水平[5]。
5 结论
挖掘早产儿早期健康教育的时期,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情况下,早产儿在医院内,都得到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各项指标都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后才出院。但是早产儿在神经发育方面,身体各个器官发育方面都还不成熟。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所以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就特别重要。怎样对早产儿进行健康教育?目前正规医院新生儿科,由于病房床位紧张,以及治疗和消毒隔离制度的需要,所以都做全封闭的新生儿病房。创建一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6],有一个距离新生儿病房不远的妈妈房,为早产儿早期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场所和合适的时期。多年来,我们运用了这样一个场所,对早产儿的爸妈进行了早产儿护理知识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健康教育提高了医务人员科学热情朴实的形象,提升了医院和科室的美誉度,应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容容 ,黄月佳,张丽梅,许春华,等.早产儿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 ].海南医学,2010年第21卷第9期.
[2]赵洪英.心理护理干预对早产儿产妇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3]雷明,王燕,周婉平,等.凹陷者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 48(11):1036-1037.
[4]李彦丽.护理干预对神经行为测定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43-44.
1护理中的问题
1.1空气污染
受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影响,产妇在产后不敢开窗通风,加之产妇恶露、出汗及大小便的异味常导致空气十分污浊。尤其在夜间,新生儿的出生使家属、朋友等探视陪伴者众多,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带入病房,而新生儿免疫防御机能尚未成熟,易致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1.2 事故隐患
刚出生的新生儿,特别在1~2d内,由于有少量羊水残留胃肠道内或喂奶不当,常引起呕吐、呛咳,甚至窒息[2];新生儿的手脚圈、胸卡被家属随意放置易致混淆;为方便产妇喂奶,婴儿床依附于产妇床边,当产妇床上下摇起活动时,可能发生新生儿坠床、手外伤的危险。
1.3营养失调
产妇及家属缺乏新生儿吸吮刺激乳汁分泌的知识,认为“空吸”只能使新生儿体力下降;有的给予奶瓶喂养致新生儿对的错觉,影响母乳喂养;有的则认为新生儿长时间睡眠,不能打扰其睡眠,造成吸吮次数少,新生儿饥饿,营养缺乏。
1.4缺乏日常新生儿的生理知识
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肿胀、女婴出现阴道分泌物及少量出血等再现缺乏了解,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1.5对新生儿护理缺乏科学知识
受长辈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会出现以下情况:①在新生儿皱褶处涂抹民间的矾灰致使新生儿皮肤受损;②使用大黄水为新生儿“清胎热”导致新生儿呕吐;③对新生儿脐带暴露不理解;④对新生儿筛查、新生儿游泳、抚解缺乏了解。
2护理对策
2.1医护人员加强对产妇及家属健康卫生知识宣教
严格探视陪伴制度,谢绝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及其它传染病的探视家属入室接近新生儿,最好实行陪客一陪到底。每日早晚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0C,湿度55%~65%;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2次,紫外线消毒1次,每月做好菌落监测,母婴出院后床单位等消毒处理,防止院内感染。
2.2新生儿护理
对刚出生的新生儿,特别是1~2d内的,哺乳后30min内宜侧卧,让其头偏向一侧;也可喂奶后应轻轻拍背致吸入的空气排出,减少呕吐,新生儿的手脚圈、胸卡应齐全佩置,以免混淆;产妇起床活动前,先妥善安置好新生儿,确保其安全。
2.3讲解乳汁分泌的生理知识、早吸吮及母乳喂养的益处
乳汁产出的数量和产妇足够营养、充足睡眠、愉悦情绪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3],早吸吮能促进乳汁分泌。新生儿出生后,尽快放于产妇胸前,实行母婴皮肤接触,促进早开奶,并要求产妇30min内给予吸吮,给新生儿以按需哺乳,每24h需8~12次或更多,每次20min以上;教给产妇如何唤醒新生儿的方法,指导具体的哺乳方法及,使之熟练掌握。母乳中含有大量抗体、丰富蛋白质和脂肪、多种免疫物质、矿和质、维生素和酶,是新生儿最佳天然食品,其他任何食品都不能替代,母婴同室内禁放奶瓶、及奶粉。
2.4帮助产妇及家属了解新生儿的生理表现,解除她们的心理压力
2.4.1观察新生儿体重及时加强喂哺
生后1~3d,由于新生儿进食少,水分丢失及胎粪排出,会出现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10d左右恢复正常,如体重下降超过10%,要观察产妇乳汁分泌量和新生儿吸吮情况,加强新生儿喂哺。
2.4.2讲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肝内葡萄糖醛酸转换酶活力不足,常出现生理性黄疸,5~6d达高峰,10~14d自行消退,而不需处理。
2.4.3讲解新生儿的生理变化
新生儿受母亲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生后2~3d会出现乳腺肿胀现象,2~3周后消退,产妇不要用手挤压;女婴出生后5~7d阴道可出现分泌物或少量出血,类似月经来潮,持续1~3d可自然停止。
2.5传授科学的育婴知识,使新生儿健康成长
新生儿皮肤很娇嫩,皱褶处极易受损,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应每日晨沐浴1次,沐浴后不能用矾灰或爽身粉,因为容易堵塞皮肤毛孔,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皱褶处过厚的胎脂可用无菌石蜡油纱布轻轻擦去。要勤换尿布,大小便后用温热水清洗臀部,预防红臀的发生。
不得随意给新生儿“清胎热”,由于胎儿在宫内受羊水中物质的刺激或通过产道时接触含菌的粘液,出生后新生儿会出现结膜水肿或炎性分泌物,可用氯霉素眼液滴眼,3次/d,一般2~3d后治愈。而用“大黄水”、“金银花露”等是无科学依据的,且新生儿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不适极易引起呕吐。
暴露脐带护理是指新生儿出生24h后不需包裹脐部,用消毒棉签蘸75%医用酒精擦拭脐轮和脐线端,1次/d即可,这样操作方便,容易保持脐部干燥、清洁,也能预防感染。
新生儿筛查能及早发现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先天性肾上腺功能亢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游泳可增强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促使胎便尽早排出,黄疸及早消退,营养早吸收,还可激发新生儿的脑神经发育,增强心肺功能;抚触可刺激新生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平复新生儿的焦躁情绪,减少哭泣,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母婴间的交流,令宝宝感受到母亲的关怀与爱护。
参考文献
[1]李华,新生儿综合护理的体会[J]。临沂医学院学报2006,(27)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