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域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方言词汇 地域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79

Research on Modern Dialect and Regional Culture

JIANG Xiaoli

(Nanchang Hongdu Middle School, Nanchang, Jiangxi 330024)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mainly carried on the reorganiza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dern dialect and the region culture research.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some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will usuall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local language.

Key words dialect vocabulary; regional culture;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关于现代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研究数量众多,研究范围颇为广泛,研究的深度较为透彻。不同的研究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方言和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整体研究的。如周振鹤、游汝杰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从整体上阐述了方言的形成原因,讨论了方言研究的方法。方言的形成和移民具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大规模的移民会在方言词汇中留下痕迹。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将汉语方言地理研究和人文地理研究相结合,利用历史地理学的知识有时候可以解决语言本身难以解决的方言地理方面的问题。文中还指出方言是研究历史的活化石,不仅可以研究移民问题,还可以研究栽培植物的发展史,以及研究戏曲、小说、民俗等方面。同时地域文化也生动地展现在方言词汇上,例如,长沙忌“虎”,遇“虎”时改用“猫”代称,甚至是音近的词也要改称,“腐乳”在长沙称为“猫乳”。《方言与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从方言的角度出发不仅可以研究地域文化史,也可以研究中国文史。

考察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如郭锦桴的《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包含论述了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对汉语诸方言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在方言形成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地域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体现在方言词汇上。不同方言的物产词汇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物质文化的差别;方言词汇中的饮食词汇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的特色;方言词汇还反映出某些地区特殊的地方节日民俗文化、旧的葬俗文化;有些方言词可以帮助我们考证历史文化,观察民俗心理;地方戏曲和民谣方面最能体现出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对某地的方言词汇及其所蕴含的方言词汇进行研究。郑平 、彭婷《湖南汨罗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中指出方言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方言词汇可以反映出社会生活中不同地域群体的不同文化理念。方言词汇在语言传承、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揭示了汨罗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间的亲密关系。李珂的《从湖南茶陵方言看湘东的地域文化内蕴》中指出方言和地域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通过方言词汇可以很好地了解地域文化。茶陵方言词汇作为载体可以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因为茶陵方言是湘东地域文化的产物,茶陵方言词汇可以体现出湘东地域文化内蕴。董印其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新疆地域民俗文化》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最能反映出文化各层面的内涵。从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对其的影响,临近省份的影响以及西域文化对其的影响,尤其是维吾尔族的文化。于晓的《东北方言词汇中的地域文化》对方言词汇的形成条件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了阐述,揭示了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对东北方言词汇的影响和方言词汇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笔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对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在某一特定的方言词汇中。

探讨方言文化的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关系。在冯冬梅,李杨的《略谈玉林方言研究及玉林方言文化建设》一文中写到玉林话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和文化内涵的特色方言。从玉林方言和文化研究现状出发,勾勒了玉林方言研究逐步深化发展的轨迹,从玉林方言的实际,结合相关的文化因素,提出保护玉林方言文化最好办法是进行方言调查和记录,以语言的形式来展现地域文化。

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方言和地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价值观、文学、地名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如言兰的《论方言与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性融合为一体的传统成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价值,方言是地域文化当地重要载体,放映了某一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独特的风俗与民情。方言和地域文化深深影响了乡土文学作家们,他们都充实了大量鲜活的、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语汇进入文学作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方言词汇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方言与方言文化的教学总体进行阐述的,其中主要包括了:

(1)丁启阵的《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指出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掌握一定的汉语方言和汉语方言知识,可以扩大学习者的交际范围,提高交际的适应能力。学习者自身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的语言技能,他们具有较为强烈的了解和掌握汉语方言知识和技能的主观愿望。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级阶段会涉及到地域词汇和地域文化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引入汉语方言方面的内容。文章中对“汉语方言”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方言和标准语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学习汉语方言知R的实际需要和主观愿望;实际教学与汉语方言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2)王晓坤的《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的渗透问题》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性质,而民俗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成为交际障碍,因此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入民俗文化因素,以利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考虑的问题。

(3)魏贺的《关于对外汉语方言教学的几个问题》指出汉语作为汉民族的的语言,其包括标准话和地域方言,学习汉语的人因为学习或工作等方面的原因,都具备较为强烈的学习汉语方言和地域文化的愿望。在英、美、法、日本等国的一些重点大学或重要部门常常派人专门来中国学习汉语方言。文中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编写汉语方言教学的原则:①方言教材的编写要以教授者的母语为依据,不能从整个方言区着眼,进行非常系统的方言教学,而是需要以其中的一个方言点为依据;②对编写教材的方言点需作出深入的调查;③要着重讲明该代表点的语音系统,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差别,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语音方面。④方言教学中的词汇量和句型要和课文相配套,方言课本要反映本方言和方言文化的特点,编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安排适当的词汇量和基本句型。作者还对教授方言方面提出了四点需要注意的重点:①加强语音训练是学好全课程的重点;②认读需要以方言拼音方案作为媒介;③对照阅读课文;④结合课文重点讲解组词造句的规则。作者还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对外汉语方言教学能力的师资。

(4)李建国、边兴昌的《普通话-方言的互动变异与对外汉语教学》中论述了普通话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与方言接触从而产生“双语”相互作用。此外,方言以其自身独特的力量和方式影响普通话,产生出普通话的地域变体,变体在标准音和可懂度之间,变异度与可懂度呈反比例关系。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互动变异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5)刘晓丽、余波在《方言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指出方言语境对对外汉语教学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方言语境对留学生的学习和交流造成了干扰,与此同时方言语境又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文本,让汉语学习者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为直观化、具体化,甚至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方言语境对对外汉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6)程书秋的《地方文化的综合利用与对外汉语教学》指出留学生对地方文化环境适应的程度对他们习得汉语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在教授普通话和中国主体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入些方言知识和地方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综合利用地方文化语境树立方言意识和地方文化意识,可以缓解留学生的文化紧张心理,加快留学生适应环境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方言知识和方言文化的总体研究之外,还有关于分地区方言来进行阐述如何教授当地的特色方言词汇及方言文化的研究,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方言词汇和地域文化因素的扩展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如下:

(1)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张艳萍的《云南对外汉语教学的区域特色》中写到云南因其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所以云南地区民族文化氛围浓厚、民族文化特点鲜明、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众多,及云南和多个东南亚国家接壤和毗邻。为了使留学生在课堂后能够和云南人顺利地进行交流,了解云南文化,云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张艳萍在坚持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一致的前提下突出云南地域特色做了一些尝试,提出了适合云南对外汉语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想。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型车站;地域文化;和谐统一

1地域文化和建筑融合的思考

1.1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属于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概括,每个城市从古至今的形成和存在均具备其独具特色的天、地、人的条件。每个城市在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均遵循着属于城市本身的文化。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地域文化主要指的是在特有的地域环境之下,和环境相互融合并且具有地域烙印的独特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一些几个元素:(1)自然环境因素,其中包括这一地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自然资源等等。(2)人文因素,其中包括这一地域形成的历史文化,人们生活的风俗习惯等。(3)社会环境因素,其中有这一地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因素以及社会组织制度等相关因素。

1.2地域文化和建筑相融合的难点

建筑属于一种彰显城市个性,承载城市独有地域文化的载体。当今,城市建筑中呈现的地域文化逐渐消失,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对地域文化实施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并对这些文化进行传承和适当的创新是当今我国建筑师们的重要使命。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对于建筑而言,其不仅是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机器,其也像人、动物、语言等一样,生长于一方水土,就应当具备一方特色。以安徽省的绩溪火车站为例,其建筑融合了绩溪徽州千年文化底蕴,根据其与徽州存在的源远流长的联系,车站的正门采用的是古代建筑风格,而上两端和上方采用的则是现代化建筑风格,充分的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相互融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形象。

2中小型车站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

2.1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

不同建筑所处地区,不同环境特征,均能够产生和体现其环境以及地域性的相关设计理念,从而建造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建筑。不同地区的小型火车站,所处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对建筑手法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使建筑和环境之间和谐统一,自然融合,最终达到最佳的环境效益。因此,在建筑中回应自然环境是体现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途径之一。当前,中小型火车站针对气候环境的回应设计是较为有限的。对地区气候和环境进行应对设计的过车站不是很多,尤其是基地环境因素,缺乏相应的因地制宜设计方面的思考。例如绩溪火车站所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对火车站室内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这一气候条件。然而火车站室内物理环境和其所在地区周围微气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密联系。在规划和布局上较为合理的火车站,站在微气候的角度对阳光进行科学利用十分关键,同时具备自身独特的风格。其次是,对当地气候进行科学应对,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的风、光以及热,从而设计出宜人建筑室内物理环境,这就需要工程师对空间的组合形式和构造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此外,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回应,还需要对自然环境景观等进行科学利用,借助当地的自然风光,让建筑和环境相互融合。上面提到的三种地域性设计方式,经常是人们难以感受到的,但是对于火车站建筑的地域的表达上,属于最为宏观而直接的。

2.2与当地文化理念之间的和谐统一

以绩溪火车站的规划为例,其主要以“古徽新韵、和谐盛世”为建筑创意,进而体现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形象。对所在地区的文化理念进行适当的诠释,是小型火车站地域性设计过程中的常用途径,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经常在内部形成和其他地区相互区别的独特文化理念,形成的这些理念可以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可以是对来自四面八方来客的欢迎之情,同时也可以是这一地区人们性格特征等。因此,对小型或者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相对抽象的内容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2.3固定因素的设计

固定特征因素就是将装饰以及附加物均去掉的建筑的最基本的构建和所围合的空间,它和建筑的本体很接近,又容易被清晰的识别,属于建筑表达意义的重要因素。如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坡屋顶或者西方建筑中的坡屋顶等,即便同样是坡屋顶,但是却能够诠释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小型火车站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所在地区的空间组合进行归纳分析,抽象出一个具有地域特性的基本空间类型。通过现代建筑将这种空间类型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让被赋予的现代功能依旧表现出强有力的地域特性。

2.4选择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材料

对小型货车站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地域特性的途径还有充分利用所处地区的建筑材料。对当地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可以极大的激发当地人的归属感。绩溪火车站的正门采用的传统的建筑材料,青色的砖瓦,充分体现出当地地域特性,而其他部分,使用的则是现代化建筑材料,又展示了时展的特点。小型货车站设计者对建筑进行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学会就地取材。建筑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极富表现力的,对当地材料的选择可以利用传统材料,同时也可以使用现代材料。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城市的火车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一个城市的门面。因此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站在多个角度进行考虑,既要分析其是否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还要考虑其建筑理念是否迎合当地人文特征。通过对多方面的分析和设计,才能使火车站给人带来强大的地域感。

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3篇

弗氏“潜意识”理论的这一轴心在20世纪初曾受到攻击:传统的道德至上主义斥责弗氏亵渎了人类神圣情感,把见不得人的东西升格为心理学的基本出发点,根本不能成立。而许多学者则认为,弗氏突出“潜意识”,是一大功绩,但他把心理学轴心只僵定于问题,则是片面的(至少,“食欲”也是一个主轴,若略而不计,便陷入偏激)。在批评和反批评中,弗氏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不断完善深化“潜意识”理论,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

中国地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作为地域人群“集体潜意识”的地域“隐型文化”。因此,注目“潜意识”问题研究且成果颇丰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方法,则有助于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其中,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克鲁克洪等的“隐型文化”理论在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后,也是研究中的有力工具。

一、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可为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提供心理学依据

荣格(1875—1961)是生于瑞士的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弗洛伊德的学生,他一方面对老师的思想有所扬弃,有所发挥,另一方面,他又紧紧抓住老师的“潜意识”概念作为其学术生长点。

仿照弗洛伊德,荣格也把人的精神结构视为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体。不过,在荣格那里,潜意识又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作为“情结”的“个人潜意识”,其二便是“集体潜意识”。这一区分及对它的深化基于人的社会特质,使荣格理论的科学成分大大增强,在心理学中大领。

按照荣格的理论,人的心理活动的最底层不是情结,而是集体潜意识。它并不是弗氏所讲的那种与关联在一起并由个人的童年创伤性压抑而形成的个人的潜意识,而是体现人的社会特性的潜意识。集体潜意识自身的存在根本不依赖于个体的经历,它是根本不可能由个人感知的,而是与人类种族的往昔紧紧联系在一起并由获得性遗传代代积累下来的。由于有某种“种族记忆”,人们会采取与自己的先人大体同样的模式来把握世界并作出反应。在作为“种族记忆”的集体潜意识之中,保留着人类祖祖辈辈适应生态和生存环境而积累下来的生产、生活经验,构成了现世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深层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判据,它使个体从出生起便具有了先天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但这种先天的形式却含有人类群体的社会历史经验,是人类的社会特质表现为人的个体性的结果。在这里,“理性”积淀为“感性”,集体决定着个体,社会塑造着个人,“后天”表现为“先天”。

当然,荣格的理论不等同于古代宿命论。尽管他似乎认为全世界所有的“种族记忆”都是相同的,抹煞了不同群体集体潜意识结构的多层次和多样性,但是,他毕竟注意到了不能使万人一腔、亿人一面,因为,他最后还是提出了时代精神与潜意识之间的转换(“补偿”)问题。由于人们的时代精神是不同的,同时它也可能成为获得性遗传因素,所以,这种转换可能导向集体潜意识的多样化和变易性,从而为人们的心理也受制于实践的理论提供了贞守之地。人们也可以从集体潜意识及其多样化的变异中推导出关于一个国家各种地域隐型文化研究的某些基本的社会心理学依据。当然,把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用于中国的地域隐型文化研究,还需要弥补许多理论缺环,好在许多学科的学者们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工作,坚冰已经破开。

二、许光“社会人格”论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解释作用

美籍华裔人类学家许光先生提出的“社会人格论”,一方面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化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有关理论,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展开有关论述,对中国地域文化的研究也有作用。

1984年,许先生正确地指出,以往不少学者对人类心理的研究是以个体为单位展开的,社会文化对个人心理结构的影响被严重忽略,这是有待纠正的。有鉴于此,他在《文化与自然》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从社会文化出发研究人格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论,个人的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多层同心圆关系[1],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人格的最里层(第6层和第7层),是精神分析学派所谓的“潜意识”,紧靠最里层的(第4、第5层)是“个人”,最外面则是“自然、历史和社会”。许先生指出,传统的研究总是把第4层以内的部分视作完全脱离外层的自我满足的个人人格,实际上,第3层、第4层以及少许投射至第2层与第5层的阴影部分,才应是个人作为社会文化的人的核心本体,可称为“人”。于是“人”与人格便成为两个概念,人格成了由“人”派生的东西。在这个思路中,可以看到心理人格对社会文化的依赖。鉴于图1的最外层是广泛的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所以,我们也不难由它们的地域差异推出关于“人格”地域特征的有关结论。21世纪初的民族文化冲突,也许可由此加以解释。

三、克鲁克洪的“隐型文化论”及其启示

克鲁克洪提出的“隐型文化论”之所以应当被重视,乃是因为它系精神分析学派学者吸收别的学派长处之后提出的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概念体系。

克鲁克洪(1905—1960)曾任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1946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其主要著作包括《纳瓦霍人》(1947年),《人类之鉴:人类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1949年),《自然、社会以及文化中的人格》(合编,1948年),《文化与行为》(1962年)等。“隐型文化”概念在其所写论文《文化的研究》中有所展开[2]。

1952年,克氏与克鲁伯合作编写了《文化: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与批判》一书,收集了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一一加以评论,并通过这种方式展述自己的文化学说。这本书至今常被人引用。按照克氏由此形成的定义,文化功能在于它“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2],它应当被看成“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的系统,既包括显型方式又包括隐型方式;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在这里,“文化”概念与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概念大体交叉重叠,并非仅仅指精神文化。它一方面包含着全人类共有的因素,另一方面又包含着人类某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共有的因素,这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也是适合的。因为,任何地域文化,特别是中国的地域文化,都是在文化变迁与互动中与其他文化连成一体的,它当然在具有全人类性或全中国性的同时又具有地域性。此外,某地域文化区别于他者的核心,首先在于生存、生活条件形成的群体价值选择的独特性;而把文化分为显性、隐型两部分,使后者大体对应于作为集体潜意识的群体价值选择的独特性,正是抓住了地域文化研究的根本。对中国各地域隐型文化的剖析,也应以此作为理论立足点之一。

尽管克氏理论把“隐型文化”说得过于玄妙,认为它只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不像显型文化那样既有内容又有结构,它是“二级抽象”(即对抽象的抽象),常人难以理会,它不可言说,只可意会[2],但是,在克氏的界定中,隐型文化本质上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客观存在,它总可能被个别人所认识。他明确地说过:“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人类有关的价值”[3]。在论述隐型文化时,他又以肯定性的态度说,“人类学家把潜意识的含义系统抽象为文化的逻辑起点”[2]。按当代对科学理论结构的研究,任何一种文化的“逻辑起点”,实际上也就是这一文化的价值选择[4]。由此可以推知,在克氏那里,隐型文化实质上是该文化作为集体潜意识的价值取向;一种文化的价值取向与该文化的隐型部分,在含义上大体是等价的。这就为我们解开克氏隐型文化的概念之谜提供了线索。可以说,研究中国某个地域文化的隐型部分,实质便是解析、揭示该文化区集体价值选择的特殊性。这种价值选择,首先是该文化与所面对生态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只能从其经济基础包括其生态环境获得最终说明。

事实上,在克氏展开理论创作的时代,把一个文化的固有“模式”或某一种文化的“民族精神”、“文化精神”、“主旋律”等,明确视为该文化的价值选择,是广泛流行的见解。与本尼迪克特思路较接近的博克便明确地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用以描述价值系统整合性的一般模式和方向”[5]。可见当代文化学与当代价值哲学在这里汇合了。

事实上,不是别人,而是克氏自己,已经给出了一个不同文化价值选择比较研究的简目,其中包括该文化在时间上的取向是面向过去,还是面向未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征服自然,还是谐和自然;在人际关系上,是个体至上取向,还是直系或旁系亲属取向,等等[1]。可以认为,这个简目已经给出了关于隐型文化及其比较研究的某些主要内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应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吸取这些见解,使自身达到完善。

四、把“隐型文化”研究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对于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借鉴意义

唯物史观创始人在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命题时,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动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大量的政治和组织事务占去了他们的时间,使他们不可能投入更大的精力细化和具体运用自己的这一方法论体系。今天看来,唯物史观的经典框架仅仅具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主要思路,它不可能把当代文化学中的“隐型文化”的内容也予以完整含纳。

针对唯物史观初创时期的上述情况,一些理论家也曾力求从理论上细化、精化唯物史观体系。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联方面,普列汉诺夫曾提出了“社会心理”的范畴,把它作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物来看待。按照普氏的思路,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在人群心理层面的一种初级的较混沌的映射,而社会意识形态的高级表现,则是哲学和宗教、文学、艺术等,它们是对社会心理进行提炼、加工和精化后的产物。此后,“西方”哲学家弗洛姆则在吸收精神分析学派集体潜意识理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社会性格”概念,这可以被看成对“社会心理”概念的进一步开拓深化。在弗洛姆看来,社会性格也是经济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物:“社会性格指的是同属于一个文化时期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不同民族、阶级、群体和团体,都有一个展现自己行为共同模式的性格结构[6]。从唯物史观方法来看,这种社会性格实际上也应被看成不同民族、阶级、群体和团体面对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而谋取生存、发展的不同的集体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只能以集体潜意识的形态存在于该群团心理结构的深层,在“社会性遗传”中发展演进。其实,弗洛姆的这一理论与文化人类学中的“基本人格论”学派也十分相似。该派学者卡迪纳就认为,每一种文化所塑造的基本人格,都是以不同的生活价值取向为其特点的,这些特点在四五千年的历史时期保存了下来,通过儿童教育一代一代地复制下来[5]。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应借鉴这些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弗洛姆本人还有一整套关于“社会潜意识”问题的理论,在概念界说及理论体系结构上与我们有较大差异,其中包括:他认为社会潜意识有别于“社会性格”,前者“是指这样一些被压抑的领域,这些领域对于一个社会的最大多数成员来说都是相同的。当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是该社会所不允许它的成员意识到的内容”[6]。这一表述的好处,是揭示了集体潜意识中改革和革命的方面;其不足,是把改革、革命看作“最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东西,与历史事实不符。何况,集体潜意识本身不一定只是对改革和革命成分的储存,同时也是对保守、僵化因素的积淀;它只能是“二项对立”的矛盾主体。社会显意识亦大体如此。弗洛姆力求撇开矛盾性,用“社会过滤器”作比喻来说明社会潜意识的产生。他说,每一个社会均有自己的过滤器,它决定该社会的人们能否在意识层面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觉察社会事实。社会过滤器具体表现为社会禁忌、语言和逻辑特征。正是这种不同的社会过滤器发挥着作用,才使不同文化区的人们在觉察有关社会事实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差别。在突出群体价值选择对其认识过程及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意义上,弗洛姆的“社会过滤器”概念是有积极作用的。某些禁忌以及某个社会的语言和逻辑特征等,作为社会潜意识的某种体现,的确极大地左右着人们的认识视野和认识结果。在当代社会性的哲学认识论研究中,应予充分注意:它是对旧唯物反映论的沉重一击。公正地看,弗洛姆在这里吸取了当代语言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结构主义方法等领域的有关成果,把它们与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及“集体潜意识”理论结合起来,并实际上尽量使之向唯物史观方法靠拢,从而在学术上的确对唯物史观理论有所推进。比之“集体潜意识”来,“社会潜意识”概念一方面与“社会意识形态”及产生于社会存在的唯物史观结构更加接近,基本上摆脱了荣格的某些神秘界说,另一方面则更具有当代科学的色彩,因为,众所周知,当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对人类语言现象及其与社会潜意识、逻辑关系的揭示,当代结构主义对于社会结构演进中社会意识形态个人意识的剖析,当代文化人类学对于社会禁忌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经验之规范结晶品的说明等,都是有广泛认同的科学理论,用之说明社会潜意识的产生,大体是令人信服的。如果把弗洛姆关于“社会性格”的理论融入其社会潜意识理论,那么,它们将比较完整地构成关于隐型文化的接近于唯物史观的一种理论说明。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铁车站;南京地铁;装饰设计

随着城市地铁不断修建,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得到了完善,地铁站的人流量随之增大,地铁车站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成为了人流交汇集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地铁站成为地域文化展示与传播的新载体,采用很多地域文化元素赋予地铁车站更多的意义。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民国首都,有着悠久的古都和民国文化,目前开通使用的几条地铁线路都不同程度地融入南京本土文化,尤其是最早建成的一号线,连通着南京主要交通枢纽和大型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在体现地域文化方面设计的较好。笔者以南京地铁一号线为例,研究南京地铁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方式,为南京其他地铁车站的设计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1 地域文化在国内外地铁车站中的应用现状

很多国家先后修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地铁站,并把地铁站建设成代表城市形象的窗口,作为重点设计。将地铁站修建成展示地域文化的平台,设计者从车站顶面、站台、墙地面等设施展现本土文化的特色,让车站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

国内地铁车站装饰设计趋势有两种:一是走现代化、国际化的路线;二是走展示地域文化艺术性路线。两种趋势在未来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并会在一段时间内共存。对于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设计定位。对于有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城市,应在建设现代化地铁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富有文化性、艺术性的地铁空间,尤其是机场、高铁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是展现城市的文化风貌、风格和魅力最佳场所。这些地铁线路一般是城市中的第一条或第二条地铁线,基本是经过城市核心区域,也是折射城市文化最强烈区域,更为人们所关注。对于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年轻城市,地铁建设的现代化气息更加浓厚,这里的人们对轨道交通的定位是以快速疏导客流,解决基本的交通运输问题为基准,或者为战备考虑。

2 南京地铁一号线车站装饰设计中地域文化定位与表现

南京地铁一号线是南京最早建成的一条地铁线,于2005年9月3日正式运营,标志色为蓝色,该条地铁线路连接南京各大车站,客流量较大,是展示南京文化形象的名片。一号线展现南京地域文化主要以文化墙为载体, 雕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手段。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民国首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方面体现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元素。地铁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城市的工业、文明、科技的精髓。找到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特点,提炼出文化的精髓,适度地融入地铁空间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地铁站的前期规划与设计之初,就将城市的地域文脉与地铁空间的适应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部分,通过分析地铁车站的现有空间,掌握地域文化特征,在满足地铁车站对功能和装饰特殊要求的基础上,展示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选取一号线部分典型站点作为研究对象,从车站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割、装饰色彩等方面阐述和展现南京地域文化。

2.1 鼓楼站

一号线的鼓楼站也叫“鼓楼-清风站”,“清风”寓意“清风廉洁”。这是南京地铁和市纪委联合打造一个廉政文化主题车站,鼓楼站附近聚集省市党委政府等大批机关单位,站内布设公益广告、书画等廉政文化作品 。廉政文化体现了鼓楼站周边浓厚的政治文化。

2.2 珠江路站

珠江路站位于著名的珠江路科技街,附近高校众多,有多处民国建筑。根据珠江路这个地理位置,站内艺术墙的主题为“民国叙事”,艺术作品以老照片式的手法,再现民国时期的悠悠往事,使人真实地感受到民国南京的魅力。

2.3 玄武门站

玄武门站位于南京市著名的市内湖泊―玄武湖附近,站内装饰主题为"水月玄武",通过漆画工艺,将玄武湖的涟漪水波、明月圆缺、窗花残荷等美景形象地表现出来。展现出玄武门地铁站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装饰工艺和色彩搭配呈现玄武湖独特的魅力。

3 地域文化在南京地铁其他站点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构想

当前,国内外地铁车站的装饰设计主要有两种:一是个性化车站设计,即一站一景;二是标准化车站设计,即统一性空间。南京市目前已开通6条地铁线路,在建线路是4号线、5号线等5条线路。根据南京的城市特点和现有情况,在进行车站空间装饰标准化设计的前提下,对各条线路上有地域文化特点及人流量较大的站点进行重点设计。标准化车站有其共性,但重点设计的车站应突出南京城市特色及车站周边地域特点。这种建设规划不仅可以向人们展示南京城市特色,树立南京历史悠久的古城形象,提升车站空间的个性化特点,乘客也更容易识别不同的车站。地域文化融入南京地铁车站装饰应遵循几个原则性:

3.1 融合性

南京具有特殊的政治和历史地位,由于是江苏省省会及六朝、民国首都,南京成为古今融合、开放发达的大型城市。南京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主要有民国文化、高等教育文化、古都文化、秦淮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通过地铁空间为载体,向人们传播这些地域性文化,这些地域文化需要借助不同的手段和材料,完美地融入地铁装饰空间中。

3.2 大众性

地铁空间是一个公共性空间,服务大众的交通设施,地域文化在此空间中的展示形式应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地域文化只有真实地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彰显出其价值,并被人们所接受。

3.3 实用性

地域文化的传播不能仅停留在展示性传播的层面,应将文化与功能结合,在低碳环保的基础上,将文化赋予在具体的实用性产品之上。

4 结语

地铁已成为百姓必备交通工具,成为生活中常见的出行方式,地铁站已悄然变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场所,是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地域文化是地铁车站艺术装饰的重要精神内涵,通过展现地域文化,改变车站人文环境,宣传城市文化精神,满足乘客的精神需求。

地铁空间装饰设计如何融入城市地域文化是值得地铁设计者不断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南京地铁一号线车站地域文化展示方式进行研究,提炼了一些地域文化展示的设计原则,为南京地铁的车站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张爱朋.天津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J].包装工程,2013(10).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汉城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60-0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很多的景观设计项目出现了西方化、雷同化,造成了中国大多数城市景观千城一面的题,如不对地域文化进行及时的保护和继承,中国的景观将很有可能完全西方化,失去本土的文化特征和优势。因此在设计中,如何有效地保留地域特色,将中国本土的文化、历史、科技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等相关的元素融入到具体的景观构成当中,从而给予景观设计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2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特征,也是一个区域的文化、传统、人文、艺术的主要体现。地域文化可以是在一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生产方式、政治系统、经济制度、社会习俗、文化形态,也涵盖了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历史遗迹、自然资源、建筑风格和等。虽然中国的景观设计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很多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却没有得到具体的景观表达。因此,在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实践中加以呈现,也是诠释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至于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当地的社会风俗、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及历史遗迹等方面进行提炼和吸收。通过分析,把抽象的文化内涵转化成为具体的景观构成,再结合实际案例把这些景观元素运用到方案设计中。

3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充分了解了地方特有的文化,人文风俗等要素,理解文化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才能使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得到生动的诠释和表达;同时,景观设计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载体,并且在景观创作过程中使中国的地域文化得到升华。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作品,就是要求设计者从场地基本的人文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符号,以景观设计要素作为载体,营造具有人文地域特征的人类行为空间。

景观设计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精神享受而创作的文化艺术空间,只有认识到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密切关系,才能表现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内涵的精神场所。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手法具体如下。

(1)“借代”是景观设计中表达传统文化元素的开端,也是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例如承德博园的殿外景观就是直接使用传统的文化符号作为景观元素。

(2)“抽象简化”就是把传统具体的文化符号抽象简化成为更具视觉美感的景观元素。例如,秦皇岛奥林匹克公园的主题性海鸥雕塑,抽象化地传达了秦皇岛海洋文化的特点,并且也展现了奥林匹克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3)“夸张变形”就是把传统的地域文化采用艺术化的形式进行夸张放大,从而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感官效果,增强景观元素的视觉传达力。例如西安大雁塔入口处雕塑就是采用书的形式,给人们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仿佛感受到了几百年来历史的风云变幻。

(4) “元素重组”就是把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传统景观符号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有美感的景观体系。例如河北园博园的张家口园主景长城城墙就是把历史上八个朝代变迁的历史按照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

(5) “场景再现”就是把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的某些场景通过艺术的手法进行设计和表现,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加具体和生动。“场景再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通常使用文化墙、铺装、雕塑、文化柱、景观小品组合的表达形式。例如西安秦二世遗址公园的雕塑小品组合‘指鹿为马’,就是采用场景再现的表达手法,把当时的场景直接生动的传递给大家,使人能够最直观的感受秦朝历史。

4 西安汉城湖公园的地域性表达应用研究

4.1 西安汉城湖公园的现状

汉城湖公园位于西安市的西北部,湖体从大兴路延伸至凤城三路,左岸毗邻汉长安城遗址,右岸临近北二环、朱宏路,古时为团结水库(古漕运明渠),由东库、中库、西库和团结库4个水库组成,根据史料记载,汉朝时这里是长安城主要的的漕运河道。水面最宽处为80 m,最窄处30 m,水深约4~6 m,湖面850亩,规划用地面积208.92 hm2。

4.2 汉城湖区域的文化特色

汉城湖左岸紧邻汉长城遗址,又是汉朝时期长安城重要的漕运河道,因此汉城湖公园主要是体现和传达汉文化主题的生态公园。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两个历史阶段。东汉由汉武帝刘秀所建立,都城为洛阳。西汉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建立,都城为长安;汉代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无为而治”为汉王朝奠定了立国之本;“独尊儒术”为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龙凤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现。汉朝的岭南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北方文化、吴越文化等传达了地方文化的区域特色。

4.3 规划主题定位

由于汉城湖紧靠汉长安城遗址,汉城湖是原来的团结水库,是当时汉长安城的漕运河道。汉城湖公园设计的文化主题诠释了汉城湖本身所具有的水文化和汉长安城遗址所蕴含的汉朝文化,形成以表现传统水文化和汉朝文化的主题公园。经过提炼和吸收,形成了“水韵汉魂”的文化主题定位,即以“水文化”为韵,以“汉文化”为魂,把水的灵动与磅礴相结合,汉朝之大气与柔情相融。

西安汉城湖公园以汉朝文化和水文化为主题定位,结合西安汉城湖区域文化的特征,打造具有汉朝文化特色的产业圈,形成集游赏观光、商业经营、文创产业、文化娱乐、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公园。

4.4 景观布局

西安汉城湖公园的核心文化为水文化和汉文化,沿汉城湖水体走向进行整体的设计布局规划,形成集防洪安保、景观游赏、滨水生态、农业灌溉和文物保护等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公园。公园的总体布局以营造汉城湖水文化和汉朝历史文化为根本,采用“一心、三线、七区”的景观布局。“一心”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核心;“三线”即形成水线、步行线、电瓶车线三条游览线路;“七区”包括安门盛世、流光伴湾、御景覆盎、角楼叠翠、汉桥水镇、霸城溢彩、封禅天下7个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布局。构成安门盛世赢天下,流光伴湾水幽雅,角楼叠翠汉史览,汉桥水镇肉清风,霸城溢彩汉古情,封U天下汉武台,欲问王者今何在的主题文化内容。每个分区都有其不同的文化主题,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空间(图1)。

4.5 景观节点设计

汉城湖公园总体以营造汉城湖水文化和汉朝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景观布局,主要分为7大主题文化区,分别为安门盛世景区、流光伴湾景区、御景覆盎景区、角楼叠翠景区、汉桥水镇景区、灞城溢彩景区和封禅天下景区。七个不同的景观节点表达不同的文化主题,每个分区会有不同的景观表达对该区域的文化内容进行表现和阐述。具体内容如表1。

5 结语

地域文化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座城市在进行文化环境设计时,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特色,并不是盲目地借鉴和模仿,也不是刻意地创新或追求现代,设计师应该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和探索场地现有的文化内涵,然后通过景观设计的创作手法把地域文化生动地传达出来,怎样通过设计使景观既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有能给人以精神寄托,使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当中传承和发展是设计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贝尔格,JI、C.景观概念和景观学的一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蔡 晴.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化景观保护[D].南京:东南大学,2006.

[3]马歆惠.兰州黄河风情线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地域文化;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97-02

地处西北部的陇上(指今甘肃)地区,自古以来既是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又是多种经济、多元文化交流共融的中心,具有显著的地方文化特色,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艺术装饰中既影响于多元文化,也体现文化多样共融的特点。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会流的地方只有敦煌和新疆。” ①丝绸之路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和交流,使甘肃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如附近的敦煌莫高窟、榆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和马家窑彩陶文化;历史事件如张骞、班超出使西域,霍去病北击匈奴等人物故事成为陇原地域文化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室内外公共艺术建设的重要题材和内容。当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外衣、对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名片时,地域文化中的元素符号则成为这个形象外衣的主要形象语言。它一方面彰显和弘扬了地域文化特色,使公共艺术成为地域文化的形象代表;另一方面拓展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应用范围,使地域文化的展示形式和传达方式得以更新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公共艺术文化创意

陇上地区的特点是多民族杂居、多种共存,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多种教派在此共处,形成多样传统文化共融的局面。其次,文化遗址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是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景观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艺术形式,因其独特的考古价值、风格特征和艺术形式颇具社会影响力,其风格特点为中外公众所熟悉和了解。《遁甲开山图注》亦云:“仇夷山,四面绝立。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处。”仇夷一说为今甘肃陇南仇池山。另外,据《汉书》记载:“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伏羲传说及相关的古代朴素的哲学文化成为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誉为“彩陶之乡”陇上临洮、大地湾遗址孕育着享誉中外的马家窑、辛店、寺洼文化类型,彩陶文化考古和研究为本地蒙上一层传奇和神秘的色彩,丰富的纹饰和多变的器形成为历史学、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具有非凡的价值意义。在设计创意中,这些公共艺术经常选择现代艺术的抽象语言和形式,把大众熟悉的彩陶内容、符号或信息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环境中,关注人文环境的重塑和社会意义。例如在园林建设中,现代设计经常和传统文化元素嫁接使设计变得富有创意、灵活多样而充满生命力。在兰州展园彩陶园中,将彩陶和水景结合构成现代景观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想象丰富,意趣隽永。

二、旅游资源开发和公共艺术设计共同发展

甘肃省因其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景观多样且文化丰富,至今保存了多样的文化遗址,遗产资源富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成为陇上地区发展的特色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公共文化建设的提升,公共服务和公共艺术设计是其建设的关键环节,文化遗址旅游区经常设计一些与古文化相联系的雕塑、壁画,布局在室内外公共场所中,使其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成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展示形式。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盛传佛教,兰州附近的兴隆山寺观则盛行道教,这些宗教兼民俗文化艺术、社会宗教、研究于一体成为多方研究的对象。这些古迹被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艺术旅游胜地,其资源成为公众共享的对象。宝贵的窟寺艺术不但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容,而且拓宽了公共艺术设计的思路,增加了文化信息容量,使设计文化品位得以提升。

其次,旅游景观的信息和宗教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马踏飞燕去、天女散花来”,无论在城市广场、公园、街道、河岸、小区的室外设计,还是车站、博物馆的室内、室外公共艺术设计中,受敦煌艺术的影响,敦煌宗教人物和色彩元素在壁画和雕塑中成为装饰的重要视觉内容。例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的广场,就是以敦煌壁画飞天的形象作为广场雕塑的视觉元素,这些形象和信息为大家所熟知,以浪漫、理想、神秘、幻想的手法,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设计并介入现代生活,将现代科技理念与古代的艺术理想结合,通过艺术形象传达现代的文化思想和艺术观念,在渲染和升华具体的空间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三、具体的环境条件是公共艺术的设计依据

地域环境决定了风土人情和文化的统一和专属性,它有着一个延续渐进、积累沉淀的历史过程,是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支撑起来的地域个性和气质,是民族历史和区域历史文化的综合,也反映了特定区域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深层结构,体现了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出色的公共艺术设计既关注具体的人文环境,又受自然地理空间的制约,根据具体的空间特色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要求。例如兰州市的地理特点是“两山夹一河”,据此特点提出了“山水兰州”、“绿色兰州”、“人文兰州”的建设理念,并逐渐形成了建设“百里黄河风情线”的思路。按照“促进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的要求,兰州市以黄河40公里为纽带,将公园活动空间、公共绿化、行道绿带和体现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景点有序布设,点缀镶嵌在黄河两岸,建成一批文化内涵丰富、自然与人文景点结合的全国最长、面积最大的滨河园林景观。包括《黄河母亲》、《生命之源》、《丝绸古道》等一系列公共雕塑与壁画。例如《黄河母亲》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充满了地域性的装饰特点,雕塑下基座上刻着源自甘肃彩陶水波纹和鱼纹的原始图案,悠远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用古老的时空表现当代的精神和审美追求,增强了设计的乡土文化气息。而《生命之源》雕塑则运用现代造型手段和语言阐释以马家窑文化代表的文明之始人类对水的敬畏。位于兰州市西关十字街口的公共雕塑《热冬果》,塑造了淳朴的老人、天真的孩子形象。静态的雕塑与匆匆过往的行人形成新与旧的对比,作品通过一个老兰州民俗生活的印象,表达了对渐渐远去的文化缩影的思念。这些富有城市历史、区域特色的意象性符号、标志、色彩等,以巧妙的形式通过公共艺术来记载、提示、纪念或反映历史信息。对传统元素的继承、扬弃的前提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风俗文化是历经千百年的积累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文化的价值将会随着新文化内涵的积聚而丰富多姿。“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协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协调,同时还表现为公共艺术与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公众在文化精神上的协调和一致。”②所以,艺术家和设计师要善于理解这种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加以消化融入具体的环境,成为公众理解和认可的地域文化语言。

四、结 语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③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者艺术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2004年,哈弗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得出核心结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 ④利用区域文化发展公共艺术不但能够弘扬地域性文化、美化环境,它还蕴涵着促进区域文化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潜在的宏观价值和意义。梁思成认为:“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⑤这就要求设计者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的观念构想有机结合并努力体察其作品在现实中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把握时代脉搏,发掘传统文化底蕴,做到“古为今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黄河中上游地区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本地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公共艺术的发展正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公共艺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设计的种类、形式,还是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探究设计规律,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转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语言,既是专业水平高度、深度的问题,又是一个需要开阔眼界和提高认识的过程。目前,甘肃省政府正筹划建设文化大省,着力发展旅游业,这无疑从政策上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孕育了新的契机。

[注释]

①季羡林:《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红旗》,1986年第3期。

②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③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淮安;地域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双赢

淮安地域文化是几千年的历史打磨而总结出的具有人文气息的地域文化。多层次的文化底蕴,深刻的哲理与道德思想,是历史文明的优秀产物。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淮安地域文化,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需求,打造优质校园文化,提升地域文化特色,能够全面促进地域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淮安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发展的意义

1、是打造高职人文校园文化的需要淮安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底蕴的文化都城,曾在明清盛极一时,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先生、汉代军事家韩信、《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等。在淮安随处可见故居、遗址,已成为淮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的文化成就了淮安文化,是大运河一带历史发展奠基的文化集成地,形成了具有代表的文化意识,例如:以大运河为中心的水文化启迪环境保护意识,以明皇陵为主体的大明文化启示民族发展意识,以《西游记》为代表的西游文化激发解放意识,以及由扩展来的红色文化,这些优质的文化是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淮安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在高职院校林立的今天,以丰富的淮安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感染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气息,以古视今,打造人文校园文化。2、是提升学生文化情操的需要淮安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底蕴精神力量,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继承优秀传统精神,发扬文化传统,使高职院校更加赋予地域文化鲜明特点,对转化学生的思想成果,升华学生的文化情操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第一,高职院校开展的专题讲座、文化遗址参观讲解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接受地域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使命,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第二,淮安地区的特色淮海剧是淮安地域文化的又一人文代表,通过淮海剧中对历史故事的欣赏,对帮助学生理解淮安文化,学习淮安文化,培养学生学习古人优秀的精神素质具有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淮安地域文化代表中精神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突破点,的不屈不挠精神以及博学睿智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爱国思想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3、是提升特色地域文化的需要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迎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适应专业性较强行业内在需要而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院校。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她是专门培养食品和药品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其就业行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服务性和实践性特征。例如,我院大力培养烹饪人才,建设淮扬菜系国家标准,积极承接一带一路美食节活动,将中国淮扬美食传播到世界各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而且也以自身的文化活动提升了淮安地域文化特色,“淮扬美食香天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与地域文化实现了相辅相成、双赢发展。

二、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其就业行业本身具有职业性、服务性和实践性特征。高职院校又是生存在特定的区域环境理,深受特定地域文化熏陶,因此在追求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尽力遵从以下原则。

(一)适应地域特点的职业性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其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在整个职业院校技能培养过程中,高职学生对自我发展具有职业性定向,为此,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开展职业技能锻炼与职业素质培养中。与此同时,校方进行有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帮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锻炼,塑造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适应就业后的岗位职责。因此,在职业化的教育目标中校园文化自然就具有职业性特点[1]。而这种职业性的选择是基于地域文化特点形成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基于淮安作为淮扬菜系发源地之一的先天资源,倾力打造烹饪人才,而培养的人才又能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实现共同发展。

(二)提振一方经济的服务性

高职院校具有服务性特征,其服务性特征一方面表现在为所在地区学生培养自身职业素养服务,另一方面表现在为所在地区提供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建设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为学生创造具有文化底蕴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通过活动以及校园氛围提升自我素质,培养职业气息,为就业能够更快速的融入到职业生活中奠定环境基础;培养的人才又能以其高技能高素质服务地方,提升地域文化特色,唱响当地特色文化品牌。

(三)知行合一的实践性

高职院校是为区域应用型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机构,因此,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故而其校园文化具有实践性特点,主要以地方企业为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校建立应用型学习环境,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发展的双赢探索

淮安地域文化在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都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特殊性,在将淮安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两者的文化对接,从多层次,多角度了解淮安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文化魅力,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淮安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文化渗透,推动校园文化提升地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实现良好融合协同发展。

(一)以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1、学院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淮安地域文化高职院校打造学院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利用学院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理念、办学宗旨,综合设计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如校训、校徽以及校歌等等具体文化元素。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为“行知共举,德技双馨”,将知识与行为,道德品质与技术能力共同作为学校发展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德才兼备,也是淮安地域文化重视道德建设的重要表现,将校训与校徽中融入淮安地域文化,使学院的历届学生在了解校徽与校训的来源时,了解淮安历史文化,对学校的文化发展与区域文化底蕴有更加深刻的认知。2、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淮安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对校园文化的物质建设,例如校园教学楼的建设、文化墙的建设、雕像的建设以及文化长廊等的建设,以直观的、可见的视觉冲击对学生的产生感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紧邻纪念馆,吴承恩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为开展人文教育提供了便利的物质基础,同时,以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与西游文化对加强校园文化中民族荣誉感、勇于开拓创新等思想具有教育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加强学生的爱国思想,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促进作用。在开展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从物质文化建设着手,以直观的物质文化为出发点,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探究心理,促进文化氛围的养成。3、教科研活动中融入淮安地域文化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若想使具有不问文化背景的学生更好的了解地域文化、热爱地域文化,就要求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科研活动。第一,选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材开设选修课,在学院开展文化选修课,可以系统地帮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二、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杂志等进行区域文化传播,高职院校中大片的零碎时间是进行校园文化传播的最佳时机,通过广播和杂志等较为普遍接受的形式进行地域文化传播能够使学院长期处在文化气息下,进而对校园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融入。第三、在学院内组织竞技类的地域文化研究课题,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实践调查工作,研究地域文化的细节与精神,经过与教师的探讨,与学生的研究,在自我探索中更好的了解其所在的地域文化特色,获取文化的洗礼,对地域文化产生敬仰,进而促进人文素质的提升。4、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淮安地域文化高职院校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活跃最快速接受的一种传播方式,其活动内容具有指向性作用,能够对校园文化建设方向进行指引。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开展区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使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了解地域文化,并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校园活动,例如:淮海剧的欣赏、历史遗址的参观、名人故居的研究,以此来建设具有淮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除此之外,依托区域文化资源打造校园特色品牌,结合产业需要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养需要,开展具有学院文化建设的自主活动品牌,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二)以校园文化提振地域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属于地域文化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指示器。作为地域文化的精髓,高职校园文化在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为地域文化注入优秀文明的基因,对地域文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学校直接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和间接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化服务等精神引领辐射等功能来影响地域经济和文化发展。1、以高素质人才推动地域发展为打造德技双馨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校以多种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的方式,如订单式、学徒式、厂中校、校中厂等方法,使学生不仅能近距离感受地方企业文化,还能在工学交替过程中有效提升动手能力;以行业竞赛为抓手,刻苦练习,着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些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使我院学生能够有较强的理论转化能力,动手能力强,学生毕业很快适应和融入地方企业,有许多学生至今已成为地方企业中的支柱骨干,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2、以社会化服务提振地域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以自身具有的教学科研人才与知识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内和全国唯一的以食品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是全国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烹饪基地,还是美酒佳酿——今世缘酿酒学院,依托学院的科技优势,我院积极组织制定淮扬菜国家标准建设、推广一年一度淮扬美食节、推介一带一路美食活动、为国内外学生、地方企业和社区群众进行膳食培训、营养宣传等,不仅提升了学院知名度,而且将淮扬美食推广到世界各地,极大提高了地域知名度,带动了地方发展。结语: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其毕业生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奋战在区域的第一线。因此,高职院校要与区域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对接,以特色的淮安地域文化优秀思想发展校园文化,同时以蕴含科技服务实践精神的校园文化提振淮安地域文化,实现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婧.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制优化研究[J].山东大学,2015(22):15-16.

[2]张玲,侯炜征.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系统设计与研究.职教论坛[J].2016(8):13-14.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 苏南小城镇 总体规划 历史特色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江南小城镇在早期形成的规划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滞后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政府部门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采取“低门槛,大优惠”的招商政策,常常出现规划服从开发商意愿的现象。另外,地方政府一般以3~5年为一届,在追求政绩,急功近利的意愿下,为实现“率先赶超”,较大规模的投资商总会受到地方领导的“保护”,甚至“推波助澜”。这种经济效益优先的发展机制导致的规划建设随意性极大,也是目前苏南小城镇规划普遍而且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苏南城镇建设已普遍开始追求“高楼”和“高容”模式,以至于一些传统历史文化名镇,如直镇,在这种利益的追逐下遭受破坏。历史建筑损毁,历史街区范围严重缩水,这些都将成为城镇特色缺失的主要因素。

城镇发展现状问题

快速经济增长造成的所谓“跨越城镇化”。苏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小城镇的经济水平大幅提升,而在区域协调、产业结构互补、剩余劳动力再分配等方面统筹把握不够,同位竞争激烈。居民点常被人为撤并或割裂,传统村庄特色逐渐消失,城镇周边村庄长期形成的相互作用、和谐共融关系被阻断,城镇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特质也将随之消失。

地域自然环境被吞噬。自然生态环境是城镇特色形成的基础,小城镇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景观面貌。对于建筑而言,自然条件对其形式有着直接的作用。地域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空间的认知模式,形成特有的空间图式,也就塑造了丰富的地域建筑。然而,快速发展的苏南小城镇对地域自然环境不够重视,造成城镇的自然环境被快速吞噬,高速度的建设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地域自然环境将“黯然失色”。

城镇空间无序扩张,建设出现“千镇一面”。经济发展是小城镇的动力和载体,招商引资对于小城镇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小城镇基本采用抛开老镇区、选择新镇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相对无序的扩张状态下形成的新镇区,不仅不能被很好地纳入到小城镇的社会地域属性中,而且建设混乱,形成开发区式的“千镇一面”,城镇特色无从谈起。

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

套用城市模式的规划方法。城镇特色是长期循序渐进形成的,是当地人民在对其地域文化底蕴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持续营造的结果。然而,城镇建设中“攀比”和“跟风”现象普遍存在,城镇特色的营造难以为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将小城镇规划列入了城市范畴,但是,小城镇所担当的角色有别于大中城市,这一点必须在总体规划中加以重视,重点把握其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

协调保护与发展冲突问题。对于历史文化名镇而言,总体规划必须面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人文环境如何加以保护和继承的问题。目前苏南小城镇的规划目标更多地侧重于居民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对与其密切相关的地域环境缺乏全面的把握,更关键的是缺乏自我角色定位。小城镇规划建设基本处于新镇与老镇分离状态。另辟新镇的模式有利于城镇快速启动,短期内对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长效果明显,但其必然导致新老镇区分离。一部分经济条件优越的老镇区居民搬至新镇,使老镇区空间失去活力,出现老镇区衰败,城镇特色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代表地域文化元素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空间环境上的物化体现,赋予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这些建筑群体便形成城镇聚落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这就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人文互动性。①但当前对地域文化建筑的处理容易停留在简单模仿建筑形式和符号层面;城镇特色也变成某类建筑形式或符号的堆砌,地域文化的精髓没有被好好挖掘和探究,出现“千城一面”的仿古型镇区的尴尬局面。

设计与管理问题。滞后的规划管理,随意无序的建设,严重混杂的用地布局,导致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互相干扰,城镇空间扩展无序化严重。我国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长期受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中以形体规划为核心的深刻影响,规划师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从传统城市自然发展形成的肌理出发,过于强调功能分区与开发模式的单一化。规划管理应该是动态过程,简单“模式化”的规划手法,仅从功能分区、路网规划、用地性质、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途径规划。原先经过缜密规划的城镇,随着周边区域的扩张,已经出现功能定位不合理而滞后的现象,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无法执行。所以,试图对城镇建筑风格进行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规划设计,也将给城镇形象带来更大的灾难。

苏南小城镇特色营造策略

着眼区域范围对小城镇功能定位。苏南各小城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大多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上,忽视区域协调。规划应结合城镇体系布局,与周边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状况、居民点分布、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关系进行协调,明确城镇在区域范围内的职能和角色,达到错位互补、产业联动,构建具有城镇自身特色的发展动力。从区域范围内合理引导流动,推进与周边区域的整体联动发展。

立足地方文化的风格控制与发展引导。小城镇的地方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决定其人文特色。城镇的人文特色是否突出,是城镇发展旅游业的主体优势。因此苏南小城镇发展要在充分尊重地方优势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基础上,重点协调历史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城镇特色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相得益彰。城镇总体规划实现是一个动态的空间环境变革过程,强调现时的城镇生活特征的积淀,才能营造出具有浓郁地方风情、时代感的特色城镇。同时,还能强化小城镇自身在时空特征上持续性的个性与区域文化整体融合。

打造融合地域自然环境的空间布局结构。小城镇规划旨在加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广场和绿地等用地的开发和引导,注重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保障等的协同。城镇在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社会综合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驱使下,通过功能用地布局,道路系统规划,做到与地域自然环境相适应,实现与城镇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性相对应的布局空间体系,引导小城镇的合理有序的发展;规划在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的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立足远期目标下,兼顾分期实施,避免当前苏南小城镇普遍出现的二次拆迁现象。如此即能够合理地分布各个功能区,在空间和地域上形成有机的城镇群体环境特色。

架构顺应地域地形地貌的街巷空间。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布局、路网结构、交通特征,建立产业分区明确、风貌显著、基础设施完备的街巷;充分利用地方公共活动特征来组合空间形式,使街巷脉络顺应城镇历史肌理。同时结合城镇地域环境特色,依据城镇地方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要求,结合街巷规模、比例和尺度来强化城镇街道景观和服务特色,丰富城镇空间层次。

兼顾自然风貌和产业发展的公共景观。要紧密结合苏南城镇水系布局的特色,以城镇形象与产业发展互动为原则,形成良性的、具有本镇特色的城镇空间形态与人文框架,使得苏南城镇的空间形态与“水乡”特色风貌有机融合。

结合苏南小城镇水产品种养殖资源的优势,利用水乡农业开发旅游项目,开设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区,吸引周边中心城市的居民来此休闲度假,顺应城市居民对乡村环境与生活方式的追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推动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注重城市设计,凸显城镇整体风貌的保护、延续和发扬。小城镇特色的建立不仅要依靠总体规划的编制措施来实现,而且应在总体规划阶段融合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引导。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从城镇整体空间景观入手,强调城镇景观的整体性设计。在当前的苏南城镇规划中,对城镇的用地布局、功能结构比较重视,而对在确定城镇发展定位以后,如何解读地域环境和延续城镇历史文化重视不够。在小城镇特色营造中引入城市设计,能够强有力地提升城镇空间景观的艺术性和整体性,结合产业特色、功能特色、自然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等来架构空间景观、道路格局,分析城镇天际轮廓线,强调标志性建筑选点、研究建筑风格等,有利于小城镇在苏南区域中个性特色的形成。(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城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