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际贸易行业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北京市国际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
2011年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世界城市通常具有发达的服务经济,产业结构以金融业、企业管理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新产业为主,呈现明显的高端化特点。建设世界城市为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发展方向。而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北京市国际贸易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1.1 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1998-2008 期间,北京市经济保持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16.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3.0%、12.4%和18.7%(见表1)。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1998年为3.3:35.4:61.3,200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已经变化为1.1:25.7:73.2,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发展格局,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这也表明北京将进一步朝着服务性城市的方向发展。
1.2 北京市国际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首都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国际贸易的大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市贸易环境有所改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国际贸易市场和外商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1.2.1 北京市货物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
2001年至今,北京市货物贸易一直保持着平稳高速的增长速度。2001年北京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149808.58万美元,到201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30166129.04万美元,十年间北京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了6倍。
在货物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北京市对外贸易出口额持续上升,其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额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1999年工业制成品在北京市出口贸易总量中所占比例为92.4%,在2000-2008年期间所占比例平均为92.2%,起伏不大。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所占比重最大。1999-2008年期间平均为54.1%,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对于高新技术产品而言,2001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63382万美元,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已到达1936840万美元,增长了近7倍。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逐渐“让位”,纺织品出口额不到总量的1/10。这与北京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相吻合。[2]
在货物进口贸易结构方面,相关机械设备及原辅料居首位,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1998年北京的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的83.5%,这一比重在2000年上升到94.6%,之后在90%上下波动。北京市从1992年就引进高新技术产品,到2010年已经历时20多年,从1992年的进口额为271004.57万美元,到2010年的2749257.94万美元,其增速度也将越来越快,这将为北京市早日步入世界城市奠定基础。
1.2.2 北京市服务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
北京市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2007年服务贸易总额超过500亿美元,2008年北京以占中国3.5%的gdp支撑了占全国20%的服务贸易额,总额超过600亿美元,年均增长37%。[3]初步形成了以运输、保险、旅游、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建筑安装劳务服务、通讯、广告等为重点领域的发展格局。
运输业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市服务贸易中比重最大的产业,2010年占北京市服务贸易总额的22.18%,2003年该比重为27.4,与过去相比,运输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其中发展最快的是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虽然当前的规模不是很大,却是未来服务贸易行业的中间力量。[4]其中,发展最快的是金融业,2003年金融服务在北京市的服务贸易中仅占0.33%,到2010年已突破1%达到1.01%。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除了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重稍有下降外,历年都有增长,2004年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占北京市服务贸易总额为3.37%,到2010年该比重已上升到4.98%。[5]
2.新形势下北京市国际贸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贸易结构的调整,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变化。本课题组向北京市50家涉外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得出当前国际贸易行业对人才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2.1 多元化国际贸易人才
当前国际贸易企业的规模、性质、行业类别等方面日趋多元化,它们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传统的仅具有“三大技术装备”(外语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企业需求,科技型、法律型、金融型和管理型、信息型的等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贸易人才更加受到外贸企业的青睐。调查结果显示,83%的企业对多元化的国际贸易人才更加看好,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才更能为企业在现行的环境下取得更大的收益。人才多元化的趋势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自身的多元化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挑战是学生要更加的充实自己,把自己培全面发展的多元化人才。
2.2 专业知识是基础,实践经验是重点
专业知识是国际贸易人才知识结构的基础。专业知识包含国际贸易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经济管理、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及国际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人才来说,在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企业洽谈业务时,只有拥有良好专业知识基础,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转贴于
实践经验是国际贸易人才知识结构的重点。实验经验作是求职者在以往工作或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也是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越来越看重的。在我们所调查的国际贸易企业中,35.29%的企业认为工作经验非常重要,认为结构知识非常重要的为23.53%,只有5.88%的企业认为学历水平非常重要。因此,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在做好丰富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是至关重要的。
2.3 创造力是优势
创造力是国际贸易人才的优势。不断适应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必然有强大的竞争力。调查了解到,大部分企业明确表示,公司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固然对企业稳定发展相当重要,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拥有创造力的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调查显示,65%的企业表示,在招聘人才时在校成绩并不是主要因素,他们更看好的是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3.新形势下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供给分析
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宏观背景和企业向高端产业转型的微观需求方面都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供给与企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1 国际贸易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外贸企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而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显。首先,从总量上看,外贸企业需求与毕业生供给方面存在缺口。在所调查的毕业生中,有48%选择直接从事工作,36%继续读研,而出国和其他方面的占到了16%。这反映出企业扩大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对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企业需求与毕业生供给总量之间潜在的缺口更大。其次,传统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毕业生吸引力有所下降。54%的被调查学生对是否愿意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处于摇摆状态,26%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从事外贸工作,仅有20%明确表示将从事外贸工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以及世界经济不景气因素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难,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受到影响。于是,许多学生倾向于选择相对较为稳定的工作。其次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扩招的结果是该专业毕业生供给大增,增加了就业压力,迫使许多学生转行。最后是毕业生就业意向更加多元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吸引力增加。调查了解到,46%的毕业生愿意从事高新技术行业,重工业贸易行业占到24%左右,服务贸易行业旗鼓相当,达到了22%,轻工业贸易行业仅占8%左右。这种现象表明,在外贸行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地位日益上升。
3.2 毕业生对自身发展空间和薪资的期待与企业现实存在差距
当论及在择业过程中看重的因素时,调查对象表达了不同的意愿:39%的毕业生表示最看重的因素是个人的发展空间,其次就是薪资待遇,占到了35%左右,11%看重社会保障服务,地理位置和企业文化各占到4%。虽然影响择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来看,个人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是主导因素。一部分毕业生没有选择外贸行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外贸企业能供提供的薪资与他们期待的不符。例如,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对初入社会的国贸毕业生所能提供的工资大概是2000到3000左右,而国贸专业毕业生的预期初始工资却在3500左右。其二,这部分学生认为从事外贸行业并不能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期待在其它领域达到更高的发展成就。
3.3 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目前很多高校比较重视专业理论教。理论教学对学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是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也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道路的发展。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欠缺工作经验,创新能力也比较缺乏。调查了解到,这些学生普遍认为,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可在毕业之后慢慢培养,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好理论基础。问卷结果显示:52%的人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19%的人认为培养工作经验更重要,15%认为大学期间要培养好创新能力,其他占到了14%,其前景不禁让人担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和学生对培养实践能力的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出于节约培训成本的考虑不愿提供实习机会给在校学生,使毕业生难以获得实践经验。
4.新形势下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建议
新形势下北京市外贸人才能力的形成不是单方面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4.1 政府应担当好统筹角色
第一,教育部门对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本科院校和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立足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并充分发挥北京市资源优势。第二,担当好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角色,激励企业与学校积极合作,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积极培养高素质贸易人才的主要力量。
4.2 高校应灵活应对
对于学校的理论教学,绝大多数同学反映所学课程相对比较枯燥,缺乏与时俱进,所学与现今社会对国贸人才的需求相对脱节,36%的人反映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人才的培养。另有36%的调查对象表示,高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18%的学生认为,在当今就业如此竞争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多开办讲座、报告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指导。10%的人表示,学校要多邀请企业进校门,使企业和学生能够相互了解。
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时代的要求。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再次,收集和就业需求信息要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就业信息的充分、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最后,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3 企业应改变观念
企业作为人才的最终归属,更应该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首先,在用人的态度上,要改变传统的对高校国际贸易本科应届毕业生的要求。并不只是单单过分关注人才的现有能力,而是在招聘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的未来发展潜力。其次,国际贸易行业是一个非常注重经验的一个行业,为此,企业应该对本科阶段的学生开放更多的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场所,这是一个企业对学生培养的最后行动。再次,企业在用人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才培养,使员工始终处于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工作状态。最后,企业要履行其社会责任,避免在用人方面的短视行为,与政府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帮助。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金融业发展和贸易行业的发展更是遥遥领先,进一步证明了马太效应的科学性。从商品的结构来分析,倘若一个国家的金融行业越发达,从而对该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贸易的发展越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可以生产出充足的产品;然而对于那些金融行业较落后的国家,对该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优势。显而易见,金融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该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便完善出口贸易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开放,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美国在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信贷危机由美国扩展到了全球很多国家。当时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美林银行被贱卖等等,从而向我们证实了金融危机的危害性。随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世界上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加大了世界经济的衰退。由于美国很多银行濒临倒闭,在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国际贸易的结算也不能够独善其身。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严重影响到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风险、国际结算以及国际贸易融资都是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的范畴内。通常,国际贸易的金融服务不但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与之相伴随的风险和损失也大大降低,从而就有效地提高了该国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国际服务贸易 竞争力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服务贸易行业指的是服务行业的对外贸易活动,也就是发生在国际背景中的收支行为的第三产业的相关经营活动,例如国际之间的物流运输、保险、金融贸易、旅游服务、技术输入输出等有偿的服务劳动提供与接受行为,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突破了传统国际商品领域活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在如今的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传统商品贸易活动相同,国际服务贸易也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国际贸易服务的主流活动。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贸易服务竞争也在国内外市场中日益激烈起来,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依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与改革。
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征
在新时期,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在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1)国际贸易规模扩张速度快,在七年内迅速突破了三道千亿的大关。从1980年开始发展到现在,我国的服务领域出口数额增加了67倍,尤其在1991~2003年,我们只用了短短的十二年就突破了一千亿美元的大关;在2003年到2006年,我国只用了三年就迅速突破了两千亿美元;从2006~2008年之间,我国的服务贸易数额更是突破了三千亿美元,创造了可观的贸易总额。
(2)我国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加快,并且成为了国民经济新兴群体中的领军行业。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行业自身的发展速度就超过了普通货物贸易的两倍,并且超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7%,同时超过了全球贸易发展速度的两倍,在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3)在全球领域排名加快,在五年内提高了五名。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排名基本上是每年提高一个名次,在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位置分别在第四名与第三名,而这是在全球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独一无二的,可以说我国在世界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大国。
2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1)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行业的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出口数额占货物贸易出口数额的百分比只有全世界平均数额的一半左右,在贸易发达国家中的数额比重大约是20%,而我国的比例只有11%多一点。
(2)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发展不均衡。由于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一直处在贸易逆差的状态,而这些状态则主要集中在货物运输、保险业务、专利使用等方面,这些能够反映出我国的货物贸易发展导致的货物保险、旅游服务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需求。
(3)我国服务贸易行业自身结构不够平衡。许多以多媒体信息服务、货物保险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依然在国际进出口贸易数额中占比重偏小,而货物运输、旅游服务等我国传统服务贸易依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从不利的方面说,战略性贸易政策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一方面可能会招致不良的后果,即政府干预可能破坏公平竞争,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而政府补贴的实际效果也并非确定,真正的竞争优势的获取并非单纯政府干预可以实现的,使用不当,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严重依赖一些假设前提,但政府在现实中对于企业的成本、市场结构和竞争情况缺乏必要了解,某些政策可能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一国进行贸易干预,可能招致报复性措施,不仅不能从中获利,还可能造成较大损失。而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看,战略性贸易政策并不能绝对提升本国社会福利。
3解决的措施
(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存在一定的约束前提,不能将其绝对化。一方面,该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实践也证明,该理论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于发展中国家也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发展中国家在实施该政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的产业政策而进行,既保证本国的产业政策的实效性,又要尽量减少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尽力避免实施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和贸易保护中的报复行为。
(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本质在于实现竞争优势,促进本国利益最大化。一方面,要跳出比较优势的误区,积极从国际市场竞争的整体出发,对自身优势进行动态、全面的认识,充分把握自身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又要利用积极的产业政策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而培育国家竞争优势,主动培育和创造竞争优势。
(3)战略性贸易政策虽然在促进一国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也要以确定本国的战略性产业为前提。另外,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察各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状况,选择相应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即使我国国际贸易管理存在不少长处,但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法起步晚,注重不足,开展绝对滞后,国际贸易管理体制也不尽善尽美,重要展现在:管理体制不顺;相干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不明晰等等。当然这与我国临时以来进出口数目无限,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弱有关,但是,从如今我国外贸的实践状况动身,外贸法的紧要性已然凸现,外贸法应该予以重新定位并提到紧要日程。为了顺应我国国际贸易快速开展的需求,尽快树立起高效、精干、协调无力的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刻不容缓。自创南非的国际贸易管理经历,我们该当在如下方面实行改良:
(一)增强实际探讨,精心设计外部变革方案,加强迷信性、适用性。在南非,除了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的执法以外,南非社会各界关于《国际贸易管理法》执法任务的正确认得与赞成,关于构建良好的贸易执法环境也是不成或缺的。近年来,南非简直全部律师事务所都有专职的贸易管理法律师,有的乃至还有专门的经济学专业人员从事国际贸易诉讼事务。行业协会做为市场经济中的重生力气,其具有代表、协调、自律、效劳等功效,可以协助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标准企业国际贸易行为,保证进出口的顺利实行。②而在我国,商务部是主管国际贸易的机构,但由于在运转中存在不少Issue(问题),商务部仍有变革的必要性。机构变革是一项极端复杂的零碎工程,需求有迷信实际的指点。不只要有政治学实际,并且要有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干实际的指点,因而必需仔细研究实际,实际联络实践,精心设计方案。之前的机构变革由于事前未普遍征求基层、中层干部的意见,无视了少许根本Issue(问题),使得方案在某些方面与实践相差较远。因而,在设计、论证商务部机构变革方案时,既要搜集少量案例,尤其是少许典型国度的案例,实行剖析,找出基本缘由,从而进一步剖析现存制度的弊端,仔细汲取相干经历和经验,一同也要充沛征求专家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应用横向比拟法和纵向比拟法相联合的办法,此外,还要针对理论中显示的Issue(问题),对相干理论Issue(问题)的处理实行综合剖析,并适时修正变革方案,加强迷信性,使方案更切合实践。
(二)进一步明白职能定位,树立高效的中心管理型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南非注重国际贸易管理任务,设立了威望的贸易机构,坚持贸易管理执法的独立性。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取代了原有的税贸署,为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地域公道贸易的展开缔造便当的要求。其职能除了持续处置SACU地域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以外,还将担任进出口控制和答应证管理、关税体制变革、产业优惠政策的管理和监视,并有权请求外地进出口商提供其商业活动的信息。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绝对于保守国际贸易管理执法机构,其独立性失掉极大提升,绝对独立于政府,权利也愈加普遍,防止了政府对贸易管理执法的过度干涉,既分工又协作.以确保各机构的自在裁量权有所监视。而目前我国国际贸易管理的力气比拟分散、各部门难以构成行业管理职能,不能有用地集中力气发扬协谐和管理长处。因而,有必要像南非那样树立一个以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管理体制,承当国际贸易开展战略的制定、日常管理、统计以及进出口促进和贸易救援等详细管理任务。①对此,我国要将政府职能实在转变到微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方面下去,特殊要增强政府的公共效劳职能。要按照机构变革的思绪和方案,对现有职能实行剖析,明白哪些职能是能够取消的,哪些职能是能够交给企事业单位或行业协会的,哪些职能是需求保存和进一步增强和完善的。此外,机构外部各部门职能也要进一步细化,明白目的和责任,对政府的职能实行精确定位,并实行必要的管理创新,使本国进出口商能及时取得充沛而对称的信息,从而最大限制地发扬人的潜能、防备品德风险、促进竞争、进步效率。政府应围绕这些方面实行职能转变,为经济与社会调和开展效劳。唯有这样才干处理我国目前国际贸易管理中存在的Issue(问题),使国际贸易管理愈加无力、愈加高效。
(三)增强部门之间及部门外部的协调。在南非,国际贸易管理执法机构和相干行业监管机构之间职权的协调是很遭到注重的。按照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的相干规则,委员会能够与本国的任何管理机构或机关就有关国际贸易事务达成协议,以调节和协调他们各自的职能,并能够在其管辖领域内依法将本身的职权授予本国的其他管理机构或机关,或许承受其他对国际贸易事务拥有管辖权的国度管理机构或机关的委托,施行其本不拥有的贸易管理职权,各相干机关在案件处置进程中互相协商,共同做出确定。这样的做法较为迷信合理,促进了①倪月菊:《世界重要国度和地域的效劳贸易管理体制比拟》,国际贸易,2007第2期,第40页。34各机构之间的交流、商量、信息共享、防止矛盾和反复执法;既能使《国际贸易管理法》的施行取得行业监管部门的赞成,也能有用防止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在相干行业范畴由于完善专业知识而招致执法不力。在我国,从机构部门设置看来,有很多部门的职能是穿插的。在推进国际贸易安康稳固开展的进程中,要注重各个部门的协调协作,积极会同海关、农业部、林业部等相干执法部门,片面统筹贸易管理制度,制定涵盖全部商品贸易流通范畴的规划,处理政出多门的Issue(问题),既要各自实行本身职责,又要互相沟通,互相协作,整合流通资源,树立与国际接轨的无机联合的流通管理体制。部门外部要调节管理贸易的机构设置,加强机构力气。树立健全一体化贸易管理机制,积极引导省、市、县三级树立商务局。按照中国的根本国情和国际贸易的根本情势,能够思索树立一个商务部牵头的各部委微观国际贸易协调管理机制,担任对国际贸易的微观政策协调、整合及制定相干政策,协调各贸易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对国际贸易中突发的严重Issue(问题)实行商量、提出对策,这样才干使制定的国际贸易政策、法律法规更切合实践。与此一同,还该当不停进步机构任务人员的本身实际和业务素质,引进和培育既熟习本国国际贸易规则、又理解相干本国外贸规则的复合型人才,进步任务效率,进一步推进世界领域内国际贸易的安康、颠簸开展。(四)进一步健全法制,尽快完善对外贸易的相干法律、法规。南非《国际贸易管理法》实体内容体系齐备、构造合理,内容涵盖普遍且细致,可操作性强,为国际贸易管理执法的顺利实行提供了良好根底。南非《国际贸易管理法》规则了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及其标准程序以及SACU协议中某些内容在南非的执行,并在该协议的框架内,规则了持续执行的对进出口货物的控制以及关税调节等,职能分配明白,程序合理完善。这样的规则既简化了执法程序,也使这类行为的执法取得了一致而明白的效果。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可以完好标准国际贸易行业行为原则的相干法律、法规,没有这样的法律和法规,就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安康开展。因而要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相干法律制度,为缔造一致的法律政策环境奠定良好根底。一同应及时清算不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请求和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取消那些影响对外贸易自在化的过时法规,促进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市场法律体系的树立,从而为市场的安康开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证,坚持本国市场的昌盛与稳固。
关键词: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了确保国际贸易领域专业人才的资质,国家推行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持证上岗。如报关员、报检员等,只有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要依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把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国际贸易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分析
1.外贸企业设置的国际贸易岗位。
从社会调查来看,外贸企业设置的国际贸易岗位主要有外销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商检员等岗位。约65%的企业分别设置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约25%的企业则采取“一脚踢”的岗位设置方式,即由业务员兼做其他岗位的工作;还有约10%的企业只设置业务员、跟单员等个别重要业务岗位,单证、报关、报检等工作采取委托或外包的形式请他人代劳。大中型企业多采取第一种方式,采取后两种方式的主要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外贸企业在未来几年中对各种岗位人员都有一定的需求,但需求的主体还是外销业务员。地方工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应该是以外销业务员为典型岗位的包括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在内的岗位群。地方工科院校应该根据这一目标岗位群对就业人员素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制定出合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2.岗位人才来源与要求分析。
据调查外贸企业岗位人才来源主要有向社会招聘、院校毕业生、企业内部培养、其他途径,分别占59%、33%、5%和3%。
首先,外贸企业获取业务人才的来源偏向于社会聘用,直接从院校招聘毕业生处于次要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外贸业务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2)外贸企业的现职员工流动性较大、跳槽频繁,企业员工流失多,但从社会招聘也相对容易;(3)院校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上手慢,不大适应企业的用人需要。
其次,外贸企业招聘业务人才时普遍重视专业背景。调查统计显示,考虑应聘人员专业背景的企业占比达到86%。这说明外贸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二、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外语能力差的问题、岗位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与我们的培养体系有关。
1.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不紧密。
目前,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而言,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规范,主要有商务部及人事部联合颁证的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即外销员考试,商务部外经贸企业协会的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海关总署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国家质检总局的报检员资格考试,国际货运协会的国际货运员资格考试,剑桥商务英语初、中、高级考试,等等。对于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证,很多学校没有给予重视,仍然沿用以前的学科式教学计划,没有将职业资格鉴定课程和教学计划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时手中含金量较高的国际贸易职业证书缺乏,实践技能也相对较差,所以在就业竞争和岗位竞争中处于落后局面,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没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导致学生实习岗位欠缺。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是应用性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一条实用、高效的途径,可以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就国际贸易这个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缺乏“双赢”机制,首先,从学校角度而言,学校十分希望将所有学生派到国际贸易企业的相关岗位去实习,并在实习中通过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指导,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技能。但是学生数量众多,平均一个班有30―40人,一个年级大约有80人甚至更多,以每个企业接纳3―4名实习学生计算,一届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大概需要找20―30家国际贸易企业,这对于学校而言十分困难。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普遍不佳。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国际贸易企业普遍对其业务特别是客户资料采取保密的态度,学生参与到实习中去企业担心其客户资料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外贸业务环节繁琐,很多细节东西问题需要有丰富经验才能应对自如,企业担心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参与其中会导致业务出差错,因此一般只让学生观看,不会让学生上手操作,导致实习学生有时干脆被晾在一旁,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教学计划,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建设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思路。将国家在行业内已经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保证开设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90%以上的学生毕业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贸易行业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也比较规范,有外销员考试,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运员等职业技能考试,也有报关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考试,还有一些含金量较低的所谓的职业技能考试混在其中。因此,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时,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合理和理性考证。因为,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试在外贸行业有着一定的层次性,对从业人员的个体特性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国际贸易专业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将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体系,并将该体系融合到学历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完成对学生的人性化培养。对在校生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规划如下。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以外经贸业务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五模块课程体系:知识与素质课程模块,职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块,职业一般能力课程模块,其他特质课程模,以及把上述四大模块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实习模块。然后以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重在知识的应用,重在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重在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目前在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中,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实际工作环节展开,实务操作内容占50%以上。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知”与“行”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2.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战略伙伴”关系。
我校的校企合作在现阶段为培养人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要真正做到和企业的全面合作,达到理想的互利互赢的境界,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要实现多赢,必须确立和遵循互利互惠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向前发展。就技术、人力、资本等而言,企业(行业)能从学校得到什么?学校又能从企业(行业)得到什么?回答好这个问题,才是校企每一次合作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互利互惠机制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认真建立互利互惠机制,才会实现多赢。
二是与企业创建“战略伙伴”关系。在校企合作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江苏省应大力鼓励国际贸易外包业务的发展,因此,可以与本地相关公司深度合作,建设校内国际贸易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加强国际贸易服务外包业务的实训。通过该项目运作,一方面可实现产学交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熟悉职业规范、动手实践操作。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提高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依托江苏省或盐城市国际贸易行业协会的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将其建成集顶岗实习和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毕业岗位调研、岗位见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3]王胜华,郭跃.基于KSAO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职业能力培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4):15-16.
[4]谭璐.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38-39.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我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损害调查体制,以保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和地位。本文对我国产业损害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轻我国产业损害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业损害 现状 反倾销 国际贸易
加入WTO以后,由于国内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国外企业为了占领我国市场,采取了各种的手段来增大其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其中,国外企业对我国的倾销、国外政府对其出口商的贸易补贴及保障措施,对我国国内产业存在着许多危害性。这些不公平贸易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正常生产,阻碍了我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扰乱了我国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威胁和遏制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工业的形成与发展,造成国内失业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危害,甚至威胁到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目前我国立案调查的产业损害案件全部是由于国际倾销等不公平贸易行为引起的。
我国产业损害的现状
自1997年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实施以来,我国依法对不正当贸易行为开展贸易救济措施案件的立案、调查与裁决工作。从1997年12月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等九家国内企业就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提出进口反倾销调查申请,据商务部中国贸易救济案件数据库提供的资料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底,我国对进口商品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的案件共44起,其中已做出终裁的27起,做出初裁的8起。本文分别按照行业和国别地区统计了我国对进口商品发起贸易救济措施的立案案件,见图1、图2所示。
以反倾销为例,在所有立案的案件中涉案产品多为原料性产品,因此化工产品相对集中属正常现象,与全球范围内反倾销案件分布特征相同。根据WTO统计,从2001年至2003年底,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为866起,其中化工、塑料和橡胶行业的反倾销案件就有336起,占全部反倾销案件总数的39.8%。
涉案国家地区集中的原因是:对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我国目前处于逆差地位,双边贸易不均衡带来的贸易摩擦必然反映在不公平贸易竞争的调查当中;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在某些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存在这些国家企业以倾销的方式侵占我国市场的可能。
经过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在所有立案的44起案件当中,只有1起案件是针对日本政府对我国产干紫菜和调味紫菜的歧视性措施所进行的产业损害调查,其余43起都是由进口产品的倾销所引起的。涉案金额,据不完全统计,前30起反倾销案件累计涉案金额约60亿美元,其中,冷轧板卷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达17亿美元,为迄今为止我国产业损害调查案件中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
在所有终裁的27起案件当中,其中只有1起针对原产于我国台湾地区的进口锦纶6、66长丝的产业损害调查,商务部最终裁定其倾销幅度均在可忽略范围之内,未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其余终裁案件均在不同幅度内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达到184%),或者获得了被调查国企业的价格承诺。
产业损害的成因分析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前市场开放程度有限,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成功,进口关税及配额许可证限制进口作用日渐削弱,市场逐步开放,很多国家的产品借此机会涌入我国,以低价占领市场。加之我国已经启动的汽车、化肥、钢铁等行业的预警机制还不完善,对产业和企业遭受损害的监控薄弱,未能及时做出相应反应。相关产业或企业提出进口反倾销申请时,已经受到严重损害,有的企业则已陷入破产的边缘。
企业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对国外产品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应诉不利。国内企业互相观望,没有及时联合起来,共同运用反倾销法律来保护自己。加之国内企业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较弱,很难搞清楚进口产品价格与其在国内的正常价值是否存在差距,差距是多少,但这一点却是每个企业最主要的商业秘密,造成企业较难抓住国外商品不公平竞争的证据。国外产品的巨大冲击给我国某些产业造成巨大损害,可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有力指控,产业也未获得国家相应的保护措施。我国彩色胶卷行业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国企业不了解国际技术标准及其变化,缺乏技术创新,生产工艺落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某些产品技术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为国外产品在公平贸易下占领国内市场提供了条件。
我国企业营销手段落后,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出现困难,为国外产品的抢夺国内市场造成了便利条件。对于某些产品技术和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有一定差距的企业,在政府保护下,在市场竞争中就不能真正依靠品牌策略、优质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等营销手段来争夺国内外市场,很容易在后WTO时代政府保护取消后被国际市场判“出局”。
虽然我国有《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并且注重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严格周密的调查取证,运用科学的计量方法,但是与立法方式来规范产业损害的调查方式相比较,欠缺更严肃的态度,更高的可信性和科学性。另外,我国反倾销案件的产业损害调查期通常为立案调查开始前的三至五年,整个过程所需时间很长,效率有待提高。
导致产业损害的因素很多,除文中阐述的内容外,其他引起产业损害的因素还包括除国际倾销外的一些不公平贸易行为、宏观经济总体环境、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环境以及未预见的短期内进口激增等。
减少产业损害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减少产业损害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长期努力,在此仅提出几点建议。
完善的预警机制。对国外产业冲击可能受到的损害监测,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变化的监测、整理和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快速反应,及时预警信息;同时,向企业提供准确的国际市场情况分析及各国的具体贸易政策法律情况,实现产业保护工作的前置化,以便有效保护我国产业安全。
企业一方面应该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同时要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应提高反倾销意识,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对国外的倾销产品及时提起反倾销申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针对国家贸易政策缺乏立法保证,主观随意性强的缺点,我国应在加强产业损害调查方法研究的同时,更应该加快整个反倾销制度的立法工作,建立公正、严谨的制度体系。政府部门在调查程序上的科学设置、调查方法向国外先进学术成果的靠拢,加强产业损害调查的后续科研研究,同样应该成为我国政府反倾销工作不可忽视的方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贸易新壁垒;碳足迹;形成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所谓低碳经济,实际上是指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念,利用现有的,或者正在创新的先进技术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目的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而贸易新壁垒则是针对传统贸易壁垒来说的,是一种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所产生和形成的新的壁垒形式。当前,国际对低碳经济的大力倡导使得世界各国都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国家能耗、减少污染指数,并尽可能的在社会各个行业中研究和开发低碳产品。这样一来,便很容易使得国际贸易在低碳经济的驱动下产生贸易壁垒,从而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
1.国际贸易新壁垒的解释。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贸易壁垒阻碍和制约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国际贸易新壁垒,它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贸易壁垒而言,与传统的贸易壁垒相比,新贸易壁垒所包含的壁垒类型更多,不仅是指技术方面,还包括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随着环保、节能减排意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普及,当低碳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得到国际广泛认可时,位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必然会有所调整,而在这调整过程中,新的贸易壁垒的产生概率将大大增大,进一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原因。在最近几年中,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中还出现了新的壁垒形式,即碳足迹、碳关税。碳足迹和碳关税等新贸易壁垒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全球低碳经济的倡导和发展。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碳足迹”越大,碳耗用量就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越多。
碳关税,是指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碳关税的提出,与不容乐观的国际气候变化形势密不可分。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为了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在商品贸易格局中,高能耗、高污染逐渐被低能耗、新能源产品淘汰;低碳技术、低碳制度、低碳标准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到国际贸易中,推动国际生产力发展。对于达不到低碳标准的商品进口时则征收碳关税。
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低碳经济尽管为各经济体带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但其对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和推动,也尤其明显。英国是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美国和日本在低碳经济中也是投入巨大资金,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希望通过本次变革获得该领域的发言权。目前,由于低碳经济发展时间不长,低碳经济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低碳经济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各国均希望自身模式能成为全球模式,经济角力从而演变为政治博弈。另外,各个国家的低碳标准因各国生产技术的不同而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低碳制度、低碳标准的不同导致国际贸易商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易时,引发各国在贸易领域的争端和冲突,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引入了碳税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制度等控制碳排放,这种单边主义的国际贸易壁垒行为极易造成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引起国家间的经济甚至政治问题。
此外,碳关税容易变相成为各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不利于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有机融合。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来看,碳足迹也将是长期存在,且可能引发技术革命和营销革新的非关税壁垒。
二、我国对国际贸易低碳壁垒的应对策略分析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得知低碳经济背景下所形成的国际贸易新壁垒主要是碳足迹和碳关税,也就是低碳壁垒。就我国而言,我国想要获得更多的对外贸易机会,以及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就必须排除万难,努力克服低碳壁垒对贸易行为制约,领导低碳经济。下面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四点当前可采取的国际贸易低碳壁垒应对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更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世界第一大国,不管是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还是在国内完成降耗减排的重要历史使命,均具有极大意义。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已经进入全国“十二五”规划,其分解出的具体定量指标也进入各省“十二五”规划,成为指导我国及各省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目标。我们应借此政策优势和历史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和优化,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加强对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2.制定相应的开发。我国应在国家层面对于碳足迹核查、权威认证机构的设置、咨询服务行业的建设与发展、碳标签的核证与颁发等进行相关指导,通过建立国家标准实施约束,并通过建立碳标签计算机构、结果核证机构和颁发机构来执行。
3.提倡全民低碳消费。树立低碳意识、提倡低碳消费。要营造社会参与低碳发展的政策氛围,加大了低碳消费理念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培训企业进行有效的能源消耗管理,培训企业进行有效的排污控制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并结合政策激励,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大家的低碳意识,逐步形成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的共识。截至目前,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低碳生活社区,提倡建设低碳建筑,将低碳消费观念贯彻并落实到了实际生活与实践活动中。
4.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自力更生。政府转变职能,通过财政政策投资建设设备,投资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技术,帮助企业充分降低生产、运输、存储、消费等各个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企业自身也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熟悉低碳标准,通过对能源、原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选择,减少产品的碳排放;实行“走出去”战略,到外国直接投资,产品就地销售,回避碳关税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种国际贸易新壁垒层出不穷,碳关税和碳足迹为低碳经济下主要的国际贸易新壁垒。为了缓解低碳经济所带来的贸易压力,减少贸易冲突,我国必须纵观全局,提早做好应对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国际贸易新壁垒带来的贸易压力,切实避免由低碳经济带来的贸易风险,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积极发展,并对世界公平贸易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新格局中上海自贸区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发展与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及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大国,我国的众多产品远赴欧美,畅销全世界,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也随之保持高速增长。近年来随着欧美经济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逐渐下降,相反,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量的持续提升,国际贸易也由此迎来了全新的格局。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美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行TPP等新型贸易协定,目的就是为了要打破原有的在WTO贸易协定框架下稳定的格局与利益分配体制,从而为自身的国际合作加大谈判的筹码和主导力量。这种形势长期持续下去会让原本的亚太经合组织的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并被美国人给架空。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各种自由贸易区,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创新,打破美国人制定的规则,绕过欧美发达国家在产品检疫,知识产权等方面建立起来的壁垒,从事各种自由贸易活动,并同时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家内部,还可以起到促进外商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上海自贸区的基础与背景
1.保税区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
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上海自贸区,这是我国新一届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所作出的重要努力,对我国金融与贸易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自贸区是建立在原有的上海保税区多年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在人员、经验、硬件设备方面上海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转型为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和储备,这就为自贸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自贸区建设能够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在原来的上海保税区内,绝大部分商品和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进入区内的一些外国商品可以通过保税仓储的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综合保税区以出口加工、仓储、商业展览、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航运服务等为主要职能。随着自贸区的成立,以上方面的工作还会得以保留,并通过一定程序的转移,从而整体过渡到自贸区阶段,这也就加快了自贸区的建设步伐。
2、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和定位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自贸区种类多样,其定位也大有不同,但总体而言自由贸易区都秉承贸易自由、金融流通便利的规范,并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时代。从狭义上来说,各国的自由贸易区主要分为单纯贸易型、加工贸易型和港口物流型。随着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各种类型贸易区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在此背景下,各国的自贸区也就越发的同质化,其竞争程度也变得异常的激烈。因此在这种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上海自贸区想要脱颖而出,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在功能上找准自身的定位。
从上海自贸区近一段时间的运行情况来看,依托于货物配送、贸易加工、商品出口方面,以金融和服务为核心,做大做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是更有利于发挥上海自贸区先天资源优势的做法。未来,我们将要以自贸区的发展为指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向控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将全力为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与产业链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应该作为上海自贸区坚定不移的重要功能定位。自贸区还应保持其出口加工优势,发展区内出口导向型企业,不断完善出口贸易。自贸区因此,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给予自贸区新的内涵,把它定位成在金融,航运,商贸,文化,服务领域全面、协调、创新发展的并且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自由贸易区。
三、做大做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1.加快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创新
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的背景就是立足于我国当前进一步深化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大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就不能遵循旧的思路,指望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财政资金倾斜来发展。相反,灵活而贴近市场需求的服务体制,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以及对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深刻理解是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建立上述在制度的框架下,将来我们要促进区域协调统一发展,真正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管理原则。大力引进国际上知名的管理服务机构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此加快自贸区内服务贸易的发展步伐,同时要大力完善生活服务、文化服务等配套服务的建设步伐,加快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改革,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改进他们的工作方法,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广大外商的注意。全面放开区内外汇结汇政策,建立人民币外汇业务一体化系统,拓展了人民币结算、外汇收付汇及结售汇业务并完善了央行、外汇局则事后监测管理体系,以此来吸引大量国内外的金融资金的涌入带动区域内经贸的发展。
2、推动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上个世纪,我国的整体经济基础薄弱,各行业生产普遍缺乏资金支持,因此以三来一补方式参与到世界贸易的进程当中去,便成为当时加工贸易行业的无奈之举。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3年底我国进出口总值达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2013年外汇储备攀升至3.79万亿美元,连续多年居世界各国之首。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的范围持续扩大,依托劳动力的充沛供给与价格优势,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纺织品制造大国,然而与其他纺织品强国之间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多年来我国的出口贸易行业却始终缺乏实质性的提升,业内大部分企业依然从事含金量较低的来料加工业务。为此,自贸区要通过设立行业技术改造专项经费等财政扶持政策,加快企业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的革新;通过鼓励入驻企业设立行业技术研究中心,进而完善产业研发体系以提升自贸区内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借上海自贸区发展契机,推进我国出口商品品牌建设
我国进出口行业参与全球产业链的生产加工层次偏低,产品利润较薄,近年来伴随着原物料与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行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推动行业升级转型势在必行。因此,政府要鼓励业内企业努力向国际纺织品产业链上游延伸,从而有效延长国内加工贸易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增值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强化技术投入,提升产品设计能力从而创立自有独立品牌,由原来的贴牌企业(OEM)转型为设计生产商(ODM)和品牌生产商(OBM);同时深入海外市场,设立产品分销渠道,建立与国外用户直接接触的途径,推动我国纺织品加工贸易行业实现由订单模式向市场模式的升级与转换。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日渐提高,我国内销市场已悄然启动,渐成规模,这就为纺织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片新蓝海。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世界和我们国家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们不仅要把产品输出去,也要把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来,用于指导国内市场的开拓。具体而言,在自贸区内,我们要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行业由原本的单一外销型向内外销并举方向转变,加大对产品出口转内销的尝试;推动企业商业模式与经营观念的更新,竭力打造广为消费者接受的知名品牌;立足国内,放眼全球,通过整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一改以往被动生产的局面,以海外订单反向定制的创新型模式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角色互换,推动企业实现从低端制造商到高档品牌运营商的本质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