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电工电子专业是当前高职高专当中工科类的重要专业之一。该专业当前毕业生就就业率高、薪金水平高、稳定性高,并且能实现宽口径就业,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也在不断更新技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在技术更新、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新时期,应该如何发展专业是当前专业教师们应当探索的重要课题。

1高职电工电子专业现状

电工电子专业是当前高职高专当中工科类的重要专业之一。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强弱电结合的具本应用根据地方需求差异化教学。当前高职高专办学通过程当中学生的就业主要服务于地主产业,随着高职高专办学的规范化、企业化,很多院校的电工电子专业学生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人才培养当中会选择企业所需岗位人才需要的主要技能,作为培养的重点。例如,有的院校会选择家用电器维修为重点教学内容,而有的院校则以工业电气设备维修维护为主,还有部分院校选择汽车电气修理修配、轨道客车电气设备维护维修等。但是,如果按就业方向来进行归类的话,可以分为电子电工产品应用与维修类与电子工厂流水线操作员、质检员相关人员两大类。而这两类当中,前者在北方地区为主要就业方向,而后者属于南方地区主要就业方向。在教学当中,由于此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当中大量彩实训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接触真实工作环境,通过工作中的实践操作来提高专业技能,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电子技术已形成两大技术领域,即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微电子技术和以电工半导体器件为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两个方面,电工电子专业的主体为变流电子技术方面的内容。电工电子技术用于电力变换和控制,电子技术用于信息处理。当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相互技术的渗透,电工电子与信息电子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电子基础知识也成为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必备基础之一。

3高职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

3.1教学内容发展方向

前面我们分析了未来电工电子技术的方向,那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电工电子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可以说是强弱电的接口。各种先进的控制方法正是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这一接口,与强电系统或机械系统融为一体,实现高性能的控制效果的。因此,近年来强电弱电结合,机电结合的技术一直在迅猛发展,但由于电气元件本身也朝着新的领域扩展,表现在提高元件的性能,生产新型的元件,实现机、电、仪一体化,扩展元件的应用范围上,但有些电器元件有其特殊性,故不可能完全被取代。所以,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以电工知识为基础,以变流电子技术为核心。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教学内容当中一定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的储备。

3.2实训模式的转变

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训模式在未来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基于信息技术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训,另一方面是下厂实习。虽然说下厂实习是最好的训练方式,但是随着未来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实习生下厂需要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下才可。而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各种实训平台、模拟仿真软件来进行实训,而这类实训软件其真实程度将会越来越强,实训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3.3教学思路的转变

长期以来,高职电工电子专业都处在一个培养“蓝领工人”的角色当中,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金水平高、稳定性高。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职业技能标准,很多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主要参考标准进行教学。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但是,学生就业后很多都在流水线上做工人,其后期限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当他们想在工作当中有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基础薄弱,前进空间不大。而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在高职阶段的教学中给予解决,可能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更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学的思路应当从强化技能向强化专业认识发向方面,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使他们具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小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专业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中,必将会迎来重大变革,而作为这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到专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据此进行专业发展方向的合理设计,更新办学思路,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期更好的应对未来变化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英,李震.探索职电子专业学生研究型课堂教学案例[J].职业.2010(23)

[2]曾建华.建构电工电子知识强化专业技能[J].科技信息.2010(21)

[3]余跃海,谭凯,张新全.论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J].河南科技.2010(14)

[4]龙安国.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5]张涵.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6]阚雨沐,杨晓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习方向 就业准备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45-02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简介及运用范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等学科和专业,将强电与弱电、电工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该专业在各行各业都有发展和应用,小到电子元件,大到航空航天器材,都与它的存在有着密切联系,从农业到建筑、从生产到研发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运用,发展非常迅速。从事该专业或者进行对该专业深入研究就需要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语言技术、信息处理与控制方面的能力,能够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以及管理与决策。既需要电气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能力,又要掌握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知识面的宽度,专业基础的扎实程度,应变能力及适应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的开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必要的人文素质课和基础课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读写能力外,该专业还开设了电路分析、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控制技术等理论知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金工实习、电路工艺实践、电气工程训练、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等课程来培养学生在电工、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信息,了解该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以保持对专业的敏锐度。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培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持创新意识,同时借助学校相关实验室平台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分支学科发展方向

3.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的专业。该专业主要用于高压电器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可就业于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该行业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也可到电网公司,供电局,发电厂或者一些大型工厂工作,如果专注于该专业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可以到各大高校或科研院所理论研究工作。

3.2 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方向主要指的是现代电气技术。现代电气技术是在传统电工技术之上再结合了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该方向主要用于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从事电气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可以负责信息处理等工作。在电气技术方向毕业后可从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就职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公司,也可以从事该方向的科研或者教学工作。

3.3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一个特色专业,结合了电力电子和信息电子。该专业主要学习的是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由于该专业兼备了电气与电子,融合了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其就业的范围也比较宽,从电力、电子,到交通、通信等行业,可以从事技术研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发展空间较广。

3.4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就业前景良好。该专业主要用于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毕业后可从事高压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或者对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电力产品进行设计和研发,也可在各大高校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教学、研究工作。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准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新兴的工科热门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报考,相应的就会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主要有4个方向:电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电力专业本科生毕业生因专业水平有限,如果想在各高等学校就业,一般负责非教学类工作,如,学生管理等,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从事教学工作,或在高校实验室、研究所进行电力技术科研开发工作。该专业毕业生也可在国家、各地区、省及市县的电力公司或供电局就职,从事行政类的管理工作,或者是各级电网的电力输送的调度、分配,电力设施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电力工程设计等相关技术工作。擅长于电力电子相关产品制造、研发的毕业生可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就职。

经过4年的本科教育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对该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这样的知识能力体系能否完全胜任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责专门的技术工作呢?答案就不一定了。比如:到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设计院、高新技术企业等这些要接触到电力行业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的单位企业,它对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学习和掌握大量的高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本科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环境不同,它不仅需要快速地掌握和吸收高新技术,还需要能够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进而提升为对技术的创新。在这样的工作要求下,本科生所掌握的理论构架将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加之本科阶段对知识的掌握多数停留在理论水平,运用理论的能力存在一定缺陷,在科研过程中对问题的发现、理解和解决的“三步走”就不易施展。但到了研究生阶段,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在课题和项目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理论的掌握更加深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为系统。研究生在进入科研单位或企业所需的培训时间短,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更高,更能为科研单位或企业创造价值。

5 心得与体会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运用范围,发展方向以及从事相应岗位或者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同学们对于专业前景,就业方向的迷茫和顾虑等消极情绪,给同学制定学习目标和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信息,有利于掌握该专业的学习模式。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的学习,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结合一些校内外的比赛或项目来提升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今后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宋明杰.浅析测控技术[J].科技风,2015(14):121.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能力,电工电子实训,设置方法

 

一、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各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电类专业课程之前的第一科电类课程。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训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实训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高职教育的特色。电工电子实训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如何设置电工电子实训题目,构筑电工电子实训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的结合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二、电工电子实训题目设置研究的意义

1、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相脱节。教师基本上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比较好的做法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把那些理论上难以想像,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但多媒体教学并不能解决创造力培养的问题,无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1.2 实验教学手段还延续传统的路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传统的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过程由教师设计好,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获得预定的结果,主要目的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能提高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电工电子实训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2.1 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岗位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生产现场是用理论解决问题应用能力,而不是用理论分析问题。学生就业的第一个面试题目就是应用能力的测试。为此,为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电工电子技能,有必要把电工电子实训做为高职教育的一个课程体系,使之系统化、科学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制造、运用、安装、调试、维修等方面需要大量的高职人才,正是这种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转换环节上的需求,搭起了高职高专教育的讲台,探索电工电子实训题目的设置方法,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不断完善过程中的永远课题。

2.2 多学科技术相互融合的需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把各专业学科有机制联系在一起,如图一所示。接口技术是电工电子学科发挥作用的舞台。同时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是完成学科融合,掌握相关专业课程基本保证。

三、电工电子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是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学业时间短,学业任务重的特点而产生的,虽合二为一,但是也自成体系。电工技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模块既有明显的区分,也有有机的结合,如图二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恰当的实训题目设置,可以很好的完成相应的能力训练发表论文。

四、实训题目的设置方法

4.1 影响实训题目设计的因素

4.1.1 教师的专业倾向。专业教师是专业人才,但并不是全才,“术业有专攻”,所以,在实训题目的选择上必然有侧重的方向问题。

4.1.2 实训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大多是由过去的中专学校转型而来,实训条件还没有跟上社会对高职学院的要求。实训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场地的转移,不是授课方式的转变,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有效的运行。

4.1.3 地域市场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式与地域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关系。高职学院的办学宗旨也就是为地域市场经济服务。所以,实训题目的设置,也会受到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影响。

4.2 实训题目的设置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同时,也有自身专业性的一面。经过适当的知识和技能扩展,而成为相对独立的职业领域。如家电维修工、维修电工、无线电装配工等。

电工电子实训题目的设置应遵循“四适应”原则:

4.2.1 适应学生特点。高职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较差应用能力,但这不意为着动手能力差,我们把实训题目分成三个层次,各取所需。初级水平基本达到实训目的,中级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基本可以独立工作。高级水平基本可以独立工作。

4.2.2 适应专业需求。不同的学科专业,对电工电子实训内容要求不同,如:机电一体化专业侧重于维修电工、接口电路、功率推动等。自动化专业侧重:数字电路的设计、检测电路、接口电路等。分专业设置不同的实训题目,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

4.2.3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灵活的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法定。实训题目的设置也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长春的汽车产业,无锡的弱电子应用,沈阳和徐州机械装备制造等。深入地域企业,了解职业技能需求。

4.2.4 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专业与职业是不同的,电工电子实训题目的设置要给学生的职业取向留下适当的“接口”。学生毕业后,经过适当的专业能力补充,就很容易实现职业转换。图三是为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的电工电子实训题目设置方向。

五、总结

电工电子实训题目设置,必须符合高职学院的办学宗旨,本着“必须、够用”为度,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等多种教学模式,灵活设置电工电子实训题目。

参考文献:

[1]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 职教论坛 ,2008年10期。

[2]何成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集群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7期。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环境;教学模式;专业兴趣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课程的教学效

通过两个学期的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课程的教学,针对教学效果,我们对部分教师和学生做了一个回访调查,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个方面:电子专业学生到课率情况分析,如下图1-1。

图1-1 电子专业学生专业课平均到课率图

分析:由上图可知,我们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专业课平均到课率由以前的79%,达到现在的98%,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课程的教学,学生是很喜欢这种教材和教学模式的。

第二个方面:电子专业学生双证通过率情况分析,如下图1-2。

图1-2 电子专业学生双证通过率情况分析图

我们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所要求获得的双证,其中一个是操作证(也就是电工特种作业证),另一个是电子产品维修工证(初级),由上图可知,双证通过率由以前的55%,到现在的98.5%。

第三个方面:电子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情况分析,我们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也大为改观,以前只有47%的学生能找到合适的与专业对口的岗位,而现在学生对口就业率已经达到86%,可见,这也是我们当初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课程的教学的成果。

第四个方面:企业对电子专业学生就业满意度情况分析,2013年和2014年就业情况很好,企业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满意度由以前的71%达到现在的93%,根据上海英业达、深圳富士康、上海台机电、宁波雅戈尔四家公司人事部的反馈,这两年招过去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比往年要好得多,很不错,学生都很听话很好管理,更重要的是学生都能胜任岗位工作,而往年胜任不了的都转入流水线作业。

同时,还发现我们的教学发现了这么几点:

(1)本次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本专业开课的实际用意。注重校企合作模式,教材的开发是按照“依托市场的需求确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然后根据岗位的需求能力去确立教学内容,也就是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模式去组织课堂教学。

(2)本次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就拿《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这门课程来说,我们把这门课程里面的全部学习情境也就是项目全部完成后,然后把学生送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厂区实习,边做边复习,边做边学,学中做,做中学,不断完善本课程对学生提出的专业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其他要求。

(3)本次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在学习中主要起引领与引导作用,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主要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处理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情操,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作意识,加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本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全员参与完成所有规定的项目,关注他们专业素养的训练,另一方面还关注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的行成,为学生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4)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们的自身素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的引入,毋庸置疑可以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老师要积极地投身于新的上课模式的研究,新的教学方式的学习,努力加强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全方位的能力。

(5)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素质比较好、技能比较强的学生。学校在市场的影响下,在行业与企业的需求下,面向市场确立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方向、明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明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开课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这是非常有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中职教育模式。

(6)唯有专业对接产业,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相协调,那么学校培育出的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所以如果企业能够积极配合这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课程改革中去,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以对行业进行了大量深入调研为基础,现代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具体调整,通过重新制定相关的学生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学生的详细计划和要求。通过仔细分析具体的职位需求设置其详尽的课程安排,目前本方案已经在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中使用。现针对具体的课程设置做如下说明:

1、在选取课程内容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对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方面的课程进行完善,同时增开家用电器维修、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电子产品维修技术等核心课程。

2、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每学期都开设了符合现代工业要求的各种实训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有仪器仪表使用实训、照明电路安装实训、电动机控制实训、SMT元件焊接实训等等。

3、 职业资格考试与教学的有效融合。把学生的职业等级证书的考试要求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让学生在学校就拿到专业类等级证书,如电子产品装配工,家电维修工,特种作业证等,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拥有毕业证的同时还拥有一个或多本专业技能等级证,从而满足企业对学生学历和技能等级证的条件。

综合上述,课程改革是一个极为系统的工程,牵涉范围较广,课程的设计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虽然我们对于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有一些思路,也进行了具体尝试,总结了经验,反思了过程和成果。但课程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将课程改革的工作做好,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当然我们更应该去发现、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开发与改革做得更符合实际。

四、本章小结

我们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在全校乃至鹤壁地区之首使用基于工作导向的课程方法上课,这种新的课程项目上课方法的引入改变了一些电子老师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以往教学中出现的诸多不良局面。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快速发展表明,电子商务是赢得市场竞争能力的新手段,是实现信息共享和多赢的最快捷、最方便、最实用、最有效的手段。而人才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快培养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理论和信息技术与商贸活动相结合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步伐,是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进行了探讨。

1.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状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行业和各领域都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以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商务活动,其本质内涵是信息数据化的商务活动,而这一活动的组成要素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的互动,构成了电子商务活动的内核。一般来说,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连接到互联网发布企业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营销;实现全流程的网上交易;将企业的业务迁移到互联网上,成为真正的网络型企业。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目前我国企业多数正处在第二、第三阶段,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原来那些仅具有技术背景的人才,或只懂商务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正从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交易向与企业内部业务整合的方向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将从单纯的技术型网站建设维护人才向复合型的商务人才转变。

2.电子商务人才的特征

2.1 电子商务人才的实务性特征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操作和运作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

2.2 电子商务人才的复合型特征

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无论其侧重哪一方面,都应该拥有足够的技术和商务两方面的知识,懂得电子商务技术手段,能将商务需求转化为电子商务应用;要熟知一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方式和模式,如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方式,以及网上商店、网上采购、网上银行、网上交易市场等电子商务模式。

当然,电子商务人才知识的复合型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和商务知识的随意组合。电子商务人才的复合型知识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在电子商务这种现代商务模式的基础上将整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他们掌握的决不只是用于应用或修补的工具,而是一种新的现代商务活动方式。因此,他们应当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及其特点,理解电子商务决不仅是商务手段和方式的更替,而是整个商务运作体系的变革,应该具有完整的电子商务观。

2.3 电子商务人才的多元化特征

由于电子商务的变革几乎涉及到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或者说需要不同的电子商务人才。因此,不能将电子商务人才简单地归为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相反,必须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人才在方面和层次上的多元化特征。

3.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

电子商务网站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大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如思科;懂得路由协议,TCP/IP协议等,熟悉局域网知识,具备网络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的能力。第二层,实施软件平台的电子商务。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比如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平台上,服务器操作系统目前有server2003;数据库有SQL Server;电子商务应用有commerce server、content management server;安全保证有ISA server等等。第三层,应用层的电子商务。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比如界面设计,可能就需要涉及html、css、xml、脚本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Dreamweaver,Photoshop等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第四层,运营、管理层的电子商务。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许多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对电子商务概念的界定、理论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不知道培养的是学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还是技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是网站设计和数据库维护等技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还是网络营销、网络调查等商务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应对策略:加强专业建设,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的电子商务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是不一样的。因此,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树立多元意识,注重培养多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如前所述,电子商务网站包含四个层次,事实上涉及了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等其它不同专业。有的学校贪大求全,把四个层次的课简单地放在一起,比如:第一层网络硬件层开设网络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门课程;第二层软件平台层开设数据库、数据结构等课程;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开设网页设计、java语言等课程,第四层运营管理层开设物流、营销等课程。不同专业的课程胡乱“交叉”,结果学生学得一塌糊涂,弄得云里雾里不知所学。笔者以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定位在第四层。电子商务中关于技术层次的内容,限于了解、知道、理解,重点还应放在“商务”上。而“商务”的范围过于笼统。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中的“商务”可以分成三个方向:企业行政管理方向、营销方向和外贸方向。

首先是企业行政管理方向。这个方向,就业行业广,各类企业都有需求。这个方向,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英语、计算机、亲和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对专业知识往往没有某个方面的“硬指标”。在这个方向,入门岗位包括办公室文员,销售、生产内勤,经理助理、文秘等。

其次是营销方向。电子商务要为营销服务。营销类的入门岗位很多,销售、市场、推广、公关、策划、广告、调研等,各类企业用人需求也都很多。电子商务毕业生进网络企业的市场部门,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个方向是外贸。在互联网上,买家卖家在网上可以很容易接触,这使进出口的机会大增。学电子商务为自己定位在外贸上,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问题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盲目性,课程体系缺乏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在课程建设上或注重电子技术内容,或注重商务教学,或把电子技术和商务课程简单叠加和重组,缺乏融电子技术与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将传统的电子技术类或商务类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

应对策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中职学校应致力于电子应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应用管理人才,要求能够承担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中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工作,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和手段做好传统的业务,并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应用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知识、经济贸易、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网络营销等。与此对应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网络维护和管理、网页设计和制作实践、网络软件和硬件、网站策划和制作、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概论等。

在课程开发和设计方面,应基于工作过程来完成。根据特定情境,任何知识都可以被划分为“有效”的知识与“无效”的知识。如果知识的掌握者能够在实践中对其予以有效的应用,那么对其来说,这些知识就是“有效”的,如在设计网页时,关于排版的知识就是一种“有效”的知识,而有关企业管理的知识就是一种“无效”的知识。而只有那些“有效”知识才能称之为工作过程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知识是在电子商务工作过程中所建构的。其次,建构这类知识的过程对于引导劳动者达成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工作过程知识蕴含在电子商务工作场所的日常工作实践中。 转贴于

在职教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基于工作过程知识是一种“有效”知识这一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都必须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基础。应该强调的是在职教课程设计过程中,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一种概念性工具,设计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课程。必须按电子商务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创设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根据相同的职业教育情境,开发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

问题三:师资力量薄弱,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中职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他们基本上是通过自学、参加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班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两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缺陷,计算机方面转过来的教师对商务了解得少,懂商务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

应对策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有关院校及社会团体举办的培训班,或以进修方式攻读电子商务研究生课程:第二,组织教师参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的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学术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电子商务课题研究;第四,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第五,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支持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问题四:实践条件欠缺,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学校内部使用模拟教学软件,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以及操作流程。但模拟软件的功能还不太完善,升级换代不及时,与电子商务的实际环境差距较大,显然,仅靠这种方式学生难以实现“零距离”就业;二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但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国内真正实现网上交易、网上业务处理、网上支付的企业很少,所以学校要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还比较困难。

应对策略:加强实践教学、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商务实践,如网上市场调研、网络广告设计与实务、网络营销方案设计等;二是模拟电子商务全过程运作的实验,即电子商务模拟实验:三是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实验。目前,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第一,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实践机会;第二,建立校内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室。校内电子商务实验室至少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以电子为主演示商务流程的功能,使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对有些专业课程进行实际操作,二是初步模拟商务流程的功能,学生通过模拟教学软件来理解电子与商务的关系;第三,将一个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开设网上商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积累从事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

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在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实践经验。企业可以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进行岗位培训、产品开发和设计、市场调研等。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训,可以提高操作技能,积累实战经验,有利于“零距离”上岗。

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一是学校与实施信息化改造的传统企业或IT企业进行横向合作。学校为传统企业开发、建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与企业合作开发电子商务项目,解决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实际问题,将IT企业的电子商务方案引入教学,让学生实习和应用;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如到大型连锁超市、物流企业、IT企业、局域网健全和网络技术应用广泛的企业参与企业电子商务业务活动;三是学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电子商务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余绍军.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期刊杂志论坛

2、杨丽光,张德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切忌急功近利.硅谷动力网

3、吴利萍,孙建.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浅析.维普资讯网

4、芦阳.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就学网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子工程技术;发展;应用;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3 文献标识码:A

电子工程技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在我国社会增加就业,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国家安全的有效保障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影响,本文主要从电子工程技术的主要内涵进行阐述,通过阐述相关的内容来进一步分析电子工程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及创新对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影响,同时还简要地介绍电子工程技术在我国个别行业的主要应用。

1.简要叙述我国电子工程的主要内容

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持续发展,我国的网络技术现在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样就使得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有了一个发展以及创新的技术支持以及动力,作为一项独立的产业,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已经在逐步地发展以及完善过程中。时间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电子工程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个主要分支,也在这一过程中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因此,我国为了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必需要大力发展电子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个主要分支技术最主要的技术载体就是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电子工程技术就是要依托上述的两种技术来对电子信息实行系统性的控制以及科学的处理。电子工程主要包含了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是电子设备的系统开发;第二个是电子信息的科学有效处理。目前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较快,作为系统性的工程技术现在已经呈现了产业链的分化态势,我国的很多行业已经同电子工程技术有了较为科学的融合与交叉,这样的情况已经在我国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共同进步以及发展,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2.简要叙述我国电子工程在现代化方面的发展主要趋势

伴随着我国电子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也需要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相关部门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这样才能不断地让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向着更高的技术方向发现,进而实现我国电子工程技术的信息化发展,数字化发展以及现代化发展。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及阐述。

2.1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在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给予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电子工程相关产业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同时我国电子工程技术同我国其他行业技术的有效融合以及交叉都需要我国尽快实现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中的三网融合。需要我国的相关部门对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基本政策给予明确,不断推动电子工程技术的行业标准更新,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我国电子工程技术的创新需求。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将我国的政策融资优势发挥到最大,对于落后或者不合适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给予及时的纠正以及补充,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电子工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尽量突出现代化发展行业的交叉以及融合,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医学领域同电子工程技术的融合就是现阶段较好的现代化发展实例,即突出了我国政策的优越性,同时也调动了我国各个行业在电子工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参与度。

2.2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我国政府部门的扶持,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有了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财政的支持,才能够保障我国的电子工程向着现代化方向进一步地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部门需要将我国的电子工程产业作为主要的扶持对象进行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以及财政帮助,我国要不断鼓励电子工程行业同我国的各个主要行业进行沟通合作,不断将我国的电子工程现代化发展渗透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中,实现行业的双赢,最大限度地推进我国电子工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2.3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电子行业不断将产品进行系统融合,以求实现电子工程产品的不断创新。

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产品的创新支撑,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够保障我国的电子工程产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走得踏实。对于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的多渠道发展是重中之重,只有技术过硬的创新产品受到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才能够让我国的电子工程现代化发展走的顺遂。

2.4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将相关企业以及产业进行不断地技术改造。

电子工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以及自身特点。针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化的发展。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改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电子工程企业要针对自身特点推出适合自身以及市场的技术,不断的优化以及调整企业的技术发展思路以及规划,将企业的电子工程技术有机的同产业标准对接,这样才能够保障电子工程行业进一步进行现代化的发展。

2.5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在电子工程相关发展领域不断地进行拓展。

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根据前文的论述,可以得知同我国各个行业的融合以及合作至关重要,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要不断通过教育行业,医疗行业以及文化行业等主要行业进行互利合作,在不断拓宽发展领域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不断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电子工程的多渠道发展就会导致其深层次,多角度的发展。现阶段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发展就是我国电子工程行业同我国传媒行业的一次完美融合合作。因此我国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进行多渠道,深层次的发展。

2.6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对电子工程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增长给予充分的保障。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电子产品最大的制造基地,借助于这一点,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讲,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还是较为落后,因此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我国对于电子产品进行有效的各方面保障。伴随着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的到来,对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让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在困境面前电子工程技术上的缺陷被无限的放大,因此我国需要将电子工程技术的缺陷进行技术的更新和弥补,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3.简要叙述我国电子工程进一步发展需要实施的相关措施

现阶段根据我国对电子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规划以及思路,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相关的保障发展的措施,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保障我国的电子工程进一步的取得良好的发展。措施一:要在电子工程产业中不断的创新产品以及相应的服务,不断寻找以及培养新的技术增长点。措施二:我国电子工程相关管理部门要鼓励一系列软件以及集成电路的发展扶持政策,不断完善相应的科技标准以及政策。措施三:我国要大力推进电子工程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改造。措施四: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企业要不断强化技术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知识产权规定。

4.简要叙述我国电子工程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主要应用

通常我们将建筑物防雷装置分为两大部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是传统的常规防雷装置,其作用是保护建筑物免遭直击雷,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防雷保护的附加措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措施主要有屏蔽、均衡电位(等电位)、合理布线和良好接地等,其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电磁效应,以防止雷电感应所造成的反击、接触电压及电磁脉冲等雷害。

结语

电子工程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应该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重视电子工程的发展,使其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更好地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3):19.

[2]吴李.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J].硅谷,2012(19):45-46.

[3]吕茂明,赵永平,袁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67-68.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力物资;电子招标;采购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上升。加强电力企业的工程建设,有利于满足各行各业对于电力的要求,有利于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有效运行,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电力物资的采购成为电力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电力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物资的采购与工程质量是否安全有保证、投资收益是否达到标准和工程效益能够有效发挥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电力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给电力物资的采购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原有的采购方案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物资采购的需求,急切需要新型的采购方式来满足电力建设的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力工程在物资招标方面采用的手段和方式也在逐渐向着多样化和灵活化的方向发展。电力招标的方式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逐渐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为电力建设的物资采购做出重要贡献。

1.电力物资招标采购要向着电子化方向发展

随着现代各类科学技术的广泛发展,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应用程度更高。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工程的各项建设工作时,需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增强自身的建设能力。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物资的采购方面应用现代科技的可能性更大,电子招标采购的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了电力企业进行采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想要进行电子招标采购,则意味着向电子化的发展道路前进已经成为电力企业进行电力物资采购的重要方向。电力企业在采购电力物资时应用电子招标的方式对于降低企业投入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物资招标电子化,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招标过程中,对招标中容易出现的各种状况和疑难问题,通过招标文件进行解答,全程使用电子文档的形式来进行。招标公司在进行招标活动时,整个过程都是在专门的网络平台上予以公布,包括从招标的公布,到招标文件的发售和购买,再到投标人参与投标和报送投标文件,直到招标结果的最后公布和中标通知书的发出,大大减少了招标工作的任务量,简化了招标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时,采用电子招标的方式进行,能够将招标、投标、中标的各项企业之间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并予以保存。在电力企业需要那些为其提供物资的企业信息时,能够及时得到招标企业的各种物资信息,对于电力企业的机械设备的质量和具体使用情况都能够得到及时的了解。同时将这些招标信息录入到电力企业的信息库中,将有利于电力企业的设备维修,增强电力设备的使用效果[1]。

2.电力物资进行电子招标采购要向着集中化方向发展

电力物资的采购行为本身就是一项比较重大、繁杂的工程,在进行电力物资的电子招标采购工作时,更需要将其看作一个完整系统来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集中化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各类行业进行发展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增强了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的协调合作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增强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电力建设企业当然也不例外。电力建设企业在进行电力物资采购时采用电子招标的形式,把电力企业的建设项目中需要采购的设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集中化的买进与管理,是一种招标采购的组织形式。电力企业在进行集中规模进行招标的工作时,通常会将这项工作委托给一个专门负责的招标公司来进行,在这家招标公司开展招标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有统一的招标采购流程,为各个提供物资来源的企业搭建一个相对合理完善的交易平台。招标公司在进行招标工作之时,拥有着众多供货商的信息数据以及专业的评标专家数据库,节省了电力企业自己寻找潜在投标人和专家的大量时间[2]。

3.电力物资进行电子招标采购要加强管理工作

物资的使用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合理购进电力物资,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今后的生产运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电力物资的采购使用电子招标的形式已经成为必要的趋势,电力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需要加强电力物资的电子招标采购管理工作。如此一来,才能保证电力企业进行采购的物资都是足以适应满足电力建设中实际工程的需要,才能在进行电力建设中减少因为机械故障的频繁发生而导致的工程中断现象。加强电子招标的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需要掌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同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能够将电力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将做好电力企业物资的电力招标采购工作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为电力企业顺利开展电力建设工作起到基础性的辅助作用。

总结

对重要的战略物资和标的额较大的机械设备进行采购工作时,通常需要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彻落实到底,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物资的采购时,尤其需要认真对待。传统的采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情况,电力企业需要寻求新型的电力物资的采购模式,以满足电力企业增强自身实力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力企业应用电力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物资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和契机。使用电子招标的形式采购电力物资,大大降低了电力企业的工作量,同时,电力企业还可以将电子招标的工作交托给专门的招标公司来进行,为广泛扩大招标范围,降低电力物资购买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成江,陈宏,李政.构建电力集团成本领先战略的物资采购策略体系[J.神华科技,2012,10(1):21-26.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以项目为导向;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84-02

电工电子课程是高职非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涉及知识面广,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基于此,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经过一轮实践,笔者对项目的设计、项目与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紧密度、项目与学生毕业后工作内容结合的紧密度进行了调查。

电工电子课程的项目设计

(一)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

以项目为导向课程设计的原则首先是项目内容能够涵盖一定量的知识点,项目能够涵盖机电行业涉及的电学知识点。其次,项目设计要实用、合理。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够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再次是项目考核要切实可行,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能够切实反映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二)以项目为导向课程设计的实施

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考核方法的详细化。改革的宗旨是:理论以够用为主,强调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改革,学生应切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学生的成绩应能够反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

教学内容应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学生工作岗位定做,要将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可设计为直流电路参数测量、交流电路参数测量、安全用电、半导体、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分析、时序逻辑电路分析、电动机参数选择、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与接线、机床电气故障维修9个大项目。每个项目重在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考核方法要多样化,让考核能够反映学生所学所得。对一个高职学生而言,知识很重要,技能更重要,因此,考核成绩要包括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各占40%,同时,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很重要,应占20%。

以项目为导向的电工电子课程实践效果调研

为了使以项目为导向的电工电子课程改革更加贴近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更加接近企业对机电行业的职业技能要求,笔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了调研。主要调研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结合的紧密度、课程内容设计两个大方面。

(一)对顶岗实习生的调研结果

第一,97%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改革有必要,只有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由此可见,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深深感受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好处。

第二,近90%的被调查者认为电方面的知识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作用,只有10%的人认为没有用。由此可以看出,电学方面的知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从事电方面工作的学生认为电气维修、电气控制是职业技能课程中重要的、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在以后的课程中要加强。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

第四,被调查者认为电气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与知识,排在前两位的是电气故障维修、电气图纸的绘制。因此,电气图纸的识读与绘制是在课程改革中要强调的内容。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

第五,针对课改中设计的项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机床电气故障维修、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与接线、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电路参数测量最有价值,这也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常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第六,调查显示,65%的学生更愿意接受采用实训为主、讲练结合的方式授课。本课授课形式正是如此,实践证明,讲练结合,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更容易掌握知识与技能。

(二)以项目为导向的电工电子课程改革方向

依据调研结果,我院将对电工电子课程内容、教授方法做进一步调整,以实现教学与企业工作的“零距离”。

第一,电工电子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课改的方向要把握准确,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对未来就业举足轻重。我们的课改将依据电气工程师的岗位要求,以及三年后甚至很多年后的岗位需求进行调整。

第二,课改的项目要选择恰当,应既涵盖一定量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又与公司实际项目结合,让学生能在真实环境下,积极探索新知识、新技能。课改项目要与时俱进,要与企业对学生的岗位需求相结合,要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课改的项目将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加强学生利用电子软件绘制电气图的能力。同时,课程项目要结合中德合作班级特点,结合博世汽车集团对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的要求进行修改,将企业的项目引入教学中。

第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不仅要能够滔滔不绝讲理论,还要会精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提高实践技能。课堂教学也要讲练结合,讲中有练,练中带讲,突破死板的理论教学,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去,让学生在实训中,在项目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第四,课改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教师实践能力不强是高职课程发展的“瓶颈”之一。当然,课改也是提高教师能力的契机,我们课程组的教师积极参加维修电工技师培训,已有多名教师具备技师资格,这对电工电子课程改革是一种推动。同时,课改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课题组多次派出教师到合作企业一线去,感受企业一线的电气工程师的岗位素质和要求。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胜任能力,才能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拓展更大的空间。

电工电子课程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之一。与课程改革匹配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是我们日后不断研究和改进的方向,通过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调研,我们更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陈朝晖.高职课程改革与教师胜任能力构建初探[J].价值工程,2010(11).

[2]严明良,文孟莉.“项目导入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

[3]莫文贞,等.电工电子实践评价的方法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

[4]王廷臣.基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5]汤光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电工电子类课程建设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6]刘自华.浅谈高职电工电子类课程建设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7]方华.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