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设计前景

城市设计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市设计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设计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扩展领域;城市形态:社会过程

城市设计就是为了用现有的城市空间来创造出高品味的城市环境,通过这个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留住更多的人才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这样一来,就可以给城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城市设计的角色变迁,城市设计的改革机制,设计理念,提出了笔者的一点想法和观念。

1.城市设计的变革机制

1.1城市设计理论的现实困境

自从城市设计理念进入中国开始,它就没有用一种单视角的切入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是以一种多视角切入方式存在的,这样一来,就使得整个城市设计理念有些模糊和凌乱。在实际应用当中,这种模糊而凌乱的观念容易让人们迷失。造成他们迷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这种城市设计理念是否是一种没有根据我国制度来制定的个性化主观创作,第二,这种陈式设计虽然形成了一个看似非常完美和严格的系统,但是实际上确实一盘散沙。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虽然我们有不少的期刊论文都针对这种城市设计的概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和建议,但是这个概念和领域仍然不是十分明朗,也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和系统对其进行详细的界定。不同的人,不同的领域,对待这个观念的看法和适用范围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我国城市设计理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1.2社会实践中城市设计角色的转变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纪。传统的城市空间也随着不断改变的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变化着,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来进行空间整合的话,将会举步维艰。针对目前的时展状况,我们深刻意识到传统城市设计理念的大部分观点的解释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这样一来,就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旧的城市设计模式已经逐步淘汰,但是新的城市设计模式还没有建立成功。这个问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重视的中心在于城市本身变得越来越流动化,是否能够重新建立一种理想化的城市形态,随着传统城市设计理念和观点的淘汰,能否继续坚持城市设计的公共性,面对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城市设计是否能够应运而生。

如果说传统的城市设计中,仅仅是为了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提高经济效益,那么现在的城市设计就显得更加的丰满。传统城市设计中,就是营造一个整体环境。而现在的城市设计就是把这个整体一一分开,意在促进旅游项目的开发,创立更多的娱乐休闲及公用设施,大力发展招商引资,这样看来的话。城市设计的角色已经由一种整体的理念慢慢转化成为完善的空间,城市设计就像是一件商品,通过改变本身的特性来获得顾客的青睐,形成了现当代一种更加丰满,更有针对性的空间营销。

1.3城市形态的转变

城市所呈现出来的城市形态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形态,在这个城市形态中人们不断的看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现代的城市形态也在随着社会和历史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革新。目前,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全球化,网格化的广泛推广,促使城市形态由原来的仅仅作为视觉景象慢慢的转变成为政治经济等社会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也把政治经济等因素作为城市研究的重点关注要素。

2城市设计理论详解及其作用

2.1感知与认知的设计理论

感知与设计的理论指的就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应当把城市设计当做是对空间的一种感知和认知,这种感知和认知必须来自于现实中可触摸的城市要素,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自己接触到感受到的城市要素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发现在城市建设中,怎么做会让城市越来越美好,怎么做会使不可能的城市空间变成可能。

2.2社会过程的设计理论

有人说“城市意义的界定是一种社会过程”,这句话就表明了城市意义是一种社会性意义。城市形态并不是仅仅指城市空间呈现出来色彩,材料等外在内容,而且还应当有时间历史,文化不断延续留下来的整体形态。不仅如此,它还包括着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技术的运作。

这种城市形态的形成在城市开始兴起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并且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不断延伸,这样的社会过程,不仅仅只是让城市社会用一种可视化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且可以实现历史文化的强强联合。这种理论可以让城市设计轻易地从从其他的艺术和科学中分离出来。社会过程设计理念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城市的功能和形态并不能在一种模糊不稳定的价值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2.3连接与整合的设计理论

城市设计这一概念被确立之后,就几乎是以一种连接和整合的基本方式存在的。城市设计在需要注重个性化城市空间的营建之外,也需要促进城市社会环境的有机性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设计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达到不同的整合目标,比如说将城市中的落后因素和先进因素融合在一起,进行创新性的整合,再比如说把城市中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组合在一起,把不同种类不同作用的公共城市空间和城市存在的大环境进行完美的融合等。城市设计必须满足不同的经济层面上不同人物不同社区的需求,必须给人们创造出更加优雅怡人的环境,同时它还必须对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大众空间与精英空间等不同的元素进行整合,使它们能够彼此包容和连接。连接与整合设计理念在城市设计中将会使城市设计概念变得更加明朗和清晰。

2.4孕育与变革的设计理论

所谓的孕育其实就是说城市设计的存在是一种刻意展示城市内涵的行为。它能够从可以出没感觉到的社会潮流中,发现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将这一发展前景和空间所出的场地,空间要素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利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把未来的这种发展趋势变成现实。这样一来,就可以产生一个形态化城市空间,这种空间往往会有一种与之对应的社会主流意识,这种意识制约着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预防未知因素对城市造成的损害。所谓的变革,其实说的是,城市设计在发展过程中由只有制度规范变成实质可行的空间概念这一重大改变,不管是说这个过程是从平等变成了不平等,还是说从乱七八糟变成了协调一致,这无疑都是一种进步的新姿态。

总之,城市空间就像是我们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面镜子,他并不是在历史长河中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不断的完善,它的存在能够很好的阐述我们整个社会形态的意识形态,概念体系以及多种多样的观察方式,使我们的居住空间更加的丰满。所以,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对于城市设计的理论,必须基于现实基础之上,我们需要明白,城市设计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并不是用来进行城市设计的常用方法。这样,才可以用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过程。在整个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也不可过分迷信理论,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这样才可以建造出更好的城市设计空间。

参考文献

[1] 曼组尔・卡斯特.流动空间U]王志弘,译.国外城市规划,2013(5):

城市设计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风貌、特色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概念解读

1.1总体城市设计的概念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条件下,总体城市设计是将整个城市或者相对完整的城市区域(通常是组团、新城等相对独立的城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作为研究依据,从宏观上把握城市的整体结构,确定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的长期发展目标,并对与之相关的城市设计元素进行设计控制,制定管理实施政策,并为开展下一层次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提供指导依据。

1.2 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是指城市实体环境和事件中能够被感知的那部分景象之综合,包含了能够被人们感受到的城市魅力、特色等人文内涵,符合本研究领域的范畴和宗旨。城市风貌的要素包括三大部分,即次生自然景象(天象热岛、地质及水利设施、生物等)、建筑面貌(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立面、广告、屋顶等)、通道市容(道路、街道广场、交通工具、广告、街道设施等)。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的、有序的、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核心骨架部分,称为城市风貌结构。

2.总体城市设计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总体城市设计可以被理解成二维城市规划向三维空间设计过渡,它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二维的战略性和三维的针对性双重特征。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补充总体规划对于城市三维空间研究的不足,弥补总体规与详细规划衔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第二,是城市设计体系的必要层次,是进一步开展各类中、微观城市设计实践的基础;

第三,有助于设计者把握中观、微观层面的项目设计的定位,更好的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目标;

第四,使城市规划管理者获得中观、微观城市设计编制的管理依据,有利于城市各项建设的有序开展;

第五,帮助公众理解城市设计的意图,了解城市发展方向与相关政策,并引导他们参与城市规划建设活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总体城市设计有利于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衔接、协调与配合,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密切合作,有利于全面贯彻总体规划思想,使总体城市设计的科学性、依据性更强,也更有利于构建城市空间框架和地域特色。

3.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重要性

每座城市皆有个性,个性即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这些风貌特色赋予了每座城市各自独有的魅力。每个城市,人们能够产生深刻印象、能够长久记忆的,并不是城市的全部,而是特色的部分,局部的城市形象、标志性建筑、广场及公共空间、重点街道等内容,如北京的天安门、四合院;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索菲娅教堂、成都的春熙路等。富有魅力的城市,既有蓬勃的发展动力,又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它令市民愉悦,游客向往。而这正体现了一座城市永恒的价值。

总体城市设计是在宏观层面上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的战略构想和整体安排,重点是梳理城市空间的特色骨架、形象特征,以及整体与局部的逻辑关系,提出创造有秩序和有特色城市空间的途径。因此,在总体城市设计层面的城市风貌塑造,则是给城市特色提供框架和可能性,奠定了城市的形象特征,这些则是城市特色部分出现和形成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提供了城市特色的基调和方向。

4.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层面

风貌特色的塑造可以试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分类。

4.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可以理解成对城市内涵的体现。此处所提城市内涵则包括了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等看不见的内在内容。一个好的城市风貌,应该能清晰的让人体会到这个城市、或者某一城市区域的性质、职能等内容。用拟人化的方式可以这样比喻,即人的衣着应该和人的气质相符,那么城市风貌塑造就应该体现一个城市的“气质”。但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在城市发展中过度强调发展的效率,在发展方式与策略上也存在着趋同的问题。致使宏观层面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

4.2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则是指结合城市自然、历史等各方面资源,城市整体的风貌。但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自然与人文的城市特色由于城市发展的原因遭到破坏。

4.3微观层面

城市中,空间最普遍、最基本的主要组成构件即是建筑,建筑作为基本元素,很多时候成城市的标志点,名片。但当今中国,建筑设计的形式并非来源于对本土特色的研究,而更多的流于一种建筑符号。

5.城市风貌塑造的主要出发点

相比一般着眼城市局部建筑与空间的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整体。目标的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设计范围的简单放大,也使其内涵与一般的城市设计有所不同。因此,在城市风貌塑造上,也应站在城市外部俯瞰全局,用整体的眼光进行设计:有城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组成的整体,以及各个功能区组成的有机整体

5.1从城市功能结构出发

城市不同的功能片区因其不同的职能造成了不同的空间性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为了维护城市总体形象和谐、鲜明,具有自身独特气质和空间风貌,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整合、协调各功能片区的关系,做到既保持内在的连续性、统一性,又要体现各自的特色。根据城市现状风貌,合理确定城市的风貌分区,并确定各个风貌区的建筑风格控制原则;并根据城市空间整体框架的要求,合理安排各个功能片区之间的组团分隔形式,进而形成城市整体层面上的城市轴线、视线走廊、开放空间地带等。要充分尊重城市各个功能片区适合功能属性的格局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趋势,通过恰当的结构组织形式,将各个片区有机整合到城市空间发展整体框架之中。

5.2 从城市建设时序出发

城市风貌的塑造标的核心作用是在于提供一种符合城市特点的具有适宜性、特殊性的城市风貌整体框架,但在此基础上,明确符合城市实际拓展过程中,不停变化的城市形象。从总体上把握城市空间发展的时序,处理好城市空间发展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才能时刻保证城市特色,并使城市风貌符合不同时段的城市特点。

6.总结

客观上讲,发展中的城市离不开城市设计,经过设计的城市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总体城市设计中城市风貌的塑造,既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总结与归纳,又是对城市景观特色的概括与强化,更是对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憧憬、预测与判断。在今后的总体城市设计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城市风貌塑造依然需要长久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郑正,寻找适合中国的城市设计――郑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论文、作品选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世福,城市特色的认识和路径思考,规划师,2009,(12):12~19

[3]张继刚、吴学伟、曾倩、黄正军,城市策划中的城市特色微探,规划师,2009,(7):10~15

[4]侯正华,“城市特色”的三个基本特征,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4,(2),112~114

城市设计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景观建设学;讨论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atus of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discussed how to apply the urban des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Key words: urban desig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年来,无论是在社区规划设计和徒弟开发设计中,景观建筑学的重要的领导性有了很大的体现,并且逐步的增长。尤其是在桑拜特和沿西海岸乡村的一些迅速发展的地区。(这里所说的社区规划开发,意指那些够强调环境和现已建成环境优点的合理驾驭开发。)

1 景观建筑学的实践

景观建筑学近年来发展日益强大,其必定与城市设计学具有很大的联系。例如景观建筑学是城市形体规划的基础。在美国,早期建筑的大多数形体规划都是由景观建筑师 和建筑师进行的。与此同时,景观建筑师在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工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体现在很多景观建筑师的作品出现在很多城市的分区规划和总体规划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城市的规划和设计。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景观建筑学事务所的数量占据了专业规划设计事务所中大部分,在这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蓬勃发展,而今呈现出景观建筑学的与众不同和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这些事务所参加了内容广泛的社区设计和规划项目,包括:新区开发;社区和居住区规划;内城(inner city)再开发(改造)和插建开发;公共性的形体规划,其中又包含综合规划、总图和城市设计 以及城市设计指南。

城市设计、景观建筑学和建筑学三者均属于城市规划,而景观建筑学是介于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得到快速广泛的发展。而在很多城市场景中逐步的体现出城市设计与景观建筑学的具有很亲密联系,这是因为景观建筑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而这种影响产生的效应在当今社会上已然变得愈发的明显,而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对于景观建筑师而言,这不是一种新型的行业,只是在时代转换中也同时变化着。换句话说,许多景观建筑学事务所做的工作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居住区规划设计(平均 35%)。这样的发展步伐还没有停止,而且其发展的区域正在逐渐扩大,直到达到预想的规划范围为止,总体规划和总体规划的部分(16%)。

2 对公共和社会经济的关注

城市设计部分之所以能够接纳景观设计师,是因为城市内部的公共环境如公园、娱乐空间等,景观设计师对其都有很深入的了解,掌握城市设施的基本情况,并具有丰富的经验。然而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很多专家只是认为城市设计就是为用户这一单一的元素去服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开发,他们忽略了城市设计过程的本质是尽可能地为公共服务,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城市的局部,而忘记了与其相映衬的城市这个大环境。而在这一点上,景观建筑师的特点就尤为突出,他们能够将多元素结合起来,将政策的规划和环境意识考虑到设计中区,那么其设计的规划就很容易成功。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景观建筑师由于对自身与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合作有着丰富经验,所以能更好地诠释这种为公共服务的精神,能够实现城市一体化,局部与整体遥相辉映,政策与自然意识、公众的意愿相结合,这样就配合的天衣无缝。威廉·怀特 曾认为,就为人而设计的目标而言,景观建筑学比城市规划更能产生共鸣。无论基于以上哪一点,形体设计正在被规划领域的这种发展趋势所脱离,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目共睹的,而无需争辩的。

让人意味深长的是景观建筑学工程项目正在不断融合人的维度,这就如同它关心城市尺度的形体和经济一样。由沙沙奇(Sasaki) 事务所 1982 年所做的达拉斯艺术区城市规划设计就是这样一种市场零售计划与城市设计要素的综合。“为达拉斯艺术区所做的规划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亦即,各种不同的、但却有联系的文化艺术活动与其它闹市区的用途———办公、小卖、旅店和住房———在形体上的结合会有助于加强在达拉斯的城市生活质量……为这一地区做的形体规划综合了区域设计和零售/概念,表达力整个达拉斯艺术区的设计潜力”

3 对理论的发展

当今,城市设计艺术和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景观建筑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作的对象并不只是局限于早期的公家企业,同时其范围已经扩大到公司合营和多家联营的工程。能够做到与大众人民进行沟通交流。第二,是关于公共开敞空间的设计,由传统的向把自然和建筑环境和具有环境意识的社区规划转换。在对于理论的发展上,麦克哈格(Ian McHarg)的“自然设计”,威廉·怀特的城市公园理念与公众意识相结合,以及劳伦斯·哈尔普林的“循环和参与”,这些优秀设计师的作品都体现了城市开发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融会贯通,然而实践是从理论出发的,于此同时设计师们还用他们的实践丰富了理论,毫无疑问是对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 对环境的关注

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环境建筑师的出现,是形体环境和脆弱的经济过程被大家所认识,而其也成为环境运动的主要参与者。环境被人们所关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的,不是一时兴起,其魅力在于其专业本身。景观建筑学的专业魅力在于它能将城市中的各种场景一体化,使得城市环境变得和谐,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专业的优势日益显出。保尔·施普赖雷根(P.Spreiegen)认为,景观建筑学的定义是“一种与诸自然过程相关的及这些过程经过设计与人合社会需要产生综合的土地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建筑对城市规划的贡献已经呈现在人们眼前,而且是时间越流逝,其特点越突出,不容忽视。综合来说,这个范围包括:在城市中心复兴废弃的土地、重新设计使用不足的地段、土地规划、新社区设计、制定设计导引、研究设计概念和区域景观。将城市开发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这种工作能力是这些贡献的本质。爱德蒙·培根(EoBacon)对于城市空间的开发有了另一种完善。他认为,景观建筑学专业的本质与“土地设计”有关,他强调说,规划已变得过于抽象,规划与忽略自然系统的造型和法律程序的关旭过于密切了。他又说,景观建筑学在城市设计和规划体系中,那种持续的,而且是日益增长的作用的焦点乃是土地设计的问题。这就说明了,在土地设计的问题上,大家应该予以重视,既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开枝散叶,这样才能将城市的开发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5 取向与机遇

随着城市设计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的发展以及景观建筑学理论的逐渐深入人心,这无为是为景观建筑师们提供了大好的前景。虽然在城市规划活动中,城市设计领域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将城市设计与景观建筑学捆绑授课。目前,建筑学并不完善,有待优秀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在实践中查缺补漏,将政策的规划和后现代的建筑运动的不足弥补,在规范化的设计(moldingdesign)和非设计(nondesegn)的争端中产生一种良好的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格:《自然设计》花园城,1969.

城市设计前景范文第4篇

建筑学专业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重点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市政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设计部门从事各项设计工作,在房地产部门从事建筑策划与管理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发展前景:建筑学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据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建筑学专业就业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毕业生规模约在1万人次至2万人次。

就业岗位:建筑师,城市规划者,园林建筑师,建筑学史学家,画图预设职员,工业预设职员,施工项目经理,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项目管理、工长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质量员等生产操作、技术和管理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城市设计前景范文第5篇

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主任彭高峰表示,这是创新集聚导向下的广州规划探索与实践路径。在来自国内外的1000多位与会专家学者的论述中,广州的未来城市图景渐显雏形。 “一江三带”的城市新格局

今年1月,广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首提“珠江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带”概念。彭高峰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今后广州城市发展思路是“在有限的空间上寻找新的增长点”。广州将围绕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构建海陆空三位一体、内外互联互通的战略支撑骨架。他说,珠江水域贯穿广州市全市域,以珠江两岸为纽带串联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中新知识城等多个创新载体建设,形成多点支撑的创新空间发展格局。

一方面,这构建起珠江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集聚培育高端创新产业链;另一方面,也打造出重点区段,展现城市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多元文化。

彭高峰介绍,广州未来将重点打造珠江东段,营造珠江创新核心区:琶洲与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共同组成30平方公里创新核心区,集世界级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和会展商贸为一体,成为南中国经济最活跃、总量最大的地区,注重以经济活力推动创新发展。

此外,珠江西段从西关到长堤,承载广州近现代历史和记忆,也将进一步深化规划研究,推进珠江人文脉络活化。

彭高峰在主题演讲中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作为一个成功的规划实践案例专章介绍。他说,琶洲将结合产业特征和企业发展需求,实现产业创新空间优化。规划紧密结合产业特征,提升互联网创新产业集群的根植度,并为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企业发展留足空间。

琶洲的具体设计特色体现在“两个加”与“两个高”:加大市政公建设施密度,道路密度增加46%,提高轨道站点密度,建设有轨电车系统,提升地区承载力和可达性;加强城市设计和城市特色营造,打造岭南特色骑楼商业大街,城水交融的开敞空间,多层次错落有致的天际线;实现高强度公共设施投入,构建步行空间体系、智能生态设施、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实现高效紧凑型城市街区,使地块布局更紧凑、尺度更宜人,集约节约用地和最大化利用江景资源。 以琶洲、南沙为新动力

在“一江三带”的城市新格局中,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和南沙自贸区是广州未来发展的两大新动力。其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究竟该如何着力发展?本次大会也给广州带来了不少借鉴。

被视为“十三五”期间广州创新驱动的新亮点,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目前已成功吸引阿里巴巴、腾讯、唯品会等创新型标杆企业进驻。目前该区域正进行新一轮的城市设计,规划紧密结合产业特征,提升互联网创新产业集群的根植度,并为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企业发展留足空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孙一民表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城市设计将是“紧凑的、精明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具体来说,每个街区地块的尺度是80米×120米左右,“是国内最小的街区网格,楼与楼之间的间隔要比珠江新城小得多。在传统岭南建筑中,密度也是很大的。而且作为南方地区,房屋离得近还可以相互遮阳。”

“广州中轴线的设计还可再完善。首先是提升步行可达性,中轴线应该是人行轴而不是车行轴,希望这方面能有所改善;其次是屋顶绿化效果需要在加强,原设计的广州东站停车场屋顶是可供人们活动的绿化花园,但现在上去的人很少。”美国HM建筑师事务所负责完成广州城市中轴线北段核心区设计,并和广州市规划院合作完成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规划。该所总经理杰斐利・赫勒对广州现有中轴线的看法,跟孙一民的观点不谋而合,似乎为琶洲的规划探出路径。

有着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身份的南沙,未来发展之路如何?7月23日,在2015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南沙发展论坛上,国内外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为南沙建言献策,看好南沙打造广州未来之城的前景。 图为琶洲――员村规划区整体乌瞰图。

目前,南沙新区总体上形成“一核四区”的城市功能结构。“一核”是指明珠湾综合服务区总面积约283平方公里。“四区”是指龙穴岛航运物流区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万顷沙新兴产业区总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大岗装备制造与环保产业区总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庆盛汽车及现代服务业国际合作区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根据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南沙片区将充分发挥南沙新区地理中心、港口岸线资源丰富、与国际及港澳合作紧密的优势,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专业服务等产业,建设以生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依赖港口的国际贸易,广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很大的市场。” 香港大学地理系教授王缉宪表示,南沙新区更像上海的临港新城(芦潮自贸区+洋山港区),而不是浦东。认识这两者的差别很重要:前者是实际贸易和大物流的载体,后者是前者的高端服务。“后者不会跑到前者那里去。不过,做好前者已很了不起。” 广州可试用“城市实验室”

怎样通过有意义的公众参与去优化城市政府的决策?参加会议的原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行动指导委员会主席、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顾问游建华的回答是:不妨试用“城市实验室”。

对于广州的城市治理,游建华一向给予高度评价,去年底更打出了90分。而在公众参与公共事务领域,游建华建议:“政府部门还可以再大胆一点,灵活地运用一些新方法带动市民参与的热情。”

“一些国外城市的经验,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游建华以美国波士顿为例,当地为了带动年轻市民参与市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策,在(Wechat微信)这个社交工具上发起调查,收集数据,年轻和精英群体被迅速地带动起来。他建议,广州可以此为借鉴,开拓更多带动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

游建华非常推介“城市实验室”的做法。纽约想将市中心的一条街道改为步行街,政府担心这个决策会引起市民的反感,尤其是街道两侧商户的反感,他们便悄悄做了一个实验。

城市设计前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GIS城市规划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工程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环节的城市信息化工程更是成为一项战略工作。在整个城市的信息化工程中,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又是重中之重,对城市规划与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文译名“地理信息系统”,是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 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这一特点使得GIS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具有及时、迅速、准确、完整地查询各种资料信息,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空间查询、分析计算及编制专题地图等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资源共享等优点。完整的GIS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过程,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软硬系统,空间数据库反映了GIS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2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1大、中城市应建分区规划信息系统

目前,各大、中城市已经编制或批准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轮总体规划,编制分区规划、建立分区规划信息系统势在必行.首先从规划的层次上看,总体规划是起战略性、结构性的指导作用,总体规划图带有示意性、夸张性的成分,输入计算机后,很难用它来控制具体建设项目的定位;控制性详细规划虽然很具体,但还存在引导作用不明显、覆盖范围不全等问题;因此,需要有分区规划才能和总体规划衔接.分区规划在平衡土地使用强度和基础设施之间的比例,协调非赢利性公共设施的分布配套方面作用明显,而这些又是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里比较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其次,建立分区规划信息系统可充分发挥现有的通用GIS软件的功能,技术障碍小,对于日常建设管理,分区规划比总体规划更具有法律上的可操作性。

分区规划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规划分区现状概况。

(2)规划条件:①规划依据;②规划分区发展条件分析。

(3)规划目标和原则;

(4)分区规划结构和空间布局:①空间形态规划的总构思;②绿化系统规划;③分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以及用地和人口规模;

(5)土地使用规划;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交通规划;

(8)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9)对实施规划的建设和分期建设计划。

2.2重要地段可建城市设计信息系统

在城市建设投资渠道多样化的形势下,传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往往难以发挥作用,需要另外的设计手段和管理手段来协调、制约各种行动.以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中心区为例,该小区为上海一个建筑密集、交通复杂、正在快速形成的商务中心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陆家嘴开发区管理局编制了城市设计。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再制定出规划设计条件,作为旧区改造、土地批租的法定文件,对开发商进行约束、协调.凡建筑体形体量、室外场地、地下空间、地面以上空间容易与周围环境、规划的城市功能产生矛盾的,规划设计条件可起到较明显的制约作用.规划设计条件图上有专门的线条、尺寸注记、文字注记来表达各种制约意图,还附有简要的文本.对单体建筑师来说,在制约范围内仍有较大的自主设计的余地.现陆家嘴开发区尝试把GIS和城市设计、规划设计条件结合在一起,用计算机化的图形、属性、文本来辅助管理,除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外,也为建设单位及其委托的设计院提供更优良的服务,改善投资环境.虽然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也可达到相似的效果,但是以GIS为依托,可以使城市设计和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这是一般的CAD系统难以达到的效果。

2.3建立城市规划数据库

城市的规划就是以地理的空间数据作为其所设计和管理的基础,所以,要进行城市规划的信息系统建设就首先要建立起城市规划的数据库,从而动态地存储与管理城市的空间信息以及及各种各样的规划专题信息,最终为城市的规划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城市规划的空间分析模型,并提供决策上的支持,以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依据城市规划工作的业务性质与相关数据的结构特点,城市规划数据库主要包含3种类型的数据:基础地理信息,规划专业信息,规划文档信息。

(1) 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是进行城市规划的基础载体,它主要包括城市系列比例尺基本地形图和城市地下间信息等内容。在城市系列比例尺基本地形图中,大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指1:500和1:1000的城市全要素地形图,内容多、数据量大,是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是规划师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依据;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指1:5000和1:10000的城市全要素地形图,是城市进行宏观管理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重要依据,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多种应用需

要;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主要是1:500和1:1000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图,它为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 规划专业信息: 城市规划专业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规划、专题规划。用地规划、道路规划等,以图形数据力主,基本涵盖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全部内容(3)规划文档信息: 规划文档信息主要包括:规划管理、用地、建设工程、报建、法规、规划设计等,以文档信息为主,是规划业务办公

流程中的重要数据,一般以数据库方式进行管理是规划部门长期积累的成果资料。

2.4 GIS 在城市规划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要用好GIS, 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建立起共同的语言。让规划师熟悉GIS 技术是必要的。规划师本人应当对规划有深入的理解,洞察到哪些任务适合用计算机来完成,哪些不适合, 就会使GIS 的应用更加有效。当然,城市规划确有一定的特殊性, 使GIS的作用不容易发挥。因为GIS最重要的功能是数据管理、空间查询、空间分析,因此只有在需要信息管理、空间分析的地方它才起作用。

阻碍GIS技术在国内规划行业中应用的主要原因有:

(1) 基础数据的收集、供应、更新、共享往往受到体制、机制、管理的制约。

(2)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一般规划专业人员中了解GIS 的还很少,应用开发和研究的人才也不足。

(3)技术方法上,由于通用GIS专业软件并不专门针对规划市场,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二次开发,但国内由于应用历史短,技术方法积累不足,又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因而影响到了GIS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城市规划的本身局限性也限制了GIS的进一步应用。目前城市规划工作中, 对背景分析、趋势预测、论证、影响评价的要求还不严、不高, 规划专业队伍也不健全,这也对GIS的应用带来很大影响。

3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发展趋势

(1)3S的结合及发展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RS(RemoteSensing)、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三种技术不断结合,用来提供直接的数据服务,快速追踪、观测、分析和模拟被观测对象的动态变化,并高精度地定量描述这种变化,实现大范围、可视化、短周期的动态监测效果。同时,从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融人了DPS(数字摄影测量)、ES(专家系统)和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GIS与CAD的结合

在2O世纪90年代,CAD引领了从手绘图纸到计算机绘图的变革。通过CAD绘制的规划成果图作为GIS在城市规划中的数据源,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及二次开发功能,建立GIS空间及属性数据库。不但从技术方法上,而且在工作思路上,都将会对控规编制乃至整个城乡规划带来重大的影响。

(3)WebGIS的发展

WebGIS是实现GIS互操作的一条最优化途径,利用Internet技术使GIS更方便灵活地为用户服务。它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具有动态性、互操作性及跨平台等优良特性,既保证了城市规划数据的现势性,同时极大丰富了城市规划内容的表现方式。

(4)三维GIS的发展

城市设计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云”;计算机;创意;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7-0000-02

近两年,云计算行业风起云涌,地方政府、IT设备厂商、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乃至电信运营商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云计算兴起之初,各级地方政府对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截止目前,中国已有数十个城市都将云计算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并采取多种举措促进云计算的发展。北京有“祥云计划”、上海有“云海计划”、广州有“天云计划”、重庆有“云端计划”、宁波有“星云计划”、无锡有“云谷计划”、天津有“天云工程”等等。

一、“云”的产生

(一)从个人用户角度看

电脑买回以后,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费时费力,另外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个人计算机每天都遭到病毒、木马等肆无忌惮的侵犯,人们为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维护系统安全稳定,不断进行杀毒软件和数据库的更新及应用软件的补丁升级等工作,所以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种“信手拈来就用”的便捷服务方式,减少传统PC的这种操作模式带来的烦恼。

(一)从企业用户角度看

一个上万人的大型企业,员工把PC机领回来,一台台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办公软件、杀毒软件、应用软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手,运维效率低,维护成本高,人均维护小于100台,人力维护费占运营成本12%左右。业务独享资源,利用率低。IBM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实际运行时CPU利用率有时甚至不到10%,一般来说也就30%左右,存储利用率小于36%,网络利用率小于50%,而另一方面,需要运行3D软件的机器资源严重不足,只是简单文字处理的机器资源严重浪费。

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率只有20%左右。

所以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支持不同部门,如研发、市场、客户、供应链,涉及到上万员工IT服务的庞大的IT系统,其可靠性、安全性、资源利用率和运行成本,不断经受着考验。如何实现移动办公、绿色办公、高效办公和安全办公,这是企业用户的强烈需求。

于是“云”的概念应运而生,如同100年前”电”的演变,电刚刚发明时,用户自己购买发电设备,随着电网的发展,用户逐步转向购买发电厂的电力。IT的发展也一样,一开始客户自己购买硬件和软件,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这是云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网络使用服务商的计算和存储、软件。因此,业界把云计算形象地说成“信息电厂”,用户只要把终端连接网络上,就能够获得计算、存储、软件服务,如同把电器插到电源插座上就能够获得电力一样。

今天,我们处在后工业革命时期,云计算正在让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实现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让信息服务成为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

二、“云”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价值

城市开发合作模式的兴起是很有趣的,每个人或许都是次级部门的精英份子,但原先可能对彼此毫无所知。城市新网络形成使现代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影响更加密切,很多城市发展了虚拟城市运动,国外有赫尔辛基、哥本哈根、曼彻斯特等,国内有深圳、上海、成都等。这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信息与营销服务,也提供了广泛的机能。深圳与远在西部的成都老乡保持联络和当地人建立网络社区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部份。联系城市小区自身及他处是如此重要,这正是地方当局部门应当关切有关建立“联系”与网络的时候,它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让人们有形或无形地共聚一堂,并以市内传播为重心。为和其他城市竞争,模拟能提供刺激竞争的标杆,如图书馆,城市信息服务中心等,类似深圳市民中心的角色。在针对官员、地方企业、学校、和社会各种人等的沟通问题上进行激励,使网络的功能更加完备,从而安排与新经济、科学、文化相互合作的新关系,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而城市设计中网络的配置成为城市竞争强度的关键,如何合理地配置网络资源,使城市的生活更加和谐、安全、方便,并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沟通桥梁,使其更具竞争性,是设计者和地方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进程

云计算能够提供可靠的基础软硬件、丰富的网络资源、低成本的构建和管理能力,能有效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目前面临的IT机房建设和信息系统运维难、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巨大等问题。以此为基础,云计算可以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向更高的层级跃升。

构建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提振城市创意产业、IT产业。“云”计算产业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包括从芯片、服务器、PC、网络设备、存储等硬件设备,到平台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厂商,到IT服务运营和外包服务商,再到电信运营商以及政府、企业、个人用户,都将成为大规模生态系统的一员。在“云”计算的驱动下,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各种融合式创新将不断涌现,从而推动城市整体IT业产值的大幅提升。同时,在生态系统中, “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对象将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的某一个地区。借助“云”计算这艘巨轮,在引进国外先进云计算服务商的同时,地域性企业也可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占领更大规模的市场,提升城市新兴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二)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业务动态性和敏捷性

通过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基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缩短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的周期。同时,“云”计算强大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业务的快速部署,并实现“云”计算平台同其它业务已有的数据库和能力组件的快速调用和整合,提高用户业务的敏捷性和动态性。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助力绿色IT和节能减排:云计算可以提高现有设备运行效率,并减少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管理、更新成本),降低用户总体拥有成本。同时,云计算对IT资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减少设备规模、及时关闭空闲资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绿色化,推动城市节能减排。

(三)支撑城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升级,保障城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真正使用IT技术的中小企业比例很低,阻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云”计算服务的产生将有效地支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将企业的IT投资从资本投入转变为日常开支和运营成本,大大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其信息化门槛,弥补其在IT投资和维护方面的不足,促进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与市场开拓的升级,提高中小企业收入。中小企业的活力是具体落实到城市的发展快慢的关关键,哪个城市率先运用“云”计算服务中小企业,哪个城市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先权,从而保障城总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就全球市场而言,Gartner2009~2011年全球十大战略技术分析报告称,到2012年全球财富1000强企业中80%会通过不同方式使用云计算服务,20%的企业将不再拥有任何IT硬件资产,由此可见,云计算的市场前景无限广阔。

因此,政府应当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推动政策与试点、技术与标准、研究与应用、基地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和良性互动,促使 “云”计算事业的拓展,以在城市竞争中取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张为民,唐剑峰,罗治国.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

[2]周洪波.云计算-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

[3]刘云浩.物联网导论.科学出版社,2010,12

[4]孙逊,杨剑.都市文化研究-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三联书店,2010,7

城市设计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建筑设计;集成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了普遍应用,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地利益。这场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产生了很多新兴产业,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作为国民经济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是从事建造各类房屋和兴建各项土木工程的行业,而其中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建筑设计的不断优化和整个建筑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一、计算机模拟

模拟是一个过程,它是建立现实和虚拟系统的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系统的行为或者对系统运行的策略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在实际生活中,它会根据系统指示作出部分假设,并利用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对这些假设进行合理描述,从而将这些构成一个可以揭示系统工作过程的模型。如果是一个简单的系统,此时模型就可以通过解析方法进行表示并加以解决。但在实际中,我们所感兴趣和所遇到的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以至于我们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示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模拟来对系统的行为进行估算。模拟使得计算机的产生和应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模拟基于状态变量改变的方式,通常分为:离散事件模拟和连续模拟。在离散事件模拟中,状态变量在时间的离散点上产生瞬间变化;而在连续模拟中,变量连续地变化,通常表现为一个有时间变量的函数。通常情况下,在应用中模拟是把离散事件模拟和连续模拟结合起来同时使用的,而在其中只有一个占有主导地位并主宰整个系统。

二、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集成化建筑设计是一个包含多专业、多学科并存在迭代的设计流程,它一方面需要设计者具备跨学科的丰富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更高效、更可靠的设计工具。集成化建筑设计一个整体,计算机模拟则是实现建筑集成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没有计算机模拟,集成化建筑设计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当前,如电子、汽车、仪器等主流制造业中,早已依赖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完成了由粗放的设计到集成设计的转型,实现了设计与生产的数字化集成。而在建筑业中,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完善。集成化建筑设计要求各系统紧密合作,分阶段逐步深入,逐步细化;各专业需要循环设计,做到信息及时反馈。在每个阶段都采用软件模拟预测使得生态建筑的理念能贯穿整个设计流程,使建筑生态节能效果最大化。

三、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作用

第一、在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运用

在建筑设计之前的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中,计算机模拟可以有效分析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这样很多建成后的不利因素,就能够直观地摆在设计者的面前,以供决策。这些因素包括了建筑日照、噪声、建筑的可视度、整体风环境等。计算机模拟可以将这些设计因素直接进行量化计算,规划也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

例如在规划设计当中,需要某个标志性建筑在整个区域环境中有着良好的可视度,这样在区域内的大部分环境中都能够很好地观察到某个标志性建筑。此时就需要做规划中对某建筑的可视度的分析,著名的Ecotect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可视度分析。使用Ecotect进行可视度分析,设计者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到环境中可视度较差的区域,反过来对规划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再返回软件中进行分析,直到模拟的结果达到规划或城市设计的标准。

第二、建筑方案的对比、预测及优化

利用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风环境)建筑师可以对方案进行反复推敲和优化,在设定好建筑内部材料、室内人员活动等条件后,计算机就可以将建筑在运行时各个性能如耗能、风环境、日照等参数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集成设计才可以整合建筑的各项生态技术,通过场地优化、设备优化、装饰优化和施工方案优化等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系统,发挥各子系统的长处。

第三、在各类节能评估标准中的应用

生态建筑的评估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对建筑性能的预测将大大减轻评估任务的工作量,如美国伯克利实验室开发的专业计算机光学模拟软件Radiance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室内天然采光的光学模拟软件,这款软件就经常用于LEED评估标准中的模拟软件。

第四、提供了各专业进行协同设计的平台

如今,建筑功能和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建筑设计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任务了,生态建筑更是要求建筑能够采用多种生态技术以达到节能生态的要求,而很多时候各种看似有效地节能手段的叠加并没有起到与投入相对应的生态效果,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某些节能措施与建筑的其他方面相冲突。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集成化设计要求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有效的协同设计。

总之,随着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的方式也必将由原来的粗放设计向集成化设计转变,建筑设计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就目前的建筑市场来说,情况还不容乐观,在各建筑设计团队中,建筑集成化设计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使用,更没有将计算机信息模拟和性能模拟融会到建筑设计之中。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其利好的一面。近年来,建筑集成化设计和计算机模拟的相关基础和理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系统的学科,进而会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和规范化的框架。因此,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应用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必须沿着这天正确的路走下去,把计算机技术完全融会贯通于建筑集成设计之中,使建筑设计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为人们设计出更人性化,更舒适的建筑产品,服务人类,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许健.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和发展[M].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张伟伟.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应用[M].建筑设计管理.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