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第1篇

第13号

《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37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4日起施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荣融

二六年四月十四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所出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促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总会计师是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在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分工负责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重大财务事项监管等工作,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一定程序被任命(或者聘任)为总会计师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总会计师工作职责是指总会计师在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以及企业投融资、担保、大额资金使用、兼并重组等重大财务事项监管工作中的职责。

第五条 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应当按规定建立和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明确总会计师的工作权限与责任,加强总会计师工作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国资委依法对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职位设置

第七条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总会计师职位,配备符合条件的总会计师有效履行工作职责。符合条件的各级子企业,也应当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职位。

(一)现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副院长、副所长、副局长),符合总会计师任职资格和条件的,可以兼任或者转任总会计师,人选也可以通过交流或公开招聘等方式及时配备。

(二)设置属于企业高管层的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等类似职位的企业或其各级子企业,可不再另行设置总会计师职位,但应当明确指定其履行总会计师工作职责。

第八条 企业总会计师的任免按照国资委有关规定办理:

(一)已设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总会计师,应当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并按照有关干部管理权限与程序任命。

(二)未设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的总会计师,按照有关干部管理权限与程序任命。

第九条 企业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各级子企业实施总会计师或者财务总监委派等方式,积极探索完善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十条 担任企业总会计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相应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诚信至上、遵纪守法;

(二)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一般应当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职业资格,或者具有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类似职称;

(三)从事财务、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管理工作8年以上,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业绩;

(四)分管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或者在企业(单位)财务、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任正职3年以上,或者主管子企业或单位财务、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工作3年以上;

(五)熟悉国家财经法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所属行业基本业务,具备较强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十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总会计师:

(一)不具备第十条规定的;

(二)曾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有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重大违法行为,被判处刑罚或者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

(三)曾因渎职或者决策失误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

(四)对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经营成果严重不实负主管或直接责任的;

(五)个人所负企业较大数额债务到期未清偿的;

(六)党纪、政纪、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总会计师任职或者工作应当回避:

(一)按照国家关于干部任职回避工作有关规定应当进行任职回避的;

(二)除国资委或公司董事会批准外,在所在企业或其各级子企业、关联企业拥有股权,以及可能影响总会计师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重要利益的;

(三)在重大项目投资、招投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工作中,涉及与本人及本人亲属利益的。

第三章 职责权限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结合董事会建设,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逐步规范企业主要负责人、总会计师、财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促进建立分工协作、相互监督、有效制衡的经营决策、执行和监督管理机制。

第十四条 总会计师的主要职责包括: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和重大财务事项监管等。

第十五条 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组织和规范本企业会计工作;

(二)组织制定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政策,确定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系;

(三)组织实施企业财务收支核算与管理,开展财务收支的分析、预测、计划、控制和监督等工作,组织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四)组织制定财会人员管理制度,提出财会机构人员配备和考核方案

(五)组织企业会计诚信建设,依法组织编制和及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六)推动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控财务收支状况。

第十六条 企业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责主要包括:

(一)组织制定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二)组织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组织拟订和下达财务预算,评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促进企业预算管理与发展战略实施相连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三)组织编制和审核企业财务决算,拟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四)组织制定和实施长短期融资方案,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开展资产负债比例控制和财务安全性、流动性管理。

(五)制定企业增收节支、节能降耗计划,组织成本费用控制,落实成本费用控制责任;

(六)制定资金管控方案,组织实施大额资金筹集、使用、催收和监控工作,推行资金集中管理;

(七)及时评估监测集团及其各级子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组织开展财务绩效评价,组织实施企业财务收支定期稽核检查工作;

(八)定期向股东会或者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和相关部门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情况。

第十七条 企业财会内控机制建设职责主要包括:

(一)研究制定本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建立健全企业财会内部控制体系;

(二)组织评估、测试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三)组织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制,落实财会内部控制责任,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财务监督和控制;

(四)组织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

第十八条 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监管职责主要包括:

(一)组织审核企业投融资、重大经济合同、大额资金使用、担保等事项的计划或方案;

(二)对企业业务整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改革改制等事项组织开展财务可行性论证分析,并提供资金保障和实施财务监督;

(三)对企业重大投资、兼并收购、资产划转、债务重组等事项组织实施必要的尽职调查,并独立发表专业意见;

(四)及时报告重大财务事件,组织实施财务危机或者资产损失的处理工作。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赋予总会计师有效履行职责的相应工作权限,具体包括: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参与权、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财会人员配备的人事建议权,以及企业大额资金支出联签权。

第二十条 总会计师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参与权是指总会计师应参加总经理办公会议或者企业其他重大决策会议,参与表决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具体包括:

(一)拟定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企业发展战略;

(二)制定企业资金使用和调度计划、费用开支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筹融资计划以及利润分配(派)、亏损弥补方案;

(三)贷款、担保、对外投资、企业改制、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重大决策和企业资产管理工作;

(四)企业重大经济合同的评审。

第二十一条 总会计师对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具体包括:

(一)按照职责对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的重大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企业的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向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办公会提出内部审计或委托外部审计建议;

(三)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二条 财会人员配备的人事权是指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用、晋升、调动、奖惩,应当事先征求总会计师的意见。企业总会计师应当参与组织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下一级企业总会计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二十三条 总会计师大额资金支出联签权是指企业按规定对大额资金使用,应当建立由总会计师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联签制度;对于应当实施联签的资金,未经总会计师签字或者授权,财会人员不得支出。

第二十四条 企业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总会计师有权拒绝签字:

(一)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财经纪律;

(二)违反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三)违反企业经营决策程序;

(四)对企业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五条 总会计师对企业作出的重大经营决策应当发表独立的专业意见,有不同意见或者有关建议未被采纳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应当及时向国资委报告。

第四章 履职评估

第二十六条 为督促企业总会计师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应当建立规范的企业总会计师工作履职评估制度。

第二十七条 总会计师履职评估工作分为年度述职和任期履职评估。年度述职应当结合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和下一年度财务预算工作,对总会计师年度履职情况予以评估;任期履职评估应当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总会计师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十八条 设立董事会的公司,总会计师应当在会计年度终了向董事会述职,董事会应当对总会计师工作进行履职评议,董事会评议结果及总会计师述职报告应当抄报股东会或者出资人备案;未建立董事会的企业,总会计师应当将述职报告报送出资人,出资人根据企业财会管理状况对总会计师工作进行履职评估。

第二十九条 总会计师年度述职报告应当围绕企业当年重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风险、内控机制等全面报告本人的履职情况,对本人在其中发挥的监督制衡作用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十条 企业应当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做好对其各级子企业总会计师履职评估工作。

第三十一条 对总会计师履职情况评估,应当根据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职责权限,全面考核总会计师职责的履行情况,具体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财务预算、决算和财务动态编制工作质量情况;

(二)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情况;

(三)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情况;

(四)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中的监督制衡情况,有无重大经营决策失误;

(五)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

(六)其他需考核的事项。

第三十二条 为充分发挥企业总会计师财务监督管理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应当保障总会计师相应的工作权限。

第五章 工作责任

第三十三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领导责任;总会计师对企业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主管责任;企业财务机构负责人对企业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直接责任。对可能存在问题的财务会计报告,总会计师有责任提请总经理办公会讨论纠正,有责任向董事会、股东会(出资人)报告。

第三十四条 企业总会计师对下列事项负有主管责任:

(一)企业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合理性以及财务管理合规性、有效性;

(三)企业财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四)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财务会计事项。

第三十五条 总会计师对下列事项负有相应责任:

(一)企业管理不当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二)企业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三)企业财务联签事项形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第三十六条 企业总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于企业出现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财经纪律行为的,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应当依法追究企业总会计师的工作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行为,总会计师不抵制、不制止、不报告的,应当依法追究总会计师工作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企业总会计师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引咎辞职:

(一)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

(二)企业财务基础管理混乱且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力的;

(三)企业出现重大财务决策失误造成重大资产损失的。

第三十九条 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过程中,总会计师未能正确履行责任造成失误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撤职等处分,或给予职业禁入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企业总会计师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由本企业或者由本企业建议国资委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十条 对于企业总会计师,造成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严重混乱的,或、、以及其他渎职行为致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一条 在追究总会计师工作责任时,发现企业负责人、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关责任的,一并进行工作责任追究。

第四十二条 企业未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职位,或者未按规定明确分管财务负责人及类似职位人员兼任总会计师并履行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的,或者企业总会计师未被授予必要管理权限有效履行工作职责的,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工作责任应当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各企业可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具体实施细则。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第2篇

新财会制度的实施,更加规范了医院财务工作的各项经济行为,为提供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在新财会制度下,要想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首先医院要建立健全会计法规,加大对医院财务部门中出现的违法经济行为的惩治力度,以更好的实现会计法规的作用,加之医院本身的财务制度的配合,发现会计行为中的作假行为要采取果断的惩治措施。其次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加强对其专业水平的培养和教育,优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制定并完善医院的会计职业道德规则,在规则的制约下,增强自身的会计职业道德。医院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制法规制度,能够更好的监督会计行为,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活动行为的环境。

要想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重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医院在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时,要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具有广泛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基础,不仅要学习新财会制度,了解新财会制度的内容,还要对我国的法律法规、财务制度等进行了解,以便于对医院实施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法,通过对国外法律法规的总结和了解,优化应用系统的分析方案,学习与会计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判断、归纳和分析能力,使之专业的会计从业知识更为扎实。其次,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保证其规范的应用相关的会计准则。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会计从业人员的职能也越来越广泛,医院的各个科室在医疗过程中都会与不同的部门或个人接触,涉及到的相关会计业务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在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和审计属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加强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使之更加完善和规范,对于医院的各项财务报告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医院运行发展中,会计审计的结果属于医院经济活动结果的参考指标,这就要求医院加强建设会计审计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保证医院各个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相应的独立性。规范会计核算制度和审计制度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和管理制度,很多医院在制定奖惩措施时,并没有添加财务管理的监督制度,因此,医院要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只有在完善的财务监督下才能更加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财务管理的监督内容制定中要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和内容,确定需要上报的财务信息内容等。进一步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就要统一管理医院的财务工作,根据医院的具体运营状况,实行经济活动的集中核算,建立完善的核算中心,将所有的财务工作都纳入到核算系统中,在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下,保证各个医院单位资金收入和支出、资金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管理的统一,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提高医院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结语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国职教经验 高职教育 财会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1.德国职教改革

德国职业教育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对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要求发生很大变化,1998年德国联邦州文化部长联系会议通过并学习领域方案,确定了“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为提高教学成效开创了新的教学途径。

学习领域方案的提出,理论意义在于探索重构职业教育学的新理念,即突破职业学校以专业体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以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现实意义在于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性,使职业学校教学进一步发挥好配合企业实践教学的功能。

2.对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认识与分析

教学体系是由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涵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估等。教学体系的下位概念是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把教学体系作为一个对象来研究,在国内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是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高度关注和系统科学迅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20多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历了逐步认识的过程。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上已取得以下共识:(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2)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5)“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6)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我院与德国合作,实施双元制培养模式实验已有一段时间,主要是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实践。随着我院的升格,以及社会对财会专业高职人才的要求,进行高职财会专业实践课改革,迫在眉睫。

3.借鉴德国“学习领域”改革方案,构建我院高职财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教学体系的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 五年制高职财会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行业变化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中高级会计人员和高素质劳动者。

3.1我院高职财会专业目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调整教学目标。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财会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设计教学体系时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以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应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财会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与之配套,必须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其次,调整培养计划。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

3.2我院高职财会专业实践内容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目前,高职财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中,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交替安排不科学,实践教学单元太小、太零碎。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应采用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即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财会基本技能、财会专业技能和财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财会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财会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3.3我院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管理包括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

管理机构、基地建设和人员管理通常采用校系二级互有侧重、分工负责管理模式。系部负责财会专业性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教学组织实施。财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财会实践教学、培训任务的下达,质量监督和考评由学校归口管理。学校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财会实践教学总体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质量监控与考评等工作。

加强财会实践教学计划、财会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等实践教学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财会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宽,要保证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法可循、教学监督和检查有制度可依。

考核评价必须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教学考试要尽量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考点相吻合,加强对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的研究,以提高财会资格证书获取率,狠抓职业技能鉴定,促财会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3.4我院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

高职财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具有一定实践、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的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环境三个重要方面。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3.4.1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的质量,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是我院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问题。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看,加强理实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同样重要。目前,应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符合财会专业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政策规定和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进行有序流动,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熟悉实际操作;吸引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行家、财会技术人员的加盟;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3.4.2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科体系的课程范型仍占主要地位。我们借鉴德国“学习领域” 改革方案,推广“行为导向”的教学法,引入“模拟公司”这一财会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3.4.3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要按照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校内基地的建设。设备添置应遵循“一个兼顾、两个同步”的原则,即基本技能训练的常规设备添置与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先进设备添置兼顾;训练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要与企业水平同步;设备的投入与实训项目开发同步。

结束语

对于我院高职财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我们充分利用了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经验,理论上有了足够的支撑,但在实践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在借鉴时,应结合我国的实情进行选择,一方面应学习他们的合理可用之处,另一方面也应保持我们的科学适用做法,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成光琳.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1).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第4篇

主办会计岗位职责

1、根据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和行业会计规定,结合公司特点,负责拟订公司会计核算的有关工作细则和具体规定,报经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2、参与拟订财务计划,审核、分析、监督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3、在部长领导下,准确、及时地做好帐务和结算工作,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明细帐和总帐,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资产基金增减和经费收支进行核算。

4、正确计算收入、费用、成本,正确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具体负责编制公司月度、年度会计报表、年度会计决算及附注说明和利润分配核算工作。

5、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按月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6、负责公司税金的计算、申报和解缴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财务审计和年检。

7、负责会计监督。根据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审核费用发生的审批手续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8、负责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审查和报批工作。

9、及时做好会计凭证、帐册、报表等财会资料的收集、汇编、归档等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10、主动进行财会资讯分析和评价,向领导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和有关工作建议。

协助部长做好部门内务工作,完成财务部部长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核算会计岗位职责

1、在部长领导下,按照公司财会制度和核算管理有关规定,负责公司各种核算和其他业务的记帐工作。

2、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科目明细帐和使用对应的帐簿,认真、准确地登录各类明细帐,要求做到帐目清楚、数字正确、登记及时、帐证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及时了解、审核公司原材料、设备、产品的进出情况,并建立明细帐和明细核算,了解经济合同履约情况,催促经办人员及时办理结算和出入库手续,进行应收应付款项的清算。

4、负责依税法规定做好印花税贴花工作及相应的缴纳记录。

5、负责固定资产的会计明细核算工作,建立固定资产辅助明细帐,及时办理记帐登记手续。

6、负责公司的各项债权、债务的清理结算工作。

7、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电脑化处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8、协助主办会计等做好会计原始凭证、帐册、报表等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就职责范围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9、完成财务部部长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成本会计岗位职责

1、在部长领导下,按照国家财会法规、公司财会制度和成本管理有关规定,负责拟订公司各处成本核算实施细则,在上级批准后组织执行。

2、主动会有关人员对公司重大项目、产品等进行成本预算、编制项目成本计划,提供有关的成本资料。

3、当公司推行全面成本核算管理和内部银行何等制时,协助有关主管制定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确定各类成本定额、标准,并协助各部门和下属企业的推广培训。

4、不断监督、调查各部门执行成本计划情况,并就出现问题及时上报。

5、学习、掌握先进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方法及计算机操作,提出降低成本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培育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文化

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文化有利于提升财会信息质量的提升。财会文化强的单位通常较会促进员工主动与同事增加互动,故能减低执行信息披露时因压力所产生的虚假信息出现,强财会文化影响下的员工也能正视财会工作上面对的问题,且能克服挑战,也较能成功执行工作,所以有较高财会文化的行政事业单位较能克服财会信息披露过程中所面对的阻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文化与财会信息质量的关系为正相关,也即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文化建设越高,财会信息质量越佳。若以财会信息质量三方面分析时,当行政事业单位拥有较好的财会文化,员工将越愿意投入努力来接受挑战而投入的努力,会使财会人员的信息披露意识增强。

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文化目前在物资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搜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完善。基本看来,这可包括如下一些措施。一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会规制性制度文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制定出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很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其需求存在偏离,影响了财会信息质量和财会功能的发挥。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紧密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环境的发展状况,不断创新规制层面的财会文化制度体系,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可遵循的制度,从宏观层面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文化的创新性建设。二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财会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本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领导要求财会人员做出某种不规范,在很多时候,财会工作人员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当局的财会文化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是规范财会行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这样可有效督促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在保证自身规范行为的基础上,加强对本单位财会行为的监督规范,从源头上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可靠。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内部控制

一是适时更新财会内控作业手册内容,以强化控制机制。为方便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人员明确执行财会内控与监办采购的具体作为,并协助业务人员认识经费报支的执行标准,财会部门应汇编成制定“支出标准及审核作业手册”,并将各项业务的审核程序以系统化 图表形式呈现,汇集成“财会内控作业流程手册”,内容包括收入、支出、采购、财物、代收及保管等事项的作业流程、内控要项,以方便促成财会内控经验的累积及传承,协助财会管理人员轻易上手,发挥工作效率。

二是设立管理机制,以健全财会管理控制。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不可避免对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财会弊端发生。因此,财会会计部门应制定“健全财会秩序与强化财会内控实施方案”,从而说明财会内控的重要性,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进行财会查核,加强出纳、财产等管理人员定期工作轮换,收支尽量通过金融机构办理等。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方案精神纳入内部各项管理规范,除主管行政事业单位应实施查核外,还应进行决算查账等再查核工作,确保方案能落实执行。

三是成立专门的财会管控工作执行部门。财会财会首先应构建财会管控推动及督导小组,负责财会管控相关规范的审议、备查及督导落实财会管控的执行;其次构建工作分组,负责财会管控规划、推动运行及综合财会管控推动及督导小组各项行政业务最后构建了财会管控专案小组,由各部门分别组设,负责推动及执行财会管控相关工作。

三、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宣传培训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及宣导。为增进财会人员对专业知识与实务的了解,使其在单位财会体系中发挥财会监控可靠,财会部门应针对各层级的工作人员规划不同财会财会课程,包括新进、资深甚至主管财会人员,均可按其所需地参与培训,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妥善运用经费及提升预算执行绩效,发挥较高的效益。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考虑借助外部专家协助审查,一方面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借助与外部专家的交流学习,导入财会新思维,间接获得财会技术方法,提升单位财会财会水平。另外,还应了解先进国家的相关法制内容,并参考国际通用的公私协力计划财会准则规范制定,是比较完善的作法。

二是有针对性的提升财会人员工作能力。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下,身为单位一份子的财会人员,其拥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即为智慧资本,提供单位数字性信息与分析等,以协助单位附加价值的提升。财会人员所应具备的重要知识与能力包含“一般能力与财会信息系统的参与建立及使用能力”、“了解财会原则与税法及分析资本支出的能力”、“提供新产品成本信息及分析提案的能力”、“提供策略制定所需信息及参与规划的能力”、“评估责任中心合理性及提供决策用信息的能力”、“分摊及掌握成本的能力”以及“资料处理能力”等七种能力。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培训人员也应当进行较为系统的规划设计,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教育,以确保财会从业人员内心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职业道德理念,为开展科学正确的财会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

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进行统一规划,建立财会信息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信息管理水平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信息系统,二是应用技术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应认真分析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并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财会信息管理系统。在建立这一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组织的日常支出、收入及相关数据的特点等。出于方便快捷的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可建立自己觉得内部运作服务器。

参考文献:

[1]吴小兵.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1).

[2]刘媛,刘桢.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第6篇

公司治理目标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公司治理源于解决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问题,亦即内部人控制问题,因而其产生之时的主要目标就是保护所有者的最大福利(即所有者权益)。如今,经过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社区等)的长期权利博弈,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框架基本形成,公司治理目标为充分关注和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目标是确立专司公司治理的企业董事会的具体职责的基础。

根据上述公司治理目标,考虑到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董事会具体职责归纳如下:1.审核和制定公司战略、经营计划、风险政策、年度预算,监督业务发展和公司业绩,审核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支出、企业购并和分拆活动;2.任命、监督高层管理人员,审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3.监督和管理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及股东在关联交易、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潜在利益冲突;4.通过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监督会计信息披露过程等措施来保证公司对外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性与完整性;5.监督公司治理结构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必要时能够进行改进;6.与外部治理机构和公司利益相关者进行联系与沟通,为公司获取成功所需的关键资源(资金、信誉等);7.设立董事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项目等。

董事会为了保证全面有效地履行上述具体职责,需要建立一个自身的业绩评价系统,将其所肩负的公司治理职责转化为可以具体量化的指标体系,以便观察与评价公司治理效果,矫正公司治理行为。关于公司治理实践中董事会的业绩评价问题,国内外学者正处于探索之中。美国学者Melcher(1996)曾经用9个项目来评价最好和最差的董事会,随着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现在看来这一评价方案也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国内关于这方面的专题研讨有限,至今尚无全面系统的董事会业绩评价方案公布。我们受加拿大管理会计师(CMA)协会利用平衡计分卡(theBalancedScorecard)计量董事会受托责任的启发,利用平衡记分卡原理来设立董事会的业绩评价体系。

由卡普兰(Kaplan)和诺顿(Norton)于1992年创立的业绩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是由围绕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体现或促进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因素的指标组成的业绩评价系统,主要由财务、内部经营过程、顾客、组织学习与成长四大方面的指标体系组成。我们根据上述对公司治理目标和董事会具体职责的理解,以平衡记分卡为基本框架,设计如下董事会的业绩评价体系:

按照平衡计分卡原理,董事会为了保证前述公司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从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如下四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入手:即满足各利益相关者财务方面的价值增值要求;利用其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双重权限来创建制度化的、富有效率的内部营运过程;加强与内部管理层、员工以及外部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债权人、客户和社区等的联系与沟通;提升企业的成长潜力等。显然,这四个方面也可以看作是董事会为实现公司治理目标而必须首先达到的具体目标。接下来,进一步为这些具体目标寻找详细的计量指标,也可以看作是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方法路径。我们初步设想计量各具体目标实现程度的主要指标如下:

(一)财务方面:每股收益(EPS),经济增加值(EVA),现金净流量,董事、管理层与员工的报酬增长率,社会贡献(纳税额与社会公益性捐赠)等。

(二)企业内部过程:参与公司发展战略、重大投资决策及经营计划的制定与审批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监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政策的会议次数,对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的经营业绩与合法性的评估状况,制定CEO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安排与继任计划状况,董事业绩的自我评论与相互评价状况,定期审核与评估重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成本和进度状况,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措施等。

(三)与内外部的联系与沟通:为管理层提供的建议数量,与员工直接沟通的次数,了解客户及供应商需求的次数,内部信息覆盖率,外部公司治理机构和投资者、债权人所认可的会计信息质量(包括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与透明度),通过各种渠道(会议、访谈等)与外部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债权人和社区进行沟通的及时性与次数,社区责任的履行程度(社区就业人数与环境保护责任履行程度)等。

(四)组织学习与成长:董事会成员的教育程度与管理水平,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的满意程度和创新能力,管理层的知识结构、教育程度与培训次数,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发展计划的实现程度等。

董事会在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位居企业最高管理层次的董事会,毕竟远离了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活动,因而需要从各种渠道获得制定与实施战略计划的相关信息(包括利用这些相关信息和管理会计决策方法所提出的战略计划方案),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董事会制定(或审查与评价)企业战略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大量的财务与非财务、内部与外部信息。外部信息包括消费者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公司当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状况、竞争对手战略分析、行业信息和发展趋势、对利益关系方(如大股东)反应的分析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内部信息则包括战略计划所需的人员、技术、资本、以及投资能力、战略计划各实施方案、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战略方案内在风险的评估等信息。

为了保证董事会战略决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上述信息最好由董事会内部的战略委员会委托财会人员根据其特殊需求提供。我们设想由企业财会部门提供详细的、具体的、经过初步分析和整理的管理会计信息,再由董事会内部具有会计信息分析和投资决策背景的专业人士进行分析提炼,以形成独立于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的价值判断。

在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董事会还应对战略实施计划进行审查与评估,以确保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与战略计划的一致性与协调性。为此,董事会需要企业财会人员提供战略计划(或重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会计信息:包括全面预算与预算执行的结果,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潜在影响与管理层的应对措施等信息。

董事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对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的经营业绩及合法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薪酬和继任计划,这也是擅长计量受托责任的管理会计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与前述对董事会这一特定主体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忽略相比,对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的业绩评价在各国均受到重视,并已有较为系统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我国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与相应操作细则较为全面地评价了企业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的经营业绩与管理效率。在这里我们只想补充两点:

一是董事会应将对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与治理目标明确无误地传递给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以便企业各层次的管理能够围绕总体治理目标来进行。董事会可以将高级管理层是否贯彻落实公司治理政策增设为一个重要的业绩评价指标,以保证公司治理系统的有效运转。

二是明确董事会对CEO及其高级管理团队的业绩评估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应与企业高级管理层进行公开讨论,并提出改进其业绩的建议,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潜在的问题。而这一过程是否有效的关键还在于董事会能否及时获得关于CEO的管理过程(战略计划落实、经营决策制定、员工培训等)和管理效果(市场份额、新产品销售比例、盈利质量等)的各项管理会计信息。

相对于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董事会是人;而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员工而言,董事会是委托人。因此,董事会在促进企业内外部委托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并有责任缓解委托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另外,董事会也有责任与外部公司治理机构进行公司治理信息的沟通。而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可以利用专业技能提供董事会与各方交流的相关信息,维持公司治理各方的信息交流体系。

就董事会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员工的信息交流而方言,主要依赖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规划与控制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管理会计信息,企业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预算编制过程、全面预算信息以及预算执行差异、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等信息,就是董事会与企业内部最好的交流形式与交流语言。

至于董事会与外部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信息,就目前企业对外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季度报告、招股说明书以及董事会决议公告等来看,主要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事后的财务会计信息,反映董事会履行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职责的相关信息则十分有限。实际上,长期以来,信息需求各方对这种信息披露现状并不满意,安然事件以后,更有学者称现行财务报告披露了大量的信息垃圾。并且,哈佛大学商务与政府研究主任Iraa.Jackson2002年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剖析安然事件时指出,现行财务报告忽略了管理的披露与管理透明度,导致各方缺乏对企业管理政策与措施的了解。事实上,当今外部委托人并不甘心事后“用脚投票”的被动地位,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透明度的关注日益增加。因此,董事会应该逐步对外报送涉及到企业公司治理、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经营管理过程(如经营预测、全面预算)等方面的管理会计信息,提高企业公司治理与管理的透明度,加强与外部委托人和外部公司治理机构的沟通。

就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董事会为了解除其受托责任,应该向委托人报告其针对公司治理目标的努力行为以及努力结果。因此,前述对董事会治理目标及其具体职责完成情况进行计量的业绩评价信息,应作为董事会与其委托人进行沟通的重要信息内容,建议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加入前述董事会平衡计分卡框架内的业绩信息。

以上我们阐述了管理会计在董事会业绩目标的制定与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是提供必不可少的管理会计信息与方法的支持。因此,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应该意识到,在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实践中地位日渐突出的企业董事会,迫切需要一个符合其运行机制与独特需求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来帮助其富有成效地履行职责。而当前的会计理论与实践却忽略了董事会的这一需求,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定位于CEO及其管理团队。因此,为了满足董事会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会计在当今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作用,应从下述三个方面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改进:

(一)明确管理会计服务对象的不同管理层次,并根据各管理层次的相应职责范围来提供其所需的会计信息。因为不同层次管理者关注和影响的企业活动不同,如总经理感兴趣企业总体经营状况,部门经营关注的是部门业绩,基层管理者关心的是个人工作表现,信息需求各异。当前,尤其应该将董事会这一最高管理层次由于其独特地位(具有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双重职责)而需要关注的公司治理信息、受托责任履行状况、企业竞争表现、销售和盈利的总趋势、本期战略计划以及重要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等信息纳入财会部门的视野之中,并主动研究和及时满足董事会的管理会计信息需求。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第7篇

摘 要:基础科研院所财会工作相对繁重而琐碎,财会工作也因此容易局限于具体事宜。因此,有针对性的财务内控制度对基础科研院所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基础科研院所在财会内控体系建设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让财务工作更好地为基础所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基础科研院所 财会内部控制 现状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研究所在承担纵向科研任务的同时,也逐步向民品生产市场开拓发展。由于近年来基础所规模扩大、业务量增加,风险随之增大,对财会内部控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建立和完善现有的财务内控体系非常必要。长期以来,科研院所财务工作一直按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要求执行,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尚待进一步完善。

一、基础科研院所的财会内控体系整体现状

相对规模较大的总体所、型号所等单位而言,基础科研院所规模小,财会内控体系呈现其独有的特点:

(一)内控体系不健全、缺少相互牵制

对外部环境和科研项目等业务的变化缺乏预见性,导致管理相对滞后,对某些新业务没有能够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程序和制度,也存在无章可循的现象,使内部控制失去健全性。而有些内控制度建立缺乏实际考虑,为完善制度而建立,对实际工作的适用性不强。

(二)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程序

为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单位管理层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行动确保有效落实。基础所内部会计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制度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二、基础科研院所的财会内控体系薄弱环节

目前,内部财务控制在内部审计监督、预算控制、对外投资管理等环节显得比较薄弱。

(一)内审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基础科研院所近年来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工作刚刚起步;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未能充分发挥其稽查、评价与信息反馈的职能。

(二)预算控制力度不够: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没有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

(三)对外投资管理薄弱:没有制定完善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缺乏成熟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审批及处置等管理控制体系。

三、建立完善基础科研院所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议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首先,强化财务基础控制。通过基本的会计活动和程序,从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核对控制四个方面,保证财务工作完整、准确地记录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及时发现处理过程和记录中出现的错误。基础控制是确保财务控制目标实现的首要条件,是其他财务控制的基础。

其次,重视纪律控制。纪律控制保证基础控制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从内部牵制与授权、内部稽核两方面执行。一方面,通过职责分工和业务程序的适当安排,使各项业务内容能自动被其他作业人员核对查证,使各项业务流程能顺利执行。

(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自我评价

我国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加强了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健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没有对如何进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有效评价提供实质性指导,从而造成不同单位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有效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明确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评价的内容;明确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时间范围;管理层评价与外部审计师审核的协调一致性。构建“内控有制度,部门有制约,岗位有责任,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而形成事业单位的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即独立于企业财务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审核,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相关财务记录,并就审计结果向管理层定期汇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撑依据。

内部审计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财务控制程序与方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科研单位应该建立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内审队伍,进行会计控制及其他审计业务。

(四)加强预算控制管理

在预算控制上应注重抓好以下环节:预算体系的建立,包括预算项目、标准和程序;预算的编制和审定;预算指标的下达及相关责任人或部门的落实;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算差异的分析与调整;预算业绩的考核。全面预算需要企业各部门人员的通力合作。各企业预算委员会组织领导和负责企业的预算工作,要确保企业预算得到有力执行。同时,加强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五)加强对外投资管理

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首先在立项上严把关,制定可行性研究方案,并由管理层及相关方面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由依据的进行决策。委派管理人员进驻投资企业,参与管理控制。对重大支出及项目审批权限集中管理,当投资企业运行情况不好时,管理层果断决策,对明确无法达到预期经营成果的,坚决撤资并予以清理处置以挽回损失。建立健全相应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审批及处置等管理控制体系,在对外投资的各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并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李国荣、王斌华:科学构建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机制,《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34期.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9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审计辅导用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姓名:

宋 旸 工作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职务:副处长,职称:会计师。

财会监督具体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会制度;改革;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58-01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政策分析

考虑到财务管理中对于会计的管理机制完全引入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政策的谨慎性策略,所以财务的管理已经和事业单位的良好成长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重视财务方面。最终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这一要求由于客观因素的作用,实现起来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阻力,并且很容易造成不可预测和难以控制的影响。所以当需要应对这方面的难题时,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复杂性,理清其中相互纠缠的各种矛盾,反复论证,以严谨负责和慎重的态度,以熟悉各个具体的机构流程和相互影响机理的前提下,谨慎的对高层政策和基层实现执行方法上进行改进。此外,还要加强监督执行力度,明确责任划分和责任追究机制,避免出现随意决定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的现象同时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效果。

一般来说,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财务会计机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其财务机制能够顺利运转。而谨慎原则能够优先的实现财务事项中的风险控制,保证其能够平稳运转,以负责慎重的原则和方式完成工作内容。财务相关的工作需要的是准确和严谨,这是谨慎原则最本质的需求来源。此外,考虑到我国目前采用的新会计政策在具体实现方式上有很大的变化空间,尚没有积累丰富的经验,这就为谨慎对待相关事项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在该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信息对比技术不健全、预算机制不完善和核算原始支撑数据不合理等等。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方面。

1.信息对比技术不健全

一般来说,完善的管理制度要能够有效的实现数据的同比和环比结果分析和获取。在环比方面,收支制度通过计算收入和付出的相对关系,而没有考虑在此过程中资金的自然性减少。另一种常见的管理方式是通过权利责任机制进行的。以上方式选择了不同的支撑材料和原始数据,实际揭示出来的结论和状态也有所差异,所以就形成了难以实现横向对比的局面。由于收支机制是通过本周期中的收益和付出为基础进行计算的,而在该过程中并没有能够有效的甄别和处理来自不同周期的数据,因此必然会出现无法实现数据的纵向对比的后果。

2.预算机制不完善

在实行财务体制革新工作之前,预算工作通常面临着统计种类不全面,不细致的情况,其预算工作首先需要以每个子公司,机构等进行预算为单位制定工作。而详细的方案则是由单位进行制定。这就必然会出现方案漏洞多多,极不严谨,自相矛盾。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多是使用人工进行缴纳或划拨的工作,而没有形成―个规范一致严谨的自动化办公管理平台。同时,考虑到监督工作的严重缺失,一旦出现来自操作人员方面的错误,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测的后果,既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给了不合规定的行为可钻的空子,形成更大的隐患。

3.核算原始支撑数据不合理

在很长时间中,国内的事业单位一直在使用的核对和计算方法是基于收支制度的,这种制度只考虑了现金形式的收支情况。这虽然能够有效的实现部分功能,然而数据的不全面必然会造成其结论的不准确和不严谨。在核算时,应该在考虑上面的数据之外,还要考虑企业的债务状态等部分。另一方面,该核算方式一般是对指定的年份进行分析,然而实际中存在很多跨年的资本,采用以往的方式时,一般会将这方面以每日支出的形式纳入计算,并不准确。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措施

1.完善预算范围和实行监管机制。在对该制度完善的过程中,预算的制定要在底层部门进行,以由下而上的方式完成。同时要积极引入相关领域的新手段、新技术,努力实现管理手段的自动化、智能化,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错误出现的可能性。

2.完善支出方式。在推进财会机制创新的过程中,要逐步实现以国库为中心的财务支出形式,从而实现有效的降低各单位的预算。采用该机制之后,以年度为周期,在每个周期开始时将各个部门的数据输入到中心管理体制的相关数据中,然后给予中心管理体制计算实际预算,从而实现对于各单位预算的有效控制。中心管理机制要能够实现以下功能:首先能够有效的保证收入和支出的一致性,保障以月为单位进行汇报的政策的实行。然后,要能够提高监管力度,根据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对整个过程,包括制定和实行进行合理的监管,当出现临时性支出时要能够灵活有效的进行调整,进行应对,并将相关的开销以合理的方式及时上报。

3.制定激励制度,保证钱用在该用的地方。通过制定奖惩激励制度,提高大家更加有效的利用资金的积极性,推动该方面工作从传统的简单的申报向自我管理的方向改革。

4.改进申报材料机制。在改进过程中,要抓住主线,制定合理的收支情况,综合考虑单位在现金和债务两个方面的状态,实现申报范围的完善。

四、结语

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具体实现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不断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解决方案,并不断切实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各种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吴丽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