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壤灭菌的方法

土壤灭菌的方法

土壤灭菌的方法范文第1篇

1实验部分

1.1样品检测方法

1.1.1土壤前处理方法取出培养土壤的离心管,向离心管中加入20mL乙腈,涡旋3min,然后加入3g氯化钠,再涡旋1min,以6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10mL旋干,用1mL正己烷定容,过0.45μm滤膜,待测。

1.1.2土壤样品的气相色谱检测条件仪器:安捷伦6890N;色谱柱:安捷伦J&WHP-5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程序升温:柱温80℃,保持1min,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80℃,保持1min,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60℃,保持1min,最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80℃,不保持;S/SL进样口:温度210℃,不分流,进样量:2.0μL;载气:高纯氮(99.999%),流量2.0mL/min;检测器温度:300℃,尾吹氮气:60mL/min。在此色谱条件下浓度为1.0μg/mL的克菌丹标样的保留时间为11.62min(图1)。

1.2试验方法

1.2.1含水率对土壤中克菌丹降解的影响称取5.00g供试土壤(贵州)于50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6mL、1.2mL、1.8mL无菌水将土壤的含水率调节为12%、24%、36%,加入200μg/mL的标准品100μL于土壤样品中,然后将土壤样品置于25℃恒温避光培养,分别在2、4、6、24、48、72、120、168h取样,按1.4中的方法处理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中克菌丹的残留量。每个处理做三次重复。

1.2.2微生物对土壤中克菌丹降解的影响本实验主要通过高温灭菌方法去除土壤中的微生物,将1.3中处理过的土壤(贵州)于200℃高温灭菌3h,然后称量5.00g灭菌土壤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2mL无菌水将土壤含水率调为为24%,加入200μg/mL的标准品100μL于土壤样品中,同样将土壤样品置于25℃恒温避光培养,分别在2、4、6、24、48、72、120、168、240h取样,按1.4中的方法处理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中克菌丹的残留量。每个处理做三次重复。

1.2.3有机质对土壤中克菌丹降解的影响去除土壤中的有机质:称取1.3中处理的土壤(贵州)30g于400mL的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样品,放置片刻,然后加入30%的双氧水溶液50mL,用玻璃棒搅动加速氧化以达到去除有机质的目的。最后,将去除有机质的土壤放于50℃烘箱烘干,重新过2mm筛,备用。称量5.00g去除有机质土壤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2mL无菌水将土壤含水率调为为24%,加入200μg/mL的标准品100μL于土壤样品中,同样将土壤样品置于25℃恒温避光培养,分别在2、4、6、24、48、72、120、168、240h取样,按1.4中的方法处理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中克菌丹的残留量。每个处理做三次重复。

1.2.4不同pH对土壤中克菌丹降解的影响称量5.00g土壤(贵州)于50mL离心管中,调节其pH分别为4.5、7.2、8.7,含水率为24%,加入200μg/mL的标准品100μL于土壤样品中,同样将土壤样品置于25℃恒温避光培养,分别在2、4、6、24、48、72、120、168、240h取样,按1.4中的方法处理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中克菌丹的残留量。每个处理做三次重复。

1.2.5不同温度对土壤中克菌丹降解的影响准确称量5.00g土壤(贵州)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2mL无菌水将土壤含水率调为为24%,加入200μg/mL的标准品100μL于土壤样品中,将土壤样品置于15、25、35℃恒温避光培养,分别在2、4、6、24、48、72、120、168、240h取样,按1.4中方法测定土壤中克菌丹的残留量。每个处理做三次重复。

2结果与讨论

2.1方法灵敏度及添加回收在处理好的土壤空白样品中分别添加0.01、0.1、5mg/kg三个水平的克菌丹标准溶液,每个添加水平样品重复5次,并做日内日间实验(连续做3天),按1.4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和GC测定,采用此检测方法,克菌丹的添加回收率为81.49%~99.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3%~3.75%。结果证明此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结果见表1。

2.2含水率对土壤中克菌丹降解的影响按照1.5.1中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含水率分别为12%、24%、36%的土壤中克菌丹的降解曲线(图2)。图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率为12%时克菌丹降解最快,含水率24%次之,含水率36%时最慢。因此,土壤中的含水率越低,克菌丹的降解速率越快。克菌丹的降解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变慢。

2.3微生物对土壤中克菌丹降解的影响按照1.5.2中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克菌丹在灭菌土壤和未灭菌土壤中的降解曲线(图3)。图3的研究结果表明:克菌丹在未灭菌的土壤中降解较快,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克菌丹在土壤中的降解有显著的影响。

2.4土壤有机质对克菌丹降解的影响按照1.5.3中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克菌丹在未去有机质土壤和去有机质土壤中的降解曲线(图4)。图4的研究结果表明:克菌丹在未去除有机质的土壤中降解较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会对土壤中的克菌丹降解有显著的影响,有机质含量越高,克菌丹在土壤中降解越快。

2.5不同pH对土壤中克菌丹降解的影响按照1.5.4中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克菌丹在不同pH土壤中的降解曲线(图5)。图5的研究结果表明:克菌丹在pH=8.7时降解最快,pH=4.5时降解最慢,酸性土壤中克菌丹降解比较慢,碱性土壤中克菌丹降解比较快。

2.6克菌丹在不同温度土壤中的降解按照1.5.4中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克菌丹在不同温度土壤中的降解曲线(图6)。图6的研究结果表明:克菌丹在35℃土壤中降解最快,在15℃土壤中降解最慢,土壤环境温度越高,克菌丹降解越快。

3结论

土壤灭菌的方法范文第2篇

近年来,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设施蔬菜生产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设施的固定性和土壤利用率高,生产茬次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设施内的土壤环境逐年恶化,应用土壤处理是改善设施土壤环境的有效办法,可以解决设施生产中土传病害发生逐年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实现设施持续优质高效生产。

一、垄鑫消毒

垄鑫是一种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环保性广谱性综合土壤熏蒸消毒剂,施用于潮湿的土壤中时,分解为氰酸甲酯气体,迅速扩散至土壤颗粒间,可以有效地杀灭土壤中各种线虫、病原菌、地下害虫及杂草种子等生物有机体。

具体做法:除去前茬作物残渣,深耕20cm,碎土,平整,将98%垄鑫微颗粒剂均匀撒入土中,每亩15~20kg,并把药与土翻拌均匀,然后喷适量水,盖膜封好,地温达20℃以上,密封12d后揭膜通风,一周后没有药味即可定植。

二、高温消毒

利用盛夏休闲期,在设施内创造局部高温缺氧的小环境条件,以杀死低温好气性微生物和部分害虫、卵、蛹等的土壤消毒方法。

具体做法:在7~8月间,彻底清除植株残体,深翻耙平,每亩施石灰50kg,碎稻草500kg,均匀撒布在地上并翻入耕层内,起垄灌足水,铺地膜,再将棚膜放下密封15~20d,可使气温达到70℃,地表温度达到45℃以上。施入的秸秆在高温条件下发酵分解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使土壤疏松透气,可以杀死美洲斑潜蝇等害虫的蛹以及大部分土传病害的病原菌和线虫。

三、威百亩消毒

威百亩水剂是一种低毒、水溶性及灭生性土壤熏蒸剂,通过抑制生物细胞分裂和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造成生物呼吸受阻,可有效地防治线虫、土传病害,兼防杂草。

具体做法:施药前先整好地,种植前17~18d,温度达15℃以上时开沟,沟深16~23cm,沟距24~33cm,每亩用药剂4~5kg(重发生地块可用8~10kg),加水300~500kg,均匀施于沟内,随即盖土踏实,盖地膜,15d后揭膜,翻耕透气2~3d后,再播种或移栽。也可以用威百亩的微胶囊水剂(克粉霜)在苗期进行苗床灭菌或定植后及发病初期浇灌防治各种土传病害。同时由于克粉霜添加了土壤活化剂和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改良土壤,提高肥效促进生长等作用。

四、庄伯伯消毒

庄伯伯是一种长速效兼顾的农药性肥料,主要成分为氰氨化钙,含氮量为19.8%,氧化钙含量为50%,其分解所产生的单氰氨具有杀菌、灭虫、除草和促进有机质分解等功能,可明显地抑制作物的根结线虫和各种土传病害。

具体做法:定植前30d前灌溉土壤,3d后将庄伯伯60~80kg/亩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再撒4~6cm秸秆(玉米秆或稻草)600~800kg/亩和农家肥,旋耕使庄伯伯与20~30cm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平铺地膜,用土将地膜的四周封严或用整块塑料将地面封闭。将温室或大棚密闭,以提高室内和土壤温度。20d后揭开棚膜和地面覆盖物,旋耕作成宽140~160cm高15~20cm的高畦(双垄)即可定植。

五、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应用作物秸秆在微生物(纤维分解菌)的作用下发酵分解,产生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无机养分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轻土传病害的一项节能环保农业新技术,在生产上应用的有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和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两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具有改良设施土壤的作用,应用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可以解决设施蔬菜中的一些问题。

1.补充设施内的CO2,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CO2,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可以使设施内的CO2含量得到显著提高,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提高作物的产量。

2.提高土壤温度,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地表温度得到明显提高。

3.生物防治病虫害作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所应用的菌种在分解秸秆的同时,能繁殖产生大量的抗病微生物及孢子,能够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或杀死病菌,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4.改良土壤,秸秆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有机质,可以使土壤变的肥沃疏松,改善设施内的土壤环境。

具体做法是:

(1)撒施底肥、翻耕土地。

(2)畦下开沟:沟宽与畦宽相同,沟深25~30cm。

(3)填放秸秆,撒施菌种:秸秆填放总量的一半后(亩用秸秆4000~5000kg),撒施处理好的菌种(菌种亩用量为8~10kg,1kg菌种加20kg麦麸混合均匀),菌种用量为总量的1/3,再填放第二层秸秆,两头要露出地面10cm以利通气,踩平踏实后撒施剩余的菌种。秸秆的高度略高于地面。

土壤灭菌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壤生物污染 大肠菌群 病原菌 寄生蠕虫 生物防治

一、 土壤生物污染的现状

土壤在 自然 界中处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土壤作为重要的发生器、储存器、转换器、缓冲器和调控器,其环境质量好坏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健康和 社会 经济 ?N可持续 发展 。然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土壤污染 问题 越来越突出,各种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等对土壤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土壤生物污染是指一个或几个有害的生物种群从外界环境侵入土壤并大量繁殖,引起土壤质量下降,不仅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还会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土壤生物污染分布最广的是由肠道致病性原虫和蠕虫类所造成的污染,全世界有一半以上人口受到一种或几种寄生蠕虫的感染,尤其是热带地区最严重,欧洲和北美较温暖地区的寄生虫发病率也很高。据调查,上海市郊蔬菜的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3.7%,最高可达12800个/克,寄生虫卵检出率为11.9%,近三成蔬菜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污染。用作肥料的人畜粪便更是惊人,细菌含量竟高达108~109个/克,八十年代末,江都县土壤的蠕虫卵总阳性率高达72%,在有些土样中还检测出了致病菌,虽含量不高,但其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相对于土壤污染的生物指标来说,土壤生物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大大小小的 医院 如雨后春笋,有效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事物总有两面性,医院废弃物的妥善处理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不可否认正规大型医院有足够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来处理高含致病菌的废水废物,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中国 还有许多边远山区,至少在阳春这样的小城市根本就没有能力处理医院废水废物,很多 农村 诊所就干脆把废弃物倒在河边或者在田野找个隐秘的地方埋起来,这对日后就像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我相信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是不妥善处理医院废弃物,以后病人只会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生物污染。

二、 土壤生物污染的来源

正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肥料需求量巨大,人们的传统观念就认为生活污水含有不可多得的养分,而人畜粪便更是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再说大家都觉得农作物还可以净化污水。因此,污水灌溉和粪便施肥一直是我国农业的一大特点。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细菌, 工业 和医院废水更是富含各种病原体。另外有资料显示,污泥、垃圾和粪肥都可能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许多农民都习惯把病死的禽畜埋起来,这些病毒尸体也是土壤中致病菌的一大来源,容易引起土壤生物污染并扩大疾病的传播。还有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大气圈和水圈中的微生物也可以进入土壤引起生物污染。

三、 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机理

也许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丰富而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时,没有人会想到它们的生长环境。然而不幸的是,世界上有不少人就是因为吃了不清洁的水果和蔬菜而生病,正是土壤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危害了人体健康。

病人一般带有病原体,要是他们的粪便、咳痰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进入水体和土壤的话,就很容易引发传染病,尤其是医院废水含有大量致病菌,就更需要妥善处理。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

痢疾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就像1942年武尔坎地区伤寒的流行就是由于居民点附近的土壤被含有致病菌的粪便污染所造成的,只有去除了这些粪便,伤寒的流行才停止下来。这种经人体排出然后通过土壤传播给人体的病原菌对我们的健康无疑是一大威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土壤环境。

有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或与动物有关的疾病也可通过土壤传播给人。比如说,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猪、牛和羊等动物就可以通过粪尿中的病原体污染土壤。钩端螺旋体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几个星期,还可以通过粘膜、伤口和被浸软的皮肤侵入人体,使人致病。炭疽杆菌能形成芽孢以抵抗恶劣环境,可在土壤中生活几年甚至几十年。而破伤风杆菌和气性坏疽杆菌等致病菌则多来自动物粪便,尤其是马粪。当人们受伤时,受污染土壤的破伤风杆菌通过接触而使人患破伤风,伤口越深越有利于破伤风杆菌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土壤生物污染不仅可以由动物经土壤再传播给人体,而且还可以直接从土壤危害人体健康。可以说土壤是培养微生物的温床,不管是霉菌还是真菌,都可以从土壤直接侵入人体,而放线菌则可以引起人体皮肤的足分枝菌病,这里不再多说,下面详细探讨寄生蠕虫的致病机理。

蠕虫主要包括吸虫纲、绦虫纲、线虫纲和棘头虫纲的寄生蠕虫,其中一部分线虫如蛔虫和圆形线虫等是直接发育的,一生只需一个宿主。而吸虫、绦虫和棘头虫以及一部分线虫如丝虫等则是间接发育的,在其生活史中至少要经过两个宿主,其中供蠕虫有性生殖阶段的两个中间宿主就按顺序称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但线虫中的旋毛线虫则例外,它从感染期幼虫进入宿主肠内后发育为成虫,其产出的后代幼虫则移行到肌肉中寄生,直到生长成感染期幼虫为止都是在同一个宿主体内,而且不再继续发育,必须更换新的宿主才能继续发育完成下一世代生活史。

大多数寄生蠕虫卵或幼虫需要经过在自然环境或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才能使终末宿主感染并在其体内发育成为成虫。例如猪蛔虫卵经终末宿主排出到外界后要等待发育到卵壳内含有第二期幼虫时才能成为感染期虫卵。圆形线虫卵则需要先从卵壳内孵出幼虫,然后再经过两次蜕皮变为第三期幼虫时才成为感染期幼虫。日本血吸虫卵在外界发育成生蚴之后,还需要在钉螺等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为尾蚴,最后才有感染力。这些寄生蠕虫卵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后代,从而致病。比如说猪蛔虫每天就能产卵10~20万个,而猪肉绦虫每月可产卵600~1000万个,某些吸虫如肝片吸虫的一个毛蚴在中间宿主螺体内通过无性生殖可以产出150个尾蚴。

寄生蠕虫可分为生物源蠕虫和土源性蠕虫,顾名思义,生物源蠕虫卵随动物或人体粪便进入土壤,要是条件不好就容易死亡,但是它们往往会被各种动物连同垃圾一块吃掉,然后把动物作为中间宿主而发育到成熟状态,最终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而土源性蠕虫则是在土壤中发育成熟,大多通过水果和蔬菜进入人体,进而引起各种疾病。无论生物源蠕虫还是土源性蠕虫,大多都经口感染,然后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寄生。有些蠕虫可直接经接触而穿透皮肤侵入人体,如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等虫卵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经过几天孵育出感染性幼虫,然后再通过皮肤接触穿入人体,特别是伤口,甚至就是由寄生虫所造成的损伤往往可成为致病菌的进口,从而导致继发性疾病。寄生蠕虫会夺取宿主体内的营养以供自身发育和繁殖的需要,从而导致宿主营养不良、消瘦和衰弱。蛔虫幼虫移行时可造成某些器官的毛细血管出血,成虫大量寄生时会引起肠管等器官阻塞,这些机械性损伤往往是致命的,我们不容忽视。寄生蠕虫还会产生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和虫体自身分解产物,进而对宿主造成毒性损害。如肝片吸虫的毒素可使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日本血吸虫在其寄生部位虫卵周围组织发生的肉芽肿则是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但是宿主也不会无动于衷,任虫宰割,我们平常所说的发炎有些就是机体组织对寄生蠕虫的包围,把它们溶解、机化和钙化掉,以遏制和消灭它们,从而收到免疫效果。

土壤生物污染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引起植物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一些植物致病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茄子、马铃薯和烟草等百余种植物的青枯病,能造成果树细菌性溃疡和根癌。某些真菌会引起大白菜、油菜和萝卜等一百多种蔬菜烂根,还可导致玉米、小麦和谷子等粮食作物的黑穗病。还有一些线虫可经土壤侵入植物根部并引起线虫病,甚至在土壤中传播植物病毒。另外,由于人类滥用化肥和农药,使一些通常无侵袭能力的镰刀菌和青霉菌等变成有侵袭能力,从而导致植物根坏死。

表5 生物污染的危害

致病菌

来源

传播途径

危害

曲霉、青霉、毛霉、酵母

土壤、腐败植物及飘浮在空中的孢子

直接或者通过容器、工具和动物携带的尘土而污染粮谷、豆类食品

引起霉烂,曲霉和青霉能产生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会引起动物肝脏病变和致癌

镰刀菌

植物、土壤及飘浮在空中的孢子

直接污染粮谷类,有些病原菌存在于病变粮食中

赤霉病脉中毒、霉玉米中毒、食物中毒性白血球缺乏

交链孢霉、葡萄孢霉、欧文氏杆菌

植物、土壤

直接或通过容器、工具和动物携带的尘土而污染果蔬

使蔬菜和水果腐软

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土壤、水、动物和人的粪便以及鼻烟和皮肤的排泄物

直接或通过洗涤用水、苍蝇、容器、工具以及带菌动物和人而污染动物食品

使动物食品腐软,有些病菌能产生毒素,入侵人会引起食物中毒

传染性肝炎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痢疾变形虫、鞭虫卵

病人粪便

直接或通过水和苍蝇而污染鱼、肉、乳以及生的新鲜蔬菜

使人感染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口蹄疫病毒、炭疽杆菌、绦虫的囊尾虫、肺吸虫囊蚴

病畜和鱼体

原始存在于病畜肉、内脏、乳以及鱼肉内

使人和牲畜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引自路光仲. 食品生物污染,1990

四、 土壤生物污染的防治 方法

在了解了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机理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特点来寻找适当的方法进行防治。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长短不一,但都是有限的,都与土壤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数量、土壤理化性质、酸碱度、光照时间、暴露条件、温度和湿度、微生物群系和抗生物质以及噬菌体等因子有关。据张薇等 研究 ,真菌在酸性土壤中较多,放线菌在碱性土壤中较多,土壤经15天干旱后,细菌种类下降近90%,非芽孢细菌和球菌近乎消失,产芽孢细菌只剩三分之一。以下是一些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只要我们研究出致病菌的敏感因子,有针对性地把这些因子控制在不适宜病原微生物生长条件的范围之内,有效地降低他们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就可以达到灭菌杀毒的目的了。

表7 致病菌在土壤中生存的时间(天)

粪链球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结核杆菌

霍乱弧菌

钩端螺旋体

炭疽杆菌

溶组织内阿米巴

肠道病毒

26-77

15-280

30-90

>180

8-60

15-43

15-60

6-8

8-170

引自 中国 大百科全书

病原体进入土壤后,一般会被土壤吸附截留,其 影响 因素主要有土壤类型、酸碱性、阳离子交换量和孔隙饱和度等。一般土壤表面积越大、ph越低、阳离子交换量越高,吸附病原体的数量就越多。另外渗滤液流速、土壤水分含量、病原体大小和土壤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物数量等因子都会影响病原体在土壤中的保留及转移速度。如果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子来降低土壤病原体的吸附量,降低其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就能减轻土壤生物污染。

另外一些土壤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竞争和拮抗作用来消灭病原菌,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往污染土壤中加入一些无害的微生物,改善土壤质地、结构、温度、湿度、ph、有机质含量和植被等因子,以利于其生长,通过竞争碳源和氮源或者分泌一些对病原微生物有害的产物,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即饿死或毒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收到以生物治生物的效果,以消除土壤生物污染。如链霉菌能产生较多几丁质酶,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1. 生物防治

其实土壤中本来就有很多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有益微生物,不仅可以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拮抗抑制,而且还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的作用。江木兰等从油菜植株体内分离出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y-2可以使油菜核盘菌菌丝细胞浓缩变短,细胞壁破裂,原生质外溢,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发育和菌核萌发,其抑制率高达60%~70%。boer等研究表明,假单胞菌菌株pseudomonas wcs358可以强烈分泌嗜铁素,与病原菌竞争fe3+,从而抑制萝卜枯萎病。赵国其等用绿色木霉处理西瓜幼苗,能有效增强瓜苗长势,使其根系发达,以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生长。另外毛壳菌可以有效降解纤维素和有机物,对土壤病原菌有拮抗作用。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非常剧烈,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的争夺、氧气的竞争和生态位点的抢占。铁元素是生物细胞酶系统的必需成分,生命体需要从外界获取fe3+作为酶的辅基和 电子 传递受体,以维持其新陈代谢。只要我们切断了病原微生物获取铁的途径,就可以有效防治土壤生物污染。而事实上有很多微生物如荧光假单胞菌cs121能分泌强力结合fe3+的嗜铁素螯合物,其强大吸收铁的竞争力促使土壤病原菌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铁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还有二硫化碳能够减弱土壤对木霉的抑制作用,木霉菌大量繁殖并竞争营养物和产生毒性物质,进而饿死和杀死有害细菌病毒,收到生物防治的效果。还有一些拮抗细菌会寄生在病原菌身上,吸取其营养,抑制其生长,例如木霉还可以缠绕在立枯丝核菌身上,抑制其菌丝生长,使病原菌细胞解体。

然而,生物防治大多具有单一性,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几种微生物的联合协同作用,同时杀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大大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据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某些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根系分泌物包括大分子有机物,如糖、蛋白质、酶和凝胶,还有小分子酸、酚、铜以及一些生长激素和黄酮等,其中有一部分或其进一步的分解产物具有化感作用。如小麦根系分泌物能直接抑制小麦全蚀病原菌的菌丝发育。化感物质还可以抑制土壤的硝化作用,对一些通过硝化作用获取物质和能量的病菌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启发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某些特殊植物,它们的根系分泌物能有效抑制土壤病原菌生长,从而达到植物防治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 问题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不会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产生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争论很大,其中fransson认为高浓度co2对土壤真菌有较大影响。从 理论 上来讲,co2浓度升高会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凋谢物和根系分泌物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等生长物质。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抑病性越强。如果土壤中的co2浓度升高了,又会不会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者改变土壤环境的ph,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徐国强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可降解底物,促进其活性,增强土壤呼吸作用,而又有研究说土壤呼吸率与土壤抑病性有关,呼吸率越高,作物发病率越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如熏烟等,增大土壤中的co2浓度,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另外研究发现,土壤ph与土壤抑病性呈负相关,酸性越强的土壤抑病性越强。ph改变又会影响到土壤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改变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的价态或者浓度,减弱病原菌对这些元素的亲和力,抑制其生长,但同时会不会也威胁到植物的生长,有待进一步研究。

2.传统防治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加强管理污染源和对污染土壤进行末端治理,有必要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首先要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监测和控制灌溉水质量,采用辐射杀菌法或高温堆肥法灭菌,好气法进行微生物发酵,以消灭垃圾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用密封发酵法、药物灭卵法和沼气发酵法等无害化灭菌法处理粪肥,同时还要加强管理感染动物。

防止 医院 废水直接流入土壤,加强对 工业 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并积极 发展 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另外我们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分条件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加强地表覆盖以抑制扬尘,切断致病菌的空中传播途径,还可以直接对土壤施药灭菌和杀毒。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和蔬菜之前要彻底洗干净,蔬菜多洗几次,水果尽量去皮,不直接接触污染土壤,勤洗手,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以降低染病几率。

五、 土壤生物污染的展望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广谱、高效、微量和低毒的灭菌杀毒药物不断出现和更新,能有效治理土壤生物污染,生物防治方法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以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肥料及其产业化不仅收到了巨大的 经济 和 社会 效益,而且还产生了重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中国农业 科学 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根据以菌治菌和以肥抗病的原理,经过多年试验研发出具有肥药多效性的新一代微生物肥料,即联抗生物菌肥。它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去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等生长物质,以改善农作物的养分供应,还可产生拮抗物质,从而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减轻病害、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联抗生物菌肥作为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含有多种从土壤中筛选出来能促进作物生长并抑制病原菌繁殖的菌种,不仅为作物提供养分以促进作物生长,还能产生拮抗物质以抑制土壤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收到很好的土壤生物污染防治效果。联抗生物菌肥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有效降低了农作物的发病率。在辣椒、黄瓜、水稻、小麦、烟草、棉花、梨和桃等作物上的试验证明,土传病发病率降低70%~93%,作物产量增加10%~33%,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总之,我们要保护土壤环境,防治生物污染,让大家都能吃上健康放心的绿色食品。

参考 文献 :

1. 马成涛,胡青,杨德奎. 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山东科学第20卷第6期,2007

2.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 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通报第38卷第6 期,2007

3. 贾夏,赵永华,韩士杰. 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第26卷第3期, 2007

4. 龚明福,贺江舟,孙晓棠,张利莉.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抑病性形成关系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第4卷第6期,2007

5. 江木兰,赵瑞. 油菜内生生防菌by-2在油菜体内的定殖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 植物病 理学 报第37卷第2期,2007

6. 张薇,魏海雷,高洪文,胡跃高.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生态学杂志第 24卷第1期,2005

7. 章家恩. 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 云南地理科学研究第16卷第4期,2004

8. de boer m,et al. 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of radish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s that have different disease suppressive machanisms. phytopathology vol.93 no.5,2003

9. 赵国其,林福呈,陈卫良. 绿色木霉对西瓜枯萎病菌期的控制作用. 浙江农业学报第10卷第4期, 1998

10. 孙锡娟,周根娣,卢善玲,何七勇. 蔬菜卫生学生物污染. 上海农科院环科所,1996

11. 杨国华,贾洪忠. 我国土壤蠕虫卵和幼虫污染的近况. 环境污染与防治第17卷第2期,1995

土壤灭菌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盆栽花卉;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181-04

1 引言

山东省潍坊市,是全国花卉重要的产销大市。潍坊市下辖的青州市,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是中国著名的花卉之乡,素有“东方花都”之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盆栽花卉集散中心、花木集散中心、花卉物流中心和盆栽花卉价格形成中心。“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是国内著名的花卉展会,从2001年开始,每年的九月份定期在“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6届。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潍坊市气候特点:潍坊地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6 ℃,年平均降水量615.3 mm,年平均风速3.0 m/s;光照充足,无霜期为198 d。这样的气候特别适合各种北方盆栽花卉的栽培N植,也非常适宜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发生。

潍坊市栽培种植的盆栽花卉种类繁多,如君子兰、蝴蝶兰、马兰、二月兰、郁金香、杜鹃、仙客来、一品红、一串红、海棠、碧桃、八宝景天、虞美人、美人蕉、万寿菊、翠菊、国庆菊、金鸡菊、松果菊、荷兰菊、波斯菊、钓钟柳、玉赞、鸢尾、孔雀草、薰衣草、彩叶草、百日草、金娃娃萱草、驱蚊香草、太阳花、牵牛花、长春花、鸡冠花、四季海棠、三色堇、报春、羽衣甘蓝等。

盆栽花卉土传病害是一类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花卉的根部和茎基部,花卉生长前期一旦发生此类病害,幼苗的根或者茎基部就会腐烂,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发育;花卉生长后期发生此类病害,能导致植株大量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土传病害发生后,很难防治,病菌藏在土壤中越冬,来年继续侵害植物,如此循环,病害越来越严重。盆栽花卉土传病害是世界范围内为害花卉最严重的一类病害,被侵染的花卉有成百上千种。因此,解决好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防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其安全防控已成为花农关注的大事。

2 盆栽花卉土传病害概述

盆栽花卉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一些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等),在条件适宜时,侵染花卉的根部或茎基部而引起的一类病害。其种类包括:①真菌病害: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疫病、立枯病等;②细菌病害:青枯病、软腐病等。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病原体寄主为成百上千种花卉以及其他植物。盆栽花卉土传病原菌的生存,一般情况下,盆栽花卉土传病原菌能产生大量的菌体,只要条件对病菌生长有利,而寄主又是感病的,病菌就能大量繁殖,侵染植株。如果寄主养分被消耗完,或者土壤温度、湿度等对病菌不利时,病菌又可以进入休眠期,等到条件适宜时,又再度繁殖。

2 造成盆栽花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及流行的关键因素

2.1 不重视检疫

在引种时,忽视检疫,引入的种苗上带有土传病原菌。

2.2 不换土

连年栽种同一种花卉,使土传病原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导致土传病害越来越重。

2.3 肥水管理不当

(1)盆栽花卉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可以刺激花卉土传病原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丝核菌等生长,从而促进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2)施用土杂肥料以及油渣、豆饼等有机肥料,没有经过高温处理(发酵),未充分腐熟,将病原菌带入花盆的土壤中。

(3)肥水管理不当造成根系受伤,也会加重土传病害的病情。笔者在一个花卉大棚中,发现有些花盆中有许多死棵,拔出已萎焉的植株发现,只有近地面的根部有少许毛细根,其他的毛细根和主根都已腐烂。经了解,该花卉管理人为促进花卉的快速生长,加大了浇水量和施肥量。因浇水太勤,使得植株根系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引发了沤根;因大量施肥而造成根部产生大量伤口,为病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导致根部病害发生严重。

2.4 盆栽花卉土壤酸化

随着盆栽花卉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酸化程度加剧,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发生及为害加重。山东省某些区域,pH值6.0的土壤达50%以上;pH值5.5的土壤占30%;有些土壤pH值4.5。

2.5 土壤不消毒

现在很多花农在盆栽花卉移栽定植的时候都会配制药液蘸根,对苗子根系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并剔除弱苗,他们认为这样就能将根腐病、疫病等防住,但是定植以后却发现,仍然会出现大量的烂根死棵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忽略了对土壤的消毒处理。之所以称之为土传病害,是因为土壤就是这些有害菌繁殖传播的大本营,仅对苗子进行处理而不重视土壤的消毒,这无疑是治标不治本。

2.6 药剂使用不当

盆栽花卉的土壤中,含有多种有害菌,不同的致病菌导致不同的病害,需要正确诊断花卉土传病害的种类,选用相应的药剂和施药方法,才能有效治疗,否则,一旦诊断失误,使用药剂不当,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因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而使病害更加严重。

2.7 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增强

长期连续施用同一种药剂,会增强病原菌对该药的抗性。

3 防治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误区

防治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最大误区有两个:①不搞预防,病害发生了才防治。②不搞综合防治,只用化学药剂防治,忽视了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尤其是忽视了有益菌的应用。这违反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

4 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集成防控技术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任何一种防治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必须采用集成防控(即综合防治)的方法。集成防控体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其基本要点是:从花卉业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集成防控的四个主要观点:①“经济”观点,讲究实际收入;②“协调”观点,讲究相辅相成;③“安全”观点,讲对人畜、作物、有益生物、环境的安全,讲究长远的生态效益;④“全局”观点,讲究取得最佳综合效果。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防控,涉及花卉大棚与花圃的土壤消毒、苗床消毒、种苗消毒、移栽消毒、生长期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等。其集成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四个方面。

4.1 检疫

这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保障盆栽花卉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盆栽花卉的任何一种土传病害的发生都有其地域性,在原产地,由于长期相互适应的结果,以及病原体受到某些天敌因子的控制而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这些病原体随着种子、苗木、病土等的调运而扩散蔓延,传入新的地区后,因无原产地的天敌因子控制,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就会大量发生危害,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原产地更为严重。国家设立的检疫机构,会对国外输入的和国内输出的以及国内各地区之间调运的花卉种子、苗木等进行检疫,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原体的传入和输出;或者在其传入以后,限制其传播,消灭其危害。

4.2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或耐病的盆栽花卉品种。可大大地减轻花卉土传病害的危害,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2)建立无病的盆栽花卉种苗基地,培育壮苗。盆栽花卉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能传播多种病原体,因此,建立无病盆栽花卉种苗基地,是防控花卉种苗传播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建苗床要分三步:①选用无菌基质配制好营养土。②建苗床要实行“膜上土下渗灌”的方式,即先在苗床底部铺好薄膜,然后铺设沙砾或小石子,上面再铺好营养土。③调控好苗床的光照、温度、湿度等,促成壮苗。此项措施,也可以和化学防治措施中的种子消毒和苗床消毒同时进行。

(3)采用抗性砧木嫁接技术。选择砧木合适与否,是决定嫁接成活率与防治效果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砧木应具备三个条件:①与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和共生能力;②具有较强的抗(耐)病性,最好是对花卉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疫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③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耐寒、耐热、耐湿等)。

(4)科学施肥。科学施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盆栽花卉的营养条件,提高花卉的抗性和愈伤能力。若施肥不当,会加重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危害,如偏施氮肥,会使花卉徒长,降低抗性,所以要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花卉抗病性。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大、营养元素丰富,是当前改良沃土、经济有效的主措施之一。土杂肥料以及油渣、豆饼等有机肥料,必须经过高温处理(发酵),充分腐熟,严防肥料将病原菌带入土壤。

(5)科学浇水。要根据盆栽花卉的需水特点科学浇水,严防浇水过量造成沤根。土壤湿度大时,有利于病原菌繁殖和侵染。

(6)酸化、碱化、盐化土壤改良。调控盆栽花卉土壤pH值是预防和控制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施用土壤调理剂,调酸碱、降盐分,以利于盆栽花卉生L,抑制病原菌繁殖。

4.3 化学防治

4.3.1 根据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种类,选用相应的安全药剂

(1)常用的杀真菌化学药剂:50%多菌灵WP、50%苯菌灵(苯来特)WP、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WP(日本曹达株式会社)、99%f霉灵SP;20%氟吗啉WG、25%阿米西达(嘧菌酯)SC(英国先正达公司)、25%甲霜灵WP、64%杀毒矾(8%f霜灵+56%代森锰锌)WP(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72%克露(8%霜脲氰+64%代森锰锌)WP(美国杜邦公司)、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AS(德国拜耳公司)、80%烯酰吗啉WG、90%乙膦铝SP;75%达科宁(百菌清)WP(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80%大生M-45(代森锰锌)WP(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0%世高(苯醚甲环唑)WG(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0%三唑酮EC、43%戊唑醇SC等。

(2)常用的杀细菌化学药剂:20%叶枯唑(叶青双、噻枯唑)WP、50%氯溴异氰尿酸SP等。

(3)常用的有机和无机铜制剂:一般既杀真菌又杀细菌。如12%松脂酸铜EC、30%DT(琥胶肥酸铜)WP;25%络氨酮水剂、27.12%铜高尚(三元硫酸铜,碱式硫酸铜)SC(澳大利亚纽发姆有限公司)、46.1%可杀得叁千(氢氧化铜)WP(美国杜邦公司)、77%多宁(硫酸铜钙)WP(西班牙艾克威公司)、86.2%铜大师(氧化亚铜)WP.WG(挪威劳道克斯公司)等。

(4)常用的化学熏蒸剂:98%棉隆微粒剂、42%威百亩水剂(AS)、99.5%氯化苦液剂(995g/l)、96%1,3-二氯丙烯液剂、氰氨化钙(石灰氮)等。严禁施用溴甲烷、“黑药”(二溴氯丙烷,简称DBCP)。

4.3.2 灭杀大棚土壤中的土传病原菌

用“98%棉隆微粒剂”对花卉大棚进行土壤熏蒸处理,杀灭大棚土壤中的土传病原菌。98%棉隆微粒剂是一种高效、低毒、无残留、环保、广谱的灭生性土壤熏蒸剂,是由联合国环境组织、中国国家环保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部门推荐用于替代溴甲烷的首选产品,可用于花卉温室、大棚的土壤消毒处理。其消毒原理是:棉隆施于嘲湿的土壤时,会产生异硫氢酸甲酯气体,该气体迅速在土壤颗粒间扩散,有效地杀灭土壤中各种土传病原真菌、细菌等,从而达到土壤消毒的效果。施用该药的缺点是,它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也杀死了土壤中的各种有益菌。消毒操作步骤如下。

(1)整地:先将底肥(土杂肥、有机肥、复合肥等)撒于土壤表面,然后用铁锨或旋耕机等翻地松土,使土壤颗粒细小均匀。

(2)浇水湿润土壤:土壤要湿润30 cm深,相对湿度达到40%~60%(大约是手捏土成团,掉地能散开这个标准),保湿4 d。

(3)施药:将药剂均匀撒于土壤表面;制剂用量:30~45 g/m2,20~30 kg/亩。

(4)混土:施药后,马上用铁锨或旋耕机将药剂与土壤混匀,深度为0~30 cm,注意用药一定要到位(特别是沟、边、角)。

(5)混土后再次浇水,湿润土壤。

(6)盖膜密封消毒:浇水后立即用不透气的薄膜覆盖于用药剂处理的土壤之上,用开沟压边法密封四边,以保持土壤湿润和避免棉隆产生的气体泄露,特别注意薄膜的厚度不得低于4丝。施药的最佳土壤温度是12~20 ℃,10 ℃以下不建议使用。密闭消毒时间与土温有关,土温越高,时间越短,20 ℃时,12 d。

(7)揭膜通气5~15 d,具体时间与土温有关,土温越高,时间越短,20 ℃时,7 d。通风期间,要翻地2次,让棉隆产生的异硫氰酸甲酯气体散尽。

(8)发芽试验:在种植花卉前,必须先做发芽试验。具体方法是:在施药处理后的土壤内,按对角线五点随机提取土样,深度0~30 cm,混匀后,装入三个透明的玻璃罐头瓶中,每个瓶中装入半瓶土,然后,用清水蘸湿棉球,每个棉球沾上3粒大白菜种子,用木条和线吊挂在瓶中,使棉球上的种子靠近土壤,每个瓶中有3个棉球9粒种子,密封瓶口,放在室内或室外温暖有阳光的地方48 h,同时用未施药的土壤及相同的种子按上述操作装瓶作对照。如果种子正常发芽,说明土壤安全;如果有抑制发芽的情况,要继续松土通气,不通过发芽安全测试,不可栽种花卉。

(9)为土壤补充各种有益菌。

(10)播种或移栽定植。土壤温度指10~15 cm土层温度。需要注意的是棉隆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施药和揭膜通风时,必须戴塑料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具。

4.3.3 浸种消毒

有为数不少的病害,是由种子携带传播的,育苗前须用“99%恶霉灵SP40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AS1000倍液+500万单位链霉素SP4000倍液”配制成的复合药液,浸种10~30 min,可杀灭腐霉菌、镰刀菌、疫霉菌、青枯菌等病原菌,预防花卉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疫病、立枯病等土传真菌病害和青枯病、软腐病等土传细菌病害。

4.3.4 苗床消毒

用99%恶霉灵SP3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8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AS800倍液(或3%多抗霉素WP800倍液)+500万单位链霉素SP3000倍液配制成的复合药液,均匀地喷洒在营养土上,杀灭土传病原菌。

4.3.5 上盆(移栽)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因为花农连年种植花卉,当地用来装盆的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病原菌。在上盆(移栽)时,要施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预防花卉土传病害的发生。

方法1:先将药剂和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匀,用此药土将花卉植株定植上盆,浇定根水。方法2:花卉植株移栽入盆后,将杀菌剂按一定比例用水稀释,用此药水作定根水。

4.3.6 盆栽花卉生长期,土传病害的预防和治疗

(1)预防病害:在盆栽花卉生长期,需定期(一般是1次/月)用杀菌剂按一定比例用水稀释后灌根,预防盆栽花卉土传病害。

(2)治疗病害:一般5~7 d施药一次,一个疗程施药3~4次。

(3)预防和治疗常用的杀菌剂有:99%恶霉灵SP3000倍液,50%多菌灵WP600-800倍液;72.2%普力克AS600-800倍液,3%多抗霉素WP600-800倍液;500万单位链霉素SP3000倍液,20%噻枯唑WP600-800倍液等。灌根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药,可以单用一种药剂,也可以几种药剂混用,最好,再配上适量的甲壳素、氨基寡糖素等。在用杀菌剂灌根15 d后,用“乐德沃”牌复合微生物菌剂原液500~1000倍液灌根。

4.4 生物防治

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植物源农药防治;用生防菌(即天敌微生物)及其他有益菌防治,即以菌治病;用微生物源抗生素农药(即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治。

4.4.1 植物源农药

如0.5%“永卫168”水剂,其特点是:①是纯植物源农药。他由多种植物的提取物组成,其主要成分是苦参总碱等,不含任何化学成份。②是碱性农药,pH值为8.2。③低毒、无味。④作用多样,能防能治;不但具有⒕活性,而且还有调节植物生长的功能。⑤对植物安全。正常使用,不伤苗、不伤根,对植物不会产生药害。⑥对人畜、鱼类安全。⑦对土壤环境安全。无残留,它在土壤中降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绿色环保。⑧不易产生抗性,可连续施药。⑨操作简单:稀释2500~3000倍,灌根。⑩高效,药效持久。试验结果表明:预防效果≥95%,可达到100%;持效期≥70~120 d。

4.4.2 利用生防菌及其他有益菌防治

防治盆栽花卉土传病害,需在土壤中补充各种生防菌(天敌微生物)及其他各种土壤有益菌,重塑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这些微生物对病原菌的捕食、毒杀、寄生、拮抗、抑制、驱避、占位等作用机制,抑制土传病原菌的为害。①真菌类生防菌:如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孢菌、木霉菌。②细菌类生防菌:主要指根际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球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③放线菌,如激抗菌968、细黄链霉菌。④其它有益菌如:酵素菌,海洋红酵母等。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穴施或沟施,重点保护根际环境。青岛乐德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乐德沃”牌复合微生物菌剂原液(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海洋红酵母等),有效活菌数≥50亿/mL,500~1000倍液灌根,每年施用4次以上,每次间隔15 d。

4.4.3 微生物源抗生素农药

农用抗生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盆栽花卉土传病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抗生素主要由放线菌产生,而其中大约90%又由放线菌中的链霉菌产生。链霉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其中50%以上的都能产生抗生素。

杀细菌的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土霉素、青霉素等。杀真菌的抗生素主要有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春雷霉素、宁南霉素、中生霉素、农抗120等,其中,有些抗生素既杀真菌又杀细菌。

5 结语

(1)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预防和治疗,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防为主;治疗要抓住一个“早”字,把病害控制在发病初期。

(2)用常规杀菌剂,如:50%多菌灵WP、99%f霉灵SP;25%阿米西达SC、72.2%霜霉威盐酸盐AS;20%噻枯唑WP、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3%多抗霉素WP、4%农抗120AS等灌根,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盆栽花卉的土传病害。要注意用药时间、用药方式、用药量,要交替用药。

(3)要充分发挥生防菌及其它有益菌在预防和治疗盆栽花卉土传病害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桂平,张红燕.设施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12(1).

[2]程亚樵.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王炳太.潍坊市建立现代植物保护体系的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5(7).

[4]张红燕,石明杰.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土壤灭菌的方法范文第5篇

羊肚菌种植少的原因是因为对于种植条件较高,它不同于其他菌类,对土壤的要求极高,必须种植在中性或者微碱性的土壤中,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土壤最好为肥沃的黑土。再其次是空气因素,需保持足够的氧气,对于温度和湿度要求也较高,它的生长旺季是春季和秋季,适宜生长温度在20度,湿度在70%左右,还要处于一个弱光的环境,所以人工种植它必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2、栽培配方

栽培料的调制极为重要,一般选择木屑,麸皮,米玉芯以及农作物秸秆为主料,搭配其余的一洗配料进行调制,下面本本站提供两个配方:

(1)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益富源种菌菇生态宝1%。

(2)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壳15%、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益富源菌菇生态宝1%。

3、熟料脱袋栽培

选择一个配方调配好之后,在按照1:1.3的比例兑水拌料,拌料完成后堆积发酵20天,在用专用的塑料袋装,每袋装料500克左右。装料完成后将这些袋装料放置在100度的高温环境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间要大8-10小时,即可接种菌丝。采用两头接种法,接种后将袋口封好,放置在22-25度的培养室中培育一月,菌丝即可生长完成,待菌丝长满袋后即可栽培。

4、培育子实体

土壤灭菌的方法范文第6篇

二、合理利用化肥。化肥要进行测土配方施用并补充微肥。氮磷钾肥施用量要比“垅三”增加15-25%。公顷施尿素80kg,二铵200kg,50%硫酸钾75kg。用“45cm双条播”播种机进行两次分层深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一次在播前把施肥总量70%的化肥施入种下15cm处。第二次公顷预留20公斤尿素做叶面追肥外,全部做种肥随播种施入双行间的种下5cm处。满足大豆生育全过程对肥料的需求。

三、选用品种。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采用人工粒选的效果很好,如果用种量大,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选机,其机械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合大豆种植专业户应用。精选净度要求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

四、种子处理: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1%~0.15%辛硫或0.7%灵丹粉或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药剂拌种与铝酸铰微肥拌种同时进行时,需在钥酸铰拌种阴干后进行。要注意采用根瘤菌拌种后,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五、播种质量。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在播种时期上,温度以地表面5厘米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6-7℃时为标准,湿度以10cm耕层内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为宜。如遇春旱要滤水播种以保全苗。一般控制在5月中旬之间进行播种,避免因播种过晚而贪青晚熟。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做到秋霜春防。在播种机械上,可选用改装后的双峰牌2BJ-3型王中王、依农牌2BL-3、依兰精播王2BL-2(3)、勃农等精密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播种镇压连续作业,播后隔日用“V”型镇压器进行补压,确保出苗整齐一致。

五、合理密植。大豆密植遵循的原则是肥地宜稀,贫地宜密;早熟品种宜密,中熟品种宜稀;主茎结荚品种宜密,分枝结荚品种宜稀。公顷保苗35―40万株。

六、及时灭草,中耕促控到位。灭草是“大豆45cm双条播”栽培技术的关键措施。大豆应在播种后到出苗前3天进行土壤封闭药剂除草。同时,“大豆45cm双条播”栽培技术还提倡秋季进行土壤封闭药剂除草处理。对于有机质在2%以下的沙质土和碱性土壤,以及封闭处理难防的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在田间密度过大和种类较多、整地质量差、土块大而多的地块不推荐使用土壤处理剂,应采用苗后茎叶处理,才能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另外,当春季降水少、土壤含水量低时,如使用封闭灭草的方法必须加大喷液量或先进行喷水后随即再喷药。每公顷土壤封闭除草药剂一般为90%的乙草胺加48%的广灭灵乳油0.8-1.0升,混配后兑水300-750公斤进行土壤喷洒,。封闭除草效果不好时,还应及时配以茎叶处理。茎叶处理应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2-4叶时,公顷用25%的虎威水剂1-1.5公斤加10%的禾草克乳油0.75-1.2升混配后兑水300-750公斤。

在田间管理上,第一次浅中耕可在分枝期、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逐垅中耕培土形成45厘米小垅,培土以不压苗为原则,第二次中耕主要是破除板结层,消灭杂草,防止倒伏。中耕后可进行人工拿大草。同时,要进行叶面追肥和防病虫、防徒长等措施。第一次追肥可在第一次中耕培土前的分枝期进行,公顷用菌克毒克1公斤加尿素6公斤兑水500公斤进行苗带叶面喷洒,用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外追肥。第二次追肥在始花期,公顷用尿素7公斤加硼钼微复肥0.2公斤或钼酸铵23克,再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兑水500公斤进行根外追肥。第三次追肥在大豆鼓粒期,根据大豆长势,公顷可用7公斤尿素加惠满丰、金牌655等叶面肥,兑水500公斤喷洒,确保大豆后期不脱肥。第三次追肥如果利用飞机航化喷洒,效果更好。如果大豆前期生长旺盛,为防止倒伏,在大豆初花期至盛花期,每公顷可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PPM水溶液750公斤进行叶喷,或用750毫升矮壮素加水500公斤叶喷,抑制大豆营养生长,减少落花落荚。

土壤灭菌的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马铃薯 连作土壤 放线菌 病害

中图分类号:S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224-01

在本文中我们将选择不同连作年限的马铃薯作为试验目标,分别针对健康植株、病害植株的根区土壤和根外土壤作为试验对象展开分析与研究,探讨马铃薯连作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的相关情况,同时选择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放线菌,用于马铃薯连作土传真菌病害的治理工作中,确保马铃薯种植产量及质量的有效提高。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材料

(1)试验所用土壤:选择健康植株、患有病害植株的根系生长土壤以及生长外部的土壤。选择一级马铃薯种加以种植试验。植株出现的病害属于立枯妊核菌侵入感染类别。

(2)试验所用靶标菌:在本次研究试验中,所选用的靶标菌为4株,包括2株干腐病病原菌,1株黑痣病病原菌立枯妊核菌以及1株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

(3)试验所用培养基:放线菌分离环节所选择的培养基为高氏1号以及腐植酸琼脂。在将培养基倒进器皿之前要一次混合进重铬酸钾,确保重络酸钾的含量满足每升80 mg的标准。在对放线菌加以储存与配备琼脂块环节所选择的培养基础都是高氏1号。在立枯妊核菌的培育、储存与拮抗放线菌的筛选环节所选择的培养基为改良PDA。剩下的几株病原真菌的培育、储存与拮抗放线菌的筛选所选择的培养基均为一般PDA。

(4)试验所用盆钵土:选择区域马铃薯种植土壤,筛检出直径超过1 cm的碎石以及草根等杂物,然后加入基础物质与肥料,使之满足每千克土壤70 g基质,58 g有机肥料的质量浓度标准,分别在每一个盆钵中加入土壤9 kg。

(5)G5菌剂:是经过筛除精选出的1株放线菌,体现出显著的病害抵抗功效,经鉴别确定这一菌剂属于娄彻氏链霉菌。

(6)试验所用马铃薯:此次研究试验所选用的马铃薯品种为经过脱毒处理后的“旱大白”,每一个马铃薯都是50 g左右。

1.2 试验方法

(1)土样采集方法。①根区土:这一部分的土壤在采集的时候所选用方法为把健康植株以及病害植株全部带根挖起,确保植株根系不受破坏。然后轻轻敲打根部,将附着于根系上相对来说较为松散的土壤去除。最后把植株装进采样袋中,然后慢慢加以揉捏,让紧紧附着在植株根部的土壤剥离,这就是我们最终得到的试验根区土。利用这一方法分别得到健康植株根区土以及病害植株根区土。②根外土:这一部分的土壤在采集的时候所选用方法为依次剥离植株种植区间的表面土壤,厚度大概我1 cm,然后选择距离植株生长约16 cm处,挖掘0~20 cm范围内的土壤,这就是我们最终得到得试验根外土。利用这一方法分别得到健康植株根外土以及病害植株根外土。

(2)放线菌分离方法。采用稀释涂平皿法,28 ℃培养10 d后将形态不同的放线菌接人高氏1号斜面,纯化后保存。

(3)拮抗性放线菌筛选方法。①放线菌琼脂块制备:用竹签挑取少量上述上一步骤中分离并保存至斜面的放线菌,于已滴加0.1 ml无菌水高氏1号平皿上,涂布均匀后,28 ℃培养7 d,用7 mm打孔器制成菌饼,备用。②病原菌菌悬液制备方法。向已培养4 d的病原真菌斜面中加人4 ml无菌水,用灭菌竹签将菌丝刮下、磨碎,搅匀制成菌悬液备用。③拮抗放线菌筛选方法。用1 ml、无菌吸管吸取0.1 ml病原菌菌悬液于PDA平皿上,涂布均匀后,将已制备好的放线菌琼脂块接于其上,菌面向上。28℃培养4 d待病原菌均匀长满整个平皿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抑菌圈直径。④拮抗性强、中、弱及无的分级标准分别为d≥14 mm、14 mm>d≥10 mm、10 mm>d>7 mm及≤7 mm。

(4)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抑菌试验方法。利用上一步中筛选出的拮抗圈直径较大且透明度较好的10株放线菌进行无菌发酵滤液抑菌试验。将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与冷却至50 ℃左右的PDA培养基按体积比1∶4混匀后倒平板,以无菌水代替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为对照。用灭菌竹签挑取病原菌琼脂块于上述平板中央,菌面向下,每处理3重复。28 ℃培养40 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

1.3 数据处理

选择Microsoft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SAS8.0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及Ducan's多重检验。

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占放线菌总数的比例=拮抗放线菌株数/对应土样中放线菌总株数×100%。

2 试验结果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从连作马铃薯健康植株根区土,病害植株根区土,健康植株根外土,病害植株根外土中分离得到的放线菌总共为210株,筛选得到对植株病害菌具有抵抗功效的放线菌共有57株,约为试验所用到所有放线菌数量的27%,在所有的放线菌中,对大丽轮枝菌以及硫色镰刀菌具有抵抗功效的依次是39株和36株,在所筛选到全部放线菌中依次占到了约18%及17%的比重。对于茄病镰刀菌以及丝立枯妊核菌具有抵抗功效的株数依次是29、25,在所筛选到全部放线菌中依次占到了约14%及12%的比重。

通过试验证实,就根区土壤来说,病害植株所筛选得到的拮抗放线菌比重通常要明显超过健康植株。不过这一现象也不是一定的,具体要结合实际来看。针对根外土壤来说,拮抗性放线菌比重,除了立枯妊核菌,剩下的3株占据比重都呈现出健康植株明显高于病害植株的规律。

3 分析与讨论

经过本次的试验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在甘各种连作年限马铃薯的根区土壤与根外土壤内都有拮抗性放线菌,对于导致马铃薯病害的真菌体现出一定的抵抗功效,不过拮抗功效较为显著的放线菌类别占据的比重并不是很高。在病害植株根区土壤和根外土壤内所有的拮抗性放线菌占据比重一般是表现为超过健康植株的规律。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我们能够证实连作马铃薯由土传真菌侵害感染所造成的根系病害严重程度加重和土壤内拮抗放线菌数量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也能够清晰的看出,连作土壤内是真的含有放线菌这一物质的,且体现出显著的抵抗病害促进植物生长的功效。因此可以在马铃薯连作土传真菌病害的预防与治理中加以推广应用,并加大对这一领域知识的探究力度。

参考文献

土壤灭菌的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马铃薯;黄瓜;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富硒效果

中图分类号:S532;S642.2;S5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153-02

Absorption Effects of Selenium of Potato and Cucumber by Using Bio-organic Fertilizer and Compound Biological Bacterial Manure

HUANG Guang-yu1,ZHOU Ying-hong2,CHEN Yong-bo1,MA Zuo-jiang1,SHI Yue-ming1

(1.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Hubei Province, Enshi 445000, Hubei,China;

2.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 214153, Jiangsu,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selenium of potato and cucumber by using bio-organic fertilizer and compound biological bacterial manure was studied. The pot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ggest influencing factor of selenium content in potato tuber and cucumber was the concentration of selenium in base material. The selenium content increased by adding the selenium concentration in base material. The selenium content of product can be increased by the microorganism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but it can be reduced by using enormous bio-organic fertilizer because the selenium can be absorbed by the bio-organic fertilizer. The selenium content can be increased in potato but reduced in cucumber by using the compound biological bacterial manure. The agricultural chemicals can increase the selenium content of product.

Key words: potato; cucumber; bio-organic fertilizer; compound biological bacterial manure; absorption effect of selenium

硒是人和动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富硒产品,尤其是植物硒产品,可以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防癌抗衰老,因此,人们研究了土壤施硒、叶面喷硒、水培等多种方法来提高产品中的硒含量,为生产富硒产品提供了有效途径[1-7]。湖北省恩施市是迄今全球发现的惟一高硒区,具有丰富的硒资源,产出的各种农作物和中草药中含有大量的硒元素,为全国72%的低硒和缺硒地区带来了希望。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有研究[8,9],但其能否成为硒元素的良好载体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在基质中添加硒元素,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农药对马铃薯、黄瓜富硒效果的影响,以期为硒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马铃薯品种:米拉(由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提供);黄瓜品种:春秋架王(由恩施州农业科学院园艺药材研究所提供)。

生物有机肥(由恩施和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3 kg肥料在高压灭菌锅中125 ℃灭菌1 h作对照,分成3份,每份1 kg, 其余处理不经过灭菌直接使用。

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恩施和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将复合微生物菌剂(以下简称菌剂)稀释500倍备用,每次施用前临时配制。

Na2SeO3溶液:称取Na2SeO3(化学纯)75 g,溶解于0.1 mol/L盐酸溶液中,加水至10 L,混合均匀,此溶液Se元素浓度为3.2 g/L。

农药配制:称取40%多菌灵悬浮剂7 g、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2 g、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2 g、4.5%高效氯氰菊酯2 g,加水2 L,搅拌均匀后备用,每次施用前临时配制。

栽培基质:菜园土。

1.2 试验方法

1.2.1 土壤处理 试验土壤分2组,分别用于马铃薯和黄瓜栽培,每组取菜园土约1.5 m3,弃去石块和宿根等杂物,研碎后装钵,每钵10 kg,共装144钵,分为9组,编号分别为1~9,每组16钵,每钵加硫酸钾型NPK复合肥5 g,按试验要求喷洒亚硒酸钠溶液后混合均匀。

1.2.2 正交试验设计 L9(34)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各因素中以1水平为对照。

1.2.3 分析检测方法 Se含量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在本试验中,基质中添加Se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20、40 mg/kg。马铃薯和黄瓜收获后,对样品中总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因素对马铃薯硒吸收影响的主次顺序是B、D、A、C,富硒效果最好的组合是A2B3C2D2。施用1 kg未灭菌的生物有机肥硒含量比对照增加2.60%,而施用4 kg未灭菌的生物有机肥硒含量比对照降低53.01%,表明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对马铃薯富硒有一定的作用,但生物有机肥对硒元素有吸附作用,过多施用抑制了马铃薯对硒元素的吸收;施用1 L亚硒酸钠溶液的处理马铃薯中硒含量比对照增加2 447.05%,施用2 L亚硒酸钠溶液的处理马铃薯中硒含量比对照增加4 020.59%,表明基质中硒含量越高,马铃薯富集的硒越多;农药施用4次的处理马铃薯硒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83.07%;菌剂施用4次的处理马铃薯硒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29.14%。

试验因素对黄瓜硒吸收影响的主次顺序为B、A、C、D,富硒效果最好的组合是A2B3C3D1。施用1 kg未灭菌的生物有机肥硒含量比对照增加45.96%,而施用4 kg未灭菌的生物有机肥硒含量比对照降低47.28%,表明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对黄瓜富硒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有机肥对硒元素有吸附作用,过多施用抑制了黄瓜对硒元素的吸收;施用1 L硒溶液的处理黄瓜中硒含量比对照增加4 627.59%,施用2 L硒溶液的处理黄瓜中硒含量比对照增加7 575.86%,表明基质中硒含量越高,黄瓜富集的硒越多;农药施用6次的处理硒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92.14%;喷施菌剂会抑制黄瓜对硒的吸收。

3 小结

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对马铃薯、黄瓜富硒有一定的作用,但生物有机肥对硒元素有吸附作用,过多施用抑制了马铃薯、黄瓜对硒元素的吸收,马铃薯施用1 kg未灭菌的生物有机肥硒含量比对照增加2.60%,而施用4 kg未灭菌的生物有机肥硒含量比对照降低53.01%;黄瓜施用1 kg未灭菌的生物有机肥硒含量比对照增加45.96%,而施用4 kg未灭菌的生物有机肥硒含量比对照降低47.28%。基质中硒含量越高,马铃薯、黄瓜富集的硒越多,施用1 L亚硒酸钠溶液的处理马铃薯中硒含量比对照增加2 447.05%,施用2 L亚硒酸钠溶液的处理马铃薯中硒含量比对照增加4 020.59%;施用1 L硒溶液的处理黄瓜中硒含量比对照增加4 627.59%,施用2 L硒溶液的处理黄瓜中硒含量比对照增加7 575.86%。农药施用4次的处理马铃薯硒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83.07%;农药施用6次的处理黄瓜硒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92.14%。菌剂施用4次的处理马铃薯硒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29.14%;喷施菌剂会抑制黄瓜对硒的吸收。

参考文献:

[1] 院金谒,王 朴,刘正兴,等.土壤施硒对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1):19-22.

[2] 徐春霞,李向民,肖永绥.土施硒肥与茶叶含硒量和产量的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1996,5(1):71-75.

[3] 陈旭东,付 杰,夏小欢,等.喷施叶面硒肥对绍兴茶叶含硒量的影响试验初报[J].中国茶叶,2010(4):17-19.

[4] 魏 丹,杨 谦,迟凤琴,等.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1):39-41.

[5] 史衍玺,杜振宇,马 丽,等.不同施硒方式下小白菜对硒的吸收与积累过程[J].土壤通报,1998,29(5):229-231.

[6] 彭祚全,陈小华,朱和绪,等.活化硒矿粉与农作物补硒[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6):59-62.

[7] 彭祚全,胥学良.活化硒矿粉用于农副产品补硒的初步试验[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