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保健的概念

儿童保健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第1篇

1儿童保健学中的发育和行为由来

    儿童保健学从诞生之日始,其内涵始终贯穿着 生长和发育并举,二条腿走路的方针。实际上,儿童 保健学的前身是与小儿神经学融合在一起的。在 20世纪50年代,自我国儿科学会成立了神经学组 后,小儿神经便与儿童保健分离。继后,儿童保健在 我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组,从这种分化上来看,足以 显示儿童保健内涵中的发育行为是以大脑发育、神 经成熟为基础的。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第二代儿科著名专 家郭迪教授高瞻远瞩地强调儿童发育和行为在儿童 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运筹帷幄,引领研究生们开展了 发育行为的一系列研究,诸如图片词汇测试的标准 化、学习困难原因分析、儿童铅中毒对智力的影响、 汉语表达文字的研究等等。在80年代中期,由于社 会经济文化发展,儿童健康强调身心发展,发育行为 与生长营养同等重要。此时郭迪教授与著名神经科 专家汪梅教授率领团队开展了全国16省市0 ~ 14 岁儿童智能迟缓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且在联合国儿 童基金会项目中设计了具备我国特色的儿童生长发 育保健卡。有机地整合了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适 宜应用于千家万户,此成果曾在当时由郭迪教授代 表我国在联合会儿童基金会的学术会议作为成果和 适宜技术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迄今这些数据已被国 际上的一些专家视为珍宝,生长的数据被用于肥胖 的对照研究中,而发育进程仍应用于欠发达地区的 家庭和社区儿童保健中。除了郭迪老教授之外,国 内著名前辈还有刘湘云教授、姚凯南教授、魏书珍教 授等一批老专家分别在上海、西安、青岛等辛勤耕 耘,播种了发育行为的优良种子,悉心浇灌和培育, 使我国的发育行为儿童学在80年代初露端倪。回 顾这个学科的发展历程,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激老 专家老教授的奉献和贡献,也一定铭记在心,终生 不忘。

2儿童保健学中的发育和行为儿科发展

    如果说20世纪70年为发育行为儿科的概念 期、80年代为孕育期的话,90年代则是迅速发展的 时期。这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儿童保健与国际 社会接轨,强调了儿童的早期发展。因此,在初级保 健中将发育筛查纳入常规保健中,二级保健逐渐关 注正常与高危儿的发育偏离现象,三级保健特别是 教学医院陆续开设发育行为专科门诊,如学习困难、 多动症、行为问题、睡眠障碍、语言障碍等等。90年 代后期中国一些三级医院相继成立发育与行为儿科 的临床科室,体现了从发育行为的群体保健走向个 体保健和临床的诊治。至此,发育行为儿科进入了 新的发展阶段,逐渐趋向成熟。

正当我国发育行为儿科处于迅速发展之时,无 独有偶的是1999年美国儿科学会正式批准发育行 为儿科学为儿科学中的第13个亚专业,这对我国的 发育行为儿科是一个很大的促动,更兼海内外的学 术交流日益频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陈作耕 教授、蓝芷芊教授领导的体格和智能发展协会自 2003年以来,每年组织一次来自香港、新加坡、澳门、台湾和我国大陆发育行为专业医生,以某一发育 行为问题或障碍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大大地推动了 这个亚专业的纵深发展。其间,也倍受中华儿科学 会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我国著名的老专家吴希如教 授、何晓琥教授、陈荣华教授以及当今儿科学会主任 桂永浩教授每一次都参加了发育行为儿科的学术交 流和讨论,耳闻目睹了发育行为儿科专业队伍的日 渐扩大,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并不断地给予建设性的 指导和指示,使发育行为儿科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 不断迈进,终使2009年在全国成立发育行为儿科工 作小组,2010年成立发育行为儿科筹备小组。

3 发育行为儿科的挑战

    一个新的亚专业不比现有的其他专业,有传承 有积淀,新专业是平地而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尽 管我国自2003年以来相继出版了三本发育行为儿 科学、一本发育行为儿科学临床诊治手册,但是专业 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却是重中之重,迫在眉睫。

我国的发育行为儿科学应当包括以下内涵:1) 掌握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进程;2)识别发育行为的 偏离、问题和障碍;3)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对躯体发育 和现状的影响;4)处理慢性病的心理社会问题;5)咨 询发育行为障碍对儿童生命质量极其家庭动能的损 害;6)诊治常见的发育和行为问题和障碍;7)适当的 转诊至相关的专业。

发育行为儿科学的核心是评估。评估是一个过 程,包括病史采集、家庭约见、儿童观察以及各种心 理、发育和行为测试。评估又有周而复始的监测特 点,通过评估确立诊断,发现个体儿童的弱势和长 处,制订扬长避短的干预或治疗计划,又通过再评估 显示其疗效,并调整干预或治疗目标。评估是动态 反映个体儿童成长中的变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 个过程。然而,我国的临床评估工具严重不足,即便 已有的评估工具也面临着需要更新和重新标准化的 问题,更令人遗憾的是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奇缺,因 此,目前我国的临床评估是处于瓶颈的状态。

发育行为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也亟需熟悉和掌 握。从事本专业人士应在诊断上要有新转化,转化 表现三个特征:1)从过去的分类诊断(是与否)趋向 维度(多轴)诊断;即考虑儿童诊断时的年龄、智力状 况和问题或障碍的严重度;2)从平面诊断趋向立体 诊断,即考虑疾病的同时也涉及儿童心理、功能及养 育的环境;3)从个体化的诊断趋向团队的诊断,即相 关专业对共患病的诊断。在诊断的标准上,应参照 美国精神疾病分类手册第4版修订版(2000年)、国 际疾病分类手册(1996年)、婴幼儿心理健康和发育 障碍诊断分类(1996年)、以及儿童青少年健康功能 的国际分类(2001年)。

4 儿童保健学与发育行为儿科的和谐发展

    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儿科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 成,既有重叠,更有互补。我国的儿童保健学具备完 善的三级网络系统,在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下,充分 显现了社会进步下的保健质量的显著提升,从广大 儿童健康保障走向了个体儿童的生命质量提高。正 是凭借着儿童保健这片肥沃的土地,才使得发育儿 科脱颖而出。从原本属于儿童保健学中分化出来, 分化意味着发展,发展中注重相互的合作。

在两个专业的和谐发展过程中,儿童保健侧重 于发育和行为的筛查、以及综合保健,正常儿童的预 见性指导,0~ 3岁儿童的早期发展、常见的发育行 为偏离或问题、对高危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和早期 干预,并且有转诊渠道。其服务对象以面为主,兼顾 点面结合,受益者为广大群体儿童。而发育行为儿 科学则更多地关注临床中所有的问题或障碍儿童 侧重于当今那些高发生率、低严重度的障碍,如学习 障碍、语言障碍,排泄问题等,适当地关注低发生 率、重度的障碍,如孤独症障碍、广泛障碍等。

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第2篇

儿子出生后9个月还不会爬,后来学会走了才能在地上爬。当时,我问过一些长辈,他们觉得没大碍,会走就行了。可现在我知道这是儿子动作不协调的征兆。要是那个时候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我痛恨于自己的无知,现在追悔莫及,看到还不懂事的孩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心酸,担心孩子以后难以胜任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我该怎么补救呢?期待专家给我良方。

谢谢!

上海 小王

小王家长:

归纳你所提供孩子的情况:1、婴儿时期爬行少;2、特别怕痒;3、不会跳绳、拍球;4、动作显得笨拙;5、无耐心等。你儿子可能是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你知道有关感觉统合功能的知识吗?

什么是感觉统合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问题,最早在1972年由美国一学者提出,目前我国在教育界和医学界已普遍引起重视。所谓的感觉统合是指各种感觉通过感觉器官(眼、耳、鼻、皮肤、关节等),经过神经传入大脑,大脑再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最后形成对外界的感知,并且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过程,即为感觉统合。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当感觉器官把感知到的感觉传入大脑后,大脑对传入的信息分析有误、最后形成的感知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即为感觉统合失调。

为什么会引起感觉统合失调

1、主要是环境因素:(1)活动空间小,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2)缺少玩伴和户外活动,而家长对孩子又过度的保护或管束太严;(3)过早进行认知教育等原因造成孩子动得少。

2、其次与遗传和围生期的因素有关如早产、剖宫产等。

感觉统合失调有哪些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除了普遍有动作不协调或对皮肤的触觉过于敏感外,还常有:

1)过度活动与注意力不集中:无目的的奔跑,丢三拉四。

2)行为问题:交往不良,适应能力差。

3)肌肉张力不足:姿势不端正,易跌。

4)空间适应差:常东碰西撞,弄坏东西。

5)计划困难:做事动作慢无时间概念。

6)学习问题:读、写困难。

如何判断感觉统合失调

可以去医院或儿童保健所,做感觉统合能力的测评有助了解孩子感觉统合的能力。

如何纠正感觉统合失调

通过感觉统合功能训练是最有效的纠正方法,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儿童乐于参与。

给你的建议

不用过于自责,应首先明确你的孩子是否存在感觉统合失调,以哪一类的失调为主,只要能够坚持这方面的训练就可改善你孩子的状况。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每周二、四下午设有专科门诊,可以做感觉统合功能的测评,并设有感觉统合功能训练中心,有专职人员指导训练。

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第3篇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江)的区域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以“整合社区卫生资源、提升社区卫生精细服务”为核心理念,符合国家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符合农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是适应现阶段县域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适应以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和社区卫生业务特征的一体化全面解决方案。

银江区域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不仅是一个应用系统,而且是以咨询实施的方式逐步形成县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模式、方法,提炼社区卫生责任医生工作、社区卫生绩效、社区卫生管理、社区诊断及居民享受社区卫生服务模型,保证核心理念的实现,为满足用户的确切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系统特点

银江区域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全面覆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全面引入虚拟网格管理及重点人群服务网格模式;以角色岗位驱动集成化设计;以工作站形式提供信息实时整合;以实时、轨迹化管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以WEB桌面集成体现一体化展示;简化责任医生日常工作。

系统组成

银江区域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包括网格化健康档案系统、慢病管理系统、儿童保健系统、妇女保健系统、社区疾病控制、社区HIS系统、社区体检系统、社区LIS系统和综合管理等功能模块,一方面各模块相对独立,分别具有完善和细致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卫生用户全面深入的服务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它们又能融会贯通、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化集成应用,满足用户社区卫生管理的整体需要。

1. 网格化健康档案系统

网格化健康档案系统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建立居民家庭档案和社区基本档案。用以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工作人员用于管理、维护社区、家庭、个人的基本健康、行为习惯、既往病史、卫生环境资料和各类动态健康问题记录。对社区健康档案进行精细、网格化管理,形成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医疗、公共卫生业务统一集成到以家庭为核心的网格,有助于实现医疗数据系统化和层次化。

2. 慢性病专项管理系统

对于13亿的人口大国来说,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社会无法避免、且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大量慢性病的常规、康复保健治疗与现有医疗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银江慢性病专项管理系统全面导入疾病管理的概念,系统以健康档案为基础,提供慢性病种患者的随访、监测、健康教育处方、治疗方案管理、基本资料查询、业务提醒等功能。内嵌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精神病管理、肿瘤管理、冠心病管理、脑卒中管理标准业务流程。并提供慢病管理通用模板,各地区可根据当地要求,动态配置,灵活建立更多的慢病管理专案。疾病管理以“改进诊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为目标,实施社区慢性病专项管理,针对慢性病治疗,提倡一体化的病程干预及管理机制。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专项管理和个性化医疗服务,同时也便于医疗机构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3. 儿童保健系统

儿童保健系统主要管理和维护社区儿童基本资料、6岁以下儿童体检管理、儿童体检预警、体弱儿童管理、死亡登记等。通过健康检查,得出科学的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结果,提出合理的喂养建议,对营养不良及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不同病例实行专案管理,显著提高了儿保工作质量与效率。结合行政与业务需要提供儿童体检、生长发育监测、死亡监测、体弱儿管理、听力筛查等业务管理。

4. 妇女保健系统

妇女保健系统本着“关爱女性”的理念系统,重点对辖区内育龄妇女和产妇进行重点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孕产妇初次检查、产前复查、复查预约、高危管理、产时产妇及婴儿情况、产后访视、死亡登记等,通过对孕产妇的怀孕、分娩和产后访视全程的动态管理,从而掌握孕产期各种危险因素,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婴幼儿先天性遗传疾病及传染病发病率。结合行政与业务需要提供围产期保健追踪、健康教育、生殖健康管理、死亡监测等业务管理;实现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专项管理,为已婚育龄妇女定期做妇科检查,提供妇科专项检查;提供婚前医学检查专项业务登记功能,记录和管理男女婚前检查基本信息、检查信息(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教育、结果报告及发放婚检证明。内置妇女保健方面的卫生统计报表。

5. 社区疾病控制系统

社区疾病控制系统主要涉及对各类传染病日常监测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应急处置。疾病的日常监测管理内容比较宽泛,包括急性传染病、结核病、计划免疫、寄生虫病、艾滋病、意外伤害、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营养卫生、食品卫生、实验室样品检验检测、出生死亡统计、卫生资源管理等内容;应急处置则包括对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事件、辐射事件、毒种丢失、不良反应、医源性感染、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的专业处置工作。社区疾病控制系统同时建立卫生直报功能,与政府公共卫生系统建立长效动态接口,辅助上级卫生行政机构监管。

6. 社区HIS系统

社区HIS系统是一个小型的医院管理系统,实现社区诊疗的信息化改造。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而设计,患者费用结算时间明显缩短,提供电脑打印发票和每日费用清单,改善医疗服务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可以在系统中及时控制并建立欠费催款体系,减少患者费用管理中的盲点,维护医疗机构权益。通过计算机严格各类药品管理,彻底改观传统模式下药品管理糊涂帐的局面,堵漏增效。同时社区HIS系统与医保留有接口,可以实现医保刷卡、医保结算等,极大方便了社区居民,最终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7. 社区体检系统

社区体检系统根据不同社区体检需要,可灵活配置多套健康体检套餐。按照实时工作站模式、体检结果实时操作简单,易用性强。它提供了与HIS、LIS、PACS等系统的接口,可将心电图、血、尿常规等常规报告单从LIS系统中适时自动导入健康体检系统。主检医生可根据体检结果,进行总检报告、健康处方和健康教育指导。当体检中出现异常指标时,系统自动预警,提醒医生注意,发出复查通知并可以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基本的风险评估。个人可通过互联网或医疗机构内网方便快速的查询到每个人的体检结果,有效提高体检工作的效率。

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福利;医疗保健福利;残补型儿童福利;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

【中图分类号】R-1

一、儿童医疗保健福利的基本概念

北京大学学者刘继同认为,儿童医疗保健福利即为儿童健康照顾服务,儿童健康照顾服务是儿童福利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决性组成部分,是儿童生存发展保护服务的出发点和核心组成部分,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前提和物质条件,地位非常重要。[1]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儿童健康的标准是指儿童各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以及心理发育良好,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即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2]

二、我国儿童医疗保健福利的实证研究

在对我国儿童医疗保健福利的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们则从实际出发,对儿童医疗保健福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 研究背景

总体看来,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已经走过了传统补缺型阶段,目前正向适度普惠型阶段迈进。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选取了安徽省利幸县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进行调查访问。

(二)研究方法

调研工作于2012年5月开展。调研方式包括深度访谈和座谈两种。在被访人员的选择上,除了考虑了城乡差异和性别等特征之外,主要根据目前各种类型的儿童服务实际提供和接受情况,选取了来自教育、医疗保健、民政、公安、儿童福利机构、村委会/居委会等部门的工作者,以及家长和儿童代表等部门。

(三)研究内容

1、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国家基本上都能够免费提供,只有一些具有选择性的疫苗注射需要人们自费。大部分人都能够给孩子提供;但是需要自费的那一部分疫苗注射则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访问者:为了方便那有没有不去打针的?

村干部:基本都去打,现在家长也比较重视这个。

2、营养干预

营养午餐这个概念是最近才兴起的,国家为了能够让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能够摄入更多的营养,在某些地区试点,免费提供了课间餐。但是课间餐只在乡村地区公立学校中提供,城镇地区或者是私立学校中的孩子都不能够得到惠及。

访问者:你们这有没有营养午餐这个项目,就是孩子在学校吃午餐或者早餐不在家吃的情况?那是自带的还是学校统一做的呢?那是谁出资的呢?

村干部:有,学校统一做的,政府出的钱,国家支持贫困县的措施,已经好几年了。两个鸡蛋,一瓶牛奶,这是课间餐,不是正餐,也不是午餐。

3、 健康干预

关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主要还是由家庭和学校提供,其他的社会主体之能够发挥一部分的作用。

访问者:对小孩的不要吸烟、酗酒这些健康教育是谁在做?

卫生保健:社区的村委会和居委会有广播宣传,贴墙报宣传。

访问者:有没有心理咨询。

卫生保健:没有。

三、我国儿童医疗保健福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 儿童医疗保健福利存在的问题

1、 城乡差别比较大。

这在我们的调研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由于城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员密集程度等都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别,因此,也出现了差距相当大的儿童医疗保健福利的状态。例如儿童健康档案的建立这方面。

2、 人员缺乏专业性。

类似于利幸县,由于能提供的工资水平有限,许多的专业性人才难以引进,导致专业性人才的缺口大,相关工作也很难开展。例如:儿童的心理健康咨询。

3、 资金匮乏。

许多项目不能开展,其本质问题还是资金的缺乏。而今,虽然我国的经济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各个省份之间的财政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例如:营养午餐的提供。

4、 覆盖范围有限。

一些有利于儿童保健的项目的展开,只覆盖了小部分儿童,而其他的儿童则难以享受到福利待遇,由此会产生不公平,因此,覆盖范围太窄也会成为阻碍儿童福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儿童档案的建立。

(二) 针对儿童医疗保健福利问题的对策

从调研材料和调研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儿童医疗保健福利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的,亟待我们解决。

1、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鸿沟,在儿童福利方面尽量做到公平平等。

我们应该做到:(1)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制度,统一进行管理;(2)对农村地区进行补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3)为农村儿童提供与城镇儿童同质的儿童福利。

2、 吸引各类专业化学科的优秀人才,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水平。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儿童福利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2)加大本地儿童福利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力度。

3、 加大对儿童医疗保健福利的投入,重视儿童的基本医疗保健福利。

为了能够营造一个更加好的儿童医疗保健福利的环境,我们应该做到:(1)"开源",开源不仅仅是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还必须充分重视社会的捐赠;(2)"节流",这一部分主要是需要通过各类群体的监管这样才能够建立自己的公信力。

4、 建立大众化的儿童社会服务,由残补型儿童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

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出这样的努力:(1)建立一个完整完善的儿童医疗保健福利制度;(2)加大对儿童医疗保健福利的投入;(3)加大对适度普惠型的儿童福利的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第5篇

天津妇幼保健中心以妇女及儿童为服务对象,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借用极具美好含义的“四叶草”作为贯穿空间的设计元素,每片叶子赋予其不同的色彩和寓意,造型优美且寄托美好的愿望。

4个心形叶有4种颜色:绿色代表健康、生命,黄色代表幸运、温馨,绿色代表安静、秩序,粉色代表温柔、呵护。

区域设计,色彩划分

入口大厅采用了由四叶草演化而成的柔和弧线造型,营造出“呵护港湾”的设计主题,温馨而兼具母性特色的粉色点缀其间,让空间既简洁现代,更体现对妈妈和宝贝们的贴心呵护;弧线造型贯穿于所有空间,配合防撞耐擦洗材料,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就诊空间。

儿童区采用了代表健康自然的绿色,同时也代表儿童旺盛的生命力;产前产后区域以粉色为主色调,配以美好含义的四叶草造型,设计师在所有阳角处都做了圆角处理,让妈妈们充分感受到贴心和甜蜜;办公区静逸的蓝色调让人身处其中,冷静富有效率;整洁的天花和墙面让空间具有秩序感;不同区域不同色系,但每个区域并不是单独一种颜色,同色系色彩的搭配,配合柔合的灯光,适宜的色温,使整个空间温馨、静谧。

在标识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与空间风格的协调性,各层色调区分,造型与整体设计理念相切合,让标识自然融入环境同时又不失醒目,对标识字体和大小都作了细致地研究。

楼层布局,合理便利

在楼层布局上,充分考虑患者人群的特殊性,将较低楼层设置为儿童区域;中间楼层设置为孕产妇就诊区域,行政办公区设置于最高层;

婴儿游泳区因需要大量供水,且楼层承受荷载较大,因此设置于一层且与地下锅炉房靠近,以便于取水和保温;

婴儿筛查区分为安静区及喧闹区,两者在流程上既有差别又紧密相连,因此将其分布在同一楼层的东西两区,即可彼此呼应又互不干扰;

考虑到患者多为婴儿和孕妇,在平面布局中充分考虑了人性化和隐私保护,在婴儿区分别设置哺乳室和换尿布区,在孕妇活动及更衣区设置安全扶手。

室内设计,强调整合

对于保健中心的室内设计,设计师一再强调“整合”的概念,包括标识和家具的设计、材料选择等都要与整体空间保持协调感。不仅考虑空间造型主题的设计、照明空调舒适节能的规划、抗菌耐久性装饰材料的选择,而且还考虑到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的整合,使室内空间的设计让使用者感觉亲切、舒适。

如考虑到孕妇和儿童的安全性以及儿童好动的天性,在公共区域的墙面设计上采用了防撞和耐擦洗的饰面材料,同时在所有阳角的部分都做了圆弧包角处理;既有效保护了患者和医院的环境,又将墙面上凌乱的电箱、消防栓、管井门之类影响美观的设备做了很好的隐蔽,使整体效果整洁、统一。

专家点评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这一项目,在室内设计中,结合妇女、儿童的自身特点进行设计。如四叶草的演化、色彩的区域划分等,使医院不仅温馨漂亮,更具有实用性。在妇女和儿童两个不同的区域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整体上很有特色。

——庄念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获奖感言

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对健康概念的更新,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消费理念促进了小儿推拿的发展,而小儿推拿的临床疗效又提升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绿色消费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人们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绿色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消费。小儿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也将成为较有潜力的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发展趋势;推拿手法;绿色消费;绿色医疗;儿童

小儿推拿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治疗方法,可以说与人类的文明史共存,在人类抗击病魔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到近代由于西医的传入与发展,特别在儿科领域,抗生素等药物的出现与应用,使人们看到许多急症和感染性疾病能得到有效医治和及时控制,于是对包括推拿在内的中医治疗有所忽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如西药的毒副反应、大量耐药菌的出现和非器质性病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等,西医的某些不足之处日渐显现,从而使人们对这两种医学体系有了审慎的思辨,在重新认识西医的同时,也重新发现了中医的闪光点。

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目前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近年来,人们开始倡导整体治疗观念,提倡自然疗法和绿色医疗,推拿作为自然疗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绿色消费理念促进小儿推拿的发展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破坏的关系。如何将资源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既要使目前一代人得到最大的、持久的利益,又要保护其潜力,以满足后代的需要,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一些生态学家在1980年提出的。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新模式,很快取得全人类的共识,并成为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明确选择,于是出现了一种以简朴、方便和健康为目标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以“绿色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人们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绿色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消费[1]。由于绿色消费才开始兴起,其本身尚未呈现出稳定的特点,特别是绿色医疗消费对许多人来说依然是非常陌生,再加上绿色医疗中主要是针对慢性疾病、亚健康患者,对急症、重症存在一定缺陷,致使许多人在生病时首先选择静脉用药。但从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患者家庭分析,家庭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对儿科绿色医疗消费格外关注,他们对抗生素的应用非常慎重,在孩子生病时,首先选择推拿。在医生告之需要抗生素时,也配合推拿而缩短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这说明绿色医疗消费的形成是随着其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形成的,而绿色医疗宣传教育、科普知识推广具有提高人们绿色医疗意识的作用。当然,绿色医疗消费意识的上升不是一种从天而降的偶然现象,也不仅仅靠宣传教育手段就能达到,它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产物。绿色医疗消费是一种有益于人类自身健康发展的新思想,也是21世纪的主要潮流。

2临床疗效确定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

以三字经流派推拿为例,阐明临床疗效对小儿推拿的作用。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自1955年建科以来,以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疾病,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系统的治疗方案。如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临床取穴:平肝清肺10min,清天河水10min(热重改用退六腑10min),顺运内八卦5min,治疗3次,有效率96%,治愈率72%;临床观察了60例伤食呕吐患儿,治愈5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96.7%。总之,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采用推拿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其经济效益近5年来,平均每年以33.8%的速度持续增长。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在急性发作期采用药物控制症状,在临床症状消失后,进行保健推拿以提高患儿自身抗病能力,待3~4周后再次进行推拿,以减少感冒次数,从而起到治病及预防保健作用,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提升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

3小儿推拿的发展方向[2]

3.1继承前辈在小儿推拿领域中的诊治经验,向更高、更新、更广的医疗技能空间发展所谓更高,就是指小儿推拿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疾病的原因、病机、辨证施治手法理论等的研究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这是小儿推拿向前发展的根本任务;所谓更新,就是指小儿推拿疗法的适应范围将向新的领域挑战和拓展,象当今较为多见的小儿肥胖症和被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小儿脑性瘫痪等将会在未来取得较好的疗效,这是小儿推拿向前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所谓更广,就是指小儿推拿在未来将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盛况空前的世界性医学,这是小儿推拿学科向前发展的美好前景。

3.2为小儿保健养身、增强体质提供全新的医学途径,这也是时代赋予小儿推拿的历史新使命当今,小儿推拿疗法正以它独特的手法、神奇的功力、显著的效果,为儿童保健要从小儿抓起,尽早打好健康基础方面,小儿推拿有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小儿推拿疗法并不是以消除原始致病因素及逆转病理变化为特长,而是从总体上对小儿的各种机能状态进行整体性调节,从而起到治病及预防保健作用,消除疾病前的“亚健康”状态,这对增强小儿体质和提高防病能力起着决定作用。

3.3小儿推拿的发展前景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目前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

小儿推拿迎合了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作为一种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被人们所认可与接受。其操作简单,凡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者,基本上都能掌握手法操作,当然要求施术者做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并非易事;其施术方便,不论何时何地、条件优劣,都能对求诊儿童施治;其疗效灵验,在诊断正确和手法得当的前提下,通常都会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费用低廉,比起针、药来要相对便宜,既免除患儿的服药困难,惧怕打针之苦,又节省医疗费用,迎合儿童的医疗和保健需求。因此,小儿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也将成为较有潜力的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

【参考文献】

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第7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入新课,应该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形式可多种多样。

1.1由情景导入

例如在学习生长发育、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通过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导入新课。如:6个月的琦琦,体重7kg,身高65cm,刚开始出牙,能发单音,能辨别生人与熟人,可伸手取物,能独坐片刻。妈妈问:我的女儿发育是否正常?如何正确评价小儿的生长发育?此情景在学习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内容时可以延用。如:怎样合理喂养才能促进琦琦的生长发育?请你指导琦琦的母亲实施合理的喂养。琦琦现在应该打什么预防针?预防什么病?请你指导琦琦的母亲进行正确的预防接种。

1.2由问题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例如在学习正常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特点及护理时,采用幻灯切入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3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例如学习惊厥患儿的护理时,利用癫痫患儿突然发病倒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由案例导入

例如在学习婴幼儿腹泻、小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贫血、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患儿的护理时,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典型案例导学。教无定法,但导必有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导入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设计、巧妙运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课堂应用

2.1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通过情景、问题、案例等方法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成果展示,学生点评;最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并且对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以PPT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如学习腹泻患儿脱水的判断时,可以用视频、动画、CAI课件展示病例,使学生对脱水程度和脱水性质有感性认识。

2.2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讨法等教学方法,并且可以把这些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应用。如学习疾病的护理评估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景,讨论如何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让学生模拟接诊展示讨论结果;学习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整个学习过程以典型案例为主线,用临床表现反推病因及发病机制,根据临床表现推断出“患儿”的健康问题,拟定护理计划。学习健康教育时,讨论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的内容有哪些,通过角色扮演展示结果。

2.3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愉快又适度的紧张氛围中探究,最后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

三、总结拓展

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教学内容得到升华,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3.1课堂总结的意义

总结在于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纳、提炼、升华,深化概念,反馈信息,去粗存精,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3.2总结拓展的方法

儿童保健的概念范文第8篇

实体之“实”

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宣传处负责人翁可为向《中国医院院长》介绍,该线下实体机构作为独立的医疗机构,有着完善的管理规范、科室设置,与其他医疗机构无异,但特点在于为线上医疗服务提供落地支持,同时进行协同的业务管理。而且,在功能上也与普通的医疗机构做到了差异化。

“这里的功能定位为一个第三方大型医疗设备和服务平台,包括体检中心、医学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健康教育与培训中心等。”翁可为介绍说:“宁波云医院”的线下实体,目的在于搭建一个为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生共享的平台,“这里配备了较多的高端检验检测设备,如64排CT、彩超等,就是为了保证线上、线下的诊疗可以协同到位”。

宁波市卫生计生委领导在开业仪式上表示,结合云医院线上资源,“宁波云医院”可以提供从门诊到检验检测、远程会诊、健康管理、康复诊疗等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这是否意味着,“云医院”线上、线下都有相对齐备的医生队伍?翁可为给予了十分肯定的答复。他介绍,目前“宁波云医院”签约的专科医生、家庭医生已达一千多名,在“宁波云医院”线上开设了涵概高血压、糖尿病、心理咨询、全科医生、心脏康复、孕产妇服务、儿童保健、泌尿系统等单元的13个“云诊室”。

在医生管理方面,翁可为透露,“线上、线下医生均与‘云医院’签订多点执业合同,按照‘云医院’的一套体系来进行业务管理和质量流程管理,医疗纠纷等在实体机构也设置有专门的部门处理。”

对于业界普遍关注的执业医生医责险的问题,宁波市卫生计生委的回复是:“云医院”医生与宁波市所有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医生一样参与市医责险“联保制度”,该制度在宁波实施多年,共建风险防御体系成效很好。

医责险的落实解决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后顾之忧,但又有业内人士表示,“云医院”为医生提供了线上线下多点执业的平台,势必冲击传统公立医院的既得利益。对此,翁可为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他解释说,“‘云医院’的运营离不开线下医疗机构的支持,线上、线下紧密合作,将促进医疗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同时他补充道:“‘云医院’的线下实体,对于患者而言意味着多一个选择,不论是实地就医,还是实地检查、检验都是如此”。

据悉,定位为“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次有益尝试的“云医院”实体建设,目前在线上、线下协同诊疗还在测试过程中,医保支付体系也未对接,这意味着更加需要其他实体医院的支持。开业仪式上,宁波第一医院、宁波第二医院、上海岳阳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以及社区医疗机构代表与“宁波云医院”现场签约,成为“宁波云医院”合作医院。

医改遇上“互联网+”与PPP

“第一批上线的医生绝大部分都是社区、基层医院的医生。”2014年底,宁波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仁元在一次公开活动中介绍宁波“云医院”计划时说:“发起、释放基层医生的力量,是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开始主导设计‘云医院’的初衷之一。”

开业仪式之后,翁可为介绍,在江东区的三家卫生服务中心的“云诊室”,老年患者在签约全科医生的陪同下,连线线上的三甲医院专科医生进行会诊,演示了线上、线下协同医疗流程。

“将大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社区医生进行了有机整合。”在宁波市卫生计生委看来,这既是政府主导成立的“云医院”区别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地方,也是推动医改工作的助力。

“云医院”线下实体开业仪式上,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即表示,“宁波云医院”建设正是“互联网+”健康服务模式的最鲜活实践案例。“宁波云医院”建设有望破解宁波市医改难题,实现医疗服务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伴随新医改政策的逐步深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得到一定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表象日趋明显,不少老年人的个人保健意愿日益强烈,慢病管理的需求也逐渐突出。

通过政府主导,集结多层次的优质医疗资源,“宁波云医院”在“互联网+医疗”的热烈背景下,有其独到的优势。借助互联网优势,传统医院变得“无边界、无围墙”,更加触手可及,健康服务也更加个性化。

7月26日当天,“掌上云医院”客户端也进行了。据介绍,“宁波云医院”将为每一名注册用户建立动态的健康档案,居民可通过“掌上云医院”客户端在手机上查询自己的健康数据,并将其作为自我健康管理的工具;而居民日常生理指标、生活方式等与健康关联的数据,将通过可穿戴健康设备获取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