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证券市场主要功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 监管 现状 发展趋势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证券市场监管是一国宏观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需要。二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三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需要。四是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进行发行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

2.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起诉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

3.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建议

第一,解决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外部环境,即已上市的或将要上市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必须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它们不能仅仅将证券市场作为融资的工具。由于证券监管机构没有合法的理由介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因此依靠证券监管机构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不现实。

第二,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必须回归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立场。证券监管机构发展市场的职能应该限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的职能必须剥离,这样才能使投资者保护职能真正得以发挥。其发展市场的微观层面职能则交由证券交易所通过合约和自律规则行使。

第三,必须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合理确认证券市场监管机构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使证券监管机构切实履行公共管理职责。

第四,必须确立合理的证券监管机构内部组织架构。我国受制于宪法,无法赋予证券监管机构更大的独立性。但是,证券监管机构实行真正意义的委员会制是可行的,而不是名义上的委员会制。

第五,明确证券监管机构与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的法律关系。新《证券法》对于证券监管机构与证券交易所的职能划分仍然是不合理的,没有对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地位给予合理的确认。应当把交易所定位为法人企业性质或者第三部门,并推动证券交易所之间展开竞争。

第六,推动立法和司法的发展。完善的法律、相对“积极”的司法有助于证券市场纠纷的解决,减轻证券监管机构的压力。

总之,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国家为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比较该制度安排的收益与成本后,从制度安排集合中挑选出来的,其实质是解决渐进改革中出现的新的制度不平衡。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较,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外生性,这种外生性证券市场存在制度缺陷。中国证券市场是渐进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存在的问题是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反映。加之,证券市场“泡沫”机制所产生的风险,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极为复杂,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中国证券市场主要功能是“为国有经济融资”服务,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为国有经济融资”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间的矛盾具有不可克服性,从而得出证券市场的监管困境根源在于其制度缺陷,所谓的监管失措只是监管当局的无奈之举。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不能单纯的依靠“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水平”来解决。在转轨经济中,监管当局是有所作为的,可以在证券市场的制度重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圆晨.股市泡沫生成机理以及大辩论引发的深层思考——兼论股市运行扭曲及庄股情结.经济研究, 2001.

[2]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兼评杨瑞龙的“中间扩散型假说”和“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9.

[3]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完善;发展;资本市场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作用

我国股份制经济的萌芽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承包制、租赁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等改革模式在企业实验中的失效,一些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股份制,开始了对股份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至90年代初,在全国各地已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股份制试点企业。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从此,的股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运行轨道。到2000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已达1088家,全国(港、澳、台除外)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了一大批上市公司;发行总股本已达3613.4亿股,其中,A股为3439.6亿股,占95.19%,B 股为173.8亿股,占4.81%。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已达5801万户,机构投资者为28万户;证券投资基金已有33只,总规模达560亿元;股票的市价总值已达4809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4年的8.4%提高到54.03%。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我国的股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走过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用100年才走完的道路。

经过10年的发展和创新,股份经济在我国已经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股份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企改革。

在我国现有的1088家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企业的改制和上市,不仅为其募集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资产结构和经营状况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独特的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股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和信息披露制度,也促使企业在思维方式和管理机制上不断地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变。

——股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的形成。

十年来,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方面,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股票市场这一直接融资渠道,上市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这极大的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并有效地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到2000年6月,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降至49.57%,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记录。

——股份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渠道。

十年来,股票交易印花税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从1993年到2000年,股票交易印花税累计已达到1424.65亿元。股票市场对国家财政的贡献率,1993年为0.51%,1996年为1.73%,2000年则上升为3.58%。这表明,股份经济的发展,不仅在金融领域而且还在财政领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股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十年来,随着股份经济的发展,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996年,全国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为4.9%,而同期上市公司则达到10.06%;1999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为5.15%,而同期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则分别为8.17%和8.6%。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和竞争实力;虹桥机场、深圳机场和一批高速公路企业以及电力企业的上市加快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深圳发展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业的上市强化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而宝钢、首钢等一大批大盘绩优股的上市则昭示着蓝筹股支撑我国股市格局的即将到来。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面向人们展示着股份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预示着股份经济在我国发展的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大的空间。二、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十年来,资本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内在缺陷。资本市场存在五大制度缺陷:

第一,结构缺陷。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的制度缺陷,在一个"跛足"的市场结构和单调的交易环境下,资本市场的总体资源配置功能是很难不打折扣的。 资本市场结构严重畸形,了资本市场的。近10年来,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以及受到中国特定的环境限制,在市场体系的建设方面出现了将资本市场股市化的倾向。表现在行动上,就是重视证券市场发展、轻视非证券化资本市场发展;重视股票市场发展、轻视和限制债券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发展;重视交易所场内交易发展、禁止场外交易市场发展,造成资本市场结构出现严重畸形。1998年企业债券发行额尚不足股票筹资额的1/5。从二级市场情况来看债市与股市的差距就更为悬殊,上市企业债券交易额仅为国债和股票交易额的千分之一左右。再如产权市场,目前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市场不仅规模很小,而且运作很不规范。至于其他类型的资本市场如长期票据市场、长期信贷市场就更加微不足道了。

这种畸形市场结构的不良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得资本市场难以扩大。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二是扭曲市场运行机制。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最重要前提就是使所有企业面对均等的融资机会,否则市场择优配置资源的机制就无从实现。在融资渠道受限、大量企业一窝蜂地涌入股票交易所来争夺很少融资机会的情况下,管理当局只能通过管制来决定让谁上市。由此,行政干预和黑箱操作就不可能根治。

第二,规模缺陷。资本市场规模太小,无力满足大规模资产重组带来的交易需求。尽管90年代以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市价总值和股票筹资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8.6%和22.7%,但股票市场的总规模仍然偏小。1998年末,中国股市的市价总值占GDP的比率为24.5%(1999年增长为32.3%),但是与(70.9%)、日本(72.7%)、伦敦(125.3%)、香港(198.2%)、泰国(88.7%)、新加坡(479.3%)等地相比,这一比率明显偏低。如果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有相当大比例的股票不能流通、流通股票的市值1998年末仅为5745.6亿元、当年GDP占比仅为7%的话,则股票市场的有效规模就更小。另一方面,由于其它类型资本市场发展缓慢或基本没有发育,因此资本市场的总体规模根本不能满足企业融资和资产重组的需求。

第三,规则缺陷。我国资本市场上,不但许多应有的规则不具备,而且已有一些法律了也偏离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成为各种意志"摩合"的产物和"拼盘"的结市场投机性过强,难以有效配置资源。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关联交易严重、大机构操纵市场、恶性炒作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导致市场波动性过大,投机性过强。无论是个人散户还是机构大户,往往抱着"赌一把"的心理进行短线投机活动。1993-1998的6年间,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换手率达到437%,而纽约、东京、伦敦、韩国、香港股市在这一期间的平均换手率却分别仅为59%、29%、64%、152%和56%。在这种充满浓厚投机气氛的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价格与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相当多的股票价格不再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准,以股价和股票现价总值为标准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国际通行做法完全行不通。甚至出现了劣质企业股价高于绩优股、ST股票受到大力追捧的不正常现象。显然,这样的市场不仅无法吸引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进入,而且也很难发挥引导资金流向、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第四,治理结构缺陷。上市公司质量低下,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上市公司的质量既是保障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条件。但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上市公司质量低下、经营业绩整体下滑的问题。据有关专家,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递减趋势,而且递减的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意料。1996年上市的公司,一年之后盈利能力竟丧失了近50%(《投资管理》 99年第 2期)。可以说,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指标基本上是靠新上市企业维持的。中国股市的上述现象,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不彻底,未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未能建立经营者的市场选拔机制以及市场"有进无退"、"有生无死"等问题的综合表现。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感受不到来自股东的压力和市场真正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期望仅靠经营者个人的觉悟来搞好企业的。

第五, 功能缺陷。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第五个主要的制度缺陷,价格市场化的基础不具备,聚财----用财----生财机制不健全使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在实践中演变为"圈钱"。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证券交易所是信息量最大、交易活动最为透明、监管最为严格的一种资本市场形态。如果在这样的市场中上市企业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的话,投资者又如何能够对资本市场持有信心呢?市场又如何来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胜劣汰呢?让劣质企业支配稀缺的资金,本身就是对资本市场机制最大的扭曲。

三、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资本市场能否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任,取决于资本市场自身的完善程度。笔者认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第一,调整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修正现有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中国资本市场自诞生以来就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使命,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资本市场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和发展方向不清,而且也带来了政策取向的矛盾性,诸如股市畸强债市畸弱;股票、债券发行上市标准明显倾斜;上市股票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场外交易时而被默认时而被取缔等,都是这种矛盾性的反映。为了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其发展目标和核心功能作出准确定位,否则资本市场的混乱就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就本质意义来说,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促使资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正是据此功能,资本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运行规则以及监管体制,都应以培育规范的、无歧视性的、高度竞争和高效率的市场为目标。如果为了实现政府的某些特殊要求而人为地限制资本市场的范围和市场主体,则必然会破坏资本市场的内在运行。

第二,积极进行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资本市场的结构失衡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结构性失衡不仅抑制了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功能,而且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畸形表现在市场主体结构、市场组织结构、交易商品结构等多个方面,为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继续培育股票主体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长期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和规范私募资本市场交易活动,努力建立起多主体、多层次、多种形态、拥有丰富交易商品的资本大市场。

第三,进一步改善政府行为,强化有效监管。资本市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度造成的。例如在股票上市和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同时透明度不够,随意性较强。尽管近来证监会对监管方式、监管进行了较大调整,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再如在产权市场上,政府往往用行政力量进行"拉郎配"式的资产重组,既不能救活困难企业,还给优质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由于政府动辄干预市场,股票市场被称为"政策市",破坏了投资者的信心。鉴于证券市场的功能和效率是依靠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来保证的,为了真正使社会资金按照市场规则配置,就必须保证不同的市场主体能够享受同等待遇,市场真实信息能够顺畅流动,违法违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制裁。为此,需要政府从自身入手,调整和修正管理市场方面的一些不当做法,集中力量强化对市场秩序的监管。

第四,将国有企业改造的工作扩展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保证有效、可持续融资的基础。为了执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家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政策,政府没有必要保留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地位,应逐渐减持手中的国有股,为确立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铺平道路。上市公司要树立"上市仅为国企改革第一步"的概念,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在规范操作和管理方面继续努力,特别要在人事方面做到政企分开,由董事会而不是各级政府任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同时,将国有企业改造的工作扩展到国有证券机构。推动证券机构的上市和所有制多元化,增加非国有股东,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风险内控机制。政府不再指派高层管理人员。对资不抵债的证券机构坚决实行破产,硬化预算约束。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改制,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避免中国股市陷入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为此,一方面要保证今后的新上市企业都是真正优秀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实现彻底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真正面对市场,在市场的压力下实现优胜劣汰。

第五,建立证券专业人员,特别是证券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市场,所有专业人员脱离公务员系列,薪酬由市场供需决定。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对专业人员的不良表现记录在案,错误严重者永远逐出证券业。

最后,开发衍生产品。近几年推行赤字财政的结果之一是银行的国债持有量迅速增加,目前银行头寸比较充裕,问题不大,如果将来现金不足,需要出售国债套现,马上就面临价格风险。因此需要恢复国债期货交易,使银行有可能对冲风险,否则几个百分点的债券价格下跌会引起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人的入市也提出了对股指期货的需求,没有对冲工具,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参与就要打折扣,而机构投资者的缺乏正是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至于风险控制,如前所述,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主要在于国有证券机构的自我约束力不够,这就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开发必须和证券机构的改革同时进行。:

[1]刘世锦、张军扩.资本市场新论[M].北京:出版社,2001

[2]陈浩武 . 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M].北京:出版社,1998

[3]周骏,朱新蓉,李念斋.2001中国市场发展报告[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许小年.有效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改革[R].sohu,2001

[5]潘岳.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广阔[R].中宏网, 2001/02/16

[6]深银万国证券所.2001-2002沪深股市展望.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To improve and develop China’s capital-market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范文第3篇

    一、金融期货市场上有哪些重要问题需要规范

    根据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长期的调研和论证,认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上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是风险控制。既然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投机和规避风险,任何一个交易品种都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且因具有两个相反交易方向,多、空双方的博弈要比现货市场来得突然和惨烈;加之股指期货交易与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关联性较强,更多的问题和矛盾都将反映在交易品种的高度投机上。

    因此,控制金融期货市场交易风险,突出集中在如何化解市场操控的风险上。可以说,市场上无论是投机者,还是规避风险者(即持仓方向与证券市场走向相反者),都是为了博取差价,获得赢利。既不违反市场交易规则又能采取集中持仓、频繁交易等方式不现实,将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有些市场主体不惜铤而走险,与市场监管者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当市场达到一定的活跃度后,各种操纵风险随之而来,这也是金融期货交易监管者制定本《指引》的市场基础,或者顺应市场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所以,本《指引》第1条至第4条都是规范性规定,是对交易所、会员、市场交易者权利义务的界定。

    二、具体的异常交易行为有哪些,如何发现并界定?

    《指引》在第5条共界定了10种异常交易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在期货交易发展到全面电子化交易时代所普遍反映出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并非出现类似苗头就必然会界定为异常交易,例如开市、闭市5分钟内的交易有时是清淡交易,可能1手、两手都会导致价格波动,关键要连续跟踪,是否对交易价格、交易量产生持续性改变,甚至只由几个交易者操纵。

    1、关于以自己为交易对象的买卖。一是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主力吸货阶段,每日造成虚假繁荣,增加成交量,提高自己持仓比例,为控制或者打压交易价格做准备;二是进入拉升或者连续卖空阶段,不断买或者卖的推高或者压低价格,为自己赢取差价空间。对于该种交易手段需要会员或者交易所连续监控,方能发现谁在大量买或者卖,暗地里操纵市场价格。

    2、与同一机构或者个人的频繁交易。对于正常的偶然性买到或者卖给同一人的,不属于交易异常,如果每日或者连续三日以上,或者虽有间断,但实际与同一机构或者同一人频繁交易的,应当认定为异常交易。对于这种行为的监管,常常需要核对同时相反方向的持仓、清仓,且数次同时出现,方可成为监控重点。

    3、大量交易影响市场价格的行为。有的机构或者个人财大气粗,常常以大笔申报、连续申报、密集申报或者以明显偏离当前价格的价格申报成交,以达到迅速建仓或者影响市场交易价格的目的。此时,需要对该会员或者客户席位进行集中关注,看其建仓或者卖空目的是什么,以便作出准确定性。

    4、多次申报并撤单的行为。在第5条第4-6项中实际集中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的不同表现,例如大量、多次申报并撤单,日内撤单次数过多,日内频繁进行回转交易或者开仓交易量较大。在日内3-5次撤单应当视为正常范围,如果超过5次以上的,则有理由怀疑其属异常交易;如果交易量过大,例如持仓限制不超过100手,而其日交易超过300手,甚至500手,或者更多,有理由怀疑其异常交易。

    5、有关联关系的编码持仓超过限额。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客户交易编码下的持仓虽然超过限额规定,但其主要为规避风险的目的,交易并不频繁,对市场交易价格几乎没有影响的,可不视为异常交易。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客户编码下持仓超过限额,并交易频繁,对市场交易价格可能产生影响的,应当视为异常交易,且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6、大量或者多次高买低卖的行为。这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做空的投机者身上,为了压低价格,采取高买低卖,以取得更大差价空间;也可能存在个别的扰乱市场的行为,给市场监管和正常交易制造麻烦。这种情形一般应与其他异常交易行为联系起来看待。

    7、设定计算机交易程序,影响交易安全。这种情况往往是电脑专家为机构迅速建仓、快速出仓开发的交易系统,由于与交易所交易规则有矛盾,可能与交易所启用的交易系统技术上有差异,极易产生控制市场的效果,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交易安全。

    8、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这属于本《指引》规定的兜底条款。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监管加强了,投机者还会发明更先进的交易手段与监管手段抗衡,这也要求监管机构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随时堵塞交易中发现的漏洞,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既保证有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又确保各类市场交易者在金融期货市场上获取博弈的收获。

    三、会员与交易所对异常交易的监管措施

    本《指引》第2条规定交易所对期货交易进行监控,有权采取相应监管和处罚措施;第3条规定会员应当履行对客户的管理职责;第4条规定客户应当接受管理并应当自律。第6条、第7条规定了会员的具体管理行为;第8条、第9条规定了交易所的监管和处罚措施。

    1、会员对客户异常交易的管理措施

    首先,根据《指引》第7条规定,会员应当与客户在委托协议中明确约定,如果客户出现《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的,以及本《指引》第5条规定的异常交易行为,并经劝阻、制止无效的,会员可以提高交易保证金、限制开仓、拒绝客户委托,直至终止经纪关系。这一条的规定,既包括了会员与客户约定的具体防范异常交易的内容,也包括了会员可以采取的措施,即会员的权利。根据《期货交易司法解释》的规定,会员采取措施如平仓等造成客户损失的,应当由客户自行承担,不能归责于会员的限制交易、平仓等行为。

    其次,根据本《指引》第6条规定,会员有密切关注客户交易的义务和责任,要注意从预防角度防范异常交易行为,引导客户理性、合规参与期货交易。该注意、提醒义务应当在合同特别注意事项中加以约定,合同格式条款由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亦应随着期货交易发展特点予以补充完善。

    再次,根据《指引》第2条规定,会员不得纵容、诱导、怂恿、支持客户进行异常交易。会员其实也是期货交易的组织、管理者,不得参与期货交易(自营会员除外),更不能煽动、诱导客户进行涉嫌操纵市场的异常交易。

    2、交易所对客户的监管和处罚措施

    第一,监管和处罚程序应当合法。交易所的监管或者处罚措施作出以后,应当向客户发出书面决定,并通过会员送达;会员在送达过程中应当有送达证明;会员应当配合交易所采取好监管措施,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只有做到监管、处罚程序完整,才能争取实体公正,让客户心服口服。

    第二, 具体的监管和处罚手段与措施。《指引》第8条规定,交易所可以采取以下监管措施;电话提醒(例如超仓时),要求提交书面承诺(减仓、守规),列入监管关注名单(违规行为的连续监管),约见谈话(规劝);对于屡教不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则根据《交易所交易规则》、《交易所违规违约处理办法》等规定作出相应监管措施或者处罚;涉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提请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常这是指的极为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的行为。

    四、交易所对会员的监管处罚措施

    根据《指引》第10条规定,会员有下列四种行为之一的,金融期货交易所有权进行监管或者作出处罚措施,同时可能影响到会员的分类评价分值,影响到会员的市场地位。

    1、未及时、准确送达交易所文件的。对于交易所的监管信息、书面决定,每个涉及的客户其实应当有所心理准备,会员与客户、客户与交易所、会员与交易所的及时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各会员应当积极配合交易所的监管、处罚措施的执行,不能形成对抗,或者采取消极态度。

    2、对异常交易行为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根据《交易所交易规则》、会员与客户的委托协议,会员有责任管理客户的交易行为,并应根据《交易所交易规则》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客户异常交易行为,规范交易程序,维护广大客户的公共利益和共同的交易秩序。

    3、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消极对抗行为的。有的会员可能对客户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以为然,采取放任态度,有的可能与客户存在某种默契,故意隐瞒、拖延、漏报等,消极对抗交易所的监管,都是与市场规则不相吻合的行为,也是交易所明令禁止的行为,会员应当自觉避免上述行为,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和合同义务。

    4、若干支持异常交易的行为。本《指引》第3条和第10条第4项都规定,纵容、诱导、怂恿、支持客户进行异常交易属交易所监管和处罚的行为。会员应当自觉协助、支持交易所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如果客户异常交易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制止,不但该客户应当受到处罚,也会影响到该会员的市场地位,得不偿失。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范文第4篇

成因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

1994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并不稳定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竟然能够实现年均9.6%的增长速度,其在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上表现明显。

1.从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

一是国际间产业转移因素。分析近10多年来的海关统计数据可知,第一,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二,在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三,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由逆差变为顺差;第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产生的顺差。如果也对比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统计,就会发现,在中国对美、欧贸易顺差迅速增加的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顺差是成比例缩小的。也就是说,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工序,已经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了过来。把装配、生产乃至研发中心迁徙到中国,几乎成为跨国公司削减成本、提高利润的公开秘诀。所以,近10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是国内企业产能相对过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制造业用了十年才学会如何制造电风扇等简单机电产品;90年代的十年,中国制造业已经能够大规模提供质优价廉的冰箱、彩电和洗衣机;现在看来,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也有能力为全球提供汽车和电脑产品。同时,中国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三是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因素。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现在我国一般工业品,尤其是消费工业品已经由供给不足转变为供给相对过剩,而消费需求的增长则相对缓慢。国内资金供给也已经由紧缺转变为相对过剩,储蓄率近年持续偏高,超过了投资率。差不多同一时期,我国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储蓄率却一直偏低,储蓄-投资缺口越来越大,形成对外部资金流入越来越大的依赖,其中的一部分资金流入是以它的贸易赤字(逆差)形式实现的。根据“两缺口模型”,中美两国经济这样一种结构性的演变,是决定双边贸易中国一方进出口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国一方逆差变得越来越大的深层原因。

2.从资本项目收支顺差来看,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外商直接投资因素。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及税收优惠政策,加上经济高速增长和政治稳定环境等因素,进一步刺激了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中国,使得近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稳定增长。实证研究认为,扣除掉占全部FDI约1/3的返程投资类型的“假外资”之后,中国仍然毫无疑问地是全球吸收FDI的重要国家(见表1),这种投资也是制造业向中国加速迁移的“伴生现象”。

二是非外商直接投资因素。2003年以前,我国非直接投资资本帐户下的外汇曾经呈现净流出态势,1998年曾高达675亿美元,占当年外汇储备的约46%。2003年以后资本呈现比较明显的净流入态势,尤其2004年更为显著,年内非直接投资资本帐户下(含净误差和遗漏)的资本净流入达到了848.91亿美元(见表2),占当年新增外汇储备的41%。

非直接投资差额变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证券投资,自2003年起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且逐年增长。因为目前我国QFII额度受到严格控制,因此除进入中国证券市场QFII之外,该项目下资本流入也可能包含部分投机性资本。二是其他投资,是指除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外的所有金融交易,其中主要包括国内企业在国外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近几年,这一项目下资本异动比较明显,1997―2000年,其他投资项下的资金净流出规模较大,其中1998年的资金净流出高达436.6亿美元;除2001年为净流入168.8亿美元以外,2002年和2003年其他投资项目为资金净流出,而2004年该项目下资本净流入达到379.08亿美元。在此项目下,经济主体可能通过如下若干方式来调动资金:A.贸易信贷项目下,进出口商可以通过贸易融资转移资金,另外,贸易过程中进出口的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增多,相当于更多的短期资本流入本国;延期收款或预付货款帐目等于短期资本的流出。B.货币和存款项目下,金融机构之间的贷款和拆放、资金存放、外汇现金库存的变化也是资金异动的重要实现方式。C.贷款项目下,近年我国外债净流入规模逐渐增大、且短期外债的占比升高,这一趋势集中体现在2003和2004年。原因是,首先,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迅速扩张,导致短期外债余额和流量大幅上升;其次,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进出口规模大幅增长,导致与之相关的贸易融资类短期外债增加;受到本外币正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境内机构纷纷增加外币负债,减少人民币贷款;同时也不排除投机性外汇资本的流入。

成因二: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经济行为是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市场原因

1.海外资金回流行为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一方面由于我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汇率贬值预期,另一方面也由于我国严格的外汇管制,部分合理的外汇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满足,导致我国国际收支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符号长期为负。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2002年,该统计项下的符号首次出现逆转,且随后逐年扩大。从1994年累积下来的净误差与遗漏项为-1187亿美元,到2004年降为-654亿美元。

2.个人、贸易企业的避险行为

受人民币大幅升值压力的国际舆论影响,国内贸易企业通过贸易信贷(提前收款、推迟付款、信用证等贸易项下融资)、货币资产调整等形式规避人民币大幅升值预期,表现为资本项目下的其他投资出现较大波动。具体而言,个人通过美元、人民币之间的资产转换、个人收入汇回、国际之间的转移支付等行为进行调整。2001年职工报酬为净流出5.5亿美元,2003年便转为净流入1.6亿美元,2004年更是大幅上升,达到净流入6.3亿美元。在其他部门转移支付中,主要是个人无偿转移支付,2001年仅为85.6亿美元,此后逐年上升,2004年达到229.9亿美元,增长了近2倍。

3.外资企业的调整行为

外资企业除了采取内资企业相同的避险行为,还通过减少投资收益汇回的方式进行调整。如2001年投资收益净流出186.2亿美元,但在中国经济逐步好转,甚至担心过热的2002~2004年,投资收益净流出却逐年下降,下降到2004年的仅流出41.5亿美元。

4.资产调整行为

一方面,受升值预期的影响,居民外币储蓄绝对额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的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贸易信贷等均在增长。但因为企业的外币存款2005年实现较快增长,因此中国外债净流入金额(新借款额减去还本付息额)2005年1~6月仅增加84.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3.04%,表明虽然仍存在因升值预期而发生的资产调整,但调整幅度在下降,升值预期程度也在下降。

另一方面,1998年以前,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大于贸易结售汇顺差,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逆转:贸易结售汇顺差逐渐大于贸易顺差。将1998年至2003年六年的贸易顺差加总起来,与这六年的贸易结售汇顺差相比较,二者相差并不是很大。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时,人们预期人民币贬值,企业、个人将外汇留在国外未结汇,现在人们预期人民币升值,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趋好,加上中美利差极大,房地产价格还在上涨,促使人们将钱汇回来结汇,或用于金融市场投资,或用于购房投资。

资本的净流入使得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从而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继而导致资本进一步的流入;外汇储备继续增长和进一步的升值预期,进而进入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

成因三: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导致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制度原因

1.经常项目强制结售汇制度因素

1994年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汇率制度,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该制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帐户外,对于法人所获得的属于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必须及时足额地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对各外汇指定银行实行头寸管理,即各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把超过头寸部分的外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抛出。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设有中央银行外汇操作室,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购入银行间市场上溢出头寸部分的外汇。在此情况下,汇率向市场传递的是一种和供求关系脱节的、僵硬的价格信号,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较小;而且限额以外的外汇将最终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

2.资本与金融项目管制制度因素

在我国,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尚不能自由兑换,且本国外汇市场仍不能完全对外开放,因此,中国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是人为扭曲的结果。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是,当贸易顺差与资本顺差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时,即外汇流入结汇后,几乎只有经常项目途径流出,关键的资本项目却有严格的行政审批把住关口,因此,为了承接不断流入的外汇,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央银行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买入国内市场“过多”的外汇,这样就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只有对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成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才能对其影响作出正确的判断。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科学对待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否则,会使我国的金融风险急剧放大,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中文版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2]许承明: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金融功能;金融结构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理论界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问题上争论激烈。在二者关系问题上,“供给领先”论和“需求跟随”论针锋相对,前者认为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后者坚持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还有观点认为二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不同的阶段和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不同。在作用机制问题上,假定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功能观坚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通过发挥特有的功能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观则认为金融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金融发展是一国(或地区)金融深化的过程与达到的水平 (周立、王子明,2002),它包括金融结构和金融增长。金融结构是金融发展的质;而金融增长是金融发展的量,主要是金融功能的提升。二者与经济的因果关系随条件变化而变化。本文基于比较功能观和结构观探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文献简要回顾

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注可以追溯到Bagehot (1873)和Schumpeter(1912)。Hicks(1969)认为金融系统在工业革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Schumpeter(1912)主张功能完善的银行能够通过发现和支持具有较大成功概率创新项目而刺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Mackinnon(1973)继承了Schumpeter的观点,提出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理论: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金融抑制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并且批评了凯恩斯主义低利率政策,认为应该由市场形成较高的实际利率以消除金融抑制的作用。肖(1993)进一步提出了“金融深化”的概念,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以提高货币化程度,利用金融市场和银行的资源配置作用拉动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突破了Mackinnon和肖的框架,将金融因素看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研究金融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谈儒勇,1999)。Patrick(1966)最早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包括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供给主导(supply―leading)和需求跟随(demand―following)。但开创性研究始于Goldsmith(1969),他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运用35个国家103年(1860-1963)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系统规模与金融服务供给和服务质量正相关的假定下,经济增长迅速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金融的快速(超过平均速度)发展。Gupta和Levine等人 (Gupta,1984;Levine,1992;King & Levine,1993;Levine,1997)的研究表明,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快、资本积累速度高、经济效率提高也快,而且金融部门的发展水平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指标;反之,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金融系统通常也比较发达。他们的研究引发了寻找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证据的,其后出现的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金融系统作用的认识。

二、金融功能与经济增长

Merton和Bodie首先提出金融功能观。金融体系具有便利清算和支付、聚集和分配资源以及分散风险三大核心功能,并且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区域的变化,金融功能的变化要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金融功能高于组织机构,比金融组织机构更加重要,只有机构不断创新和竞争才能最终使金融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从金融功能来看,金融发展至少可能带来三种收益:其一,金融市场供需双方参与者增加或交易机会增加,相互竞争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下降和证券经纪人或交易商的佣金、手续费的降低,被金融体系耗散的资源减少,转化成本的下降导致储蓄者或投资者的收益增加和生产商的融资成本下降,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拉动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其二,金融发展意味金融体系发挥功能效率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准确地评估投资项目和引导资金投入高效率的生产部门,更加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激励更多的投资流向高风险、高生产率、高投入的高科技项目,由于风险投资组合技术的完善,投资者能够在较低的组合风险下通过风险投资促进创新活动,所有这些都能够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其三,伴随金融发展产生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降低了投资风险并提高资产流动性和收益率,极大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可以刺激居民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Pagano, 1993)。

(一)增强流动性与降低风险

流动性是指经济人能够按照满意的价格将资产转化为购买力的难易程度和转换速度。18世纪英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由于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投资,如果没有这种流动性的转变,工业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工业革命也不可能爆发(Hicks,1969)。对储蓄者而言,金融机构改变经济人的储蓄结构,提高低流动性、高效率资产的比重。对生产者而言,生产周期中的不确定性可能要求其保持较高的流动资金比例,而金融机构却可以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从而降低流动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生产能力(Bencivenga & Smith,1991)。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储蓄工具和消费信贷,拓宽了消费者在未来和现在商品的选择集,提高社会福利(Dutta & Kapur,1997)。股票市场通过促进交易减少了流动性风险(Levine,1997),金融中介机构也可以增加流动性(Bencivenga & Smith,1991)。较高流动性会增加投资回报和减少不确定性。但当流动性增加时,储蓄率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不确定性 (Jappeli & Pagano,1994)。

(二)降低投融资成本

金融体系除了通过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以便投资者发现最佳的投资机会以外,还能够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发现最有前景的公司和经理,从而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较快增长。

投资者对公司、经理和市场条件进行评价是非常困难和耗费时间的。个人储蓄者一般不会有足够的时间、能力或手段来收集、处理关于企业、经理和经济状态的大量信息,也不愿意依靠少量的或不可靠的信息来进行投资活动(Carosso,1970)。从个人投资者、银行和企业家之间构成双重委托关系的角度,银行从个人投资者获得资金再投资于企业家所选的项目。银行对投资者提供的是“监督”服务,即由银行挑选借款人、监控借款人的活动、执行贷款契约。银行对投资者提供的服务比投资者自己进行投资的成本低,信息获取与处理成本的节约可以使投资者廉价地获取更多的关于投资机会的信息,并因此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动员许多分散的个人储蓄,再由它们把这些集中起来的资源借给项目所有者。金融机构因此成为“监督者代表”(代表分散的债权人),这有利于节省重复的监督成本(Diamond,1984)。Levine(1997)认为由于交易成本产生了市场摩擦,金融中介的作用在于消除这些摩擦,起到融通储蓄优化资本配置等作用。金融发展降低了信息与交易费用,提高了储蓄――投资的转化比率及投资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速度。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储蓄聚集、资本配置、公司治理与监督以及商品和服务交易等方面,而最终都是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的。在有较高水平的金融发展的经济体系中,金融体系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得到增强。金融发展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以及畅通无阻的传导机制有利于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推动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

(三)监督经理与实行公司治理

公司经理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公司所有者能够以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制定制度以期约束经理行为。因而股票市场越完善,就越能够有助于改进公司治理(Stein,1988)。而那些不能每天都对公司进行监管的“外部”信用提供者(银行、股票和债券持有者)也追求利益最大化,借助金融体系制定同样能够制定契约约束公司内部人员(所有者和经理)。在金融中介机构与公司建立起长期关系之后,还会进一步降低监督成本。信息不对称性的减少反过来可以部分消除投资机会发现障碍,更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长期经济增长来看,那些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往往会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来促进资本加速积累和经济增长(Bencivenga & Smith,1991)。但如果缺乏强化外部公司治理的金融契约,这将增大“外部人”的投资风险,阻碍从分散储户手中吸纳资金的动员机制正常运行,因此也会阻碍资金流向高收益项目(Stiglitz & Weiss,1981和1983)。金融体系还可以通过对公司的外部监管,促使所有权得到有效的分散。金融中介具有外部融资监管的比较优势,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Diamond,1984)。

(四)动员储蓄

金融体系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动员储蓄,把资本从分散的储蓄者手中集中起来进行投资。在动员储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必然要创造出小额投资工具,这为分散化的资产组合投向有规模效应的企业提供了机会,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个人或单个家庭的资产不足以建立大型现代企业,但通过储蓄的形式,金融机构可以吸纳与集中分散在各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形成充足的资金以资助大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使风险分散化、增强流动性和使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动员储蓄可以改进资源配置的规模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Sirr & Tufano ,1995)。然而,吸纳与动员极度分散在储蓄者手中的资金是耗费成本的。为解决从大量的个人手中动员储蓄资金的交易与信息成本问题,金融机构创造出许多金融制度安排来缓和这些摩擦,促进资金的集中。金融体系除了可以更加有效地动员用于资本积累的储蓄资金以外,还可以改善资源的配置状况,推动技术创新。通过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用于最有效率的项目投资,金融中介机构在推动企业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agehot,1873)。

三、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金融结构是指市场主导型融资与银行主导型融资的比例关系和作用机制构成。主流的观点认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交易工具和增强流动性;而金融中介的功能主要是消除信息成本和增强公司治理。正因为存在金融功能的差异,金融结构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各自发挥不同的优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各有侧重,从而一般性地寻求哪一种金融结构更适合经济增长变得没有意义。韩廷春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分为两派,即金融结构论(Financial Structuralism)与金融压抑论(Financial Repressionism);其金融结构论的核心观点是,金融变量的数量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韩廷春,2001,2002)。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共同解释了未来的经济增长,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国情条件下,才可能存在较为适合经济发展的金融结构(张晓晶,2001)。林毅夫等人进一步指出,只有当金融结构与制造业的规模结构相匹配:即在一个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中,存在一个市场型的融资结构或存在一个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时,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增长(林毅夫等,2003)。

金融结构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同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功能方面存在不同的比较优势,金融体系是否推动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孙伍琴,2004)。在经济快速增长初期,大量资本需求与私人储蓄转化有限性的矛盾必须由银行通过货币创造(货币乘数原理)来解决,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厌恶风险的居民将银行储蓄作为保值增值的金融工具,而且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导致市场参与各方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很高,因此,该阶段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然而,银行与企业长期业务往来却使其具有发挥储蓄向投资转换的信息优势,所以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适应并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各类金融市场逐渐成熟,经济也需要金融市场的支持,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资金供给充沛,投资者厌恶风险的程度降低、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有向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需求;单个银行无法满足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巨额资金需求以及信息处理能力要求,而银团贷款程序繁杂、时间长、成本高,企业必须借助大容量、高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灵活安排筹融资;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规避金融管制、组合资产化解风险亦需要金融市场,单一的融资结构无法满足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需要,日本开放和发展本国金融市场的目的正在于拉动经济发展,而美国80%的融资方式仍为间接融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利弊,充分发挥二者的相对优势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

四、结论及启示

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上存在两类不同的观点。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功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金融体系通过增强流动性、降低风险、监督经理与实行公司治理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和资源向“好项目”集中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功能发挥的程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但功能观无法解释为何金融体系功能相似的国家存在巨大的差异,也不能说明为何功能相同的金融市场在不同的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

金融结构观指出,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金融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存在差异。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共同解释了未来的经济增长,但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功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金融体系是否推动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国情条件下,只有适合经济发展的金融结构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关于适应经济增长的最优金融结构究竟是什么,金融结构观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与以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孰优孰劣,哪种金融结构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至今仍然存在争论。

金融功能观与结构观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其研究成果对中国金融改革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目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资本市场对经济的贡献有限,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在推进银行体系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动态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适应力,充分发挥金融体系中各类市场功能的相对优势,提高投融资效率以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Arrow, Kenneth J. & Gerard Debreu.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3):265-290.

[2] Bagehot,Walter. Lombard Street: A Description of the Money Market (1873)[EB/OL].ecn.bris.ac.uk/het/bagehot/lombard.htm.

[3] Bencivenga,Valerie R. & Bruce D. Smith.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2):195-209.

[4] Carosso, Vincent . Washington and Wall Street: The New Deal and Investment Bankers,1933-1940[J]. The Business History Review,1970,44(4):425-445

[5] Diamond, Douglas W. & Philip H.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91(3):401-419.

[6] Diamond, Douglas W.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4(51):393-414.

[7] Hicks, John R.Direct and Indirect Additivity[J].Econometrica, Econometric Society,1969,37(2):54-353.

[8] King, Robert & Levine Ross.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J].Quart. J. Econ,1993b,108(3):37-717.

[9] Levine, Ross & Renelt, Davi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J]. Amer. Econ. Rev.,1992,82(4):63-942.

[10]Levine, Ros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35(2):688-726.

[11]Mckinnon, Ronald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M].DC: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12]Valerie R. Bencivenga, & Bruce D. Smith.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J].Review of Economics Stdie,1991(58):195-209.

[13]Goldsmith Raymond.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14]Gupta, Kanhaya L.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London: Croom Helm,1984.

[15]Jayasri Duttq, & Sanddeep Kapur. Liquidity Preferenc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r, 1998(65):551-572.

[16]Pagano, Marco.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J].Europe Economic Review,1993(37):613-622.

[17]Schumpeter, Joseph . Theorie der Wirtschaftlichen Entwicklung(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Leipzig: Dunker & Humblot, 1912; translated by Redversopie. Cambriase, MA: Harvard U. Press, 1934.

[18]Shleifer,&rei and Vishny, Robert W. Value Maximiza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Proces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88,2(1):7-20.

[19]Stein,Jeremy C. Takeover Threats and Managerial Myopia[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96(1):61-80.

[20]Stiglitz, Joseph E.& Weiss, Andrew. Incentive Effects of Terminations: Applications to Credit and Labor Markets[J].Amer Econ. Rev.,1983,73(5):912-27.

[21]Stiglitz, Joseph E. & Weiss, Andrew.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22]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3]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 31-40.

[24]韩廷春.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5]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1):3-21.

[26]孙伍琴.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看金融结构的演进趋势[J].浙江金融,2004(5):10-12.

[27]吕品,彭勇.金融发展水平对收入差距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11(8):161-165.

[28]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 53-61.

[29]张晓晶.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综述[J].世界经济,2001(2): 61-62.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omparison of Financial

Function Paradigm and Structure Paradigm

CAO Yong-qin

(Institute of National Economy,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200020,China)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1.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可以说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源动力就是技术成果的研发,只有靠着先进的技术才得以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但现状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来源非常单一,RD部门的资金大多来自留存收益,并且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产品的研发阶段往往有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在这个过程中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现金的流动匮乏,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就会面临着债务危机,于是不得不将暂时无法见到效益的技术项目放弃,把资金投入到可以得到高额回报的短期市场,从而错过产品开发的机会,浪费前期的研发资金投入。

2.技术成果转化的资金缺口大

中小型企业在研发出新技术后,要将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效益,通常有四个阶段,即实验室、研发成果产品化、成果商业化以及成果产业化。研发成果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各个阶段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3.债务融资障碍

(1)风险承受有所限制

中小企业一个主要的外部融资途径就是来自银行的贷款,但是因为初创期的风险比较大,银行也缺少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数据,也很少有权威的专业评级机构。因此银行出于自身经营的考量,为了减少坏账的损失,通常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意愿不高,即使有放贷得到批准,也很少有长期的信贷,只是提供固定资产的更新资金或者流动资金。

(2)抵押资产有所限制

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通常情况下银行只接受有增值价值的有形资产,而不会接受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风险的资产做抵押。恰恰中小企业的有形资产的份额很少,通常都是技术、设备、原料等组成其核心生产能力,这些资料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因此就很难获取贷款。最后,资本市场有所约束。现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主要功能是对大中型国企改制进行扶持,倾向于大中型企业的融资。对于在正式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我国对其资格条件限制非常严格,比如规模、经营的年限以及盈利的年限等等。这些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效益前景看好、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就受到了融资的限制。

(3)风险投资的阻力

尽管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风险投资发展的缓解,但是规模毕竟有限,并且其投资数量、运行机制以及投资的方向都受着严格的限制。比如信息不对称影响所导致的投资运作摩擦,因为企业的技术项目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一些重要的信息虽然融资有需要,但却无法对外,因此风险投资者不无法掌握相关的详细信息,于是就很难决定是否值得进行风险投资。再比如因为风险投资者要承担银行贷款的信贷风险,他们所期望的是更高效益的回报,所以风险投资大多数应用于特定的行业或者经济部门。

二、产生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原因分析

1.受到融资环境的制约

我国对应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还相对较少,而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因此很多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点都不会侧重于中小客户。而且相对来说我国还未形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可靠的贷款担保,这也是制约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不够而无法获取贷款。

2.企业的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的运作不规范

由于中小企业治理结构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此企业的关联交易相对复杂,企业对外的财务信息披露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且资信度较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构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2)较低的财务管理水平

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其组织结构有较强的变动性,并且形式各种各样,因此就导致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稳定,不规范,缺乏可操性强的成本分析和费用核算管理机制。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银行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科学的资信调查,因此获取信贷支持就很困难。

(3)缺少有效的担保人和抵押物

银行抵押通常倾向于有升值价值的有形资产,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相对较少,且厂房设备多陈旧,升值空间小;而具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其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等又占有较大的比例,相对于可抵押的不动产则比较少。而对于贷款担保来说,很少人愿意为风险大、资信等级低的中小企业做担保。因此这也成为构成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因素之一。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策略

1.企业自身提升决策和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要从内部对自身的融资环境做出有效的改善。中小企业要真正的解决融资瓶颈问题,第一步就是要以信取资,建立良好的资信形象。对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做进一步的规范,提高资信意识,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然后建立起独特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做大、做强,如果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则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执行力,吸引优秀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从而使投资者增强对企业的投资信心。

2.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政府的大力扶持尤为重要。很多地区、国家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立法机关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都会给予更多的特殊扶持,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证系统、政府部门扶持以及财政支持相结合的系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融资环境支持。比如四川省就出台《关于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意见》,对于金融机构试办动产质押、循环贷款等各种形式的贷款进行鼓励,从而满足私营小企业主或者个体经营者对融资的需要。而福建省也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若干意见(试行)》,意见中提出对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机构,给予年度担保额度千分之八的补偿,并且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提高金融组织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能力。

3.产业集群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上文中也提到,构成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还相对不完善,因此需要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以及信用评价体系进行建立和健全。划分不同的信用等级,并以此为依据来判断企业贷款信用的可信度,向银行提供企业相关的信用信息,从而获取担保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信任,进而筹措项目的投资资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互助担保结构、民营商业性的担保结构以及政府性的担保机构等等。对于民间信贷活动进一步约束和引导,不能单纯的以禁为手段,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将其纳入到正规的金融体系中。

4.金融机构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授信授权制度

由于商业金融机构的授信授权制度过于集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商业金融机构实行上收的信贷审批权限,这无形中就延长了中小企业审批贷款的流程链条。因此商业金融机构要结合各基层部门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和当地的经济结构,划分出一个层次分明的融资审批权限等级,以减少贷款的审批流程,提高银行的融资服务效率。并且要同步发展中小企业的票据业务,进一步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激励制度,以更好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 殷翔龙:企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8, (3)

[2] 李婷 辛殊: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11)

[3] 王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2)

证券市场主要功能范文第7篇

内容摘要:我国旅游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人才、体制和机制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投融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等三大战略支撑系统。建立投融资体系可以帮助景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可以为景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改革和创新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扫除景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 投融资体系 技术支撑体系 制度创新体系

我国旅游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无不需要资金、技术、人才、体制和机制的大力支持,建立投融资体系可以帮助景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可以为景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改革和创新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扫除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景区发展创造高效的动力机制和协同环境。因此,投融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就共同组成了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持系统。

投融资体系

(一)多元化投资体系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下,逐步实现旅游景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尤其要实现循环经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除政府投资之外,还应发展以下投资主体:

第一,设立循环经济投资专项基金。目前,我国已有的环境基金包括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全球环境基金等。在循环经济投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这些基金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可设立循环经济投资专项基金,通过政府参股方式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发挥政府引导、凝聚和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

第二,积极组建循环经济专业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属于政策性的投资机构,其投资领域和方向应围绕旅游景区的循环经济规划,特别是重大治理与维修项目展开。

第三,发展中外合资、公私合作的循环经济投资机构。发展境内外合作循环经济投资机构,有利于我国学习、应用和推广国际先进的投资经验,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投资机构管理水平。提倡民间资本的介入,鼓励个人及家族资本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投资循环经济。除了面向特定对象私募基金外,还应积极发展一般公众和机构投资者的循环经济投资公司。

第四,鼓励大型、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循环经济投资领域。可引导、支持和鼓励具有实力的国内大型企业,特别是在资金运作、产业投资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的循环经济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公司附属的投资机构,实现大型企业投资的专业化和制度化。

(二)多渠道融资体系

根据市场主体的不同,理论上可将融资分为企业融资和项目融资两大类。旅游景区首先要全方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常见的可用于景区融资的企业融资方式有:

内源融资,即企业的内部资金积累。具体而言,景区在项目的经营中获取利润,不断积累资金,开发新的项目,扩大规模。

争取政府的特殊支持。了解和掌握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向和扶持对象,争取政府的专项拨款。

抵押(或质押)贷款。以固定资产抵押,或以土地所有权质押获取银行贷款。

担保贷款。若是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可争取由政府担保申请贷款;企业间还可以通过相互担保、联保方式申请贷款;企业还可争取由担保机构担保申请贷款。

商业信用贷款。通过与有实力的大企业建立良好关系,以其信誉为担保,争取向银行贷款。

放大基金效应贷款。可与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将一定数量的发展基金存入银行,取得贷款指标,成倍放大基金效应。该发展基金作为向银行贷款的保证金,不断积累,不得挪用,为景区提供担保或贴息的资金来源。

股权融资。旅游景区实行公司化运作,可通过增股来吸纳资金,甚至可以寻求上市,景区同样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

旅游景区还需要充分利用项目融资渠道。常见的项目融资方式有:一是特许经营,如BOT方式对于部分大型的营利性基础设施项目,如景区内电厂、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可由政府与私人投资者签订特许协议,由私人投资者组建项目公司,实施项目建设,并在运营一定期限之后再移交政府的方式,称为BOT (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节约财政资金,减轻政府负担,并分散政府风险。其实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项目必须是营利性的;政府必须提供足够的支持,包括服务、担保等。二是公私合营,如PPP模式由政府与私人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或私人投资,政府提供配套条件的建设模式,称为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ing)。这类方式也能有效地减轻政府部门的资金压力。三是施工承包商垫资,并交付履约保证金。目前,垫资承包已逐步获得国内建筑业的认可,成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由承包商预先垫付资金,并交付履约保证金,也是一种减轻景区管委会资金压力的方法。但必须挑选真正具备垫付资金实力的施工单位,否则会导致拖欠工程款等社会问题。同时,管委会也应恪守信用,在项目完成之后如期付款。

(三)投融资服务体系

旅游景区的投融资活动需要相应的配套服务,以降低和消除投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风险。这些服务包括信用咨询服务、信贷担保、信息服务和其他中介服务等。首先,旅游景区可通过构建企业信用体系,为银行和其他投资主体提供企业信用咨询服务,树立景区信用体系的权威性,扩大旅游景区信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打通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了解景区企业信用的快速通道,帮助旅游景区拓宽与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其次,为解决旅游景区由于信用等级低而贷款困难的问题,景区需引进或成立提供贷款担保的公司或者机构。再次,真实可靠的投融资信息内容、畅通的信息网络、完善的信息系统,对于推动景区投融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加大旅游景区投融资信息采集,构建景区投融资信息体系。最后,旅游景区还需要其他一些中介服务机构来推动循环经济的投资活动,如循环经济技术咨询、审计等机构。

技术支撑体系

(一)循环经济技术选择

当前在我国循环经济实践中,经济效益已不是唯一关注的对象,还包括环境、生态效益等评价。如何选择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三赢”技术成为构建技术支撑体系要优先回答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条技术路线可以选择:一是以信息、生物技术为载体的共性技术选择;二是依据资源禀赋进行的相关技术选择;三是以环境修复和改善为目标的环保技术选择;四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相关技术选择。为促进这些技术的选择,可以采取如下具体对应措施:加快信息、生物等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促进煤炭清洁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快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产业链接技术等相关技术推广与应用,促进以环境修复和改善为目标的环保技术推广与应用。

(二)循环经济技术平台

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就要淘汰单纯强调生产而有害于环境的技术,选择并推广那些对环境友好的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企业或产业基于投入产出收益比较分析,通常不愿意研发和推广此类技术,这会严重影响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发展。因此,为了增加环境友好型技术供给,加快研发、推广与应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旅游景区迫切需要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平台。

建立此技术平台的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联合组成,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保障,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技术平台多元化主体各自的主要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的规则制定者和维护者;企业是循环经济实践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性技术研究的主体;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如公共信息平台、技术交易、咨询服务机构等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社会载体。

(三)推动循环经济技术进步的相关制度

旅游循环经济技术也需要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顺利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只有先进技术选择和技术创新,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为此,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激励和保护技术创新、传播与扩散,成为推进景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具体安排路径包括:依靠产权制度和政府规制,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加大资金支持和政府采购力度,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实现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消除非环境友好性技术的比较优势等。最终在上述主要路径指导下,建立循环经济技术进步的正式制度框架体系,包括技术产权激励制度、技术创新的政府干预、技术政策支持、环境政策规范等内容。

制度创新体系

(一)观念创新

将资源有限、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等因素纳入社会发展的范畴,从而更新了资源观、生态观、发展观以及道德观。

资源观创新:从资源无价论到资源有价论。承认资源有价,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生态环境的成本和价值。绿色核算、绿色会计将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对象,可防止企业滥用自然资源,透支未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观创新:从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展观创新:从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衡量发展的指标除经济增长外,还包括人口、社会、环境、生态、资源等诸多要素。

道德观创新:从只追求自身发展到兼顾代内、代际公平。时间上的公平即代际公平,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空间上的公平即代内公平,是指各国、各地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公平地分配有限资源。

观念创新是法律创新、政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二)政策创新

循环经济政策是国家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减量消耗和循环利用、环境质量改善、经济效益提高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包括法令、措施、办法、条例等。其主要可分为三类: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

实现经济政策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明晰环境产权,使环境、资源和其他物品一样进入市场,使价格正确地反映其全部社会成本。二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针对不同的经济行为采取不同的政策。对使用循环再生资源生产再生产品、企业开展资源节约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环保行为,国家财政和税收部门可以采取奖励、补贴、贷款优惠、贴息、减免税等激励措施,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利益内部化;对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行为,通过罚款、征税等限制的经济手段将环境污染导致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责任与利益的公平结合。总之,经济政策的实施会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投入,改善环境质量。

产业政策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引导旅游产业向循环经济型产业发展;二是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技术政策主要是用来促进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等旅游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围绕这些政策目标进行政策创新,将会极大地推动旅游景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J].求实,2008(9)

2.明庆忠.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J].旅游研究,2009(5)

3.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1)

4.明庆忠.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持续性转变的经济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3)

5.刘宝庭.用循环经济理念统领发展[N].人民日报,2004-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