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学;整合;分裂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45 ― 04

有关心理学分裂与整合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很多研究者认为心理学的分裂不利于心理学的发展,甚至有研究者担心心理学会被其他学科吞并。因此,很多心理学家都在积极尝试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的学科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维护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但是,由于心理学在科学观、方法论、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因此不能强求心理学的存在形式与其他统合学科的形式完全相同。当前学术界所谓的心理学的“分裂”样态,或许正是其应然的存在样式。心理学的分裂或整合,可能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假命题,心理学既不需要整合,也根本无法进行整合。本文将在对以往心理学分裂与整合的研究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新的研究视角重新探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以还心理学应然的学科面貌。

一、心理学分裂的现状及其整合研究的尝试

(一)分裂的心理学

学界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学处于分裂之中,而这种分裂局面的形成有诸多原因。Stephen C. Yanchar和Brent D. Slife认为,心理学的分裂主要有如下原因〔1〕:第一,心理学专业的奖励机制不完善,对于心理学理论创新的支持不足,并且学生在受教育的时候易受到导师固有观念的影响,这加剧了心理学的分裂。第二,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地联系,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脱离实际生活,导致心理学应用领域与学术研究领域的断裂。第三,心理学理论形态的多样性,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以不同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学派之间难以统一。第四,方法论的多样性,不同心理学派别持有的哲学观点不同,其方法论也就不同,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来源于实证主义,而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则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等。

心理学的分裂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缺少共同的基础,“心理学家总是各自为战,虽然研究对象相同,但却从不同的基础出发,使用不同的方法,说不同的行话,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2〕3同时,他们还认为心理学正在被其他学科蚕食,面临被吞并的危机。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室的研究中,关注的是实验和数据,注重从某一侧面入手研究人的心理实质,强调实验数据而忽视了实验结果对人和社会的指导意义;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则关注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意义,认为实验缺乏一种整体观,把人等同于物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因而无法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实际上,心理学内部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也存在着由来已久的对立倾向,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强调其研究的纯洁性和高尚性,认为学术是第一位的,应用是第二位的;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则强调心理学的着力点在于实践应用,拒绝把心理学当做纯科学。〔3]193学术研究关注的是个体,缺乏对社会宏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分析且其基本原理脱离社会实践;应用研究则把心理学带入一些微观领域,出现了很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第三种文化”下的心理学整合观

在《两种文化》之后,斯诺又于1963年发表了《再看两种文化》一文,并预见了“第三种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将弥合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之间的沟通鸿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两类知识分子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且关系融洽。〔4]24斯诺的“第三种文化”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对缓和两种文化之间针锋相对的现状也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种文化”具有包容性、超越性和大众化的特点,能够容忍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可以使每一种观点都得到严肃对待,对于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包容,并且学科内部不同观点和学派之间地位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文化结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取向,用一种“统合”的观点解释问题,试图从两种不同取向结合的角度进行科学研究,更具综合性;同时,这种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由于学者们对专业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诠释,因而可以使普通民众了解专业化的知识。〔4]25在“第三种文化”的指引下,心理学内部需加强对话交流和互相谅解,认真思考不同学派和不同取向的心理学观点,并在一些问题上先达成共识;在关注心理学理论发展与心理学专业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学的社会指导意义,要让心理学知识大众化,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惠及大众,彻底掀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使心理学真正为人类做出贡献。

学界普遍认为心理学处于严重的分裂之中且危机重重,心理学的整合势在必行。“第三种文化”的出现虽然给心理学的整合指出了一条道路,但心理学的整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互融合。其实,心理学这种分裂的样态正体现了心理科学自身的特点,既包含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也囊括了“第三种文化”。如若忽视心理学自身所固有的天然的学科特点,试图运用某一“范式”或科学观强行进行心理学的整合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必要的。虽然我们也提倡心理学整合的学术性研究,但仅限于学术研究而已。

二、对于心理学整合的疑问

(一)心理学是否可以在一种科学观下整合

有研究指出心理学的整合需要统一的科学观作为保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心理学家所持的科学观各不相同,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对心理学进行整合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自心理学诞生之日起,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准则就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以实证主义哲学为方法论指导的心理学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主流心理学所倡导的是“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可被观察和实证证实的经验,并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将心理学建成精确、客观、实证的自然学科,树立心理学的科学形象。〔5]92这的种“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虽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并朝着客观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使心理学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研究中所出现的“不分”的伦理问题就贬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割裂了心理现象的整体性,把对完整心理现象的研究分解成片段式的、碎片式的研究,无益于说明和引导人们的心理活动。这种困境引起了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家的关注,他们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应忽视人的价值以及心理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将整体的人及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注重人所特有的独特性,提倡使用访谈法、历史法、临床法等颇具人文主义特色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但是,由于缺乏客观标准且其科学性无法证明,因而其神秘色彩依然十分浓重。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科学观指导下的心理学各执一词、互不妥协,导致心理学的分裂与割据局面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有研究者提出了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为一体的心理学的“大人文科学观”。〔3]351在这种科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就要摒弃纯粹以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方式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而要谋求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以这种科学观为指导,心理学家进行了很多理论研究,如尝试整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谋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试图缓解不同取向心理学家的关系、改变心理学分裂无序的局面;尝试对心理学进行全新的学科定位。但是,这种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一体的“大人文科学观”在当前仍然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要在一种科学观的指导下来整合心理学是不可能的。

(二)心理学是否有统一的哲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心理学的三大方法论基础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可观察的经验才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对经验进行描述并认为只有被经验描述的认识才是科学的。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冯特在心理学独立之初便主张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和生理学的模式对心理学进行研究;随后出现的行为主义更是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推向了极致,华生声称要将心理学转变成为纯实验的科学并把行为还原为刺激(S)与反应(R)的联结。在行为主义那里,“心理学就成了研究一种物理化学变化引起另一种物理化学变化的自然科学”。〔6]

与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同,现象学强调对人的独特性的研究,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研究重点,强调描述的方法以及整体论的观点;解释学则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即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以及历史地位对理解者理解文本的影响,主张使用一种与自然科学“说明的方法”不同的“理解的方法”。布伦塔诺反对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主张把意动当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且重视人的能动性和整体性,从而开创了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的先河。随后兴起的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的整体性,主张对意识和人格进行整体性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要求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与动物和机器不同的特殊性。由此可见,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所推崇的哲学方法论是不同的,要想使心理学各个派别摒弃自己的哲学立场和方法论转投他人怀抱亦是不可能的,故试图用一种哲学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来整合心理学也是难以达成的。

(三)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随着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起,在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问题上,研究者又提出了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的观点。〔7]119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基础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等问题。人的心理不仅有其生理基础,而且也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在探讨心理学问题时,我们会用到自然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设备,也会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纯粹从某一个角度、采用某一种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都是不全面的。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表明,心理学正在成为一门连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枢纽”学科。既然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那么其交叉点在哪里?它们是如何进行交叉的?等等,这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和厘清的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学没有必要禁锢在旧式的学科划分之中,心理学应谋求自己应然的学科定位,即心理学应该属于“科学人文学科”。〔5]2-6在这种学科定位下,心理学研究应强调在某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人的心理进行整体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反对唯实证方法的倾向;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心理学为指导,吸收常识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合理内核来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如实反映人的心理,进而预测、解释和干预人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存在已久且分歧严重,要使学界接受心理学的“科学人文学科”定位也是困难重重。至今,心理学不也仍然是既有科学主义取向的实证研究,又有人文主义取向的人本研究吗?这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或许都能部分解释对方所承认与主张的某些观点,但彼此却并不隶属与统摄。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人文科学的属性,这应该是心理学自身应然的学科定性。

(四) 库恩的“范式论”是否适合评判心理学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发展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影响下,冯特决心采用实验法来进行心理学研究,并进而树立心理学的科学形象。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库恩的“范式论”就是对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科学哲学。库恩认为,如果一门学科没有建立自己固定的学科范式,那么它就不能称其为科学。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心理学就不是库恩“范式论”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心理学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以库恩的“范式论”为指导,很多心理学家致力于探讨心理学究竟是不是科学?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应将心理学踢出科学的大门,原因在于多年来心理学进展缓慢且未形成“统合”的理论体系,即心理学未形成能够称其为科学的“范式”。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库恩把物理学的发展模式经抽象和概括总结成科学发展的一般模式,似乎一切科学的发展都类似于物理学,而事实上,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其发展也可以遵循不同的模式,特别是像心理学这样一门以人,而不是以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其发展不可能,也不必要走物理学的道路”。〔2]3况且,库恩范式论中的“范式”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概念且其理论本身是一种不可知论,是站在实用主义立场上提出的观点,否认了科学的进步性。〔8]

总之,由于心理学具有研究对象复杂、研究方法多样、理论众多等特点,因此试图在一种科学观、一种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来整合心理学、试图用库恩的“范式论”来评判心理学的科学性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而一旦当我们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时,就会发现心理学既是难以整合的,也是无须整合的。

三、“殊途同归”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难以整合

心理学的整合是一个难以完成的工程。心理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时代性。心理学会第一时间吸收最新的哲学观点和科学前沿理论并将其结合在自己的研究中。例如,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各个国家都在探讨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希望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与历史特征联系起来,发展有本国特色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就强调以哲学作为指导原则,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但由于各国均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也都有其自身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结果貌似繁荣和发展了心理学,实质却加重了心理学的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将永远无法成为一门“统合”的学科。第二,多样性。心理学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科分支的多样性。〔7〕7心理学可以借鉴物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备以推动自身的研究。由于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借鉴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也会生发出更多新的心理学分支。以往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研究的尝试性研究虽然从理论上讲可能有利于心理学理论的整合,但因这些研究都是阶段性的、暂时的结论,对心理学的理论整合并无实质性影响。第三,复杂性,主要是指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我们不可能只考虑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某一属性,而不顾其他属性。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各心理学流派均从一个侧面或属性出发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从未有任何一个学派从多个侧面和多重属性出发同时进行心理学的研究,这不是因为它们不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心理学根本就不具备进行如此研究的条件。

(二)心理学无需整合

事实上,心理学并没有分裂,所谓心理学的分裂实际上是在心理学整体框架之内不同取向的研究,这是心理学应然的研究状态。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得出这种论断主要是由于研究者片面地使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或者人文科学的标准来评判心理学,而忽视了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纵观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理论心理学家在不断地批评那些实验心理学家在实证主义道路上走上了不归路,但许多心理学实验又确实对人类未来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在人工智能以及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交叉渗透等等,Daniel Kahneman 就因将认知心理学有关人类认知决策和判断的实验研究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预期理论”,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另一方面,心理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对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我们更应该关注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其实践应用价值。一些持实证观点的心理学家在罔顾心理学人文社会属性的前提下,质疑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需要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结合,当前看似分裂的心理学研究,实质上只是心理学在其应然框架内的合理存在样态。

从西方心理学二分法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我们认为,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的研究目的都是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与行为,也就是说不论是从科学主义角度出发还是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心理学研究的目标都是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和行为。据此,心理学研究只是围绕着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在进行不同角度和取向的研究,其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即 “殊途同归”。〔9〕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终会整合为“统合”的学科,可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统合”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但我们认为,站在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共同进行心理学研究,可能才是引导心理学发展的正确路径和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心理学理论终究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即使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是未来必会实现;实证研究也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开展,既要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也要突出理论的指导意义,要认识到实证研究是无法代替“理论先行”的地位的。目前来看,心理学分支庞杂且每一分支都有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虽然心理学不同领域各执一词、各持己见,但都获得了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批评心理学这种分裂的状态时,也不要忽视这些分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进步不仅没有损害心理学反而促进了心理学发展的事实。试问心理学新理论、新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正是体现了其生命力吗?心理学的这种主客观结合,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研究方法多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某一种科学哲学或科学观来定性和整合心理学,研究者在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研究时也应认识到,心理学或许有适合其自身学科特点的科学观体系,只是我们目前还未发现而已。在理解了心理学的特殊性和其当前的存在样态之后,我们就应该顺应心理学的现实状况,这样才能繁荣心理学、巩固其科学地位。我们认为,心理学在当代不仅没有必要进行整合,而且如果罔顾心理学的实际进行整合,反而会影响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既没有分裂,也不需要整合,心理学分裂与整合的问题或许只是心理学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假命题。我们应该尊重心理学固有的天然的学科特点,让其以其固有的应然样态存在并以其应然的方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

四、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心理学的“天”就是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心理学的“地”就是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基础的自然科学领域。心理学要存在于“天地”之间就要依靠这二者的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我们认为,心理学“学派林立”和理论观点多样的特点,就是其立足的基础和应然的存在形式。心理学就应保持其多取向、多视角、多属性的特点,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生存于“天地”之间并获得其应然之发展,而根本没有必要强行整合为像物理学、化学那样的统一科学。

〔参 考 文 献〕

〔1〕Stephen C. Yanchar and Brent D. Slife,Pursuing Unity in a Fragmented Psychology: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7, 1(3) , p.238.

〔2〕叶浩生.再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0,(02).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曾永志.“第三种文化”的哲学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3,(11).

〔5〕贾林祥.论西方心理学的价值取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6〕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报,1999,(03):4.

〔7〕杨玉芳,孙健敏.心理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学应用;技术基础;技术思想;技术手段

心理学研究包括了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心理学的应用是通过技术的方式来进行的,这就涉及到心理学应用的技术基础、技术思想和技术手段。对于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来说,强化心理学的技术考察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目标,在心理学的方法论的探讨中,就包含了关于心理学应用技术的考察[1]。这涉及到心理学研究有关技术理念的生态学的方法论[2],也涉及到心理学研究划分的类别与优先的顺序[3]。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有特定的理论、方案和领域的问题[4],心理学的技术研究有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5],心理学的技术应用有独特的途径和方式[6],例如心理学研究中的体证和体验的方法[7]。

一、心理学应用的技术基础

科学是科学共同体采取经验理性的方法而获得的有关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技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一种由特殊的社会共同体组织进行的特殊的社会活动。不过技术这种知识体系指的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各种人工事物与人工过程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的体系。

科学的目的与技术的目的不相同。科学的目的与价值在于探求真理,弄清自然界或现实世界的事实与规律,求得人类知识的增长;技术的目的与价值则在于通过设计与制造各种技术工具或人工事物,以达到控制自然、改造世界、增长社会财富、提高社会福利、增加人类福祉的目的。

科学的对象与技术的对象不相同。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系统,包括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科学就是要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能与规律,理解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技术的对象则是人工的自然系统,即被人类加工过的、为人类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人工物理系统、人工化学系统、人工生物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等。

科学的语汇与技术的语汇不相同。科学与技术在处理问题和回答问题时所使用的语汇有很大的区别。在科学中只出现事实判断,从来不出现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只出现因果解释、概率解释和规律解释,不出现目的论解释及其相关的功能解释。因而,科学只使用陈述逻辑,技术回答问题就不仅要使用事实判断,而且要进行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不仅要用因果解释、概率解释和规律解释,而且要用目的论解释和相关的功能解释。

科学的规范与技术的规范不相同。科学与技术有不同的社会规范。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规范有普遍主义、知识公有、去除私利和怀疑主义等四项基本原则,技术的发明在一定时期内却是私有的,属于个人或专利人。科学无专利,保密是不道德的,而技术有专利,有知识产权,泄漏技术秘密、侵犯他人专利、侵害知识产权等,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

有研究指出,技术哲学问题涉及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的定义和技术的本体论地位;二是技术认识的程序论;三是技术知识结构论;四是常规技术与技术革命;五是技术与文化;六是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伦理学[8]。

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之争,技术到底是价值中立的还是负载价值的,这是一直都没有厘清的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论,主要源于对技术本质的不同理解。换句话说,技术中性论者与技术价值论者眼中的技术可能是根本不同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知识分裂”,这一点可能是造成技术中性论者与技术价值论者不能达成共识的根本原因。

在技术中性论者看来,技术即工具、手段。技术中性论者并不否认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的应用后果是有善恶之分的,是存在价值判断的,但技术本身作为技术工具、手段却是价值中立的。中立的技术工具只有效率高低之分,而不应从善恶等价值尺度出发去衡量,即应该把技术本身同技术应用区别开。

技术价值论主要表现为社会建构论和技术决定论两种观点。从社会建构论者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出发,自然会得出技术是负载价值的结论。现代技术自主地控制着社会和人,决定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技术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左右着人类的命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无须依赖人类的力量和社会的因素,技术有着自身独立的意志与目的,负载着独立于人的客观价值。

技术价值论主张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从过程论的观点来看,显示技术最初表现形态的技术发明不是单纯的手段,而是合目的的手段,手段承载了人的目的,因此也就承载了人的价值。体现在技术手段中的人的价值也是潜在的,是没有成为现实的价值,因此技术发明不仅体现了内在的客观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外在的社会价值。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是技术形态的又一次转化,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过程,是技术的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即技术原理与技术发明中所承载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过程[9]。

二、心理学应用的技术思想

关于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不同研究类别和研究类别的不同顺序,研究者可以有不同的设想和设计,这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定位和发展。当然,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原有的关于研究顺序的理解和认识曾经给心理学带来了影响和促进,但也给心理学带来了不利和阻碍。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原有的研究顺序,并且给出应有的研究顺序。

在心理学的演变中,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和技术研究的顺序曾经有过不同的变化。首先是理论、方法、技术的顺序。在这个顺序中,理论占有首要的位置或支配的地位。理论的范式、框架、假设、主张、观点等,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部分。其次是方法、理论、技术的顺序。在这个顺序中,方法处于首要的位置。方法的性质、构成、设计、运用、评判等,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支配的部分。在这样两个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研究顺序中,技术都处在末位。显然,技术被认为具有附属的性质,具有从属的地位。这在心理学的当展中,是应该受到颠覆的。

心理学研究应有的顺序是技术、理论和方法,这是技术优先的思考。心理学研究的技术优先,重视的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价值定位、需求拉动、问题中心、效益为本。价值定位是指心理学研究者及其研究都应该有非常明确的价值取向。原有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主张价值中立,或者价值无涉,研究者必须在研究中持有客观的立场。但是,技术中心则必然要有价值取向。需求拉动是指心理学的研究是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所拉动的,越是发达的社会,越是高质量的生活,就越是重视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质量。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问题中心是指,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要以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效益为本则是指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要考虑怎样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技术、理论、方法的顺序中,技术是由理论所支撑的,理论是由方法所支撑的。因此,所谓的技术优先并不是脱离了理论和方法的单纯的技术研究。

那么,心理学研究者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或者说心理学研究者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定位,就应该有一个重要的根本转变,即从以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转向以心理生活为研究对象。心理现象是已成的存在,心理生活则是生成的存在。心理现象的研究是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绝对分离,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官观察得到的就是心理现象。心理生活的研究则是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相对统一,研究者就是生活者,生活者通过自己的心灵自觉来把握、体验和创造内心生活[10]。对于心理生活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生活规划、规划实施和实施评估。人的心理生活是创造性生成的过程,是人建构出来的结果,是人自主创造出来的。

其实,人的心理不是自然生成的,不是遗传决定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的心理是后天形成的,是创造出来的,也是生成变化的。把人的心理看做是已成的存在与看做是生成的存在有着根本的区别,心理学研究应该着重于生成的存在。或者说,人的心理意识不仅仅是已成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生成的存在,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该仅仅着重于已经存在的心理意识,而更应该着重于创造生成的心理意识。在心理科学的推动下生成和创造出来的心理生活,才是合理的和优质的心理生活。

三、心理学应用的技术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应该确立现代心理技术学的研究门类,即应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及心理测验、测量、统计等技术手段,研究实际社会生活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题。就个体来说,这是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技术。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是对人的心理属性的量化研究,就是运用心理测量、测验的方法对各类人员进行心理过程与特质的测量和评价。就群体来说,这是社会心理测查技术。社会心理测查是对群体的心理倾向性进行测量与调查。心理倾向主要包括社会需要心理、对人与事的态度、群体人际关系等。就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失常来说,这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商谈,使咨询对象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有所变化,从而能适应环境并保持身心健康。心理治疗则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矫治心理和行为障碍、精神(心理)疾病。就经济是个体和群体的社会活动中心来说,这是经济心理技术[11]。

有研究者阐述了心理技术学的构成,认为心理技术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应该包括如下三个子系统:实验心理技术系统、心理测量技术系统和心理训练技术系统。实验心理技术系统的实验手段包括仪器、设备、器械、实验装置和相应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方法,现代实验心理学除运用自身不断创造的先进仪器外,还广泛使用相关学科的先进仪器进行研究。心理测量技术体系包括智力测量体系、人格测量体系、非智力因素测量体系、能力倾向测量体系和神经心理测量体系等。心理训练技术系统又分为三个子系统:心理硬技术体系、心理软技术体系、心理技术经济体系。心理硬技术体系运用现代各种物质性技术手段,如物理、工程、生化、医学、生理、计算机等领域的物质手段,综合利用,构建心理学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物质化水平。心理软技术体系是将心理科学知识转化为应用的技能与技巧,不能是经验的东西,而是要建构成套的完整技术体系。心理技术经济体系是要进行心理技术的开发,培育心理技术的市场,增强心理学自身的应用功能,增进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动力。同时,心理技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又会提高心理指导和训练的技术水平[11]。

人的心理不是已成的存在,而是生成的存在。所谓已成的存在是指,人的心理就如同自然天成的产物,是现成如此的存在,是客观不变的对象。所谓生成的存在是指,人的心理不过是后天建构的结果,是朝向未来的存在,是共同合成的结果,是不断变化的过程。那么,如果从生成的方面来看,人的心理生活与人的心理现象有着根本的不同,心理生活是人自主建构的,心理现象则是自然天成的。所以,心理现象是已成的。生成心理生活的根本方式就是人的心理体验,心理体验不是现成接受的结果,而是心理创造的建构。

实证与体证是相互对应的,实验与体验是相互对应的。这就是说,现代科学心理学中的实证的方法是与本土传统心理学中的体证的方法相对应的,现代科学心理学中的实验的方法是与本土传统心理学中的体验的方法相对应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实证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就成为了确立和保证心理学科学性的最为基本的准则[13]。这成为考察西方心理学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14]。实证和实验方法的运用也成为对文化心理进行研究和考察的核心。这体现在关于文化与自我的研究之中[15],体现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质化研究方法的运用中[16],也体现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原则、基本理念和理论假设之中[17]。那么,除此之外的另类方法或内省方法则被列入非科学的范围之中。受到连带影响,传统心理学体验和体证的方法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根基。因此,发展中国心理学的重要任务是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扩展。

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倡导天人合一、心道一体,即强调不要在人之外或心之外去寻求所谓客观的存在。道就在人本身之中,就在人本心之中。那么,人就不应该到身外或心外去求取道,而应该返身内求。所以说,人是通过心灵自觉或意识自觉的方式,直接体验到并直接构筑了自身的心理。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所确立的是内省的方式,这种内省方式的一些基本原则成为了理解体证或体验方法最为重要的内容。这就是内圣与外王,修性与修命,渐修与顿悟,觉知与自觉,生成与构筑。

但是,体验的方法则有所不同。所谓的体验就是人的有意识心理把握心理对象的一种活动。这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认知,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理解,也包含关于对象的感受,包含关于对象的意向。体验的历程也是人的心理的自觉活动、自觉创造和自主生成,人通过心理体验把握心理自身时,可以是一种不去分离感知者与感知对象,不去分离认识者与认识对象的活动。在这样的心理活动中,人是感受者,也是体验者。

体证或体验的方法体现了如下特征。首先,体验是一体性的。体验就是人的自觉活动或心灵的自觉活动,因此,体验并没有分离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体验不同于早期西方心理学的内省。内省严格说来,仅仅是对内在心理的觉知活动。这是独立的心理主体对分离开的心理客体的所谓客观的把握,是把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活动转换成对心理世界的观察活动。因此,体验实际上就是心理的自觉活动,通过心理体验所把握的就是心理自身的活动。其次,体验是真实的。实证的科学心理学一直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强调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当作客观的对象,甚至不惜把人的心理物化。体验实际上强调的不是客观,而是真实,真实性在于反对以客观性来物化人的心理行为。当然,体验应该是客观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客观性是对虚构性和虚拟性的排斥,而真实性则是对还原性和物化性的排斥。体验通过超越个体的方式来达到普遍性。再次,体验是生成性的。实证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看做是已成的存在,或看做是已经如此的存在,心理学的研究就是描述、揭示和解说已成的心理存在。实际上,人的心理也是生成的存在,是在创造和创新中变化的存在。那么,体验就不仅是对已成的心理进行的把握,而且也是促进创造性生成的活动过程,正是通过体验,人能够创生自己的心理生活。最后,体验是整体性的。人的心理直接以个体化的方式存在,个体的心理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这种个体化或个体性就变成了一种基本的原则,即个体主义的原则。这在很长的时间内支配着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对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研究。实际上,人的心理的存在内含着整体的存在。在中国本土的心性心理学看来,道就内含或隐含在个体的心中,这就是心道一体的学说,是心性的学说。那么,体验或体证就是体道,就是证道,就是弘道。这是心理生成、心理创造、心理建构的历程。

[1] 葛鲁嘉. 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89.

[2] 葛鲁嘉.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3] 葛鲁嘉. 心理学研究划分的类别与优先的顺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5-19.

[4] 葛鲁嘉. 心理学应用的理论、方案和领域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69-172.

[5] 葛鲁嘉. 浅论心理学技术研究的八个核心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4-38.

[6] 葛鲁嘉. 心理学技术应用的途径与方式[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5):66-70.

[7] 葛鲁嘉. 体证和体验的方法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6-121.

[8] 张华夏,张志林. 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31-36.

[9] 张铃,傅畅梅. 从技术的本质到技术的价值[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14.

[10] 葛鲁嘉. 心理生活论纲──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类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2-117.

[11] 杨鑫辉. 略论现代心理技术学的体系建构[J].心理科学,1999(5):455-456.

[12] 罗杰等. 论建构中国心理技术学体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10-113.

[13] 郭本禹(主编). 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76-177.

[14] 叶浩生(主编). 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15] Markus,H.R., &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2):224-253.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荣格 分析心理学 方法 多元论者

C.G.荣格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心理学家与人文思想家。现代社会物质力量的强大,使精神逐步丧失。现代人失去了自我。正基于对此深刻的认识与体验。荣格力图为精神找到自己的地位,使现代人重返精神家园。然而,一方面西方物质资源的高速发展,精神成为物质的附庸而需要拯救,另一方面西方的传统文化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到这一点,所以荣格在研究与治疗实践中求助于东方文化。因此,荣格的思想特受东西方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如此,他的方法也具有强大的魅力。理论与方法是分不开的,深刻的理论必有相应的独特的方法,就像荣格一向声称的那样,出于对精神的高度尊重和对心理复杂性的高度敏感而无意建立系统的理论。荣格在方法上也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富有成效的创造性。可以说荣格是一位出色的方法多元论者。

一、字词联想法

荣格的第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情结理论。荣格在写精神病博士论文时用一张写有100个刺激字词的表对被试进行测试。主试每次念一个词,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对进人心目中的第一个单词作出反应,并用秒表记下反应时间,然后把这些刺激词再念一遍,让被试重复他先前的回答。在实验中,荣格发现,有时被试对某些词作出反应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而被试又对造成反应延迟的原因解释不清。荣格猜想这可能是由于抑制反应的潜意识情绪引起的。于是他把反应时较长的刺激词、回忆错误的反应词和重复反应词叫“情结指示词”。通过进一步分析,荣格于1904年提出了情结理论。并且他的字词联想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一些生理指标的测试结合起来,即用各种装置分别以图表法记录被试情绪对他的脉搏和呼吸的影响,并测量出皮肤电的大小变化,这样字词联想法就成为了解情结和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至今,在许多精神病院里仍然使用这种方法来探察心理症结。此法也常用来审问犯人,荣格曾对伦敦的听众说:“在苏黎士时,每当有棘手的犯案,法院就把我找去,我是他们求助的最后一根稻草。”

荣格的这个贡献使情结这个词成为日常用语,而且由字词联想法发展而来的测谎仪对犯罪心理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字词联想法与情结理论也使荣格赢得了国际声誉。拜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后,1906年荣格不顾E,布洛伊尔和P,雅内两位恩师的不快给弗洛伊德寄去了《联想研究》,虽然“情结”是荣格自己独立的发现,但他愿意以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弗洛伊德的当时受到孤立与冷落理论。荣格的加盟使弗洛伊德倍感兴奋。在《回忆、梦与思考》中,荣格说弗洛伊德把他称为“皇太子和继承人”。从此,这两位心理学巨人开始了友谊与冲突。1909年,他同弗洛伊德一起应斯坦利・霍尔(StanleyHall)的邀请参加克拉克大学二十周年校庆。

其实字词联想法早就被高尔顿和冯特利用,但他们并没有发现更重要的心理意义。因此,字词联想法的应用与发挥充分体现了荣格高度的创造性与深邃的洞察力。正如E,A,贝纳特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前言所说的那样,有些人对荣格如此强调字词联想法感到吃惊。因为此法早已为人们所摒弃。荣格对字词联想测试所做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极有意义的结果。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发现了无意识的自主性质。

二、综合构造法

荣格支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基石――《梦的解析》,称这个方法是通向潜意识领域的帝王之道(The roy,alto theunconscious)。但在荣格看来,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方法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把病人患病和做梦的原因予以简化,还原为纯粹的生物或纯粹的个人的野心,从而掩盖了其完整性。所以,他认为这种还原的方法在某些场合虽然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但与此同时也有极大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地利用梦中的资源。荣格就认为弗洛伊德从梦中寻找情结,而他则认为“释梦要使病人知道潜意识对病人的情结做了什么,为何种目的做准备”。在《梦的解析》中,梦的内容是可以被现实来解释的,荣格认为这是客观的解释,如果用主观的分析来解释梦,这种解释就很容易把梦的内容带回自己的分析中,而不是将它与主体分离。面对客观世界,这样的解释称为综合性的解释而非分析性的解释。荣格意识到,分析的方法如果只是一种分解的方法,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应该是某种综合的方法,即一种不是将梦简化还原,而是“扩充”其意义的方法,他把这种方法叫作“综合构造法”(synthetic analysis)。

综合构造法着眼于主体本身,不是将梦的复杂内容打碎还原为对外部情节的回忆,而相反,是将梦的内容视为主体本身的种种倾向,并把它们“重新组合”到自身中来。在荣格心中“梦无遮蔽,我们只是不理解它的语言罢了”。所以梦就像是一个复杂的文本,对这一文本的阐释,不可避免地要关联于其中纵横交错的种种“暗示”与“轨迹”,并且通过“放大”与“补充”等方式,一层层地揭示其意义。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即象征,因此,对这一象征的阐释最终将围绕其与某种原型的关联展开。所以荣格不遗余力地将梦的内容进行扩大,将梦中难以理解的情节与文学艺术、宗教神话、哲学及风俗民情等相似的原型进行求同比较,即扩大,从人类集体潜意识中寻找与之有关的象征意义,通过这样使个体与人类集体潜意识进行对话,使梦的意义清晰起来,从而汲取人类共同的精神力量,“建构”健康的人格。荣格认为在对精神现象的理解中,比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总觉得到一种特别的责任,那就是不应该忽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精神现象不是在训练自诊所中才泄露出来,而是首先显现于广大的世界和历史深处。医生观察到的精神现象只是这个精神世界的微小的一部分,并且这一部分还往往因病理状况而受到歪曲。我始终相信,对精神所作的最大的描述。只能来自比较”。显然这种比较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不是“简单还原”而是“综合与建构”。荣格应用综合构造法的著名例子就是关于“蟹梦”的解释:

由此可见,荣格看到了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它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荣格采取综合构造法对梦进行解释,其目的是为了更全面、更开放地理解人的精神,是出于对人类精神的尊重,以及对精神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尊重。他认为深邃的精神内涵与象征内涵不能简单地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物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这种外在的解释导致对精神现象片面、简单的理解,最终将精神及精神现象支解和消融其价值,这就是现代人因精神空虚而产生种种焦虑与痛苦的深层次的原因。正因为这样,荣格把梦置于整个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与 理解,试图找到重返精神家园的漫长归途。

三、积极想象法

荣格强调潜意识现象,特别是集体潜意识现象的非理性,但不排斥意识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恰恰相反,他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与潜意识融为一体。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提高患者的个性化水平,即使意识与潜意识和谐统一。11913年12月,荣格进行了一次实验,从中发现了一种面对潜意识,使意识与潜意识保持平衡的方法,后来,荣格把这种方法称为“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放弃了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荣格认为自由联想法“值得怀疑”,因为“这些联想自然地导向你的情结”,“我的目的不是要去知道情结,我想知道梦是什么”。荣格指出,积极想象法是让被试冥想任何一个对他似乎有重要意义的幻想碎片――也许是一个偶然的观念。或者是在梦中他已经意识到的某些事情,一直到它的内容成为可见的,即它被嵌入相关联材料之中为止,使之成为可理解的意识的一部分。

实际上积极想象法使患者潜意识深处的原型内容得到充分的表露,成为意识的东西,使意识与潜意识进行对话。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自性各方面逐渐整合,成为一体。意识与潜意识对立双方相互融和与统一。最终导致心理的转化,达到系统的个性化。这一过程有几个阶段。最初的任务是诱导出宁静的心灵状态,摆脱一切思绪,不作任何判断,只是以自然的方法观察,注视着潜意识内容和支离破碎的幻想片段自发地出现和展开。然后,用书面形式或非言语形式把这种体验记录下来。在下一阶段,心灵的意识开始积极地参与和潜意识地对峙,潜意识的内容的意义被理解,并与意识状态和谐一致。最后,一旦自我与潜意识相互妥协,个人就能够有意识地生活,不是再受潜意识控制而生活。同时荣格也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一方面容易转变为自由联想使患者陷入情结的无效循环,另一方面可能使患者过分注意潜意识而不能使意识起引导作用,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可见荣格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就必定会放弃自由联想法而使用积极想象法。

在荣格看来,幻想与梦想基本上是无意识的主动活动,都是某种“被动想象”,而“积极想象”要使意识参与其中,自我起着主动作用;意识不可能随心所欲,但可以与潜意识交流和争辩。所谓“积极”就是它能使意识与潜意识达到统一,实现个性化,最终达到人格完整,促进心理健康。在这里,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出积极想象法与自由联想法的区别,荣格利用积极想象法就是发挥患者自身的作用,提高患者自我教育、自我理解的能力,使潜意识心理在意识层面转化,从而达到个性化的目的。

四、“共时性”方法

如果说以上三种方法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那么“共时性”方法就更体现了荣格在方法上的多元性和创造性。因为这种方法是与中国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思维密切联系的。

荣格的“共时性”理论是在《易经》的影响下形成的。荣格在接触中国文化时十分惊讶与兴奋,认为一些用西方的理论与科学原理不能解释的问题,包括原型理论中的集体无意识问题,在中国的哲学文化中却能找到答案。他认为中国人确实有一种科学,它的标准经典就是《易经》,只是这种科学不同于西方的科学罢了。荣格曾说:“《易经》中的科学根据不是因果原则,而是一种我们不熟悉因而迄今尚未命名的原则,我曾企图把它命名为共时原则(synchronistic principle)。对潜意识心理过程的研究,早就迫使到处寻找另一种解释原则。因为因果原则似乎不足以解释某些重要的潜意识现象。我发现有一些心理对应根本不可能在因果性上彼此相关,必须用另一种原则来联系。这一联系似乎主要存在于事件的相对共时中,因而我使用了‘共时’这一术语……这种共时性原则的思维在《易经》中达到了高峰,是中国人总的思维方式的最纯粹的表现。在西方,这种思维从赫拉克利特起就不见之于哲学史了,它仅仅作为一种微弱的回响再见于莱布尼茨。”-5,

荣格曾在《论共时性》等文献中阐述“共时性”概念。他把共时性描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事件的意味深长的巧合(meaningful coincidence),其中包含着某种并非意外的或然性的东西。”共时性事件意指一切存在形式之间的深刻和谐,相当于中国的“道”。这些事件的联系不是因果的结果,而是另一种荣格称之为非因果性的联系原则(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是某种经验的结果。所谓的“同时”乃是主观与客观想象符合同步,并产生了意义之合时。对共时现象的判断主要依据三个标准:无因果性、同时性和意义。决定性的因素是意义,是来自个人的主观经验:各种事件之间以意味深长的方式联系起来,即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活动之间、无形与有形之间、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荣格认为共时现象的基础是“潜意识原型”以各种潜意识形式顽强地表现着自己。它不必顾及自我的有意识的意图,似乎是精神本身秘密设计的;但它只有被注意时才有意义,也只有它对本人有意义才是共时现象。一方面,荣格用共时性的概念强调随机事件所蕴藏的丰富含义,说明人的潜意识心灵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同之处。比如作为自性原型的“曼荼拉”正是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所以。共时性原则的思维与特性与荣格的原型理论即集体无意识密切相关。荣格自己对同时性有很深的体验,1928年荣格画了一幅“曼荼拉”,画完以后,荣格意外地发现,这幅画构图与色彩很像中国画,接着,他就收到了理查德・威廉的信和《金花的秘密》的译文,这使他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与中国文化的共鸣。另一方面,荣格认为共时现象深刻的感情内涵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对心理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旦患者体验共时现象那种深刻的和谐,共时现象就成为一种发展的力量。荣格称之为“超验功能”,给予个人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意识。因为这种巧合能给人以顿悟和广阔的意识空间,给人提供一种潜意识动力,使人摆脱心理困境。荣格曾举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病例: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病人由于具有十分片面的逻辑思想,冥顽不化,对荣格为减轻她的理性主义所作的努力毫无反应。有一天,当她向荣格讲述昨晚梦时(梦中有人送她一只金色的圣甲虫),一只金绿色的甲虫扑打着窗户,荣格让其飞进来,捉住给她并告诉她这就是她的金甲虫。从此她智性坚冰的抵抗被打破,治疗继续进行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由引可见。荣格一方面用共时性原则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解释某些用理性无法解释的现象,对弗洛伊德因果决定论提出批评,另一方面自觉地将之作为一种研究与治疗的方法。在荣格看来,观察主体与观察客体组成了观察情境,在排除观察主体的情况下,事件会出因果联系;在主体的潜意识的参与下,事件会出现同时性联系,这时出现了“同时性场”。这个概念提出了以后,引起了科学界与哲学界的重视与讨论。有人认为这是荣格对科学理论的极大贡献。虽然共时现象的机制尚未得到科 学的揭示,但荣格对之所作的描述与分析却值得进一步探讨。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荣格的方法是多元的,既有实验的方法也有现象学的方法,甚至还有神秘主义的方法。这与他的医学背景和家庭的宗教背景是有密切联系的,也与他“东西合璧”的思想分不开。但我们能看到,作为方法上的多元论者。荣格始终有意或无意地使人专注于精神本身,极力反对将精神简化为精神以外的东西,从而能够更好描述和研究复杂的精神现象。荣格重视精神现象,“试图建立一种‘有灵魂的心理学’,即一种‘自主精神原则基础的心理学”’,反对以物质取代精神,反对“科学主义”对非理性的遏制与抹杀。从而唤起人们对精神世界、对非理性的关注与尊重,为现代人寻找人类精神资源,重建精神的家园。可见荣格在方法上采取的多元性是与其所研究的对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荣格说:“我们越是深入到人性的深处,就越是产生这样的信念,这就是,人性的多样性与多维性需要我们在观点上和方法上都富于最大的灵活性与丰富性。这样才能适应人的精神深处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荣格也是利用这些方法来研究与治疗的,在应用这些方法的同时就意味着他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反过来,他的理论赋予了其方法的某些特色。所以说荣格分析心理学方法的有效性有赖于其分析心理学理论的“科学性”,分析心理学理论的“科学性”又寓于分析心理学的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之中。因此,对分析心理学的方法的评价就显得万分的艰难了。如果因某些研究对象是“神秘”的东西就认为某个理论是非科学的东西,这是不科学的。荣格紧紧围绕研究对象而在方法上采取十分开放的态度的做法,无疑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做法,值得学习与赞赏。荣格并不急于建构理论,而是渴望事实,因为他认为现代心理学还很幼稚,所以他对神话学、考古学等历史资料的研究,到非洲、美洲和印度等地的实地考察,从事心理实验和临床实践,以及对自己内心深刻的体察都表明了他对事实的尊重与渴望。荣格这种对精神资源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精神家园重建的不懈的执着,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不要忘记,我们在评价荣格的时候还必须从临床这个角度去思考。毫无疑问,从某种意义上讲,荣格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一位成功的精神分析医生,被人们誉为“苏黎士的圣人”,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他的方法的基础上的。从这一点来讲,荣格是一位成功的方法多元论者。

总之,对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及其方法的评价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的评价有必要建立在对该理论与方法的全面的理解和整体的把握的基础上,这样才会有新的视角。正如荣格自己所说:“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我的经验论概念(比如原型及其他)外表上看来应该真正的‘逻辑上的怪胎’。”科恩在苏黎世荣格学院研究过心理分析,对其心理分析有精辟的见解。他在“《荣格与科学态度》(1975)一书中,极力论证荣格心理学的科学性”认为在19世纪欧几里德空间和牛顿物理概念的背景下,人们把荣格等人对潜意识的研究视为荒谬。但在20世纪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已经改变人们对空间、时间、物质、能量、现实性等的看法,因此,对待心理学的态度亦应该相应改变。实际上,荣格的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目前号称是“心理治疗的第四股势力”的家庭治疗将荣格的共时性思想融人自己的体系,在分析心理学理论中产生的沙盘游戏疗法也非常受欢迎。

参考文献:

[1]荣格著.成穷等译.分析心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50.

[2]刘耀中,李兴洪.建造灵魂的宇宙――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评传荣格[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374.

[3]荣格著.冯川编译.荣格文集[M].改革出版社,1997:536-544.

[4]A HJames.The Jungian Experience:Analysis and Individuafion[M].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ncorporated.Canada.1986:147-150.

[5]荣格著.冯川编译.荣格文集[M].改革出版社,1997:297―299.

[6][美]拉・莫阿卡宁.荣格心理学与佛学――东西方精神的对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2.

[7]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34.

.

[8]荣格著.冯川编译.荣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549.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寓管理;心理学;思想教育

大学生公寓内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那么如何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在公寓管理中融合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切实解决工作中问题,就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径。

一、融合心理学原理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针对学生公寓这一独特的空间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高教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以人为本,遵循认识规律,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

加强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是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并取得实效的基础。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和人对社会的体验。人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认识都是由社会存在而来,是由社会存在经过人脑的反映及一系列心理过程而形成的观念。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科学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

2、齐抓共管,适应需要动机,激发人生追求,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运作机制。

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当学生入住公寓园区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也应由学校向学生公寓适当转移,以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为主线,及时安排好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合理利用好辅导员资源,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将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向公寓倾斜,加强对学生心理上的了解,了解他的思想状况,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不难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学会调节平衡,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对不合理、不切实际或者合理、但又一时不能满足的需要,要以党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加以限制和否定,使学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抑制。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为构建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发努力学习上,这会令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通畅。

3、知行合一,实施情感渗透,达到情感的升华,不断完善自身。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人的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因素,具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意义。当前,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涉及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内容较少,为“两面人”或是那些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无意中打开了方便之门。实际上,我们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考核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挥棒的作用,加大对学生在公寓的日常行为表现的测评份量。也可以逐步推行操行量化考核,实行大学生思想品德实践学分制,把测评结果或实践课学分作为入党考核、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助学贷款的重要依据,既有助于规范学生在公寓的行为,又能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二、在公寓管理中融入心理学的思想教育模式现实意义

以公寓为管理中心融入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突出了思想教育在公寓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融入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了单一管理对学生心理认识不足的弊病,有效地配合了学生活动的开展,深化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效果,有力促进了学生工作的发展。突出效果有:

1、信息反馈速度快。在以辅导员为管理高端的管理模式下,所有的信息流动是以金字塔式的发散传递,强化了信息传递的方向性和有效性,畅通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联系通道,明确了个人在传递链的主体性和所要承担的责任,提高了上传下达的效率和准确性,克服了以往权责不明,学生相互推委的弊端,从而使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深入公寓。

2、遵循心理规律,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高校后勤的社会化,使得公寓的管理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更加透明化和服务化,形成了寝室有思想堡垒,自我管理有相互制约和监督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寝室的整体工作,使学生管理者即时了解隐患存在和发展的状况,从而为科学地处理事故隐患,将事故的隐患及时地消灭在萌芽中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宝贵的防范时间。

3、思想优势明显,工作易到位。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主要责任,决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更不能削弱甚至放弃管理。使学生工作的开展既有安排布置的统一又有思想上的积极动员,有效地使学生工作深入到同学们中去,活动的开展也丰富和有意义,从而降低了学生管理者的工作难度,为形成集体凝聚力和工作上的合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以公寓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得到彰显。随着学分制的不断推进,原有的班集体概念正在不断淡化,因此合适的思想教育模式对于推进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集体意识,深化学生主体地位,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学生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地深入到与学生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学生公寓,不仅使学生管理者更加高效快捷地管理学生,更使思想工作的阵地转移到学生生活的核心地带,为学生管理的细致化、深入化、层次化作了良好的铺垫。尽管其存在有形式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但对于正在发展中的高校来说,不失为是一条有效途径。以公寓管理为中心地位融入心理学的高校思想工作模式始终是学生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不论改革怎样发展,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不能社会化,因此从素质教育的大局出发,我们应当在创新与稳定中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舆论 舆论心理 舆论引导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9YJCC860026

在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表现都是一定心理势能转化的结果。不同的舆论表达可能是个体认知、态度、情感差异在他们“关心领域”的具象反映;较为一致的舆论表达则可能是群体心理和社会中存在的主流文化心理的作用结果。不论如何.正常的社会人在产生行为之前是慎重的,正所谓“三思而后行”。他们需要积累足够的认知去达到向相对稳定的态度的转化。而态度一旦形成很快成为人类评价系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否产生行为、产生怎样的行为都有可能在这一环节之后被定向。人类社会的舆论行为遵循着:认知一态度一行为这一过程.而对这期间的每一个阶段在舆论环境中的考察其实际意义有三:一是更加科学准确地认识舆论.虽然“舆论就在我们身边”,但真正正确认识它的人并不多;二是为舆论引导方法提供依据:三是为舆论引导力的提升提供思路。

一个理论的科学论证在于把握它的内在实质和外在联系。舆论心理的论证同样如此,其内在实质就是对舆论这种社会行为做心理学的分析。而对于社会行为的分析,社会心理学就可以成为研究舆论心理的学科支撑。比如,社会心理学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研究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作出反应,别人如何对我们作出反应,以及我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总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是可以在研究舆论心理时加以借鉴的。社会心理学证明了通过行为反观心理对人类社会的下一步行为会有有益的指导作用,那么,研究舆论心理就是对舆论行为具有指导意义的。作为认知一态度一行为这一从心理到行为的过程。它既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当然也可以成为舆论心理的研究思路之一。

一、舆论心理研究中的认知环节

就认知在舆论中的作用来看.它是认识舆论的心理动量因素,同时也是产生舆论之前各种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具体来讲是个体认识外界舆论中的信息、意见、情感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因此,认知过程也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一种舆论意见的最终出现,在一开始确实经历了上述加工过程并使之成为其必要的铺垫。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中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在舆论生成阶段就可以产生引导力。对舆论中意见核心的最终取向具有指引作用。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环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分。在今天的社会中,显然大众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对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有效影响来引导和催生社会舆论。

二、舆论心理研究中的态度集成

态度是舆论构成的核心。而态度的科学定义和分析则可以从心理学中得到解释。它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喜欢一厌恶”、“爱一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从态度的两种存在形式亦可推演出舆论的两种形式:潜舆论和显舆论。

当然.在对舆论心理的内在实质分析中除了通过认知一态度一行为主线以外,还必须注意到诸如情感、动机的因素,它们对舆论的生成、传播和舆论行为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舆论心理的外在联系是基于“舆论存在环境”的一种心理学解读。社会中预存的集合意识诸如文化、民族、宗教心理将会影响到舆论产生之后的生存状态。

三、舆论心理研究中的社会环境

在今天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矛盾的反映往往首先表现在舆论和舆论事件中。不论舆论的背后是公意还是众意,它都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引线。关键是不能只看到引线的存在.顺藤摸瓜要找到致使社会矛盾激化的源头。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震荡的时期,所谓科学、合理的发展轨迹在其真正发挥效力之前与现实社会的磨合是痛苦的过程,也是蜕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会随之产生变动。不可否认.这种变动会给生活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人造成浮躁、盲目的心态。但是,这并不可怕.毕竟个体意识上升成为集体意识需要时间。也正是在这一时间段中可能生成社会矛盾智力因素的意见、观点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情绪化走向理智化.“真理的自我修正”逐渐形成。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不但不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掣肘。反而会提供良性的思维动力。

从涂尔干的学说出发,对于“危险论”的反驳更具有说服力。他关于如何应对社会现象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些基本思路。一旦社会矛盾出现。必然会产生关于这一矛盾的两大对立主体。主体性表现为:社会现象对个人产生强制的作用力.使他们自由或不自由地结为共同体。涂尔干曾经提出一系列不同的例子.用以表明强制这个词所具有的多层意思。在集会上或在一群人中间,一种情感迫使大家感受。或者一种像笑这样的集体反应感染了所有的人,这就是一种强制。这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因为他承受的主体是整个集体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人。解决社会矛盾就是在应对社会现象.可以厘清产生由矛盾而对立着的集体行为来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自下而上”的体制外行为.若依照诉求、组织化程度、持续时间和对制度的扰乱程度四个维度。可以将其排列成一个谱系,那就是“集体行为”、“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某种意义上讲,这都是集合意识心理在作祟。它的存在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消失.大多数时候是借助个体存在而把这种预存的社会心理表达出来。

四、舆论心理研究中的具体情境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和阶段之后形成的。作为依托历史与社会的形成基点.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人们的社会共同体构成,特定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形成了特殊的心理认同。正如斯大林所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lI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第6篇

在一百余年前的18、19世纪之交,心理学进入了一个‘黄铜仪器”时代,以哲学思辨为主要研究工具的心理学开始向以实验仪器为新工具的“新心理学”转变。W.James在他着名的《心理学原理》中不无悲哀地感叹这种转变,在他看来,太多的棱镜、钟摆和计时器的介入,让心理学失去了作为哲学的高贵品质[1]。其实研究工具的发展是当时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W.James的杞人忧天并没有阻止心理学研究工具在过去这一百年来伴随着心理学理论、实证的科学化脚步而迅猛发展,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如今,对于一个心理学工作者来说,他们的工具不仅仅意味着研究的凭借,那些性能优异、功能强大、散发着神秘感的工具甚至可以变成研究者神往的对象,使用和讨论这些工具本身也会成为快乐的源泉。心理学研究中的众多现象都无法用人的感官直接观察,如果离开特定的研究工具,我们今日所了解的心理学科学研究将不可能存在。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世纪之交重新审视心理学研究工具的过去、现状和发展趋势中的若干问题,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对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益的启示。

2.心理学研究工具的界定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借助于相应的科学手段,人们可以认识心理现象2]。研究工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对于心理学发展的各种讨论中,相对缺乏对于研究工具发展的系统讨论和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心理学研究工具的定义难以界定。T.Sturm和M.G.Ash[3]认为之所以要仔细界定心理学研究工具的含义,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并不是只有那些类似在“纯自然学科”(物理、化学、神经科学等)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才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科研究者日渐感受到自己的研究被各种日新月异的仪器设备所左右。Sanis[4]的调查结果就曾指出心理学研究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仪器驱动(apparatus-driven)”的趋势。但是,“仪器化”并不是心理学工具发展的唯一趋势。

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特点,也有社会科学的性质,这决定了心理学科的研究工具比一些纯自然学科更加包罗万象。例如心理学科研和应用中大量采用的心理量表,就是一种很有效的研究工具。心理学家不必因为量表里没有任何电子元件,而对这种研究工具产生过多的怀疑。主要以纸笔测验为手段的量表等工具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严肃的、正规的科研工具(Schwarz&Strack2005)。

当然,随着测验计算机化趋势的发展,以及一些专用测验装置的引入,传统以纸笔测验为形式的量表也表现出一种“仪器化”的趋势。例如,Lafayette公司的Schuhfiied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就将纸笔测验为平台的传统量表施测过程发展为以计算机和专用输入设备为平台的测验过程(图1)关于测验计算机化的趋势,我们将做一番探讨。其次,并非只有那些高科技仪器设备才可以称得上研究工具。一些看似简单的研究工具中,也往往包含着研究者和工具设计人员独到的匠心,这种特点在心理学中尤其明显。以斯金纳箱为例,传统的斯金纳箱的制造工艺并不复杂,几乎所有心理学研究者都可以复制该仪器。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在这个看似简单的仪器背后做为支撑的,是B.F.Skinner等心理学家构建的关于操作条件反射的完善而内容丰富的理论和精巧的实验构思。再以Lafayette仪器公司生产的14015型错觉仪为例(图2)该仪器独具一格的特色是可以呈现“梯形窗口旋转错觉,可进行“切割窗口”、“自由飘动的物体”、“S运动”等三项错觉演示实验。虽然该错觉的制作材料看似简单,但其实必须确保错觉图片上的图案位置、大小和图片裁切方式等各种因素相互配合,才能呈现出这种错觉。这件看似简单的演示仪器背后蕴含着心理学工作者的匠心和仪器设计者的精妙构思。所以心理学研究工具的价值往往并不仅仅体现在仪器高、精、尖上,理论构想和仪器设计的巧妙融合,也能造就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的具有心理学特色的优秀研究工具。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研究工具高端化的意义。研究工具的高端化本身虽然不应该成为左右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因素,但仪器的日益精密化、高端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让研究者更快地重复研究,更便捷和更经济地控制条件。例如,Lafayette仪器公司的Schubfr;ed生物反馈系统,利用蓝牙设各极大地简化生物反馈训练和研究过程,有效降低被试或患者对医疗器材的心理阻抗和增加舒适程度,从而更有效地控制一些额外变量的干扰,大幅提高研究和训练的效率(图3)

注:左图为传统生物反馈系统,右图为Lafayette仪器公司的S(:huh~fried生物反馈系统的多重测试模块。

第三,从广义上来讲,一些抽象的分析方法例如推断统计、数学模型(结构方程建模、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也应该被包括在心理学研究工具的范畴中。只有通过这些工具抽丝剥茧,研究者才可以真正理解其他研究工具是如何在心理学研究中起作用的。

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界定心理学研究工具这一概念。任何有控制的、标准化的方式下用来支持、增强、指导我们的感官去探索人类心理、经验和行为,以及任何用来评估、分析研究数据,甚至是用来支持理论解释的研究手段,都可以称作心理学研究工具。

3.心理学研究工具的理论价值

般看来,科学研究工具的价值通常体现在实证研究方面。它不但被用来收集数据从而验证实证假设,还起到呈现、模拟、仿造、操纵、控制、创造实验现象的作用(Tweney,2003)。但研究工具的价值其实远不止此。除了在实证研究中不可或缺之外,研究工具与心理学理论也有着微妙的互动关系。

在大多数从事实证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看来,研究工具通常只是一种中立的数据产生和收集工具。也就是说,工具的使用本身并没有理论色彩,因此它可以毫无疑问地用来证实理论假设。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研究工具的使用过程本身就是带有理论色彩的,或者说仪器的使用过程是负载着理论因素的(theory-laden)。根据Kuhn的观点,“理论负载”就意味着研究者在实证研究中所观察到的内容,总是受到他先前所受的训练和经验的影响。根据这种观点,用研究工具得到的数据并非是一种完全中立的事实,而是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头脑中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假设的结果。研究者在定义一种研究工具的作用时,总是遵循着一定的理论假设的,即使研究工具只是一张纸和一支笔。Heidel-berger[11]认为,既然使用仪器之前必有理论假设,那么单让理论假设保留着数学和符号语言的形式,而不必把这种理论假设过于具体化地转变成对所研究的现象的解释性的假说。

反过来,研究工具的使用和发展对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心理学领域的众多理论进步,往往都是工具进步的结果。例如利用斯金纳箱得到大量关于操作条件反射现象的实验结果推动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因素分析等统计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显着加强了研究者对多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分析能力,从而得以验证和揭示更多的理论问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不过实证研究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这很大程度上是由研究工具的特点引起的,因为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工具的理解并不总是同步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先使用一种研究工具,然后才慢慢理解其运作的机理,尤其当这个仪器是从其他学科中借用过来时,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例如Hacking曾指出,显微镜的原理直到19世纪末才被物理学家完全研究清楚,但是在这之前,显微镜已经在生物学中被当作一种可靠的研究工具使用相当长的时间了。心理学领域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化学家、物理学家们有时不必承担对他使用的仪器的机理不完全了解的压力,但是心理学家却往往必须面对这种压力。这是由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造成的。例如在很多纸笔测验中,被试的期望会对测验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使用这种工具时,心理学家必须了解工具的这一特性,否则他很难对数据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是心理学工作者在使用工具时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

除了对于理论的直接推动之外,研究工具对于理论的影响还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工具可以直接参与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心理学概念的建构。实验心理学中盛行的操作主义就是通过研究工具来给出心理学概念的定义;另一方面,研究工具甚至可以直接变成对心理现象的隐喻,从而出现在理论表述中。例如,Tolman利用复杂的迷宫作为研究工具,发现老鼠能逐渐学会对迷宫结构的全局知识。于是,他将这种能力命名为“认知地图”,实际上是用“迷宫”(地图)这种工具来比喻一个心理学概念。又如认知心理学的计算机隐喻,就是把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与计算机这种工具的运作机制进行类比。这种比喻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因习以为常而难以发觉。例如,我们把智力称为“智商”,就是用一些经典智力测验的计分方式来指代智力。当然,这种比喻是双向的。我们也同样习惯于用心理现象或心理概念来比喻研究工具,例如我们习惯把计算机称作“电脑”。

正因为研究工具与心理学理论有着紧密的相互影响,心理学的“工具化”的过程与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4.研究工具发展的趋势

当前心理学研究工具的发展,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仪器的高端化、精密化。但是高科技仪器的快速引入和发展并不是研究工具发展的唯一趋势。脑电记录仪、功能成像设备、眼动仪、虚拟现实设备等高科技仪器主要是用在部分学术科研中,而心理学的教学演示、学生实验、心理测验、心理康复和治疗等领域所涉及的研究工具,则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4.1教学演示工具和学生实验仪器

与学术科研活动中受到高度重视的仪器设备不同,国内心理学教学演示和学生实验仪器的开发和应用受到的关注相对不多,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1.1教学演示工具的立体化和动态化

教学演示工具的目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但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当前我国心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演示,主要是书本中的平面的、静态的图形和图片,而缺乏立体的、动态的展示。例如很多视觉现象就难以用静态、平面的图形来展示。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演示设备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Lafayette仪器公司的70306型视觉实验台,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呈现27类视错觉,涵盖了视觉心理学从经典及最前沿的各种类型的视觉现象,如视错觉、空间频率转换、长度辨别、立体图形、随机点图、后效演示等,以及配合立体眼镜呈现的特殊视觉现象,同时具有设计特殊视觉实验的能力(图4)类似这种立体、动态的教学演示工具更有助于学生增强对相关心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对其机制的理解。

4.1.2学生实验仪器的系列化和精密化

心理学学生实验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WJames在19世纪80年代、E.B.Titchener在19世纪90年代各自建立的学生实验室。但是其普及还应归功于EdmundC.Sanford’s的《ACourseinExperimentalPsychology》(1894)一'书14]。一'百多年来,学生实验仪器已经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并可能表现出系列化和精密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心理学教学中,学生实验的主要形式是以一种心理现象或一种研究方法为主题,采用单一的研究工具进行实验。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让学生对每一种工具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但缺点是没有注意到对有关联的其他心理现象或相关方法的联系和整合。因此,在学生实验中引入系列化的实验仪器也许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关知识的联系。例如Lafayette仪器公司的16010型皮肤感受性测量工具箱,包含系列化的十余种组件,可以对温觉感受性、触觉感受性、压觉感受性等皮肤感受性进行系列实验,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各类皮肤感受性实验的系统知识(图5)

学生实验仪器的另一个可能趋势则是仪器的精密化,这将逐渐模糊学生实验仪器与科研仪器之间的界限。例如Lafayette仪器公司的多功能反应时测试板(MOART)、贝辛预期计时器等反应时仪器,具有相当灵敏的呈现和计时精度,通过控制器可以便捷地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而通过附带的Psym-Soft软件,则可实现更复杂的反应时实验的设计(图6)既具有学生实验仪器易于操作的特点,又具备科研仪器所需的精密程度和可扩展性,此类仪器的普及可能是学生仪器的发展的趋势之一。

4.2 心理测验的计算机化

心理量表是心理学科研和应用中最普遍的工具之一。当前各种心理量表的施测主要以纸笔测验的形式为主,但是其测验形式正表现出计算机化的趋势。式与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表现出以下的优势:(1)测验效率提升,不但节省了计分、解释的时间,也减少了因人工计分而导数据错误和数据丢失的可能性。(2)计算机化的测验更有利于减少被试的不符合测验要求的反应,诱发正确反应。例如,对化的测验与纸笔测验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被试的心理防御机制,被试更愿意在计算机化测验中表现出真实的反应[17’13。(3)计算机化的测验更容易标准化。以计算机呈现的测验可以较好保证每次测验的指导语、施测时间等因素的恒定,可以较好地排除施测过程中无关因素的干扰。(4)可以实现纸笔测验无法实现的测验项目。计算机可以轻松实现多媒体测验项目的呈现,从而实现测验项目的多样化,这是传统纸笔测验无法企及的。例如,Lafayette仪器公司的Schuhfried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中的交通心理测验专家系统,以互动视频的形式提供对被试交通行为和能力等的准确判断(图7)。

4.3心理康复与心理治疗工具的专业化

心理康复和治疗是心理学临床和应用中的重要领域。心理康复与治疗的方法和手段必须有针对性地、专门化地针对某一类心理能力或心理障碍,这决定了心理康复和心理治疗工具也出现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其特点是:在软件方面,借助于多媒体计算机等平台,实现多样化的刺激形式,借助于专业的软件系统,记录、分析和反馈康复或治疗的结果;在硬件方面,则根据康复和治疗的目的和情境,设计专用的数据输入、米集设备。例如Lafayette仪器公司的Schuhfried认知康复训练系统提供了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反应能力训练、空间想象训练、逻辑推理与计划训练、视觉训练、视觉一动作训练等七个训练子系统,配合多媒体计算机和特制的输入设备,可以实现对各种主要认知能力的训练和康复(图8)Lafayette仪器公司的Schuhfried蓝牙生物反馈系统则可以实现多种传感器的同时测量,因此可以灵敏、精确地采集多项生理指标的数据;其软件系统则可以实现多生理指标的训练、治疗和测试功能。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第7篇

弗洛依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运用无意识理论对梦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是通过一系列高度错纵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立起来的。并把梦的形成原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本我中的各种愿望和冲动;再一种是自我和超我作为检察官对这些愿望和冲动的作用。弗洛依德把梦看作是由本能欲望所控制的潜在冲动,这种冲动往往是通过各种奇妙的无意识过程表现出来。而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层所埋藏着的本能冲动就是性冲动、望(Libido)。这种力比多又常常受到意识的压抑,而梦则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得以发泄的主要场所。弗洛依德说:“梦是一种充满含义的精神活动,它的动力始终是欲望渴望获得满足。”(注:弗洛依德著:《梦的解释》英文版第485页;)并认为这种种欲望来自无意识领域,不见容于外界环境,“检察官”(意识)压抑着它们。但是由于这些欲望太强烈了,完全的压抑是不可能的,一有机会它们就会发泄出来,而发泄的一种最普通和常见的形式就是梦。在睡眠状态中,意识对无意识放松了监督和控制,这使得被束缚和压抑的欲望达到意识水平,在梦中获得满足便成为可能。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欲望在梦中的表现不是裸的,往往是要经过伪装、变形的形式进入梦中。与弗洛依德同时代的巴甫洛夫对梦的解释有所不同,他认为睡眠是因为大脑抑制的扩散。由于人在睡眠时,仍有一部分脑细胞在活动,于是就产生了梦。这一解释只说明了做梦的生理现象,却没有说明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梦的形成原因。而弗洛依德又过于简单地把梦的原因归结于“望的满足”,他的这一观点,更为极端、偏面和狭隘。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对梦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认为人的生命状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处于意识中的生命状态,一种是处于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是基本的,它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生命存在多久,无意识活动就存在多久。这种无意识活动是依附于人的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受到基本生理活动的制约。当人处于意识状态时(大多在白天),无意识活动照样进行,只是处于抑制状态,并被意识活动所遮盖,不易被主体觉察到。当人的意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时(大多在睡眠中),无意识活动仍然继续进行,并占据主要位置,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梦境的产生。由此可见,梦是一种复合的精神现象,它本质上是无意识活动。这种活动主要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生理活动对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的脑神经系统的反应;二是在意识处于抑制状态对各种信息的无逻辑程序的体现。这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梦。

二、梦的特点

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梦具有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的特点。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个体成长过程的经验积淀,是人在不知觉中潜存的记忆和意象在无意识深层的泛起,当这些与个体近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不自觉地整合在一起时,往往便会出现梦境。

第二,梦具有若睡若醒似真非真的特点。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对梦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梦似乎是介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庄周“梦蝴蝶”也能充分说明梦的这一特点。庄子曰“若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注:庄子:《齐物论》)庄子忽梦醒,醒来时仍迷迷糊糊。搞不清到底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在此,一条意识、下意识、无意识不断转换的“主观生活之流”正是“栩栩然”也!我们在读庄子的“梦蝴蝶”时,一种万物混一,人生如梦,若睡若醒的心绪油然而生。

第三,由于做梦的时候人们不象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维,所以梦又具有荒诞离奇、杂乱无章、无规则非逻辑等一些特点。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说:“梦具有许多独特性和荒谬性。”正是这些特点,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机会。在梦中,艺术家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可以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自由地组成各种表象活动。

梦,尽管是一些混乱的、无规则的无意识心理活动,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会从中引发出创造性的灵感。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著名医生A·莫里经过对三千例梦的研究之后,认为梦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剑桥大学的胡钦森教授曾对各学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都谈到过从梦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许多音乐家也是如此,如海顿、莫扎特、瓦格纳、塔尔蒂尼、柏辽兹、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一些创作都是在梦的启发下获得创作灵感的。其中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最为典型,音乐家曾对该曲的内容作过如下描述:“一个青年音乐家有着病态的敏感和热情的想象,由于失恋而服用鸦片自杀,但因麻醉剂量不足,未能致死,而昏昏入睡了,在睡梦中出现了奇异的幻想,当时他感觉到感情和回忆在病态的脑海中变成了音乐的形象和乐思。他所爱的女性本身也变成了一支旋律,如同一个‘固定乐思’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到,听到。”(注:《西洋名曲深解》)对此现象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曾作过分析,认为梦由于摆脱了思想范畴的障碍,因此,它就更为柔顺、灵活、善于变化。它对于柔情的细微差别和热烈的感情有极为敏锐的感应,而且还能迅速把人的内心秘密和心理活动塑造为形象。

三、梦的性质与作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梦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是人在睡眠时脑中出现的一种下意识表象。人在睡眠时,由于大脑皮层中的局部还未完全抑制,外在刺激在大脑皮层中的残留痕迹会重新活跃和再现。另外,睡眠对机体内部的某些刺激也会使大脑皮层形成某些暂时的联系而产生梦。为什么人在睡眠时心理活动还不绝对停止呢?弗洛依德解释说:“因为有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安静,有些刺激仍对心灵起作用,心灵对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所以梦就是对于睡眠中的刺激的反应。”(注:参见弗洛依德著:《精神分析引论》)

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证明,人的意识控制的暂时消失,使心灵摆脱常规思维,这时,较原始的的精神组织都活跃起来,使人进入梦境。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也是人的大脑的一种活动程序,它可以为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去芜存着的筛选,能使创作灵感彼此交汇。也许百分之九十九的梦是荒唐的,但也可能有百分之一是打破常规的逻辑程序,而带有独特性的新表象的信息组合,从而给艺术家带来有益的创造性启发。如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塔尔蒂尼的小提琴曲《魔鬼的颤音》,据说就是由梦的启示而创作完成的。这种由梦激发创作灵感的现象在音乐史上不乏其例。心理学家乌尔曼曾为梦的创造性归纳了如下几种作用:1.通过梦能产生和构成新的事物。2.梦可以把分散的表象组成一种新的形式。3.艺术家可以在梦的启示下联想到事物的实质。4.梦的创造性往往使作梦者感觉到一种不自觉的经验反映——一种和非梦境的创造过程相似的反映。由此可见,艺术家可以通过梦重新安排已经感受或认识过的东西。使“新”与“旧”的认识合理地沟通和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深,更多甚至更新奇的认识。

四、梦的转换机制

梦这一特殊想象形式所激发的创造性灵感,并非是非理性的,它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梦之所能为音乐家带来创造性机遇,正是与创作者“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巧妙结合的产物。这种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对梦具有转换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在梦中所发生的一切,尽管受无意识的支配,但无意识中的潜知、潜能和潜在的逻辑——生理结构积淀着大量的客观信息,这些机制本身就包含着理性因素。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说:“如今,我还常在梦境中跳新的舞蹈,排练新的节目。”(注:转引自陶柏华、朱亚燕著:《灵感学引论》)这对于一生从事芭蕾舞的演员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二,由一般梦境过渡到“神志清晰的梦”,这时,人的自觉意志就开始起作用。外国一些心理学家在睡眠实验室中,对“神志清晰的梦”进行电波研究,结果表明,由荒诞离奇的梦转入“神志清晰的梦”时,睡梦中开始有些隐约的判断力在起作用。一些被试者也反映,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模糊意识到自己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在梦中,醒后经过意识活动的润饰才能最后完善定型。

其三,梦尽管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但并不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即是如此。由于艺术家白日进行的艺术构思,造成了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或强或弱地制约着梦的内容。心理学试验证明,人的梦八九成都出现在眼动睡眠阶段,此阶段的脑电波与清醒状态的脑电波相似。心理学家猜测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对平时大脑接受的信息进行回顾、整理、选择、淘汰的过程,它甚至可能招回人在意识中已经遗忘的东西。艺术家在梦中所获得的创作灵感,似乎带有偶然性,其实是不断思考酝酿的结果。著名的音乐家瓦格纳在《自传》中,对他创作莱茵河三部曲时的情况作过如下解释:“开始的引子,一直没想出来,一次乘船过海,昼夜不能入睡。一天午后,觉得非常疲倦,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微睡中,似睡非睡中仿佛觉得自己沉在大海的急流中,听到流水往复澎湃的声音自成一种乐调,醒后便根据在梦中所听到的急流声谱写成了三部曲的引子。”瓦格纳在梦中寻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那个乐调,看似偶然,实际上是音乐家经过了一个有意追求、先积精思、胸中充实的准备阶段的。亦即是说,艺术家在寻常思维情况下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在梦这种反常思维中得以解决。有时甚至会使艺术家从“山重水复”的困境中,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五、梦与创作的关系

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启示梦”的记载,而且关于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们早就给予关注。在近代,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用梦来解释艺术创作的动因。尼采认为艺术转化为人生价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阿波罗式的,一种是戴尼苏斯式的,阿波罗是太阳神,也是梦之神,借着阿波罗式的艺术,人们为自己创造了各种清醒的梦境。

尼采对“梦境艺术”所作的分析,尽管还不够全面和透彻,但他却充分说明了梦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第8篇

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注重对人的健康人格和内在价值的研究,强调尊严、价值和主体性,为心理健康教育灌输了丰富的人本主义精神。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认为,每一个体都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尊严,主张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对个体心理的充分尊重,多一些感情投入和价值关切,重视小样本和个案研究,通过个案法、谈话法、临床法等方式,达到对心理健康问题更清楚、更准确的感知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绝不能以专家和权威自居,应当放平心态,与教育对象进行直接平等的沟通,对其心理和行为表示理解与尊重,以增强教育的情境性和互动性。同时还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努力提升教育对象的自我调控能力,激发教育对象内心的自我实现意识和愿望。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为终极目标,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心理引导和教育,较好地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存在主义哲学。哲学家萨特非常重视研究本质、尊严和自由,他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人是一种自为的、具有自我指导能力的特殊存在。凭借意识自由地做出选择是纯粹个人的事情,人的选择不同,所以本质也不同。萨特承认,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和行动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只是限定具体的选择,而不能限定自由本身。自由任何时候都存在,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自由。心理学家罗杰斯由此引申出“主观选择先于行为”的命题。他认为人的存在的特殊之处在于具有自我发展的潜力,他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建立了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人格发展动机理论,并倡导“来访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坚持把健康人格和完美人性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个体独有的人格特征,推崇尊严和价值,通过对意识经验进行客观如实的描述揭示心理问题的本质,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趋近人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利用存在主义哲学实现了对非人性化的行为主义的扬弃,进步明显但也存在缺陷。“来访者中心疗法”的问题在于,个体发展主要依靠自我实现,并不需要求诸于权威和规范,价值中立和非指导性的咨询原则可能造成对自由选择的放任,从而弱化咨询师的作用,也使该疗法对年龄较小或认知能力较差者帮助有限。由于过分强调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及高峰体验,强调先天因素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导致需求金字塔的顶端仅是自我实现。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发展人性与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意义,使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无法从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去考察个体心理或行为的意义,难以完整地诠释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以及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幸福、信念与主观能动性

积极心理学取向强调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体验,致力于挖掘人所固有的、潜在的正向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取向认为,教会人们避免心理疾病和走出心理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教会更大范围的人们获取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心理活动来源于生活,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引导人们产生信念,进一步引发积极动机。积极动机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面力量。积极心理学取向关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产生与增加,努力开发人们潜在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增强幸福感,提升自我接纳能力,以实现心理健康的主动防御。因此,积极心理学取向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以强调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幸福能力的获得以及积极人格的培养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取向主要是建构主义思潮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结果。建构主义哲学的要旨是现实生活由人们自己创造。哲学家兼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认识结构并不相同,这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建构过程。心理活动的主观建构决定了人们能够积极地体验并改造自己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真实的幸福源自于人们对有意义的生活的追求。塞利格曼与皮亚杰不谋而合。积极心理学取向认可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障碍或抑郁焦虑,还包含着对良好心理状态的正向理解,它倡导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用更加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面对现实生活,通过主动建构增进健康,提升幸福感,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体繁荣。积极心理学取向除了从建构主义哲学寻找理论依据,还吸收了功利主义、佛教的一些观点。由于这个原因,积极心理学取向没有牢固统一的哲学基础,而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在哲学各领域寻找观点并加以拼凑。未经过深刻反思的观点拼凑使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概念和定义含混不清,甚至积极也出现了理解偏差。比如,人们欲求的事物是否就积极呢?不一定。我们知道,个体的幸福、快乐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积极追求人生意义过程中的副产品。积极不仅体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还要符合社会文化环境的要求。因此,尽管积极心理学取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方向,但由于缺乏牢固统一的哲学基础,概念和定义上含混不清,预期的整合效应恐难实现,面临碎片化和边缘化的危险,有可能会沦为主流观点的附庸品。

三、文化心理学取向:意向、差异与文化多元性

文化心理学取向重视文化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家斯维德认为,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意向性世界,要对这个意向性世界加以理解,必须了解其文化蕴涵。不同国家、民族、城乡、区域的文化,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心理植根于文化,既构成文化,又由文化构成。一切心理现象都具有文化属性。人在文化指引下寻求意义和价值,获取生活和行动的方向。文化心理学取向强调心理和文化之间互为依存、彼此衍生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对心理现象中的文化差异予以关注,并力求给出恰当准确的解释,因此文化多元性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考量的方向。对文化的强调弥补了主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更趋完整。心理健康教育对文化差异的关注得益于后现代哲学思潮。接受文化多元性突出体现了后现代哲学追求多元、解构和去中心的特质。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通常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由于文化语境不同,人们都严格地在自己所处的文化语境中对现实进行体悟,人的认知、情感、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而显著不同。文化差异将理解过程刻上主观烙印,甚至产生主观偏见。文化差异无法避免,所以要努力用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差异。总之,文化心理学取向弥补了心理健康教育对文化差异可能忽视的缺陷,强调以多元化方法达到对复杂心理的理解和建构,拓展了从文化角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道路、新维度。文化心理学取向在关注文化差异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元文化的联系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移植于西方,文化多元性使西方理论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的情况。只有依托文化背景,涵纳多元文化,才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改造。看不到文化差异会犯主观思维错误,对文化差异过分强调则容易走向相对主义。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是后现代哲学的共同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对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的宣扬,以至心理健康教育陷入相对主义的漩涡。多元文化不是鼓吹相对主义。文化的边界理应是开放的、模糊的、动态的。不同文化间有差异也有相似。文化不同并非就不可通约,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在引入多元文化观点时既要注意实施本土化改造,还要保持对相对主义的警惕。

四、生态心理学取向:系统、平衡与动态性

生态心理学取向主张将心理健康问题纳入生态系统来研究。人是一种生态性存在,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生态性存在。生态危机与心理危机有相似之处,治愈地球与医治心灵也有相似之处。科技的发展使人与自然长期分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物质化的价值观加剧了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很多难以治愈的现代文明病出现了。事实上,人与自然共处同一系统,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主体,也是构成自然界的客体,人必须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的健康状态。借鉴生态的自我调节和恢复理论,心理健康工作者建立了生态系统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健康包括自我的平衡,也包括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与生态系统相一致,心理健康追求的平衡是动态性的、可持续的。生态心理学取向将心理与环境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立足于环境的心理价值,从人的发展、心理疾患的治愈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等方面,阐明了环境对维护心理健康的意义,为心理健康教育又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生态心理学取向主要是受生态哲学的影响而形成。生态哲学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它不强求绝对的主客或主次之分,而强调事物相互联系和依赖的整体性。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将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而把世界当成对象物,这是传统发展观的致命缺失。人与自然是对象性的共存共生关系,人依赖自然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作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为人类健康幸福谋福祉的目的,就要追求人与环境的系统化、自然化、社会化、生活化的有机和谐。生态心理学取向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从分析转向应用,从而更具有实践意义。生态心理学取向重视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更倾向于外成论的解释维度,有时会导致对内成论的忽视。心理活动虽然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但它与自然的生态系统有着明显区别。心理活动的主体是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介的,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社会性动物,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更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在生态系统心理治疗中,若个体的心理不能沉浸于治疗环境,仍被纷杂的物质利益吸引,心理治疗的效果将无法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质是自我的平衡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平衡统一,只有着眼于自身,回归自我,同时将宁静的自然环境带入到喧闹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求得心灵上的平衡和健康。因此,明确认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兼顾内成论的解释维度,是实施生态心理学取向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正确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基础。

五、超个人心理学取向:精神、意识与超越性

超个人心理学取向以追求人生意义和实现自我超越为主旨,核心是重视精神因素,弥补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从自我实现出发追求个体价值的人格发展动机理论的不足。当前,人类越来越多地追寻整体感和超脱感,渴望身心灵成长的生命体验,精神因素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备受关注。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注重对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同广阔世界深度融合的问题进行探讨,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置于心理健康的中心位置。人具有自我意识,所以能够对现实的不完美进行反思,凭借人的实践能力完善自己,改造世界,使现实向着理想状态发展,这种超越是终其一生的人类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被定位为寻找生命意义,如果找不到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包含着对超越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内在潜能和生命价值的最高实现。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更新发展了沉思、静修、催眠等技术,拓展了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有助于人们发挥健康潜能、增进身心灵成长,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是生命哲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生命哲学倡导生命力和生命意识的绵延不绝,从生命意义出发探究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哲学家狄尔泰认为,生命永远是哲学的中心议题,他高度关注人的精神力量。人是一种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特殊生命体,意识是生命之源,生命过程一直伴随着心理的体验。生命不同于一般的客观存在,依靠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达到对生命意义的领悟。生命是个体不断创造、更新、超越自我的过程,其意义必须由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生命的内核是精神追求,人类存在的最深层动机来自精神追求。拥有精神追求不仅符合人性要求,而且是心理健康的本质体现。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强调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和净化心灵的程度,将坚定意志和热切期盼与精神追求的内驱力相结合,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直至超越生命。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关注超越意识状态的心理体验,重视人的终极生命潜能的发挥,有助于心理问题的全面解决和身心灵的整体健康。重视精神是超个人心理学取向的价值所在,但重视精神也成为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引发争议的地方。精神追求在人性中处于首要地位,这种被引向极致的精神追求,某些时候可能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带入另一个极端。由于精神与神秘、宗教和致幻剂的接近,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常常面临神秘主义、宗教主义和致幻剂体验的渗透。神秘、宗教和致幻剂易使人们失去判断,陷入纷乱、狂热、教条的信仰之中,对法西斯的崇拜、原教旨主义的狂热以及致幻剂的滥用都属于这种渗透。因而,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在宣扬精神追求的同时,要注意随时与极端的神秘、宗教和致幻剂体验划清界限,否则会给心理健康教育招致巨大的危险。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