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范文第1篇

1中美兽医教育体制的差异

由于中美两个国家在兽医教育的体制上的根本不同,国内有些人对美国兽医学博士学位的定性和理解比较混乱。我国的兽医学教育设置有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在国外的留学生大部分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极少能够了解美国的职业兽医博士学位。因此,国内很多人,甚至有些专业人士也认为美国DVM与国内一样为本科学历。其实在国外博士学位有很多种形式,包括研究性博士(Researchdoctorate)、职业性博士(Professionaldoctorate)、荣誉博士(Honorarydoctorate)、专业博士学位(Licentiate)等。研究性博士和荣誉博士大家较为熟悉,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农学(兽医)博士(Ph.D.)就属于研究性博士。美国的DVM和人医的M.D.均属于职业博士,专业博士学位仅仅在欧洲少部分国家存在。在美国,DVM和Ph.D.一样都隶属于研究生院(在英语中Graduateschool并没有研究的意思,这也是国内命名的错误造成人们认为研究生院只有Ph.D.的误解)。兽医学院招收普通大学相关专业(畜牧、生物、生物化学等,4年)的学生(图1)。这里国内对兽医预科教育(Pre-veterinaryeducation)也有一些误解,兽医预科教育并不是一个学位,兽医预科生只是修满一定课程的其他专业的学生。比如攻读生物学学位的本科生,修满兽医要求的课程后也是兽医预科生(相当于我国的双学位学生),被兽医学院录取几率会更高。这些学生都需要经过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和面试等严格的选拨,才能进入兽医学院攻读DVM。许多学生在进入兽医学院之前在动物医院做1-2年的助理或兽医行业相关工作,以取得相关经验,所以兽医学院学习DVM的学生很多已经有了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兽医学院的入学竞争相当激烈,兽医专业在美国是考生竞相追逐的热门专业,报考与录取比例大于10∶1。兽医学院DVM是淘汰制度,如果课程总分低于70分会被淘汰,要求重读一年或者退学。兽医学院的学生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临床训练,并通过执业兽医师考试才能拿到DVM学位。若需要经过兽医专科训练,还另需3~4年学习。Ph.D.一般为5年,主要进行实验室研究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位。总的来说,DVM和Ph.D.在学制和选拔的过程相似,但是两者相互独立,在培训内容和最后考察方式不同,是完全不同的博士学位,在研究生院是并列关系[2]。

width=303,height=402,dpi=110

图1美国学制结构图

注:来源于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1]

2中美兽医培养目标的不同

我国畜牧业集约化程度很低,过去人们认为兽医工作者只需要了解和解决畜牧养殖业的常见疾病和问题,并不需要太高的理论水平和技能。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和预防的合格兽医师,且局限于大动物,特别是使役动物(牛、马)和食用动物(奶牛、猪、禽类),以畜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2]。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伴侣动物和一些稀有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加,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兽医人员需要参与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控,还要承担动物检疫、人兽共患病的控制、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不仅确保动物健康,而且保证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健康。目前,我国培养的兽医人才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3]。美国培养的兽医学博士并不是仅仅要求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成为工匠一类的角色,同样承担着推动临床兽医学的发展,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中的角色,是实践和研究的承接者。培养的DVM深入学习分子生物学、比较医学和兽医学的发展过程、内容和最新进展,同时具有较强综合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很多对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在4年的DVM学习后继续3年的实验室研究,获得DVM/Ph.D.的双学位,主要专注于研究理论和技术在临床科学上的应用。我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也是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同时很多临床研究的发现是后续理论研究的突破口,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会推动基础医学发展,例如在人医的癌症研究中,也是先在临床研究中通过相关性分析首先发现患有糖尿病的癌症患者存活时间更长,后来发现治疗糖尿病药物也可以通过干扰能量代谢来抑制肿瘤生长,从而开创了后续对肿瘤代谢的研究和新的治疗方法的发展。但是国内对于这方面的忽视导致临床兽医学对基础研究的贡献不大。

3中美兽医教育教学模式的不同

理论知识的融通式与孤立式教学。中美兽医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很难用较短的篇幅说清楚,在此仅举例说明。在教学内容上,国内由于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教学的基础知识没有和临床联系起来,病理、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础学科都自成体系,按其自身的逻辑进行教学,专业课程很少涉及到基础的原理。在国外,更多以某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为线索,将所涉及的基础学科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具体到某一个疾病后,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也远超过了本科所学的基本理论,很多都是前沿的研究进展。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教学没有材的原因,很多内容都是来自文献和老师自己的总结。以简单的尿酸结石病为例,我国兽医教育在本科大二的生化课程仅仅很少的提到了尿酸的代谢,在大四专业课程兽医外科学涉及结石尿结石分类时会提到尿酸结石,教学的内容相对分散而且浅显。在美国教学时以犬尿酸结石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该病研究的过程以及犬尿酸结石在临床上具有品种偏向性,以此推断该病是遗传疾病。最初通过基因关联性分析,找到和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发现SNP附近的尿酸转运体的SLC2A9基因发生突变。虽然尿酸代谢后续过程中的酶均完整,但是由于肝脏表面的尿酸转运体无法工作,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形成结石。这种突变基因的保留是由于转运体基因和犬重要特性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相近,连锁遗传,在筛选动物特性的时候也同时将这种不良突变保留下来。类似这种为筛选动物某项生物特性而同时导致突变基因保留的现象也是灰马(Greyhorse)一些疾病的原因。在专题中,老师也详细的介绍了嘌呤代谢途径和治疗药物别嘌呤醇所作用的靶标和原理,以及手术和育种淘汰该基因的方法。通过这样的专题,老师很好地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比较医学和外科手术学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对疾病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我国,兽医学是本科教育,由于学时的限制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深入。美国兽医预科生学习的内容和我国兽医专业3~4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差不多,在进入DVM之前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积累一定临床实践经验。进入兽医学院的都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学生,因此能在DVM教育期间对各门学科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接触前沿的兽医学知识,将所学内容和疾病联系起来。

积极主动式与被动灌输式教学。中国教学是被动式教学,如在介绍疾病时,通常由疾病的概念、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按顺序逐一讲解。但是在疾病诊疗的实际过程中,学生首先看到的是症状,需从症状和病因分析入手,再针对性的选取诊断方法,根据诊断结果最后确定是何种疾病,这和我们教学的过程相反。缺少诊断和分析能力的训练是我国兽医学生不能很好运用知识的重要原因。而美国兽医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十分重视案例分析,也就是所谓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老师给出案例,来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提出诊断方法,着重培养学生鉴别诊断和分析能力。例如案例分析课程中,老师会详细地介绍病史、症状和基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告诉学生每种诊断测试的价格。学生需要使用规定的“钱”向老师“买”诊断测试的结果,再独立诊断疾病。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也让学生能够学习如何减少疾病诊断成本,避免过度医疗。这些能力对兽医临床医师都非常重要。

在实践教学方面,国内很多临床教学仅让学生站在老师身后观察和学习。这种被动式的学习很难让学生很好的参与到疾病的分析和诊断当中去。在美国的教学动物医院,治疗室和医生的办公区分开,学生分科室轮训学习。学生独自负责接待畜主和病患动物,在治疗室收集病史,对动物进行临床检查,随后返回到医生的办公区向医生汇报病史和临床检查结果,花费大约15min左右提出自己的鉴别诊断、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和可能疾病与治疗方案。老师会对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或修改,并进行解释。随后老师和学生再次进入治疗室对重点问题或学生可能漏掉的病史和临床查检结果进行确认,并给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学生会按照老师修改后的方案完成后续的实验室检测和治疗。对于住院病例,病历和出院医嘱的书写,与畜主的交流均由学生完成,老师仅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修正,住院医师(Resident)也参与对学生操作过程的指导。此外,老师也会经常询问学生病例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每天结束前各科室的学生会和老师集中讨论当天的病例,有时还会需要学生阅读文献和做相关专题报告。牛、猪和禽农场的实习过程也类似,学生会独自或者跟随老师去发病的农场,在独自完成患病动物的剖解、取样和检测,分析并提出诊断和防治方案。学生没有固定的实习农场,一般农场在学校3小时车程内,学校提供免费的汽车供学生实习使用。

4中美兽医教育差异对我国兽医教育的启示

中美兽医教育在体制、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美国兽医教育有着世界较为完善体系,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借鉴美国兽医博士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兽医人才:中国缺乏具有研究型与应用型结合的高素质兽医人才来推动中国兽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幸的是中国管理层和兽医教育工作者现在已经意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兽医教育的差距,不断地进行兽医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中美联合培养执业兽医博士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对推动我国高素质兽医人才的培养,改变我国兽医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提升我国兽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进一步改革兽医学教学模式,加强兽医实践能力的培养:兽医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兽医专业教育是对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均有很高要求的职业教育,这在客观上要求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培养学生实验室科研能力、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我国兽医教学虽然有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但彼此相对独立,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合格的临床教学医院,没有住院部供病例跟踪研究,没有足够的病例让学生实习,不能真正从“临床兽医”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并体现兽医本身特点的本科生培养计划。毕业实习时学生分散到各实习单位或实验室,或由学生自己找个实习单位,实习效果也常不理想。由于兽医教育的特殊性和实践性,我国兽医教育应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和应用型实验项目,通过不同形式加强病例教学环节。

(3)改革兽医评估体系,促使兽医教育健康发展:在美国,兽医协会对各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资格每年进行审查,不合格的学校无法获得教学资格。我国首先需要对各个学校临床教学和应用性研究的能力设定标准,定期进行评估,作为学院评价的重要指标,而不是仅仅以院系老师发表文章的数目和影响因子高低为依据,从而保证教学质量[4]。其二,应提高学校老师的临床教学水平,对老师的评价多样化,需要让一部分老师专注于临床教学和应用性研究,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基础研究。其三,应该在兽医教育中引入淘汰制度,鉴于美国兽医学院严厉的淘汰制度不太符合我国的国情,希望能够将一部分优秀的学生选单独进行高水平教学,无法适应的学生则被淘汰后继续一般的教育。这样严进严出才能保证最好的教育效果。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微观形态学 实验课程 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名校,其基本职责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1]。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将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纳入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更加促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名校或专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兽医学教育要顺应这些社会发展的变化,应重新定义应用型兽医学人才的素质内涵,用整体知识观改革基础兽医学教学体系,动物微观形态学课程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和实践。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动物微观形态学知识学习以《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为载体,在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上学习微细结构与功能关系,是动物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桥梁作用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之一,其课程体系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自2013年我校入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3],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即实验部分与理论部分分离形成单独课程,并增加实验课程学时至24学时,开设12个实验。微观形态学的实验部分形成独立的课程之后,如何把这门课程建设成为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课程组在三年多的实验教学实践中,碰到过问题、进行过改革、取得过成绩,并产生了进一步的改革设想。

1.动物微观形态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动物微观形态学是在大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在细胞、组织和器官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研究它们的微细结构,为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学习奠定基础。微观形态学的实验课程,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对微观结构的感性认识,巩固理论知识,更好地把正常的组织结构知识转化成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知识。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在学生的知识转化和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课程体系上的问题。传统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是整个课程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只观察正常组织结构,与病理组织结构完全脱节,而且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与《动物病理学》的教学相隔一个学期,学生基本忘掉了正常组织结构内容,所以在知识的衔接和转化上存在很多问题。课程体系改革之后,虽然《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成为独立课程,并增加了实验课时,但由于执行的是原来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在加强学生的知识衔接和转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没有显著效果。因此,如何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真正发挥单独设立实验课程的作用,是我们需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传统微观形态实验课程基本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看片―教师答疑―完成绘图作业”的固有模式,这种模式没有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与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导致学生上课松散、积极性低下。因此,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根本的改革目标,是动物微观形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最后,考核方法上的问题。传统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成绩,只计入平时作业成绩或再加期末组织切片观察考核成绩。《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成为独立课程之后,这种考核方法已不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也不适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合理和综合评价。

应用型人才名校建设工程就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必然会体现课程的意义。

2.动物微观形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上述《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如下改革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首先是以知识整合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动物微观形态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将动物微观组织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的验证性课程,这门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更要使学生增强衔接知识和转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引入整体知识观非常重要。整体知识观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并可整合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整体知识观可以保持本科课程中各知识系统之间的联系,使本科教育内容尽可能系统并连贯形成整体,从而建立起一种综合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更连贯的知识观,具备更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4]。所以,用整体知识观科学安排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原有《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组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把实验体系分成三个模块,即基本组织学、器官组织学和病变组织学。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组织学主要使同学们观察和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特征性结构,为观察和掌握器官组织学奠定基础;器官组织学和病变组织学模块在教学中融会贯通,教师在讲解时特别强调各器官主要的结构部位和结构特征,以及常引起病变的结构部位,并指导学生在观察正常器官组织切片的基础上观察特征性的病变结构。通过这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正常结构和病理结构的知识得到一定的整合,更加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根据原有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课程组做了如下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新技术,课堂开始讲解时,教师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口头讲解,而是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化图片,直接指导如何寻找和定位所要观察的目标,并指出哪些是关键的组织结构,哪些结构容易引起病变等,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和适应观察状态。其次,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尽量缩短教师的讲解时间(10分钟),尽量增加学生的观察时间(50分钟),留出学生汇集问题与交流时间(10分钟),加入课堂随机考试(15分钟),教师总结评价(5分钟)。其中,学生问题汇集与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随机考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引入假设法、比较分析法、排除法、验证法等教学方法。例如在呼吸系统实验中给出一个问题,假设你患了肺炎,那么根据组织学理论判断主要的病变发生在哪些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正常结构特征如何,炎症时发生哪些变化,然后比较分析正常组织结构和病变组织结构进行验证。这种教学方法引人入胜,极大提高了学生观察切片的积极性。

最后是以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法的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完全依靠期末考核来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及教师教学效果并不合理。《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成为独立课程之后,成绩评价体系也要进行相应改革。课程组经两年多实践,将考核评价体系修改成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堂测验、期末考试五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30%、20%、30%。课堂表现包括是否迟到、早退、聊天、看手机、看课外书等;实验报告书主要看完成实验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课堂测试为随机抽查测验所观察的实验内容,每个实验随机抽查4-5名学生;期末考核为综合性的考试,包含整个观察学习的内容。通过这些评价机制的改革,对学生的学习由点到面地全程督促,使学生的实验成绩得到具体量化而更加合理。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学生们意识到微观形态学实验课程的实践活动对他们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激发了他们对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

3.进一步改革设想

从整体知识观的角度来看,微观形态学不是独立的、单一的知识体系,而是与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些知识都必须要衔接和转化,才能形成一个整体知识,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将所学知识进行衔接、转化并归纳成整体知识的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改革,必须要体现这个关键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课程组计划将以《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为基础,建设成《兽医形态学实验》课程,这个课程包括正常组织形态学、病变组织形态学及组织切片技术。这几个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既能实验又能实践,会更加提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衔接、转化及归纳成整体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07):65-66.

[2]蔡敏,詹婷婷.教育部:创新精神培养将纳入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70.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畜牧兽医 学科 发展 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畜牧兽医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发挥学会在引导学科发展研究中应有的作用,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组织一批畜牧兽医专家、教授,在调查、文献研究和探讨基础上,撰写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发展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兽医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遗传育种、健康养殖、规模化生产、疫病免疫、诊断、检测、疫情控制与扑灭、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生产、动物药品开发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我省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也将更加关注,畜牧兽医学科对我省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畜牧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引言

畜牧兽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活、健康以及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畜牧兽医既是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并将其转变为家畜家禽时期;又是现代的学科,拥有完整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特征的科学体系,也是人类在饲养畜禽并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科。

畜牧兽医学科是综合性应用科学,由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畜牧兽医科学主要包括各种畜禽及经济动物的遗传育种学、饲料营养学、繁殖学、饲养管理学、草地与饲料生产学、环境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学、中兽医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动物疫病诊断学、动物疫病放射学、动物疫病内科学、动物疫病外科学、动物产科学等学科内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畜牧、兽医科学科的研究已扩展和延伸到生物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环境科学、食品加工学、畜牧兽医法学、公共管理学、动物卫生经济学等领域。

随着人类对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产品在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畜牧兽医学科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社会公共卫生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为生命科学研究担供了宽阔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畜牧兽医科学对我省畜牧业生产、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公共卫生、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涉及的主要部门有: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市、县(市、区)畜牧兽医(水产)局;省、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省、市、县(市、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市、县(市、区)畜牧兽医教学、科研部门等。

2 学科体系建设现状

2.1 学科人才培养与教育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采取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涵盖了对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农业(畜牧兽医)推广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在多年开设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本科生的基础上,1986年建立了兽医内科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兽医学研究生,1990年建立了动物生产学硕士点开始招收畜牧学研究生。目前拥有草业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1个,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兽医硕士和农业推广(养殖)硕士专业学位点 2 个。2001―2006年,已培养学士790名、硕士98名。同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与“临床兽医学”为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系)创办于1985年,设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4个本科专业,是培养福建省畜牧兽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已培养畜牧兽医大中专生185名,目前在校生700多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预防兽医学获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主要培养大专层次、中专层次的畜牧兽医实用人才,所开设畜牧兽医专业获得“省级精品专业”,2003年以来已培养畜牧兽医大专生320名、中专生1500多名。龙岩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等农业学校均设有畜牧兽医专业,已培养畜牧兽医中专生3700多名。此外,我省职业高中学校畜牧兽医班从1983年开始兴办以来,共招生6800多人,毕业6000多人。

省、市、县(市、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年都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有关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标准化生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技术、动物检疫、信息管理等专题的研讨和培训,仅1991年以来,省里组织培训就达70多次,培训人员上万人次,从而提高全省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科技服务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此外,各地农函大利用教学培训资源,对全省畜禽生产第一线人员开展了短期培训,共培训4万多人。

我省历来十分重视畜牧、兽医科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目前,“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研究所” 已在石狮建成并通过农业部验收; 由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建设的“福建省康牧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已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已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和农业部资格审查、“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畜禽分子遗传育种工程”也通过省级验收;设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动物药物工程实验室”已经立项建设;设在龙岩学院的“预防兽医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已经立项建设。

2.2 机构与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十分重视畜牧兽医机构与队伍建设,历经几次改革和调整,机构不断完善,队伍不断扩大。目前,省级成立畜牧兽医局,设畜牧兽医综合处、兽医处、畜牧处、饲料兽药处,拥有行政编制25人;事业单位有: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共有全额事业编制94人。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都设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畜牧等事业机构,共有939人员编制,实际人员1066人(含自收自支);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2483名,实有人员1418人,由于几次改革将乡镇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影响到机构与队伍的稳定,目前正在理顺;为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实施,我省从2004年起,开始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目前全省共15043名,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适当津贴补助。此外,全省还拥有畜牧兽医教学、科研人员3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相适应的畜牧兽医的行政事业、教学、科研机构与队伍。

2.3 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逐步加大了对畜牧兽医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尤其是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对动物防疫体系、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显著增加,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了我省主要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场,形成了较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基地。

1998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动物防疫基础设施13215万元,建设了96个实验室,面积达19800平方米。其中1个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基本能承担辖区内动物疫病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诊断或确诊;9个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步具备了承担辖区内动物疫病的监测、分析、诊断等能力;85个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步具备了具体承担辖区内畜禽抗体监测、数据整理、汇总和报告以及样品采集等能力;10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20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基本具备了承担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31个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具备了承担省际间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和消毒工作;373个乡镇兽医站,大部分初步具备了分发疫苗、实施免疫、样品采集等能力。

1998-2006年,中央和我省累计投入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建设经费5995万元,新建4个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1个国家水禽地方品种畜禽资源基因库和1个种畜性能测定与评估中心。2007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我省畜牧业经费投入,到目前为止已达33914万元,其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5708万元、畜牧业标准化建设13120万元、生猪生产大县奖励3166万元、母猪保险1920万元。

3 学科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果

3.1 学科发展现状

3.1.1 畜牧

在畜禽现代育种技术的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以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为重点,已建立了上杭槐猪、莆田黑猪、闽北花猪、武夷黑猪、福建黄兔、山麻鸭、连城白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白绒乌骨鸡、漳州斗鸡、河田鸡、金湖乌凤鸡、德化黑鸡、长乐灰鹅、闽北白鹅、福清山羊、戴云山羊、福安水牛、晋江马等20个畜禽地方品种保种场和晋江马保种区,并开展了品系选育和配套系选育的研究工作。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金定鸭品系选育和莆田黑鸭高产系选育,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山麻鸭高产系和配套系选育相继都取得了成功,山麻鸭高产系目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存栏量达到3亿以上,成为我国蛋鸭主产区的当家品种;山麻鸭配套系产蛋性能达到国内最高水平,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前景。福建省农科院对半番鸭羽色性状进行研究,揭示了在采用白番鸭作为父本生产白羽半番鸭时,半番鸭白羽毛性状的遗传主要决定于母本,选育成功中型和小型白羽半番鸭的专门化母本品系,《半番鸭白色羽毛遗传及其应用研究》和《小型白羽半番鸭母本选育》分别获得2001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了半番鸭生产的经济价值,使我省的半番鸭选育推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正在开展羽色功能基因定位的前期研究。番鸭人工授精技术在我省起步较早,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猪RN基因研究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并获得2006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开展了黄牛、山羊以及猪品种的杂交改良,利用BLUP法、生化和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进行番鸭的种用性能选育以及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基金立项。 “优质白番鸭RF系列”列入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向全国16个省、市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望推广应用。“肉鸡、肉鸭RAPD分析、繁育配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生产”和“番鸭选育中动物模型BLUP法的研究”对加快肉禽良种选育及推广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在动物生殖机能的调控与繁殖新技术方面,取得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基金、教育部以及其他省级科研项目资助多项。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部分研究成果与相关龙头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在我省得到应用。深入研究了奶牛胎儿胎盘的内分泌学、组织学变化与胎儿生长、母体代谢以及母子妊娠期、围产期疾病的关系,提出了胎儿胎盘机能的内分泌学和组织学监测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国外专业学术杂志上20篇,其中SCI论文2篇。在生殖内分泌对生殖机能调控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正着力于研发相关配套技术,力争实现奶牛一年一产,进一步提高禽类生产性能。番鸭就巢性基因及就巢调控技术研究将通过功能基因的辅助选择,提高番鸭繁殖性能,可望在禽类分子育种方面有所突破。

在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全国首创研究出蛋鸭无水面旱地圈养模式并得到推广应用,为水禽提供了替代传统水面放养的生物安全饲养技术。开展了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低山丘陵草地奶牛业综合发展技术、无公害药物和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药物残留的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十五”国家奶业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资助;开展低山丘陵草地奶牛业综合发展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初见成效;无公害药物和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多项产品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并批量生产;探索建立了以生物安全为核心,中兽医药技术为特色的肉猪、半放养优质鸡、黄兔的标准化生产和药残控制技术体系。“无公害猪肉生产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福建黄兔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成果分别获2006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半放养优质鸡生产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猪新型免疫调节剂研究”分别于2007年4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被农业部门和省发改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在天然药物深加工及兽药新产品研究与应用方面,深入研究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中药多功能提取、分离浓缩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常用的中药的有效功能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加工,探讨中药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其作用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如“中兽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07年3月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鱼腥草系列中草药制剂开发研究”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近年开发出了多种新制剂和系列产品,主要有中药浓缩颗粒制剂、中药超微粉制剂、中药免疫调节剂、中药饲料添加剂、中药散剂等,与有关兽药厂家联合申报取得中兽药制剂生产批文10个,这些制剂在畜牧生产尤其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开发出系列新型兽用透皮吸收制剂,如洛美沙星搽剂、克痢星搽剂,环丙沙星搽剂等,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研制出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使用简便、腐蚀性小、稳定性好、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毒副作用小的消毒药系列,如“稳定化戊二醛消毒剂”和“新型溴氯海因缓释型消毒剂”,于2003年通过了农业部评审并获得新兽药证书;研制成功提高动物抗病力、减少应激的新制剂,如烟酸铬、烟酸铜、吡啶-2-羧酸铜,其中烟酸铬获得2002年国家新饲料添加剂证书,2003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3.1.2 兽医

我省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共患病,开展了病原生态学、血清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62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并鉴定了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已成为我国的标准毒株)以来,对该病的疫苗及单抗诊断技术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获得成果奖3项。其中于1964年研制成功的“伪狂犬病灭活苗”的应用,有效地消灭了牛羊Pr,牛伪狂犬病灭活疫苗1984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标准”产品,该成果获得1984年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建立了ELISA、免疫荧光法、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抗原和抗体,研制出伪狂犬病快速诊断试剂盒。1990年研究人员采用蚀斑纯化和温度诱变方法,从PRV闽A株(强毒)中选育出伪狂犬病病毒弱毒株(PRV-B),并用PRV-B株制成的鸡胚细胞冻干苗,该苗对猪安全有效,“伪狂犬病弱毒株的选育”于1995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应用离心和透析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研制了PRV新型ISCOM疫苗,该疫苗安全性好,与弱毒疫苗比较,不存在潜伏感染及毒力返强的问题,克服了油乳剂灭活苗常见的刺激性和副作用。该疫苗研制成功,增添了我国伪狂犬病防疫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新型佐剂的引入及效果,对于我国灭活疫苗的研制、生产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77~1978年对猪链菌病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了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防治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及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1978年,开始对猪链球病菌苗进行研究,1979年成功研制出“猪链球菌弗氏佐剂灭活疫苗”,被农业部批准列入九种兽医生物制品之一的“疫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1980年,开展猪链球菌弱毒疫苗的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株安全有效的猪链球菌Ft117弱毒菌,1981年经农业部批准在福建省兽药厂进行中试,在省内外扩大试用范围,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猪链球菌弱毒冻干疫苗”于1981年被农业部批准列入“猪链球菌弱毒冻干菌苗制造及检验规程”。1983年应农业部成都药械厂的要求,无偿将猪链球菌Ft117弱毒株赠送该厂扩大生产,为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方面,阐明了PRRSV在福建省的流行情况,在福建省内分离了3株PRRSV分离株,通过对病毒生物学特性与分子遗传进化关系的分析,证实了福建省流行的PRRSV属美洲型毒株;用福建省分离的地方毒株进行了弱毒疫苗的初步研究,选育出一株毒力致弱的弱毒株,为进一步研发弱毒疫苗奠定了基础;应用本地分离株研制了两种不同佐剂的灭活疫苗,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性好,疫苗保护率高。本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在番鸭细小病毒病和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研究方面,我省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88年在国内外率先分离鉴定了雏番鸭细小病毒,建立了快速简便以单克隆抗体为核心的诊断方法,研制成分别检测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和抗体的乳胶凝集和乳胶凝集抑制诊断试剂盒,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同时研制成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先后获得成果奖三项,其中“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鉴定和诊断研究”获1993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研究” 获200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诊断和防治”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室自1997年以来对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进行了病原学、诊断学和疫苗学研究,采用同源胚胎和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在国内首次分离到5株病毒,应用电镜观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T-PCR等方法,完成了病毒形态、理化、生物学、抗原性、基因组特性等分析和病毒基因组部分片断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证明是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病病原,在常规和分子水平上确定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并于2003年通过由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2002年由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系在国内首次鉴定该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敏感、特异的检测MDRV的RT-PCR方法,同时应用生物技术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获2004、2005年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该疫苗临床试验已于2008年7月获得农业部批文。国外至今尚无活疫苗。

在鸭出血症病原学及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在国内外首次分离鉴定了该病病原为鸭疱疹病毒2型,详细描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建立了检测该病病原的血清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快速诊断提供了依据和有效手段;该研究成果荣获福建省200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禽霍乱研究方面,在国内首次成功研究出“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1987年有偿转让给湖北省兽医生物药品厂扩大生产,成为我院首个可以转让的科研成果。1988~1989年,开展“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示范推广”项目,两年内在我国20多个省市推广近700万羽份,获经济效益两千多万元。在鸭疫巴氏杆菌病研究方面,从该菌的分离与鉴定、生化特性、培养条件及细菌浓缩技术、血清学、超微结构、荚膜的提取及免疫原性、外膜蛋白(OMP)的提取及分型、基因分型、检测方法的建立、病理组织学、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985~1995年成功研究筛选到抗鸡新城疫病毒、鸡马立克氏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制成诊断试剂,推广900多万头(羽)份,并获成果奖二项。研制了既适合规模养殖场又适合基层使用的口蹄疫、猪瘟等动物传染病的胶体金试纸条;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禽鸟住白虫病和血变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并取得科研成果。

3.2 主要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对畜牧兽医科技的支持力度,确定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即立足本省实际,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采取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开展研究,使畜牧、兽医科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骄人的进展和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我省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共有48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技术奖励(如表1所示),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4项(其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0项);按照畜牧兽医分类,其中畜牧28项,兽医20项。审定批准了1个新饲料添加剂和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个国家一类兽药证书。这些成果反映了我省畜牧、兽医科学成就,为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贡献。

4 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4.1 学科发展趋势

畜牧学科研究将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猪、家禽、奶牛(包括奶水牛)、肉牛、山羊、兔的优质品种遗传资源,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培育新品种、新品系或配套系。品质育种、抗病育种将成为畜禽育种的重要内容。既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又保证食品安全而且利用于环境友好的饲料研究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环境控制、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养殖污染防控技术等领域研究亦日趋重要。高新技术将在畜产品中广泛应用,畜牧业生产标准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疫病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为防控畜禽重要疫病和共患病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未来畜禽疫病研究将更多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开展对重要动物疫病病原的发病机制、共患病原跨种间感染机制、病原的遗传变异、基因组结构、功能基因定位、致病性与抗原性之间关系等基础性研究;同时更加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开发新型疫苗、诊断制剂和药物,动物基因工程疫苗、诊断试剂盒是发展方向;预防兽医学的研究进步将在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和疫病防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结合信息技术,建立疫病预警预报和疫情快速应对体系。

4.2 关键技术

4.2.1 畜禽遗传育种

(1)技术需求:生产性能测定及遗传评定技术;人工授精及胚胎工程技术;畜禽基因组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定位技术;畜禽数量性状选育技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畜禽超高产育种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猪的新品种(系)以及配套系的选育;优质肉鸡、水禽品种(系)、配套系的选育;山羊新品系的选育;优质肉牛、奶牛专门化品系的选育;畜禽肉质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我省地方畜禽品种特有DNA资源的分离和鉴定;种畜禽性能测定和遗传评定技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原位保存和易位保存的技术研究。

4.2.2 动物重要疫病防治

(1)技术需求:畜禽疫病预防控制与净化技术;畜禽疫病的诊断与监测技术;传统疫苗的改进和完善技术;主要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与开发技术;高效、低毒化学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重点疫病综合防治、合理用药技术;重点普通病与营养代谢病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展重要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病原生态学、流行病学、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估研究;开展重点疫病单克隆抗体、胶体金等诊断与监测试剂盒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研制开发新型疫苗佐剂与免疫增强剂,开展传统疫苗的改进与完善;研制新发生疫病疫苗;加强基因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等生物技术疫苗的研制开发;对工艺路线成熟,具有重大生产应用价值的疫苗开展产业化开发研究与生产;开展新型畜禽专用抗菌药物,高效、低毒、低残留抗寄生虫药物,适用于动物用药特点的缓释制剂与靶向制剂、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新型抗感染中草药制剂的研制与开发。

4.2.3 新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加工设备

(1)技术需求:已有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合理加工生产、优化配制利用技术,以及新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高新技术研制安全、高效添加新品种和已有添加剂品种的低成本、高新技术和产业化生产技术;动物营养物质代谢、需求规律、饲养标准修订和配套饲养技术(含无公害、绿色、有无畜产品配套饲养技术);大型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饲料加工工艺开发技术;饲料及添加剂原料、产品标准和检测技术;不同畜禽地方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

(2)主要研究内容:饲料谷物、蛋白质饲料等的优化生产利用技术;青粗饲料利用新技术;适用我省饲养特点、不同类型饲料配方的研究与产业化生产技术;氨基酸、基因工程酶制剂、微生物添加剂、有机微量元素、代谢调控剂、畜产品品质改进剂、药物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配套饲养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关键设备与工艺,配合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信息支持技术;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与仿生饲料的生产技术。

4.2.4 草山草坡保护利用及草业开发

(1)技术需求:牧草品种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技术;牧草良种选育及良繁生产技术;南方草山草坡(丘陵区)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产品产业化生产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技术;丰产、优质、多抗、适宜放牧、刈割、环保、绿化等不同用途的特种牧草及饲料作物新品选育,优质牧草良种繁育技术;不同类型种子的采集、清洗、加工技术,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高产栽培及集约化生产技术;不同草产品加工工艺及配套设备的研制开发;筛选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草食动物的四季牧草轮供品种。

4.2.5 畜产品加工

(1)技术需求:动物源性食品原料、半成品、预制品、制品现代化生产技术;畜产品加工原料及制品质量控制及监督监测技术;功能性食品生产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动物性食品风味物质功能成份、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研究开发;优质原料、半成品、预制品、制品型动物性食品现代化生产工艺与设备开发;冷却肉、液态奶、液态蛋白质、清洁、卫生、现代加工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特种动物产品深加工技术体系研究开发,皮、毛、绒现代清洁初加工技术研究。畜禽副产品清洁加工利用技术开发;屠宰加工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原料与制品保鲜技术开发;大宗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开发。畜产品与制品质量分类分级标准的制定及监测技术开发。

4.2.6 畜禽场环境控制与废弃无害化、资源化

(1)技术需求:高效、低耗,最少污染“清洁生产”环境质量保证技术;畜禽场废弃物无害化自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新型安全无污染饲养工艺与配套设备开发技术;环境标准、质量监督检测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畜禽饲养环境控制关键技术和设备,节能、高效、低耗、装配化、标准化猪鸡环境设施的开发,新型清洁饲养工艺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粪尿高分离固液分离技术设备研制;一体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净化自理新技术与设备;经济型固体废弃物快速发酵技术,有机复合肥生产技术及设备,N素损失控制技术;液体粪便土地直接利用技术和配套设备;臭气控制新技术。

5 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5.1 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兽医学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与畜牧业发展需要动物疫病控制需要相比,我省畜牧兽医学科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畜牧业科技投入比重偏低。我省农业科技总体投入很低,如2004年至2007年,省级安排农业科技专项仅为12886万元;而在农业内部,畜牧业科技资源各项投入在我省农业总投入中的比重不足15%,这与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23%以上的比重不相称。

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畜禽遗传育种技术滞后,对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研究不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营养和饲料添加剂核心技术较少;对一些重大传染病病原的基础研究、生态分布与流行规律研究不够深入,重大传染病的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比较落后,与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寄生虫病研究尤为落后;兽药特别是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的研究还需加强;草山草坡保护利用、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畜禽场环境控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畜牧兽医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少,跟踪模仿研究多;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平台,国内外竞争力不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少;缺乏处于国内外前沿的高素质研究团队,科研人力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5.2 建议

5.2.1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畜牧、兽医科学所需的研究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学科基础研究,合理布局研究技术平台,提高学科的创新能力。重点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安全Ⅲ级和Ⅱ级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等,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基因库、种畜质量遗传评估中心、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畜禽防疫体系、疫情应急指挥体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5.2.2 加强学科人才培养与整合

结合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基础,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同时吸引和凝聚海外优秀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畜牧兽医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企业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性地开展畜牧兽医重大技术研究,并建立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的长效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

5.2.3 加大学科关键技术攻关

要根据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大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投入力度,重点在畜禽优质高效高产技术、畜禽主要疫病的防控技术、畜产品安全保障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技术、健康养殖与生态保护技术等方面加大攻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统计局.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2007-农村篇)[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2] 陈越,杜生明. 21世纪初畜牧兽医学科发展展望[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7-2008)[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课题组成员:

1. 梁全顺,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兽医师。

2. 王寿昆,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范文第4篇

Abstract: To change the old way of teaching, which is relatively dull, tedious, andunfavourable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we have tried to develop a new teaching way on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Depending on constantly renewed context content and using slide show,multimedia, combined with productive practice, it has produced good effect o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关键词:家畜传染病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86-01

0引言

《家畜传染病学》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既是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有本课程自身的突出特点。主要包括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诊断学、寄生虫病学、内科学等课程,除此之外,还有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等,它是预防兽医学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广泛吸取各兄弟院校《家畜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家畜传染病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讲授内容的改革

1.1 重视教材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家畜传染病学教材更新较快,基本上每4年更新一版,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依据,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它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目前兽医专业所用教材可以说是更新最快的,为了讲授的内容更加贴近我省的省情,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要做到教案的时时更新,使教材内容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保证教学质量也是与时俱进的。

1.2 改革教授内容的体系家畜传染病学教材的体系安排上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但教材在兽医专业所用教材中更新算是较快的,这显然两者之间并不协调。首先各种传染病是按动物种类进行编排,在同一类动物中则按病原分类进行编排。如果完全按病原分类体系进行讲授,则各个疫病前后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时感到系统性差,难于理解和掌握。我们在教学中,将同一种动物的不同疾病按系统进行分类,然后选讲其中某一种有代表性的疾病,其余的类似病仅叙及不同点,进行比较性介绍,这样不仅可以省学时,而且对日后学生在现场解决具体问题大有用场。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课前教师应只把重点、关键点简明扼要地说明一下,尽量遵循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原则。改变以往实验中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进行传染病操作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整个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多动脑、多动手的过程。

2.2 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了解一些重大疾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增长新知识。针对一些前沿性的疾病,邀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目的。

2.3 讲课时尽量结合真实病例加强直观教学采取“请进来”的办法。一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参与整个诊断过程和防治措施的制定,将前来求诊的畜主“请”进实验室;二是将前来求诊的病例留下,上课带进实验室,针对实际病例讲授,将病畜“请进来”,提前到饲养场选取典型病例。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并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成果。

2.4制作多媒体课件,注重形象化教学对于初次涉及动物疾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很抽象的,在《家畜传染病学》的教学中,很多内容难以理解。为此,我们收集和自拍了大量典型病例的图片,通过课程建设,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直观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知识信息量,也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度和接受度,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易理解课堂知识。

2.5 改革考核制度过去,实验课都附在理论课上,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成绩,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作为本门课程的唯一成绩,使学生对实验课重视不够,觉得可有可无,因而实验教学效果较差。根据实验课存在的问题,我们重新设置了期末成绩的计分方法,期末成绩占70%,实验实习和平时成绩占30%。实验实习采用实验综合操作加口试的方法进行检验,当场测试,当场给出成绩。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内容覆盖面广,包括了实验、理论、操作技术及口述,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使学生比较重视,考试前都能认真进行复习。这样,既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又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巩固和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从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的有益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井波,赵爱云.兽医传染病学.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 2009,(11).

[2]王川庆.家畜传染病学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初探[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范文第5篇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成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

简介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AOP)是指因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导致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亦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的酒精性骨病之一。

酸性体质与钙流失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形成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骨质疏松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时,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通过改善酸性体质的途径,预防骨质疏松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家指出,食用碱性食品是防止体液酸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

症状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引起因素

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有的人补了几年钙,还是骨质疏松,这就是酸性体质在作怪。酸性体质把人的血钙中和、沉淀了,不管用了。血钙低了,骨头里的钙就会跑出来补充血钙,结果又被酸性物质中和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酸性体质要想补钙,必须先纠酸,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酸性体质除了造成以上疾病外,还容易失眠、多梦、疲劳、腰酸背痛、四肢麻木、怕冷、便秘、腹泻、急躁、身体肥胖、痛风等。

预防骨质疏松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壳寡肽为一种动物性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人体体液偏酸性物质,能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2)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3)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4)防止缺钙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病因分类

(一)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二)继发性

1.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2.妊娠-哺乳

3.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4.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5.肝脏病

6.肾脏病 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7.药物 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8.废用性 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肌萎汐伤后等。

9.胃肠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

10.类风湿性关节炎

11.肿瘤多发性 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12.其他原因 吸烟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应该如何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椎体一旦发生骨折即需卧硬板床休息,膝下垫一枕头以减轻下腰部的应力。注意褥疮护理,可以用些止痛药,疼痛消失后即应开始锻炼并逐日增加活动量;疼痛剧烈者可佩戴支架。

(二)增加骨组织的方法

1.口服钙剂:碳酸钙、磷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都可应用。口服钙剂后应鼓励多饮水,以防止尿路结石。

2.补充维生素D:必须注意,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会引起高血钙症,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每天的剂量为400单位。

3.补充求偶素:适用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剂量为每天0.6mg,长期使用有致癌可能,不宜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4.运动:每天至少需作30分钟的散步,即可负重下锻炼又可吸收光照。

5.品椒:每天口服氟化钠1mg/kg,分36次服用,必须同时加用钙剂,过量服用会出现氟中毒,用后18个月90%病例不再有骨折。

6.其他药物:有双磷酸盐降钙素与促进合成代谢的皮质醇如stanozolol。

7.钙之缘片:内涵碳酸钙及维生素D,更有利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危害

1.发病率高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III,1988-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有学者对1995-1996年美国骨质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发生数进行调查显示,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70万次,腕部骨折20万次,髋部骨折30万次,其他骨折30万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发生数。

2.临床表现

(1)疼痛: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2)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3)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常见。脊椎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男性死亡率(31%)是女性(17%)的2倍。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术后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有25%~35%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髋部骨折更严重的危害性是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将在1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常在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骨质疏松诊断:

(一)病史与临床特点

女性患者应注意询问妊娠哺乳及月经情况。病因不同可有其相应的症状及体征,但其共同点有:周身骨痛以脊椎、骨盆区及骨折处为主,呈持续性痛且与骨质疏松程度相平行,蹬楼或改变时尤甚。久病下肢肌肉萎缩、脊椎压缩性骨折,致身长缩短、胸廓畸形,肺活量减少,可影响心肺功能。

(二)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KP)及尿磷皆不正常,血浆骨钙素升高,尿钙可偏高,尿羟脯氨酸可能升高。如伴有软骨病时血、尿生化指标可能有相应改变。

(三)X线检查

当X线呈现骨质疏松时骨矿物质的减少已在30%-50%以上。主要改变为皮质菲薄,骨小梁减少变细或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以脊椎和骨盆明显,特别是胸、腰椎负重阶段尤重。早期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透明度加大,水平方向的骨小梁呈垂直的栅状排列。后期纵行骨小梁也被吸收抗压能力减退,胸椎呈楔状畸形。由于海绵疏松,骨较致密骨更易脱钙,故椎体受椎间盘压迫而形成双面凹陷,也可见脊椎压缩性骨折或其他部位的病理骨折。X线上有时不易与软骨病相区别或两者并存。近年来,多种新技术已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检测,如中子激活分析法测定全身体钙,单光束骨密度仪测定前臂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脊柱骨密度,椎体用计算机断层(CT)以及放射光密度计量法等。必要时施行骨活检,对于早期诊断和随访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因素

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对骨重建调节,通过两个环节来实现。其一,随着免疫功能而改变;其二,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与骨代谢有关。

免疫功能和骨的关系实质上是免疫细胞和骨髓的关系,免疫细胞是指巨噬细胞和担当骨吸收的破骨细胞等。骨髓位于骨的中心部分,其骨髓中各系列细胞按比例增生的情况和细胞形态、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此骨骼的坚实程度。70-80岁的老人,其骨髓增生普遍减低,骨髓内脂肪组织增加,造血细胞减少,这也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当然,骨髓中免疫细胞的活跃程度也与骨形成有关。

骨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各自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共同发挥着骨髓与骨之间的彼此关联的机能,保障骨钙平衡,支持骨重建与骨形成。一旦平衡破坏,骨吸收明显大于骨形成时,骨量减少,将发生骨质疏松症。

遗传基因的影响

白种人、黄种人比黑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高,且症状较重;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是生活条件、身体状况、环境因素相近,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程度也有差异,这些事实都显示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因素有关。

物理因素的影响

包括是否经常运动、日光照射情况、重力负荷情况等因素,它们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

运动员由于经常运动,身体健壮,骨密度高,极少患骨质疏松症;经常伏案工作,活动甚少的知识分子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而长期卧床、偏瘫的病人常有骨质疏松症或合并骨折。这是由于长期肢体失用,使正常骨代谢失调,形成负钙平衡,破骨细胞相对活跃,骨吸收增强,骨钙融出,故发生骨质疏松症。

经常从事室外体力劳动者其骨矿含量比室内脑力工作者多,这除了劳动锻炼坚强了体魄外,接受日光照射量较多也是个原因。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体内引起一系列光生物学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索D,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钙吸收,并使之在骨中沉积,有利骨形成。一般而言,南方人较北方人骨矿含量高,一个人夏季较冬季骨矿含量偏高,就是因为南方比北方,夏季较冬季日照时间长,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量较多,皮肤内维生素D合成相对多,促进骨代谢,有利于骨的形成。

治疗药物

有下列四种:

1.骨肽片,该药是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是唯一的口服骨肽制剂,能将发生骨质疏松的骨骼接到骨质疏松部位,靶向性好,含有多种骨生长因子。

2.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3.降钙素(calcitonin):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五年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妇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脸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不过,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4.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钙之缘片内含维生素D,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吸收更好。

5.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没有子宫,则不需要黄体素。健康正常的骨骼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症,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妇女发生的危险率为58%。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由此造成骨痛、骨折,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妇女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而药物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服用西药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

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四级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骨肽片等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激素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素(日照、体重)、免疫状况(全身体质、疾病)、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咖啡、饮食习惯、运动、精神情绪)、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我国亿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级预防:我们倡导补钙从年轻抓起,均衡饮食,多多运动,保证每天15分钟左右的时间晒太阳获取最自然的钙质来源,并对骨质疏松有科学性的认识。比如大家所认为的磷酸盐阻碍钙吸收就是不科学的言论。

磷酸盐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矿物质,而且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磷酸盐不仅在人体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在美国每年有约37500患骨质疏松者死于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此外,对于具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患有导致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疾病以及使用可致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患者,及时去除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药物预防治疗尤为重要。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种族;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家族史;生殖系统因素,尤其是过早绝经;与骨密度降低有关的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以及缺乏锻炼、导致无月经的大强度运动(例如马拉松长跑者);饮食因素,尤其是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二者缺乏即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以及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其他疾病以及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为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应警惕老年患者容易摔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平衡能力减退、性低血压、下肢肌力下降、反应迟钝、用药(如镇静剂)、视力障碍以及认知缺损。

运动处方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统计,45岁以上的妇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如果您出现上述不舒服后,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

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莫名其妙地骨头痛。医生再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止痛药和补钙药。另外,还需要作一些配合,比如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长锻炼时间。吃菜不应挑食,应该吃低盐、清淡膳食,注意营养要丰富。每天应保证1瓶牛奶。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了2个星期,骨痛、抽筋没有得到缓解。你可以再去找医生开一些针剂,帮助调节你身体内部骨钙含量。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这种病确实不能只靠打针、吃药。它是一种慢性病,是随着我们每个人年老后慢慢发生的。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我们缺少运动很有关系,千万不要小看了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体内骨密度要比不爱运动的同龄老人的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有可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并不可怕,只要医生和病人一起配合好,一定能解除患者的烦恼和痛苦。

食疗方法

发生骨质疏松后,除了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合理的膳食营养也会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下面是几个骨质疏松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方一]黄豆猪骨汤: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

制法: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加生姜20克、黄酒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鲜猪骨含天然钙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黄豆含黄酮甙、钙、铁、磷等,有促进骨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

[方二]桑葚牛骨汤: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制法:将桑葚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桑葚补肝益肾;牛骨含有丰富钙质和胶原蛋白,能促进骨骼生长。此汤能滋阴补血、益肾强筋,尤甚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方三]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

制法: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

功效:虾皮每100克钙含量高达991毫克,豆腐含钙量也较高,常食此汤对缺钙的骨质疏松症有效。

[方四]猪皮续断汤:鲜猪皮200克,续断50克。

制法:取鲜猪皮洗净去毛、去脂、切小块,放入蒸锅内,加生姜15克,黄酒100克,食盐适量;取续断煎浓汁加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猪皮烂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功效:猪皮含丰富的骨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对人体的软骨、骨骼及结缔组织都具有重要作用。续断有强筋健骨、益肝肾等作用。此粥有利于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更年期之后的女性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重要的雌激素受体。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称为“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雌激素调节蛋白分子,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很重要。缺少这种受体,雌激素就难以产生作用。科学家以体内缺少“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实验鼠进行实验,发现它们的骨骼在承受强力时,骨细胞没有增生。从这种实验鼠体内提取骨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也显示张力并未能使骨细胞增生。

正常情况下,当骨骼受到机械张力作用时,会有新的骨细胞产生,帮助承受负荷,保持骨骼强度。以往的研究发现,在女性体内,雌激素对于这一过程十分重要。

科学家说,这一发现表明更年期后的女性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体内缺少这种受体,这将有助于治疗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

女性多吃豆腐不怕更年期

豆腐是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

豆腐不仅很有营养,对于上了年纪的女性,还可帮助她们克服更年期症状。

许多更年期女性不愿意服用荷尔蒙药物,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减少更年期症状。豆腐就是其中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专家说:“豆腐等大豆产品是各种食物中雌激素含量最高的食品,但由于雌激素有很多种类,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很难拿豆腐和西药的疗效相比较。”“有很多更年期女性说她们每天吃一两块豆腐,潮红等症状会减少。但是,还没有什么科学证明豆腐不能吃过多,或是得吃多少才足以发挥效用。”

专家指出,要准确地治疗症状,还是服用含有很纯的雌激素的荷尔蒙药物,会比较有效,因为这类药物是经过临床试验证明的。

药膳原则

原则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肾虚证,总的治则是补肾壮骨,但要辨证施膳。药膳以选用具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益肝健脾作用的药食为主;

2.需重视营养成分的补充,保护或改善脾胃的运化及吸收功能。

膳食宜忌

1.宜供应充足的钙质。要常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2.宜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可选用牛奶、鸡蛋、鱼、鸡、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