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习能力

在前些年如果提起随班就读,那对于大家来说真的是一个新鲜词。一些不太了解情况的人,可能立刻会把随班就读与弱智、低能、残疾这些名词联系起来。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教育部门加大了改革和宣传力度,才使我们明确了随班就读的含义。

我校现有智障学生8人左右,分布在不同年级。由于教学条件、教师人员的限制,随班就读只是在不离开原班级、不单独设教材、不单独授课的情况下,把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安置在一起生活和学习。但是单一使用这种班级集体教学对于情况特殊的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只能是蜻蜓点水般的掠过,不可能满足残疾他们的个体需要,即使教师根据需要给他们降低了要求,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的随班就读学生经过一阶段的教学并没有学到适合于自己的内容。这些智障随班生的情况千差万别,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为使他们取得进步,在《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中应当需要确定对这部分随班就读学生的相应评价标准,不能统一而论。另外,制订相关教学评价标准和实施个别化教育,是提高随班就读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随着随班就读学生的加入,给教师的同步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按照一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很难提高。怎样才能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经过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悉心研究,调动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那么,他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就会提高;如果他感到能力不足,力不从心,那他对学习就不会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是特殊教育最有效的法宝。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强化,而且还要善于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他们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为这种愉悦能改善他们的自我能力评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悉心研究,针对特殊的学生要实行特殊的教育,使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分层方法,各有所学

当前的教学大纲,对所有同年龄段的孩子采取了统一的要

求,这有着普遍的意义,但随着智障学生的加入,这种要求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为此,从事特教工作的教师采取特殊教育,针对智障学生制订新举措、新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即采取分层设定目标、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建立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信心。

1.分层设定目标

针对本班随班就读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知识面情况,制订针对智障学生实际的学科教学目标。

如,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对全班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能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根据行、定并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探索与交流物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我对随班就读学生制订的目标是:

(1)使孩子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2)能说出自己的位置是第几行第几个,或者第几列第几个。

2.分层设定作业

随班就读学生对于配套练习册的完成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改革作业的布置对随班就读学生的顺利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教师,要研究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作业要求,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每次作业量相应减少;思考题不作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作业考核内容;对于一些需要书面完成的作业,随班就读学生可以以口头作业来代替。

3.分层评价

教育行政部门更多重视学业评价,即分数决定高低。但是,一张试卷见胜负,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形势的需要,不适应随班就读学生特殊的需要。针对这些,我从实际出发,采取了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赏识赞美,增强自信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赞美可使人达到心理满足,可使人心情愉快,赞美使人奋发进取。教师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拍拍肩膀的动作、一个赞许的微笑,都有可能使学生从软弱走向坚强,从懒散走向勤奋,从失败走向成功。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但是,有些班里的随班就读学生似乎成了另类。由于他们是随班就读学生,往往会受到同学的歧视,不受教师的喜爱,得到教师的赞美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奢望。这样,长期下去,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渐渐的,他们会产生厌学心理。

四、个别辅导,和谐学习

对于随班就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际存在的差异和问题,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有些学生由于智力障碍,学习遇到很大的困难,学习成绩经常是一位数,久而久之,他们缺乏自信心,产生了自卑心理,丧失了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这时候,需要教师对他们敞开心扉,进行专门的辅导,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使他们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个别化教育更体现家校的延续,随班就读工作中一个主要困难是教师的精力有限与随班生的特殊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帮助随班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需要时间,而帮助他们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更需要时间,要想得到更好的效果就应该发动家长配合,把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目标、要求,应达到的程度及培养训练的方法教给家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对随班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时候,我们邀请家长共同参加,成立协同小组,每位家长手中都有一份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便了解孩子近阶段的努力方向。平时学校定期召开协同小组会议,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使其了解该如何配合学校的工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计划书写训练反馈及家庭的指导方法。如,在教学小数时,教师就将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要求和步骤及时传达给家长,并提出了在家庭中训练的要求,让家长带领孩子去超市反复认读商品价格,感知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各位上的数表示的具体量的目的,从中了解小数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从而感受小数的内在意义。家长将训练情况反馈于老师,老师再进行适度的调整或加强。由此一来,家长成了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一员,在家中训练的目的性得以增强,智障随班生学到的技能或者经验及时地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巩固和迁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生活。

五、多元评价,灵活对待

对随班生的考核,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他们的情况灵活对待,实施统考、单考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形式也要灵活多样。评估的考核试卷必须是针对智障随班生的特殊试卷。考试方式可以是笔式也可以是口试,可以是与全班学生一起考试,也可以单独考。考试内容不仅应是学业知识,还应包括非学业知识,如,日常生活技能内容等。评价时,还应注意从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况等多方面搜集信息,不要单单依靠测验、考试,应允许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方式表现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免因信息表达方式的不当而影响评价的成绩。评价包括实施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实施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当发现实施情况与原来的计划不相符时,应该及时寻找原因,并进行调整。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2篇

一、特殊教育现状分析

 

特殊教育应包含对盲童、聋童、智力落后儿童、超常儿童、言语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所有残疾儿童的教育。

 

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并重视特殊教育问题,但其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有:(1)因重度残疾无法到校上学。(2)现有特殊教育资源不能够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3)部分学校不愿意接受残疾儿童随班就读。(4)家庭意识等方面的一些特殊原因,部分重度智力残疾儿童连家长都不认识,无法接受任何教育。五是由于残疾状况的多样性和残疾人的个体差异,目前的教育机构还非常缺乏对各类别残疾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特殊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二、特殊教育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

 

教育机构应提供与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教育,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手段,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条件。如,学校为无臂或双臂残疾的学生提供低位桌子,以供他们用脚握笔书写;为低视力学生提供放大设备和台灯;……这样可以为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机构机会均等地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2.整合资源,建设特教中心

 

探索各相关部门整合的特殊教育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展医、教等多学科结合的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与服务的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建设,在设施设备配置、专业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方面建设适应残疾儿童教育康复需求的保障体系。

 

(1)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残疾儿童能否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志。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贡献能力,也决定了残疾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意义、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儿童、关心残疾儿童教育的氛围。

(2)正视现实,正确对待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苦难,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证明这个道理。在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大多数人应关心、帮助残疾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然而也有人会用“瞎子”“聋子”“瘸子”这些不恭的语言甚至用动手动脚的欺侮行为对待他们,这是极不道德的。

 

(3)克服困难,提供机会

 

只要有可能上学的,家长要克服一切困难让孩子上学。最好上残疾儿童学校;没有残疾儿童学校的地方,可以随班就读。实在上不了学的,家长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这对孩子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应该尽早给孩子选择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这是孩子未来生活的依靠。

 

(4)认真呵护,努力培养

 

家长还应该收集大量的残疾人走向成功的事例,讲给孩子听,或让孩子自己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的依赖心理。树立自强精神。特别是孩子遭受挫折的时候,要以具体分析、耐心指导帮助孩子选择坚强。切不可以过分的怜悯和护卫,降低孩子的斗志。

 

(5)树立自信,追求成功

 

对残疾孩子不能要求太高,但如果一点没有要求,顺其自然也是不利的。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获得小小的成功,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觉得“我也能行”。日积月累,他们会获得一种精神享受,不断追求成功。

 

3.建立制度,送教上门

 

教育局应研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对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随班就读,实行回归主流教育,在普通中小学的正常班级里,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学生或其他残疾的儿童随班学习。对无法到校有教育需求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服务的有关政策,采取纳入特殊教育学校学籍,由特教学校派遣专职特教老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4.家校互动,协调合作

 

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上下楼、上卫生间都需要有人协助,而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机构都没有无障碍设施;有些需要倚靠才能坐,而学校只有统一的条凳;有的握笔困难,书写缓慢,有的交流困难,口齿不清晰等现象,家长应每日接送或陪读,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特殊教育落在实处。

 

5.加大政府投入

 

特殊教育机构的目的是在残疾学生未能适应普通教育机构之前给他们一个过渡,让他们学习如何融入,如何适应普通教育,如何与其他同学交流。对于确实不能适应在普通教育机构学习的残疾学生,特殊教育机构也应当是个开放性机构,让在特殊教育机构学习的残疾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和了解普通教育机构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娱乐。教育部门应当增设孤独症、脑瘫儿童特教学校,针对他们的特点实施特殊教育。可以对未入学的重度残疾人试行家庭非正规教育。政府对入户志愿服务给予适当补贴。

 

6.发挥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作用

 

将视野扩展到残疾人终身学习,远程教育可以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远程教育这一资源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机会的做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社区教育形式也是适合残疾人的一种方式,它为残疾人提供了就近就地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可以开展扫盲与技能相结合的教育,可以开展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

 

总之,特殊儿童如果没有教育,生活本身依然会存在,但没有教育的生活可能会出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增强主体能力,不能超越缺陷,无法改变自身现实生活命运而最终失去生活,沦为“活着”的奴仆。特殊教育要注重引导和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激起并提升他们的内在欲求。正如金生教授所说的那样,它“从事的是思想的活动,是思想的事情,显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行动主体……它能够进行的活动仅仅是思想理论,以思想理论的方式来触摸生活,给生活和教育的出路提出种种思想或原则。”因此,关心是特殊教育影响特殊儿童生活的一个根本准绳,体验是特殊教育关心的根本办法,发现和培育特殊儿童优势潜能是最重要的内容。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家庭教育

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在城市务工就业,形成规模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及社会流动环境的相对宽松,农民流动形式由“单个外出”发展为“举家迁徙”,大量的学龄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外来务工人员是指户口在农村,从农村流入城市,在城市务工就业的人群。相应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不在城市,随同进城务工就业的父母或监护人在城市合法居住,应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一、章贡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赣州中心城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急剧膨胀,随迁子女中学龄儿童人数大量增加。为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赣州市政府积极贯彻“两为主”政策,充分挖掘城区教育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及实施办法。按照相对就近、分片定点安置的方法确定章贡区接收外来随迁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为:白云小学、天竺山小学、滨江一小、滨江二小、西津路小学、嵯峨寺小学、中山路小学、铁路小学、赣二中、赣七中及各镇小学。为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章贡区受教育的具体情况,我们在2013年4月至6月进行专题调查。我们在赣州市章贡区7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立小学随机抽取了480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家长,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分为家长篇和孩子篇,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2份,有效回收率为73%。

1.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满意。

在被调查的352位外来务工子女家长中,在回答“您对孩子目前就读学校的教学质量满意吗?”这一问题时有323人选择“满意”,27人选择“不满意”,满意率达92.3%,可见大多数家长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持肯定态度。部分家长都赞赏学校教师,认为教师认真负责,公平公正;认为学校的教学环境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2.教师关心学生,不存在歧视问题。

不管是本地户籍的儿童还是外来人员随迁子女,他们都“同在一片蓝天下”,理应一视同仁。在问及“学校老师对你是否关心?”时,选择“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的学生有334人,即有94.9%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关心自己的。在问及“你在学校是否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超过7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从未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可见学校及教师在对待外来人员随迁子女上是比较公平公正的现象。为了促进公平公正,章贡区各公立学校把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户籍儿童混合编班,基本上看不出哪些是随迁来的学生哪些是本地户籍学生。

二、章贡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入学手续复杂,“入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随着政府“两为主”政策的实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很大的缓解,但“入学难”问题依然存在。而在对“您孩子在章贡区入学时遇到的障碍主要是什么?”进行调查时发现,认为入学程序复杂、入学条件太高的总比重达56.3%。更有家长直言:“居委会证明难开,暂住证难办,公立学校难入。”由此可见,现今仍存在“入学难”的情况。另外,根据我们的了解,目前仍然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民办学校就读。

2.孩子学习存在困难,对学习满意度不高。

从调查的352名孩子可以看出有50.7%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49.3%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在问及“如果你觉得学习有困难,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大部分孩子认为英语和计算机是学习的最大困难。现在小学阶段三年级开始就学习英语,而且学习是直接从句子、对话开始的。大多本地户籍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就或多或少地接触了英语,有的已上过英语辅导班,有的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能给予指导,所以学习起来较轻松。而外来人员随迁子女之前对英语基本没有接触,受经济条件所限不能上辅导班,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能给予指导,所以他们学习起来很吃力。与本地户籍学生比较起来,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度不高。

3.对新环境缺乏认同,沟通交流存在困难。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从农村迁来,离开儿时的玩伴、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完全陌生的环境,对新环境缺乏认同。由于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方面面临困难。比如语言,一些孩子来城市之前讲的是家乡话,而不是普通话。但是在城市,周围的人和同学讲的都是普通话,学校老师授课也讲普通话,他们感到很不适应。在与同学交流时由于语言障碍,容易产生误解,甚至被其他学生嘲笑。经调查发现,有43.8%的孩子反映他们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一般,还有少数孩子直言不喜欢和其他同学在一起。

4.课余生活比较单一,存在安全隐患。

在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以做功课的人居多,占总人数的63.6%。而在周末及其他节假日,大多孩子则独自待在家里看课外书、看电视或者出去玩,少数孩子会偷偷地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去网吧玩游戏。根据调查,50%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是普通工人,还有30%的外来务工人员是个体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较长,一天到晚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不要说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所以,在大量的课余时间里,大多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安全堪忧。

5.家庭教育环节明显不足。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或年幼者所实施的教育和影响”①,具体来说包括家庭教育主体、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行为等。在教育方式方面,70.9%的家长采用“以讲道理为主”的民主型教育方式,26.6%的家长采用“软硬兼施”的教育方式,2.5%的家长以“打和骂为主”。由此可见,某些家长采用的是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正面评价很不够,忽视从积极、正向的角度引导孩子的成长。在家庭教育内容方面,某些外来务工人员更强调孩子的学习,容易忽略孩子的心理及情感需求。虽然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存在不足,甚至有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孩子的学习就应由学校负责。根据我们的调查,在352位外来务工人员中,拥有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的占26.6%,而73.4%的家长仅有初中或初中以下学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辅导孩子学习。另外,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是工人或者是个体户,他们工作时间较长且经常早出晚归,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家庭教育行为方面,重言教轻身教,家长的思想、观念、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但调查发现,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对身教关注明显不够。超过56%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孩子面前抽烟、喝酒,超过23%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孩子面前打牌、玩游戏、夫妻吵架。家长在孩子面前起着负面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孩子人格、性格、良好行为的培养。

6.家长与学校、孩子之间的交流不够。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双向沟通和合作,但是在352位被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中,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的仅有12%,超过40%的家长很少或者从不与学校老师联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很少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如对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怎样,每天学了什么,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课堂表现等,某些家长不甚清楚。某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成绩的关注主要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测验及考试了解。

三、促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措施

1.均衡、整合教育资源,解决“入学难”问题。

近些年,进入赣州市章贡区务工、经商的人员不断增加,相应地随迁学龄儿童也逐年增加。如何妥善解决这些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难题。目前章贡区各公立中小学学生的人数爆满,几乎每个班都有70个学生,有的班甚至80多个,这么多的学生给学校及老师带来沉重的负担,也影响教育质量。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尽可能地接收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对于符合条件进入公立学校的学龄儿童,尽量简化他们的入学手续。对于非公立学校,不能简单地取缔,而要对它们加强扶持和监管,提高非公立学校的办学质量。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关键是教育资源均衡化。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差距较大,为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挤入城市,而城市则不堪重负。所以,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不仅包括硬件的投入而且包括软件的投入,逐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如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户籍所在地就能享受较好的教育,那么进入城市上学就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2.构建学校、家长、孩子三者之间互动沟通机制。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合作。目前家校之间的联系渠道主要有校讯通、班级QQ群和家长会、家访等。学校老师主要将作业及相关活动信息通过校讯通发给家长;而班级QQ群则主要是家长们沟通的平台;家长会很少开,基本上一个学期一次;家访本是家校沟通很好的途径,但实践很少。家校之间的沟通除了要充分发挥以上四种途径之外,还可开辟新的途径,如建立家联本。孩子在校的情况和在家的情况都可记录在家联本上,便于学校和家长沟通。沟通的内容也不能仅限于作业及学校活动信息,而要涉及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心理和情感。沟通是双向的,老师要更细心地观察、了解孩子,与孩子谈心,及时地通过家联本和家访等途径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传递;家长也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主动和学校老师联系反映情况。学校和家长双方信息互通,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帮助孩子。

3.关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或质量不高。某些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学校。有的外来务工人员虽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或者为了生存根本没有时间、精力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指导,增强家庭教育意识,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学校、社区和企业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指导活动,比如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父母学堂”讲座、召开家长会、举办亲子活动等方式,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家庭教育的热情。社区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的公益活动,如邀请专家做家庭教育专题报告;组织社工入户宣传家庭教育知识,了解相关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在社区设置家庭教育宣传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等。其次,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企业应遵守《劳动法》,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如合理的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及合理的休息时间,让外来务工人员有时间、精力和条件改善家庭教育。再次,外来务工人员所在社区居民要真诚地接纳他们,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

4.对学习困难学生予以扶助。

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落后于城区户籍儿童。如果不加以干预,任其发展,差距必然会越拉越大,将挫伤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信心和自尊心。在课堂上,老师要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给予更多的关怀,注重培养学习自信。如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及时表扬他们,不断给他们信心,久而久之有助于培养学习信心。课后,老师要多和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沟通,多谈心,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指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家校合作、监督,促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极参与,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除此之外,还可联合赣州的几所高校,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成立一个志愿者协会,专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采取走访、谈心、定期辅导、玩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

5.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聚居在城中村或城郊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薄弱区域,散布着一些黑网吧及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环境比较恶劣。在课余时间里特别是寒暑假,孩子的生活比较单一,大多孩子都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有的孩子自控力较差,沉迷网络,甚至误入歧途,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成为未成年人刑事犯罪高发群体②。政府和社会有责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政府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的社会管理,取缔、整顿黑网吧及游戏厅,加大对青少年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净化社会环境;社区可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温馨之家”,内设阅览室、活动室等,免费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里有了一个好的去处,有助于孩子们的安全。城区的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应免费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帮助他们开阔视野,融入城市。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大学生志愿者可发挥力量,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开办暑期“放心班”、夏令营等,让孩子们快乐、安全地过暑假,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子女将可能长住城市,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公正地享有义务教育权益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心理、情感需要,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真正实现“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梦想。

注释:

①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2.

②何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为未成年人刑事犯罪高发群体[J].法制与社会,2011(09).

参考文献:

[1]肖云泽,李琦.从三维角度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

[2]高艳茹,梁良.哈尔滨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3(12).

[3]王柱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现状研究――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4篇

(1.新疆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 新疆 乌鲁木齐830026;2.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摘要:残疾人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残疾人掌握生存技能、适应现代社会、过有尊严的生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它分为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种类型,由国家根本法、专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及地方规章提供法律保障,由教育、民政、残联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四个部门负责管理,初步形成了“一、二、三、四”式的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005-06

作者简介:高宇翔(1989—),男,福建福州人,硕士,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教师,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

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教育类型。基础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称为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高中阶段之后实施。职业教育独立实施或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一起实施,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技能。

目前,中国大陆有8 296万残疾人,其中25%居住在城市、75%居住在农村。残疾人职业教育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职业技能、提供谋生手段,有利于减轻残疾人家庭的负担、促进社会发展。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支持保障

(一)法律法规

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由国家根本法、专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及地方规章四个层次组成。

具体来说,国家根本法即宪法。要求国家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建立和管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专项法律主要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等。它们确定了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明确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义务,确定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结构和支持体系,部署了残疾人职业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策略和师资培训工作。

行政法规有《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教师资格条例》等;部门及地方规章涉及《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安徽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等。上述法规针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二)经费保障

依据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相关规定:国务院教育、民政等部门制定本部门职业学校学生的人均经费标准。遗憾的是,这一标准目前尚未公布。省级人民政府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的人均经费标准,职业学校举办者应按学生人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教育免学费,中、高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对残疾学生减免学费并提供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学校的残疾学生和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享受1 5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

国家部门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从1991至2010年,政府财政拨款占这类学校总经费的比例从84.5%升至95.1%。逐步增加的财政拨款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不过,各地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学生人均经费标准存在差别:东部地区的济南市每生每年9 000元,如果济南市的一所学校有200名残疾学生,每年将得到180万元政府财政拨款作为日常公用经费。但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市每年每生仅有3 600元,按照这个标准,一所有200名残疾学生的学校,每年得到的公用经费只有72万元。公办学校获得经费的其他渠道有社会捐赠、校办企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等。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办学经费的适当支持。

(三)师资队伍

《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具备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的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具备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目前,中国有关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的研究非常有限。根据陈蓓琴等的研究,在11所初等和中等残疾人职业学校中有438名教师,更多女性教师(62.0%)在这类学校工作,教师的年龄呈正态分布并集中在25~45岁(87.0%),本科学历为主(73.3%),11.2%的人拥有硕士学历,学生与教师的人数比例大约为10∶1,高于国家标准(3∶1)。

在残疾人高等职业学校中,王雁在调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时发现,43.0%的教师在35岁以下,在35~54岁之间的有57.0%,老教师非常少,他们中的50.0%拥有本科学历,43.0%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学生和教师的比例大约为20∶1,基本符合国家标准(18∶1)。

作为残疾人教育的师资,不仅要掌握普通的教育知识、技能,还要掌握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目前,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在数量和素质方面存在如下问题:教师人数有限,难已满足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专任教师比例偏低,许多课程由文化课教师或行政领导兼任;“双师型”教师(既具备教师资格又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低于40.0%,许多教师缺乏与所教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大部分教师接受的在职培训仅有几天时间并且与职业教育关系不大,在高校和企业中的长期培训机会非常有限。教师职后培训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有待提高。为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残联于2009年在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从此,每年有数百名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在这里接受培训。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类型

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分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种类型。

职业学校教育由国家规定学制、实施较系统的教育、颁发学历证书;职业培训不限学制,是以就业、转岗或在岗提高为目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完成培训者可获得结业证书,符合条件并通过考试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普通教育机构和残疾人教育机构共同实施残疾人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机构采取普通职业教育方式,主要针对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其他符合条件者,将他们安置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因为他们可以和健全学生一起看和读;残疾人教育机构采取特殊职业教育方式,设置特殊班级,主要针对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精神残疾者。职业培训也可由接收残疾职工的单位实施,或采用远程教育方式。

(一)职业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是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身体的缺陷和早期成长环境的限制,残疾儿童的劳动与职业能力发展往往滞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在他们进入整个教育体系的小学阶段时,不论特殊学校还是附设有特殊班或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都要开展低年级的职业启蒙和高年级的职业教育内容渗透,通过日常的生活指导和专门的劳动技术课程,培养残疾儿童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和职业意识,为他们接受初等职业教育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初等职业学校教育。

在普通职业初中随班就读,是残疾人接受初等职业教育的形式之一。职业初中的招生对象为小学毕业或至少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学制3~4年,培养具有初中文化基础、掌握初级职业技术的人才,如初级技术工人、农民技术骨干等。从统计数据看,约96%的职业初中位于县城及农村,专业与农业生产相关,如农作物种植、家禽饲养等;近15年来全国职业初中的数量呈递减趋势,从1997年的1 469所缩减至2011年的54所。

在特殊学校的初中阶段增开职业教育课程或设置专门的职教班,是当前残疾人职业学校教育的常见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劳动能力,并利用职业教育优势将教育和康复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或为他们进入高一级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打好基础。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相当多的特殊学校正在开展初等职业教育;专业涉及编织、烹饪、家政、美发、缝纫等数十种,部分学校还结合地方特色办有花卉种植、玉器雕刻等专业,学制3年;个别培智学校为弹性学制,与传统学制相比,这种学制允许智力残疾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和时间。

2.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在初中教育基础上实施,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是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残疾人可在高中阶段的特殊学校、残疾人职业中专学校、普通职业中专学校、技工学校的普通班或残疾人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以前两者为主要形式。

2012年全国开展视力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学校分别有22所和121所,在校生7 043人,其中大多设置职业高中班(部)或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学制3年。学生不仅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课程,还要学习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如盲校的推拿按摩,聋校的工艺美术、服装设计、机械维修、烹饪、计算机应用等。学生毕业后颁发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可选择就业或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校。

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设有至少1所省级和若干所市级及以下的残疾人职业中专学校。这类学校的招生对象包括生活可以自理的肢体残疾人、视力残疾人、听力残疾人等;初中文化程度者学制3年,高中文化程度者学制1年;专业涉及中医康复保健、工艺美术、机电维修、电子商务、装饰设计、酒店服务等;学校大多具备校内实训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学生毕业后颁发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在校期间也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优秀毕业生有机会根据合作企业的需要推荐就业,或升至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学校。

2006—2010年,残疾人职业中专学校与开设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学校数量比在1.48∶1~1.78∶1之间,其中残疾人职业中专学校的招生数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152个,在校生10 442人,毕业生7 354人,其中5 816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层次也会产生向上延伸的趋势,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逐步进入高等教育范畴。自1985年山东滨州医学院开始招收肢体残疾大学生算起,中国残疾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历史还不到20年,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残疾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相当于大学专科层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和义务教育后残疾人教育的重要形式,在高级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学制2~3年,专业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相衔接并有所扩展,毕业生可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中国残疾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第一,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1 280所普通高职院校招收各类轻度残疾学生随班就读。2012年,全国本科、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合计招收残疾学生仅7 229人,残疾人随班就读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数有限。

第二,单独建立(如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或在普通高校内设置专门招收残疾学生的学院、系、专业(如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根据学生情况实施“单考单招”,即单独命题、单独组织考试、单独录取残疾考生。2012年,全国有1 134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下页表1显示了2013年实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单考单招”的院校概况,各校均为3年学制,大多面向听力残疾学生,专业从1~9种不等,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招生总数为1 000余人。

第三,实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与普通高校合作开办大专班。各地盲校与医学类普通高校联办推拿按摩大专班最普遍,例如,1993年起南京盲人学校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1993年起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和新疆医科大学联合。2012年底,全国有13 735家盲人推拿中心,这种职业已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视力残疾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毕业生从事推拿按摩工作的就业率高、收入乐观,是实现他们有尊严地生活、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有效途径。

第四,通过高等教育自考考试、远程教育等多种渠道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前者采用学生自学参加考试、学分累计的方式完成学业。后者以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为代表,它已在全国建立了31个地方学院和教学中心,累计招收学员近万人,以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方式和函授方式为主,专业有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会计、英语等。

(二)职业培训

残疾人职业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在农村和城镇呈现不同特点。

残联部门举办的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是农村残疾人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注重与生产扶贫相结合,帮助残疾人成为“技能明星、致富能手”。自然、文化环境不同的各个地区提供因地制宜的培训内容,如安徽的工艺剪纸、云南的民族刺绣、西藏的唐卡绘画、江苏的龙虾养殖、新疆的玉器雕刻等。

城镇残疾人职业培训注重与就业相结合。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以实用技能为主,以集体就业、分散就业或个体就业为目标的培训,内容包括面向视力残疾人的心理咨询师、推拿按摩、计算机基础,面向听力残疾人的网络客服、来料加工,面向肢体残疾人的话务员、电子商务等。2012年清华大学举办了首期残疾人企业家培训班,内容涉及宏观经济与政策解读、企业家战略思维等,探索了残疾人商业精英的培训模式,对残疾人职业培训发展创新有借鉴价值。

2010年全国各级残疾人培训机构有4 704所,其中残联部门下属的2 504所、其他部门下属的2 200所,培训城镇残疾人274 367人次、农村残疾人558 137人次,共有116 389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2011年,中残联发起“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年”活动,使残疾人培训机构增至5 254所,新就业残疾人稳岗率不低于80.0%。截至2012年底,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5 271个,其中残联兴办1 927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 344个,29.9万人次的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福利企业等吸纳残疾职工的单位开展以生产安全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岗前培训、以生产技能为主的在岗和转岗培训,促进残疾职工适应职业生活、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动用各界力量、多种形式并举,既可推荐残疾职工到职业培训中心学习,也可请专业教师来企业做专题培训。

残疾人职业培训根据个体的技能水平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及以上三个等级,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水平考试者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以长沙市的盲人推拿职业为例,申请初级专业技术等级(推拿按摩士)者需要具备中专学历和一年工作经验;申请中级专业技术等级(推拿按摩师)者需要具备中专学历和五年工作经验,或大专以上学历和3年工作经验;申请高级专业技术等级(主治推拿按摩师)者需要具备中专学历和12 年工作经验,或大专以上学历和6年工作经验。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

国务院领导的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残疾人联合会四部门负责管理各级各类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指导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会、研究机构参与决策咨询和科学研究。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具体政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指导、督促、检查职业教育工作,指导所辖地区的特殊学校、普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

民政行政部门负责残疾人群体的保障工作,管理各级民政技术学校和民政培训机构招收残疾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指导福利企业吸纳残疾职工并做好职业培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指导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招收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实施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残疾人联合会主要负责促进残疾人教育、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各地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等隶属于残疾人联合会管理。

随着人权意识的觉醒和职业教育观的进步,近几年,中国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一、二、三、四”式的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见图1。

“一”即各级各类残疾人职业教育秉持同一个目标:培养残疾人适应社会、掌握生存技能、过有尊严的生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即普通职业教育机构和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共同实施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残疾人学员可根据自身残疾类型和程度选择最少受限制的学习环境。

“三”即残疾人职业教育有三个层次: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级别,职业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及以上三个等级,三个层次相互衔接、逐步延伸,并与普通教育互相沟通,建立起从初职到高职、从初级工到高级工的残疾人职业技能成长通道。

“四”即各级各类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由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残疾人联合会四个部门依法管理,它们彼此协作又各有侧重,在不同社会层面、用不同视角共同探索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进这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结语

中国在发展职业教育、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法律体系待完善、教师培养待加强、区域差距待缩小、无障碍建设待推进、专业范围待拓展、教学质量待提高等。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加大残疾人职业教育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师资建设,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使残疾学生都能掌握一项生存技能,将成为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仁忠.演变、内含界定及类型:职业教育概念再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9):5-8.

[2]陈蓓琴,连福鑫,王辉.关于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1(11):60-65.

[3]高红梅.健全企业残疾员工教育培训体系[J].石油教育,2011(4):27-28.

[4]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释义[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5]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助万名残疾人搭上幸福快车[EB/OL].[2012-05-01].http://dianda.

china.com.cn/news/2012-05/21/content_5023951.htm

[6]国家统计局.1999和2012年度数据[EB/OL].[2013-03-20].http://stats.gov.cn/tjsj/ndsj.

[7]蒋夫尔.新疆增加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N].中国教育报,2011-07-09(1).

[8]教育部.2005年职业中学数据[EB/OL].[2005-05-26].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

files/moe/moe_578/200505/7613.html.

[9]教育部.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3-03-20].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

iles/moe/moe_578/200505/7613.html.

[10]李玉向.河南省特殊学校职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55-58.

[11]刘俊卿.辽宁省盲聋哑学校职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8(1):18-21.

[12]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及未来选择[J].中国特殊教育,2011(3):3-7.

[13]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政策调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0):44-48.

[14]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支持政策的审视与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4-137.

[15]刘全礼.试论我国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1997(7):42-44.

[16]刘晓洪,陈和力.关于江西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需求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8):94-96.

[17]罗秋月,孔德伟.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实现新进展[J].中国残疾人,2012(2):48-49.

[18]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Z2):53-55.

[19]山东省教育厅.济南市提高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EB/OL].[2012-07-16].http://sdedu.gov.cn/sdedu_sxjcx/sdedu_sxjcptxw/201207/t20120716_115442.htm.

[20]王雁,等.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1]王峥.南京地区残疾学生职业教育与就业状况的调查[J].现代特殊教育,1999(5):42-44.

[22]肖非,王秀琴,李晓娟.共享阳光——共和国特殊教育报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23]熊琪,雷江华.特殊学校教育经费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7(8):46-50.

[24]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7-15.

[25]张务农.大职业教育:概念演变与理论重构[J].职教论坛,2012(6):9-12.

[26]赵小红.广西智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11):19-24.

[27]赵小红.城市智力残疾学生初级职业教育培训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5-32.

[28]赵巧云.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存问题及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7(3):62-66.

[29]中残联.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3-24].http://cdpf.org.cn/sytj/content/2011-03/24/content_30316232.htm.

[30]中残联.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3-29].http://cdpf.org.cn/sytj/content/2012-03/29/content_30385873.htm.

[31]中残联.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等级残疾人数[EB/OL].[2012-06-06].http://cdpf.org.cn/sytj/content/2012-06/26/content_30399867.htm.

[32]中残联.2012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26].http://cdpf.org.cn/sytj/conte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创新;特色

当前,推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值得认真研究并加快推进。湖南省长沙市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后,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新任务。从机制保障、制度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着力,立足市情,因势利导,在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均衡发展: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早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法定任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这项任务应越抓越紧,常抓常新。在缩小义务教育学校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更要不断缩小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长沙市在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合格学校全覆盖、域内所有县(区、市)率先整体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市)的基础上,着力“入学、优学”保障机制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

其一,力促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绝不能“削峰填谷”,而是要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尽量拉长短板,以达到“携手共进”的目标。长沙市为加快推进新建校、薄弱校的发展,深入探索四种集团办学模式,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对门帮扶。安排优质中小学对口帮扶薄弱中小学,按照学校现行体制不变、法人代表不变、拨款机制不变的原则,育教学管理,育教学改革,育教学资源。二是捆绑发展。以优质中小学为龙头.逐步采用拓展二校、三校或多校的方式,签汀搁绑协议,加快薄弱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与优质学校共同提升。三是委托管理。把政府投入新建的学校委托给优质学校管理.优质学校派出骨干团队担任新建学校的管理人员及学科带头人,将优质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模式、教育资源等引入新建学校,缩短新建学校品牌成长周期。推行“多校推一”办学模式,即整合多所优质学校教育资源,集聚多所学校力量,助推一所新建学校,让其做大做强,形成晶牌。目前,参与集团办学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在稳步提高,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更多的学生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近5年来,长沙市新增优质学校200多所,全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段优质教育学校覆盖率达到75%.。

其二,力促学校生源基本均衡。让每所学校得到充分发展,不仅是教育均衡的内在要求,更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体现,而生源均衡又是办好每所学校的重要前提。为促进学校生源的基本均衡,长沙市在优化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幼升小”实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城区“小升初”从1996年开始就按照“相对就近、指标到校、免试人学”的方法实行微机派位、多校划片。全面推进招生管理改革,实施“阳光招生”,实行“三统一、两严禁”,即统一招生公示,统一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平行分班,统一学籍管理,严禁任何学校举行小升初招生选拔考试,严禁将学科竞赛或培训成绩与义务教育阶段升学挂钩,为促进生源均衡、办好每所学校打下了基础。

其三,力促学校师资均衡配置。教师是现代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配置。长沙市在师资配备上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统筹推进教师互动交流。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计划,每年选派100名市直学校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带教;每年选派近300名教师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教;深入推进集团学校教师有序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培训交流。二是实施教师均衡配置试点。芙蓉区实施教师“全体起立、指标到校、重新评选、均衡配置、动态管理”,对名师、骨干教师进行重新评选和认定,每校按照教师人数的5%配置名师或骨干教师,享受每年8000-10000元的岗位津贴,引导骨干教师向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合理流动。全区骨干教师学校覆盖率由过去的47%上升至现在82%。三是统筹城乡教师培养培训。实施教育英才培养工程,成立名师工作室80多个,打造一支以名师为龙头、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农村骨干教师为后盾的优秀教师梯队。实施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引导22个城区名师工作室在农村设立工作站,定期组织名师送教下乡及交流活动;设置师训专项经费,年培训教师2万多人次,全面提升城乡教师专业素质。四是统筹城乡教师编制配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合理配置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通过改善教师资源初次配置、实施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倾斜政策,设置偏远农村教师人才津贴等方式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改革农村学校教师编制配备方式,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学和教学点人员编制单独核算并适当增加,保障农村学校师资需求。

其四,力保特殊群体平等入学。入学机会均等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条件。如何在保障平等入学的基础上,让特殊群体获得同等公共教育服务一直是长沙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确保随迁子女“应读、就读”。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在公办学校就读且同等享受“一切费用全免”。如今,全市每学年安置随迁子女人数约10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学生人数的1/3以上。二是确保留守儿童“应享、尽享”。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阳光行动,加大留守儿童助学力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协会、青少年维权岗,确保了6.8万名留守儿童平等享受公共教育服务。三是确保残疾儿童“可读、尽读”。开展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全纳教育,形成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附设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等为补充的办学格局。现在,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7.6%。四是确保寒门学子“应读、全读”。建立“减、免、助、奖”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如2014年度,发放各类免补资金8.5亿元,确保了全市无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因贫失学。

二、创新发展:构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并促其成人、成长、成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长沙市以开展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改革实验为契机,通过创新德育工作、教学方式、活动方式和评价改革,着力构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式育人机制。

一是创新德育工作。首先,强化核心价值引领。长沙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儿童健康成长,通过编印教育读本、开发校本课程、团队主题活动等,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涌现出热衷慈善义演筹资的“全国美德少年”欧阳龙棂同学、舍身救人的“雷锋家乡小雷锋,美德少年小英雄”周美玲同学等先进典型。其次,培育德育项目品牌。首创“自主申报项目、稳步培育品牌、形成长效机制”三段式德育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确立“学生成长导师制”“模块型主题班会”等23个德育项目化管理实验。最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建设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600多个.城区和农村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覆盖率分别达100%、80%,形成了一个辐射全市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梯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年”“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年”,协同实施名师课堂教学引领工程、课堂教学创新工程等,开展课改样板学校创建、高效课堂建设研讨会和全员赛课等活动.涌现出浏阳社港中学“一二五”课改、宁乡五里堆中学“三一五”课改等10多个成功的课改模式,打造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建成教育城域网。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启动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络赛课.有269节课入围国家级优秀网络课.上传6.6万个教学资源。基本建成覆盖全部学段、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网。顺应“互联网+”.积极探索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新模式;13所“网络联校”让40个农村教学点同步共享优质资源.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最后.试点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现代教育实验校.深入推进创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置“科技创新市长奖”,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近3年来.中小学生获得科技发明国际金、银奖40个.国家级金奖67个。

三是创新活动模式。在开好国家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活动育人。首先。抓好社团建设,推进学生活动课程化。以“第二课堂”建设为主要平台,以学生社团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不断加强课外活动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开发了艺术类、体育类、技能类、科技创新类、人文类、学科能力类6大类别100余门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为适合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机会。其次,拓展活动空间.推进社会实践常态化。在定期组织阳光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全市建设了208所学校少年宫、7个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市教育局还与省少儿图书馆、湖南大剧院、省地质博物馆等单位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免费体验活动;令市42家游泳馆暑假期间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鼓励学生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军营、走进大自然.定期开展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职业体验等各类综合实践活动。

四是创新教育评价。首先,全力推动中考评价改革。全面推动变“分数评价”为“等级评价”的中考评价机制改革;同时,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索质评定.把评定结果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依据;切实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中招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腾出了空间。其次,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按照“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理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管理与多方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从“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办学行为”3个维度评价学校,从“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效能”3个维度评价教师。从“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和学业负担”5个维度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长沙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最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监测与评估。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五年规划。深化督学责任区建设,对全市中小学校每年进行一次常态评估,每5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从发展规划、规范办学、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发展绩效等方面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三、特色发展:探索促进个性成长的适合教育

社会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育有多样性、有差异性,不能“千校一面”。要注重特色发展,满足不同受教育者多元、开放的可供选择的需求,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长沙市为避免区域教育同质化,以教育品牌培育为抓手,力推“一区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人人有特长”.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适合教育。

―是强化“一区一特色”。实施区域教育特色建设工程,引导各区、县(市)根据发展基础,挖掘自身优势,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创新创造等为重点,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分步推进区域教育特色创建。目前,域内开福区的“公民教育”、宁乡县的“养成教育”、望城区的“雷锋精神引领品格教育”已在全国推介。并受到好评。还有,芙蓉区的“幸福教育”、天心区的“创造教育”、雨花区的“生命教育”、岳麓区的“传统文化教育”等区域特色教育品牌逐步成熟,基本形成了长沙区域教育“一区一特色”的局面。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Σ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据统计,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适龄人数已达到997.1万人,对于这些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而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还不能与城里的孩子拥有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水平,因此,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日益引起政府和有关专家的关注。

一、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流动人口子女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数量多,分布广,其义务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特别是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但是,政策的出台不等于问题的解决,时至今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其教育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机会不均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平等问题的重要标准,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机会直接反映出这一群体受教育的平等权益问题。第一,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目前很多公立学校借读的必备条件是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必须有“三证”,此外,虽然国家出台了城市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读的相关政策,他们仍须提供划片招生所需要的居住证、房产证、户口本等证件,这些程序上的为难和经济上的负担实际上已经将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排斥在外。第二,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水平低。由于学校的各项建设得不到政府的资金拨款,因而不能聘用到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导致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虽然入学却不能保证学习质量。

2.情感教育的匮乏

各流入地已习惯把流动人口当作体制以外的人口来认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被当作本地义务教育体制外的求学对象,师生之间也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往往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性格大多内向,他们都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这个生活学习氛围之中;另外,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在教育目标系列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学校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老师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甚至有些老师要求把流动人口子女的成绩不计入考评范围,或者不让他们参加考试。

3.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民工家长常常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只要把子女送进学校就行了;更有甚者只顾眼前利益迫使孩子失学。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和粗暴,这样只会使学生不断体验来自家长的压力,容易让儿童产生厌学心理。这些落后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发展。另外,农民工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民工教育文化程度低,素质普遍低下,处于社会就业人群中的下层,流动人口自身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的匮乏,客观上也难以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三、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政府方面

一是全面提升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在现代社会,每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把发展教育看成是自己最基本的职责之一,要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状况,中央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指出,“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这次改革,中央政府的责任已非常明确且已落实到位,关键是要提升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各省要按照确定的省、市、县三级进行资金拨付,确保将资金按时拨付到位,如开学前要预拨一定比例的资金到每所学校,决不能因为资金滞留等问题影响学校运转。二是加快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就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同时还要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制度,淡化包括子女入学、劳动就业、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脱离在“城市户口”这一标签上附着的一系列不合理社会福利,创造有利于农民工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

2.学校方面

一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流动人口子女大都来自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卫生习惯、语言基础、心理基础等与城市学生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这与他们处于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有关。因此,学校可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或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以便区别情况区别对待,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尊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的指导。二是优化教育评价机制――传统考试评价方式过多的强化选拔功能,而成才不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它还包括德、美、体、劳、心等多个方面。因此,评价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维度来确定多元标准,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体制,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表现出他们的最佳水平。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当中,以此尽可能地做到对被评价者准确客观的评价,相信在这样的评价制度下,学校和教师会更加积极地去关心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3.家庭方面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7篇

笔者认为,从高中毕业直至大一学年结束,大致可以分成过渡期、适应期、分叉期、发展期与成熟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2个月时间,新生在每个阶段具有一些特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高中毕业后的假期,经历了高考的紧张复习与冲刺,终于“修成正果”,学生大都心情愉悦,身心放松,怀揣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望与向往。进入大学后的半个学期,他们基本上处于对新环境的适应和生活方式的转换状态,既有对大学生活的新鲜与好奇,也有离开家长管制后的躁动与亢奋。经历了短暂的适应期后,很多新生由于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而感到迷茫,其中有些会在自我反思后,重新找回目标与自信;而有些新生则会因为无所适从,而感到焦虑、孤独与自卑,入学成绩与各方面条件相差无几的新生,便由此开始“分叉”。进入大学第二个学期,部分适应良好的新生,很快找回了学习状态,内心感到平和和自豪,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而有些新生由于入学后的放松,亲身体验了高中未曾体验过的“挂科、补考”滋味,从而感到失落,自我否定,消极应对,得过且过。进入大一的最后半个学期,新生的发展基本定型,发展良好的大都树立了考研、出国和就业等目标;而少部分新生由于挂科严重或者心理不适,目标缺失,自我放纵。

二、高校新生教育管理的原则

整合力量,全员育人。新生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高校、社会、家庭、学生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首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教育资源,营造尊师重教、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要有效整合企事业单位的助学力量,挖掘优质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影响力,激励新生自觉成才的渴望。其次,高校应牢固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并建立相应机制,将党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班导师、“两课”教师、专业教师、教辅工作人员纳入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再次,高校应与新生家庭开展“家校共建”,交流共享新生的性格特点、现实表现、情绪困扰等相关信息,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最后,高校不能忽视学生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可大力开展朋辈教育,发挥高年级优秀学长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拓展时空,全程覆盖。目前,我国高校针对新生的教育大多集中在新生入校的1-4周内。集中的入学教育,能让新生全面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以及规章制度等,有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但是,要实现对新生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拓展新生教育的时间跨度。一方面,可以向新生入学前的时间拓展,开展宣传,帮助新生提前了解高校各方面情况;另一方面,要确保对新生教育管理的投入能均衡分配到整个大一学年,确保全程覆盖。此外,新生教育管理,也必须在空间上拓展,而不应局限于学习,对新生的心理状况、课余生活、日常交往等情况必须给予足够的关心,并加以干预和指导。

三、高校新生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针对新生在过渡期、适应期、分叉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分别设计并重点推进相关的计划,确保对新生的精细化管理。

(一)过渡期

提前介入,实施暑假宣传计划。很多高校在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除了寄发录取通知书,与新生基本没有接触。其实,入学前的假期,是开展新生教育的黄金时间,此时新生非常渴望了解相关的信息,例如就读的班级、班导师、辅导员、班级和宿舍成员等。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向新生公布微信公众号、微博,为每个班级建立QQ群等,定时推送新生渴望了解的相关信息,例如班级分配、校园布局、校内资源、报到安排、入学注意事项、新生入学教育安排等;鼓励辅导员与班导师定时在QQ群里解答新生关注的各种问题。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设置新生开放日,邀请新生以及家长到校参观与交流。信息共享,实施家校互动计划。为了便于高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信息共享,高校可尝试提前与家长联系,寄送《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提醒从报到注册直到大学毕业期间,家长应该重点关注的信息及节点,包括了解各种信息的渠道;可以随信公开新生辅导员、班导师的联系方式,鼓励家长与高校保持正常的沟通。高校可邀请家长给班导师回信,详细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阐述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期望,并向高校或所在学院提出中肯的建议。此外,高校可提前邀请家长参加新生家长会,并召集学工、后勤、心理咨询、就业等部门工作人员,与家长进行深度交流。

(二)适应期

夯实工作基础,实施摸底建档计划。适应期是关系到新生后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高度重视。为使工作更具针对性,首先必须依靠辅导员、班导师以及学生党员、干部等力量,深入宿舍、深入课堂、深入新生的日常活动,全面充分地了解新生基本情况,结合与家长的沟通、查阅新生档案、开展新生心理测评、与新生面谈以及日常观察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扰、父母离异、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少数民族、痴迷网络等新生台账。根据掌握的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后续工作,比如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国助生资助工作,确保家庭真正困难的新生能得到资助;及时关注开导性格内向以及家庭生活不和的新生,避免其遭受更严重的心理困扰;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生活习惯,加强与所在宿舍其他新生的沟通交流等。描绘共同愿景,实施团队建设计划。处于适应期的新生刚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乡和朝夕相处的亲人和同学、朋友,身处陌生的环境,难免感到孤独,那些性格腼腆、不善于与人交流的新生会感到很不适应。为此,高校可在新生入学后的1-2个月内,重点进行团队建设。一是由学院牵头,组织覆盖全体新生的团队素质拓展或团体辅导活动,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通过活泼有趣的拓展活动,设计团队的名称、标志和口号,在需要团队所有成员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的活动中,增强新生的集体荣誉感,让新生很快融入新的集体;二是可以由团总支、学生会多策划组织一些集体参与的文体活动,例如新生拔河比赛、迎新文艺晚会、集体跳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的集体活动,能帮助新生尽快消除陌生感与不适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三)分叉期

树立远大目标,实施名师导航计划。从小到大,家长和教师一直教育学生:“努力、坚持,只要考上大学,一切都好了!”于是,高校新生在暑假的彻底放松和入学初期的新鲜感过后,面对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极易缺失目标,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而导致学业荒废。因此,高校可以聘请教学名师、学术大师、知名教授等,开展“导航人生”系列讲座,结合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发新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结合重大科研课题,介绍专业发展前景,激发新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积累的丰富实例,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科学安排时间和资源,健康成才。开展朋辈教育,实施学长领航计划。要充分依靠学生,选拔高年级的优秀党员、干部及学生,担任新生入党联系人、小辅导员,组织开展团队辅导、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以及工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上岗。鼓励优秀学长定向联系一个宿舍、学习小组或学生会的一个部门,定期深入宿舍,积极参与新生活动,与新生谈心,掌握思想动态,发挥高年级优秀学长与新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班会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有效开展“传、帮、带”,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进入成长曲线良性发展期。

(四)发展期

关注重点群体,实施深度访谈计划。分叉期结束后,大部分新生较快地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些新生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成绩优异,在校院各项工作和活动中表现积极,成为学生骨干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小部分新生则因为种种原因,尚未从高中结束后的松弛状态恢复过来,出现逃课、不交作业、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也可能因为学业困难而存在挂科补考等现象,从而消极应对,自我否定。在此阶段,辅导员和班导师应积极工作,在新生入学摸底建档的基础上,结合新生第一学期表现,关注学业困难、适应不良以及存在心理困扰的重点群体,营造轻松的氛围,开展面对面的深度辅导工作,耐心倾听,平等交流,抓住访谈对象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开解和帮扶,帮助新生重树信心。而对于表现优异的新生,也应该开展一对一或团体辅导,对他们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鼓励他们发挥榜样的辐射、引领与示范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实施“1+1”互助计划。学习是大学永恒的主题,但是有部分新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学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解决此类新生的困扰,可以尝试实施“1+1”互助计划,在充分考虑新生的个人意愿以及便于组织实施的前提下,号召班级中学习成绩优异且乐于奉献的学生骨干,与学业困难新生结对子,也可组织临时学习小组,由学习优异的新生集中给小组成员讲解复习功课。由于“1+1”互助的双方大多为同宿舍或同班同学,且平时关系较为密切,因此互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互助计划的顺利实施,能有效培养新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也能切实改善班级整体学风,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成熟期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8篇

操场上,781名学生和40多名教职工精神抖擞,校长伍俊斐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只见他们一会儿整齐划一地做着经典手语操,一会儿生龙活虎地表演传统武术。伍俊斐的兴致很高,和大家“玩”起了经典名句接龙。师生们则用对经典的熟稔和铿锵有力的呐喊声,挥洒自如地回应她。正巧,湖南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了全省部分小学校长和教师到场观摩。别开生面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人,大家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一所普通农村寄宿制学校,何以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经典诵读教育?经典诵读对学生的教化效果如何?资阳区教育局又是如何扶持引导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资阳区采访。

十年坚守成就办学特色

“我们学校是全国第一所系统开展经典诵读教育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三易校址,三易其名,但‘传承经典,培养英才’的办学宗旨始终没有丢。”校长伍俊斐的开场白很简洁。

在资阳区,伍俊斐是个“传奇人物”。10年前,她带着3岁的女儿,只身来到资阳办学。“为了办好学,我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她爸经常批评我没照顾好孩子,可我一忙起工作来便忘了吃饭,哪还有时间管孩子?”她动情地说,经典诵读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孩子”,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丢掉了这个特色,学校也就名存实亡了。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伍俊斐经常查阅的一个笔记本的扉页上记着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不光在伍俊斐的笔记本上可以见到,在教学楼的四壁,在走廊里,在教室墙壁上,在学生宿舍,在英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经典文化警句一样随处可见。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无藏私品自高”“为善自乐,能忍自安”,等等。

有人质疑这样有做表面文章之嫌,伍俊斐却有自己的看法:“学生刚开始见到这些文言警句,或许一时无法理解其深刻内涵,但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慢慢了解这些格言的真谛。毕竟,学好经典是一辈子的事情呢!”

伍俊斐陪同记者来到各个教室,和可爱的孩子们进行亲密接触。这时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经典诵读不耍花架子,一招一式都是实打实的。

记者最为钦佩的是,在英才学校,经典诵读不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专利”,而是每个孩子都“身怀绝技”。不管我们找哪个孩子,他们都会“连珠炮”似的大段大段背诵经典。何以如此面广?何以如此落实?伍俊斐解开了谜底:学校利用每天早晨与放学前的20分钟,让学生大声诵读经典诗文,包括《大学》《中庸》《老子》《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等,十年如一日。

对10来岁的孩子来说,再好的经史典籍,读多了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因而按年级循序渐进和变换诵读的形式尤为重要。

英才学校摸索出了一系列饶有趣味的诵读形式,比如老师范读、接龙诵读、分组诵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师生互读、打节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边读边舞等。

记者记录下了五年级诵读《道德经》第二章的情形。

这次诵读采用了师生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和小组读等形式:“(老师起头)天下(男生接)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女生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师)故(第一组读)有无相生,(第二组读)难易想成,(第三组读)长短相形,(第四组读)高下相倾,(第五组读)音声相和,(第六组读)前后相随。(师)是以圣人(男生接)处无为之事,(女生接)行不言之教;(生齐读)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师)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如此细致的分工合作,要求师生在诵读时必须全神贯注,这样才能跟上节奏,取得好的诵读效果。

在伍俊斐看来,光让学生们张着嘴“哇哇”诵读经典还远远不够,得及时敦促学习进度、认真核查学习效果。每周三,伍俊斐会带着学校的一位行政人员走进各班教室检查诵读情况,分数纳入每月班级考评中。期末,学校还会举行“经典小状元”诵读比赛,评出“经典诵读优秀班级”。

经典诗文与舞蹈、手语操一结合,会显得更有灵性。孩子们载歌载舞,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动作,表达出心中对经典的认同和热爱之情。在英才学校,每学期各班都会参与编排一些手语操,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师生都会集体呈现经典歌舞、手语操。几年下来,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个个都能大方自如地唱歌跳舞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就是经典诵读与歌舞、手语操、武术等的完美结合。

经典书法也是英才学校的一种尝试。每天中午,各班都会上一节20分钟的经典书法课,包括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课。长期的练习,使孩子们养成了正确的书写习惯,写出来的字也越来越漂亮了。

中华武术是特有的民族文化之一。他们坚持每周各班开设一节武术课,课间操时全体学生齐做自编的武术操,通过武术德行的培养和武术礼仪的熏陶,培养孩子们“勇敢顽强、拼搏向上、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在英才学校,不仅每一个学生要诵读经典,老师也不能例外。学校办公室主任郭一花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讲授《弟子规》时,伍俊斐本人第一个在教研组长那儿“过关”,然后要求全体老师先在教研组长处背诵,再到她那儿抽查,然后在学校公示栏内按背诵的先后排名记载。此举大大激发了老师们诵读经典的热情。“让老师们也深度介入经典诵读,是我们能够坚持下来且收效良好的一个重要原因。”郭一花说。

现在,经典诵读教育已经浸润到了师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就拿寄宿生来说吧。我们参观学生宿舍时,发现房间里真个是窗明几净,床单、被子叠放齐整,饭盒、鞋子都摆放成了一条直线。“‘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弟子规》中这几句训诫,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还按照这个要求做到了。”学校体育老师兼生活老师何亚辉介绍说,“在更多的经典文化的熏陶下,在教师的细心照料与辅导下,英才学校的寄宿生无论学习还是其他各个方面,进步都是最明显的。”

学校现有179名寄宿生,每学期人数仍在不断攀升,其中不乏从广东、湖北、江西、云南、河南等地转学过来的孩子。一位广东顺德籍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就专程到英才学校就读,目前在读五年级。家长对孩子的进步非常满意,他妈妈数次带着台湾、香港的朋友来学校参观学习。

经典诵读教育让英才学校在当地变得家喻户晓。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门口都是车水马龙,到学校参观学习的内地、香港、台湾的许多教育同仁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客人络绎不绝。香港国际经典协会主席温雪珍女士率领海内外经典教育专家、学者、同仁,先后4次来学校观摩、指导。

“经典教育贵在坚持。再过10年,这拨经典诵读的苗子就出来了,肯定会带动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伍俊斐高兴地说。

农村娃伴随经典成长

2012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伍俊斐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哭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天学校的课间大活动上,伍俊斐拿着匡旺在期末模拟测试卷上写的作文念给师生们听,题目是《读书真让我着了迷》:“我热爱经典,因为这是知识的根源、人类知识的重要宝库。我热爱经典,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的怀抱。我要让经典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念到这里,伍校长泣不成声。片刻之后,她平息了一下情绪:“谁能想象他一年前还是个调皮、厌学的孩子呢?他转到我们学校才一年,就对经典有如此深的感悟,对读书竟然着了迷。昨天,他患阑尾炎了,却忍着病痛要求参加完考试。匡旺的进步,就是经典诵读教育的成效呀!”

关于经典诵读教育,匡旺自己也有话要说。他现在在英才学校读六年级,转到该校才一年半时间。聊到自己的转变,他十分庆幸能来到英才学校就读。他说自己以前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好,有些厌学。到英才学校后,他很快喜欢上了经典诵读,而且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强项,那就是记忆力超好。他当场拿起办公桌上的一本八年级课本递给记者:“要不,你考考我?”记者随意找出一首短诗,匡旺默读了两遍,竟然马上一字不差地背诵了出来。

学校每天都会在课间大活动时齐做武术操,喊口令的是一个名叫曾文显的五年级小男生。他个子虽小,眉宇间却透着一股练武人特有的英武之气。曾文显有一个双胞胎哥哥曾文泰。谁曾想到,在来英才学校就读之前,曾文显黧黑、瘦弱、胆小怯懦,一天到晚跟着哥哥,是哥哥的“小尾巴”。来英才学校后不久,武术老师刘景辉发现了曾文显的练武潜质,把他招进了武术兴趣班。一个学期下来,曾文显饭量大增,气色明显好转,抵抗力增强,很少感冒生病了。

2011年暑假,作为武术班的台柱子,曾文显随同老师、同学前往长沙参加“第五届全球经典诵读大会”。他和同学在开幕式上表演的武术节目《光耀中华》,获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好评。到外地参加表演的经历,让曾文显变得更加大胆自信。学校举办班级武术操比赛,他当之无愧地成了班上的“小教练”,并带领全班摘得桂冠。同学们因此喜欢上了他,并一致推选他为班长。伍俊斐校长还请他每天课间操时指挥全校的武术操。

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称赞,极大地激发了曾文显的学习热情,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有趣的是,哥哥现在反倒成了弟弟的“小跟班”。小哥俩的家长也感叹:“是英才学校的武术经典教学彻底改变了我这个小儿子啊!”

采访中,不少孩子开心地聊起了经典诵读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八年级女生匡丹说:“我喜欢诵读经典,它不仅让我变得知书达理,也让我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肚子里有‘墨水’了。”她说,在她们村子里,她是最受邻居喜爱的孩子,只因为她跟其他人相比,她显得“规矩”得多,也讲礼貌一些。

六年级的玉垒,转到该校已三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觉得自己简直变了一个人。他挠着头说:“我以前很喜欢打架,只要是打赢了就会很开心。来英才学校后,我读了《弟子规》中‘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的训诫,懂得了‘不能以力欺人、以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的道理。现在我觉得打架真的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

在英才学校,经典诵读教育引导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

现为湘南学院大一学生的匡翦,出生时因难产患有肌无力症,2004年到英才学校念五年级。刚来时,他整天郁郁寡欢,垂头丧气。在经典文化的润泽和洗礼下,他挺起了胸、抬起了头,变得非常积极向上,后来考上了省示范性高中益阳市六中。他的高中老师反馈过来一件事情:读高中时匡翦班上新来了一位英语老师,第一堂课下来老师询问有没有人能把新学的课文背诵下来。本想给学生们一个“下马威”,没想到匡翦竟然真的一口气把当天才学的英语课文完整地背诵了出来。“这些都得益于多年的经典诵读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记忆力。”匡翦说。现在,因为综合素质全面,能力突出,入学仅几个月的他就被教授选中一起做课题研究了。

翦政如今是益阳市一中高二年级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英才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当年翦政来英才学校就读之前,是家中的宠儿,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到英才学校后,学校的感恩教育改变了他。临近毕业时,翦政与另外一个同学专门来到校长办公室,朝伍俊斐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家讲的这些个案和故事,无外乎从以下几个方面印证了经典诵读教育的功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传统经典文化中的精髓内化为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伍俊斐说:“其实,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如果实现了这几项功能,无疑就是成功的了。”

让伍俊斐特别欣慰的是,3岁时随自己一同来校的女儿李圣善,这些年在经典诵读教育环境的熏染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奇葩是这样盛开的

华夏英才学校,是资阳教育的一朵奇葩。

“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案例奖”“湖南省10万家庭亲子诵读经典活动特等奖”“全球经典诵读大会特等奖”“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纷至沓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这块响当当的牌匾,也“落户”华夏英才。

奇葩要靠大家的浇灌才会如此鲜艳。

资阳区教育局局长何顺,曾在华夏英才所在地国基教育基地当过管委会主任,目睹了经典教育坎坷的发展历程,见证了经典教育之花的华丽绽放。他说,资阳区的历届领导都对经典教育关爱有加,在方向上给予指导,经费上也给予支持。

“建校伊始,并没有决定搞经典教育这一特色,是在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刘时贵倡导下才定下来搞的。这时规划都做好了,我们决定重新做,做到一步到位,为此多投入了50万元。”何顺还介绍说,2006年,一位叫匡翦的同学写信给当时的区委书记谭喜华,马上得到了回应,谭书记为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的收获感到惊喜,肯定了这一办学模式。

华夏英才学校虽然是所民办学校,但区教育局非常重视,特地支持了5位公办教师,而且在自身负债的情况下,每年还支持10万元给学校。“事实表明,此举盘活了学校,学校招生开始变得‘火爆’。现任区长陈静彬当副区长时,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这所学校就读。”何顺对记者说。他表示,将采取更务实、更灵活的机制,把华夏英才学校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好教材,好教师,也是保证经典之花常开不败的关键一环。

前几年,华夏英才学校选用的是长春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小书院》丛书作为诵读教材。这套线装小书共10本,古色古香,原文大字,加拼音、译文、注释,但大部分是节选。2012年,学校开始采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素读本》丛书。陈琴老师编写的这套丛书对应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与现行教材配套使用,使用起来更方便。每册教材60课时,每周4课时,用15周读完。

当然,有了领导的重视,有了好的教材,没有好教师,经典教育也难有效果。华夏英才学校的秘密武器便是激发老师们热爱经典诵读的热情。

五年级语文老师杨小娟,原在益阳市高平中学工作,她告诉记者,母亲是英才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对伍校长极为钦佩,就常常拿着经典来读、来讲,还劝女儿多读经典。妈妈的这些行为,让杨小娟对英才学校产生了向往。2009年,她应聘到了这所学校,开始了经典教育的梦想之旅。“在教学生们的同时,我自己也学到了许多,得到了许多启发。对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成为工作的需要,也成为我的个人兴趣。经典改变了妈妈,改变了我,将来也会改变我的下一代,感谢学校为我打开了一扇领略经典的门。”

熊丽萍是学校的舞蹈老师。2013年上学期第二周,她的舞蹈课的内容是一个手位练习组合《寻胡隐君》,主要是训练古典舞的各个手位。“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诗句亲切通畅,具有民歌风味。学习动作之前,她让同学们理解歌词的意思: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去朋友家时,一路上见到的景色。诗中用了一个“复”和一个“还”,把景色写“动”了,写出了速度,也写出了繁复和变化。虽然是同样的渡水、同样的花,却让人产生了应接不暇的感觉。“春风江上路”一句,抒发了诗人轻快悠闲的心情。两岸春色迎船而上,心中诗情由春风送来。所以,舞蹈动作要欢快、愉悦,感觉就像在踏春一样。同学们一下子领悟到诗歌的意境,学得兴趣盎然,舞蹈时也充满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