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热爱学生;教育工作;学生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87-01
任何教育结果,都是伴随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不同的师生关系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围绕这个问题,我谈以下几点:
1.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虽然说建立这种师生关系双方都有责任,但教师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会经常产生各种矛盾,如果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只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行为会产生学生对教师“好心”的误解。教师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就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进而化解矛盾。因此我们说,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2.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教师热爱学生可以为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铺设良好的感情“通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更倾向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热爱学生的这种态度和行为,本身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陶冶作用。在关系和谐.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的气氛中,师生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有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相长能得到明显的体现。从教师这方面说,他除了从学生那里有各种所得外,他自身的许多良好言行也会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感情陶冶、人格陶冶等,教师热爱学生的这种态度和行为能对学生为人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爱护中。感受到的不仅是爱的温暖,而且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使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现到如何待人,如何为人,懂得真诚与合作的价值,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品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
3.热爱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现代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解决主体作用发挥的动力问题。没有动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可能,就不会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表扬、奖励等。其实,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也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它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未来具有最佳发展前途,内心对他们寄予了良好的期待。当与这些学生接触时,总是面带微笑,对他们的进步感到高兴,给予鼓励。虽然他们在学习条件、教学方式及管理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但是这些学生在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良好期待,增强了自信心和上进心,所以他们的学业和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绩。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待对学生发展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
在教育中,教师是肩负社会重托来进行工作的,所以在教师爱学生的这种态度和行为中,必然含有对学生发展的良好期待,这种期待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心爱护的实际言行,也会不知不觉传递给学生。当学生感受这种期待,体验教师对他们的真情关切,并且知道教师希望他怎样学习、怎样活动、怎样做人的时候其内心往往产生一股很强的动力。这种动力能源就来自教师的期待。
4.热爱学生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
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状态,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认知、记忆活动有良好情绪状态和愉快的心境相伴随。使学生做到教育感恩,培养责任。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是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和奉献,一些家长对小孩过分宠爱,这种只强调付出、不求回报的做法,慢慢会使学生滋生一种无论老师或家长服务他都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久而久之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更加自私。因此,老师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回报;在学会回报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当学生富有责任心时,就会自觉维护班集体利益、学校秩序。
5.关注身心,加强安全
学生管理,安全是第一位的,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良好,缺少艰苦的磨炼,心理和身体的承受力差,而且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是心理困惑和烦恼出现的最多时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给予更多的关爱,解决问题学生的心理困惑,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培养合作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严爱结合,团队合作。任何组织的发展也需要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能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使学生养成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团队意识,一个班富有团队精神,无论班风、学风都会呈现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耐心引导 .面对特殊群体学生,更要严格管理。“严”不是横眉冷对、拒之千里,而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严格要求,发现闪光点,克服缺点,以情感人,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并改正。
家校联手,共构和谐。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礼相待,尊重学生家长。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班主任,扶好未来天使们走出人生第一步,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未来的天使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分和谐。
一、责任
大二第一学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在班长的支持下,我从自身的责任做起。
首先,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完善自己的不足,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改正自己的工作方式。
其次,培养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带领全班共同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毕竟刚刚担任这职位,很多事情还不懂如何实践,在班长和辅导员的帮助和支持下,渐渐使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提高。
最后,树立团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对待自己份内的每一件事情、每一项班级工作都认真负责,积极落实自己的任务,做到为同学们服务,保证全体同学的学习利益。
作为班委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开、公正,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任务。这是我们身为班干部必须首先认识到的。
每个人可能都知道:班级内各个班委之间要学会交流、沟通与合作。在这点上,我觉得我们有些班委之间做的还是不够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想:一支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强烈责任心、凝聚力的班委队伍不仅可以增进班级凝聚力,还有利于共同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带动大家向好的方面发展。
学习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在学习工作方面给我的感触最多了:
首先,执勤、考勤工作。为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学校学院规定了严格的出勤制度,学委主要负责班级的考勤工作。就目前来看,我们班偶尔还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情况发生,这对建设良好学风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会想方设法鼓励大家,让大家尽量来教室自习,提高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有事一定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请假(比如按照院里规定:必须有老师的证明才能请假等)。
其次,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专业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向学院反映考勤情况、了解课程的教学安排,并且汇报同学们对各课程老师的教学质量评估等等。:
再次,学习上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大家看来,身为学习委员,就应该有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形象。这固然不错,就我自身而言,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说实话,我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担任了学习委员一职之后,我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情况,无论在什么样的学习情况下,我都不迟到早退,力争让大家信服。
二、工作
总的来说,我作为学习委员的工作很琐碎,除了日常的值勤考勤外,我还要负责一些课余的工作:
1配合其他班委同学组织各种活动。如一年来的团日活动、野炊活动和一些庆祝活动等,经努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2班级文件的文印、编辑工作我也要承担很大一部分。
三、娱乐
在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娱乐。由于我们班比较活跃,所以娱乐这方面做的不错,比如去年却生态园游玩,去冠头岭烧烤,前几天还一起在食堂包饺子,这些班级活动不仅能放松心情,最主要的为大家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建立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在班级工作中,我开始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比如:有的时候得不到大家的响应,大家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学习委员的任务比较重,而有些同学经常旷课缺勤,一些重要的通知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个人;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做得不到位,没有周围同学提醒,自己没有发觉等等。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互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不光在课堂上,在课外也要注意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移情”心理效应,教师应注意做到:
1.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2.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关键词】 新时期 家校合作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2
教育是一项合作的事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时代,只有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要素,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不久前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校合作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谁建立了更好的家校合作模式,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家校合作要探索新的途径,增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及家庭教育水平,以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落实教育目标。笔者综合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家校合作研究理论,结合本校家校合作的建设,对新时期家校合作的新途径作如下思考与探索。
一、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更新家长育儿观念
当前基础教育中,家庭环境和学生群体均呈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家长大多为80后的父母,他们年轻、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但由于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征的了解不够深,缺乏相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指导,单凭自己对孩子的爱而展开教育,过分溺爱容易导致孩子变得任性、自我。
二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数量大增,单亲父母面对孩子的心理阴影和自卑情绪,往往难以和孩子沟通,不知道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面对新形势下父母们渴望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得到专业的教育指导,而学校也需要整合家长资源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两大需求,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加大重视力度,健全组织保障
在教育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的基础。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整合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只有高度重视、充分挖掘,才能充分利用丰富、无限的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并且,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建设好“家长学校”是一种重要方法,要使家长学校发挥其应有作用,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全力配合。要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制度以保障家长学校的正常运作,营造家校通力合作的平等、自由、良好的育人氛围。
我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组建了一支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校长亲自牵头挂帅,担任家长学校校长;学校德育组和各年级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家长学校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各班主任担任辅导员,各司其职,认真授课,注意搜集学员意见和建议,做好课后反思。
(二)加强师资建设,发挥主力作用
要办好家长学校,使每一位家长都学有所获,能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家校沟通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联系人,其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家校合作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重塑教师新形象,使教师从封闭的校园环境走向开放的社会、家庭,紧密联系学生成长过程中密切相关的各方因素,使其一致,形成合力。教师与家长良好的沟通也是传授先进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校自开办家长学校以来,始终坚持在本校选拔一批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强的骨干教师作为主讲教师,与全校教师交流分享与家长沟通的经验。还通过专家讲座及业务学习,增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与家长交流、沟通、合作的相关技巧,更新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育儿水平。同时,对班主任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其能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沟通方式,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措施,始终以包容、理解的心态面对各种类型家长,因材施教、换位思考,培养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还利用家访、电话访谈、校讯通等途径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学习动态,保持双向交流,充分肯定家长所做的努力及其作用,赢得家长的好感和信任,从而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三)举办教育讲座,提高家教水平
面对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长期的、良好的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就必须针对相关家校合作的调查、分析、开展研究,开发家长培训特色课程,给家长更专业、更具体、更有效的指导,“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跟家庭教育的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如果父母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没有足够的教育水平,那么教育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给学校教育带来种种制约因素和障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因此,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需要建立在家长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学校要通过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著名教育专家到校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就家长在平时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或存在困惑进行互动实际交流,接受更多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指点迷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除了积极加强本校师资培训之外,我校还明确提出并大力贯彻落实“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教理念,定期邀请赏识教育专家、老师到校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传授教育方法,增强家长为人父母、养儿育女的责任感。
二、积极组建家委会,密切家校合作关系
2010年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讲话中也强调:“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家委会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家长和学校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家长们可以通过家委会的形式关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监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家长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家校合作形式,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起着监督、建议和决策作用。为了有效落实家委会成员的责任,我校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实行“一年一调整”制度。每学年初,各班自主构建班级“家委会”,再由班主任推荐家长到年级,成立年级“家委会”。依此类推,最后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为健全“家委会”的职能,为了规范“家委会”的有效运行,我们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
另外,校领导小组协同“家委会”成员结合每学年学校实际工作,制定每学年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让家长们参与学校工作的决策中。同时,家长委员们能密切联系本校、本班家长,及时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共同协调参与学校管理。
(二)专设场所,沙龙互动
学校为家长委员会设立网络群,让家委会代表到在网络群就孩子教育问题进行商讨,并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及时改进。学校也推荐符合家长需求的有关家教类的专业书籍,通过阅读他人家教故事,给家长提供经验借鉴。为方便家长间的交流沟通,我们还成立了家长沙龙,开设家长开放日,以及通过定期会议、公共邮箱、电话等通讯形式,创设家校沟通平台。此外,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召开会议,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
(三)家长义工,拉近距离
要理解家长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的心理,同时,进一步挖掘、利用广大家长资源,家校合作要通过建立一支庞大的家长义工队伍,一方面给家长提供亲身参与教育的机会与平台,另一方面能建立家庭与学校密切联系的关系。每当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可召集家长义工协助学校顺利开展工作。家长义工在帮助学校开展活动的时候,可以切身感受孩子学习环境、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拉近家长、教师和孩子的情感距离。
三、开展特色家校活动,提高家校合作实效
要切实拉近家长、学校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开展一系列的家校特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通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集家长智慧,改进学校工作,让“父母、教师、校长和子女都参与学校发展战略的确立中来,并共同合作确立了学校和学区核心价值观的结构。”可以通过家长流动日记、家访、电话、电子邮箱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将学生在校表现反映给家长,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以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夯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家长建立与孩子之间良性的亲子关系,我们学校十分重视亲子活动的设计。学校每年有特色活动,如“我与爸妈量相似笑脸”“亲子诵读”“中秋亲子同乐做月饼”“家庭植树乐融融”等,活动内容丰富。我们明确这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参与的节日。为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创设更多家长与学校、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加强孩子和父母间的情感交流,我们十分重视亲子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如在春游时举行低年级的亲子游、“大手拉小手”亲子阅读、“好家长”、“书香家庭”评选、重阳节敬老院送温暖等活动。学校还创办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童话节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童话的世界里共享快乐。
我校善于挖掘家长资源,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课堂和活动中,利用家长职业特点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丰富学校教育元素,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如请擅长讲故事的“故事爸爸妈妈”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述生动的故事,在愉快的氛围中给孩子心灵的启迪;请医生家长进教室为孩子上“防蛀牙”课;请消防警察家长进校为孩子们上“消防课”等。家长作为专业人士,其讲述增加了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科学之窗,而参与活动的家长也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地增强了对学校的归属感。
我校根据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趋势,借鉴家校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新时期下家校合作的新方式。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还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家校合作更为有效的新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4:398.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热爱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西方现代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这两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真诚热爱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信其礼,乐其学”。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才能在心理和感情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更加乐于接近老师,乐于和老师谈心,乐于听课,由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
二、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产生不怕犯错、勇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才能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首先应改变固有的“高高在上”的姿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放下架子与学生相处”,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增加与学生的亲近度,缩短与学生身心距离,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人格上独立、思想上自由,自己意识到有发现、质疑问题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基础题由平时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给予肯定;回答错了,不嘲笑,而是鼓励他,维护学生的尊严。例如讲评题目时,在一般情况下,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给他们机会发表见解,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对于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及见解予以表扬。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提出的问题、见解或设计方案是幼稚的,甚至是离题的、错误的,我也不批评他们,而是肯定他们积极求知的精神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三、肯定学生,创造机会,建立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合作。同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合作是有效途径之一。这里的合作不仅包括师生合作,而且包括生生合作。对于每个学生,我都一视同仁,不轻视谁,对他们所做的事或作业给予肯定,找各种机会,找不同学生合作。例如,找学生到实验室拿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器材,整理办公室,改试卷的选择题,核分试卷,等等。我今天找这几人,明天找另几人,他们做完事之后,我都真诚地表示谢意,让学生感觉到被肯定,有价值,有能力做好事情。
上学期,学习电路图画法之后,每次习题课的电路图我都请学生上黑板上画。在讲评习题时,我们一起点评每个电路图画的好坏,画得好的同学美滋滋地坐在座位认真听讲,画得不太好的学生决心下次画得更漂亮。后来,学生不用我点名都自己跑到黑板主动画图,而且每次都用直尺画图,画得很规范。在以后的作业或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对电路都不觉得害怕与陌生。在这些合作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老师的平易近人,对教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与融洽,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四、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的主要工具是语言,教师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形象逼真;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学生就会易于接受和欣赏。幽默在教育工作中能带来愉快的情绪,使人乐观开朗,充满朝气,帮助师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当学生疲倦的时候,我就讲个笑话或开个玩笑,教师幽默的语言,可能振奋学生的精神,学生轻松一笑,可能就会对某些疑难问题有解决的方法;当课堂很沉闷时,我就请班级中幽默的学生回答问题,他们说话很搞笑,这样,学生喜欢听这样的老师的课,学得也轻松。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磁场”中“电磁铁”时,书本用了很长的文字叙述电磁铁的性质特征,如在通电时电磁铁有磁性,在断电时电磁铁无磁性……我忽然想到平时某些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就说电磁铁就像某些人对待作业一样,“可有可无、可大可小,还可南可北。”学生顿时哄堂大笑,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理念垂范作用共同愿景质量监控激励机制
未来教育需要有效的管理,管理需要艺术,应该如何加强小学学校管理,我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理念要领先独特。
学校校长是学校境界的灵魂,所以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就是要“站在校门口,面向全世界,”善于捕捉发展的新思路,顺应时展的新潮流,要让自己的先进的办学思想贯穿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需要良好的理性思维来分析教育问题,能够预见未来的教育,可以根据自己先进的教育想法和价值观去影响和改造的老师,让自己的先进办学思想为教师的行动指南。
二、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全校师生的一面镜子,从校长的穿着打扮就可以看出学校的精神面貌。如果校长在管理学校的活动中,不能很好地成为师生的表率和模范,就不可能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所以必须注意自我形象,争做师表之师,这可以算是校长的师表意识。身为一名小学校长,不论其年龄如何,都应是学生的师长,教师的益友。这就要求校长在教育、教学、学校工作、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向高标准看齐。从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来讲,校长应是学生学习和敬仰的楷模。因此,校长在学校的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之中,乃至一言一行,都必须严于律己,注意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小学生正处在长思想、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模仿性、可塑性很强,先进的榜样就是无声的力量。因此,校长率先垂范,树立榜样,就是寓教于实际行动之中,这样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校长必须与教师同甘共苦,教师看领导,是察其言,观其行,不光看你说的怎么样,更重要的是看你行动表现如何。学校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是要有一位威信高、业务强的校长。校长要想取得教师的信服、敬佩和爱戴,必须在道德精神、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塑造自己的形象,通过自己的形象魅力,团结、感召带动全体教师,才能把学校整体工作推向更高水平。因此,我们做校长的要以自己的良好行动来感染教师,赢得师生的拥护和信任,团结广大教职工共同实现奋斗目标。
三、要有凝聚力,加强教师间的合作。
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有序、创新、良好的学校管理。 “管”和“理”关系是这样的:“管”是必须的,通过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秩序的行为,从而约束和规范教师言行; “理”就是理顺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理顺行政和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只有理顺各种关系,通过良好的指导,以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全体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一个教师在学校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参与,意识到学校的质量、成就、荣誉、效益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做到了这样,才能增强学校的整体竞争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约束、激励制度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需要理解与尊重。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对教师的管理,实行过分严厉的控制固然不行。但也不能没有一定的控制措施,正确运用控制手段也是确有成效地实行对教师管理的不可缺少的方法。
因此学校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各种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完善业绩考核办法,使工作量化、细化、目标化;二是将考核内容全面化、办法科学化、过程公开化,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三是建立合理的内部分配机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励有效劳动。
这种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教育人,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共情为基础,对于个性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约束能使人按要求去做,不放纵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我们在约束的同时要得到大家的理解,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总之,学校管理工作要重视人本管理。这样,对教师的管理才能获得成功。也只有对教师的成功管理,才能发挥、调动起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结语
成功的管理,除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更多的从人的情感需求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管理的办法。我们在追求管理“认真工作,一丝不苟”的同时,追求“创新和有效的工作,和谐共处,”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一个舒缓,轻松和谐的气氛环境空间。在管理上,我们积极建立一个尊重、信任的环境。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应该是亲密的朋友;领导要关心教师生活,努力改善教师的物质福利。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这样能让教师充分发挥创新才能,促使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教师的自我管理的意识,增强领导的信任感,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渗透教育;团结一心;爱的源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53-01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位伟人曾说过这样的话:“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教育也是如此,社会发展使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综合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社会适应性、保证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与心理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逐渐被看成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卓有成效、不可或缺的工作。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全面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1)在各科教学、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以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小学生也可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创设,建立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向上、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其次,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则。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消除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烦恼或困惑等心理障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团结一心
家长,作为孩子成长和发展中重要的角色,其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这样,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重智轻德”的旧观念,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如何更好地得到家长的配合呢?
(1)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来学校给家长进行讲座讲,分析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专家与家长零距离的沟通,容易使家长从教育子女的误区、盲点中幡然醒悟,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子女的好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2)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或者是亲子活动,以解决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解决矛盾,密切关系,互通有无,加强合作,使家长的素质不断提高以及和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比如可以试着创建“学习型家庭”,引导家长们主动购买图书、订阅报刊,双休日也带子女逛书店、游公园,参与各项有益的创新活动。家校合作、互动的关系,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3、爱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是呀!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就没有爱的琼浆玉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心灵中的种子就会干枯,更不会发芽,茁壮成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方能显示助人成长的影响力。如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呢?
爱心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保证。教育是爱的艺术,是心与心的认同,是心与心的升华,是心与心的沟通。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家,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以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是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这都说明教育需要爱,只有爱,教师才能真正地走入学生心灵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全部动力,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集中体现。教师只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一句笑话、一个微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要倾注一片爱心,就能走进学生稚嫩的世界,走进学生纯洁的心灵。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习,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努力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教育,进而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
【摘 要】由于部分家庭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一些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心理、品行养成中出现诸多问题。文章通过探索如何借助“导师制”指导家庭教育,以达到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 导师制;家校协作;合力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53-02
上海市钟山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所普通高中,部分学生学习困难且家庭教育不得法,虽然他们很聪明但缺乏自我控制力。为了转变这部分学生,课题组借助“导师制”,让导师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针对性地辅导。本研究中的“导师制”是传承、发展和创新。传承:导师仍是对于学校中有个人成长需求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导,如学习困难、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发展:导师除了教导学生外,还对家庭教育不得法的家长进行个别辅导。其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发现家庭教育的问题,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创新:“导师制”不仅使受导的家庭受益,同时也促进教师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
一、实施“导师制”的途径
1.确定导师。导师主要由受学生欢迎并愿意真正投入此项工作的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制的师生结合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自由双向选择结合。在共同的教学、学习过程中,由师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选择结合;二是搭配结合。由年级组根据师生情况,指定教师担任某些受导学生的导师。
2.确定受导学生。既从学生个人成长需求角度出发,如学习困难、家庭教育不得法、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又考虑到班级建设需要:班级中目前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但他们对形成良好的学校和班级育人氛围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根据这一精神反复推敲,与任课教师磋商,与家长联系最后定出名单。
3.确定导师的职责。导师的职责,一是了解受导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的真实需求,倾听他的心声,给予他宣泄和获得建议的机会;二是掌握学生真实需求后,和学生、家长一起寻找成长的道路,包括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运用多方面资源予以必要的帮助;三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或没有退步时及时予以肯定;四是受导学生能自己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困难,最终脱离对导师的依赖。
4.导师制工作成效考核。目前对导师的考核内容有:导师记录受导学生的基本分析和基本工作。记录、跟踪具体的活动,如家访、谈话,一起讨论问题、一起活动;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记录学生的变化;记录导师指导的工作体会、反思,同时记录家长对导师制的评价、建议。
二、落实“导师制”的重要举措
1.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类课程中主要是普通教育学、心理学,而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很少。我校教师普遍缺乏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指导家庭教育时主要靠自己摸索和自学积累经验,很难与时俱进。而就目前学校状况来讲,班主任队伍年轻化增加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难度,“85后”、“90后”教师踏上班主任岗位,他们有工作热情,有理想,与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很大的代沟。但是,这批教师自己还未做家长,也没有很多的社会经历,缺少家校沟通的经验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
附:2014年学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情况调查:
为了使教师能较快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使更多教师胜任导师工作,学校制订了具体的培训计划,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研讨经典案例、现场观摩等,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家庭教育专家到学校讲学,与教师谈话、讨论,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还为教师提供到校外学习、参观、观摩或学术交流的机会,使教师开阔视野,加快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
2.精心设计家校协作活动,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素养。《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庭生活指导,通过亲子关系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会既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必要方式,又是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的必要措施。这一年来,导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高后,对家长会的设计更有针对性,改变了传统家长会的模式。在形式上改变以往教师站讲台家长坐下面的“挨训”模式,改用围成一圈“沙龙”的形式,倡导一种互相交流、平等、民主的轻松氛围,家长与教师真正成为育人的同盟军。在家长会上,导师除了会给予家长有关家庭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指导外,还会邀请家庭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家长交流分享经验,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与方法,走出误区,提高教育水平。比如,“如何帮孩子改掉拖延症”、“如何帮孩子戒掉游戏瘾”等主题交流,给了家长许多启发。有时,导师也请学生发言,如“妈妈(爸爸)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让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苦恼,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帮助学生在家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效。
导师为了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还采用了网络手段,如实现家庭教育资源建设与使用常态化,推荐中华家庭教育网;推荐微博文章:顾晓鸣的《不输在家庭教育》;建立班级通讯群:微信、QQ等,方便家长利用网络交流家庭教育问题。这些做法体现了导师的责任心和智慧,使得家校沟通更加高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三、“导师制”的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的研究,在导师的帮助下,各个受导学生的家庭改进家庭教育方法,亲子沟通情况得到了改善,学生的心理、学习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研究表明,导师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后再开展指导工作,家庭教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例如,对2013级受导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家长认为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仍旧是父母的意见孩子不愿意接受,但比例已经从高一的56.46%降低到47.41%。高二学生更为普遍地充分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爱并愿意听从教导,占47.33%,而高一学生的比例仅为36.8%,有很明显的差距。在自信心改变的问题上,有42.86%的高二学生认为自己比初入高中时自信心有所增强,表明了高二学生比起初进高中时的总体自信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对于自己孩子进入高中后,哪方面进步最大这个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普遍认为他们的待人接物及自理能力得到了最大的提升,各占35%左右。
四、“导师制”的后续研究:转变观念、形成共识,深化合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