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商业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营销战略

信息和信息技术加剧了全球化进程、塑造了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商业规则,自然也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规划和实施。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地理数据的长期积累,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性商业和经济活动中,将越来越重要。据估算,超过80%的商业和经济数据具有空间特性或与位置有关;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空间性的数据,可以优化配置资源,降低商业运行成本,并规划、监测、改善区域商业和经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应用到社会经济数据的管理、分析、描绘,为解决复杂的区域经济问题提供地图表现、区域营销、空间决策支持、空间规划等服务。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地理信息、商业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结合中国广东的区域发展状况,系统地分析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商业和区域经济中的应用,旨在改善区域商业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塑造区域形象,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1 从区域商业和经济的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

学术界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是比较多样化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新技术,在其产生后短短的三、四十年的历史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GIS集数据库、制图、空间分析功能为一体,并以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功能为其特色。GIS的出现为各行各业繁杂的数据管理、多源的成果表达形式和空间数据分析提供了最为快速、方便、准确的方法和手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多学科的边缘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及空间分析。在应用领域中,它和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密切结合,更加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使其在调查、分析、决策、管理和控制等方面显示了它的不可替代的支持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在研究、开发和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地理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从单用户的桌面系统和专业化的部门系统,转向融入业务流程的企业级系统,以及基于Internet的公众参与系统;从单一的结构层次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二层结构,转向基于Web技术的三层结构。②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以数据、技术和应用为主体的信息系统,强调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空间可视化、智能信息技术等;以信息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科学,着重研究使用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背后的一系列技术和理论问题。③强调开放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即基于Internet的、可互操作的、可公众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目的是为开发商提供一系列地理信息标准和地理信息技术方案,最终为社会提供廉价的地理信息和相应的应用服务。④地理信息市场正日益扩大,正逐渐从以政府部门为主的专业用户市场,转向以私人机构为主的商业用户市场,地理数据正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包括商业和经济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中。

地理信息系统使用多种空间模型,如点—场模型、网格模型、拓扑模型、对象模型等,并配合关系型或对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表现不同尺度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广泛地应用于空间数据管理、空间规划、空间决策、资源分配、区域营销等方面。很多商业组织,包括政府医疗部门、零售商、直销商等,越来越对带有位置信息的社会经济数据感兴趣。由于希望减少决策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人们总是倾向于掌握更多的信息,倾向于规划和控制未来的行为;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将会随着相关工具研究和开发的成熟,逐渐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很多方面。从空间经济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改变空间经济体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是(现有的或潜在的)广泛应用于战略决策、方案评估和决策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日常商业和经济活动中,大规模地使用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似乎并不遥远;工业界的微软公司正在研究将数字地图技术嵌入到日常办公软件中,Open GIS联盟正致力于定义和开发标准化的可互操作的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 。

2 从地理学看区域商业环境

改善投资和商业环境,吸引区外和国外的直接投资,不仅被发展中国家,也被发达国家用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战后,在美国、英国和荷兰等西方国家中,一个重要的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营造良好的企业运行环境,从而吸引外国投资。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资源驱动的成熟期和投资驱动起步期,吸引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政府需要及时地理解、评估、监测本地的商业运行环境和变化趋势,为投资人提供宏观的指导和服务。商业环境的概念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需要引入市场机制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定义什么是商业(投资)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精确地定义商业的概念也是困难的。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学者对商业环境的认识也有差别。简单地理解,商业环境是商业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背景性的环境和运行性的环境。从国际商业的角度,商业环境指一个公司之外的,影响到公司的全部要素之和。为了便于“管理”商业环境,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模型,如国内模型、国际模型和工业模型。

空间性是商业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考虑到有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到整个商业活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商业环境。即使对于同一地理区域,不同的商业组织,由于其业务范围的差异,将形成多个主观性商业环境认知。随着商业目标的变化和商业决策的调整,企业也需要重新调整对于外围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中,商业环境的概念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商业环境的研究,例如全球和国际性的宏观区域、国家和区域性的中观区域、城市和本地性的微观区域,强调的重点往往是不一样的,研究目的也不相同。

研究区域商业环境对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解商业空间特征,把握空间变化趋势,监测商业环境的变化,宏观上和中观上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战略决策信息,制定总体规划,微观上也可为投资者提供指导和服务。从本地政府的角度,研究本地区域性的商业环境,可以帮助本地企业家和潜在的投资者,为他们提供决策信息,分析市场范围和价值,有利于制定公司远期发展目标。

3 地理信息系统与区域营销战略

简单地理解,区域营销(Place-marketing)“理论”主要是从城市规划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相结合而发展来的。一个地方或区域,具有一定数量的“资源”,如基础设施、房地产、公园、大学、博物馆、海滩、居民等。区域营销理论将地方或区域资源当作是产品,将这些区域内的投资者、游客等买家当作是消费者。区域营销的发展策略包含两大要素:区域规划、开发和产品营销。区域规划、开发主要是为了改善本地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区域产品营销,一方面着重分析本地的市场状况,以市场构成指导地方的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塑造本地形象,吸引消费者。区域营销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方式和策略。

区域营销作为区域发展策略在北美和西欧的一些城市的实施相对比较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传统的区域营销理论着重从本地角度研究区域的“产品”、“消费者”和“市场”,以此作为振兴区域城市经济、塑造区域形象、选择样板项目、销售本地产品和服务的基本依据。以区域营销作为区域规划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往往有不少误区。第一,将营销学的概念引入区域发展策略时,并不容易有效地鉴别区域的消费者,依此制定的目标和战略规划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二,区域营销注重本地的发展,往往可能和相邻的区域在竞争方面产生冲突,若多个地区同时竞争相同的资源和客户,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第三,地理的空间要素,虽然在一些区域营销理论的论述中提到,但很少深入地讨论。第四,信息技术,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与区域营销间的关系,也几乎没有理论方面的讨论和实践方面的验证。

地理信息系统正逐渐被营销学接受,成为营销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应用到以营销学为基础的区域营销战略中,改进传统的区域营销手段。一方面,地理空间是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Krugman认为“跨越空间的交易存在费用,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专长于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基于地理位置的人口统计和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市场分析方法,也为商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手段。从地理信息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区域营销策略,提供新的区域营销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区域营销理论的不足。

基于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区域营销的内容、目标、手段、数据和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扩充和提高。如果存在小尺度空间上的人口统计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本的地理区域数据、适当的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和研究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可用来方便地分析市场的组成结构和空间形态,从而为本地的设施管理和公共服务(如健康服务、交通和通讯设施服务、紧急情况服务、土地利用管理、城市空间规划等)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基于Internet网络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打破区域空间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塑造区域形象和组织“促销”。区域营销需要的技术和数据在美国已经基本成熟,低价位的软件工具和空间数据,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很多官方和私人机构的网站上也已经有相当多的数据供应。在中国,计算机化的数据积累比较少,地理信息系统也相对昂贵,区域营销的手段还比较单一;但随着中国内部和国际间区域竞争的加剧,环境与资源问题的突出,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广阔的应用潜力,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4 适应区域营销战略的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以广东为例)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如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比较突出,地区经济水平很不平衡,特别是持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从区域营销战略的思路出发,本节着重从三个层次探讨适应区域营销战略的区域地理信息系统:①将已有数据资源空间化,建立基于地理空间的社会经济数据库系统;②建立基于Internet网络的数据交换中心,供应廉价或免费的空间数据;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社会经济数据库系统是区域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传统的社会经济系统,其数据结构主要以关系型的数据库为主,按专题和时间序列设计成数据表格,在某种意义上,是将传统的印刷年鉴资料数字化,便于学者统计分析和建立区域经济分析模型。比较新的趋势是(很多国家的统计部门)直接出版数字化的统计和抽样资料,并引入地理空间概念。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概念和应用目的,将这些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框架、方法、模型进行显示、模拟、聚集、抽象、转换。但是,建立详尽的社会经济数据库系统不仅需要比较多的资源,而且尚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一个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建立标准化的地理编码,将现有的统计数据和地理数据合成。

建立基于Internet网络的空间数据服务中心的最终目的,是为各种各样的用户供应廉价或免费的空间数据。建设空间数据服务中心,首先要建立或引用一套空间数据质量标准、交换标准和描述标准;然后在区域性的信息基础设施上建立基于Web站点的空间数据仓储,使用户能够检索到数据储备,并了解数据的主题、空间范围、质量、版权等;如果有需要,用户还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得所需的数据。初级的数据仓储,主要是将区域性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几种常见的数据格式,存储于Web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专门网页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再进一步,建立专门的空间数据仓储和数据交割中心,加上比较完备的元数据和目录索引技术(如ANSI NISO的Z39.50标准),构成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用户可以使用普通的数据引擎,使用关键字检索所需的空间数据。美国的大多数州已经建成了这样的数据服务中心。更先进的空间数据服务中心,是建立在“互操作”概念上的空间数据的共享、地理信息工具的共享;它的核心内容是分布式数据管理、协同计算,但这种理想的系统仍处于研究和开发的初级阶段。

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非常多样化,如:①规划用于基础设施、教育、研究开发和医疗服务方面的公共投资;②理性地分配自然资源和控制土地使用;③服务于商业机会的寻找、筛选和战略决策;④分析人口、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拟市场的空间分割;⑤为商业公司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信息等。这样的应用系统在中国目前还很少见或仅是原形系统,如服务于“招商引资”的京九铁路沿线投资环境信息系统。在美国已经有了一些应用的例子,如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Department of Commerce的Economic develop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用于支持商业扩张和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开发多种多样的地理信息应用是区域营销战略成功的关键之一。

5 初步结论

面向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很多不能确定的问题。其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空间数据的缺乏和技术推广的困难。在中国,空间数据库的积累比较少,即使有一些数据存在,数据结构和格式也往往难于交换和共享;数据的积累需要消耗比较多的投资,这与中国的资金短缺相矛盾。同时,设计和实现可运行的、廉价的面向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对于现有的技术,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前的GIS,仅只是“界面友好”,不是“应用友好”,只对GIS专业人员而言具有强大的功能,普通的用户却难于了解和掌握它。面向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对于塑造灵活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商业,在组织生产、营销、决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另一方面,它需要高额资金投入,也要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材,这些对于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发展中国家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几乎还没有启动,最多处于建设初期,空间信息仓储仍有待建立,更谈不上廉价的地理信息供应和地理技术服务。这些都会阻碍地理信息和地理技术的传播和推广。

地理信息系统与商业和经济(作为一般性的题目)和地理信息系统与基于区域营销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子题目),都是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只是一个初步总结,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深入地研究。在技术层次上,需要结合中国的经济和技术现状,积累数字化的地理信息,利用已经存在的数据,逐步建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空间信息仓储,并向社会提供廉价的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商业和经济发展层次上,仔细考虑空间在商业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工具和可以降低商业运行(生产、运输、营销和零售)成本的日常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空间经济只是经济的一个侧面,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应当和其它经济工具协调使用、相互补充。在中国的现实状况下,如何有效地积累地理空间数据,推广地理信息技术,建设有效的空间信息服务体系,如何将之溶入企业和政府的管理、评估、规划和决策业务中,如何合理使用稀有资源、降低交易成本等,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邹伦,刘瑜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唐根年,徐维祥卢丽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区研究,经济师,2003年第9期

[4] 张钢,朱文隽.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体系;数据处理

1 引言

测绘领域对于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测绘技术体系的构建实现了技术与服务的双重跨越,促进了测绘科技的有效革新。信息化测绘技术背景下,测绘体系建设问题备受关注,同时这也是我国测绘事业在新时期面临的首要问题。无论是模拟测绘技术还是实用测绘技术都需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得以革新,其体系建设问题应与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相适应,提高信息时代背景下测绘技术的准确性。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提出中国数字地球计划设想,它将是我国在21世纪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按照这个计划,我国将建立一个完整、统一、高效、先进的国家公益信息基础网,构建面向各种业务和应用的信息系统。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项目以加快测绘信息化进程,全面推动测绘科技进步,提高测绘科技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目标,对推进信息化测绘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信息化测绘的特征

信息化测绘体系涵盖了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与应用的全过程。但对于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已经基本达成一致,即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和信息应用社会化。数字化测绘是信息化测绘的基础和前提,严格意义上讲,是其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传统模拟(非数字)测绘技术提出的,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测绘生产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和测绘成果的数字化。信息化测绘是数字化测绘的延伸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测绘发展的新的形态。信息化测绘强调信息的快速流动,网络化和社会化是其区别于数字化测绘的最根本的特征。信息化测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数据生产趋于规模化和自动化,产品信息含量和种类极大丰富、知识化程度更高,信息服务趋于灵性化和大众化。信息化测绘技术条件下,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的劳动强度极大降低,信息应用更加高效便捷,企业成为服务的主体,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快速地获得权限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的社会化应用是测绘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化测绘时代的地理信息应用无处不在。

3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架构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为依托从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到输出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更新、智能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网络化生产管理与分发服务,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和增值服务,面向市场,使测绘信息与技术产品社会化,为社会提供多尺度、多方位、多形式的服务体系。如图1所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分为4个信息化子模块,即测绘产品信息化、生产管理信息化、测绘服务信息化、系统维护信息化,每一个子模块各成一个子系统。

4 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

信息时代背景下,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城市空间框架建设问题休戚相关,信息化测绘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保障服务能力的一种集中体现。信息化测绘的社会化与网络化特征是其区别于数字测绘的本质内容,其数据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规模化彰显出信息化测绘本身的优越性,信息服务过程也变得更加灵活与便捷。从技术层面分析,测绘技术融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无论是数字化测绘体系还是对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都需要与测绘技术体系的一体化和智能化特征相吻合,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对测绘事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此外,必要的测绘增值服务也是测绘技术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实施重点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4.1GPS和测绘仪器

测绘仪器是测绘的必须工具,测量仪器已经从模拟时代的简单工具发展到了数字化、自动化的测量仪器。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定位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的十大发明之一,可以应用到各个方面,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可以应用之。武器的精密制导、轮船和车辆导航等都需要GPS技术。

4.2摄影测量与遥感

摄影测量这一间接测量技术在各个国家的测绘工作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摄影测量本身也在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光学仪器基本淘汰,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取而代之。卫星遥感技术近几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光谱的遥感卫星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球表面物理信息,雷达遥感可以提供全天候的地面信息,可以进行地理信息更新和地质灾害预报。这一技术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更新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撑。

4.3城市空间定位技术与测绘基准的相互配合

现代测绘技术中的体系构建与GPS数据处理以及信息传播技术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卫星跟踪技术,重力检测技术,导航服务技术等城市空间定位技术都可以实现与测绘基准之间的有效配合,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准确性。

4.4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的有效体现主要表现为光学雷达传感器技术以及必要的光谱识别技术,类似红外激光等测量技术均能够显著提升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测绘效果。基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遥感技术更是实现了低空领域的测绘技术发展。

4.5地理信息的实时更新研究

关于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实时更新也应作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地理信息的定位和定性还是自动化集成技术在测绘平台的有效利用,都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测绘的有效性,促进城市空间地理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4.6测绘技术与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化测绘技术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体系建设的组成要素之一,强调从信息资源的应用角度体现测绘过程的三维动态效果,实现多维整合层次下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此外,信息安全问题也是资源共享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考虑的问题,这对测绘技术的后期发展意义重大。

5 结语

测绘业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而且处理基础地理信息的行业。不仅处理的对象是信息,而且处理过程、处理结果以及成果分发利用全过程将实现信息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一旦与社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必然性相整合,便构成社会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需求。正是这些社会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需求与科技发展两者之间是辨证的互动关系。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测绘生产技术体系逐渐瓦解,以3s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并促进了测绘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反过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等概念的提出,社会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测绘业将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从数字化走向信息化,也就是说,测绘在基本完成数字化之后,信息化不仅成为测绘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测绘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宁津生,杨凯.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测绘科学, 2006, 32(2).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联网;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018—03

一、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现代社会,信息无处不在,“信息社会”、“信息生活”、“信息化经济”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状态和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现代社会才有信息,只有现代社会才是由信息构成的。其实,古往今来社会中存在各种信息,而只有现代社会,人们才有意识地感觉到信息。这样,人们就站在信息理性的高度,把周围的一切都化成信息来理解,都看成是某种信息的存在方式和流动方式。一切物质,不论是数值,还是字符;是整体对象,还是具体数据;是光谱、电子,还是生物;是系统性,还是量子性;是语符、字母,还是声音、图像、色彩,都可以信息的存在方式来处理。所谓信息观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观、社会观和生活观,即信息构成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当代经济生活就是一种信息经济。经济是在交往、交易中发生和发展的,没有信息的流动与交换,就不会有经济及其生活形态。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正是信息技术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生活的面貌。当前,信息系统、物联网、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正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应用形式,同时它们也成为现代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渗透性强、收益高的最活跃的生产领域。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方式和路径,已引起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理念、决策方式、业务过程和营销手段等渐进或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自身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形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的全面渗透与应用,成为各种经济行为的基础性的技术装备,形成经济的信息化,当代经济也就可以理所当然地称为“信息经济”。

既然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无所不在,那么信息的价值就不仅仅在于其普遍性,而更在于如何处理、利用信息,只有通过控制信息,达成一种控制事物的效果,才能实现信息科学的价值。信息科学是靠信息技术来支撑的,信息化的社会离不开信息科学所赋予的信息理性,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支撑手段。而且,倘若没有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支撑,就根本谈不上信息社会。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也不会有信息科学的诞生。

信息技术是信息加工、信息管理和信息传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的核心技术,即计算机技术,其目的是保证将客观事物的属性描述成数据并进行加工处理,或者是在数据信息水平上处理和控制事物的核心技术手段。二是信息的传输和表现技术,即多媒体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以保证在社会各领域实现信息的流通,能够最真实、最快捷、最可控、最大化地收集、传递、处理、执行。物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便是信息技术的新形式与新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首先面对的是如何用技术化的手段来掌握外部世界,这就形成了数据的类型观念及数据结构理论,形成了数据库技术理论,形成了如何化约各种类型信息的计算机语言理论及其编译理论,形成了大规模数据控制和微观化数据控制的各种程序设计思想及方法。同时,信息技术发展还要保证信息采集、归纳、处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而达到通过控制信息来控制事物和行为的目的。物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已成为信息技术支撑下现代经济生活的重要表现。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将在24.5%以上,出口规模将达到600亿美元。同时,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软件企业将达到10家以上。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扩大消费需求、带动信息产业投资及促进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有力地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二、信息技术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无线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物联网在各领域的应用不仅带动了自身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的典型的商务活动运行模式。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各种信息。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电子商务使流通业通过新技术的改造和应用,逐渐成为提升附加值、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行业。电子商务是传统商务活动的数字化,它涵盖了传统商务活动的各方面,包括商务活动信息管理、商品信息传递与销售服务、电子化交易和电子化支付等。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季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可见,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网上银行的广泛使用也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体现。网上银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网上银行使经营成本降低,可以付给顾客更优惠的利息。二是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三是削弱传统银行从事中介的优势。四是经营品种更加丰富,银行还可提供“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五是使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生变化。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银行业借助互联网,开设网上银行,采用网络信息化金融经营策略,是银行业借力信息技术不断适应时展要求的结果。

当前,移动互联领域、社区网络服务领域、云计算领域,已成为网络信息服务业的核心领域。我国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运营能力并不强,多处于运营跟随状态,原创不多,多是简单效仿,这不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的潜在优势。在网络经济中,网络产生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快速增长。根据我国的特点,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发展和应用,积极开拓网络信息服务项目,扩大服务功能,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三、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也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一)产业规模小,带动作用有限

201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为2.5万亿元,而201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1.9万亿元,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仍然有限,还不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培育在行业内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大企业,并且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加快拓宽信息技术行业的应用市场,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如,可加强其在石化、钢铁、物流、能源、机械、通信和船舶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中的应用与合作,使这些重点行业充分利用信息,用信息技术装备企业,重塑运行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产业研发能力不强,竞争优势不明显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整体上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需要建立健全产业创新体系,鼓励技术创新。政府部门可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行业内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教育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人才结构不够优化

近年来,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计划在2015年,实现该行业从业人员达到600万人的目标。虽然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但行业内仍然存在人才结构不优的现象,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匮乏。为壮大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产业内各企业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发展的成长环境。

(四)信息技术差距加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信息贫困加剧国家、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的差距导致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从信息化中获益,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信息贫困,很难分享信息化的成果,并且这种差距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它的存在也就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为缩小由于信息技术差距而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可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政策加大对信息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健全其信息基础设施,帮助其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改善信息贫困地区的信息环境,进而改变信息贫困状态和信息不平衡状态,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其经济增长质量获得根本性的提升。

四、结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已经并将持续改变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影响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为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加深对信息的理解,也只有在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卯.信息技术经济研究现状与展望[J].经济论坛,2000(6):41-45.

[2][4]俞华,路红艳.物联网在我国流通领域应用前景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8):32-38.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发展;工程测量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工程测量统指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后管理阶段所进行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测量工作。我国测绘发展带有阶段性,大致可分成两大阶段,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就已经创立和发展了比较完整的传统测绘体系,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我国传统测绘体系逐渐转向了现代测绘体系。到21 世纪初,我国开始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工程测量从此进入了信息化测绘时代。测绘技术也在进步,为工程测绘工作提供了很多全新的测绘手段和策划理念,促进了测绘工程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测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一、信息化测绘的主要特点

信息化测绘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其建设目的一个是为了在建筑工程的测量方面,开发更为先进的测量技术与方法; 二是为了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由于测绘行业的本质属于服务性行业的特殊性,根据测绘行业的两个终极目标,总结信息化测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信息化测绘的服务层次上看,信息化测绘在巩固测绘的支撑作用的同时, 也在大力发展测绘的提升作用。

(2) 从信息化测绘的服务模式上看,我国以前的测绘技术属于被动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测绘技术已经发展为主动式服务。

(3) 从信息化测绘的质量问题上看,信息化测绘作为现在新型的工程测量技术, 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工程测量的效果信息化测绘在服务质量上严格要求自己, 不仅要高速高效的完成工程测量工作,还必须提升工程测量项目的价值。

(4) 从信息化测绘的服务效果上看,信息化测绘行业的测绘在执行时, 不仅要适宜相关的环境,还要在测绘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对工作进行总结,提升信息化测绘的工序标准。

二、信息化测绘的关键技术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在新时期下,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3S 集成技术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引起了普遍重视。在工程测绘中,运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控制位置,用计算机精确定量,把测绘技术措施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厘米水平, 从而起到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用率的作用。

(二)智能移动测量技术

智能移动测量技术包含许多方面,在现阶段,智能移动技术主要包含移动信息传输技术、空间同步技术、传感技术等。通过移动技术的运用,操作人员可以在野外进行工程测量,并将数据实时发送到操作中心。传统工程测量若是在野外进行,往往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测量人员需长时间驻扎在测量地点将观测数据手动记录。而智能移动技术可以将观测数据或拍摄图像有效传输与提取,让测量数据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增强了工程测量的灵活性。

(三)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主要有轻小型低空遥感平台的发展,实现低空数码影像获取,满足大比例尺测图、高精度城市三维建模和各种应用需要。还有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地面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和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等应用。数字摄影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中属于较为新兴的一项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在使用影像匹配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影像识别处理技术的条件下对工程展开数字化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能够为目标工程数据信息提供4D 模式的动态展示。但由于这项技术在实际研究中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当中。

(四) 精密工程测量

精密工程测量先进技术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精密工程测量采用高新设备,将卫星定位、激光扫描、激光跟踪、摄影测量、电子测量技术等在施工测量中渗透与融合,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一大批现代的大工程项目相继完成,如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等,它们都以其超常规的设计和独特的造型在世界享有盛誉。

(五)变形测量

变形测量其主要技术有测量机器人,数字摄影测量和实时摄影测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和空间定位技术。通过变形监测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信息化测绘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测量工作的精准度

传统工程测量主要采用手动测量方式,在测量精度上难以得到保障。另外,由于工程测量的数据分析在没有普及信息化技术时是人工计算的, 对于较复杂数据往往按照一定方式取舍。虽然能够缩短计算时间,但在精度上无法保障。信息化技术将测量数据用软件进行精密计算, 不仅极大提升了运算效率,还能够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二)提升了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测量数据需要为工程建设计划起决策作用,因此数据应越详细越好。传统测量只能够对目标工程表面进行数据采集,对于地表以下部分以及动态性部分数据较为困难。另外在数据测量表现形式方面,其内容与成像在信息化技术的保障下为测量人员提供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分析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有效性。

(三)降低测量工作的强度

传统测量数据需要测量人员目标工程现场进行测量获取,一般而言,需要将测量设备全部运往测量点,并且手动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 且有时需要对测量目标进行动态性数据检测,需要长时间驻扎在工程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推动下,测量人员只需将设备安放在目标地点即可。设备会自动将数据实时发送到计算机终端上,无需测量人员长期驻地测量。

四、工程测绘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推进信息化技术,是工程测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工程测绘技术主要包括了航空摄影测量、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地图印刷和制造以及测绘仪器的生产和制造技术等。目前出现的高科技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主要是指空间定位、卫星和航空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地面的一体化测量技术等。该现代化的测绘技术主要是通过当前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测绘技术配套,对地理信息的产生、收集、整理、检测、传递、储存、识别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应用,满足测绘工作的需要。当前的测绘技术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入利用和开发地理信息的数据和资源,实现现代化,其中涵盖了测绘技术的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数字化和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未来的测绘工程,必然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测绘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五、工程测量的发展建议

(一)研究和建立现代工程测量体系

工程测量既是测绘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直接服务并贯穿于工程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工程测量不仅是一门学科、一门技术,也是一种服务,一种解决方案。当前,有必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并逐步完善现代工程测量体系,并在该体系的指导下开展工程测量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训,业务拓展和技术服务。

(二)研发和应用工程测量新技术

工程测量相关的发展对于提高服务能力无疑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先进实用的工程测量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

(三)做好工程测量标准化协调工作

我国在工程测量标准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颁布实施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工程测量标准体系和标准协调机制,致使一些标准之间出现精度和重要技术指标不一致,不协调等问题,当前有必要

研究制定统一的,权威的工程测量标准体系,建立适当的标准协调机制。

(四)注重工程测量成果的质量安全

这里应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颁布并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二是从事工程测量服务的机构应建立并实施适宜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建立较为完善的工程测量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市场准入机制和市场信用机制。

六、结束语

当前,工程测量的发展非常迅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程测量涉及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每个行业,在信息化测绘时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必然也会有相应发展,有关人员,在现代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基础上,要采取一定方法措施,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使之能够在工程测绘中得到更广泛、更实际的应用。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中心;安全设计;管理层面;技术层面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ing work experience,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discussed,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unit design perfect the security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center network system function in normal operation.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enter; Safety design; Management level; Technology level

中图分类号: TU9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 言

随着城市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部门建立专业的或综合的地理信息系统步伐加快,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都已纷纷设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存储着城市要素的空间地理位置信息、相互关系信息及属性信息等,包括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数据和各种比例尺的基础地形数据库、

基础航空摄影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国家和城市的基础平面与高程测量控制网、城市基本地理要素、城市岩土工程基础信息以及城市附属配套设施等基本信息。其内容涉及国家领土资料、重大工程、重要设施等重要地理信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如何建立起适合城市地理基础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安全保密机制,是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某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地理

信息中心的安全保密系统为例,探讨在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上,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计完善的安全保密措施。

2管理层面安全设计

管理层面的安全设计主要针对来自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如:安全机制不完善,内部人员保密意识较弱,组织机构、法律、标准、技术服务机制不健全等。确定了地理信息中心相关资料的密级范围之后,在尽量满足保密等级的情况下,管理层上要考虑四大环节:安全评估、安全策略、安全标准、安全审计,以保证资料存放于一个安全环境中。具体的设计过程和内容如图1所示。

建立安全体系的环节中安全评估必不可少,其目的,不仅在于明确潜在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为管理资料提供基础和依据。作为评估直接输出,用于进行保密管理的安全整体框架,应该明确。

某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对于内容和与之相关的业务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保密制度,概括起来有:上下级及同级部门、人员之间有严格的保密要求;保证分级、分层的部门、人员之间的政令畅通无阻、令行禁止、信息准确无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测绘局《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中央保密委员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等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办事程序和流程要求;聘请专职法律顾问;定期组织单位员工参加进行保密教育,签订保密合同;定期对单位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失泄密的渠道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保密措施以后,为进一步加大保密工作力度,必须加强各单位之间保密工作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对保密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某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密切同某市保密局等管理部门保持联系,按照国家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系统建设或整改、等级测评、自查自纠等后续工作。同时定期联络某市保密局对院地理信息中心安全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技术层面安全设计

技术层面安全设计包括物理层安全设计和基础平台(安全防护系统)安全设计。具体设计内容如图2所示。

3.1物理层安全设计

这里说的物理层安全指的是物理连接方面的安全,尤其是指不同密级之间的网络连接规范和要求,保证物理结构上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电力中断防护

由于院地理信息中心拥有大量的设备,如网络设备、服务器、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打印机)、个人电脑等。所以电力供应非常重要,应准备两种不同源的

电路,重要设备均要有双电源冗余设计。某市勘测院计算机房配置A_PCSMART―UPSRTl高容量智线式不间断电源,控制全部重要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并且安装相关服务器的自动关机程序,一旦断电时间接近UPS所能承受的延时服务时间的70%,即发出指令自动关闭主要服务器。

(2)恶意的物理破坏防范

采用网管设备和监控系统对机房、档案库、重要设备以及出入口进行监视保护。办公地点采用门禁系统,利用身份卡进出人员身份的识别(有条件的单位可

以采用指纹识别,如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防范外部人员的随意进人。对于作业人员的个人办公电脑,完全杜绝输入功能。以免从外部感染病毒或间谍程序。原则上不允许安装光软驱,已经安装的必须屏蔽;对BIOS设置密码,限制USB等输入接口的使用;不允许随意拆机,在网线水晶头、机箱锁等关键部位粘贴易碎标签,安排专人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院领导。设置专门的输出终端,专人管理,所有输出的数据必须经过审核,在指定的终端进行输出。

(3)电磁泄露保护

对于重要的,的设备进行电磁泄露保护。

(4)安全旁路问题

安全旁路问题主要是限制和管理采用物理隔离的内部网络的人员拨号行为。

(5)设计安全拓扑结构

针对院地理信息中心的运行网络环境,存在网络与非网络间的连接,也有内、外网的连接,拓扑结构复杂。应采取物理隔离方式,实行完全网络上的隔离,对于网与非网之间的连接,无设备相连。原则上办公单位与数据中心的连接均用防火墙进行逻辑隔离,保证可信的数据传输及对非法访问的拒绝。院内部网络的安全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3.2基础平台层安全设计

基础平台层的安全防护系统是由防火墙、安全审计系统、病毒防治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组成,是安全网络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在统一的安全策略指导下,保障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内网攻击防范

来自系统内部人员的攻击,这一点是很难防范的,主要依靠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来解决。某市勘测院在加强职工安全意识的同时,在中心内网的骨干三

层交换机进行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配置三层路由,配置路由访问控制列表,防止内部人员对数据的非法访问。

(2)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由于院地理信息中心的大多数服务目标是社会各界用户,并且数据来自很多方面,所以数据库的安全至关重要。数据库的安全保密的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

点:

①加固数据库安全,及时打上安全补丁;

②系统管理员为数据库使用人员分配特定的账号和密码,对“所有者”、“组”、“其他”三项内容设置严密的权限;

③制订完善的口令策略;

④修改系统参数,限制对权限、角色、堆栈等内容的调用;

(3)防病毒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防病毒软件产品功能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在整体病毒防护上,建议采用网关级硬件防火墙,这样可以保证整体的安全性,并提供中心全部网络范围的病毒防护。某市勘测院地理信息中心的具体方案是:使用网神SecGate3600一F3硬件防火墙MeMee杀毒软件,建立以Windows2003为控制中心管理模式,将病毒库升级的工作交给控制中心的McMee防病毒中心来做。

4结语

通过某市勘测院地理信息中心安全保密系统,可以看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安全保密系统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设计,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从而

保障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和整个网络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城市地理信息系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第6篇

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河南 洛阳 471009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也在不断发展,随着自动化应用的广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将就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 :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发展;趋势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电力系统自动化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力系统的范围逐渐扩大,电力系统装机容量以及供电区域也在不断的延展,电力系统在科技的应用下越来越发杂和多变,这就对电能质量、供电方式、供电运行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不断创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可靠性的不断提高,电气控制和电气保护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些都为电气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推动着该领域其他衍生技术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发展。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标准的逐渐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力系统电气部分的综合化,必将随着自动化网络的不断扩大而实现。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

2.1 变电站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主要环节。变电站的自动化和传统变电站工作相比,对人工监视和人工操作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并且对于变电站的监控范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对于变电站的的运行以及工作效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常见的自动化应用中常见的采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电力信号电缆,不断的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和屏幕化,从运行管理和记录的统计全面实现自动化。

2.2 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在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中按级别可以分为国家、地区、省级、和县级的电网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实现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实时采集,能够对电力系统状态进行科学的估计和分析,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并且逐渐适应了电力市场中的运营需求。

2.3 配电自动化系统。连接用户和供电部门的纽带是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的管理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目前来说我国配电网覆盖区域大,在空间和布局上有不同的要求,其中配电设施、地下管线以及各种相应设施都需要具体根据地理位置进行施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通过技术服务器连接了网桥和实时服务器,及时地接收实时数据,并且输送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客户机,保证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工作站与一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工作站以紧藕合方式联动运行。通过网桥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与实时网隔离,在保证实现两网之间的实时数据、电网结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行控制参数等能够有效交换传送送前提下安全隔离。还实现配电圈调度、监视控制、网络拓扑分析、短路电流计算、潮流计算、短期负荷预测、凭功优化等。

2.4 空间资源管理系统。电力企业具有空间性、复杂性,不管是从发电、输电、配电还是用电,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得到重视,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力企业空间设备管理和电力生产、运营管理上,具体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电力企业管理方式,充分应用空间资源规划,其中SRP是一套专业的系统,SRP是一套针对动态行业的系统,是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有机结合和延伸,由此来适应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2.5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以及电厂监控系统的发展在计算机以及PC技术的应用为电厂的自动监控系统和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基础,国产的工业计算机和引进的PC机技术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厂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装置的简化,提高了产品性能,功能扩展能力更强。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电力自动化领域逐渐融入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控制等高科技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系统检测也有极大的发展和推动。

3.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提高,对供电系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力系统较为复杂,内部涉及方面较多所以很难做到统一,这就需要对电力内部资源进行整合,改善电力资源内部各个部门,促进电力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电力系统的一体化发展,保证内部平台开放、信息共享以及高效利用。

3.2 电力互感器作为输电线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的主要内容就是按照一定比例关系对输电线路中的高电压以及高电流进行控制,使得这些高电压电流能够用仪表直接进行测量,但是这种电力互感器有一定的缺点就是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造成绝缘难度的增大,设备体积和质量也就随着要求的提高不断增大,另外电力互感器在输电线路中会出现饱和现象,这是由于信号的动态范围较小造成的,在已有的应用中主要的现象需要克服的就是温度对材料的影响,温度对材料的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材料的稳定性出现问题。

3.3 电力一次设备在线状态检测。电力系统的设备监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十分重要,其中包括汽轮机、发电机、断路器、变压器以及开关等设备进行连续长期的在线监测,自动化的在线监测可以同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的变化趋势,通过变化趋势IDUI故障或者故障出现的隐患进行判断,对于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周期有所延长,更好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程度。

3.4 未来的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计算机然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软件的智能体,软件智能体作为软件设计的进一步抽象结果适用于广泛的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而发展起来的软件技术方向。空间智能化处于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中,实现空间数据的智能获取、处理、存储、搜索、表现等。

4 结语

电力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电力应用以及自动化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更重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提高电力系统应用可靠性,保证供电安全、效率和数据共享,在实现电力安全应用的同时实现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王亚芳,王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其前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 物联网 云计算 城市发展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不断推动时代进步与发展。目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持续加快,以云计算、云存储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正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大潮。物联网技术在促进各单元互联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加广泛的信息量,知识经济进一步凸显,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深入城市管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掀起了建设“数字地球”的空间信息革命。数字城市正是源于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是数字地球思想在城市范围的延伸和具体实现。

数字城市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技术、可视化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综合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监测管理,实现城市运行和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

2008年11月, 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

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宁波、苏州等城市已将“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并着手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在2011年提出了“建设智慧新区”的任务。

二、智慧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2.1 智慧城市的本质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智慧城市”的理念提供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认识城市、发展城市的新视角,其本质是以物联网为重要基础之一,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

智慧城市建设一般集合四个方面的建设与应用。一是广泛的联接人,广泛的联接物;二是依托信息网络,全面采集、感知生产、生活、城市管理、经济社会活动等所需的各类信息;三是依托云中心,对采集、感知的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化实时分析、处理、反馈;四是依托信息网络,为人提供及时参考、决策信息,为物提供实时控制信息,使经济社会活动更为优化。

2.2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全面感知。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

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借助于发达的智慧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

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提高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的合作能力,实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3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1. 横向架构

从横向上看,智慧城市建设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

感知层,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通过RFID、智能终端、传感器等泛在网技术实现信息识别、采集、监测和控制。

通信层,是智慧城市的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网络,以及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网络。

数据层,是实现数据资源融合的层面,按照智慧性、广域性进行加工和关联。数据层包含各行业、各部门和各企业的数据中心以及为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活化建立的市一级的动态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等。

应用层,是在感知提取层、通信互联层、数据资源层基础上建立的各种智慧应用和应用整合。

2. 纵向架构

从纵向上看,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智慧城市安全体系。

为了推进智慧城市相关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统一的技术和接口标准。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分为技术基础标准体系和应用标准体系两个部分。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是在安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为智慧城市提供安全保障。

图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综上,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三、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区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建设智慧新区”的任务,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务实推进政务、民生、城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提升信息产业整体水平,建设以“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滨海”。

3.1 智慧滨海的架构体系

智慧滨海体系概括为“4211”架构体系。四项智慧工程,即智慧政府工程、智慧城管工程、智慧经济工程和智慧民生工程;二个高地,即信息基础设施高地、新兴信息产业高地;一套保障体系;一张“智慧滨海”名片。

1. 智慧政府工程

建设高效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水平和政策科学制订水平,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智慧政府工程包括:建设电子政务专网、电子政务云中心与云计算平台、公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支撑平台等13个子项目。

2. 智慧城管工程

在城市管理领域建设一批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行物联网应用,创新管理模式,改善新区整体发展环境。智慧城管工程包括:公安视频指挥调度与技防网、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及环境监测、安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等7个子项目。

3. 智慧经济工程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作用,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推进“智造云”和“超算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智慧经济工程包括: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现代物流与农业信息化、超算云等6个子项目。

4. 智慧民生工程

深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事业向社区延伸,丰富服务内容,努力实现公共信息服务的普遍、优质和高效。智慧民生工程包括:街镇信息化、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数字文化及智能小区试点5个子项。

3.2 建设智慧滨海

滨海新区按照“三个一”进行统筹布局,即一张覆盖新区的电子政务专网,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云中心和一个基于GIS的人口、法人、地理和经济等基础信息库公共共享平台,稳步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建设“智慧滨海”。2012年以来,滨海新区投入近15.5亿元全面升级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专网、电子政务云中心和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三个一”基本建成并实现试运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预计到2013年底,滨海新区将基本完成智慧滨海“4211”架构体系建设,为基本形成电子政务高效便民、城区管理精细智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兴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综合水平全国领先的发展格局奠定扎实基础。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滨海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但智慧滨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具体表现为:

第一,缺少统一标准和规范。智慧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等来约束和指导,不同系统之间接口复杂,不易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协同,有形成“智能孤岛”的可能。

第二,亟待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和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对涉及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支持。商业模式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资和管理,未能有效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缺少核心技术及产品,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大部分核心技术、产品依赖国外;基础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技术支撑能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带动,发展后劲不足。

五、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

结合滨海新区建设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加快电子政务网络、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各相关部门建立相应制度规范,加快新区在物联网、云计算、通信与网络等领域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标准的完善和实行;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结合新区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研究智慧滨海指标体系,量化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智慧滨海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

5.2 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充实新区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重点行业管理部门、功能区信息化人员力量,确保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成立机关事业单位,统筹新区信息化技术服务工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开发,引进高层次和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建立智慧城市专业人才培养机构。

5.3 强化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对新区范围内技术优势明显、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内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其承担起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任务。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突破高端芯片、关键组件、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占领科技制高点,减少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着力夯实信息安全基础,确保城市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5.4 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将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列入区域重点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培养一批核心骨干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创新商业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扩大投资渠道。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支持、引导公共性、基础性、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化投入,支持、吸引IT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推动物联网等产业迅速发展,带动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的城市在中国(EB/OL)2009.02.http:///cn/severices/bes.iibv

2. 曼纽尔・卡斯泰尔著,崔保国译.信息化城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10

3. 高玲玲,卢杰民,胡剑瑛.智慧驱动城市变革[J].上海信息化,2009(12):33-35

4. 张公忠.智慧城市与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2):14-18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毕业生跟踪调查 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81-02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城乡规划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设立的地理学类应用性理科专业。该专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全国已有158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背景,面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重要问题,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显著增加。但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我国大多数院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尽人意。最近几年一些学者从自身院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出发,基于就业视角进行了探讨,多数学者认为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专业方向不明和定位模糊,导致不能明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行业需求面向,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一个新兴的地方本科院校,2002年在城市规划、地质工程等工科专业基础上开设城乡规划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至今有6届毕业生。专业开设之初与多数院校一样,由于相关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存在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庞杂、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定期对毕业生去向进行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并加以仔细研究,从而明确本专业毕业生服务面向的主导行业和领域,从而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特色定位。

二、毕业生跟踪调查实证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7-2012历届毕业生,调查样本容量为287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毕业生去向、工作单位性质及类别、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情况等。调查方法是直接访谈法,通过召开毕业生校友座谈会、网络调查、电话回访等多种途径,向毕业生本人或知情者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更新毕业生去向的最新信息,并进行分类汇总,对历届毕业生去向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1)显示了2007-2012年历届毕业生去向的总体状况:到私企、国企、外企等各类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占67.6%,到政府机关管理部门工作的毕业生占9.4%,到科研设计、教学等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4.2%,考研的毕业生占16%,出国、参军等其他毕业生占2.8%。

把企业按照私企、国企(石油企业、农垦企业等)、其他企业(外资、三资企业等)分类统计,结果(表2)显示2007-2012届所有毕业生中,90.2%到私企工作,4.1%到国企工作,5.7%到其他企业工作。

对2007-2012届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情况进行分析(表3),到与本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总体在50.5%,其他与本专业不对口的占49.5%,虽然历届有所波动,但专业对口率有上升的趋势。

把与专业对口的企业类别细分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城乡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土地房地产估价公司、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等,并针对历届毕业生进行统计如表4。结果显示,总体上2007-2012届毕业生到土地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城乡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土地勘测规划设计公司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达到59.2%,到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为22.4%,还有18.4%的毕业生到土地房地产估价公司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历届到不同类别公司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但是最近的2012届毕业生到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达到100%。

历届毕业生中,进入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占51.3%,主要包括城乡规划部门、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环保部门、政府综合部门等,其中本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的是城乡建设和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占81.3%。还有一些毕业生到乡镇政府等农村基层从事国土、规划管理等工作,这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充分体现。在进入各级政府机关及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毕业生中,在哈尔滨、大连、厦门、呼和浩特等大城市从事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等工作的仅占28%,其余72%都是到县级或县级以下的中小城市从事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等工作。在进入各级政府机关及行政管理部门的毕业生中,只有25.9%的毕业生是当年毕业前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录用的,其余毕业生基本都是在毕业后或次年进入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

考取研究生一直是本专业部分毕业生的去向之一。毕业当年考取国内研究生的学生占81.3%,另外还有18.7%的毕业生是次年考取的。在这里仅对考取国内研究生的院校及专业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在考取国内研究生的毕业生中,考取地理学科的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方向的占总人数的58.7%;考取生态、资源环境类的占19.6%;考取农林遥感类的占6.5%;考取土地资源管理等经济管理类的占15.2%。在考取国内研究生的毕业生中,院校类型有师范类、农林类、综合类(含理工类)、地矿类、科研院所等,考取211院校的占56.5%。历届考研率变动较大,主要是受当年生源的影响较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