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习生物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中生;生物;方法
1.涉及内容广泛,理解程度不深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广泛的、多样的,其中夹杂着很多不同学科的专业性问题,生物是关于生物本质现象和生物活动周期的一门学科,对我国各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因为生物知识的内容比较广泛,才导致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对问题和内容难以理解,对生物的研究造成阻碍,无法掌握生物的基础内容,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结构。
2.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缺乏学习生物的专业素质
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长期受到传统生物教学方法的影响,自身的思维想象能力受到抑制,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生物课堂上的注意力也因此下降,进而无法保证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另外,高中生没有正确认识生物课程,在思维开拓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学生没有建立高效的学习模式,导致学到的生物知识既没有得到充分掌握,而且还会容易出现混淆凌乱的情况,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下降。
3.缺乏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水平不够
兴趣往往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不过,在现实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缺乏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上课不积极, 时刻处于被动地位。此外,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部分生物教师的教学模式保守、落后,使得学生也面临着不理想的发 展局面,学习环境过于枯燥,学生学习生物缺乏动力,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困境之中。
二、高中生提高生物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
1.增强课堂教学的实力和水平,调动学生积极性
第一,我们应当围绕生物特点展开教学,让学生真正明白生物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提高对生物学习的自信心。第二,注重生物课堂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实现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另外,老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周边环境强化学生对生物的认知,以实际存在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欲望。
2.符合时展轨迹,创新学校教学模式
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学校的教学过程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当今我国生物教学必须紧扣当今时代的发展进程,利用新颖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加深对生物的理解程度,以此来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学校应当加快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途径激发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辅助学生的有效学习
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老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关注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订符合要求的教学方案。另外,老师应当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专业能力,不断积累经验以提高学生在生物方面的学习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高中生在学习生物时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应当准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学生的影响,制订合理的对策和方法予以解决,进而增强学生的生物专业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实验观察方法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实验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实验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3)动态观察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做笔记的方法俗话说得好,“一个好脑壳比不上一个烂笔头”。一个人的记忆总是有限的,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随时做读书笔记。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阅读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标明出处。②卡片笔记,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听讲笔记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观察笔记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才能较好地把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已经证明:学完某种知识后,如果马上回忆,能全部回忆出来,隔一天后,所学知识仅保持33℅;一星期后保持25℅左右。据此看出,大脑对知识的遗忘,呈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及时复习。1、循序渐进式复习。先复习一些基础知识,让知识穿线,再复习关键问题,形成知识节点,最后复习重难点,形成知识网络。2、比较复习法。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横向比较,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鱼类、鸟类、哺乳类运动系统的构成及其运动方式的比较,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牙齿的结构功能比较等等。3、纵向复习法。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较,第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概念上的区别;第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基本过程的区别;第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二、浓缩记忆法
抓住关键词核心词记忆。如植物细胞的结构可简记为“壁、膜、质、核、叶、液”。人体的系统通过谐音简记为“寻呼云内神秘小生”,“寻”、“云”、“小”分别是“循”、“运”、“消”的谐音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可简记为“擦--滴--撕--放--盖--染--吸”。很多繁杂无序的知识可用此方法记忆,能够简明扼要地统揽知识要点,纲举目张,以达到快速掌握知识事半功倍的目的。只要实践中注意总结,是可以办到的。
三、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法可以解决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开花结果一节,由开花到结果联系密切,花的结构弄不明白,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就无从谈起。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比较好地展示花的子房到果实的孕育过程。实验探究的好处在于化抽象为直观,化间接为直接,避免空洞无物。生物教学中有些理论性的内容要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如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可以设置对照实验来验证,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
四、兴趣学习法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所谓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与人们的需要密切相关,人饿了,就会对食物感兴趣;爱打扮的姑娘对服装感兴趣;正是因为有兴趣,东汉时的张衡才整夜整夜地数星星,然后绘成星宿图。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可以引导人们不断进取,也能帮助人们加强记忆。
在心理学中,兴趣可分为有趣、乐趣、志趣,它们虽然都有助于学习,但又各不相同。有趣常常是稍纵即逝,一笑了之;乐趣则常常表现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靠客观事物的诱发而产生;志趣则带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是最高级的形态,它可以使人似酔如痴,废寝忘食。所以得使兴趣不断升华,把它与志向结合起来,从而让兴趣在记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如开花与结果一节,就果实是怎样由花发育来的,在师生交流中,可做如下诱导性设计:花包括哪几部分?花的主要部分又是什么?子房包括哪几部分?子房又是怎样形成果实的?诸如此类,若结合实物或多媒体层层设问,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就可以将花到果实的形成过程形象地一步一步地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下去。在兴趣教学过程中,也要使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体会到求知还需要毅力;认同学习非但靠自己的聪明,也需要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才智与意志品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兴趣在学习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一、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划分优质的学习小组,在划分学习小组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做到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的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根据层次划分的结果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的原则是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无序组合,确保每个学习小组内既有优等生,也有中等生与差等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综合的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其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
例如,我班共有48名学生,根据学生多次生物成绩考核的结果以及学生平时的表现等,我们将学生划分成了四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然后将全班划分成了12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拥有优、良、中、差生各一名。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们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理念。
二、选取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有适合学生进行合作探讨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探究性
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合作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具有合作性
合作性是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单独一名学生完成时较为困难,合作学习才可以完成。
而对于一些新学习的教学内容,则需要老师的讲解才可以进行,不能够盲目的进行合作学习。在以上条件的保障下,才可以选取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为例:在学习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2”时,首先我讲解了该实验的主要方法、过程,然后让学生探讨在孟德尔实验条件下的各种遗传因子的组合,通过探讨发现遗传因子的遗传规律。在学习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时,我让学生结合细胞的各种分裂方式的分裂时期,分析可能出现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时期。这些内容的选取,都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些问题的探讨意义,可以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带着疑问高效进行,提高学生的探索、分析能力。
三、教师指导,学生探讨
进行合作学习教学,并不代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处于空闲的位置,相反,由于学生能力的有限,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充当一个合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帮助。在目前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展合作,或者合作起来困难较大,导致合作学习无法正常开展。这时候,教师需要及时的站出来,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方向,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教学课为例: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内容,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没有清楚的认识。于是,我让学生结合课本以及前两节内容归纳两者的关系。以血糖平衡调节为例,我发现学生在看到这个讨论题目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切入开始讨论,我向学生给予了一些提示:首先要分析影响血糖的激素是哪种,学生回答是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我接着问:“那么这两种激素是由什么分泌来的呢?”学生回答:“胰岛A细胞与胰岛B细胞”;随后,我又问学生:“那么是什么在控制这两个细胞的分泌呢?”学生回答:“下丘脑。”这样,对于血糖平行的调节就转换到了下丘脑对细胞分泌激素的控制,这就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学生根据我的办法,自己分析出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体温调节的流程。
四、合作进行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是生物理论的实践基础,合作学习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也有很大的作用。许多高中生物实验的过程比较烦琐,注意事项较多,学生单独进行实验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因此,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生物实验就会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而部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表较强,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进行生物实验,可以缩短实验的实践,产生更高的实验教学效果。
五、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1.学生积极性不高,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
当出现这种问题时,教师需要考虑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否具有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内容的趣味性。
2.优等生表现时间多,差等生表现不足
这种情况是由于优等生急于表现、差等生信心不足的心理,教师应该抽出时间与小组学生多沟通交流,促进组内和谐。
3.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信任度不够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甚至争论,当这些问题出现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
关键词:兴趣培养;学生;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34-01
1.教师要有个人的魅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重视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把第一堂物理课上得很精彩,使学生听得入迷,认为听老师讲物理课是一种享受,从而感到高兴和愉快,并认为物理不难学,由此产生一种想要学好物理的信念,这样就初步建立起了学好物理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然这是建立在教师对物理教学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1物理老师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有渊博的其他知识,比如你很精通维修电器,而且在上课时能穿插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电器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新鲜,很好奇,对老师很钦佩,就增强了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1.2有幽默感的通俗教学艺术,学生就感觉到学习物理就象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他们不感觉到学习物理是抽象的,而是比较容易的,这样学生就主动地愿意去学习物理。
2.课堂上多做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公式、定律、概念,是我们的物理先辈们经过长期的、不断的艰苦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通过不断做实验得出的结论。因此学生要真正掌握比较抽象的物理理论,光靠老师口述讲评还不行,这样很抽象,学生想象不到具体的物理情景,理解起来就非常困难。如果我们把理论回归现实,用实验来展示给同学们看,这样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除此之外物理教师还应自己动手,制造一些简单的物理教具,特别是学生难以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概念的地方,应反复琢磨,想方设法制造简单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在这方面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段话:"实验的教学价值时常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对学生而言,那种自己做的,常引起错误的实验仪器,比仔细调整过,因而他易于相信它而不敢弄坏的仪器,学到的更多。"这对物理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好的启发。慢慢地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对物理学习的强大动力,想要进一步学好它。比如我在讲解"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这一节课时,其中一项是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多数同学不能理解成反比例的关系,于是我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每天我们都要骑自行车上学,我们希望公路宽一点好、还是窄一点好?多数同学回答是:"宽一点好。""为什么?"这时候就有一个声音:"公路宽骑得快,没有拥堵现象,很自由啊"。这就对了,公路越宽不就是阻碍越小吗?就象刚才讲到的电阻,横截面积越大,阻碍作用就越小,电阻就越小,这就是成反比。经过这样举例讲解之后,同学们很快就懂得了这种关系。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印象。
3.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适时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的教育与多媒体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食物、挂图、幻灯来教学,既要有传统的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又要用多媒体将静态变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的教学,具有多种感官参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多彩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4.老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反馈,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社会在变化,教育也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因此老师也要变化,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学习好的,教师应公平的面对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和挖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不断吸取各科教学方法中的精华,构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又要适时地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适当地给予学生点拨、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既要交给学生知识,又要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别的,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
农村学生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容易产生自卑,性格易内向,冒险和探索意识不强。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卫生指导,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特殊性都需要教师认真加以研究和对待。我们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适应学生的需求。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趁热打铁。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享受到学习带来成功的快乐,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最后,多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我们学校经常举行小制作比赛,科技创新活动等,既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动手带来的快乐,又通过实践学到了物理知识,一箭双雕。让同学们感受到知识的海洋是无穷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我们还可播放"神五"、 "神六"的发射与回收的短片,让同学们觉得物理在我们身边,感受科技带来的伟大力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5.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讲台上是老师,课后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有话对你说,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要认真听学生对你说的每一句话,要知道这就是他对你的信任,他也把你当成了朋友。有了相互的信任之后,学习就不在是负担,而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显然兴趣就有了。
一、构建知识网络
我们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一)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
生物知识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二)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
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二、完善理论体系
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一)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
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内环境自稳态理论的前提是弄懂pH值、体温、血压、血糖、渗透压、氧分压、电解质浓度等;同样,生态平衡理论的运用也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二)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
(三)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
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四)提高解题技巧
近几年生物学高考题目主要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非选择题有填充题、分析说明题、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题。题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审题,搞清每一道题命题教师的考核意图;其次,要学会区分对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接着,要知道生物符号的特殊含义和正确写法;最后,要具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四、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五、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谁或什么结构
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怎样发生的
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知识、熟悉理论,还应当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科技意识、训练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授课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35-01
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认为生物“易学难记;知识点好掌握,题目不好做;知道的多,成绩并不高。”等已成为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对知识点的识记不够全面、准确;为识记而识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不够深刻,使活知识僵化,以致应用能力较差。为了准确识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运用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点生物课中提高学习效率的体会,希望能给师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
观察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有一部分同学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课前无准备,一无知识上的准备,没有预习习惯;二无物质上的准备,连教材、资料等都没有提前摆好;三无思想上的准备,思维的兴奋点没有转向课堂学习。
(二)课上不专心,一心二用,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没有互动,甚至背道而驰;机械记录,被动接受,教师写什么就抄什么,思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听评书型,上生物课没有动手的习惯。只有彻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才能具备改进学习方法的前提保证。
二、提高生物课学习效率的方法与策略
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和生物规律出发,在生物课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应把握以下几点:
1、预习后再听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在教师围绕“四精”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的要求下,预习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此,学生课前应根据教师安排的预习提纲和问题,认真预习。预习的重点对象是教材,做到预习后思考及课后练习,做到预习有笔记,带着预习疑问去听课。
2、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同步。在生物课中,学习活动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进行的,学习方法体现在教法的设计中,而教法的实施又促进了学法的转变。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调动自己的一切积极因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整个班级教学活动保持同步。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局外人和旁观者,从而达到师生互动、和谐共鸣的效果。
3、学会听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十万个为什么?”,“问题是学习生物的心脏”。解决问题是生物学习的首要任务,通过解题巩固和检查了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说,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生物能力高低的标准。学会生物解题,提高解题能力一般都要经历从简单模仿到反复练习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长期过程。从解题能力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在新课、作业和测试讲评课中,学生应主动与教师配合,积极参与解题思路探索,积极完成课堂练习。学生要注意理解教师对例题中已知条件与设问间内在必然联系的分析,重视教师对解题思路和步骤的归纳,重视在讲解典型例题中对各种解题模式的归纳,就相当于增长了思考的时间,也就等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重视养成解题的自觉领悟和自觉分析习惯,不搞“题海战术”,从而形成解题先易后难、“先死后活”。在解题学习活动中应区分例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的不同,既要学习怎样解题、更要理解教师为什么这样解题。不但要学习教师对例题解法的分析,而且要领悟教师对概念、定律的理解,实际应用过程中知识发生、发展、形成中所蕴含的生物思想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 物理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09-01
一、前 言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习这东西感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物理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观念以及方法等各方面问题的认识倾向。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是学生在认知活动方面个性倾向的具体表现,是物理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很大帮助。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物理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对这门课程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是何等重要。
二、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1.自我发掘 激发兴趣
物理学有自身的趣味性,物理学本身的兴趣源就在于它和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事以及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联系很密切。若把这些兴趣源与物理知识传授相结合,把蕴藏在知识之中的浓厚的兴趣源给它发掘出来,从而可以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摩擦力时,可首先提出,车为什么能跑?若所有公路全是光滑的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材一提出,学生立刻就想象地讨论起来。又如在电磁感应时,讲授前,用一导线把一灯炮接成回路,然后提出,这个灯会亮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电子表源不会亮后,教师若演示灯亮了,这又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迫切地想知道其原因,于是开始授课,效果当然就很好。
2.横向联合 激发兴趣
如果把物理学本身的兴趣源叫做纵向源,那么,相对纵向源来说还有一些横向兴趣源,也就是物理学还具有跨学科联系的特征,它和数学、化学、语文、哲学、历史、音乐、诗歌、地理乃至体育都有联系。这给物理兴趣教学又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兴趣源,如果在教学中能利用好这个“横向联合”,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经济效应”。例如在讲相对运动时,给学生唱一首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学生在兴趣中解释了“游”和“走”的参照物。这是“音乐和物理”的联合,如在布朗运动时提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与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有矛盾吗?这是“哲学和物理”联合的问题。当然还有许多横向联合的例子,实践告诉我通过“横向联合,多种经营”的方式,使用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是枯燥无味,而是津津有味。
3.深入浅出 激发兴趣
所谓“深入浅出”就是把难以理解的概念,有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易理解,牢记忆,快解题。例如物理课本中的左右手定则,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水平上可以说这个定则是淋漓致尽地把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安培力(洛仑兹力)方向间复杂关系通俗地表达出来,非常好记,受益几代人。例如在讲横波波形图上对应质点的振动方向时,经进分析后提出一个判定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之间关系办法:波上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在质点处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划一条线段a,再划另外一条线段b垂直于线段a, 两条线段之间直角没有波穿过,则质点的振动方向为线段b方向,如图所示:
这样在机械波上的质点的振动方向通俗易懂的表现出来了,非常记住,在做这方面的相关题时,更是方便又快捷。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深奥,也不难学,做题也简单,从而消除了心理上的障碍,自然地对物理的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
4.把握心理 激发兴趣
中学生都具有探求知识的好奇心理,可以创设一些与此同时学生常规认识相反的情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去激发兴趣。例如可以在黑板上写上这样的算式: 0.5L+0.5L=1L吗?学生立刻对此深感疑惑不解,产生好奇心,急待着教师去解释。就在这时,完成0.5L水与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在看到混合液的体积小于原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后,学生的兴趣已经委浓厚了,再让学生追其原因,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另外还有些学生,把一些已有解的难题拿来问教师,其心理是想考一考教师,实际上是想和教师比高低,让教师看得起他。这样老师可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答案,使学生感到在老师面前难题也可以做出来,这样也是激发兴趣之源。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出学习物理兴趣,这样,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三、 总 结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寻找兴趣源,而兴趣源又得靠每个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去挖掘、去创立,并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大脑系统充分得以开放,使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得到培养,学习得到进步。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对这篇论文的描写和总结,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的重要性,更清楚懂得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参考文献
[1] 彭忠学.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J].资阳报,2005-10
[2]《心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魏龙渝,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