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活现象 实验演示 科学探究

初中物理是物理的入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能用知识解释自然中的现象,理解其中的物理规律。但是学生们的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不能全面的把握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针对这样的状况,物理教学中催生出了两种物理教学方法:利用生活现象解释物理规律、利用物理实验证实物理规律。这两种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同等重要,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物理知识和掌握规律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的社会,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非常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为了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要求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伴随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理念的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不断出现。随手打开一些物理新教材,各种物理实验的内容就会映入眼帘,实验演示、利用实验探究成为了人们探究物理知识的重要内容。不少教师在进行物理课教学时,喜欢以实验来开始教学,认为物理实验就是物理探究,没有实验,探究就不会落实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探究非一定实验不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同样可以探究,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正视探究,理解探究的本质,将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相融合,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精神实质,因此,我们也应重视利用生活现象搞好物理教学。

一、不和谐的“音符”

有一本教材,在物质的三态这一节,开篇开始有一个活动:加热冰,观察冰熔化过程中的变化,将水的不同状态下形状、体积填在表格中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设计,按照逻辑上来判断的话,无可厚非,也可以说符合探究的基本过程,但真的这样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觉得无趣,教学的时间会延迟,教学的效果不一定理想。通过实验得出水不同状态的形状和体积的结论对于水的三态的理解认识有多少作用,值得商榷。这个实验探究有必要吗?我们认为完全可以省略。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从小就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完全可以从生活出发,日常喝的水是液态的、冰川是固态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引出物质三态的知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提出探究的问题:水的三态有何特点,形状和体积有何特点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出其它物质的三态。这难道不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探究方法吗?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到学生学习联系实际进行探究解决问题,时间很快。这样讲解,即可缩短教学时间,同样可以保证教学效果。

冰的熔化实验设计的实质可能是为了突出科学探究的地位,但是单纯的物理演示实验是科学探究吗?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实验来证实吗?我觉得值得商榷。因为有的知识完全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解释的。

苏科版初二物理光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束手电筒或激光笔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用光屏接受到光斑,改变入射光束照射到平面镜的角度,观察光斑位置的变化。

这个实验能够从光斑位置的变化上证实光的反射定律,但是实验的效果不佳。手电筒或者激光器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到平面镜上的光路及反射的光路不能被学生直接观测到;再用一个光屏去接受光斑,学生不能单独完成实验;接受到的光斑有一定的大小,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时难度较大。实验费时较长,不易控制。这个实验是否完全需要?我看不是。因为这样的知识,完全可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加以解释。如用手电筒照射水面时看到的现象,通过动画可以直接观测到。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这样来描述科学探究:不同性质的问题提示我们进行不同的科学探究。有些探究要对物体、生命体和事件进行观察和描述,有些涉及到标本的收集,有些要做实验,有些要收集更多的信息,有些涉及到模型的制作。由此可见:科学的探究不只是单纯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只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收集到具体的实验数据,数据的结果只是给我们解释问题提供了证据。

初中的学生有了对事物和规律的理解力,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教学要尊重这一事实。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过程,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中的现象开展教学,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思考推理,归纳出结论从而获得概念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探究。实验演示的方法当然不可或缺,但两者正确的结合才会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不平衡的教学

液化这一节,某教材从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开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烧瓶,通过一个金属盘观察水滴的出现。总结出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从而解释雨的形成。这样一个实验有必要做吗?实验效果如何?

一般,进行该节教学在秋初,温度不高,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就可以看见瓶口处的“白汽”,液化现象已经形成,再用金属盘制造雨不能说明雨的形成。该实验效果不好。

生活中液化的现象很多,完全可列举一些现象加以说明。如:冰棒外的包装纸外有小水珠,走进空调房间眼镜会模糊等。再有这些现象解释雨的形成,效果更为直接。

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是一个演示实验,其实验设计的实质可能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物理模型来解释和说明问题。实验设计的思想是正确的,但这个知识是否有建立模型的必要笔者不知是否考虑过?因为该实验完全可以进行间接解释,没有必要直接采用实验去验证。

物理的演示实验,大多是构建物理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到物理数据,通过精确的分析综合的办法得到结论。这是探究的一种方式,它适合在一些定量的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平时的物理概念性教学大都是定性的研究物理现象,得到一些初步的物理知识,所以利用生活中现象来进行教学是可行的。

上述内容说明,目前实验演示的教学有些已在认识上超过了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并且利用新兴的探究实验理论造成了实验重要的假象。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物理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生活的现象隐含物理知识,需要多种手段来研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和通过实验研究物理现象,获取知识,两者不可偏颇。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78.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引言

从本质上来说,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基础学科。一直以来,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与教育进程中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初中物理新教材《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继承《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重点强调了对学生实验动手技能的培养,不仅增设了对物理课程的实验要求,而且将学生必做的实验内容进行了详尽地描述。可以看出,新的课程理念赋予了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更加深刻的内涵。在初中物理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现有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更加丰富多彩的实验课程资源,使得物理实验资源多种多样。本文围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核心内容,研究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一、从实验设备中开发和利用

在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过程中,实验室的设备和器材往往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在实验室的“资源库”中,教师不仅需要懂得如何利用资源,而且要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在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要求下,教师除了要利用现有实验资源之外,还应对现有实验设备在功能上进行不断创新,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科研探索中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物多用”。例如,实验室的酒精灯通常用来加热用的,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创新性地将它应用到光学的实验中去。

这个实验的过程如下:先点燃放置于桌面上的酒精灯,然后将被测试物体置于酒精灯火焰附近,这时,如果观测者透过火焰观察被测物体,可以观察到该物体发生了变形,且处于不断跳动的状态中。其原因是酒精灯火焰加热了附近的空气,使得空气密度不均匀,并形成了对流现象,这时光经过该区域就不能维持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折射,导致观察到的被测物体发生了变形;再加上被加热的空气的密度本身并不稳定,致使观察到的被测物体好像是跳动着的。从这一简单的物理实验中可以看到,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不再沿着直线进行传播。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所利用到的实验器材只是平时用于其他实验的简单器材(酒精灯),这就做到了一物多用和灵活运用。

二、从日常生活中开发与利用

如果能够利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来进行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感觉到物理学科的奥秘和真实感,而且可以大大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切身体会物理与日常生活、物理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他们周围可以用来作为实验用品的资源到处都是,只要教师用心观察,实验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异常丰富。

例如,我们经常注意到当下社会中的饮料品牌琳琅满目,但是这些花花绿绿的饮料瓶很少得到正常回收。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不仅要想,这些饮料瓶对学生来讲非常熟悉,如果能够利用它们来进行初中物理实验,不仅让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感同身受,同时也启发了学生进行更多的能够利用身边资源的物理实验。下面的例子就是利用几个饮料瓶进行的物理实验:

在初中物理讲到力的作用及其三要素时,教师可带上几个饮料瓶,并指导学生利用双手用力挤压饮料瓶。当饮料瓶在挤压作用下产生了不同方向及程度的扭曲变形时,这时教师可以解释在力的作用物体产生的物理现象。在此基础上,如果继续引导学生改变力的大小,这时饮料瓶的变形程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时教师可以继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在进一步讲解液体压强的时候,教师可在一个饮料瓶的开口处贴上一层有弹性的橡皮膜,并将饮料瓶倒置放入水中,橡皮膜就会向里凹,这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存在。如果用小针在饮料瓶的侧壁扎上几个高度不同的针孔,这时可以观察到从不同针孔流出水流的喷射距离是不同的,这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上述实验资源均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环境中,有的在课堂上随时可取,实验中所展现出来的规律也十分有趣,不仅可以让学生切身感知物理的现象与本质,而且可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验仪器,并在实验课堂加以利用。

三、从亲身体验中开发与利用

这种实验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来完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这样的方式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最为生动、最为难忘的亲身感受。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生热的物理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摩擦脸颊,片刻后让学生用手背靠近脸颊去感受脸颊的辐射传热现象。再如,在讲解压强问题时,可引导学生用两手食指沿相反方向挤压铅笔的两端,使铅笔保持平衡。这时询问学生不同手指所感受到痛感的异同,然后让学生去观察食指留下的不同痕迹,最后再启发学生去讨论压强与受力面积及压力之间的关系,此时这些物理现象显得更加自然与真实。课堂实践证明,从学生亲身体验中开发和利用的实验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物理概念和创造性地获得物理知识,教学效果往往要比教材上所举的例子更加简单和生动,学生更易于接受。这些实验均是在课堂上随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与传统实验方法相辅相成。

四、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对实现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它将不仅有助于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创新,也有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设计,更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验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继光.《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实验变化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0):47-48.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第3篇

教学方法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教师掌握了较好的教学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对我们的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生认真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物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的中专学校物理教师,都是从狭窄的专业模式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大学时代学习的知识很多已经陈旧、过时,如果试图靠吃老本,那是绝对行不通的,是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青少年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正常答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然而当今学生这个“杯子”起来越大了,如果教师还靠自己桶里原来那么点水,怎么能够学生舀的呢?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应有一桶流动的水。常言道:流水不腐,即我们的知识应该吐故纳新,使我们具有一桶永远是新鲜的水,富有营养,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水。中专物理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以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运用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这种现象对目前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成为“瓶颈”因素,严重地制约与阻碍了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发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中学物理教学,使中专物理知识与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知识更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2 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专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2.1 上好“引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中专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差异,且与其它学科联系不大,就像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象历届学生,努力争取成功。”比如在上第一堂课时对学生说我们先来看个小魔术,然后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杯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出倒杯纸托水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设计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接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3 培养学生“三种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中专物理教学过程突出强调:观察、实验、思维、运用,这也是物理教学的特点,所以中专物理教学中应突出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即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中专物理教学实践操作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仅仅依靠以上“三种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细化分解为:①观察能力;②注意能力;③记忆能力;④实验操作能力;⑤积累资料能力;⑥讨论能力。这样,使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表现为具体性、分层性和可操作性。

3.1 培养观察能力。物理知识往往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所以要想使学生学会、学活物理知识,必须培养观察能力。无论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操作实验,都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同时还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这样,使学生养成“见物思理”和“以物讲理”的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2 培养实践能力。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环境的创设”、“提问的设计”以及“课外知识的穿插”等手段,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提倡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农村科技教育;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物理学知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有些物理知识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积累出来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反过来又丰富了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尤其是在农村初中,某些生产和生活中的活动就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与现实生活联系极为密切。因此要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在生产实际和现实生活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教学条件差的农村学校,物理实验配置不达标,实验教学很难开展,在这种条件下,深入农村现实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用物理知识指导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更有现实意义。也是促进农村科学和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面就初中物理知识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运用以及如何结合农村科技教育进行物理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力学知识在农村科技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1.重力的应用

重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如农村盖房砌墙壁时,测试墙壁是否垂直,经常要用到重锤线;做踢毽子活动用的毽子时,往往栓几枚铜钱之类的金属器件,是为了增加毽子下落的速度,控制下落的方向;农村盖房子前,砸实地基需要重力。如果没有重力,无法想象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喝水时,水倒不进嘴里;飞起的垃圾不能回落到地面,将永远漂浮在空气中,整个自然界每天都会像沙尘暴一样,没有蓝天,也看不到白云;树叶和果实也不会落到地上,而是像失重一样飘在空中。在教学重力一节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这些常见的实例进行讨论,让学生再举出类似的实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验生产生活中重力的应用。

2.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摩擦力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皮带运输机运输传送物品利用的是物品和皮带之间的静摩擦力。摩擦力既有有利于我们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如人步行靠的是鞋与地面的摩擦力,光滑的表面上行走是非常困难的,如泥泞的路上行走容易摔跤,就是因为接触面摩擦力太小的原因;汽车在雪地上行进时容易打滑,也是因为雪地光滑,摩擦力小的缘故;轮胎表面和鞋底常常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是为了增加接触地面的粗糙程度加大摩擦力而顺利的通行;机械零件运转都要加一定的油是为了降低组件间的摩擦,有利于机器良好的工作;犁地铁犁、道具越尖锐锋利,工作效率就越高,都是为了减少摩擦。因此,利用在课本中学的摩擦力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要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对不利于我们的摩擦力,应尽量想方设法减少摩擦。

3.杠杆的应用

杠杆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如杆秤、撬杠、铡刀、跷跷板等都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到的剪刀、钳子、筷子、镊子等也是杠杆原理的简单利用。在利用这些工具工作时,结合杠杆的工作原理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实现省力和提高工作效率两个目标。

4.压强的应用

压强的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中也是极其广泛的。固体压强的应用:如履带式拖拉机靠着它宽宽的履带,可以很容易的在松软的田地里耕作,宽宽的履带使受力面积增大,所以压强很小;滑雪板做的又宽又长也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雪地的压强,而平滑的滑雪等等。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应用:如抽水灌溉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涵洞和虹吸现象是利用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原理应用;汽车、拖拉机液压刹车和自动卸货装置一般都是利用液体传递压强的原理。

可见,物理力学知识在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阔的,也是极为常见的,同时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劳动时时处处体现着力学知识。因此,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产生活的体验中去感受力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相关,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树立尊重科学,探究科学,应用科学的精神。

二、热学知识在农村科技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热学知识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吃喝拉撒睡都离不开大量的热学物理知识。如我们的一日三餐,美味佳肴,饭菜的加热与烹饪都离不开热学物理知识;冬季取暖更离不开热学物理知识;家家户户用的太阳能和热水袋也包含着许多热学知识和原理;柴油发动机工作时,水箱严禁缺水;家用电器的外壳都有散热孔等等都是热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例子。在农业生产中,冬季温室大棚要用草甸子进行保暖;冬季许多花草的养殖都要移入室内或避风向阳的地方养植;有的还要给小树穿上“棉衣”系上草绳或绑上稻草,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暖水瓶的保温技术原理,暖水袋的使用,土暖气的热传导,保温桶的使用等等都是常见的热学原理的应用。随着人们热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最近盖房子都要对房体和房子的房顶用泡沫板材进行保温处理,大大提高了隔热和保暖的效果。所有这些都是学生耳闻目睹的,经常见到的,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学生随时都能体验到的。

三、光、声现象在农村科技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光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没有光的世界,整个宇宙将陷入黑暗之中,所有的生物将无法生存,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光的重要性。白天我们需要阳光,夜晚我们需要灯光。电影电视、照相录像都是光学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案例。穿衣镜、望远镜、眼镜的配戴内含着光学原理;红蓝白等各种颜色的光谱不同形成了雨后彩虹;海上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独特的海市蜃楼奇观;日月食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自然现象;另外,根据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不同要求,可选择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彩灯、霓虹灯;车辆根据不同需求也设计了远光灯、近光灯、示宽灯、雾灯、报警灯等各种灯光,并根据光学原理对各种灯光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作了相关规定。潜望镜是通过直角管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影象通过两次折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象;当物距小于相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象,所以放大镜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手电筒聚光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灯泡发出的光照在反光环上,并反射至前方,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通过调节入射角大小来完成聚光。

四、电学知识农村科技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与我们的关系更加密切了,电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我们真正掌握了电的知识。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随处可见,工厂企业、交通运输、农业灌溉、生产、收获都要用到电,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电,电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农村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的应用。家用电器离不开电,工业电器离不开电,农业电器如打米机、脱粒机、饲料机等等都离不开电,农业灌溉系统离不开电,工农业产品运输离不开电,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离不开电,农村电视广播离不开电。假设没有电,电动机转动不了,电力机械运行不了,所有电器工作不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电气化,教育现代化等等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用好电学知识,让电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哈工大.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J].北京教育,2009-05.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景 培养 学习 情趣

在实施新课程标中教学实验改革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生活和物理、物理与社会”紧密相连,是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一、贴近生活、融入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迫切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五彩缤纷的世界、千变万化的大自然、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知识时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为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遐想的空间。雨后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吗?为什么打雷下雨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太阳光是一种单色光吗?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白炽灯泡和电熨斗,电流通过时,为什么白炽灯泡和电熨斗热得发红,而与白炽灯泡和电熨斗相连的导线却不会发热?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手机和电话靠什么把声音传递到几千里以外的地方的?彩电为什么会有五彩缤纷的画面?一系列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在同学们的质疑声中,通过教师的释疑解惑和同学们相互讨论,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入了物理学的神圣殿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迫切感,缩短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物理学不再神秘、空洞,也为教师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了精彩的伏笔。

二、动手、动脑、合作、探究,搭建学生学习物理学的舞台

新课程标中教学实验改革,注重要求每一位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舞台还给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和表演的舞台,为每一位莘莘学子提供探究知识的遐想天地。为此,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从应试教育的主导者转型为素质教育的引导者,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走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协作探究的教学之路。在讲授“生活中的透镜”一课时,我把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教学设备引入课堂,学生分小组了解教学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讨论试验步骤、协作探究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教学设备的光学原理和成像特点。在讲授“声音的产生”一课时,通过同学们敲击鼓、锣、音叉等教具,听其声,观其形,了解振动产生的奥妙,掌握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在讲授“电流的磁场”一课时,学生分组演示“奥斯特试验”过程,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合作探究现象背后的奥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使引导者、参与者、也是学习者,和学生平等交流互动,作“点睛”之笔。

三、合作学习、明确目标,构建学习的新模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个体学生成功的范例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认为:“优秀的学生同样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有效利用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和导向效应,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优等生、中等生、问题生有意识地分配到同一个学习小组中,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通过优秀学生辅导和带动同一小组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他们“捏合”成一个有竞争意识的整体。

我所教的八年级有一位男同学,学习成绩一般,有厌学情绪。我有意识地把他和邻座的几个孩子分配在一个学习小组中,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学习成绩中上,确定的学习目标是期末考试要赶上小组的至少一位成员。由于目的明确、标准适当,该学生的学习在一段时间内明显提高。在不同的小组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用一个小集体的荣誉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平等交流、融入课堂,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了解相关物理名词的含义,认识光的反射规律;

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对探究活动的体验;

3.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和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通过有效体验弥补学生对光反射现象感性认识的不足.

实验器材

教师:魔术箱、圆形玻璃缸、大功率激光笔、自制激光器、蚊香、挡板、火柴、小瓷砖、泡沫板、毛巾、平面镜、手电筒等.

学生:圆形玻璃缸、大功率激光笔、自制激光器、蚊香、挡板、火柴、小瓷砖.

教学过程

一、引入光的反射从魔术箱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用魔术箱的形式引入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从器材的设计到制作就花了很长时间,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被激发出来,特别是实验现象对前面所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学生的思维也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图1所示)

二、认识光的反射

过渡:你能不能不将遮光板拿掉,也能将激光从玻璃缸的A点射入B点射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其继续探究的欲望,如图2所示)

过渡:成功了吧!那同学们能不能将刚才实验中光的传播路径在老师提供的图3纸上大致画出来呢?

(设计意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作图能力,又为引入光的反射的相关名词做准备)

师:刚才像同学们这样实验所做的光线由A射到O,再由O射到B,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为光的反射.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光的反射.

三、体验光的反射

1.介绍相关名词

师: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名词,我们把射向平面镜这条光线称为光线的入射光线,用AO表示;射到平面镜上的这一点,称为入射点,用O表示;经过平面镜反射回去的光线称为反射光线,而平面镜此时称为反射面.

过渡:我们已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那么光在反射时有怎样的特点呢?

2.光的反射初体验

观察光的反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图4).

(设计意图:虽然,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生活中的环境很难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光反射时有怎样的特点,学生感知就更少了,笔者设计的原创器材既能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又能让学生感知光反射时有哪些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器材在制作和选择上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为后面的光的反射规律的猜想做铺垫,实验的猜想是建立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的,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实验基础上,不是为了猜想而猜想或是看了书“帮助”老师猜想,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入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相关名词,进而引导学生猜想光反射时遵循怎样的规律)

器材说明:挡板以及板上的方格,能够让学生在体验光反射时,感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相当于某“线”对称,为引入法线概念打下伏笔,同时也能让学生感知“三线共面”为猜想服务,另外,上方的玻璃盖上,标注了一些半圆孔,也为学生体验对称性留下思维空间.

3.猜想假设

四、探究光的反射

师:介绍探究所用的器材(图5),提醒板的这一侧可以向后折.

(设计意图:器材的使用一定在让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做实验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师:现在小组同学选择一个喜欢的猜想,先讨论一下实验方案,然后再动手探究,待会儿请同学把他们实验过程和结论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应用光的反射

完成任务:小明用激光笔对准平面镜上的O点入射时,反射光线恰好经过P点.

思考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找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师:如果有了方法,在老师发的图6上,动手试一试,小组同学也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师:请同学来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下,他用什么方法找出了入射光线.

(设计意图:本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比单纯的练习巩固更符合新课程标准)

六、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渡:光的反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同学们来观察这样一个现象,这是一条毛巾,毛巾上贴了一个平面镜,如果老师用手电同时照在毛巾和平面镜上,你觉得哪个更亮?

(设计意图:选择表面明显粗糙的毛巾和泡沫与平面镜形成强烈对比,让学生很快就能意识到由于反射面的不同其发生的反射形式不同)

师:为什么平面镜看起来总是暗的,而毛巾和泡沫反而亮一些呢?(思考一下后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很快能意识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

师小结: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七、拓展延伸

小盒子里有怎样的奥秘呢(小盒子已经被挡住,图7为解密版)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第7篇

在现代社会,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统计现象和概率问题。什么是统计与概率呢?简言之,统计就是收集和分析数据;概率就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统计学研究的就是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与传统的数学有一定的差异。与统计不同,概率虽然也研究随机现象,但其研究的基础还是定义和假设,这与传统数学很类似。在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统计内容涉及的是一些基础知识,概率内容侧重于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随机现象。

二、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是运有学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工具和方法。比如,加法交换律可以用“a+b=b+a”来表示,这就是一个数学模型。从本质上说,数学模型是一个以“系统”概念为基础的,应用数学语言对现象世界的事物实体抽象的“映像”。小学数学模型一般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

建立数学模型包括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和分析等一般步骤。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从实际生活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构建数学模型、最后解决问题的数学建模全过程。

三、如何在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不要求学生用高深的数学建模知识去为解决一些统计和概率问题。而是要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等基本统计活动和简单随机现象可能性的探究,逐步从实践的“操作”发展到理论的“构建”,虽然没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模的方法,但使学生经历了数学建模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下面以概率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一)知识梳理,为学习做铺垫

教师指导学生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讨论“掷一枚均匀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进行组内交流。

(二)深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创设情境,澄清问题。教师呈现系列问题:“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有多大”、“在数学上如何表示这种可能性”、“这个数值是怎么得出来的?”

2.引导实验,探究交流。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师提醒学生: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组实验完成后,全班讨论交流。主要从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整理、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交流,使学生认识各组实验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感受实验数据背后的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实质。

3.理论分析,诠释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表示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分析数学上是如何表示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理解在数学上如何用概率(一个大于零小于1的数值)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横向类比,纵向突破。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应用度统计的方法产生概率的过程之后,呈现给学生一类概率计算问题:如果这个硬币是均匀的,你如何去计算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并用掷骰子等问题做类比,结合生活经验对其概率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进行交流。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比较得出结论后,着重交流研究方法。

5.抽象概括,形成模型。组织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抽象出古典概率模型。如果随机事件发生有N个可能结合(N为有限个,即N

(三)总结反思,知识拓展

在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建立了古典概率模型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游戏双方获胜的概率相等),研究如何去设计一个符合指定要求的游戏方案等问题,以应用所学模型、拓展概率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用数据分析结果去判断与预测随机现象。在教学中,要借助日常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统计与概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直观感受。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范文第8篇

一、引言

光学中,人们经常面对物与像这两个基本物理概念。物和像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的物点和像点构成的集合,对于一定的光学器件,物点和像点是一一对应的。由物体发出的入射光束射到光学器件上(如平面镜或透镜),经过反射或折射形成出射光束,出射光束形成像点。真实性是旅游者渴望得到、并积极追求的一种经历,这种经历被认为是反映真实的、不掺假的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或者能够让旅游者接触这种生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于对市场需求的适应以及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旅游者总在努力寻找真实性却经常失败,原因归根于旅游并不总是能够让旅游者找到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形成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为此,本文借助了物与像的光学原理,从旅游者视角构建了物与像的真实性模型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的讨论。文中分析了旅游者在寻找真实的旅游经历时,如何将真实作为一种感觉,借助于旅游活动形成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使旅游主体凝视的客体具有更强的真实感,进而实现旅游者真实的自我。

二、物与像的概念界定

物与像是光学成像过程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讨论物与像的真实性模型的基础,其概念界定应首先通过光线和光束来进行。光线是表示光传播途径的有向几何线,它是光传播的方向,也是光能量的传播方向。光束是具有一定关系的光线的集合,即光波波阵面的法线的集合。

成像过程是由物发出的光束,射向成像系统,经成像系统出射,相交而形成像,即通过光束在成像系统前后形态的转变而实现的。物是入射光束的交汇点。其中,发散的入射光束的顶点,称实物;汇聚的入射光束的顶点,称虚物。光学成像过程中的物可以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物,也可以是前一个系统出射光束的交汇点,即光束的交汇点,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物。

光学成像过程中的物与旅游活动中的物(这里主要指旅游客体)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旅游活动中的成像过程也既可以是实物,此时该物发出的是发散光束;又可以是虚物,如舞台真实情形,真实的旅游客体(实物)以虚构的摹本而被复制到舞台上表演。在这种情况下,对旅游客体的模仿或模拟变得如此真实,即使舞台表演完全是假的(虚物),旅游者可能还是在追求一种真实性,即一种替换的、由旅游活动激发的真实性。

像是出射光束的交汇点。其中,实像是自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实际汇聚于一点的像;虚像是自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发散,而其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一点的像。也就是说,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汇聚在一起而成的像,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汇聚在一起而成像的。虚像是虚的,但人视网膜上的像是实在的。当人眼去看实像时,需要在汇聚光束汇聚成一点,又发散之后去看,这样人眼是将这个汇聚点当成物点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所以,人眼的观察不是区分实像和虚像的方法。

正如人眼可直接看到实像和虚像一样,旅游中真实的旅游客体本身(实物)不仅会产生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实像),还会引起旅游认知主体的猜疑(虚像)。当产生虚像时,旅游者感受不到旅游客体的真实性,会对原本真实的旅游客体产生怀疑,从而把真实视为非真实。

三、旅游中物与像的真实性模型分析

(一)旅游真实性的理论研究。真实一词最早用在博物馆,用来说明博物馆里的一切展品是否真实,其价值是否与某个价格相符合。后来这一词被引用到旅游业中,认为旅游的产生就是由于寻求真实性的某种欲望促使人们去经历旅游目的地的真实。

在旅游真实性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角度讨论了旅游真实性。在这几种真实性概念中,客观主义者与建构主义者坚持客体的真实性,后现代主义者则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客体真实性的概念,认为仿真比原物更加真实,已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超真实境界。

1、客观主义的真实性。客观主义认为真实存在于其他地方,存在于其他文化中。因此,人们总是幻想他者的生活才是真实的,要摆脱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不真实,就只有到别的地方、别的时段去寻找真实性。Boorstin认为:今天的旅游已丢失了往日的艺术,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处于隔离状态,轻信地欣赏着假事件而不管周围的真实世界。旅游者既没有获得真实性的能力,也没有追求真实性的愿望。MacCannell也认为旅游者出游的目的就是因为厌倦了日常生活中一成不变的非真实感受,需要到其他地方去寻求真实。Erving Goffman提出舞台真实这一说法,认为旅游行为就是演员间的表演,为了保证前台表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就必须保证后台的封闭性和神秘感。舞台表演具有一定象征性的真实性价值,旅游经历大多数属于旅游场合中的舞台真实经历。

2、建构主义的真实性。建构主义认为真实性不再是旅游客体的内在特性,而是客体所表达的一系列社会建构的符号或象征。旅游客体被旅游者体验为真实时,并不是因为它们内在上就那样,而是因为它们被当作了真实性的符号或象征。因此,真实性不是旅游活动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内在禀性,而是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被时代和外界赋予新的内容,真实性只能是相对而言,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

3、后现代主义的超真实。baudrillard认为后现代抹杀了真与假的界线,模拟变得如此真实,是一种超真实的真,已达到一种超真实境界。仿真和虚像是其思想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仿真不是一种实在的真,而是一种虚真,是对真实的模仿或模拟。虚像是非真实的景象,是以复制品、虚构的摹本而成的像。仿真和虚像比真实本身更为真实。Cohen认为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旅游者已不是很关心真实性,追求的是享受、娱乐、表层美,是不真实。

(二)基于旅游者视角下的旅游真实性。马坎耐认为,大多数旅游者渴望一种对生活的真实感,通过旅游就能满足这种需求,还能摆脱现代工业社会给他们带来的“疏离感”。然而,由于旅游者个体差异的不同,旅游中的真实性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色彩。众所周知,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经历以及不同审美能力的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所领略的民族或地方文化的真实性内涵是因人而异的。根据旅游动机、旅游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受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其他个人因素,旅游者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史密斯将旅游者分为五类:民族型旅游者、文化型旅游者、历史型旅游者、环境型旅游者、娱乐型旅游者;科恩也将旅游者分为五类:现实型旅游者、实践型旅游者、经验型旅游者、娱乐型旅游者、转移型旅游者。

由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不同,对真实性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他们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结构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对旅游真实性的认知,往往会引起旅游主体对客观存在的认知客体的成像过程的差异。如对于同一个旅游客体,不同的旅游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旅游者视角下的真实性应更加关注:客体的真实性会怎样影响旅游主体认知,怎样才能通过彼此转换促成真实旅游主体认知的形成,使旅游主体凝视的客体具有更强的真实感。

(三)物与像的真实性模型分析

1、构建真实性模型框架。在从旅游者视角构建的物与像真实性模型框架中,以横轴表示旅游主体认知(像),纵轴表示旅游客体(物)。两轴正方向表示实像和实物,负方向表示虚像和虚物。(图1)从图中可看出,第一象限是旅游者对真实旅游客体(实物)所形成的真实主体认知(实像),满足了旅游者寻求真实性的心理欲望,是大多数旅游者所追寻的。第二象限指旅游客体本身(实物)是真实的,然而,由于舞台化特点的普遍和舞台化趋势的加剧,使得旅游者感受不到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对原本真实的客体产生怀疑,从而把真实视为非真实(虚像)。第三象限则表现为旅游客体本身(虚物)是假的,是将人造景观或虚拟的旅游客体提供给旅游者,是诱导旅游者的情形,因此引起了旅游主体的猜疑(虚像)。第四象限是舞台真实情形,即真实的旅游客体被复制到舞台上表演,通过表演使得旅游者无法分辨出旅游客体的舞台化本质,把客观存在的表演内容(虚物)认知为真实的(实像),将其视为真实的情形加以接受。

由模型可以看出:处于横轴上方的第一、二象限均是真实的旅游客体(实物),但分别产生了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实像)和旅游主体认知猜疑(虚像);第二、三象限中,无论是真实的旅游客体(实物)还是虚拟的旅游客体(虚物),均产生了旅游主体认知猜疑(虚像);第三、四象限是不真实的旅游客体(虚物)分别呈现出主体认知猜疑(虚像)和真实主体认知(实像)的情形;第一、四象限中,无论是真实旅游客体(实物)还是舞台真实情形(虚物)均产生了真实主体认知(实像)。

2、真实性模型的相对性及其转换。根据科恩的观点,真实性并不等于原始,而是可以转变的、创造的。因此,真实性是相对的、商榷的、由环境决定的,即真实性具有相对性。首先,从时间上看,对于真实性的认知是建立在当代人的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产生继发的真实性。其次,从空间上看,由于各个国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于真实性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最后,从旅游者看,真实性程度还取决于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认知水平及其对真实性的要求和态度。因此,在研究旅游真实性时,真实性的相对性决定了不仅要关注于旅游主体认知上的真实与否,而且更应该了解哪些相对性因素能够促使旅游者把旅游客体认知为真实的。

在旅游主体认知和旅游客体的二维动态空间里,可以借助舞台真实来实现象限间的彼此转换。舞台真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但并不等于是真实本身。它通过真实的旅游客体以虚构的摹本(如艺术加工、提炼)被复制到舞台上表演,使旅游客体显得更加真实。在舞台中,仿真性包装和表演对旅游客体的模仿或模拟变得如此真实,进而能够让旅游主体将旅游客体认知为真实的(实像),将其视为真实的情形加以接受;相反,如果表演失败,真实的旅游主认知同样也会转化为旅游主体的认知猜疑(虚像)。同理,如果旅游客体本身(实物)是真实的,却不能让旅游者感受到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就会使旅游主体对原本真实的客体产生怀疑,将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实像)转换为非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虚像)。从而形成模型中的第一、二象限和第三、四象限的彼此转换。(如图中的

粗箭头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