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隔代留守家庭儿童; 调节与适应; 生存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1-0061-07

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30多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社会现象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对此问题的研究广泛分布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以及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相关文献的数量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恐不为过。随着城市化战略在国家层面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相信这一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然会成为常提常新的学术话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渐进式改革方式的选择决定了我国的社会变迁将会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变迁紧密相关,社会结构状况被称为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转型和发展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社会结构的变革。[1]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为这一阶层作为劳动力要素完成了职业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其个人社会角色结构的变化与社会认同的高度统一。对此问题的实际研究,也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即从研究劳动力转移的个人与社会动力学特征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融入转变,而后者因我国长时期城乡二元结构①的影响,显得尤其复杂。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仅是这一群体自身的问题,还不可避免地伴生了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问题以及随迁子女的教育、社会适应等问题。其中,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受到社会舆论、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还需学界与社会在理论与实践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当前对留守群体的研究,大都围绕着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分别展开,多为在定量研究基础上揭示留守群体的生存状况以及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留守群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等。虽然研究者所选取的样本分布广泛,但结论大体一致,即“留守” 的确给这一群体造成了较大的生存与生活压力。②这种技术主导的定量研究为我们整体性认识留守群体问题很有帮助,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难以观照到作为研究主体的留守人员的真实生活状态,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留守群体不会只是被动接受,那么,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适应甚至主动地创设有利于自己的生活情景呢?遗憾的是,当前研究忽略了对此问题的回答。本文尝试以隔代留守家庭中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在生活环境改变后的生存策略,以期为相关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研究设计

(一)基本概念

1.隔代留守家庭儿童

本文中的隔代留守家庭是指家庭中的中间一代外出打工(时间为三个月以上),祖代与孙代生活在一起,由祖辈代替子代承担孙代日常监护和抚养责任的农村家庭。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就是指此类家庭中的孙代,和其他形式留守儿童相比,因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他们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变化较大,是一个更应该得到社会关注的留守群体。本文之所以不使用隔代留守儿童来指代这一群体,是因为对于隔代留守的提法,容易产生歧义。为研究方便,本文的隔代留守家庭儿童选取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儿童。

2.生存策略

华康德认为,“策略”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能被社会所理解的连贯一致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并非经过事先谋算,具有一定的客观趋向。[2]基于此,本文“生存策略”是指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在父母离开后,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环境要求、符合他们自身利益所选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写作,缘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农村‘隔代留守家庭’问题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过程中的访谈发现。 2012年9月,笔者在山东省中部某村对隔代留守家庭进行实地调查时,了解到隔代留守家庭的儿童虽然被置于缺失了父母关爱与监护之下,但他们并没有成为所谓的“问题儿童”,很多还受到家长与老师的高度评价。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笔者在2013年4月至7月,对山东省中部某乡镇三个村儿童再次就此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总体样本由乡镇中小学提供,样本选取时充分考虑了儿童的性别、年龄以及学业情况的典型性特征。

采取实地研究的方法,访谈对象除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外,还包括他们的老师以及监护人。为使访谈结果更加真实,对儿童与祖父母的访谈隔离进行,然后对二者的谈话内容加以对照,尽可能了解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自然生活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他们的策略化行为方式,挖掘这些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与父母分离的失落心理调节

对于一直在父母呵护下的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来说,父母的离开是一个重要的生活事件,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在新的家庭关系结构中调适自己的角色。总体上看,父母在离开前,一般都对孩子进行过长时间的多次沟通,但是接受这一残酷现实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仍然非常严重。

爸爸早就出去打工了,妈妈也要去找爸爸,说过好多次,从第一次说开始,我就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妈妈给我说,打工挣了钱给我买很多东西,还能给我买个电脑,但我那也不想让妈妈走……妈妈走的那天,我在街上哭了好长时间,晚上睡不好觉,老是做梦梦见她。(MF03,女,9岁,小学三年级)

MF03的妈妈是在她8岁的时候外出打工的,现在提起当初妈妈的离开,她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不断流出。根据心理发展规律,年龄越大,对父母的依赖性越小。但是,在采访另一位已经上了初三的男孩HM08时,他的感受与MF03却没有太大的区别。

妈妈走的时候,很难过啊,说不上来怎么难过,就觉得心里发空,想哭,老想发呆,发呆的时候还掉泪。(HM08,男,13岁,初中三年级)

对孩子父母离开后的表现,笔者也对老师和监护人做了访谈,监护人大多给出的信息是“很不高兴”“不太说话了”,老师们则反映,这些孩子普遍有沉默、上课走神等现象。儿童中期的自我概念已经能够在人际关系、动机等抽象内部特征中进行界定,因此,他们对父母的外出决策理智上是能够认同的,但是在父母长期照料中形成的生活依赖突然失去时,就会产生极强的心理失落感。那么,面对这种心理失落,他们是如何调节的呢?

在街上溜达了一下午,也不愿意去找伙伴们玩儿。到吃饭的时候就回了家,爷爷奶奶做了很多好吃的,但是也吃不下,晚上睡觉也睡不着,迷迷糊糊想了好多事情,没有办法啊,但是妈妈说了,会经常给我打电话啊,过年的时候他们就回来了,只要我好好听话,过年给我多买点东西,平常要是想买什么,可以直接给爷爷奶奶要。(MM01,男,7岁,小学一年级)

爸爸妈妈走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六,下午我就在家里看电视,到了第二天,和伙伴一起去到镇上买了点东西,想去网吧上会儿网的,带的钱不是很多,如果爸爸妈妈真赚了钱给买个电脑就好了,可以在家里上网。自己难过,妈妈比我更难过,说好赚了钱好好供我读书,还能盖上新房子,反正他们会经常回来的,妈妈答应每个月都回来看我。(MM06,男,12岁,初中一年级)

接受现实是无奈的,从访谈资料看出,在只能接受的情况下,隔代留守家庭儿童采取了情感上的自我排解方式,排解的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父母亲对于重逢及物质的承诺,其二是对父母打工意义的认知。年龄较小的儿童更加看重前者,年龄较大的儿童既对重逢及物质承诺有所期待,也能够进一步认识父母外出对于个人与家庭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移情”看待这一问题。

可惜的是,对祖父母和老师的访谈发现,他们并没有过多留意儿童的这种情绪波动。这是由于农村祖父母囿于自身文化素质,更多关注的是儿童的衣食住行等,而老师对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属于一种事后认识,即当他们的父母离开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了解到此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能依靠情感的自我排解,来完成对失落心理的调节,以面对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

(二)对留守生活的适应

1.家庭生活中的适应

随着父母离开时间的拉长,隔代留守家庭儿童逐渐适应了由祖父母监管和照顾的留守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和其他儿童的生活会完全相同。在当前为数不多的对隔代留守家庭的研究中,多数观点都认为,留守家庭的儿童容易在人格发展、亲子关系以及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3-5]笔者无意对这些研究进行评论,的确,父母监管的缺失会对留守儿童带来一定影响,但一味强调影响的负面性难免落入“问题取向”的分析范式,其实多数儿童具有在逆境中自我调整与适应的能力。[6]访谈结果也证实,儿童在与祖父母的社会互动中具有最大化自己利益的生存策略。

我在学校住,每周六爷爷都去接我,回了家就有好吃的,爷爷奶奶对我很好,他们把好吃的都省给我吃……我周末先回家做作业,白天要么去同学家,要么同学来我家一起做作业,也看电视。爷爷经常问我学习情况,叮嘱我注意安全,听老师的话,不要给同学闹矛盾。我在学校很老实,回到家也尽量听爷爷的话,一般不惹他生气。(HM08,男,13岁,初中三年级)

HM08与祖父母相处的关系非常融洽,祖父母对他在家中的表现很满意,但是,这种融洽关系并不是开始就有的。

父母刚走的那段时间,爷爷和奶奶经常唠叨,尤其是下地干活回来。一唠叨我就不搭他们腔,有时候也吵,有一次周末到同学家去玩,没有给爷爷说,(他们)找了我很长时间,回来就狠狠训了我一顿。后来我就不给他们闹了,要不他(爷爷)生了气,每次我要钱或者有什么要求他都要教育我,很长时间才给。现在好了,总是夸奖我听话,学习认真,一般我想要什么都给买,有时候出去和同学玩上一天他也不会生气。(HM08,男,13岁,初中三年级)

父母离开后,家庭关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祖代与儿童的社会角色没有发生变化,但角色所承担的功能却和过去有了很大区别。过去,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互动,而现在祖父母要承担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抚养、照看等多种责任。因此,在父母外出后,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互动需要一个双方互相适应的过程。但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原因,祖父母很难在互动中过多地改变自己,对孙子女的评价也主要注重他们的外在表现,只要是“听话”“好好学习”,祖父母就会感到满足。这种情况会使得儿童更多地改变自己,来“迎合”祖父母的这种监护特点。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在与祖父母的互动中,经过多次 “试错”,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方式。HM08在经历了和祖父的摩擦后,逐渐发现自己在何种表现之后,才能创造出自己更喜欢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一再强调不能“惹爷爷生气”,这样既为自己争取到了“物质利益”,也争取到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和同学玩上一天他也不会生气)。

在和另一个比HM08小5岁的个案HM04的访谈中,同样能发现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在家庭互动中的策略化行为方式。

爷爷奶奶一般都不训我,就是给我买东西的时候舍不得,要是想买,我得说很多好话,一般不敢给爷爷吵的,他们生气了,就说不管我了,把我送到爸爸妈妈那儿去,给我爸爸打电话,但只要我一说好听的,他们就不生气了。要不真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爸爸妈妈)会再训我的,他们(爸爸妈妈)说了,不听话就别想买任何东西。(HF04,女,8岁,小学一年级)

HF04的爷爷说,HM04的嘴 “很甜”,一般情况下看到他们生气,就“爷爷、爷爷”喊个没完。HF04采取撒娇的方式来缓和与祖父母的关系,也许一开始也是不经意而为之,但多次使用后,差不多形成了一种习惯性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且,HF04也能够觉察到这种方式对自己生活的意义所在。

但并不是所有的隔代留守家庭的儿童都是通过这种“委婉”的方式来处理代际关系中的冲突,让我们来看另外一个案例:

我学习不好,但上学还是愿意上的,去了主要是和同学们一起玩。爷爷奶奶老是说我不听话,说我的时候我就给他们犟。有一次我偷偷拿了家里50块钱,出去买东西,叫了几个同学去上网,被爷爷发现了,拿笤帚追着打我,我从家里跑出来,就躲到村头桥底下了,他们找了我半晚上,找着后就再也没说打我。后来只要看见爷爷想打我,我就往外跑,现在基本不打我了,犯了错就训我,知道他们害怕我跑着去找我爸爸妈妈,其实我也不敢去找他们(爸爸妈妈),(因为)他们会更生气的。(HM07,男,11岁,小学五年级)

HM07学习成绩一般,爷爷奶奶感觉他很不听话,但正如HM07自己所说,爷爷奶奶也不敢对他过度严厉,就是怕他坐车去找爸妈。HM07也正是利用了爷爷奶奶的这个“软肋”,使得自己逃避惩罚。

2.学校生活中的适应

所调查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对留守儿童问题较为重视。学校布置班主任进行了留守儿童的专门登记,包括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详细家庭信息,以便进行家校沟通,学校根据家庭情况对留守儿童给予经济上的补贴或奖励。但是,由于多数隔代留守家庭儿童不在学校寄宿,家庭居住地较为分散,所以对于他们在学习、心理上的问题,老师很难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而都是在注意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异常时,老师才进行补救性地处理。老师对隔代留守家庭儿童信息的了解,一是来自于他们在学校中的直接表现,比如学校纪律的遵守、学习成绩的波动等,二是来自于对同学们的询问。因此,在学生没有明显的不良表现时,老师很难发现他们的问题。

上学都是和同村的同学一块儿,没逃过学,也不敢逃学,(要是逃学)老师马上就会给家长打电话的。即使请假,老师都会给爷爷打电话核实,老师对我们抓的最紧的就是不能逃课。在学校里,老老实实上课,下了课和同学一起玩儿,也很好啊,只要不出事儿,每天都是这样上课、放学。(MM02,男,12岁,初中二年级)

从访谈来看,MM02与其他同学在学校的表现没有什么不同,但经过进一步询问,MM02还是意识到了老师们对他们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在学校生活中有着自己的策略性原则。

也有经常撒谎、逃学的同学,但是我尽量不和他们在一起玩。好几次有同学喊我到学校外面去,我都没有答应,要不,老师会认为我也是个坏学生,而且跟着他们也真得学坏了。学习成绩不好不要紧,表现不好老师会告诉爷爷,爷爷就会告诉爸爸妈妈。(MM02,男,12岁,初中二年级)

没有了父母的监管,并不意味着这些儿童一定会放纵自己,如何能得到老师与家长的认可,他们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与行为方式。

同伴关系是儿童除父母及亲属以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7]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同龄群体对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生活的重要意义。MF05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父母外出打工四年了,而且从来没有回过家,她跟着外祖父和外祖母生活。当我们到她家中进行调查时,她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是不是还要到XXX(另一个同班不同村的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家?”可见同样经历的伙伴在其心目中的位置。

我和XXX是班里关系最好的,我们经常课下时间在一起聊天,主要是她找我聊,聊的最多的是她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给她买了什么东西,我也意愿听。开始她也问我妈妈回来没有,我总是回答没有,后来她了解到我妈妈几年都没回来了,就不再问了。她妈妈买回来的好吃的,她都分给我,有一次还送给我了新文具盒。(MF05,女,10岁,小学四年级)

共同的生活境遇使这些孩子有了共同语言,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从而结成了较为稳定的伙伴关系。这种自发性的小团体成为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情感表达的重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他们父母离开后的情感紧张。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也不排斥在同学中形成的其他类型的同龄群体。

和同学处的关系都挺好的,在学校也感觉不出来我们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就是想起来他们回家有妈妈陪他们,心里不舒服,但是在一起玩就没什么了。我经常邀请同村的同学到家里来一起看电视,做作业,有时候也有邻村的同学,他们也意愿来,都是很好的朋友。爷爷奶奶一般不管,要是到他们家就不行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高兴。(MM06,男,12岁,初中一年级)

相比心理和学习问题,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安全对祖父母来说更为重要。只要孩子能在看得见的地方,至于他们在干什么,祖父母都较为宽容,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利用这一条件,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加强了与同学的互动。

当然,隔代留守家庭儿童还有其他与同学搞好关系的手段,比如,分享父母从城里带回来的食品、图书以及电子产品等。所有这些,都为他们融入群体提供了帮助。对普通同学的访谈证实,隔代留守家庭儿童作为一类人群,在班级中并没有被“标签化”,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自然也不会受到排斥。

3.争取利益:主动性的适应

在家庭与学校生活中的表现,可以看做是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做出的一种合乎生活情境的适应方式。调查中,我们也注意到他们对留守生活的另一种适应,即利用自己所处的特殊家庭结构形式,为自己争取到比普通儿童更多的利益。

爸爸都是过年的时候回来,妈妈回来的多一些。每次妈妈走的时候我都能提点要求(买东西),只要不是太过分,妈妈一般都会满足我。春节的时候就更好了,爸爸回家前一打电话,我就告诉他我想要什么,他就给我买什么。去年最好了,我让他给我买了个学习机,我们班里好像还没有用学习机的。(MF05,女,10岁,小学四年级)

个案HF10年龄稍大,也比较懂事,很少给父母提买东西的要求,但也强调了父母离开后与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大大增加。

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过去爸爸说考不上一中就去读职高。(爸爸妈妈)出去后,每次打电话,我都告诉他们自己就想上一中,现在他们总算答应了,如果分数不够,就多拿点钱(议价生),也让我进一中。(HF10,女,12岁,初中二年级)

外出务工父母由于常年外出打工,会因照顾不到孩子而心生愧疚。因此,当孩子提出物质上的要求时,一般都会作为一种补偿来满足他们。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普遍都有主动向父母索要衣服、玩具甚至电脑的经历,相比其他同伴,他们得到了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个案MF06多次要求爸爸给买电脑,并最终得偿所愿。在所调查的农村地区,即使是非隔代留守家庭儿童,也少有孩子拥有自己的电脑。

这种主动性的适应,不仅体现在隔代留守家庭儿童与父母的互动中,还体现在与祖父母的日常生活中。

想买零食的时候就给爷爷奶奶要钱,只要不是天天要,他们还是给的。有一次没给我,我问爷爷,爸爸不是走的时候给你们留了钱吗?爷爷只说,给了钱也不是买零食的啊,但最后还是给我了。(MM01,男,7岁,小学一年级)

给爸爸妈妈要钱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给爷爷要钱就容易多了,只要说准备买啥,他一般都没有难为过我。当然,我每次要的也不多,一般就是10块、8块的。就这样,我还攒下来不少零花钱呢。(MM09,男,10岁,小学四年级)

我国本来具有“隔代亲”的说法,再加上中间一代的缺失,祖父母很难拒绝孩子生活上的要求。隔代留守家庭的儿童经常会在零食、玩具等花费较小的东西上伸手给爷爷奶奶要钱,就是因为爷爷奶奶一般都能满足他们。

由此可见,父母因在情感上不能满足孩子,从而愿意在物质上进行“补偿”。祖父母因其对孩子监管的“尴尬地位”,也无法拒绝生活上的要求。这给隔代留守儿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物质性追求留出了较大空间,也是他们主动性适应策略得以实现的条件。

三、讨论

“实地研究最适合处理一些问题:社会世界中的人们是如何办到Y这件事的呢?”[8]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生活境遇发生了较大改变后,他们是怎样适应这种转变的呢?通过实地研究的方式摹写他们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显然是较为适合的。当然,相对于基于调查数据的量化研究,作为质性研究的实地研究,在揭示隔代留守家庭儿童问题整体宏观特征上稍显不足,但是,对他们生活世界中主体意义建构的诠释,实地研究却是最为适合的。更为重要的是,对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生存策略进行真实性经验描述,对解释他们在家庭关系变化中仍能够顺利成长的现实以及对他们进行帮扶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化理论一直强调父母在儿童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亿万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宏观背景却致使这些隔代留守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生活空间中的“隔离”。父母较大程度上缺失了对子女的情感支持、生活照料与日常监管,而祖父母因其文化水平、年龄及时间分配等原因,表现出一定的监护不足与监护不能。当前围绕着留守儿童的学术话语与社会话语,更多指向了他们在学习、人格、心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但是,“儿童问题”一定意味着 “问题儿童”的必然出现吗?访谈中,这些儿童所展示的他们在这种特殊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下富有韧性与抗逆力的心理、生活过程,使得我们不能不从另一个视角对他们重新进行审视。

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压力时,他们可以通过心理上的自我调节甚至对事件意义的认识,走出父母离开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在家庭互动中,他们能够面对不同情景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式,来调节与祖父母的关系,并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学校生活中,他们也符合学校与老师的规范性要求;在同龄群体这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中,他们更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较好地融入到了与同学、朋友的互动之中。当然,其中某些策略性的行为方式可能并不符合成人的道德要求(比如对物质性利益的追求),但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9]这些儿童多处在习俗水平阶段,其道德决策的基础为遵从他人与维护社会秩序,对照发现,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并没有明显的 “越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儿童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以及利用条件策略化的生活实践表明,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并不是一张白纸,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相反,他们可以灵活地、能动地适应环境,并能策略性地选择有利于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动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农村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所具有的抗逆力,与优势视角理论下的社会工作不谋而合。优势视角呈现的是一种优势实践理念,可以帮助人们认知到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力量与优势,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内在的智慧与潜能。[10]虽然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开展还有待深入,但这至少给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社会工作开展赋予了以下启示:第一,不能被当前“问题范式”的研究所遮蔽,以防把这些儿童进行“标签化”处理;第二,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所富有的心理任性与抗逆力,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也是社会工作开展时不容忽略的社会事实;第三,对于在不利环境下能够进行自我调适的儿童,社会工作者更加充满信心,他们具有强大的自我发展潜能。

在这个意义上,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真正的问题,关键在于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和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田野调查的结果说明,当前对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甚至包括所有留守儿童)问题的过分渲染,无疑会使人们忽视了这些儿童存在的可供引导、激发的内在优势与潜能。其实,这才是为他们提供实质性帮助最为可用的资源。

①笔者认为,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城乡分化,还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生活方式结构的分化。

②对留守人员的研究文献较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较有代表性的有:叶敬忠《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郑杨《对中国城乡家庭隔代抚育问题的探讨》,《学术交流》,2008年第9期;李全棉《农村劳动力外流背景下“隔代家庭”初探》,《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6期;王章华、戴利朝《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介入模式探索》,《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7期;杜鹏、丁志宏等《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2004年第11期;张文娟、李树茁《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9期;周福林《农村留守老人的收入状况研究》,《人口学刊》,2009年第5期;贺聪志、叶敬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3期等。

[1]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2):2-7.

[2]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9.

[3]马晓霞,张丽维.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问题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6):13-15.

[4]邓长明,陈光虎,石淑华,等. 隔代带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对比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3):96.

[5]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855-858.

[6]WENER E , SMITH R. Vulnerable but Invincible: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silient children and youth.Longitudinal study of resilient children and youth[M]. New York:Adams Bannister Cox Pubs,1989:60-70.

[7]韩晓燕,朱晨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29.

[8]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M].郝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60.

[9]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生活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0.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第2篇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高

刘某,9岁,上小学二年级,已由爷爷奶奶照管了3年,由于爷爷奶奶受教育程度低,又对孩子溺爱,认为只要孩子吃好玩好就没事了,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偶尔问一下时,孩子会说:“我作业写完了。”结果一看,只是随便乱画而已,敷衍了事,学习很不自觉。在被调查的213名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者不足18%,67%的学生成绩属中等或偏下。其中39%以上的孩子透露自己在家很少学习,放学回家后,大多数的时间用来看电视或玩耍,爷爷奶奶也不管他们。据对教师的调查得知: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知难而退,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作业完成情况极为糟糕,抄袭作业或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司空见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行;有的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

2.留守儿童人际交往中存在不合群、叛逆、暴躁等特点

苏某,11岁,上小学五年级,已由爷爷奶奶照管三年,三年中其父母回家一次。据调查,苏某原本活泼开朗,非常好动,自父母离家后变得沉默寡言,不合群,在家时多以电视为伴。调查数据显示,有46%的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家后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和他人交往;有17%的儿童变得不服从祖辈管教,非常叛逆;有28%的儿童性格变得暴躁、冲动。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家庭对儿童的‘基本信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基本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动形成”。但对留守儿童来说,由于亲子互动的缺失,抚养人模糊的职责意识,造成了儿童缺乏对信任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和对别人的不信任。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14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大。隔代监护人一般采用温饱式的教育,他们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根本无法切实感知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难以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3.留守儿童道德行为、价值观偏移

调查中发现,对于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21%的隔代监护人对孩子进行声色俱厉的训斥,甚至采用暴力;有35%的人对孩子百般袒护,认为孩子还小,可以原谅。有的孩子在学校受到别的孩子欺负,回家告诉爷爷奶奶后,他们不但不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反而鼓动孩子实行报复,导致事态扩大。加之有一部分隔代监护人责任心不强,内心顾虑较多,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理。监护的缺失更加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气,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真空”。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以及“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留守儿童中逐渐盛行。有46%的儿童每个月有30元以上的零用钱,但大部分儿童将父母给予的零花钱大肆铺张浪费,用于购买书籍的极少!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方面出现了危机,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甚至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

4.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存在缺陷

张某,出生不久就由爷爷奶奶照顾,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之爱,当他和别的小孩子一块玩的时候显得很不自信,看着很胆怯,有自卑感,时间久了就变得沉默寡言,慢慢地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教育场所,儿童体验着由父母及家庭环境带来的一切影响,萌发着个性特征,为今后的人格发展打基础。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离开父母的照顾,与父母间的互动减少,感觉刺激缺乏,生活单调,变化较少,这些都可能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造成诸如爱激动、偏激、自卑、任性、自私、放纵、自闭抑郁、嫉妒、压抑、逃避、多疑、依赖、冷漠等个性缺陷,为将来心理紊乱的产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5.爱的能力的缺失

王某,4岁,父母打工在外,与爷爷奶奶生活了两年。期间妈妈回来一次,在家呆了一个月。据老人介绍:他妈妈回来时给他买了很多衣服、玩具和零食,可无论妈妈怎样哄他,爷爷奶奶怎么教他,他就是不靠近妈妈,不和她讲话,也不叫她。经过一个月的相处,他妈妈走的那天才勉强叫了声“妈妈”。老人还告诉我们,他妈妈走后他没有丝毫的想念,而且当老人问他为什么不叫“妈妈”时,孩子说:“她又不管我,我为什么要叫她啊”。当爸妈把他接到打工的地方去上学的时候,曾因为作业没按时完成,妈妈轻轻打了他一下,他就背着书包离家出走!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而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爸爸”和“妈妈”在他们心中就是两个空洞的代名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相互关爱、理解、宽容等爱的能力是缺失的。

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对策

1.提高监护人的责任心、教育意识和教育素质

与留守儿童一起生活的监护人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其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肤浅,教养态度被动。他们的教育方式多是粗暴型和放任型。其中31﹪的认为“棍棒下面出人才”,45﹪的认为“树大自然直”。他们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需求之间形成极大的落差,无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

因此,优化和提升监护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自身修养,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家长们应多学习教育子女方面的科学知识,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孩子的权利、意愿,理解孩子;要和孩子一道制定可行的家规,同时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感和独立性。在处理孩子问题上,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2.农民工家长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质量

农民工家长一般以电话、书信的方式与子女联系,所谈论的话题除了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叮嘱孩子听话,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与思想道德状况。而临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也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及心理上的问题,孩子心里有话,受了委屈都不愿和他们讲。

因此,年轻父母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职责,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多与孩子、老人沟通,尊重、关心老人,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家庭的责任和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尤其要注重“亲子沟通”的质量。在沟通、交流中,应培养孩子一定的是非观念,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不能常伴身边,但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对他们更深沉的爱,是为了给他们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才去打工的。父母还应告诉孩子外出打工的辛苦,教育孩子从小要像父母一样不怕吃苦,并为有这样爱自己的父母而自豪。可让孩子去实地参观、感受一下父母的工作;通过邮寄书、玩具、新衣、贺卡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使他们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3.建立三级联动的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地方教育局、妇联、村组织等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

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对留守儿童在心理、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应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从心理、情感层面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并利用家长学校或家长会,对监护人进行一定的家庭教育的培训,传授先进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监护人的文化素质。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建立学校为指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保证的三结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使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教学与管理,2010(3).

[2] 张国祥.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第3篇

一、网络财务的功能和优势

网络财务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其功能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空间上,网络财务实现了集中化远程管理

1.财务处理与业务处理的协同化。网络财务将企业业务流程产生的信息并入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相互连接;通过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供应链接;通过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网上报税、在线证券投资,实现企业与银行、证券公司、海关等的相互协同。

2.财务处理的远程化。网络财务系统突破了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空间局限,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管理能力能够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节点,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轻易实现,例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强化了主管单位对下属分支机构的财务监控。

3.财务管理的集中化。网络财务的协同业务和远程处理能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跨进。网络财务系统将每个分支机构设为一个报账单位,对所有分支机构实现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所有的凭证、账表生成工作都集中在集团总部进行。这不仅实现了数据处理集中化,降低了会计数据处理成本,而且完全可以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提高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和管理效率。

(二)时间上,网络财务实现了在线动态管理

1.动态核算,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网络财务能实时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告,丰富了会计信息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

2.在线管理,使企业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网络财务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函括了网络上所有企业的信息,根据动态财务信息,企业可以实行在线资金调度、在线异地转账,在线证券投资、在线外汇买卖、在线财务审计、在线业务查询等,即时的信息反馈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了全面、及时、准确、安全可靠的财务信息资料。

(三)效率上,网络财务使财务工作效率及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1.网络财务实现了财务工作方式网络化。财务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行移动和在线办公,财务人员和企业主管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联网查询各种财务数据,实行在线即时决策调控。这种网络化的财会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财会工作效率及企业管理水平。

2.网络财务实现了结算支付电子化。在网络财务下,以货币电子化为基础的网上支付、网上结算得以全面实现。电子单据、电子货币使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结算支付效率。

3.网络财务使管理费用低成本化。由于网络财务实行无纸贸易即EDI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料传递及处理时间,节省文件的纸张、印刷复印、存储及邮寄等费用,从而使管理费用大幅度降低。

4.网络财务使财务人员工作含量高质化。网络财务先进的核算手段使十分繁杂的核算过程全部由机网络系统完成,时间快,数据准确度高,原来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工作,在瞬间既可完成,而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财务人员,主要是数据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并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完善企业内部核算和管理中出现的偏差和漏洞。网络财务使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发展网络财务面临的

(一)网络财务的安全问题

数据安全是21世纪网络财务面临的最大问题。网络财务系统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网络财务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财务的业务范围及财务的信息披露上,还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数据上,商业机密一旦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网络财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财务运作所要求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形成了较大的冲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单据、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使网络财务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而的财务管理缺少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黑客的恶意攻击、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二)会计资料的存档问题

网络化的财务管理,电子符号取代了财务数据,信息的载体己由纸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这些介质的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剧烈震动的,其保存的数据资料易于丢失。另外,网络财务软件的实施是对现有单机版、局域网络版财务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全面升级,由于数据格式、数据接口不同,数据库被加密等原因,网络财务软件不一定兼容以前版本或其他财务软件,以前的会计信息可能无法被及时录入网络财务系统,对于隔代保存的会计档案更不可能兼容,因而原有会计档案在新的网络财务系统中无法查询。因此,网络财务环境下,会计数据资料面临不完整和易于失效的风险。

(三)网络财务的审计取证问题

传统的财务管理,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相关经济责任的认定,是通过完整的纸介质会计凭证体系和严格的白纸黑字财会审批手续记录下来的,财务审计的取证摸得着看得见,一目了然。而在网络财务中,财务数据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传统的审计控制制度及组织控制功能的效力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剧了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了审计取证的难度。

(四)财务的技术人才

网络财务环境下,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知识及网络知识,熟悉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财务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规,具备相应的产业知识及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文化背景等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我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大多数财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

三、实施网络财务应采取的策略

(一)网络财务安全策略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网络财务。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是网络财务的关键。为了抵御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干扰和威胁,应加强对网上输入、输出和传输信息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控制,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包括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平台等,都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方面的技术,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同时,在财务软件中应提供周到的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数据操作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时的安全性。可采用的技术有: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建立在内部网和外部网接口处的访问控制系统,它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对外部访问实行多层认证,从而为设立了一道电子屏障。

2.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加密(互联双方共用一把专用密钥)和非对称加密(即一把公钥和一把私钥)两大类。其中非对称加密有效解决了密钥分发的管理问题,特别适合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环境。

3.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是公开密钥密码技术的另一类应用,在计算机通信中验证对方身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二)档案管理策略

1.采用标准的财务软件数据转换接口。为了使不同开发商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会计数据,便于财务软件的升级,同时,也便于网络传送的数据、报表在银行、财政部门相互兼容,必须制定和执行标准的财务软件数据转换接口,以保证会计档案数据存贮形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计数据备份策略。为解决隔代数据兼容问题,既要输入光盘、磁盘等光电介质,又要按规定打印输出,便于日后查询和故障恢复需要。

3.选择适当的软件升级时间。财务软件的升级尽量选择年初作为升级的起始期,因为年初数据量较小,易检查,部分基础资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是软件升级的最佳时机。

(三)网络财务法律保障策略

加强网络财务的法律法规建设,借鉴国外有关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财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财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对涉及电子商务合同、单证、公证签名的认证以及争端解决规则等各个方面实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财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安全有利的外部环境。

(四)网络财务技术人才策略

1.我国的高等应加强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教育,改革高等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调整现行财务会计教育体系,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34-01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是指那些生活在农村,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由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是我县留守儿童也被很多研究此问题的学者称为留守学生、留守子女、留守孩子等,其含义是一样的。也有学者认为留守儿童应为6―16岁的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增加,尤其留守的婴幼儿更应该关注。因此,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辈、奶奶、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的监护人养育的儿童。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亲情缺失、无人交流,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养,父母不在身边,与孩子交流减少,导致留守儿童亲情缺失,遇到感情不顺、生活不顺时无人交流,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利于留守儿童以后的人生发展。

(2)留守儿童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后,除了偶尔电话、书信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隔代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身体虚弱,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

(3)学习压力较大、兴趣较低,成绩整体上较差:(1)留守儿童大多是祖辈代养,由于我国教育程度的限制,代养人的文盲率高达80%。由于他们文化知识落后,素质偏低,且要承担繁重的农田劳动,孩子的学习方面不能予以帮助,导致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无法解决,学习的积极性大大的降低。由于父母的管教,而代养人又没有精力管教,孩子沉迷于此,对学习的兴趣降低,成绩整体较差。

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由生地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不到家庭的教育,就会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大批农民工进城,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中,长期的分离,导致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淡化,同时代人普遍文化素养较低且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根本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学校压力较大、兴趣较低,成绩整体上较差。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社会经验,促进个人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时学校区别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这种本质是通过两种不同取向的功能二实现的。

学校对个人发展的促进功能,是指学校根据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不同的个性特征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学校的选拔功能,,是指学校根据一定社会的价值标准判断,评价其成员的模式对受教育者所作的鉴别,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这两种功能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学校的这两种功能是不能相互取代的。但是,当前学校功能的发挥发生了极大地偏差,人们过分强调学校的选拔功能,学校因此成了社会对个人进行鉴别和选拔的一个筛选器、每一人人都被迫通过这样一个机制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我国义务教育不均衡,农村教育资源落后、应试教育及落实儿童人口数量巨大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学校没有精力和财力更好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落实儿童,导致学校无法保障留守儿童的优质教育。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1、加大父母对子女的关心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上打工的道路,他们走出家门开阔了视野,但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责任主体,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父母为了孩子,应尽可能地有一方留在家中照顾孩子,或者加强与留守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父母和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往往会让孩子赶到有所信任和依赖,从而增加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父母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更容易使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及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激发起其努力学习的动力,促使其健康成长。许多地区在当地政府和通信行业的合作下为留守儿童可开设了“亲情电话”以方便亲子交流,还有少数留守儿童得到部分企业的资助,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城和父母团聚。这些举措无疑会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学校作为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地方,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更应该加强关心和爱护。

3、加强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第5篇

影响学生辍学的负面因素

有研究显示:近几年来,我国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高达6%。这已成为摆在当地政府及全社会面前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经济贫困、教育落后、学生辍学已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贫困山区中学生及小学高年级学生辍学的负面影响很多,最明显的后果是新增大量文盲和半文盲,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同时,还会使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生源锐减,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甚至出现有的山区中小学一个教学班“零学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为纸上谈兵。而辍学的学生过早步入社会,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且容易沾染上一些恶习,有的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为严重的是,极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在校生的厌学情绪。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将大大降低,学生家长失望,甚至仇视学校。

学生辍学成因分析

导致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生大量辍学的因素很多,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主客观方面的因素。

“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抬头 “读书无用”思想在农村地区的泛滥,是造成贫困山区农村中学生及小学高年级学生大量辍学的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国家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有几年也找不到工作的。对此,有些人就热嘲冷讽地说:“花了几万元读大学,最终还是没工作,还不如打工的,房子早修好了。”一部分学生家长目光短浅,从而放松了对子女学习的督促,抱着一种“认得自己名字就行,学多了也无用”的消极态度;他们对辍学和即将辍学的孩子不加引导,甚至干脆让孩子外出打工或学手艺,大大助长了辍学之风。

部分贫困山区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较低 俗话说:好的教师才能教出优秀学生。学生的大量辍学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低是分不开的。目前,农村教学在编岗位上,大多是政府为了“普九”达标,而招聘的非师范类学生及转正的民办教师。这部分教师往往固守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早已脱离实际需要。个别教师表现为职业道德差,专业素质低下,缺少爱心和事业心,不是用心和学生沟通,而是完全没有耐心地教训甚至体罚;有时甚至成为一种动力定型,认为教师的权威好像不从体罚中表现出来,就难以取得自己满意的教学效果。于是,学生的自尊心在棍棒下一次次受到摧残,身心疲惫,便往往以逃学或出走应对,最后导致辍学。要想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只靠对他们的蜻蜓点水式的培训是行不通的。

撤点并校的后遗症 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配置,许多山区农村教学点被撤并。有的学生由于路途遥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加上疲于往返,无心求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习成绩,致使学业往往不求上进。多数山区学校受诸多条件的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导致学生形成“厌学――逃学――辍学”这样恶性循环,后进生特别是双差生的辍学就在所难免。

家长对孩子照顾和监管缺失 学生家长忙于外出打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对孩子的照顾和监管缺失,无法满足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缺陷家庭孩子的辍学。留校寄宿的孩子,衣食可以无忧,但无法保证学习成绩。也有些在义务教育学龄期中途辍学。时下,又兴起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县城读书的择校潮。大多由爷爷奶奶陪读,隔代监管难以到位。加上这些孩子手中有钱,部分人吸烟酗酒,打架斗殴,厌学逃学,之后又转学回农村。由于恶习已形成,最终辍学。

家庭经济贫困,家长观念落后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家长没有办法担负多个孩子的费用,这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客观经济因素。在边远贫困山区的许多农村家庭,人们观念落后,广种薄收,缺吃少穿,无力让子女上学。观念的落后是直接因素,有的家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让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外出打工,供其弟妹继续上学识几个字。甚至有个别家长相互攀比、跟风,虽然家庭并不贫困,但仍向校方索要资助;如果校方不给资助,就借口让自己的孩子辍学来威胁。

解决辍学问题的策略

贫困山区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多渠道积极实施解决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解决山区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解决策略:

第一,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用法律手段强制减少辍学。利用多种渠道,加大《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的宣传实施力度,对不入学的学龄儿童可依法强制家长送其入学。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让重教兴学的春风吹遍山区农村大地,抑制厌学、辍学、读书无用等不良风气,倡导全社会倾全力办大教育的文明新风。

第二,实施精准扶贫,也就是俗语讲的“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选择扶贫对象时,要更加倾斜于缺陷家庭,要尽最大可能减少这些家庭的自卑情绪,为他们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对无监护人的学生,组织要及时介入,确定合适的监护人,明确监护职责,督其入学,促其上进。同时,加强引导,减缓其心理压力,防止他们滑入泥潭,引导其奋发向上,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只有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减少缺陷家庭学生辍学。

第三,拓宽渠道,大力提高农民收入为治本之策。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智力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要理性地看待目前的就业,谋求人的综合全面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上,更体现在一个人日后的生存能力及幸福能力上。现如今,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而富于人群都是有共同点的:学历较高,接受新事物越快,致富越早。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使广大农村家庭不会因为经济压力而让子女辍学。比如:笔者所在的甘肃省礼县系寒凉山区,为此,可在高海拔山区重点发展养殖业,中海拔区重点发展苹果,低热河谷地区重点发展经济林果及蔬菜。各级政府则更要加大智力扶贫力度,使广大农村家庭在面对孩子的义务教育问题时,不会因为经济压力而退缩。

第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留恋学校。同时,做好学校陈旧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跟上时代潮流。只有这样,山区中小学才能最终留住学生。

第五,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要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责任机制。对教师的考核要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督促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从而能有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每学年可按照实际情况制作一份考核表格,随机选择一些学生和家长填写问卷表格;通过调查汇总后,对教师进行有效考评。对考核优秀的教师予以鼓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教师予以严厉的通报批评。

结束语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71-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 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 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网络报道,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二、从家庭生态系统折射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的基本元素,它既维护着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所需,又与社会发生必然的联系,对于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性,儿童是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活、受教育、个性品质的形成,还是家庭之爱、社会联系等诸方面,都会受到且具有重大意义的影响。立足家庭生态系统,特别是成员以及家庭的周边关系,合理分析其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对于全面寻求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发展留守儿童的智力、品质,培养其成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使儿童缺乏温暖

在家庭生态系统中,由于家庭各成员的存在,会使得各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感,特别是父母的相伴,近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父母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爱可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减少或很少发生内心矛盾,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快速、安全地完善与成熟,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结构性变化具有多大的教育魅力。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离开家庭,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成员的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儿童对父母的关爱就缺乏亲身感受,内心会变得孤独而寂寞,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自卑心理,表现出孤僻内向、情感压抑、胆小怯懦、敏感脆弱、多疑敌意等性格特点。

2.家庭生态系统混乱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育心理家认为,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系统,是主体、子体无界共存的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中的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边界要清晰,具有约束与保护的特有功能。具有关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85%左右的孩子由其爷爷和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甚至少数的儿童独自一人生活,这样原有父母、孩子的主体与个体系统就被打乱,与此同时儿童的监护人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这样的家庭难以实施温和、规范的互动家庭模式。由于其他家庭成员的特殊身份和原有家庭生态系统的改变,加上爷爷、奶奶们的过度爱心,使得使留守儿童的自心加重、霸权地位上升、易冲动、处处以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形成,久而久之,再加上儿童的自律性不强等因素,极易偏离健康成长轨道。

3.家庭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缺乏有力的家庭支持环境

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环境中家庭的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留守儿童的逐年成长,其性格、心理、身体等因素的客观性变化,急需家庭环境的大力支持,如果此时期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这种特殊环境难已得到保障。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情感,特别是儿童的情感,需要亲人这个特殊的角色来培养,离开了父母的亲身说教与共同生活,往往会使儿童的情感发生突变。父母任何一方外出打工,都会使得家庭生态系统发生紊乱,当儿童遇到问题、生活受到挫折、生理发生微弱变化、需要不能满足时,这种紊乱的家庭系统环境就会侵蚀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使儿童失去对家庭生态系统的依赖,变得难以接受任何教育。

4.家庭生态系统的规则性破坏,过多地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压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其他的儿童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成人之前基本上是在受教育的环境之中,根本不可能接受到家庭经济的制约或限制,即便是一二次的需求受挫,也不会影响到心理。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其基本的生活、学习经济条件受到限制,不说是生活中的零吃现象,就是学习生活的急需有时受到威胁,使儿童过早地品尝了经济的苦果,在家外出担心其他儿童看不起,上学时难以与其他儿童进行面对面沟通,这样就失去了儿童与外界公平、合理、和谐地交流,天长日久儿童的上进心不强,甚至个别学生从小就学会经济往来,如捡拾破烂等,甚至养成偷盗习惯。

5.家庭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变,使学生的心理发生畸变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心理、情感、经济、和谐、成长的复杂系统,任何一方面的影响,都会改变儿童的健康心理,甚至将留守儿童引向企图。外离父母和其他亲人的留守儿童,过度或者短暂失去家庭生态系统的关爱,特别是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会远离群体,个性化倾向更加严重,自治力下降,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相对变宽,特别是对于具有好动、向上,易研究、超长发展思维且经济相对宽松的个别儿童,滋生心理畸形发展的意向。如学习目的不明确、逃学现象严重、无节制上网、乱花钱、结识身心不健康的儿童,为进一步教育、培养设置了障碍。

三、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的教育对策

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必须打破现行的教育规律,研究其新的对策,也只有面对现实,合理开发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启动学校教育特殊功能,才能有效地维护好留守儿童子系统,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1.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生态系统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尽管它受到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其环境、结构、经济来源、教育气氛有所改变,但主体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留守儿童滞留在家中,其家庭和温暖仍然存在,家庭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所以作为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社区的干部群众,与家庭相邻的其他家庭成员,应给予爱的关怀,要通过网络、媒体和进户等宣传手段,教育家庭的其他成员,要树立整体思想,要为社会服务,要维护家庭的整体生态系统性。做到关爱、爱护、教育、引导、说服、行为指示于一体,抛弃个体不规范行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保持家庭生态的相对平衡。社区等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家庭的管理教育,深入开展优秀留守教育家庭、和谐留守家庭、模范留守家庭的评选工作,将其纳入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教育之列,定期开展家庭成员教育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和健全留守儿童的家庭档案。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转变对留守家庭的看法,赋予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

2.挖掘现有社会资源,鼓励开展留守儿童的系统性教育

家庭生态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是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外界对生态家庭系统的创建具有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因此,社会、社区应主动承担起对留守家庭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富有劳动力家庭成员、高学历人员等举办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教育园地。家庭幼儿园、社区幼儿园、学校学前教育基地等都是进行心理教育、引导的好场所。这样,留守的儿童会通过集体主义教育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通过园区的教育,政府、社区会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有关爱的呵护。政府、社区通过园区的集体活动,培养健康儿童心理的同时,塑造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灵。

3.学校教育要科学化,体现关爱与健康理念

在学校教育中,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老师、同学要经常性与他们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结成对子,吸收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中,生活在集体中,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幸福,通过活动消除内心的俦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情感。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方便的服务条件,如优先安排住宿、减免部分费用、周末用节假日定期组织活动等,将温暖送到留守儿童心中,使留守儿童享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与关爱,弥补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混乱带来的伤害。

4.要成立社会和家庭心理教育救助中心

留守儿童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的儿童。有条件的社区、学校要仿照汶川“5·12”大地震后心理教育的方法,组织志愿者、高年级学生、年长的老者、社会名人、社区干部等进行心理咨询,定期开设针对留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显性和隐性和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和谐成长。特别对于那些具有上网、打架、吸烟等不良现象的儿童,多进行说服、关爱教育,使其走向正确的道路,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格。

5.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

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一般是相对失去平衡,正因为家庭生态系统受到了威胁或面临困难,其家庭成员才外出打工,虽然这是一个个体现象,不具备群体效应,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社会分工体制的改变,用人机制的不断更新,社会更加和谐,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多。因此,将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社会创造性 留守青少年 互联网使用

分类号 G445

1 引言

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青少年称为留守青少年。以往研究指出,留守个体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结构不完整而出现众多心理与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父母依恋、安全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儿童低,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这种差异也可能反映在创造性的发展上,即留守经历可能会影响儿童创造性尤其是社会创造性的发展。社会创造性是个体在日常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个体以新颖、独特、适当而有效的方式提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品质。社会创造性低的个体恪守成规,很难产生新的见解。社会创造性高的个体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能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解决办法。留守青少年由于其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亲密度劣于非留守青少年,而有可能社会创造性水平低于非留守青少年。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孤独感与创造力之间呈正相关,留守青少年的高孤独感可能也预示着留守青少年的高社会创造性水平。显然,有关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青少年的留守经历是否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创造性,或者说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社会创造性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一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另一方面,近年来,互联网的使用成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环境变量,影响着个体的创造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农村青少年网民规模为6471万人。可以说,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现自我的平台,人人网、QQ空间、微博等平台给个体提供了更多的进行创造性的自我表达的机会。同时,网络使人们突破了地理的限制,能够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给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有利于个体创造性的提高。Benedek,Fink和Neubauer的研究表明,以计算机为媒介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思维的流畅性。Fischer等人的元分析结果也表明,冒险类媒体能够提高媒体接触者的冒险性,而冒险性是创造性人格的重要维度。社会创造性是创造性中的重要领域之一,青少年的社会创造性很可能受到互联网使用的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将分别探讨不同的上网行为(包括在线交流、信息检索、在线娱乐和网络游戏)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

此外,作为社会活动领域的创造性,社会创造性与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之间可能存在着更为密切的联系。青少年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对于留守青少年与非留守青少年来说,他们生活环境的差异主要在于家庭方面,留守青少年父母缺少父母一方或双方的陪伴。这种家庭环境的差异可能促成他们社会创造性的差异。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社会关系都会影响个体创造性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创造性存在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也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创造性,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会降低个体的社会创造性,而母亲的理解包容和爱能够促进个体社会创造性的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有利于个体创造性的发展。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青少年的社会关系网络对社会创造性的影响,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主要包括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和同伴关系。

就以往的研究来看,在探讨个体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时,不少研究涉及互联网使用和社会关系网络,但是极少同时探讨两者对创造性的影响,实际上,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的社会关系网络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已有研究指出,子女跟父母的在线好友关系能够减少亲子冲突,增加亲子亲密性;其次,精通计算机的青少年在网络使用方面可以扮演父母的老师,从而降低了父母的绝对权威,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在学校同伴关系方面,互联网方便快捷、没有地域限制的特点使青少年能够利用互联网维持已有的朋友关系,并拓展新的朋友圈子。而且,由于网络交往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人们会有更深的自我表露,并且网络交往建立在相同的兴趣和爱好上,使得网络交往更稳定、更持久。由此可知,互联网使用会直接影响个体社会关系网络,也可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个体的社会创造性。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两个在理论上与社会创造性有重要关系的变量:互联网使用和社会关系网络,探索互联网使用、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在本研究中,选取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的主要家庭关系是不同的,双亲外出留守青少年的主要家庭关系可能是祖孙关系和亲子关系,而非留守青少年的家庭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并且,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亲密程度也会存在差别。探讨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的社会创造性,实际上是探讨家庭关系对创造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上网行为对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的影响可能是不一致的,上网行为通过不同的家庭关系对创造性的影响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讨留守状况不同的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社会关系网络与其社会创造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以便为促进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发展提供某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湖北省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42名学生,留守青少年429名,其中男生277名,女生152名;初一195名,初二234名。非留守青少年213名,其中男生133名,女生80名;初一107名,初二106名。

2.2 研究工具

2.2.1 青少年基本情况调查表

采用自编的青少年基本情况问卷收集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的基本信息。本问卷主要包括青少年留守情况调查和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两个部分,其中留守情况主要调查儿童的留守类型。互联网使用情况包括:网络聊天频率、在线娱乐频率、信息检索频率和网络游戏频率。

2.2.2 同伴提名

采用Asher和Dodge提出的同伴提名法,包括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考察儿童的同伴关系,要求儿童写出喜欢在一起的同学和不喜欢在一起的同学。然后,计算每个儿童被其他儿童提名的积极分数和消极分数,并分别除以班级总人数减1,得到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分数,社会喜好分数反映同伴关系质量。

2.2.3 关系质量问卷

关系质量问卷(RQV)是在社会支持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共包含24个条目,10个特征内容,每个特征内容均由3个条目组成,评估了关系质量中的5个积极特征:陪伴、袒露、情感支持、认同和满意,统称为亲密性。3个消极特征:冲突、批评和敌意统称为冲突性。本问卷为5级评分法。采用关系质量问卷调查祖孙关系质量,亲密性与冲突性相减反映祖孙关系质量。祖父分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7,祖母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3。

2.2.4 亲子亲合量表

亲子亲合量表是FACESⅡ的一个分量表,由Olson等人编制。FACESⅡ有20个条目,其中亲合量表和适应量表各10个条目。中文版亲子亲合量表由张文新等人翻泽一回译并修订得到。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法,其中3、4、8、9为反向计分题。量表分为题目完全相同的父亲和母亲两个分量表,父亲亲合量表的信度为0.79,母亲亲合量表的信度为0.82,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2.2.5 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

采用修订的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该问卷最初用于小学儿童,为了确保在初中生中的适用性,仔细核对了每个题目,确保题目内容及其表述符合初中生的情况。该问卷涉及三种典型的生活情境(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和亲子交往),共包括6个维度即同伴影响力、冲突解决能力、出众性、坚毅进取性、交往能力、主动尽责性,包括24个项目,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或者稳定性。该问卷的Cronbach'a系数为0.91,说明本问卷在初中生中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本问卷在初中生中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r=2.49,GFI=0.93,AGFI=0.91,NFI=0.97,CFI=0.98,RFI=0.96,SRMR=0.04,RMSEA=0.047)。

2.3 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

由心理学研究生严格按照指导语要求发放问卷。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社会关系网络、互联网使用情况和社会创造性

根据留守情况将留守青少年分为“非留守”、“单亲外出”、“双亲外出”三个类别,其中双亲外出青少年214名,单亲外出青少年215名,非留守青少年213名。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果显示: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显著差异(WILKS'λ=2.00,P

进一步的事后检验显示,双亲外出的儿童祖孙关系(包括祖父和祖母)要好于单亲外出儿童(p

同时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差别,结果显示: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差异不显著(WILKS'λ=0.66,p>0.0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的社会创造性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的社会创造性不存在显著差异(F(2,639)=1.81,p>0.05)(见表1)。

3.2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对社会创造性的预测作用

为了探测留守状况不同的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对其社会创造性是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以上网频率为自变量,以社会创造性为因变量,采用Stepwise进行线性分层回归。将年级、性别和留守情况放入第一层,上网频率放入第二层。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在线娱乐频率”和“信息检索频率”,在线娱乐频率能够显著的预测个体的社会创造性(β=0.13,t=2.27,p

以祖孙关系、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为自变量,以社会创造性为因变量,采用Stepwise进行线性分层回归。将年级、性别和留守情况放入第一层,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和同伴关系放入第二层。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和同伴关系都进入回归方程中,亲子关系能够显著的预测个体的社会创造性(β=0.24,t=5.32,p

3.3 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创造性的影响:社会关系网络的中介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明社会关系网络在互联网使用影响社会创造性过程中的作用,采用Preacher和Hayes(2008)提出的中介效应bootstrap检验法(MEDIATE程序),对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社会关系网络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在双亲外出群体中,以网络聊天频率、在线娱乐频率、信息检索频率、网络游戏频率和一周上网时间为自变量,以亲子关系质量、祖孙关系质量和同伴关系质量为中介变量,以社会创造性为因变量做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一周上网时间对同伴关系的预测作用显著(B=-0.06,SE=0.02,p

在单亲外出群体中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显示:信息检索频率能够显著地预测亲子关系质量(B=0.65,SE=0.23,p

在非留守青少年群体中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显示:亲子关系(B=1.46,SE=0.43,p

4 讨论

4.1 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社会关系网络、互联网使用和社会创造性比较

研究表明,双亲外出青少年的祖孙关系要显著好于单亲外出青少年。大部分双亲外出青少年都是由祖父祖母进行隔代抚养,相对于父母在身边的青少年,他们跟祖父母有着更频繁的接触,所以,双亲外出青少年的祖孙关系好于单亲外出青少年。不同留守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赵景欣等人、刘霞和金灿灿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在外打工的父母通常都定期给孩子打电话,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因此,即使他们不在家,儿童仍然感受到较多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支持。

在互联网使用上,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留守青少年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家里拥有电脑的比例低于非留守青少年,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家长通常会为青少年购买手机以保持亲子联系。这使得留守青少年和非留守青少年均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接触到网络,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社会创造性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例如,张孝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变化对他们创造性的影响有利有弊:留守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控制性较弱,父母管教较少,给儿童提供了更自由广阔的生活环境,青少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高,这反而有利于他们创造性的发展。对社会创造性而言亦然。但是,关怀和爱的严重缺失则不利于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健康发展。这种利弊并存的家庭环境有可能导致留守青少年与非留守青少年的创造性不存在显著差别。

4.2 互联网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体社会创造性的影响

研究显示,信息检索频率、在线娱乐频率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社会创造性,信息检索能够使个体学习到新的知识,并且信息检索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一种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它可以提高个体的创造性。当个体在日常的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而求助于互联网时,通过信息搜索能够检索到相关的知识,而且,众多网友也会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解决办法。因此,信息检索有助于提高个体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创造性。在线娱乐能够增加积极情感,进而提高创造性。互联网在线娱乐中的视频和音乐是个体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放松身心、舒缓情绪,增强积极情感,进而提高创造性。由于不同的上网行为涉及的思维活动各不相同,因而不同类型的上网行为对个体社会创造性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

网络游戏中虚拟的空间体验、各种新奇的经验、对游戏者挑战性的激发以及游戏中玩家的竞争和合作关系都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社会创造性,但正是游戏的这些特性容易使自制力薄弱的青少年沉溺其中,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进而降低个体的社会创造性。同时,网络游戏中也包含很多冗余无用、简单反复、消耗时间和没有新意的内容,这些因素反倒会禁锢个体的思维,导致个体思维单一化,缺乏变通性和独特性。因此,对于自制力薄弱、缺乏父母管教的青少年来说,电子游戏可能会降低个体的社会创造性。不可否认,在线交流过程可以让个体获得新的信息,接触多种不同的观点,使个体能够从多个方面或角度来看待问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创造性(包括社会创造性)。但是,在该研究中,在线交流对创造力的积极作用和网络游戏对创造性的消极作用都没有得到验证,这可能是因为,在这两项活动中包含着纷繁复杂的事件,二者均同时包括了提高创造性的因素和损害创造性的因素。

从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来看,不管是亲子关系、祖孙关系还是同伴关系,对社会创造性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家庭中起着主要教育作用的监护者对儿童表现出的理解、关爱以及民主平等的态度能够促进个体的社会创造性;而且,儿童的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力均与社会创造性存在正相关。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对社会创造性的预测作用大于同伴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家庭微系统中的监护人对个体的影响更加直接,其次才是朋友和学校。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对于婴幼儿,微系统仅限于家庭,随着幼儿长大,同伴关系和学校慢慢纳入到儿童的微系统中,学校是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的微系统,但是家庭的作用仍然是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同时,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加复杂,更主要的取决于同伴是谁。积极的同伴群体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是不良的同伴可能诱发犯罪、斗殴等不良行为。因此,同伴关系对社会创造性的预测作用必须结合同伴群体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4.3 社会关系网络在互联网使用与社会创造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双亲外出群体中,在线娱乐频率在祖孙关系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单亲外出群体中,信息检索频率对亲子关系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双亲外出群体中,父母双方长期在外打工,祖父母往往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成为青少年的主要监护人,在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发挥主要的责任。刘丽指出,在隔代抚养中,祖父母代替父母的养育职能,使祖孙关系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双亲外出群体中,爷爷奶奶对青少年的社会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祖孙关系对亲子关系起到一定替代作用,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父母对青少年的教育通常偏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注重提高孩子的未来竞争力。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信息检索意味着个体能够积极探索新知识,孩子的信息检索频率越高,父母越能感受到孩子好学的积极品质,越可能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亲子关系越可能更亲密。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提高个体的社会创造性。通常,由于农村青少年的祖父母相对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而且他们文化水平有限,常常不能在学习上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指导,他们更多地负责照顾留守青少年平时的生活起居和日常的娱乐活动。因此,青少年更可能有机会跟祖父母一起通过网络观看各种视频,或者将电脑作为一种家庭娱乐设备,因而,青少年的在线娱乐频率越高,祖孙关系质量越好,社会创造性水平往往也越高。

4.4 本研究对提高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启示

如前所述,互联网的使用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创造性,而且不同的上网行为对社会创造性的影响有所不同,电子游戏可能会降低个体的社会创造性,而信息检索则可能提高社会创造性。因此,监护人要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制定一定的上网规范(如严格控制上网的时间、对具体的上网内容进行指导),或者跟青少年一起上网分享网络资源,交流上网心得,避免过量上网,以保证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使用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家庭关系影响创造性,家庭关系质量也是直接影响个体社会创造性的环境变量。父母应该促成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这有利于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