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老年护理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年护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中职卫校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非常必要。但是,笔者在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发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认真备课、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将能更好地学会养老护理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老年人服务。

1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方面

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教师大多数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不熟悉,重点与难点掌握不准确;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不足。此外,学校刚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无教授该课程的老教师传授相关教学经验,年轻教师教学技能技巧掌握不足,不能有效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无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采用教学方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2学生方面

中职卫校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自律性不强,不愿意下功夫去学习,对学习成绩不在乎,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这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1.3学校方面

虽然学校有老年护理实训室,但是设置不规范,与实际教学要求相差很远,缺乏必要的实训设备。学校周边缺乏能满足学生生产实习要求的养老机构,缺乏老年护理学见习场所。老年护理学相关教学资源比较缺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2解决对策

2.1教师爱岗敬业,认真上好老年护理学

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把老年护理学教学工作当成自己必须出色完成的任务来对待。除了常规备课外还必须掌握本学科特点,熟悉不同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课堂讲授内容要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合理,重点和难点要突出,符合学生实际,此外,还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2.2教师认真备课,丰富相关知识

备课即备教材、备教案、备学生。首先通过钻研《老年护理学》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掌握课堂教学的核心。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尽可能多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辅书籍,如大学的《老年护理学》教材和与老年人相关的杂志,将其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案例。其次,通过研究老年护理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能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2.3学校提高认识,加大老年护理学教学投入

学校组织老年护理学教师到有创办老年护理专业经验的学校参观学习,并引进一些先进、实用的教学设备,建设高水平的老年护理实训室;选派老年护理学教师参与老年护理相关会议,让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信息;定期选派老年护理学教师到养老机构进修培训学习,同时定期带学生到老年机构见习、实习;购买最新的、实用的教学视频,供师生学习使用。

2.4尊重学生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中职卫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发挥学生的潜能,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学好老年护理学这门专业课程的信心。

2.5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直接决定学习的态度和动机,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原动力[1]。在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聊起家中的长辈,使学生对老年人产生亲近感;可以布置“与爷爷奶奶聊天、做饭”的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心态;可以选择社会养老相关热点话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对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认识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老年护理学的热情。

2.6开展分层教育,达成教学目标

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他提示我们要了解学生、观察学生,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即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分层教育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做到教育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情况[2]。由于中职卫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育方法很有必要。对学习自律性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必须肯定学生的努力及获得的成绩,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提一些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对学习能力、自律性不强的学生,要首先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难点,讲解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要多采用启发式、合作交流式教学方法,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布置一定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达成教学的基本目标。综上所述,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中职卫校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非常必要。为开展好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教师要爱岗敬业,学校要加大投入,尊重学生人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这样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将能更好地掌握养老护理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老年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小平.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29):148-149.

老年护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角色扮演法; 老年护理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54-01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目的是培养创新型、实用性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修订了专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比重。通过多方面的分析选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角色扮演法这一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近几年广泛应用于护理教学、健康教育等领域[1-2]。与传统 “填鸭式” 课堂讲授的护理教学方式不同,角色扮演法是通过复制式仿制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得到训练和实际体验获取准确完成某项工作的技能[3-4]。角色扮演法是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疗等领域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于Moreno 1966年创建。[5]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使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于2007-2011年在我校三年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我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在校学年级学生140名,均为女性,年龄19-21岁。

2 方法与步骤

2.1 理论知识的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安排,以讲授法为主,讲授老年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老化理论、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和健康保健等,重点讲授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和疾病护理中的疾病特点、护理诊断和护理原则,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角色扮演打好理论基础。

2.2 准备阶段 根据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和要求,提前1-2周安排角色扮演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角色扮演案例,进行资料收集、编写脚本,角色分配和角色练习,鼓励学生多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案例的方法有两种:教师设计,教师讲授设计案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自行设计,教师审阅。角色扮演的内容有: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疾病护理。角色扮演的时间为8-10分钟。

2.3 实施阶段

2.3.1 教师讲解和安排角色扮演的规则和顺序。

2.3.2 由第一组的学生简要介绍角色扮演的内容,设置角色场景,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完毕后,由第二组的同学准备,其它学生讨论发言,提出优缺点,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依此类推,一个学时可完成4-5组角色扮演。

3 讨论

3.1 强化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学习效果 角色扮演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形式新颖、活波,内容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6]。角色扮演改变了以往在“填鸭式”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学生们课后反复领会教材内容并查阅课外相关资料,小组共同讨论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角色扮演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了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及灵活运用,同时也利于学生表现自我,施展才华,学生反应较好。

3.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技巧,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角色扮演的准备过程中,学生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根据具体病案中的服务对象主动地收集资料,找出具体的护理问题,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集思广益,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临床思维技巧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在护理问题的解决上还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3.3 增强了学生主动沟通的意识,提高了护理沟通技巧 角色扮演过程中,护士与老年患者、患者家属之间要在情感和知识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如:热情周到地接待新病人,介绍病区环境、疾病知识等,为学生提供了多动口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学生将护理学中的沟通技巧如:适时地提问、倾听、抚触等应用于角色扮演,增强了沟通效果,提高了与老年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同学之间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时,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宽容协作的团队精神。

3.4 提高了护理职业适应能力老年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学习必须注重知识的应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角色场景里,面对现实的服务对象存在的护理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老年人提供体格检查、疾病知识宣教、安全用药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强化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护理职业的适应能力。

3.5 在角色扮演法的过程中,学生将老年护理学中的部分内容应用于角色扮演,考察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测评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交流沟通等综合水平。

3.6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法,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疑难、有争论性的问题,要求教师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并向学生讲解。督促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以及临时处理问题,驾驭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由于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在编写案例和设置模拟场景时难免出现案例单一;护理问题不全面;护理措施简单等问题,从而影响角色扮演的效果,需要教师在学生设计案例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精心构思,使病案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贴近真实,难度适中,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4.2 个别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角色扮演单一化,表面化,没有完全进入角色,教师要在角色扮演的准备阶段就要强调其重要性,加大角色扮演在护理实验成绩中的比例,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同时,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切忌批评、打击、指责学生[7]。

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扮演法比较适用于老年护理学这样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情景模拟设计,同时,保证角色扮演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纠正随时可能产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咏梅,钟建华. 角色扮演法在手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6): 458-459.

[2] 曹佩珍,许贵华,钟晓珊,等. 角色扮演在健康教育见习课中的应用[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73.

[3] 李燕燕. 浅谈《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影响[J].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02):32-33.

[4] 王英敏.角色扮演法在五官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 2009,(20):63-65.

[5] 韩金华.角色扮演法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80?

[6] 周红,贾秀英,宋泳红,等?护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三维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8-69.

老年护理学范文第3篇

1 加强组织建设

1.1 积极发展中华护理学会会员(主管护师以上的护理科技工作者)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会员,并加强两级会员管理。

1.2 坚持民主办会宗旨,进一步加强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报道其办会经验、信息等,听取建议和意见,共同努力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1.3 加强护理专科委员会建设,促进专科护理业务发展,申报成立中华护理学会老年护理、骨科护理、手术室护理、社区护理、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

1.4 为适应现代科学和护理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并合理组合学会各层人才结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其潜能,特别注重发挥护理专家的作用,依靠护理专家和广大护理科技工作者民主办会。

1.5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热爱护理专业。根据国际护士会20XX年护理主题和国家卫生部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的方案组织庆祝活动。

1.6 根据中华护理学会章程规定,继续完善学会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符合现代学会自我发展、自行约束的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并能充分发挥学会的职能作用。

1.7 申报中华护理学会恢复国际护士会席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国际护士会主席考察。

2 繁荣护理学术

2.1 组织召开全国性护理学术会议: 各专业委员会拟订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学术会议,安排20个全国性护理学术交流及专题讲座会议。会议的重点:以增强护理服务意识,深化认识整体护理理念,扎扎实实落实护理程序,吸纳专科护理进展新业务、新技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开展健康教育,开展护理科研,展望新世纪护理等诸多方面的学术交流与专题讲座。有计划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组织有关的学术活动专题讲座。努力创造条件,达到繁荣护理学术的目的。

2.2 加强国际与地区间学术交流与合作: 全面提高我国护理学术水平,吸纳国际与地区间护理学术、现代管理等各方面的经验,开展国际与地区间学术交流与合作,宣传我国护理的发展成就,达到共同促进与发展。

(1) 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与往来:①20XX年在珠海召开第七届护理学术交流会。主题是老年护理、专科护理、社区护理等。将特邀稿与征稿相结合,保证学术会议达到新水平,在20XX年做好筹备工作。②20XX年9月11~16日,组5人团访日本看护协会,商榷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有关事宜,参观及参加国际护理学术交流会等。

(2) 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①韩国看护学会于XX年12月8~13日在汉城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护理联盟创立总会纪念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作为重要国家代表参加会议,并报告中国护理的现状与展望、老年社区护理,共同研究确定2002年在中国召开亚太地区护理学术交流会,组织筹备学术交流会议的各项工作。②韩国庆熙大学东西方护理研究所与中华护理学会合作研究中医护理、疼痛、褥疮、心理、护理管理专题。支持韩方继续努力争取资金资助,完成20XX年有关研究内容。③20XX年10月在深圳召开第四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主要专题为老年与社区护理。

(3) 与其他国家举行护理学术交流会议:①20XX年7月30日至8月3日,国际肿瘤学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第11届癌症护理学术交流会,主题是:建起未来的桥梁。中华护理学会是会员国,派天津肿瘤医院姜永亲参加这次学术会议。②组织筹备2001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第23届国际儿科医学学术交流会和第二届国际儿科护理学术会议,主题:21世纪儿童健康。③拟于20XX年在台湾组织召开第三届东亚护理论坛,组稿并做好会议各项准备工作。

2.3 地区间学术交流与往来

老年护理学范文第4篇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社会,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课程设置:护理学专业以基础医学、护理学为主干学科,开设课程主要有英语、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毕业去向:可到各级医疗机构、医学院校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老年护理学范文第5篇

   一、老年护理伦理学的定义及特质

(一)老年护理伦理学的定义

老年护理伦理学是在伦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社会学深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以上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与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般来讲,老年护理伦理学是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护理学、社会学的方法,对老年护理保健中的道德问题进行伦理探讨,揭示老年护理的内在道德意义,用伦理学的原则理论和规范等来指导老年护理实践,并提出解决方案。简言之,老年护理伦理学就是一门探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及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它以提高生命质量和追求完善的生命为道德目标,是对老年护理社会现象的伦理反思和升华。由于老年护理与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的领域宽广,它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

(二)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特质

1、交叉性。老年护理伦理学作为探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及规律的新兴学科,它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既是老年学中的护理伦理问题研究,又是伦理学中的老年护理问题研究,还是护理学中的老年伦理问题研究等;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它综合运用伦理学、护理学、老年学、人口学等学科方法,既有老年护理道德原则、规范等理论研究,又有老年护理伦理的实践研究等。

2、价值性。老年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它通过研究老年护理行为的道德价值问题,超越“实然”,探求“应然”,揭示“必然之理”,提供价值指向,发挥其特有的激励、整合功能,因此,它是功利价值与精神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它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互尊互爱,倡导“爱老之心,尊老之德,用老之能,容老之量,护老之氛”,实现“老有所养,养有所护,护有所爱;老人幸福,家庭温馨,社会和谐”的价值总目标。具体来说,有以下价值目标:关爱之意——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全社会要形成对老年人的关爱之意、护老之情;呵护之心——老年人属于特殊群体’身体、心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应举全社会之力给予其以呵护之心;孝道之德——弘扬中华民族的爱老敬老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护理之风——老年人人数多、疾病多,需要在医院、护理院、社区医疗中心、家庭病床给予精心护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护理风气;互爱之情——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老少之间和睦相处,低龄老人护理高龄老人,老年人之间相互照料,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志愿之善——青年志愿者要经常深人社区、敬老院看望老人、慰藉老人、服务老人、护理老人,使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度化、人性化。

3、实践性。老年护理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具备了伦理学共有的学科属性,因此,它还是一门特殊的实践科学。它立足于现实的老年护理现象,以一种“实践——精神”的方式去把握“实然之象”,建构“当然之则”,强调由知、情、意向行的转化,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重在研究老年护理伦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科学的道德实践的运行机制,倡导“爱老之心、尊老之德、用老之能、容老之量、护老之氛”,形成爱老护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现实成效。

二、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老龄化社会来临的当代,加强老龄工作’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尤为重要。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比较容易满足,而精神慰籍与身心护理则相对缺失。因此,对老年人护理伦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建立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的老年护理伦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讲,本研究把社会学中的人口学、医学中的护理学、哲学中的伦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社会学进行交叉研究,构建一门新的应用交叉学科理论框架,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关心与爱护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提供理论借鉴,为帮助、支持、关爱、护理好老年人,使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提供理论指导。

从实践上讲,人人需要健康,人人又离不开护理和帮助。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今天,护理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护理范围不断拓展,护理空间不断外延,护理内容不断丰富,逐步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家庭走向社区,从医治疾病走向预防保健,从救f生命到注重生命质量,从狭义的护理概念走向更加广泛、多视角的护理新概念。而目前中国已进人老龄化社会,它给国家、社会、家庭和老年人都带来严重影响和挑战。可见,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老龄化的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远已超出了单纯的人口学领域。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依靠经济发展所能的,更多应通过伦理关怀来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需要一种文化和伦理精神来唤醒我们的爱心。因此,关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给予更多的伦理关怀,更好的尊老、爱老、护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依据

(一)现实依据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从现在到2030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非常关键。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51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1/4左右的时间由于体弱多病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许多“四二一”家庭,即夫妻双方上要照顾4位老人,中要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下要照料1个孩子,加之一些地方家庭“空巢”化现象十分突出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目前老有所养存在许多弊端:厚葬薄养依然有较大市场;重物质供养轻人文关怀较为普遍;中国传统养儿防老遇到严重挑战,对老年人边缘化、淡化甚至抛弃老人等陋习渐行渐近,因此,解决老有所养、养有所护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广大家庭、牵动着学术界、社会神经的敏感话题。

(二)理论依据

首先,根据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老年人虽已退出社会主要舞台,但仍需要延续生命质量和提高完善生活质量,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之心,护老之情,使老年人长寿、健康、快乐、幸福度过晚年。其次,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今天,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我们应传承延续“尊亲、敬亲、养亲”的传统内涵并进一步发掘’以现代方式加以弘扬和推广,通过老年护理伦理的研究,找到传统孝文化与现代伦理的交接点,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焕发青春。再次,根据道义论的观点,人是目的,作为社会人要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承担一定道德责任,而且通过内在理性自律而不是功利目的,它的动机具有纯洁性和至善性。老年人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年人的晚年更需要体面尊严,因此,家庭成员乃之全体社会成员应承担老年护理的道义责任,培育良好的动机和行为。最后,根据美德论的观点,人应加强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全体社会成员要锤炼仁慈、耐心、宽容等德性,真诚关心与关注老年护理。对老年人及老年患者,要多一份尊重与理解,多一份关心与帮助,多一份同情心和耐心。

四、老年护理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老年护理伦理。开展社区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标志。社区老年护理伦理,是建立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上,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病人为重点,对社区群体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的、连续的、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社区护理是促进与维护人民健康的一种全科和完整的业务工作,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快捷、经济、优质的医疗卫生护理服务,它的服务对象逐步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服务范围由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乃至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工作内容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扩大到预防保健和提高人群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上。开展社区护理,关爱老年群体,有利于促进护理学向生物11、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促进护理学向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家庭老年护理伦理。随着我国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由疾病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转变,护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延伸,已经由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服务对象由病人转向康复人群,护理工作任务已向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以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进行工作。家庭护理是社区护理的体现,搞好家庭护理,关爱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接近4亿,这给养老、护老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充分发挥社区养老和卫生服务功能的同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护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提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在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养老仍然是人们首选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体衰、行动不便,慢性病增多,一旦生病去医院求医,看病难、看病贵,很不方便,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因此,社会对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保健需求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开展家庭护理,对老年人来说,环境熟悉,心理没有压力,多一份伦理关怀,既经济,又方便,又实惠,为疾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舒适的家庭环境。

(三)隔代护理伦理。隔代护理的实质就是“隔代养老”。“隔代养老”是父辈们离爷爷一代人先过世,而爷爷一代人还存在,孙子在父辈都不在人世的情况下有为爷爷养老的责任。“隔代养老”的条件是,三代人中,中间的第二代人(男子)都不在人世了,那么由所有的孙子承担起养老的义务。而国家一系列涉及老年人的政策措施都是对这个共识的再解释和认可的,如“五保户”的国家保障对象是无儿子的老人,有儿子的老人享受不了国家政策的保护。这种情况表明,一方面,说明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已经充分认可了中国农民这样一种“生育与养老”的传统观念,把农民的观念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另一方面,农民对国家“五保”政策的偏爱性并没有任何异议,这说明在农民观念中有儿子与没有儿子的养老保障是不同的,因为条件不同,所以保障的主体和机制也不同。作为孙辈来担负起“隔代养老”的责任,不能怕麻烦,更不能嫌弃责怨,要给好态度,要给好脸色,要多一份关爱,像父辈在世那样,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和爱护。这是晚辈应尽的家庭责任,也是晚辈的道德良心所在。

(四)老年相互护理伦理。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相互理解,互相帮助。人一旦步人老年以后,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这叫老化现象。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行动不便,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这时最迫切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老人感到有所依靠。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富裕还是不富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也在延长,长寿老年人会逐渐增多,老年人退休后,要愉快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就要结识新朋友,心里有话能给人说,常言说得好,同龄相嬉,乐而忘老,对生活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融人社会,学会交友’通过交友,促膝谈心、交流思想’排优解难,得到真正的友谊和真诚的关心,从而愉悦心境,享受莫大的快乐。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丧偶后生活寂寞,心理表现无助,有很强的找个伴的愿望,希望有人照顾。老年人再婚有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做子女的应尊重老年人再婚的权利,并予以理解和支持。中老年人联合在一起,互相帮助,相互关照。这些都是老年人相互帮助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自助行为,应予提倡,更应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住老年公寓,这里让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行动方便的老人帮助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身体好的老人帮助身体衰弱的老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亲密无间,团结和睦,共享晚年幸福美好生活。

(五)老年营养护理伦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是老人追求的人生目的和伦理价值,既要长寿,还要健康。搞好老人营养护理,是延缓衰老,增进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因为,人到老年时期,身体的机体逐步衰老退化,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因此,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需要,调控各种营养的供给,以满足老人的身体营养需要。搞好老年营养护理,一般应注意几点:(1)降低膳食总热量,原则是热量的摄人与消耗维持平衡;(2)适当补充蛋白质;(3)减少脂肪摄入;(4)要注意增加铁、钙、硒等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的摄人;(5)每天应供给适量膳食纤维含量;(6)要遵循“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原则。我国古代早就主张“衣食同源”,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治疗”经验。总之,营养护理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维持、恢复、促进健康的基本手段。饮食与营养对老年人来说,既是一种物质需求,还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家人和亲友与老人同桌就餐,既增强了亲情感,更体现了晚辈对老人的慈爱之心,关爱之意。

(六)老年临床护理伦理。人到老年,身体总是有些毛病,这就需要重视。小病在家治疗,可以体会家庭温暖;大病要到医院治疗,体验临床护理。在发达国家,在养老、安老、护老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比较高,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老年医院问题,如老年病科、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医疗中心等,这些医疗机构的设立,为老年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社会化服务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种老年管理机构、老年医疗保健机构相继建立,有的省、市还设立了老年医院,如上海市的静安老年医院,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养老、护老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上还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要从态度上重视老年患者,做到态度热情、诚恳,才能取得老年患者的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及家属要耐心向老人解释,放下包袱,积极配合,安心养病。同时对老年患者的称谓一定要得当,要多关心问候,加强沟通’取得信赖,对每个护理措施要讲清目的,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在给老年患者治疗和护理时,往往要有耐心、同情心,这样患者就比较好地接受治疗。所以医务人员要加强医德修养,体谅患者疾苦,充分理解、谅解老年患者。在临床护理上,对老年患者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整体护理,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人间真爱的体现,也是对老年人多一份关心、照料的伦理要求。

(七)老年自我护理伦理。自我护理的实质就是自我保健,俗话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照顾。自我护理,就是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而进行的各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及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说“个人健康,自己保护”。这是一种非职业性的医疗保健活动,包括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护理、自我用药、自我预防和自我康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曾经预计,自我保健要占整个卫生保健活动的50%-60%。因此,这就需要老年人理解社会,关爱家庭,体谅晚辈,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护的保健意识。现在,有的老年人自我护理意识不强,认为多吃补品就会身体健康,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要健康,就自己的身体状况,力所能及参加一些劳动或体育运动,在生活方式上有规律,有节奏;在饮食上有控制、有调节;在身体锻炼上有选择,要适度;在娱乐活动时间上有限制,下棋、打牌、玩麻将时间不要过长,更不能通育达旦,以免伤身体。总之,老年人有自我护理意识,就会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作息时间,通过参加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体育锻炼,适当劳动,控制饮食,生活有规律,就能充实生活,丰富人生,减缓心理压力,延缓衰老,由被动接受卫生保健服务变为主动地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真正使自己成为自己健康的责任者、护理者和主宰者。这样就能幸福愉快地生活,享受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和慈爱。

(八)老年保健护理伦理。老年保健事业是以维持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为老年人提供疾病的预防、治疗、功能锻炼等综合,同时,又是促进老年保健和老年福利发展的事业,搞好老年保健工作,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晚年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英国,近年来,经济发达国家为老年人不断扩大保健设施及福利设施,如老人公寓、老人院、日间护理中心、老人社会活动站、老人曰托所和老人日托门诊等。我国政府对老年工作十分关注和重视,全国成立了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建立了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等多种研究机构,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老年护理学等应运而生,老年保健的观念在社会开始形成。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正在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健事业和模式。国家将老年医疗保健纳人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工作任务之中,各地相继建立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老年公寓、老年医院、托老所等,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优质服务。在这里,要遵循老年保健护理道德准则:尊老爱老,扶病解困,要始终贯穿着诚心、爱心、细心的原则’尊重并体谅老人’理解老人,和善相待,真诚相处,尊重人格,使老人感到有安全感、舒适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老年护理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护理;教育课程;美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16-01

1910年,由美国Felxner总结欧洲和美国办学经验,提出的统一的医学课程计划,即由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医学教育由医院办教育,完全变成由医学院办教育。这种模式后来成为世界大多数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它的优点是体现现代医学科学系统性、先进性、基础性、完整性,循序渐进教学,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节省财力、人力。但是它的缺点也明显。目前,美国护理教育已经建立了独立的课程体系。多数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课程,还包括保持健康、护理管理与领导、家庭护理、老年护理、计算机应用、康复护理、重症护理、论理学、经济学等内容。开设特色的护理课程设置,包括家庭护理课程,远程教育、跨国文化教育、与护士交流有关的课程、护理学发展史课程等。家庭护理课程:护理学院已将视家庭为照顾对象的基本家庭内容和临床经验列入课程。目前的家庭护理课程包括社区卫生、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等,讲授家庭发展和变迁、家庭和慢性疾病、家庭与威胁生命疾病的因素、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因素(如社会交往、种族和文化、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技术和历史)等内容,逐渐由健康家庭过渡到功能失调家庭。

美国麻州护理教育明确规定了护理课程设置必须由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组成,护理专业课程占60%;临床实践至少占护理课程学时50%;课程计划必须具有使学生护理能力发展的充裕时间;必须有符合教学原则的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必须提供适应护士执照考试和地区需要以及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学;护士角色是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人口提供直接和间接照顾,其次,是设计、管理和协调照顾,同时还有专业成员角色。要完成这些必须以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有效的沟通建立专业发展目标,懂得护理专业发展的历史和理论,按照护理专业标准和责任去实践。护理课程比较重视社会系统中专业护士的终末行为,学院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是寻找促进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方法,提高护理教育中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面对复杂的价值问题。

美国护理课程的哲学概念、职业观念和职业特征非常明确,强调人权、个性和隐私。美国护理协会联合会(AACN)对其护理学院的护理教育规定了标准,具体的课程教育计划由各护理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专业行为能力和概念框架自行规定。多数护理学沿用传统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但学科之间进行适当的综合,充分重视在护理课程设置中体现当前卫生保健的重点与护理实践的变化。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活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美国临床化学联合会(AACC)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为适应新挑战和压力,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有五方面能力,及基础技能、临床技能、科学和技术技能、管理技能。即要求护理工作者具备:坚实的应用医学基础知识;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观察分析的科学思维能力;联系疾病进行判断的综合分析能力;能进行知识扩展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管理才能、法律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在护理课程设置上充分重视当前卫生保健的重点与护理时间的变化。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护理是专业特色,包括设置家庭护理课程、远程教育、与护士流动有关的课程以及护理学发展史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发展,对提高教育的社会化进程,提高教育机会,满足更高的需求提供的有益途径。美国大多数护理学院已将视家庭为照顾对象的基本家庭内容和临床经验列入课程。目前的家庭护理课程包括社区卫生、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等,讲授家庭发展和变迁、家庭和慢性疾病、家庭与威胁生命疾病的因素、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因素(如社会交往、种族和文化、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技术和历史)等内容,逐渐由健康家庭过渡到功能失调家庭。

日本从上世纪中到上世纪末对于高中毕业后3年制护理学校一共进行了三次大的课程设置改革。六十年代进行的第一次改革是由于以疾病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护理及继续护理方向而转移。基本要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增进健康、促进康复。总课时为3375学时。其中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科目及临床专业科室数分别为390、330、2655学时,学时比例为0.19:0.13:1。这次修改使护理学在专业科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第二次课程改革是八十年代末,由于医疗费用上涨,全民享受保险,老年就诊人数的增加,课程改革实行“宽松”教育,重视预防疾病、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总课时为3000学时。其中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科目及临床专业科室数分别为360、510、1980学时,学时比例为0.18:0.26:1。增加了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如增加的老年人护理、继续护理和家庭护理等课程。在这一方面说明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正在朝着缩短基础课程、加大专业课程的比例。体现了护理课程设置适应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既现代护理模式下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从原来的医院走向社区的变化。说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次改革的突出变化是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独立起来,体现了护理专业的发展。第三次改革是在1996年改革,1997年开始实施。这次针对护理课程的改革目前正在实施,旨在加强实习、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计划,作到早期接触临床,注重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难以确保实习场所,以至实习难以开展等等。

老年护理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护理 政策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人口老龄化正席卷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注重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口质量)的体现[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我国老人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9年7月1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会,向社会《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其中60%以上在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有关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让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时给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以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及监督指导,而不是让老年人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由于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参与,使老年人出院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的护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经由自我照顾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则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健康。因此,老年护理应重视强化个体自我照顾能力,在尽可能保持个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提供协助,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2]。

我国老年人护理的面临的问题有。一是认识上有偏差。目前,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针对老年人的某种疾病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大多数疾病对老年人的影响与对其他年龄组人群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实践证明,对老年人群的护理有别于对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护理。这些因素包括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各种疾病症状在这类人群中的不同表现,以及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身体、心理的反应及所产生的后果等。目前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老年人应付实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护理有别于传统观念的老年病护理[3]。陈旧的“老年护理”观念在人们心中还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缺少专业护理人才。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大都学历低、人数少,且没有接受过老年护理的系统教育,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且只能从事一般的生活和医疗护理,缺乏专业性,因此也不能称为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护理硕士、博士教育中专门从事老年护理专业研究的人员也不足,因此老年护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更是缺乏[4]。三是老年护理学科发展缓慢。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且尚未在全国普及,《老年护理学》的本科教材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尚无一所护理院校专门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教育严重滞后。虽然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老年护理的内容,但只占其总课程的5%左右[5]。四是老年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各级部门都没有出台明确的老人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将老年护理纳入保险机制。老年护理的特殊性和费用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社会有必要在老年医疗之外,建立独立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而从我国目前的保险现状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仅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还未完全成熟,且存在许多局限性,还无法覆盖所有老年人,它仅提供给工薪阶层,而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做好老年护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国老年护理存在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立健全老年护理体系。充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原则,建立长效的老年护理服务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构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作为“十二五”期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并及早制定国家计划。首先,要健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起长期护理服务的整体预算制度,包括护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服务机构运行经费补贴、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并规定以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逐年增加,从而保证对护理服务的持续投入。其次,要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方向,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服务项目,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社会化老年人护理服务格局。第三,要加强老年护理服务事业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专门负责老年人护理事业的管理机构,制定长期护理服务分级指标体系、受益人准入制度,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有序开展。

(二)加速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 。国外长期护理发展的经验表明,对待老年慢性疾病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治疗,而是预防和康复[6],老年护理需要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管理,科学设计全程的长期护理服务。提高国家对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度,减少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加强媒介宣传,加强人们敬老意识和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识,改变对护理工作者的歧视。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计划,为护理人员提供综合性的职业培训,规定从事老年照料的护理人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设老年护理专业,通过学制上的设定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同时,鼓励卫生医疗机构进入社区,为照料老人的家政服务员、民间保姆、家庭成员开设康复知识和技巧的讲座培训,并上门进行护理指导,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其次,明确护理人员的护理等级,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护理人员,从普通家政服务员、护工到高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均按护理内容分为若干等级,各等级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从而提高护理效率。最后,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尤其是将日益庞大的护工队伍纳入第三产业,建立和完善护工行业的工资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老年专科护理工作者,派遣去发达国家引监护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合我国老年护理的先进护理观点和技术,拓宽老年服务的思路。积极开展老年护理研究,培养老年专业人才,促进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三)将老龄人的预防保健作为医疗体系的基础工作纳入政府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加强老年人群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老年护理模式,建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连续服务机构,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7]。

(四)调整医疗保险支付政策,促进资源利用的效率与公平。一是通过调整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结算政策,将部分老年护理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进一步促进居家护理和居家养老;二是通过明确老年护理院的出入院标准和适当提高长期住院病人的费用分担水平,提高老年护理院的服务效率;三是通过增加养老院内部医疗机构的医保联网数量,方便养老院住养老人就医,同时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一定比例的老年护理费用,提高养老院住养老人的护理保障水平[8]。同时,鼓励和扶持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年护理机构和福利设施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所形成和收到成效的老年护理中心、临终关怀、托老所、家庭护理、老年公寓等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管理体系,适应我国医疗保健市场的需要,满足老年护理需求。

总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好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完善的服务是我国护理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对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巨大挑战,是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当积极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相信有了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2]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961.

[3] 孙红,郭红,蔡虻.老年护理进展.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38-40.

[4] 王玲.我国老年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中国护理管理,2007,7(4):13.

[5] 张娜,蒋银芬.我国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6,12(15):1404.

[6] 王岩梅,王磊.我国实行长期护理保险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26.

老年护理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护理学 专业思想 稳定性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Ideological Stability

——Tak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thinking instability, is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current nursing education; and effective professional confusion for students,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guidance to deepen education reform, to help students with enhance confidence and smooth employment.

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al thinking; stability; investigation; reflection

1 我校护理学学生专业思想的现状

武汉科技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创办于2005年,迄今已招收六批学生、毕业三届学生。从六批护理学本科生招生情况来看,每年均面临生源不足的状况。2005年,计划录取40人,第一志愿录取28人;2006年,计划录取40人,第一志愿录取26人;2007年,计划录取45人,第一志愿录取30人;2008年,计划录取32人,第一志愿录取9人;2009年,计划录取50人,第一志愿录取7人;2010年,计划录取52人,第一志愿录取8人;2011年,计划录取37人,第一志愿录取9人。每年第一计划录取学生分数为报考我校本科各分数段的最低档,计划不足部分均从非第一志愿学生中调剂。

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09届毕业生只有56%选择从事护理行业,考取研究生的15名同学中12名同学选择非护理学学科方向;10届毕业生只有62%选择从事护理行业,考取研究生的13名同学中10名同学选择非护理学学科方向;09届毕业生只有61%选择从事护理行业,考取研究生的14名同学中9名同学选择非护理学学科方向。

从目前在校生的情况看,普遍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感到迷茫等现象。一年级新生入校后提交转专业方向的人数比例较大,10级50新生中递交申请的有23人,11级60名新生中递交申请的有26人。

2 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1)外部原因。社会认同感不高:在当前中国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中,医疗占主导地位,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群众形象差,很多毕业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待遇低和今后升迁感到茫然和无奈,专业的提高及发展缓慢已成为造成护士短缺的主要原因。专业认同感不高:本身我国护理学专业起步较晚,而我校的护理学专业为新办专业,其他院系认同感小,部分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归属感,多数感觉被边缘化,造成不少同学情绪低落,感觉前途暗淡,产生消极懈怠的现象。

(2)内部原因:受社会偏见的影响,非第一志愿的学生因为成绩所限、为了进入武汉科技大学而填报护理系,但对专业并不了解、不认可、不接受,对护理学专业的认知不足,与其他专业学习强度和社会接纳度相比产生一定的心理不平衡,导致对护理学专业兴趣不大,从而影响对专业的学习态度。

3 稳定护理学学生专业思想的主要措施

(1)以更加活泼生动的方法激发因志愿调剂和征集志愿入系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通过邀请专业老教授和资深护士与学生交流,举行“我的专业,我的未来”系列讲座,介绍专业前景、指导规划未来,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我们积极推动护理学学生与医学院其他专业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加学生对医学院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医科学生的归宿感;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护理系教学平台和实训中心,举办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举行护理征文、演讲、辩论和“护士节”文艺汇演等,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2)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手段帮助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看到乐观的发展前景。对于本来就热爱医学、主动选择本专业的同学,在老师课堂教学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时穿插医德医风及“南丁格尔”精神教育,用崇高的信念陶冶学生情操,使其感受自己职业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神圣与伟大,医生与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最精密、最复杂的生物体,挽救生命的工作崇高而伟大;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才能实现对病人的责任和对自己的成就。专业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将对专业的热爱、专业责任感连同教学内容一起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共鸣,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内化为自身永恒的追求、建立起学好专业的信心和职业荣誉感。

(3)以更加有效的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向服务对象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整体护理,护理场所从医院扩大到社会、家庭。为适应21世纪人人都享有卫生保健的需求,护理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更加优化。一方面,增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及公共卫生知识方面的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开设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临终关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涉外护理等方面的专业课;护理教育应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大力加强,应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