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范文第1篇

人类,这个字。对2000年的银河系应该有新的意义。这新的意义就是东方''''龙的传人''''的使命!否则,就是命运的安排!

不管你是伟绩卓著的成功者、还是垂头丧气的失败者,我们应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来对待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人类有那么多的民族、那么多的肤色和那么多的思维方式。对此,谁又敢称王称霸呢?不过,你肯定会承认你是懂得思考的,是最棒的!能够辨别事物的真伪!由其是在你的内心深处。因为,所有这些生命特征都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所以,此文稿的含义一定会在大众爱心的努力和推理下,把古老的不是事实的故事去伪存真;使其成为事实。转化成''''人与自然''''共享的常识--生命的能源。

在过去恐龙曾一度漫步过这个绿色的星球,地球。然而,一块巨石撞击了它,于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圣经上描述的劫难场面,被称为''''世界末日,一切事物的终结''''。在星球的历史中这样的撞击从前发生过,将来还会发生,只是个时间问题。今天在这个绿色的星球上,我们人类的思想对我们人类创建的科技提出了好多疑问?我们的科技是否能够对此做出回答?我们的能源动力系统能否阻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过去的探索。所以,我们人类在过去、现在、将来所要做的每一事件的背后就都涵盖着一个故事存在。那个故事就是我们人类的历史。决不存在嘲弄人的成分。

我们人类信奉太阳,都知道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可我们人类能说清太阳是为何从东方升起的吗?中国人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那么,在''''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背后涵盖的又是什么呢?它要定义一个什么样的事态?你说,难道我们永远要做一名''''只知蛋好吃、不知下蛋者是谁''''的人吗?到底是谁在嘲弄我们:是自己、是自然、是文化、是科技、还是其它……?难道说这就是''''天机''''吗?

生命是什么?这是所有人都感觉是一个很模糊的和很难回答清楚的一个简单的、扼要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为某种利益来创造一个类生命体,就像是谁创造了我们人类一样来问。试着从中解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上帝创造我们人类的目的是什么等?那么,对人类的行为和眼前的利益而言,这个类生命体就是一个洁净、持久,能够摆脱对自然能源依赖的、有生命力的能源动力系统。它是谁?它从哪里来?它就是--太极。

注:此文稿在今天是属于创意文化或者说是对文化的考古。如各位''''老少边穷''''们能从中导出真实、导出人与自然都认知的机理。那么,明天此创意就会在智慧的面前变成一个现实。同时,请不要抱有任何一方的政治目的和任何封建迷信等思想来看待此创意,因它涵盖的是:''''忘我''''的中哲理论,偏袒任何一方将失去''''太极''''的意义。

东方的"太极"即将科学的解答生命和能源或古老而现实的故事《太阳必定从东方升起》

目录

1.关于"太极"的来源与作用

2.关于人类创建的东西方科学文化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关于人类需用的能源问题

4.关于"西游记"这部书与东方文化里的"第五大发明"的关系

5.关于孙悟空

6.猪八戒与沙和尚

7.关于"筷子"与"十字架"对人的关系与作用

8.关于人类与数字"5"和"0"的关系

9.分析人类科技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与状态

10.人与自然如何归"零"

1."太极"的来源与作用

【太极】的来源?无源考究。

【太极图】是宋学开山祖周敦颐对宇宙生成过程所作的图意归纳,并且有简短的文字说明,谓之"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共计二百四十九字。它的全文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就是这么简单而有系统的一图一说,曾经在中国学术史上引起了空前的反响(载自梁绍辉着:太极图说通书义解。)。那么"太极"它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样的事物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它为什么能够那么自然的、牢固的留传于人与人类的文化当中?至今纷纷不已,难成定论。所谓"书不尽言""图不尽意",可见"太极图"及"太极图说"由于它本身的过于简约,一则难懂,二则难与把握。难懂使人视为畏途,不敢轻意涉足;难于把握则见仁见智,易是是而非非。对它的解释从来就是见仁见智,自言其是的一桩公案。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把"太极"看成是里面包含着一个可以说大、又可以说小的一个"说"。想成仙成佛的人把它看成是里面包含着一个无所不能、法力无边的一个"法"。不管是"说"还是"法"人们都能从中理弄出个道理来。不过,都难成定论。总之,"说与法"给我们带来的质觉就是:它们都不是很实在的事情。我们应该选用何种思维方式去看待"太极图与说"才算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说:想要"说"的人幼稚;那么,想要"法"的人就别有用心。如果我们说:"说"与"法"都想要的人是实在的;那么"说"与"法"都不想要的人就是聪明。问世间真的存在什么都不想要的聪明人吗?我们既然做不来这种聪明人,那我们到不如做个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不想要的"实在的聪明的人"(这是在就事论事,有得罪的地方,敬请多多原谅)。那么,这个''''太极''''究竟是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呢?"太极"它究竟代表的是什么呢?难道''''太极''''仅仅是在天文、地文、人文方面有一个"说与法"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的把''''太极''''看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呢?

我取《太极图说》中的《无极而太极》和《中庸哲学》《古典、现代物理学》以及宗教神学之道,试图把''''太极''''转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太极''''。谨以此东拼西凑之文,献给那些头脑清醒并认识东方文字和了解东方科学文化的所有人。献给那些已知道自己是对人与自然有着肩负重责使命的和具备东方的神、佛与西方的上帝和救世主资格条件的人们。本人真诚的敬请广大热爱人与自然的人和讲科学、爱科学的哲学、人文科学、能源物理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的指导和批评。

在今天,我们人类创建的人文、科学技术从陆地到海洋到航天,我们的科学与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可能只限于能源问题的解决。这样说对吧?过去的事物我们人类已经经历过了,我们人类的未来应该怎样、应该如何?这些就是代表和拥有东方科文的中国人必须了解的和必须知道的一件事情。原因是"太极"落户在东方的中国或是上帝的安排。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人类创建的科学与技术需要一个庞大的''''能源动力系统''''的支持。仅靠地球上及其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用的。这一点不难想象,地球上的资源一旦被我们耗尽,我们创建的科学与技术面对的只有崩溃。如果,''''太极''''能够引导我们创建一个新的"能源动力系统"的话。"太极"可不可以说是东方文化里的"另一项伟大的发明"和实实在在的东西呢?

大家都记得西方有一位名叫:阿基米德的科学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两千多年以前,阿基米德的命题不仅揭示了一个物理定理,更表现出人类探求未知,开创文明的坚定信念。那么今天如果说:给''''太极''''一个换能器,''''太极''''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以把整个宇宙加热。人们会如何理解''''太极''''对天、地、人的真实作用呢?如果我们从人类社会的需要开始去设计''''太极''''。〖太极〗这个图形它就能够代表我们人类创建的科学所能探究到的最大的物质生命世界和最小的物质生命世界。它所代表的就是循环运动的生命物质。它永远的在变化与运动中存在。古代的智者运用太极原理去探索宇宙的真谛、去探索生命的奥妙!那么,我们今天的人类是否可以运用太极原理去研究或开发新能源。探究我们人类自定论的已证和未证的人文科学或更多、更广的人与自然的科学信息呢?太极原理的确是一种可供我们运用的方法或方式(类似于辨证唯论),它所代表的方法或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我们今天的科学为我们自己设立的误区与假象,如果我们学会运用两个以上的时空观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们可能会更容易理解生命与能源、能量和时间、空间的连带关系。"愚公移山"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东方的远古有个"愚公"立志要把门前的一坐大山搬走,并立下誓言:子孙后代挖走大山的故事。故事情节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我们如把这个故事定为A时空,这个故事在A时空中所表达的方式就是挖走大山,而且是用子孙后代几代人的生命历程来挖走这坐大山的。如我们把这个故事搬到B时空里去表达,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设:A时空中的愚公及子孙后代的生命历程是B时空里的愚公及子孙后代的生命历程中的一秒,A时空里的愚公及子孙后代他们是在B时空里挖山吗?我们应该怎样来讲A时空里愚公及子孙后代在B时空里的挖山故事呢?我们应当如何去理解生命与能源、能量和时间、速度、空间的相互关系?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的去对待我们自己的眼睛看出的与我们自己的智慧所想象到的问题的真与伪?我们的感觉器官真的是完美的吗?就说我们的视觉器官眼睛,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自然世界,我们想看更深层的世界只能求助于机器,我们创造的机器真的能替代我们的思考吗?如果我们人人的眼睛都能看到X光以外或更深层的空间。那么满街走的都是一些什么呢(骷髅架)?大家说今天我们穿戴的多彩服饰有何作用呢?关键所在是我们从中能导出多少个机理出来?太极是什么?我们是谁、从那里来的?如果说:这些都是自然虚构出来的,它们根本就不存在,包括自然在内。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我们会怎样去认知这个自然世界?在今天我们还是在自认为优于其它生物,我们的科技忙碌于短暂、无目标的自我认知上。如果两个时空里的人能够对话,情况会怎样,能否是这样的,B会对A说:人类大半是好人,能安分过日子。大多数的人类毫无概念,他们也不想知道…只是满足于所认知的……。A会问B:何必隐瞒?人类能面对它。B会对A说:一个人聪明,一群人既笨且容易惊慌失措。一千五百年前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五百年前人类认为地球是平的;15分钟前你说地球只有人类…;真不知明天…你怎么想。值得我们这样去想吗?(我说值得!若够坚强的话!!!)请选择A或B或AB。

我们的科技可以用来造福人类;我们的科技是否也可以用来造福自然呢?我们的科技是人与自然共享的科技吗?这类问题需要我们人类正面回答!简单的办法就是:解剖''''太极''''。就我们人类而言:"太极"里面包含着人类今天使用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看它,它包含着人类明天要创建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太极''''的作用可说是包罗万象的。从中能理解出多学科、多方面的理论基础。如:观察天、地、人。另外东方的中医学理论依据。以及一些封建迷信活动等等。差不多都是启源于"太极"。不过,太极并不是我们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的事端。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开启它。

"太极"就是生命物质的智能之本源。是智能类生物的至宝,它完美无缺。是人与自然的''''第五元素''''。

"太极"能够帮助人类自身解决和修正"人类在认识自然科学时所产生的缺陷和谬误"的最有效的科学工具。能够帮助我们人类导出一个"人与自然"都认可的"自然的、科学的、人类的物理学"。

"太极图"就是东方科学文化里的被隐含起来的"第五大发明"。也是支持"四大发明"的能源动力系统的最原始的图纸。

"太极"能够帮助我们人类导出我们人类所需要的最理想的、最洁净的、最安全的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造独立的、可以生存在任意一个宇宙空间的、有生命力的能源动力系统的最原始图纸。能够帮助人摆脱人类对自然能源的依赖。

"太极"它只要能够继续的流传下去(在今天,"太极,图,说"是由中华民族保管着)。谁得到它(包括今天的、明天的人类或是未来的另一种主宰这个星球的智能型生物),谁就能得到一个能够帮助它摆脱自然能源约束的能源动力系统的原始图纸。其实,"太极"所表达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离我们今天的人类并不很远?问题就出在我们今天只顾自我感受我们自封的伟绩上。只顾自我享受着自然为我们付出的资源。很少有人过问自然为我们付出后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等我们人类的生命力在这个星球上消失后!"太极"这个符号就会落户在明天的人类或是未来的另一种主宰这个星球的智能型生物的思想中。智能类生物能理解并继承认知"太极"是生命智能的本源。抛弃以"我"为本源这个概论的时刻。就是这个高等智能类生物实现"太极文化"的时代!这就是高等智能类生物要实现"太极"最基本的条件!只有这一个时刻才能够满足于"太极"它自身的逻辑结构(无极而太极)。这也是人类要实现"太极"唯一的条件。那么,从过去到今天,我们人类没有实现与得到真实的"太极"的另一原因。就是东方的"太极"与西方的"麦克斯韦"之间的时间跨度太大的原因。如果"太极"与"麦克斯韦"在同一时间、同一时空并同时出现,有生命力的能源对我们人类来说就不算是问题了。

太极文化水平就是:简单地说就是使自身所创立的最最古老的和最最现代的科学文化合二为一时所产生的那个新的文化。这个新的文化就是"双质能的、交互式的太极文化"。所以说:它并不改动今天的人类自身所创立的分支的自然科学文化体系,太极只不过是把它们合成为一个里面有人与自然的文化,并使这个合成文化有了生命主义。

"太极图"从表面上看是由四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如果我们这样认为那就错了。其实它是有一个隐含起来的第五个组成部分存在,就像我们今天只能看得到东方出产的四大发明,而看不到第五个发明是等同的。古代智者当时画不出来这第五部分,我现在也画不出来。因为这第五部分它的位置是在球体的中心。就好比我们只能够看到你这个人的形态而看不见你的思想灵魂一样。隐含起来的这个第五部分又是十分灵活的、重要的。因为它包含所有的生命物质的智能与人与自然等等的无形的关联因素在里面。所以,这第五部分只能靠自己去意会、去理解并回答这个部分(里面包含人)。如果想唤醒或激活"太极",就必须考虑这第五部分的存在。并且使自己加入到里面去。因为这第五部分是"太极"的内核。这第五部分也是支持或更新四大发明的平台。它与其它四个部分有着非常复杂的联系。如果我们不考虑隐含起来的这个第五部分的话。那么我们人将失去大自然。这是因为大自然是由那个数字"5"组成的。或者说大自然组成了这个数字"5"。这个"5"就是支持四大发明的能源供应系统。这就是造成"太极图"为什么不是一个完整图形的原因。它另一特别之处,就是任何一种生命物质都不可以运用单一的或专业的科学文化去开发它。这一点从太极图的表面上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否则、谁都不会成功!如果你用东方科学文化去开发它,它将你引导到神学中的占卜、算卦等封建迷信领域里。或把你引导到观察天地风水以及强身壮体等功能上来。而西方科学文化又没有经过东方科学文化的引导,不知道"太极图"的真正含义,对它而言"太极图"就是一个神秘的、对称的、无可比拟的几何图形而已。不过,不管你从任何角度去看待"太极图",它都会给予你一个有生命力(变化)的回答。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它在宗教、神学里面的作用。所以,今天的"太极"就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或是休眠的太极。对我们人类的未来来说毫无意义可言。不过,只要''''人''''肯去接纳它们,不管人采纳那种方式。人就会知道它们的作用都是无穷大的,它们是可以渗透与作用于各个空间的物质生命世界之中。想想看,我们今天的科技是不是只求能源问题的解决。能源问题一旦得到解决。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渗透与作用于各个空间的物质生命世界之中呢?所以,"太极"就是你和我与他、她、它们的合成,只要你和代表你的那个群体转化为"太极"。你和代表你的那个群体就构成那个物质生命世界之中的神、佛与上帝和造物主或恶魔等伟大的虚构人物。

2.关于人类创建的东西方科学文化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文化大体上,主要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大类。在今天,东方文化正处于沉默或是处于人为的保护阶段的状态。在现代的人类社会里可以说它的光彩尽失,基本上是以文物古迹的形式存在,由其是在科技领域里它显得有些老土。可称为是人类创立的最古老的科学文化了。

那么,在今天独领的要数西方文化了。由其是在应用科学领域里,它显现的是那么的完美与规范。可称为是人类创立的最现代的科学文化了。西方文化更为重要的表现就在于它可使全人类都能够很容易的接受它。从这一点来看东方文化是无可比拟的。

东西方文化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们之间属性与性别的不同所决定的。东方文化是启源于大自然。东方文化在处理问题属性的方面视野博大精深,由其是对感观以外的事态处理与西方文化存有根本上的不同。对探寻过去和将来的自然科学,东方科学文化的解释,要比西方科学文化有说效力。它善于发现问题的始终,但思维方式简捷古老不规范。甚至还代有一点神秘。对事物的概念定位不够精确。这可能就是多年来不被接受的原因。可比喻成二进制文化或大自然的文化或可称为是"双质能文化的基础"(无极)。而西方文化则是起源于实验室或是由古典文化引导而来的产物,其特点是视野精细绝伦,它非常善于处理和解决现实中的实在问题、以及把现实中的问题归类与分级分类。由其是在化学和微观世界里的科学,东方文化又远远的不及西方文化的说效力。西方文化的表达思维能力的方法极为丰富。且联想功能十分强大。对问题概念的定位非常精确。可比喻成多进制文化或实验室文化或可称为是"单质能的应用文化"(太极)。如把东西方文化分开运用的话,它们都不是最好的文化。它们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或是寡妇文化与光棍汉文化(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属性与人一样,物质的品格也会有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方面)。今天由西方文化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大都是构建在人类感观所能感知的事实材料和由事实材料的启示而提出的基本公理(或假设)上面。这就形成该理论体系的逻辑思维的前提和解释的起点,被认为是''''决对正确''''的东西。而一个理论体系的缺陷,常在于基本假设的谬误。可能这就是人类认识的缺陷导致现代科学缺陷的主要因素。

东方文化的视野太过于宽大,而且思想守旧。它可将人的思维能力的范围扩大。能扩大到博大精深以至使人迷惑不解或达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就是它思考问题不系统,且时常伴随着两极的状态出现。它总是对、错参半。(与西方文化对比)可能这就是东方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神秘色彩的主要因素。而西方文化的视野又太过于窄小,思考问题又太过于求真和单一。但它的思想十分先进、可又太过于执着的喜新厌旧。但是,它的交互接受的能力非常好。但它能将人的思维能力的范围缩小。能缩小到使人去钻牛角尖与对某种现实问题去穷追不舍的程度。耗能量非常大,但是全人类都能够非常容易的接受它。(与东方文化对比)从中不难发现,东西方科学文化的理论体系结构虽然不同。但是,在它们之间存有一生命形式,那就是"两性关系"的属性(创造生命的方式。大众共认的就是"两合创造生命"的属性)。这个属性是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互补和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的。如果它们能够相互间的取长补短、合二为一的话,它们是可以弥补个自的不足,并发挥其各自的长处。它们就会转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科学文化。这个生机勃勃的科学文化叫什么…大家来定。我称它为"太极文化"。

总之,我们应该认真的对待我们的文化,如果,人类缺少一种文化,那么,人类就等于缺少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文化的消亡与物种的消亡同等的重要。因为我们人类以越来越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发明创造。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人类对此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清晰的。同时,我们对"科技与文化"的依赖会越来越强烈的。这就好比东方科学文化只能发明算盘,而西方科学文化则能在算盘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变态的发明计算机一样。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缺少它们谁都不行。

如果,我们用计算机的语言来形容"东西方科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更好的理解它们之间的"伴侣或伙伴的关系"。我们把东方科学文化比喻成是"计算机中的DOS---操作系统",把西方科学文化比喻成"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我们知道不管应用程序多么的完美无缺,在没有启动DOS---操作系统之前,应用程序是无法运行的。DOS一旦完成系统的引导任务之后,它就没事可做了。因为剩下来的工作由应用程序来做。同理,东方科学文化的四大发明这个DOS---操作系统引导了西方科学文化这个应用程序,西方科学文化这个应用程序才能够运行的这么好。但是,目前来看东方科学文化发明的"四大发明这个DOS---操作系统"有点老了,所以,东方科学文化发明的"四大发明"这个DOS---操作系统必须要升级,以满足西方科学文化发明的种类繁多的应用程序。否则的话,西方科学文化的发明会把地球搞秃的。这是因为西方科学文化在能源领域里面,基本上已到无计可施的阶段了。因为目前西方科学文化正在向毫微技术进军。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今天的西方科学家正在试图在分子状态下,组装物体。这一点我们是不难想象的。它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未来的人类会每个人手中握着一颗原子弹的!我们人类社会就会向传说中的"大西国"一样,终有一天会在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并且我们人类会毫无痛苦的、安详的度过这一时刻。宇宙中即便是没有了人类这种生物,宇宙间用不着再过多久,生命就又会从那片焦土上生长出来美丽的生命。但那以不再是我们人了。因为大地是永远不会被毁灭的(相对人类而言),就跟生命一样。在它们眼前又出现了一片美丽的远景,一片青绿。因为大地是万物生命的本源。无土不生,无水不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成就的文化,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根本上的转变。如果说: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这个文化与学科是唯物的。那么它一旦发展到它自身的极限时,由其是面对它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它就试图改变自身属性或转化为唯心的文化与学科。因为它为了它的自身利益,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它一定要来解答这个问题。否则,它能否存在下去就成问题了。从中不难看出,所有这些都是由我们人的智能思想活动所决定的。显然,西方科学文化这个应用程序,如果没有一个好的DOS---操作系统支持帮助的话,它就是一只"潘多拉的盒子"或是一头发了狂的野兽。同理,东方文化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应用程序接纳它的话,它就是一位永远待嫁的美女。无人娶她,她只能成为一种摆设,这就是今天的东方文化呈现于人的面孔。假定野兽取得美女,由于美女善良的感化,野兽的兽性将得到收敛、性情变得温顺。美女嫁给了野兽、她们都得到了生命的延续。从此她们的世界将变得美丽,她们的世界将变得安静。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无极而太极。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本无极也。"的正面的表达方式。(在今天的时间里:静表示东方文化。动表示西方文化。)所以,东西方文化必须相互依赖才能够得以生命或互为其根、双双得以生存。否则,它们都将走向终极。我们清楚的知道终极必反的道理。西方文化发挥到极点时将转化为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发挥到极点时,不甘寂寞,它就要吸收外来文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西化。东方文化最终将转化为西方文化。如此往复循环、无始无终、谁都不会成功。

这就是说,好多事情并不是偶然存在的。它们之间是存有不谋而合的"必然性"或"无极而太极"的关系。今天我们比喻东方科学文化是美女。西方科学文化是野兽。希望明天或将来美女能够改变野兽的面貌与习性。同时也希望野兽接纳了美女,唤起善良之心。在她们双重的作用下,把地球处处都变成"香格里拉"。这就是今天、明天或将来的人要努力去做的事情。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距离拉近,因为东西方科学文化的关系是"美女与野兽"的关系。这可能就是人类自己创建的科学文化与人类自己所玩的游戏或者说是开的玩笑吧。或确切的说是天意吧!所以,不管东方科学文化中有多少个发明创造,最终都将成为西方科学文化手中的。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最能够代表东方科学文化的"四大发明"。在过去它曾经光彩照人,在现代可以说它的光彩尽失。目前,人们只能在历史博物馆里和历史课本中或某某个历史纪念活动日里看到它们的存在。这就是拥有五千年历史历程的东方科学文化呈现给人类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好象只局限于中国。它在全人类的科技舞台上是不是占有一席之地还有待考证。是呀,有西方科学文化创造出来的汽车坐,谁还会愿意坐东方科学文化出产的铜马车呢。从历史上来看,在此处不难看出西方科学文化的进步是由东方科学文化的引导而来。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太奢侈了。否则,人类就不会创建西方科学文化了,东方科学文化出产的"四大发明"也就不会成为西方科学文化手中的。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作用不同但关系密切。如果人类单独的运用东方文化或是西方文化,都躲不过停滞不前或自我毁灭的局面(它们之间刚好构成两个极端与无极而太极非常吻合。)!

那么,东方科学文化到目前为止应该有几项发明呢?"四大发明"肯定是不对的!因为西方科学文化手中以快没的玩的了。因为目前,我们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动力工作系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人类还很难冲出太阳系!更不用说人类要从这个宇宙迁移到另一个宇宙了。如何启用东方科学文化里的"第五大发明"呢?先人当时为何没有教导人类使用"第五大发明"呢?可能在那个时代里,我们人类的科学知识结构正处于启蒙或是发掘的阶段。还不具备开发与制造"太极"的条件。所以,先人当时只教会我们人类使用:"火"。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人类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工作系统。有那一个工作系统不是出自"火文化"呢?看看今天的人与自然的状态,不难看出就是由"火文化"领导人类创建的人本能源动力系统造成的。是否可以这么说:我们今天的人类科学文化在自然文化面前,算不算是一种无知的科学文化,一种不理智的科学文化,一种含有集体自杀因素的可悲的科学文化呢?正如一个小故事说的那样:包心菜里面有个菜虫。这个菜虫认为这棵包心菜就是整个世界!这就是愚笨的人本主义、人本、何时人不以''''我''''为本!先人早就知道我们人类使用"火文化"终有一天会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烧光的。所以,我们的先人或是上一个主宰这个星球的智者们……留给我们后来人一个"太极"。含意之深,我们都可以去思想!因为你说"太极"它是啥、那它就是啥,如果你说它啥也不是、那它就是啥也不是。因为它只有两个状态。不是生、就是死。它从不理睬人会如何的去说它、去看它。如从需求的角度去看太极,太极它就是我们人类需求的"独立的能源动力系统"。往大了说,它就是一个人要去观察探索的"宇宙模型"和物质生命世界中的智慧。有谁敢启动它的话。它就敢把谁引向光明或引向黑暗。(因为这些都是人为的)这也是附和"无极而太极"这一说法的。就看我们人类怎么样去理解与利用它"巨大的能量"了。因人而异太极!这就是"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的具体体现。关键的就在于人类该如何的去认识它与使唤它。

3.关于人类需用的能源问题

我们说:昨天,人类已经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今天,我们人类以步入21世纪。我们这些自称为跨世纪的人会怎么说呢?我们会说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会更发达,人类生活会更美好,生活水平会更高。很显然,能量的消耗会更大,人类会更依赖于能源,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约束力将会以几何状越来越大的来制约我们。究其原因就是自然资源的再生与我们人类资源的使用以失去平衡。而且我们人类使用资源的范围日以扩大。在今天,我们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就连安静的大石头我们都不放过。

从今以后,化石能源日趋枯竭,而且空气污染严重,酸雨与油散落,核风险与全球温室效应等总是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求人类给予回答?我们人类以意识到大自然及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制约。能源问题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这一课题上来了。即便是太阳它也有生命结束的一天……。目前,我们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动力系统,都是不能够持久运行的工作系统,对自然能源的依赖性太强,如,汽车没有燃油、它就寸步难行等。即使是今天我们人类所发明创造的复合动力车也好、包括当今代表我们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核能、燃料电池等。都是不能够持久运行的能源动力系统。它们都没有做到彻底的摆脱对自然能源的依赖。它们只能算是一种节能的方法而已。有些工作系统还存在着某些能够危害人类自身的因素。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人类是否可以创造出一个能够摆脱自然能源的制约,又可以独立生存在任意空间,而且只受控于人类的独立的能源动力系统呢?

因为人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相反人类的观念跟物质世界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现代的物理学并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逻辑体系,相反,它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巨大混乱,有些观念像民间史诗那样,从往昔英雄时代流传下来;而另一些则像空想小说那样,从我们对于将来会有伟大的综合理论的想往中产生出来,它有两种有效的组织方法:一是物理学史,另一是遵守他自己的对物理定律的最终逻辑结构的最佳准则。这两种方法都是有价值的;要紧的是不要将物理学误为历史,也不要把历史误为物理学、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解决了许多难题,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相反,谜团与难题则顽固的据守在人类前进的要道上,等待着人类的回答。人类和谜团与难题正持久的玩着争服与反争服的游戏。这个游戏将持久地进行下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昨天不可能做到的事,今天却司空见惯;今天无法理解的事,明天却可能成为常识。载自一部物理教科书的前言。

如果说"需要"是发明之母的话,我们人类发明各种各样的工作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人类需要它们。人类如想摆脱困境,就必须启用人类科学文化里的"第五大发明太极图"。这也是人类最后的一项发明了。因人类所发明的科学技术的周边技术以相当的成熟了。只局限于能源问题的解决。能源问题一旦得以解决。人类科学技术这个舞台,今后可能就属于那些材料学家的舞台了。

"太极"具有如此功能,可能有人会说:难于实现,或者说这不就是西方科学文化定义的永动机吗!等等。坦白地说:它并不是难于实现,而正相反,它太过于简单了。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完全可以解答它。我们今天使用的生产资料完全可以把"太极"代表的能源系统给东拼西凑出来的。它决不是向西方科学文化定义的第一类永动机(效率大于100%);更不是第二类永动机(效率等于100%)。或许称它为是第三类有生命的永动机还可以。因各种各样的损耗永久的在伴随着它(目前,在地球这个巨大的重力和引力场所组成的物质世界中,我们人类还不能制造出其效率大于或等于100%的换能部件......但是我们都清楚的知道能量的基本损耗并不影响能量的基本转换过程。)。这个能量转换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会有人认为''''太极''''所代表的''''能量转换过程''''超越了今天的物理学,如果说:唯物的物理学是从唯心的物理学中引导而来。大家是否相信。这与今天的西方科学家试图想承认"上帝存在"的人择原理是等同的。因为,物质(包含科学和智能与思想)一旦运动,就产生某些变化与影响。这也就形成了该物质的生命与能源。由其是在该物质运动到极限时,它们的生命力就都将发生''''物极必反''''的现象。所以说它并不超越物理学,正相反,它遵循着物理学的公理!或者说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物理学正是在不知不觉的遵循着''''太极''''的准则而建立起来的呢?它同任何一种有成就的哲学一样,现代科学也有若干仅凭人们的信仰而成立的公理。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过的那样:"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而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所以说:它对我们人类并不默生。一点都不新鲜。正相反,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它自己的逻辑结构是完全符合今天人类所发现的自然科学准则的。它是人类的祖先或是上一个主宰过这个星球的智者以自然科学准则为基础,所创造产生出来的人造生命系统。或者说:"太极"就是生命物质中的智能!这就是东方科学能够看到的大自然世界和大自然的力量。而且,这还是向小的方向去设想。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事物的本身是不会以单一孤独的方式存在。否则,就不存在事物与生命了。

关键在于我们何时能够抛弃"我为№.1"这个基准形式。因为这个"我"代表不了大自然。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人类目前以太注重于这个"形式"与追随于这个"形式"了。以至于今天的人类科学技术会发展到如此专业的地步。所以,我们不可过分的追随"形式"。因为,"形式"它有一种"固定"的作用。它会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某一个时间区域状态或某一个什么、什么的固定的模式之中。西方科学所犯下的错误也就是说:让我们(人类)用自己创造的机器来替代我们(人类)去思考。这也正是导致人类消耗自然资源加速的原因。如此状态继续加速的话,我们人类必将会把地球上的一整条生物链给耗尽的。这就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机器替代我们去思考所产出的结果。

4.关于"西游记"这部书与东方文化里的"第五大发明"的关系

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东方文化里面的"四大发明"。那么,何时又出产一个"第五大发明"呢?那么"第五大发明"为何又被隐含起来了呢?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太极图"这张图算不算是东方文化里的一个发明呢?如果算,当初发明这张图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治病救人和搞点封建迷信的活动吗?如果从历史纪录去思考,太极图可能比"四大发明"还要早好多年呢。"太极图"的表面是由四个实体部分构成。有可能四大发明还是从"太极图"中演变出来的!或者说"四大发明"能够组成"太极"。

太极图并没有明确的显示出"第五部分"来。这与东方文化只显示出的"四大发明"而并没有明确的显示出第五大发明也是相吻合的。千百年来"太极图"并没有引起我们地球人的科技上的重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一看代表古老的东方文化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能告诉或许能启发我们一些什么?翻开"西游记"您会见到如下一首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个问题可不可以算是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中国人思考的问题呢?

我们是否可理解为:自然在教导人类看待世界时,应该从无序到有序。要我们看出''''无序''''中的真实,找出''''有序''''中的虚设。理解混沌(模糊科学)开天的真谛。正确对待''''以证科学、未证科学''''所发明的万物,最终皆成善?这是不是构成人与自然都认同的理想境界(共产主义)?

"西游记"这部书的主题:简单的说就是唐三藏经过重重磨难去西天取经。最后终于取经回东土,五圣成真(构成太极)。实现普渡众生的计划。民生得到一个升平乐的生活环境的故事。这个故事能暗示我们一些什么?拿今天的话来说:唐三藏去西方吸取的是西方科学文化,并把它带回东土并与东方科学文化相交溶,实现一个可普渡众生的一个新的科学文化。既而民生得到一个升平乐的生活环境。这是不是于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行为不谋而合,或许我们在不知不觉的、自然而然的摹仿着历史!所以,自古就有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决。和尚说:这部书是神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载自胡适着的西游记考证)。现代的秀才说:"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古代滑稽小说,神话小说。是否正确,大家来判定。不过"西游记"的开篇是从"太极"中演绎而来的。作者为什么引用"太极"作为"西游记"的开篇?暂不去深究。但"太极"在此书的开篇中主要体现了天、地、人之间这个生物链的关系的存在与生命类七情六欲的内涵。和茫茫宇宙中的一个适合于类同我们生命的生物生存环境的一个样板星球。这可能就是第一回的主题。其二是此书中的主人公是师徒五人。其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人形。并且他们在此书中出尽了风头。(是否预意为"四大发明"化身)而白龙马不是人类它是一条龙或许是一台拼凑起来的机器。(是否是隐含为由太极图创建的那个"第五部分或第五大发明"的化身)但是它并没有起到龙或神的作用。反而人为的把他隐含起来变成马作为脚力或机器来(能源)使用(隐含为第五大发明"太极能源"这也可能就是"太极"为何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表现的真正含义)。这样一来是否构成了五个发明呢?这也可能是一个巧合!(关于隐含第五的巧合,在我们身边太多了。)大家都知道中国流传已久的"龙"。实际上,世上根本就没有"龙"这种生物存在。它是由几件不同种动物的肢体拼凑而成。就是这样我们才称呼我们自己是"龙的传人"。"龙的传人"是什么含义呢?为什么"龙"千百万年来能够留驻在中华民族而不衰呢?这个"龙"到底是要定义一个什么样子的问题呢?"龙的传人"的使命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些是值得我们龙的传人去尝试、去思考、去注意的问题。去揭开"东方龙"千百万年神秘的面纱。还她一个真实的面孔。

如果说:''''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是寓意着人类继续主宰这个星球的一个希望的话!!!这个希望可能就是:人类社会只能希望在东方人不懈的努力下,使东方科学日益完善。(请大家不要忘掉西边还有一只凤要取,东龙陪西凤才构成生命的机理)并溶合西方科学,创建一个新的全人类都认可并接受的人与自然的科学文化。带领全人类走向光明。步入下世纪。摆脱"火文化"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困境,回归大自然。这是不是"龙的传人"所肩负的责任?我们一旦实现这一目标。是不是可以说:由太极所产生的那个科学技术来领导四大发明的子孙后代,才能使人与自然变得和谐与美好。

这个故事是巧合吗?千百年来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人类的能源问题一旦由这个故事给予解决,大家还认为是巧合吗?我们人类创建的东方科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但缺少制造它们的工具与材料。我们人类创建的西方科学能够制造它们、但缺少解答这类问题的资料。东方科学里有"太极",可东方科学里没有"麦克斯韦"西方科学里有"麦克斯韦"可没有"太极"。只有它们合成为一时,那就是我们理解"筷子与十字架"的真意时候。可能这就是"太极"显现的简约,一则难懂,二则难与把握。难懂使人视为畏途,不敢轻意涉足;难于把握则见仁见智,易是是而非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机理吧?你可运用你自己的智慧来操操纵它,生命与能源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就取用你的操作。

5.关于孙悟空

人类如何摆脱"火文化"给人类带来的困境呢?我们来看一看书中的师徒五人各自都能够代表或寓意着一些什么…?

先说一说"孙悟空"这一个似人非人而且又神通广大的怪物。

书中是这样写的:"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这个石猴的生命并不是使用伦理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这一点以非常清楚。但很重要!另一个就是这块创造这个石猴生命的仙石与我们今天人类生活的地球十分相似。也就是说:在茫茫的山中(宇宙),凡是满足上述条件的仙石(星球)。就是适合人类和生命物质共生存的仙石(星球)。关键的是后来在这个石猴的身上集合着两种文化:一是道教文化,二是佛教文化。如果我们变态的把道教文化比喻成东方文化。(道教文化是属于东方的本土文化)把佛教文化比喻成西方文化。(在东方佛教文化属于外来文化)那么,"孙悟空"就是把东西方文化集合于一身的我们未来的人类!那么只有"孙悟空"这种人,才满足开发"太极"的条件。

这点在第七回中描述的很清楚。"太上老君既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作者为什么不说四壶、六壶呢?偏说五壶丹呢?意味着什么呢?)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是否意味着"孙悟空"此时以不单单的身集东西方文化,它以身集好多种甚至于其它星体的高等智能于一身。生的熟的文化都被他吃在肚里并且都被他消化吸收了。所以他才能做到刀砍斧剁、枪刺剑刳、放火煨烧、雷屑钉打不能损伤一毫。最后把"孙悟空"装进八卦炉(太极)中练就一身新的文化(太极文化)。但是西方如来佛祖(代表西方文化)不接受新的文化(代表太极文化)。最后把它压在五行山下。一直压到今天还没有释放出来。因为个别的所谓受到高级教育人物(有些中国人也在内)把东方文化看成是低档位文化或低层次的科学方法。这可能就是由个别人(包括中国科学界)的这种思想导致我们人类为什么只能看到"四大发明"而看不见"第五大发明"的原因吧(此处描述可能过激,我们在就事论事,实实在在的谈论太极)。

我们都记得1997年2月23日,一条来自英国的新闻报道。石破天惊般,立刻在人类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这就是"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这就是人类在本世纪末发明创造出来的最大的科技成果。西方科技界称之为"CLONE---克隆技术"。如果你翻开"西游记",你就会发现一个神通广大的似人非人的"孙悟空"。他早在几千年前不但可以从自己的毛发中提取生物体细胞来"克隆"自己,而且还能够非常高明的"克隆"出自己的七十二个异变种来。并且它们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难道说这是作者的想象力丰富?还是这一故事与现代人类的发明创造不谋而合?或者是古代智者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许是老天早有安排吧!

我们可以环顾一下世界和全人类,看看那些人满足"孙悟空"这个人的条件。第一肯定不是西方的欧美国家的人了。因为等到他们完全明白东方文化的时候。他们的年纪以很老很老了……。那么最能够代表东方文化的国家有印度、中国、柬埔寨(日本)朝鲜等。在这些国家当中目前来看只有中国是最佳人选。因为太极、四大发明、西游记、筷子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了。可以说东方文化基本上算是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这么说有点自私)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上这些年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放宽,使中国人能够更多更方便的吸收与消化西方文化。从目前来看中国人正在逐渐的接近"孙悟空"的形象。但还相差甚远。由其是在科技领域里。所以说从中国在吸收西方科学文化方面上来看,中国还没有完全的包装好。西化的还不够。值得注意的是:西化归西化,不要中毒太深。端正观念。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拥有的文化。那么我们才能转变为"孙悟空"。"太极"这棵"东方明珠"才能从我们的手中升起。如果你想承担起拯救人类的责任的话,你总有一天会要站出来!去引导西方科学文化,使东西方科学文化相互交融。付于生命力于西方科学文化。人类将得到升华!顺其自然,人类才会更上一层楼。否则,你就等同于西方人与西方文化,没什么两样。人类最终还是会走向自我消亡的。当然了,这一时刻离今天的人类还是很遥远的,不过,你是不是应该想想你给后来人留有什么的问题?如果,在人类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话:某某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出生的人!请问你有何感想?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范文第2篇

自从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以来,天文学的观测和理论研究使得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的漫长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带来了人类宇宙观的数次重大飞跃,促进了基础物理学理论的建立,并确立了“恒星的内部结构与演化”和“宇宙大爆炸标准模型”两大理论框架。在此过程中,天文学的研究还获得了超过十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本人并没有设立诺贝尔天文学奖,因此天文学的研究成果只能根据其对其它学科的重要程度获得其它学科的诺贝尔奖。)其中最近的三次分别为2002年、2006年和2011年,这显示了天文学这一古老学科的强大生命力。

随着观测和探测能力的进步,在人类永无止境地探索宇宙的进程中,新的天文发现有着井喷般的趋势,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类星体、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宇宙伽马射线暴、引力波、引力透镜、太阳系外行星等的发现,有力地刺激并推动了天文学自身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目前天文学的重大问题可以被概括为“一黑、两暗、三起源”,也就是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和天体以及生命的起源,其中“一黑和两暗”构成了宇宙的“骨架”,而“三起源”则构成了宇宙的“血肉”。同时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也是基础物理学的重大研究问题,而“地外生命”的探索则涉及了包括化学、生命科学和哲学在内的多个学科。因此天文学再度成为新现象、新思想和新概念的源泉。

中国的古代天文学曾经世界领先,但是中国天文学对于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却贡献甚微。同样,中国古代的技术和生产力曾经世界领先,比如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GDP还是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对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贡献却非常之少。一个几乎人所共知、但最令人不愿接受的事实,就是几乎从中学到研究生的所有理工科教科书的知识都来自于西方。因此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一直是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消费”国,而不是“贡献”国。

现代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方面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却可谓微不足道,这很值得我们深刻反省。造成中国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上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本人认为中国文化中缺乏基本的科学精神是一个重要原因。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梦想;办学思想;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1-0063-03

2012年7月,鹅公岩小学完成改扩建,政府投资近亿元,36亩地、48个班,一所高规格、现代化的新学校拔地而起。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校长生涯。“这是一所高起点的学校,你要努力把它办成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区教委领导的殷殷嘱托一直在我耳旁回响。我希望这所学校在我的管理下,学生们主动、个性化地发展,老师们幸福、有成就地工作,学校从个性到特色,从特色走向卓越。

一、有梦想,鸿鹄立志

在谢家湾小学15年的工作,我经历了一所名校的兴旺发展,见证了刘希娅校长心怀教育理想,带领一个团队实现理想教育的过程,面对新鹅公岩小学,我也想让它成为一所理念先进、文化浓郁、师生幸福、质量一流的学校,这样的梦想从我来到这所学校就已经扎根。

(一)确立发展战略一一建设百年文化精品学校

这所小学,存在七十余年,历经风雨沧桑。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新的起点,作为校长,我想,首先要建构新学校的未来发展战略,高端定位,顶层设计。建构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创建独特的学校文化,让学校的管理逐步达到文化管理的高度,让教师的观念向文化育人转变,让每一个师生都释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我们要把鹅公岩小学建设成为一所文化精品学校,让它精在理念、精在品质、精在特色上,并让这样的价值取向成为每一位鹅小人的共同追求。

(二)明确办学理念――让天赋成就精彩

人类潜能、创造力开发专家肯・罗宾逊在《让天赋自由》一书中提到:“天赋”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是每个人成长之前就具备的潜能与个性。多元智能提出者霍华德,加德纳也指出:人的天赋发展决定了人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成为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要让每个学生的天赋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

现实中,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只是一些人有天赋,这让多少各具天赋的学生折断了梦想的翅膀。如果刘翔、林丹、郭晶晶的运动天赋没有被发现,中国就少了几个世界冠军。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中智商不高但却是运算天才的周伟,还有大家熟知的智障指挥家舟舟,等等。他们的天赋都能被幸运地发现而得到发展。那么,我们每天面对着一个个正常鲜活的生命,更应该悉心去发现每一名学生的天赋,引导和帮助他们更富激情地成长。

“让天赋成就精彩”是基于人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表现,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优势。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更是个性化培养的关键。

(三)实施主题文化――飞翔的天鹅更美丽

鹅公岩小学是一所以地名命名的学校,我给它一个新的定义:“天鹅”,让这所学校,学校的每一名师生,都有一双飞翔的翅膀,都积蓄飞翔的力量,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向世界,飞向未来。

1.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自己――我是一只小小鸟。这是一个自我认识的阶段,学校硬件从旧到新,不代表软实力的增强,一所新学校需要准确定位,四方汇聚的教师在观念和文化上需要融合与改变,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我是一个有个性、有天赋的人,我要发现天赋,发展个性。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形成肯定自己,欣赏他人的品质。

第二阶段:规划自己――今朝立下鸿鹄志。打造百年文化精品学校,需要明确方向,细化方法。我为学校制定了五年发展目标和规划,明确了学校近期、远期发展方向。我也倡导每个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进行规划,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并为此而努力。鹅公岩小学的学生一进校,就要填写一张“鸿鹄有志规划卡”,我们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有方向地成长。

第三阶段:发展自己――飞翔的天鹅更美丽。到了这一阶段,学校办学思想已经深入每个人心中,学校也在稳步发展中形成特色,教师在不断进步中形成风格,学生群体特质更明显,个性特长更突出。一所有个性的学校正在向前迈进,一群有个性的师生正在绽放精彩。

2.学校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

管理文化――尊重天赋,面向未来。我们要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办学。一个有个性的校长应该多说理念,多谈底线,多讲方向,多聊思想。让老师明确你的办学追求与价值取向,让大家在思想上统一,行动上一致。同时我们也很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质量,因为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教师文化――发现天赋,关护未来。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天赋优势能否得到发展,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否被发现,取决于教师的观念与视角。我引导教师努力从职业向事业转变,从敬业向乐业转变,让她们用心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关心呵护每一名学生的成长。

课程文化――激活天赋,共赢未来。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构了“小天鹅”课程体系。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学生的需求”为课程建设理念,培养“立足当下、适应未来、走向世界”的人。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三个方面推进课程的整合与优化。让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舞台。

学生文化――发展天赋,成就未来。学生们在学校和老师的影响下,自由地、自主地成长着,他们相信自己拥有天赋,在每年的“天赋达人秀”活动中,100%地参与、展示;班级小天鹅舞台、每月飞翔之星、“天鹅湖”班级晋级榜……都是他们舒展个性的空间和舞台。

二、有行动,勇敢飞翔

有了明确的学校发展战略,有了系统的办学思想,有了完整的主题文化体系,需要全校上下每一个人的认同与内化,更需要大家在工作实践中深入与融合。

(一)课程建设统领学校工作

在国家提出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谢家湾小学课程建设的影响带动下,我们也在积极完善推动学校“小天鹅”课程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出硖於炷茄具有“健康、立志、诚信、优雅、坚韧”特质的人。

我们想通过课程建设解决当前课程碎片化的问题,彻底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的课程研究力;更好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成长的空间还给学生。从而推动学校向“理念先进、文化浓郁、质量一流、师生幸福”的卓越学校迈进。

我们的课程体系分为三类:一是学科课程,教师面对学生,教给他们学习的意识与方法,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导,不减少内容,不降低标准,凸显学科整合,突出操作性和实践性原则,培养学生能力。

二是活动课程,主要突出孩子的角色,在活动中发现他们的天赋,发展他们的潜能与优势。让他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我们从主题活动、班级活动、个体活动三个层面开展,每周两次兴趣活动、一次社团活动、一次班级半日活动,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去舒展个性天赋。

二是环境课程,引导学生以公民的角色融入环境,找寻自己存在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公民素养与品格。我们强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在学校里通过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强调学生的角色:在家庭里通过生活习惯培养、尊老爱幼品德的培养,强调孩子的角色;在社会中通过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等强调公民的责任感。

我们的课程体系图就像是一个人的眼睛,表达了我们着眼未来、放眼世界的课程视野,也提醒我们课程建设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体系建设保障教育教学效果

学校积极探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评价体系建设,以此为导向,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

1.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飞翔之星”评比。以学生个人为评价对象,关注学生在文明、助人、阅读、劳动等六个方面的习惯养成,每个星期评出班级之星,每个月评出校级“飞翔之星”。这一评价体系关注到孩子成长过程的各个方面,基于孩子发展的差异性,不以同一标准去评价他们,肯定孩子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扬长补短。也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发展自己。

“天鹅湖”评比。以班级为评价对象,每星期从学习活动、安全文明、助人合作、阅读行动、清洁卫生、节能爱物等七个方面对班级的班风学风各方面进行评价,从小天鹅班级、白天鹅班级、飞翔天鹅班级,到飞翔奖章不断晋级。使学生从小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集体里,要共同维护集体荣誉。

“小天鹅在家里”评价记录。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为评价点。学校制作了“家校共育评价记录表”,定期把学生家里孝敬、劳动、学习、实践等情况在表里作记录,让家庭与学校教育更好地携手,让孩子家校如一。

2.落实以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科知识为内容的“四四二”学科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学校对学科课程采用“四四二”综合评价,即学习能力测查占期末总评的40%,学习过程的习惯与行为占20%,期末学科知识考试占40%。每年家长共同参与测查工作,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让教师和家长更加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完善信息化评价,促进学生在课程中多元个性发展

学校已建立信息化评价平台,用数字化的手段把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各种奖励、特长发挥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分析,从而评价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情况,并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全面了解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学生小学毕业时会拿到一张成长记录表,让他对自己的小学生活有全面的认识。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天津;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37-03

一、前言

20世纪后期特别是21世纪,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合作、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华留学生数量、学生出国留学等大大增加,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甚至一个省市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往成为必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必需的。

天津市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高等教育程度也相对内地其他大部分地区较高。天津拥有众多的高等教育学校,招收的留学生人数在全国仅低于北京和上海,各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的合作办学也颇有特色,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管理等方面,天津市各高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天津市的高等教育及其国际化程度相比较国外发达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仍显得落后,这种落后与我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不相符。

天津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如高等教育质量的国际认可度需要提高、学校接待有待于加强、政策的适应性尚待提高等等。本文在分析天津市高等教育优势劣势的基础上,对影响天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探讨了推进天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途径和方法。

二、天津市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优劣势分析

我们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国家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到该国或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影响。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或政策时往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等方面进行考虑。反过来,该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方面的特点决定了该国或地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和潜力。所以,我们必须分析天津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从表1,我们可以大概了解本文将进行分析的内容和出发点,下面我们将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1.关于天津的社会、文化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分析

天津市一个港口城市,大海将天津和世界连在了一起。天津联结世界,则有过长达一个世纪的悲壮历程。早在公元1655(清顺治12年)年,荷兰特使以向中国皇帝进贡为名,就开始了对中国、主要是对天津的“考察”。由此,洋人发现了天津,并开始觊觎天津,准备一旦力量和时机成熟,他们将首选天津作为入侵中国的桥头堡。继荷兰人之后,英国人、俄国人开始把他们的眼睛描向天津。到了17世纪末期,外强已经做好了通过天津入侵中国的准备。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天津的门户,租界地出现了,东方人、西方人移居到这里,开始克隆他们的生活环境。从那时起,天津就变得“很国际化”。当然,这种国际化对我们来说有点被动也有点勉强,但对现在天津的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津市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明清封建时期的辉煌和衰落、八国联军的入侵和占领、各国租界的兴建和颓废、民国时期的繁荣和富足,直到现在作为新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天津是一个饱尝辛酸的城市,它的历史造就了今天天津的社会和文化最大的特点――包容四海,兼容并蓄。这一特点为今天我们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家化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天津社会、文化的特点对国际化的影响:第一,天津是北方城市,方言偏向普通话,具有汉语言培训的良好软件和硬件条件。在天津的汉语培训生的比例在60%以上,天津的地理和语言优势必会吸引更多地学生来津学习汉语。这是天津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必然结果,这一点对扩大来津留学生获取学历教育的帮助也不小。第二,天津善于融合不同的文化,即有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西方列强租住在租界时留在天津的西方文明。天津的国际化具有社会文化和历史基础,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来到天津不会感到陌生,天津的人文环境对外国人比较有吸引力。会有很多外国人因此来天津求学,也会有很多国外高校来天津合作办学。文化没有优劣,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有着吸引力程度的不同,天津的文化具有两个最吸引目光的特点,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是国际化文化。总之,天津的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巨大的。

2.关于天津的经济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分析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最重要基地,而且对未来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天津是京津城市带与环渤海城市带的交汇点,地处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地区亚洲大陆桥最近的起点,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拥有“三北”辽阔的辐射空间、跻身世界49强的深水大港和大量可供开发的滩涂荒地,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聚集和传递效应明显,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很强,正在成为科技人才的创业基地。

回顾天津经济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形成了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为天津的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天津的经济结构是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达60%,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却相比北京上海逊色很多,更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

从以上天津经济的基本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其对天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是:第一,天津的第三产业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来津的留学生大多是学习语言和管理经济等专业,但天津大多数制造类企业需要的这方面人才不多,使得留学生毕业后就去了北京和上海或是回国,所以天津的产业结构不利于留住来津留学生,也不利于吸引留学生来津留学。第二,天津有很多国际跨国公司,也有很多出口型国内企业,一定程度上为在津的外国人或留学生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但毕竟这些制造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人,而非语言翻译和外籍管理人员。总之,天津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还停留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渡期,其第三产业发展的不足导致其吸引留学生的能力减弱。

3.关于天津的各高校学术水平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分析

天津市目前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7个,其中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14个,普通高等学校42所,其中地方院校3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18所。每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博士点和硕士点均超过30%。2008年在津留学生10 000人以上,人数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

天津有名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有特色专业的学校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学院;有众多多科类学校如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还有更多的其他一般院校,这些院校各有特点,也都在合作办学和招收留学生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是从招收的留学生大多是语言培训生这种情况来看,总体上看,吸引留学生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学术声誉,也不是因为他们的硬件设施,而是他们的招生条件、地理位置、语言环境等。

天津各院校的如硬件条件对天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第一,天津的高校虽数量较多,但绝大多数无明显竞争优势,不论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专业特色上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第二,天津高校的硬件设施比较先进,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各高校的教学楼、实验设备都很齐全,这是天津高校培养软实力的物质基础,但天津缺的是能带领实施尖端科研项目的人才。总之,天津的高校硬件设施比较完备,但是软件实力表现不足,这就是天津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大的短板。

4.影响因素评估与总结

我们对以上三方面的分析都是在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下进行的,较多地采用了定性的分析,下面是将这三个因素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影响程度用三个等级分别划分,如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直观的得出结论:经济是促进因素;学校和学术是应努力提高的领域;社会和文化是保持因素。针对这一结论,在经济因素方面,我们建议尽快提升产业结构,创建更宽松的文化教育产业环境;在学校和学术方面,要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增强自身实力;在社会文化方面,我们认为要加强天津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和交流。

三、天津市高校实现国际化的对策选择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制约天津高等教育国家化的因素主要在于高校本身及其学术水平上;而经济发展是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强大动力,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要保持并不断扩大这一比较优势;天津的社会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又兼备国际文化的基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很好的人文基础。

1.探索“走出去”的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发达国家在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通过合作办学可以直接到其他国家开设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高校展开课程合作等。为其高等教育找到了新的市场,也是宣扬其价值观的更为有效的手段。天津的高校参与合作办学的程度较高,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合作办学项目,但绝大多数都是被动地作为国外高校在天津市的合作伙伴,走出去的很少,就是说天津市的高校并没有走出去到别国开展合作办学,当然这与天津市本身的高等教育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某些高校走出去有关,即使某些高校有这个愿望,实施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我们应该认清自身的优势,挑选一些比较优势较大的专业或课程与国外高校合作,争取作为一个课程或专业的输出者,而不是接受方。比如,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在国外有着绝对优势,可以鼓励其到国外开展合作办学,掌握主动权,开拓中医药专业领域的教育市场。目前,天津医科大学和中医学院的国外留学生数量大,其人数合计占天津市外国留学生的20%左右,这充分说明医学专业对国外学生的吸引力,但能来天津留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国外潜在的有意愿学习中医专业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鼓励天津有中医专业的高校走出去开展合作办学必然会带来很大的收益。另外,我们也看到,天津的高校在开展汉语言培训教育方面的经验丰富,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这些高校也可以积极地在别国开展合作办学开设汉语言专业。

总之,我们在积极开展在天津本地的合作办学的同时,应鼓励有能力的高校走出去开展合作办学。除了经济利益外,还可以实现文化传播的国家战略,使外国人能更了解中国、更了解天津,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吸引外部的智力和财力支持。

2.高校应加强对自身实力的培养

经过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决定或影响天津市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各高校的实力,这也是天津市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我们应大力引进“海归”高学历人才,要更多地聘请国外专家。高校的实力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实力,我们要使高等教育国际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聘用国际化的人才,吸收他们的国际化经验和理念,使这种国际化的思想留在在高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血液里。

我们还应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内容。课程的国际化内容不应只是简单地抄袭别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而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自身的具有优势专业的教育课程。要使天津高校本身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若是照搬国外的教学内容,我们怎么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竞争。所以,我们要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甚至是天津特色的课程。

相比较硬件设施,天津市的高校建设更应重视软实力的积累,重视人才的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科与专业水平。

3.天津政府应加快天津经济的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高等教育国家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的对于科技、服务人才的需求能够将天津市的高等教育更紧密地融入天津发展的大局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提供的智力优势,对于天津产业升级的加速反过来又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可以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留在天津,慢慢就会有更多的外国人在天津生活工作,而这些定居下来的外国人又会吸引更多地外国人来津学习生活,形成一个良性的机制。

在具体的操作上,天津政府也可以在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上给予高校给予更多的倾斜,比如,可以给在津留学生发放生活补贴或是提供低息个人教育贷款,完善奖学金制度,鼓励企业增加对留学生的招聘,提供低价租房,对于招收留学生较多的学校给予财政补贴或是奖励等等。

4.加强对天津及其高等教育的形象宣传

我们认为天津的社会文化是很有吸引力的,关键是宣传。城市也可以看作一个品牌,对外大力宣传天津形象的同时,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关注天津的高等教育。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范文第5篇

     一、当代文化与心理失衡

     文化与人类个体的生活,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文化是某个群体(如种族)中的个体生活的总和,是这些个体生活情态的总体表现;另一方面,文化作为这种总体表现,又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内在基础,为个体提供价值体系和意义中心。因此,可以说,人类个体以群体活动的形式建筑了文化这座房屋,而这座房屋就成为个体生存的精神家园。

     与传统文化相对照,中国当代文化有三种因素在起结构功能作用:流行、形象(明星)和消费。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文化的相应特色,使个体与文化之间的建筑与栖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风尚,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无论传统文化还是当代文化都有流行与过时的问题,而对这 一问题的具体解答,形成了文化历史的发展。但是,在传统文化中,不是流行性而是稳定性起着结构功能作用。与西方古代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有求变精神,如《周易,系辞传》所言:“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然而,这种求变精神的目的却又是统一不变的道(规律):“天下之动,贞夫一者”。(同上)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讲团时顺势,另一方面又讲虚静守一,理想的境界是达到变与不变相统一的中庸之道。与此相反,当代文化放弃了变中求一(道)的传统理想,以流动不居的新景象、新风尚为追求目标。当代文化的一味求新,表现了个体自我从传统文化禁忌解放出来,而自由地实现自我个性和欲望这一事实,并且通过求新加速了文化发展。但是.因为“新”变成了目标,在无限制的新旧替换中,当代文化的求新又不仅难以形成文化发展的整体积累,而且也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个人风格。这使当代文化缺少意义深度,更多的具有表演性和游戏性。“流行”因此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定。流行既表现了当代文化在求新的游戏中不断被时间削平(意义消解)的事实,又规定了在普遍化的求新活动中个人风格的实现只是一种模式化的形象表演。

     以流行性为规定的当代文化,破坏了传统文化和个体之间的建筑与栖居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当代文化生活中,人们普遍感到一种无所归依的漂泊感。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包括精神价值和形象表现两个层次。当代文化使这两个层次分裂,并且抑制精神价值而扩张形象表现。无意义的形象表现就沦为单纯的形象游戏。所谓“无所归依”,就文化活动而言,即指在这种形象游戏中得不到自我实现的肯定意义,只能徒然追逐流行形象的过眼烟云。这造成了精神漂泊与形象游戏的恶循环:越是无所归依,越是追逐形象;而越是追逐形象,越是无所归依。因此,与传统文化相比,当代文化不仅在个体解放的意义上是感性的(否定了传统的理性束缚),而且在自我失落的意义上必然是更加感性的(因为缺少意义的支持)。这是当代文化难以消除的“形象悖论”。明星是形象悖论运动的产物。一方面,明星作为文化工业制作的当代形象,肯定了形象游戏的无意义性(它只是形象);另一方面,明星又作为当代文化生活的新偶像赋与形象游戏某种超越意义和可能价值(它被制作为某种风格或个性的象征)。在明星崇拜中,个体得到某种个性的肯定或可能性提示——你也是,或也可以这样!在形象潮流运动中,明星成为个体精神的暂时居所。但只是暂时的居所。由于它作为文化形象的平面性,明星不仅没有突破当代文化的流行体制,而且正是这一体制的一个生成基因和调节机制。明星以它们的生灭明晦引导当代文化的流行性运动。

     在形象游戏和明星崇拜中,展现了人们对形象的强烈贪欲。这种贪欲不仅表现于人们对形象的沉迷,而且表现于人们对形象的加速度消费。出于对形象的贪欲,入与形象的关系完全被流行性所决定。实际上,传统审美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人与形象的内在的(即有生命的)和超越的(即关于精神的)关系被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与形象之间的物的关系——纯粹消费者和消费品的关系。形象变成了日常消费品,文化或审美变成了消费。这是当代文化发展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文化事实。在这一变化中,提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根本问题。比如,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形象与意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自由与享乐的关系问题……在向消费转化的过程中,当代文化和当代生活正在审美化。但这是否就是席勒所展望的“审美文化”的到来?在消费化过程中,以大众文化模式为主体的文化活动是否是文化民主的真正实现,还是被一种似是而非的经济民主所替代(操作)?但是,对当代文化的观察和感受确切地表明,在消费化过程中,形象对人们的感观的刺激与满足不但没有提供相应的精神慰藉,相反更加强了人们的精神饥渴。这种精神饥渴表现为不可遏制的形象欲望。同时,人们自由的享乐形象是以放弃精神对形象的自由为代价的—一他被束缚于对形象的无限欲求之中。传统文化主张“立象尽意”,但又追求“得意忘象”。然而,在当代文化的 形象消费活动中,人对形象的双重自由都被取消了。

   

  由于当代文化以流行、形象和消费为结构要素的功能性转换,作为当代个体生活的总体情态,当代文化表现了个体心理的结构性失衡。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失衡的正反价值,越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在此本文要提出的问题是,当代文化能否再次为人们提供一个可栖居的精神家园?而现在,这个家园却是日益不可栖居了

     二、在天地之间立其心的中国美学

     对当代文化困境的考察提出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必要;而当代文化在其结构功能性转换中所表现的审美化趋向把视点集中于传统美学。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文化作为现实的人伦文化(非科学的和非宗教的文化),正是通过美学,或以美学的形式,完成了它的最高境界的创造。在天地之间立其心,是中国美学所表现的文化精神的核心意义,这也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文化的重要启迪所在。

     构成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兼三材而两之。” 《易传·系辞下》三材,即天地人;两之,即天地人皆禀阴阳之气而生,又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运行。西方传统的宇宙观,一是天人相分,以超人的天(自然理念)为真,以现实人生为幻;二是动静相分,以静止不变的形式(亦即理念)为真,以变化生灭的事物为幻。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既不承认天人相分,也不承认动静相分。天地人皆禀阴阳之气而生,天人不仅不相分,而且是天人感应的。董仲舒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也因为同以阴阳为本体,阴阳之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所以,天人都不是以静为真、以动为幻,而是以动为静,“唯变所适”(《易传·系辞下》)。在中国特殊的宇宙观中,是一个人伦化的宇宙世界,也是一个宇宙化的人伦世界。这一方面使中国式的心灵不向现实人生之外更求一个越然冷漠的宇宙,不把对真理和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天外境界;另一方面也否定了在物我对峙中,以征伐掠夺自然为事功的主体人格。中国的宇宙精神是“取其中”,所谓取其中,即谓人生天地间,天地亦不离人生。这就是“天地设位,圣人成能”(《易传·系辞下》)。

     在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基础上,培养起了独特的中国心胸——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以人生的眼光看宇宙,又以宇宙的眼光看人生。以人生的眼光看宇宙,宇宙就是人生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与人生不可相分的不断生成的世界。这可以说,宇宙的行为就是人生的行为(“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下》);又可以说,宇宙是为人生的(“人之生也……虽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郭象《庄子注疏》);以宇宙的眼光看人生,人生的行为就是宇宙的行为(“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中庸》),也就是为宇宙的(“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易传?系辞上》)。所以,一方面是一个人伦化、情感化的天地(天地可感,鬼神可泣),另一方面是一个最现实最真切,同时又是最超越最空灵的人生。这两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了中国伦理意识的形而上情怀。所谓天地之心,就是以一种“浑与万物同体”(程颢)的宇宙意识泛爱众生万物,“以合天心”(张载)。

     在天地之间立其心,这就形成了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因为天地的人伦化、情感化,天地直接向个体人生呈现一片可观、可游、可居、可感、可思的境界——一个身心俱适的居所;因为人生与天地一体,人生也就展现出混同天地的无限生机和玄远意蕴。中国美学精神永远是指向人生的,即使是在一片荒寒无着的意象中仍然运行着深烈的人生情怀。但是,这种指向人生的审美精神又是归于宇宙的,即归于冯友兰所说的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新原人》)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艺术意境中,总是既感受到缠绵茵蕴的人情意味,又感受到挥之不去的宇宙荒寒。因此,中国美学精神的真正对象,不是具体的有限景象(实景),而是“那无穷的空间和充塞这空间的生命(道)”(《宗白华全集》)。就是天地之心所感受领悟的天地境界。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这确定了中国美学处理有限与无限、有我与无我、形象与意义关系的特殊路线(如“立象尽意”、“得意忘象”)。这里要指出中国美学精神的特殊旨趣:包涵着人间意味的超越意识。在此意义上,中国美学精神是归于中国哲学精神的。进一步讲,作为一种精神表现,中国哲学在其天地境界中展现为中国美学的意境;作为一种精神的生成(如冯友兰所讲的哲学在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中国美学又归于中国哲学的天地精神——这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玄远之致。就此而言,李泽厚把“天地境界”直接等同于“人生的审美境界”(《华夏美学》,93页)则失于含混。冯友兰坚持两者的区别,是自有其深意的。

 

   三、在现实生存中重塑乐生的文化心理

     在天地之间立其心,就是要“立其大”,为自我的存在提供一“安身立命的境界”(冯友兰)。中国哲学以体用不二、知行合一为要义。“君子志于道”(《论语·述而》),“道”,不仅是对宇宙人生的形而上把握,而且同时必须是身心以赴的实践于道。换言之,道不仅意味着形而上的知,并且意味着形而上的生——以自我生命的实践创化出一幅博大充实的人生境界。而且,生是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系辞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哲学是为生命的哲学。以这种为生命的哲学作基础,中国美学精神在成就一片天地的审美境界的同时刹那间,就超越了这片审美境界而指向具体现实的生命(人生)境界。中国美学精神的最高理想是超审美的,是以天地之心为内含的生命意识及其实践。乐生,则是这种生命意识的核心。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在天地之间立其心的美学精神,就是要以此为基石,重塑乐生的文化心理。

     乐生首先是重生,是孔子式的以生为要义:“不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但重生不是贪生,而是以天地之心在现实人生中创化出“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中庸》)的生命境界,以获得自我有限生命的无限生发和拓展。因此,乐生既是尽心知性而知天命,以天地之生为大德,以合天地之生为至诚(孟子);又是与天地井生、与万物为一,从而物我两忘、与道冥一的达观(庄子)。乐生即是爱生,也是养生。爱生,即以万物一体之情泛爱众生而亲仁(程颢);养生,即是以自然为本,各用其性,而天机玄发(郭象)。乐生是对生命的形而上意义的领悟(知),也是这种生命意义的个体实践——生(行)。知深化了生,进而生又超越了知。因此,具体实现的生,当下成就的却也是个体身心与天地万物精神贯通的灵明境界。

     以生为德,自然重情。但乐生之情,不是拘于小我,也不是受役于物,而是浑然与物同体,以天地之用为我用,因此,得与天地同其广大。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极言我本与万物一体也;反身而诚,即若尽心知性,重识万物一体之仁,以心合天,则可臻于宇宙人生无限之大全。因此,乐生之情,归于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充塞十天地之间,上下与物同流。这是以天地为情的宇宙心胸。以天地之心迎接万物,以浩然之气行于天地,“圣人有情而无累”(王弼),因此得有人生之大乐。这里所谓人生之大乐,实指生生之乐,即以天地之生为乐。言其为大,一是此乐根于宇宙生生之常,:二是此乐总在人生万物之间。孔颜之乐,曾点言志,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同流,各得其所居之妙。”(朱熹《论语集注》)超然事物之外,而又不离于事物之中。乐,是以生为根本的,但又是生的开发和宏大。乐起于生,生达于乐,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天地从容.万物得意。这是人生天地的审美境界,但同时又是对这境界的生命超越——它将天地人一体的意象世界不断地实践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创化。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范文第6篇

Abstrac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rings enormous material wealth and a new way of life to mankind, but also results in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pulation explosion, resource depletion and the threat of war. So humans began to seek a way out in terms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pursu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oth people and nature. Taking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us provided useful inspir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ecological crisis.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生态意识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ecological awareness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98-02

0 引言

过去三百年的工业文明,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人类社会日新月异,同时,我们的整个生活环境和地球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科学技术的滥用“成就”了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四大灾难:生态环境恶化、人炸、资源枯竭和战争威胁。面对着如此严峻的生存危机,人类将被迫逐步放弃病态地追求物质技术进步的纯实利主义的文明发展目标,转而在生态文化方面谋求出路,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Haeckel)曾这样定义生态学,“研究生物有机体及其与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其后的一些生态学家又进一步将生态学概括为“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也就是说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了生态人类学理论,主要指出了人类集团的文化方式怎样才能与自然资源处于一个最佳的共存状态,怎样才能与其他人类集团更融洽的相处,即适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Carson)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唤醒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存意识,人们认识到:生态学的崛起意味着人类和环境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具有浓重的悲怆性。于是,不少的学者选择从生态学的角度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认识人与其产生的文化和支撑文化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自然而然的促进了生态学向人文方面的转变。

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家更多的是通过研究各种存在差异的文化传统发现其中的各种学问和知识,以此来更好的面对环境危机。中国哲学中研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人的终极关怀,人格修养中天人相参等理论,都能给我们如何应对生态危机带来一些启示。

1 关于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就是从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出发,能够最好的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的诸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的反映。人类要想在生产、生活中能够更好的解决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为了能够以最佳的状态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人类在地球上更好的生活下去,一定要采取各种适宜的方法,同时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保证这些方法的落实。实际生活告诉我们: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系统研究,从这方面来讲生态意识水平是比较高的,是对社会存在间接的、系统的、自觉的、抽象的反映,可称为生态哲学;另一方面,人们会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感情的表达,通过当地各种风俗的盛行,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也会表现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这种生态意识直接来源于民间,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表现,这种生态意识水平是比较低的,是不系统的、自发的、未定型的反映形式,可以称为生态心理,属于生态意识中的基本层次。本文所提“生态意识”主要指的是前者。

2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天人合一”正是对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并将其上升到一种隐含着强烈生态意识的哲学思辨境界。它涵括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的内容。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创造生命)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人与万物同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

2.1 “天人合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很久之前,先民们从对自然是一种敬畏的态度,直到很久以后人类与自然成为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后,二者表现为二重性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依存,自然界能够给人类提供其衣食所需,而且,人类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人类与自然界这种紧密的联系,又使得二者之间必然会存在互相排斥的力量。

原始社会生产力落后,自然环境差,原始先民要想生活下去,繁衍子孙,就只能适应当时的环境,通过合理的方式以进行生产。这样,随着时间的积累,经过一代代人民的努力最终找到了一套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经过他们不断的实践,慢慢的发现非常有必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世代人民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有更多的人是亲自参加到保护坏境的实践活动中去。一些民间社会规约的制定体现了民众生态意识已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中,成为民众意识里根深蒂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

先民的生活主要是农耕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较大,因此人们非常渴望风调雨顺,他们十分关注四时交替、气候变换。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会使人类与自然界形成一种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实现人与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协调、统一,这表明人类渴望与自然界保持一种最亲密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2 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及演变 张岱年先生曾指出,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西周。《诗经·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被认为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孟子·尽心上》)这是在道德境界上的天人合一。庄子是自然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这个天就是自然的含义,天人统一的基础是气。人不要有无,否定文明,达到一种原始的同一。庄子在哲学的层面提出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提示人们从文明的异化中走出来,具有深刻意义。

董仲舒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他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在天与人的关系上,他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在人类社会中,天、地、人是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这三个要素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人的存在以天地为依托,失去了二者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将失去意义。虽然,董仲舒是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的,但也应看到,他又主张以天制约君主,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

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的是张载,他说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他又说:“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张载天人合一有三个要点:一是天人统一于气;二是道德化的宇宙;三是人在自然与道德性上与天的统一与相通。其要点是把宇宙伦理化进而与之合一,这是理学成立的核心理论与标志。

程颢的“天人本无二”说,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①心便是天,天非外在,这是主观唯心主义。②把“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人类之爱”的理想。

二程以后,尚有其他学者对天人合一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王夫之、戴震、朱熹都宣扬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

3 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对后工业时代的启示

既要泛爱万物又要合理取用万物,这是儒家文化的传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极致就是万物都能表现出爱心。孔子说:“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史记·孔子世家》)只要合理地取用万物,就会维持生态平衡,如果我们肆意的破坏自然环境,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后果,就必然会造成生态失衡。

孟子和荀子主张人体天道,不得违背自然规律,砍伐林木,打捞水产不得违背适宜的时令。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荀子主张:“圣王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按照时节生长的,要想使其更好地生存下去,就要保证在恰当的时节种植适宜的作物,生不逢时,就不能保证生机盎然,甚至会使其死亡。《吕氏春秋·审时》屡次提到要“得时”,要“不违农时”。《礼记·王制》更是反对暴殄天物。

以上的思想对《礼记·月令》参物候以观时变,使人类的行为不违背天地变化的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以法律形式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表明其重要性,并给后世造成深远的影响。

儒家更加注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善和谐,要求人类十分重视生态环境,既包括物质的环境,也包括精神的生态。

道家追求的是回归自然,庄子认为要“以天合天”,实现人与物的合二为一,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精神自由。“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庄子·山木》)人包含在自然中,从根据本上来讲是与天同一的。《庄子·齐物论》也认为人包含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从环境伦理上来讲,儒家与道家在的最大区别就是,道家主要阐释了人的贪欲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主张自然无为。儒家主要阐释的是在人格修养基础上将对人的爱推及于物,在取用万物时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作为禅宗代表人物的王维在他“明月松间照”、“人闲桂花落”一类的山水诗中同样描绘了人景相依的诗意情怀。

4 结语

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人类的生活方式、习俗传统、思维观念实际上都与生态环境有着多纬度的密切关联,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并主导和制约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越来越生疏,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人的精神状态也大不如从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再重新的认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韩春阳.后工业时代艺术的社会功能[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8).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 “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 “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的 “天人关系”论述

在 “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 “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 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孑L子所说的 “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许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修德进业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它可以对人们提高其作为 “人”的内在品德方面贡献于社会;道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减损欲望基础上的自然主义,它可以对人们顺应 自然、回归人的内在本性方面贡献于社会。儒家的 “仁论”和道家的 “道论”哲学以及它们的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贡献于今 日人类社会。这就是说,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调整 “人与人的关系”和 “人与 自然”的关系上都可以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形上层面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道家来看 ,天是 自然,人是自然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动的目的,便是 “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 ,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 “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老子从对宇宙 自身和谐的认识出发 ,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 ,它提示了一种应该遵循的规律,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应该效法 “道”,“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效法 “道”的自然而然,顺应 “自然”,以“自然”为法则。“(圣人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为什么要效法 “道”的自然而然呢?这是因为老子认为,“人为”和 “自然”是相对的,人常常违背 “自然”。人违背 自然,人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老子说,作为宇宙规律的 “道”,由于它的特性是 “自然无为”,它对天地万物并不命令它们作什么,人就更加不应该破坏自然了。庄子还提出了 “太和万物”的命题,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本来存在着最完满的和谐关系,因此人们应该 “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人应该顺应 “天”的规律,按照五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 自然的要求。为此,在《庄子》一书中特别强调人应顺应 “自然”,如他说:“顺物之自然”,“应物之自然” 等等。他认为,远古时代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 ,那时人类社会是 “莫之为而常自然”,不做什么破坏自然的事,而经常是顺应自然的。

2西方文化 “天人关系”论述

在“天人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是人与 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征服自然,强调 “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人的理性思维是源于对自然关照形成的,特别是柏拉图开创 “理念”论哲学后,西方哲学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人居于主导地位,人认识自然的方式是通过人类理性来进行的。西方文化的传统,特别是近代哲学恢复了人和自然的地位后,过分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把人当作主体,把人之外的东西当作人认识的对象——客体 ,延续了柏拉图时代的思维方式——“分离”,又一次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远离。没有将人类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了自然万物的主宰者,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得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如美国的哲学家詹姆斯就号召人们向大 自然开战,他这样说“可见的大自然完全是可塑的和冷漠的,——它是一个道德的多元宇宙……但不是一个道德的宇宙。对这样一个妓女(指大自然)我们无须忠诚,我们与作为整体的她之间不可能建立一种融洽的道德关系;我们与她的某些部分打交道完全是自由的,可以服从也可以毁灭它们”。西方哲学正是全世界都 “战天斗地征服大自然”,进行资源掠夺式生产,曾经极大地推动了机械革命,推动了工业化生产的进程 ,但却是以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只顾眼前,不管长远,不给后代子孙留后路、同时也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思想根源。

3中西文化 “天人关系”的当前状况

随着现代环境和资源问题的 日益突出,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由于人类对 自然界的过量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空气和水的污染 El益严重,土壤 日益耗尽 ,许多可耕土地逐渐被沙漠所吞没,大批物种逐渐被消灭,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与El俱增,这些造成了人与自然十分紧张的关系,以致是使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性的严重生态危机,已经严重的威协着人类 自身生存的条件。。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价值,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示其独特的价值。西方学者在哲学文化领域也开始反思西方,转向东方,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将之视为对治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精神良药。1988年,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聚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博士在闭幕会上说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5个世纪以前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就是说 ,西方学者在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并转向东方,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这里主要是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 “天人关系”的不同看法来说的。西方文化自有西方文化的价值,并且在近两三个世纪中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人类社会有了长足的前进。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哲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弊病可以说越来越明显了,其弊端不能说与 “天人二分”没有关系。更何况这点东西方许多学者已有所认识,例如:1992年 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因此,如何补救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弊病,并为二十一世纪提供一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之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无疑将会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西方学者对我国儒家古老经典《周易》非常重视,不仅《周易》的英译本已有 10余种,而且还有专门研究《周易》的著作。例如美国学者约翰·希里格斯在其与英国学者合著的《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一书中说:《易经》对我们特别有启示。混沌的科学思想源于研究人员对气象学、电路、湍流等复杂物理系统的研究。很明显,《易经》的作者和注疏者曾长期深入思考过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的秩序和无序问的关系,他们最终将这种关系称为“太极”。该书又说:欧洲、美国、中国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正如过去《易经》的作者和注疏者那样,此时此刻人们正试图洞察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寻求永恒变易中的稳定。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来 自方方面面的思想和感知产生出巨大能量的时代。当代世界的社会状况类似于物理系统中的非平衡态。新的相对稳定和意外结构有时会突然产生。或许,当未来社会朝我们未曾指望的方向发展时,混沌科学会帮助我们理解所发生的一切。

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调整 “人与人的关系”和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可以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上层面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 ,如果夸大儒家思想的意义,其人本主义将会走向泛道德主义 ;如果夸大道家思想的意义,其 自然主义将会走向无所作为。同样,如果中国哲学家不认真吸收西方哲学的重知识系统、重逻辑分析的精神,从西方哲学这个 “他者”来反观自己的哲学问题,那么它就很难克服其一定程度上的直观性 ,也很难使它开拓出一个更高的新层面。因此 ,我们必须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以适当的解释,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儒家”天人合一”观念,其本义并非直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不能直接用于解决现代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就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哲学基础而言,儒家在认识论上的” 主客二分”前提下的价值论上的”天人合德”,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精神价值的来源问题 ,亦非是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探究。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宗教基础,把天地万物当作人的宗教观念的来源和落实人的宗教情感的对象,而非与人对立、由人类所征服的无理性的低级存在。由此一宗教基础 ,所显出的是人对于自然万物在精神价值上的统一和在宗教情感上的尊重。认识并认同儒家 “天人合一”观念的这一宗教基础,才是 自觉 自愿消解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本解决之道。然而人类藉由自身科技智能发展所建立起来的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主义和科技霸权,会严重妨碍人类放下由科技理性所构筑起来的骄傲与虚荣,“屈尊降贵”重新回到天地的怀抱。正象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描述人类在自然状态下那样,“人对人是狼”,到处是 “一个人反对一个人的战争”,最后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达成协议,以肯定他人存在的合法性来换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类也同样不无惰性地在环境报复的恶果下,以不得不承认 自然存在的合法性为条件来换取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人类在最近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就是一方面依靠科技的刨新而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的历史,另一方面在环境问题的逼迫之下不自觉不自愿地回归自然的历史。自觉 自愿与不觉不愿,二者虽殊途而实同归,差别只在于愿意的跟着走,不愿意的牵着走而已。儒家 “天人合一”观念宗教基础中的 “兼爱”思想,则为解决人与 自然的对立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例如:1992年 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 《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因此,如何补救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弊病,并为二十一世纪提供一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之观念,“天人合一” 的观念无疑将会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意义。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容格指出:应该转换西方人已经偏执化了的心灵,学习整体性领悟世界的东方智慧。当代西方 “过程哲学”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学者约翰·希里格斯在其与英国学者合著的《混沌七鉴— — 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一书中说:《易经》对我们特别有启示。近二三十年来,特别是进入 21世纪以来,西方一些著名的学者把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如罗素在 《西方哲学史》中就说:笛卡尔的哲学完成了或者说接近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过基督教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和物质两者平行而且彼此独立,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然而,中国哲学的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 ,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牵涉 “人”(人道);研究 “人”也不能不牵涉“天”。因此,当代西方 “过程哲学”对二元思维方式的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是受到中国“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认为,应把环境、资源、人类视为自然构成中密切相联的生命共同体,这将对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人认为,摆脱生态环境的出路在于 “天人合一”观来取代西方征服自然的观念,然而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事与愿违,我们祖先所追求的人和自然和谐的理想 ,并没有能实现。应该说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只限于对 自然规律知其然而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却没有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真正解决人和自然关系的能力和手段,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高度中才能产生出来。因此,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与西方征服自然,并非是绝对对立的;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合理的态度是恰当地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改造自然、征服 自然去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这或许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

[2]王生平.“天人合一”与 “神人合一”:中西美学的宏观比较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3]陈江风.天人合一:观念与文化传统.三联书店,1997.

[4]赵军著.文化与时空: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一次求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l989.

[5]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上海书店,1991.

[6] 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1989.

[7]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2003.

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 “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 “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的 “天人关系”论述 

在 “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 “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 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孑l子所说的 “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许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修德进业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它可以对人们提高其作为 “人”的内在品德方面贡献于社会;道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减损欲望基础上的自然主义,它可以对人们顺应 自然、回归人的内在本性方面贡献于社会。儒家的 “仁论”和道家的 “道论”哲学以及它们的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贡献于今 日人类社会。这就是说,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调整 “人与人的关系”和 “人与 自然”的关系上都可以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形上层面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道家来看 ,天是 自然,人是自然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动的目的,便是 “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 ,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 “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老子从对宇宙 自身和谐的认识出发 ,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 ,它提示了一种应该遵循的规律,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应该效法 “道”,“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效法 “道”的自然而然,顺应 “自然”,以“自然”为法则。“(圣人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为什么要效法 “道”的自然而然呢?这是因为老子认为,“人为”和 “自然”是相对的,人常常违背 “自然”。人违背 自然,人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老子说,作为宇宙规律的 “道”,由于它的特性是 “自然无为”,它对天地万物并不命令它们作什么,人就更加不应该破坏自然了。庄子还提出了 “太和万物”的命题,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本来存在着最完满的和谐关系,因此人们应该 “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人应该顺应 “天”的规律,按照五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 自然的要求。为此,在《庄子》一书中特别强调人应顺应 “自然”,如他说:“顺物之自然”,“应物之自然” 等等。他认为,远古时代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 ,那时人类社会是 “莫之为而常自然”,不做什么破坏自然的事,而经常是顺应自然的。 

2西方文化 “天人关系”论述 

在“天人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是人与 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征服自然,强调 “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人的理性思维是源于对自然关照形成的,特别是柏拉图开创 “理念”论哲学后,西方哲学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人居于主导地位,人认识自然的方式是通过人类理性来进行的。西方文化的传统,特别是近代哲学恢复了人和自然的地位后,过分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把人当作主体,把人之外的东西当作人认识的对象——客体 ,延续了柏拉图时代的思维方式——“分离”,又一次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远离。没有将人类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了自然万物的主宰者,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得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如美国的哲学家詹姆斯就号召人们向大 自然开战,他这样说“可见的大自然完全是可塑的和冷漠的,——它是一个道德的多元宇宙……但不是一个道德的宇宙。对这样一个妓女(指大自然)我们无须忠诚,我们与作为整体的她之间不可能建立一种融洽的道德关系;我们与她的某些部分打交道完全是自由的,可以服从也可以毁灭它们”。西方哲学正是全世界都 “战天斗地征服大自然”,进行资源掠夺式生产,曾经极大地推动了机械革命,推动了工业化生产的进程 ,但却是以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只顾眼前,不管长远,不给后代子孙留后路、同时也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思想根源。

3中西文化 “天人关系”的当前状况 

随着现代环境和资源问题的 日益突出,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由于人类对 自然界的过量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空气和水的污染 el益严重,土壤 日益耗尽 ,许多可耕土地逐渐被沙漠所吞没,大批物种逐渐被消灭,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与el俱增,这些造成了人与自然十分紧张的关系,以致是使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性的严重生态危机,已经严重的威协着人类 自身生存的条件。。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价值,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示其独特的价值。西方学者在哲学文化领域也开始反思西方,转向东方,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将之视为对治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精神良药。1988年,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聚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博士在闭幕会上说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5个世纪以前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就是说 ,西方学者在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并转向东方,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这里主要是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 “天人关系”的不同看法来说的。西方文化自有西方文化的价值,并且在近两三个世纪中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人类社会有了长足的前进。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哲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弊病可以说越来越明显了,其弊端不能说与 “天人二分”没有关系。更何况这点东西方许多学者已有所认识,例如:1992年 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因此,如何补救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弊病,并为二十一世纪提供一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之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无疑将会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西方学者对我国儒家古老经典《周易》非常重视,不仅《周易》的英译本已有 10余种,而且还有专门研究《周易》的著作。例如美国学者约翰·希里格斯在其与英国学者合著的《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一书中说:《易经》对我们特别有启示。混沌的科学思想源于研究人员对气象学、电路、湍流等复杂物理系统的研究。很明显,《易经》的作者和注疏者曾长期深入思考过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的秩序和无序问的关系,他们最终将这种关系称为“太极”。该书又说:欧洲、美国、中国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正如过去《易经》的作者和注疏者那样,此时此刻人们正试图洞察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寻求永恒变易中的稳定。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来 自方方面面的思想和感知产生出巨大能量的时代。当代世界的社会状况类似于物理系统中的非平衡态。新的相对稳定和意外结构有时会突然产生。或许,当未来社会朝我们未曾指望的方向发展时,混沌科学会帮助我们理解所发生的一切。

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调整 “人与人的关系”和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可以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上层面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 ,如果夸大儒家思想的意义,其人本主义将会走向泛道德主义 ;如果夸大道家思想的意义,其 自然主义将会走向无所作为。同样,如果中国哲学家不认真吸收西方哲学的重知识系统、重逻辑分析的精神,从西方哲学这个 “他者”来反观自己的哲学问题,那么它就很难克服其一定程度上的直观性 ,也很难使它开拓出一个更高的新层面。因此 ,我们必须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以适当的解释,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儒家”天人合一”观念,其本义并非直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不能直接用于解决现代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就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哲学基础而言,儒家在认识论上的” 主客二分”前提下的价值论上的”天人合德”,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精神价值的来源问题 ,亦非是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探究。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宗教基础,把天地万物当作人的宗教观念的来源和落实人的宗教情感的对象,而非与人对立、由人类所征服的无理性的低级存在。由此一宗教基础 ,所显出的是人对于自然万物在精神价值上的统一和在宗教情感上的尊重。认识并认同儒家 “天人合一”观念的这一宗教基础,才是 自觉 自愿消解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本解决之道。然而人类藉由自身科技智能发展所建立起来的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主义和科技霸权,会严重妨碍人类放下由科技理性所构筑起来的骄傲与虚荣,“屈尊降贵”重新回到天地的怀抱。正象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描述人类在自然状态下那样,“人对人是狼”,到处是 “一个人反对一个人的战争”,最后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达成协议,以肯定他人存在的合法性来换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类也同样不无惰性地在环境报复的恶果下,以不得不承认 自然存在的合法性为条件来换取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人类在最近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就是一方面依靠科技的刨新而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的历史,另一方面在环境问题的逼迫之下不自觉不自愿地回归自然的历史。自觉 自愿与不觉不愿,二者虽殊途而实同归,差别只在于愿意的跟着走,不愿意的牵着走而已。儒家 “天人合一”观念宗教基础中的 “兼爱”思想,则为解决人与 自然的对立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例如:1992年 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 《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因此,如何补救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弊病,并为二十一世纪提供一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之观念,“天人合一” 的观念无疑将会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意义。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容格指出:应该转换西方人已经偏执化了的心灵,学习整体性领悟世界的东方智慧。当代西方 “过程哲学”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学者约翰·希里格斯在其与英国学者合著的《混沌七鉴— — 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一书中说:《易经》对我们特别有启示。近二三十年来,特别是进入 21世纪以来,西方一些著名的学者把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如罗素在 《西方哲学史》中就说:笛卡尔的哲学完成了或者说接近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过基督教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和物质两者平行而且彼此独立,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然而,中国哲学的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 ,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牵涉 “人”(人道);研究 “人”也不能不牵涉“天”。因此,当代西方 “过程哲学”对二元思维方式的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是受到中国“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认为,应把环境、资源、人类视为自然构成中密切相联的生命共同体,这将对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人认为,摆脱生态环境的出路在于 “天人合一”观来取代西方征服自然的观念,然而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事与愿违,我们祖先所追求的人和自然和谐的理想 ,并没有能实现。应该说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只限于对 自然规律知其然而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却没有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真正解决人和自然关系的能力和手段,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高度中才能产生出来。因此,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与西方征服自然,并非是绝对对立的;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合理的态度是恰当地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改造自然、征服 自然去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这或许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

[2]王生平.“天人合一”与 “神人合一”:中西美学的宏观比较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3]陈江风.天人合一:观念与文化传统.三联书店,1997. 

[4]赵军著.文化与时空: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一次求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l989.

[5]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上海书店,1991.

[6] 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1989.

[7]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