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游泳; 护理疗法; 新生儿黄疸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4-0103-03

doi:10.14033/ki.cfmr.2015.04.051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 d内出现胆红素代谢紊乱,增高血胆红素水平,患儿临床表现伴随皮肤、黏膜、巩膜黄疸等,此疾病类型包括病理性和生理性[1-2]。生理性黄疸多发于出生后3、5 d左右达到高峰,1周后逐渐消退。游泳护理疗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新生儿保健活动,有利于促进新生儿大脑的发育,增强新生儿对外界的反应能力[3]。尤其是将游泳护理疗法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指数,避免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充分改善新生儿预后情况。为了分析游泳护理疗法对新生儿黄疸的积极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游泳护理疗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黄疸新生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平均日龄为(4.86±0.84)d,出生时体质量为(3.09±0.85)kg。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平均日龄为(4.07±0.55)d,出生时体质量为 (3.10±0.32)kg。两组新生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血胆红素≤204 μmol/L;日龄≤10 d;体重≥2.5 kg[4]。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新生儿性别、平均日龄、出生时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完善各项检查,鼓励母婴接触等。观察组实施游泳护理疗法,具体如下。

1.2.1 合理安排游泳护理时间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2 h实施护理游泳,游泳时间为上午9∶00-11∶00和下午14∶00-16∶00,新生儿进食后1 h进行,2次/d,每次时间为20 min。

1.2.2 游泳护理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具体步骤如下。(1)将室内温度调至28 ℃,使用一次性的游泳池内套装。(2)水温为38 ℃,水内加水疗溶质后进行搅拌均匀,形成类似母体之内的羊水环境。(3)为新生儿轻轻贴上防水护脐贴,严格选择合适的游泳圈,套进新生儿的颈部。(4)在游泳过程中,进行播放轻音乐,且搅动水池,轻轻推动游泳圈,以促进新生儿运动。护理人员协助伸展患儿四肢,激发其自主游泳兴趣。(5)在游泳结束后,采取75%酒精进行消毒新生儿脐部。护理人员用温暖的双手进行抚触护理新生儿头部、胸部、腹部、四肢至背部等,动作轻柔均匀,以患儿舒适度为准,20 min/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选择经皮黄疸测量仪测定黄疸指数,取平均值。记录患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干预第1、2、3、4、5天患儿黄疸指数变化。

1.4 经皮黄疸仪判定标准

(1)正常:黄疸指数≤120 mg/L,近似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2)病理性黄疸:黄疸指数121~200 mg/L,近似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3)核黄疸:黄疸指数>200 mg/L,近似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变化比较

干预第1天,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2、3、4、5天,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比较

组别 首次排便(h) 胎便转黄(h) 黄疸出现(d) 黄疸消退(d)

观察组(n=46) 3.65±1.88* 8.42±2.58* 5.36±0.12* 29.73±5.24*

对照组(n=46) 2.44±1.14 13.95±2.44 11.98±0.57 65.94±5.33

*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体重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体重比较

组别 睡眠时间(h) 体重(kg)

观察组(n=46) 22.45±0.86* 3.24±0.85*

对照组(n=46) 18.09±1.25 4.09±1.68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期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疾病病因复杂,临床合并疾病较多,不断增加幼儿体内红细胞破坏,从而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最终引起皮肤、黏膜组织黄染。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黄疸具有神经系统损伤性,发病率、伤残率较高,由于缺乏完善的随访制度,导致高危幼儿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病变,难以改善新生儿预后情况[6]。在本研究中发现,游泳护理疗法均对幼儿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系统、体重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另外,游泳护理疗法可及时排除胎便,减少因肠循环引起的胆红素重吸收,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

经研究证明,游泳促进胎便排泄机制如下:(1)游泳护理疗法有利于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胰岛素和胃泌素分泌,增加哺乳量,不断增强食物消化及吸收功能,促进胎粪的排泄能力,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2)在水中协助新生儿进行水压、水波、骨骼肌肉系统等水中运动,以增加心血管的耗氧量,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功能,增加新生儿食欲。(3)全身运动有利于增强脊髓排便中枢兴奋性,促进胎便排泄。胎儿生存在温暖的羊水环境中,对羊水环境依赖性比较强,对新生儿进行游泳护理训练,使其找回母体的感觉,更能及时适应外界环境[7]。

王玉双[8]将214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母乳喂养及常规护理,治疗组每日洗澡后游泳20 min,结果发现,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第2、3、4、5天,观察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游泳疗法有利于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又促进新生儿正常发育,有效保持健康的体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月蓉,欧毅敏.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8):1415-1416.

[2]罗海燕,钟青,许欢.探析阶梯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5(7):658-660.

[3]林玉波,王永红,蔡紫薇,等.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29(10):18-20.

[4]侯小莉.游泳加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16(25):202-204.

[5]汪曼琳.综合护理干预在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2,25(10):36-38.

[6]肖翔燕.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以及排便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2):81-82.

[7]齐卫敏.早期游泳和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3例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4(6):370-371.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黄疸;早期喂养;游泳;抚触;护理干预;新生儿

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若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引起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威胁新生儿的生命。现将我院产科对130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王小环.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将2005年3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3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根据出生顺序,单号为干预组(65例),双号为对照组(65例),出生体重2.5~4.0kg,Apgar''''s评分≥8分,男婴69例,女婴61例,外观无畸形,新生儿出生时无窒息、产伤及感染,并排除ABO或RH溶血。母亲年龄21~33岁,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两组性别、体重、胎龄、Apg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实行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常规新生儿护理,并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生理特点介绍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干预组新生儿在每次充分吸吮母乳后按需喂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直至母亲乳量充足,并增加游泳和抚触护理。游泳护理:新生儿出生4h后即进行游泳,新生儿脐部贴防水护脐贴,选择专为婴儿游泳设计和生产的游泳圈和游泳池,室温调节在26~28℃,水温控制在37~39℃,每日1次,每次10~15min。游泳过程分为被动游泳(护士在旁协助新生儿伸展肢体)和婴儿自主游泳。抚触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推广的抚触手法,进行全身抚触,每日1次,每次10~15min,游泳后进行。抚触与游泳护理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胆红素测定采用经皮黄疸测量仪,每天早上6点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负责测定,取额部及胸部平均值并做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数据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见表1。表1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h(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干预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d内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比较见表2。表2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d内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比较(mg/mL)(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干预组新生儿第2~6天黄疸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

三、讨论

在胎儿期,胎儿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但是体内为低氧环境,必须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出生后,新生儿必须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素。这时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这种胆红素象黄色的染料一样,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出现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尿嘧啶核苷二磷酸糖脱氢酶(UDPG脱氢酶)不足或受抑制,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发生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2~3d出现,4~5d天达高峰,1~2周逐渐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增加喂养量及喂养次数便可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但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秦学玲等报道,临床上即便是实施早吸吮、勤喂哺,产后48h乳汁不足者仍占19.81%以上,因此早期乳量不足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原因之一。一般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后10~12h内初次排出胎便,出生后3~4d开始排黄便,如果早期乳汁不足,喂养次数减少,肠蠕动减慢,胎便排尽时间延长,可致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负荷增加,增加胆红素的重吸收。胆红素水平升高,造成新生儿胆红素在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异常增加,我们观察发现,干预组采用在母乳充足前添加配方奶,增加早期摄入量,每次添加均在新生儿充分有效地吸吮母乳后进行,不但能让新生儿获得初乳的高营养和摄入足够蛋白质和能量,而且可快捷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加快胎粪排出。观察结果表明,干预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降低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葡萄糖的喂入促进了新生儿的胃肠蠕动,有利于肝糖原的储备,肝酶的激活,促进血清胆红素的代谢,减轻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据报道,新生儿游泳与抚触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因为水温具有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生儿全身新陈代谢,且游泳过程活动消耗能量增多,消耗了一定体力,促进食量增多,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以及结合胆红素的及早排出,减少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抚触能使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刺激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消化和吸收功能,中医学理论认为,急摩为泻,通过摩腹,快速推下七节骨,且能健脾和胃,行滞消食,通过抚触,新生儿食欲增加,从而加速正常菌群生长,促进尿胆原生成增多,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减少,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胆汁分泌增多,胆红素排泄增多,也达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目的。我们的观察也证实,随着护理干预的实施,在同一时间段干预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早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确实能够降低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植之,钱家萍,李勇,等.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不允忽视[J].新生儿科杂志,2000,15(5):254256.

2秦学玲,刘秉芳.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J].护理研究杂志,2004,18(6):10761077.

3詹莉.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法[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4.

4张桂芹,孙晓娟.抚触对早收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2):6970.

5孙琳,于晓玲.婴儿抚触的国内研究现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5):109114.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第3篇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护理责任,全面落实和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提高医疗的整体水平。“以患者为中心”是指护理人员的思维和医疗行为,无处不为患者的利益,将患者的所有活动摆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控制服务成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措施需要方便,工作过程应该简化,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生活的基本需求,让患者有安全感,让患者的身体舒适,用帮助来平衡患者的心理,获得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以高品质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内涵。当新生儿黄疸时,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可增强疗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黄疸;新生儿;优质护理

出生后28天内出现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引起患儿严重的中毒性脑病如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对患儿的身体健康等影响尤为严重[1]。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生儿黄疸是在儿科的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原因为胆红素产生太多,肝功能异常,胆汁引流障碍,胆红素代谢紊乱可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影响正常新生儿的生长发育[2]。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未成熟,大脑中的高胆红素浓度引起胆红素脑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3],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新生儿黄疸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代丹丹[4]研究认为,用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给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康复时间短,能够有效控制治疗后遗症。

1新生儿黄疸症状特点

1.1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持续3周左右消退。

1.2出生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15天后黄疸仍不消退者,或退而复现等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过重出现手足心发黄,新生儿精神差、拒奶、体温升高、尿液深黄色,大便呈灰白色,更为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抽搐等现象。

1.3道梗阻可出现黄疸,肝脏疾病新生儿黄疸一定要到医院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特别是核黄疸发生时,会损坏神经系统,也称为胆红素脑病,死亡率非常高,及时治疗生存下来也会有智力低下,如视听障碍、手足抽搐等后遗症。

1.4黄疸期密切观察、及早采取干预手段是治疗的最好办法,临床上多使用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或中药“茵栀黄”在配合照射蓝光治疗,定期使用黄疸测试仪监测黄疸的情况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5每天新生儿体内合成的胆红素超过成年人的2倍,这时其肝、肾脏器还未发育充足、排泄和胆红素吸收能力低下,加大了黄疸发生的风险[5]。黄疸发生高风险因素还包括新生儿合并酸中毒、缺氧、脱水、饥饿及胎便延迟排[6]。严重的新生儿黄疸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非常重要[7]。

2优质护理方法

优质护理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增加喂养次数、改善外部环境、密切观察病情、新生儿抚触按摩等方法。

2.1健康相关教育对患儿家长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向其宣教相关的知识并解答问题,同时对蓝光临床照射治疗原理与治疗成效简单介绍,使之明白蓝光照射治疗流程与治疗过程当中需注意的事项[8]。

2.1.1护理人员要以一对一的形式向患儿家属讲解黄疸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包括患儿皮肤、臀部的护理和应急的相关护理方法,对母乳和代乳品的喂养方法,关于黄疸知识的讲解,让患儿家属对黄疸疾病有所了解[9]。

2.1.2皮肤护理。黄疸患儿受黄疸湿热相加的影响,会产生剧烈的皮肤瘙痒感。指导产妇时刻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干净清洁,防止新生儿不自主的将皮肤抓破。

2.1.3指导患儿家属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以保证患儿肠道内部能够创建正常的菌群,维持正常的肠蠕动,提高排便功能,降低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作用。帮助产妇正确掌握新生儿的进食规律,指导产妇在新生儿感觉饥饿啼哭之前进行哺乳,使新生儿自行建立内循环肠道菌群系统。掌握新生儿的排便规律,母乳喂养多为3~4次/d[10]。

2.1.4脐部护理。指导产妇每天坚持使用低浓度的碘伏或安尔碘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擦拭消毒。

2.1.5喂药护理。指导产妇在为新生儿喂药时,保持新生儿的头部略高于身体,向左侧稍微偏斜,避免新生儿出现反流现象,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

2.1.6指导患儿家属密切观察患儿黄疸的发病时间、病程进展、大便颜色,观察有无出现发热、皮肤感染、脐带感染等其他症状[11]。

2.1.7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方面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2.1.8护理过程中要适当增强患儿的体质,每天都坚持游泳和抚触,并利用蓝光照射15min。

2.1.9及时记录患儿的信息资料,并妥善安排好出院跟踪随访工作。在社区的产后访视中,很多新生儿健康问题都是因为护理和喂养不当造成的,所以社区医生在产后访视中对新生儿的健康问题进行指导,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

2.2外环境的准备护理人员对病房卫生应密切关注,保持病房内的清洁,保证通风良好,室内的温度应在25℃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55%~65%。蓝光照射治疗温箱的温度在31℃左右,温箱要有软棉布覆盖,并将新生患儿头部放置于温箱的一侧,目的是防止在婴儿活动的过程中受伤.在将患儿放入温箱中治疗前,要修剪患儿的指甲并给患儿带小型手套,防止患儿抓伤自己的皮肤。

2.2.1加强患儿的补水护理。在促进排尿降低胆红素的前提下,护理人员应每天观察患儿排便次数,如果小便次数小于6次每日,要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采取补液等治疗措施。

2.2.2合理喂养。新生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可加速粪便排泄,有利于降低血胆红素浓度。除严重的母乳性黄疸外,应按照患儿需要尽早给予母乳喂养,一般每4小时1次。当患儿黄疸严重躯干和四肢出现时,需采用人工喂养停止母乳喂养,为避免因喂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配置奶粉时需严格按照规定,否则会对患儿机体营养状态造成影响。喂养次数的增加:每隔4小时对患儿进行一次喂奶,喂奶时需注意应选取右侧卧位,此可使得奶水充盈于奶瓶的瓶颈部位,对空气有封闭作用,能够避免其进入婴儿胃中,当喂奶结束时,选择正确舒适的侧卧放置患儿,防止发生患儿溢奶窒息的情况。发现患儿有呕吐现象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检查,并进行清理,维持温箱内的环境卫生。

2.2.3抚触按摩。对患儿腹部进行抚触按摩治疗。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有助于胃肠活动,可刺激患儿胎粪排出;也可以由专业护理人员协助患儿使用新生儿特制游泳圈在确定水质清洁、水温在37℃的温水中进行游泳练习。游泳练习可促进新生儿的胃肠道蠕动使食欲增强。在将患儿放于蓝光治疗温箱中,可轻轻抚摸患儿的头部,此方法可使婴儿很快自然入睡,给予患儿安全感[13]。当患儿平静下来,需对患儿采取正确的放置于箱内,在患儿背部与腹部进行环形抚摩,可对皮肤神经进行有效的刺激,从而兴奋脊髓神经,使中枢的兴奋性增加,促进胃肠的蠕动,促进排便[14],同时还能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进婴儿食欲,使其摄奶量增加,使患儿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增长加速,促进尿胆原的生成,降低非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在给患儿抚摸的同时,播放婴儿催眠曲,如此能够有效全面地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

2.2.4院外护理。交代家属患儿应多休息,运动适量,避免疲劳过度。加强家长的出院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出院治疗依从性。做到饮食合理,按医生规定复诊。优质的护理明显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儿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是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儿科护理。蓝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部结合护理临床实践经验,发现照射灯管与患儿的距离、患儿体温和辐射区域大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重点加强对疾病的细节治疗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为了减轻黄疸症状应避免脱水的发生,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变化记录小便次数尿量,充分评估患儿体液量。患儿的饮食干预,加速胆红素在胃肠道内的排泄,使黄疸症状减轻。通过抚触来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胃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释放,加强胃肠道吸收和蠕动,促进大便排出,使胆红素在胃肠道的重吸收减少,从而降低黄疸指数[15]。护理干预以患儿为中心,进行个性化,人性化护理和人文关怀,加强患儿的抚触护理,让患儿有亲切和信任感。采用个性化的指导,加强了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了基础护理,提高家庭满意度,与鞠燕等[16]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效果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患儿退黄时间明显缩短,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属满意度,避免发展为病理性黄疸,优质护理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雨燕.新生儿黄疸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140.

[2]ScraffordCG,MullanyLC,KatzJ,etal.IncidenceofandriskfactorsforneonataljaundiceamongnewbornsinsouthernNepal[J].TropMedIntHealth,2013,18(11):1317-1328.

[3]徐春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13(3):90.

[4]代丹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77-78.

[5]杨红炬.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2):83-84.

[6]周淑艳.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4):124.

[7]暨惠萍.48例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观察[J].医药前沿,2014,12(7):247-248.

[8]李巧珍.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832-4833.

[9]刘初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86-87.

[10]王海玲.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0):144-145.

[11]边文玲,薛情杰,牛慧军.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时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95-96.

[12]杨燕.社区产后访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11):646-649.

[13]宇春英,邹冬梅,李建平.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2):3420-3422.

[14]王玉红.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78.

[15]张雅玲.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94-95.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光照疗法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临床现象光照疗法是通过蓝光照射皮肤使血清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发生异构作用使其水溶性增加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其疗效显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资料

11年1月1日~1年1月1日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6例男6例女例;入院检查均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本组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入院经过对症治疗、蓝光照射15~8小时和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

护理体会

环境的准备:病室保持清洁舒适保持室温~℃湿度5~6光疗最好在空调室内进行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防止过热。

蓝光箱的准备:①一般采用波长7~75nm的蓝色荧光灯临床上有单面和双面蓝光箱两种双面效果较好灯光与患儿皮肤的距离约~5cm为宜。②使用前清洁蓝光箱特别注意清除灯管上灰尘并检查蓝光箱内灯管是否全亮不亮时应及时更换。灯管累计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超过1小时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照射效果。③使用后用5mg/含氯消毒液擦拭箱体晾干备用。④预热:根据患儿的胎龄、体重、体温设定箱温。也可按早产儿~℃足月儿℃左右设置箱温箱内水槽加蒸馏水并在箱内放置温湿度计以此监测到的温湿度为准。在箱内放置U型圈给患儿安全感避免躁动撞伤皮肤。

患儿的准备:光疗前清洁患儿皮肤但是禁忌在皮肤上涂粉和油剂以免影响光疗效果;剪短患儿指甲用纱布包裹患儿手脚以防抓伤皮肤;双眼佩戴防辐射眼罩避免光疗损伤视网膜;使用防辐射尿布湿保护患儿会尤其是男婴应保护阴囊。

光疗中的护理:①病情观察:光疗过程中使用心电监护仪测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有无心衰或者呼吸暂停发生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所以在光疗过程中要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根据体温随时调节蓝光箱的温度一般体温控制在6~7℃夏天应散热冬天应保暖;同时观察黄疸消退的情况及大小便色泽、量;观察患儿有无皮肤发红、皮疹等不良反应观察有无拒食、嗜睡、及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配合处理。②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勤换尿布加强臀部护理采用蛋黄油涂与臀部使之起到保护作用。③用药护理:光疗的患儿常规口服核黄素片(维生素B)光疗前后口服.5mg/次避免光疗造成患儿体内核黄素缺乏。使用静脉注射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时要避免使用引起新生儿溶血的药物。④饮食护理:保持营养及水分的供给按时箱内喂奶两次喂奶间喂水或遵医嘱静脉补液以补充光疗所增加的不显性失水量。喂奶后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以防溢乳呛咳窒息。⑤观察大小便次数及性质:蓝光治疗的患儿可出现轻度腹泻使胆红素从大便中排除要注意大便的性状、颜色。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丢失较多要保持水分及营养供给。不能经口喂养的患儿应鼻饲或静脉输液并记录出入量。⑥安全护理:行光疗患儿在蓝光箱内较烦躁哭闹时应及时给予安慰、抚摸消除陌生感必要时遵医嘱给于镇静剂以防患儿烦躁撞伤皮肤。

光疗后的护理:光疗结束后除去防辐射眼罩及尿布湿检查眼部有无感染并用生理盐水做眼部护理记录光疗时间、停止时间及黄疸消退情况并检查患儿皮肤有无皮疹、炎症及破损等出现。常规脐部护理;穿衣后注意保暖每隔小时测量体温1次同时观察黄疸有无反复。

出院指导:①使家长了解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适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疸加重延长。②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③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热、呕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④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通过对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光照疗法的护理深刻体会到蓝光照射治疗是新生儿黄疸非常有效治疗手段但是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海霞.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8,5(1):55.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22―0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疾病之一,国内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40%~50%[1],本院2010-2012年10月,对108例新生儿黄疸进行家庭访视,对其进行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新生儿黄疸,男68例,女40例,生理性黄疸 60例,病理性黄疸48例。均在第1周家庭访视中发现婴儿有黄疸,其家人均未发现,并向其家人讲解黄疸的相关知识,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婴儿黄疸颜色、部位等变化。第3周60例新生儿黄疸自行消退,确定为生理性黄疸,48例新生儿仍有黄疸,颜色加深,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查血清胆红素均超过 12 mg/dl,通过询问病史、家族遗传史以及观察婴儿一般情况,考虑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向其家人建议停止母乳喂养 1周,改为人工喂养,3天后4例新生儿黄疸下降,3周后黄疸消退,确定为母乳性黄疸,1例新生儿仍然较重,再次与其家长沟通,发现家长未给予重视,没有停止母乳喂养,认为小儿吃奶正常,没有生病,同时害怕小儿营养不良,再三向其家长耐心地解释,打消顾虑,取得配合,停止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并来我院检测黄疸的指数仍然很高,开始配合光照疗法及药物退黄治疗,8周后婴儿黄疸消退,影响婴儿正常预防接种。

2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分析

2.1新生儿生理特点

2.1.1胆红素生成较多 由于新生儿红细胞数目相对较多,且其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破坏快,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2倍以上,旁路胆红素来源多,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2.1.2肝脏功能不完善 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出生后5~15天可达到成人水平;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足。

2.1.3肠肝循环特殊性 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加之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

2.2母乳喂养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即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而且发生率较多,达到1%左右。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婴儿一般状态良好,黄疸于4~12周后下降,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母乳性黄疸。

3 病情观察

3.1精神状态观察 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可致婴儿死亡。

3.2 皮肤、巩膜色泽观察 注意观察皮肤、巩膜色泽变化,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似值。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详细掌握患儿的黄疸发展状况,对于生后24h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发展迅速的患儿应高度重视,避免溶血症及核黄疸的发生。

3.3喂养奶量观察 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不影响婴儿的饮食,这一点也是婴儿家长不重视的原因,认为小儿吃奶正常,身体没有病,其实是家长缺乏黄疸的相关知识,应引起广大婴儿家长注意。若婴儿出现拒乳、喂养困难、吮吸无力等,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核黄疸发生.

3.4粪便、尿液观察 观察婴儿粪便、尿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尿液颜色变化,反映黄疸轻重变化,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所以,粪便、尿液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时诊断和治疗。早吮吸、早开奶可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刺激肠蠕动,以利于排便,减少肝肠循环[2]。

3.5生命体征观察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患儿哭声、吮吸力、肌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4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4.1蓝光疗法护理 蓝光照射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疗效好且无严重副作用,得到广泛使用,它能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使之易于从胆汁及尿液中排出[3]。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评估患儿的黄疸程度,称体重,检测生命体征及观察大便情况。光照疗法用蓝光照射治疗时,婴儿双眼应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视网膜受损,除会阴、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均,持续时间1~4天。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应注意补充水分,注意保暖,防止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或遵医嘱给予补液和白蛋白治疗,纠正酸中毒,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4.2 提早人工喂养暂停母乳喂养 提早人工喂养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大便和胆红素的排出。本文48例婴儿均为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7天后,黄疸下降,认为此母乳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

4.3 健康宣教 讲解黄疸病因及临床表现,以了解病情的转归,取得家长的配合;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症流产或死胎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及胎儿宫内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症的发生。对胆红素后遗症者,应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的指导,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可暂停1~4天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1例婴儿家长未予重视,致使婴儿8周后黄疸才消退,影响婴儿预防接种,这应引起广大家长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红细胞酶缺陷者,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5 小结

通过总结108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有助于在日后的护理工作尽快找出原因,及时开展治疗,加强对广大家长的健康宣教,防止胆红素脑病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顾惠英.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舒适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10):35.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以巩膜、皮肤黄染为特征,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黄疸严重者尚可引起核黄疸,导致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1]。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因母婴分离、喂养方式改变及裸睡在光疗箱的硬板上、黑棉布遮着眼等舒适度的改变,都会引起患儿的身心不舒适,影响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2]。所以不仅要重视新生儿黄疸蓝光的治疗,还要重视他们的护理,使他们尽快得到康复出院。

1患儿蓝光治疗前的护理

1.1心理护理 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因患儿是接受蓝光治疗,家属难免会有 样那样的想法,担心光辐射对患儿的影响,担心有无后遗症等,要耐心详细向家属讲解,介绍治疗效果,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

1.2 光疗箱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普通灯管式光疗设备使用时应注意,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应急时调换,有灰尘时应先擦去。调节病室温度至24℃~26℃,湿度55%~65%。预热消毒处理过的蓝光治疗箱温度至30℃~32℃,夏季将光疗箱置于自然通风处,并用软布覆盖并固定在箱内婴儿床的四周,防止新生儿活动时撞伤。

2患儿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新生儿在光疗箱中,全身暴露,时有烦躁、哭闹或出汗,丢失水分多,因此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采用静脉补液的同时多喂牛乳和糖水。护理人员给新生儿翻身1次/h,左右侧卧位交替,单面蓝光者还须与俯卧位交替,并尽量使皮肤最大面积接受蓝光照射,同时对新生儿头部、背部以及手部等处进行皮肤抚摸,避免"皮肤饥饿"现象,使新生儿安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对于特别瘦小的婴儿,骶骨部可因长时间压迫或摩擦而引起皮肤受损,要及时为患儿翻身按摩。每2h要为患儿测量体温一次,一般超过37.8℃要做降温处理。夏季温度高时,可打开全部箱门;冬季要加强保暖,护理操作集中进行,根据体温调节箱温。蓝光照射治疗期间可因过热、胆汁分解产物或接触紫外线而出现皮肤斑丘疹并出汗多,护理人员应使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感染。定时更换尿布,预防红臀的发生。每4h测量体温,依体温调节箱温。加强巡视观察,注意患儿全身情况,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技术,以防止感染。

3患儿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在光疗结束前,将包裹用的衣服预热,光疗结束后,及时为新生儿清洁皮肤,并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继续观察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摘除眼罩,穿衣保暖,在登记本上记录光疗结束时间。要继续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吃奶情况,大便的颜色及性状,以及黄疸的消退情况,继续观察皮肤黄染有无反跳现象和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四肢肌张力、吃奶等情况,协助医生及检验科采血复查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变化,及时汇报病情动态,提供治疗依据,促进新生儿尽早康复。停用光疗箱后,还要拆除箱内软布送洗,做好光疗箱的终末清洁消毒。最后,患儿在出院之时,医务人员要告知患儿的家长,若是再次出现黄疸(生理性的)现象,给患儿冲服一些葡萄糖,因为通过糖水具有利尿的作用,这样能快速的、有效的排除患儿体内的胆红素。

4严密观察

4.1生命体征观察 体温、心率、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 ,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4.2神经系统 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4.3大小便观察 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4.4处理感染灶 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出院指导

5.1使家长了解生理性黄疸是一 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

5.2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5.3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热、呕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5.4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总之,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易行、见效快的方法。蓝光治疗要做到与舒适护理有机结合,这样才能降低新生儿光疗时的不愉,使其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以便达到最佳的康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第7篇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却是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其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过剩)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消退,在此期间小儿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无其它异常情况,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但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⑴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⑵黄疸程度深;⑶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⑷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病理性胆红素血症是临床新生儿科常见病症,病情持续进展,可引起胆红素性脑病,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或危及新生儿生命[1]。血液中的血红素的代谢废弃物就是胆红素,当红细胞衰老时,脾脏对其破坏处理之后产生的胆红素会经过大便排出体外。当机体胆红素代谢失常时,就会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本院妇产科护士和儿科护士对抚触加穴位按摩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妇产科产妇娩出的新生儿2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2组新生儿在出生天数、体重、病情重度等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及护理,具体方法如下:坚持母乳喂养,遵医嘱给予四联菌活菌片口服,注意四联菌活菌片应存放于冰箱中,但不可存放于冷冻层中,同时口服维生素B6。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新生儿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注意宜两次喂奶之间进行。护理方式如下: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到标准抚触方法当中[2]。①操作者修剪指甲,洗净并温暖双手,双手掌涂上婴儿抚触油。②头面部:两手掌抚触面部、头部,做洗脸、洗头状按摩。③胸腹部:两手分别从胸前外下方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在胸部划成大的交叉形,然后两手从患儿的左下腹抚至右下腹,交替进行,以一手掌面按顺时针摩腹15―30次,并在中脘穴按揉30次。脐窝神厥穴处用手掌根部环形按摩,先顺时针15次,再逆时针15次。④四肢:两手交替抓住婴儿的一侧上肢从腋窝至手腕轻轻滑行,然后在滑行的过程中从近端向远端分段挤捏。对侧及双下肢的做法相同。配合按摩.⑤手和足:用拇指指腹从婴儿手掌面或脚跟向手指或脚趾方向推进,并抚触每个手指或脚趾。a.补脾经,用拇指指腹旋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30次。b.掐揉四横纹,以拇指甲掐示、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3~5遍,然后,再用指腹按揉之。c.运水人土法,以拇指面自患儿小指根推运起,经小天心、掌小横纹到小指根15~30次。d.按揉下肢的足三里穴15次。⑥背部:使患儿俯卧,先用示、中两指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按揉2~3遍,并重点在肝俞、脾俞、胃俞处按揉,再用捏法从尾椎骨端捏至大椎穴3~5遍。除穴位外,全身抚触每一部位应反复4~5次。抚触时应密切观察反应,并给予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将该指标分成显效、有效、无效这三项。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两组患儿住院72小时后的胆红素下降幅度以及每天排便次数,胆红素下降幅度越大且排便次数越多表示疗效越显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运用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n)表示,运用t检验比较,若p

2.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好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9.00%,p

3.讨论

病理性黄疸由于游离胆红素高于正常,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严重者会形成核黄疸,表现为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惊厥,甚至呼吸衰竭或死亡。为此及早发现和采取干预措施非常必要。根据现有资料证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产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如胆红素生成较多,肝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增加等使新生儿在摄取、结合及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方面均低下。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各个脏器与人体表面特定部位都有着对应关系,通过按摩抚触相应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功效。如掐揉四横纹、运水入土法,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等,能治脾土,和气血,达到消食导滞、健脾和胃、镇静安神、生津活血之功效,辅助调节胃肠动力,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和大便在肠道的停留,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以促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愈。而新生儿抚触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促M食物消化吸收加快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研究显示:实验组的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患儿每天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第8篇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以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90例患儿中,有86例成功治愈出院,2例患儿出现了先天性的肠道畸形,2例患儿合并胆红素脑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5.56%,4例没有治愈的患儿转入上级医院进行继续治疗。结论:科学、全面、合理的临床护理工作将为黄疸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是胆红素在患儿体内积聚,最终导致皮肤或身体其它器官的黄染。一般来说,当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119μmol/L时,就会出现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的黄疸。黄疸患者的神经系统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做好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以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42例。有34例患儿为早产儿,56例患儿为足月儿。

1.2 护理方法

1.2.1 体征观察: 首先,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巩膜、黏膜、皮肤的色泽进行重点观察,同时根据染黄部位及范围,对患儿血清胆红素的近似值进行预估,以便对疾病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同时,还应留意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如呕吐、尖叫、吸允无力、反应低下、拒食等,因为这些都是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一旦患儿出现此类情况,必须要立即联系其主治医师进行处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2.2 光疗护理: 光照治疗是目前一种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的常见治疗方式。在进行光疗前,护理人员首先应对反射板、灯管的灰尘进行清理,以免对光照强度造成影响。其次,就是要对即将入箱的患儿皮肤进行清理,将油类、涂粉清理干净。同时为患儿戴好眼罩,并用长尿布条覆盖患儿的生殖器官,以免损伤其视网膜和外生殖系统。

患儿入箱后,护理人员即可开始记录照射时间,对于单面光疗箱,每2小时就应该变换一次,使患儿的皮肤能够得到全面的照射。采取俯卧时,应全程监护,以免因压迫鼻腔导致呼吸受阻。

在治疗过程中,光疗箱内的温度会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加速新生儿水分的丧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高钠血症或脱水,破坏红细胞,进而加重胆红素血症。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护理人员就要对患儿的体温进行一次测量,将其控制在36~37℃的水平。若患儿体温超过38.5℃,应停止光疗。

1.2.3 服用琼脂的护理措施: 琼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能够使患儿体内在光疗后被转化的结合胆红素、水溶性胆红素稳定于溶液当中,避免细菌对其的转化作用,在增强患儿肠道蠕动的同时增加其排泄次数,促进胆红素的结合与排除,避免肠循环的出现。护理人员在此项工作中,主要应注意避免患儿的呛咳,在患儿哭闹时应先给予安抚,待其平静后继续喂养。如果在喂养过程中,发现患儿排泄次数过多,应暂停喂养。

1.2.4 抚触护理: 抚触护理是在患儿的病情好转、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进行,每次约15min,每月进行2次。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动作要轻柔、要与患儿保持目光交流、双手要温暖、力度适宜。整个抚触护理从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依次进行,各个部位动作的重复以3~5次为宜,并非越多越好。若患儿处于烦躁、饥饿、疲劳、哭闹状态时,应停止抚触。另外,护理人员也应注意将相应的护理操作方式传授给患儿的家属,以便其出院后仍能完成抚触护理。

抚触护理的作用是增强患儿的迷走神经兴奋度,促进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分泌量,使患儿的哺乳量增加,加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最终促进胎粪的排出。背部的抚触护理则能够有效刺激患儿背部的皮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脊椎排便中枢神经的兴奋,同样能够达到促进胎粪尽早排泄的目的。

1.2.5 合理补液,注意消毒:补液计划的设置应根据患儿补液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节,高渗性药物应避免过快输入,以防血脑屏障的暂时开放引起胆红素进入患儿的脑组织。

直接接触患儿的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之前、之后都要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对患儿脐部、口腔的无菌操作,以免发生院内感染。

2 结果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90例患儿中,有86例成功治愈出院,2例患儿出现了先天性的肠道畸形,2例患儿合并胆红素脑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5.56%,4例没有治愈的患儿转入上级医院进行继续治疗。

3 讨论

新生儿尤其是新生儿中的早产儿,身体各项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病理、生理方面与年长儿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大多表现为病情变化快、患儿对疾病的反应程度较低。如果在发病期间没有对病情的发展进行详尽的观察,就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有关医护人员必须要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操作水平的同时,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信念、形成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采取相应措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观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每一项护理任务,以便为患儿的早日康复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女使.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6):2048-2049.

[2] 王娜、周丽丽,等.新生儿黄疸101例临床诊治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8):274-274.

[3] 朱秀玲.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21):4480-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