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文化全球化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传承“如果人类要了解自己,就必须研究文化,必须研究他自己为自我培养而做的努力。”泰勒在书中如是阐述文化对人类的重要性。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使少数民族社会发生转型,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在转型中得以继承和发扬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思考。

一、文献综述:通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学者在研究中,基本都强调了文化是环境的产物,与之相对应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要与少数民族所存在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相适应;其次,有的学者也强调在逐渐现代化的社会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会受其影响,并提出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和措施;最后,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在多数学者的著作中,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多是以外界保护为主,如政府的立法保护、公益组织的保护,甚至是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大众文化隔离等方式,很少有学者着重于文化的创新。基于以上相关研究内容的分析,我在文章中着重于强调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条件下,少数民族本身应该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主动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给文化变迁带来的影响,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令民族文化陷入“僵而不死”的状态,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更能表达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更加充满活力。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以蒙古族服饰文化为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及大众越来越多的注意,各种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多如星辰,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蒙古族文化。文章之所以选择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为例,一是因为笔者所在地为内蒙古地区,二是因为服饰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具有表象性的传统文化,其发展演变更易于被记录、接收。“蒙古族服饰,伴随着蒙古民族的发源、形成和发展,历经沧桑,最后以现代服饰崭新亮丽的面貌,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为广大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增添了时代所赋予的风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蒙古族的服饰正在发生着许多改变,据笔者所观察到的周围的蒙古族人民所穿服饰来看,其样式、形貌已与记载的“近代蒙古族服饰的样式、形貌”有了很大的不同。蒙古族的服饰变的或更加贴近生活、或更加华丽用于隆重的场合,蒙古族服饰的变迁不仅表现在服饰材料的革新、服饰造型的变异、技术手法的创新等,而且与其相应的服装功能、服饰习俗、审美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尽管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的款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异,但它却正在越来越多蒙古族人民的悄然接受。服饰不仅是民族外观的标识,而且是民族文化最直接最表象化的体现。如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一样,我国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大部分也正在或已经发生了变异,但它们都受到了本民族人民的接受。在其他文化领域中,这种情况也正在发生着,少数民族的人民接受着正在变迁的文化。但无一例外的,这种变迁的文化给少数民族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三、文化全球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现象,如果要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1492年的哥伦布船队航海发现美洲新大陆,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连接在一起,人们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都处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圆形球体上,这就揭开了人类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美洲新大陆发现之后的几百年里,人们对所生活的地球进行不断地探索,迄今为止,几次发生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虽然结果有好有坏,但毫无疑问的,这些全球性的事件都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正是在各群体不断的摩擦、碰撞中,全球才呈现出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我们的印象里,每当说起全球化,似乎总是与经济、资本联系在一起,那么,全球化是否只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呢?很显然,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表明,全球化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并且以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继续发展。文化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重要影响。文化的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概括来说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全球化的消极效应会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二是文化全球化的积极效用是可以增强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

四、发展理论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的几点思考文章一直在强调传统文化,那么“传统”究竟是什么呢?据日本现代民艺家柳宗悦先生所述,“传统是指我们的祖先经过长年累月、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累积起来的文化命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传统的力量给予我们的文化以固有的性质。所以,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存在来说,是多么重要。”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同样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那么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下,我们该如何协调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呢?基于此,文章认为少数民族需要树立以下几点观念:(一)少数民族文化仍然具有以下价值少数民族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是一种区别与标志;对于本民族来说,则是一种相互认同的符号,是把本民族的人民集结在一起的纽带。即使在全球化不断扩张的当代,少数民族的文化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1、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凝聚民族的价值如很多学者所强调的一样,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社会交往环境等。正像老话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民族文化亦是如此,特定的环境养育了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增强和维护本民族的团结、振奋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民族一体化与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熟悉的生活基础,为少数民族的人们提供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技能以及精神上的满足感等。2、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文化交流价值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具有反映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少数民族的对外交流中起作用。因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所以往往一种文化就可以代表一个民族,因此文化对于民族来说通常具有形象价值,它可以帮助促进外界对本民族的认识并进而加以关注,同时可以促进少数民族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在当今社会,民族的文化资源甚至可以发展为经济资源,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歌舞、手工艺作品、服饰等都是民族文化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的具体表现。3、少数民族文化在人类文化中的价值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一点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愈加突出。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所构成的,文化全球化使这些文化之间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却又相互抵制、相互依靠却又相互排斥的状态。但正是在这种状态中,不同民族的人们更加容易吸收到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促使本民族进步。“在人类社会中无数的文化因子已使人类共同受益,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将是对文明进程的贡献,”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二)全球化状态下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观念需要有所改变全球化的不断扩张,对人类文化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同时也伴有消极性。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少数民族的文化由于其文化的传统性、范围局限性、传承方式有限性等原因,似乎更容易受到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冲击。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往往人口较少,加上族际通婚、民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的人口在数量上虽然呈上升态势,但是真正的同一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口是在减少的,通婚或者政策下的少数民族后代往往不具有少数民族意识,不在意少数民族文化是否发展。这种条件下,大致会形成两种截然不通过的民族文化观:一种是“不在意”的文化观,即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存在与否与“我”没有多大关系;一种是“抵制”的文化观,即部分少数民族人民抵制其他民族文化,甚至试图抵制文化的全球化影响本民族文化。文章认为,上述两种文化观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即少数民族人民既要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全球化的影响。少数民族人民应该明确这样一种观念,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得到保护,但是全球化也是不可逆转的,应该积极的接受,同时,自身的文化不够用也是可以引用的。(三)全球化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需要有所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与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观念是息息相关的。对于上述两种较极端的文化观就会出现对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态度:“不在意”的文化观影响下的少数民族人民,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持有放松的态度,很少注意到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或者并不认为民族文化是需要被“刻意”保护的;相反的,对于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所地址的少数民族人民来说,他们往往会偏向于采取强制措施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文章认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的要接受现代化的渗透,所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要接受全球化的影响也是十分必要的。少数民族接受全球化,绝对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要有所选择,既要保存自己的民族意识,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会正确的借鉴、引用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当然,这种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保护方式是十分脆弱的,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相关传承人的培训、文化的产业化等工作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常说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但是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全盘保留。我们要学会积极的接受文化的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但绝不是要抛弃本民族的文化。只有少数民族的人们有了文化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正面的、正确的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

[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

[2]邓红顺.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

[3]何星亮.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

[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

[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

[日]柳宗悦.张鲁译.日本手工艺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泰勒.原始文化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王玲.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应对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

[7]王尚楠.内蒙古通辽科尔沁地区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D].中央民族大学.

[8]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

[J].学术探索,2002,(4).

[9]刑莉.蒙古族近代的服饰

[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6).

[10]郑晓云.论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权的保护

[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

[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留守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其教育的家庭问题主要体现为监护问题,学者李强认为“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五种:隔代监护、上代监护(亲戚、朋友监护)、单亲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

(1)隔代监护,由孩子的奶奶爷爷或外婆外公代其父母抚养

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上隔代监护占的比例最大。首先,隔代监护人没有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的能力。2011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对37个三类重点类型试点县进行了动态监测,其中少数民族县域为23个,占了总数62.2%,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少数民族人口中文盲的比例也在增大,总体数据都显示出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水平偏低;其次,老人要么太过溺爱,要么太过严厉,教养方式不科学;再次,由于年龄断层,代沟巨大导致沟通不畅,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很难进行思想与心理的深刻交流,成长的烦恼和困惑无人倾诉和指导。

(2)单亲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

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男性和女性文化水平比较中,汉族教育水平高于少数民族,男性受教育水平高于女性受教育水平,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在家陪孩子的一般为母亲。首先,母亲受自身知识局限,不能有效辅导孩子功课;其次,母亲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人,家庭事务繁重,缺乏精力、时间和耐心管教孩子;再次,没有父亲的陪伴和指导,不利于留守儿童的个性成长。

(3)自我监护、同辈监护和上代监护

自我监护指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父母出于对孩子欠缺照顾的亏欠感,会以物质与金钱方式尽量弥补,造成孩子孤单寂寞,感情冷漠;同辈监护指哥哥或姐姐在进行自我监护的情况下监护更小的弟弟妹妹,孩子照顾孩子,连日常的吃穿都成问题,更遑论教育;上代监护是指给予亲戚朋友一定的经济报酬请之代为抚养和监护,由于不是自己的孩童,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行为难以严格管教,加之寄人篱下,这类孩子往往疏于教养,或自我或自卑,性格比较孤僻。

二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民族角度分析

(1)民族文化出现断层危机

外出务工者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部分年轻人开始不重视本民族文化甚至漠视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了一定冲击。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形成很多空心村寨,因此被留在村寨的留守儿童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但文化传承母体的缺失,使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危机。

(2)语言交流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以隔代监护为主的监护背景下,留守儿童长期与老人相处,在上学前基本只说本民族语言,对普通话比较生疏。在教学上,为了弥补师资短缺,国家政策扶持下出现特岗教师,这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这类教师以外民族尤其汉族为主。这类教师与初上学儿童交流有障碍,影响了学习效果和进程。另外,大部分特岗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不甚了解,难以把握其精髓,更难以把当地的民族文化融会于教学中,若学生长期处在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内容相疏离的情况下,其自身民族文化会逐渐淡化甚至被取代。

三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政府及社会角度分析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伴生物,并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地方政府长期重经济软教育,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取得明显进步时,教育事业的变化却不甚明显。政府部门对教育事业不够重视,政策制定不完善,已有政策在实施中也因种种原因不到位,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有部分留守儿童曾跟随父母外出务工,并就学于当地学校。但是融入到陌生环境,去适应新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传统习惯,对孩子来说是艰难的、痛苦的。由于户籍问题,这类流动儿童在父母务工地入学难,入好学校更难;其次,即便入学了,这类孩子教育起步低、基础薄弱,难以与城里学校完成对接,学习成绩较差,自尊心受挫、焦虑;再次,儿童比成人更需要朋友、玩伴,远离故土,文化和语言的不同成为社交的障碍。因此,村寨的很多流动儿童复变为留守儿童。

四解决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路径探析

解决好少数民族村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于全国整体教育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村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中,政府承担着主要角色。

(1)地方政府应重视教育事业,转变观念

提高少数民族村寨地区人们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做起,改变他们长期以来一直保有的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教育的陈旧观念,使当地教育事业能与经济同步发展;其次,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把知识的重要性传播到少数民族各个村寨,使少数民族村寨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认识到加强留守儿童学习管制的重要性。

(2)政府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多渠道进行教育投入

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是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国家在对教育事业增加经费投入时,应该优先考虑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费投入的倾斜,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保证少数民族村寨地区学校教学的顺利进行,努力缩小教育差距。

(3)双管齐下,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首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工回流,可以有效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国家应该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鼓励企业到少数民族地区落户和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其次,完善和推进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改善流动儿童入学困境,促进留守儿童变流动儿童,孩子能与父母相随相伴,得到父母良好的照顾。

(4)地方政府应建立少数民族村寨留守儿童档案体系,加强监管

为了有效的帮助少数民族村寨地区留守儿童,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档案登记,村干部挨家挨户登记并定期走访,学校每学期入学及时登记,双管齐下,动态监管,争取无遗漏,全面整合归档所得资料,把相近的村寨进行社区合并,实现片区管理。留守儿童档案体系的建立可以方便学校和政府对留守儿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尽量避免或减少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

(5)重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

要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意识到保护好民族文化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做起。但是,文化传承母体的离开,弱化了民族文化的家庭传承,为此,政府和学校要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政府要倡导大家重视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在学校,民族文化要走进孩子们的教科书,在少数民族地区允许学校设置民族文化教学课程,推行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教授民族文化知识,甚至可以在教课上实行双语教学制。

(6)积极建设民族师范学校,培养专业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

政府应对报考民族师范类学生予以政策优惠,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报考,为少数民族地区增加师源输出,解决师资不足问题,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质量和教学质量,同时,增加针对义务教育学生年龄段的心理辅导课程。在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教师的民族师范院校,教学中应充分的向学生教授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7)进行监护人培训,优化教育方式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 社会与文化 繁荣与发展

一、教育与文化

教育概括的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就是立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先生曾对教育的概念有过精辟而通俗的解释。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主体对教育进行阐述固然无可非议,但教育人的过程是离不开人的生活环境和必要的手段与载体的。作为人的生长与生活环境的家庭,学习知识、掌握工作技能的学校,谋求生存与体现价值的社会,是人们接受不同年龄段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也有学者把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认为,只有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且通过学生的主体内因,才能使教育取得成效。这就是说,接受教育主体和作为教育者的客体及其相应的环境与条件、社会群体的相互协作与影响都是教育要素所在。

综上所述,广义的教育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因为,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从社会角度来看,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从历史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积淀物。文化从概念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地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可见的显性文化和不可见的隐性文化。狭义地讲,文化是指人类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直接决定着教育的兴衰,反过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的成败又对其文化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民族高等教育要想与时俱进得到持续发展,民族的文化积淀、经济实力、社会制度,包括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族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的高等教育比较,它具有鲜明的双重性,即在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办事的同时,既要遵从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遵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所谓的特色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始终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总是受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制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又依赖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价值就体现在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上。得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和承认,民族高等教育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由此可见,坚持“两个服务”是少数民族院校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这两个服务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服务,二是为我国的民族地区服务。同时,从少数民族院校毕业的学生还必须具备在民族地区工作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院校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方法等同样需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比如,有条件的地区要用当地主体少数民族的语言(或双语)进行教学;开设与当地少数民族有关的历史文化课程;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都是特色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内蒙古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中设置的蒙古族长调教学就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这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云南高校 民族音乐教育 传承 民族文化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其民族文化受到全世界的瞩目,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民族文化资源正逐渐减少。保护传统文化,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云南省提出“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口号。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民族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加强和重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是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在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自然离不开音乐传承的多样性。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社团传承和节日传承,这四种传承方式是民间音乐传承的主要形式。但在以正规教育为主的现代社会里,音乐传承的最重要的手段仍是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高等音乐教育的作用更不容忽视。云南省高校,特别是高师音乐教育,应该加强对自身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思考,使其更加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加有利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立。

一、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如果从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舞阳贾湖发掘出土的骨制吹管乐器算起,中国音乐已经有了8000余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们经过不断的创造、加工、提炼、积累与传承,共同酿就了绚丽多姿、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文化,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淳朴的风格、无穷的意趣,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经历了漫长的无文字时代,民族音乐已成为唯一的编年史和历史传说。各民族民歌、民谣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本土文化传统特征,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作精华。

民间音乐风格的差异性,其实质是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才构成了民间音乐的丰富性。民间音乐是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民间音乐体现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某些民俗活动本身包含着音乐事象,或者说音乐是某些民俗事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类现象的存在极为广泛,无论是民众迎神赛社的仪式,还是民间婚丧嫁娶的礼俗,音乐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民族民间音乐是体现民族文化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当前各国的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们都把音乐作为人的一种文化行为来研究,民族民间音乐更是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来看待。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之一,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音乐文化,并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可能是世界的。音乐是文化的灵魂,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华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形式之一,同哲学、军事学、文学、伦理学、宗教等其他中华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愧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长久不衰的、东方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保护好民族音乐,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需要在不同的时代里继承和发扬。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是传承民族文明的最佳人选。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应该担当起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热爱祖国的合格人才。对民族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二)是提高国民文化艺术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民族音乐根植于本民族的生活和历史之中,反映着本民族的性格气质、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音乐所蕴涵的真、善、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非同一般,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位,还可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力量,在激发民族意识和提高全民文化艺术修养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有助于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世界丰富、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奋发向上、勇于进取、乐观豁达、心地善良的个体。

(三)是发展民族音乐艺术、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需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她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但在国外文化的渗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族音乐(也包括其他艺术形态)在当代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学生熟悉的是流行歌、港台歌,追捧的是“四大天王”、“超女”,学的乐器多是小提琴、钢琴。20世纪初。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以满腔热情投身音乐教育,大力宣传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收集整理本民族的音乐,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大量音乐教材,形成了匈牙利音乐教学体系。他的工作不仅使匈牙利的音乐教育步入了世界音乐教育的先进行列,而且使匈牙利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艺术领域中有了很高地位。我国近几年举办的歌手大奖赛中,相当一部分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竟不知什么是山歌、号子,分不清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反映出我国年轻一代对民族音乐相当缺乏了解,说明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三、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审视我省目前的高等音乐教育现状,可以说离建立“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加之在办学上一直与内地音乐学院攀比,云南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缺乏自己的特色。严格地说,目前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并非合格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审视我们延用的教学体系几乎就是一整套西方音乐教学的体系。我们教学的内容大都是西方的音乐理论掺杂了一些中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乐器是西方的,演奏演唱的技法是西方的,演唱、演奏的作品大都也是西方的。过去我们的教学很少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很少考虑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纳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少数民族音乐还处在一种从属、陪衬的地位。

在“西方音乐中心论”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日益作为主流和权威话语,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在昔日中所占据的位置,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在高等音乐 教育体系中。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基本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一)民族音乐教育理念、教学范式、教学思维、教学模式的缺乏。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结构与汉族基本相同,没有摆脱以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念来理解中国音乐,包括概念、听觉、审美体验模式。这不合乎语言学习本身固有的系统性,而且音乐概念系统的相互混淆,使人们不能真正地相互沟通,从而来认识中西音乐语言结构及审美体验行为模式的差异。

(二)课程设置方面,与本土音乐文化相脱离,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较少。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中,本土少数民族的地方性“音乐”和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民族志、民族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较少进入课程设置的视野中。对于毕业生,是否具有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是否了解本民族音乐并具有一定搜集、研究、传播音乐文化的能力,也从未有过明确、具体的要求。

(三)少数民族音乐及文化价值观的失落。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要求及评价方式形成了唯一的学习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氛围,没有出现把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具体独立意义的概念和内容的课程结构。

总体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少数民族的音乐价值观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此努力,纷纷提出建议。各地的高校也开始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缺失的问题,正逐步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课堂。

(四)在师范音乐教育领域,未能建立起本专业的目标体系和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皆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且未能与教育专业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成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的真正基地。

四、对策和思考

虽然现代化的步伐激发了民族地区经济的活力,但却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事项,不仅记载着先辈的劳动成果与生活记忆,更是族人的智慧结晶。如果一个民族对他们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一个地区对它的旧貌没有任何记忆,这将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我们不可能要求保存一成不变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而只能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传统艺术。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顾师生的审美爱好,这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作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一)加强和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要处理好本地传统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的关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各少数民族地区专业音乐教育逐渐规范化。但正是在这个规范化的过程中,由于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使之在跟随主流的同时,忽略甚至放弃了许多宝贵的本土资源。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把美声、钢琴、西方乐理等作必修课程的安排,却极少把本土音乐纳入实际教学。少数民族音乐在与外来音乐的交流和碰撞中,应以发扬传统文化为主,再求得不同文化的丰富性。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更要以发展本地域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突出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同时包容地对待异域文化,这才是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山路。只有认清音乐是文化的有机部分、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以当地传统文化为核心,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路,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求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配备合格的音乐教师,既是学校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关键,又是普通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做普通高等学校音乐选修课程设置的调查中,音乐选修课的开设受到的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师资问题。一些高等学校无法单独开设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选修课的情况多数是由于师资力量不够造成的。专业音乐学院和高师音乐系或音乐学院应该重视培养具有较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素养的综合性音乐人才,同时聘请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长期亲身的接触、积累和研究,掌握大量音乐曲库的民间艺人进行授课、讲座等。

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涉及面比较广,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较深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底蕴,又要有全面扎实的业务知识。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有深厚的文史知识,在讲授民族音乐几千年的发展史时就能广征博引,游刃有余。在讲授民歌、戏曲时,教师应适当巧妙地范唱,在介绍民族器乐时,适当地示范演奏必将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于开设这门音乐选修课,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在音乐鉴赏式的基础上,穿插一些讲座和观摩等形式,扩大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促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另外,可以借鉴社会上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一些模式。比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艺术系、云南丽江下束河村东巴舞谱传承学校等。

(四)利用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利用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把一些精美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出图片(包括民歌、曲艺、戏曲、民乐等)汇集起来。通过橱窗向学生展示,还可以组织举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家肖像展、器乐图片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建民乐演奏小组,举行诸如民歌大赛,民乐演奏音乐会等活动,邀请专家讲座,组织专业演出团体到学校演出,等等,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台、广播台经常介绍和播放一些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等,从侧面积极配合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增加大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使民族民间音乐真正在高校这片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12.

[2][3][4]李燕.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J].中国农业教育,2005,(6).

[5]董光军.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J].艺术教育,2006,(7).

[6][7]黄凌飞.对云南高等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J].云南教育,2002,(20).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特点;保护对策

前言

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是其生活的重要场所,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生产功能。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不仅是一种建筑物,更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民居的保护,就是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面对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现代化气息越来浓重,这对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非常不利,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弘扬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之下,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居民保护是有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1.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特征分析

受到历史文化与经济政治条件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呈村屯状分析。加之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大多以田为基础而存在,因田设村,以地立寨是民居存在的重要特征。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分布于山顶、山腰等不同的区域,规模大小不同,风格迥异。下面,我们就来对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

1.1地形运用合理,建筑形式多样

山与河是广西少数民族民居分布的主要依据,这样居民的生活会更加便利,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广西地区耕地少山岭多,一些居民为了腾出平地进行农业活动,往往将民居设在山岭上,呈阶梯状分布。广西北部的居民为了应对多雨且潮湿的天气,会建设吊脚楼,上面为人居住所用,下面用来进行牲畜的饲养。而东北部的居民则会建筑硬山搁檩式的民居,当一些外族人迁入到广西之后,为了应对炎热且多雨的气候,会将民居的大门建筑为向内收缩的形状,留下一个人们出入的缓冲区域,方便雨天在檐廊下休息。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民居的大门之下还会有一道相对较矮的门,这是为了杜绝家禽闯入室内的情况发生,也是为了杜绝雨水飘入室内。

1.2建筑风格因生活风俗而不同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族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等,这些思想因素会在民族的建筑风格中得以体现,对于建筑的布置与空间具体形式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拿侗族来举例说明,在侗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当中,鼓楼是其中心建筑,因为他们喜欢在室外进行活动,从而使得戏台与风雨桥等成为了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就具有商业功能的建筑来说,骑楼是具有商业集市功能的建筑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的建筑物将各种功能集于一身,形成了结构简单但功能齐全的建筑物。

2.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的对策分析

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工作力度已经成为文化保护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对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的对策进行简要的阐述:

2.1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文明,许多地方都在进行现代化建筑的建设,使得一些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民居面临拆迁的危险。因此,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工作,必须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民居分布情况制定出民居保护对策,使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民居得到保留,从而使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政府更加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的宣传工作,联合媒体与当地的文化传播机构,对民居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士意识到民居保护的必要性,从而实现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工作效率的提高。

2.2呼吁少数民族保护原生态建筑

原汁原味的建筑体现更多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因此,相关部门要呼吁人们进行民族原生态建筑物的保护。但这并不是要人们不去接触日新月异的建筑风格,也不是要人们杜绝与外界的交流,只是将更多的原始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当中,使得民居仍然可以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的风格。从建筑的形式来讲,原生态的建筑要更加符合广西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信仰。从建筑的内容来讲,原生态的民居与其它建筑物更能给当地人们带来生活与生产上的便利。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原生态建筑的保护已经成为必然手段。

2.3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区域的建设

无论什么样的保护形式与保护力度,原始性的广西少数民族民居都会受到现代化文明的影响。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特色民居在消失。因此,当地政府可以选择最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民居区域进行重点保护,规定这一区域中的民居不可进行拆除与重建,也不能融入其它民族的文化,以此来确保单纯具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被中保留下来。进行广西少数民族居民保护区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政府部门首先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其次,加大这此项建设工程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留与弘扬做出努力。

结语

综上所述,每一个地方的民居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工作,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以此为目的,对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的特点与保护对策进行了阐述,希望以此加强当地政府部门对于特色民居保护的重视,采取有效的对策实现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郑培;连璐;冯慧.浅析具有陕西特色的居住建筑[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2]蒋巍.浅谈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适应性转型[J].新西部.2010(05)

[3]吴育忠.贵州喀斯特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5)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1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少数民族音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更好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总结了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从而能够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这些前提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少数民族音乐的“活”的特性

少数民族音乐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而其发展的过程虽然比较坎坷,但是发展结果依然是比较乐观的,这些都依赖于少数民族音乐的“活”的特性:第一,音乐是少数民族重要的文化产物,因此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汉族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进行着不断地碰撞和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其他文化的优秀内容,不断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的不断发展;第二,少数民族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促进生活的良好调剂品。而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在不断地变化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在不断地变化等等,因此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某些程度上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音乐的不断发展。

1.2多元文化并存的合理性

目前,不止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可以并存,世界上的多种文化之间都可以并存,因此可以说多元文化并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对于人类来讲,多元化的发展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从而能够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体现出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合理性;第二,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目前文化不仅仅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且对其他不同文化具有较高的包容性,从而成为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前提。而多元文化的并存可以使得少数民族传统的音乐与现代的信息社会文化并存,是促进其可持续化发展的前提。

1.3我国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开始认识到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相关的宣传工作,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在艺术院校中设置相关专业等等,可以有效地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宣传;第二,国家财政进行了相应的拨款,用来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他们可以具备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条件。

2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根据上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多重挑战,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本文通过论证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进而总结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认真对待多元文化的现状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和发展,从而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和发展的现状,这也是少数民族音乐存在和发展的背景。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多元文化的现状,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化发展:第一,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双向交流,一方面:要不断促进少数民族音乐走出去,不仅仅局限于少数民族日常的生活中,而且应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好地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各种文化的优势,不断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需要不断借鉴其他文化中的长处,不断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第二,虽然文化是多元化的,但是在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其他文化的优点。而是应该立足于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充分发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才能够在文化的沃土上,不断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开花结果。

2.2不断开拓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单一的发展途径无法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所以需要不断开拓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途径,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鼓励民间传承机制,在过去,民间传承是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主要途径;而现在,依然需要继续鼓励民间传承机制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更加深入人们的生活;第二,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的开展,教学是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一方面,需要高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设施,例如:音乐训练场地、音乐器材等等;另一方面,需要为学校提供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增添动力;第三,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所以,需要政府通过举办更加多样化的活动,不断提高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力。

作者:刘伟 单位:河北省青县文广新局

参考文献

[1]沈恰.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评介(1950-2000)[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0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的地方开展得很好,有的地方还没有很好地展开进行。中国音乐学院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各地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应形成联盟,支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这是日前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的首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筹备会议上,来自全国9所音乐艺术学院专家学者的一致呼声。

人才培养:通盘考虑

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培养少数民族的音乐人才仍面临重重困难。

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赵塔里木认为,搭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平台,需要高等艺术院校的主动参与。当前,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大多数还是汉族人,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加入很必要,也很重要。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田联韬说,近10年来,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中央音乐学院只招收了为数不多的几名少数民族学生。我们不仅要寻找生源,还要帮助这些学生,经过基本的考试,达到学院的入学要求。可喜的是,从去年开始,教育部每年给中央音乐学院10个名额(硕士5名、博士5名),为西部地区培养骨干人才,学费全部由教育部承担。

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要虚心向少数民族音乐家学习。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认为,比如对于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的演唱,我们就无法用所谓的学院派观点去评判他们演唱的音高和音准。对于少数民族人才,我们要把他们的特点和长处总结出来,再考虑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教学。否则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

“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必须有兄弟民族的营养。”音乐理论家赵宋光认为,要在保护传承方面建立新的机制,就需要各音乐艺术院校主动对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规划。要进行”根”的教育,动员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民族。此外,也要汲取当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科研转化为音乐教育的生产力。音乐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不同学科之间互相协作,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少数民族音乐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火炬工程:留住传统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仅要面向少数民族学生,也要面向非少数民族的普通学生。总的来说,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方面仍比较欠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包爱军说,从2002年开始,中央民族大学把“中国民族音乐”这门课程分为两部分,上学期讲授汉族音乐,下学期讲授少数民族音乐。另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多听多唱少数民族音乐,从感性上多认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然而,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在走下坡路。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姜光勋忧虑地说,如今学院的招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出现了一些专业没有人报考的现象。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认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缺乏情感,文化生态就令人忧心。通过基层文化调查,云南艺术学院启动了“火炬工程”,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还开办了少数民族文化管理干修班,专门对文化局的官员进行培训。

“一个院校不可能把56个民族的人才培养担任起来,只有地方院校联合起来,才会做得更有效果。”中国音乐学院前任院长、作曲家樊祖荫认为,一些院校对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的很有效果,既保存了原本的特色和情感特征,艺术效果也很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进入音乐艺术学院后把原来的风格改变了,更有甚者,把嗓子练坏了。对此,我们要总结经验。对于招进来的少数民族学生,我们不能仅仅采用音乐艺术学院原有的这一套教材教法。

近年来,新疆艺术学院着力于音乐文化传承, 进行木卡姆教学的探索。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爱娣雅买买提认为,民间的音乐传承和学校的教学是两个不同的传承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很多从民间招进来的学生,到了学校后感觉很迷茫,找不到学习感觉。用学生们的话来说,“感觉离开了土壤”。的确,课程设置等诸多问题,需要学院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此外,与会专家还指出,民间、博物馆、节庆活动、学校等不同的传承方式要并行不悖,变成联盟,资源共享才会更加有效。

务实办学:靠山吃山

地方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应当担当什么角色,承担什么样的历史重任也引发了与会专家的思考。2000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曾主持过一次少数民族音乐研讨会,梳理办学思路理念,提出“彰显特色、强化优势”。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玉林说,我们的特色就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音乐、舞蹈,要强调创作、表演,把特色转化为优势,今年蒙古族长调马头琴专业的考试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优先录取具有潜质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位于湖南西部的一个偏远地区,院长张淑萍说,虽然我们学校地处湘西,但是学院几十年来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湘西有土家族、苗族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长期以来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坚持把湘西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必修课,请专家编配教材,开展教学。植根民族音乐的土壤,对民族的音乐进行传承和教学是学院办学的立足点。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41-02

一、贺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七百里贺江之要冲,扼楚粤之咽喉,秦代开辟的“潇贺古道”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点之一。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官员、戍卒、商贾、流民带来各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与岭南百越土著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这里居住着汉、瑶、壮、苗、侗等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各民族、各族群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族群、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多民族多族群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谐图景。

贺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此融合、留下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原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有潇贺古道、桂岭古道、谢沐关、鹰扬关等古道;有封阳古城、临贺古城、庆坪古城、东坪古城、独柱山古堡、富川古明城等古城;分布着数百座古老的村庄,二十多座古风雨桥,十八座古戏台和部分石龙桥;保存有众多的寺、庙、祠、楼、馆、观、坛、塔、阁、宫、社、亭等宗教文化建筑物。现存古民居、古建筑存量丰富,这些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设计独特,颇具匠心,别具风格。考古方面,有孝穆皇太后先茔、国宝青铜麒麟樽、沙田古墓群、贺街古墓群、铺门古墓群、富川城北西汉墓群。自然风光方面,有姑婆山和大桂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贺州玉石林、路花温泉、大汤温泉、钟山碧水岩、十里荷塘,还有昭平七村、南乡滑水冲等南方原始森林。

这里居住的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民俗文化多姿多采。各民族、族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崇拜,构成不同的文化特征。各族群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有多达二十种的方言土语。民族风情古老而多姿,如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和歌节;讲古梧州话的山歌、傩面舞、小龙舞(蛇舞);瑶族的蝴蝶歌、长鼓舞;壮族的舞火猫、耍歌堂;土瑶的酒歌、情歌;苗族的芦笙、踏歌堂等等古朴奇异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此外,还有各族群的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文化、婚庆文化、宗教文化等。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人才。相应的文化主体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保护传承人和培养新的传承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承人保护制度,明确传承人的地位,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扶持外,还可以赋予其一定的社会地位,给杰出的传承人创造适宜传承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可行的传承机制,帮助建立培训基地或师徒关系,通过授课、带徒授业等方式培养接班人,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使其技艺能够得到完好地传承。

2.投入资金,加强对传统文化进行物化载体的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实行保护,使其发挥传承文化的功能。保护的途径多样,如:依靠科技,借助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现有原生态文化的存在形式进行保存和保护;建立图文声像等相应数据库,完成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实现对工艺流程的详细表达、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物品的选择展示、民间艺人档案、传播传承方式、民艺品原材料及当地各民族、族群生活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的再现交互功能;开发虚拟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贺州相当一部分学者都认识到这点,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现代化工具,长期深入到各民族各族群来了解、记录、宣传相应专业领域中的文化,为当地原生态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尽自己绵帛之力。

3.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和教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只有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宣传上,加大力度,明确舆论导向,对民间艺人要作好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上,其一,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大、中、小学设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将民族文化等引入课堂,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聘请传承人深入学生传授民间文化等。通过学校教育,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基础。其二,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教育、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居民的教育,利用各种文化场所、宣传栏、论坛、讲座开展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和鉴赏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通过这一途径使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知识得到有效的普及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