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防医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的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机遇;挑战

引 言:预防医学是以多门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预防医学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它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一门学科。

1 医学模式的改变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很多疾病都被医学界一一攻克,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改善,但同时现代文明也极大的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遭到破坏;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很多人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压力,研究已经证实了很多生理疾病和心理压力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仅限于生理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现代健康观念认为健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预防医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疾病的预防,而是向着提高人体的综合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方面发展。

2 多学科交叉为预防医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2.1 蛋白质组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机制都和蛋白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了和预防医学交叉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

蛋白质组学对特定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进行研究,很多研究结论可以有利于了解疾病的病理过程,以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对生物蛋白的影响。另外,蛋白质组学还可以被应用于病毒和细菌预防,控制病毒和有害细菌需要研制出针对性的疫苗和药物,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人员可以很好的对目标病毒和细菌进行分析,这就为研制相关的疫苗和药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 基因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基因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显现出了强大的功能性,很多和疾病产生有关的基因已经被确认,通过研究这些基因可以更好的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医学界通过DNA重组技术研制出了很多新型药物和疫苗,例如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等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环境预防也是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和应用方向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很多和人类生存环境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通过DNA测序,可以从DNA的角度研究外界环境对人类基因序列的影响,鉴别可能导致基因变异的环境因素和易受影响人群,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3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信息技术使包含预防医学在内的很多传统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进步。首先信息技术使得和预防医学有关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好的进行传播,各国的医学机构可以方便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疫情通报、专题研究、医学会议等活动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这些都为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计算、统计和分析方法也为预防医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3 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3.1 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 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 的 70 %以上。估计目标高血压患者有8000 多万人,预计2014年将达1.5 亿人。癌症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占第一位,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达 100/10 万左右,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害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据 WHO1997 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全球 720万人死于冠心病,460 万人死于中风,在发展中国家死于中风的人数为发达国家的一倍多。慢性病的原因虽然不完全清楚,但基本危险因素已明确,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和缺少体力劳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大部分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一些国家采取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严格的干预措施,明显地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如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吸烟和饮酒,提倡合理饮食和全民健康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 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 5.1 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缺碘人口的 50 %,占西太平洋地区的80 %。缺碘不仅引起地方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在智力残疾人约1017万人,其中80 %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 3000 万氟斑牙患者和 260 万氟骨症病人。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我国有 5 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全国仍有200 多万大骨节病患者。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我国尘肺病人已达 50 万例,比 70 年代增加了 65 %。全国接触有害物料的工人有 1900 万人,但接触者受检率仅 20 %,乡镇企业工人受检率更低。慢性职业病中毒以铅、苯、二硝基甲苯、汞、锰等为主;急性职业中毒以有机磷、氯气、硫化氢等为主。此外,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农药中毒达10 万例。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职业病也必将随之增加,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还将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病。

3.3 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相关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我国 12 个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1982 年),城乡重型精神病患病率为 10.45 ‰;以神经官能症为主的,轻型精神病患病率达 22 ‰;北京调查,大学生因病休学、退学者中,精神性疾病占第一位(占 40 %)。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3.4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从2000 年起我国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 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 10 %,绝对数达 1.3 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具抽样调查,全国近30 %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如何预防老年病,如何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将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4 结束语

总之,医学模式的转变使预防医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预防医学正在向社会预防的方向发展。当前预防医学已经呈现出了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特点,计算机、生物等学科很好的和预防医学相结合,为预防医学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未来,预防医学社会化和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特点必然进一步增强。我国预防医学应该坚持多学科综合和社会化预防的方向,积极的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未来预防医学必然会成为人们战胜疾病、促进健康的首选途径,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 基本规律 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43―02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施行,结束了近50年由卫生部门统一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管的体制,代之以多部门分段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立法者希望通过建立新的监管体制、设计新的监管制度,解决旧监管体制下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仍然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在一些环节上,多头执法,多个部门争着去管,而有的环节却无人去管,成为监管的空白地带;食品行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各部门在食品监管中职责分工明确,职能既不交叉,又不脱节,达到无缝衔接,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1〕的完美状态。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保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施行至今,已四年多时间,完美的监管体制尚未完全形成,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势头也未得到有效遏制。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将是漫长而复杂的。虽然监管体制在不断的完善,新的制度在不停出台,行政压力随着各个专项整治的通知逐级向下传递。但笔者认为尊重食品安全的基本规律,遵循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然之路。下面笔者将本人的一些想法和认识阐述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1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应遵循预防医学的专业特点

根据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概念,食品安全包括数量、卫生安全、发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2〕。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的要求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就是说食品安全法调整的是食品的卫生安全。根据食品卫生学的定义,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科学〔3〕。可以说食品安全法是在食品卫生学的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法律体系,应该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法,而不是一部一般行政管理的普通法。食品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身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专业特点,同时也遵循预防医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所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应按照预防医学的专业特点、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来开展。

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几年的情况看,地市级及以下的各个监管部门,多重视按照索证索票、不安全食品召回、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进行形式管理;而很少或者说没有能力按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积极建立良好生产规范,并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等符合预防医学专业要求的制度,进行深层次的专业管理。这也应该是,近几年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疲于奔命,但食品安全事故仍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有一支符合专业要求的执法队伍

不管是由卫生部门统一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管的体制,还是由多部门分段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都应该由符合专业要求的工作人员具体实施监管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的要求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如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懂食品科学的专业知识,他们就无法对食品的配方、原料、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包装材料、储存运输条件、生产环境等进行监管;如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懂食品卫生的相关知识,他们就不了解各类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以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食品可能产生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懂毒理学的专业知识,他们甚至连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定义都不清楚,更谈不上实施有效的监管;如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懂流行病学的专业知识,他们就无法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如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懂行政法学的专业知识,他们就不了解我国行政执法的基本程序、救济制度等行政法的共性知识,就不可能很好的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因此,不管哪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均应以预防医学专业人员为主体,辅以食品科学和行政法学专业人员共同组成。

在实际工作中,就我市的情况而言,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职能虽进行了调整,但人员并未进行整合。生产、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根本不能满足专业需要,其监管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在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发生大的变化前提下,对现有的监管队伍进行合理的整合,是解决目前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有效措施。

3 食品安全监管应确立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的基本理念

食品安全标准是评价在符合标准规定的配方、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包装运输要求等条件下,生产的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依据,是食品生产必须具备的技术性规范。但决不能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唯一或首选依据。相对于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标准永远都是滞后的;对于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恶意添加者生产的食品,是不可以、也无法用食品安全标准去评价的。近几年发生的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官员甚至是专业技术人员宣称,因无食品安全标准无法对产品进行评价和监管;该产品经检测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等等,这完全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托词。作为一名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中,食品是否有毒有害,是否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是首先应该考虑的,也是判断食品生产经营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核心依据。也只有确立这样理念,才能解决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

4 应强化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条对国家层面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了规定,根据其条文释义,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和其他四项业务工作;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4〕。其中有两个协调,一个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高层次协调;另一个是卫生部综合协调。他们的层级关系很清楚,而他们的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是否有职责交叉,笔者不得而知。但行政效率下降,行政成本增加是必然的。另外,卫生部对其他三个国家部门进行综合协调,在讲究行政层级关系的政府部门,将是非常困难的,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更多的是协商而非协调。而协商必然是一个平衡利益、减轻责任的漫长过程。地方政府的工作体制也同此理。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出现的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应由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统一承担食品安全监管的协调工作,履行职责界定、协调指导、责任追究的职责,而卫生行政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的职责。只有综合协调工作规范、有序、具有权威性,才能保证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食品安全工作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援,宋森,汪建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解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10.

[2] 李援,宋森,汪建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解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2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第3篇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营养与食物(饮食)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分为两部分:“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二者的区别在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价值,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以及改善人体营养的措施;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的安全性,即食物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控制措施。通俗地讲,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好”的一方面(营养);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坏”的一方面(安全)。因此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两方面。

食物中的“好”――营养学

“营养”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大家的营养知识却未必丰富,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学科,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是难以掌握的。上面跟大家介绍过了,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好”的一方面(营养),那么它的具体定义如何呢?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食物营养)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增进健康(人体营养)的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苹果含有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指的就是食物营养;我们经常倡导的“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就指的是人体营养。

营养学的研究主要分为“实验研究”、“人群研究”两大部分。“实验研究”以《毒理学实验》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动物实验,比如,给大鼠或小鼠喂一段时间食物、药物,然后进行解剖取脏器、骨头等,最后通过仪器分析它们的各种指标的变化。“人群研究”是以《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最后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关键是自己要积极主动,多跟师兄师姐请教经验,多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从指导个人或群体合理安排饮食、保健防病,到参与指导国家食品生产、食品加工、改善体质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营养学的应用无处不在。目前营养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国内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在宁夏西吉、青海乐都、广西都安、云南寻甸等地,中国贫困地区儿童严重营养匮乏,发育迟缓……这些都是营养学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营养学的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营养充足”转向“营养最佳”。以前强调温饱以防止饥饿,强调食品安全来保证生存,而现在应强调食品有可能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改善健康(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和减少疾病。人类预期寿命在增加,老龄人口在增加,医疗费用在增加,人们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期望在增强,这些趋势使人们逐渐从重视延长寿命转到重视生活质量,这也是促进营养学概念转变的原因之一。

食物中的“坏”――食品卫生学

而说到食品卫生学,有一点不得不说,我国原来有一部《食品卫生法》,后来又出台了一部《食品安全法》从而替代《食品卫生法》,因此可以说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内容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为什么现在人们如此重视食品安全呢?网络上一个名为“中国人的一天”的段子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切,“早起,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中午,在食堂要份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黄馒头……”正是由于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离我们生活很近而问题又很多,人们才那么重视。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问题很多,我给大家举“瘦肉精”为例。2011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3・15”的网站上,九条焦点新闻有八条是关于瘦肉精的。而早在2006年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中,瘦肉精就排在了第三位。那么“瘦肉精”为何屡禁不止呢?这就是学习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学生及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思考的范围有:行业、立法、司法、行政、媒体,因为范围的广泛,因此如果我们能自学一些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将会很有帮助,北京大学在本科阶段针对大二以上的同学开放双学位,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你可以选修一个双学位。

以上说了食品卫生学的现状,而食品卫生学的发展趋势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的关注不断加强,食品卫生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食品卫生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专业背后的思考

我也知道,正在看这本书的读者们都关注专业毕业后的故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就业面挺广的,比较对口的单位是:食品保健品企业、医院的营养科、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的相关科室等。但就像我的一位老师曾说的,“如果你对未来有强烈的冲动,而且立志要做一番事业、成就一个人生。那你不管以什么事业去起步,都是为未来做‘练习赛’而已,只有底蕴的厚度才能决定事业的高度,而不是光鲜的简历。”最后祝福大家理想丰满!健康幸福!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晚期慢性疾病 姑息关怀 有效手段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044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08年月12月收治老年晚期慢性患者98例,男44例,女54例;年龄55~88岁,平均72岁。病程1个月~40年,同时合并疾病种类2~9种。入院主要疾病分类:脑卒中后遗症46例,慢性心肺疾病15例,股骨颈骨折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例、单侧胫腓骨骨折1例,癌症12例,老年痴呆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6例,类风湿性疾病5例,帕金森病3例。患者住关怀科的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护理难度大,无护理的植物状态,患多种慢性病的独居者,子女工作忙且在外地工作,疾病恢复期,疾病终未期。

关怀方法:姑息关怀科由医生、护士、护工组成,配备专职厨师。提供24小时的基本医疗、生活护理及饮食服务,进行以缓解症状为目的治疗,终未期不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心肺恢复。住院时间1周~15年。

结 果

关怀科成立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大部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诊治经历比较支持和满意。运行至今,共发生因护工护理不当或患者本人的因素所致跌倒11人次,3例骨折,3例头皮裂伤,发生疑似与食物有关的群体性腹泻4例,脚趾烫伤1例,一次性服药过量1例,有1名男护工对患者进行体罚并导致球结膜出血,压疮5例,离院外出2例。

入院时患者的状态及转归:植物状态5例,生存依赖15例,生活部分自理51例,生活自理27例。转归:经治疗后好转出院60人次,长期留院23例,死亡15例。

每例患者临床症状2~19个,平均7个。按症状发生频率排序分别为疼痛、活动障碍、心悸气促、失眠、大小便障碍、情绪异常、情感障碍、吞咽困难、抑郁、焦虑、意识障碍、厌食、疲劳、恶心呕吐、咳嗽、消瘦、口干等。工作中我们观察到老年患者的症状控制难度较大,尤其女性尿失禁。

讨 论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姑息关怀定义:“是针对那些所患疾病对根治性治疗无反应的病人的积极的、整体的关怀照护。镇痛、控制其他症状和减轻精神心理、社会的创伤,缓解宗教的困扰是主要的宗旨。姑息医学的目标是使病人和他们的亲人获得尽可能最好的生命质量。姑息医学的许多方面也适用于配合抗癌治疗的病程的早期阶段”[1]。2002年WHO对姑息医学的定义重新作了修订,即姑息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和宗教的(心灵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和他们亲人的生活质量[2]。

姑息医学对我国许多人甚至是医务人员来说还是个陌生的概念,医务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姑息关怀的培训教育,对该专业了解甚少,相关知识不足。医生对姑息医学缺乏认识,没有认识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导致医疗资源浪费严重。

制约姑息关怀发展的原因:目前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疗设施的匮乏,无法满足老年患者的需要。老年患者饮食管理难度大,流质、半流质食物及营养结构不合理,口味的选择少。缺乏专业的康复师及活动场地。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政府部门没有制定相关的医保政策,科室运行中还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隐患

对发展姑息关怀的展望:建立科学、系统、合理的姑息医学人才培养机制。面对日益增长的姑息关怀需求,和相对匮乏的医学、护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学人才支持的矛盾,许多资深的和有经验的同事表达出追求更多姑息医学的正规训练的必要性[3]。

在姑息关怀中,需要完善的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比较复杂。护士应学习把握患者的心理分期和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护理。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取得临终患者的信任,主动和患者交流,关心、同情、安慰患者;与临终患者家属要默契配合,及时从他们那里获取护理需求及意见。心理护理的核心是激发临终患者潜在的生存意识,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正视现实,战胜自我[4]。作为临终患者的家属,他们在亲人患病期间,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表现出悲伤、恐惧、忧虑、愤怒等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应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指导其正确面对现实,陪伴患者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目前迫切需要全社会对姑息关怀的广泛支持。

加强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临终病人运用临终心理“安乐”的心理护理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焦虑、悲观、恐惧等情绪,使病人能安静地接受死亡。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临终病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突破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达到让生命“活得庄严,死得尊严”。只有让病人认识死亡是人生无法抗拒的必然结果,与其痛苦挣扎,不如顺其自然,就会使病人安心,从而消除焦躁、恐惧心理,“安乐”接受死亡[5]。

面对相对滞后的姑息医学基础资源建设。我们在把医疗资源用在老年病的预防和研制治疗方法上的同时,还应重视姑息关怀医学的开展工作,从而使老年人有尊严,带着温暖离开人世。

参考文献

1 Cancer Pain Relief and Palliative Care.Technical Report Series 804.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0.

2 Sepúlveda C,Marlin A,YoshidA t,et al.Palliative care: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global perspective.J Pain Symptom Man-age,2002,24:91-96.

3 李金祥,吴进,郑志洁,唐婧,等.姑息医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续前).现代预防医学,2003,30:87-90.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第5篇

对于医学的哲学反思同医学以及哲学的历史一样古老,诸多哲学家和医师都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20世纪中叶,美国的医学人文运动方兴未艾,促发了许多学者对医学的哲学探索。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有:马赛尔(Marcel)、梅洛庞蒂(Merleau-Ponty)和斯派克(Spicker)对身体哲学的研究;斯特劳斯(Straus)等对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的反思;恩格尔哈特(Engelhardt)对健康与疾病观念的关注,以及对医学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的研究;拜谈迪克(Buytendijck)对生理学和人类学的融汇;莱因恩特格(Lain-Entralgo)对医患关系境遇的分析;瓦托夫斯基(Wartofsky)对人类本体论和医疗实践的质询;甄纳(Zaner)在一系列文章中,深入地研究了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人际间的纽带(尤其是在医学语境中)以及“促因”在医学教育中的含义。到了晚近出现了是否存在这样一个领域即医学哲学的争论。如果存在的话,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能将其与科学哲学相区分吗?它与刚刚出现的生命伦理学是什么关系?这些区分会引发什么样的实践后果?佩里格里诺肯定医学哲学的存在,指出医学不是纯技术的科学,他认为置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医学,是一种人类增进个人和社会福祉的最有力的潜在工具。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医学必须对当下的潮流有所回应,并在其科学的、伦理的和社会的视角下建立起一种新的联合。如果达到这一目的,医学就拥有了世界急需的新人文主义的能力,即,使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目的。而医学哲学能够成为新的联合的载体。在《医疗实践的哲学基础》一书中,佩里格里诺和托马斯马提出了一种医学哲学观点,即医学的核心在于医患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目的则直指治愈。当然,这不是否定来源于还原论的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正如佩里格里诺和托马斯马指出的,“如果不能充分的满足技术上胜任的预期,那么,医疗职业行为必将是虚伪和谎言。”技术上的胜任,对于治疗行为而言,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胜任本身必须服从于医疗行为的根本目的,即为特定的病人提供正确的和良善的医疗行为”。佩里格里诺的医学哲学直接而清晰地来源于他对这一学科的本质与目的等基本问题的探讨。临床医学这门学科并不是科学、艺术或者手艺,它是一门完整的、实践的学科,植根于不变的医患之间存在的治疗关系这一事实。换句话说,临床医学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一方是寻求治疗的个体,另一方是承诺运用知识、技艺、经验以及为了病人的利益而进行治疗的个体。那么,这种关系的目的或目标便是为病人提供正确的、善意的治疗措施。佩里格里诺认为医学哲学要解决两个问题:除了回答“是否存在,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个基本问题,还要探究其构成的模式。因此,他比较、对比和区分了四种不同的对医学进行哲学探究的模式,即医学和哲学、医学中的哲学、医学的哲学以及医学哲学。第一种关系型式,医学和哲学(PhilosophyandMedicine),医学和哲学仍然是完全独立的学科,每一个学科都从另一个学科的内容或方法中吸取某些东西来阐明自己的事业,例如,精神哲学家利用神经病理学的经验资料提出身—脑—心关系这一概念;或者,医生利用形式逻辑这个工具建立一个诊断或治疗的符号或算法系统。

第二种关系型式,医学中的哲学(PhilosophyinMedicine),哲学家们运用哲学探究的形式工具,如逻辑、形而上学、价值论、伦理学和美学,来考察作为研究对象的医学本身的问题。探究的对象是一组认识论的和非认识论的问题。第三种关系类型,医学的哲学(MedicalPhilosophy),后者与其说是一种哲学类型,还不如说是一种写作风格。充其量它包括对医学的职业状况作了一些富有见识的研究,这些研究纯化了其气质,提高了其志向。但就它最糟的方面而言,医学的哲学就是一些个人的意见、离题的争论、或对逝去的荣华和特权的挽歌。即使在它的全盛时期,医学的哲学也没有对医学作集中的形式考察,以使自己有资格作为哲学而存在。这一类型,以当下的术语来定义的话,是最为含混和松散的,包括任何非正式的对医疗实践的反思。主要是由临床中的医生基于自身临床实践而产生的反思。当然,这一类型的医学哲学是善于思考的医生的临床智慧,对那些尽责的医生而言,这些始终是灵感和实践知识的来源。第四种关系类型,医学哲学(PhilosophyofMedicine),集中对作为医学的医学进行哲学探究。它力求界定“作为医学的”医学的性质,建立医学和医学活动的某种一般理论。在这个标题下,经受医学中的哲学考察的一系列问题,要被综合成为某种自洽的医学理论。在佩里格里诺看来,一门学科或一种活动不论它是科学、法学、政治学、还是医学的哲学,探究这一学科或活动的性质——它的发现事实的程序、它的逻辑和它赖以建立的形而上学预设。把一门学科的逻辑学、美学或伦理学同这门学科分开,可能比把它的本体论的、认识论的或价值论的方面同它分开更为困难。但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该学科的哲学都是运用一些方法并从超越该学科本身的观点出发,从该学科外部来考察这门作为探究对象的学科。看来佩里格里诺主张的是一种范围更小更为集中的医学哲学,旨在探求医学本身的哲学化知识。也就是,关于医学是什么和如何将医学同其他专业和学科相区分的知识。在他的视野中,医学哲学就是“对终极性的寻求,通过研究去掌握事物的实在根基,而这种研究本身超越了学科自身的认识范围。”综合上述所做的分析可以看出,佩里格里诺认为医学哲学应当定义为第四种关系类型。也就是说医学哲学是一门可定义的学科,并拥有其独特的俯瞰医学的视角。医学哲学的主题与目的同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迥然相异。对于佩里格里诺而言,医学哲学能够拓展我们对临床医学的认识,以及帮助我们如何将其与其他学科相区别。医学哲学通过审视患者疾病的本质和影响、治疗的概念、临床决策的复杂性、医患关系中的道德层面、谬论、人类生命的局限以及更多层面来达到上述目的,从而帮助我们认识到临床医学与哲学之间辩证关系的重要性。佩里格里诺在其学术生涯中一直以此主题为圭臬,从而展开他的整个哲学计划。他的哲学计划有两个主要目的:其一,发展系统的医学哲学;其二,揭示医学的道德基础,即一些能够限定特定的医疗行为中人际关系道德性的不可消减的理论资源。

二、需要什么样的医学伦理学?

佩里格里诺认为,医学哲学不只是对医学特有的现象进行哲理探究,即不只是医学中的哲学。它力求理解和规定医学现象的概念基础。医学哲学是具有实践后果的不可缺少的事业。我们认为医学是什么促成医学做什么,我们如何塑造医生角色,以及或许最重要的是如何构造医生伦理学。尽管在医学领域的哲学家们已经扩展了我们对于当代医学中的伦理学问题的理解,但很少有人把他们的伦理学论述建立在医学理论的基础之上。随着伦理学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和对医学应该是什么的理解变得更加歧异,迫切需要形成作为一种活动的医学的某种自洽的理论。一种医学哲学有助于建立解释医学活动的性质的命题库。提出这些命题,对它们进行批判性考察并综合为一种自洽的理论整体,乃是这种医学哲学的任务。无疑,佩里格里诺是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中提出这种主张的。在谈及二战前美国医学伦理学的情况时,佩里格里诺回忆道:“以我为例,我并不记得什么时候医学伦理学被关注过,除了在学生和住院医师之间的一些非正式讨论以外。天主教的学生对涉及产科实习的一些难题有所关注。在极大程度上,我们要发现怎么做是正确的。对于天主教学生以及非天主教学生来说,堕胎和安乐死都是被谴责的。同样,企业化运营的医学,追求利益的医生所开设的医院也是被谴责的。”二战后,医学伦理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科学进步为医学所带来的非凡的能力扩张;其次是我们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经济力量和政治权力的融合。第一点促进了生物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第二点则为医学伦理的发展,即医师对病人特有的责任,或者说是作为真正的医师(physicianasphysician)的伦理,提供了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清醒地认识到大多数医学伦理学实际上只是医学道德,表现为一系列的缺乏伦理辩护或论证作为根基的道德规则和断言。没有伦理辩护作为根基,这些道德规则将是无效的,很容易被挑战、否定或者折衷。正是由于充分地认识到了原有的作为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医学伦理学的不足,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规范没有以确凿的伦理学或哲学为基础进行证实,佩里格里诺积极撰写医学伦理方面的著作,探索以医学哲学为基础的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建立在对医学哲学的概念进行历史的回顾与梳理基础之上,佩里格里诺指出,医学事业是具有其自身的合理内核的,这种实在的内核是基于医学中的三种现象而建立的。即:

(1)生病或疾病作为一种存在的因素;

(2)由为陷入疾病困扰的病人提供帮助的医生所做出的允诺或表白;

(3)治疗的行动,即由医生领会到的并做出的技术上正确、道德上为善的并满足病人需要的决定。这三种普遍现象的紧密关系——生病、承诺治疗和治疗本身——为现实世界中医生与病人的相互责任提供了基础。从而,他成为最早认识到医学伦理学必要性的主要人物之一,并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即严肃、批判地理性思考医学道德的时代——医学伦理的时代。当对医学伦理学进行深入的、严肃的探究时,历史学的和社会学的批评解构了希波克拉底的道德规范与方式,古代普遍的医生守则也被严重地蚕食了,当下社会需要一种“新的”更加适应时代和道德多元性的伦理规则。于是涌现出大量的将现有的哲学或神学体系运用到医学的情况。这些体系被“应用”,或者说得好听点是被有条理地应用到医学及其实践中。医学的伦理规范没有从医学的本质出发,即将医学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进而审视医学中的实际道德境遇。与这一潮流相左,佩里格里诺不同于其他理论家的是他主张医学伦理学研究应当采取“自下至上”的方法,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他认为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应当是首先审视医学本身,然后再从头建立起一套医学伦理学理论,而不是把一套现成的但可能存在很多争议的一般理论拿来然后应用到医学实践中。医学伦理学要想摆脱这样一种存在道德纷争的研究进路,只有对医学本身进行阐释,对医学实践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然后再努力寻找医学的道德义务。换言之,医学伦理学应当是医学哲学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将伦理学理论应用在医学问题中。佩里格里诺一直认为,医学伦理学应当建立在医疗关系的本质上,即医学哲学之上。“我的论点是,并且仍然是,医生所特有的义务是从患病的人和他寻求医治的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本质而来的。作为结果的这一关系有着一定的特征并使由此而来的相互之间的道德责任具有了独特的属性。”鉴于当今社会的异质性和科学医学的普遍化特征,任何一种坚实的医学道德哲学都必须植根于医学的“内在”之中。不能如既往一般,单单从外在的哲学化体系中抽取而来。这种道德哲学应当建立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之上:人类疾病的现象;医学知识的独特本质;临床决策的道德特性;对于医学作为一门职业的强调。直到晚近,职业伦理中仍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断言和阐述,并以此定义医生应当如何行为。这些断言往往是在缺乏清晰的和正式的道德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这些构成了希波克拉底伦理的骨架,并在其后继者中得以延续。大多数情况下,与这些道德论断相符的哲学预设都是来源于外在于医学自身的哲学体系。上个世纪60年代末,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奉行的道德主张出现问题时,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医学伦理学才真正出现。这也是首次,这些道德主张受到正式的分析,并作为普遍伦理的特殊情况加以对待。那些长久以来忽略了医学伦理的职业哲学家,开始以初确原则(primafacieprinciples),即行善、自主和无伤来澄清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次级原则,包括保密、讲真话和信守承诺。这是英美伦理学的分析路径,其主要哲学基础来自于休谟,康德和密尔。佩里格里诺认为这种原则主义的思想进路并不能满足医学伦理学的全部需要,因此美德在他的医学伦理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所关注的是迈向理想目标的进程。佩里格里诺颇为认同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观,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他认为美德是一个具有多个方面的“概念”,而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他采用了美德即“具有良好行为的习惯”这一定义,但反对亚里士多德将美德视作极端的平均。他将美德定义为:“美德是一种品格特性,是一种内在倾向,习惯性地追求道德的完美,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并且在高贵的思想和公正的行为之间追求一种平衡。”事实上,在佩里格里诺看来,医学对于道德行为需要一套更高的标准,而选择这一个行业的人就应当追求美德,并构成一个新的道德共同体。

三、生命伦理学走向何处?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由生物学(biology)和伦理学(ethics)这两个词合成而来的新词。其中的一个术语,“伦理学”,传统上被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然而今天,许多自称为生命伦理学家的人却不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他们中许多人认为哲学不足以涵盖道德生活的复杂性,更有甚者将哲学视为一种障碍。他们认为哲学的伦理学过于理论化、抽象并且对语境的、实践的和复杂的道德选择行为不够敏感。对生命伦理学,他们持有一种更加扩大化的视角,认为它应该包括更广、更多的学科,并假定这些学科可以弥补哲学伦理学的不足。今日之生命伦理学,已经介入到司法与立法的决策、公众的争论、伦理委员会和临床会诊之中。这些形形的大量的“生命伦理学”实践暗示了一种权威性和可信性。新生的“生命伦理学家”这一职业为技术专家提供对“道德困境”的分析与决议,这些“道德困境”包括临床、政策信息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佩里格里诺认为生命伦理学应该是各学科之间交互的。需要考察的问题是:在不丧失伦理学中心学科位置的情况下,哲学怎样和其他学科(比如,文学、法律、历史、神学、语言和语言学),还有以人文为目的的社会科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相互发生联系。他说:“我认为生命伦理学意味着广阔范围的质询,但我更意图指出,在这些领域中,哲学有着独特的地位。哲学化的伦理学必须与其他相关学科对话,但它不能也不应该被它们涵盖或取代。”佩里格里诺在其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始终围绕临床境遇展开,他致力于定义临床医学,而非预防医学。他主张临床境遇应当包括:科学知识,医生的推理过程,人际关系,以及针对每一个病人的治疗。这一定义暗含了医生应当做什么,应当知道什么,以及他们如何被教育。他认为临床伦理学中的医疗道德之核心是治疗关系。这是由三种现象——疾病这一事实,作为职业的行为和作为医疗的行为——所定义的。第一种现象将病人置于一种脆弱的依赖地位,并导致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第二种现象意味着对帮助所做出的承诺,第三种现象则包含了做出医疗上合理的治疗决策的行为。因此,临床伦理学关注的核心是作为个体医生和病人所做出的决策。而生命医学伦理则是一个更宽泛的学科,涉及伦理学原则的应用到所有生物医学知识,并将伦理学分析从临床境遇拓展到法律和政策层面。临床伦理学关注的焦点比生命伦理学更为集中:旨在通过明确、分析和解决临床实践中的伦理学问题提高卫生保健的水平。临床伦理希望为病人寻找一个更好更合理的治疗决策和行为并成为医生的工作和医学实践固有的一部分。临床伦理学总是被用于一种非常迫切和紧迫的情况。通常是在急诊室或者情绪纠结的氛围中使用。它需要我们具有扎实的临床语言和临床知识。需要面对和处理医生、病人、家庭、法律、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价值观的冲突,从而做出临床决策。临床伦理学与治疗的标准有关。在过去家长制的医学形式下,照顾的标准主要是医生为病人做出的技术层面的决策,如今的照顾标准越来越代表了有能力的成年病人的决策,当然这是在医生根据技术方面的考量向他们提供一些建议之后。因此,尽管伦理学的考量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但所强调的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之前,医学的最高伦理学标准是医生的能力和良心,而现在则还要兼顾对患者价值观和自我判断的尊重。显然,佩里格里诺坚持认为生命伦理学应当回归临床,并且关注病人的尊严与价值。与过去不同的是,当代医学常在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之间震荡。尽管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应当将人看作科学的客体,但绝不能忘记人还是有思有感的人文主体。因此,医学必须总是权衡事实与价值。如果,医学过于极端,那将变得不可靠,甚至危险。而关注病人的尊严与价值恰恰体现了人文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这种作用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理解当今临床境遇中伦理与价值问题的本质需要;对职业本身考察和批判的需要;以及将这些态度赋予那些有教养的而不仅仅是受过训练的人。人文学是处理伦理学、哲学、历史学、法学与神学中的关涉人类价值的本源性问题,医学科学和技术作为工具不足以应对人类价值与目的问题,人文学才能够教导医生们敏感且有信心地面对无限的人类存在现象。可以看出,佩里格里诺主张在哲学反思的和各医学人文相关学科对话基础上发展生命伦理学,同时,他指出生命伦理学应当回归临床,关注具体临床境遇中具体的那个病人的尊严与价值。对于当今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这无疑是中肯的建议和明确的方向。

四、结语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第6篇

作者简介:甘师秀(1956—),女,河南信阳人,学士,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编辑专业与出版物质量管理。通信方式:.cn。

摘要:为更好地遵循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文章就所发现的医学类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词学科间定名不同、规范名词与同义词相互又称、热点名词与语言类工具书的差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技名词,医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N04;R3;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5-0050-0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医学的范畴已经扩容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共11个一级学科,医学名词的应用与生物学、动物学等邻近学科日益交叉渗透。在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过程中,发现有同一名词在不同学科间定名不同、规范名词与同义词相互又称、热点名词与语言类权威工具书有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出现在同一本书内,给出版物的编辑加工和质量评判带来困惑,有必要对此做进一步规范。

一同一术语定名不同

基础医学名词是医学名词的基本构成。基础医学学科规范名词工作开展较早,公布审定名词量较大,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甚至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同一名词定名不一致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也见于中西医学科之间。试归纳举例如下:

1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基础医学规范名词定义严谨、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统一使用于其他学科是最便捷的方式。如统一采用“耳郭”“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心输出量”“包含体”“唾液腺”等术语,这样也符合审定名词“临床服从基础的原则”[1];尤其是cardiac output在临床学科由“心输出量”改为“心排血量”或“心排出量”,又称“心输出量”,另外还有“每搏输出量”。其实,作为机体血液循环的“泵”,心脏输出的只能是血,而不可能是别的。在日常审稿中发现,几乎每部相关专业书稿都有“心输出量”一词出现,而使用“心排血量”“心排出量”者寥寥。

但在涉及疾病名称时,建议以临床医学规范名词为标准,如统一采用“视网膜脱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术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交叉的,建议进一步统一规范用法,如将“视神经盘”“视盘”“视神经”和“视”等诸多用法统一规范术语为“视神经盘”(参见表1)。

2基础学科之间

基础学科之间,鉴于生理学具有历史较悠久、影响面较广的特点(例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使用的严谨性和广泛性,建议按表2中间学科栏的术语,如组织胺(histamine)、包含体(inclusion body)、弓形虫病(oxoplasmosis)、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生精小管(seminiferous tubule)做进一步规范。但有关“袢”和“襻”的用法,二者英语等价术语均是loop,指形状或功用像襻的东西[2],应首选用“襻”并统一其涉及的名词(参见表2)。

3医学及其他学科

表3中同一术语两种表述方式并存,相对而言,肌酐(creatinine)、食管(esophagus)、纤维连结(fibrous joint)、宿主(host)、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比较简洁、准确,且使用广泛,建议以此作进一步统一规范。

4中西医学之间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学说源远流长。阳痿是一个典型传统病名,并且被现代医学所引用,得到中医和西医广泛认同 [3]。“痿”和“萎”同见于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词,不利于名词统一,建议

这里采用中医诊断学的术语,统一规范名词中的“痿”字(参见表4)。

二规范名词与同义词相互又称

“流行性出血热”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相比较,虽然“肾综合征出血热”能直观体现疾病的病理实质,但“流行性出血热”更突出了疾病的传播性,社会意义大,并且使用频率高,建议统一把“流行性出血热”作为推荐使用规范名词(参见表5)。

三科技名词与语言类工具书的异同

从大众熟知的艾滋病缩写词——AIDS对比来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热点名词艾滋病的英语名词定义简单明确,汉语释义也比较详细[4],用immune deficiency较好于immunodeficiency。相关学科审定科技名词用“穹窿”,汉语工具书用“穹隆”,并且有关穹隆的英语等价术语有3个,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参见表6)。

四定义欠准确,不便于理解的词

儿科学名词“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英语等价术语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像审定名词“出生缺陷” “神经管缺陷”一样,“注意缺陷”本身已经是异常了,再加上一个异常词——障碍,岂不等于“否定之否定”?实际应用中,称“儿童多动症”的常见,可能用“注意缺陷(多动症)”更好理解一些,但又与心理学的审定名词“注意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不一致。

从疾病名称标准化、格式化要求出发,《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定义有“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5];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中定义有“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发病”的“多动”(F90)并且被我国推荐标准(GB/T 14396—2001)等效采用[6];国内专业权威学术书中称“儿童多动症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7]。如此多种定义,应在审定名词的过程中进行规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文字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科技名词亦应随着语言文字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不断提高其影响力。采用使用频率高而又符合科技名词本义的术语应当是审定名词发展的趋势。

参 考 文 献

[1]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医学名词(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李艳红,杨雪军阳痿和阳萎的用词规范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06,8(3):4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972,1065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标准化建设;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效果;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c)-0131-03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ree-year teaching effect of epidemiology of phD graduates in a military college under the standard mode of education

SAI Xiaoyong1,2 TIAN Ou2 ZHANG Shitao3

1.Institute of Geriatrics,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2.Standard Offic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3.Medical Department,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etiology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in grade 2008, 2009, 2010 graduates in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our hospital" for shor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in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uture standard teaching system.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class, the sam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10 items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grade 2008, 2009, 2010 graduates in our hospital. The correct rat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10 questions include in the questionnaire. Before the class, the correct rates of "relative risk" was lowest in grade 2008, and raised in grade 2009 and 2010; the correct rates of "odds ratio" was lowest in grade 2009, and raised in grade 2010;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questions among different grades (P < 0.05). After the class, the correct rates of "case control study" were descended in three years; the correct rates of "relative risk" were highest in grade 2009 and lowest in grade 2010; the correct rates of "confounding" were ascended in three years; the correct rates of "odds ratio", "cohort study" were highest in grade 2008 and lowest in grade 2009;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he class, the total scores in grade 2008 and 2009 were ascended than before the class (P < 0.05). Compared with grade 2008, scores of grade 2010 significantly reduced before the class (P < 0.05). After the class, scores were descended year by year in the three grades (P < 0.05). Conclusion "Confounding", "relative risk", "odds ratio" and "causation of disease" are difficult areas in teaching.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needs improvement focus on different teaching difficulty and key content.

[Key words] Standard system; Clinical epidemiology; Teaching effect; Graduate education

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实施标准化建设以来,各项工作均朝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序进行。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教学改革,为教学改革提供历史参考依据,有效构建新型的标准化研究生教学模式,本研究对我院2008、2009、2010级博士生临床流行病学连续3年的病因学大课的授课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床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掌握其理论知识和方法是医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功[1]。它是一门方法学,逻辑性强[2],因而选择流行病学的病因学大课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8、2009、2010级连续3年全体修临床流行病学学分的博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431份,其中,2008级博士生141人,完成126人,2009级博士生140人,完成135人,2010级博士生150人,完成125人。问卷完整有效者共386份,总有效率为89.6%。

1.2 方法

授课前后采用统一的答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姓名、专业、学号及10道判断题,错误判0分,正确判1分,记录总分。双人核查,对比查错。

10个问题分别为:问题1:病例对照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问题2:RR值又叫暴露比值比,是关联强度指标之一。问题3:病例对照研究属回顾性研究,按暴露与否分为两组。问题4:混杂因素与研究因素和疾病都有关联。问题5:配比因素越多,研究越容易进行。问题6:只要OR值>1,就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强度。问题7:病例对照研究回忆偏倚不能避免。问题8:队列研究可确定病因。问题9:队列研究论证强度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最高。问题10:队列研究论按暴露与否分为两组,可计算暴露人年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 3.0进行数据建库,双人核查。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项分

上课前:问题2正确率以2008级最低(15.1%),2009、2010级较前上升;问题6题3个年级正确率以2009级最低(53.3%),2010级最高(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题目课前正确率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上课后:问题1正确率3个年级分布呈下降趋势(98.4%、91.9%、81.6%);问题2正确率3个年级中2009级最高(74.8%),2010级最低(40.8%);问题4题正确率3个年级呈上升趋势(60.3%、77.8%、79.2%),问题6、9正确率3个年级以2008年最高(92.9%、84.1%)、2009年最低(57.0%、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总分

2008、2009级授课前后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授课后正确率上升。2010级授课前后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个年级授课前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0级总分略低。3个年级授课后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2008~2010级博士研究生病因学研究

授课前后判断题总分比较(分,x±s)

注:与2008级比较,P < 0.05;与2009级比较,*P < 0.05

3 讨论

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一直以来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我院自2011年实施标准化建院以来,逐步加强医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但如何进行标准化教学改革缺乏依据,国内还没有发现相关研究证据,尚属空白领域。作为临床科研方法学的一门核心课程,临床流行病学在医学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出现了总课时数少、高质量授课教员少、课程安排欠合理、广大学员想听的课听不到的现象,因而本研究组针对该课程过去3年的授课效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

调查发现,授课前后,学员问题2、6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上课前,第2题3个年级正确率均在30%以下,且2008级学员正确率最低(15.1%);上课后,3个年级正确率均有所上升,但2008级上升至65.9%。第2题主要考查的是“暴露”这一基本概念,可能说明2008级大部分学员在上课前对这个概念缺乏认识,带着疑问去听讲,所以课堂上对此关注程度较高,听课效果较好[3-4]。问题6,2008级学员授课后正确率上升,2009级学员持平,2010级授课后正确率有所下降。第6题错误主要由于考查对象对“OR值”的含义不清,同样也是考查“暴露”这一基本概念。说明这是病因授课的难点。

上课后,问题1考查的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2008级和2009级学员的正确率较高,而2010级学员正确率仅为81.6%,说明其对病因学的基本概念没有掌握。问题4,3个年级正确率在60.3%~79.2%之间,2008级学员此题在授课前后正确率无明显差异,其考查的是“混杂”的概念,说明在授课后2008级学员其基本概念的定义仍不够明确。问题9考查的是“队列研究”这个概念,2009级和2010级近一半学员回答错误,仍是对病因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没有掌握。

在以往的教学[5]中仅要求学生从已收集整理好的资料中计算各暴露水平的RR、OR值,并简单回答这些指标的含义和意义,然而看来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授课中,通过重点讲授,应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并要求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讨论问题,学生能把所学知识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突出了教学重点[6]。

标准化教学改革中,应将尝试加入更多实践性内容[7]。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相关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如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利用课堂或课后时间去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一个相关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然后教师实验课堂上进行点评。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研究原理、目的、方法和设计要求,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不断对所要结果的选择、否定、选择中设计好自己的研究方案。同时,根据授课效果对教学内容做以调整,增加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常见错误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达到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8]。

总体上,2008级和2009级学员上课后的问题回答正确率均较上课前明显提高。但2010级上课前后问题回答正确率提高不明显,可能与授课教师强调重点内容不同有关。上课前2010级总分数略低于2008级和2009级,上课后其总分数明显低于其他年级。学员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可能影响了该年级博士生的授课效果。在今后的标准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适时课堂提问及随堂小测验有可能是提高学员互动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悦勤.临床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2] 刘世建,张鹏,王国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 (9):420-421.

[3] 崔贯勋.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27):164-166.

[4] 彭志行,马红霞,赵杨,等.随机过程模型在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5):120-124.

[5] 庞雅琴,李阳.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效果[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2(1):92-93.

[6] 贾改珍,董兆举,相静.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9,9(27):97-98.

[7] 钟秋安,余红平,张志勇.流行病学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25):257-258.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第8篇

1引言

1.1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L.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医学观念更新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分析与策略

2.1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p#分页标题#e#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反人类现象。

2.3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政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政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p#分页标题#e#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