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第1篇

在我国,艺术教育专业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艺术课程标准》后诞生的新兴专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高等院校的艺术教师及管理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专业与传统美术、音乐、舞蹈等单一学科的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任务、课程资源、培养方式上的区别。与以往传统艺术专业教育相比,这个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和综合艺术能力,它的开设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是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但与世界整体潮流相比较,我们在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片面追求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我国当前艺术教育的主要特点。从中小学开始,直至高等院校,对艺术课程学习的要求都是一味提高技术技能的训练要求。这一点,从各类各级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火爆,即可见其一斑。这样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培养,而最终使各种艺术教育被等同于技术训练,从而违背了艺术审美教育的初衷。因此,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课程确定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里所说的艺术课程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在艺术课程中,要求教师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以及书法、篆刻、影视等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创造具有强烈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和经典性的课程。艺术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积淀,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因此,艺术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单纯的技艺传承,尤其在中小学阶段,更多的应当把重点放在对其丰富的形式内容的感知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的体验。通过对多门艺术学科的文化背景、风格流派、创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理解,通过创意、设计、表演、评价、交流等多种方式,尽情参与和体验各种艺术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艺术知识和人文信息,获得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中,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可见,艺术课程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艺术课程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艺术教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可以说,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是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量。

2 是培养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师资力量的需要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地位日渐提高,高素质艺术师资的迫切需求日益凸显。《艺术课程标准》颁布至今,十多年过去了,通过对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现行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缺少艺术教育师资,许多地区还未进行改革,而处在实验阶段的一些学校,面对国家发行的艺术课程教材,许多中小学音乐、美术老师要么是无法实施,要么是两个老师共同讲授一本教材,音乐老师讲音乐部分的内容,美术老师讲美术部分的内容,缺少联系性。这样的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艺术课教师对综合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理解,还不能适应这种新型的艺术教学形式,或者说,还不具备综合教学的素养和能力。对基础教育的艺术教师而言,要适应新时期艺术学科的教学要求,必须要对现有师资进行教育培训。只有使其真正理解了综合的含义,具备了综合艺术教学的能力,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经过调查发现,几乎100%的中小学艺术课教师都渴望有针对《艺术课程标准》的艺术教育培训和指导。艺术学科的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规范性的适合基础艺术教育的师资。

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就要兼容和整合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各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接受艺术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并通过艺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系统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在中小学、社会文化机构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格。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设置,一方面,将合格的毕业生充实到基础教育艺术教师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又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相关职业能力的培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对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壮大产生重要影响。

3 是满足现代社会综合艺术素质要求的需要

艺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伟大智慧。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背景下,艺术逐渐走出传统的音乐厅、美术馆、剧场和戏院,通过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迅速普及,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不断尝试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艺术的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设计 设计学 艺术 艺术学 学科关系

从学科概念来说,“艺术学”是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一级学科,但“设计学”现在还没有作为一级学科,所以本不存在与艺术学的关系问题。作为艺术设计学现在是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与艺术学有一个从属关系,但它不能代替“设计学”。有学者提出了“设计学”学科的独立发展问题,无论是设计领域的学科发展现状,还是设计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都觉得应该对“设计学”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对其与艺术学的关系做个研究。

一、从艺术学独立的历史现象谈起。

现代的“艺术学”概念,是从西方的美学中分离出来的,在它成为独立的学科以前,它归属于美学的范畴。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1841—1895)被称为艺术学之父,他号召艺术家创造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催化了艺术学的诞生。

艺术学为什么要从美学领域中分离出来?就像鲍姆嘉通把美学从哲学领域中分离出来一样,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文学与艺术在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下,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大争论之后,艺术领域也产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形式主义运动,成为艺术史上最根本性的大转折。艺术的领域中的哲学性、思想性、形式感发展很快,塞尚、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等一大批艺术家都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体现了这一现象,艺术的视野变得宽广了,领域也超出了传统美学所研究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纯艺术范围,它与其它领域的一些关系也变得模糊了。

对艺术现象的分析可以导致对文化的理解,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艺术的风格、形式、它原初的任务得到改变,而且我们关于艺术的概念,关于艺术在其他文化现象中的地位、艺术的社会存在方式的概念也得到改变。艺术在生存与发展的种种实践中,感悟到艺术学的独立要求乃是当时艺术发展自身的需要,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态势。正因为艺术是由各种不同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极其复杂的文化产品,所以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它。由于在某一门科学的范围内,如在美学中,都不能把所有这些方法统一起来,所以,艺术学就有必要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

艺术学的独立问题虽然是个历史问题,但它辐射出人类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体现任何一个知识体系的形成与裂变都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某一知识体系的形成看起来只是文化运动的一个现象,但其本质基础是社会思想与社会活动,而今天的艺术学研究现状和成果就证明了这一点。

从历史的现象看,由于艺术学学科概念的形成,就在社会上、学术界引起很强烈的反响,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发展,充分表现出它作为独立学科的意义,也表现出社会文化体系与时共进的灵活性态度。

艺术学的独立于美学的历史过程对今天研究设计学的独立来说,应该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十九世纪末发展成熟起来的设计学科,在二十世纪中发展很快,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有研究价值的知识范畴,这些领域中也有许多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品味与思考。但是,现在的设计领域知识系统比较混杂,有些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些与工程技术科学无法脱离,在学科体系上确有一些理不清的头绪,深入地解析艺术学与设计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建立完善的学科空间,推动设计学科的发展。

二、论艺术学与艺术设计学之关系。

在艺术学的范畴中,“设计”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艺术门类的子目中,我们很难找到“设计”这个词,我们以中国图书分类法知识体系的分类为例来分析,在艺术门类的名下分为:艺术理论、世界各国艺术概况、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在这七大类中,设计尚无名分。唯一可能承载设计内容的就只有“美术”。如果把设计归于美术门下,那绝对是有问题的,因为设计不应该是美术。

为什么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没有“设计”的位置,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设计的发展主要是在二十世纪,它的体系有一个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在它的社会作用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前,它就无法形成一个独立的发展空间;二是设计不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学科,无法像绘画一样体现出艺术的一般特征,它与绘画、雕塑不同,不能成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三是设计中所涉及的工程技术的内容是无法纳入艺术的框架的,艺术类和工程类都无法完全包容设计的全部内容。

设计不是美术,这从艺术学的二级学科分类上,已经得到支持,艺术设计学是与美术学并行的。那设计是不是艺术呢?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从学科系统的归属关系来分析,如果,设计不是美术的假设成立,那么,设计应该归属到艺术的那个子类中去?显然,那类也无法容纳设计类的整体内容。二是讨论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艺术的概念与设计的概念有时很难完全分开,作为物的概念,是不是艺术品全在与感觉,因人而异;但作为对设计品(或者工业品)或艺术品的认同却全然不同。如果作为一种行为方式的结果来分析,就得从创作动机和创作过程来分析。如果说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与生活中物的形态设计的思维基点有很大的不同。

设计是不是艺术?我们既看创作动机也看创作过程。如果从两者的差异着眼,可以看到两者的生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有着质的差别,设计的生产过程虽离不开设计师的艺术思维和意识的控制,但思维的基点始终围饶着人,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这好比原始人类加工工具,虽然其中充满了想象和艺术创造,但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的过程。而且,无论你在设计中具有多么丰富的意识和艺术想象,它的最后结果如果是物的话,它必须在经济生活中完成自己的角色;如果在平面设计或数字媒体设计中,设计的结果与艺术的追求目标更为接近,但与绘画、雕塑的创作还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将设计与艺术混为一谈。

我们在研究学科领域的关系中发现,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社会活动还是个体活动,许多活动最终是由设计来完成的,最终的成果就是设计物。从这个意义来讲,设计就会成为各个变化繁复的领域的交叉点,即一种前沿学科,社会系统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人文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等等,对设计的压力要比对艺术的压力要大得多。这是艺术活动所替代不了的。设计师比艺术家担负着更直接的社会责任。

其实,设计是不是艺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重要,但在划分知识体系时却很重要,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就直接关系到知识体系如何科学整合的问题。问题就又回到《中图法》,在那里,设计类的内容可以说无处适从,就出现艺术类中放一点,工程技术类中放一些,因为设计中所涉及的知识类型有太多的内容完全属于科学技术,又有许多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必须留在人文科学范畴中。在高等院校的学科体系中,设计学科也同样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现列于艺术学的一级学科名下的二级学科有艺术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音乐学、戏剧学、戏曲学、电影学,虽然艺术设计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地位终于从美术学中分离出来,已经明显地有了很大的名分,但以“艺术设计学”的学科名称来说,还是有待于商榷的,因为它只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研究设计,它的知识系统难免被割裂开来。如果把设计作为艺术的一个类型,那么它与美术学就无很本质的差别,如果与美术学同样成为一个艺术的大类,它就应该象美术学那样完成自己的独立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目前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今天的设计艺术学就仅仅局限设计思维与表达的研究之中,艺术只是设计的思维方式之一,它无法替代设计的科学。

现在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类招生;而建筑学、景观学、工业设计都与这个艺术设计学科无关,都是理科招生;广告学现归文科招生。这就导致目前设计类学科比较混乱的现状,许多作为设计中的共性问题也很难放在一个学术的大平台上进行研究。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学科范畴,所以,对设计艺术学来说,现在只能在包括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等比较狭窄的空间中拓展。

也就是说,在艺术学的范畴中是很难将设计作为整体的学科概念纳入的,把设计中相关艺术的内容归入艺术设计学,这只是一个权宜之策。现代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已经为设计学科的独立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应该这样说,设计是一种与艺术相关的学科,就像美学也与艺术相关,但它不等于就是艺术。所以,从学科意义上,我们完全应该把设计学科与艺术学科分开来研究。

“设计学”这个学科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分,设计艺术学并不能替代设计学,它只是设计学的一个分支,它与设计社会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等学科同属于设计学的学科内容之一。如果我们认真地去接受这样的事实,设计学是设计艺术学不能替代的,那么,在学科的体系中我们就应该去构筑一个新的体系,让设计学的学科概念更加完整,应该被注意、被研究、被建设,成为独立的一个知识范畴。

学术界近几年有人明确提出设计学科构想,就像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的时候那样,学科研究领域、设计领域需要有一种勇气,将设计的概念从艺术的大概念中脱离出来。作为一门科学,设计学包含着艺术学学科本身的众多内容,但它也体现艺术学中无法体现的工程技术、科学内容甚至艺术表现方法上的知识体系。设计学是对人类设计实践和成果进行再认识的理论,是关于设计规律的科学体系。

三、建立设计学学科体系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设计具有两个层面的知识体系,一个层面是造物,造物就涉及形态设计和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主要解决造物的结构和功能问题,使产品能使用,解决问题;艺术设计则主要解决产品的形态建构,使产品使用能更合心意、在销售中更具吸引力。第二个层面是对于设计本身的研究,设计的历史、设计的人与意识、设计的过程、设计的传播等等。随着生产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产品都需要这两大层面思维和设计的结合和综合应用,因此,设计因产品的不同,其工程技术和设计艺术的复杂程度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形成了一种“谱系”:从工程的功能、材料、另配件、结构、工程起步,通向另一端的造型、装饰乃至纯美学领域;从产品的角度看,因技术复杂程度的区别,从染织品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到家具及其他工业产品设计,再到建筑设计及最复杂的机械、电子工程如航天飞机等设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造物系统和设计系统,这一系统是由无数子系统组成的,互相之间是联系的和互动的。所以,设计是个系统工程,是集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领域。

赫伯特·西蒙曾将设计科学界定为研究人造物的科学,他认为,人造物的特有性质表现在它内部的自然法则与外部自然法则的薄薄的界面上:“人工界恰恰集中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这一界面上,它关心的是通过使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来达到目标。要想研究那些与人工物有关的人们,就要研究手段对环境的适应是怎么产生的——而对适应方式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过程。专业学院只有发现一门完整的设计科学,才能有充分的资格重新担负起专业责任。这样一门设计科学是关于设计过程的学说体系,它在知识上硬性的、分析的、部分可形式化的、部分经验的、可传授的。”他把设计科学不仅作为技术教育的专业要素看待,而且作为人类知识的核心学科,通过研究设计科学来研究人,了解人。

当然,西蒙提出的设计科学与作为学科的设计学还有区别,设计科学一方面是对人类设计的一种定性,将设计归入科学的范畴;一方面它是设计学科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两者有重叠和包容的地方,其区别从字面上作简单了解,即一是从科学角度,一是从学科角度,指称着同一对象。有时两者的界限又是模糊的,两者之概念都有重叠和边界不清的地方。但这也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揭示出设计学科的一些特定内涵。

剩下的问题是设计学科是否已经具备独立的自身特质,在概念界定、基本特征、领域分类、设计原则、方法论和价值体系是否都具备了学科独立的条件,具备了构筑学科概念的基本内核,它能够根据自己与社会形态、生产力条件、科学发展的关系来体现出设计学科独特的影响,这在本篇文章中展开是有困难的。

但就20世纪现代设计的发展与研究,就20世纪设计教育的发展而言,作为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它所涉的领域也在实践和探索中成熟,逐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使设计学具有学科群的性质。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至今可以说设计学科的学科体系的建构还刚刚开始,处于发展阶段,但我们已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基础。

从设计学不同的专业分类和不同的层面上可以建构不同的学科体系和确立不同的学科重心,建筑设计学、城市设计学、园林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工业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学、染织服装设计学、环境设计学、数字媒体设计学等等,都可以成为设计学的核心的学科体系,同时也成为特殊设计学的一部分。

从设计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上是偏重于艺术方法还是偏重于科学方法,可以把设计学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艺术学概念上的思维、形态、色彩等研究;一类是科学性的设计学,在特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为设计科学。但这两大类都会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平台上,它们是设计思维的的理论基础,如设计本体论、设计意识论、设计思维学、设计价值论、设计现象学等等。在设计科学性中,根据与不同的学科及其特定方法的联系,则会出现更为丰富多样的一般设计学的分支学科,如常见的设计心理学、设计社会学、设计文化学、设计符号学、设计媒介学、设计市场学等等。近年来讨论得十分热烈的所谓设计系统论、设计控制论、设计信息论、设计管理学,也构成其设计方法论的基础,虽然不是具体学科的科学方法,但它们都是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一般科学方法论。可以这样说,设计学拥有交错的结构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所以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它能够借助许多成熟的方法论和管理学,有着很坚实的知识层面的支持。

设计学从学科本质上看,具有综合、交叉、权变的特点,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发明创造、新材料、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需求、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和方式、新的学科设置等等,都可能对设计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变革。因此,设计学科系统与外围的众多学科发生着联系,也可以说,设计学系统由众多的相关学科和系统支撑和联结着。设计学科本身必须不断地从其他学科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理论,包括新形式,在学科交叉和综合中不断壮大和变革自己,相关学科为:管理科学、营销学、心理学、生态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学、创造学、艺术学、美学、哲学、形态学、符号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由此看来,大量的人文学科甚至是自然学科构成了设计艺术学科的外围结构,也清晰勾划了设计学科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叉层面上的特质所在。

以上述各个学科领域为基础,按照这种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我们就应该把整个设计领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作为一个有内在统一性和共同的本质、规律和特性的整体来把握,建立一门以整个设计系统为对象的学科即“设计学”。

现实的问题是,我国设计发展的历史虽然是十分漫长的,但现代设计发展的时间比较晚,十分短暂。从城市、现代建筑、工业产品、环境、现代视觉、新媒体等设计领域来说,学科的理论上研究尚属起步,有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设计学,这是一个新兴的,具有无限发展前途的独立的学科领域,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把设计从艺术学科分离出来只是个时间问题,设计学完全可以与艺术学并行,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学科。

参考文献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基础;实验体系;审美价值

建设先进文化和繁荣充盈的国度,都离不开设计师们的智慧。“美是难的”,从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这类感叹中可知,柏拉图宣称美感源之于“理式”,美感是美的反映。自1986年至今,中国的美学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中国美术的学术方向与创作理念为“正大气象,温柔敦厚,中和为美,时代创新”。[1]艺术家是美的作品的创造者,艺术学院是培养各类艺术专业人才的摇篮。培养各类艺术专业人才离不开实验室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和整体化趋向,自然科学与艺术科学在概念、方法和手段上都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美术基础实验室的设计离不开艺术境界的追求,离不开审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审美价值的滋育。本文从艺术专业的需求和特点入手来探讨美术基础实验体系的构建。

1 美术基础实验室构建的需求

美术基础实验室的设计一般应满足美术学、公共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园林艺术等专业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需求。艺术专业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实践是关键。艺术学科的实践活动如收集素材、采集影像资料、实验性短片制作等都离不开基础实验室。艺术学科是一个集艺术、文化、历史、工程、经济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产物。艺术设计更是以人的合理需求为中心,通过设计活动,对产品和环境的造型、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设计。美术基础实验室的构建有利于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设计技能、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实训中进行创新、结出丰硕的成果,有利于师生参加国内外知名设计竞赛获得大奖,还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设计基础不知怎么用,基础学习与设计实践相脱节的教学困境。通过美术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国际接轨,艺术境界大大提高,扩大学生的就业出路,相应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机制研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

2 美术基础实验室的特点

根据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和现代技术的分析,美术基础实验室必须突出以下几点:

2.1 审美价值的内在性

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人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心理效能。凡能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事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真正杰出的美的东西,尤其是艺术作品可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普遍审美价值。研究审美价值,其中包括艺术价值复杂多样的本质的必要性,既取决于理论任务,又取决于实践任务。[2]忽视审美的价值本质,就不能揭示美的标准。美术基础实验室的设计必须围绕艺术价值的实现、审美教学的途径、完美人格的塑造等方面展开,如优秀的陶艺作品会因为色彩的设计而变得的更有价值,也最能吸引欣赏者的眼球;书法审美特质寄妙理于艺术质点和文化力量彰显的境界里。美术基础实验室的运作始终离不开审美活动的开展,重点是深刻领会美学中的形态要素、色彩要素和空间要素。

2.2 理念的创新性

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造就高素质人才需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必须注重创新教育新理念的转变。同时,要根据艺术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应用型、综合性、创新性人才,正确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在设计建设时,要从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增强动手能力着眼,把美术基础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

2.3 管理的科学性

美术基础实验室的管理要从管理理念及管理手段上创新,突破旧的管理模式。人才物必须集中管理,统一设置管理机构,必须用新的管理模式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必须注重实验队伍的建设,选用好实验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

3 美术基础实验体系的构建

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美术给予人类的经验与理解的特质之中。[3]根据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需求,美术基础实验室更注重书画能力的训练和设计能力的提高。现代艺术学科发展始终离不开书画作品、版画技艺、雕塑造型、工艺美术的发展。艺术素养的培育和设计灵魂的表现是美术基础实验室设计的重中之重。

3.1 美术基础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

整体设计而言,美术基础实验室可设置摄影实验室一间。它具有较强的教学实验环境与实力,可承担着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景观园林等专业的摄影专业课实验教学任务,可满足摄影技术基础、广告摄影、产品摄影、景观摄影、网络摄影等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它虽然不能诉说,却能通过不同的摄影画面向人们传递情感。

美术基础实验室需设置书法实验室一间,用于书法体验。书法实验室可装饰成古色古香的格调,面积大约50平米,20多张古式书桌。书桌上没有笔墨纸砚,但每个书桌的台面正中都镶嵌了一块全新的WACOM液晶屏。整个书法实验室的核心技术就在这块屏幕和这支手写笔上。屏幕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通过感压技术感受到手写笔用力的大小,能逼真模拟软、硬笔书写中的笔触、笔锋,传统书法中的起笔、收笔、顿笔、牵丝都能细腻表现。毛笔书法的特点,就是通过运笔的轻重表现出笔画的粗细来。在屏幕上写字时,用的力度大,写出的笔画就粗,用的力度轻,写出的笔画就细。每个字的笔锋、粗细都表现得清清楚楚,跟毛笔书写的效果并无二样。用打印机还可以打印并装裱出一幅幅数字书法作品。中国书法艺术植根于古老的华夏土壤之上,是一门按照美的规律应用线条的变化和其它手段来塑造的形象艺术,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美术基础实验室需设置陶艺实验室和制陶工作室各一间、陶艺相关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探讨可以在陶艺实验室进行。制陶工作室空间要更大些,《陶艺》《雕塑与陶艺》等实践课程可以在这里展开。认识陶艺、接触陶艺、体验陶艺,把陶艺引入现代生活,结合手工制作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都是十分有益的。

美术基础实验室还可设置“模型制作实验室”两间。一些基础实施可以共享,但必须满足台套数。各实验室环境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实验室的整体需求,格调美观大方。产品模型和景观模型都是由不同单元镶嵌组成的具有视觉特征的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些实验室在培育学生懂得欣赏现代审美情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将创意发挥到极致等方面,强化了实践教学中最艰巨的环节。[4]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实验室资料的收集,美术基础实验室还应设计实施优秀作品展厅一个,把学生课程中好的成果进行展示或保存,对一届一届学生勾画技艺精进,日趋完善的学习精神是一种肯定和鞭策。

3.2 美术基础实验体系的构建策略

经调研与分析研究,我们设计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实验体系,其性能稳定,技术先进,实践证明能较好地完成艺术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情景可以储存,可以按需通过投影回放观摩,专业教师进行讲评。[5]整个实验体系流程如图1所示。

4 结语

中国当代艺术思想创生是需要多元探索的,[6]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是人们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形成的。美术基础实验室的设计和实现,必须注重视觉冲击力,让整体设计具有灵魂。[7]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和较强的专业价值观及工作特点。通过对美术基础实验体系的构建,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美术基础实验室建设的潜力和发展方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处于相辅相成的不同的层面,它们紧密联系构成艺术人才全面发展的整体。美术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是艺术专业学生磨练、试验、创作、成长的园地,是艺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高质量的保障措施。美术基础实验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培养艺术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涵养。

参考文献:

[1] 辛文.澄怀味象[J].美术观察,2014,229(9):37-38.

[2] 李建盛.艺术 科学 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93-373.

[3] 钱初熹.重构教育:更广阔、更人性化的教育图景[J].中国美术教育,2014,206(4):4-7.

[4] 王谷龙.灵感方法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时尚,2014(5):128-129.

[5] 江士方,尚金萍,刘玉兰,等.优化社会工作实验,培养创新型社会工作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19-125.

[6] 潘鲁生.匠心独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52-61.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学;困惑;对策;前景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自19世纪以来,艺术学从观念的萌生,到大批成果的出现,再到作为一门学科建制的确立,都表现出它进步的足迹。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艺术学已经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但随着学科的不断丰富,尤其是其他学科视野的延伸以及多学科的交叉发展,艺术学也有被淹没的危险,以至有些学者怀疑起艺术学的地位问题。本文试图针对艺术学现存的问题、应对策略与前景做一点不成熟的探讨。

一、艺术学的困惑

艺术学最初是由德国学者从其与美学的关联当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其初衷是要研究美学所无力去研究的艺术问题。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也曾把自己的研究对象集中在艺术问题上,但由于美学站在哲学的立场、集中于美感问题的研究而忽略了艺术现象的丰富性。这就必然影响到它对艺术现象的全面研究。也正因此,才有把全面研究艺术现象的艺术学独立出来的主张。

艺术学的独立也与门类艺术学相关联。门类艺术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一具体艺术门类的规律问题,其最终目标是把本门类的问题研究清楚,但由于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似特征,人们也意识到涉及艺术所有门类的、艺术基本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因此,一个研究艺术一般规律的学科――艺术学的诞生就成为必然。

由上可知,艺术学是在力避美学与门类艺术学不足的基础上诞生的。百余年来,艺术学一方面从理论上探索艺术现象的丰富性以及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又力图从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学科框架上来构筑自身的学科体系。自20世纪20年代起,宗白华、马采等人在艺术学方面都做了不少探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张道一教授的倡导下,艺术学才在我国确立了自己的建制,吸引了大批学者从事本学科的研究。截止2006年底,东南大学已培养出40余位艺术学博士,60余位艺术学硕士。这些毕业生绝大多数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不少同学都已成为艺术学研究的骨干力量。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也开始着手培养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另有更多的单位开始培养艺术学硕士研究生。这些都预示着艺术学在人才培养上强劲势头。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说,艺术学在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交叉学科三个领域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框架,部分领域也开始细化。如在艺术分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社会学研究、艺术传播学研究、艺术美学研究等方面,业已出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专著。也有不少国外的艺术学专著被翻译出版。此外,还有不少学术论文也在探讨艺术学的新领域。就目前来说,艺术史存在的问题较大,即使在已经有《中华艺术通史》(李希凡主编)、《中国艺术史纲》(长北著)等学术力作出版的情形下,艺术史的研究仍然需要更多学者的努力。如何撰写一部从观念、体例、门类、涵盖范围上真正“打通”的艺术史,已经成为艺术学的最大难题。这道难题将严峻地考验着艺术学的学科地位。

随着艺术学的进展,人们发现,目前艺术学在学科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它的定位问题。艺术学与美学、与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关系在被人们讨论了一番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结论。但这种结论并不能恰当地运用到艺术学研究当中去,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目前的艺术学研究生导师大多不是以二级学科艺术学为知识背景的。大家的知识结构或偏重于美学、或偏重于文艺学、或偏重于门类艺术学。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研究选题的过程中就各有偏好或侧重。表现在学生的选题当中,也是五花八门,从审美角度、文艺学角度或门类艺术学角度切入,以至连导师自己都很难辨清这些选题与美学、文艺学或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区别。在同研究生进行选题研究的过程中,究竟哪些选题是属于艺术学的?哪些选题是属于美学或门类艺术学的?如何清晰地划定艺术学与美学、门类艺术学之间的界线?这些都成为摆在每一位从事艺术学研究的学者和学习艺术学的研究生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能否解决好艺术学的定位问题,能否把这种定位恰当地运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是艺术学有没有前景的关键问题。

第二,体现在学术团队建设中。学科的自卫是本能的。如果学科自身缺乏自卫意识,那么学科的特征就会丧失,学科也很难取得体现学科自身特征的学术成就。因此,学科带头人也常常会本能地维护学科的地位和“纯洁性”。就我们国家来说,目前的艺术学学科队伍并非十分“纯洁”。这主要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没有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建制。因此,谁也不感斗胆认为自己就是纯粹的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者。严格说来,目前我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者还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术团队就十分困难。哪些人可以被吸收进来?哪些人必须被排斥在外?其依据是什么?因此,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那么艺术学就不可能有一支专门的学术队伍,其未来也无从谈起。

第三,体现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艺术学学科的独立为从事艺术研究的学者打开了一扇窗户,但同时也蒙上了他们的眼睛。艺术学打破了艺术门类的界限,开阔了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为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的产生打开一道缺口。但在艺术学研究过程中,人们最大的困惑就在于无从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尤其是在无力透彻理解所有艺术门类的情形下,要对艺术从宏观上做出结论就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宏观研究就常常会遭到门类艺术学学者的诘难。因为我们可能会忽略艺术的细节,可能会浅尝辄止,可能会空话连篇,甚至可能会漏洞百出而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我们的研究实际上是建立在门类艺术学的基础上的,如果忽视门类艺术学的成果,我们便会寸步难行。但要熟悉这些成果,进而理出属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的思路,就需要下数倍于门类艺术学学者所下的工夫。因此,许多教授一旦评上艺术学的博导、许多研究生一旦踏出艺术学的大门,就不肯再愿花费力气从事艺术学的研究。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艺术学的长足发展。

以上三个问题是艺术学存在的最为关键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到理论层面,也涉及到操作层面。笔者认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就可大致为艺术学的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二、艺术学的对策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以就教于方家。

首先,关于人才培养问题,我认为,作为导师,首先要多思考艺术学学科本身的问题。虽然大家的学科背景不同,但大家都应当围绕艺术学来思考问题。导师们的学科背景与艺术学的不相一致,既是一种不足,又是一种优势。因为无论是美学、文艺学,还是门类艺术学,都与艺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学与这三个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有重叠部分。这些部分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事艺术学研究的优势条件。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的研究不能完全撇开美感来进行。具有美学学科背景的学者只要在研究艺术的美感问题的基础上,把目光放宽到艺术的其他问题即可走向艺术学的研究。

文艺学本来是研究文学规律的,它与艺术学有相似之处,其主要目标是研究以文字表达的各类艺术形式的规律问题。艺术虽然不主要靠文字来表达,但在规律上与文学有许多共性。因此,具有文艺学学科背景的学者只要把目光从文字表达形象放宽到以影像、声音、动作来表达形象的范围,也可以走向艺术学的研究。

具有门类艺术学学科背景的学者自身就在大的艺术学的范畴当中。这类学者的优势在于熟悉一个艺术门类,他们只要做到触类旁通,在研究自己所熟悉的艺术门类的基础上旁顾其他艺术门类,通过不同艺术门类比较,寻找艺术的共通规律,便可顺利走向艺术学的研究。

导师主动把自己的研究方向朝艺术学靠拢了、对艺术学学科的规律问题清楚了,那么在指导研究生时自然就会有理念、有方法、有效果。否则将会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情况。

艺术学与美学和门类艺术学之间的界线问题,是艺术学学科构建中的理论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以为不能过于死板,但也不能置之不顾。在此,我仅提出自己的粗略看法,不做理论论证。

第一,艺术学与美学的界线。当一个选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能归结于艺术的普遍规律,而不仅仅停留于美感问题之时,这个选题就应当划归到艺术学的范畴当中,而不属于美学。

第二,艺术学与门类艺术学的界线。当一个选题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艺术门类本身,而是在比较其他艺术门类的过程中探讨艺术的通行原则时,那么这个选题就属于艺术学,而非门类艺术学。

因此,针对艺术的普遍规律和通行原则所进行的研究,既是艺术学研究的出发点,又是艺术学研究的归宿。脱离开这个出发点和归宿,就很难划归到艺术学的研究范围当中。至于把艺术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美学或门类艺术学的做法,这种做法仍然属于是美学和门类艺术学。就像艺术学也会借助美学和门类艺术学的方法一样,其研究仍然是艺术学的。我认为,把握了这个基本原则,就等于把住了艺术学的大门。

学科的界线为了捍卫学科的纯洁性,并借助这种纯洁性探索到其他学科所探索不到的成果。美学由于局限于美感问题的研究,不能涉及艺术的其他问题,所以无法全面研究艺术现象;门类艺术学由于局限于艺术的个别门类,不能涉及其他艺术门类,所以不能从整体上认识艺术的一般规律。艺术学超越美学、超越门类艺术学,全面研究艺术现象,从另一个高度认识艺术的普遍规律。所以,艺术学的地位是美学和门类艺术学无法替代的。

当然,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任何学科如果缺乏其他学科的支撑,都会捉襟见肘。艺术学与美学、门类艺术学之间也是如此。艺术学与美学、门类艺术学在方法上并不对立,相反,艺术学也要经常借助美学和门类艺术学的方法和成果进行研究。虽然艺术学不局限于艺术的美感问题,但也不能规避这个问题。美学针对美感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都是需要艺术学去借鉴的。艺术学虽然是对艺术宏观原理的研究,但这种研究如果脱离了门类艺术学的成果,忽视艺术的细节问题,就无法准确地把握艺术的整体规律。

美学也在发展,美学的从方法和切入点上已经在不少方面借助了艺术学的成就。当古典美学的视角无法全面透视艺术现象的时候,现代美学则力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角度透视艺术的审美现象。不仅如此,现代美学还借助了人类学的方法研究美感的起源和功能,借助了实证方法来求证自己的结论。但无论现代美学的触角如何延伸,都无法脱离它对美感问题的研究目标。

门类艺术学也在不断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自身的艺术特点。尤其是在艺术现象日趋复杂的情形下,门类艺术创作也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手法。视觉艺术原先停留于静态表现,但现代视觉艺术则把表演艺术吸收进来,创造新的视觉效果。戏剧艺术本来局限于舞台范围内,但其观念和手法也在全面向电影、电视、动画艺术中渗透。现代戏剧舞台也经常吸收电影蒙太奇和其他造型艺术的手法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因此,门类艺术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研究范围,也无法清晰地认识自身的特点,它也需要借助艺术学的方法研究自身的问题。

由上可见,艺术学、美学、门类艺术学之间是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关系。三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更加有利于我们对艺术规律的准确把握。

艺术学虽然从其所花费的力气上来说比美学或门类艺术学较大,但就笔者的体会来说,艺术学可以开阔视野,可以让自己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看问题。因此,花大力气研究艺术学是值得的,它会有助于我们反过来更加清晰地认识某一门类的艺术特征、认识美感的基本规律。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不会因艺术学花费精力较多而回避它。

三、艺术学的前景

艺术学的前景是不容置疑的。我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基于如下三个理由:

首先,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从观念、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无法撇开艺术学做出解释。

譬如,“什么是艺术”是艺术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艺术学是研究艺术一般规律的科学,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艺术学无法回避的。那么,这个问题是否存在?有没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

在新的技术支撑下的社会背景当中,艺术变得绚烂多姿。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的飞速发展、技术的迅猛进步、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关系。因此,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思考更加迫在眉睫。艺术也成为人们思考生命价值的一种方式。它超越了传统艺术自身的壁垒,不仅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而且也作为一种观念的表达方式而存在。在这种情形下,艺术便超越了其审美的基本功能而步入了思想的领域。因此,观念艺术大量出现,艺术的美感不再成为艺术的唯一目标。行为艺术、后现代艺术都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典型的观念艺术。

此外,艺术不再甘于在架上、在框架式的舞台上呈现自己,它们纷纷走下画架、走出舞台,渗透在社会的角角落落。艺术的纯粹性也不再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曾经的艺术殿堂已有“高处不胜寒”之感,而是不断地流入世俗生活当中,表现出热闹非凡的状态。尤其是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富裕程度的增加,艺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建筑不再停留于遮风挡雨,而且已成为我们“诗意地栖居”的场所。我们制作的器具不再仅仅为了满足某种实用功能,而且已成为我们感受世界的一种工具。我们的衣着不再停留于保暖遮羞,而且已成为体现我们精神个性和思想观念的媒介。

不仅如此,成型的艺术也因技术的进步而被不断地再创造乃至被“恶搞”,艺术的传播面积由于媒介的发达而更加广泛、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艺术创作的传统动机也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为了金钱、为了地位、为了快乐、为了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感受、为了种种新的目的,艺术成为大众娱乐自己、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与此同时,传统艺术的回归问题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经典开始被重提,趣味开始被重塑,高等院校、知识阶层大力提倡经典艺术、提倡高雅趣味,但这时的经典已经远非原初意义上的经典,这时的趣味也远非原初意义上的趣味。

另外,艺术的功能是多样的,除了审美功能外,艺术还在其他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令人瞩目的是,艺术已经脱离了单纯的精神价值,而步入产业化的领域。技术的成熟为艺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工具,市场的成熟为艺术的产业化提供了经营渠道。艺术产业开始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新行业。这种变化也为艺术学提出了新的命题。因此,艺术学不是穷途末路,而是处在不断面对新问题、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当中。

因此,艺术的境况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什么是艺术”的问题成为既最易回答又最难回答的问题。这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都无法借助传统的美学和门类艺术学来解释。因此,艺术现象越复杂,艺术学的研究资源也会越丰富。针对艺术的真伪问题,艺术学是最有资格辨析的。只要有“什么是艺术”问题的存在,就无法完全避开艺术学来回答。

其次,针对艺术学自身的研究成果来说,虽然已经在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交叉学科三个方面出现了不少成果,但这些成果还仅仅是个开始,艺术学的研究还处在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些基础上的充分展开以及更加深入的研究尚需更多的学者来参与。艺术学虽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与美学、与门类艺术学相比较,其学科建制的确立只有十多年的时间,学科成果和经验的积累尚且不够丰厚。因此,艺术学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再次,艺术学正处在学科大发展的时期。从目前来说,我国的学术队伍在不断壮大,每一个学科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出路。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知识出现爆炸的时代,学术研究的潜力也在日益爆发,艺术学也会借助这种情形爆发出自己的潜力。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

为了使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更科学合理化地进行,教育部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出台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两部文件。文件在强调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同时,对课程目标、设置等方面做了明确指导。近十年来,全国普通高校都在文件的指导下研究开设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艺术课程,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走进艺术的课堂,启迪丰富的人生美感,并且通过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了艺术教师与学生们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让美育与德智体育相辅相成,以培养我国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与此同时,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仍然存在着比较具体的问题,在绝大部分高校中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

区别于专业艺术院校,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课程应该是普及性与实践性综合,更强调普及性。把审美作为教育核心,通过对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具备感知、鉴赏、表现艺术美的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学生在中小学接受的艺术教育是相当缺失的,在内容上多偏向于单一的音乐教育。许多已有研究提出,高校的艺术课程实则是对学生艺术教育的“补课”。目前,许多高校都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不同类别的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以及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开设的精深课,并且实行了“学分制”。许多高校同时结合学校文化艺术教育的实际,邀请业内专家举办了各种专题类讲座。总的来说,课程结构建设在逐步优化,但其中的问题还较具体的存在。

(一)类别清晰,层次列序模糊

都缺乏必要的序列性和层次性。上文提到,大多数高校学生严重缺乏相关艺术类学科基础知识,例如在音乐知识上甚至连识谱读谱的能力都没有,在一些宽泛的鉴赏课程中就不太能吸收老师教授的内容。因此,由浅入深,做好先修与后续的过渡,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结构才能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课程效率。这也是体现教育科学性的要求。

(二)师资、课时受限,课程体系单一

尽管许多高校建立起了独立的艺术教育机构,在了解了学生实际需求以后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培养计划,但受到学校教师队伍编制的影响,艺术专职教师都是寥寥无几的,远远不如其他学科的教师数量。因此,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再加上学期课时有限,教师往往将一些本应单独系统教授的内容揉捏到一个课堂之中。另外,许多高校目前的艺术类课程在内容上仅仅辐射到音乐舞蹈或戏剧学科,基本没有涉及到美术、文学等学科,在形式上也大多是以欣赏为主,缺乏必要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难以达到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一些毕业于艺术院校的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要求环境下,容易照搬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过于的专业化,不太符合普通高校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和学习目的。

(三)课程关联性薄弱

实际上,在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课程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同一所学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往往会出现相互割裂又相互重复的情况。例如,学校同时开设《欧洲音乐欣赏》和《西方音乐鉴赏》两门课,其中对于西方音乐发展的几个时期、流派、风格等方面的讲解就可能会出现重复的情况,如果在学分要求下,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同时选择了这两门课,那实则就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因此,开设课程既要注重类别的分割,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综合性。其中,综合性不仅是艺术学科与艺术学科的关联,也应包括艺术学科和非艺术学科的关联。这样的结构,才能区别于更加注重技能技巧培养的艺术类院校开设艺术课程的目标。以艺术为中心,将其与文化、历史、自然等学科相互交融与解释,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美好的艺术境界。

三、优化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几点思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我国高校设计教育舞台的一个指导思想。针对普通高校艺术课程的设置,既要有面也要有点,从某些层面来说,它比艺术类院校课程的设置更需要我们的艺术化的设计。要规范,讲科学,更要与现代素质教育相适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实际出发,优化结构

1.要抓好基础,注重普及。在现今我国的教育政策下,高校对于学生的艺术学科培养,还是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弥补学生相关知识的空缺。掌握好了入门知识,才能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学习兴趣。在基础学科之上,课程应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例如开设音乐理论基础、绘画理论基础、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西方舞蹈欣赏、中国文学鉴赏等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际范围内了解艺术,学会欣赏艺术。2.分清层次,提高效率。学校成千上万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基础水平,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如其他公共教育学科一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性地学习。例如舞蹈欣赏类的课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简单欣赏不同种类的舞蹈作品,了解和学习相关舞蹈类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于舞蹈作品动态和人体形象有一个初步的视觉认知;第二个层次可以让学生由舞蹈作品流动的动态人体形象的感觉引发体验、联想而进入想象;第三个层次则可以通过想象、探究内涵从而得到一定的舞蹈艺术领悟,涉及舞蹈的构成和创作层面,试图发挥学生的艺术创作力。

(二)重视艺术实践

在很多高校中,注重艺术实践的群体多是艺术团的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学校开设的声乐、舞蹈、器乐、戏剧等针对技能提高的课程,既要有分量对艺术特长生进行训练,也要有空间给予渴望学习艺术但缺乏基础的学生。在一般的欣赏类课堂上,教师也要用于打破“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也大有裨益。此外,发挥好学生艺术团的作用,要有“源于学生,服务学生”的意识,多举办高水平的演出活动,多带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组织学生欣赏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和各类艺术展览,使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从而提高艺术修养。

(三)以艺术为中心,综合学科内容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结构设置优化的一个趋势就是课程的综合,即将相互联系的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上文提到,学科的结合可以是艺术学科与艺术学科的结合,例如,将中国民族音乐欣赏与中国舞欣赏结合、古典芭蕾与西方音乐欣赏结合在一起等;也可以是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结合,例如,可以以具体的艺术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对古典舞《踏歌》的欣赏,可以延伸到中国汉唐民族历史等知识内容,相互渲染,使学生的艺术学习不只是单一形式化的学习。

四、小结

公共艺术课程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要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质量,不仅要立足艺术学科知识本身,还要根据现有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加大投入,要在主流的艺术教育路线上,结合现代科学与人文社会的发展有所拓展和创新,要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更加优化结构,丰富内涵,突显素质教育的本质与要求,为培养新时期的综合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晔,隋欣.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J].艺术研究,2008(4).

[2]蒋佳,顾平.浅谈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的改革[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2).

[3]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7).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综合艺术院校 艺术教育 培养优势 就业前景 学科建设

一、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势

原国家教委在1989年和1992年先后颁布了《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和《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对艺术教育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培养出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艺术师资队伍,为响应国家的政策,国内大多数艺术院校及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教育专业。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以及受越来越火爆的艺术高考影响,许多综合大学也开始兴办艺术类专业,但与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艺术院校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师范院校相比,在综合大学开设艺术类专业显得有些盲目。中国内地的综合大学多是1952年全国院系第一次调整后,在原有的文理科院校基础上以学科扩展方式组建而成的文理学科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当时并不包含在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全国第二次院系调整,提出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从这时起,艺术专业才在综合大学里出现。因此,内地综合大学的艺术专业普遍存在学科设置时间短、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结构不合理以及教学配套设施不健全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有的综合大学为提高艺术教育质量,或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硬件,有的甚至为迎合就业增设热门专业等,但结果都收效甚微。因为学科建设并不能代替学术建设,其根源是综合大学现行的艺术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等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艺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的学生既缺乏艺术演出团体对学生表演技能的要求,又缺乏师范院校学生普遍具备的教育能力。

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和艺术资源,许多艺术院校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成熟的办学经验,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充分利用艺术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进行特色人才的培养。如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高等艺术院校,学院在1995年就成为具有吉林省首批省重点学科的院校,学科建设水平一直位居省内领先地位,无论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数还是省级重点学科数以及硕士点数,排名都位居国内同类艺术院校的前列,建院以来先后为社会培养了万余名各类型的艺术人才,涌现出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艺术家,师生共同承担了各类艺术创作、设计项目、国内外大型展演项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学、科研和创作成果,在国内艺术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7年,为加强艺术教育学科的建设还兴办了艺术教育学院,充分体现了从专门性高等艺术教育到通识性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宏观架构,顺应了国家艺术教育体系的全面改革与发展。2012年,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升格为新的学科门类,为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性。在综合艺术院校开设艺术教育专业,既可以培养艺术人才又可以培养艺术师资,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能成为从事艺术教育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一专多能的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目前,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专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和成熟阶段,专业结构和发展已日趋完善,综合艺术院校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艺术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综合分析各方面条件以及当今社会对该领域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对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优化艺术教育学科的结构与布局,突出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艺术课程标准》,对于从事艺术课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为具体的要求,除了要具备多门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综合各种艺术形式的能力。艺术教育专业与从

艺术创作是有区别的,要求我们在尊重艺术个性教育与发展的同时,还要遵从艺术教育特有的普及性特质,艺术教育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大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艺术教育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同时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使其在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以及正确的政治思想、文艺审美观点、审美鉴赏力和坚实的艺术理论基础,并具有艺术解读、艺术鉴赏及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以及设计实施艺术教学的能力。

以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为例,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探索和确定了自己的办学模式与方式,形成本科、硕士纵向学科结构体系,骨干专业方向横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学科,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相关领域形成独特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尤其注重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地域文化艺术的传承,展现出不俗的学科特色与魅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学科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使得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在吉林省同类院校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学院还完善了艺术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以及相关的教学设施,为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了优良的教学环境。

三、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就业优势

依据国际经验,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毕业生的教育现状与就业不匹配、就业率低等问题就会逐渐显露出来。近年来,内地高校持续扩招使得更多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许多专业虽然在报考时是热门专业,但由于诸多学校跟风扩招,使得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必然导致学生毕业时出现就业市场饱和情况,而且这种状况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以艺术类表演专业为例,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加剧了专业的结构性过剩,多数艺术院校面临严峻的表演毕业生就业问题,本来就属于低就业率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表演等专业学生,随着扩招人才需求市场趋于饱和,导致大多数艺术表演毕业生成为自由职业者。  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核心是调控专业的供应量,通过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同时积极主动干预和调控个别专业结构和招生指标,是有效提高内地高等教育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历年来编撰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9.6%;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虽上升为90.2%,但其中却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12年的吉林省高校本科毕业生2012年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5.47%。与国内高等教育总的就业率相比,艺术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直保持很好的就业率,如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2012年半年后就业率为92%;同类专业的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更是从1998年以来,连续多年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始终稳居教育部直属高等师范院校排行榜前十位。因此,综合艺术院校要积极主动地向具有就业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倾斜,艺术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无论是从生源还是就业来说前景都非常乐观,日益飞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大量具备综合艺术素养并且胜任基础艺术教育的专业师资。

四、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设置

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准确定位、重点创建并突出专业特色,通过艺术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让学生既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又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还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以及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教学理念,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能够独立实施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的具有本科学历层次的高素质人才。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重点指出要加大地方院校特色化课程建设。以此为依据,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除原有的音

乐教育和美术教育,还增添了东北地域特色文化系列课程,力图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倡导学生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培养;在课程结构方面,确保必修课程达到本科生培养要求,选修课则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综合艺术院校更要充分发挥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利用区域优势,为地域音乐文化培养传承和保护的接班人。内地的一些综合艺术院校如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都以传统音乐教育为热点扶持建立了相关专业学科,既弘扬了中国传统音乐,又走出了民族音乐本土化的路子,对传统音乐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吉林艺术学院的所在地吉林省,地属东北地域,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学院依托地域优势,通过系列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把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引进课堂教学中,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同时,还通过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深入到传统文化艺术实际环境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及艺术风格的把握,既兼顾知识的传授与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实现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既融合多样性的文化艺术资源,又形成特色教学传承模式。

五、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艺术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理论讲述和示教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深入体会、理解并把握其中的本质内涵,并能很好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应该尝试打破传统的分步式课程体系,采用以实践为基础的互动循环式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建立多样化实践平台开展教学实践,科学地发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作用,通过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采风、演出等形式作为学生实践课程的训练,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和拓展,进一步活化理论知识,直接促进学生把专业课堂所学的单一的、零散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加以理解、领悟和消化,由过去传统的单纯重视知识掌握转向考核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真正做到产、学、研、用的结合。

结语

综合艺术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艺术资源,大力发展艺术教育专业,做到既培养艺术人才又培养艺术教育师资,这不仅是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提高综合艺术素质的需要。综合艺术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养目标,规范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程设置,打破陈旧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注重学生艺术教育普遍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在培养艺术教育专业人才方面探索出成功的经验,对发展艺术教育专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系2013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调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设计艺术,2002(1).

[2]吴文霞.综合性大学高等艺术教育的专业设置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3]王建平.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艺术探索,2010(2).

[4]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中国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r].2011(6).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第7篇

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优化的原则

(一)普及知识与提高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课程面向的全面性和普适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要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让使每一个学生获得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同时注重学生的禀赋和兴趣,因人施教,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二)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课堂教育教学体系,结合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教学计划、考评办法,确保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和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还要把丰富的艺术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纳入课程教学范畴,以弥补进入课内的公共艺术课程时间和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三)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通过优化课程,促进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的提升,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学生个体“功能性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美的标准和规律来观察世界、发现世界和感知世界,树立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诱发和引导人的联想能力中的独特作用,实现创造目的,实现学生“人格性素质”的发展。要通过实践的途径,实现“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质”的转变。没有艺术的实践,特别是没有艺术的情感体验,学生难以获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失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四)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艺术与科学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虽有区别,但又统一。思维学认为只有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共同开发,才有益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两者的融和才能让人全面、和谐、完整的发展,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优化设计——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

学校在长期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构建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基本课程形态,艺术学科基础课程、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地方艺术特色课程、艺术素质提升课程。学校课程的优化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发挥艺术教育在开拓人的创新思维中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创新能力的人。(一)公共艺术教育各课型的主要任务(1)艺术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注重选择与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艺术知识,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我们开设的艺术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艺术鉴赏类课程,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开设“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艺术学科基础课程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这种按照学科组织起来的课程易于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教材,便于循序渐进的组织教学,而且还容易组织对教学的评价等。(2)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艺术素质拓展课程是在艺术学科基础课程上的提升,表现为注重让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学的互动与体验,让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同时以其他学科课程为载体,营造艺术教育课程氛围,在教育者的自觉性与受教育者的不自觉性中获得艺术感受和艺术体验的课程,也是属于艺术素质拓展课程的范畴。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还包括建设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习得的艺术课程中所未包含的艺术知识和审美态度。(3)地方艺术特色课程。结合本地域艺术特色,积极开发地方传统的校本课程。学校所在地岳阳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丰富多彩、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很高艺术价值的各类民间艺术形式,比如巴陵戏、岳州根雕艺术等,艺术影响深远。学校努力挖掘地方的文化艺术资源实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发一批适合本校实际的地方艺术特色校本课程。这不但能促有助于优化建立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体现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特色,还能借助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高等教育对知识的组织传承作用,传承和发扬区域的艺术文化,促进地方艺术文化的繁荣。(4)艺术实践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就是把艺术体验与实践纳入课程范畴,以实践的形式将艺术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艺术的创造性体验与探索活动,提升自己审美素质,丰富艺术感悟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的途径,才能将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转变成自身的素养,实现人格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直接从事到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到在实践中获取以充分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认知,进而不断形成探索实际问题的精神与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艺术素质提升课程。课程着力于学生艺术技能的形成和艺术特长的培养。学校在大学四年级学生中开设一些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艺术选修课程,并根据学生自身艺术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选定一个自己喜爱的艺术发展方向。学生通过四年时间的基础培养和定向发展,毕业时基本能形成一定的艺术特长和优势。如有的学生能写出一手好的书法,有的学生音乐技能突出等等。(二)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上课程形态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组织实施。其中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为艺术学科基础课程,具体课程主要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通用课程模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艺术基本知识,培养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知识体系。这类课程主要是以限定选修和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生必须完成6门课程之一26课时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围绕是大学生艺术基本能力培养展开。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我们在学生中主要开设艺术拓展课程、地方艺术特色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这些课程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柔性课程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广泛涉猎艺术知识,参与艺术实践和体验,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质。这类课程是根据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必须完成6门选修课程之一26课时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围绕大学生艺术综合能力培养展开的。在大学四年级,我们开设的艺术素质提升课程主要是根据部分学生发展艺术特长的兴趣和要求,利用周末时间选择性的开设部分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艺术特长提升课程,让学生在前三年艺术学科知识学习和艺术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艺术技能,获得一定的艺术特长,这类课程是艺术教育的技能提升模块。艺术素质提升课程主要是通过学校开办的“双休日艺术技能提高班”进行,学生选择性学习,每门课程约10-15课时,毕业时经过考核合格,由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颁发单项技能考评合格证书,艺术素质提升课程已经成为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该课程体系构建是围绕大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培养展开。

作者:徐振祥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艺术学基础和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艺术概论》 课程开设 教材选用 教学模式 课外学习

《艺术概论》是一门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及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具体而言,是指对有关艺术的本质特征、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欣赏、艺术批评与社会各系统的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和探索的学科,它属于艺术学的范畴。所谓艺术学是指有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学科,主要包括:艺术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大方面。《艺术概论》既是一门具有系统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艺术基础理论课,又是准备踏入神圣的艺术殿堂的人和广大的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的一门共同的艺术基础理论必修课。

一、高度重视课程开设

随着1999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许多高等艺术院校也不断扩大招生名额。积极发展高校层次的艺术教育,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考试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盲目扩招往往也会带来入学门槛低、生源质量差等问题。这些生源的主要特点是:文化素质偏低,生活阅历简单,自控能力较差,但可塑性极强。这一现状在全国同类艺术院校中相当普遍。在长期从事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深感提高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迫在眉睫。

《艺术概论》课正是这样一门课程。作为艺术院校专业必修的艺术理论基础课程,其开设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对于基础艺术理论理解、辨析的水平,提升其文化艺术修养。它要求学生起码了解一般中外艺术作品典型范例,并具有用艺术理论的概念分析和思辨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除了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的经历之外,尤其需要相应层次的文化知识。然而,大学生有艺术鉴赏经历的很少,更没有接触过艺术理论,只有凭直觉去观赏和讨论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优劣。因此,对他们来说,提高艺术素质的直接体现就在于艺术理论水平的进步。

二、慎重选用课程教材

有关艺术学的书有许许多多,其中在艺术教育中较有影响力的是《艺术学概论》和《艺术概论》。《艺术学概论》是由北京大学艺术系彭吉象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编著的。为适应当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艺术教育和研究方面有着优良传统的北京大学出版了一套“北大艺术教育与美学研究丛书”。《艺术学概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本书,它系统地整理、发掘和研究了几千年来全世界灿烂的艺术文化,既注重研究中外传统的艺术,又注意到开拓艺术教育和研究中的新学科、新领域,以较新的面貌来传播艺术领域的新成果,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熔于一炉。

《艺术概论》属于“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是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编写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重要内容之一。它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版,是以专业艺术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普通艺术教育的系统教材。新时期专业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对于艺术教育和艺术专业教材的要求越来越高。它是在总结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结合80年代以来新出现的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问题,针对艺术院校学生当时的文艺思想实际,重新编写的一本艺术理论教材。

直到今天,这两书一直被用作各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对照两本教材,它们在总体内容上大致相同,均涉及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门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几大块内容,都是在以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坚持基本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当然,从细节观察,对艺术相关问题的论述,两本书在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语言上,《艺术概论》的专业性更强,语句精确,但这也使读者在阅读时会感觉到比较晦涩、难懂。相比之下,《艺术学概论》的语言较为通俗、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从文本的内容细节来看,《艺术概论》要比《艺术学概论》更为全面、透彻,对个别问题的分析也更加深入。

另外,“21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中的《艺术欣赏纲要》,也是一本很实用的教材,由黄保强等人组成的编辑委员会主编。本教材运用艺术美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分别从戏剧、影视、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九大艺术门类进行系统的赏析,其中涉及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名作,这些对提高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力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无论以哪本书作为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同时借鉴、汲取其他书中的优秀内容,《艺术学概论》具有概括性的标题、通俗流畅的叙述语言,《艺术概论》理论分析细致、概念阐释精准,《艺术欣赏纲要》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特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学习与教学中关注和积极运用。

三、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优化传统教学模式,首先要对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而优化《艺术概论》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是优化视听环境。有了良好的视听环境,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教学信息才能真实、直观、生动具体、有形有声且富于变化,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情感相融”、“融汇悟通”。笔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进行现代化教学模式中的情景教学,摆脱了因脱离实体而导致的对艺术对象描述及分析的“苍白无力”,同时学生在理解上的盲目性和模糊性也能够随之消失。例如在讲到艺术认识功能的时候,如果单凭说教式的讲授会使教学缺少一些生动性和形象性,但是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我们可以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投放到大屏幕上,这样就可以提问学生:根据图片你能认识或者了解到什么?然后根据图片作相应的讲解,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到艺术的认识功能,而且可以亲自欣赏到此绘画作品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因此,寓教于乐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优化传统教学模式,还应在教师授课的主导前提下,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认知性,“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例如在讲到什么是“艺术语言”的时候,仅仅照本宣科,依书本内容肤浅地讲解这部分内容显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用说让他们深刻理会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请音乐专业的学生演唱阎维文的歌曲《父亲》、赏析罗中立油画《父亲》,使学生深切体会不同艺术语言演绎相同的“父爱”主题,并请全班学生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为歌词,创作一首歌颂母爱的歌曲,并分小组合作,以歌曲演唱、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综合形式在课堂上表演。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又大大丰富了单一的传统教学,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对艺术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