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船舶 电气自动化 集成化

中图分类号:O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026-01

船舶电气系统比较复杂,涉及了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电力拖动及控制系统以及船内通讯系统等,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十分严格。虽然现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有更多新型技术与设备被应用其中,传统管理与操作均存在一定缺陷,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而降低船舶运行安全性。因此,需要结合船舶电气系统特点,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发生原因,且选择合适措施进行处理,争取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特点分析

1.综合化

现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对提高各模块自动化水平具有良好效果,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灵活组态,提高其综合性。例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人机界面规范、菜单简单操作以及功能的灵活转化,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通过电子屏幕来完成各项功能操作,为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的综合化提供了条件[1]。基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特点,不同船舶运行功能以及技术要求不同,系统之间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从综合化角度分析,可以最大程度上来减少系统模块重复与冗余,在根本上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网络化

数字技术与总线技术的应用,对实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提供了前提,其中总线技术可以实现各种信号线的有效集合,能够为各个部件与模块提供信号通道,满足系统运行需求。一般现场总线会选择用双层网设计模式,一层为数据采集网,另一层为控制网,能够更好的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性[2]。其中,控制网应尽量选择用冗余结构设计,并做好各项因素的综合分析,最终建设成为一个分布式系统。对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来代替不同层次的人工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存问题分析

1.控制线路单一

与其他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相比,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虽然涉及内容较多,但是实际操作比较简单,可以直接通过驾驶舱内总操作系统来完成各功能模块的操作。但是这样就决定了,如果总操作系统运行出现问题,势必会造成整个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瘫痪,所有电气设备无法有效操作。当总操纵系统线路故障后,或者是出现违规操作后,会对船舶整个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尤其是船舶控制线路为单一设置模式,很容易在某个枝干设备出现问题后,关闭整个系统而最终造成失去系统操作与控制。不仅无法有效解决已存问题,反而会造成故障问题严重化,加大事故损失。

2.电磁安全性低

电磁技术作为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实施的前提,需要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经常会出现安全性问题,对船舶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船舶运行环境特殊,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一旦遇到极端天气,会对船舶整体电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出现强烈的电磁干扰。另外,一般情况下为节省船舶空间,部分电子元件设备安装相对紧密,无论是操作、管理还是维护均存在较大困难,且很难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大了电子干扰抵抗难度,降低了船舶运行安全性[3]。

3.设备错误率高

正常情况下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效率高,具有快捷、稳定以及便利性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容错概率,并且一旦出现便不可逆转。容错概率主要出现在电气设备安装、运行阶段,因为任何电气设备在安装时均不能保证其完全安全,在设备制造时,就已经决定了其在后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问题与错误率,并且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电气设备存在的错误率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可以通过后期良好的维护与保养来降低,但是一旦出现错误,势必会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崩溃。

三、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化措施分析

1.电磁干扰技术

1.1改变传输介质

对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遥控系统来完成对各类电气设备的控制管理,而主控制系统位于驾驶室,船舶机舱为系统命令接收部分,这样命令信号传输所径路线较长,在传输过程中电磁干扰就会对命令信号产生干扰,最终会影响控制效果[4]。针对此,可以改变信号传输介质,有效屏蔽电磁干扰信号,提高信号传输效果,确保系统控制效果。

1.2隔离变压器

对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可得知影响系统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交流电源,针对此便可以通过设置隔离变压器的方式来进行完善,实现独立作业供电。将强电与弱电系统分开,降低交流电源产生的干扰。同时,船舶电源经过交流变压器可以有效过滤掉高频信号,为自控装置提供独立电源,实现隔离干扰的目的。

1.3RC吸收设备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受系统自动化水平影响,决定了对各类电气设备的控制效果,如系统内继电器、电源开关以及接触器等。因此在接触各类电源设备时,受电弧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电磁干扰现象,为提高系统控制效率,可以利用RC吸收设备改善。其通过电压产生突变,来对电磁干扰进行有效抑制。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将电阻来对电容进行限制,减少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

2.容错技术

容错技术即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容忍能力,主要包括检测系统故障与控制系统故障两部分。第一,检测系统故障。即当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容错技术的应用来确定故障发生位置,并自动分析故障性质,利用自动化隔离措施,控制故障影响范围,确保系统能够在此状态下正常运行。第二,控制系统故障。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对系统内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定位,利用针对措施对故障进行有效处理,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设置安全系统技术

随着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船舶的自动驾驶完全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现在船舶基本上均配置了通讯设备、网络设备、通信导航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等,此类设备在切断与闭合开关时,会受到电磁波干扰,降低设备控制精确性,降低传播运行安全性。在设置抗干扰与屏蔽技术的同时,还需要设置安全系统,即在船舶运行过程中出现危及电站或者其他重要机电设备运行安全性的故障时,能够促使故障设备自动产生保护性动作的系统。要求其立即停止运行,通过紧急切断措施来控制故障影响范围;或者是暂时调节到勉强运行状态;以及启动且投入备用设备,直到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结束语

为提高船舶运行安全性,需要对其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其常见问题发生原因,并确定技术优化要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研究。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应用各项先进技术与设备,不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完善,争取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综合效率。

参考文献

[1] 闫海东,程世伟.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6:69.

[2] 李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7:127.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船闸电气自动化 设备改造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U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032-02

电气自动化的全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电气工程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如家电电路设计、工业生产,航海事业、航天事业等等。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 船闸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1.1 船闸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来说,船闸是应用最广的通航建筑物,它可以保证船舶的顺利航行。我国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同时引进先进的电气设备,加上自主研究船闸自动化技术,使得我国船闸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船闸电气自动化的领域内,我国自主研制出了一些高性能开关、自动跟踪控制装置等等。我国的同步控制技术也实现了从继电器控制技术到PLC、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的飞跃,尤其是在葛洲坝船闸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极大地提高了葛洲坝船闸的自动化水平。

1.2 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虽然我国船闸的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的控制技术水平还是相当有限的,这阻碍了我国船闸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发展我国船闸工程的控制技术。于此同时也必须要注意对船闸工程的其他方面,例如传感、检修、管理等技术的研究与改进,不断提高我国船闸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水平。

2 三轮技术改造与自动化特征

以葛洲坝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升级工程为例,探讨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与技术创新。

2.1 电气设备的整修、整改

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大致上经历了3个阶段:依次为争端改造阶段、设备更新阶段和系统技术升级阶段。船闸运行初期,并不十分顺利,而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然后进入到较为顺利的过渡期。但是过渡期并不是设备维修的最好时期,电气设备的问题往往具有隐蔽性、分散性和延时性,并且该阶段电气设备的整改维修所涉及范围较广,反复次数多,时间长,整修整改也难以达到零缺陷的效果,因此该时期将提高电气设备的性能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暂停无法正常实现的控制功能开发和实现,通过系统的简化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2 船闸运行设备三轮改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特征

2.2.1 首次改造

首次改造于1983年开始,历时约10年。在这段时期,船闸运管单位在持续处置设备缺陷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了一些列的电气设备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攻关、自行研制或者内外合作等方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如开发应用高性能专用行程开关、研制活动桥控制系统及自动跟踪同步控制装置等等。在该轮改造中,将改善船闸运行状况、提高船闸运行期间的使用效率作为了重点,在确保电气设备基本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强化了其安全性、稳定性的改造,取得了可惜的成果。

2.2.2 第二轮改造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快速发展,在15年的时间里,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控制系统、传感系统等方面不断涌现出了新的科技产品,这为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同时船闸运管单位也大力发展自身优势,在新技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实现了船闸电控系统上质的飞跃,安全性、可靠性与易维护性更加优越,也为行业发展中同类技术改革积累了经验。

2.2.3 第三轮改造

电气自动化设备第三轮改造开始于2010年,葛洲坝船闸计算机控制系统整体改造工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改造工程的目标在于实现3座船闸的统一控制管理。在船闸的改造工程中,借鉴20多年来的技术改造经验及科研成果,融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大规模PLC技术实现了3座船闸现场传感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图像监控以及广播系统的升级改造。正式投运后,葛洲坝船闸自动化控制水平明显超过了三峡船闸。通过升级改造,不仅实现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在不间断运行性能上的突破,同时也实现了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应用。

3 主要技术创新及成果

在葛洲坝船闸电气自动化改造升级中,可将改造升级路线进行分类,大致分为4个方面:电气拖动及调速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与船闸控制。

3.1 船闸电气拖动及调速技术

3.1.1 船闸人字门启闭机

1号船闸人字门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滑差电机拖动,调速为调速,由于受到“超灌超泄”情况的影响,导致滑差电机往往处在零负载或者低负荷工况,以至于出现时空,无法稳定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在1997年将其进行改造升级,采用了双速鼠笼式电动机。2号与3号船闸人字门控制系统均采用的是双速鼠笼式电动机拖动,可实现变极调速,进而确保了电机输出转矩和四连杆启闭机机械特是相吻合的,但是在电气保护不完善、电机额定功率余度偏大的影响下,系统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隐患。为满足运行的需求,于2011年将3座船闸人字门电机进行了变频调速改造,改造后有效地消除了电机启动期间、电机变速过程中对机械设备造成的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经精确的过载保护整定改造使得电机功能偏大的威胁大大降低。

3.1.2 活动桥启闭机

船闸活动桥采用的是滑差电机拖动,最初采用开环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其无法实现与电气的同步运行,因此对此加以改造,通过增加光电码盘式高度/高差检测装置、伺服电机,有效地改善了同步性,并实现了同步跟踪。此后,针对闭环跟踪调速系统做出了改造,通过旋转编码器与单片机技术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维护性。同时,通过PLC技术与变频器的应用也显著地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维修性。

3.2 控制技术

船闸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演变都与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具有密切的关系,经历了继电器控制技术-晶体管集成电路控制-小规模PLC控制-大规模PLC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升级改造,在不断地改造升级中,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维修性、易维护性、人机交互性都得以实现,并不断地提升。

3.3 传感技术

船闸电气自动化中传感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自动控制的安全与稳定,以及船闸的运行效率。因此,一直以来针对船闸传感器的改进、升级与创新都做出了长期的探索。船闸所涉及的传感器有多种,包括了高度/开度、位置、压力、水位、温度等多种传感器。高度传感器的演变是由定制光电码盘到旋转编码器的,其传动装置是一种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其优势在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位置传感装置多用于户外环境,并且使全天候运行的,因此要成功运用该传感装置,保证其防护等级、防护装置的加工精度非常重要。同时,传感装置有无位置精调功能对传感器的使用与易维护性有巨大的影响。

3.4 控制工艺流程

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下,船闸控制工艺流程也朝着越发简单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各种精细化自动控制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船闸运行在线监测系统、故障检测系统均逐渐得到丰富与完善。

4 结语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下,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改造创新也不断得以实现,通过对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审计路线进行分析,可将改造升级路线进行分类,大致分为电气拖动及调速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与船闸控制四个方面。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下,我国船闸电气设备自动化也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忠民.葛洲坝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与技术创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9):96-98.

[2] 张燕.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7):199.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第3篇

自学考试时间

辽宁葫芦岛2020年上半年理论课考试时间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实践环节考核和论文答辩的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六、七)。

停考专业和遗留问题处理

(一)停考专业

1.能源管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业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2.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方向)、法律、日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焊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环境艺术设计、饭店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科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应用本科)、数控技术(应用本科)、园林(应用本科)、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应用本科)、英语、物流管理、日语、石油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采矿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学、旅游管理、工业工程和新闻学等1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3.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本科)、营养、食品与健康、应用化学、机电设备与管理(矿山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以上停止接纳新生报名的39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不进行调整,仍按照原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报名考试及办理转考、免考和毕业,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二)停考专业遗留问题处理

停考专业停止安排课程考试后,该专业的考生可按下述办法选择遗留问题处理方式:

1、停考专业中未合格的课程,可选择其它专业中名称和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进行考试。

2、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下(含二门)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自主选择自学考试其它原则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参加考试,取得原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即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最后办理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上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按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转入其它专业参加考试,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合格成绩后,按照转入专业申请毕业。

开考专业

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连锁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文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

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动画、土木工程、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眼视光学、公安管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学和物联网工程等36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1号)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起,开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已下简称《专业清单》)内专业,原开考专业不在《专业清单》内的,专业调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纳新生报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专业调整对照情况详见(附表一、二、三)。专业调整后,原本科专业“第二学历”专业计划文件已不适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考“第二学历”,不再按照“第二学历”专业计划给新生办理课程免考。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AB计划)和工商管理(AB计划)等九个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计划中增加公共政治课“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2019年下半年起报考该九个专业的新生,须考“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符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认定和课程免考实施细则》(辽招考委字〔2009〕21号)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课程免考。

附表四: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开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附表五: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停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第4篇

自学考试时间

辽宁抚顺2020年上半年理论课考试时间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实践环节考核和论文答辩的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六、七)。

停考专业和遗留问题处理

(一)停考专业

1.能源管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业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2.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方向)、法律、日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焊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环境艺术设计、饭店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科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应用本科)、数控技术(应用本科)、园林(应用本科)、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应用本科)、英语、物流管理、日语、石油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采矿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学、旅游管理、工业工程和新闻学等1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3.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本科)、营养、食品与健康、应用化学、机电设备与管理(矿山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以上停止接纳新生报名的39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不进行调整,仍按照原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报名考试及办理转考、免考和毕业,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二)停考专业遗留问题处理

停考专业停止安排课程考试后,该专业的考生可按下述办法选择遗留问题处理方式:

1、停考专业中未合格的课程,可选择其它专业中名称和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进行考试。

2、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下(含二门)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自主选择自学考试其它原则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参加考试,取得原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即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最后办理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上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按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转入其它专业参加考试,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合格成绩后,按照转入专业申请毕业。

开考专业

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连锁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文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

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动画、土木工程、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眼视光学、公安管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学和物联网工程等36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1号)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起,开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已下简称《专业清单》)内专业,原开考专业不在《专业清单》内的,专业调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纳新生报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专业调整对照情况详见(附表一、二、三)。专业调整后,原本科专业“第二学历”专业计划文件已不适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考“第二学历”,不再按照“第二学历”专业计划给新生办理课程免考。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AB计划)和工商管理(AB计划)等九个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计划中增加公共政治课“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2019年下半年起报考该九个专业的新生,须考“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符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认定和课程免考实施细则》(辽招考委字〔2009〕21号)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课程免考。

附表四: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开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附表五: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停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船舶工业;人才培养;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45-04

一、江苏船舶工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总体现状分析

江苏全省登记注册的造船企业1 176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0个,从业人员超过26万人。全行业人才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江苏现已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船舶行业职称评审体系,进一步营造了重视船舶行业人才、集聚船舶行业人才、发展船舶行业人才的制度环境。全行业重视高端管理及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多所大学共建了高层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

(二)人才培养结构现状分析

1.人才培养层次现状分析

中专与职高层次:船舶类中专或职业高中是以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且具有船舶行业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该类学校通常设有钳工、铆焊、电工、机加工、起重、铜工、船体等涉船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船舶制造和船舶配套企业的基层操作岗位(典型代表为中船澄西船厂技工学校、金陵船厂技工学校)。

大专层次:船舶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船舶行业培养大学专科层次的船舶类人才,该类院校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常设有涵盖造修船所需的各类专业,例如设有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船舶电气工程技术、船机制造与维修等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船舶类企业基层技术和管理岗位(典型代表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层次:船舶类本科高等院校以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教育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侧重为大中型造船企业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类院校通常设有较为完整的船舶类专业,例如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舾装、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该类院校是船舶行业发展的关键智力支撑,为船舶行业发展输送各类优秀人才(典型代表为江苏科技大学)。

研究生层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船舶类高等院校拥有船舶类研究生的培养能力。研究生学历层次是以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大型船舶类企业、船舶设计与研究单位、船舶类院校等组织机构。主要分为学校培养和研究所培养两种类型(典型代表为江苏科技大学、无锡702研究所等)。

2.人才培养途径现状分析

目前船舶行业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全日制在校培养和在职学习两种形式。全日制在校培养是指船舶类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船舶类中等专业学校等大中专院校对按照国家指令计划招录的高、初中毕业生进行为期三至四年的系统性学习,以使学生能掌握涉船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为其毕业后进入船舶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职学习通常是对船企的在职员工进行“在职不离岗”的学习,例如企业与高校联办工程硕士班、企业员工通过自学考试、函授、夜大学等形式提升学历层次。

(三)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全日制人才培养模式

(1)“产业教授”计划。江苏省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更好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于2010—2012年从省内企业选聘300名科技企业家到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担任江苏产业教授,以此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各类研发载体、联合开展科技项目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推动所在企业承担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参与高校学科团队建设,对提升学科水平和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提出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构想。推动所在企业成为高校教学和实习基地,创造条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产业教授”计划实质是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拓展,产业教授承担着类似企业导师的指导职能,将自身在企业中长期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所指导的学生,让学生能便捷地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以江苏省船舶行业高校江苏科技大学为例,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司总裁陈强、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志远、江苏申模数字化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啸等五位科技企业家成为该校选聘的首批“江苏省产业教授”。五位企业家加盟有利于产业教授所在企业与该校形成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充分发挥产业教授的智力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

目前我校大部分学生毕业设计和研究课题的选择都是以自己选择或是教师指定为主,随着我校产业教授计划的实施,我校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产业教授指导的研究课题或项目,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会发挥实质性作用,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计划实施期限从2010年到2020年,主要目标在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江苏科技大学确定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等6个专业,以及2011年新获批增设的“海洋工程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两个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为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该校作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已将此计划列入“十二五”重点项目。该校力图通过推出全新的“3+1”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加强跨专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指高校学生走出学校,主动去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发现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力图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工程技术难题,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的融合,运用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

2.继续教育培养模式

(1)高校与企业联办工程硕士班。工程硕士学位是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位类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的学习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学习方式,并由学校指派指导教师负责培养和指导(或与考生所在单位的专家联合指导)。论文的选题通常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且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考生所在单位应负责提供完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

(2)高校参与企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的内容之一便是直接根据企业的成人非学历教育和培训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开展各类短期培训,满足企业各类培训需求。

江苏科技大学开展针对船舶行业的继续教育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定期开设针对船舶两大集团干部和员工的培训班,帮助学员掌握基本的经济管理理论、最新的船舶工业发展动向、现代制造技术等知识。这表明该校作为人才、科技信息的集聚地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服务。

从对人才培养的实地调研可以看出,无论是船舶制造企业还是船舶配套生产企业或是船舶研究所均需要对员工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可见未来较长时期内,社会对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需要会越来越多。

二、江苏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层面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主管船舶工业行业的政府部门还未出整的扶持江苏省船舶行业人才的政策措施,下达的政府文件通常仅具有指导性质,对许多船舶企业没有硬性约束。政府部门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沟通协调职能,还未由政府部门、高校、行业协会、企业协作共同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2.经费投入不足

人才培养需要企业投入大量教育培训经费,同样也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投入财政经费。当前不少船企思想认识不到位,投入的培训教育经费不足,而政府部门也未能投入适度的经费,从而使得江苏省船舶行业人才的培训培养的经费投入十分有限,这就导致江苏省的人才培养机制不能有效实施。

(二)学校层面

1.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根据与多家船企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发现江苏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其他涉船类学校强,对船舶工艺比较了解,但是就所掌握的理论方面与哈工大等高校相比较弱。该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作为一个传统品牌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积淀深厚,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但从另一视角看其又存在着重点不突出等缺陷,众多专业课程使得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潜心学习和研究船舶专业基础理论。而薄弱的理论又会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又比如大学英语教学通常都安排在大学的前四个学期、而进入大三以后无任何英语知识的学习,这反映在学生们进入企业后根本无法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形成所谓的“哑巴英语”。另外课程体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课特别是结合工程实际的实习课所占比例小、资料陈旧、手段落后,理论与实践自成体系[2]。

2.专业设置有待完善

当前海洋工程装备和游艇产业的快速崛起使得不少船舶制造企业需要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及游艇设计与制造方向的人才,同样还有不少企业需要,但江苏科技大学还未招生培养的船舶通信工程、船舶舱室设计、智能船舶等专业方向的人才。随着国家对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和扶持,未来一段时期这些新型产业将会获得较快发展,这就为工科类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了良好契机。

3.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大学专任教师主要来源于获得博士学位的高校毕业生,这类青年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船舶企业工作的经历,因而他们传授给学生的仍然是书本理论知识以及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只有当教师深入到船舶制造企业中去了解、去实践、去摸索、去探究才能发现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工程技术难题,从而将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校企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实施

尽管当前高校(例如江苏科技大学)已经实施产业教授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但实质性的校企合作还未真正实施,产、学、研全面合作还未实现,合作协议仍停留在书面上,有成效可操作的校企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三)企业层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一些船企对于员工培养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区,如怕员工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了就会“跳槽”;一些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缺乏长远的目光,只看到对员工的培养培训需要花钱的一面,但看不到其有效的一面,尤其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成果。

2.激励机制不健全

据调查,当前江苏省大多数大中型船企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使得刚进入企业的员工需要加班加点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员工没有更多精力来提升自己,同时单位的激励机制也未建立,从而使员工没有寻求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内在动力。

3.员工培训体系不健全

不少中小型船企对于开展继续教育缺乏管理部门或专人负责,对本企业的继续教育只感到需要而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能与高校合作的计划。有些企业虽有培训计划,但很多是临时性的和分散的,对员工的培训无法形成系统化和针对性,因而培训效果也不甚理想。

三、提升江苏省船舶工业人才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管理层面

1.建立完善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

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涉船类院校和江苏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教育培训资源,形成科学规划、合理分工的船舶工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同时对企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形成可靠的制度保障。

2.充分发挥船舶行业管理部门的协调职能

船舶行业管理部门对整个行业起着引导、管理和协调的作用。鼓励国内外船舶行业重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来高校和船舶企业讲学和交流,以此激发年轻人对船舶行业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通过制定对行业人才培养的制度性文件,对全省各船舶类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予以管理和监督。同时应协调高校、行业协会等积极构建全省船舶工业人才培训培养基地。

3.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

船舶行业管理部门应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投入船舶工业人才的培训培养,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等各类资金与财政资金一起投入船舶行业的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的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培训投入机制。

(二)学校层面

1.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生拥有较完善知识结构的根本保证。从调研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我校传统品牌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例如需要加强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如需要增加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实践。我校可在“产业教授”进高校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两项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机制下,积极听取和采纳企业对课程设置的宝贵意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2.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

我校应抓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调整我校现有专业设置,增设未来一段时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和游艇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方向,从而使我校能对传统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对船舶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我校学生比较欠缺的方面。而这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应由一支创新型的专业师资队伍来实施,因而教师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关键。专任教师应该用创新的态度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用创新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丰富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到企业去了解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企业急需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工作,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以此来提升指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创造新的知识产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在动力,建立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4.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机制

紧密结合船舶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强化高校和企业的联系。以船舶企业为依托,依靠产业教授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校中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机构,指导高校确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实现高校教学与船舶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指导高校在进行学历教育培养船舶后备人才的同时,积极承担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门人才培训任务;指导船舶企业结合发展要求,与高校联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同时,为高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三)企业层面

1.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机制

当前船舶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今后江苏省船舶工业将转变为以设计和生产“双高”船型以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高附加值船舶产品为主,因而需要引进那些适应先进造船模式的优秀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从船舶工业发达的欧洲、韩国、新加坡等地引进,更应该考虑从国内知名造船企业、研究所引进,或者可以采用柔性引才的方式,鼓励这些人才以特聘、兼职、提供技术和专利的形式实行人才柔性流动。在引进船舶人才的收益分配上,要按照国际标准,鼓励专家以个人专利、高新技术成果入股,以较高的收益来增强船舶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3]。与此同时,江苏省船舶企业还需要将吸纳船舶类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招聘的重要渠道,通过规范的招聘程序招收一批具有较大潜能、知识基础扎实、动手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大发展潜能的高校毕业生。

2.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每个人不断学习和充电,通过培训学习新知识将伴随着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用人单位在员工培训上居于主体地位,因而其需要完善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多形式、多渠道、多内容对职工进行培训,重点培养企业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培训的组织、内容、具体方式等方面要形成一套适合船舶行业的运作模式。

3.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船舶行业人才业绩考核评估制度,就是把考核结果与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奖惩、职级升降和工资调整以及员工培训等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要参照本行业先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可量化的考核指标。

4.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江苏省船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应实行按岗、按任务和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将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形成以业绩和贡献为取向的分配机制。真正形成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高、工作条件艰苦岗位的报酬比一般岗位高,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公平合理的分配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年鉴[K].2011:11.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天然气;能源;开采;分类;应用

中图分类号 TE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1-0200-01

煤炭、石油、天然气并称为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其中,天然气资源作为全球公认的最清洁能源,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能源选择。世界各国能源结构将逐步围绕天然气作巨大的调整。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到2020年,预测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现在的4%上升至10%。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之一,蕴藏量丰富,现已探明储量为38.6万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4.7万亿立方米,可供使用60年以上。全国第二大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投入使用,年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覆盖人口2亿多。2005年全国天然气用量达500多亿立方米,2020年预计达2500亿立方米。针对现状,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的《天然气利用政策》(2007年8月30日颁布实施)强调要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利用、有序发展。

1 天然气简介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在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上为

液体。

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物质极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2 天然气开采

天然气也同原油一样埋藏在地下封闭的地质构造之中,有些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有些单独存在。对于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的天然气,会伴随原油一起开采出来。对于只有单相气存在的,我们称之为气藏,其开采方法既与原油的开采方法十分相似,又有其特殊的地方。

由于天然气密度小,为0.75~0.8千克/立方米,井筒气柱对井底的压力小;天然气粘度小,在地层和管道中的流动阻力也小;又由于膨胀系数大,其弹性能量也大。因此天然气开采时一般采用自喷方式。这和自喷采油方式基本一样。不过因为气井压力一般较高加上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对采气井口装置的承压能力和密封性能比对采油井口装置的要求要高的多。

由以上原理,天然气开采分为以下方法:小油管排水采气法、泡沫排水采气方法、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方法以及深井泵排水采气方法。

3 天然气的分类

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地壳中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撑器和生物生成气等。按天然气在地下存在的相态可分为游离态、溶解态、吸附态和固态水合物。只有游离态的天然气经聚集形成天然气藏,才可开发利用。天然气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制造炭黑、化学药品和液化石油气,由天然气生产的丙烷、丁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天然气主要由气态低分子烃和非烃气体混合组成。

3.1 液化天然气(LNG)

天然气与煤炭、石油并称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天然气的蕴藏量和开采量都很大,其基本成分是甲烷。它除了是廉价的化工原料外,主要作为燃料使用,它不仅作为居民的生活燃料,而且还被用作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由于天然气热值高,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少,被认为是优质洁净燃料。

目前,液化天然气(LNG)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门新兴工业,正在迅猛发展。液化天然气(LNG)技术除了用来解决运输和储存问题外,还广泛地用于天然气使用时的调峰装置上。

3.2 液化石油气(LPG)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产品之一。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由炼厂气所得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由天然气所得的液化气的成分基本不含烯烃。

3.3 液化煤层气( HCL)

我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大国,煤层气相应的储藏量也很大,储藏量和天然气基本一样。其基本成分是甲烷。它除了是廉价的化工原料外,主要作为燃料使用,它不仅作为居民的生活燃料,而且还被用作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由于煤层气热值高,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少,被认为是优质洁净燃料。

4 天然气主要优点

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的燃气之一,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安全性较高。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可减少煤和石油的用量,因而大大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50%,并有助于减少酸雨形成,舒缓地球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其优点有:

1)绿色环保: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 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因而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

2)经济实惠:天然气与人工煤气相比,同比热值价格相当,并且天然气清洁干净,能延长灶具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用户减少维修费用的支出。天然气是洁净燃气,供应稳定,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因而能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带动经济繁荣及改善环境。

3)安全可靠:天然气无毒、易散发,比重轻于空气,不宜积聚成爆炸性气体,是较为安全的燃气。

4)改善生活:随着家庭使用安全、可靠的天然气,以及享用港华燃气提供亲切、专业和高效率的售后服务和新式炉具,将会极大改善家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5 天然气应用领域

天然气利用领域非常广泛,除了能用于炊事外,还可广泛作为发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玻璃陶瓷、汽车、集中空调的燃料或原料。

民用:居民家庭厨用的最佳燃料,既可以烧水煮饭,又可以洗浴取暖。

商业:替代煤、燃油等能源,可用于宾馆、酒店、工厂、医院、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系统;作为锅炉燃料可以用于供热、卫生热水、蒸汽等。

原料:作为化工原料及电站发电的原料。

动力:代替汽油作为汽车动力燃料,可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及减少城市污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肯定会找到比天然气更为理想的能源。但不管将来谁取代天然气,天然气将起到向新能源迈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创明.液化天然气供气站的操作技术和运营管理[J].天然气工业,2006,8(26).

[2]顾安忠等.液化天然气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吴创明.液化天然气供气站的工艺技术设计[J].天然气工业,200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