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神经恐惧

On how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Neurology Class

LIU Zhan-do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Insurance Center,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students' little interest in and many worries about the neurology course, the teachers and doctors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neurology in our hospital have summarized a series of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case-study teaching, standard patients, 2/8 teaching and so on, combined with advanced electronic teaching methods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contents, different but specific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Positive effects have shown in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neurology.

Key words:Neurology;Teaching methods;Neurophobia

在医学生临床课程中,神经病学是一门比较重要分支学科,其教学内容广泛、学科基础复杂,也往往是医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想成长为一名好的神经内科医师,则需要积累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药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影像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临床诊断中则同时要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并强调高度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理论性。因此,在神经病学的课程学习中,一些医学生中产生了恐惧和焦虑情绪。有学者将之称为为"神经恐惧(Neurophobia)",以此来形容"医学生由于无法将基础的神经科学知识应用于疾病的临床表现的分析而对神经病学课程学习产生的恐惧感。"[1,2]我们在教学中认识到,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的战胜这种恐惧和焦虑情绪,努力使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神经病学的兴趣,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1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1.1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医学史知识往往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医学史中凝聚着历代神经病学家心血和贡献。同时结合我们自己教学中的实践和经验教训, 我们将神经病学相关的医学史知识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既培养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很好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医学生在感受生命价值的同时体验医务工作者对生命的珍重和关怀, 建立人文精神在医学事业中的重要性,形成了个性化专业化的神经病学教学模式。

1.2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病案导入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2/8 式教学法;模拟病人等。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加入典型病例,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明显增加,先了解病,再接受知识,领悟会比较快。学生容易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出学生在神经病学方面的思维能力[3]。例如在脊髓炎的教学中,目前教学课时较少,内容很多,学生相对缺乏脊髓解剖学知识。因此我们一般在课程开始时先讲一个脊髓炎病例,包括辅助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把诊断结果告诉学生,其它方面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听课,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过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过程。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则形成思维上的沟通。2/8 模式教学法也称巴莱多定律,指在一个系统中重要内容约占20%,其余的占80%。当前这一定律在个人时间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领域运用较多,也有人应用在神经病学教学中[4]。教材中有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大约只占20%,但我们经常需要拿出80% 的课时来深入讲解,使学生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其余80%内容则比较概括性梳理,然后让学生课后进行自学。这种方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将本病的重要知识点理解清晰了,自然也就产生了学习兴趣,课后自觉的进行其他内容学习。当然,授课时间的分配不应该机械地按照2/8法则,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来定。PBL教学法则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在美国、加拿大等很多欧美院校流行。该方法需要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重点及关键部分提前精心设计出一些问题,在课程中提出,使学生很快回忆刚讲过的内容,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重点内容进行了很好的复习和加深印象。它和前面提到的病案导入式方法区别在于,在病案导入时,学生主动会对疾病的不同特点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本方法适用于比较枯燥晦涩的教学内容,如神经解剖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方面。在课程中不断提出简单且与授课内容明显相关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则会明显集中,并产生学习的兴趣[5]。模拟病人(标准化患者)的方法则适用一些少见病的教学。神经系统疾病中有很多病的发病率不高,有些病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一定要收住院诊治,因此学生见习和实习中不容易见到。为了使学生产生对于神经病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如遗传性共济失调、肌营养不良症、少见类型的癫痫发作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增加,教学气氛热烈而融洽[6]。

1.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医学教育和满足进修人员进行神经病学的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神经内科教研室在神经病学教学中,鼓励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挂图及模型等)与新型电教媒体(录像、PPT等)相结合。多媒体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具有较多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各种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学习者喜闻乐见,学习兴趣自然就有了[7]。其次,多媒体教学还能够和互联网密切结合起来,将网络上大量的资源应用于课程上;并能够进行网络远程授课,让某些课程讲的非常优秀的教授同时给不同地点的学生授课,这样既满足了名家给更多学生授课的机会,也能够节约名教师时间安排紧张的问题。目前的网络技术已经完全解决师生远程多点互动的问题,且形式多样,具有特殊的新鲜感,能够明显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1.4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紧跟当代学生特点。目前神经病学正处速发展的时代,有些疾病的诊断标准不断在更新。同时,医学生是新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型人才,具有"基础知识好,动手能力强、基本素质高,思维更开阔"特点,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教好学生,真正做到授业解惑[8]。只有从语言行为上了解当代学生才能真正和他们"打成一片,想在一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神经病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2讨论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我们目前已经掌握一整套神经病学不同授课内容的授课方法和技术,学生成绩明显提高,选取神经病学专业作为下一步研究生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2015年,我们在神经病学所有课程结束后在7年制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对神经病学具有明显的兴趣。45%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该调查结果促使我们更加努力的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Hudson J N.Linking neuroscience theory to practice to help overcome student fear of neurology[J].Med Teach,2006,28(7):651-653.

[2]王刚,任汝静,陈生弟.浅谈神经病学教学与医学史知识的联系[J].医学教育探索,2008,7(5):490-492.

[3]周竹娟,郑健,李黔宁,等.病案导入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276-1277.

[4]柏华.交替运用多种方法改进医学本科生神经病学教学的实践与效果[J].华西医学,2013,28(6):934-936.

[5]展淑琴,吴海琴,张桂莲,等.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4(5):980-982.

[6]赵峻,陈未,叶葳,等.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J].协和医学杂志,2012,3(3):361-363.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1多学科、多中心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对神经病学专业继续教育的贡献

单中心、单学科的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可能会存在病种相对单一的缺陷,多中心、多学科的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极大地弥补这种缺憾,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历史悠长,参与者众,对我国神经病学人才培养影响深远,是一个极好的神经病学继续教育范例。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及神经病理学家黄克维教授于60年代初亲自倡导创办,自1978年重新恢复。该临床病理讨论会的程序是:北京各大医院相继将自己宝贵的临床疑难病例及病理资料与大家分享,近年来这种病源已经扩展到上海、山东等外地省市;与会的各大医院均定期在与会前组织全科医生集体讨论,确定本科对该疾病临床特点、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的意见,由本科室的年轻医师进行汇总、查阅文献、现场宣读;临床病理讨论会会上各家医院相继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等待最后的病理结果报告;专家进一步分析病情、总结治疗中的经验教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朴月善、卢德宏认为,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对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的贡献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充分的会前准备、热烈的与会讨论、高质量的病例提供、每年一期汇编,这也是这种高质量的临床病例讨论会的保证。

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为北京市的临床医师尤其是年轻住院医师和研究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临床诊断思路和非常震撼的学习机会,是一种多学科、多中心联合的医学教育形式。几十年来,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内容涉及广泛,囊括了神经病学几乎所有的病种,很多在国内第一次报告的病例首先出现在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中,如Crow-Fukase综合征、成人型Leigh综合征、嗜酸性筋膜炎、艾滋病、CADASIL、血管内淋巴瘤病、正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阿米巴原虫感染及路易包涵体性痴呆等,《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汇编》也已发行至全国,成为深受神经病学专业医师喜爱的参考读物。可以说,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神经病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神经病学专业学人的成长历练过程。类似的多中心、多学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在全国不同省市可能还有很多。这种多中心、多学科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

2国际医学会议的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是神经病学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现代医学科学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认识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开拓新视野,才能顺应时展的趋势,参加神经病学专业的国际会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继续教育途径。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神经病学专业的双边、多边国际会议以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相继在中国举办,除了国外著名专家的特邀演讲、专题讨论会、专家峰会、自由投稿发言及壁报展示外,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也是其中一种形式。如第25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的神经眼科分会场就有“挑战性神经眼科病例(ChallengingcasesinNeuro-ophthalmology)”分享,神经眼科学是一门广泛涉及神经病学、眼科学、神经外科等的交叉学科,来自不同国家的一些神经眼科罕见病例或疑难病例,如散发性遗传性视神经病(sporadic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副肿瘤性视神经病(paraneoplasticopticneuropathy)、放射性视神经病(radiationopticneuropathy)、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opticneuropathy)、激素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的应用(Steroidworkinnonarteritic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激素早期应用(Earlyuseofsteroidforocularmyasthenicgravis)等,都在大会上作了病例报道与分析,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讨论热情,开阔了年轻医生的视野,与会者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知识。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06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以班级为单位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32人,为传统教学方法组,B组(实验组)为31人,为病例分析组。见习时间为2个月,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全程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即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实验组采用病例分析方法,由授课教师认真准备1~2例诊断明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常见病例,据课堂内容适时出示病例,以可能的病因、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预后为程序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1.2.2 评价方法

两组学生见习结束后我们采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等内容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采用t检验统计方法进行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两组见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A组为(70.6±3.34)分,B组为(78±4.08)分,P

3 分析与讨论

临床见习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内容,通过接触患者和病例,增加对疾病的感性认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病例分析教学法是针对这些目的采用的教学方法。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创“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即PBL)病例教学法引入医学教学领域。目前已在国外医学院校较普遍实施并显示良好的效果[2]。在国内也已有多篇文章报道病例分析对临床教学有促进作用[3-4]。

通过2个月渐进性的见习,可以看出病例分析组的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的学生,因为病例分析组的学生通过形象的教学方法,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把临床实践的实际情况真实客观地反映给学生,给学生以真实感、投入感,仿佛置身于现实的临床实践之中,训练学生分辨是非、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和不足,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获得真实的知识。

近年来通过临床教学发现,病例分析教学较之传统教学,在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医学院校推广[5]。传统教学过多地专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创造性、灵活性和主动性不足,而病例分析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使学生能够直观的通过她们所熟悉的临床病例引导出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病例分析,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学习相关的解剖学内容,同时通过病例分析的过程实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使学生能够利用解剖知识分析实际的临床病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同学在病例的驱使下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因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并且在直接影响后,提高了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了解剖学水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展病例分析教学,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和重点,学会运用医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表现,拓宽对疾病正确诊治的思路。病例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比较、归纳、演绎等临床思维能力。

4 体会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应用病例分析法在临床见习教学中,效果明显。从而体会到:①在神经病学病例分析中应注重知识的连惯性,尤其是把神经系统解剖结构知识融入到病例分析中;②在神经病学病例分析中应注重讲解的条理性和生动形象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可形象生动、直观地演示某些临床典型病例;③在神经病学病例分析中应注重加强神经科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先定位、后定性的临床诊断思维模式;④在神经病学病例分析中应注重加强学生自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可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广泛联系,融会贯通,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卢秀真.病例分析法在中专护理解剖教学应用效果分析.解剖学研究,2008,30(4).

[2] 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等.国外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3] 姚运红,罗泊涛,赵颖海.以病例讨论为引导的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评价.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3):308-309.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1 前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症状的复杂性,疾病的难治性等特点。学生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中需结合神经系统主要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联系临床实际,逐步提高临床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如何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临床教学中需解决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case teaching methods)是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下,教师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提高分析、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我科自2009年开始把案例教学法用于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临床实习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2 研究过程

2.1 教学对象。自2009年以来在我院实习的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神经病学》。每组实习时间21天。

2.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①选择典型案例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神经病学专科性强,学生常感到内容复杂,难记,难懂,难于掌握。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针对性,典型性的原则,选择神经系统各疾病相关的典型案例,按照实纲要求,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并提供所需的参考书,指导学生床边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根据案例的描述明确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做好发言笔记。②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可看促进学生自觉的去查阅资料,博览群书,同时可促进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学生通过发表意见,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鼓励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进行理论讲授。并可以随时诱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提出质疑。通过课堂讨论这种方式,师生之间建立起合作、开放、真诚、平等的密切关系。③讲评案例。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进行小结,指出本次讨论中运用的理论知识、难点和重点,指明正确的分析方法及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使学生对某一疾病的诊治形成统一的认识。教师针对性的讲解,可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④课后复习。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提出讨论的优缺点,进行补充讲解和释疑,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进行反思,总结在案例阅读、材料准备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2]。

2.3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每组实习结束后,采用闭卷出科考试的形式进行理论考核,考核范围与授课所涉及的病例基本一致,试题偏重于检测学生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作为出科成绩的一部分。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收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这种新的临床实习模式教学气氛活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提高了自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体会

3.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信息由教师传向学生,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信息。案例教学是以自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案例及问题交给学生,在分析案例和讨论环节中,让其独立学习,独立分析,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个人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在案例讨论中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而且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患者发病、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是学生学习诊断思路的重要途径。同时,案例教学法的考核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3.2 案例教学法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既要选择好的教学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既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科学地评判和引导。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民主式教学,它能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可自由辩论,有利于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融洽了师生关系。

4 结束语

神经病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学不能只着眼于知识的积累,还必须注重能力的开发。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分析、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培养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处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实习效果的一项有益尝试,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局限于教学书,查阅资料不够广泛,暴露出自学能力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法,不会去主动学习;少数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实习教学中,还要不断对案例教学法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杜鹃,陈玲,徐爱荣.在案例教学法中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3):61-63,71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记上具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

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学过神经病学的同学也许会发现,同一种病因损害神经系统不同的部位,其临床表现可迥然不同,相反,尽管不同的病因,如果损害的是神经系统的同一部位,其临床表现几乎完全相同,这也决定了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维的方式的不同。在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过程中,特别强调首先是对疾病的“定位”,然后才是“定性”。学会和掌握这一思维方式,对于正确认识神经系统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神经病学,被人们誉为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一门临床学科。我们说神经系统复杂,这是针对人类对神经系统的认识能力而言的,事实上,神经系统犹如一个庞大而又十分有序的信息交通网,通过这个网络将周围器官和中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生命体,在这个网络或中枢的任何部位出现问题或遭到破坏,就会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面对这复杂而又有序的网络和中枢,如果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对其结构的认识,是不可能判断出来的,因此,思维的严密逻辑性也是神经病学的特征之一。

无论是学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还是学习神经系统疾病,同学们都觉得“难”,它之所以“难”,是因为其解剖和生理机能复杂,内容抽象,而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很显然,要求同学在短短的几周的实习时间内,全面地认识神经系统疾病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学会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掌握了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然后再去认识具体的每一疾病就会显得十分容易了,那么,什么是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呢?

上面谈到,神经系统犹如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它的基本单位就是神经传导通路,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一条条传导通路有机地结合就构成了神经系统网络。有了网络的概念,我们就能较好地掌握实习的方法和重点,从而达到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下面就谈谈如何利用网络的观点来掌握实习方法,从而搞好神既然神经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我们要认识它首先就必须要对神经系统这个网络的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网络的组成和功能就是我们说的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因此要搞好实习首先要复习和掌握有关的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这是了解和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知道组成神经系统网络的基本单位是传导通路,因此我们的复习和学习首先应该从这些基本的单位开始,以传导通路为主要线索,来复习有关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由于同学们学习时间的限制,在校学习和实习期间不可能做到对这个网络全面了解,因而,同学们在复习时应该抓住重点,也就是说抓住构成网络的主要干道,如各对颅神经的分布及功能,进出颅的部位;脑干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起止和机能;常用的各种深、浅反射弧的组成和意义;脊髓神经各皮节分布区域等等。

这些内容,在教科书及有关的参考资料中都用表格形式做了简明扼要的描述,复习时可参考这些书籍。掌握了网络的“主干道”,就能较好地把握网络的主体,这对认识神经系统疾病十分重要。可以说对该网络的组成和功能了解越全面,对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帮助就越大,因此,同学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解剖和生理知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实质上就是网络上的某个环节、部位发生了故障。要发现这些故障的部位及原因,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获取有关资料,这就是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

在问病史方面,除了需要掌握一般的问病史的方法外,还要特别注意: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第6篇

多媒体技术以其对信息承载的多元化、集成化、交互化特征,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众多媒体的信息集于一体,有效地增加教学信息量、丰富信息的表达力、增强信息的表现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已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近年来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进行辅助,融合教师自己多年的授课经验制作神经病学科多媒体课件,以提升学生探索知识能力和培育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的,强调学生是信息消费、加工的主体,利用媒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但多媒体作为神经病学重要的教学手段,现在还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讲义幻灯片文字内容太多、信息量太大、学生在课堂时间内难以接受,多媒体教学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教学反馈等问题。另外 “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一味地灌输,并不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新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教育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也带来了医学教育领域的新革命,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学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有声有色的音频视频材料与生动活泼的讨论式互动教学相结合将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信息含量。做到科学、合理、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摆脱的呆板粉笔和黑板表现形式,依赖大量的多媒体素材,把以往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容搬进课堂。

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同时开设相同学时数《神经病学》课程的两个针灸专业本科班。由相同老师授课,按照教材,规范化教案进行,差别在于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法。

2.组织实施

两个班级均已学习过《神经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课程。对照班级,进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配合多媒体课件;并且多媒体课件包括一些疾病的典型症状图片,以及某行常见病的视频图像(但该图像是在教师讲过本节课后播放)。实验班级,在学习过神经病学总论部分后及一部分个论章节后,选择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正式上课前播放典型病例视频录像,并给出患者就医时的主诉。把问诊、查体、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预后,特别是知识点都作为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学过的知识以及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渠道去获取答案。在通过课堂讨论方式交换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鼓励其以提出的问题为中心积极进行发言与讨论,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与建议;其后老师予以启发或诱导再以总结的形式提炼出重点,最后由老师依据学生对问题的疑点、难点进行全面系统而突出重点的授课,并对难点问题做出详细解答、重复;该节课结束前完整播放病例视频,请同学们再次观摩临床医生的问诊、查体、疾病例分析过程。课程结束后,考试题从题库抽取,考题由: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构成。并结合随堂考核、实践考核成绩。

3.结果分析

讨论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自己读书、自己钻研、自己总结,体现了高等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和探索性,由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变学生单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和互相协作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辩证思维的素质,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反应,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尽力改变学生单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加深对案例的认识,举一反三,同时加强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点的立体交叉式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课堂讨论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教师是整个教学讨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组织教材内容,又要把握好课堂气氛,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伦钊.高校课堂讨论式教学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2005 (5),82一85.

[2]徐启江, 李玉花, 许志茹.《分子生物学》CAI课件开发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 Vol 17. No 23 :230-231.

[3]张玲,汪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CAI课件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0 , 162(7):41.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眼心反射;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心率变异性;心血管疾病;临床带教

1974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Teocentiop在加拿大创立了目标教学法,其教学理念是相信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要求教学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习者有学习的愿望[1]。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neurepathy,DCAN)自主神经病变发病隐匿,发生率高低差异与检查方法有明显相关性,因此该病的早期诊断日益受到重视[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主神经的概念往往比较迷糊,难以形成立体的概念。我们在眼心反射(oculocardiacefiex,OCR)在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目标教学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80名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均已经完成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3±0.7)岁。我教学医院2012年~2014年90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的资料,均符合2008年ADA诊断指南[3],排除3个月连续服用β1-受体阻滞剂、心律平、洋地黄类影响心率变异性的药物超过7d者;严重心律失常、甲亢、神经精神异常患者。男39例,女51例,年龄48~69岁,平均(56.5±7.4)岁,病程5~20年,平均(9.5±8.7)年。

1.2方法 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目标,指导学生认识眼心反射的机制,了解自主神经病变的常见原因及常见疾病,结合病例,提出预习要求,列出重点与难点[4],推荐相关书籍、杂志、网站等,鼓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反馈给老师。重点了解OCR的发生机制、阳性诊断标准、致病原因、与手术及麻醉的相关性、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熟悉眼心反射的检查方法及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

HRV分析采用泰康医学系统TLC5000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分析软件,参照2000年全国心率变异率多中心研究《心率变异率正常值与重复性多中心研究》,记录24hECG,选择敏感。精确、可定量分析自主神经功能,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频域做指标[5],分析24hHRV。眼心反射:患者仰卧位,闭眼,右手食指与中指置于眼球两侧,逐渐用力,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标准,20~30s后计数脉搏,减少12~18次/min,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减少18~24次/min,提示神经功能亢进. 让学生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按压眼球,进行心率变化、瓦氏比值、立卧位心率变化、立卧位血压差、持续握力5次测定,各项记分1分[6]。总分>2分,无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总分≤2分为阳性结果,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r检验,检验标准为0.05,当P

2结果

2.1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比较 眼心反射和HRV法的阳性数分别为42(46.7%)和40(44.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眼心反射法与HRV相关分析,见表1。

3讨论

目标教学法通过制定教学目标,以行动来实现目标为体现,分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包括情绪、兴趣、价值倾向等发展。在本组资料中,学生通过对90例DCAN患者进行分析,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加深对该项知识的了解[7],可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目标教学法,学习者需要具备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者需要给学生提供材料与线索,对学习者成绩加强反馈和校正,鼓励互教互学。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临床病例[8],每周进行1~2次临床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继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可累及多个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视力减退、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躯体症状,临床医生对这些症状关注相对较少。眼心反射是在牵拉或压迫眼球等操作时引起心率变慢、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现象,常见于迷走神经兴奋性较高的儿童。眼心反射是压迫眼球和牵拉眼肌,刺激迷走神经兴奋[9],引起窦房结抑制,心脏系统发生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多是表现为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心脏停搏。OCR的反射弧是迷走神经和三叉神经的眼支构成的,眼球及球后组织接受刺激后,传人神经将刺激传导给神经中枢,通过迷走神经引起心肌反应,患者心跳受到抑制,同时OCR还与酸中毒、缺氧及紧张、恐惧有关。

患者出现眼心反射后,表现为胸闷、心慌,甚至出现严重的心功能障碍,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min,心电图改变为20~40s。眼心反射类似于晕厥和虚脱,应注意鉴别诊断。正确认识OCR的表现及发病机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检查中避免对眼球进行加压,操作前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在进行眼心反射检查前需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及操作方法[10],解除不良心理因素干扰,消除患者的恐惧及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在进行操作时避免过度牵拉和挤压,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对年老体弱的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对有心电图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仔细检查、谨慎操作。

目标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系统、可行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在本次教学中得出结论,眼心反射与HRV有相关性,但是不能作为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常规筛查方法。

参考文献:

[1]童幼良,孙鸣,李箐,等.斜视矫正术患儿睡眠时脉率与眼心反射最低脉率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26(1):80-81.

[2]黄莹,周丽诺,胡仁明.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7(1):50-53.

[3]周盛鹏,谢锦桃,刘军,等.美国糖尿病协会2008年糖尿病诊疗指南(上)[J].中国全科医学,2013,11(6):1056-1058.

[4]Ewing DJ, Marry NC,Young RJ,et a1. The value of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function tests:10一year experience in diabetes[J].DiabetesCare,2011,8:491-499.

[5]Ducher M,Th ivolet C, Cemtti C, et a1. Noninvasive exploration of cardiac autonomic neumpathy.Four reliable methods for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12,22 (3):388-393.

[6]全国心率变异性分析多中心研究协作组.心率变异性正常值及其重复性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4 (3):165-170.

[7]张溪,牛玲,杨秋萍.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1):32-34.

[8]朱岷,邓蕾丽,汪怒萍.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两种检查方法比较[J].重庆医学,1999,28(9):335-338.

对神经病学的认识范文第8篇

【摘要】目的:我们将收住院的256例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PSD)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提高临床医师及患者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方法:将256例脑卒中患者在疾病峰期进行神经缺损评分,分析与抑郁症的关系及CT损害部位与抑郁症的关系,抑郁症的发生、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进行探讨。结果:本组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37.5%(96/256), 其中73例(76%)发生在6个月以内,左额叶及左基底节区62例,右额叶及右基底节区34例,经治疗后79例明显改善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抑郁常出现于卒中急性期,左侧额叶和基底节区损伤的患者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 高,通过有效的抗抑郁治疗,达到提高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心境,进而改善和促进躯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关键词】脑卒中;抑郁;患病率;影响因素

长期以来,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脑血管意外认识的提高,脑卒中本身所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脑卒中后的抑郁症却成为阻碍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也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病人可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如不及时防范,部分病人可能导致自杀的后果。国外对医院脑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抑郁的患病率为31%~52%[1],国内卒中后伴抑郁症发病率的报道为25%~80%[2,3]。PSD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出现种种不良的心境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4],还影响患者神经及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且PSD患者的死亡率高于非PSD患者[5]。我们将收住院的96例PSD的发病率,分析与抑郁症的关系及CT损害部位与抑郁症的关系,抑郁症的发生、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进行探讨,目的是提高临床医师及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为早期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5年3月~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56例,其中男131例,女125例,年龄45~82岁,平均62.5岁。脑出血108例,脑梗塞148例,全部病例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6]。并经头颅CT或/及头部核磁(MRI)证实。发病后存活30天以上。观察1~6 月。抑郁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抑郁病的诊断标准[7],分轻、重二型。除外昏迷、失语、智能损害和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者。病灶位于左半球118例,右半球105例,双半球33例;单发病灶159例,多发病灶97例;首发卒中75例,复发卒中181例。

1.2 方法

1.2.1 抑郁程度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8]评分,SDS总分乘1.25得标准分,以标准分来评定,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9]评定脑血管病严重程度,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

1.2.3 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评分表[10],在疾病峰期进行神经缺损评分,分析与抑郁症的关系及CT损害部位与抑郁症的关系,抑郁症的发生、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

1.2.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全组256例,发生抑郁者96例,其发生率为37.5%,其中轻型45例(46.87%),中型40例(41.67%),重型11例(11.46%)。急性期发生率46例(47.91%),急性期后至6个月内发生者27例(28.12%),6个月后患抑郁症23例(23.97%)。

2.2 卒中后抑郁与卒中性质的关系:脑梗塞并发抑郁症者52例,发生率35.12%(52/148),神经缺损评 (13.4±4.2)分,脑溢血合并抑郁症者44例,发生率40.74%(44/108),神经缺损评分为(13.9±4.9)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首发卒中者发生抑郁18例,发生率24%(18/75),复发卒中者发生抑郁78例,发生率43.09%(78/181),两者差异显著 (P

2.3 卒中后抑郁与CT损害部位:左大脑半球62例,占52.54%(62/118)。右大脑半球34例,占32.38%(34/105)。左额叶及左基底节区42例,右额叶及右基底节区28例, P值

2.4 治疗:将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在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别(见表1),(P>0.05)。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d,连续8周。在治疗后4周和8周再进行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 (见表2)。运用轶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在对照组, 治疗4周和8周后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入院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组,氟西汀治疗4周后,抑郁程度减轻(P

4 讨论

脑卒中抑郁症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多数研究认为,抑郁常出现于卒中急性期,但也可发生于卒中后1~2年,关于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机制还尚未十分明确[11],多数学者认为[12]与社会心理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有关。有专家认为脑低灌注与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其中左侧额叶和基底节区损伤的患者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 高, 是由于大脑损伤的不对称性对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左侧卒中同右侧相比,可以引起相对较轻的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破坏,从而导致了两种神经能的降低,从而引起抑郁。卒中后抑郁在脑梗塞或脑溢血患者中发病率无明显差别(P>0.05),同时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它的外在因素,它与卒中前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及脑卒中导致的社会、情感、智能障碍和既往有脑卒中、抑郁症史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人种、社会阶层无关。由于各种原因,急性期躯体功能无显著改善,在慢性期,患者负性心理反应日渐突出,这是发生抑郁的第二个高峰期,一般在3个月以后,尤其是多次复发或长期恢复不良是抑郁的重要致患因素。本组6个月后仍表现抑郁者多属多病灶、复发病例,CT表现为多次、多发病灶者占43.09%(78/181),表明多次脑卒中复发对患者心理影响可能有负性累加作用。抑郁症的出现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或生活状况的改善均不利,因此要重视对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住院期间发现患者有抑郁倾向、焦虑或淡漠等负性情绪时,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13]及药物治疗。氟西汀是一种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可以有效地改善或消除卒中后抑郁症状,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因此PSD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减少卒中后的致残率及死亡率,使患者早日回到家庭与社会当中。

参考文献

[1] Kauhanen ML,Korpelainen JT,Hiltunen P,et al.Poststroke de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cognitive imoairment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J].Stroke,1999;30(22):1875-80

[2] 周盛年,于会艳,刘黎青,等.脑卒中后抑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3):154

[3] 许南艳,江先娣.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随访研究[J].现代康复,2000;3(9):1330-1

[4] 蔡焯基.抑郁症-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0-5

[5] House A,Knapp P,Bamford J,et al.Mortality at 12 and 24 months after strok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t 1 month[J].Stroke,2001;32(6):696-701

[6]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6-379

[7] 中华医学会全国精神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100

[8] 王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1-253

[9] 孟家眉.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57

[10] Wityk RJ,Pessin Ms,Kaplan RF,et al.Serial assessment of acute stroke using NIH stroke scale.Stroke,1994,25(2):362

[11] 刘胡园,朱仁祥.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关系的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2):183

[12] 赵康仁,韩泰然.卒中后抑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