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实验方案

医学实验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医学实验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第1篇

1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应用过程与设计

1.1前期工作准备

为了有效鼓励学生从验证性实验过渡到探索性实验,对欲授课的一年级本科生进行了基本的科研知识讲座和培训,辅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普及基本的科研原则和科研设计方法。以学生书本上基础实验为例,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对探索性实验的兴趣和爱好。

1.2探索性实验模式的建立

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分组,每组人数为5-6人,推举组长一名。每组学生在给定的数个探索性课题项目中选择一个为自己的实验课题,作为最终欲解决的科学问题,根据此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提出课题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的初步结果[2,3]。在正式实验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开题报告,针对学生自主建立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教师从理论、实验可行性及安全等各方面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探索实验方案给出建议和修正,最终由学生选择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安排合适的实验时间进行正式实验。根据之前拟定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完全由学生自行完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在每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指导教师均应对其实验步骤、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进行检查和指导。

1.3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

实验完成后,每组学生完整记录实验的详细步骤,及相应的实验现象,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此过程由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实验结果,并与预期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实验失败,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探索性实验方案的改良,得到优化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影响学生自主分析和讨论,仅能在旁进行引导和监督。

2探索性实验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探索性实验课程在我校开展时间不长,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尚属于起步阶段,故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4,5]。

2.1实验方案设计阶段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科研思维能力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不夯实,且长期以来接受的是教师传授性的教学方式,缺乏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方案设计阶段出现了过度依赖教师和参考资料的问题。总的来说,实验目的不明确,理论知识不牢靠,实验方案缺乏可行性是此阶段最主要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对实验室的基本仪器设备不清楚,天马行空,缺乏基本的科研基础知识所致。

2.2实验操作阶段

探索性实验从本质上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需要针对陌生实验,自行设计整个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这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虽然实验前期,学生在组内,组间进行了多次讨论,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的细节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应急能力。但是学生面对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这不仅暴露出学生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缺失,也体现了学生主观能动能力不足,缺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的仔细观察和指导。

2.3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阶段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学生在探索性实验过程中失败结果较多,如何对这些不符合预期实验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很大程度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另外,学生由于缺乏较为严谨的实验思维,结果分析讨论的时候经常出现逻辑不清楚,不能就实验现象进行调理清楚的结果分析。

3结语

总之,探索性实验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精神、自主能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进一步通过实践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体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实践的精神。当然,由于实验条件限制,课程设置等因素,探索性实验尚不能在广泛推广,但是相信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探索性实验能不断完善发展,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实验操作素质。

参考文献:

[1]高上上.形成性评价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42-1044.

[2]朱林燕等.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51-52.

[3]潘娅.探索性实验教学在药剂学中的实践与成效[J].广州化工,2015,43(14):213-214.

[4]王槐高等.生理科学探索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和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744-745.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凝血检验;影响因素;对策;综合操作

凝血检验是对人体血功能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根据凝血功能强弱可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疾病隐患。但是,由于检验人员及检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凝血实验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进而误导了疾病治疗方案的实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凝血功能障碍诊治的60例患者资料。30例常规手术,5例血栓,10例肝病,15例门诊,对上述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仪器和试剂使用TS6000血凝分析仪和原厂配套试剂,由天津美德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2统计学处理对实验检测所得数据进行验证。

2结果

2.1影响凝血实验检测的因素分析根据实验室操作积累的经验,常见的影响血凝试验的因素包括:受检者状态、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抗凝剂的选择及使用、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的影响,和操作者技术的因素。本次统计如表1。

2.1.1个体状态当被检测者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凝血检测结果与标准值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是影响凝血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1]。例如,剧烈运动或月经期,可使纤溶活性增高。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凝血活性,降低纤溶活性等。

2.1.2标本采集在采集标准过程中未选用合适的器具,进而干扰了凝血指标的分析对比。应使用对凝血因子无激活作用的塑料制品或经硅化的玻璃器皿,且应配有塞子。因为普通玻璃容器可以激活凝血过程,引起血小板释放PF4。处理标本离心过程中切勿去除塞子,敞口试管可使血液中二氧化碳丢失,PH增高,使凝血酶原时间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结果延长。

2.1.3操作流程实验室人员进行凝血实验过程中,没有按照检验科工作标准程序操作,因人为因素操作失误而干扰了正确的实验结果。此外,实验中所得数据处理的结果不一致,与原先预期的数据方案不协调。

3讨论

3.1凝血检验的医学价值传统医疗方案偏向于资料的积累,多数参照过去凝血功能障碍治疗记录实施处理,这与现代医学研究发展是不相符的。新时期祖国医学对凝血检验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对于出血性疾病诊断医疗有了新的参考。从实际情况看,凝血检验的医学价值包括:

3.1.1指导医疗方案医疗事业不仅关系着社会群体的疾病医治效果,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各种疾病医疗工作存在的难点,必须要制定针对性的专业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2]。凝血检验是从事血液科类疾病研究的综合工作,经过前期大量的实验、检测、对比等环节,能够提高后期临床治疗的服务质量,尽快解决患者存在的异常症状。

3.1.2推动医疗创新医疗技术是解决患者疾病异常的重要措施,依赖于先进的医疗方案,才能为其提供最有效的临床处理方式。实验室是研究疾病医学机理的主要场所,许多微观病理学都是通过医学检验得出结果,并且适用于实际的病情诊断与处理。凝血实验检测对出血性疾病具有深度研究价值,微观上了解凝血功能障碍的规律特点,宏观上对具体疾病处理给予了相关的指导意见。

3.2完善凝血实验检测操作的标准程序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改革进步,对于早期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式有所改进,这些都是未来凝血功能障碍处理的重要参考。为了解决外界因素对凝血功能造成的破坏,应及时编制切实可行的实验检测标准程序,防止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不利影响。

3.2.1拟定方法所选用的实验检测方法要符合标准,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采取措施,认真执行好各项试验任务。理想的实验方法要求准确性和精密性较好,又简便快速适合常规应用。如测定纤维蛋白原的方法可归为四类:功能测定法、理化测定法、免疫学测定法,可结合实际要制定检验方案[3]。

3.2.2专业培训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多与凝血检测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其正确地完成任务。操作者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对实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技术熟练者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技术生疏者,应加强上岗培训,不断操练,由生变熟练,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4结论

社会健康普查报告显示,我国凝血功能障碍者的数量明显增加,每年约6.2%的幅度上升,这对于身体机能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危害。完善凝血实验检测工作是医疗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参照影响实验的相关因素,提出可靠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发全,李明芬.临床医学对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7期.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第3篇

doi:10.3969/j.issn.1006-9682.2011.12.042

摘 要: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机能实验室2011年在2009级临床医学、肿瘤专业6个大班612名大二本科生中实施设计性实验教学计划,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制定实验计划,拟定实验方案,共收到学生设计性实验方案27份;经现场多媒体答辩,专家教师评审团现场审核、提问、评分,选出其中8份在全年级实施,并以实验组为单位以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问卷调查显示:87%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同学老师的沟通能力及临床意识等诸多方面有较大的锻炼和提高。学生设计性实验教学活动还检验和历练了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深化和优化教学内容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医学机能学实验课;学生设计性实验;问卷

The investigation of designing experiment by students inmedicine functional experimental lesson

ChenYuan, LiYanan, ZhangLirong, ZhuWeiya, LiWeijiao, WangXiaoqing

(Medicine Functional Laboratory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iyuan College )

Abstract:The Functional Laboratory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iyuan College conducted a pilot program of experimental design from April to August 2011 involving 612 second year students. The students produced 27 original experimental designs, and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of these designs were made to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Of these, 8 design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practical func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and thes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by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is pilot program on the Haiyuan college campus. The questionnaire show: 87% students consider that the program of experimental design improved their abilities on practice, applying knowledge, analysis, solution and creativity. And inspected the teachers. It is significance to func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Functional Experiment; pilot program of experimental design; questionnaire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机能实验室2011年在2009级临床医学、肿瘤专业6个大班612名学生中实施“学生设计性实验教学计划”,前期由带教老师利用大课及实验课进行宣传动员,明确学生设计性实验课开设的目的、意义、要求,介绍海源学院机能实验室所能提供的仪器、设备、药品、动物等实验条件和能够利用的检测指标、检测方法; 对每个室的学生提出一个或两个问题,围绕问题组织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策划实验内容,拟定实验方案,做预实验,共收到设计性实验方案27份。方案签收后组织学生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现场多媒体答辩,答辩要求阐明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动物、手术路径、检测指标、分组治疗方案、临床意义等,答辩会聘请专家教授及机能实验室全体带教老师进行现场提问、审核、评分,按分数高低排序,选出8份水平较高、颇具特色、联系临床实际、有创新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在全年级正式实施。8个方案中有的是针对常规机能学实验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设计的,如“氯丙嗪增强小鼠对缺氧耐受达最佳效果的环境温度的实验研究”,力求寻找的答案是:腹腔注射氯丙嗪后的小鼠处于怎样范围的环境温度中才能在一个密闭的氧气有限的空间中达最长生存时间,同时要明显地长于常温同样实验条件下腹腔不注射氯丙嗪的小鼠;以保证实验的阳性率达90%以上。有的是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如“亚硝酸盐的中毒与解救”增设了红细胞显微镜观察、胃肠道形态学观察,肠系膜微循环观察和血压呼吸同步检测,和原实验相比,观测的视角更深更广、更贴近临床。有的实验则超出了现行教材范围,如“压力感受性反射对性低血压的影响”结合中老年人群临床特征,针对压力感受性反射对血压短时程调节特点,观察在压力感受性反射缺失情况下变化造成的低血压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目的在于解释压力感受性调节功能低下的临床意义和警示作用。有的实验设计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没被选中,但对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提高、补充、深化机能学理论教学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如“肾脏对血压长时程调节作用的实验观察”,肾脏钠水平衡功能紊乱系临床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肾脏钠水平衡调节对于血压的长时程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教科书中对此要求甚少,而主要介绍和要求的是压力感受性反射对血压的短时程调节作用,本次学生设计性实验中,一大班同学用结扎肾动脉,造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亢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导致家兔动脉血压长时程持续增高的实验结果,形象而有力地证明了肾脏在血压长时程调节中的统治性地位,可以作为机能学实验教材的重要储备。又如“抗哮喘药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比较”“Rh血型鉴定及在大学生中的分布调查”等设计方案,既是机能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又不乏重大的临床意义和一定程度的创新性,虽然最终因为实验设备和经费限制没有实施,但在查阅文献、制定方案、现场答辩以及预实验的过程中,设计者经历的考验和历练毫不逊色。此外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同学们还参与了部分教师硕士研究生课题。

期末我室在2009级临床肿瘤专业6个大班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含16个问题,80个选项,共收到答卷574份,主要调研学生对机能学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意见、批评和建议,问卷要求填写大班、小班和实验室,不填姓名,力求放松、真实。其中对机能实验课很感兴趣301人,感兴趣253人,不感兴趣13人,无所谓6人;认为机能实验课对学习和理解大课理论很有帮助287人,有帮助260人,帮助不大32人,没有帮助1人;认为综合机能实验对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有融会贯通作用491人,认为没有该作用7人;499名同学认为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开设学生设计性实验,32名同学认为没必要,40名同学表示无所谓;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学生设计性实验课使自己在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组织能力、与同学老师的沟通能力、答辩能力以及临床意识方面有较大锻炼和提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设计性实验最大的不同在于:

1、它超出了我校现行教材的范围,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根据现实的临床需求、联系重要的三理知识、在原有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教科书本的知识显然不够,必须多渠道查询相关资料,本次学生设计性实验查询各种期刊杂志、中英文五年制、七年制教材上百册,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拓宽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激发了探索的激情和对未知的好奇心。

2、打破了常规定制实验的局限,日常的机能实验教学已经定制化、标准化,从理论讲解、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到实验报告几乎都有标准答案,但设计性实验常常表现出浓重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同样的实验动物、同样的实验方法,不一样的实验结果,没有标准答案,怎样从多变的实验现象中,找出规律性,合理科学地解释实验现象,是一个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释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科研思维方法的构建过程。同时在这样的实验中针对实验现象的推理,往往会引发新的实验课题,因为推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3、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答辩、预实验、实验结果分析、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师生间产生了频繁的交流,这种交流除了答疑解惑,更多的是探讨,是思维方式的传承,是因材施教,这使彼此间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和信任。

4、学生设计性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领、组织作用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态度和平日的积淀,教师的不作为和不重视将导致学生对设计性实验教学活动的迷茫、冷漠甚至拒绝,最终无所收获。因此学生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还检验和锻炼了年轻的教师队伍,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培养了教师严谨的科研作风,是机能学实验课的重要组成和补充。

5、在学生设计性实验教学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师生面对面互动的答辩环节,代表自己小组发言的答辩人必须准确无误地阐述本组实验设计方案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较好地回答评审团的提问,才有可能进入下一步的实施环节;答辩的过程有效地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检验了教师的工作成效,并可通过专家的提问较好地完善实验方案,提升实验设计水准。答辩会开放透明,学生不仅必须参加自己大班的答辩会,还可参与其他大班的答辩会,可以自由对答辩方案甚至教师的发言提问,答辩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专家之间,教学人员与教学管理者之间搭建了一座信息与心灵相通的桥梁,增进彼此的了解,接受彼此的启发,对于高效高质地运行整个教学计划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真切地领悟到知识的力量和科学的魅力,激发出创新的渴望,感受着探索的艰辛和失败的无奈,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滋味。如果要问此次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意义,那么大多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经受的锻炼和某些方面能力的提高就是我们全体带教人员的无悔初衷。

参考文献

[1] 李金莲,杨静,张慧,等.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1008-1011

[2] 郑敏莉,胡晓枚,叶富守,等.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探讨[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77-578

[3]余琛琳,崔淑芳,汤球,等.《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32-735

[4]杨晓晓,赵学青,谭彩略,等.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准备工作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9):100-101

[5]刘重斌,杜友爱,龚永生,等.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79-80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第4篇

以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例,选取1~6班共359人,每30人为一组,每组推选3~4名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实验活动,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取“组长责任制”,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性实验课中要求各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理论课的知识点和实验室所提供的仪器设计本节课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及实验意义、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中请学生介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要求学生根据方案实施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能结合预防医学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进行案例讨论,并能利用实验室所提供试剂及仪器,判断疾病的病因,并提出预防方案,查阅并修改学生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教师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辅导答疑,并记录在册;对实验过程出现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对于高质量的实验报告鼓励形成。

教学效果评价

每学期实验课教学内容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抽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开设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必要性、实验内容的合理性、对任课老师的满意度、学生的个人收获等方面。65.39%的同学认为实验内容合理;91.65%的同学对指导老师表示满意(表1);36.76%的同学很喜欢开设综合性实验;49.02%的同学认为理论课和实验课联系紧密(表2)。在学生收获方面,大多数同学认为学会了用统计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用卫生学方法和临床医学知识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快速诊断和三级预防,以及如何撰写和。通过五年的实验教学改革,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发表了两篇省级期刊论文:《三种不同类型教室采光及照明的状况分析》和《新居装修后不同时期室内空气中TOVC含量的卫生学评价》[1,2],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成果。

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过于依赖参考文献的信息,没有独立思考问题,对知识点的运用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还有部分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相互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3]。有不少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表现为死板的照搬老师提供的信息完成设计性实验方案,更有甚者上交的作业将网上参考文献的内容抄写了一遍。还发现有些学生不独立完成实验内容,而且仿照他人的实验报告,少数个别同学既不查阅参考文献,也不亲自动手做实验,只等着同组的其他同学完成,坐享其成。纵观其他医学院校发现,实验教学资源缺乏,实验教学经费紧张也是实施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困难之一。

体会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对象的实验结果显示:将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法应用于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应用中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今后应注意加以改进。

【关键词】 设计性实验;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应用

我国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划中有明确的阐述: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于医学及护理相关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技能极其重要。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院校为各类课程开设了配套的实验教学,但实验教学多为传统验证性实验,该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职医学生的要求。

设计性实验是指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组间讨论或与教师商讨优化方案,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的探索性实验。[1]设计性实验给了学生创造的空间,设计的权利,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而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笔者于2014年尝试对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部分实验引入设计性实验模式,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选取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三年高护专业1-8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400人。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岁。

2、方法

(1)分组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择2014级三年高护专业学生,用单纯抽样法随机抽取200人,并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人,采用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对照组100人,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教学。对两组同学的年龄、入校成绩、入校后各科成绩进行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法实施办法。首先优化实验内容,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仍是微生物学实验课的重点,它可为学生今后面临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3]因此我们安排在前4次实验将基本实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实验教师在安排设计性课题,[4]对学生进行更为复杂的训练。在设计性实验实施环节,由学生自愿结合,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4人一组),进行实施。具体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设计实验方案,并分组讨论各自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最终确定实验方案。由实验室老师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 学生实施操作,记录每次实验的结果, 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求其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服从组长的安排,井然有序,组间与组内要相互协调得当,做到井然有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传统实验教学法实施办法 直接进行传统实验教学,即按讲授―示教―分组练习―总结四个环节进行实验教学。

3、考核[5]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测评,测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各占50%,共计100分。

4、问卷调查

要求实验组同学填写关于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法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于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法的满意率、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作用。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结果

1、两组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例〔n(%)〕

分组 人数 考核成绩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实验组 100

对照组 100 20(20) 64(64) 16(16) 0(0)

5(5) 52(52) 38(38) 5(5)

注:P

由表2可知实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2、学生对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法的评价(见表2)

表2 学生对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法的评价

项目 赞同人数 比例(%)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92 92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95 95

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90 90

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98 98

增加了学习压力 97 97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98 98

对于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法是否满意 95 95

对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改革后的方法较为喜欢,认为设计性实验教给了自己充分展示能力的平台,很好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从而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吸收基础专业知识。另外新实验教学的综合性、探索性、 启发性等特点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三、讨论

1、设计性实验模式教学法的优势

(1)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工作中能否做出成果,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科研思维能力,二是科研条件,三是机遇。其中以科研思维能力最为重要。科研思维能力强的人,即使科研条件较差,也可做出成果。相反,科研思维能力差的人,即使科研条件好,也可能做不出成果。而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学生要搜集、查阅各种资料,他们除了要学会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料及实验指导外,还要学习使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文献,通过了解、学习前人的实验方法,再结合现有的实验条件,亲自设计方案。整个过程使得学生接触完整的实验流程,对科学研究有了全面的了解,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发挥科研能力有很好指引作用。

(2)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设计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制定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一些不太懂的知识或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解决会阻止实验的下一个步骤,学生只有弄懂弄清楚每一个实验环节,每一个牵涉到的理论知识,才能保证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而在整个过程中,必然会促进学生对陌生知识的学习、讨论、消化等,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传统实验教学法容易僵化学生的思维,有误导学生实验只有一种做法之嫌。自主设计实验项目,提供创新和实践的空间。[6]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前期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不同的资料可能会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开阔了学生眼界的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另外学生将根据查阅的资料自己设计实验,并与教师的实验方法进行对比、讨论,让学生明白各类实验方法的优劣,清楚取舍各种实验方法的缘由,在不断优化实验技术的过程中,慢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设计性实验,全程需要学生自己操作、实践,是从认知、技能、思想与情感、意识与意志及心理体魄等各方面对人才应有素质的要求。[7]实验最后的成功必须建立在理论知识熟悉、实验技能熟练、实验技术过硬、经受得住实验失败的基础上。因此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就必须正确运用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这就发挥了学生自我督促的作用,从未有对老师督促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出现,最终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为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性实验教学法的不足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相应的科学素养。

但是由于学生底子差,论文撰写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所以教师对学生论文的撰写不能要求太高, 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学效果上较好,但却耗时费力,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教师也是如此,因此一方面需要学生与各科教师之间进行协调,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一方面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断提高自己解决临时问题的能力,最终才能使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搞好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致力于,以综合性研究型实验或科研课题的形式安排实验内容和顺序或压缩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课时的教学方式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8]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做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一定成果,但依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为此,我们会进一步探索,争取为高职教育改革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孙艳影.设计性实验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2)1816-1817.

[2] 王宁萍,周娅,王琦等.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6(1)45-46.

[3] 南旭莹,陈海敏,王江,等.加强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1(8)1278-1282.

[4] 杨淑凤,邓国英,刘欣.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杂志,2013(7)1454-1457.

[5] 张庆芳,迟乃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施[J].微生物学通报,2009(9)1432-1435.

[6] 马红梅.以学生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生物学杂志,2010(1)102-104.

[7] 姚谦峰,张荫.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23.

[8] 金叶飞,尹军霞,沈国娟.微生物学实验与科研课题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3)103-104.157.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机能学是在医学生理科学相关学科课程设置和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一门年轻学科。该课程不仅整合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三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还在继承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三门学科的知识,使之成为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强的实验课程。机能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强化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综合能力,使该专业的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建立一定的科研思路和科研设计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机能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周期长,内容多,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从多个环节入手提高其教学质量。

1 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机能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是指一段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实验的重复性练习及强化训练,使学生提高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由于缺少专门实验技能的强化练习,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不准确、不规范,导致实验器材易损坏及药品试剂的浪费或实验时间延长,甚至实验失败。

2 增加综合性实验比重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是通过实验着重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在选题的内容上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广度,就是题目的内容有综合性,使学生能获得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所谓深度,就是课题内容在某一方面具有探索性,使学生得以发挥其聪明才智。实践表明,凡深广度适当的题目,能充分调动学生从事实验的积极性,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1]。机能学综合实验将部分生理学、药理学的三学科的单项实验进行了综合性设计,使之能相互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及合理配置,删减重复性实验,减小单纯验证性实验,按人体系统机能设置综合性实验,即在一项实验中能观察到实验动物的生理变化、病理生理学变化和药物作用后的变化,大大加强了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提高了实验难度。

3 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探索性实验一方面根据已学的基础知识或近期将要学的知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实验研究项目,并利用图书馆及Internet网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和老师一起选题和设计实验方案。此类实验学生在选题、设计实验方案中,需查阅大量的文献,复量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也有助于学生真正体验到从立题、建立假说、实验设计、开题论证、实验实施、资料整理和统计学处理、分析和结论到撰写完成实验论文这一完整的步骤。学生积极性大为提高。

4 建立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是指按照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各种虚拟实验环境。虚拟实验一方面是课程实验内容的虚拟设置,学生通过虚拟操作,既可达到预习的目的,也可达到再学习练习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现有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验项目的虚拟设置,学生通过操作,可拓展知识面。与传统的实验相比,虚拟实验可以节约动物经费,降低实验教学成本,不受时间和动物客观条件的影响,并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成功率。作为机能实验的辅助教学手段,虚拟实验在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5 开放实验教学

开放实验教学是指在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医学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针对自身兴趣与特长,或在相关文献检索中发现、选择医学科学问题,并自行拟定研究方案,主动探索的教学活动方式。它是在机能实验方法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并以开放实验室为载体,以训练学生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定位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3]。实践证明,开放性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不同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较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寻找问题和拓展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增强了师生互动交流。

以上是对提高机能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对提高机能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笔者相信,只要机能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提高了,其学科特色和优势就能真正发挥出来,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的素质。

参考文献:

[1]何孝崇.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基础医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考核方法 生理学实验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生理学是医学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生理学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理学考核分为理论和实验考核两部分,其中实验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是20分,其中实验报告占50%,实验设计占25%,实验技能考核占25%,即分别是10分、5分和5分。现就这几年的生理学实验考核方法实践的效果进行总结。

1 实验考核内容

1.1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完成实验后对实验进行整理后的书面汇报。我们从学生进行的十几个实验内容中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撰写的实验内容及分值详见表1。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七部分,即题目、目的、材料、步骤、结果、讨论和结论。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实验动物要注明,其它简写或不写;(2)方法:简写;(3)结果:要求真实、可信,并用图形、表格或文字描述。如能用图形或表格表述清楚,就用图形或表格,必要时用文字简要地补充。用图形表示时,要求有图名、标注等。用表格表示时,要求使用三线表;(4)讨论:运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生理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讨论的内容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性强;(5)结论:用一两句话对整个实验进行高度的概括。

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标准:首先,书写格式是否完整、正确,其次看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再次看讨论是否有理有据和结论是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份实验报告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结果、讨论和结论这三部分,尤其是结果和讨论。撰写质量高的实验报告不仅书写格式和内容完整,而且结果真实、合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有理有据、前后联系、一气呵成,得出的结论不仅简单明了,而且能抓住关键点。

1.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实验设计是在实验课中穿插3次进行的,课堂上的总学时为12学时。第一次是实验设计讲座, 在开实验课后的第五周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讲授。实验设计讲座主要介绍“医学科研设计和学生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包括:(1)科学研究的意义;(2)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选题、文献的查阅和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4)论文撰写。讲座后,教师给出十几个难度适中,与生理学密切相关的题目,由学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设计。4~6个学生自由组合成一组,每组中的成员要分工协作并根据所学生理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查阅的文献资料在两周时间内写出初步设计方案。在初步的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带教教师互相探讨。第二次是实验设计讨论,由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初步设计方案。课堂上每组选出一个代表阐述本组的实验设计思路,然后由其他组及本组的学生进行评议,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最后由带教教师对每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终每个小组重新写出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方案包括:(1)实验题目;(2)立题依据;(3)实验对象;(4)实验材料;(5)实验方法;(6)实验步骤;(7)观察项目;(8)预期结果。学生完成后,再由带教教师从立题依据、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阅,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每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最后写出设计比较合理、可行性较好、逻辑性较强的实施方案,然后由实验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第三次是实验设计实施。根据实验实施方案由每组学生成员亲自完成整个实验,带教教师仅做辅导工作。根据做出的实验结果撰写出一份附有实验设计方案的最终实验报告,由带教教师根据课堂讨论情况和最终实验报告给出分数。

1.3 实验技能考核

实验技能考核是在本学期实验课结束后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考核内容包括两部分:(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主要考查学生标本是否制作完整、规范以及标本是否具有活性;(2)哺乳类动物的手术操作,主要从家兔的捉拿、麻醉与固定、神经与血管的分离、气管插管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考核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两位学生自由组合为一组,考核的内容抽签决定,考试时间是15分钟。实施时每班安排在两个实验室进行,每个实验室由三位教师监考,考核内容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学生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每项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是否准确、实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能正确辨认结果及是否在15分钟内完成等项目打分。

2 体会

生理学实验课的各种手术操作是临床医学操作的一个基础,掌握好生理学实验基本技能和方法是医学生以后临床工作的必备条件。与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比较,通过从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考核这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使得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自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验证,既磨练了学生的文字功底,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今后科研论文的撰写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实验设计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通过对实验考核方式的实践,发现从多个层次和不同侧面考核学生,并且考核内容始终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当中,不仅能较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而且更全面地反映教学效果,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也是高等教育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①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操作中的偶然性和教师评判的随机性、主观性等,但是,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实验技能的考核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②也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种体现。

注释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实验教学 学生 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26-01

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当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的思维。

1 引导学生自觉形成个性化的思维

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如果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医学免疫学知识,那么就会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的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2 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产生疑问的时候,才会去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记忆,完善学生的知识面。因此,作为医学免疫学教师应该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根据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来设置相应的问题,突出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此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启发。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去主动的思考问题,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来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实验方法,以此来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实验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完善。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所谓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运用唯物辨证法的基本法则,来完善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形成。目前,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理论和结论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解释,但是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医学免疫学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作为医学免疫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去发现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权威和教科书,使他们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

4 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

灵感主要来源于生活,想要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出发。因此,作为医学免疫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相应的问题和例题来启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启发,并且教师不应该急于向学生提供思路和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大胆,有意识的判断正确的结果,不论学生所寻找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从而有效的完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灵感思维。

5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由于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科学的实验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完善学生的能力,对于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和容易发生的失误以及安全等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牢记,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要把方案在实验前交教师审阅,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纠正某些实验方案的错误,提出某些实验方案的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不但可以加强实验操作过程的正确性,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实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失败中找原因,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教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景之中,让学生亲自探求新知识,可以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任学生和尊重学生,并且不断的改进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养成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创新能力的人才。

6 注意各学科的交叉,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方法

由于医学各个学科都存在相互联系的情况,如果把任何一门学科独立来看,都会使学生在理解上出现问题,很难真正的理解医学免疫学知识。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做好各学科的交叉学习,才可以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理解能力得以完善,获取更多的免疫学知识。例如当遇到学生较难理解的医学免疫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分析问题所在,以此来使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掌握医学免疫学的知识。除此之外,当学生对所学的医学免疫学知识模糊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这样才可以在进行医学免疫学实验的时候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当医学免疫学实验中,出现和临床知识相关话题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进行重点的讲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面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首先应该探索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并且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有效的调动。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觉形成个性化的思维,以及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意各学科的交叉,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希君,田飞,姚旌旗.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126-128.

[2]熊平源,王强,郭凯文,等.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122-126.

[3]石琳熙,李云涛,宝福凯,庞文毅.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哲学思维的培养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