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0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按照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0~34岁,平均为(26.31±4.57)岁,其中26例分娩男婴,27例分娩女婴;护理组产妇年龄为22~33岁,平均为(26.54±4.68)岁,其中28例分娩男婴,25例分娩女婴。观察组和护理组产妇上述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检查和护理。护理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为:向孕妇讲解相关分娩和妊娠的知识,使其了解分娩的过程中,同时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等进行讲解,减轻产妇因不了解所引起的恐惧。向孕产妇进行积极的鼓励,在对孕妇进行产前教育的过程中,使其正确认识自己身份的转变,逐渐使孕妇接受自己所面临的责任,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迎接宝宝的出生,同时向其介绍正确照看婴儿的方式,使其建立成为优秀母亲的信心。指导孕妇在产前进行适当锻炼,多散步,听轻音乐等,有助于产妇的分娩和心情的放松。对产妇进行重男轻女的家庭教育,多宣传男女都一样,男女平等的相关知识,减轻产妇由于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所造成的精神负担。鼓励产妇积极与家人进行交流,同时向已经生产的朋友多聊天,学习一些经验,提高带娃的信心。丈夫应多陪伴孕妇,平时多交流,为迎接宝宝的出生迎接良好的氛围。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3]对比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评分≥80分表示满意,评分60~80分表示一般,评分<6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组中37例满意,15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中21例满意,24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5.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产妇HAMD评分和SD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产妇评分均显著

3讨论

产后抑郁是目前产妇临床上常见精神障碍疾病。主要是由于女性在妊娠期和分娩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均比较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各方面的干扰,引绪不稳定等情况,表现为烦躁、爱哭、失眠、嗜睡、精神不集中等情况,严重者甚至有自杀、自残等行为,不见对产妇精神有影响,同时对其家庭及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困扰。因此,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在妊娠期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而缓解产妇的不安、压抑等情绪[4]。通过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通过家属的配合,鼓励产妇,开导产妇,确保产妇在分娩前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待产环境[5]。同时积极向产妇介绍相关分娩的知识,减轻产妇由于知识欠缺所引发的恐慌。同时保障产妇在待产前的心情舒畅,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有效的减少产妇不良情绪的发生。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6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表明,对产妇实施孕期心理教育联合护理干预的护理组产妇产后HAMD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蒋桂军 单位: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周到,邵霞.初产妇孕期心理健康教育对产科预后影响的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5(1):35-36.

[2]陈颖.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74-175,178.

[3]姜莹,葛璐,车浩流,等.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1):2528-2534.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第2篇

摘要:大量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喂养方式同时是构成优生的重要条件,继而,母乳喂养已经不单是家庭事务,同样也是公共事务。本文在对母乳喂养的现状和原因及情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哺喂过程不仅是对母子双方身体和心理都有益处,同时也是一种母爱经历建构的过程,这对大力倡导母乳喂养的哺喂方式提供了积极意义。

关键词:母乳喂养;情感;母爱建构

一、 当今母乳喂养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母乳喂养时间是到婴儿6个月,并在6个月后添加适当辅食继续母乳喂养直到两岁。[1]对于母乳喂养现状的研究集中在临床科学和妇产医学等方面的医学研究,主要的研究议题在于母乳喂养的方式及其优势等。对于现状趋势的研究,如在林万枝的研究中显示了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我国婴儿0~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农村占30.3%,城市仅为15.8%,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确定的喂养率目标为50%;世界银行的数据更明显地体现我国母乳喂养的下降走势:1998年中国6个月以内婴儿的完全母乳喂养率为67%,到2008年此数据仅为27.6%。10年间快速下降了近40%。[2]这基本表明我国的母乳喂养率还是相对较低并呈下降趋势。

二、 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原因

关于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原因也有学者做了相关统计研究,如中国大城市母亲不用母乳喂养或停止母乳喂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母乳量不足。[3]齐亚强等人的研究显示,性别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女性在哺未阶段的时间长短及家庭对子女的照料和养育。[4]更多研究表明,如在茅倬彦等的研究中阐释了中国婴儿母乳喂养率较低的现状会对中国的人口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和挑战,以及女职工在维护自身母乳喂养权益的时候,会面临怎样的困难,研究通过梳理与母乳喂养相关的权益保障法律,分析得出法律保障的确实是母乳喂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5]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母乳代用品的销售模式和科学喂养知识的缺失是母乳喂养率降低重要原因。[6]

三、 母乳喂养的情感思考

有研究表明,在母亲哺乳时,双方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会产生反应,并且相互影响,产生相对的意识。[7]而在郭淑琴等的研究当中,在婴儿早期,人工喂养难以为建立母婴之间的感情联结,代替母乳哺喂,但人工喂养的方式同样也为婴儿带来关心和爱护,母亲因为未能亲自哺乳而对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敏感和珍视,哺乳时母婴通过这一哺喂方式所引起的感情反应是母婴依恋关系建立的良好基础,研究突出了母婴这种生物―社会联结中的社会因素影响。[8]张玲等对黑龙江哈尔滨市某社区189不同喂养方式的产后母亲进行的测试和调查显示,母乳喂养不仅对婴儿身心健康有益同时也对产后哺乳期女性有较积极的意义和健康的保护作用。[9]母乳喂养时通过皮肤的接触,可以增进母子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儿童将来的情感发展。[10]

以上研究都表明母乳喂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婴儿的身心发育,同时缓解女性的产后压力,减少相关疾病的患病的风险,带来积极的情绪反应等一系列的益处,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哺喂过程中的呼吸、抚摸、凝神等都会产生一种“母爱建构”过程,母性之爱是尤其复杂性的,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完善着“母亲”角色的扮演,这个过程母亲表现出的“母爱”不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私爱”,而是一种处于家庭全部的关怀和力量,即母乳喂养在家庭情感方面对婴儿和母亲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四、 对策及建议

讨论了母乳喂养的现阶段状况和其下降原因及母乳喂养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之后,就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深入的思考:如何将母乳喂养落到实处、推而广之?这是值得女性研究和女性基层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切的问题。

首先,要在相关的妇女团体机构积极宣传和倡导母乳喂养的生理优势和社会情感建设发展,从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着手改善国家人口质量,再到每个家庭,从点滴入手积极创造和谐、和睦家庭;其次,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基层母婴保健的设施,增加单位企业及公共场所的哺乳室,有效配置资源,适地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并为妇女提高有保障的哺乳时间,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完善对于母乳喂养的支持;第三,要对女性进行哺喂方面的相关技能和知识经验的传播工作,专业的培养会给予母亲更大的决心坚持母乳喂养,让妇女得到鼓励和随时的咨询,减少女性在哺育过程中的压力和阻碍。母乳是两个生命的交织过程,是带有情感互联和母爱建构的隐喻的,这个过程产生着强烈的母职意识,这是一种本体意义和价值的体现,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因素。(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尹岩,让母乳成为孩子来到世界上尝到的第一种味道[J],中国食品报,2013年2月26日,第001版

[2]林万枝,母乳喂养,要倡导更要有支持系统[J],中国人口报,2014年5月20日,第J01版

[3]程建华,王建梅,高建荣,中国四城市母乳喂养情况[J],中国国情国力,1994年8月,第8期,第42-43页

[4]齐亚强,牛建林,现阶段完全母乳喂养的性别差异研究[J],南方人口,2009年第二期,第24卷,第1-8页

[5]茅倬彦,庞天琪,陈蓉,关于中国女职工母乳喂养权益保障的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1月,第一期,第27-32页

[6]林万枝,母乳喂养,要倡导更要有支持系统[J],中国人口报,2014年5月20日,第J01版

[7]小林登:《临床妇女产科》[M],母亲喂养与母子相互作用,1981年版

[8]郭淑琴,孟昭兰,林京辉,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婴儿的心理一社会行为观察实验[J],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第06期,第44-46页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第3篇

员工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之一。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型企业是企业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是实现高绩效表现、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力保证。创建健康型企业,必须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员工关系,推行员工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减轻员工的职场压力,为员工提供灵活人性化的工作制度。

创建健康型企业是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金融危机来临时,裁减员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手段。但是裁员手段很短视,带来的后遗症显而易见。裁员的副作用,除了使企业在危机之后将面临重新吸引人才的困难以外,裁员还将对被裁员工和留存员工的心理、士气和企业文化产生不良影响。员工普遍产生不安全感、恐惧感、挫折感,甚至不公平感和被出卖感,继而产生悲伤、压抑乃至怨恨情绪。研究表明,公司每裁减1%的员工,就会遭遇比平时高出5.2%的员工流失率,相对于不裁员的公司,裁员的公司裁得越多、离职的也越多。裁员使员工遭受心理创伤,使企业文化承受激荡,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信任与忠诚危机。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2010年10月的研究报告表明:79%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金融危机给员工士气带来了负面乃至极其负面的影响。其后果是,不仅企业在人才数量的供给方面出现了问题,企业的竞争力和业绩表现也被减弱。

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保证人才供给、重塑雇主品牌的人力资源战略性指导思想。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优秀企业普遍采取了两大人力资源战略举措,一是培养内部的人才竞争力,保证企业拥有绵延不断的人才供给;二是重塑雇主品牌,建立健康的员工关系。原SHRM理事会主席、原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Libby Sartain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也是至高无上的宗旨即是,保证企业能够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哈佛商学院Michael Beer博士认为,雇主品牌与企业产品、服务品牌同样重要,需要努力创建和维护,才能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一致,保证企业成为高承诺、高绩效(high commitment and high performance HCHP)企业。

创建健康型企业必须建立员工多元文化

员工关系的范畴不仅包括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包括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它贯穿和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录用、配置、激励、培养、终止劳动关系等一切雇佣劳动过程之中。什么样的员工关系决定企业内员工产生什么样的工作行为表现、企业获得什么样的业绩成果,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状况。

良好的员工关系需要一个包容和谐的员工多元化文化。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对员工多元化文化的定义是:“尊重员工在个性、年龄、种族、性别、宗教、教育、社会经济、工作方式等方面以及其他职场维度上的差异性、具有包容性的企业文化”。

多元化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感受到如大家庭般的人情温暖和互助精神。员工在正确认识到自身与别人的自然差异的同时,能够更多地看到他人的优势和优点,能够尊重人才的差异性。员工多元化文化如海纳百川,能够实现团队凝聚力、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使创新能力能够在尊重个性、尊重特长的多元文化氛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美国,由于企业解决种族和性别歧视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使得全美国每年损失平均达一亿美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律师费用和时间成本。践行员工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将有助干提高尊重不同背景员工的意识、杜绝歧视员工现象,提高企业防范和规避劳动法律风险的能力,降低法律成本,提升企业的公共形象。

当前我国企业推行员工多元化文化存在着几大问题。首先是对于多元化的狭隘理解。由于员工多元化概念源自于美国,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此概念仅仅适用于移民数量大、种族多元的大熔炉般的美国。事实上,员工多元化的概念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定义,已经扩展到员工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社会网络、工作经验等非自然属性的特征。新世纪的员工队伍拥有多样化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知识技能、思维模式以及不同的性别、年龄、籍贯、国籍等。要建立员工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必须从根本上尊重每一个员工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特性,认识到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能动性,进而发挥多元群体的聚合能量。

第二个问题是对产生员工多元化的现实环境认识不足、分析不到位。目前我国劳动力队伍结构呈现出新的特征,员工队伍的多元状况存在几个特点。一是多个年龄段的员工在职场上并肩工作。“80后”、“90后”成为职场生力军的同时,他们前辈的实际退休年龄却延后了。每一个年龄段的员工具有他们独特的世界观、择业观念、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同上辈相比,年轻一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影响,受到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和社交媒介的影响,受到加速的全球化进程的影响。有调查表明,他们在择业时,更加看重工作生活平衡,愿意在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而不是等到退休之后。他们看重对于工作的自主与主宰程度,不愿意受等级森严的管理体系的束缚。他们看重随时(包括上班时)与其社会群体保持联系(比如通过QQ和手机)、看重工作设备和环境的现代化程度等。

二是城市劳动力(城市工)和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在职场上并肩工作劳动。当前社会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社会待遇、就业雇佣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是非常积极与关键的一方面。企业对帮助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人群,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条件。这不仅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建立包容多元企业文化的必要内容和良机。企业如今面临许多实际课题,诸如如何加强城市工与农民工之间的沟通,无论是工作时还是在业余时间;如何建立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如何对这两个群体之间的隐性或凸显的矛盾进行预测、预防和处理;如何让农民工感受到与城市工的平等对待,避免被边缘化的感受等。企业在这些方面将大有可为。

三是中国员工与外籍员工在职场上并肩工作劳动。可以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将是来自全球任何地方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前来中国工作的外籍员工不计其数,多是在外资企业工作。此外,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开始面临如何管理在海外聘用的几十万外籍员工、如何让中外员工相互融合的现实问题。

当前企业推行员工多元化文化存在的第三大问题是大多数企业在具体实施方面还缺乏经验。比如,需要企业树 立员工多元并存和发展的理念,在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队伍中培养推崇员工多元化的全球化思维,即培养在全球化的挑战面前如何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不以狭隘单一的立场出发,而是以包容的心态与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能够与自己文化、教育等背景迥异的员工共处。在将员工多元化视为创建健康型企业整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整合方面,在团队培养、团队管理和发挥团队的聚合力方面,许多企业尚缺乏有效的培训手段和管理工具,尚未制定具体政策和制度。可以预见,推行员工多元文化,创建健康型企业,发展空间还很巨大。

创建健康型企业必须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

健康型企业不仅力争创造上佳的财务业绩,更要关注员工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营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并不仅仅关乎员工自己的事情。在美国,同工作压力相关的心理疾病、酒精成瘾等行为健康问题所引起的雇员误工,每年给企业带来损失共约2.17亿美元,非直接的损失估计达千亿美元。压力研究表明,54%员工缺勤是由于员工承受职业压力引起的。研究还表明,工作满意度低的员工其心理健康程度也低。

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员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职场压力,他们关心社会经济的起伏跌宕,关注就业整体形势,担心职业前途多舛。影响员工关系的企业行为往往会激发员工的一系列心理分析活动,分析对自身有何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进而决定提供怎样的工作行为乃至考虑去留问题。吸引和留住员工的动力不再只是高额薪水、奖金和漂亮的职位名称,当代的多元化员工队伍更加注重企业能否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能否平衡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关系。

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一直在加强提高员工健康水平的工作。改变员工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习惯,使之更有利于生理和心理健康,是这些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他们考虑如何减少个人行为中包括作息、锻炼、饮食、婴儿哺乳等方面的健康风险因素,从而降低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医疗费用,降低误工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实施了专门的员工健康项目,普及医疗健康保险的知识,开展面对面行为健康咨询,协助疾病预防;提供员工援助项目(EAP),设立援助热线,让员工有机会倾诉心声、排解郁闷、寻求健康答案等。他们还提供时间管理、自信行为、大脑及身体放松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减少心理压力,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许多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例如美国普渡大学2004年共支出130万美元用于员工的抑郁症防治。

企业还应当关注缓解职场压力的各种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并非只有流水线上的员工才能感受到工作枯燥的压力,知识型、技术型和在管理岗位上的员工也会感受到工作的巨大压力,区别可能是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美国思想家Dan Pink认为,知识型、技术型和在管理岗位上的员工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自和决定权,从事的工作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直接或间接对社会产生贡献和影响。企业从这些方面考虑并采取措施,可以帮助员工减轻工作压力。

解决职场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作生活平衡(work/iffe balance)。国际律师协会(IBA)2011年2月的对全球200多家跨国公司进行的调研结果表明,未来--10年里,加速的全球化进程和劳动就业的法制化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首要十大问题之一,而员工的工作平衡问题位列十大问题之第二位。所谓工作生活平衡,即是让员工在敬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兼顾家庭和个人的最佳生活状态,从而能够可持续地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谈到工作生活平衡,通常人们误以为只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休息娱乐时间足矣。其实,工作生活平衡的关键是要有效地掌控员工在什么时候工作、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工作。灵活的工作方式将是工作生活平衡领域的+极其重要的突破口。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仔细分析员工的生理、心理、职业发展、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建立更为灵活的工作制度则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在跨国企业内,最为普遍的工作生活平衡项目是员工的远程距离办公(telecommutillg)。更多公司也开始容许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哺乳婴儿、照看幼儿、为员工提供健身场地、员工灵活决定上下班时间等。美国一些高科技公司已不再严格规定员工享受年假的天数。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第4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对策

妇产科接受治疗的群体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妇产科是所有临床科室中安全隐患重、医疗纠纷多和治疗工作复杂的科室。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允许以外的机体、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死亡。产科的护理工作关系着婴儿和产妇的直接健康,因此,为了保证婴儿和产妇的健康,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产科室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4000例产妇临床资料,年龄16-45,平均26岁.

1.2 方法

仔细分析40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观照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2 结果

在40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共计出现4例医疗事故,占护理总数的0.003%。在导致医疗差错的不安全因素中。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主要三个方面,见表1。

3 讨论

3.1 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3.1.1 护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淡薄,文书书写不规范

在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刻意地忽视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隐患和危机因素。在文书的书写上,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并不明显,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没有及时地反应在文书上,权责的不明显也直接导致护理过程的不安全[1]。

3.1.2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扎实

妇产科是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一项工作。有些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前,没有重视母胎出现的不良先兆以及新生儿病情,专业知识缺乏所导致的孕妇胎膜早破,处理不当甚至引起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新生儿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在孕妇分娩时,对产钳的操作违规,致使会阴重度撕裂,导致孕妇产后出血。护理人员在对一些新生儿和高危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全面掌握产妇的分娩记录单、产程图、新生儿出生记录单和新生儿出生24h出生记录表等临床资料,为医师的诊治提供精准的临床资料。医护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会给平常的临床护理与常给的治疗带来障碍,给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3.1.3 安全监管力度的缺乏,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主要指的是操作规范和护理制度的不完善。我院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较为完善,这与我院严格执行了药品的安全管理,遵守了药品的管理操作规则有关,做到了防微杜渐,为患者获得了最佳治疗时机。

3.1.4 患者自身因素

妇产科中的患者基本上都是特殊群体,产后虚弱和高危的产妇,受到医疗技术的限制,在生理和心理状态上会发生剧烈敏感的变化。护理过程中,如果忽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也会导致护理过程中缓则心理因素的不安全因素增加。

3.2 减少不安全因素的相关对策

3.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文书书写

法律规范护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应当用法律手段去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维护患者双方的合法权利。在全院组织合理的普法教育讲座,强化依法行医的观念。在文书的书写上,护理人员必须以严谨、规范、准确与及时的态度认真仔细地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医生的治疗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为医疗事故提供事故的举证[3]。

3.2.2 强化专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培养敬业精神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主要是针对对医护人员的用药、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培训,让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每种药的用法、禁忌与用量。掌握每种医疗器械的操作流程,让患者在被护理的过程中不受器械和药物的损伤。医护人员应该本着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负责的态度,认真执行护理的基本守则,确保安全和质量。

3.2.3 加强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安全护理的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组织定期的考核与培训。强化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制定严格的护理体系标准。严格管理中查对制度,认真执行有关操作,减少安全隐患。

3.2.4 转变服务理念,实现人性化管理

医护人员应树立主动超前的医护理念,培养自身在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可信度。用亲切、有原则、有情感的语言和患者进行沟通,利用自身精湛的妇产科护理知识,为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服务。

4 小结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必须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与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为病患提供生命健康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键.妇产科涉及的医疗护理安全问题与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7):28-30.

[2]贾太萍.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04):79-80.

[3]孙迎春压娜.常见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4(06),42-46.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意识;偏差分析

收稿日期:2007―12―08

作者简介:薛亚萍(1963―),女,汉族,江苏省无锡人,江南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学士,主要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

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婴儿时开始能够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学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与要求;幼儿时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并能对自己的某些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小学生时自我意识的范围扩大,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学校、社会的一员,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青少年时由于身心发生了剧变,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迫切希望了解自己,自觉塑造自己的形象。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思维较片面、偏激,其自我意识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一、青少年自我意识偏差的分析

(一) 高估自己

由于思维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已不再盲目地听从成人的评价,而是能独立地评价自己。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评价逐渐趋于自觉、全面、客观。但是也有一些青少年过高估计自己,夸大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觉事事、处处比别人强,这样的人缺乏自知自明。

(二)自卑

自卑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一般而言,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曾有过己不如人的感受,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是正常的心理。但有些学生过度自卑,对自己认识不足、评价过低,只盯着自己的缺点、短处,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轻视、否定自己,这样的人缺乏积极性。

(三)自我中心

青少年是自我意识发展十分强烈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强烈地关注自我,常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认识、评价世界和人生并做出行动,形成自己的观念,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实现自身价值。这些是青少年自我意识日渐完善的表现。但有些青少年表现出了过分的自我中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常以老大自居,目空一切、颐指气使,喜欢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追逐名利。这类人容易引起别人的讨厌,陷入人际矛盾冲突之中,容易遭遇挫折。

(四)逆反

独立意向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之一,大多数青少年表现出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独立的人格,这些是其独立意向成熟的体现。但少数青少年的独立意向不成熟,形成了逆反心理。他们把独立理解为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万事不求人,其结果是青少年拒绝正当的教育要求,违反校规校纪,产生过激行为。

(五)放纵

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开始变外部控制为自我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自觉控制、调节自己的言行、情绪,接受纪律的约束。但青少年的情绪易感性强,容易冲动,看问题偏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约束自己的消极行为,在某些行为方面放纵自己,如早恋甚至发生。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偏差的调节与完善策略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偏差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内因,所以偏差的克服和矫正,对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指导青少年正确认知自我

1.从人看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个体正是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评价中,从认识他人、与他人比较来反观自己,了解、认识自己的。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最初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人评价的影响,父母、老师、同伴等对个体的看法、态度、评价都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要引导青少年注意扩大活动范围,与更多的人接触、交往,以便能从不同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中来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能力也是在认识、评价别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认识、评价他人的言行过程中逐步学会认识、评价自己。所以,要引导青少年在对他人进行正确评价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建立比较对象,主动与自己条件相似的人进行比较,以不断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促进自我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2.从我看我

即通过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考察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评价自我。客观地剖析自己的内心活动和言行,有助于修正、完善自我认知。所以要引导青少年定期对自己的内心活动、言行作深入、客观地分析,形成自我剖析和反省的习惯。既要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又要能正视、改正自己的短处、缺点。要避免以一时一事作为衡量自我的标准,成功时不要夜郎自大,失败时也不要妄自菲薄,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激发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卑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在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所以矫正青少年自我体验的偏差,就要激发其适度的自尊心和自信性。

1.调整自我期望值

自我期望水平是自我成功和失败的个人标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取决于个人的期望水平。青少年富于幻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很高,甚至脱离现实,为此容易遭遇挫折。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坎坷往往估计不足,对自身能力、知识经验等缺乏全面认识,一旦遇挫折,极容易悲观绝望,丧失信心。所以,青少年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使期望值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经过自身努力使可以实现的,从而产生自豪感、自尊感和自信心。

2.获得成功体验

自信来源于个人成功的体验。成功产生的愉悦感驱使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对自己充满信心。所以,要使过度自卑的青少年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至关重要。要帮助青少年了解并发挥自己所长,选择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特长的活动,以自己的优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

3.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

要善于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相互理解与信任,彼此尊重与关心,这种和谐的环境氛围无疑有利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培养与激发。所以,除了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关心、信任、理解学生外,还要教育学生也要做到能够理解、尊重、信任、关心他人。

(三)增强青少年自我调控的能力

逆反、放纵、自我中心是青少年在自我调控方面表现出来的偏差,是他们缺乏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反映。指导青少年进行自我调控,加强自我修养是青少年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

1.加强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

个体通过不断的反省自己,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一方面通过自我监督,来克制、约束自我,服从既定目标;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教育,按社会要求对自我自觉实施教育,以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积极统一,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

2.有效进行自我调节

让青少年掌握自我调节的科学方法:补偿、宣泄、疏导、升华、积极的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等等,有效调节由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不因一时的挫折而高度自卑或拒绝接受自我,维持心理平衡,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使自我意识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3.科学实施自我管理

让青少年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成人首先要教给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具体方法,如怎样确定自我行动的目标、计划,怎样与干扰作斗争,怎样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等等。其次要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管理,因为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所以,自我管理的具体要求、进度等允许有差别。

(四)激励青少年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我

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塑造,以达到自我完善、超越自我的境界,是健全自我意识的最高目标。因此,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一课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塑造。自我修养、自我塑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做到行与知并重。在行动时要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行动之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自我完善是个人成为一个独特、最好的自我的过程。自我超越是从个人的小我走向社会的大我,从昨天的我走向今天的我、明天的我,珍惜现有的自我,追求更好的自我,不断塑造新的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青少年要完善和超越自我,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参考资料: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6.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3.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第6篇

首先从幼儿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个性培养等方面剖析这种传统做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在幼儿教育中应具有的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提出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民主、宽容的就餐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幼儿园,常常可以听到都是这样善意的提醒:“你怎么还说呀?”、“你聊上了是不是?”、“好好吃,别说话”……膳食活动中幼儿保持安静,不说话是指幼儿园的纪律。许多老师、家长十分认同。一些幼教专著也认为幼儿吃饭不专心“偶有不慎,呼吸不得法,在吞咽中就会发生厌食”。吃饭不说话还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春秋时期,孔子指出君子“食不语”,南宋朱熹批注此句时,提到边吃边谈恐怕对呼吸器官有害。除了被视为传统美德、有益于健康外,也有益于幼儿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曾听到一个幼儿老师说:“让孩子边吃边玩一个小时也吃不完。”吃饭不说话,有利于加快进食速度。教师可以及时将用过的餐具给食堂送去,不耽误食堂员工的工作,教师也可以及时地让幼儿做好午睡的准备,不耽误教师的换班。由此,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幼儿园的这一项保育制度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对长期贯彻的规定重新修正。说话问题与幼儿的健康发展有何种深层的关系?对健康的标准的理解是关键。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推而知之,在幼儿园中要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却又十分稚嫩,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各种兴奋灶相互影响,相互抑制,出现兴奋灶的弱化。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注意细嚼慢咽”等等。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运用较低的记忆能力记住相当数量的规矩,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这势必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另外,从生理解剖特点来看,神经系统调节反应的区域与消化腺的区域都在下丘脑中位,凡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一切因素都能影响食欲,其中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教师对吃得慢的幼儿的催促(事实上,就餐一开始教师就不断地对所有孩子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地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甚至会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反感、恐惧、紧张,造成食欲不振、厌食、畏食。

对比一下,美国幼儿园孩子们的用食环境十分宽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座位,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孩子们很愿意告诉大家他吃的是什么,也很喜欢讨论饭桌之外的话题,如《忍者神龟》或是同爸爸妈妈上哪儿玩了,等等。老师也同小朋友坐在一起边聊边吃,只是在幼儿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如将大块的三明治或奶酷切小,剥水果皮等,颇有成年人工作午餐的气氛。孩子们吃饭十分愉快,吃不完的孩子也不会受到催促。而在中国老师们忙个不停,为每个孩子盛饭菜,并注意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说话。然而让幼儿专心吃饭还是让老师大为伤神。在观察中,仍有些幼儿不吃饭或是吃了半天了也没有吃几口。有些保育员为了让幼儿把饭菜都吃完,就给幼儿塞饭,往往没等幼儿咽下便一口接一口地喂,幼儿的嘴鼓鼓的,嚼也嚼不动,有的甚至出现呕吐现象。是美国的饭菜香吗?中国幼儿园食堂的精美饭食比起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幼儿食物十分简单。宽松的进食环境使美国幼儿吃得更愉快。然而这又与我国传统和幼儿园中的“吃饭说话易呛食,不利于专心吃饭”的告诫大相径庭。中国幼儿的咽食能力、呼吸能力比美国幼儿差吗?在观察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有老师的督促,幼儿之间仍进行着悄悄话,“吃完了,我去看《小蝌蚪找妈妈》。”“那我跟你一起去看好吗?”发生呛食的幼儿很少。在家庭中幼儿也不免与父母在饭桌上谈话。种种迹象表明幼儿说话与吃饭不专心呛食没有密切的关联。而幼儿在吃饭不许说话的要求下引起的对吃饭活动的反感、厌食、畏食、食欲不振却值得我们关注。

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有说话的兴趣,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着说话的乐趣,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环境总有摸一摸、动一动、说一说的欲望;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大于抑制的特点,幼儿不能十分安静地坐着吃饭。长期以来,对此项纪律的维护给幼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即在教师管理下能较好地要求去做,如碰巧其他老师同该老师说话,幼儿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表现出异常兴奋。如果老师不在或是管理松懈时,他们还常伴有攻击性或发泄行为的产生。进食中,幼儿紧紧地并排坐着,在老师的监督下,幼儿之间的“小摩擦”仅仅表现为瞪一眼或是不理睬,如果老师有所松懈,特别是忙着给一些幼儿喂饭时,孩子们就便有机可乘,大声说笑、指责、踢闹,有些大孩子则凭借力量“强占”更大的桌面或欺负小孩子。

其次,不利于幼儿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生活的8个小时中,由教师控制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共同进餐活动中,小朋友们被要求“自己管好自己,自己吃好自己的饭”,幼儿之间极少能够交流,其中“听话”、守本分的幼儿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全班幼儿学习的榜样。这不仅强化了“乖”孩子的行为,而且使其他幼儿为了取悦老师纷纷模仿:不说话加快吃饭的速度,自我封闭式的进食环境,使幼儿特别是缺少伙伴的幼儿,再次失去了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机会。

再次,易造成教育者于被教育者的对立,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幼儿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了发展主体、完善主体的进程。4至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有十分强烈的主体意识,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想说话,想用语言来表达意愿是其重要的表现。教师屡次强令禁止“快吃,还聊哪?”、“你吃不完了?”,给幼儿心理造成相当大的精神负担,产生厌恶甚至逆反心理,并在其他活动中发泄出来,幼儿变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或是公然违抗。作为被影响者的幼儿,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必有意无意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等。长此以往,最终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最后,易使幼儿情绪低落,消极被动,处处依赖成人,缺乏活动的兴趣,思维求同性高,有从众心理倾向。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保护有加,生怕幼儿受到伤害。如吃鱼,教师要挑鱼刺;吃饭时,老师要主动添饭加汤;吃得慢的,教师便会亲自喂饭。幼儿无须解决活动中的一切困难,甚至在困难未出现前,教师已将之化解。幼儿之间无须互相学习,交流吃饭的心得。在家里更是如此,家长或许是害怕幼儿吃不来,或是幼儿吃得慢焦躁不安,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多数幼儿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吃完饭。幼儿没有自我服务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处处依赖成人。在严格的膳食制度下,幼儿如同被人操作的木偶,没有了吃饭的兴趣,不能享受到进步的愉快。为了避免惩罚与责备,严格遵守着各式各样的规矩。幼儿被人为地剥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变得胆怯、退缩,缺乏创造性。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也正是幼教事业如此受到世人重视的根本原因。幼儿园里,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小班开始就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吃饭不说话,保持安静就是其中之一。在进食期间,幼儿只有一件事可做--专心吃饭。而这种习惯是否因此形成?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生活中也不例外,尽管许多人受过幼儿教育,但人们往往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交谈,甚至一些重要的事往往是在饭桌上决定的。边吃边聊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幼儿园老师在用食时也经常在一块交谈。为什么幼儿就不能说话?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吃饭速度相当快。如某小班最早吃完的与最迟吃完的相差20分钟。教师几乎从一开始用餐就开始催促。教师更多看到的是没吃完的孩子,吃得慢的孩子。吃得快的孩子被允许自由活动,并严格将他们与没吃完的幼儿分开,以免干扰没吃完饭的幼儿吃饭。在观察中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坐在另一个没吃完的孩子旁边,老师立刻走过来:“到那边玩去,没看见他在吃饭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饭速度快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老师关注的孩子越来越集中,在让所有的幼儿都吃完后,教师才开始关注所有的孩子。一些幼儿为了能够自由活动或是免受教师最后的“关照”,狼吞虎咽。这就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吃饭是阻碍活动自由的负担,吃饭是惩罚的工具。有些教师经常说:“你吃不吃,再不吃,就再给你添一碗。”这更使幼儿对此深信不疑。二是吃饭越快越好。有些幼儿在几分钟内便可吃完,所有的幼儿都希望加快自己的吃饭速度。幼儿园所规定的科学用食时间成为最后期限,教师只关注那些吃得慢的,却没有担忧过那些吃饭过快的幼儿是否因速度影响了消化吸收。观察中发现一男孩因吃得过快而发生呕吐现象。此外,人进食后血糖会慢慢升高,当升至一定水平就会刺激大脑,发出饱足感信号,于是人们会停止进食。而快食者进食过快,血糖上升速度相对进食速度滞后,发生饱足感信号较晚。由于进食过快,在停止进食之前,可多食入一些食物,快食的结果是超量进食,有可能引起肥胖。

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对“吃饭中说话”的理解是有极大的偏差的。吃饭不说话除了能方便教师,维持幼儿园各项工作按时有序进行以外,其他作用较少。尽管它确实可以避免呛食洒汤,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与生俱来有趋利避害的能力,只要需要,本能便可得到发展。而在现实中的过度保护,会让幼儿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国外,家长特别重视不替孩子干事,几个月的孩子学习自己吃饭,吃得满脸满身满地,也被视为学习的必经过程而听之任之。一味防范的不当的教育行为、要求、措施,给幼儿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并由此使幼儿形成对吃饭的错误态度。另外,从长期效果看,“吃饭不许说话”也没有得到世人的普遍遵从。人们喜欢在进餐时聊天,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认为饮食中,人们心情愉快,思维活跃,乐于接纳新想法,富于创造性联想。让幼儿边吃边聊,体验进餐的愉快,不仅有助于增进食欲,也可以为幼儿多方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是否因此而对幼儿的吃饭放任不管呢?在进食活动中毫无纪律的约束也是不利的。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保证群体生活有序进行,就必须对不同个体进行约束。

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吃(即使是边吃边聊)才不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十分有利。纪律有内部纪律与外部纪律之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是对外部纪律强调有余,特别是对纪律的权威性强调有余,而对内部纪律重视不足。外部纪律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脆弱的、不可持久发挥作用的。只有被幼儿主动、自觉、自愿接受的纪律,才会在需要纪律时发挥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幼儿的心理尚不成熟,自律源于外部纪律的内化。整个幼儿阶段,接受成人的意志,服从成人的安排,构成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纪律,并将之转化为幼儿的自律,从而帮助幼儿通过自律使自己充分享有个性发展的自由。如果外部纪律不是幼儿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就无法内化为幼儿的自律,幼儿的服从只是暂时的,幼儿无法享受到自由,无法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食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食活动,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观察中也看到有些小孩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拉拉她的小辫子,扯扯别人的衣服,踢人等,这时,教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幼儿明白,纪律不是用来管儿童的,而是帮助幼儿主动自由活动的。幼儿只有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幼儿园中,老师不希望幼儿说话,源于幼儿吃饭不专心,吃得过慢。如果每个幼儿都能在四五十分钟内吃完饭,而且吃得很快乐,并形成类似于工作餐的氛围,相信比硬性“快吃饭,少说话”的纪律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

第一,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有助于促进食欲。在膳食活动中,幼儿可自由选择座位,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共进午餐,教师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教师多给幼儿一些吃饭时间,不在就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如“快吃”、“保持桌面干净”等。教师与幼儿边吃边聊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氛围。幼儿园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与家庭不能截然不同。让幼儿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观察中,曾看到一个孩子生病吃不下饭,在就餐时间内独自看书,主班老师怎么劝也不吃,而配班老师走过去,轻轻地安慰他,劝了几回,让他坐在桌边,自己拿了小椅子同他坐在一起,陪着他说话,半个小时过后,幼儿把饭吃完,高高兴兴地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了。不应强迫幼儿进食,不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而是通过情绪状态的调整,促进幼儿食欲。

第二,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今天,很多幼儿乃至青少年被过度地保护起来,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幼儿园教师工作十分辛劳,要到食堂取饭菜,整理桌子,给幼儿分饭分菜,时刻关注幼儿吃了多少,是否需要添加,给吃得慢的或吃饭能力差的孩子喂饭,吃完饭后还要收拾干净,组织幼儿睡觉,结果是幼儿无须自我服务。实际上幼儿在3岁左右便开始寻求全面的独立的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愿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常听见孩子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让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进餐,如收放餐具,自取食物,互相鼓励不浪费粮食,不挑食等。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教师往往重视“保”,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忽视了“育”--教育幼儿独立、自信。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导致了幼儿在自主感的发展上的失败。

第三,为幼儿创造一个与同伴融洽交往、师幼积极互动的场所。使幼儿在语言能力、知识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有所发展。民主宽松、开放的教养方式中,幼儿自由选择伙伴,畅所欲言,不时地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形成融洽的班级气氛。这可以使幼儿多方面受益。

首先表现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4~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快的阶段,他们的说话乐趣决不亚于呀呀学语的婴儿。语言产生于人们交流的需要。幼儿通过应用新词、新句式,聊天、辩论、置疑等对听说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其次,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讨论、聊天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交谈,认识饭菜的名称、味道、颜色,了解吃饭的礼节。有些话题虽然也与吃饭无关,如有的小朋友告诉自己的伙伴前天爸爸带他到游乐园玩了,那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依然听得很仔细。幼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愉快的交流中,幼儿不知不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再次,宽松愉快的就餐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的交往机会减少了。虽然人们可以很轻易地了解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而匆忙的生活,高层建筑、单元房使人们更多地封闭起来。幼儿大部分时间呆在家中。幼儿园成为幼儿相互交流的最重要途径。但是,老师却控制住了大部分时间,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很少。研究发现,我国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差,能主动与人交往,敢在老师面前发表意见的仅占50%。在与幼儿园老师交谈中,教师也谈及近年来班里情绪过激,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幼儿有所增加。

如果能让幼儿在就餐中聊聊天,将有助于幼儿弥补此方面的不足。孩子喜欢孩子,幼儿有相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理解与沟通。小伙伴对孩子而言如同空气和水,在自由开放的时空中,幼儿可以逐步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这种技巧是在与成人交往中学不到的。撒娇、霸道在这里不受欢迎,幼儿必须习惯于使自己适应他人和环境的需要。教师是幼儿的大朋友,在积极的师往中可以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及师幼关系。

最后,通过幼儿间及师幼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加深对幼儿认知水平、交往的技能、语言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了解。还可以了解当前幼儿的兴趣、特点和需要,这对于改进及进一步开展教学十分有利。幼儿的学习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交谈中,教师可以把握教育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促进幼儿在各方面的提高。

由此可见,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多给一些就餐时间,鼓励师幼共同进餐,边吃边聊,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当前幼儿园普遍实行的“过多强调纪律”的就餐活动,而这种不同源于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幼儿身心虽然尚处于稚嫩状态,但具有发展潜能。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愿望和需求,有独立的人格,成人必须尊重儿童,将儿童作为独立的人来对待。教师允许并积极鼓励幼儿提出合理的愿望和要求,主动参与自由自主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对幼儿说话自由的限制强调了成人权威的不可违抗性,在教育上表现为无视幼儿的特点、需要,以传递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有规则为主,无视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无疑是对幼儿信任感、认可感、自尊感的剥夺,更多地助长幼儿的自卑、怯懦、退缩的体验,扼杀了幼儿主动性、创造性,造成幼儿缺乏学习和适应生活的主动性能力。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必须做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育不应限于对幼儿提供成型的观念、知识技能,更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探索的机会,富于个性化的环境,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特点去思考、尝试、发现、创造,让幼儿挖掘自身潜力,获得不断学习和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的进食活动反映出人们长期以来对幼儿教育中的“保育”和“纪律”的认识,值得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

1.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3.薛烨《小朋友们,吃饭不许说话》《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13日

4.张博《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学前教育》1996年第4期

5.李岱玲《幼儿心理卫生浅议》《教育导刊》1998年第6期

6.唐华《幼儿的进餐环境及其创设》《学前教育》1995年第5期

7.刘馨《全面保育--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保证》《学前教育》1999年第6期

8.徐颖《更新教育观念--维护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1995年第12期

9.姚念玖《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启蒙》1994年第11期

10.涂艳国《教育中的自由与纪律》《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10期

11.张博《哪些因素影响纪律的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9期

12.张博《纪律及其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6期

13.曹能秀《蒙台梭利关于自由和纪律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幼儿教育》1999年第2期

14.唐继宏徐月芽《帮助幼儿建立自我纪律和自我控制》《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15.冯晓霞《面向可持续发展--幼儿教育的新课题》《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第7篇

课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深入分析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设计了以智能移动产品为平台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基于系统平台的老年人健康服务产业链资源整合的设想,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展开个性化健康服务,实现健康老化、成功老化提供策略。

关键词:

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和老龄化最快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数的16.1%,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1.44亿,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提出了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指导意见。本课题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层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从物质与精神需求等方面着手,研究居家养老模式下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计。

一、居家养老概述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为养老场所,以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支持基础上的养老方式。“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根据国情,90%的老人需要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

二、服务系统设计

服务系统设计是一种创新策略,通过系统思考整个服务中环境、人、物、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通过改善整个服务流程与体验,为用户构建一种新的服务价值,提供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最终提升用户消费满意度。服务系统设计理论最早应用于传统制造企业营销模式转变、责任延伸方面,即营销模式从销售产品延伸到销售产品的使用或者结果,起到提高产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该理论发展至今已逐步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有形与无形产品及服务相关的多产业领域。运用服务设计理论进行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计,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老年人的个体信息,从老年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进行归类细分,按需设计系统功能模块,以互联网数据交换实现医疗、家政等服务输送,打造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通过系统闭环设计,即老年人的使用反馈,进一步维护、更新系统,以创造出更优化的服务。

三、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分析

健康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组成的一个整体,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个人的健康行为(体育锻炼)、个人的能力和处理(压力的)技巧、社会经济环境、物理环境、医疗保健服务等。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包括物质生活照料、精神文化享受以及医疗保健护理等,受到年龄、学历、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必然不相。课题组以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无锡市区167位老年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年轻老年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60到74岁的人群称为年轻老年人)为129人,占访谈总人数的77.2%。调研发现,由于机体功能的衰退,老年人自我照顾与社会(家庭)服务能力逐步下降,同时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逐步上升。尽管如此,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老年人尤其是年轻老年人身体都较以往更健康。

(一)生理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会出现生理上的衰老,如智力的减退导致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消化系统的衰退导致饮食咀嚼费力、骨骼系统的衰退导致行动能力下降,此外还有视力减弱等等。被访谈老年人多能生活自理,但都患有一定程度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关节炎、颈椎炎等,其对医疗、保健等有较多的需求。被访者均表现出对健康养生、医疗保健的关注,具体包括定期体检、收听/看养生类节目,使用家庭医疗/保健仪器,如血压计、血糖仪等,按摩仪,足浴桶等。

(二)心理健康

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变化也伴随着心理特征的变化,主要为疾病、认知障碍、社交变少等带来的抑郁、烦躁、多疑的消极情绪。此外,伴随着家庭结构的空巢化,老年人对情感与精神需求则比以往更明显,渴望得到亲情和精神的慰藉。82.3%的被访谈者承担一定的家庭工作,如接送第三代上下学、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事实上,根据学者研究,老年人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力所能及的家庭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其生活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其成功老化。

(三)娱乐活动

受年龄特点影响,被访谈者平时的主要活动锻炼为散步、小区健身器材锻炼、广场舞等运动。娱乐消遣上以看电视居多,其中43.1%的年轻老年人有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习惯,这部分老人多属于“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总体表现为文化素养较高。其主要使用手机浏览网页/新闻、微信朋友圈、QQ交流以及收听广播、音乐播放等。这些老年人会通过微信等与家人、亲戚、朋友进行实时沟通,分享信息,并有少数年轻老年人会使用照片美化、小视频编辑等App。通过调研可知,城市老年人,尤其是年轻老年群体对智能移动终端使用,为互联网技术下的健康服务系统平台的推行提供了可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平台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借助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平台中多方的沟通与互动。总体上,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四、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计原则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计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接受性和认知特点,遵循以下两大原则:1)易用原则:设计者要在认知心理学、系统设计等理论指导下,充分分析老年人的逻辑思维和使用习惯,确保系统操作简单易用。平台界面应当简单明了,层级合理、切换方便。界面中图案、文字等要符合老年人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2)至美原则:操作界面应关注老年人的审美,并遵循形式美法则,色彩、图案、图标的设计要给老年人以美的享受。

五、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框架

围绕老年人的核心需求,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置五大常用功能平台,即医疗服务系统平台、康复护理服务系统平台、健康养生服务系统平台、家政服务系统平台和精神慰藉服务系统平台。另外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和投诉管理功能,前者实现紧急状态下的求助呼叫,后者方便老年人用户及其家属进行服务反馈与投诉,实现系统闭环设计,优化服务,具体如图1所示。信息平台以手机等智能终端为载体,由社区提供服务管理系统,平台的维护与管理由网络工程师、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跨领域专业人员组成,通过分析养老信息集成平台的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为老年人进行身体状况和心理发展进行测试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判断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层次和类型,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安排定期体检、开展健康培训等,让老年人实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实现科学养生与及时医疗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

(一)医疗服务系统平台

医疗服务系统平台通过数据中心,与社区医院进行老年人医疗信息数据交换,为老年人接受基础医疗诊断提供服务,同时,系统平台还可以与社区医院、中心医院形成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为老年人医疗诊断提供更优质服务。此外,紧急呼叫系统直接连接社区医院急救中心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急救提供保障。

(二)康复护理服务系统平台

康复护理服务系统平台可设置医疗康复服务和医疗康复知识模块。次系统平台主要针对失能老人的医疗康复服务,具体除了血压和血糖的检测、就医陪护、代配药等,还包括褥疮护理、帮助服药、排泄、介护、疾病的康复护理。失能老人的家属可以通过此平台选择具体的医疗康复服务。此外,家庭照料人员也可通过医疗康复知识模块获得专业学习。

(三)健康养生服务系统平台

分析老年人的健康层次与需求(如图2所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程度增加;相反,年轻老年人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信息获得渠道的增多,其健康观念正在逐步变化,即从以往有病才治病的传统观念及习惯,转变为治未病、保健养生。因此,健康服务系统平台可以设置健康饮食模块和养生保健模块。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的个人信息,为其提供膳食搭配方案选择。养生保健模块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养生保健信息,如中医养生讲座、保健操视频等。同时,系统平台若与餐饮中心、有机农场或者净菜配送中心实现信息交互,即嵌入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对客订购模块(B2C)等,则不但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基础保障,更能延伸到农业、商业等不同的产业链,形成老年人健康服务产业群。

(四)家政服务系统平台

老年人通过家政服务系统平台选择卫生清洁、洗衣、烹调、购物等服务,平台通过与家政服务公司实现数据联网,提供相应的服务与人员。

(五)精神慰藉服务系统平台

我国家庭规模目前呈现小型化、多样化趋势,单人家庭、空巢家庭比例增加,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以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也在增加。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增加,可通过此平台选择聊天、读报、陪同等精神慰藉服务,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服务的频率和内容。此外,老年时期仍是思维成熟、智慧发展时期,平台可设置网上“老年大学”,方便老年人学习充电,充实日常生活。

六、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流程及界面设计

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客户端可安装在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上,手机通过Wifi或4G接入。老年人及其子女家属可共享账号信息,检测、调整服务需求,同时对健康指标实时监控。具体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用户打开健康服务系统APP,进入注册界面,输入老年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与人数、住址等基本信息。确认资料、提交后进入登录界面,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并以醒目字体提示保存密码,以保证之后自动登录,简化操作。进入主界面,用户可直接输入近阶段健康数据,包括体重、身高、睡眠状况、常见疾病、遗传病史、心率、血压等近阶段身体指标,建立健康数据档案。系统平台根据用户信息分析及需求匹配分析,将反馈信息推送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模块和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块。用户可自主选择个性化服务模块或者选择系统推荐的个性化服务模块。为老年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系统设置健康数据更新的消息提醒,并随着用户定期更新个人健康数据,系统平台也更新量身定制的健康服务。页面风格定制。系统提供默认页面及其他待选页面,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风格爱好自行设定,体现人本服务理念。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总体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七、总结

居家养老模式下,为了确保老年人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全方位关怀,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健康服务系统平台,为老年人展开个性化健康服务,通过医养结合实现健康老化、成功老化。

参考文献:

[1]睢党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9):128-130.

[2]陈宁.国外“医养一体化”服务模式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房,2017(11):1441-1442.

[3]姜霖,王勇彬.基于良好沟通的老年人产品设计策略[J].美术与设计,2017(1):181.

[4]何迎朝,左美云,丹.四种常用人口老化理论的集成研究[J].中国老年学会杂志,2016(5):2270-2271.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学生 生命观 调查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28-02

“医学本质上是关于生命的哲学,是一门坦然面对生老病死、正确对待有限健康,在与疾病共生中寻找快乐和幸福的价值论哲学。”我院作为一所培养高等医技人才的职业院校,医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命安危,更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为了解我院医学生的生命观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促进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职业人格的形成,结合我院学生特点设计了此次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校六大专业的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100%。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输入与处理。

1 结果与分析

1.1 医学生生命意识

当医学生被问及“你是否同意人的生命很宝贵,应该珍惜生命?”时,同意的占92.3%;无所谓的占8.2%;不同意的占2.9%。这表明大多数的医学生能意识到生命的难能可贵,要善待生命。但是部分医学生对于生命宝贵的认识仅仅局限在人类自身的生命上,约1/3的学生对于上实验课用的动物和社会上的公然杀生现象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认为很正常。7.4%的学生认为人可以主宰其他任何物种在对自身生命品质的评价上,认为充实的占68.4%;感到平淡的占26.3%;觉得生活乏味、没意思的占5.3%。部分学生因为并非自身意愿而选择所学专业,因而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处于封闭和抑郁的状态中。在看待死亡这一问题上,72.7%的学生认为人终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所以能坦然面对;17.1%的学生对死亡心存恐惧;10.2%的学生表则忌讳谈论死亡。也就是说超过1/4的学生对死亡采取回避、漠然的态度,个别学生对死亡存在着错误的危险认识,认为由于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是件好事,可以减轻人口负担。

1.2 医学生生命责任感

在如何看待医务工作者失职致病人死亡这一问题上,有8.3%的学生认为这是难免的,2.3%的学生表示将来也可能因为自己的私事置病人的生命于不顾,1.3%的学生甚至会因为利益的驱使对病人加大治疗剂量、乱开药品、做重复检查。对待自杀行为,89.5%的医学生认为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对生命的蔑视,是不可取的;3.2%的同学不顾父母亲人的感受,认为自杀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表示可以理解;7.3%的同学认为生命无欢乐可言时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同时,约1/3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曾有过对生活极度绝望,想一死了之的念头,甚至有3.1%学生承认有过自杀经历。对于承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神圣使命的医学生来说,敬畏生命、严谨从医意识淡漠,生命责任感欠缺的现状令人堪忧。

1.3 医学生生命价值认知状况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2012年4月发文通报,湖南省内几所高校相继出现大学生自杀身亡事件,一条条正值青春年华的鲜活生命戛然而止。网络上报道17岁男孩为了拥有苹果产品不惜卖肾致残,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和物质的欲望让我们胆战心惊。通过调查,我院医学生在个体自然生命的认知上,表示喜欢自己的占27.1%;一般的占69.8%;不喜欢的占3.1%,超过1/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表明部分医学生对个体自然生命的认同度不高,看不到自身优势,不会欣赏自己,不能悦纳自己,表现出自卑、自贬的情绪。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医疗事业又是直面生命的一门学科,因此,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生命教育的重点。在“你认为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的调查中,认为取决于创造财富多少的占19.5%;事业有成的占6.4%;奉献社会多少的占21.2%。由此可见,当代医学生对人生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虽然选择对享受生活、追求信仰的占了较大的比重,但部分学生倾向于追名逐利,功利性较强。

1.4 对生命教育的需求程度和途径选择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活动为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历程和意义,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熏陶、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升华教育,倡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调查表明,我院76.5%的医学生认为开展生命教育很有必要;有7.3%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这表明3/4以上的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愿意接受生命教育,从而提升生命价值。在“希望学校通过什么途径来进行生命教育?”的问题上,有22.6%选择专题讲座;18.7%选择课程渗透;39.7%选择实践活动。这表明医学生更倾向于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灵活的形式,在活动中主动感悟生命的价值。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医学生缺少对生命科学的、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在生命认识上的无知导致了他们对生活、生命的错误态度。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深刻变革期,90后的医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价值观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并存。调查结果显示,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价值认识偏颇,部分医学生存在狭隘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和一些不健康的享乐主义心态。为此,我们必须对医学生加强生命价值教育,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只有献身社会、服务他人才能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教育在使人认识和尊重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更多应注重实现价值生命的启发和引导。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要善于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人生的价值,使他们懂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在精神世界里追求更高的境界。

2 建议与对策

2.1 以专题讲座为引领,强化医学生的生命意识

紧紧围绕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三大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如认识生命篇:“不同文化信仰下的生命观、死亡―生命的最终归宿”;珍爱生命篇:“心理健康、快乐成长、感恩父母、善待生命”;守护生命篇:“灾难自救与逃生技巧、临终关怀护理”等。通过开辟校园论坛,营造“赏识生命、悦纳自我”的生命教育专栏。在日常管理和学生工作中应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环境这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应改变传统的生命教育理念,在推崇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等崇高品质的同时,重视躲灾避险、安全自救的教导与训练。牺牲自己、成就他人固然是一种高贵的人格品质,但我们并不赞同无谓的牺牲,也并不能就此轻视自身生命,更不能陷入“珍爱自己的生命就是自私的表现”这种认识误区。生命作为人的载体,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人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世界上所有的伤害都抵不过生命的消失。因此,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都应有一种对父母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使命感,这种意识的力量应该强大到使人无论在生活中陷入多大的困境都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寻求解脱,好好活着本身就是给予父母最好的报答。

2.2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强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

生命教育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实践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可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亲身感受教育与启迪,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生命是一种责任,热爱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是对生命高度负责的体现。通过组织参观医院产房、婴儿院、手术室、太平间、殡仪馆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恐惧,教育他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通过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与施予,增强生命的责任感;通过组织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德育基地,让学生学会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生命的意义所在;通过组织参观监狱、看守所、戒毒所或消防安全、防艾滋病展览等,使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总之,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升华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以学科渗透为过程,提升医学生的生命价值认知与体验

课堂教学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生命教育应构建思政课―基础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课程渗透体系。一是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心理健康、人文素质修养等课程在生命意识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加强医学生伦理道德基本规范教育的同时,系统地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二是重视医学基础在生命意识教育中的认知基础作用。人体解剖学、胚胎学、遗传学等医学基础课程是生命认知教育的基础。三是丰富临床专业课程在生命认知中的实践体验。临床课程是学生直面生命、服务病人的专业课程,也是医学教育的最终归宿。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对生命结构、生理特点、生命规律获得科学的认识,使学生理解生命、欣赏生命,进而关注生命、爱护生命。

生命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生命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职业院校医学生生命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作用,才能为个体生命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立体的良性教育空间,在关爱自身生命的同时,善待他人生命,这不仅是医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职业人格健全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崔婷婷.医科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2):94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