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母乳喂养实施,让母亲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母婴床旁护理尊重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对保健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律性,提高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我院产科自2011 年2 月至今,共有188 例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采取了母婴床旁护理的操作模式[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 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1.1 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 ℃、水温38~40 ℃,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1.1.1 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1.1.2 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 ℃。沐浴水温38~40 ℃。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 cm的环行消毒,消毒2 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1.2 床旁抚触

婴儿床旁护理抚触步骤:房间温度28 ℃以上,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婴儿放松,操作前务必洗净双手,正式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双手轻轻对搓,使婴儿油具备一定热度后开始抚触,抚触步骤为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抚触,特别注意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婴儿做抚触,可选择沐浴前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也可选择两次进食之间,婴儿不烦躁、不疲倦、不饥饿也不太饱、清醒的状态最适合。让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母婴床旁宣教

在孕(产)妇床旁进行一对一宣教,内容包括。

1.3.1 产前对孕妇健康宣教

入室宣教(环境介绍、用物准备、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介绍、探视制度、饮食卫生介绍、自测胎动、吸氧的目的)产科并发症宣教(针对孕妇自身情况而定)分娩前、术前宣教(临产征兆、分娩过程简要介绍、术前准备项目及目的、分娩前/术前心理疏导)。 转贴于

1.3.2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①产后第1 天: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意义,母亲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婴儿含接姿势,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新生儿安全教育知识宣教。②产后第2 天:纠正母亲喂奶体位及婴儿含接姿势、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方法、讲解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及内容。③产后第3 天:产后避孕指导、恶露的持续时间、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菌接种、出院指导。

2 结果

2.1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通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服务,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在服务过程中,把产妇视为亲朋好友,主动关心和帮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孕产妇的信任和赞扬,使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3 个月的满意度调查达99.5%。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我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体现专科特色的有效举措。通过基础护理广泛接触患者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让每一位莅临我院的产妇和婴儿享受称心如意的护理服务。

2.2 降低了医疗纠纷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提高。在此之前经常有产妇担心或怀疑护士会抱错孩子、打错针、喂错药、输错液等。有的产妇会跟着护士到处置室门口,想方设法推门探头一看究竟,表现出不放心。新生儿护理操作在母亲床旁边进行,产妇直接观看,解除了产妇的担心和猜疑,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因误会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母婴同室落实,达到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提升专业品质、提高母婴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2.3 变被动宣教为主动宣教

卫生宣教是护士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病房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产妇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优点等其他科普知识介绍给产妇和家属,对暂不能与患儿同住一室的产妇,在哺乳时由责任护士指导挤奶,保持泌乳。

2.4 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提高

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新生儿的护理特点[2]。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如为新生儿沐浴、抚触和游泳等,在很大程度上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幸福感,从而使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床旁护理操作时,每次操作前护士和产妇认真核对,不必将新生儿推出推进,很大程度上减少打错针、抱错孩子的机会,使新生儿得到更加安全的服务。

2.5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形象和素质

护士的形象是一种组织的整体形象,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总体认识和评价[3]。母婴床旁护理挑选的都是学历高、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所以护士们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自觉性提高,护理技术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 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程度,自本院产科母婴同室实施床旁护理以来,满足了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了母婴亲情交流,保障了母乳喂养成功,帮助产妇顺利实现初为人母的转变过程,减少产后抑郁,使产妇在分娩后可亲历各项婴儿护理服务,缓解家庭成员的不安和焦虑,使新生儿父母更勇于承担起养育的重则,而且降低了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风险,减轻医护人员精神压力,为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5(3):33.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单胎足月孕剖宫产80例,均无妊娠合并症,乳房发育正常,无哺乳禁忌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9岁,孕周37~42w。初产妇62例。经产妇18例,且新生儿评分及体重均正常。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经过有关母乳喂养的术前宣教,让孕妇清楚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其次,指导其术后母乳喂养的技巧和合适的体位。80例孕产妇均行硬膜外麻醉,新式改良横切口,产后均无产科并发症。手术完毕后尽早母婴同室,回房后30min内与婴儿接触,让婴儿早吸吮,勤吸吮,协助哺乳,建立哺乳喂养的行为。

2 临床护理

2.1术前宣教产前乳房护理是保证产后母乳喂养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2]。我院举办孕妇学校,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发放相关的宣传材料或播放视频,告知孕妇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使其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并认同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带来的好处;告诉产妇通过配戴合适的棉质胸罩体型不会改变。通过宣教,使孕妇了解妊娠期乳房的变化及泌乳、排乳的生理机制,掌握产前乳房护理方法,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懂得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越早重视母乳喂养。对于产妇和新生儿都是值得提倡的健康行为,也能让产妇及早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疼痛护理 剖宫产术后痛感较为强烈,在疼痛的刺激下,由于活动及姿势的限制,产妇也无心哺乳婴儿。为了缓解产妇疼痛感,一般可使用布比卡因镇痛,可有效减轻痛感,也能促进催乳素的分泌,使产妇有信心哺乳婴儿。术后要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饮食,也有利于身体恢复,为母乳喂养提供更多方便。

2.2.2母婴同室产妇手术完毕回到病房后,严格按剖宫产护理常规护理。产妇生产后,尤其是初产妇,角色的转变可能使其心理不能迅速适应,故而要求母婴24h同室相处,消除母子陌生感。使产妇迅速进入母亲角色,为母乳喂养带来便利。入病房30min后,由专职护士帮助婴儿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向产妇讲明早吸吮、勤吸吮的重要性。同时告知产妇母乳不仅富含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也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鼓励产妇按需哺乳,母婴同室。婴儿刚出生时吸吮兴奋点最高,泌乳反应最灵敏[3]。产妇清醒之后,可以将婴儿放在母亲胸部,让婴儿与产妇早接触,这样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为产妇母乳喂养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2.2.3正确指导 产妇母乳喂养剖宫产术后因受体位限制及切口疼痛的影响,部分产妇有畏痛的情绪,认为无法哺乳。对此护理人员应耐心指导,首先让产妇选择合适的体位,产后6h可协助产妇翻身活动,并采用侧卧位喂奶,即产妇与婴儿均侧卧,产妇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使婴儿含住全部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另一手固定婴儿头部,防止鼻部受压影响吸吮。术后第1d,可以采用半坐位或坐位,产妇一手抱住婴儿,于婴儿臀部垫一软枕,使其胸部贴紧母亲胸部;产妇另一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进行哺乳。这种哺乳方式不仅可以减轻产妇抱婴儿的负担,而且能很好地控制婴儿头部,使母婴能够亲密接触,达到有效吸吮。

2.2.4其他护理 剖宫产术后要严密观察产妇体温变化情况,防止切口感染,而影响母乳喂养;也要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出血超出月经量,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也要向产妇及家属解释出血原因,避免情绪紧张而影响乳汁分泌。剖宫产术后,要加强产妇营养的供给,保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促进乳汁的分泌。使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3 结果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对产后母婴同室与非母婴同室的泌乳情况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选取母婴同室产妇30例与非母婴同室产妇30例,对其泌乳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母婴同室的产妇初次泌乳平均时间(7.12±1.64)h,泌乳频率(3.71±2.03)次/d,而非母婴同室产妇的初次泌乳平均时间(23.25±2.11)h,泌乳频率(2.06±1.16)次/日。母婴同室的产妇乳汁充足24例(80%),乳汁分泌不足仅2例(6.67%),无乳汁分泌0例;非母婴同室产妇乳汁充足仅16例(53.33%),乳汁不足以及无乳汁分泌10例(33.3%)。结论:母婴同室的产妇泌乳时间要早于非母婴同室的产妇,且有利于增进母子间的感情。

关键词母婴同室;非母婴同室;泌乳

Analysis of the lactation situation of postpartum rooming-in and non rooming-in

Le Yu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ihezi City,Uygur Autonomous Region,Xinjiang 832061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lactation situation of postpartum rooming-in and non rooming-in.Methods:30 cases of rooming-in maternals and 30 cases of non rooming-in maternals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3.The lactation situation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Results:The first lactation average time of rooming-in maternals was (7.12±1.64) hours;the lactation frequency was (3.71±2.03) times one day.The first lactation average time of non rooming-in maternals was (23.25±2.11) hours; the lactation frequency was (2.06±1.16) times one day.In the comparison of breast milk production,24 cases(80%) had enough breast milk in rooming-in maternals;only 2 cases(6.67%) had not enough breast milk;0 case had no breast milk secretion.Only 16 cases(53.33%) had enough breast milk in non rooming-in maternals;10 cases(33.3%) had not enough breast milk and no breast milk secretion.Conclusion:The lactation time of rooming-in maternals i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non rooming-in maternal.It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feelings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Key wordsRooming-in;Non rooming-in;Lactation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品,母乳中含有多种类型的免疫抗体,能为刚出生的婴儿提供有利的保护屏障。很多婴儿在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会被转到新生儿监护室,造成母婴分离的情况,而母乳的分泌有赖于婴儿的吮吸以及产妇的生理状况,因此对于母婴分离的产妇来说,乳汁的分泌是否会受到影响则成了有待于探讨的问题。2012年5月-2013年5月选取母婴同室产妇30例与非母婴同室产妇30例,对其泌乳状况进行分析讨论。

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5月选取母婴同室产妇30例与非母婴同室产妇30例,产妇年龄均22~31岁,孕周均37~39周,产妇产后均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产妇基本状况无明显差异。

喂养及护理:①非母婴同室:胎儿娩出后医师要对其进行检查,无异常后立即送往新生儿监护室。不要与母亲进行接触,尽量让婴儿保持无菌状态,实施分室喂养。6小时后护理人员开始为新生儿进行喂养,初次喂养不宜喂牛奶,要以清水喂婴儿服食,12小时后开始喂养牛奶,每6 h1次,间隔时间中可喂少许清水[1]。②母婴同室喂养:产妇生产前要对进行清洁,待胎儿娩出后要立即与产妇进行接触,时间30 min左右即可,要及早让胎儿吮吸母亲。产妇与新生儿返回病房后即可按时进行哺乳行为,最好不要用奶瓶与奶嘴进行喂养,要让婴儿熟悉母亲的,也不要进行任何乳制品以及糖水喂养。

观察指标:护士要对产妇进行泌乳指导,并对产妇的泌乳时间、频率进行详细地记录。产后的泌乳量要根据婴儿的使用量进行评估,分为乳汁量充足、一般、不足、无4个等级。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P

结果

母婴同室的初次泌乳平均时间早于非母婴同室,泌乳频率高于非母婴同室,两组产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母婴同室优于非母婴同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母乳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最好的营养品以及最好的免疫抗体,产后乳汁正常分泌能够增强产妇喂养的信心。产妇在分娩过后血液中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浓度会迅速下降,对血清泌乳素的抑制也会消失,因此分娩后产后即可以进行泌乳行为,而乳汁的分泌主要依赖于哺乳时婴儿对的吮吸和刺激[2]。婴儿对母亲的进行吮吸能够刺激母亲的感觉传入神经,并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使垂体泌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使血清泌乳素浓度增加,促进乳汁分泌。因此在产妇产后进行吮吸能够有效刺激产妇乳汁的分泌。但很多婴儿由于各种原因在生产后必须进入新生儿监护室进行看护,导致母婴分离,而婴儿也无法对母亲的进行允吸。

本研究结果显示,母婴同室的产妇初次泌乳平均时间(7.12±1.64)h,泌乳频率(3.71±2.03)次/d,而非母婴同室产妇的初次泌乳平均时间(23.25±2.11)h,泌乳频率(2.06±1.16)次/d。在乳汁分泌量中比较中,母婴同室的产妇乳汁充足24例(80% ),乳汁分泌量一般4例(13.33%),乳汁分泌不足仅2例(6.67%),无乳汁分泌0例。非母婴同室产妇乳汁充足仅16例(53.33%),乳汁不足以及无乳汁分泌10例(33.3%)。在上述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母婴同室的产妇泌乳情况要明显好于非母婴同室的产妇。因此本院认为,婴儿吸吮是保证产妇产后不断泌乳的关键。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母婴分离的产妇产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刺激,导致开始泌乳时间延迟,泌乳量少,乳腺管不能及时疏通,容易发生肿胀。另外母婴分离的产妇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直接影响产妇初乳的分泌,不利于以后的母乳喂养[3]。因此对于母婴分离的产妇来说要做好其心理工作,对产妇进行适时的关怀、鼓励以及安慰来缓解期焦躁的情绪,并要对其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使产妇了解母婴分离的原因,消除产妇的担忧,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同时,要重视对产妇的健康教育,鼓励产妇多喝汤水,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并要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尽早教会母婴分离产妇如何进行护理、怎样挤奶,以及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并讲授一些与小儿疾病相关的医学常识和营养保健知识,使她们及时掌握好产后的保健知识以及新生儿的护理知识[4]。

对于新生儿来说,初乳能够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并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对于母婴分离地婴儿来说能够及时进食初乳对婴儿的身体康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母婴分离的产妇,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泌乳指导,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婴儿对乳汁的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婴儿身体的恢复。此外,初乳还具有帮助通便的作用,能够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排泄,降低胎儿体内胆红素的循环进而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产妇持续泌乳能够有效地保证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婴儿的体质。因此,无论是同室还是非同室母婴,在分娩结束后都要保证婴儿初乳的喂养。

总之,母婴同室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妇的泌乳行为,让婴儿更加了解和熟悉母亲的,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发育。对于产后母婴分离的产妇来说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泌乳指导,保证婴儿初乳的喂养。

参考文献

[1]陈兰英.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8): 123-124.

[2]那文艳,韦凤莲,玉冰.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07,20(9):1694-1695.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产妇;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产褥期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7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2-01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指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持续和严重的情绪低落以及一系列症候,如动力减低、失眠、悲观等,甚至影响对新生儿的照料能力。其发病率国外报道约为30%,通常在产后2周内出现症状[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秉承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知情同意、选择、参与及个性化、高质量护理的产科新型服务模式[2]。本研究拟探讨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正常足月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其新生儿采取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正常足月分娩的1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初产妇,无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将12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常规护理)、B(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两组,每组各600例。两组初产妇在年龄、孕周、产程、住院时间及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A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即婴儿沐浴、新生儿抚触及预防接种、产妇健康教育等都是集中进行。A组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即新生儿的沐浴与脐带消毒集中于婴儿洗澡间进行,于治疗室进行集中的新生儿抚触。住院期间于大房间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并集体讲解,讲解内容同试验组。B组实施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每日进行1次床旁护理,每次约30min,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讲解的方法,内容包括新生儿床旁沐浴、新生儿床旁抚触、脐带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等。同时分发《产妇健康教育指导》并安排责任护士单独进行讲解。

1.3评价方法:产后2周由专人对产妇进行自我问卷调查,采用爱登堡(Edinburgh)产后抑郁评分量表(SDS)评价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程度[3]。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分别为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对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4级评分,得分范围0~30分,9分为筛查产后抑郁的临界值,12分作为筛性产后抑郁的临界值。共发出问卷1200份,回收1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3 讨论

产后抑郁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情压抑、沮丧、恐惧、睡眠障碍、无趣,甚至出现自罪、自杀或杀婴倾向[4]。研究表明,产后抑郁与多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突然的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均能造成心理不平衡[5]。产妇产后抑郁是重要的社会心理问题,不但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严重产后抑郁者会影响母婴交流和互动。对新生儿情感、行为的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影响夫妻关系以及家庭的稳定。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强调了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母婴护理服务理念,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其对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减少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对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本研究以床旁实际操作为主,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将母婴护理场所移至产妇床边进行,由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为新生儿沐浴、抚触、游泳及脐部护理等操作减轻了焦虑感。从而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体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本研究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00例进行母婴床旁护理指导,并与进行常规护理的A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实行一对一的床旁护理操作及指导的B组初产妇,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为5.83%,明显低于A组(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231.

[2] 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6):32-33.

[3] 温彩云.产后仰郁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4):450-451.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产后康复护理; 延伸护理;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5-0083-02

产后42 d内是妇幼保健的关键阶段,关系着初产妇能否顺利调整心理适应角色变化、能否实现产后康复、能否掌握好产后母婴保健知识以及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等关键环节[1]。因此探索延伸服务在促进母婴产后身心健康的作用,为产褥期妇女提供多种帮助和支持,促进妇女和婴儿的身心健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2]。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2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200例初产妇,所有产妇均为初次分娩,年龄21~32岁,平均(27.5±4.23)岁,根据住院病历号的奇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试验组产妇住院病历号全为奇数,对照组100例产妇住院病历号均为偶数。试验组平均年龄(27.21±4.56)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1例(早产5例),剖宫产分娩59例(早产4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7.62±4.06)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3例(早产4例),剖宫产分娩57例(早产4例)。两组产妇均活产、单胎。两组初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产妇接受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护理服务。

1.2.1 试验组 延伸护理服务参考文献[3-6],对产妇提供的服务内容有:(1)为产妇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入院诊断、分娩方式、手术方法、术后诊断、出院日期等建立电子档案,并通过回访,及时更新信息,以便于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指导。(2)针对产妇产后生殖器官形态变化进行康复治疗,即应用现代医疗修复技术进行子宫复旧,帮助体型修复,协助产妇解决泌乳不足的问题以及尿潴留等并发症。(3)对初产妇产后容易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产后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经常随访产妇,与产妇积极沟通,给予产妇安慰和关怀,并且嘱咐产妇家属对产妇的心理变化予以重视,关怀初产妇,并解决产妇困惑。(4)组织孕妇和家属集体学习婴儿的护理知识,并对关键内容进行演示。(5)新生儿护理服务指导,早期医院进行专业的护理并指导家长学习,住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家长护理情况并给予指导。护理内容主要有:为婴儿建立电子档案;婴儿抚触;婴儿沐浴;婴儿游泳。每周定期随访一次,连续6周,共42 d。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增加随访次数,其余时间可电话随访,了解初产妇及新生儿具体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一次家庭随访对初产妇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母婴健康状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7]。

1.2.2 对照组 住院期间接受传统护理服务,42 d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同试验组。

1.3 评价指标

(1)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评价:问卷调查结合随访情况,对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打分,同时调查产妇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并进行评分,满分均为100分。(2)母婴健康情况:包括母乳喂养情况、初产妇心理、辅食添加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试验组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评价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母婴健康情况比较

试验组母婴在母乳喂养情况、母亲心理状态、新生儿护理及辅食添加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整体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经济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产妇产后保健需求快速增长同时也对相关医疗保健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虽然相关医疗保健机构不断拓展服务内容,积极服务,但由于医院与家庭脱节,导致产后母婴健康保健服务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一些新妈妈和新生儿在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存在着身心健康问题[9]。因此探索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有良好的实践意义。目前而言,延伸护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护理人员直接上门为新妈妈提供包括心理安抚喂乳喂养技能指导及辅食添加知识培训、婴儿护理技巧等在内的护理服务,能通过促进新妈妈尽早适应母亲角色、掌握好护理技能、提高母乳喂养比例、迅速排出恶露等方面促进产妇康复并切实提高新妈妈对新生儿的照顾水平[10]。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评价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母婴在母乳喂养情况、母亲心理状态、新生儿护理及辅食添加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例数较少,整体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延伸护理服务,切实促进了产妇知晓母婴保健知识并掌握相关技能,促使产妇尽早调试心理,尽早适应母亲角色,既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也提高了新生儿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产后延伸护理切实提高了母婴身心健康水平,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春回.60例产后延伸护理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14-115.

[2]范桂红,王秀清,方淑彩,等.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9):73-74.

[3]王小雨.产后入户随访对母婴保健影响100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2012,11(5):301.

[4]王娴娴.产后延伸护理服务的方式与途径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353.

[5]李日清,施月秋.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81-1982.

[6]周丽娅.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35-36.

[7]焦蕤.产后延伸服务在产科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9):799-800.

[8]陆少霞,粱燕华,吴秀娥,等.对产妇实施延伸的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107-110.

[9]陈锡利.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33(5):2311-2312.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近年来,一个新的词汇进入妈妈们的视野,婴儿音乐抚触也被更多的中国妈妈所接受。抚触可以提高婴儿的抗病能力,满足婴儿的需要,是一项简便有效且对婴儿健康有益的护理操作[1]。音乐配合抚触对婴儿医院护理中的应用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儿童发展、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视。

1 音乐配合抚触对婴儿的影响

1.1 音乐配合抚触可以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加快,增加免疫力,增进食物的吸收和利用 接受抚触的婴儿体重增长快,而配合音乐抚触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减少肠肝循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程度。同时抚触可以降低婴儿血糖,增加婴儿食量,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加快新生儿体格发育。

1.2 抚触可减少婴儿哭闹,改善睡眠,调节良好的睡眠、觉醒节律 婴儿接受了音乐配合抚触能够减轻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恐惧心理,因此,婴儿睡眠质量都较好,哭闹少,从而使睡眠时间增加,有助于建立规律良好的睡眠,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音乐还能使婴儿身心舒服,精神放松,情绪稳定。

1.3 抚触可促进婴儿神经发育 配合音乐的抚触有利于促进婴儿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使脑细胞被利用的更多,婴儿更聪明。音乐配合抚触还对于婴儿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都有重要的影响,能放松婴儿的面部表情和肌肉紧张度。

1.4 对婴儿心理的影响 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儿都接受了产道的抚触作用。当婴儿出生后,母亲给婴儿的按摩不但使婴儿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和安全,而且接受音乐抚触能够促进婴儿的身心健康,更能增加母亲和家人与宝宝亲情交流,使婴儿觉得舒适,精神放松,身心得到抚慰。消除新生儿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呈现满足感。

2 对母亲的影响

2.1 抚触配合音乐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在给婴儿做抚触同时,不但满足母子间肌肤接触的渴望,而且这种双向的刺激能够使母子感情升华,有助于母爱的唤起,加速母亲其角色的转化。从而使产妇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体会做母亲的幸福感和责任感,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2.2 音乐配合抚触对产后的泌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减少产后焦虑症的机会 产妇通过抚触婴儿,放轻柔的音乐,同时自己的心情得到了放松舒畅,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2.3 音乐配合抚触有利于母婴间的感情交流 在对婴儿实施音乐配合抚触时,母亲的手也同时受到婴儿身体的强烈刺激,加上母亲的亲切语言,愉快的情绪,能让双方都得到感触上的满足,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给婴儿安全感和自信感,令婴儿更加珍惜自己,珍惜母亲,有助于稳定情绪,幸福永远。音乐配合抚触不仅使婴儿生长发育加快,更重要的是婴儿肌肤饥饿感得到满足,心理上得到安慰,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免疫功能增强,为美好的人生创造了坚定的第一步,也让母亲得到了无限的宽慰,是一项成本底,效益好,易掌握的实用护理技术。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7篇

【关键词】影响;母乳喂养;护理对策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4~6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能提高婴儿的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利于婴儿身心的健康发育[1]。它在营养、免疫及增进母子感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通过全国范围的开创爱婴医院活动,母婴同室,早开奶,纯母乳喂养越来越被广大产妇所接受[2]。在产科护理实践中发现,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现将常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4年3月共有住院产妇180例,其中初产妇135例,经产妇45例,自然分娩104(其中会阴侧切84例),剖宫产76例。产后3天乳汁能满足婴儿需要的172例,不能满足需要的8例。无论采取何种分娩方式,产后都有乳汁分泌。

2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所有产妇中自认为乳汁不足的45例,占25%,手术产及会阴侧切后怕疼18例,占10%,平坦或凹陷的9例,占5%,母婴暂时分离的5例,占2.5%。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产前母乳喂养宣教 利用板报、广播、录像、书面资料、咨询门诊等多种形式向来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孕妇入院待产时,组织她们学习母乳喂养的知识,介绍母婴同室的目的、意义及本院为促进母乳喂养而制定的具体措施、热线电话、产后访视等。

3.2 对产后最初几天认为乳汁不足的产妇及家属,要反复耐心地讲解下列知识;乳汁的分泌是每一位产妇都具有的正常生理功能,乳汁量的多少与的大小无关;分娩后最初几天所谓的“空”并不意味着内一点奶水没有;婴儿是伴着水、葡萄糖和脂肪的储存而诞生的,头几天少量的初乳完全能满足婴儿的需求;产后心情愉快,让婴儿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有利于增加乳汁的分泌[3]。再次提醒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并具体指导协助产妇采取正确的授乳姿势和婴儿的含接姿势。产妇要舒适,婴儿将母亲的及全部或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保证有效吸吮。从而使产妇克服担心乳汁不足心理,保持乐观的情绪,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3.3 针对手术产及会阴侧切产妇怕疼心理,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告之早开奶,勤吸吮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褥期出血,有利于产后身体恢复。剖宫产妇术毕回房即开始鼓励并帮助其哺乳,术后6小时内可协助其仰卧位授乳。6小时后就要鼓励其勤翻身,早期床上活动不仅有利于伤口愈合,促进子宫收缩,还可增加泌乳[4]。产后24小时可取坐位,采取环抱式哺乳,以减轻疼痛。手术产及会阴侧切后的产妇,通过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哺乳,拥抱和抚摸自己的孩子,还可以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感应性,促进泌乳。

3.4 对于平坦或凹陷的产妇,首先要帮助她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教会产妇做伸展和牵拉练习,拉开并离断与内陷“绑”在一起的纤维。哺乳前可先热敷3~5分钟,同时按摩,继而轻捻以刺激排乳反射和立乳反射,这样乳晕易连同被婴儿含吮,在口腔中形成一个使吸吮成功的长。产后尽早让婴儿猛烈反复吸吮并训练其吸吮的口腔运动,如此,即使是平坦或凹陷也能哺乳成功。

3.5 某些新生儿因某种原因住进儿科病房或特殊婴儿室,暂时和母亲分离。这时要安慰产妇不要焦急。告诉她,孩子会得到精心的治疗与护理,病中的孩子更需要母乳营养的支持。不要因情绪变化而影响乳汁的分泌。同时在产后12小时内教会产妇正确挤奶,以后至少每3小时挤一次,所挤的乳汁专供喂自己的孩子。并根据病情用滴管或小杯喂给婴儿,禁止使用奶瓶,以免造成“错觉”,影响以后的喂养。鼓励产妇看望并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旦产妇身体条件许可,即随患儿住院,以增加母婴感情,促进

乳汁分泌[5]。

由于医护人员在思想上重视母乳喂养工作,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重视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产前宣教,使孕妇从心理到生理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加之产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因而,没有发生奶胀、无奶、奶管不畅、皲裂等情况。除个别有医学指征者外,所有的产妇都能用乳汁喂养自己的孩子。使我们看到了母乳喂养的美好前景。我们必须更加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使母乳喂养永远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朱杰敏,李伟丽,沈曲,等.孕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464-467.

[2] Hauck F R, Thompson J M D, Tanabe K O, et al. Breastfeeding and reduced risk of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a meta-analysis[J]. Pediatrics, 2011, 128(1): 103-110.

[3]苏敏.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新进展[J].当代医学,2009, 15(25):12-13.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新生儿;床旁护理;护理技能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351-01

新生儿的出生使产妇分娩后很快面临照顾新生儿的责任,初产妇家庭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因为初为人父母,他们对产后的卫生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缺乏了解。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特别对于剖宫产的初产妇,还面临手术切口恢复问题,其产后心理健康状况更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影响产妇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缺乏照顾新生儿的知识和技能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笔者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与结果研究如下。

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条件

1.1转变护士服务观念组织护士学习卫生部提出的在全国医疗机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打破陈旧落后的护理模式,寻求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使病人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内涵,更好的服务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床旁护理模式,将责任护士还给产妇,使母婴在住院期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身边进行,包括分娩、母婴的一般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心理护理等。

1.2病房设施及环境的准备

1.2.1床单元准备每个房间都设有产妇多功能床、新生儿床及家属床各一张,婴儿床在两张床之间,以便产妇随时观察到新生儿及方便哺乳。在房间配备空调、通风、保暖设施,使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50%~60%,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1.2.2浴室准备在房间配备空调、通风、保暖设施,温湿度调整沐浴、抚触时的室温达到26~28℃。设置上下水、热水管道等设施,配有沐浴池、游泳池、温度计、洗手消毒液、婴儿洗护用品、毛巾、妇及家属坐的凳子等。

1.3护理人员培训包括母婴护理技术及相关业务在内的所有培训工作

1.4排班模式根据一体化产科病房工作特点,实行弹性排班,护士长根据每天的住院患者的人数,安排责任护士,责任护士随叫随到,每个护士管3张床,突出责任包干制,主要负责母婴的床旁护理(产妇术后及分娩后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新生儿一般护理、床旁沐浴、抚触、游泳、听力筛查、疾病筛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根据专业护士的能力分为高级专业护士和初级专业护士,高级专业护士分管病情较重病人或承担护理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或分管相对较多的母婴护理,初级专业护士则分管病情较轻的病人或承担护理技术含量较少的岗位,同时高级专业护士指导和管理初级专业护士。

2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2.1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水温38~40℃,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2.1.1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2.1.2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沐浴水温38~40℃。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一一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cm的环行消毒,消毒2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2.2床旁抚触

婴儿床旁护理抚触步骤:房间温度28℃以上,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婴儿放松,操作前务必洗净双手,正式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双手轻轻对搓,使婴儿油具备一定热度后开始抚触,抚触步骤为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抚触,特别注意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婴儿做抚触,可选择沐浴前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也可选择两次进食之间,婴儿不烦躁、不疲倦、不饥饿也不太饱、清醒的状态最适合。让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