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文学新概论

天文学新概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天文教育;公选课;教学实践

引言

科学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天文普及教育,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学与高校也都普遍开设了天文学课程。美国国家天文学联盟副主席肯·威尔科克认为:“对于学生,天文学是检验他们一生对科学兴趣的最好方法”[1]。

我国的天文教育目前很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现有高校3152所,在校生超过2000万,其中高职高专1281所,开设天文选修课的高职院校不到20所[2]。近几年一些高校纷纷开设天文公选课,但目前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的仍是凤毛麟角,多数学生天文地理知识贫乏。例如,许多学生不能辨认北斗星、不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或热心于“占星学”,相信网上传播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信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普及天文学知识,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我院在校学生有1200余人。自2003年开设“趣味天文”第二课堂,2009年起开设“星空探秘”公选课。至今已运行天文公选课4个学期,选课人数累计198人。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将天文公选课开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门课程。本文分析了天文选修课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来我校教学经验体会,介绍我院天文公选课的实施。探讨天文教育的特征、模式、选修课所面临问题及其对策。

1.天文选修课的必要性

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有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涉及到其所处环境,包括宇宙环境。高职院校的天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天文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新的发现,能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在高职学生中普及天文知识,对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天文是研究天上发生的现象的学问,而很多迷信也恰恰来源于“天上”。例如,很多学生迷恋“生肖、星座与命运”的所谓对应关系,社会上一度有许多出版物,对这一不科学的论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所谓“生肖”的因果对应的思潮,对社会良性发展危害性很大。天文知识的普及,正是让学生知晓正确的天文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科学思考方法、破除迷信和伪科学的有力武器。

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说明学生需要天文知识。公选课实施以来,针对天文公选课,我们进行了连续多个学期的问卷调查。累计发出问卷198份,收回182份。被试学生涵盖高职生和中职生,来自4个学院的9个专业,其中3个文科或艺术类专业。

结果表明,有89%的学生希望学习天文知识。对于学生获取天文学信息的途径,我们让学生在以下6种途径中进行多项选择:⑴多媒体网络⑵电视⑶报刊杂志⑷科普书⑸科普展览或天文馆⑹课外活动。统计显示,使用过小于或等于2种途径的学生占46%,使用过3种途径的占23%,4种途径的占15%,5种或以上的途径的仅占2%,其中绝大多数人是由网络或电视中了解天文信息的。上述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很希望了解天文知识,但是获得天文知识信息的途径还很少。问卷中还设计了少量天文基本常识题,从答卷结果看,学生的天文知识很肤浅而零散。

关于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点,问卷结果显示了以下几个方面:星座与人生、外星人与UFO、流星及日月食、小行星撞地球、黑洞。

表1是学生回答的选课动机统计表(问卷为多项选择)。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选课动机是积极的。学生希望拓展知识面和提高素质,但也有部分学生的选课目的是为修够学分,其部分原因是可供选择的选修课数量尚不多。

综上可见,高职学生的天文基本常识还很欠缺,他们对天文知识是渴求的,这种渴求正是探索宇宙和认识自然的原动力。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很有必要提供途径,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天文知识。

2.天文选修课的教学实践

2.1教学目标的研究与确定

学校应根据学生特点来设置教学目标,这个原则对于选修课更为重要[3]。我院天文选修的授课对象是全院学生,他们专业分散,大部分是二年级学生,五年制高职生约占60%的比例。学生数理基础很差,已有的天文知识很零散且肤浅,基本知识往往局限于一些科技史话或科幻故事等。

根据学生情况,参照其他院校的经验,我们将天文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了解一些天文常识和前人的研究历程,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较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天文新成就和进展,激发他们对天文的兴趣。

2.2教学内容的取舍

鉴于选修课的特点和我们的现有条件,我们首先明确一个主导思想:打破纷繁复杂的天文知识体系,根据既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经过多学期教学探索,筛选出一些重要的、有趣味性的、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内容,重构成为天文选修课的授课内容。制订教学内容时我们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天文现象与天文观测,因为这是天文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而且从现象入手的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二是天文新成果,介绍一些天文研究最新成果,经常结合媒体报道的科技新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入相应天文知识或常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特别注意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4]。例如,第二课的题目是“从干支纪年谈起——天文简史”,最后一课“外星人存在吗——探索地外文明”,题目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我们一般选择有趣的事例或经典故事引入教学内容。还利用一些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5][6]。另外,教学中还介绍一些科技发展史,一些重要天文成果产生的背景,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7]。

天文公选课没有合适的教材,课题组开发编纂了讲义。内容源于相关图书资料、天文馆资料、图片、官方网站资料、有关科技新闻等。网络资源中有极多可以利用的素材,但也需要花很大精力去选取和浓缩。讲义涉及经典核心知识、历史、研究方法、趣味实验、天文新发现等。教学内容动态变化,紧跟科技发展形势,也是教学内容之一大特点。

2.3教学方法的研究

按照天文选修课的特点,本课特别适合采用活动教学、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容纳大量知识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展示丰富的、多彩绚丽的天文图片和视频内容。除此之外,还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主题讨论、室外观测、器材及星图使用、观测记录讲评等,多样的课堂形式和大量的信息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的思维水平。

比如在第一次课上,教师引导做一个有趣的假想“旅行”[8]:多媒体课件演示,从教室出发,由近及远渐渐远离地面、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边缘”。这个假想的旅行,展示了宇宙之大而给学生以震撼,学生正确认识了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这个“开篇”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也得到很多教师的好评。

作为天文类课程的重要环节,实地观测是必不可少的。借助逐步完善的观测条件,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利用不同的学期时段所发生的天象,布置和指导学生完成定期和不定期的观测与记录[9]。这些活动有:课程前4周的月相观察和记录;星图的使用练习;夜晚辨认识别星座和认星;二分二至午时太阳高度角的测量;赤道仪和折射镜的使用等。这些活动往往联系着诸多知识、历史神话、常识等,活动使学生拓展了知识、开阔了心胸、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

2.4考核方法的探索

选修课的考核类型一般为考查。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适应天文选修课的考核方法。

根据天文选修课程特点,本课不宜闭卷考试。我们采用观测天象记录、知识竞赛、讨论天文新发现、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天文选修课的掌握程度。例如在2010年,结合科技新闻“发现最年轻的黑洞”的讨论题,学生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深度解读,经过查找资料和讨论,评出单元成绩,每个学生都不觉得是在考试,但是掌握了科技新知识。在结课考核的学生论文要求时,学生往往很关心如何要求论文的字数,我们对字数的要求很宽泛,字数不做特别要求,重在论文质量。规定学生可以针对其所感兴趣的内容(天文范畴),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的认识或观点,不能抄袭或下载,引用文献要注明出处等。这样的要求下,学生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写出言之有物、观点明晰的小论文。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

3.若干思考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是普及天文知识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天文学是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天文学与社会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领域也有久远的关系。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是值得学习的。

通过对天文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观测活动,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关于天体和宇宙的各种知识,科学地认识宇宙,了解人类生存的宇宙环境和探索宇宙的科学方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科学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

3.1授课内容与方式

天文选修课的授课内容可以包括:天文学简史、认识四季星空、天球坐标系、天体测量概述、太阳及行星系统、恒星和星系、现代宇宙学知识。实践部分包括:普通天文望远镜基本知识、星座辨认、大行星的观测、河外星系观测、彗星及其它天象观测、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制作知识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条件的配备,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

针对该课程知识性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综合性强,学生好奇性强的特点,理论部分采用课堂讲座方式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部分可适时做基本观测实习,或针对当时特殊天文现象,组织观测活动,丰富和活跃学生学习内容。

3.2天文选修课的实施效果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要求学生评价课程对自己的“作用”和学习“收获”。表2显示了学生对天文选修课的基本评价。认为天文选修课“有用”和“有收获”的都占到90%以上。

3.3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高职院校开设天文选修课是一项新的教改实验,尚有以下问题要解决:如何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平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趣味性、课外作业内容问题、网络资源的利用、实践活动内容的设置、观测器材购置。

天文选修课的目的应该是:通过选修课学习,了解天文发展历史、天文发现方法和成果,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课外作业的选取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颇大。作业形式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课外阅读后的课堂讨论、小论文、观察记录、观测数据计算推演。研究和布置的作业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引发其探索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文科生的感悟和追求与理科生有所不同。他们在知识的本体之外,更侧重天文奥秘中蕴含着的人类思想的美丽,更善于理解星语、品位内涵,悟出做人的道理,自我培养净化的心灵。我们不妨将他们的这一学习特点和感悟,引入到天文选修课目标中,使理科学生具有更高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军辉.对我国高校天文学选修课开设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

[2]李华南.普通高校天文公选课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3]赵娟.天文公共选修课教学的一点体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4]叶壬癸.天文知识选讲[M] .科学出版社.2002.4

[5]王玉民.星座世界[M]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7

[6]

[7]【美】卡尔·萨根著.李元等译.宇宙[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0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数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11-02

一、背景和现象

众所周知,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而这个世纪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所不同,21世纪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纪,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21世纪的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同时希望和困惑、机遇和挑战,随时都可能出现在每个成员身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寻求发展、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而教育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中数学做为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其发展历程。从我们每个人的教育生涯中出现的定理、名言、名人轶事等等,出现的最多的是西方人的名字,而东方人的名字却寥寥无几,那么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是否就可以说,西方人在数学发展上的贡献要大于东方人呢?在此,笔者认为,中国数学有它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历史渊源,它一直是持续不断地发展,它的成就十分辉煌,呈现给人们的是鲜明的“东方数学”的色彩,它对世纪数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有些西方学者持有偏见,错误地认为中国数学是受西方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笔者认为,东方和西方对数学的贡献同样重要,基本上对等。

二、原因分析

1.研究方向不同。东方以计算数学为主,自古以来,形成了以计算数学为主的数学,他们联系实际,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数学做为一门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便应运而生,这样必然注定东方数学是以代数和计算为主的,特别是以各种解方程的算法为主,从线性方程到高次方程和多次方程,甚至不定式方程,中国古代数学创造了很多先进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数学家把它称为“术”),从而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当几何问题也化解成代数问题时,也变得十分容易。中国数学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时期:①先秦萌芽时期;②汉唐奠基时期;③宋元全盛时期;④西学输入时期;⑤近现代数学发展时期。而西方数学则注重形的研究,他们是以理论为基础的,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而是研究理论上存在的数学问题。17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标志,17世纪以前,西方以数学理论为基础,但是却遇到了一个理论上的瓶颈,从而导致西方数学沉寂了一千多年左右,但当其引入东方的数学思想之后,又迅速发展起来,由此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7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微积分和解析几何的创立。

2.文化背景不同。我国自古以来接受儒家文化思想,讲求谦虚忍让、以和为贵、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爱护儿童;讲求以集体为中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这种思想必然会抹煞个人的作用,必然会轻视个人的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就奉行做好事不留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品质,这种思想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自古以来在我们的先人、文学家、思想家的著作当中一向是无姓名的,或以笔名代替,或以他人姓名代替,这样就导致了我国大量的书籍、名言等不知道其作者是谁,当然这种思想同样会涉及数学,造成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公式,定理等不健全、不知道其作者是谁的情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九章算术》,它虽然是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代表作,但其作者却无从考证,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现存定理无法命名的现状。而西方文化则不同,他们注重个人价值,每件事都要追本溯源,最终都要归结到某个人身上,否则决不甘休。西方自古以来就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他们尊重个人的研究成果,也极力反对冒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必然使大量的研究成果留有作者姓名,西方人的专利意识特别强,如果是自己的发明,他们决不容许别人侵犯,必定会争个头破血流,比如,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布尼兹为了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两国为此打官司长达一百年之久,最终经过证实他们是各自互相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

3.传播和影响不同。交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与交通密切相关。交通的发展情况决定了文化的传播情况,从而决定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地形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不可能顺利从陆地上传到西方,所以中国文化只限于在东方传播,由此导致了西方学术界的一个偏见,他们认为中国古代数学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成就,他们同样认为中国古代在数学界一片空白,但是17世纪以后,随后来华的欧洲传教士的传播,逐渐使西方人认识到他们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其中美国的李约瑟博士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向西方人揭示了一个独立的中国数学科学方面的成就,他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科学文化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其著作中,李约瑟关于计数法和进位制,关于不定分析,关于高次方程数值解以及数学史上的著名问题做了东西方之间的比较,正是这一比较,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相对独立性。而西方文化的传播比较深远和广泛,因此了解他们文化思想的人比较多。

4.重视程度不同。在中国古代,数学并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的,而是作为其他学科的一门计算工具而发展的。比如说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比较迅速,也是世界公认的。特别是我国古代对哈雷彗星的观测和记录那么久远和详尽,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的。其中,我国公元前240年对哈星的记录,被认为是最早的记录。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精确的测量,不仅描绘出了三尾彗和四尾彗,还窥视到了很难见到的彗核,这么精细的工作是离不开数学的,因此在它的影响下,中国数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首先是一个天文学家,然后才是一个数学家,也就是说数学是作为天文学的附庸发展起来的,这种现象必然注定数学不会受到重视,同样数学家也不会被重视。相反,西方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数学,在古代,西方的数学研究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综上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是数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由于地域和文化的特点等等,中国古代数学与西方数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对理论和计算的重视程度上,还表现在对社会关系的处理上。西方数学重视理论和逻辑的建立,中国数学重视对算法的研究。这些特点使得中国数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位居世界前列。当古希腊数学衰落时,中国数学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欧洲进入黑暗时代之时,中国数学仍在腾飞,但是到了14世纪时,中国数学却开始走下坡路,使得几百年来,中国在这片领域几乎找不到重大的成就,从而导致了西方人对中国数学方面的偏见。事实上东方人对数学的贡献并不可忽视,他们虽然与西方人研究的方向不同,但是他们的成就同样重要,同样辉煌,同样值得我们肯定。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才与德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063 — 02

一、 《建筑十书》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

《建筑十书》是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书中关于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总结了古希腊的艺术设计之精华。《建筑十书》共分为十卷: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建筑材料;第三、四卷、庙宇和柱式;第五卷,其他公共建筑物;第六卷,住宅;第七卷,室内装修及壁画;第八卷,供水工程;第九卷,天文学,日晷和水钟;第十卷,机械学和各种机械。虽然维特鲁威阐述的是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其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对其他现代艺术设计的姊妹学科的学习中同样适用。

维特鲁威主张一切建筑都应考虑“实用、坚固、美观”,法式、比例、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书中在建筑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方面,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视“德”的观点,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对于材料、结构、装饰的人文和自然、色彩等各方面的研究,都对我们今天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深远意义和影响。

二、 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多学科知识的积累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中说:“建筑的学问是广泛的,是由多种门类的知识丰富起来的。因此,如果不从儿童时期就攀登这些学问的结题、积累许多文学、科学知识,抵达建筑的崇高殿堂,便急速正经地就任建筑师的植物,我想是不可能的”, 维特鲁威自己就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通晓建筑、市政、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现代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从历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或设计师都拥有丰富的知识,人的大脑里的“素材”就越多,它们都将可能参与到设计师的设计里,设计作品才会生动饱满,富有思想内涵。所以知名的设计大师们往往都是全才,他们不仅精通设计,更精通其他很多领域。如达芬奇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多才多艺,把多种学科融会贯通;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勒·柯布西耶,法国建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在很多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这些都与他们的知识面的深度和宽度是密不可分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要不断地调整,注重于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科技、设计与人文、设计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得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设计作品的价值。

在当下的设计艺术教学中,多数学生存在综合素养较低的问题。广告设计中,设计技能类课程占有比重较大,师生也都注重了设计技巧、软件技术的培养与学习,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文案写作能力;在其他设计门类的学习中,注重了设计基础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设计概论、设计史……的学习,忽略了除设计表现 外的书法音乐鉴赏、中外文学史鉴赏、中西文化学习、市场营销、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了解和学习。这会导致培养出的设计师在作品中缺少现代文化特征和文化感及艺术价值的缺失。设计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同时设计师需要了解世界,以增长更多的见识,保持最新的思想观念。一个思想落后、孤陋寡闻的设计师无论设计经验有多丰富,他的作品总会显得蹩脚和庸俗不堪。当然,要想有丰富的知识和见识都需要在平时生活中主动去注意和积累。

三、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才与德

才能的培养,对作为将现代艺术设计当作自己的专业来学习的学生来说,在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钻研精神,对相关专业问题应当钻深钻透,也只有如此,才能胜任将来所从事的设计工作。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虽然未将此专门点出,但特别强调建筑师必须具备两种素质:一是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一是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的丰富开阔的想象能力。但我们从其全书的体系中即可看出他对专业知识的阐述相当完备,这就需要学习者具备钻研,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将自己的专业学好,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德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就是自己成为一名设计师所应该具备的修养。设计师的道德品质不仅会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而且还会渗入到设计里,因为艺术设计是为他的,即“设计为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一个设计师思想道德狭隘的话,那么迟早会扼杀掉自己艺术细胞,堵塞自己的艺术之路,因为艺术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人们所追求的真、善、美。设计师应该要拥有广阔的胸襟,才能拥有广阔的设计空间与灵感空间设计之路才会走得更远更通畅,也就是先“成人再成才”,正如《建筑十书》中维特鲁威所指的“威望”,在今天我们应该更好的理解为是设计师在技术、理论、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综合起来所得到的社会认可度。

才与德的培养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设计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才算得上是一个全面的教学体系。

四、 《建筑十书》中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

《建筑十书》中重要的设计思想是“实用、坚固、美观”,法式、比例、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的提出,及书中对于材料、结构、装饰的人文和自然、色彩等各方面的研究,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我们今天的艺术设计各门类学科中仍然是最为重要的。

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完美的处理“实用、坚固、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三者的关系并融入到专业中去,实用性、坚固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审美性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实用性。所以,实用性、坚固性和审美性之间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们构成了设计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特别是在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性在设计艺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设计艺术美的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迫切。如室内装饰布置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面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摆设的壁挂、字画、观赏工艺品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人们从风格、材质、色彩、等各个方面进行选择,在注重功能和美观的同时,关注耐久性、安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建筑十书》中指出“比例指优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表现得关系”,“均衡是由建筑细部本身产生的合适的协调,是由每一部分产生而直到整个外贸的一定部分的互相配称”。①这一观点应用于设计艺术的各学科中,如在家具设计造型的教学过程中,谈到构图法则时,我们应当注重形式美的原则,注重艺术的处理手法,这其中包含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统一与变化、韵律与节奏。维特鲁维所表述的在建筑中的比例、均衡应用在家具上也是如此,家具造型的比例包含着家具与家具之间需要注意到建筑空间中家具的整体比例的长、宽、高之间尺寸关系,体现出整体协调高低参差,错落有序的视觉效果;家具整体与局部,局部与部件的比例,它需要注意到家具本身的比例关系和彼此之间的尺寸关系。比例匀称的造型,能产生优美的视觉效果与完善功能的统一,是家具形式美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图例的讲解,充分融入设计艺术学的教学过程中。

《建筑十书》中对建筑材料、结构、装饰的人文和自然、色彩等各方面的研究,值得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学习。他谈到的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的不同,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建筑装饰材料,都会对建筑的安全、实用、美观、耐久性有着重要意义。融入到设计艺术教学中的室内装潢设计,无论是商业空间、办公空间、住宅空间、娱乐空间的装潢装修都会涉及到材料的选择。书中所讲的取材都取自天然的自然材料,可见作者对自然材料的崇尚,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思考,在追求环保节能的同时,我们也都在追求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除此之外,《建筑十书》中的其他设计思想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这些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结:

基于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应是多学科的、人性的、市场化的、技能型的、创新型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教育。通过研究《建筑十书》中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用于更好的指导现代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借鉴学习书中对于设计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要求,在世道变化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不断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养适合现代需求的德才兼备的新型设计师。《建筑十书》中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相当的效力;把书中的自然科学成就和现代艺术设计学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使设计艺术成有学术根底的科学学科。设计教育教学理念更注重人性意识的培养,也就是道德素质的提高,它能促进人在社会交往中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与市场客户更好地沟通交流,从而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保持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 考 文 献〕

〔1〕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第4篇

古典理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奠定了古典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为人类造物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规范。

在公元前六世纪,对于自然界纷繁复杂的现象,要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原则进行统摄,非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们而不能为之,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稍后的赫拉克利特就是这样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由一些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当然,它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仅能利用自然科学来进行,因此,从自然到社会的变革明显地带有理性主义特征。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一切现象”。这样将事物的某种属性绝对化,仿佛它是先于一切物质而独立存在的,这便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萌芽。古典理性主义从此诞生了它的哲学基础,并对世界及其造物进行了规范化。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和谐。他们利用数学和声学的观点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发现声音质的差别,诸如音符的长短、高低、强重等都是由发音体数量的差别决定的。然后,毕达哥拉斯学派又将音乐中所发现的和谐成果应用到建筑、雕刻等其它艺术,并积极探求数量比在造物中产生美的规律和效果,并得出一些经验性的规范。毕达哥拉斯的门徒波里克勒在《论法规》中记载了诸如“黄金分割”与圆球形最美等这样的规范。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果为柏拉图继承并发扬广大,进而彻底形成客观唯心主义和古典理性主义。柏拉图理性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衣钵,认为“客观现实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客观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在柏拉图看来,世界有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三种。艺术世界是从摹仿现实世界中得来的,现实世界又是从理式世界中来的,后两种世界都是感性的,都不能够独立存在,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独立存在的,并且是永恒的。归根结底,艺术世界是从摹仿理式世界得来的。尽管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但是它从事物的固有的义理出发进行试验与研究,得出造物的原则,为人们以后的造物和设计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规则。――它从自然界具体存在的数量关系中利用实践得出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工业革命将理性主义应用并发展到新阶段,为现代设计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近代哲学继承与发展了古典理性主义,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的定义是“真,就它的真实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总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也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感性的理念显现。’”黑格尔在柏拉图理性主义“三式”的基础上确立了美的概念范畴,它肯定了艺术要有感性因素,又肯定了艺术要有理性因素,最重要的是二者还必须结成契合无间的关系。一言概之,黑格尔的结论是,一部美的成功之作的具体感性显现,都是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统一。

黑格尔的理性与感性统一在美学史上具有进步意义,首先他把理性提到艺术的首要地位,他不仅肯定了思想性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反对将艺术抽象化;其次,理性与感性统一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或意蕴是理性因素,形式是感性形象;在另一点上,黑格尔的观点也值得注意,他一方面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另一方面也强调内容的决定作用。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艺术作品的表现愈优美,它的内容和思想也就具有愈深刻的内在真实”。在现实与意识上,黑格尔最为直接的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在黑格尔看来,人心中的理念必须在现实中实现,否定它原来的片面性,才能变成统一体。他强调主观与客观统一时如是说:“内容本来是主观的,只是内在的;客观的因素和它对立,因而产生一种要求,要把主观的变为客观的。……而且只有在这完满的客观存在里才能得到满足”。总之,黑格尔将古典理性主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将美的创造确立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当然,黑格尔的哲学美学并非空穴来风,他之所以如此定义是基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当时正值欧洲工业革命普遍展开,大机器生产代替人力和畜力造物成为事实。这种在客观实践中实验与验证理性主义合理存在并起作用的的事实,证明理性主义存在的合理性与发展的必然性。

因此,可以这样说,理性主义有其生长的优良环境,反过来,理性主义的成长又直接为客观实践服务。

包豪斯新理性主义设计体系及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普遍的大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文化实践的客观事实。而客观存在于大机器生产中的理性主义需要在造物方式与造物思维中得到完善。长久以来人们思考造物的意识、方法和方式所形成的设计需要系统化、规律化。于是,在社会实践领域,满载设计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设计与生产体系,就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了。在此,包豪斯承担起了将生产与设计结合起来的重任,并将原有的理性主义推进到更加实践的领域。

在工业革命实践如火如荼的时代,包豪斯在设计与生产结合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倡导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新精神,创立了工业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发展了现代设计的新风格,为工业设计指示了正确的方向,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可以说,包豪斯是工业设计史、现代建筑史、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标志,是现代设计的摇篮”。首先从《包豪斯宣言》中,我们看到,它将工艺技师和艺术家的工作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工艺与艺术的结合,它利用工艺中存在的理性与艺术中存在的感性来共同造物与设计;它宣布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设计,并且使它变成一种鲜明的标志,――从传统雕塑、建筑中吸收理性的知识,与从绘画中摄取感性的形式,来共同完成人类造物,成为一种划时代的标志。从包豪斯的办学思想核心中,看到它坚持艺术与手工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融合与完整统一,实质上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再从包豪斯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上看,它广泛吸收了当时具有抽象理念的一批世界著名艺术家充实教师队伍,完善教学内容。如俄国表现主义大师康定斯基、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乔治•蒙克都先后在包豪斯任教。尤其康定斯基在任教期间写下了《点、线、面》这样划时代的现代艺术著作,为现代设计形成理性构成打下基础。由于俄国构成主义的渗透,包豪斯很快吸纳了构成理念并运用在教学和设计之中。在设计思想与表达上,包豪斯的另一位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了现代主义响亮的口号,即“少就是多”。这种从数理上规划设计的做法虽然是极端理性主义的表现,但是,它从另一方面抵制了滥用附件和装饰的思想与做法,无疑是对当时过于寻求感性设计结果的遏止。最终,包豪斯在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论上采用了柯布西埃的“机器美学”。柯布西埃出生于瑞士,父亲是个钟表业者,瑞士钟表业精益求精的制作作风和精致美观风格,一直影响着柯布西埃的设计生涯;因自己家乡受到火灾破坏而需要按照方格网图案进行重建,这种几何化形式对他的创造形象力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后来,柯布西埃在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这段工作经历对他后来设计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筑的停顿使柯布西埃改行绘画与雕塑,直接投身到正在兴起的立体主义潮流中,促成他利用一种纯粹形式的语言进行创作。于是,他将精神上的理性主义与机械化和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对设计变革的根本立足点。随着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连续增多,柯布西埃在1923年集章成册,终于写成了《走向新建筑》一书。在柯布西埃的设计主张中,形成了完整的“机器美学”。

“机器美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完全地表达了工业时代利用机器进行设计与制作的美学。它“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与逻辑性,以及产生一种标准化、纯而又纯的模式。其视觉表现一般是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装饰。”机器美学重视理性,重视客观现实,以及重视几何化形式与抛弃装饰的观点,都是包豪斯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它又将新形式下的理性发展到一个“以物而理”的高度。就此为止,包豪斯设计体系形成并重新确立了理性主义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因为包豪斯所确立的理性是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并成为崭新的理性主义,所以,新理性主义诞生并成为设计中的典型代表。

结 论

包豪斯设计体系的形成,使它重新确立了理性主义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想做但总是做不到的事情――带有巨大理性的社会文化表达不该由感性而必须由理性来完成――它用新理性主义比较彻底地革了感性主义的命。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哲学;自然科学;科学哲学;理论

[作者简介]张媛媛,吉林大学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讲师,吉林长春130012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1-0001-04

自然辩证法究竟是什么?是一个学科,是一项事业?还是一个学派,是一种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些争议一方面表明了自然辩证法本身的复杂性及人们对其理解上的差异性,同时也给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和研究的人提供了探索的必要和可能。但在笔者看来,这些争议只是表层问题,其深层问题是:如何理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这才是争议的关键之所在。若认为哲学“凌驾于”科学之上,那是近代哲学的观点;若认为哲学“从属于”科学之下,那是科学哲学的主张;而认为“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则是自然辩证法。本文拟对这一认识和理解,从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哲学的关系,以及自然辩证法是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理论学科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自然辩证法的产生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既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古代,自然科学大都是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的,其特点是科学和哲学浑然一体,很难区分,习惯上我们将其称为自然哲学。到了近代,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以及近代城市化社会的兴起,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同时自然科学自身也在为争取自己的独立性而斗争。16世纪中叶,一场酝酿已久的科学革命开始了,近代科学就诞生于这场伟大的革命中,其标志是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而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则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领域中最辉煌的成就。虽然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如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基本上还是处于襁褓之中。当然,应该承认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当时科学研究方法(实验、解剖、分析、归纳等)养成的习惯,加上社会的、阶级的原因,使得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不能不打上机械论、形而上学和经验论的烙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宇宙不变”和“物种不变”,代表人物是牛顿和林耐。进入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以前主要是搜集经验事实转向对事实材料的综合整理,并将经验材料概括抽象为系统的理论。自然科学也相应地由搜集材料阶段过渡到整理材料阶段,由经验阶段发展到理论阶段,这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它。”与此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特别是天文学领域的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地质学领域赖尔的渐变论,物理学领域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理论,化学领域的原子论和元素周期律,生物学领域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一次又一次地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揭示出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客观辩证法。这些都为自然辩证法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恰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恩格斯则更明确地指出:“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古代的哲学以“知识总汇”的形式而囊括了全部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呈现为一个简单而庞杂的混合体,哲学研究的重心是本体论问题。近代的哲学则发生了“认识论转向”,把认识论问题置于哲学的中心位置,把人们对于认识的理论考察推向了新的阶段。认识论本身的这些问题虽然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但却受本体论的制约并反过来影响本体论问题的解决。19世纪初,黑格尔批判法国机械唯物主义哲学,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提出了系统的辩证法思想,他“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在《自然哲学》中,黑格尔又把自然界看作“是一种由各个阶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另一个阶段必然产生的”,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无机界向有机界的发展和转化,有机界向生命界的发展和转化。这表明了“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是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人,他的著作是一个广博的辩证法纲要;但是,黑格尔的出发点是错误的,因为他认为“精神、思想、观念是本原的东西,而现实世界只是观念的摹写”。因而在黑格尔那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仍然是:“自然界是一个在狭小的循环中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其中有牛顿所说的永恒的天体和林耐所说的不变的有机物种。”所以,恩格斯一再强调:“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从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关系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是在超越神话和常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以未分化的形态而蕴含在哲学母体之中,哲学则以“知识总汇”的形式而囊括着全部科学。人们常常在“哲学”的意义上使用“科学”这个概念,也在“科学”的意义上使用“哲学”这个概念。然而近代以来科学的迅猛发展和日趋成熟,致使各门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不断地把哲学“驱逐”出其传统的“世袭领地”,自然、社会和思维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此时的哲学仍企图以“科学的科学”的姿态而高居于科学之上。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恩格斯指出:“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一旦对每门科学都提出要求,要它们弄清它们自己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可见,恩格斯既反对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科学之科学”,也反对把哲学“从属于”科学之下、妄图取消哲学的实证主义。

正是19世纪自然科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关系方面出现的重大进展,为创始人研究和阐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提供了重要基础,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产生。

二、自然辩证法不同于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哲学学科,它主要研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哲学的产生是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获得迅速发展,科学理论层出不穷,尤其是经典物理学的衰落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非欧几何学的发展,代数、算数的公理化以及命题逻辑的符号化等。这些科学上的重大而根本性的变革自然地唤起人们对科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哲学家主张要用科学来改造传统哲学。例如,德国著名学者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中指出:“本书认为,哲学思辨是一种过渡阶段的产物,发生在哲学问题被提出,但还不具备逻辑手段来解答它们的时候。它认为,一种对哲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不仅现在有,而且一直就有。本书想指出,从这个基础上已经出现了一种科学哲学,这种哲学在我们的时代的科学里已经找到了工具去解决那些在早先只是猜测对象的问题。简言之,写作本书的目的是要指出,哲学已从思辨进展而为科学了。”一般认为,科学哲学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形成后,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的概念框架的研究,即是对科学的概念框架的批判与反思。科学概念框架是科学理解的工具,是科学家理解他所探索的世界的基本方式,所以科学哲学是一种理解科学的东西。维也纳学派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菲利普·弗兰克指出:“为了不仅了解科学本身,而且也了解科学在我们文明中的地位,以及它同伦理、政治和宗教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一个关于概念和定律的统一体,在这体系中,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和人文学科都有它们的地位。这样一种体系可以叫做科学的哲学,也就该是科学和人文之间的‘缺少的环节’。”从这种意义上讲,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也就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具体而言,科学哲学就是要探讨科学的性质,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逻辑,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提出、论证、检验和评价,科学理论的结构、解释和更替,科学发现的模式,科学思维的形式、要素、特点和作用。同时,在进行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哲学也不绝对排斥考察科学的社会本质,不绝对排斥对科学的本体论研究。进而,科学哲学强调,新哲学的出路只能是使其变为像科学那样实证,或以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把哲学从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变成从属于科学之下的“关于科学的哲学”或“科学性的哲学”。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在我国最早是从1956年开始的。这一年,国务院组织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十二年规划”(1956—1967)。在这个既严肃又严谨的规划中,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规划草案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在二者之间存在的一门科学。草案说:“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存在着这样一门科学,正像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一门历史唯物主义一样。这门学科,我们暂定为‘自然辩证法’,因为它是直接继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进行过的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规划草案既没有简单地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哲学,也没有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定位在两者之间。

从这个规划草案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是比较早的。但与西方科学哲学学者不同,我们一直是在“自然辩证法”的名义下从事这项工作的,而且始终强调要以为指导,因为“自然辩证法同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正是基于此,龚育之在1996年就已经把“自然辩证法”描述成了“的科学技术论”。

综上,无论从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哲学的产生、发展,还是从理论框架、学科定位来看,二者都有明显的不同,尽管它们的研究对象有交叉或重叠之处,即都要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因此,不能把自然辩证法等同于科学哲学。

三、自然辩证法是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理论学科

自然辩证法既然位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因而使其具有二重性:哲学性与非哲学性(如科学性)。向哲学靠近,它具有哲学性;向科学靠近,它具有科学性。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自然辩证法这个“大口袋”里只有大约“不到四分之一”偏重于哲学,偏重于对科学的哲学分析,在这个意义上,自然辩证法理应归属于哲学学科。但是,自然辩证法还确实具有科学性,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逻辑与理性特征在自然辩证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自然辩证法与哲学(尤其是哲学)和科学技术之间是何关系呢?我们认为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哲学、自然辩证法和各门科学技术学科之间是普遍、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因此,一方面,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科学技术方法的革新也通过自然辩证法充实和丰富到哲学理论体系中,使之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自然辩证法具有交叉学科性质。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自然辩证法是以为指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与相互融合的、广阔的研究领域。”自然辩证法的深入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汇流,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地研究自然界、人和人类社会,探索科技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科技、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共荣。我们应该正视并承认“自然辩证法”作为交叉学科的特征,发挥其交叉学科的优势。

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正像于光远所指出的那样:自然辩证法作为一个学科是“具有的特色或色彩的诸科学部门的总称”,带有哲理性质,但“其中包括许多不属于哲学的科学部门”。这不仅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创立自然辩证法时,即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自然科学,分析自然科学的各种哲学问题,而且还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自然科学的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并写下了许多札记、论文和著作;同时也表现在,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也在纵横两个维度上不断深化和扩展,以至其中的许多内容如科学方法论、技术创新论、工程哲学以及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等都是哲学学科涵盖不了的。譬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有人强调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哲学命题,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经济学的命题。”将“自然辩证法”看作哲学的二级学科,势必要用哲学的学科范式规范“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和方法,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研究那些不属于哲学的内容,就会被认为“失职”、“不务正业”。哲学学者时常批评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和教学的人“搞得太杂”,“专业性不强”,“研究的很多东西不是哲学”,这种批评意见可以理解,但不完全正确,因为“自然辩证法”中的许多内容确实不属于哲学。勉强地将“自然辩证法”的所有内容都说成是哲学,不仅在学术上不严格,学生也很难认可,同时对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来说也不是很公平。

而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理论学科,就可以把那些不属于哲学的内容也包括其中。这不仅尊重了我们的学术传统,也符合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和学术发展的实际;既凸显了本学科的特色,又体现了本学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因为如此,在2004年由黄顺基担任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统编教材中对自然辩证法作了如下的表述:“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理论学科。同时由于自然辩证法目前还是我国高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公共理论课。因此,我们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将自然辩证法纳入到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进而使自然辩证法能够在新世纪、在当代中国以至当代世界重振雄风(于光远语)。

[参考文献]

[1]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全国工程硕士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组.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H·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9]F·弗兰克.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M].许良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0]朱凤青.科学哲学:对科学的人文理解[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6).

[11]自龚育之.科学·哲学·社会[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12]张纯成.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发展方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李桂花,肖爱民.“自然辩证法概论”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定位——兼论它与“基本原理概论”、“现代科技革命与”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第6篇

①直观性。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理》)这门课程来说它的直观性不是其他课程可以比拟的。《马原理》概念多,原理多,抽象,难以理解,但多媒体教学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比如,在《马原理》中我们讲到物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准确定义物质到底是什么,很多学生会想当然地把客观世界的一切东西称为物质,而忘记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把共性和个性概念混淆。那么我们运用多媒体展现一般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物质,让学生很明显地去感受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准确把握物质的定义。②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马原理》理论性太强,需要教师和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有难度,对学生来说更是困难。有些专业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很强,那么对于一些概念的把握会轻松一些,但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但不会产生兴趣,反而会反感到抵触。例如,在讲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时,尤其是空间,它将运用到天文学知识、相对论的知识,那么工科生来说兴趣一定比文科生要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讲述完相关概念后会给学生放一些关于“宇宙的产生和发展”、“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天气的变化”等科普视频,学生可以从视频中体会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而且有图有声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③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今有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学时大幅度压缩,所以一堂课对教师来说要涉及的内容太多,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和写板书会浪费很多时间,可能按预定完成不了教学计划,但是多媒体的介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更多,容量大,信息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着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优点,但并非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表现,也并非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必须用上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自身的局限性。

2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①阻碍青年教师的发展。如今的高校教师团队逐渐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对于教学来说很有帮助,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愿意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吃苦耐劳,但是现在的青年教师字都不好看,更不用说是板书的设计。所以很多青年教师为了避免写板书,更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整个一节课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其实这是不正常的教学手段。板书虽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教师在写板书的过程中能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也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思维变化过程。②教学信息量过大。首先,多媒体虽然信息广、容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教学计划,可是学生长时间盯着多媒体看容易大脑疲劳,教师长时间对着多媒体讲课容易思维受限,整个课堂环境缺少“人情味”。其次,学生只是对多媒体呈现出的图片、视频或是声音感兴趣,每节课就等着老师放视频放图片,寻找视觉冲击感,但是一节课下来只是过眼云烟,华而不实,忽略了书本的重要性。③学生不会做笔记。做笔记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而大学的笔记由于一节课内容较多,只能去记忆老师上课的重点。但多媒体的出现使学生退化到懒的做笔记,因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快,多媒体信息量的增大,使得学生一看到那么多文字就不想去写,于是在课堂上拿手机利用拍照功能拍下老师的每一张幻灯片,或是下课后拿移动硬盘考取老师的多媒体资料。

3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但它只是一个授课手段,不能作为授课的主导工具。课堂上的主人还是教师和学生,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对多媒体教学要进行一些授课上的改进。

3.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亲切的话语,更加口语的形式和学生交流,容易掌握和把控学生的动态学习。同时传统教学中对教师的备课水平也是很有考验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预设一些突发状况,或是多准备一些备用资料。而多媒体它只是一个机器,没有情感,没有生命,教师如果满堂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导致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形成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效果,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课堂表现情况。其次,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如停电等问题,教师又没有纸质的教案,这就会导致教学事故。所以二者应该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把多媒体用在真正应该用的授课内容上。

3.2多媒体教学与笔记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由于信息量过大,使学生有一种应接不暇,来不及做笔记的感觉,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考虑这个问题。多媒体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并不是所有知识概念的叠加,教师应该在授课中注意,该让学生做笔记的地方应该以板书的形式,通过思维的推倒呈现出来,尽量避免所有的东西都展现在多媒体上,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分清主次,这样一来学生会将学习回归到课本和老师的讲授上去。

3.3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的水平

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师应该多参加一些多媒体制作的培训,体会多媒体教学的真正内涵,而不是简单图片粘贴,视频播放,动画声效,更不是直接将书本知识复制粘贴到多媒体,或是教案和板书的“搬家”。其实,多媒体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既要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更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社会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

4总结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课程平台 中国元素 在线开发课程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编号:2015JSJG514。

【中图分类号】N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1-02

1.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在线开放课程是传统课程以网络为平台,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数字化课程平台突破现有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与学习方法的限制为教师和学生个人构建了网络学习空间,使学习资源无限丰富,并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正是基于此背景,江苏省教育厅和爱课程网共同打造了为省内各高校服盏脑谙呓萄平台―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在此背景下,我院选取了部分已在校内网络课程平台上建设及使用效果出色的课程,在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上进行创建及使用。《中国元素》于2011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课学生每年近千人。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本课程团队编撰,“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元素》。本课程已在学院课程资源平台上建设,并已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本文根据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实践,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研究符合本课程特点的网络教学模式。

2.课程特点与总体结构设计

《中国元素》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选修课,属于人文艺术素质类课程,主要向学习者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者的人文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课程同时指导学生了解具有中国典型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学习、鉴赏、运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成因、过程和规律,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教益,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主要讲授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和民俗的内容,饮食文化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历史、分类、营养健康等知识,中国肴馔文化的发展与中国菜系特色;讲授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生产劳动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

《中国元素》课程结合“爱课程”平台的特点,将课程建设主要分为公告、课程标准、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七个部分。其中课程内容部分主要包括中国饮食习俗概述、人生岁时食俗、茶俗、汤羹、肴馔文化、肴馔艺术、中国菜系、中医药膳、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招幌与市声、节日习俗、姓氏与谱牒、祥瑞吉物、风水与游艺民俗等。

3.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原则和流程

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与设计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以网络为基础,提倡的是“双主”教学模式。新型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不仅应遵循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如科学性、艺术性、完整性等,还应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开放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从“围观”到“参与”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在线组织、实施、管理教学过程[2]。

利用“爱课程”进行课程网络建设,教师注册登录后,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创建课程,并对课程进行设计、和修改,同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备份和管理。《中国元素》课程网络建设的流程见图1。

图1 课程网络建设流程

4.在线开放课程运行流程

在线开放课程在上线之后的运行流程主要包括课程预告、开始每周授课、答疑互动、结课考试、确认成绩五大部分(见图2)。课程预告是在开课之前2个月左右课程介绍页,提前预热课程,进行招生宣传。随后进行每周授课,首先设定评分规则,创建好每周的教学单元结构,添加教学单元内容后,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并配合每周的教学内容,本周教学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开课欢迎、本周内容导学、重难点解析、教学进度安排等。第三部分即答疑互动,是课程开课后,课程团队需关注和引导讨论区的互动交流,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课程内容教学结束后,可安排结课考试,确认成绩。

图2在线开放课程运行流程图

5.课程与网络结合的教学优势与效果

(1)“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中国元素》课程资源平台界面友好、美观,富有吸引力和人性化,有良好的学习意境,依托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以学习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类混合式教学应用,深入探索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强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多元网上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为载体,围绕活动设计和应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在有效网络交互、师生与资源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提供了在线辅导、讨论答疑、评价等功能支持学生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利于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

(2)拓展网络第二课堂,改革考评机制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网络第二课堂。教师拥有了双重身份,即:课堂上的“真实教师”和虚拟学习空间的“虚拟导师”,密切了师生关系。此外,虚拟导师和网络平台的课程教学管理功能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监控与过程性评价。改革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更突出以学生为本,强调学习过程,弱化期末成绩,形成人性化、综合性、激励性的考评方式。

相信本课程通过进一步的推广使用,配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趣的视频,高水平的教师,易于操作的平台,合理的考核体系,会吸引更多的校外学生和社会青年学习,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第8篇

一、 学术移民型

19世纪,文化弱势国家的一些作曲家移居到巴黎这类荟萃欧洲主流文化的大都市,他们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基因获得新的养份和生长空间。受到新环境的激发和对主流文化的耳濡目染,面对新的听众与文化市场的需求,这些作曲家身不由己地形成在文化交汇中求新意、求生存的心理态势,其艺术作品由于民族之根、都市之壤和文化主流浇灌的结合,在独特的情境中产生新质。肖邦的活动与创作,代表性地体现了这种类型。

肖邦的创作是与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相联的,他的旋律风格与波兰民间音乐的风格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斯拉夫民间音乐的真挚、热情、柔和、宽广如歌;他的节奏以三种三拍子的民间舞曲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玛祖卡舞曲的不规则的重音位置。肖邦的玛祖卡表现了“人民的灵魂”。

肖邦的音乐语言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国际化”的特点。1830年来到巴黎后,他接触了多位当时著名的音乐家、画家和文学家,这对他音乐创作的成熟起了很大的作用。肖邦欣赏莫扎特和巴赫的音乐中创作构思的深刻和形式的无比完美、清晰。他创作的众多体裁的音乐作品,虽然都十分新颖,但大多数都采用的是古典时期的传统形式。他的奏鸣曲、协奏曲和室内乐,甚至他的叙事曲都是以奏鸣性原则为基础,是浪漫乐派把传统形式加以真正的革新和综合的典范。四首谐谑曲显然是源自贝多芬奏鸣曲和交响乐的谐谑曲乐章,在规模上和戏剧性充实的程度上来说与贝多芬的谐谑曲相近。在结构上同样可以看到他对奏鸣曲式的极为自由的、完全是浪漫主义做派的处理。至于肖邦夜曲,可以说是源自于浪漫派文学艺术的某些形象,是一切浪漫派所典型的、常见的形象。肖邦的圆舞曲也不是源出于波兰民族形式,尽管有的圆舞曲中会出现重音落在弱拍上的来自民间舞蹈的节奏效果。他的两种类型的圆舞曲,第一类是光辉灿烂的技巧性音乐会乐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威柏的《邀舞》是它的原型;另一类是篇幅不大的抒情圆舞曲,它们和维也纳的生活圆舞曲有着共同之处。肖邦的练习曲可以称之为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派钢琴艺术的“法典”,它们特别明显地表明了浪漫派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善于保存过去古典派的优点――“细致的手指技术、合乎逻辑地推敲音的奏法、实际的(而非靠踏板的)连奏等等”。综观肖邦所写的各种体裁的钢琴曲,源自民间舞曲形式的作品实际上就限于波洛涅兹、玛祖卡和一些圆舞曲了。人们在听到肖邦的音乐时,可能会想到这是一位波兰作曲家写的音乐,而不会认为它们是一位作曲家写的波兰音乐。经常可以在肖邦的一些作品中感受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忧虑,然而“祖国”这一形象也仅构成背景而已,在音乐语言方面,如和声、曲式等,则是彻底的西欧化的。无怪乎阿萨菲耶夫称他是“最理想的古典作曲家”了((苏)A・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音乐出版社1960年版。)。

同属于学术移民型的作曲家还有李斯特等。

二、 经典移植型

在德奥形成的以奏鸣――交响曲套曲为核心的西方古典音乐传统,对民族乐派作曲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严谨的结构、缜密的逻辑、包罗万象的信息内存,使民族乐派作曲家对这种套曲的似乎无所不能的神秘魅力产生发自心底的崇敬。不少作曲家将奏鸣――交响曲套曲当作一个超越国境的花篮,用来盛装各色民族艺术的奇葩。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就典型地体现了对德奥音乐传统的成功移植。

柴科夫斯基曾致力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研究,并用俄罗斯民间旋律来充实自己的创作,如《第一弦乐四重奏》中的“如歌的行板”,《第一交响曲》的终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中,都用了民间旋律。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在创作领域中达到古典大师们的广度的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遍及于歌剧、舞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和声乐等体裁。他和当时的“强力集团”经常交往,但在创作上一直保持着同他们的距离,与他们走的不是同一条道路。这在他1878年给梅克夫人的信中有所表明:“圣・彼得堡的作曲家们很有天赋,但他们都充满了可怕的骄傲,充满了纯粹是业余的自信,以为他们的优势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一切音乐家。((英)威尔逊・斯特劳特:《柴科夫斯基传》,北京文艺出版社。)”另外,他还不喜欢巴拉基列夫“狭隘的音乐见解和尖酸刻薄的语言”。((英)威尔逊・斯特劳特:《柴科夫斯基传》,北京文艺出版社。)在柴科夫斯基看来,欧洲音乐就好比一座花园,其中生长着各类树木:法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匈牙利的、俄罗斯的、波兰的等等。其中俄国的种子结成的树木与其它树木应当有所区别,但它并不是一种独特的不属于树木类的植物。他衷心希望俄罗斯的音乐“自成一体”,希望俄罗斯歌曲能给音乐带来新结构。但同时,他也不喜欢有人夸大俄罗斯歌曲的作用,并以它为基础不仅创立一种独立的艺术,甚至还要创立一种音乐科学。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中,俄罗斯因素是加在基本属于世界主义风格中的异国情调的装饰品。

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捷克的德沃夏克,英国的沃恩-威廉斯、沃尔顿,美国的辟斯顿等。他们或者继承了古典时期的风格,或者发挥了浪漫乐派的特性,将创作置于世界性的领域,但其音乐中又渗透了本国的民族精神,成为一种广义的民族主义。

三、 异域风情型

这一类作曲家并不看重西欧传统音乐中体裁与结构等形式因素,而是在吸收西欧和声语言的基础上,突出民族音乐的旋律个性、节奏特征及民俗风情,将运用民族文化素材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色彩点缀,而强调对民俗生活的反映和文化底蕴的揭示。

这一类型在音乐上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民间歌曲舞曲为素材。这样的例子可以找到很多:格林卡在《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直接引用了两个民间曲调,一个是斯摩凌斯克省的民歌《森林后,黑暗的森林后》,另一个是俄罗斯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强力集团”作曲家也非常重视民间音乐。巴拉基列夫就用俄罗斯民歌《不是白桦树歪倒》、《田野里有一棵小白桦》和《在酒宴上》为主题,写了《三首俄罗斯民歌主题序曲》。斯美塔那在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中用了波尔卡、富里安特等民族舞曲。

这一类型的作曲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反映祖国历史和民族性格,描绘人民的风俗生活,或采取本国的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为题材。典型的有斯美塔那展示波希米亚的历史图像、风俗生活和自然风光的交响诗《我的祖国》;德沃夏克取材于民族诗人爱尔本的叙事诗的《水妖》、《午时女巫》、《金纺车》等交响诗;格里格为易卜生的剧本写的《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传说的《小妖进行曲》,以及一些抒写挪威风俗生活和自然风光,或缅怀古代历史人物的作品等。由于这样的创作,使得这些国家本不为人熟悉的民族文化展示在世界各国人们的面前。

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作曲家有意避用古典时期的套曲等形式,但是却并未脱去西欧音乐的外衣。居伊曾说过,“由于没有地方学习,我们便开始自学。学习内容包括弹遍每一位大作曲家的每一首作品,分析批评其中的技巧和各个创造性方面。……我们十分热衷于李斯特和柏辽兹,崇拜肖邦和格林卡。我们讨论音乐曲式、标题音乐、声乐,特别是歌剧形式。”((美)T・J・格劳特、K・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他们的实践再次体现了主流音乐文化的主导地位。

四、欧洲文化共源

西方民族乐派作曲家们这种音乐移民/移值文化,并非偶然现象,其形成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欧洲文化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