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时代美业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营造重视科学技术创新的氛围
我们正处于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科技创新时代。这是崭新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也是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时代。时代向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同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于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执着于培养创新能力和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向创新社会经济效益的学科的倾斜,向自然科学课程侧重,向市场经济的需要关注的新特点。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对艺术教育要努力营造重视科学技术创新的氛围。
二、 融情感的“美”与“德”,培养艺术创新精神
艺术的永恒主题就是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所以,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先生在美育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鲜明地体现出他对艺术教育的重视。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着重培养艺术创新精神。从人才素质的全面性来看,它需要审美素质,而通过艺术教育进行的审美素质教育,在基于丰富联想的创新性方面、在与众不同的个性特殊性方面、在感人至深的愉悦体验方面,都是创造包括科学创造所需要的,可能正是这样的原因,才能解释为什么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会与高雅艺术有不解之缘,而有人把创新人才的最高规格概括为多功能审美型,也就毫不奇怪。
三、 借助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艺术所具有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具体可感的、非智力情感因素体验的、充满独特个性创造性的特征,都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特征。艺术不仅仅是负载着文化延续与传播的使命,更重要的是批判与创新。人们可以也可能不懂艺术,但无法不感受艺术的创新精神。我们各级各类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非专业性的音乐、美术教育,都还明显具有盲目性特征,这与宏观教育与具体的教师素质有密切关系。了解一些肤浅的艺术知识,而且是技术知识,不是思想的、美学的、哲学的、文化史的知识,再加上掌握一些艺术方面的技能技巧,这样的的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免不了会有疏离。然而,这样的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制定,乃至课程评价,至今还十分普遍,许多教育者以及教师可能会是艺术的专门家,但未必是教育的专门家,而艺术教育内在地蕴含着许多价值也就被掩抑了,或者忽视了。
我们在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走向文明:艺术教育研究报告》中发现,他们把艺术教育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自我表现力、适应生活等联在一起,而且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位也是培养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能力。而具体目标则包括: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力、使学生掌握有效交流手段、向学生提供判断与评价事物的工具等等。显然,这样的目标依然具有发展性,而不是简单地为艺术而艺术。
四、改革艺术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龄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龄教育的学生。因此,传统教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相差甚远,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一部分学生爱提一些新奇、古怪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创造出适于所教对象的教法,有利于创新精神和人才的培养。如快乐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为着眼点,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享受到艺术的兴趣,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进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采用互动教学法:在“观摩欣赏―模仿学习―重点难点练习―综合训练―总结复习交流”进程中,师与生、生与师、课内与课外之间,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创建新工程;采用“小集体学生法”;明确目标、任务―优化组合―小组设计―集体呈现―小组学习活动―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创造、合作、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个性,提高技术、智能、弘扬艺术文化,强化技术综合素质。说到底,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都是引导学生开发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年一届的活动自1995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变革、发展和走向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出了一批好课,推出了一批好老师。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媒体以及艺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毫无疑问,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化生活的剧变,无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影响着校园内年轻的音乐教师,影响着自主意识和能力逐步觉醒的青少年学生。本次中学音乐课观摩活动也充分反映了当下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担纲的学校音乐教育在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关于“雅”和“俗”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应该发挥重要的塑造作用。
事实上,“艺术”和“娱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春晚”,全民娱乐,其乐融融,也可以做到难忘今宵。春晚的小品也许可以带给你片刻的欢笑,让你瞬间忘掉烦恼,但却不能抚慰你的心灵,更不会带来持久的、精神的、更高层次的欢愉。而艺术就不一样―在你悲伤时、忧愁时、喜悦时、平静时,都可以去听一听莫扎特的钢琴曲,那里充满了纯粹、干净、高尚、理性、精神的欢乐,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回想我的中学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候,根本没有娱乐―邓丽君被称为“靡靡之音”。所以,我十分羡慕今天的孩子们,他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活动是那样丰富!这说明,我们的时代和社会进步了。但是,另一方面,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耳朵和眼睛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十分有限,所以反而会格外去珍惜。我十分清楚地记得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所能听到的难得的美妙音乐,比如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在我的脑海里,《天鹅湖》旋律的美,永远是和我的青春相连的最美好的记忆!
但遗憾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娱乐至死的时代,高雅艺术、经典作品其实更容易被淹没在商业、通俗、娱乐的海洋里,甚至完全迷失掉了―课堂之外有太多、太杂甚至庸俗的商业化音乐是那样强劲地包围着青少年学生,也存在于年轻的音乐教师周围。所以,审美教育的任务、音乐教师教育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我们的音乐师资培训和音乐课,尤其是中学的音乐课,如何在“娱乐”的重围中坚守艺术、审美和高雅的趣味,变得十分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我们的音乐课,应该给学生一些有意义的东西―那些只有在音乐课上,在学校的课堂里才能获得的有内涵、有质量并有分量的东西,而不是在网络里、在晚会上、在娱乐中唾手可得的东西。也就是说,面对网络、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学校音乐教育必须自觉、主动、清醒而有效地培养他们分辨和选择的能力,使青春期的中学生真正有能力去分辨和选择优秀而不是平庸,深刻而不是轻浮,高尚而不是低级趣味的音乐作品。当然,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具有高雅、纯正的艺术趣味,能够清楚地分辨音乐的高雅和低俗,能够区分艺术和娱乐。
如果说,二十年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问题是音乐课普遍不受重视,音乐教师缺少专业培训,音乐教学条件简陋、资源有限―虽然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有些甚至随着地区间严重的教育不均衡变得更加突出。但是,从更普遍的意义上,站在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二十年后的今天,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雅”和“俗”的较量问题,怎样用高质量的、美而充满力量的音乐课堂引领青少年走出良莠不齐的网络、媒体、娱乐影响之中,学会欣赏音乐的美,学会鉴别音乐的美,学会表现和创造音乐的美,切实提高年轻一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境界。
二、关于音乐技能和音乐修养
纵观这次观摩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的音乐教师在演唱、演奏等音乐技能方面都有十八般武艺,表现非常突出。但是,全面的音乐修养、音乐性,或者说“音乐的耳朵”还需要磨炼,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不容乐观。比如,很多教师放音乐的时候随意停止,根本不考虑音乐的段落、乐句、结构、终止,想停就停,说停就停,戛然而止,令人很不舒服。再如,有些作品的音响效果不是很好,甚至很不好。事实上,如今音乐的传播方式如此便捷,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并选择更好的音响和不同的版本。
很可惜!这就反映出我们年轻的音乐教师对音乐的美、对声音的美不够敏感。显然,教师们的音乐视野还不够开阔,简单说,听得不够、听得太少,缺少音乐的鉴别能力。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啊!尤其是在异地借班上课,面对深圳这么优秀出色的学生,我坐在台下,常常会替台上教师捏一把汗,担心可能会出现捉襟见肘、无言以对的情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因此,建议音乐教师一定要拿出时间,用耳朵、用心多听,听音乐的美、听声音的美。音乐教师首先要养成听音乐的习惯,逐渐把音乐变成自己的爱好,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多听,听各种版本、各种演奏、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各种音响的作品,每天听、坚持听,而不只是在备课、上课、要用的时候才想起来去听音乐。比如,肖邦的作品,我个人比较喜欢鲁宾斯坦、傅聪、李云迪的版本。在今天的网络和技术条件下,这些版本都不难找到。鲁宾斯坦出过全套的肖邦作品录音,他的演奏是那样炉火纯青,理性又克制,堪称完美。如果你把鲁宾斯坦和李云迪放在一起听,同样是肖邦,同样的诗意―但是,很容易就能够区分:鲁宾斯坦太老!他的夜曲是老年人的、保守的、有节制的爱情,就像冬日里的炉火,带给你温暖,而不是年轻人火一样熊熊燃烧的激情。李云迪演绎的则是年轻的肖邦,他的爱情是那样单纯、那样明朗、那样执着,充满活力,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李云迪的优点是年轻,但缺点也恰恰是他的年轻,缺少岁月的沉淀,不够厚重。傅聪演奏的肖邦当然是最华丽的,那样的高贵内敛,那样饱满又含蓄的热情,洋溢着特有的、迷人的东方情调。
所以,听、多听、反复听、有比较地听、用心地听、安静地听,这是提高音乐修养、形成音乐的耳朵最有效的方法。我真心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浮躁的年代,作为一个音乐教师,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是多么幸运啊!因为,我们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接触、品味、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这就意味着我们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去欣赏艺术、欣赏美,可以从艺术活动中获得更高级的精神享受,丰富自己的情感,滋润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的艺术、好的音乐!如果,我们没有机会去接触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如果,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感官只能感知温饱、感知饥渴、感知冷暖,而我们的心灵却不能感知音乐的美,不能感知艺术的美;如果,我们只能靠视觉和听觉去娱乐消遣,而不能进一步调动理智和情感去欣赏音乐、欣赏艺术、欣赏美,那样的人生是多么遗憾啊!
因此,在强调教师专业化的今天,在培养教师音乐技能、教学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内在的音乐修养,提高教师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提高教师全面的学识和涵养,激发教师对音乐作为艺术的热爱,唤醒教师对音乐艺术美的追求,而不仅仅是一项职业、一个饭碗和一门技艺,进而从内心深处自觉地萌发、守护作为一个音乐教师的职业尊严,真正做到爱音乐、爱艺术、爱学生、爱教育、爱自己,使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至善至美。
三、关于趣味性和教育性
由于年轻教师的音乐听觉修养不尽如人意,乐理知识、作曲技术、音乐美学、音乐史等相关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因此难免对音乐作品形象、意境的把握不够准确,常常有失偏颇,对音乐作品内容和思想性的认识浮于表面、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全面,还不能融会贯通地从艺术表现手法到人文内涵、思想意义对音乐作品进行恰当、深入和全面的分析,更没有能力全面把握、概括、提升音乐作品中深刻、理性和精神的力量,这就造成了现在中学音乐课的小学化倾向,初中甚至高中的课都显得十分幼稚、肤浅、粗糙、缺乏深度,教育性不够,教师过度地、不合理地甚至错误地追求表面的、浅显的以及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不相符合的趣味性。
这一点,一方面反映在教师对音响材料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哗众取宠,求新、求异甚至求怪;另一方面,也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手段上,不恰当地、过多地运用图片等视觉手段和游戏手段。要知道,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视觉图像的手段确实可以帮助年幼的孩子有效地感知、把握及理解音乐的形象和意义。但是,对于身心日渐成熟的中学生就不一样了,我们需要通过音乐、数学等各种不同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而过多不恰当的图片和视觉形象恰恰有可能限制学生的听觉想象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无助于学生养成严谨、专注、充满创造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艺术欣赏;教育观念;情感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形势喜人,加大了艺术欣赏内容的幅度,高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增补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长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把艺术欣赏放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前锋,担负着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新一代的重责,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欣赏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充满种种矛盾的艺术欣赏教学现状,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来改变它,使我们的学校艺术欣赏教育真正短时高效,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探讨能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艺术欣赏教育观念。
一、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在旧的艺术形式不断翻新,新的艺术形式迅速涌现的今天,只有以情调动学生的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领悟各种艺术形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挺有创意”、“你的观点不错”、“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回报的是他们信心百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每一次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体会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
在做好现有教学科目教育的基础上,扩大教学范围,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行业的新知识,不断更新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当下有关艺术设计信息的收集。高职类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要改变长期只注重专业技能教授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以及身边事物的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美的瞬间,启发学生用艺术的视角看世界。发现客观的美,并将发现的客观的美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去,形成带有自己主观意识的美。针对学生接受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机会比较少的情况。要适当地增加欣赏课。主要目的是通过欣赏分析国内外优秀作品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品位。辩证的了解世界设计中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把握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从前人的身上总结经验,吸收借鉴前人留下的美学思想。去糟取精。通过不断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逐渐的培养出具有个人主义的审美趣味、鉴赏力以及创造力等等。
2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现在是属于信息化的时代,艺术设计教育也要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开放性。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学生获得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电脑作业开始成为艺术设计新的创作阵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类的教育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现在的设计行业,大量的作品如出一辙,这跟在平日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关。创造力是设计师的钥匙。失去创造力的设计师就好比没有了刨刀的木匠,一切的工作都不能继续下去。世界上一切的美都是创造出来的,一个好的艺术设计培养计划中不只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强化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人文关怀中的审美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人生价值以及生活追求和对人的关切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不只是要有能发现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那种学生自成一体的美学理念中也要有在人文中柔化的美。这种美表现在设计作品中深厚的文学底蕴上和设计者本省的道德修养中。现如今的人文精神仿佛处于失落世界之中,尤其是现在的艺术包装设计师为追逐高额的利润而提供过度浮华的包装方案。这与学校艺术教育部不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有很大的关系。使得学生在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上也具有“审美品位”。这样的艺术教育才算是真正完整的教育。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教学思想的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化教学迅速发展。这在改变了传统学习方法和讲授方式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老师如何利用信息的多元化引导学生在纷杂繁复的信息中汲取必要有用的知识。是现代教学面临的又一次大改革。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课题设计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吸收真正的美学知识,塑造正确的人文理念。深刻地认识到审美并不只是了解美,还要创造美并且道德也要美。如何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也是现代高职艺术教育中将要研究的新重点。
5结语
关键词:现代礼仪;素质教育
1.礼仪的内涵和作用
礼仪的内涵。礼仪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内化于个人修养、道德规范、交际艺术、沟通技巧、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的作用。从人际交往角度看,礼仪是建立、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从公众形象角度看,礼仪是建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前提;从职业发展角度看,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条件;从对外交往角度看,礼仪是组织形象的保证、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培养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等素质。具有时代性、全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
3.开设现代礼仪课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礼仪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和教化的过程。通过学习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到底是什么,涵盖哪些方面,了解学习礼仪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学习礼仪概念、原则、表现形式等,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学习目的与意义;通过日常礼仪规范和专项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礼貌,懂礼节,将礼仪规范贯彻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些对于学生自身修养提高、和谐优美校园建设、顺利地与社会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1现代礼仪与德育育人
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而礼仪教育正是上述四项基本任务的交织点。因为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所以,只有以礼仪教育为契机,才能带动四项德育工作的开展。学习现代礼仪有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包括忠心报国,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等,现代我国提倡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都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这些内容在礼仪的基本原则中都有体现,要利用礼仪课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奉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文明、践行礼仪。
3.2现代礼仪与文化育人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结合国际礼仪惯例而形成的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一种新时代的礼仪规范。学习现代礼仪暨要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又要学习西方礼仪文化。比如宴会礼仪方面中西方的差别就很大,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通过这些文化差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中西方优秀历史文化。
3.3现代礼仪与审美育人
关键词:张伯苓美育思想现实意义
张伯苓是提倡戏剧美育的先驱,张伯苓先生半个世纪的教育实践证明他非常重视美育,而且有丰富的美育心理思想。;但是张伯苓在这方面的贡献长期被人忽略,本文就张伯苓的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作一个粗浅的研究并简要的谈论一下张伯苓先生的美育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指导的现实意义意义。
一、张伯苓先生的美育和美育心理思想
1戏剧教育
张伯苓先生不是文学家或艺术表演家。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深深体会到了“寓教于乐”﹑“寓德于乐”的教育心理学道理,所以在开办南开大学之初就非常重视戏剧的美育功能。他提倡戏剧目的是把戏剧作为美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手段。他指出:戏园不只是娱乐场所,更是宣讲所﹑教室,能改革社会风气,提高国民道德。
首先,他希望学生通过戏剧表演获得一些深刻的人生感悟;他根据莎士比亚世界即舞台的观念,强调戏剧是人生的缩影,舞台上的演练能让演者获得许多的人生体悟,是走上社会的准备。1916他在《舞台﹑学校和世界》一文中说:“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庸愚﹑英杰,即其剧中角色也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学校者其预备场也。”其次,他希望通过戏剧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在角色的扮演实践中增强自信心获得满足感,同时获得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刺激表演者的成长和发展。再次,他还希望通过演剧活动让学生体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社会以及环境的沟通能力;以便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2音乐教育
张伯苓的父亲久庵先生擅长琵琶并且对音乐有笃学精神,这与他重视﹑爱好﹑欣赏到实施音乐教育有重大影响。张伯苓重视音乐教师的遴选;南开的音乐教育造就了沈汀等我国老一辈的著名音乐家。
3环境教育
张伯苓先生的美育思想也体现在南开大学建筑的设计和建筑的颜色上。南开的校色是紫白色象征性的要求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的品德体现了美育的心理作用。在学校建筑的设计上他不仅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还重视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建筑艺术的美育功能;他非常重视校园美的整体性,有些建筑还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体现了寓德育于美育的原则。张伯苓先生认识到赏心悦目﹑整洁卫生的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因此他重视校园环境美和学校建筑美。
张伯苓提倡“镜箴自鉴”和“考美”。所谓镜箴就是在教学大楼和办公楼面对正门,竖一大镜,镜框镌有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要求师生,对镜自鉴,实际是对自己容貌美、心灵美、言行美的要求。启发自觉遵守纪律,自我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
所谓“考美”。是对学生宿舍和教室整洁美观的考核。南开教育重视全校的美化。对学生宿舍、教室的整洁卫生、美观尤为重视。
南开大学的美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了学生奋进学习的力量;南开大学以美育促智育﹑德育﹑体育﹑方法取得了劳动教育的成效,并且已经体现在多数南开人的心灵美﹑言行美﹑和环境美中。
二、张伯苓先生美育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张伯苓先生的美育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时代学校的管理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张先生把戏剧引入学校教育不仅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主,而是利用戏剧的情境达到教育的目的,希望借助于戏剧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张先生在当时全盘苏化的时代背景下仍然突破现实环境的束缚,寻求新的教育模式。反思我们当代的有些学校的课外活动是纯粹了为娱乐而娱乐,没有更好的利用戏剧表演等其他的活动加强学生内心素质的提高和实际能力的锻炼。更没有哪个学校的校长有突破社会环境的束缚独立开创新的教育模式的勇气。
对于张伯苓先生重视的音
乐教育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更没有得到重视;音乐被中小学视为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不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音乐教育只被专门的音乐学校和音乐专业所重视,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仍然没有实施。
张先生的“镜箴自鉴”在精神素养和人文精神缺乏的当今时代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只是为了贯彻上面的政策,完成上面可以考量和监督到的要求(学生的头发不要过长,不许染发,不能穿奇装异服等)。这些政策的执行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接受能力,硬性的贯彻国家的政策;有些学生不能接受自己长发被剪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这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相反的结果。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张先生的“镜箴自鉴”进行反思,对于学生的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外在形式的强制性管理(着装,发型);而是合理的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对“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几个方面也需要重视,时代的快速发展,急速的生活节奏让学生和教师都感到有很大的精神压力。人们很难做到不傲,不暴,不怠;所以各级教育部门应该从某种程度上加大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曾克强.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船山学刊,2006.
作者简介:侯雪次(1991.2—),女,河南濮阳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0级本科生,教育学专业;
一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四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文/黄吉权
如果说精神是一个人高扬的旗帜,那么,人文精神就是一个人勇立时代潮头的核心动力。当今中国社会的多方面变化,集中体现在时代精神上,即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在认知能力方面,而且在道德面貌方面、精神面貌方面都应适应时代精神的要求,即对学生要注重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应努力“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的课堂气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因此说,人文教育不是文科教育教学的专利,数学课程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人文思想,数学教学同样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
新课程教学理念赋予数学新的使命,不仅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更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气氛”。
一、立足学科特性,彰显人文关怀
学科教育在于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帮助每个人聪明、有意义地活着。一提到数学教学,人们往往更多地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应试技巧;一提到人文素养,人们往往更多地认为那是人文学科语文、政治、历史老师的任务,与数学学科毫无瓜葛。正是存在这样的思想误区,导致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演变成了枯燥的解题、乏味的测试、无边际的题海,我们的学生都厌恶数学,冷漠数学,“数学”成了罪人。“数学”本没有错,错就错在数学教学人迫于应试的需要,教学功利性太强,忽视了数学在思想方法、精神品质、人文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忽视了数学作为大众文化的教育价值,忽视了数学在传承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可见,数学中充满了美。仅就新教材而言数学中蕴含的美俯拾即是: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结果,美的思想方法。在黄金分割的教学中用“美神”维纳斯的形体等让学生感受和谐美;讲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时引导学生欣赏对称美;最近科学家发现:蛇的运动轨迹完全符合正弦曲线;大雁在空中飞行排成非常漂亮的“人”字形,其所形成的角正好是天然钻石一角的二倍,非常准确,还有每只鹦鹉螺,无论来自那一个海滩,其螺旋弯曲的精度必定丝毫不差,这种不可思议的精确生长模式,被数学家称为“完美的对数螺线”,可以借助这些科学前沿消息,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的奇异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很大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和信念端正”。数学正是由于它所蕴涵的丰富的美,使它在成为“思维的体操”的同时成为“心灵的体操”。因而19世纪数学家J·J·西尔维斯特指出:“置身于数学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能把人类思维活动升华到纯净而和谐的境界。”H·比林斯利曾经说过:许多艺术能够美化人们的心灵,但却没有哪一种艺术能比数学更有成效地去美化和修饰人们的心灵。
初中学生处在生命生长发展的特殊阶段,需要大人关心和引导,在大人的心目中,这些学生们似乎是无知无能的,总想把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他们,而不是对他们生命活动本身加以引导,没有把握他们的实际需要。这样致使他们长大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与困难往往束手无策,经不起生活的风风雨雨,这和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教学上,老师应善于抓住机会启发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和探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二、注重情感体验,形成审美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数学课堂充满着美好情境的人文精神,教师除了要有较为高深的数学造诣外,还需用文、史、哲、艺术等知识来丰富自身的人文修养。中外科学大师除了掌握本门学科外,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华罗庚酷爱文学,是个出色的诗人。王梓坤院士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把数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了如火纯青的境界……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艺术可以激发创造思维。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同时又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的诗词歌赋中所蕴含的意境何其丰富,当我们去理解诗意,品味诗境的时候,个人气质自然得到了升华。通过文学作品的浸染,会使我们面对教学中的种种境遇,生出平常之心,保持闲庭信步,懂得运用智慧与幽默去点拨迷惘的心门,通过各种教育心理论著的洗礼,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看似幼稚的问题,以沉静的心态对待,做出换位思考,从而使课堂在和谐互动的气息中生长智慧,使师生之间获得亲密无间的课堂享受。作为数学教师要懂得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磨练出敏锐的思辩能力,能引领学生在课堂中演绎精彩,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栩栩如生,把枯燥的内容演变得“脉脉含情”,把艰深的原理变得“平易近人”,把习题的讲解变得妙趣横生。教师还应当通过数学思维的激发和数学文化的濡染,使学生逐步获得“深入思考的意识,不断追问的习惯,奇思妙想的胆略”,让他们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用头脑去思考。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自己个性的见解,能自由“放牧”独立的思想,获得敏锐的生活视眼,让他们“自在娇莺恰恰啼”。
数学美除了数学问题所提示的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和谐美等,还应该通过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数学美,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能提高到文化的层面。
如当天气气温在23℃时,人们会感到舒服,是由于23:37(体温)≈0.618,可见黄金分割在生活中也是那么的和谐;二次三项式ax2+bx+c当值为0时便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当出现变量y=ax2+bx+c时便为二次函数。
在ax2+bx+c=0中>0时,有两根x1、x2,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因式为a(x-x1)(x-x2),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两交点的横坐标为x1、x2。可见,事物是和谐地联系着,这样的美感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丰富想象,愉悦情调,涵养道德的目的。
就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言,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工具,其他学科由于数学的参与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这种完美结合,体现了现实世界和谐统一。
美,人皆爱之。数学美不象鲜花,也不象五彩缤纷的图案那样触目明感,它的美,美在内涵。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对称性,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一种形式。德国的数学家就说过:“美和对称性紧密相关”。等腰三角形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利用对称性,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边、角上的性质,并可把它简单归纳为: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我们在感受几何图形对称美的同时,也发现了数学语言的对称美。
三、着眼未来教育,致力生涯发展
朱永新教授指出: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得到发展,不仅需要有基础性的知识与一般能力,更需要有对变化环境的判断能力、在多种可能性面前的选择能力、把握时机、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决策能力以及迅速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改造环境和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意识与决策能力。而传统教育的弊端恰恰是只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种种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一堂《切线的性质》公开课上,我通过归纳后,得出了切线的三个性质,一名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切线的三个性质书本上排列有问题,应把最重要的一个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放于首位(原来是第二点),并说把半径改成“经过圆的线”更妥当。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课后与听课老师还交流了这个知识点。我们应十分肯定学生的这种批判性,这是培养“完整的人”的需要。
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家、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的结晶,研读它的发展史会使我们思想得到启迪,精神受到享受,可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数学发展史也是一部极具教育力的、生动的德育教科书。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是一个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不屈不挠、激流勇进的故事,也是一个献身精神、敬业精神的故事,更是热爱祖国、造福人类的故事。实践证明,学生对科学史和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 这是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极好途径.,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伟大的科学家给予青少年的无限魅力是我们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教材,在进行科学史教育时,不能仅停留在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比西方早多少年之类上,而应着重介绍中国科学家的长处和短处,以及中外科学发展的历史,不搞民族狭隘主义。
“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依据这一课程改革新理念,现行新课程教材体现与渗透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每章都安排有一至两篇阅读材料,其中有很多人文教育因素,教材中的每一副插图也都经过精心设计,寓意深长,既是教材本身的需要,又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的素材,教师一定要好好渗透和挖掘,才能彰显数学的育人功能。此外习题的编选要关注国计民生:如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水土流失、大气质量、绿化造林、保护母亲河、物价、税收、工资、医保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国情,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求知欲,有利于展现数学的广泛性和应用性,挖掘与运用这类素材,有机的渗透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社会责任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想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整体,适时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调动起来,各方面的能力都将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