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第1篇

1.自然环境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关系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将自然经济纳入其研究范围,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为经济活动免费提供可利用资源的供应系统。由于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进行价值交换,因此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吴易风教授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分析得出结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不单纯是生产关系;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括了对自然资源配置的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下有着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存在超历史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为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然没有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给出系统分析,但是,在他和恩格斯的自然力思想中很早就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这一观点明确指出自然资源是构成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基础。因此,自然资源是通过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另一方面,恩格斯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揭示了灾难性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因此,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3.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环境的清洁也是一种资源,污染了环境,就等于“消耗”了清洁环境。价格、替代品和技术进步对清洁环境的作用与对其他资源的作用是相同。“如果排放污染物是没有成本的,那么,生产者就没有限制排放污染物的激励。但是,如果污染环境存在某种价格,那么,生产者将设法寻找到某种方式,以替代污染物的排放。排放污染物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就越有积极性去研发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在生产中加入环境成本,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还能起到提高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二、低碳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低碳经济倒逼技术进步

低碳技术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是一种倒逼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技术发展带来低碳经济”,只要突破了技术问题,低碳经济也就自动发展起来了。其实,这完全颠倒了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因果关系。先进技术的发展一定是为了适应某个预先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技术进步总是滞后于所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纵观历史,只有当人们不满足于当下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时,才会通过发明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满足人们新的需要。事实证明,当下运行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极大挑战。为了挽救濒临枯竭的资源、恢复碧海蓝天,人们提出了更高一级的,更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而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必将是前者倒逼后者的关系,并且这种倒逼机制是低碳技术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2.低碳经济模式的优越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手段改造自然来获取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要素的过程。高碳经济模式是将支持经济活动的四种基本资本中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人造资本结合,改造自然资本来获得各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要素。对比低碳经济和高碳经济的理论模型得出:假设将人类全部的经济活动抽象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低碳经济模式下,在对自然系统向经济系统(社会在生产过程)输入可用资源的认识中,首先,加入了对由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可转移消化的废弃物(抽象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重新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其次,提出了自然资源和自然承载力的有限性问题,自然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不是不可耗竭的;自然系统能够承受的污染也是有限的。最后,给出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自然的最大承载力时,社会在生产过程的实现条件就是“马克思关于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其已经逼近自然系统允许的最大排放量时,还必须满足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否则社会在生产过程就不能继续。低碳经济模式展示了劳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性,也不再将生产力简单地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3.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第2篇

不平衡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特征,无论在全球的范围内,还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其发展过程始终贯穿着不平衡性,只不过在不同历史阶段其不平衡性程度不同而已。究竟什么是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如何看待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平衡的发展会给社会带来何种影响和后果,如何避免和克服社会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发展理论的视野内进行反思,在现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两种类型

何谓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思考和研究社会发展不平衡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平衡”与“不平衡”最初是一对自然科学范畴,在力学中,当几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如果所有的力的作用恰好互相抵消,从而使物体的存在形式或运动状态不发生任何改变,这就是力系的平衡。反之,所有力的作用不能互相抵消,就是一个非平衡的力系,它将引起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1]。在自然辩证法看来,自然界千差万别的物质,都表现为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一个自然物的诸多因素在比例关系上达到和维持在某一定值时,诸因素之间表现出协调、和谐、一致、适应或均衡等关系,这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就谓之平衡状态。反之,一个自然物的诸多因素在比例关系上不在那个应有的定值之内,诸因素之间表现出不协调、不和谐、不一致、不适应或不均衡的关系时,这时候该物质所处的状态就谓之不平衡状态[2]。而所谓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笔者看来,是指社会总体内部各部分或各要素在发展上不一致或不均衡的状态。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所谓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是指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或系统,各基本要素由于其地位和作用不同以及各要素自身的变动,或由于社会系统内部或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各基本要素之间不能相互适应或相互协调,出现了一种在发展上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非稳定状态,如在一个社会内部,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却是道德滑坡、腐败蔓延、理想失落等。另一种是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所谓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是指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或不同步性,从而使社会总体在发展上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状态,如我国的东部与西部之间,无论在经济的发展速度上,还是科教文化的发展水平上,都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使我国社会在总体的发展上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在笔者看来,上述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平衡状态都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普遍性。无论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还是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都是制约和影响社会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理论界的多数学者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仅仅归结为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只重视对社会发展区域性不平衡的分析和研究,忽略对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的分析和研究;其次对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的范畴之内,并把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归结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性非经济方面的表现,这在理论上是非常片面的。此外,还应当看到的是,尽管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和区域不平衡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两者在社会总体发展过程中总是交错在一起的。如在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中,就同时包含着某个地区内部的结构性不平衡,而某个地区内部的结构性不平衡往往是导致整个社会区域性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应注意到,区域性不平衡使得国家对结构性不平衡的调整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既要把两者区分开来对待,又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二、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在辩证法看来,平衡与不平衡作为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是相互包含的。当系统内部诸因素维持在一定比例关系协调一致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个别因素总可能在量上增加或减少,多少有些偏离原来的比例关系,出现质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平衡中的不平衡。反之,当诸要素不能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破坏协调使物质总体上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其中少数因素在局部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可能组成一种暂时的协调比例关系,造成相对的、局部范围内的暂时的平衡,这就是不平衡中的平衡[3]。此外,在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中,尤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它们象静止和运动的关系一样,具有相对和绝对的辩证关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一切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4]。辩证法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不平衡并非是事物的一种特殊状态,而是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并带有普遍性和经常性的状态。因此,对其作用性质的确定,只能根据特定的条件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社会的发展尽管不同于自然物质的运动,且均衡和协调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其状态上毫无例外地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无论是结构性的不平衡,还是区域性的不平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和经常发生的。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之所以是经常的和不可避免的,根植于社会基本结构中各基本要素的差异性和变动性。如经济与其它要素相比较,在社会系统内部处于基础和主导的地位,尤其是在社会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的驱动下,经济的发展具有优先性和活跃性。而政治、文化等要素与经济相比较,在发展上和变动上相对滞后。固然,政治、文化等要素为使自己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努力与经济形态相适应和协调,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总会不断地打破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使社会在结构上处于一种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社会发展结构性不平衡的形成带有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并且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其形成的原因更为复杂。因为不同地区间在发展上的差距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在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差距的形成又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区域性不平衡往往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理论上很难找到一个最终的原因。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发展及其基础条件,是导致社会发展区域性不平衡的最为根本的原因。但又不能不看到,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结果上的差别又可在经济以外找到其它原因,也就是说,非经济因素如科技、教育、卫生、人口素质、文化和人的观念等又是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区域性不平衡的分析,不可忽视非经济因素在不平衡中所起的作用。在此我们单就经济而言,的确区域性不平衡是各国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区域性不平衡现象。人类文明史证明,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步拓宽生存空间和梯度推移的过程,起初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有利于农牧业的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带;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港口,于是城市和港口便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最繁荣的地方。总之,由于各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密度与素质、技术水平和原有基础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这种区域性的不平衡,在发展中的大国经济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经济学的研究还表明,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在各区域具有同时性,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的发展格局上,只能是有的地区处在经济发展的中心,有的地区则必然处在发展的边缘。因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区域差异由扩大到稳定、缩小等几种情形[5]。综上所述表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具有必然性和经常性,即不平衡性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特征。问题在于,由于社会的发展不是一种自然的和自发的过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政府总会意识到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因而总是采取一定手段和措施,对不平衡的极度发展进行调整和控制,竭力使社会的发展处于某种相对的平衡和稳定状态。但社会发展的绝对平衡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三、社会发展的“适度不平衡”与“极度不平衡”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第3篇

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各国国情不同,农村市场化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依靠工业化、城市化来带动农业市场化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显然不能搬套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必须立足自己的具体国情,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来。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关系辨析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进程,必然要对包括农业和农村市场化建设在内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从系统理论来看,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农村市场化建设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要与其他子系统相联系并受之影响,其中对之影响最大的应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选择农村市场化建设发展道路,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的辩证关系。

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

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和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两大重要部门,彼此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农业是孕育工业的温床,是哺育工业养料的基本来源,工业发展所必需的粮食、原料、劳动力和资本,都要靠农业来提供。特别是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农业为工业提供的剩余积累决定着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虽然工业随着独立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步减少对农业的依赖,并逐步取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无论工业怎样进步,只要人类仍然以动植物为养料,就不能割断工业对农业的依存关系。另一方面,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传统农业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有依靠现代工业的强大资本、技术、装备和先进制度的支持,才能进行现代化改造,顺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理论界和学术界根据农业与工业依存关系的演化,把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即以农养工或以农补工阶段,基本特征是农业支持工业,农业剩余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而成为工业发展的资金积累。

第二阶段为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即农工自养或农工自补阶段,基本特征是农业剩余不再作为工业发展的资金要素流向工业部门,而是留在农业部门成为农业自身发展的资金积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则依靠其自身的剩余积累。

第三阶段为工业支持农业发展阶段,即以工养农或以工补农阶段,工业部门的剩余以资金要素的形式流入农业,形成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农业发展由依靠自身剩余积累转向依靠工业剩余积累。

如果对农业与工业依存关系演化的三个阶段再作进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农业剩余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而成为工业发展的资金积累,还是工业部门的剩余以资金要素的形式流入农业支持农业发展,都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这就是市场。市场是连接工业与农业的纽带,市场化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业与农业的依存关系和工业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市场化是包括农村市场化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就农村市场化而言,其发展进程与工业化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

工业化是牵动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市场化建设需要以工业化为基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虽然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也对工业化的加速实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市场化不可能先于工业化而启动,也不可能先于工业化而实现。

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

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由农村转向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地域扩大、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普及的过程。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人类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实现现代化必然要以城市化为前提和基础。

学术界和理论界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国际上对三个阶段的划分标志是: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40%以下为早期阶段(也有的把30%以下定为早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40%~70%(也有的是30%~70%)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为成熟期阶段。

城市化与经济市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是城郭+市场,没有“市”,“城”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市场又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市场不扩大,市场经济就发展不了,而市场经济得不到发展,城市就不可能繁荣和发达,城市化也不可能“化”起来。同时,“城”也是“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城市的扩大必然导致市场的扩大,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市场化的这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了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必然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农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在城市,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农业人口要逐步转化为城市人口,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信息也要从城市中获得,农村市场化需要以农村城市化为动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市场化的发展也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要努力为农村市场化的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要研究和把握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除了要分析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外,还必须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两者之间也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工业革命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机器大工业导致了大规模的集中生产,而工业的集聚必然产生大规模的城市,从这一意义上说,是工业革命拉动了城市化向前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从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城市的根本特点是集中,而集中能够产生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有利于形成发达的城市文明,这正好适应了工业化的要求。由此可见,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虽然是工业化,但城市化的发展又能够反过来推动工业化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器”。

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要保持这样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还必须有市场经济的相应发展,确切地说是需要市场联系作为保证。我们在前面分析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已证明农村市场化是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之所以出现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长期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否认市场经济,抑制市场的力量,割裂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有机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农村市场化的发展促进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兴起,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逐步得到了改善。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如下概述:工业化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拉动了城市化向前发展,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能够反过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是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器”;农村市场化是连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重要纽带,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农村市场化不可能先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启动,也不可能先于工业化、城市化而实现,需要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牵动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

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要为农村市场化的发展拓展空间。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国要在新世纪中大力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就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立足本国的基本国情,探索和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道路选择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通过研究分析,我认为中国在新世纪中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WTO对农业的要求为导向,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有机连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帮助农民安全进入国内外农产品大市场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两个方面的作用,着力培育和提高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对弱质农业的贸易保护,扩大农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高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业)市场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道路选择

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走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农村市场化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坚持走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互促共进、同期实现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有近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大,显然不能等到工业化、城市化实现之后再去实现农村市场化,因为这样不仅会进一步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而且将会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市场化同步发展、互促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这里需要予以说明的是,农村工业化与工业化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农村城市化也与城市化的概念有着一定的差异。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从农村内部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则是指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是从农业外部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两者所涉及的范围是明显不同的。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化虽然都是指人口不断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地域扩大、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普及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城市化一般较多研究的是大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城市化则较多的是研究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从农村工业化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化概念的差异中可以看出,如果说农村市场化不能与工业化、城市化互促共进、同步发展的话,那么,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则是完全可以互促共进、同步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推动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在新世纪中,我国要继续走好这条发展路子。因为实践和理论都证明,这是一条既符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农村市场化建设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系,坚持走城市、农村共同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路子。农村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而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近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将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这些都要求中国的农村市场化建设必须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能够从城市和农村共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路子。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农民创造了兴办乡镇企业这一发展农村经济的新途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一大批规模大、现代化水平高的骨干企业兴起,带动了乡镇企业工业区连片开发和与之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村小城镇,既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又缩小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能够通过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市场化发展新路子。进入新世纪后,我们要继续走好这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与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关系,坚持走共同致富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如果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必然会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的问题。同时,由于农民的经济基础、从事职业、生产技能、拥有资源、区域生产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在市场竞争、淘汰和分配机制的作用下,必然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两极分化问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允许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和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起主导作用的优势,通过对贫困农民的扶持、保护和帮助,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就业机会,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和生产经营素质,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合理调节,走出一条能够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致富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丑艺术丑美发展

一、丑之为“丑”

丑有自然丑和艺术处理的丑之分,我们要探讨的丑是指的艺术行为里的丑。丑的定义不是单一的,并没有一个确实的定义,但肯定的是:丑与美相比较而存在。几乎没有一位美学家不把丑放在美面前,以美为前提来解释的。如奥古斯丁“美是绝对的而丑是相对的”;鲍母嘉通以“主体的感性认识的完善与不完善”界定美与丑;叔本华以“主体意志的客观化是否充分”界定美与丑;立普斯以“主体在对象中投射的感情是否有价值”界定美与丑;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在休谟那里,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等等,可以说有多少种美就有多少种丑。总之丑的本质与美一样是错综复杂的,可以说丑:“在一切方面都恰好和我们提出作为美的要素的那些品质相反。”

丑的本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有不同的内涵。丑在内容方面的特征是违目的,与伦理学领域中的否定性道德价值“恶”相联系;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方面的特征,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认识价值“误”相联系。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丑作为审美范畴,与美相对立,它是美的否定和反衬,是其悲、喜、崇高、滑稽等美感的组成因素。在美学范围之内丑可以定义为“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的令人厌恶的东西,也反映完美的缺失和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不美”。丑的本质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艺术作品中的丑,可以形成审美价值。

二、“丑”的萌芽

中国文化早期的美丑观处在美丑善恶交混的混沌状态,是丑意识的萌芽。与西方相较,中国人更早领悟到美丑共存的辩证关系,先秦时就形成了对美和丑的独特认知。在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形成了不尚思辨而重视社会伦理感情的哲学基调,与此相联系,中国美学重视的不是实体和对象,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与冲突,因而中国美学的最高目标仍然是伦理性的善,对于美却不甚在乎,对于丑也就较能容忍,尤其是道家思想中,“得精神于陋形之里”、“齐美丑”等观点,决定了丑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命运。先秦典籍中多将丑作“醜”,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醜,可恶也,从鬼,酉声。”从字义上说,丑与“鬼”相联系,这里透射出中国文化里的生命意识,丑是恶,它具有人生的负面价值。东汉王符《潜夫论·德化》中有“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长寿而终是美好的生命形态,而夭寿,凶死则是丑恶的人生了,这就把生命、生活和美丑观念联系在一起。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都把形式的美丑与本质的善恶区分开来。从丑的内容来看,它既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不统一,又表现为对象的社会内涵对道德规范的违背。美丑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遍布宇宙的道才是绝对的;美丑不过是道的体化而已,只要与道通即是大美。

儒家的美丑观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相比之下,道家“以真为美”的美丑观更合乎美学的认识规律。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呈示出道家“体道为美”的主张:道是万物的本原,世间事物的美丑只不过是由道演化体变而来的具体形态,因而物体外表的美丑差别没有根本性的意义,美丑是相对的,而道是兼容美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对丑的宽容态度。

在中国关于丑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的《庄子·秋水》中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溪,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以大为美,以小为丑;在《齐物论》中就已经深刻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指出美丑的同一性;《知北游》中“臭腐化神奇,神奇化臭腐”则点明了美丑的转化。汉代刘安在《淮南子·说山训》中谈到:“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从美和丑的对立与比较中认识美丑的存在,并表现出丑的独立性。可见中国古代对美与丑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美丑互化,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和以丑为美的观点。

三、“丑”的发展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兴起,美与丑的冲突日趋尖锐,丑渐为人所重视。丑被有利地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袁宏道在评其弟的诗文时曾说:“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这种审美心理是合着寻求不和谐的丑的刺激的时代风尚的。郑板桥将丑引入了绘画美学,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丑以怪为趣味的画家。

“五四”以来,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特定社会政治目标的功利性追求。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加,丑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打破了古代美丑交混的状态,丑和美成为了对立面,鲁迅成为那时期的代表人物。

四、“丑”在现代艺术中的繁盛

在现代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艺术的发展停止了脚步,直到经过80年代改革变化的十年,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期待逐渐被务实的物质消费生活取代,随着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时代也随之而来。艺术家们对艺术与社会、哲学、宗教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

从星星美展、85美术新潮到今天,中国现代美学受到了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的猛烈冲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当尼采以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高呼‘上帝死了’之后,我们的艺术家也同样以一种批判的态度举起了尼采的旗帜。正如舒群在《为北方艺术群体阐释》一文中说:“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已有的一切传统已荡然无存,一个全新的、坚固、永恒、不枯的‘世界’将随之建成”。中国大地上呈现出了各种艺术潮流,国人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正统与另类、伪正统与伪另类、高雅与低俗、装高雅与特低部俗、深刻与肤浅,故作深刻与实在肤浅……所有的美与丑、伪美与真丑,从没像今天这样如此理直气壮毫无顾虑地同台演出,面对面的叫板。

总之“丑”这一美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程,至今还是有很多的争议关于丑的存在,但无疑它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柏克.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2]鲍姆加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3]东汉王符.潜夫论.三秦出版社,1999.8.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力设备企业 安全生产关系 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超高压大容量电网的出现,电网的运行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研究表明,电网运行管理不善,若是发生安全事故,轻者造成部分电网用户停电,重者整个电网无法稳定运行,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电网瓦解,造成大范围的停电,影响社会安定以及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遵循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其坚固落实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改革、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其中的利益管理,从而实现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

一、电力企业生产中的关系

(一)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电力企业是高危行业,要想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就必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反之要生产就必须有安全保障,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在对安全与生产的认知和处理上,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具有统一性,又要指出这两者所存在的矛盾性。在生产过程中要逐步掌握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要以长远为重,注重整体,坚决反对将安全与生产分裂,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社会体制下,企业需要树立起为安全工作服务的思想理念,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二)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开展一切日常工作为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可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企业不能够一味的注重生产,追逐利益,必须要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安全生产。企业获得效益的途径是生产,可若是没有安全作为保障,生产就只是一纸空话。经过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在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程度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多或少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另外事故发生之后,工作人员会产生恐惧心理,工作积极性降低,出勤情况有变,正常生产难以保持。所以安全生产才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过大量的管理实践以及事故的教训,电力企业的两项根本任务是效益与安全,企业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不断寻找着两者的平衡点,为实现安全保效益,效益促安全而努力。

(三)事故发生的偶然与必然性的关系。

在生产中有些事故看上去发生的很偶然,可是其中却有着必然性,导致事故发生的偶然因素有很多,可是其根源却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以及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三违加上隐患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要杜绝粗心大意,电力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从基层入手,狠抓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严格考核,严格惩罚。只有坚持严格对待,才能够强化安全管理,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科学协调各项关系,促进协调发展

1、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根本,稳定是前提,安全是保证。在电力企业发展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新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和新需求,这会对企业的生产产生许多的不安全因素,正确处理安全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需要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以及员工的接受度进行有机的统一,对此加强宣传的力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同时注重维护员工的利益,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随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变化,及时化解矛盾,防范于未然。

2、妥善解决安全管理中的基层班所问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基层班所,基层班所更是事故的高发地段,基层班所需要吸取施工检修调试等等一些班所发生事故的教训经验,针对目前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沟通不畅、职责不明、信息反馈落后等等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制定出适合电力企业基层班所安全管理的控制措施以及制度办法,等等。制定的措施需要纳入到具体的作业标准中,按照建档,制定措施期限,规定部门负责人以及检查人,逐渐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责任到人,加强基层班所的管理。

3、树立正确的安全政绩观。对于企业领导干部来说,最好的政绩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树立的正确安全政绩观就要求干部职工将维护企业的安全稳定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实际的工作中实事求是,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全局为重,统筹兼顾,绝不能主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需要对改革所提出的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以及电力企业的现状作出正确的认识,牢固树立起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要戒骄戒躁,本着重视问题的原则,增强安全上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培养脚踏实地,注重实际的思想,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利益、个人与集体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求真务实,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让企业的安全工作能够经受历史、实践以及群众的检验。

(作者单位:葫芦岛电力设备厂)

参考文献: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消费;生产;节约型社会;绿色消费

        一、马克思的消费理论

        消费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之一,是与生产相对的概念。从形式上看,消费是人们通过对各种劳动的使用和消耗,以满足其各方面需要的行为。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上看,消费则是与生产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创造的运动。马克思详细地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的这种辩证关系。

        (一)消费与生产的对立统一

        马克思在其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同时,“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1]9就全部生产要素来说,生产过程也是消费过程,即生产资料的消费。经济学家将直接与消费同一的生产称为生产的消费,而对于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则称为消费的生产,以区别与消费同一的生产。

        (二)生产与消费互为中介

        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消费也中介着生产”。 [1]9所谓生产中介着消费,是指生产创造出消费的材料,用产品为消费提供客观对象,没有生产,消费也就没有对象。同时,生产也规定着消费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产品引起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创造消费者及消费的动力。所谓消费中介着生产,是指正是因为消费才使产品得以最后完成,消费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同时,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而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因此,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

        (三)消费生产着生产

        消费使生产成为现实的生产。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对生产的最终检验。马克思说:“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 [1]9这就是说,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生产只有通过消费环节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

        (四)生产生产着消费

        首先,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即消费品。没有消费对象,消费不成其为消费,因此生产在这方面生产出消费。其次,生产在为消费提供消费对象的同时,还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不仅消费的客体方面,如消费品,是生产提供的,而且消费的主体方面如消费方式,也是生产创造的;同时,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

        二、构建新型消费价值理念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建立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作用、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基础上的辩证、系统的消费观。对生产的认识和把握,离不开对交换、分配、消费的认识和把握。同理,对消费的把握亦如是。由此它对当今我国消费主义盛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如何认识消费并形成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以及构建新型消费价值理念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义 利 诚信 市场经济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2012年,3.15晚会对全国各地所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曝光,令人触目惊心,让人深恶痛绝,国人为之愤慨不已。美国的麦当劳用的是国企的猪肉;销量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家乐福超市竟然随意窜改食品的生产日期,用三红鸡冒充柴鸡,价格抬高一倍;广东生产的儿童玩具竟然是二次,甚至是多次用过的有毒塑料,严重推残了很多儿童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殃及民族振兴大业的违法行为,怎能不让国人为之痛心呢?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是发展上去了,但是有些厂商道德滑坡了,不讲诚信。

有位年轻人在外资企业当经理,被炒了“鱿鱼”,因为他试图漏缴个人所得税。公司的外籍老板说:“在我们国家,偷税和偷东西是一样的。如果某人有偷税的记录,他在法庭上都没有资格当证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实正义可言,他就失去了人们对他基本的信任。诚实做事,诚实做人,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没有信任又何以谈及其他?何以能够立身发展?

正义,原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关系或程序。根据古希腊人的观念,每件事物都有它的规定地位和职责,一旦有事物突破它的界限,就会有一种超人类的法则来惩罚这种侵犯,恢复侵犯者所破坏的那种永恒的程序。这种永恒的程序就是正义。现在,人们用正义来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

正义能够维护社会的程序,利益则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正确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辩证关系,自觉地维护正义,社会才能沿着健康的道路不断前进。

义与利的关系自古以来争论不休。追求利源于人共同的天性,崇尚义则取决于人后天的修养,利与义是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以下是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 重义轻利

重义轻利是自儒家以来传统的道德观念。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有句名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说:人生在世,谁都想又富又贵,但是如果要通过不正当的行为才能获得富贵,君子则不屑为之。

2 贵义尚利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义与利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他说:人既需要义(精神需要),也需要利(物质需要),如果少了其中之一,人就不能正常生活。但人心比人的身体要高贵,因此,养心的义就高于养身的利。

3 见利思义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有的人则见利思义,饮水思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义与利的关系?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人们追求正当、合法的物质利益,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有一些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无视道德准则、党纪国法,甚至铤而走险。因此,打击不法行为,惩治不义之徒,弘扬法治,维护正义,就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论语

2 春秋繁露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经济交融;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因此,把握当今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是社会综合实力增强的重要举措。

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客观趋势越来越明显。日益紧迫和严峻地凸现了文化的竞争和文化的力量,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竞争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财富中向拥有文化优势的地区聚集越来越明显,文化已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在“短缺经济”时代,人们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而今人们生活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减少,而更多的资金开始向文化消费方向转移。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统计,在1980—198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等年贸易额从950亿元增到3880亿元。美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收入已经占其外贸总收入的38%。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1990年到199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2005—2006年间,我国潜在文化消费能力达到5500—6000亿元左右。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际竞争的格局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己越来越引人注目,它将成为中国经济“从现实经济增长率向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的一个新热点”。

社会消费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精神产品,去满足人们在文化上、精神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要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愈高,经济附加值就愈高。其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在保持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使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运用,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文化的传播力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感召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和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影视、音像、出版等文化产品已成为最大的换汇产品,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像美国和英国这样一些经济大国文化产业的GDP比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制造业。以麦当劳为例,1968年仅有1000家麦当劳连锁店,而今天在世界120个国家遍布2.8万多家麦当劳餐厅。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富的商业效益,而且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成为文化渗透的一种特殊形式,美国到处推销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迪斯尼等文化生活形象,组成为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的典型。可见,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和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发展中,人文资源甚至比原材料、能源的作用更大。在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没有资源可以创造资源,正可谓“一遇雨露就发芽,一得阳光就灿烂”。

二、把握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趋势,以经济理念促进、发展文化产业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趋势,我们必须切实把握好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经济在文化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目标,充分体现了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庞大的涉及面广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先进文化产业必须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竞争中做大做强,必须在遵循社会主义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和规律的同时,借鉴经济领域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将文化的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才能转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首先,依靠市场经济观念拓展、促进先进文化产业发展。

社会实践要求我们加快确立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善于挖掘、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如通过保护、挖掘、利用人文资源,打好“名人牌”、“名品牌”、“名节牌”、“民俗牌”等,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深刻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因势利导,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增强资源意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运用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发挥整合效应。

二是增强商品和市场意识。对相当一部分文化产品,在注意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作为特殊商品的属性。因此要重视文化产品的流通环节,遵循价值规律、市场法则,善于实现“惊险的一跃”。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注重研究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变化来组织生产,用“适销对路”的产品去占领文化市场,引导文化消费。通过市场运作,拓宽投入和经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先进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三是增强效益意识。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同时又必须讲经济效益。如果不讲成本,不讲经济效益,就会失去市场,失去竞争力,社会效益也就无法实现。创作一大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文化成果,并以市场经营使其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注重发展提高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门类的文化品位。吃有食文化,穿有服装文化,喝有茶文化,住有建筑文化,行有车文化,休闲有旅游文化等,着力提高这些产业门类的文化品位,注入历史、艺术和情感的内涵,增加产业的文化附加值。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庸俗文化的约束管理,对黄、赌、毒、迷信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予以专项整治,坚决打击,使文化产业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其次,依靠经济手段壮大、推动先进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艺术为生产资料的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进入市场流通的系统行业,知识经济时代,文化需求已形成巨大的市场,在发展先进文化产业时,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兴建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绿色网络、教育培训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企事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社会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文化产业内涵,陶冶道德情操,提升社会文化品位,促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和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让更多的文化单位与市场接轨,走社会化运作之路,将先进的文艺产品、文艺节目、文化活动推向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先进的文化传播网络,实现文化事业的社会化,以良好的经济效益支撑社会效益。同时要在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基础上,激活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注重运用社会化的手段推动和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做到不仅要善于建设文化设施,更要善于经营文化设施,形成“建成一个设施,培育一个主体,发展一门产业”的良性发展势头。依靠经济杠杆、调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社会文化,塑造社会新形象必须打牢先进文化建设基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文化发展中的导向作用,适时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探索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拓宽渠道,逐步形成财政性投入、政策性投入、社会性投入和自身性投入相结合的投融资格局,集中力量办大事,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全国各地都在探索自己的特色之路,就发展文化产业而言,上海的思路是“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北京的思路是“民营国营同台竞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广州的思路是“坚持市场导向,凸现产业特性”,深圳的思路是“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源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互动”,云南的思路是“科学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