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第1篇

一、教学中理论部分的梳理

理论学习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作用、流程以及重要性,强调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学生需要规划课程学习的时间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环境设计中理论的教学主要包括概况、发展方向、当今社会设计潮流、设计原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特殊设计等设计理念。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诱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及其设计,并要求学生对地域文化进行总结。例如,笔者在讲授商业空间设计原则中的地域性设计时,就着重讲授了黑龙江城市规划的历史及各地方地域文化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并让学生全面搜集相关的气候人文资料。在理论讲授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在环境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的原因,掌握地域文化脉络。

二、专业设计

专业设计是设计的实践阶段。设计课题应选用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各地区举办的赛事,也可是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倾向选定课题。选题内容以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主,如基于绥化市商业街展开的地方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三、方案讨论

专业设计和方案的讨论在时间上是并行的,可以同时进行。教师和学生针对选定地域展开有关地域性格和文化的讨论,也可以拟定其他主体进行讨论。如讨论哈尔滨冰雪文化、冰雪文化载体、绥化寒地黑土文化等,在讨论之后根据选定的具体文化方案进行实地考察以收获原始的资料。

四、实地考察

实地调研是环境设计实践中收获直观资料的环节。在调研之前学生对环境设计的认识,多为概括的、理论性的,对地域文化载体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无法对其准确的定位。通过考察调研,学生可以明确地认识实地场所,增强学生对环境设计场所空间的认识、加深学生理解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作用。因此,课程可以根据相应的主题展开考察调研。调研应围绕讨论的具体内容,针对环境设计作品的细节、形态、功能、材质、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切入设计。也可从空间设计的使用者角度,对其年龄、作息规律、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进行考察。地域文化的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要求学生对所定目标区域的环境及环境设计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并总结出全面的资料分析,评估锁定地区具体使用者的需求及满足需求的客观条件。如笔者曾组织学生到哈尔滨中央大街了解中央大街建筑的特色以及保护建筑的措施,带领同学们梳理其形成的历史文脉,了解中央大街的成因。并对江边一带进行远足调查,体验江边文化。并进行问卷调查,采访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总结对哈尔滨城市的印象及对哈尔滨文化和环境设计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五、汇总分析调研报告

实地调研通常会发生走马观花、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况。如果不积极改正,则就失去了实地调研的意义。所以,在课程调研开始之前就应明确调研的主要内容以及调研汇报的具w要求。实地调研的成果展示需要我们明确调研分析的内容和书面要求,提交书面的调研报告,并制作PPT,把图片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以小组或个人的名义,讲解调研报告,为后期的方案讲解打好基础。教师和同学需要在地域文化方面对学生需要提出更多的问题,让演讲者回答如何解决文化载体的问题。该环节要求学生评价调研作品,提出对地域文化的个人见解,要求在调研报告中体现出用于环境设计的文化元素,并让全班同学论证其可行性。通过调研、研讨、汇报,以提高同学们定位地域文化的水平,认识地域文化在作品中体现的作用,为后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设计素材和设计方向,调研分析是提炼地域文化的过程,也是设计公司开展方案设计工作的课堂实践表现部分。

六、设计展开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为设计定下了基本的基调和概念。设计展开就是将设计概念付诸实现的过程,将思维转换为具体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被学生提炼形成设计元素,整合元素进行方案设计,制作多种优选方案、最后完善方案,设计出效果图、施工图,也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制作相应的模型。概念设计是学生在设计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体现,需要学生手绘草图,并分析草图取长补短,敲定最终的设计草案。最终方案需要完善景观部分,我们把它叫做扩初设计;室内部分为深化方案阶段,即优化设计方案的形态、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细节设计、交互设计、色彩搭配等。然后根据绘制方案的表现图制作展板,把制作方案通过PPT汇报给大家,如果涉及到模型设计则要对模型进行最后的调整,以深化确定最后的模型展示形态。

环境设计作品的实现依托于设计的展开,也是地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直接的体现。通过设计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体现形式及设计手法。同时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最终方案中如何体现地方文化内涵是设计的焦点。设计作品的最终目的是检验作品的试金石,它把提炼本土文化、把地域性设计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作品中,以实现环境设计作品的功能及传承地域文化作为目标。如:在家居设计中,有一名学生选用鄂伦春族的民族元素,设计了一系列的室内软装配饰,这即是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的表现。再如绥化地区有兴和朝鲜族乡,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朝鲜族乡的生活生产方式,提炼其文化符号进行餐饮空间设计,并结合现代韩国流行文化创作出墙体彩绘。墙体彩绘的形式并不以原有鲜族的图案纹样进行绘制,而是对其进行了二次创作,绘制出当下韩国流行的鸟叔骑马舞、韩国歌舞组合等图案,这些都是室内装饰彩绘的绘制素材,让人们在享受朝鲜美食的时候还能体验鲜族文化。

再者就是博物馆设计,绥化安达、青冈武警支队的荣誉室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安达的地方文化。青冈有名人马玉祥,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原型就是马玉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荣誉室设计了马玉祥的雕塑作品。同时为了传承英雄基调,充分挖掘安达作为牛城的地域文化,为荣誉室设计充分挖掘设计素材。

七、总结评课

在课程结束前,要对课程进行总结。安排本专业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或安排学生进行互评。互评以讲标的方式进行,台下安排学生做评标。重点放在地域文化的体现上,让学生讲解设计中加入地方文化元素的方式,以使设计作品符合设计的功能性原则,让使用者有全新的使用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实践环节的重要外在体现。

八、结语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创业;就业;能力培养

一、环境设计专业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概述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而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多,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的逐年减少,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这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兴复杂交叉学科,涉及到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美学、环境生态、人类工程等多领域的学科,其知识范围较广,实践技能应用较为宽泛。环境设计本身也是一门实用艺术,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整合并设计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视觉审美及功能使用需要。从其内涵及功用来说,环境设计专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加之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室内装饰、景观设计、园林、装饰装潢、城市规划等极其广泛的专业领域,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及较广的创业服务范围,因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将所学知识视为创业的基础。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切实以创业为驱动,研究切实可行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及其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提升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真正体现教育服务于创新国家的举措。

二、以创业为驱动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一)优化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虽然近几年中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作为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对学生的实践性要求非常强,使得很多用人单位和环境设计企业并不愿意接受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学生,因此,优化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首先要完善环艺设计的理论体系,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并以实践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背景,跨学科构建双创实践平台。这样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以操作技能和工艺实习等为主要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中学习创新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循序渐进的方式又为下一步的实践提供了新思想和智慧。最后,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与一整套专业教学工作室的运行机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是把过去以班为单位的封闭式教学改变成现在的以工作室为基础的方式,每个工作室有清晰明了的专业工作方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教师对工作室负责,学生可以自主地进入工作室灵活地学习,这样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教学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开展,有利于学分制的具体实施,有利于解决学习时间有限性和学习内容无限性的矛盾,有利于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

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融入创业就业教育。新生入学阶段,进行始业教育,向学生详细介绍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现状及前景,适时为学生普及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及就业意识。在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时,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适时为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就业引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教学中,利用专业优势,将极具实用性的环境设计项目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师可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优秀案例及成果,剖析这些案例及成果的背景及运用,师生在项目学习中加强沟通交流,热烈讨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专业的运用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教师还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大量专业相关的信息材料和案例实例,启发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能切实领悟接触到真实的专业设计产品从创意到发展成熟,应用到实际的一系列过程,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思想来源,并为其今后的创业就业夯实基础

(三)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及提升。创新创业平台是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培养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设计专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依托项目牵动,构建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平台。跟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创新教学服务,充分运用企业在培养方法、培养理念、培养时机等创新创业教育优势,为学生提供细致的创业就业指导,使学生能够预先了解专业相关的工作内容,感受到浓郁的创业氛围,激发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满足学生的创业及就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此外,将多个企业组织起来,将企业的培训内容集成到线上平台,实现多企业、多内容的企业实训,使学生能通过线上平台充分了解行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与企业的双向互动,创新学生的人才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的企业和岗位,也为企业物色到合适人才提供良好平台,同时也能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机遇。环境设计专业可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在校内举办相关主题的创新创业比赛活动,或是鼓励学生参加各地举办的创业大赛,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创业就业热情,展示其创业实践成果,使学生在参加创业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创新创业的精神意识,提升其实操性、实战性能力,提升其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东升.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DD以三峡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4(01):153-156.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电建设;环境设计;风能资源;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东台市地处于江苏省中部平原地区,隶属盐城市,地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与海毗邻,再加上境内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东台二期风电场的建立拥有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节约型社会建筑的号召,风电场的建设除了考虑功能性,在环境设计上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以便实现最优化设计。

一、环境设计的基本内涵

所谓环境设计是指对人类生存的空间进行设计。从广义上来看,生存空间泛指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空间,生物无法脱离的空间。因此,环境设计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建筑、城市、园林……等这些现代科学研究的分类都是从广义的环境设计中提炼而来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环境设计的认识也逐步清晰起来。针对于环境对全球的影响问题,水土环境、大气环境电磁污染和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控制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大型建筑或者城市规划中,提倡利用地理优势和特色,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而对于建筑过程中噪音污染、电磁辐射污染、人为因素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可利用资源的转换。

二、风电场环境设计发展现状及探讨意义

(一)风电场环境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给人们日常生活补充电力的新能源,已经受到当地居民的关注。同时人们关注的不仅仅局限于它的功能,根据它独有的地理优势,很多风电场已经成为了眺望景点和风景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竞相参观旅游。纵观国内外,风电场的景观性设计案例非常多,从设计经验上我们可以探索我国今后风电场环境设计前进的方向。

1、国外环境设计现状

德国、西班牙和丹麦一直在欧洲的舞台上占据着风力发电的重要位置。对于风电场环境建设始终在不断探索前行。而在2003年,日本也将风力发电的景观性设计提上正式议程,同时澳大利亚、荷兰也在积极的设想利用风能发电的同时,开发具有光赏性、节能型生态环境。

2、国内环境设计现状

近年来,我国是世界上第四大风力发电的国家,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对于风能节约环保的发展,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中国政府受“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影响,提出了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总体方向,要求2020年,全国至少有15%的能源需求实现非石化能源的满足,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于风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内蒙古、河北、江苏、新疆哈密、甘肃等沿海地区建立大型风电基地,争取提前实现预期目标。为尽快实现环境友好型能源系统转变,对于风电场的环境设计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风电场环境设计的探讨意义

1、我国环境设计介入时间较晚

风电场的场地环境设计在我国关注起步较晚,事实上风电场场地占地面积广阔,对于场地选址要求根据环境、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进行评定,在设计施工之前,要全局性的把握风电场整体设计布局,例如,场地内风力发电机的排列方式,道路走向设计等等,这在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以往经验证明,风电资源业内人士往往会从发电量的角度进行先关考虑,而建成之后的景观设计常常被忽略,从而对后期的环境发展产生一定的束缚作用。

2、我国景观环境设计形式单一

在我国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风力发电的景观环境关注程度远远小于风电场自身的关注程度。首先,有些风电场本上就是矗立在风光迤逦,碧海蓝天的地理位置上,对于景观环境设计不必刻意追求。其次,有一部分居民对于风电场的关注在于能够给生活带来便利,而对建成后带来的环境干扰非常抵触。另外,风电场使用功能的单一性决定了在风力不足的淡季,无法给当地生活注入景观内容和活力。因此,风电场的设计大部分侧重在风力资源的利用和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上,对于今天提出的发展景观设计认识程度不高。因此,积极探索风电场景观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风电场环境设计影响评价内容及要点

(一)环境规划设计的符合性

风电场环境设计必须从大局考虑,要侧重分析风电场的设立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是否具有符合性;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是否与当地总体城市规划、电力设施规划具有符合性;是否可以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范围之内,看风电场的规划能不能满足功能区规划的需求;风电场规划与当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否相冲突。还要考虑风能资源是否充沛,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是否有特殊要求。

(二)施工环境设计的可行性

风电场施工环境设计上要结合实际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比如场区道路、土石的开挖、设备运输安装的位置等,尤其是对于土地的使用,避免水土流失,减少植被的破坏,对鸟类等保护区里的野生动物,最大程度的避免惊扰。对于以渔业为生的沿海地区,对于海洋和鱼类的破坏情况也要纳入规划之内,如案例中东台二期风电场位于海滩盐碱地边缘,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非常适合发展新能源产业和鱼、虾等养殖业。对此积极做出定性结论,进行有效数据的分析。

(三)电磁辐射、噪声环境设计的影响

由于风电场发电后要对外输出电力,因此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变电站,也有部分风电场接入附近已有发电站。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输出,会产生相应的电磁辐射。因此,评价环境设计的时候,要对拟建场址的辐射情况做详细测试,对周围居民居住的地点分布情况、数量和居住人口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以避免产生辐射带来的隐患。除此之外,由于风机产生声音很大,测算好居民与风电场的距离,选择相适应的机型、风力等。目前而言,我国生产的200kW 的风力机噪音水平距离 500 m 以上,而且风力机的噪音低于 45 dB,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 2008) 。

(四)景观环境设计的影响分析

根据不同的地势,风轮机的配置也不尽相同,在海滨型风电场风轮机多分布在沿海;风沙草原和海上型的风电场要求风轮机进行聚集布置;山地形的风电场风轮机的布控多在山梁或者山脊之上。从景观角度而言,风轮机的数量越多,其对人的视觉影响越大;风轮机型号越到对景观影响越大。针对于这一原则,结合风电场的功能进行合理选址、开发旅游资源,如东台二期风电场,所在地点为江苏珍禽自然保护区,每年有一些数量的丹顶鹤来这里越冬,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天然的珍禽优势,可以为鸟类爱好者设计观鸟景点,实现风电场的景观效应。

四、东台二期风电场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述

东台二期风电场位于江苏省境内,东台市东临黄海东临黄海,南抵海安,西界兴化,北毗大丰。境内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东台风电场一期工程建立在东台市弶港镇东部沿海滩涂,中心位置东经12054,北纬3247。在一期的基础之上,二期工程分南北两个风场,分别位于一期工程的南侧和北侧,每个风场分别安装40台和60台单机容量2MW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0MW。东台二期风场所在区域风能资源较丰富,周围环境空旷平坦,是建设风电场较为理想的场所。

(二)风能资源概况

东台市地处江淮下游,黄海之滨,这里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湿润气候,并且具有南北气候和海洋、大陆性气候特省,因此,这里夏季东南风盛行,冬季东北风盛行。东台风电场二期工程分为北风场和南风场,分别位于一期工程北部和南部,业主目前在北风场内设有一座70m高度测风塔(12#)和一座40m高度测风塔(7#),在南风场内设有一座70m高度测风塔(13#)和一座40m高度测风塔(14#)。各测风塔均设于2006年1月,采用NRG公司生产的Symphonie数据自动记录

(三)风电场类型

东台一期风电场40m高度观测的最大风速为24.6m/s,与气象站相关推求的4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9.2m/s。由于现场测风系列较短,从风电场安全角度考虑,引用一期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40m),按切变指数推算至轮毂高度,则南、北风场7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分别为32.7m/s和32.6m/s,8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分别为33.5m/s和33.6m/s。

综合分析上述各方法推算的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成果,据此判断东台风电场二期工程区域按50年一遇最大风速标准应采用IEC Ⅲ类及以上风电机组。同时对两座测风塔测风数据进行分析,除10m高度受下垫面影响湍流强度较大外,总体湍流强度较小。以风速为15m/s时湍流强度为标准,湍流强度均小于0.12。结合上述情况,东台二期采用了单机容量2MW型号W2000M-93-80的上海电气风机。

(四)风电场环境设计分析

1、风电设施布局设计

实现风电场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和谐共存,风电设施布局的考虑一定要纳入重点项目。在电网布置伊始,就要充分考虑风电场的功能之外的,还要将景观设计工作提前进行。包括风机的排列位置,电缆它的位置设计,游人线路和传输线路的设计等,有序的规划非常重要。

东台二期中风电机组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风电机组之间相互的尾流影响,确定各风电机组的间距,把尾流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风电机组应根据风能资源分布和地形条件进行布置,同时兼顾工程集电线路和道路的投资,使项目经济性达到最优。台风电场二期工程风电机组可以按照行列进行布置。在五种比选的机型中, WTG1和WTG2、WTG3机型的布置方式相同; WTG4和WTG5机型的布置方式相同。东台二期的风电机排列方式上整齐有序,不仅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充分考虑风电场的功能效益,同时也为以后开发景观、旅游资源做了充分的准备。

2、风电绿色基础设施设计

由于风电场面积需求大,可以充分的利用场地资源进行景观环境设计,应用绿色基础建设,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流失,也能给风电场注入特色和精神。同时,风电场植被分布与风速有着直接关系,既要保持施工建筑后绿地建设,又不能对风速起到干扰作用,因此,风电场绿色基础设施设计尤为重要。

东台二期项目建设区及周边地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同时兼有一定的风蚀,现状土壤侵蚀程度为轻度。水土流失的形式有面蚀和沟蚀,侵蚀内容为土体侵蚀,即在雨水溅蚀和流水冲刷下,造成土体流失。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900t/km2∙a。工程扰动地表面积68.81hm2,风机安装场地11.69 hm2、场内道路28.66hm2、施工围堰14.04 hm2、集电线路5.48 hm2和施工临时设施1.60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8.63hm2。再加上施工期间,伴随风机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平整、场内道路开挖填筑、将扰动地表、损坏植被,导致地表和土层结构遭到破坏,遇降雨或大风天气产生水土大量流失。

因此,风机安装场地采用路边式布置,安装场地平整时的清基土部分预留后期场地绿化覆土。预留的绿化覆土堆置在安装场地一侧,每处场地堆土量约390m3,堆高控制在3.0m以内,外侧用填土草包围护,草包断面底宽1.0m、顶宽0.5m、高1.0m。每处风机场需草包围护长度60m,(填土草包45m3),共需填土草包4500m3。因工程施工期达36个月,堆土表层撒播灌草,播种量为80kg/hm2,灌木种选用豆科的紫穗槐、杭子梢、胡枝子等,草种选用碱蓬、盐角草、沙草等,撒播面积249m2,共需撒播2.49hm2。

图:风电场整体环境

这些绿地建设不仅保持了水土流失,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干扰,也为发展景观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

3、风电场生态环境设计

根据东台二期风电场《专题报告》中指出,东台风电场二期项目符位于江苏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风电场占地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环境,风电场范围内不宜作为鸟类的迁徙驿站、越冬栖息和觅食场所。由于受影响区域丹顶鹤数量不多,项目建设对整体越冬丹顶鹤的影响程度有限。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东台二期环境设计中对于鸟类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设计方案。

首先尽量改变风电场范围内养殖塘等地利的利用方式。东台二期风电场周围遍布渔民的养鱼池塘,而养殖塘是鸟类重要的觅食场所,鸟类会因为觅食而误入风电场,从而增加了碰撞风机叶片和触电的风险性,因此,东台二期决定将风电场及外延200米的范围内改为旱地,以减少鸟类的进入,从而保护鸟类的安全。其次,设立候鸟监测救护站。风电场处于候鸟的迁徙通道,每年春秋两季共有约300万只候鸟路经该地。为及时撑握候鸟迁徙信息,必要时对受伤候鸟实施救护。同时,协同保护区管理处补饲越冬,冬候鸟觅食地减少,原来来此地越冬的丹顶鹤可能迁移别处。整个盐城珍禽保护区范围内丹顶鹤栖息和觅食地生境容量有限,受影响的这些丹顶鹤迁移到其它丹顶鹤的家域内,则直接影响其它丹顶鹤的生存。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与保护区管理处协同,对丹顶鹤及其它受影响的冬候鸟进行投食补饲,以保障丹顶鹤及其它受影响冬候鸟的正常生存。

五、总结语

总之,能源的利用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于风电产业的绿色技术和生态化建设已经成为风电场环境设计中重要的内容。因此,不断尝试和探索新能源的同时,积极探索利用新能源创造宜居环境、生态环境,景观作用和旅游效益,让风电场的环境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美丽怡人。

【参考文献】

[1] 李文松,谭建国,普中贵,余勇. 者磨山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云南水力发电. 2010(05)

[2] 全伯仲. 浅析风电场道路设计思路[J]. 应用能源技术. 2010(09)

[3] 仲军,李江.基于Visual Basic的风电场规划系统设计[J]. 科技信息. 2010(25)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第4篇

第二条新建高层建筑必须在基地范围内的主要道路一侧或道路交叉口处设置广场,广场上建筑物退让道路边线的距离应在《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不小于5米的退让距离,广场的面积按下表要求控制:

第三条用地性质为C、R类兼容用地的,除单栋建筑外,应明确用地面积比例,商业区与住宅区应分区域设置,并分区域核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条住宅区应根据用地情况集中配套设置独立的商业建筑。住宅区内设置的临街商业建筑,其商业服务总建筑面积占整个住宅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按I类地区6%、其它地区4%控制,商业内街不计入上述指标。(公共服务设施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配套)。

临城市主次干道(道路规划路幅≥30m)的多层住宅一般不得设置底层商业门面。

当临街商业建筑退让城市主次干道(道路宽度≥30m)大于20米时(道路绿化控制线除外),在满足国家规范及《技术规定》的前提下不受前两款的限制。

第五条临街商业用房连续长度超过80米时,宜设置不小于2.5米宽的骑楼。骑楼按50%的面积计入密度,且不计算总建筑面积和容积率。

第六条项目建设应考虑城市交通设施的承受能力。所有建设项目在选址定点、方案设计等各个阶段应包含交通影响分析方面的内容。大中型建设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评价报告,与方案一并审查。交通影响评价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七条所有高层建筑、主要的公共建筑及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项的住宅区,必须进行环境设计审查。审查通过的环境设计作为规划验收的依据。

第八条住宅区内需配套的道路、综合管线、绿化、停车场、垃圾站、公厕、配电间等,应与小区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报建、同时验收并投入使用。

第九条对高层建筑、城市主次干道(道路规划路幅≥30m)、城市重要地段及风景名胜区内的已建建筑需进行外装修改造的,需报三套以上方案供审查。经审定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十条地下车库、地下设备用房(配电间、水泵房、地下水池、空调机房等)、地下交通用房(楼梯间、电梯间及前室)不计入容积率指标,但作为其他性质使用的地下空间均应计入容积率指标。

第十一条各类民用建筑(有配套地面停车的别墅和联排底层住宅除外)地面停车位(含底层架空层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不应超过30%,实行人车分流的小区,应设置地面访客车位。

地面停车宜集中布置。临出入口处宜设置不少于10个地面停车位,地面停车位宜铺砌植草砖,停车位之间宜种植乔木。

第十二条已建成住宅区一般不得加层或扩建。

第十三条成片、成组的多、低层居住建筑一般应采用全坡屋顶。

第十四条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临道路广场或集中绿地,一般应设置环境小品。

第十五条建筑基地临城市道路部分不得修建实体围墙,可以花台、绿地绿篱等作为用地边界的隔离带。因使用功能等特殊原因确需修建围墙的,需按程序报批,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围墙退让道路边线1.5米以上,且围墙边至道路边线需设置绿化带。

(二)、围墙为通透式,且高度不超过1.6米。有特殊要求需建封闭式围墙的,围墙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2米,并应对其饰面及外观进行美化处理。

第十六条建筑物底层的架空开放空间作为永久性全天候的公共活动场地或实施绿化的,其面积不占用容积率指标,不计入绿地总面积,可不计入建筑总面积。

架空开放空间不得封闭,不得改变使用性质。为住户提供服务的楼梯间、门厅等服务用房不计入公共开放空间。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在规定容积率的基础上,批准该建设工程增加相当于架空面积50%的建筑面积。住宅区内的架空开放性空间净高,多层建筑不得小于3.0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4.5米。

第十七条所有高层公共建筑及在城市重要地段和城市主次道路两厢的新建建筑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必须提供效果图。需设置广告、招牌的,在效果图上应一并考虑。

第十八条配电间、泵房、锅炉房等附属设施,应尽量组合设置于建筑物内。确需单独建设的,不得临城市道路设置。如有空调冷却塔,其位置应在设计图中予以明确。

第十九条公寓式写字楼有关规划指标按住宅要求控制。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景观设计理论、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其学科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作为建筑设计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设计”部分,也应当对这一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而做出相应调整。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关键词

景观设计;建筑教育;教学探索;地域性;学科发展

1.背景与问题

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景观设计”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2013)》中,明确规定了建筑学本科教育的四方面知识构成,其中“景观设计”与“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等并属于“建筑相关知识”这一环节,要求为“熟悉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到设计中”。然而,随着城乡环境的发展变化,“景观设计”的定义、内涵及理论实践在近年来不断讨论、拓展与深化,出现了“景观设计”“景观建筑学”“环境艺术”“风景园林设计”等不同称谓,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原“景观设计”确定为“风景园林学”的正式名称,设立为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并列的一级学科[1]。在这一学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应如何定位、调整,才能为学生建立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领域的宏观视野?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热点频现、设计视角多元的情况下,如何立足当下,使学生掌握并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新方向?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内容拓展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并有所侧重,将这部分知识与建筑设计相衔接,最终纳入建筑学教育的整体框架中?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建筑学教育需面对的迫切问题。

2.传统建筑教育中景观设计课程的现状与反思

2011年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中仅仅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一部分,相当于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层次[2],虽然2011年以来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地位大幅提高,学科内涵更为完整,但我国当前建筑教育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其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构成还是延续着2011年前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定位,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将景观设计定位为建筑设计的后续与附属阶段,未能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发展出更为整体与综合的设计策略;二是在教学评价中过于侧重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对竖向设计、雨水管理等与生态技术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强调不足;三是对于景观设计学科近年来发展的热点,如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课程内容的知识更新不够[3]。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其定位是建筑学教育中的“建筑相关知识”,基于建筑学从业、研究人员的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受限于课程总体安排,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全部知识加以教授。在这一前提下,如何选择知识重点、建立整体知识框架、突出学科热点,最终将其学科特有的设计知识综合、容纳到建筑设计能力培养中,是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思考的。

3.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层面的探索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3.1基于人居环境设计整体视野的教学框架

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通常是兼顾了概论、专题与设计的一门课,需要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确定一个景观设计的整体知识框架。从学科发展背景来看,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已成为人居环境设计的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因此,立足人居环境设计的整体视野设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框架,一方面能强调出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共同立足点,使学生能较快把握景观设计的本质及设计目标,另一方面,对后续景观设计的对象、设计方法的阐述,也能让学生摆脱单纯从美学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评价。从“人居环境设计”这一立足点出发,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的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框架由分为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这部分主要从两条线索来讲授,第一条是在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和土地伦理学等理论影响下的生态规划的理论及设计体系,强调运用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方面的知识来规划人居环境;第二条是从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影响下的文化景观理论及设计评估体系,强调人地互动关系及景观文化现象的过程性,“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并体现出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是“场地尺度的人居环境”相关的景观设计,从行为与空间互动、美学、新型生态技术等角度来讲授人居环境设计,是传统意义上小尺度景观设计的延续。

3.2突出地域性特征的系列化设计选题

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往往只有一学期长度,还要包含理论讲述与初步的设计训练,因此,其设计选题不求综合与全面,而应突出问题、强调重点,以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在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景观设计课程中的设计部分,其选题立足杭州地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结合理论讲授,设定了“公共景观场所调研与优化”“历史地段城市绿地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修复”三个层面的设计选题。三个层面的设计选题,实际上是围绕着杭州的地域性特征及地域性问题而设定的系列化设计,从而让学生对景观设计方法有具体化的了解及掌握。“公共景观场所调研与优化”这一部分是对杭州公共风景场所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并加以优化设计。学生可以选择西湖周边风景场所进行人群行为、景观空间热点、景观视域等进行调研,做出评估及优化。从教学反馈来看,这部分的空间及景观优化设计控制在较小尺度,能延续、发挥学生已有的建筑设计经验,有助于让学生快速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历史地段城市绿地设计”部分,是选择一块位于遗产缓冲区的城市历史地段公共绿地进行景观设计。在场地、背景、问题均较明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景观设计课程中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来产生景观形式,从城市区域活力再生的视角开展设计。这部分设计是景观设计课程中的主要设计训练,要求从“综合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城市空间、生态系统、文化遗产、人群行为统一考虑,从问题出发拟定设计方向。从学生的设计最终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主动运用自然生态处理过程产生空间,以三维及动态的眼光审视场地,提高了处理场地、景观的设计能力,而这些能力也同样可以运用到下一步的建筑设计中。“风景园林遗产修复”部分,是学生可选的设计环节,主要内容为杭州传统风景园林遗产的景观场地及景观要素修复设计[4]。本部分设计与遗产园林管理部门合作,对风景园林遗产景观要素进行评估及必要的修复设计。景观遗产的监测、评估与保护,是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学科新内容,参与本部分设计教学的学生,能与管理部门直接合作,了解与解决现实问题,对遗产保护、修复性设计均有了深入的了解[5]。

3.3针对模块化建筑课程的内容衔接

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建筑师应具备的景观设计相关理论与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具备基本景观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整体提升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或进一步深造学习。因此,景观设计课程应注重与建筑设计课程的互相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连续性的设计教育,将设计变成一种兼顾发现、研究与自我学习的综合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现行课程为模块化设置,有1年级的“形态与认知”;2年级的“建筑与环境”“空间与行为”;3年级的“技术与建筑”“建筑与文脉”;4年级的“建筑与城市”“城市与文化”七个模块。景观设计课程设置在三年级,考虑了与2年级“空间与行为”、3年级“建筑与文脉”两个设计教学模块的知识衔接。

4.结论

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教学,其理论教学应以“地域性”为核心,关注与建筑设计的差异性与启发性,并通过与建筑设计课程的衔接,将其纳入综合性设计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培养中。从2011年起,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的景观设计课程基于以上认识进行了内容调整与设计选题,从几年来的学生反馈及设计成果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对景观设计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兴趣持续贯穿在以后的建筑设计学习中,也有多位同学在建筑学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进一步开始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学习。

作者:都铭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设计与景观园林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24(9):56-63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地产;规划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ercial economy,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 also quietly change, consumers to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led to a change in commercial real estate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oint of commercial project planning, commercial real estate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ach process are analyzed, on how to commercial real estate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commercial real estat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大型商业地产项目规划设计要点

1.先策划后设计,策划引导设计

中国商业设计协会曾对全国商业地产的设计机构和设计项目做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反映了中国商业地产规划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的现状,就是大多数没有前期定位,或者前期定位是虚拟化的。可以说,购物中心类商业地产操作的核心是只有先通过策划、规划和设计,才能达到项目升值的目的。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开发商、投资商作为最大的投资方,同时也是最大的风险承担者,而商业规划设计是对商家、对消费者,包括对以后商业地产运营的综合的专业性的考虑和提出要求。因此,将策划思想贯穿项目规划、设计始终,以专业的态度和技术进行操作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对项目的后期经营回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各独立空间的个性

对于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不应只是一个概念问题。每个人对空间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每个广场、每个商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如做餐饮酒吧和国贸品牌店就完全应该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商业的外观设计也不应仅仅取决于建筑材料的应用,还包括用装饰材料、灯箱广告、干花、灯饰、招牌等各种各样的软性装饰,以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因此,要使消费者对购物环境产生一种良好感觉,就需要建筑师们的就精心设计。

3.人性化的设计尺度

商业中心的设计特别强调平易近人,如此才能吸引人流。其实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合适的尺度更能让人觉得舒服、亲切。如欧洲的商业小镇的商铺设计就充满了人情味,让购物者感觉回到自己小院一样,所以舒适的尺度应该更人性化,能让人们能融入到更加自然,亲切的商业环境之中。

4.因地制宜,入乡随俗

因各个地方文化存在差异,购物中心的规划设计也必须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如广州注重人人皆商,一般小区都规划有一定的底商,这种底商档次一般不高,但一应俱全,商业非常普及;而北京的高档楼盘大都规定禁止餐饮业进入等。

5.强调内部空间的贯通性

目前,中国一些商业建筑外观豪华气派,但内部空间设计却迂回曲折,整个购物环境并不理想,让人感觉像是一个迷宫。因此,对于购物中心的设计,应强调内部空间的贯通性,从而起到引导公共购物的作用,如整个空间可通过天窗和中庭的变化,营造内部空间的灵动感和贯通性。

6.强调交通组织的合理性

交通组织的作用包括:合理的动线使顾客很方便地进入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顾客很容易地走完整个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商品很容易导入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店员服务更加方便。

商业综合体的动线分四种,有给客人使用的卖场的动线,也有给后勤补给和员工上下班的后场动线。又分水平动线及垂直动线。

7.注重室外广场的利用

现在的购物中心趋向于多种购物消费形式的融合。室外广场是购物中心购物空间的延伸,其不仅是购物中心的需要,也是城市空间的需要。如不少商家经常在购物中心的室外广场上搭建展台。进行多种多样的促销活动。这种由现代商业演化而来的促销形式,业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商业模式。

二、大型商业地产项目规划设计解析

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不同于住宅项目开发,不能沿用住宅项目开发的操作模式,机械的照搬设计住宅项目的理念和流程对商业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商业地产项目无论业态定位,还是设施的规划都要考虑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是项目开发的根本点,贯穿项目开发、设计、建设、运营的每个过程与环节。在进行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建筑规划设计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商业方案设计 商业方案设计是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建筑规划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项目整个设计过程中最根本的环节,其成败直接影响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市调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定位、业态及功能设定、主力店位置、技术经济指标。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是本阶段的基础工作,确定定位、业态及功能设定是本阶段的设计目标。本阶段主要设计内容如下:(1)立地选项 在进行项目立地选项过程中,需要通过详细而周密的市场调查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综合定位。可行性分析研究是确定项目进行投资决策、融资、制定项目初步设计、项目立项以及政府规划调控的依据,这就需要严格规范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制度,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和足够的深度。 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以质量、项目商业属性控制为核心,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功能布局、业态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实事求是的进行科学分析。(2)商业规划 商业规划就是对项目物业室内空间的限定和功能划分进行规划,大型商业项目由于体量大,其功能不仅仅只是满足购物,同时必须满足休闲、观光、文化、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其功能和业态复合性强,每种业态、每个功能、每个消费者对空间个性都会有具体要求,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科学设计,不能按照住宅项目的设计或想当然的进行空间的限定和功能划分。 在这个设计环节中,功能组合及分区设计是最重要的设计内容。首先,从开始规划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其商业属性,确定经营模式、服务对象,再按经营业态和服务功能需求进行建筑规划与设计,否则项目建成入市以后改建的费用会大大增加。在建筑设计上要充分注意动线设计的科学性,避免由于区域死角所带来的物业价值的贬损;其次,结合项目特征、定位以及项目所处商圈的具体情况,把握差异化竞争策略,合理控制和规划项目各零售业态营业面积的比例。

2.建设方案规划设计 建设规划设计是项目商业规划设计第一阶段中的第二个环节,是在项目定位、物业功能组合、可行性分析等基础工作完成后进行。这个环节要求在设计建设配套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商业属性、定位以及项目的业态组合和功能,不能单纯的从控制成本或建筑屋艺术性方面考虑。

项目建设方案设计规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商业设备设施配套规划设计。相关方案图纸的确定标志着一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建筑设计的基本完成,在项目建设和招商、营销的过程中,方案需要局部调整和完善,需要专业的设计机构配合以提供保障。 3.商业空间装饰方案设计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主要是根据项目定位、功能、建筑空间限定的要求,结合物业的建筑艺术,对物业空间环境进行艺术处理,营造舒适的购物、休闲、娱乐的空间环境。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商业平面布置方案、商业空间视觉中心方案、主要出入口效果、天花及地面效果、柱子造型效果、墙面效果、卫生间效果、扶梯及电梯效果、中庭效果、商业空间视觉中心效果等。

商业外环境设计 商业外环境设计主要包括外立面形象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两部分,具体设计内容包括: (1)外立面形象设计: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商业建筑外立面夜景设计、外立面商业气氛设计、外立面广告位设计。 (2)外部环境设计:周边交通组织设计、绿化及铺地设计、休息空间设计、外部展示及促销空间设计、环境照明系统设计、室外指示及引导系统设计。5.二次商业装饰设计 二次商业装饰设计主要是对建筑室内空间、主要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店铺/专柜形象、商品陈列按照商业规律进行装饰设计。主要设计内容有三个方面:(1)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总服务台设计、顾客收银台设计、顾客休息设施设计、室内景观设计、监控系统设计、员工办公系统设计。(2)导购系统设计:标识、指示系统设计、促销空间设计、广告位设计、橱窗设计、花车设计。 (3)店铺及专柜/专卖店形象设计:专卖店形象、专卖店室内展示设计、专柜形象设计、专柜灯光设计、陈列道具设计。

6.商业管理模式设计 完成了第一、第二阶段的设计工作,并不能代表商业规划设计工作的结束,这仅仅只是完成了项目硬件建设设计工作,项目的商业规划设计应该包括商业管理模式设计及品牌规划和招商策略设计。 商业管理模式对一个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的整体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是项目运营的根本保障。商业管理模式设计主要包括三大体系设计内容:

(1)组织体系设计:组织架构、岗位及编制、岗位职责及规范。(2)制度体系设计:人事管理制度体系、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卖场管理制度体系、业务管理制度体系、营销管理制度体系、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物业管理制度体系。

(3)流程体系设计:业务流程体系、物业服务流程。

三、如何做好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

1.项目操作方式应高度专业化

虽然目前商业地产开发形势火热,但近来众多的综合商业项目搁浅,也反应出此类项目操作中有很大失误,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大型商业项目的高专业化要求认识不够。

与住宅开发中的底商或配套商业项目相比,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在经营、开发与管理模式上有根本的不同。大型商业设施的经营主体是大型品牌或连锁商家,商业地产项目的招商引资是否成功是该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第一要素。而商家评估一个项目是否有经营前途,简单说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区位、市场支撑与商业业态定位;二是项目设施的规划设计是否满足商家特定的专业需求;三是从回报的角度,是否具备与商家资源整合的专业化管理水准。也就是说,一个大型商业项目在前期的策划、招商中期的规划设计,以及后期的经营管理三个阶段都需要有高度专业化水准的操作能力。

2.重视专业顾问公司

认识到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对专业化水准的要求后,开发商应重视专业商业投资顾问公司与商业设施规划设计公司的作用。国际上能够进行大型商业地产资源整合,从负责招商融资到开发顾问及后期物业管理的公司不超过十几家。提供一个能满足商家经营需求并保障长久回报的项目形态,是此类专业顾问公司的长项,也是国内发展商求之若渴的专业支持。专业顾问公司与商业投资公司的关系是经过几十年建立起来的鱼水关系。专业顾问公司在评估或推荐项目时代表着商家的利益。建立在这种高度专业化服务上的信任关系,正是顾问公司招商与整合资源的保障。国内开发商自说自话的招商材料与缺乏专业水准的项目论证是招商的短腿。

3.选址应充分考虑规划与策划方的专业建议

大型商业设施的选址同城市整体发展关系密切,由于国内大部分商业地产开发商只有住宅类地产的开发经验,对商业地产选址的更多地根据现状情况和主观感觉做出决定,这样操作,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开发商轻率选址,盲目规划设计,最终将导致招商及运营上的巨大困难。

大型商业设施的选址,国外企业有一系列参教和指标,包括经济指标,道路交通指标、人口指标、配套指标。其中区位条件与交通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选址特别应重视城市整体的商业布局规划和总体发展走向。

4.平衡多样化的业态与复杂的功能流程之间的矛盾是商业项目设计的最大挑战

在大型商业项目中,其业态种类趋向于更加多样化。既有不同规模、档次的业态组合,如大型卖场、百货店、精品店、商业街等;也有不同经营特色的业态组合,如文化、娱乐、休闲、运动、购物等。其服务内容和功能结构已远远超出了常见的特定建筑类型范畴,而是一个组织精密、结构复杂、形态丰富的以商业为主要功能的建筑综合体。如何平衡多样化的业态与复杂的功能流程之间的矛盾,无疑是商业地产项目设计中最大的挑战。

商业项目不同功能模块的性质和任务,是建筑设计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民族、不同服务人口数量,都应有不同的建筑规模,并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和室外活动场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包括残疾人都能等到合理满足,其空间组织应按功能要求、动静活动形态、人流密度等适当分区、主次明确,同时也要考虑区域或局部具有延伸和调整使用的可能性。商业设施、环境和场所也不是静态的固定存在,而是具有动态的发展变化。从设计上创造一个能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建筑空间环境也是商业项目的特殊要求。同时,业态的多样化,也需要建筑设计要为安全可靠的日间和夜间管理创造方便的条件。

5.丰富的空间效果和多元化的立面设计创造体验消费的新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地产类项目的功能也从单一的购物向购物、文化、休闲、运动等多方面发展,从以购物为主要目的的消费方式发展为寻求各种生活体验为目的的综合消费方式。这也要求其建筑设计无论在空间效果还是立面造型等方面均应适应这种全新的体验消费模式。

商业建筑虽然属于一种高度市场化、商业化的建筑类型,但在创造体验消费场所这方面,应特别重视建筑的艺术处理。这里的建筑艺术,不仅仅是指专业角度的艺术追求,还包括大众艺术、流行时尚等。建筑艺术是一个地区和一个时代文化艺术表现中最宏大、壮观也最生活化的载体。它有历史和文脉的延续性以及时代的前瞻性,直接对人们的心理、生理施加影响,对于传播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能动的作用。人类制造建筑,同时建筑又影响人类,对于大型商业地产项目而言,应成为矗立在当地的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体甚至城市区域,并创造延续建筑文脉与时代感相沟通的氛围。

结语

总之, 专业化的开发公司, 专业化的规划建筑设计, 注重前期

招商, 配置专业化的招商顾问公司, 是一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尹青. 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智能 智能家居 室内设计 科技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也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物联网时代已经开始,也推动了信息产业新的浪潮。社会的大环境的改变,也促使了室内设计环境需求发生质的变化。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美观实用的室内环境这么简单了,而是在这基础上实现生活的现代化,居住环境的舒适化、安全化、科技化的家居生活。这些智能化的高科技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智能化装修概念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由此孕育而生。

一、 智能家居概述

“智能家居”在英文中常用“SmartHome”来表示。

现代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法,从内部把握空间,设计其形状和大小。为了满足人们在室内环境中能舒适地生活和活动,而整体考虑环境和用具的布置设施。那么,室内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满足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求的空间环境。那么要真正的科技化,更好的去满足人们在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以及心理需求,要去依靠的就是只能化的家居环境。

当您回到家中,随着门锁被开启,家中的安防系统自动解除室内警戒,廊灯缓缓点亮,空调、新风系统自动启动,您最喜欢的背景交响乐轻轻奏起。在家中,只需一个遥控器就能控制家中所有的电器。每天晚上,所有的窗帘都会定时自动关闭,入睡前,床头边的面板上,您触动“晚安”模式,就可以控制室内所有需要关闭的灯光和电器设备,同时安防系统自动开启处于警戒状态。在您外出之前只要按一个键就可以关闭家中所有的灯和电器……

这一切都只是网络化智能家居制系统能为您做的事情中的一小部分。这一切也都是现在和未来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真正的实现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科技化的家居生活。真正的设计生活。真正的满足人们生活高品质的需求。

二、 室内设计与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在保持了传统的居住功能与艺术性的良好设计的基础上,成为具有能动性智能化的现代工具。

(一)传统的室内设计包含的内容:

1、 空间形象的设计:就是对原建筑提供的内部空间进行人工的改造、处理,按照对新环境的需求,进一步调整空间的尺度和比例,解决各部空间之间的衔接、对比、统一等问题。

2、 室内空间围护体的装修:主要是按照空间处理的要求对室内的墙壁、地面及顶棚进行处理,包括对分割空间的实体、半实体的处理。总之,室内空间围护体的装修,是对建筑构造体有关部分进行处理。

3、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主要是设计、选择配套的家具及设施,以及对观赏艺术品、装饰织物、灯饰照明及室内绿化等进行综合艺术处理。

4、 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处理:主要是室内的采暖通风、温湿度调节、视听音响效果等物理因素给人的感受和反应。

那么要想将这些条件做的更好,这里面就会少不了智能化的加入了,才能让室内设计更加的人性化,人文化,和谐化,合理化。

智能化家居就是给创造一个简便的生活方式、舒适的生活环境、经济实用的家居控制手段……这样需要一个智能化家庭生活平台。这个智能化家庭生活平台让您使用一个手持无线遥控器、墙上开关、定时器,甚至任何一个电话及计算机就能控制您家中所有的灯、家电,调节室内温度,设置不同时间的窗帘开关控制。甚至您在外出的汽车上、在遥远的外地都能通过这个系统达到您想控制家中的任何系统的目的。

(二)针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智能化怎么建立在传统的室内设计基础上呢?又是怎么优化空间的呢?这就是我要说的智能化针对于室内设计的特点。

1、智能化会给设计师从事室内空间设计时拥有更多的选择性变化。智能的门窗与智能的玄关可以对我们室内空间改造时起到合理的划分作用。也给室内空间增加的安全性能、灵活性。

2、智能的空间围护体正是由于他的智能化,可以塑造不同时期不同需求的空间格局,这样就把一个空间变成了多个空间的载体。只能空间的围护体让空间从此不再单一,而是富有的变化也将满足人们在现代的生活中挑战新奇事物的心理要求。实用性也会大大提高,主人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去完成不同的变化。

3、智能的室内艺术陈设更是可以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这样空间的陈设不仅仅有着艺术装饰的美感同时具有高科技的功能,岂不是一举两得。对于照明设备的陈列方面智能化要求就更加的迫切了,智能合理的设计灯具的功能。例如晚上回到家时随着开门屋里的灯就会自动的点亮,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当离开家时家里不需要的电器就自动关闭,安全节能的模式会自动保护作用,让人们的生活走的放心。

4、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处理更是离不开智能化了,从室内气候上智能设备安放在屋顶上天气感应器能够随时得到气候、温度的数据,在下雨的时候它会自动关闭室内屋顶的通风,而当太阳光很强的时候,它会自动张开房间和院子里的遮阳篷去达到预想的环境,和谐的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让人们的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空间。在家居娱乐和电器控制方面,智能家居也有突出表现,包括背景音乐的系统、数字网络客厅、灯光控制和电器控制等功能在内的系统,使人们的生活从各个方面变得更加安全、舒适、简单。试听音响效果更是可以依据不同的试听不同的感受轻轻的按键就可以完全的解决,而且还会科学的提示您在享受视听感受的健康,轻松的营造出美妙的气氛和健康的环境。

目前智能家居最为流行,同时也比较实用的功能设计有: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电器控制系统、电动窗帘系统、家庭安防系统等等。

实现智能化的家居,可以给真正的优化您的生活:

节省费用:不需要时,家中能源消耗设备可以自动关闭,这样可以降低您的生活费用。

使用方便:智能化系统提供传承遥控接口,在您外出时,还可以通过电话或上网来调整和控制家电设备。

安全性高:套家庭智能化系统在紧急情况时可以防御坏人侵入并及时报警,有效保证您的家居安全。

改变生活方式:您可以在家办公、在家炒股、炒汇、以及进行远程会议等。

这一切也是室内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满足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要的空间环境。灵活、舒适、使用的物质空间环境为良好的精神需求提供必要的前提,致使与人们满足精神的需求。

三、 智能家居的前景展望

计世资讯(CCWResearch)的研究报告《2005-2006年智能家居网络领域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智能化住宅发展,在经历近10年的探索阶段之后,我国的建筑面积目前已达到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300亿平方米,目前,中国的智能建筑2010年将达到9000幢。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数量,在今后十年能达到上万个。

中国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将有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到2010年,全国新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同时,最主要的是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第二个阶段,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如果中国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仅在铺设智能化系统上所需要的新设备的生产上就有2000亿到3000亿元人民币的新市场。

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我们室内设计作为建筑领域的一个分支无疑也将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智能家居的发展势不可挡,功能和需求决定了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

四、 结语

智能家居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的产物,是现代高科技、现代建筑与现代生活理念的完美结合。

智能家居可以为人们带来更为惬意、轻松的生活。如今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智能化家居可以为人们减少繁琐家务、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教育子女、锻炼身体和进修,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智能化同样充满了柔和的艺术气息,真真正正的设计生活,真真正正的满足人们生活高品质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智能家居优化了室内设计,优化了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孙景芝、张铁东:《楼宇智能化技术》[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琦曼、郑曙编:《室内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

[3] 苑军:《室内空间设计》[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4] 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空间环境设计报告范文第8篇

2012年5月10日至12日,第七届国际信息学及城市区域规划大会在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举行。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教授Alison Brown(埃里森?布朗)应邀在会上发表题为“全球化世界中的发达与欠发达问题”的主旨演讲。布朗教授认为,城市化挑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她披露,2011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70亿上升至93亿,其中城市人口将由36亿上升至63亿,占总人口的69%,而94%的城市化增长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同时,住在贫民窟的人将由现在的10亿上升至2030年的20亿。其中,行政性驱逐在全球范围最为普遍,政府把这种行为称作“清洁街道”、“消除拥挤”。布朗教授呼吁政府积极迎接挑战,全力打造新的城市范式,创造新的包容空间,使非正规经济的从业者获取合法身份,与其他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

二、生活方式可持续有赖城市设计的多元优化

西英格兰大学可持续规划与环境中心主任Katie Williams(凯蒂?威廉姆斯)2012年5月2日举行讲座,题为“城市设计优化可持续生活方式:难得的机遇还是美好的愿望”。她指出,人们普遍认为西方的生活方式是非可持续的,比如消耗过多资源、出行方式无效率、生活孤立封闭、活力日渐下降等,并认为,是城市环境设计不善导致了上述“恶果”。威廉姆斯教授用她的研究表明,改善环境设计与人们主观的态度确实可以优化人们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比如在环境中放养野生鸟兽,节约水资源和其他能源,尽量减少汽车的使用率,使用公共开放空间等。此外,政府也应该设计更为安全的自行车存储方式,打通住宅区与附近生活设施之间的连接道路,为人们的社交活动提供方便。

三、全球网民感悟未来城市新特征

2012年5月16日,IBM公司科技战略顾问Joe Peach(乔?皮奇)在其主编的(城事)网站了一项调查报告,针对全球城市化、新城市不断涌现的现状发起讨论,35?000多英国等国家的网民参与。在关于“未来城市”的主题讨论中,有八种观点颇具新意,分别是:1.现有城市反应了全球城市化趋势,不会因新城市的建立而被遗忘。2.主题城市概念有利于打造城市独特形象。3.科技拉近人际距离。4.城市由工业推动而非政府。5.城市成功经验将基于合作伙伴关系。6.单一功能城市将继续存在。7.去中心化城市(卫星城)将免去建造全新城市的麻烦。8.未来城市的公民将更多地参与城市事务、更为娴熟地运用数码工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而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城区中有何种权利。

四、专家建言城市严格控制过度扩张与移民

2012年4月30日,墨尔本大学城市政策研究专业教授Brendan Gleeson(布莱登?格里森)举行讲座,题为“城市时代:风险与重建”。格里森教授认为,人们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而不断涌入城市,证明人类本身就是城市物种。但随之带来众多风险,如气候变化、资源过度开发、资源不安全等,使城市伤痕累累。他以澳大利亚为例,指出该国是城市化和郊区化最为集中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的少数城市聚集着全国大部分人口,而且进行着强迫性的扩张。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居住用地重复开发,人口高度密集;绿地减少;环境质量下降;犯罪率上升。他认为,城市应该控制过速增长的移民,重新建立理想的现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