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笔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笔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笔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培养模式 电气工程

【基金项目】基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Studying of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ourses system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mutual recogni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WANG Xi-feng1 , CHU Hong-xia1,SONG Qi-chao1,GE Hong-jun,LI Huan-xin2

(1.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50050 Harbin

2.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fice of General Affairs ,150000 Harbin)

【Abstract】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mutual recogni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our university and setup engineering edu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ur college went into studying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s system. It facilit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lan", but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but summarizes the aspect of the disharmony betwee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revision to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talent training target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t optimiz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by establishing the matrix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 system.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bout the electrical and its autom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t think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woul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industry, but also the contact and the cooperation in enterprise and itself. Thus these measures will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Key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mutual recognition; Cultivation mod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43-03

自2007年以来,关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进行,我校也积极探索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如何针对我校目前实际情况,将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应用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中,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电气工程人才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按照2011级培养计划进行的,该计划已经执行4年,是从2010级的学生开始的,该计划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总学分大幅度减少,必修课程减少,选修课程增加,考试课程减少,考查课程增加,课内实验和集中实验比例增加,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在学习通识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后,学生可以选择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方向和电力电子技术及其装置两个专业方向进行学习。理论授课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课采用软件仿真和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考试课主要是期末考试(60%)和平时成绩(40%)的综合,其中平时成绩包括知识应用能力(50%)、课堂笔记(20%)、人个修养(30%);考查课考核包括知识掌握(30%)、应用能力(40%)、学习态度(20%)、道德修养(10%)。

经过一个周期(4年)的运行,实践证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了,团队协助精神提高了,相对来说,创新意识较弱。2010级学生的就业率达到到94.84%,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学生前期上手比较快,比较踏实,动手能力强,团队精神好,但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通过上面的分析,现在的教育模式还有许多不符合专业认证的地方:

(1)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任选课内容过于陈旧,学生学习无的放矢;

(2)实践课较分散,学生的综合能力得难以加强;

(3)各学期课程安排不是很合理,尤其是大一课程较少,大二课程较多,学生难以调整和适应,影响学风建设;

(4)专业方向课程不明确,学生就业选择比较盲目 [1,2]。

二.专业认证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定

针对我校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积极引进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式和专业认证思路,结合我校特点,形成自身的特色,制定切实可行且可支撑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培养的导航。专业应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而且既要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也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取得的成就。

1.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确立依据

(1)遵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我国在制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遵循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浓缩了我国高等教育百余年的历史积淀、特别是近 30年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2)把握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特征

每所高等院校既身处当今世界,又隶属自己祖国。 因此,当定位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在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遵循本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主要依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专业优势、学科特色等一系列内外 现实条件[3]。

(3)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

我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规格上,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电气专业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研究方法

(1)以就业为导向,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

(2)以学生为载体,回访就业学生对培养计划的意见;

(3)以行业为背景,调研行业专家对学生培养的建议。

3.专业认证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在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面向装备制造业和工程技术企业,能够从事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领域的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经过5年的社会和职业领域实践,能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配制造、系统运行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测试、安装、施工、管理及服务等技术工作;

(2)有较强的工程技术素养和企业文化底蕴,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3)具有一定的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产品的技术开发能力;

(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5)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能承担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通过大学3-6年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人文科学素养,能应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解决电气工程领域问题;

(2)具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等学科基础知识;

(3)具有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专业基础知识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现代电气仪器、技能及工具进行分析、设计、绘图、计算等工程实践及应用能力;

(5)具有设计、完成各类电气工程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实习项目及对实习结果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

(6)在解决电气工程及工业自动化领域问题中具有相互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心里素质;

(7)具有创新精神、继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8)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沟通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等基础知识;

(10)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的前沿知识,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三.专业认证下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1.构建重点

理论环节,在教学目的和要求方面, 清楚明了本门课程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资料模型教具、要达到的学习效果等。另外,聘请企业教师进行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讲授,同时对毕业设计也实行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重点是培养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项目,实践项目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单门课程的项目,如电力电子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 第二类为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及能力要求的项目, 如电机工程实训实习;第三类为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 如工业自动化实训、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等。三类项目涵括基本实验、综合应用、技能培训、科技创新等所要求的内容。最后进行毕业设计实际工程项目,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 对一个项目完整地展开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 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实践经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新知识、传播知识、与人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4]。

2.课程体系

(1)专业知识结构及相关技能课程关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以工程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牵引构建核心课程群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各种教学方式和环节,综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图1 专业知识结构及相关技能课程关系

(2)优化课程安排。按照学院关于构建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整体框架的要求,统筹考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内容,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确定了18余门专业主干课程和10余门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按照通识教育75.5学分,专业教育105.5学分,综合教育10学分比例分配。课程整合如下:

① 借鉴卓越师教育理念对专业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开设了专业导论课,16学时,安排在大一上学期进行,并配专业认识实习。

②将《数字电子技术》与《EDA技术》两门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门课程《数字电子与EDA技术》,同时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EDA技术实验》融合为《数字电子与EDA技术实验》。

③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有机地整合为《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④将《电工电子工艺实习》和《PROTEL实习》有机地融合为《电工电子工艺实习》。

⑤专业基础课中增加了电力系统课程,并配以相应工企供配电实习。

⑥在专业任选课中,适当增加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课程,并建立模块化的方向性选修课,如建筑电气设计、机器人等课程。

⑦将PLC控制工程实践、电气控制与电器装配工程实践、工业自动化项目设计整合为工业自动化实训。

⑧成立了理论课课程组。电机学与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3.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1)注重学生智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力和创造力,教师进行了“推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

(2)在教学手段上注重现代科技设备,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系统,更富有吸引力、直观必和科学性,而且使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协调活动,智力得到充分开发,还可以使多和睦科学社会主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选择最优的教法进行教、学生选择最优的学法进行学、师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3)聘用企业工程师做讲座和从事教学工作,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工程师的聘请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4)鼓励学生到企业做毕业设计和实习,促进学生就业,以期更早适应社会发展[5,6]。

四.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矩阵实现

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尤其是提供支撑的材料。各类课程中所设置的课程能够支撑目标中的各项要求,课程的内容及其考核方式可有效地支撑各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和各类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见表1和表2。

表1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表1和表2所示的关系矩阵涉及到学科教学体系转换、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资源的调配,是一项需要不断尝试、磨合、调整、完善的工程。在此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创建合理教学梯队;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机制;加大实验室建设和投人力度等多方面举措,才能真正使课程体系实现转变,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五.结论

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是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塑造人才培养规格、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教育教学“载体”。所以说,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和专业认证所确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依靠课程体系优化得以实现,培养目标变化与课程体系改革是连锁反映,两者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江帆. 机械专业CDIO培养模式探索[J] 装备制造技术,2010(6):192-194.

[2]区嘉洁.机械工程CDIO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9):152-156.

[3]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化中科技大学,2008(29):84-88.

[5]王天宝.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34-02

一、引言

自动化专业中,生产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走进企业,深入生产一线,获得实际生产经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通过企业生产实习,可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接触实际生产过程,加深劳动观点和社会责任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能力和知识不足,提高自己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处理和团队合作等能力。

2.能理论联系实际,巩固、验证、加深课堂上学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中通过向企业工厂人员学习及现场实际数据实测和分析,提前培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工厂的组织情况,管理方法及生产车间和有关科室的关系,了解工厂组织管理机构,获得一定的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对现代生产系统及其采用的高新技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熟悉生产管理中的生产系统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设备管理等基本概念和知识。

笔者几年前,曾对当时我校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做过思考。这几年中,我校自动化专业建设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校自动化专业2011年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2012年开始招生卓越班,2014年通过校内专业评估,2015年拟申请参加工程认证评估。同时,我校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基地数量也得到了增长。为满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对工业生产实习的方式方法不断地思考与实践探索。

二、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讨

1.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生产实习基地实践方式和内容要以工厂企业为主导,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设计环境中得到锻炼。生产实习基地选择应要求具有较大规模的自动化技术装备水平,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企业。企业的实习培训部门有较好的接待能力和培训经验,有进行生产实习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能提供较充足的图纸资料、实习空间等条件。根据我校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应当在工业自动化、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惯性导航技术、物联网工程、管理与决策等方面,从事有关信息与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和系统运行、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应用和团队协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我校自动化专业,先后与中国一汽(长春)、研华科技公司、泛华科技公司、杭州言实科技等企业签订了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把这些企业公司建设成了一个北京市级实习基地和两个校级生产实习基地,另外还有北京现代、燕京啤酒、三元集团等几个备用(临时)企业单位基地,切实保障了我们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订翔实的实习计划。每年我们在实习之前,成立实习工作指导小组,选择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同时,在企业内,也聘请实践经验丰富又具有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订和执行实习计划。校内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负责撰写生产实习计划初稿并反复修改,学院审核通过后再提交教务处报批。实习计划中主要包含了生产实习的目的、生产实习的要求、采用的生产实习方案、生产实习企业各车间(工厂)项目实践列表、学生批次分组安排等主要内容。我校自动化专业的生产实习一般都是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时间是2~3周),为了确保生产实习质量,我校自动化专业每年都会提前6个月以上,由我校教务处和自动化专业指导教师与实习企业商讨生产实习的具体事宜,根据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在了解生产实习企业生产、管理和必要生活住宿条件后,与实习企业基地就生产实习的时间、内容、指导人员、安全管理和经费等问题进行沟通,最终完成当年的实习计划。生产实习开始后,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会按每日实际情况制订一个详细的实习计划表,比如在中国一汽(长春)的实习计划见表1。

3.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包括校内和企业)的要求。实习前,根据生产实习指导书要求和学生情况,对学生分组(不同车间或厂子),并讲解实习内容、实习纪律、实习安排、成绩评定等。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要强,并具有实践经验,要负责学生在企业车间现场实习部分问题的讲解,要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和日常考勤等其他工作,帮助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些各类问题,安排学生实习期间的每天的工作任务,提供有关的设备资料、印刷图纸等材料,并进行技术指导。校内和企业指导教师要相互配合,经常交流。实习结束后,校企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表现、完成任务情况、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写出评语。实习评语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实习表现,另一方面更应指出不足之处。

加强对学生的要求。要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实习,明确生产实习任务要求,认真预习生产实纲,做好对有些车间现场生产环境恶劣的思想准备。制定严格的过程管理程序,确保学生按时进厂,按时下班,按规定记好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要虚心向车间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学习,提高发现生产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学校、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校内企业指导教师的领导,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实习思考题。为使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有的放矢,可以在实习前后布置一些思考题。比如在杭州言实科技公司实习,可以布置以下一些思考题:在精馏塔中,测定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总板效率(或等板高度)与单板效率时,各需要测量什么参数?分析实验结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等。比如在一汽变速箱厂实习时,数控机床采用控制方式是什么、异步电机的调速方式是什么等问题,使学生在实习时,总有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便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在实习过程中主动实践,解决问题。

5.做好生产实结。实习完成后,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要进行本次实结。要总结实习中效果较好的工作是什么、实习中尚欠缺的工作是什么、学生在企业中表现情况怎样、建议下次实习改进内容是什么、是否有解决实习单位的实际问题、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实习经费使用情况等,为以后的生产实习提供改进思路。

三、结语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生产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习的教学实践改革中,要及时调整实习体系中相关的内容,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学时,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预先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促进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付兴建,侯明,柏森.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39-40.

[2]丁淑辉,钟佩思,王海霞.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7):37-38.

[3]孙泽平,漆新贵,何万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54-57.

[4]武一,王宝珠,贾志成,徐晓辉,赵卫萍.探讨生产实习模式,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43-144.

[5]罗云华,王新云,熊佳霖,金俊松,樊自田,吕卫文.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生产实习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4):44-46.

[6]臧春艳,吴彤,刘浔,张凤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的现状及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166.

[7]黄学良,张炎平,吴在军.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增刊):54-57.

[8]雷存喜,龙立平,胡拥军,刘长辉,尹志芳.改革化工生产实习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1):117-11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Zigbee;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1.引言

智能化家居控制系统使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座机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对家中的诸如空调、热水器、电饭煲、灯光、音响、DVD录像机等电器进行远程控制;也可以在下班途中,预先将家中的空调打开、让热水器提前烧好热水、电饭煲煮好香喷喷的米饭等等。而这一切的实现仅仅是打一个电话或发一条短信。此外,该系统还具有多途径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若出现某种险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通知使你提早采取措施。舒适、时尚的家居生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在不改变家中任何家电的情况下,对家里的电器、灯光、家庭环境等进行方便地控制,使人们尽享高科技所带来的简便、时尚的现代生活。

2.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包括PC端的智能家居上位机控制系统,ZigBee主控制系统和各个功能终端模块,GSM报警模块。上位机程序使用LABVIEW编写,ZigBee控制器采用ZigBee CC2530无线开发模块实现,GSM采用SIM900gsm模块。程序设计包括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程序和下位机程序设计。用户通过上位机中的虚拟按键控制家里的电灯开关、窗帘电机等。老人安全如厕检测终端若检测到老人与厕时间超过设定值会通过GSM模块向其子女的手机发送警报信号。

图1 智能家居整体结构图

图2 上位机程序设计流程图

3.上位机程序设计

上位机软件编写采用LABVIEW编写,程序有灯控制模块、窗帘电机控制模块、老人如厕红外源安全检测模块。

3.1 上位机设计流程

程序的编写流程如图2所示。先对程序变量进行初始化,配置串口,设置波特率、数据位等参数。在主循环里面进行串口数据的接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函数。在另外一个循环里面检测按键事件,然后把按下按键的键值发送给ZigBee主控制器。

3.2 上位机程序设计

智能家居系统包含串口程序、按键处理程序模块和如厕信息处理模块。串口程序包含最基础的串口配置、串口读写与串口关闭程序。配置串口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如图3所示。

图3 串口读写程序

在按键处理程序中,设置按键数值改变为事件触发函数的时间,在每个相应的按键触发时间中,通过串口发送命令数据。如图4所示。

图4 按键事件处理程序

图5 老人如厕数据处理程序

在老人如厕数据处理程序中,下位机检测到老人进入厕所后,把老人进入厕所数据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开始计时,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还没接收到老人离开厕所信号,上位机则发出警报,同时把数据发送给下位机中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连接的GSM模块通知老人儿女。上位机程序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程序中,上位机接收到老人进入厕所数据,在人机界面中显示老人已经进入厕所,并且把老人如厕标志位设置为TURE,在主循环里面开始计时,如果这时接收到老人离开标志位,将老人标志位设置为FLASE,清除计时。

图6 老人如厕计时程序

3.3 上位机人机界面设计

程序设计界面如图7所示。界面左面是电灯控制虚拟按键,中间为电动窗帘控制按键,右面为老人如厕计时,一旦时间超过设置最大限定值,系统就会发出警报短信。

图7 上位机截图

4.控制主机和控制终端设计

控制主机和终端采用Zigbee CC2530无线开发模块,该模块通讯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米到几百米、几公里,可扩展性强,完全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编译环境为IAR。C编译器IAR Embedded Workbench是其最著名的产品,支持众多知名半导体公司的微处理器。

下位机程序主要包括Zigbee无线信号发送与接收程序,串口通讯函数。在Zigbee通信函数采用:basicRfSendPacket(RECEIVE3_ADDR,pTxData,APP_PAYLOAD_LENGTH);子程序,第一个参数是网内地址,第二个是发送的数据,第三个是数据的长度。在Zigbee接收端,自动匹配当前接收的地址是否向本模块发送,如果不是就不接收本数据,如果接收地址是当前模块的地址,使用:basicRfReceive(pRxData,APP_PAYLOAD_LENGTH,NULL),函数接收,数据放在pRxData数组里面。模块之间的相互通信通过这两个函数进行。然后各模块根据自己的任务,发送和接收相关的数据。

主机与上位机通讯是采用串口通信,通讯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8BIT,无奇偶校验位。主机程序接收到上位机发过来的命令经过分析后,分别把指令发送到每个模块里面去。

5.小结

按照设计方案完成了样机制作,样机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利用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由控制主机分别控制每个zigbee终端,很好地实现了电灯的开关、窗帘的升降、在家老人安全如厕的检测等功能。该产品具有成本低廉、性价比高、体积小,功能强,功耗低等特点。同时,它的可扩展性好,最高可以扩展256个终端。另外,主控制器与GSM模块连接方便,较好地实现手机控制家用电器的功能。

项目来源: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SCX91)。

作者简介:

王顺利,男,大学本科,现就读于上海电机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何力,男,大学本科,现就读于上海电机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王景夏,男,大学本科,现就读于上海电机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堂 大学生 知识 实践创新 学习方法

1 基础理论课特点及学习方法

大学期间,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特别强调基础课和实践课的重要性。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强调了理解,鼓励创新思维的构建,特别要注意深入理解概念。如果说大学是一个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建立之本就在于基础课。

1.1 概念是理论的核心

概念是理论的核心,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反映对该理论的深入程度,所以必须重点花工夫对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如高等数学中的极限、连续、可导之间的关系。大学理论学习和中学理论学习的最大不同之处,最难掌握的地方,就是概念需要重点进行探索研究。

1.2 勤于思考,多提问题

我们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看都‘懂’,用无门”的现象,咎其原因便是学习未深入。如果学过以后没有问题可提,说明我们还没有学懂。会学的学生,每次学过后都会提出问题,有一些问题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得到解决,有些问题则是经过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研究或请教老师解决的(鼓励自问自答和互相讨论)。要使学习深入,主要的方法是勤于思考,发掘问题,通过“认真思考——提出问题(怀疑)——解决问题(肯定)——提高认识”的途径,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才能逐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1.3 思路的学习和训练

思路的学习和训练是一个艰难和长期的过程,可以配合看些科学发展史、哲学史,经常请教老师,借鉴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一个客观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构建过程。

任何理论的建立,规律的发现,都有思路可以借鉴,并进行思路训练,经过举一反三,学会灵活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加强思路训练的直接法、筛选法、特殊值法、验证法、图象法、试探法等。学则变,变则通,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1.4 理论的系统理解——总结的重要性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 、“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也就是说,在读书过程中总结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总结:

(1)养成总结习惯。每次复习后都应归纳一下,每学一章都应有小结,学期最后总复习时要有总结;(2)总结应简明扼要,尽量采用列表等形象的方式表达,便于看清事物间的联系;(3)要有重点与难点,从而突出事物间的联系;(4)特别要总结理论的总体思路;(5)最好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6)把每次考试当作是一次课程总结和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极好机会。

1.5 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求知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应从思想上认识实践在认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中的重要地位。故应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相结合,注重第一课堂(特别是专业课)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与实验结合,与科研结合。实践不能与理论割裂,注意动手与动脑的有机结合。

配合课堂教学做适量的习题。注意做习题应有复习——做题——复习的过程,通过做题,锻炼能力,发现未懂之处,可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做题切不可取中学的题海战术,解题鼓励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以便活跃思维,发掘创新思路。

学好基础课不但是学习后续课程所必需,也是今后考研之必要,更为成就主体形人才打好基础。

2 专业理论课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2.1 课堂教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专业理论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必学的,专业课则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目标有所侧重和有所选择。大学课程和中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学习的要求和目的不同),有利于根据大学理论课特点学好本课程,故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首先大致了解一下全局有利于听课时对课文的理解,所以,课前最好能先预习5~10分钟,大致了解一下下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对学习内容预先有一个总体印象,做到心中有数。

(2)上课用心听讲,必须使自己的思路紧紧跟上老师的讲解思路,特别对有些着重理解的基础课,

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等,绝不可有一点点走神,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将会造成今后复习的很大困难(特别对新生来说),所以课堂纪律十分重要(不可迟到,迟到会打断大家的思路)。

(3)上课必须学会记好笔记,这点特别重要。这是和中学有很大的不同处。笔记要记提纲、重点和讲课新颖的地方。

(4)课后必须认真复习,并结合着做题,两者相互促进,不可偏废。要着重于理解(特别是概念)和探索问题。

在中学里,习惯于题海战术,但对课的内容不求甚解,在大学里绝对要不得,要重点予以纠正。当然,光看书不做题也是学不好的,俗话说“光看不练假把式”。

(5)学完每章内容要有小结,学完整个课程要有总结。

由于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有本质的不同,需要在建立信心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摸索大学的学习规律,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小结每次的失败和成功,总结每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必然会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取得学习的成功。

        2.2 掌握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1)重视基础课的学习,掌握系统学习的方法;(2)抓紧时间多实践,极早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培养个人特长,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及较强的实践能力;(3)以创新精神对待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 实践、实训课特点及学习方法

由于中国大学培养目标不同,中学注重学习知识,而大学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地方,需要我们有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以,实践方面的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身就是偏重于技术,所以更应重视实践学习。

3.1 重视实验学习

实验学习是实践学习的基础,实验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的是《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等。《大学物理实验》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着重在实验技能、基本观念和科学素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强调对客观现象的观察和误差、结果的分析。它不但是一切实验课的基础,而且能使学生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够得到最基本、最充分的训练。《电子技术实验》课是专业基础课。

3.1.1 对实验课学习的基本要求分为:

四个充分:充分认识实验课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动手时不动脑子的偏向;充分发扬探索精神,即使是验证性实验,也要多进行一些实验探索,提高自己的创新(包括设计)能力。

两要掌握: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学会基本仪器的规范操作,树立误差观念,努力减小在实验过程中的测量误差;掌握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树立定量观念,培养综合定量分析、科学推理,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种态度: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1.2 为做好实验,要做到:

(1)加强实验前的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了解实验原理,理清实验操作的整体思路,做到实验前心中有数,以避免在实验中完全被动地按实验讲义中的操作步骤照搬照抄。(2)熟悉实验仪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仪器的调整必须思路清楚,操作规范、严格,对于一些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注意事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3)重视原始数据的记录,要有对自己的测量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极端负责的态度。(4)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维护实验室整洁,爱护实验仪器。(5)写实验报告字体要端正,文字要简练,数据要齐全,图表要规范,计算要正确,分析要充分、具体、定量。

3.2 实训学习和技术水平

为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今后实际工作和拓宽毕业后就业面的一系列技术考证的要求,应特别重视大学阶段的技术培训的学习。尤其是受大多数学生的青睐,说明大学生已开始重视实用技术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人而异,但也有一般规律和通常做法。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尽快更新学习习惯和观念,努力探索适应大学生活的学习特点及方法,着重创新意识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孙昌龄.大学生学习方法[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7.

[2]维克托.p.梅厄拉纳,理查德.c.约克.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m].文汇出版社,1987.12.

[3]熊文斌.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m].中南大学出版

社,2008.8.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