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96-02

变态心理学教学存在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特征性等问题,缺乏临床实践的在校生难以掌握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学生普遍反映本门课程学习难度大,各种概念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难以理解,部分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症状类似而难以区分。多数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招收文科生或文理兼招,其专业培养方案缺乏系统的诊断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医学科目的教学,学生相关医学的基础较差,虽然通过系统的变态心理学理论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应精神心理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理论知识,但学生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对于部分精神心理疾病难以理解,甚至部分该专业毕业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使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存在表面化倾向。提高变态心理学教学质量,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从态心理学的教学经验,探讨适用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以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应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小组进行,以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性、主动性等优点,目前在各学科教育中已广泛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变态心理学教学章节的特点,选取部分较难掌握的疾病或重点内容,如精神分裂症、癔症、广泛性焦虑等,在授课之前布置相应的病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如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相关干预方案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以书面作业或在课堂中回答这些问题,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资料的查阅,问题讨论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其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授课教师针对病例予以适当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PBL教学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将之前部分科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很好的链接。如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内容需复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心境的含义,完成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相关问题需了解发展心理学的部分内容,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康复需结合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加强课堂案例讨论,强化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部分精神心理疾病过于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如人格障碍与普通人相似使学生很难区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因学生缺乏临床实践难以掌握其妄想、幻觉、情感淡漠等临床特点。只有将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典型症状与具体案例相结合,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述,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该病特点。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在临床案例教学时,增加案例讨论学时数;根据案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完成课后相关作业,以增强学生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不易掌握的章节可以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电影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避免填鸭式或纯理论教学影响学习效果。如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在本门课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学生缺乏临床实践,较难理解该病幻觉、妄想、智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观看电影《美丽的心灵》的部分内容,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纳什的特点,结合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该病的幻觉、妄想的临床表现。同时,影片中纳什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思维活动缓慢、情感表达异常、下降等特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的意义。在孤独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缺乏孤独症临床经验的实际,可以通过选取观看电影《雨人》的部分内容,结合雷蒙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kanner三联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动作行为刻板)”的临床表现。对于部分较为空洞的教学内容,如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某些历史、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讲授偏执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讲授冲动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水浒传》中的李逵;讲授强迫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历史中的诸葛亮。通过介绍这些人物的相关事迹帮助学生掌握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部分心理疾病,如神经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要求学生分组模拟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了解相关心理疾病的特点及问诊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理解。

四、改革考核模式,提高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题目主要由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存在死记硬背、内容偏多、不重视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及学生易作弊等诸多弊端。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其考核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赣南医学院自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以来,变态心理学考试试题全部由案例组成,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将变态心理学科目成绩分多次考核,将在PBL教学过程中的发言情况、平时案例分析及讨论情况、课程论文、病例情景模拟等内容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考核学生平时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总结,达到教学目的。

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传统的变态心理学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课间见习,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对于某些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抑郁症,或综合医院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躯体形式障碍、肿瘤科患者身心问题等,应尽可能安排精神科或综合医院心理卫生门诊的课间见习教学。学生通过查阅病历、观摩问诊、案例讨论、询问病史等临床活动,结合心理测验及相关心理治疗等工作,了解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提高问诊、询问病史、精神检查、辅助诊断、常用心理测验量表使用等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目的。

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人文精神培养

目前,我国重性精神病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而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急相关障碍等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变态心理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将课程重点内容向神经症等倾斜。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文化原因,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容易受到社会歧视,在就医过程中更需要心理治疗工作人员的支持、鼓励和理解。因此,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增加变态心理学发展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解人文精神在变态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逐步建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通过相关的介绍,提升学生人格的整体境界。

综上所述,通过对变态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心理测试与评估、发展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相关科目的掌握和理解,能够初步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心理工作人才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新民.变态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王红星,蔡焯基.提高医学生精神病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202-204.

[3] 潘俊.关于高职高专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8):108.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精神障碍;青少年;心理状况;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105-02

青少年患精神疾病,出现行为和认知异常对其自身心理和生理发育成长造成严重制约和影响,并同时给家庭带来严重打击。家长尤其是父母是青少年最具天然优势的治疗辅助角色,父母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对青少年精神障碍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患者家庭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以及治疗的经济负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直接会对青少年患者的治疗、康复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我科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旨在探讨改善家长护理知识及心理状态,提高青少年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50例,年龄12~18岁,平均(15.37±1.53)岁,其中男18例,女32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制定的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以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双亲家庭;父母与患者长时间共同生活;排除精神障碍及器质性疾病。共纳入100例父母,其中父亲和母亲各50例,年龄29~58岁,平均(38.92±7.84)岁,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我院非精神障碍青少年父母100例,平均(35.53±6.82)岁,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同研究组。两组父母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1.2.1心理状况评估 对两组父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状况。

1.2.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分为两个步骤:(1)集体教育:对所有精神障碍患者父母分为20人一组或按病种分组,进行医院环境、探视要求、治疗手段及精神障碍疾病介绍、发病原因、诱因、用药指导、发作应急处理、护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每次一组,事先制定统一的宣教内容,并印制相应的健康宣传单,发放给每位患者父母,宣教后接受患者父母提问,并记录和解答。(2)个体化教育:①针对每位患者父母心理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心理状态较差存在明显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压力来源并进行疏导;②对心理状态尚可的家长可按病种分组进行团体式讨论,就同种疾病的治疗、康复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沟通,每次讨论定一个主题,包括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发育特点、亲子交流技巧、家庭治疗注意事项、行为问题应对等。

1.3评价标准[2]

研究组干预前后均进行一次心理状况评估,HAMA总分14分但≤21分焦虑;>21分但≤29分为明显焦虑;>29分为严重焦虑。HAMD总分20分但≤35分抑郁;>35分严重抑郁。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综合评价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总分越高症状越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前研究组父亲和母亲HAMA和HAMD的评分处于焦虑和抑郁的临界,对照组父亲和母亲HAMA和HAMD的评分均处于正常范围,研究组父亲和母亲HAMA和HAMD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2.2干预前后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后研究组母亲的HAMA和HAMD评分显著高于父亲(P < 0.05),干预后父亲和母亲的HAMA和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

2.3干预前后研究组SCL-90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 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讨论

青少年处于意识和行为成长的关键时期,罹患精神疾病对其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创伤。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获得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而父母的交流、教育和护理起到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甚至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患者家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异常和负面情绪增加,行为粗暴,悲观情绪加重,将进一步加剧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加重病情。因此,重视患者家长的心理状态是治疗的关键[3]。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的恐惧、焦虑,社会舆论、压力造成的悲观、抑郁甚至强迫、敌对、偏执等不良情绪,是患者父母主要的心理问题来源[4]。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父母的HAMA和HAMD评分偏高,处于疾病状态的临界,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患者父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增加,甚至部分父母已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SCL-90评分从9个层面对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包括了心理、社交、行为和身体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的心理状态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反应,尤其以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的影响最为明显,表明患儿父母总体心理状态较差。母亲焦虑和抑郁的心理较父亲更明显,HAMA和HAMD评分更低,这与母亲作为女性对感情和变化更敏感,情绪更易受到影响,根据观察也表明,对患儿的照顾和陪伴更多的是由母亲完成,与患儿相处的时间更多,面对患儿疾病的异常或紧急状态的几率更大,在精心照顾和处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应激和创伤更为明显[5]。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学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缓解因为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及家属达到身体及心理上更好的健康状态[6]。精神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具有特色性,因此,不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家属的健康教育需要有针对性。本研究采用了集中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的方式,依托科学的心理评价量表,在了解患儿家属具体心理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宣传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患儿父母的HAMA、HAMD及SCL-90评分均显著改善,大多数父母的心理状态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精神疾病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识中是一种会带来羞耻感的疾病,缺乏对这类疾病的正确认识,缺乏治疗的耐心和信心。因此,健康教育应从全面介绍精神疾病的成因、特点及治疗开始,让患儿父母获得对此类疾病系统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供对患儿生活方面照顾、康复、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使患儿父母获得知识及行为上的指导。再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心理辅导或团体式的互助讨论,进一步地解决患儿父母心理上的困扰,在讨论和经验交流中感受到大家的关心和群体的智慧支持,消除内心孤立感,从而改善面对患儿的心态和行为。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S].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3] 王梅,王玲,何海英. 北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调查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691-1693,1757.

[4] 陈雷音,罗学荣,韦臻,等. 对立违抗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家庭功能特点[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209-211,214.

[5] 白春玉,张迪.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4):473-474.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Aged with Hgpertension,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SUN Hong-chen,YIN-Ling.(The Sen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role.Methods 133 cases of senile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Admission, discharg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for evaluation. Patients with lower blood pressure, hypoglycemic therapy while provi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admission and discharge, while providing care in drug treatment intervention, and then compare the score valu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The elderly with hypertension,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Depressed inpatients in drug treat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s should also be given anti-anxiety drugs in combination therapy to improve efficacy.

【Key words】Hypertesion;Diabetes;Anxiety;Depression;Narsing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04-03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因病程长,并发症多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复杂的心理问题。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减轻其焦虑和抑郁,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来自我院干疗科病房,2009年2月

作者单位: 650021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干疗科

~7月,高血压62例,糖尿病43例,高血压并糖尿病48例。伴焦虑、抑郁共133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63~93岁。高血压诊断符合1999WHO/ISH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糖尿病诊断符合WHO标准: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

11.1mmol/L或者空腹(至少禁食8小时)血糖≥7.0mmol/L,或者葡萄糖耐量实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而且上述指标应在另一日重复监测时能被证实。

1.2 研究方法 病人入院24h以内用精神病学推荐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⑴,然后对焦虑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出院时再次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其焦虑、抑郁状况。与自身作对照比较,做最后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用t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3.1 用自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心理评估的一种可靠方法,本研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本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与国内外报告一致

[1-3]。

3.2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疾病导致的躯体不适和心理负担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障碍。而负性情绪障碍,常常作为一种有害的精神刺激,影响和决定着患者的病情、病程、疗效和转归、临床上最主要的负性情绪障碍是焦虑和抑郁情绪。有研究显示,焦虑或愤怒时血内肾上腺素浓度增高,而焦虑或愤怒情绪外露时,血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高,二者都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影响降压治疗的效果。有明显焦虑或愤怒情绪以及发怒后抑制情绪的发泄, 均可显著增加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度

[4]。

3.3 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大多会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尤其是得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实施治疗。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活动可影响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人处于焦虑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孤独、抑郁时,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糖尿病与抑郁症状之间可互相影响。注意关心。在通过床边教育或者集中讲解的方式,向糖尿病患者提供糖尿病的知识和心理知识的过程,逐渐树立信心,消除其心理上的障碍,使正确面对疾病,认识到糖尿病的可治疗性,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有利于血糖控制。

4 护理干预

4.1 护理环境调节 热情接待新入院患者,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住院须知,患者的主管医师及护士,让患者较快适应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士不仅要做到技术操作娴熟轻柔,更要做到语言诚恳亲切,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

4.2 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如心理不平衡可以造成心理紧张失衡,进一步加重焦虑和抑郁。我们利用宣教材料和讲解的方法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说明治疗的过程,医学的飞跃发展对治愈疾病的前瞻,当病情好转时要给予肯定。安排病情好转的患者现身说教,谈疾病治疗的体会和经验教训。鼓励患者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生活中要自立、自强、自信。

4.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倾听其主诉,了解其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其情绪,给予支持、鼓励、忠告,帮助其制订生活作息时间表,转移其不良心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明确糖尿病是可控制的,并介绍意志坚强的患者与其进行"心理交流",以洞察法让其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焦虑的心理障碍。

4.4 药物干预 对于存在严重焦虑和情绪不稳的患者,应配合医生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可迅速地改善症状,尤其对夜间睡眠不佳的患者确实有效,而且不必担心撤退依赖。我科常用阿普唑仑,也有选用如赛乐特等。

4.5 放松操及放松训练 在安静环境下,让病人取最舒适的姿势放松身体,指导进行深呼吸训练、全身分段肌肉放松训练,做放松操,每天早、晚10~15min,宜可音乐结合放松疗法一起进行。而音乐心理治疗就是借助演奏或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释放不良情绪,抒发壮志,净化心灵

[5],改善对疾病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孙学礼.精神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0.

[2] 王湘,朱熊兆,王丽.抑郁情绪及负性态度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32-33.

[3] Black SA. Increased health burden associated with comorbid depression in older diabetic Mexicans[J]. Diabetes Care,1999,22:56-64.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社会能力;抑郁情绪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常遗留社会功能缺陷,尤其是长期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系统药物治疗,病程由急性期、巩固期转入康复期。康复期病人阳性症状基本消失,往往以阴性症状为主,加上精神科病房封闭式的住院环境和看管式的护理模式,病人主动性缺乏,药物治疗虽然对急性期病人阳性症状控制较为理想,但对患者康复期的抑郁、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所欠缺,为发挥护士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改善,对其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及抑郁情绪的改善,我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心理护理,并对其研究与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1月--12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六病房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均为男性,入组标准①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病情稳定,无重大躯体疾病及药物不良反应。③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及心理护理(实验组)。实验组40例,年龄20~65岁,平均42±6岁;对照组40例,年龄22~66岁,平均44±8岁;病程3~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治疗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

1.2 方法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评估,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心理护理措施,给予一系列个体化综合护理,即采用个性心理与共性心理及有意识心理与无意识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提供舒适的住院条件:亮化、美化环境,装饰病房,墙壁贴有风景图画,打造温馨、舒适的居住氛围。②针对病人个性特点,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采取个别心理疏导等健康教育方法,解决个体化护理的心理问题。个性化护理,增加探视频率,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准确的解答,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鼓励患者相互沟通和学习,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注意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沟通,适时安抚患者,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③对病人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采取集体健康教育方法,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潜在的共性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及预防性干预。发放疾病指导手册,观摩DVD,举办健康教育宣传栏,组织学习精神康复知识,指导患者总结学习心得,并以现实例子激发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组织患者对共性问题共同讨论,并对此类问题达成共识。④护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语言和行为对病人心理支持、心理调控,将心理护理运用到护理程序 每一个环节中,要求我们的护士的一切操作及言行都力求成为病人身心康复的增强剂。⑤康复训练:开展生活技能,职业技能、人格健全训练及社会适应与沟通技巧,如个人卫生培养,开展医疗保健操、手操,糖尿病、高血压保健操,做手工。安排户外游玩、参加社会活动、打牌、健身器材健身等,进行音乐治疗等活动。让患者能够接触现实社会,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而对照组只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3 评价方法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包括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各7项,一般精神病量表16项,每一项按1-7级评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2]中与社会功能有关的3个项目,采用5级(0-4)评分法。由两名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经过心理护理培训的护师,与实验前和实验后给予评定,对2组病例分别进行评分。

2 结果

经过三个月的护理,通过PANSS比较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实验组在阴性因子、阳性因子、一般病理因子、总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通过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分,能较好的反应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变化及抑郁情绪的改善。2组比较显示:心理护理的护理措施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抑郁及社会功能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观察结束后,2组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均有显著性。其NOSIE评分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常有特殊的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往往迁延而缓慢进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迟滞,无兴趣、无价值感、无援感、甚至有的患者有自杀言行。治疗重点除积极的药物维持治疗外,更重要的是根据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随着认知功能的恢复,患者对自身症状认识加深,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压力,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这一时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都渴望得到心理支持,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回归社会后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从患者的临床特点出发,尊重患者并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和社交技能方面的训练,改善患者与家庭和周围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增强患者对社会和家庭的认可感,提高治疗信心[3],.通过心理护理,舒缓了他们的不良心理和压力,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和心理平衡。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及焦虑抑郁情绪,而且对其社会适应能力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所以康复期患者在药物巩固治疗基础上,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为回归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渔邨 精神病学【M】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16-522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性;品行障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5-0008-04

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最早的研究可以溯源至19世纪初期,Philippe Pinel首先提出了“非精神错乱的疯狂”。1835年,德国精神病学家Prichand提出了“悖德狂”。20世纪40年代,Cleckley第一次详细描述了“心理病态者”。《美国心理症状的诊断及治疗手册》1968年(第二版)首次正式提出人格障碍,并将其归入人格障碍这一大类当中。定义为“时刻存在的藐视、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方式,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并持续发展至成年”。其中,欺骗和操纵他人被认为是该障碍的基本特质。

有相当研究表明,人格障碍,多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早期。但是,因为18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格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不能确认为某种人格障碍,所以儿童青少年时期多是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儿童少年期常见的情绪行为障碍之一,是一种发展,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反复而持久的攻击性和行为,该行为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并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标准和规范(APA,2000)。品行障碍的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社交紊乱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它主要表现为攻击他人、偷窃、破坏、离家出走、逃学等品行问题。常见的伴发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滥用、焦虑障碍等。

根据DSM-IV中关于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个体在15岁之前具有品行障碍,同时18岁之后具有行为,可以被诊断为人格障碍;如果个体在15岁之前没有品行障碍,而在18岁之后出现行为,这时只能认为个体具有行为,而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这个表述非常清晰地说明了品行障碍和人格障碍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流行病学状况

(一)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

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国家的样本中人格障碍的终生患病率(life time prevalence rate)大概在2%~10%之间,但台湾是一个例外,Compton等(1991)发现,台湾人格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只有0.18%。人格障碍的性别差异在各个研究间均表现一致,即男性终生患病率高于女性。在美国,女性的终生患病率为1.2%,男性为4.8%。在年龄方面,年轻人的终生患病率高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被诊断为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减少。因为人格障碍患者普遍不遵守社会规则,经常违法违纪,所以对罪犯人格障碍的研究是有关人格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

由于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客观存在的地区间的差异,品行障碍的患病率表现出了某些差异。Rutter(1970)年的调查发现:10~11岁儿童4%有品行障碍;Kashani等(1987年)对150名14~16岁的儿童研究发现,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8.7%;Anderson等(1989)的研究显示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3.4%;我国的向孟泽等人在四川省四个地区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2.9%~13.6%;罗学荣等对湖南省6911名7~16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仅为1.45%。

许多研究都表明,品行障碍存在性别差异。Offord等(1987)的调查发现,品行障碍男生的患病率为8.1%,女生为2.7%;罗学荣等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男生患病率为2.48%,女生为0.28%。总体来说,品行障碍通常以男童或男性少年居多,比较容易引起家庭和学校的关注,而女生品行障碍可能被忽视。而品行障碍的患病年龄存在研究结果的差异。如向孟泽等人的调查显示,7~8岁为患病的高峰;罗学荣的研究则表明,13岁为患病

高峰。

特别要注意的是,品行障碍往往与其他心理疾病存在共病现象,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合并品行障碍(CD)的现象比较凸显,甚至有学者认为,ADHD和CD的共同发生可能是一个疾病分类学的问题,它可能说明这应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但是尚无确切的结论。目前,国内外也有许多研究探讨ADHA合并CD的现象。饶延华等(2010)对武汉2188名4~16岁的儿童青少年的调查研究显示,ADHD合并CD的患病率为3.15%,男生为4.74%,女生为1.83%。

二、成因

心理疾病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累加,认识其病因应从“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去探究。人格的形成与遗传、生物学因素和脑损伤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尤其是家庭。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原因还不明确,多数认为是综合性的,即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包括身体内在生物学因素、家庭教养及社会环境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有关品行障碍的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的证据表明其具有遗传性,遗传度为20%到80%。瑞士的相关研究显示,其生物学父母没有史的寄养子,在低危险家庭中成年犯罪率为3%,在高危险家庭中为6%;同时,生物学父母有犯罪史的寄养子,在低危险家庭中成年犯罪率为12%,在高危险家庭中为40%。

有关基因学的研究也找到了一些品行障碍或者人格障碍的证据。如19号和2号染色体的某些位点所含的基因与品行障碍有关。人格与五羟色胺运转基因的多态性有关。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在外化行为中起主要作用。另外,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者曾做过有关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关联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

2.脑功能缺陷

Deckel 等人(1996)对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前额叶脑电图(EEG)测量,发现人格障碍与左半球前额叶EEG活动低有关。也有研究证实,有些人格障碍患者具有额叶损伤史(Deckel等,1996;Silver等,1997)。额叶损伤主要与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如冲动和抑制解除有关。

另外,有不少研究发现人格障碍的患者在情绪唤醒上明显不足,很难感受正常人的恐惧、焦虑和悔恨的情绪体验,因而对自身的行为总是缺乏适当的调节和控制。因此,有些研究者推测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边缘系统可能发育不够健全或者有某些缺陷。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人格障碍最流行、最普遍的解释因素,比如家庭经济地位低下、父母关系不和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受到忽视或虐待等。当孩子缺乏父母关爱或遭受严重的父母拒绝甚至虐待时,成年发展为人格障碍的可能性较大。Wisdom和Luntz(2001)对受过躯体虐待的儿童进行的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受访的416人中,13.5%的被虐待儿童成年后被诊断为人格障碍,而对照组只有7.1%。也有研究比较了男性犯人与正常男性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结果表明,具有人格的男性犯人,其父母给予的关心和照顾较少,并且母亲表现为对子女过分保护(Timmerman & Emmelkamp,2005年)。国内也有对866名监狱犯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待与人格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并对人格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另外,父母关怀与人格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症状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尤其是母亲的关心照顾对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母亲否认心理自主维度对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蒋奖,许燕,2008年)。一项对600名劳教人员筛查确定的90名人格障碍罪犯的研究显示,人格障碍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型养育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等(茆正洪等,2005年)。邱传谦在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中证实,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大都具有不良的养育方式,同时亦表明,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其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品行障碍患儿多运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邱传谦,2010)。

总之,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人格形成中有明显的影响,长期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不良人格特征,良好的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有利于促进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学校因素

学业成败可以预测后来的品行问题,学业失败的儿童更容易被同伴拒绝,也更容易出现行为。付树旺等的研究显示,66例品行障碍患儿有31例因为学校、家庭等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情商及人格养成,而承受很大压力,但自身又不善于调整,导致发病。另外,同伴关系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可以说,社会交往会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走向良好的或不良的方向。这一时期同龄人的影响日益增强,如果交上不良朋友,便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品行障碍的患儿任性、冲动、易激惹、好归咎于他人,这使得他们在班级群体中经常处于孤立和受排斥的地位,如此更加剧原有的异常行为。被同伴拒绝容易使他们长期和不良社会伙伴聚在一起,更容易产生行为。Dodge等在2001年的追踪研究认为,小学时期被同伴拒绝是青少年期品行问题的风险因素,被拒绝至少有2年或3年的儿童有50%的几率在青少年期发展有显著的品行问题。

另外,由于儿童的是非辨别能力有限,周围的社会环境也是导致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要关注的是媒体暴力(包括电视、游戏、网络等)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Anderson等研究表明,暴力游戏、电视、游戏和音乐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总体而言,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存在生物学方面的先天因素,加之在不良的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后天因素的影响,最终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三、干预

许多方法都已经运用到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治疗中,如行为矫治、家庭治疗以及药物辅助治疗等。然而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预后效果不一,有的可以逐渐恢复,有的进一步发展为成年期的违法犯罪或人格。总体来说,品行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目前还却缺乏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可能会在相应的不同方面发挥功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对品行障碍的治疗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干预措施必须是综合性的,要考虑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生物性的因素,也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而且干预措施也要注意针对不同个体个别化。

(一)行为矫正

有关研究表明,品行障碍的儿童如被给予充分的爱和理解,并且运用科学的行为矫正方法,就能改变不良的行为。常用的矫正方法有:(1)认知行为改变策略,(2)家庭功能治疗,(3)解决问题技巧训练等。行为矫正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利用阳性强化或者惩罚等方法,逐渐减少他们的不良行为,巩固良好行为的保持。

(二)系统家庭治疗

家庭因素是品行障碍的青少年主要病因,家庭系统治疗对于青少年品行障碍有明显效果。赵旭东等曾运用家庭系统治疗对一例品行障碍的青少年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语言以及非语言交流的运用,使品行障碍的症状得以消除,社会功能大幅度改善,家庭成员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该方法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功能系统,而不仅仅是将焦点集中在儿童身上,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来解决现实问题。

(三)药物辅助治疗

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儿童的品行问题,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处理其伴随症状。所以药物治疗只能作为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辅助手段。

四、预防性干预

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所表现出的严重攻击,如果在8岁前没有很好地干预,极有可能发展为长期,所以在小学或更早的阶段为高危儿童进行预防性干预,效果会更好。所以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研究多为预防性干预。预防性干预主要是在儿童破坏稳固之前减少这些行为,并发展有效社会技能的一种干预方法。

(一)快速追踪(Families and Schools Together Track)

该干预方式是一种长期、全面、综合的干预措施。首先筛选高风险儿童(显示出品行障碍早期症状的儿童),然后让这些儿童及其家长接受选择性干预:社交技能训练、愤怒控制训练、学业指导、家长培训等。这些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高风险儿童的危险因素,增加保护因素。研究者对其进行跟踪及周期性评估,再提供额外干预。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普遍性干预,这个部分主要由促进可选择性思考策略课程和行为咨询组成。针对发展模型,快速追踪干预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小学阶段和青春期阶段。

(二)成功第一步(First Step To Success)

该干预项目主要针对存在一定行为问题历史或处于特定家庭背景下的儿童,他们本身有高风险的行为和潜在的学业失败倾向。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使高风险儿童没有行为的迹象。该项目一共有三个模型,即筛选模型、学校干预模型、家庭干预模型,共持续2~3个月时间。

(三)有效的年季训练系统(The Incredible Years Training Series)

该系统的目的是预防并减少2-10岁儿童的高风险因素,由家长训练项目、教师训练项目和儿童训练项目组成。强调家庭和教师在影响儿童方面的重要性。

(四)多系统治疗(Multi-systemic Therapy)

该模式认为,品行障碍是在一个较大的网络系统中形成的,为了了解儿童青少年目前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系统环境,首先要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对家庭需求的了解,制定独特的治疗方案。该干预模式考虑到了个体的特殊需求,又考虑到了品行障碍的多种影响因素,有很强的灵活性。

(五)专注力训练(Mindfulness)

基于专注力的干预措施已经用于许多疾病和障碍的治疗,有研究表明经过专注力训练,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有所下降。

综合这些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在有效的干预中,家长、教师、学校、咨询者等关系之间的合作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持性的网络系统比单独只针对父母、儿童或教师的干预要有效得多。所以项目的顺利与有效进行需要多方合作的支持、也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和高昂的成本。我国有关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五、反思

青少年品行障碍显然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很大概率上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如何对其进行干预和预防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的。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养、能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关注,或许青少年品行障碍是可以预防与避免的。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利用心理活动课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不少内容都与学生的情绪管理、问题解决等方面有关,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往往在情绪控制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存在困难。如果心理活动课能对他们的这些技能予以帮助,就能使他们习得比较合适的方法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如此可以避免其攻击性、性等行为的发生。

其次,开展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科学指导。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关系对于青少年品行障碍有比直接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展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科学指导,使父母不仅有较为科学的养育理念,也能拥有较为科学的教导技巧,合理地奖励或惩罚孩子,察觉与管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再次,察觉、识别、干预青少年的同伴交往。品行障碍的孩子可能会遭遇同伴拒绝,并结识不良同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尽早察觉学生群体中容易受到拒绝的孩子,并识别青少年同伴交往的状况,予以干预。

参考文献:

[1]陆小英.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研究综述[J].医学与哲学,2001.9.

[2]张凯.西方关于儿童期品行障碍的预防性干预方案评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

[3]徐荣静.影响品行障碍的环境因素及干预措施[J].护理研究,2011,9.

[4]石振宇等.人格障碍早期临床风险概念化及操作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0.

[5]蒋奖等.人格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6,5.

[6]高欣,黄颐.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双生子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4.

[7]高欣,黄颐.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3.

[8]蒋奖,许燕.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

[9]刘瑞华,徐江.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干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0,4.

[10]赵旭东,宣煦. 系统家庭治疗——一例品行障碍治疗过程的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8.

[11]茆正洪等.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

[12]饶延华等.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12.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第6篇

精神科实习心得【1】 作为当代大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实习,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对专业课知识进行总结,便于查缺补漏,体验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另一方面实习也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体验作为一个职工承担的责任,帮助我们将来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个人之见,实习就是学习后的总结,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

一、实习学后的总结

第一阶段的医学实习地点是长清区人民医院,我在内科三病房区实习。这个阶段的实习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西医内科,了解了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以及简单的临床用药,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西医内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书本上的记载与临床是有出入的。

第二阶段,在济南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学实习。我在精神科三病房、心理科及门诊都进行了实习,感触颇深。尤其是在精神科三病房区实习期,病房里有八九十个病人,病种多样。有时候主任查房时会给我介绍病人的典型症状。若当时我感觉没有把握,查完房我赶快翻看那位病人的病历,再看看课本,结合起来,使自己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没有学习过精神病学,但我们学过变态心理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感觉自己对课本里讲的症状部分掌握的不好,容易混淆。但在结合了典型的病例之后,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我还认识到以后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踏踏实实,结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的打牢基础,不至于走上工作岗位后束手无策。

二、实习岗前的培训

虽然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可能不一致,但是我认为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遵守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有每个职工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首先作息时间方面,两个阶段的实习都是在医院进行的。医院里每天早晨都要交班,一般在八点,这就要求医生和护士八点前到医院,而且不能无故提前下班,擅自离岗。当然作为实习生,我也不例外。其次服装要求,在医院里当然穿隔离衣。我们专业没有发,我借了一件很厚的长袖。五月份,天气很热,但还是坚持穿,而且带实习卡,因为这是我们的标志。这也告诉别人,我们是新来实习的,请多包涵。

(二)遵守职业道德

人有社会性,是讲道德的。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即将从事自己的职业,职业道德也是我们每个职工都应该遵守的。在医院里,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关心病人,不歧视病人,真诚地为病人答疑解惑。

(三)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先保护好自己。不论是在精神科还是内科,医生都很重视病历的书写,因为这是解决医患纠纷的证据,是保护医生的法宝。二者不同的一点是在精神科,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因为精神病人伤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我在精神科病房实习的第一天,卢主任就提醒我,当病人走向你时,注意他的眼神不对就赶紧跑。曾经就有一个实习生被精神病人打得头破血流。其实,不只是医生,其他职业也如此。只有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搞好工作。

(四)搞好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完成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医院,医生和护士需要配合,医生下医嘱,护士负责执行,当有问题时赶紧向医生询问,共同为病人治疗疾病。医生和医生之间也是需要沟通的。对一种疾病没有把握时就要和其他医生探讨,或是请其他科室医生会诊,当然这也是本着为病人负责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上下级关系,和其他单位的关系等。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工作所需,而且是生存所需。

只有经过实习,我们才知道前段时间的学习还有什么不足,那些地方还需要更加努力。只有经过实习,我们才能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将来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因此,我认为,实习就是学习后的总结,岗位前的培训。

精神科实习心得【2】 1 保护性约束和隔离问题

《条例》第32条第3款规定因医疗需要或者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暂时采取保护性安全措施的,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决定,并在病程记录内记载和说明理由。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当解除有关措施。精神科护士对有严重伤害、破坏或自杀行为的患者绝不能放任不管,其后果将非常严重,采取约束和隔离措施是必须的,迫不得已的。但必须取得患者监护人的同意和委托。临时去获取这种知情同意显然不可行,应在患者入院时给患者监护人讲明理由,签订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和隔离措施的知情同意委托书。《条例》规定保护性安全措施应当由执业医师决定。护士应近医嘱执行,不得越权任意施行。在采取安全措施时要给患者说明理由,尽可能争取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同时要按保护性约束和隔离的护理操作规程正确实施,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患者病情一旦稳定,立即解除约束和隔离。事后在护理记录和交班报告中记录实施经过,充分反映采取这种强制性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必须明白,保护性安全措施尽管是医疗和安全所必须,但毕竟侵犯了患者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对患者的心灵伤害甚大,很多患者长久耿耿于怀,甚至引发患者的报复。所以,这种安全措施要依法施行,慎之又慎。

2 意外伤害事件

精神病患者的住院过程中发生自杀、自伤、攻击、毁损事件不可完全避免,不少患者是防不胜防。关键是这种意外事件医院管理有无过错,医护人员是否尽职尽责。《民法通测》第160条规定: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2]新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3]既往这类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后,通过医患双方协商或患者单位调解都能得到通情达理的解决,极少牵涉法律问题。医患关系的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现在面临的是依法执业,依法医疗。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有过错,没有尽到职责,使患者受到了伤害,造成了不良后果,轻者要给予经济赔偿,重者要受到刑事处罚。有时患者受了伤害,医护人员并无过错,也会长久陷入医疗纠纷之中。在临床护理中,要不断提高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及早识别患者自杀自伤、攻击伤害行为的征兆,及早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防范于未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把克尽职守提高到法律层面去认识和践行。

精神科实习心得【3】 目前我们在对护士培养方面都是以全科护理为方向,大多护生毕业后的去向是综合性医院。在学校中也比较重视对护生基础护理及内外科常见疾病等知识的教育,护生很少能接触到精神科专科知识,同时又缺乏精神科的临床实践机会。而精神科工作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一名新护士进入一家精神科医院工作,试想以她以往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是很难胜任精神科工作的,这就要求我们带教老师言传身教的进行专科知识技能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护士。现将我的一些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精神科护士需具备的素质

1.1 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住院精神病人急性期一般都无自知力,在临床工作中病人由于精神因素所致出现各种异常行为举止,特别是突发性冲动,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在与其接触中,护理人员难免会受到病人的谩骂,甚至身体的伤害。我们作为专业的精神科护理人员,一定要表示忍耐、克制、理解、同情。不能嘲弄、取笑,侮辱漫骂,更不能伺机打击报复,要充分体现一名专业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体现精神科护士的美德。

1.2 具有丰富的基础及专科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

精神科医院专业性比较强,比起综合性医院,平时接触到的操作又少,长此以往,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就会逐渐下降。精神科病人一般都以长期住院病人居多,随着药物、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病人发生躯体疾病变化的机率大大增多。同时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患者常主诉不清,很容易漏诊,误诊,导致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精神科病人自杀较常见,如何及时了解情况,防范自杀发生。都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娴熟的护理技能及丰富的基础专科知识。

1.3 较强的语言沟通技巧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重视的是与患者的沟通,通过沟通能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也能够观察到某些不易察觉的精神症状。有时精神病人常隐瞒病情,在与病人沟通时,要做到仔细,耐心,在了解各种疾病,各种精神症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为医生提供疾病的动态信息,有利于更科学的制定治疗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沟通能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精神科护士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是对患者实施护理

的前提,因此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制定了护士日常规范用语,如:入院宣教用语,健康教育用语,操作用语等。

1.4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精神病人有很多情况没有主动述说病情的能力,这就要求精神科护士认真的观察患者,通过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心理动态等了解到患者的一些疾病变化及治疗效果。在护理过程中,若观察病情时粗心大意,病人的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都可能对病人的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导致各种意外事件发生。而要想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

2 新护士的特点

2.1 陌生及恐惧心理

由于精神科新护士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精神科特殊的布局,到处都是铁窗铁门,随手关门等严谨制度,精神科新护士一般之前又很少能接触到精神病人,当看到病人由于精神因素支配出现的很多怪异的精神症状,便让其出现胆怯,不敢接触病人。

2.2 安全意识及责任心的缺乏

新护士由于经历的事情比较少,在熟悉了三班的基本工作流程后,容易麻痹大意,特别是在临晨,交接班等特殊时段,由于工作人员疲劳及一时疏忽,最易发生患者的自杀,造成病人的痛苦是无法弥补的。现在的新护士又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的物质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在家中倍受呵护,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大会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责任感等特质。

2.3 处事能力差.及缺乏观察能力

新护士大多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工作热情度较高,但是由于其缺乏相应的精神科专业知识技能,对精神科病人的常见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病人的常规护理等不能正确认识。对一些规章制度,特别是保护护理制度、危险品清点保管制度、夜间巡视制度及各种突发事件防范预案也未能全面掌握,对精神科意外事件(如噎食、自伤自杀等)出现时反应慢,常会手足无措处理不及时,缺乏应急应变能力。精神病人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以反映出一个病人的精神症状,新护士由于缺乏经验很难去发现,而经验老道的护士就可以从中发现问题,预防各种意外事件发生。

2.4 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

新护士因在校期间未系统学习精神科的理论知识或对精神科护理学没有加以重视,实习期间也没有精神科医院的相关实习。因此刚进入精神科病房工作时很难适应。

3 针对性带教措施

3.1 掌握接触病人的方法原则,消除恐惧心理

精神科对于一名新护士来说无论环境或病人都会带来陌生,紧张,害怕的情绪。带教老师应该认真介绍环境,特别是病房布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讲解一些精神科专科知识,让其了解不同病人的接触方式。如碰到冲动激惹的病人,应避免与患者正面冲突,避免刺激性的语言。对有幻听吸引其注意力,不愿进食的患者,可在耳边以较大的声音劝导提醒,以干扰幻听促进进食。对于违拗的病人,在接触时不能与病人对着干,要表示理解,适当顺从病人的意愿。在一开始与病人的接触中可以采取由带教老师陪同下,老师先做示范,经过一段时间后,鼓励新护士与病人接触沟通,逐步克服紧张情绪,直至能胜任精神科工作。

3.2 强化安全教育,增强责任心

精神科护理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即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责任。精神病是大脑机能 发生紊乱而引起的精神障碍,有的病人思维内容离奇或思维内容不暴露,病人往往发生自杀、伤人、自伤、出走等意外事件。护士既要确保病人的安全,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这无疑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加之精神病人绝大多数无陪护,护士担负着护理和监护的双重角色。入科时给予做好详细的安全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带教老师应言传身教,妥善保管好钥匙,做到随手关门,钥匙一旦遗失立即寻找汇报。在交接班时做好危险品及病人的清点工作。加强安全检查,严防将危险品带入病房。每周做一次彻底的安全大检查,设施有损坏应立即报修,责任到人,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于保护病人严格按照保护护理制度进行护理,避免保护与非保护患者同处一室。平时带教老师还应该讲解一些案例事件,以引起重视,吸取教训。

3.3 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平时以业务讲课、指导实践、护理查房等多种形式进行精神科知识的宣教,使其逐步掌握精神科知识。在工作中,不背对病人坐或站立,与病人交谈时,注意周围环境和防范;对手持物品、有伤人企图的病人劝导时要大胆、镇静。选择病人最信服的人进行说服诱导,或由一 名护士与其谈话,另一人从背面或侧面阻止病人,切不可强行夺取。

3.4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创伤体验 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77-01

一、 电影《捉迷藏》人物心理分析

小女孩艾米丽最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但是在患有抑郁症的妈妈自杀后,深受打击的艾米丽无法走出丧母的创伤,变得冷漠、退缩,只与想象出的朋友查理玩耍。艾米丽的父亲,身为心理医生的大卫想尽办法治疗女儿的心理疾病,却惊恐地发现查理并不只是女儿想象中的人,而已经开始侵入现实生活,威胁到自己和女儿的生命安全。就在所有观众都为大卫父女担忧的时候,一切谜团却在影片进入时揭晓了。原来,大卫和查理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大卫在发现妻子的不忠行为后杀死了她,并做出妻子自杀的假相瞒过所有人,但同时仍深爱妻子的大卫无法接受自己杀害爱人的事实,人格分裂成两个部分,作为大卫的一部分仍旧平淡的生活着,沉浸在丧偶和女儿重病的悲伤之中,而作为另一部分的查理却担当了指责大卫的角色,在每个夜晚制造恐怖的场景来恐吓大卫。

大卫说:“不是所有创伤都能克服。”很明显,大卫父女都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妻子的不忠伤害了大卫,而自己的杀妻行为又加剧了这种痛苦,所以大卫人格分裂。母亲因父亲而死,父亲又存在精神分裂,所以艾米丽抑郁,父女俩都有很深的创伤体验且不能从痛苦中解脱,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感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上的不适应现象。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

1、持续地体验到创伤事件:

反复闯入性的痛苦的回忆或梦到起创伤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觉。

大卫曾亲眼目睹妻子与情人,所以每晚都会梦到相同的场景,并且在妻子死亡的那个时间点惊醒,变成查理,强迫女儿和自己玩捉迷藏的游戏,不断说大卫的坏话,并且制造与妻子死亡时相似的场景来恐吓大卫。

2、对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应麻木(创伤前不存在):

(1)努力避免有关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及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

(2) 不能回忆创伤的重要方面。

(3) 明显少地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兴趣参加,觉得他人很陌生。

(4) 情感范围有所限制。

妻子死后,大卫不愿意女儿再提及妻子的事情,领着女儿搬到了偏僻的地方居住,只与很少的人接触,并且对和女儿过从甚密的男性表现出明显的敌意。而艾米丽不再玩自己最喜欢的捉迷藏游戏,对父亲也失去了原有的依恋,拒绝了所有的同龄伙伴,对父亲后来的女朋友也表现出抗拒(当然影片后来显示艾米丽是为了保护别人免受精神分裂父亲的伤害)。

3、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创伤前不存在):

(1)难以入睡,或睡得不深;

(2)激惹或易发怒;

大卫对邻居、房东甚至警察都抱有怀疑警惕的态度,每晚都会惊醒,在变成查理后表现出明显的暴力倾向,毁坏女儿的玩偶,杀死自己新的女朋友,攻击邻居。艾米丽也因睡眠严重不足而面色苍白,残忍地杀死小昆虫,吓唬同龄的伙伴(也是为了保护别人)。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危险性不完全相同。同时,不成熟的干预会干扰某些受害者的创伤自然恢复过程。

妻子有外遇,对深情的大卫打击很大,但身为心理学博士的大卫没有进行自预或是寻求他人帮助,使痛苦进一步加剧终于酿成惨剧,大卫杀害了妻子,最终导致精神分裂。内疚并痛苦的他,竟然丝毫没有觉察到自身的异常,只看到了女儿艾米丽的心理障碍,想要帮助艾米丽克服幻想,但他所作的努力不仅没能帮助同样痛苦的女儿走出心理困境,反使自己的病情因未得到关注而恶化,令一切都无法挽回,最后疯狂的查理彻底否定了善良的大卫,变成真正嗜血的恶魔,想要杀害自己的女儿和学生,结局却是杀死了自己。然而大卫的死亡并没有结束所有的悲剧,可怜的艾米丽仍然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才能走出父母双亡的巨大创伤,并且她的心理健康和长期的发展都会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机干预

1.心理疏泄

这种疗法主要是使心态失衡者把心中的苦闷或思想矛盾以科学的方法倾诉出来,以减轻或消除个体的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生活中凡是能够得到及时的科学的精神疏泄,达到心态平衡平静的人,能自然地医治、防止、截断、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疏泄疗法,可以自动疏泄也可以引导疏泄。

2.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

这种疗法主要采取一种结构化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灾难的幸存者谈论应激性的危机事件。干预通常在危机发生的1-2天内进行,每次需要大概2-3小时。整个活动分几个阶段进行:介绍阶段,治疗者与小组成员互相介绍,并引导所有参与者制定一个公认的讨论规则和讨论基调;事实阶段,小组成员从自己在灾难中的视角出发,向其他人描述他们在灾难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所嗅等;感受阶段,小组成员向大家描述他们在经历灾难事件后,现在头脑中能够立即浮现出的有关灾难的主要想法和最痛苦的想法,让情绪毫无保留的表露出来;反应阶段,这个阶段是小组成员情绪反应最强烈的阶段,治疗者在这时要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关心和理解,让小组成感到安全;症状阶段,小组成员一起分享和描述灾难当中和灾难之后困扰他们的痛苦症状;教育阶段:治疗者要让让小组成员认识到他们这些躯体和心理的行为反应在当下是非常正常的。同时,治疗者也要提供一些健康的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义, 党海红.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心理学危险因素[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 14(2).

[2] 李成齐.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与干预策略[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 6.

对精神病学的认识与感受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精神科 开放式病房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1]。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2,3]。没有安全护理,再好的护理工作都是纸上谈兵,所有的努力都会因安全工作不到位受影响,再好的结果也得不到上级领导和同仁的认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科治疗护理模式也将随之改变。精神医学进入了现代医学领域,使得精神医学不再单纯期望如何治疗精神症状,而更期望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功能的受损,恢复患者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能力。这就要求精神科管理者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精神科病人应与其他病人一样享有同等的人权尊重和人文关怀的理念,对病人实行开放式管理,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更科学的治疗、康复、护理环境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不管是开放式管理还是封闭式管理,保证患者及环境的安全永远是精神科首要关注的问题,更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法还没有建立,患者及医护人员各自所享有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国内的开放式管理大都是病房门打开了,却要求患者是由家属一对一的陪护,给家属和患者造成很大的时间和经济上的压力,因此探索开放式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我科从1993年实施开放式管理,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对开放式管理中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摸索与探讨。

1 患者的收治与床位的安排

开放式病房患者的选择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开放式病房收治的患者经精神科门诊医生初步诊断后登记住院,病房医生与需要住院的患者及其家属或其监护人签署“入院告知书”和各种知情协议书,并对其进行评估后收入病房。评估内容主要有:患者是否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存在极严重的冲动外逃、伤人毁物、自杀自伤的危险。评估后若患者存在上述危险则不适合收住开放式病房,这样从患者一入院就有了初步的安全保障。患者床位根据其病情来安排,新入院患者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安排在监护病房或靠近护士站、易观察的病室;其他患者按性别、病种及生活习惯安排病室。安排病床时尽可能照顾每位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减少由于住院造成的不适应。

2 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的开放式病房各项管理制度

完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人员在从事日常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护理质量与安全得以保证。由于病房的开放式管理,患者住院期间有很大的自主性,给病房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患者住院的知情同意书、陪护管理制度、外出请假制度、药品及个人物品的管理制度、患者住院期间的权利与义务等。所有制度要求护理人员首先了解其制定的目的和每项制度的关键点,并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反复向每一位家属及患者逐条讲解,直至患者及家属了解后签字表示了解或掌握并能接受和遵守。

但并不是与家属及患者签了各种知情同意书后,医护人员就没有责任了,就有了安全的保证了。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而护理人员素质对临床护理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护理管理者要提高人员素质,就应注意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切工作行为都应体现“以人为本”,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4]。定期进行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培养护士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制定应急预案流程,让每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遇到特殊情况会处理、会解决,是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同时护士还应有较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意外事件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3 正确全面地履行告知义务

知情权、同意权是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利。患者在住院诊疗过程中享有对其病情、治疗、护理、预后等知情权[5]。虽然精神疾病患者有其疾病的特殊性,但患者及家属同样享有知情权、同意权。开放式管理需和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签订各种知情协议书,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住院期间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护士在履行告知时首先要明白,患者的知情权是法律赋予的,护士的告知是应履行的职责。应针对不同疾病的患者、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人性化、个性化的告知,如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患者、神经症患者告知内容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除了各项管理规则的告知外,患者接受的每一项治疗护理都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告知。护士正确理解各项管理规则的内容及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正确履行告知的前提和关键。为此护理管理者要组织本科护理人员反复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逐条讲解讨论,让每一位护理人员能充分了解和理解,并能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纠纷。

4 建立护理工作的关键流程

4.1入院护理工作流程 患者由住院处送入病房后,首先由负责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开放式病房的各项规章制度、患者及家属在治疗护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病区环境、药物及危险物品的管理制度等常规的入院宣教,另外还要针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评估,评估时可采用“精神科护士观察量表”针对其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同时要评估出首选的护理问题及危及患者安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应对措施。

4.2患者外出的关键流程 由于患者在病房规定时间内是随时可以自由出入病房的,尽管有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签字的管理规则,我科规定护士无权准许任何患者请假外出离开病区,但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及患者病情变化的特点,为此制定了患者外出时间的记录关键点为:三班交接班、遵医嘱分次发放口服药、三餐时间、午休时间、下午14:00测量生命体征时、晚间关闭病区门时。

对于上述时间点值班护士要随时掌握病区内患者的动态,严格按护理级别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护理巡视,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4.3患者外出请假带药的关键流程 患者入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如病情允许,由患者或其家属(监护人)提出申请,主管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经主管医生准许同意其请假后,患者及家属或监护人在外出请假单上签字,写明请假时间、去向、返回时间及联系方式;护士将该患者的口服药物核对后交给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并告知注意事项后,患者才可离开病房。护士要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离开病房的时间、去向、请假的时间、带药的数量。患者返回病房后,护士要及时书写患者的返院记录,包括返院的时间、院外是否按时按量吃药等内容。 转贴于

5 自杀的评估与干预

目前自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在50万以上,自杀未遂者约为1∶1000万。在世界各国,自杀均被列为前十位死亡原因之一[6]。有效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是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管理的难点。做好自杀的评估与干预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这也是患方和医护人员共同期望的目标。董秀臣[7]报道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发生率为2.8%,而绝大多数患者是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发生的自杀行为。对自杀行为最积极的干预是预防。所以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对患者的病情、发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家庭的支持系统等作全面细致的评估,特别是对有家族史的患者,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且有过自杀行为的患者,存在命令性幻听、幻听内容为危险性行为及近期内有重大不良生活事件的患者,护士应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自杀危险等级,评估采用观察、交谈及量表相结合的方法。自杀危险等级可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低度:患者无望或有绝望感,想死,但无具体计划;中度:患者有具体的自杀计划,但未实施;高度:患者已有防止被发现的措施或已有过自杀行为。研究发现主观睡眠质量下降与抑郁症自杀具有显著相关性,失眠与抑郁情绪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夜间睡眠不好、早醒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特别对于4:00—5:00时醒后不再入睡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因为此时是患者情绪最低落的时期,极易发生自杀行为。对于存在自杀危险的患者,特别是中、高度自杀风险的患者,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有自杀意念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巡视。应做到24小时不离人的陪护患者,且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患者接触到危险物品,并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即刻处理患者当前的负性情绪,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对患者目前的疾病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并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积极的治疗干预。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病中的表现。训练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方式,让患者学会如何去适应社会,鼓励患者树立正向人生观。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6 陪护的管理

开放式病房的患者虽然经过医生的评估,但由于精神病患者病情的复杂性、精神病患者行为的不可预知性,或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或是老年患者,或是合并有躯体疾病的患者,为保证患者的安全需要有专人陪护。陪护一方面可随时跟随患者,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还可以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但由于陪护缺乏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往往对患者过于照顾,以及患者与陪护的情绪相互影响,增加了安全隐患,给病房管理增加了难度,有时甚至干扰治疗和护理的正常进行。因此护士在患者需要陪护时,首先要对陪护进行精神卫生基础知识的宣教和陪护协议书的告知,详细说明陪护的义务终与职责以及应遵守的管理规章制度,要求陪护签陪护协议书,最好选用医院陪护中心经过培训后的专职陪护员,以规范陪护的遵医行为。其次参与医院陪护中心对陪护员的培训中的关于精神卫生知识的授课。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应认真听取陪护提出的问题,并耐心地给予合理解释。这样,陪护不但可以配合医护人员照顾患者,也了解了一些精神疾病知识。

7 健康教育的实施

管理模式的改变,要求护士除了在理念上及工作流程上改变外,还要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精神康复知识等多方面的培训,使护士适应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治疗的参与者、心理健康的促进者的多重角色,以适应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管理及对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

健康教育从患者入院时就开始并贯穿于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中。采取个别与集体授课相结合的形式,每周1次的疾病知识讲座,每天下午1小时的集体治疗,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从疾病的知识到患者如何正确管理药、服药的重要性、如何观察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护理到如何处理同事朋友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不理解,以及出院后如何防止疾病的复发等等相关精神卫生知识。通过认真落实健康教育,不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教给了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还有对于防止医疗纠纷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护理安全管理是精神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开放式管理中更是重中之重,通过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使我们认识到护理安全就是护士的安全,病人的安全。护理工作的安全从“三心”中体现:医生放心、家属放心、病人放心,同时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保证。

参 考 文 献

[1]韩光曙.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6-8.

[2]左耿燃.对加强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3]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3年北京地区医院评审标准手册(试行),2003,1-9.

[4]张风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67-68.

[5]刘鑫.护患沟通障碍引发医疗纠纷的法律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06,6(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