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证券市场的发展

证券市场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第1篇

    (一) 筹资与投资功能筹资与投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能够迅速地把分散在社会上的闲散货币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可供长期使用的资本,用于生产和经营,从而开辟了不同于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这些股票、证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直接投资工具。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改变社会资金配置方式,开辟农业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克服农业发展的资金制约。

    (二) 转制与监督功能

    证券市场还具有促使公司转换经营机制的功能。证券市场对经营主体有一定的要求,公司要成为上市公司,必须先改制成为股份公司,按照股份公司的机制来运作。企业要在证券市场发行证券,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要有良好的业绩。这就使企业时时处在各方面的监督和影响之中。这些监督包括:①股东的干预。股东作为投资者必然关心企业的经营和前途,并且通过授权关系或“用脚投票”实施他们的权力。②股价升跌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股价,股价提高,对公司是一种激励;经营不善产生的价格下跌可能导致外部接管,在这种制约下,管理层不得不认真地为公司服务,股东的权益因此得到相应的保护。③社会的监督,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交易所的监督和制约,所有这些制约,促使上市公司形成健全的内部运作机制。

    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促进农业企业的机制转换,培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要求它具有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优越的组织形式。相比而言,上市公司具有体制上的优势。对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培育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2)启发和影响各类农业经营组织的企业化转变。证券市场不仅培育农业大中型上市公司,而且以它的标准、效率启发和影响着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方式有较高的效率,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方式逐步向面向市场的农业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逐步向具有市场意识、投资意识、管理意识的农业企业家转变。

    (三) 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功能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特征会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且有发展潜力的部门或企业,从而发挥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功能。在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一个引导资源尤其是资金流通与配置的市场机制。证券市场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在证券市场上,资金在利益的引导下流向效益好的行业、企业,抛弃收益率低、缺乏增长潜力的证券,从而实现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消除行业壁垒,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要进入证券市场,要在证券市场不被冷落,必须先要成为能够赢利的行业,成为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在过去农工商脱节、销分离和农业劳动力过多的情况下,农业部门仅限于原料性初级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环节的增值流向了工业和贸易部门。然而,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条件下,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市场地位可以大大提高。资源配置功能促使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增强赢利能力。(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遏制和克服重复建设。农业部门的经营性资产中,存在不少重复建设项目,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重复建设是计划经济和部门分割的必然产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导致重复建设的旧体制还会发生作用。利用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有效地遏制和克服重复建设的弊端。这是因为,首先资本的趋利动机会冲破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部门分割,促进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其次,证券市场大范围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 分散风险功能

    证券市场通过提供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证券,既给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融资渠道,同时也提供了分散风险的渠道。首先,融资方通过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实际上将其风险部分地转移和分散给投资者。上市公司的股东越多,单个股东所承担的经营风险就越小。其次,投资方可以根据不同偏好,通过买卖证券和建立投资组合来转移和降低风险。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特征解决了投资者难以变现的后顾之忧,证券市场的出现,为各种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和横向资金融通提供了媒介和场所。人们可以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把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人们也可以卖出有价证券,将其变为现实购买力,以解决即期支付的需要。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它所特有的生产周期长、存在自然灾害等风险。证券市场的分散风险功能有利于化解农业企业的风险压力,有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

    (五) 社会功能

    对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其超越经济领域的社会功能。首先,证券市场的出现加速了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现代化的发育过程,广泛而深入地传播了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和价值观念。其次,证券市场成为联系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与公民切身利益的纽带,起到了社会凝聚作用。证券市场是政治、经济的“晴雨表”。国际形势、国家政局、体制改革、经济增长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投资者的投资收。81.证券市场与中国农业发展益,也都会在证券市场中得到反映。证券市场的走势,投资者的心态、倾向也会反馈到国家有关部门,从而影响有关决策。同时,从自身利益出发,企业、投资者必然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保持高度的关切,并且成为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坚定支持者。

    这一功能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加强政府和公众对农业的关注。在证券市场上,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每天会吸引千家万户的注意,投资者会因此而更加关注农业政策、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证券机构更会认真研究农业方面的信息,关注农业企业的经济活动。而这些信号会反馈到决策层,从而影响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实施执行。(2)促进农业部门经营观念的创新。证券市场浓缩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农业与证券市场的联连,带来了经营观念的变化。例如,从只重视产品经营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既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从只重视土地、农具等有形生产要素,到重视股票、债券等无形生产要素等。这是经营观念、思维方式的重大进步和创新。综上所述,证券市场为农业注入了多种现代生产要素,农业需要证券市场。同时,证券市场也需要农业的参与。农业对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在于:①没有农业的参与,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大为降低,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将大打折扣;②农业所形成的食物与纤维系统是世界最大的产业部门,没有它们参与,证券市场是不完整的;③农产品市场是永不衰落的市场,农业为证券投资者提供了适宜长线投资的工具,有利于减少证券市场中的短线投机行为。

    二、 农业利用证券市场的途径

    (一) 农业利用股票市场的途径

    股票市场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在债券、基金等证券品种尚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率先支撑起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我国农业对证券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至1999年底,共有57家农业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其主营业务和资金投向涵盖农产品加工、畜牧饲料、种植、种子、渔业、水产养殖、林业、农产品流通、化肥、农用机械等领域,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农业利用股票市场的步骤是:1.农业企业化。农业企业化的含义是:加快推动各种资源向农业产业化转移,对各种商品化农业的经营性资产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化是农业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前提。农业经营性资产必须经过企业制改组,才具备进入股票市场的条件。

    2.农业企业股份化。农业企业股份化是指农业企业建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为农业进入股票市场奠定微观基础。农业企业股份化过程表现为多种形式,例如,农户联合兴办股份化的企业;对乡村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农户取得股东资格;农户以其交售的农产品或服务参股龙头企业,作为优先股东,分享企业利益,不参与管理;专业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农业产业化链条不同环节的企业间相互持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必须指出的是,农业企业化过程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模式并存的过程。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我国农业经营必然存在多种组织形式,农业企业也会表现为不同形态。这种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都会存留下去。

    3.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1)扶持现有农业股份公司上市。在农业企业股份化的基础上,扶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股份公司进入国内外股票市场发行股票,走上资本经营的“快车道”。通过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募集资金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取得规模效益;通过股票市场的转制功能,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培育优质资产,改良弱质资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并运用并购、重组等资本经营手段,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股市的巨大影响,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无形资产,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让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让农业上市公司成为产业化经营的有力的龙头。

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演化金融学 演化博弈 证券市场

一、演化金融学的起源及在证券市场上的研究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传统的金融理论在解释复杂的市场现象时遇到了困难,比如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羊群效应等。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演化的理论解释分析金融问题。演化金融学用生物进化理论来研究和阐释金融市场中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借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来研究金融市场,其核心思想是进化、突变和复制。研究范围包括行为金融学、演化证券学、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制度演化、货币演化等。目前,演化金融学正逐渐成为金融研究的大方向,国外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但国内的研究仍然十分滞后。演化金融学作为分析金融问题的新方法,虽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障碍,却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基于有效市场假说,Friedman(1953)意识到金融市场中也存在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他意识到了演化思想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随后,Fama(1965)认为通过市场机制,金融市场演化过程的最终结果是理性预期的策略生存下来,而非理性策略被淘汰,市场将在长期达到有效状态。但以上论证需在Eugene Fama(1970)的有效市场假说下才成立。由于证券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理性预期下的套利是有风险的。在长期里,非理易者亏损后会退出市场,但不断有新的非理易者涌入。Leonid和Ross(2006)分析了非理易者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得出非理易者在长期中可以生存且对市场价格持续造成影响。Blume、Easley(1992) 率先建立演化模型来分析金融市场,认为演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上投资策略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之后,Blume、Easley( 2003)又证明了演化过程的最终结果并不一定能达到有效市场。赵鹏举、刘玉敏(2011)提出了一个应用生灭过程研究非理易者和理易者共存的证券市场演化模型,证明了非理易者即使平均而言是亏损的,他们也未必在证券市场中消失,非理易者在市场中的生存与消亡取决于其初始财富、其进入市场的速率以及其交易的盈亏情况等多种因素。

演化金融学理论认为,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是异质交易者且证券市场上存在学习机制,证券投资者具有学习适应能力,因此也有不少学者从交易者角度来进行研究。李备友(2011)在二分网络上研究发现,交易者之间不同的学习概率服从不同的分布,因此当交易者学习概率不同时,羊群效应的强弱不同。姚程(2012)进行了证券交易者的博弈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市场规模有限的证券市场中,演化博弈结果既可能是理易者占优,也可能是过度自信的噪音交易者占优。演化金融学也可采用基于主体的计算模拟技术来建模,Blake,L(1995) 分析了圣达菲人工( Santa Fe Artificial) 股票市场进行的实验,考察交易者通过学习是否可以达到理性预期均衡。

二、证券市场演化研究的现存问题

新古典金融学的基本假定有:理性人假定;金融市场完全竞争;金融市场信息有效。而这些假定与现实相悖,因此现实的金融证券市场中有许多现象是不能被解释的。基于此,演化金融学具有很现实的研究意义,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种科学只有成功的运用了数学以后,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由于演化金融学比起传统的金融学更加现实,它所探讨的金融市场更加的复杂、精确。演化金融学尚缺乏公理化的演绎分析体系,常用的计量分析工具对其进行检验困难,因此演化金融学尚不能完全成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演化金融学下一步发展需要转化为更加逻辑严密的定量分析,这样才能对证券市场进行更准确的模拟。

其次,真实证券市场价格变动,交易者的行为都更加的复杂,用常见的分布来模拟现实,或者不考虑理易者与非理易者的相互作用等虽然可以简化模型,却只能得到不精确的结果。借助演化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即基于主体的计算模拟技术来给这样的复杂系统建模,是演化金融学可采用的一种工具。但金融市场复杂和不确定性还需要基于主体的计算金融研究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FAMA E. 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5, 38: 34 - 105

[2] Blume, L., Easley, D. Evolution and market behavior[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2, 58: 9-40

[3]Blake, L.Experiment in Evolutionary finance.Working paper August1995 revised: 1995

[4] Friedman, M.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M].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53

[5]赵鹏举,刘玉敏.基于生灭过程的证券市场演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1;3:39-45

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庄家 散户 证券市场 价格操纵

庄家的产生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庄家在证券市场中处于特殊的地位。

一、庄家与庄家行为的内涵界定

庄家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且利用所掌握的雄厚资金,以证券作为投资对象的大型机构。当某一机构在持有某只有价证券后,着手准备或正在对已持有的证券进行一系列价格操纵,来影响市场价格从而从中牟利,这样的大型操盘机构通常被称为庄家[1]。

简而言之,庄家是指能控制证券市场或某只特定证券的流通筹码,并能操纵股价运行的机构或大户。

庄家坐庄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因此,研究庄家坐庄对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意义重大。

二、庄家坐庄与散户跟庄并存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特征

在我国证券市场庄家坐庄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庄家无论是从资金方面还是从信息方面看,都比小户投资者更具有实力,因此,庄家会利用其资金实力与信息优势,操纵证券价格以获利。欲操纵证券的庄家,需要在低价位买入大量的证券,在大量持有拟操纵的证券后,开始拉升证券价格,并在证券价格达到高位后悄然抛售,以实现坐庄收益。庄家坐庄时,由于必须持有相当数量的流通证券,而受到购买证券所运用的账户数量的限制,必然会出现庄家有较高的持股比率的现象。

在庄家坐庄的同时,散户在证券交易中始终相信市场是由庄家严格操纵的,只要紧跟庄家的步伐,跟在庄家的身后就可以分享庄家通过操纵市场所获的部分收益避免成为受到价格波动冲击的亏损方。在这样的现象下,散户跟庄则成为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散户看来,市场上没有哪只证券的背后没有庄家的身影,区别只是在于庄家的策略及时机的选择。庄家强大而精明,但散户常常为了避免被庄家剥夺财富而选择跟庄,即跟随庄家进行交易[2]。由此可知,庄家坐庄与散户跟庄并存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庄家坐庄证券的过程与方法及坐庄对我国股市发展的利弊影响

(一)庄家坐庄证券的方法与过程

庄家操纵的资金来源比较广泛,一是某些券商或基金的自营资金,二是某些企业集团的闲置资金,三是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甚至海外市场的游资等。不同的资金来源和持有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操作周期的长短,而操作的方式则取决于资金的总量。一般不会向散户一样,由于各种突发的意外事件而不得不撤资。近年来,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督管理体系虽然还不完善,但各个方面的监督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庄家利用内部信息进行暗箱操作的机会不断减少,操纵市场价格时会尽量与大盘保持契合,使波动幅度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庄家坐庄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建仓、震仓、拉高、出货。相对来说建仓要更加灵活一些,占用的时长没有具体的限制。根据多年的庄家坐庄案例来看,建仓的时间与涨势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3]。一般情况下,庄家选择建仓的股票或者其它有价证券大多是当前的冷门。这也是散户与庄家投资的特点所决定的,庄家一般倾向于长期持有,而散户倾向于短线。因此,对于这样的冷门,散户只要注意就可以了,不必介入其中和庄家比耐心。

庄家在减仓之后紧随的就是震仓。操作得当不仅可以减轻下一个阶段的拉升压力,而且可以降低建仓的成本,操作得当的情况下可以将成本下调四个百分点。具体的操作视当前的市场情况而定,如果大盘正处于回调期间,砸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在甩掉散户的同时有效降低建仓成本。

拉升主要取决于时机的把控,庄家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剥夺散户的财富,但庄家之间同样存在竞争,一旦某一个庄家拉升的操纵行为和时机侵犯到了其他的庄家,则可能会引起反效应,阻止该证券的拉升,使整个价格操纵功亏一篑。同时大盘的整体走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庄家也需要散户在适当的时候进入市场接盘。拉升是一个真正考验庄家技术和能力的阶段。

庄家坐庄的收尾阶段是出货,也就是将持有的证券出售给散户,以此牟利。市场上使用最频繁的是成本回收法:庄家在预定的价位以不宜被散户察觉的速度缓慢抛售,以达到在散户普遍看好该证券的时候高价售出的目的。

(二)庄家坐庄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正面影响

1.加快了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提高了市鲎式鸬牧鞫速度。证券市场的高投机性是庄家产生的重要原因。庄家通过大量资金控制证券价格,把一只只证券从低价拉起,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向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如果市场缺少庄家的运作,市场活力将大大降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将大打折扣[4]。因此,庄家坐庄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加快了证券市场资金的流动速度。

2.引领股市走势的主导力量。在整个大盘处于上升的行情中,股市出现井喷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庄家买入,散户跟风抢购造成的。庄家通过掌握的雄厚资金和成熟的技术,对所持的证券控制力极高,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市场的发展程度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并掌握部分内部信息,对市场走向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庄家的操作会对证券价格波起到决定作用,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的发展。

3.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庄家利用其优于散户的资源抢先占领那些收益高风险低的项目,然后进一步挖掘其它更多的优质投资项目。从近年的案例来看,庄家利用手中的资源可以挖掘更多的,被散户所忽视的投资机会,创造更多的获利机会。一些庄家甚至会考虑散户的利益,允许跟庄的散户赚取一些收益,尽管这类善庄比较少见,但在市场上确实存在。

(三)庄家坐庄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负面影响

1.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稳定。证券市场上,特别是对股市而言,大幅波动背后通常有庄家的身影,在庄家拉升时,股价大幅上涨,而庄家出货时,股价先经历小幅的动荡,紧随着就是大幅下跌,这时庄家已经从市场中撤出观望。也就是说,一旦庄家出货,其直接结果就是证券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大量中小散户投资者面临严重损失,使我国证券市场产生波动。

2.扭曲了正确的投资观念。庄家凭借其资金优势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具影响力的地位,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暴富神话,促使广大中小投资者盲目跟庄,而忽略了证券应有的投资价值。目前社会上少人认为证券市场,尤其是股市入门容易,收益高,却忽略了高收益必定伴随着高风险,通常靠直觉进行投资而不是技术分析和可靠的数据,而散户的直觉或者说不成熟的技术分析往往是庄家的陷阱。长此下去,严重的扭曲了正确的投资观念,盲目的跟随庄家交易,使证券市场的发展失衡。

3.造成了股民财富的重新分配,加剧了社会的贫富不均。股市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能创造财富的,炒股是全体股民包括庄家在内的一种资金的零和“游戏”。所谓的盈亏只是全体股民包括庄家在内的资金的重新分配,某些庄家和散户的盈利一定等于某些人亏损的金额。丛总体来看在一定时间段内投入在市场的资金总量是不变的。庄家坐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赚取市场上散户的资金。庄家坐庄剥夺散户财富的连带效应就是加剧了社会的贫富不均,从而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应对庄家坐庄证券的对策建议

(一)克服基金重仓股的同质化现象,优化基金持股结构

基金重仓股的同质化非常严重,结构单一。在市场运行良好的状况下,基金投资机构能够有效的增加基金的净值;反之在市场运行状况较差时,基金投资机构也能够使基金净值连续下跌,不仅不能有效的抑制这种现象,反而会反向扩大负面影响,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加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期比较短,这使得基金投资机构经常性的采取短期投资策略,不能认识到过分追求短期收益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有效遏制庄家恶意坐庄,就必须克服基金重仓股的同质化现象,优化基金持股结构。

(二)加强对中小散户投资者的专业教育和技术指导

中小散户投资者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合理的理财使资金进行增值,中小散户的投资者将越来越多,充斥市场,他们人均投资金额比并不高,但总量十分可观。但很多中小散户投资者对证券投资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有盲目跟风的现象。因此,要逐步确立这些中小散户对于风险与收益的正确观念,尤其是对待风险方面,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高收益必定伴随着高风险,杜绝盲目跟庄的行为[5]。

(三)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

股市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股的退市应受到重视,避免庄家通过种种手段将这种股票炒热,使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与该股价严重分离。因此,不断完善证券的退市机制以遏制庄家恶意坐庄是必要的。在实施证券退市时,一定要注意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市场的优化选择功能,使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真正按市场规律运行。

(四)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

增强监管力度是首要问题。同时,股市出现了问题,如果责任在监管者这一方,对监管者也应当依法处罚。另一方面,在证券市场的运行过程中,证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是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手段,是投资者保护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因此,要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主体的行为。

⒖嘉南

[1]张攀峰.庄家绝技[J].大众理财顾问,2013,(05):58-59.

[2]黄绍鑫.中国资本市场羊群行为研究[J].金融经济,2007,(04):6-7.

[3]那爽.小散户如何猎杀大庄家――浅谈中小投资者短线操作[J].中国外资,2014,(02):108.

[4]翁富.如何辨识庄家护盘盘口[J].股市动态分析,2015,(48):64.

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股权分置 历史背景 发展预测

在我国初期的股份制改造或试点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向:一是优先让集体所有制企业试点改制;二是保证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且不允许其流通转让。“中国特色”的股权结构,严重扭曲了证券市场资本功能的真实性,造成了大批“庄家”及券商利用市场的缺陷进行投机,使股价严重失真,中小股东的投资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

一、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

股权分置是指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现象,由此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结构。股权分置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名词,但股权被分置的状况却由来已久。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7149亿股的总股本中,非流通股份达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其中非流通股份中又有74%是国有股份。

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早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块“心病”。随着新股发行上市不断积累,其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正是由于股权分置,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圈钱”的冲动,却不会关心公司股价。此外,三分之二的股份不能流通,客观上也导致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因此,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

1998年和2001年,国家曾先后两次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效果不理想,很快停了下来。2005年6月,中国证监会又一次实行了以送股为主要方式的股改方案,并了首批股改试点。股权分置试点上市公司名单正式亮相,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可以说,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2005年证券市场上最大的制度性变革之一。

二、股改对股市的影响

这次股改方案是在2005年5月6日上证指数在1000点至1100点时推出的。那时,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市场上增加了近两倍的股份数,如果外来资金不介入的话,股市将会从1100点跌至350点左右,这将成为股市上最大的利空消息。这个分析从理论上来看是完全正确的。可事实上,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的两个月中,上证指数跌了11%,股市出现短期下跌的阵痛,但在阵痛后沪深股市从2005年7月19日开始了暴涨,上涨的主力军正是具有股改概念的股票。

1、股改利好消息如何推动中小盘股股价上涨

假设非流通股股东是以送股的方式来获取流通权的,我们先从微观的角度做一个简单的价格计算。例如一支中小盘股,没有被列入股改范围之前股价是5元/股,若投资者持有1000股,即拥有5000元的市值。在当时情况下,在这支股票被列为股改范围时的消息公开之前,股票就会大幅上涨。而股票完成股改后一般会低开,假设为8元/股,等消息真正彻底公开后,该公司推出了10送3的股改方案,这时,该投资者拥有的该公司的股票数也从1000股增加至1300股,即拥有10400元的市值,相当于10.4元/股的1000股。从上面的计算可看出,由于一般情况下股价会在股改消息公开之前大幅度上涨,所以虽然股改后股票会一定程度的低开,也会使总资产增加。对于中小盘股来说,这个潜在的利好消息会推动股价上涨。

2、股改利好消息如何推动大盘股和蓝筹股股价上涨

众所周知,股价的涨跌是由市场供求关系、上市公司的发展及其本身的优劣等综合力量决定的,和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不一定成正比。而市场的整体走向则基本上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求失衡,卖方力量强大时,股票市场会整体不景气,带来一个熊市。例如美国纳斯达克指数(NASDAQ)曾在2000年后从5000点跌至1000点左右,麦当劳等优质公司的股价都狂跌不止,搜狐、新浪、网易等公司的股价更是跌破了一美元。在我国,虽然由于涨跌幅的限制,股市不会有这么过激的变动,但在整体市场处于不景气的萧条时期,仍有很多蓝筹股的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而每股净资产和股价的差距过大,即财产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相去甚远的话,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但中国股市有很多蓝筹股都是如此。

刚才前文讲过,中小盘股股改完成后重新开盘时股价会有轻微的低开,但股价在股改消息出来之前就会有一个上扬,加之送股的股改方式,流通股股民的总资产较股改前会有增加。蓝筹股同样也会有此反应,但是,同中小盘股不一样的是,蓝筹股在股改消息出来之前只是轻微上扬,上扬幅度仍不足以超过甚至都不能达到其每股净资产的价格。熟悉股票的人都知道,蓝筹股流通股份额很大,基本占据沪深两市流通股总股份的60%-70%,倘若实施全流通后其股票份额会更大。那么,是什么潜在的因素促使这些大盘股上涨呢?

在此我仍以实例说明。韶钢松山(000717),每股净资产股改前曾为6.14元,每股收益率大约为15%,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这应该是一个优质企业了。在股改和2005年分红派现之前,其流通股股价跌破5元/股。2005年8月份公司推出股改方案并完成股改,在此之前,公司的股价从4.89元/股断断续续升至7.74元/股(复权价格)。股改之后(经过股改的10股送3股,和2004年的分红方案10转增6派2后),公司的股价最高涨至3.5元/股,现在基本在3元左右,而公司的每股净值产现为3.73元。整个过程中,其股价一直没有超越或达到其每股净资产的位置。实施全流通后,其全部或大部分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并具有买卖权。这时,如果国外机构投资者或其他国内投资机构以市价买进,该公司共拥有13.4亿股,那么,账面价值大约50亿元的公司现在只需要40亿就可以买到其100%的股权。众所周知,当拥有公司51%股权时则拥有其绝对控制权,即使不拥有51%股权,拥有股份最多的股东也可拥有其相对控制权,至少拥有公司决策权。也就是说,最多20亿,就可以买到一个不止值50亿的好公司!

拥有公司的决策权意味着什么呢?正常情况下,意味着收购者每年都会得到15%的股票收益率,意味着公司好的利润结果可能合并到自己的报表中,更意味着收购者可以决定收益如何分割,即分配权。倘若如此,投资机构纷纷通过购买流通股股权来收购中国的上市公司,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所占股份比重很高的那些大盘股和蓝筹股。这样的话,这个潜在的契机会促使市场上买方力量大于卖方力量,从而推动整体股价的上涨,将股市上最大的利空变成利好。

三、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的发展预测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轨的特定阶段,2006年只是中国股市牛熊战略大转折的一年。而市场的爆发性上涨只是一种积攒人气的预热行为,它预示着繁荣的序幕已经拉开,是必将震慑全球历史性大牛市的开始。2007年,伴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成功解决,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以及政府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政策的实施,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将迎来大发展的一年。我们预测未来20年将是中国股市的黄金年代。

1、股权分置问题的成功解决扫清了大牛市继续推进的障碍

到目前为止,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圆满完成,这彻底扫清了制约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阻碍。以股权分置改革等五项基础性制度建设为保障,市场正步入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必将有利于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使资本市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股权分置问题的成功解决,对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必然有效提高到上市的质量和投资价值。所有股东利益一致,非常有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和业绩的提高。

2、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是大牛市继续发展的基础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经济总量如今已跃上世界第四的新台阶。中国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国民财富爆炸式的增长,都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繁荣昌盛积累了巨大的动能,也为2007年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稳健发展,这为中国股市继续走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人民币升值有望加快将为大牛市继续推进提供强大的动能

自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升势不可逆转,速度越来越快。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目前仍处于中长期升值进程中的初始阶段,升值速度必将日益加快,这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与此关系密切,其中有相当数量将会直接或间接流向中国资本市场。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不仅是引爆中国证券市场进入震慑全球历史大牛市的导火索,而且为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上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4、法规健全和政策支持为大牛市继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税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0043-02

1 引 言

证券市场是一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能够完善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产存量调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下,我国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地发展,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客观上就必须拥有一个功能齐备、运营规范、规模大、效率高的证券市场。但是证券市场的投机性也决定了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要正确的发挥我国证券市场积极作用就需要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消除其副作用。证券税收制度是对证券市场一种有效的调控工具,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证券市场税制相配合。证券市场的税制是否合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证券市场的各类税种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既有正效应,同时也有负效应,所以证券市场中税种的设置、数量的高低和税负的高低等都会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影响,一旦证券市场的税制不合理,就会引起我国证券市场大幅度的波动,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科学、完善的证券市场税制可以有效地公平税负,抑制不合理的投机行为,降低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进而提高我国证券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2 我国证券市场税制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整、系统的证券税收体制

从证券市场整体税收体制来看,我国目前缺乏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证券税收体制。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税收立法一般是在证券交易环节、证券投资环节和证券转让环节进行征税,通过这三方面的征税形成完整的证券市场税收体系,而我国现行的证券市场税收体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证券市场的调节作用,都是一些比较零星的法规与条例,对证券市场的存在的问题只是采取补救性的解决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存在的实际问题。长期缺乏完整、系统的证券市场税收体制会使证券市场财权难以集中和加强,导致证券市场监管失灵,不利于我国的宏观调控,阻碍了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的发展。

2.2 税率和税种单一

我国现行的证券市场税收制度主要是以印花税为主,在对股票交易过程中,统一按照交易额的千分之一的固定税率征收。单一的证券税率不能充分保证证券市场税收的公平性,它忽视了交易量和证券持有期等因素造成的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另外,我国证券交易中对个人买卖股票资本利得不征税,那么印花税就成为我国证券交易中的主体税种,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证券市场中其他税种而发挥作用,印花税还被赋予调节市场参与者收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证券市场的所得税而发挥作用。

2.3 缺乏调控资本市场的能力

我国现行的证券交易过程中,对于买卖双方主要征收印花税,而印花税不分交易数额和期限的固定的征收税率对资本市场操控作用不大。目前,现有的证券市场税制要求不征收二级市场资本利得税,这样就不能抑制股市的过热投机。证券市场的所得税的征收仅仅在一级市场上利用税收的手段来完成,而二级市场却缺乏相应的税收调控。因此,目前的证券市场税收体系不能有效地发挥其调节证券市场的能力。

2.4 重复性课税现象严重

在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分配给股东的红利与股息是从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取,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所获得这部分红利与股息实际上已经征收过一次所得税,是已经完成社会再分配后的所得。但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个人所得税没有对个人的股息和红利所得进行扣除,直接按照其总额的20%进行征收,这样就造成了对上市公司分配的红利和股息进行了二次征收,使上市公司税后利润重复课税。上司公司分配的红利和股息越多,则重复课税就越多,这就挫伤了股东投资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5 证券税收征管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证券市场税收征管制度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征收手段、征收主体和税收分配上。我国股票交易的印花税只在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进行征收,各地方的证券机构对其代扣的部分也要进行统一处理,地方政府无权对此进行支配,但是随着证券交易的印花税数量不断增加,这种不合理的征收方式必然导致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矛盾激化。与证券税收入相关的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容易导致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数量和成交额方面的过度竞争,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3 优化我国证券市场税制的策略

3.1 建立和健全我国证券税收体系

首先,开征证券市场发行环节税。我国现行证券市场税收制度对一级市场进行征税,对证券市场中的有价证券的发行者不征收,这就使得一级市场遗漏了大量的税款。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在允许的情况下,以一级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为标准,开征资本税、印花税,对战略投资者可以根据情况给予税收优惠或是不征税,鼓励其对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从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其次,征收证券财产税。证券财产税是指对证券以财产形态作为遗产转移或者作为赠品赠予时所征收的税,包括证券赠与税和证券遗产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功能的不断齐全,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那么有价证券可以视做其持有者的资产,当有价证券的持有者将其证券作为财产转增他人,或者是证券所有权发生改变,继承人或受赠人会不劳而获取财富,所以为了维护我国社会分配公平的目标,应当将证券财产税纳入我国证券税收体系中。

3.2 调整现有证券市场税制要素

首先,合理设置证券市场税率。证券市场的税率要依据投入和交易的资本金规模设置不同的税率;依据投资者投资期限的长短划分不同的税率,对于短期投机行为要征收高额税率,而针对长期投资可以降低税率,根据投资期限的长短划分不同的税率可以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抑制证券市场内过度投机行为,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依据证券交易的换手率,设置不同的税率,有针对性地对高换手率征收较高的税率。其次,确定合理的征收范围。我国现行的证券市场税制,只是在证券交易的环节征收印花税,其征收范围过窄,为了保证证券市场税制的公平性和加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与调控,我国应当扩大证券市场征税范围。

3.3 提高证券市场税制调控的规范性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税制调控还缺乏规范性。规范的证券市场税收体系应当是对证券的发行、投资、转让、继承和赠予等所征收的各种税收应当以具体而翔实的法律条文予以规范,利用法律对证券市场进行科学的调控,保证期约束力和透明性,使我国证券市场规范、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税收体系缺少如证券交易税、遗产税、赠与税和证券投资利所得税,这样我国对证券市场的调控的规范性就有待加强。因此,我国证券市场不断进行税制改革和优化,合理开征缺失税种,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税制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提高证券市场税制调控的规范性。

3.4 完善证券市场税收征管制度

首先,利用高科技手段辅助税收征管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大量高科技的手段也被运用到了证券市场。高科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有效地提高了证券市场发行、交易、转让等行为的效率。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税收体制要在借鉴国际证券市场税收体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税收征管制度。其次,开征临时惩罚性的高税收。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都要定期对本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准确披露,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为了美化本公司的公众形象而获取更多的资金,对外所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甚至隐瞒公司经营不善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可以通过征收临时性惩罚性的高税收,来惩治那些违规操作的上市公司,以此促使税收征管的进一步完善,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席小瑾.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税制的国际借鉴及构想[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12).

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第6篇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原来一国性的证券市场变成了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各国竞相建立创业板市场、各国证券交易所*求大联盟。2000年,纳斯达克上市的4829家公司中有429家外国公司;纽约交易所上市的2592家公司中有405家外国公司;伦敦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外国公司的市值占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66%;其他市场外国公司的比例分别为阿姆斯特丹40%,布鲁塞尔42%,瑞士42%,新西兰34%。欧洲的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三大交易所一直在*求结盟;伦敦、法兰克福、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也在探讨合并;纳斯达克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将其市场延伸至日本东京和香港;新加坡证交所与美国证交所的合作也在拟议之中。随着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与开放,我国证券市场也逐步国际化,这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程度提高,相互更加明显。中国加入WTO以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认真,针对当前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制订全面合理的步骤与对策,最终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开放与发展。

一、证券市场国际化使中国证券市场

与国际证券市场关联程度提高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生产、贸易、市场等各方面都参与了国际分工,同时也带动了筹资和投资的国际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获取国际比较利益而进行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融资,对证券市场国际化也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此外,资产选择在国际范围内的、宽松的市场环境、金融创新与投资工具的加速发展、制度的规范与统一、技术与证券交易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从我国经济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了更为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他们不仅希望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参与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还希望通过证券市场来进行更深入、广泛。灵活的投资。我国的上市公司和新兴,也希望到海外证券市场筹资、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发展与竞争。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必将进一步发展。就当前情况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已经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稷度日益提高。我国证券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在整体市场走势、产业结构发展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关联性,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态势日益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走向的重要背景和因素之一。

1.整体市场走势头联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一方面表明宏观经济走向决定股市,另一方面表明证券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都会在证券市场上显现,而各国经济贸易的关联性使得国际化的各国证券市场整体市场走势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走势尤其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对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尤其是开放度高的证券市场的走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纽约证券市场的道琼斯指数、NASDAQ指数已经成为对各国证券市场走势预期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使得证券市场波动性的溢出效应即市场价格上的波动性从美国证券市场传递到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越来越明显。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其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引起国际证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全球信息的快速传播,这种影响越来越直接,中国的证券市场同样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此外,中国证券市场还会受到亚洲各邻国和香港地区等与我国经济关系紧密的证券市场影响。

2.产业结构发展关联

人类进步的不同时期都伴随着不同产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从农业经济、经济发展到现在以信息产业、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产业为进步、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这些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代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们的蓬勃发展带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先进的国家,其证券市场上不同产业的发展和调整反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投资理念对整个世界范围内产业兴衰的理解。美国的NASDAQ市场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企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关联性使得各国证券市场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高科技板块的发展异军突起。最近,NASDAQ市场的下挫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证券市场和海外上市的表现,产业结构发展的关联性十分明显。

二、中国证券而场国际化的现状

从一国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本国的证券发行和本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外国的证券发行,这是国际证券筹资;二是外国投资者对本国的证券投资和本国投资者对外国的证券投资,这是国际证券投资;三是一国对外国证券业经营者(包括证券的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进出本国证券业自由化的规定和本国证券业经营者向外国发展,这是证券商及其业务的国际化。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可能更注重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突破国界,但从国际化程度高的证券市场看,则更倾向于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证券筹资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是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对外发行国际债券开始的。1991年底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发行上市,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重大步骤。截至2001年2月9日,我国B股上市公司有114家。此外,我国还发行了H股、红筹股、N股和ADS(美国存托凭证)、国际债务,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但是,从国际证券投资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很低。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A股市场不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外国投资者只能进入B股市场,B股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目前,B股市值仅为A股2.8%左右,这些严重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国外证券市场,我国券商规模小、竞争力差,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也只是少数。所以,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证券市场远远未达到投资主体的国际化。

我国即将加入WTO,WTO对证券业的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透明度原则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按照这些原则,中国加入WTO以后,允许外资少量持股(起初为对33%,三年后增加到49%)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享受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相同待遇;当国内证券商业务范围扩大时,中外合资证券商亦可享有相同待遇:外资少量持股(33%)的中外合资证券商将可承销国内证券发行,承销并交易以外币计价的有价证券。

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加入WTO后将面对的市场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逐步缩小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差距,使证券市场同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相适应。

三、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障得

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具体表现为:

1.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偏小

从纵向看,中国证券市场扩张较快,但从横向看,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融资水平却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抵御国际化的风险。(1)上市公司数量少。1994年,世界范围内拥有5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达14个,其中,拥有10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达7个(具体情况是:美国7770家,印度7000家,日本2205家,英国2070家,加拿大1185家,澳大利亚1144家,捷克1024家)。中国1994年只有291家,列世界第22位。直到1999年底,中国才超过1000家。(2)上市公司规模小。1994年,世界各国上市公司平均规模就达到了较高水平。例如,日本、瑞士、瑞典、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分别为16.8、11.9、11.4、11.3、9.88.9.6.5亿美元。中国仅为1.5亿美元,列世界第36位。中国上市公司规模这些年虽有迅速扩大之势,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准。(3)资本证券化水平较低。评判证券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资本证券化率:证券市场市值总价/国内生产总值(GDP),而我国证券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其他新型市场。1999年底,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31.5%;若以流通股市值,其比例仅为10%。而在1997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接近或超过100%,例如,美国为147%,英国为156%,加拿大为106%,香港为150%,日本为53%,德国为39%。

2.证券市场结构性缺陷突出

我国的证券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不是依靠投资对象的权利与义务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而是按投资主体的身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够流通的股本平均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6%左右,有74%左右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国家股、法人股转配的部分不能流通,而且在可流通股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只是极少部分。同一根据其发行股票的对象、地点不同,又分为A股、B股、H股、N股,不仅A、B股市场相分离,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主体的A股市场不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也不允许外国的公司来中国上市,而且B股市场也不统一,上海和深圳的B股市场分别用美元和港币交易。这种结构性的缺陷扭曲了证券的变现机制、市场评价机制和资本运营机制,使得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成为真正的开放市场。

3.管制较严,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流动,必然会受到货币兑换制度和出入境制度的。我国现阶段实行较严的金融管制,汇率决定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投资者参与投资的证券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无法保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证券资本。此外,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还造成A、B股市场分离。

4.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够规范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较短,其架构和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不够,仍然存在许多非市场化的操作,行政干预色彩还很浓厚。而且,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有效、及时,制度没有完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统一。

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给中国证券市场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外资进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大大缓解证券市场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为企业上市提供更大的机会;新的技术、经验、管理及新的金融产品和经营理念也随着开放被引进,我国证券机构也可抓住机遇开拓国际证券市场。开放带来了竞争,这对证券公司、上市公司、证券监督管理部门都将是一个促进和提高。引入外资券商及投资者,从业者的多元化和平等竞争,将促使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证券市场国际化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一些功能齐全、信誉优良、实力雄厚、手段先进的外资证券公司的进入,证券市场份额争夺将日趋激烈,上市公司也将受到巨大冲击,而且由于新兴市场国家资源和资金相对贫乏,技术相对落后,很容易遭受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因此,面对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历史趋势时,我们要制订合理的战略选择。

1.循序渐进的逐步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既要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又要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实施。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B股市场为起点,分阶段、按比例将外资引入股市,逐步实现A、B股的合并,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渐进式发展。我们可以从有限度的开放阶段逐步推进,直到全面开放阶段,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国际化。

2.扩大市场规模,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证券市场

大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努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础,也是提高中国证券市场抵御国际资本冲击能力的重要保证。证券市场规范化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对证券市场的法律、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进行改革和调整,规范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市场,逐步向WTO准则靠拢,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体系机制;监管;优化运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50-02

1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1)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相对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小。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多在百分之30%以上,而我国则长期处于10%以内。按照世界交易所联盟公布的总市值数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排名连续下滑。虽然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市值不断增长,但我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与GDP的比例仍相对偏低。

(2)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融资效率低下。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手段实现。这种局面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利于调整经济和经济的增长方式,不利于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不利于防范金融风暴。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存在巨量的闲散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中只有少数大企业获得融资,而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达不到上市门槛还不能大规模地在证券市场融资。企业贷款经营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担,这不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发展。

(3)我国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作为证券市场主力军的证券公司实力参差不齐。目前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虽然有一些较优秀的上市公司,但所占比例不多,而且新上市公司的问题仍然严重。另外部分上市公司融资后项目突然变更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这是目前证券市场中较为敏感的执法不严的具体表现。我国证券公司与国际大证券公司的巨大差距显然构成了我国证券公司在未来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和潜在风险,使我国证券公司不足以与国外大证券公司相抗衡,在风险抵御能力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4)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政策市是政府干预程度较深,市场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阶段,倾向于采取政府行政干预的手段直接调控股市走向来为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服务和解决“看不见的手”失效问题。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主要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我国的政府政策还过多地干预了证券市场的运行,导致波动频繁。政府的全面介入,深入的行政干预,给市场打上了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挫伤了市场的效率与活力。

2 我国证券市场的优化运行策略研究

2.1 对我国证券市场现状的原因探析

第一,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证券市场在建立的初期,由于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片面理解而设置了上市公司中较大比重的国有股,形成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从而造成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不平等现象。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只是大批投机客而不是投资者。使得我国证券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波动幅度却是世界之最。

第二,由于我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格,造成了政府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力,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运作不规范,从而引发市场风险。种种不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埋下了重重隐患。

第三,在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以行政性分配为特点的上市额度造就了一批先天不足的上市公司,再加上后续监管不力、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不高。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和证券市场改革开放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证券市场的改革开放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经营运作的规范和核心竞争的提升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我国上市公司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挑战。

这诸多原因的结合,造就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健康性。而在不健康的市场中锻炼出来的投资者的不成熟性表现得也就尤为明显,从而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变幻无常,增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可预期性。

2.2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优化调整模式

(1)由着眼于融资和倚重粗放型的数量扩张的基本策略,转向着眼于投资回报、倚重质量提升、效率提高、结构完善和制度发展的基本策略,改变结构改革和制度发展长期滞后于市场扩张的局面。一是政府的政策必须由过去的基于资金驱动的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推进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资产管理机构的企业制度改革,重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整个市场的质量,刺激效率,促进与保障资本和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证券的有效供给。二是建立合理的证券市场定价机制,使价值投资和价值发现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驱动因素,保证市场健全、有效地运行。

(2)市场的运作与发展,由政府导向转向市场导向,由主要依赖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赖市场机制和法治机制。政府的功能集中于提供并保证实施有利于市场有效运作和健康发展的制度规则,集中于培育和创造良好的市场运作与发展的制度环境;依靠市场调节、微观机制完善和法治秩序保证市场的规范运行。

(3)保持短期行动与战略目标之间一致性和协调性,保持恰当的行动次序、时机、方向、路径和配套性。在制定短期政策和采取短期行动时,注意既避免与长期战略目标相冲突,也避免为以后的行动制造障碍,即在解决旧的发展障碍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避免制造新的发展障碍和历史遗留问题。

(4)在证券市场宏观稳定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注重发展证券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通过市场质量提升、结构改善和微观机制的合理化来控制、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避免高度依赖政府的直接控制和行政稳定措施;注重短期稳定与长期稳定相一致,避免短期稳定措施加大长期风险,损害长期稳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3 我国证券市场优化策略分析

(1)加强证券市场机构体系建设。证券市场主体质量的高低,对我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进资本市场主体发展的关键。①取消额度管理代之以核准制。股票和债券市场的额度管理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手段,由于对证券发行标准制定较低,这给行政部门行使权力提供了较大空间。严格行政审批,提高上市标准,取消或减少行政干预,将证券市场的额度管理换之以核准制,这样既增强了市场参与的公平性,又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国家可以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上市标准,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② 强化上市公司淘汰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不但要转轨,更要转制。对于那些业绩长期不佳的上市公司,证券管理部门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只有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质量,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扩容才会有保障。

(2)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与业务发展。加快产品创新和拓展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建立基于市场的金融创新机制,发展多层次、多品种、多渠道的完整市场,实现上市公司股份的全流通。引入股份回购方式,加快国有股减持。完善债券品种结构,积极发展企业债券,探索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模式。大力发展开放式基金和中外合作投资基金,促进股市债市以及基金市场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二板市场,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3)加强政策配套,规范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高度信用化的市场,只有建立起严密的法律体系,各交易环节严格按法规操作,才能保证交易活动的安全和可靠,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降低证券交易风险,使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存在监管主体多元化的问题,而且法律制度也缺乏配套性和时效性。因此加强政策配套,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成为当务之急。政府采取的各项监管应该以法律和制度为出发点,不断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健康运行所需要的法律政策以及制度,同时也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证券市场中的各种违规行为。

3 结语

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整体运行状况的研究分析,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我国证券市场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让我们能从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中总结经验并汲取教训,以提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坚信,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我国证券市场一定能够摆脱困境、逐渐成熟,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发挥证券市场的真正的、本质的功能,更好地调节资本分配、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Treynor.How to rate management investment fund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5,(43):63-75.

[2]Jensen.The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 in the period: 1945-1964[J].Journal of Finance,1968,(23): 389-416.

[3]Michacel Stutzer,A Portfolio Performance Index[J].Financial Analysis Journal,May/June,2000.

[4]Modigliani,F.and Modigliani,L.Risk-adjuste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7,23(2) winter,45-54.

[5][英]詹姆斯•皮克福德.精通投资[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6][美]维克多•斯波朗迪.专业投机原理[M].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

[7][美]彼德林奇.彼德林奇的成功投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内证券市场;投资人;保护方法;证券市场风险

证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结构,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就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而言,目前仍存在诸多的问题,虚假信息泛滥、投资信息不对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国内证券市场的优化发展,对投资人的利用产生损害。随着近年来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得到深化。在此环境下,证券市场风险问题愈发明显。对证券市场风险以及投资人利益保护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国内证券市场风险的形成

1.证券市场风险定义。证券市场(Securitiesmarket)是基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为维护资本供求关系,化解市场供求矛盾而形成的一种产物。从广义角度上讲,证券市场是对所有证券交易场所的总称;而从狭义角度上讲,证券市场可细分为“资本交易证券市场(Capitalmarket)”、“商品交易证券市场(Commoditymarket)”以及“货币交易证券市场(Moneymarket)”等,是对股票、期权、商品期货等证券产品进行交易与发行的场所。因此,证券市场风险则是指对证券市场价格存在一定影响,并对市场参与者(投资人等)产生一定损失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证券市场风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传播性性、破坏性较强,诱发因素较多。一般情况下,证券市场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risk)与非系统性风险(Unsystematicrisk)两类。其中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政策性风险(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主)、投资人购买力风险(以市场证券价格为主导)、利率变化风险(投资价值的衡量标准)以及市场变化风险(如股市变化、市场信息变化等等);而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受企业经营变化、投资决策、企业生存周期等影响性较大)、信用风险(如道德风险、诚信风险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偿还能力、资金筹集能力)以及交易程序风险(受投资者自身因素影响较大)。2.证券市场开发环境下,证券市场风险形成原因。由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国内证券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机方面:2.1金融风险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证券市场实施对外开放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证券市场的全面开发为证券市场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例如,证券市场开发加剧了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金融风险的传导速度,与此同时,国外金融机构在国内金融市场的渗透,对本地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形成新的证券市场风险。2.2金融体系存在脆弱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环境下,金融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形成系统化结构网链。当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势必导致其部分产生变化,形成潜在风险,而这种风险的不确定性更强,其影响也更大。2.3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关键因素。从广义层面出发,不同国家关于金融的法律制度、资产评估标准、会计原则、财务审核制度、信息披露标准等不同,因此在大环境下资本国与接受国之间势必处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其信息资源越多,面临的信息风险越小,反之信息资源越少,面临的信息风险越高。从狭义层面出发,由于证券市场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而关于投资人利用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而多数企业主体与投资人对信息收集、分辨的能力存在差异性,从而形成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出现虚假报告或虚假纰漏时,掌握信息少的投资人将面对证券市场风险带的损失。2.4我国证券市场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尚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因此相对于相对成熟的证券市场而言,我国证券市场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性较大,属于典型性的“政策证券市场体制”。与此同时,国内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较高,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A股市场系统风险占总风险比重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相对于与证券市场成熟的国家高处百分之十五以上。此外,我国多数上述企业存在股份不合理配置问题,股票价格的变动较大,并隐隐出现“泡沫”现象。在进行改革过程中,虽然旧的问题的得到解决,但是易于制度的不断善、监督力度的缺乏,新的风险得到产生。2.5证券经营机构规模普遍较小。随着我国第一件证券公司成立以来(深圳特区证券公司,1988),我国证券机构以快速发展的趋势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其数量虽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企业的总资产指标以及股本规模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仍处于低水准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在证券市场对外开发发展环境下,势必将加大国内证券市场的风险,面临国外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3.证券市场风险的预防与管理。面对国内证券市场存在的风险,建立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风险预防与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1注重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提升国内机构投资者总体实力对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环境,提升资本市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国政府应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以国内机构投资者为主体,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应以提升投资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责,保证各类基金发展的平衡与协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帮助投资者树立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以及先进投资理念,从而改变“长期投资匮乏,短期投机盛行”的问题。此外,通过以下引导,提升投资者处理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对证券市场的不利影响。3.2建立科学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机制是实现证券市场风险预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新形势下相关部门应通过综合分析,制动证券市场风险预警指标,在保证预警指标全面、科学、完善、详细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证券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预测,提升证券市场风险管理质量与水平。3.3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综合素质。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载体,是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提升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主动力。因此,为提升证券市场风险预防能力,降低市场风险对投资者的影响,可采用以下方法来提升市场参与主体(以上市公司为主)的综合素质,改善其经营情况。第一,注重上市公司资质的审核,从根源上保证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质量,实现优质企业在证券市场发展中作用的最大化发挥;第二,完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通过有效引导,推动上市企业实现优质资产注入或资产重构,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降低证券市场风险发生概率;第三,注重资源整合利用,通过科学配置资源进行市场参与主体素质的强化。3.4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在金融市场中,有效的证券市场需要多层次市场体系为支撑,应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为提升国内证券市场风险管理质量,推动伴有效证券市场向有效证券市场的转变,需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市场体系。通常情况下多层次市场体系,主要由纵向层次,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创业板、高新企业板)”与横向层次,包括“债券市场”、“衍生金融产品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等组成。因此,在多层次市场体系构建构成中,可从这两个层面出发,进行不断完善,保证各层次市场间的协调、互补,从而健全市场功能,提升市场价值,保证市场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二、证券市场投资人保护方法

1.证券市场投资人。证券市场投资人(证券投资者)主要是指具备一定的资金来源,并参与到证券市场投资活动,以“证券产品”为载体,享有投资收益所有权与投资风险承担责任的金融市场主体。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证券市场风险,多是以投资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阐述的。因此,在高风险、高经济效益的证券市场中,加强投资人利益的保护,对促进国内证券市场长效与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证券市场投资人保护方法。通常情况下,加强证券市场风险的预防与管理不仅是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投资人利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证券市场投资人保护过程中,需以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为主体,进行证券监管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对此,除采用上文中提到的策略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投资人保护法律法规。例如,依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制定完善的“产权制度”,实现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落实。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原则,应以保障非流通股与流通股股权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注重专业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在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中的有效参与,用以实现信息披露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针对信誉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监管法律制度。在此过程中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主体,以“自我管理”为手段的信用评级机构监督制度,应以提升信用评级机构的可信性与公信力,化解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人之前的矛盾,实现投资人利于的保护。在投资人保护中,也应注重投资人的教育管理,提升投资人法律意识,丰富投资人专业知识、风险识别与预防能力以及相关经验,从本源上加强投资人保护。可也建立赔付基金,加强证券市场补偿性救济机制,为投资人提供投诉平台,实现投资人保护。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的开发性程度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因此,在国外金融冲击与自身发展问题的双重影响下,国内证券市场的风险日渐加剧。因此,为保证市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需明确认知其存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调整政策要求,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强化投资人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冯雨.证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分析——以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为视角[J].克拉玛依学刊,2016,605:58-63.

[2]徐鹏.从JOBS法案中的众筹投资限额看投资者保护[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05:52-59.

[3]马其家.论新时期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调整——以我国证券市场行政监管权的重配与协调为视角[J].政法论丛,2016,06: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