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职业素养 德育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能力教育

在当今这一知识腾飞的经济时代,职业素养是对每个人的综合评价。在中职语文教育实践中,如何科学地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事实证明,把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育中,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最终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一、认真解读课文内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职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多为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那些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中:句句有美,字字含情。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交锋,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都会给学生有益的思想教育和心灵启迪。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课文解读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课文的解读过程,实际是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语文学科应充分发挥其学科的美育作用,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多角度指导学生深刻解读课文,能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诗歌《炉中煤》的解读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介绍诗歌的艺术特色,更要点拨学生感悟诗歌中所蕴含的火热的爱国热情;在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教学中,让学生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物”中体会豪放,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领悟振兴中华的壮志,从《荷塘月色》中感受荷塘月色的清美……教师在全方位点拨学生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强化文学素养教育,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构建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教育视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个人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意识。创新思维能力是大脑中创新智能系统中最关键的要素,而形象思维是创新智能系统中最核心的要素。中职语文教育对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和大脑的完善、思维质量的提高都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强化文学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推进中职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便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诗词《沁园春·长沙》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表达的是一种热爱祖国大好山河,激昂亢进之情;在阅读杜甫的《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时,能感受到句句是登高,句句是画的美妙。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中长江的威猛姿态和自己的神情,表现作者无法奋发的心志与鄙视权贵的性情。

三、反对冷漠的分析,肢解完整文本感情

现代阅读认知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文章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反对冷漠的知识分析,肢解完整的文本感情。传统的阅读教学,已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把学生和作品冷漠地隔开了,只是教师根据教条向学生灌输传统的解释。一谈到《项链》,我们就理解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周朴园就是虚伪、自私、奸诈;阿Q就是自欺欺人、令人不齿的精神胜利……这里面没有人,没有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这样,玛蒂尔德的十年悲辛就是活该,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就是纯粹虚伪,孔乙己遭到嘲笑、阿Q被推上断头台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这样,学生就无法体会到小人物的心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就不会和作品中的主人翁同呼吸、共命运,最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得到培养,反而摧残了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

四、多选优秀作品,塑造学生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的核心与灵魂是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精神,是追求崇高、崇尚真善美的精神。人文精神体现人的操守、责任、道义与良心。人文精神是关怀生命的精神,是向往自由、解放与幸福的精神。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我国古代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饱含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理想的追求,对父母的孝顺,对爱情的忠贞,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责任,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编写教材时,要尽可能多地选入这些作品。以各种中职语文教材为例: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一种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王维的《山居秋暝》以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多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就会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共同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素养决定习惯,习惯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影响人生。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鼓励学生形成崇高的职业品行,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有理想、有道德、守规范的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叶卫青.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士 美学知识 实际意义

随着社会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近年来,加强护士的人文教育已成为护理教育界的共识,尤其是美学知识的学习。把美学知识应用到护理工作中,能创造美的环境,使病人产生美感,感到生命与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战胜疾病的勇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由此可见,用美学原理指导实践,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培养护士的审美修养

审美修养是丰富和完美人生的过程。护士通过美学知识的理论学习,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自觉进行自我锻炼、自我培养、自我陶冶,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护士的审美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实践必备的专业素养,它有助于护士理想人格的形成,造就融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为一体的优秀护理工作者。建立科学而实际的护理审美行为,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是履行护士的“保存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这一崇高职责极为重要的前提。

2 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美

护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是与生命、健康相关联的工作,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美的重要性及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应具有美的道德和素质。护士应热爱生活,忠诚于护理事业,有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不怕脏和累,勇于吃苦,乐于助人,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有一颗同情和愿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仁爱之心,有一双愿为患者解除痛苦的手,有一个强烈献身于护理事业的愿望,这些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道德标准。爱护每一个病人,每一颗心灵,不论护理对象的出身、职业、地位、性别、外貌如何,都应一律平等地赋于发自内心的同情和人道主义的帮助,忠诚病人、重视病人的生命价值,解除病人心理及生理上的痛苦,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一切美都基于善,违背了善也失去了美,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具备一颗善良的、能容纳美的心灵。护理这一特殊行业必须要积极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道德美,紧密的和美学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们享受到高层次的服务水平。

3 树立护士的职业形象美

3.1语言美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沟通工具。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应用词得体、语调柔缓、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明澈,多使用礼貌用语、关切语言和耐心解释式开导语言,满足患者希望被尊重、被关怀的愿望,这样能迅速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积极的配合,使患者的心理在最佳状态中接受治理与护理。 转贴于

3.2 仪表美 仪表是指一个人的外部形象,是人的容颜、衣着、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1]。沉着稳重的性格,谦和礼让的风度,端庄大方的仪表,典雅优美的举止,整洁得体的衣帽;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淡妆上岗,步履轻盈,这样既展现了白衣天使的外在美[2],又能给患者留下纯洁、文静的第一印象。患者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还产生了信任、亲切、安全感,促进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形成。

3.3行为举止美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工作是一切艺术中最精细的艺术。行为举止美反映护士沉着、稳重、旺盛的精力和熟练的动态信息。护士在实施操作中需要优雅细腻、灵巧,尽量以美的举止呈现在病人面前,使他们心理保持最佳状态,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精细美、和谐美、娴熟美。

4 培训护士技术娴熟美

护理技术娴熟美表现在护士为患者提供各种治疗和护理过程的始终,应以科学、严谨的操作原则和护士精湛的技术水平为根本。护士操作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掌握技术熟练,体态要优美、动作自然等。随着科学技术对现代医学的推动促进,使得医学向微细、快速、精确、高效发展,新技术和新仪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这也要求护理学科相应提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求护士扩大知识面,迅速掌握医学理论,而且要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并应用新理论和新技术[3]。护士在护理操作时应严守操作规程,体现出姿态端庄、举止文明、步态轻盈的职业风范,细心、负责、周到的职业作风,要体现出训练有素的职业技能,技术操作要准确、精湛、娴熟。

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美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对于病人的康复有很大积极意义,美的语言是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良药,美的仪表能提高护士对病人的亲和力,美的行为能培养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感,美的技术能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美的环境能带给病人舒适感等。

参 考 文 献

[1]许信,高蓓,林佰艳.护理美学在开展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5):547-548.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第3篇

音乐从来就不只是音符与音调,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完全可以发挥音乐本身的力量,来帮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所必需的感知状态。一些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后,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所犹豫,再加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很多学生在三年的中职学习后,其真正达到的职业水平低于其可能达到的专业水平,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因此,在中职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笔者揣摩出了一条教学思路,即中职音乐教学首先要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标,通过音乐审美等形式,让学生在对音乐的感知中提升对所学职业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一、用音乐提升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

一首乐曲之所以源源地流长,一方面是悠扬的旋律,优美的歌声感染着人们,另一方面是好的情境创设即特定的环境下创设出优秀的作品,一个人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心态对学习音乐乃至其他都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中职生的价值取向正在形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爱议论流行音乐,爱追时尚、明星,如何引导学生是关键。如在歌曲《隐形的翅膀》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了解故事中主人翁事迹,了解人性的伟大、坚韧,不要因为命運的不公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让学生在逆境中学会磨练自己的德、行。其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入较大的影像、视频信息,让学生换位思考,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自强不息,不屈命运的抗争,这样与学生情感交融之后产生共鸣,带上了情感,灵魂深处得到升华,学生才会感受音乐作品的伟大并受到较好的感染。

在音乐欣赏课上,笔者让学生阅读有关古、现代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十面埋伏》《黄河大合唱》等,熟悉古代的楚汉战争,我国近代史的抗战史,伟大的中国人民为了光辉的伟大事业,一代又一代的先辈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我们学生没有理由去浪费青春,燃烧生命,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的道德情操也会有所提升。

二、用音乐增强自信心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坚定的自信心为先导的。可以说,自信心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这方面属于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大多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平平的学生,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班里的惹事大王,他们从小就是老师漠视或者谈话批判的对象,更是父母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后失望的肥皂泡。所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冷眼、责骂比表扬、鼓励多得多,造成自信心不足。正是因为自信心的缺失,造成了现在中职生出现厌学、任性、耐挫力差、退缩、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

在我们听过的众多歌曲中,有很多励志歌曲可以激发人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生活勇气。如《相信自己》《飞得更高》《最初的梦想》等,都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歌曲。基于中职生缺乏自信的特点,笔者特别设计了一堂音乐课,让学生演唱自己喜欢的励志歌曲,在听和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蕴含的生活力量,激发学生斗志。那次课,笔者选了一首郑智化的《水手》,让大家一起学唱,当唱到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时,学生们异常激动,连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都张嘴唱了起来,而且声音非常洪亮。歌曲表达出了学生的心声,这是音乐与心灵碰撞的共鸣。

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协调共振时,就能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让人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所以说,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不仅能令人愉悦,激发梦想,还能引导人生,是青少年心灵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养料。

三、用音乐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现在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养尊处优、我行我素,听不得别人规劝,作为教师应在音乐活动中调动主观能动性,如学校组织的合唱练习,要求整齐划一、节奏准确,声音要和谐统一,音高准确,情绪、速度一致,要求所有参与者要绝对地密切配合,而且要统一行动听指挥,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练习,一首歌要一两月完成,练习过程中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约束力,这样学生才会顾全大局,形成整体观念和团队意识等,通过大型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如合唱《感恩的心》时,每个动作都要求学生不能自行其事,要用眼睛的余光顾及队列中的身边同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动作的协调一致,才会体现出班级的凝聚力。当时学生在表演时,笔者看到每位学生的表情都很诚挚,对待每个动作也都很精益求精,而且还饶有兴趣地研究怎样才能做到动作的整齐划一。在整个过程中笔者能感觉到大家的心齐气盛,也能感觉出大家精神面貌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得到提升。后来在学校的联欢会上,这个班表演的《感恩的心》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

四、用音乐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

中职生对职业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其将来的专业水平。我们可以用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而这种培养,是借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及音乐创作的理解来实现的。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第4篇

1 职业美德的含义

美德是指从一个人内心深处产生的力量,鼓舞自己不断前进、不断提升的力量,是被社会所推崇的高尚道德感。对职工进行美德教育就是对职工进行有关“美”的事物的介绍、认识、感受,使其自觉地向“美”靠近,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形象。职工具备美德,才能成就高尚的职业道德,可见对职工进行美德教育的工作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职业美德包括:

1. 1 企业职工应具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职业追求

任何企业的职工都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成就而止步不前,应该认识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应该不断追求卓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1. 2 企业职工应该树立“为民服务,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企业职工工作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直接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要想使企业长久生存发展下去,职工必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识到为民服务是其工作的本质。

1. 3 企业职工应该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职工应该认识到“企业发展好,才是真的好”,因为只有企业发展了,企业的利益才能有所提升,职工才能得到更好回报。职工必须树立集体意识,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结力量大。

除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外,职业美德还包括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等,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都有所感受。

2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职工进行美德培育

2. 1 以人为本,将美德与实际相联系起来帮助职工培养美德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企业要立足于职工的立场,从职工的角度看问题,关注职工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美德。企业职工的素质高低不一,思想道德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如果利用从职工身边发现的美对职工进行教育,可以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美德的伟大,从而自觉学习起来。

2. 2 在对职工进行美德培育时,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工作方法和教育手段,不能一味地以说教为主,可以利用表演、演讲比赛、讲座等形式来展示美德的好处,从而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关注发现美德和向拥有高尚美德的人学习。在美德培养中,要不断将时事新闻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连接,更新思想政治工作中关于美德教育的内容。

2. 3 加强对职工人文素养的培训,从而提升职工的美德

人文素养就是要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品质,关注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能力和素养,以便使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人文素养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企业职工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利于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更有利于在职工在工作中执行“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文素养与美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不能将二者独立起来,如果没有人文素养,职工就不会发现美、欣赏美;如果没有美德,人文素养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2. 4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用人机制,奖励拥有高尚美德的职工

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具备健全的企业制度和企业规则。健全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优秀职工的带头作用。在企业制定一些制度,例如:奖励每月业绩高的职工、奖励对企业有特殊贡献的职工,使职工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从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2. 5 在职工之间开展自评自选,让职工选出拥有良好美德的职工

“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人”更好地诠释了美德和岗位之间的关系,不是精英岗位才有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存在着人才,只是需要我们去发掘罢了。通过职工之间自己自选自评,不仅有利于挖掘真正具有美德的职工,还有利于职工本人进行反思,为什么别人被选上了优秀员工,而自己却没有,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向优秀员工靠齐。自选自评自己心目中“拥有美德的职工”,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企业民主制度的发展,有利于美德的形成和培养。

2. 6 树立劳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美德的宣传力度

通过自评自选,选出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将他们树立为劳模,让他们在企业中开展演讲和讨论,讲述自己平时如何对待工作以及如何与其他职工相处,让其他职工讨论这些劳模身上的优点,如奉献精神、乐于助人精神、敬业精神等。通过树立劳模来宣传美德,扩大美德的影响。

2. 7 张贴有关美德的时事新闻,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其本质是不会变的。企业可以张贴最近关于美德的时事新闻,对职工进行影响,例如:最美教师张莉莉老师的事件,通过介绍张老师为了救学生而自己受伤截肢的事件,宣传美德,从而感动职工。

美德教育有许许多多的方式,笔者只是根据笔者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列举出一些方式,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方法可以不同,只要达到帮助职工树立美德的良好结果就好。

3 对职工进行美德培育的积极作用

3. 1 对职工而言

美德培养不仅可以增强职工的职业道德,而且有利于职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企业、同事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第5篇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体系的构建。可以说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职业院校不但要培养技术全面,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应强调人才的德才兼备,通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音乐鉴赏是学生在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熏陶出来的。通过不断的欣赏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达到一种情感体验,产生心灵的共鸣,引发思想上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具有比较科学的是非标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音乐鉴赏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通过音乐鉴赏课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感受到音乐的美,更能让学生产生新的心灵的体验,从而改变他们对现实的看法,树立更为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具体作用分析

(一)音乐鉴赏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方心灵净土。

高职学生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之余,同样渴望能有一块轻松自由的静土,让他们可以无拘束地进行思想和学业上的交流。比如图书馆可设立多功能休闲阅览室,如通过让大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去聆听和欣赏一些世界名曲,可以使学生的心情和压力得到释放,通过学生之间对音乐的交流和探讨,可以为学生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读者可以各部系、班级、社团的形式进行音乐的学习、思想和学术交流、讨论和讲座,还可以带正版音乐的影碟到这里播放欣赏。这种教育形式,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一种比较优越的环境,从而可以使学生产生思想的升华与共鸣,有助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的形成。

(二)音乐鉴赏是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许多音乐无论是国外的作品还是国内的作品都凝聚着人类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优秀的音乐往往包含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个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这些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实现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音乐鉴赏是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推动力量。

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的内化和丰富。也就是说人文素养不是通过音乐直接赋予的和直接获得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聆听与评价而来,音乐鉴赏是通过心灵的体会来获得的。

三、提高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作用的策略分析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这就要求音乐鉴赏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根本目标。在发展机会和权利分享等问题上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处理好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关系等,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人文精神的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归根结底,科学发展观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同样是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人及其精神的价值。

(二)提高教师自身人文修养。

音乐鉴赏课效果好坏,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人文修养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些无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流行音乐可能让学生陷入到一个尴尬境地。因此必须重视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人文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人格修养、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对历史的感悟和对现实的感知等等。教师的精神世界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方法与范畴。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管理者在考核教师专业课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考察教师人文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效果;教育者应自觉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包括经常性的政治理论的学习、文学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对国际国内大事的研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等等。

(三)重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标准。一部音乐作品,如果学生要有能力去评价判断它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学生就必须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方面分辨出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的。因为这是衡量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基础。因而学会这些,只有通过音乐欣赏课这条途径,并且把研究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情绪、曲式等表现手段这一环节作为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第6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24-02

[作者简介]陈晶(1977―),女,江苏启东人,本科,江苏省妇女干部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职高音乐教学。

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学由于面对的教学对象相对特殊,因而在教学中会多一些特殊的考虑。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走出校门后的职业选择。怎样让学生在五年职业学习中获得较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是专业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音乐教师要考虑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揣摩出了一条教学思路,即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学首先要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标,通过音乐审美等形式,让学生在对音乐的感知中提升对所学职业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用音乐培养学生的职业感知状态

音乐从来就不只是音符与音调,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完全可以发挥音乐本身的力量,来帮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所必需的感知状态。一些学生在进入职业高中之后,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所犹豫,再加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很多学生在五年高职学习后,其真正达到的职业水平低于其可能达到的专业水平,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职业感知不到位。因此,在职业高中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笔者就试图通过“比较”的教学思想来改变学生的感知状态。

笔者在一开始的音乐教学中,跟学生围绕“音乐是什么”进行讨论研究。根据调查,很多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为:音乐就是好听的声音;音乐就是有规律的声音……这些相对肤浅的理解决定了学生不大可能通过音乐来促进自身音乐素养及职业素养的提升。然后笔者再播放一段用录音笔录的自然界的蛙叫声、虫鸣声、流水声等声音给学生听,学生认为这些声音来自于大自然,它们不是音乐。在此基础上,笔者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森林狂想曲》,这次学生虽然还能听到刚才的声音,但却有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学生惊叹于自然界的声音竟然能合成一段美妙的音乐之后,笔者适时进行了另一段教学――向学生介绍《森林狂想曲》的由来:台湾的录音师历时五年,从自然界中采集了这些声音,然后对它们的韵律、节奏、频率、速度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终创作出了这首既属于大自然,又属于音乐创作者,更属于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的乐曲。学生在听到这段描述之后反响热烈,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声音缘何可以成为乐曲呢?是因为录音师们对他们职业的热爱,以及对职业精益求精的态度。而我们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有这样的态度吗?有这样的认知吗?逐步启发学生,让他们对职业有积极的认知态度。

二、用音乐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

职业高中的学生对职业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其将来的专业水平。我们可以用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而这种培养,是借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及音乐创作的理解来实现的。

在一次音乐鉴赏课堂中,笔者跟学生探讨“音乐的美”,问题自然围绕“音乐的美在哪里”展开。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其中一个共同观点是:音乐有节奏美。笔者肯定了这一观点,并且跟学生明确节奏是音乐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展开生活美的一种方法。随后,笔者播放学生非常熟悉的《运动员进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打节拍。待学生认同并体验了音乐的节奏美之后,笔者话锋一转:同学们能够找到你所学的专业中的节奏美吗?学生一脸惊讶,因为他们很少将音乐中的节奏美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于是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这样一段内容:有人对每一个职业中的出类拔萃者作过一个统计,发现其中的很多人对生活特别有感悟,他们总能寻找到工作甚至是生活的节奏,因此,即便他们的工作再紧张,也都能轻松地完成;还有人对机械作业中的车床加工做过研究,发现精密的机械加工总有一定的节奏,当工人看着机械加工时,往往都是一种享受。最后,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网上流行的车床加工精密器件的视频,视频中带有音乐,学生很投入地听着、观赏着。看着他们认真的表情,笔者确信自己的教学策略很成功。

其实,音乐并不脱离生活,在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仔细观察,总能寻找到音乐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点,通过这些联系点,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三、用音乐培养学生的职业理解能力

最终决定学生职业技术水平的,往往是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解,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有什么样的技术水平。音乐教学可以在这一点当中起到什么作用?笔者进行了尝试。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第7篇

一、高职学生有比较积极的审美和艺术观念

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69%的学生选择判断美丑的价值标准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有13%和7%的学生选择判断美丑的标准在于社会倡导的主流和流行时尚。高职学生认为最能体现“美”的前三项因素为自然、善良和和谐。79%的学生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表达,只有7.3%的学生选择不清楚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对于美和艺术本质的认识。90%的高职学生认识到艺术对人的主要作用为陶冶情感、愉悦身心,69%的学生认为艺术的主要价值是丰富想象活动、发明创造,71%的学生认为艺术能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高职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艺术对个体发展的巨大价值和对人生的意义。艺术爱好有很大的差异性流行音乐在高职院校有很大的流行空间,而高雅音乐与经典音乐在学生中欣赏和表达并不多见。在对中西方艺术对比中,高职学生更喜欢中国艺术,中国画和中国乐器;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个艺术门类中,音乐是高职学生最为喜欢也最为擅长的艺术门类,但是喜欢和擅长舞蹈、戏剧的大学生人数不多,仅仅限于专业需要的特殊专业学生中。

二、提升高职学生艺术素质现状的策略和途径

1.高职院校从这些经验出发,就要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公共课程,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从管理制度、课程设置、资金扶持、时间提供等方面切实保障其有效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校内教育熏陶,还要重视校外艺术教育和艺术感染,不仅重视面向特殊专业学生的专业艺术教育,而且要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水平差、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是高校艺术教育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2.通过重视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重视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为同学提供更大的艺术学习和参与平台,激发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开设一些便于普及的实践课程,培养发展学生的技能水平,普及艺术教育,安排和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较为新颖的艺术教育活动,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他们基本的艺术欣赏、艺术创造能力有深刻影响。调查表明,多数高职学生表示最迫切需要丰富自己的艺术知识、提高欣赏和表演能力。所以,说明丰富多彩艺术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和新途径。3.引进高雅艺术,促使艺术审美创造联系生活当前,艺术已经不局限于古典和高雅,不同风格、不同创作材料的当代艺术灿若繁星,走向多元与综合是艺术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的艺术欣赏和创新是以流行音乐占主流,但学校要注意到优美高雅的音乐能极大的冲击和震撼人的心灵,使人的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人生更有幸福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在内容上除了体现艺术的时代性和生活性,积极吸纳学生生活中的大众审美、艺术形式,还要重视引入古典和高雅的艺术内容,引导学生去感受古典和高雅的美,发现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从而帮助他们确立一种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4.拓展第二课堂,搭建多元化艺术实践和拓展艺术素质的平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问题“影响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因素有哪些”发现,艺术氛围,艺术环境对学生艺术素养提升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拓展第二课堂,搭建多元化艺术实践和拓展艺术素质的平台,积极举办校园艺术活动,努力参与校外艺术实践活动,是创设良好的校园艺术环境和氛围的重要方式。5.夯实学生艺术素养,以艺术促进其他方面发展学校体、音、美是对学生进行整体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美术、舞蹈、体育活动能陶冶学生的性情,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对于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和掌握,融会贯通,有极大的帮助,艺术素养的提升,对美的深刻理解与把握,能促使其认识深入,情绪优良,行为反应敏感迅速,有利于在专业学习和创造中效率更高,创造性更强,其职业素养会大步提高。

作者:王增良 许清印 杨楠楠 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美业人的职业素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语文阅读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策略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技能,而且要拥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人文素养是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与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语文课程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教学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我在此谈谈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策略。

一、多选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的核心与灵魂是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精神,是追求崇高、崇尚真善美的精神。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的操守、责任、道义与良心。人文精神是关怀生命的精神,是向往自由、解放与幸福的精神。人文精神是关怀人、尊重人、关怀社会的精神,进一步是关怀全人类,关怀生态环境的精神……总之,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它的内涵极其丰富。

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理想的追求,对父母的孝顺,对爱情的忠贞,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责任,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在编写教材时,要尽可能多地选入这些作品。以各种中职语文教材为例: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一种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三顾茅庐》反映的是古人对贤才的敬重和爱惜……多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会形成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共同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多选经典散文,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

此处所指的散文是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现代散文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语言优美凝练,富于诗意:①诗意,意味着美感和审美。审美超越了实用、实利、功利的需求,使不满的人生也会流溢着美感。足够量的散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在审美的过程中增强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懂得分辨崇高和卑鄙、高雅和粗俗。生活中有了美,人生就有了缤纷的色彩、无穷的趣味,对美的追求也是人的本性,优美的散文能满足人的这种本能追求,是对人性的一种关怀。②诗意,意味着幻想。幻想是基于现实又是远离现实的,过于现实就不会有幻想。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不少成年人没有幻想,更可悲的是一些教师也没有幻想,学生在如此功利的环境中成长也就埋葬了他们的幻想。幻想是和创造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想,一个失去了创造力的民族如何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又如何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偏向于就业目的的职业教育更是缺乏这种诗意的幻想,所以我们迫切呼吁通过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来激发学生的这种幻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其次,散文的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富有理趣。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人生道理。对人生价值的探求也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节选适量人物传记,使学生在领略优秀人物的风采中形成健全人格。

何谓人格?教育界是如此界定的:人格,即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等。人格的形成,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也就是说,有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

人格并非都是好的,有高低之分,因此需依赖人文教育来发展健全的人格。健全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形成充分的自我意识,如:①重视自我,尊重自我的需求和价值取向;②自我认识客观而全面,自爱而不自恋,谦虚而不谦卑,认识自己的价值,明确自己的需要;③富有爱心、责任心、宽容心,等等。人文教育是健全人格形成的主要途径,而语文教育又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形式。我国教育大师夏尊认为,阅读有利于一个人的修为,一个人如有志于品性的修炼,那自然要去看名人传记或经典格言等类型的书。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喜欢通过模仿他人的言行来构建自己的人格框架,比如他们对明星的追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名人大多是在人格上有较高修为的优秀人物,他们的人生经历与优秀事迹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四、在阅读教材中加入职业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中职学生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外,还有必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这也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职业观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等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正确的职业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国家需要为根本。它要求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美好的生活来自奋斗,个人理想和前途基于国家的前途、人民的事业。[1]因此,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职业发展同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己任。

在阅读教材中加入职业内容,对学生个人的专业成长和未来职业的发展都是益处多多的。我较为欣赏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编写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书中以“羊皮卷”为线索,讲述了200年来美国各个行业人士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秘密。这本书最主要的意义不是教你如何在职业中获得成功,而是如何在纷繁的物质社会中学会为人处世。太多的人都在忙于提高自己在物质社会中的地位,拼命地去占有一切,殊不知,生命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了一定的原则去生活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实现你的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这也是我们在职业发展中要明白的哲理:不能急功近利,要尊重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总之,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期望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体会与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丰富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这是阅读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影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曹明海主编.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