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服务业管理

商业服务业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第1篇

“十二五”期间中国应在完善“万村千乡”工程基础上实施农村重点小城镇区域性综合性商业服务业中心建设工程。

从我的调查中,我深深感受到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必须首先把一批农村重点小城镇建设成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并以它为节点带动整个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商业与人口集中度高的农村重点小城镇,具有大中城市无法替代的农村小区域商业服务中心的功能。同时,农村重点小城镇在推进农村人口就地转化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村重点小城镇综合性商业服务业中心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区域性综合业服务业中心,由于具有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能为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创造条件,有效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流转改革。

建设农村重点小城镇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可有效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点小城镇特别对于上连大中小城市,下接广大农村腹地,是一个重要基础。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选择若干重点农村小城镇作为农村区域性业服务业中心来建设,使之成为上连城市、下接各个村庄农户的现代业流通业态中心、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采购及交易中心、农业物资供应中心、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农村各类服务业网点聚集中心,这样既便于提高城镇化质量,也有利于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农村重点小城镇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也为持续性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开拓农村市场建立了一个平台。因为综合性区域商业服务中心各种商业业态聚集,商品种类齐全,各种服务项目多样化,便于广大农村消费者选择、比较,“货买三家不吃亏”。特别是在节假日,它能为农民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能消除农民购物的后顾之忧,并能通过各种形式的集中的商业促销活动引导与刺激农民消费。

所以,中国应适当调整“万村千乡”工程分散建设农家店的做法,加强农村重点小城镇建设,重点支持在农村重点小城镇建设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引导和吸引农村各种商业网点、餐饮业网点、服务业网点等在具有吸纳和辐射能力的重点小城镇集聚与集中,努力提高农村商贸流通业的连锁率、配送率及信息化程度。

建设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国务院应责成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供销总社等部委联合推出农村重点小城镇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建设工程项目,中央财政应列出专项支持资金纳入预算。同时各地应加强农村重点小城镇的商业服务业网点规划。

建议国家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东、中、西部各选三个省区进行试点,每个试点省区选择5至10个非城市郊区的有代表性的镇区(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农村重点小城镇)进行这一项目试点。试点取得经验后,于2013年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

目前发展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一个突出障碍是拿建设用地指标难。很多地方土地规划中预留这部分指标被县城建设占用,如湖南沅江市草尾镇镇区吸纳人口可扩展至5万人左右,镇区面积需由现在2.5平方公里扩至5平方公里,但用地指标一直无法解决。所以,中国应本着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又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保证重点农村城镇建设用地。建议国土部门对农村重点小城镇综合性业服务业中心建设中一些骨干性项目及镇区扩容项目的用地指标进行一定程度倾斜。建议国土部门尽可能在城市用地储备指标中为农村重点小城镇建设拨留部分或调剂解决,或根据占补平衡原则,在农村土地整理指标中予以调剂,也可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变通解决。对纳入农村城镇建设规划用地的项目,应简化用地审批程序,降低征地费用,减少土地征用成本。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增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

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服务业;GL指数;MIIT指数;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贸易格局

中图分类号:F752.73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5—0071—08

一、引言

近年来, 中国和韩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彼此成为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从而为两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未来的中韩FTA 框架下,服务贸易将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敏感的领域。为深入讨论中韩两国的进一步合作,我们有必要分析现阶段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所处的分工地位以及竞争态势。具体地讲,目前中韩双边服务贸易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垂直互补,还是基于服务不同市场需求的水平分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来予以回答。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进出口同一产业产品的现象。目前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货物贸易,尤其是制造业贸易,而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总的来说,目前的有关理论研究主要是在货物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基础上,根据服务产品的特征进行补充,如Markusen(1989)以生产为切入点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引入服务的异质性来分析生产的内部专业化。而有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国外学者,如Francois(1993)、Lee等(2002)、Sichei(2007)等采用GL指数和MIIT指数等指标来测度一国或多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国内学者,如李伍荣(2006)、蔡宏波(2007)、崔日明(2008)、陈双喜等(2011)对中国或中国与他国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们从国家特定因素和产业特定因素等角度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如程大中(2008)分析了中美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Kierzkowski(1986)对运输业、Donghui等(2003,2005)针对保险和金融服务行业从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王诏怡: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国内针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赵放等(2010)研究指出,1991—2008年中韩工业制成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以垂直型为主。李季(2010)对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中韩机电产品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蓝庆新等(2011)计算和分析了2001—2009年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结构情况,指出中韩初级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工业制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上升。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很少,对中韩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更少。鉴于此,本文从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2000—2010年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和MIIT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来探讨两国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

二、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现状

目前关于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主要有BOP和FATS两种,但受到服务贸易概念、分类和统计方法的局限,这两种方法目前都无法准确、完整地测算和统计服务贸易。相对而言,BOP方法较为成熟和规范。因此,本文采用扩展的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xtended balance of payments services,EBOPS)下1位数的服务业分类标准,以11个大类的服务业贸易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

近年来,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见表1和表3)。2000—2010年,中韩双边服务贸易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6.69%,其中,中国从韩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增长很快,年均增长率达到18.81%,出口增长相对慢些,但年均增长率也达到14.55%。就贸易差额来看,在2000—2002年和2005—2006年,中国有少量顺差;在其他5年中,则存在贸易逆差,尤其是2008年以来,逆差规模上升很快,2010年逆差达到26.86亿美元。

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项下各大类产业的贸易规模差别较大(见表2),其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等部门所占比重较大,占据进出口额的90%以上。一方面,从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服务部门来看,最初旅游服务贸易所占份额较大,2002年达到51.45%。但近几年以来,中国对韩国的旅游服务出口增长相对较慢,其主导地位下降,2008年比重降到最低,仅为19.69;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上升很快,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7.52%上升到2010年的50.85%,替代了旅游服务出口的主导地位;运输服务出口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上升,2000年所占比重仅为15.95%,但2008年上升到31.70%,2009和2010年又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服务部门中,运输服务贸易所占比重最大,占到一半以上,2003年以后上升到60%以上;旅游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次之,但近几年来有所下降,2008年仅为10.96%;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进口所占份额比运输和旅游服务要少,但上升较快,由2000年的3.75%上升到2010年的8.69%,增加了大约5个百分点。

中韩两国服务贸易项下各部门的贸易增长速度也相差较大(见表3)。2000—2010年,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获得较快发展,贸易总量增长率都在10%以上。通讯服务贸易的增长较慢,但中国从韩国的进口增长也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2.34%。从表3可看出,无论是服务贸易总体还是服务分部门,都是中国从韩国的进口比出口增长得更快,尤其是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0%,分别为20.01%和28.25%。可见中国对韩国服务贸易的劣势日渐明显,逆差的出现和扩大难以避免。

三、中韩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

1.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算

目前衡量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水平较权威的指标是Grubel 和Lloyld(1975)提出的GL 产业内贸易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在式(1)中,GLi表示i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为i部门当年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i指数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该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数值为0,则说明该部门贸易为产业间贸易。

GL指数可反映某一时期某类产品或某个产业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它仅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在某一时期的静态特征,因此GL指数只能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静态水平,而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还需进行动态分析。Brulhart( 1994)提出了衡量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其计算公式为:

(2)

其中ΔXi 和ΔMi为i部门的出口额和进口额的一阶差分。MIIT指数取值在0和1之间, 取值为0 表示i部门的边际贸易完全为产业间贸易,取值为 1则表示边际贸易完全是产业内贸易。

利用公式(1)和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GL指数,具体见表4。从表4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GL指数中可以看出,两国在旅游服务贸易中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内贸易特点,2000—2010年的GL指数都超过了0.5,均值在0.6以上;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GL指数较小,都低于0.5,均值仅为0.296 8,说明其贸易格局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运输服务贸易的GL指数均值略高于0.5,为0.528 4,但其中有4个年份的GL指数低于0.5,说明其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不是很明显;通讯服务的GL指数在2000—2002年和2008年较小,低于0.5,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2003年以后GL指数上升很快,超过了0.5,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政府服务贸易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GL指数除了2009年以外,均小于0.5。

我们根据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数据计算出MIIT指数的平均值,见表5。从数值上看,除了运输服务贸易以外,中韩两国在旅游服务、通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较小,均值都在0.5以下,这说明近年来中韩服务业边际贸易有明显的趋向于产业间贸易的变化趋势,两国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也渐趋上升。

2.中韩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状况分析

(1)运输服务

中国运输服务贸易部门多年来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的产生主要源自于中国货物贸易的过快增长导致运输服务的产能不足以及海运市场开放度高等因素(何伟 等,2008;程盈莹 等,2011)。运输服务贸易是韩国最具竞争力的服务行业事实上,在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市场,只有荷兰、丹麦和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具有贸易顺差,多数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皆为逆差(赵书华, 2005;王涛 等2010)。,也是韩国的传统主导产业之一。强大的造船业、合理的船队结构、丰富的航运人才以及相对不大的货物贸易规模使韩国具有很强的运输服务竞争力,尤其是海运服务出口竞争力,2000—2010年均有贸易顺差,且近几年顺差规模逐年有所增加 (见图1中的a, b)。

在中韩双边运输服务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逆差地位(见图1中的c),且逆差规模逐年上升,这也直接导致两国双边运输服务贸易的GL指数出现较大起伏。GL指数从2000年的0.499 8上升到2007年的峰值0.620 9,但之后开始逐步下降,2009年和2010年的指数值均在0.5以下,这说明中韩双边运输服务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不太明显,两国在该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见图1中的d)。

(2)旅游服务

从GL指数的变化来看,中韩旅游服务的产业内贸易从2000年的0.565 5上升到2010 年的0.934 8,是变化最为明显和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的服务部门。旅游服务业是中国服务产业中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之一,历来是创造服务贸易顺差的大户,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才开始出现逆差。而韩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一直较弱,2000—2010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

2008年韩国的旅游服务出口出现了较大突破,这主要归功于韩国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韩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旅游服务的发展,先后出台和修订相关法律、减免税收等一系列促进措施,利用“韩流”等时尚元素,对旅游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并开始在国外大做宣传。这些政策措施对中韩双边旅游服务贸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韩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大幅增长显著缩小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差额,从而造成了GL指数的快速上升。

(3)其他商业服务

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也是中国竞争力较强的服务业之一,2000—2010年均有贸易顺差。而韩国其他商业服务贸易正好相反,2000—2010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从图3可看出,中国对韩国其他商业服务的双边贸易年年顺差,且顺差规模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41.07亿美元;从GL产业内贸易指数来看,大部分年份的GL指数小于0.5,其均值也仅为0.356 6,这说明中韩两国在其他商业服务贸易领域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格局,存在较大的贸易互补性。

此外,从表4可以看出,通讯服务的GL指数均值超过了0.5,多数年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在政府服务贸易方面,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属于垂直分工的贸易格局。

中国与韩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两国政府所实施的服务贸易政策、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服务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都会对不同服务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与韩国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和MIIT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探讨两国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中韩两国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通讯服务等部门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两国服务业的边际贸易有明显趋向于产业间贸易的变化趋势,这反映出中国与韩国的服务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中韩两国运输服务和通讯服务的GL指数平均在0.5以上,呈现出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特点。这些行业基本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其贸易格局并不符合传统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积累的加快,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与韩国的差距在缩小;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这种传统生产要素对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渐趋减少。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这表明中韩两国在该行业中为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而相互提供有差异但又相似的产品,开展水平分工。这种水平分工格局是建立在需求多样性和服务业投入要素相似性基础上的。旅游服务业涉及餐饮、酒店、零售等服务,对服务提供者的素质要求并不太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旅游服务行业的劳动者素质大幅提升,与韩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一方面,中国内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吸引韩国的居民前往;而另一方面,韩国虽然天然资源不足,但韩国政府对旅游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利用本土和外来文化资源,并结合“韩流”等时尚元素大力发展旅游贸易,吸引中国游客前往。因此,中韩旅游贸易是一种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水平分工。此外,近年来中韩旅游服务GL指数变动较大,说明中韩间旅游服务贸易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急剧变化说明劳动这种传统生产要素与资本一样,对比较优势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且这种急剧的变化也说明,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也是决定服务贸易竞争力和贸易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韩两国在其他商业服务的GL指数较小,表现出显著的产业间贸易特征,呈垂直分工模式。其他商业服务属于典型的高度依赖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根据联合国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其他商业服务包括营销(商贸)服务、其他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营业租赁服务以及各种商业、专业和技术服务(如法律、会计、管理咨询、公共关系服务、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研发服务、建筑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等)。,但其贸易格局似乎并不符合传统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因为韩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此行业应该比中国更具比较优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及加工贸易的影响有关。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主体,而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往往需要大量进口和出口,其中必然产生商贸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进出口需求,而加工贸易的进出口营销渠道自然是主要控制在外资企业手中,也就是说,中国与加工贸易有关的商贸以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进出口主体是外资企业。而占据其他商业服务比重最大的是商贸以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因此,中国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主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贡献的。对于中韩双边服务贸易而言,由于韩国在中国也有很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需从韩国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在中国加工组装后再大量销往韩国以及其他地区,从而产生了对商贸以及相关服务的大量进出口,而加工组装后的商品价值产生了增值,因此对商贸服务的出口更多一些。因此,中韩双边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呈现较大的贸易顺差,而这种顺差可能主要是由韩国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贡献的。

参考文献:

蔡宏波.2007.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J].财贸经济(7):95—99.

崔日明,陈付愉.2008.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8):51—55.

程大中.2008.中美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9):57—66.

程盈莹,逯建.2011.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度与比较——基于EBOPS统计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12):41—45.

陈双喜,王磊,戴美虹.2011.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实证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6—31.

何伟,何忠伟.2008.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及其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11):74—79.

蓝庆新,郑学党.2011.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与促进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34—39.

李季. 2010.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6):54—59.

李伍荣,余慧.2006.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初探[J].现代财经(11):54—58.

赵放,李季. 2010.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3):17—23.

DONGHUI L,FARIBORZ M,AH—BOON S. 2003. Th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Insurance Services[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72(2):269—287.

FARIBORZ M,DONGHUI L,AH—BOON S. 2005. Intra— industry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4(7):1090—1107.

FRANCOIS J F. 1993. Explaining The Pattern of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3(7):23—31.

LEE H,LLOYD P. 2002. Intra—Industry Trade in Services[M]. London Macmillan:Frontiers of Research in Intra—Industry Trade:159—179.

KIERZKOWSKI H. 1986. Intra—Industry Trade in Transportation Services[M]//Intra—Industry Trade:Theory, Evidence and Extensions. 92—100.

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城;商业布局;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170-05

根据《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报告,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到11 347元,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

在大学生强大的消费能力驱动下,各路商家长驱直入,大学城商圈涌现。与大学生强大购买力不相称的是,目前蚌埠大学城高校周边的商铺大多数还是处在分散运营、各自为阵的初始形态,对于商业的布局、人流的聚集以及规模商圈的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进行研究,研讨其商业类型、商业形态、发展优势劣势等,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蚌埠大学城商业经济的发展。

一、蚌埠大学城概况

(一)蚌埠大学城建设

蚌埠大学城位于蚌埠市东郊龙湖东岸即蚌埠市龙子湖区,全境位于龙子湖国家4A级风景区东岸,北依高速铁路蚌埠南站。大学城共占地10 000亩,共投资2 000亿,建筑面积670万平方米。目前大学城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有4所大学进驻,分别为: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电子信息学院、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学院。自2002年建设至今,蚌埠大学城已初具规模,各类校舍、道路、供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已投入资金6.1亿元。

(二)大学城商业发展

随着商家涌现,大学城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服务街区即现在的龙湖春天商业街。龙湖春天商业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核心位置――被4所高校围绕,占地782亩,建筑面积达62万平米。龙湖春天商业街是蚌埠大学城唯一的商业区,距离每1所城内高校的步行距离都在15分钟左右,购物便利。其市场以个体经营为主,以零售方式出售商品,经营时间相对集中。但由于现有市场的不成熟,商业等级较低,服务设备不完善,使得龙湖春天商业街的发展受到压抑,这也说明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还没被合理开发利用,蕴藏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现状

(一)蚌埠大学城商业类型

本文对蚌埠龙湖春天商业街商业类型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把商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娱乐业划分到服务业之中,得到统计结果(见下页图)

本文对龙湖春天商业街的商业类型进行了分析:(1)三大行业中,餐饮业占比遥遥领先,高达54%;(2)在服务业当中,美容、美发店占比都是最高的;(3)商业空间主要用于餐饮行业,商业服务主要满足于物质层次上,在精神服务上的投入较少,也即是精神层次上的消费较少,商业服务结构偏低,商业类型很少。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

各校内部的商业布局规模普遍较小,经营内容以小型超市、报亭、理发店、打印店、书店、照相馆、干洗店、水果店、快递收发处等服务为主,经营状况相对良好,消费群体相对稳定。校内商业布局主要利用学生宿舍、食堂、活动中心等建筑布局的架空层或内部部分地域,布置商业店铺和服务类摊点。这种布置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建筑布局利用率,其大部分布置在宿舍下面或内部,使得学生接受服务十分方便;其不足之处在于布局狭小,布置局促,经营环境氛围欠佳,难以形成较强的商业气息。

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主要为面式棋盘型组织形态和带状式商业组织形态两种。以龙湖春天商业街为例呈现出的这种“面”式商业空间布局不但服务于进入其区域的人员,还对区域外部一定范围的人群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可以满足相同空间区位中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或满足不同空间区位中群体的相同消费需求。带状式的的校园商业空间是由多个商业单体组成,并主要沿街道方向顺序展开,且服务于进入其内部的人群,也对其展开方向临近区域的群体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三、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SWOT分析

SWOT是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这四个英文字母组成,意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发展优势

1.潜在消费者不断增加。蚌埠大学城的师生数量逐年增长,远期来看,蚌埠机电技师学院、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等也将陆续驻进,完全建成后,大学城学生规模将超过10万人。潜在消费者的不断增加,消费群体的相对稳定,加之大学生的消费面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等,将在长期里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周边的商品房不断增加。随着蚌埠大学城历年来的建设,其周边土地也陆续吸引着房地产开发商。商品房的增多,无疑会带来一定数量的常住居民,而常住居民的加入,不仅给大学城商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增加消费服务类型的需求也会增加。

3.旅游业的发展。大学城附近的龙子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其面积约为杭州西湖的3倍,据此,市政府可以参考西湖景区的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建立环湖商业圈。

(二)发展劣势

1.目前的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发展缓慢,发展不成熟,尚未形成规模的商业空间。龙湖春天商业街虽然是作为蚌埠大学城唯一的商业中心的地位存在,但其规模小、经营范围狭窄、布局相对杂乱、功能不够健全,还存在不少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隐患。

2.自发形成的商业布局有待规范治理和改进。由于缺乏合理的功能分区、管理较疏松等,导致流动性商业摊点较多,占道经营严重,经营相对混乱,街道卫生状况欠佳,特别是饮食摊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3.楼盘面积在扩大,给商业圈的合理布局增加了难度。房地产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型商业中心的形成,包括龙湖春天商业街那仅有的土壤也被用来建造住宅楼盘,规划的不合理使得土地在商业活动方面利用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使商业空间的布局较为分散。

(三)发展机会

1.消费群体规模的扩大。随着高校历年的招生人数扩增,蚌埠大学城的消费者数量稳中有升。日后其他院校进驻和非流动居民的增加也会给大学城商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

2.主要消费对象的消费能力提升。《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显示,较以往相比,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在逐年提升。在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的情形下,蚌埠大学城商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3.大学城外的商业配套吸引力较差。蚌埠市区现有的商业网点存在着远、贵、少的弊端,例如从大学城坐公交到商贸区大概要40分钟。市内百货大楼那一片局域设施相对旧、脏,不但商场内商品价格相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是昂贵的,而且其商品很多都是适合社会白领群体穿着,故不会使大量消费者流失至市区。

(四)发展威胁

1.消费圈内人流量较小,人气聚集度不够。蚌埠大学城位于郊区,人流量小,商业发展不够完善,消费规模偏小和商业区的分流影响了大学城商圈内人气的聚集。

2.消费格局不完善,消费档次偏低。蚌埠大学城内消费结构以餐饮行业为主,而服务业和零售业则很少,且大多数规模较小。

3.经营环境相对较差,管理难度比较大。龙湖春天商业街内店铺分布随意性强,各种类型的经营商家交错分布,没有形成合理的消费格局。

四、优化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一)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的定位

1.以中偏低档商品和中偏高档服务为主的大型城郊购物中心为发展目标;消费目标主要是大学城的师生,其次是周边常住居民,最后是大学城外消费者;以综合性超市、专卖店、娱乐休闲、辅导机构和等级良好的餐饮为发展方向。

2.将龙湖春天商业街内的餐饮业、服务业和零售业有序地分开,有层次地布局,同行业的商铺设置在一起,并规范好对各所高校外部的摊贩的管理,总体上改善卫生街道状况。

3.打破原有的商业中心建筑结构,建造商业大楼,使不同的商品服务在不同的楼层进行,这样既可以减少商业空白点,还可以规避目前城内商业面积的限制,有效地利用商业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4.减少商品房地产在大学城内的投资建设,在周边的建设最好有一定的距离,保证日后大学城建设用地的扩展。

5.重视商品服务的均衡发展,加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比重,加快大学城商业发展升级的步伐。

6.加强饮食、道路卫生和安全的监督管理。高校门口前的小食街由于沿着马路摆设,过往车辆的烟尘尾气毫无遮拦地粉刷着道路两旁的饮食摊。不仅如此,每到学生下课后晚餐宵夜时间,人流增多,道路经常出现拥挤,车辆行驶不便,加之路灯的惨淡,行人的安全令人担忧。

7.商圈布局的构想。由于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尚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故可以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综合分析:首先,将龙湖春天商业街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商业用地面积;其次,在龙子湖公园东处侧建立延湖商业带;最后,在高铁站一带建立一处商业群,扩大大学城商业空间。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类型优化

1.增设业种、提升商品服务水平。实地调查发现,蚌埠大学城商业服务种类不齐全,比如书店规模偏小,书籍种类不齐全和服饰销售少,衣服质量偏低以及娱乐场所少,娱乐环境差等。蚌埠大学城商业应该从提供吃、穿、用为主的消费服务扩大到住宿、健身、文化、医疗等方面,保证消费者追求消费个性化,满足对休闲娱乐、文化、健康等消费的需求。

2.改变消费格局。蚌埠大学城各高校学生的主要消费支出为饮食消费占60%以上,服饰以及日常用品的消费占总支出的 28%左右。所以蚌埠大学城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应以服务业和零售业为主,把发展重点放在文化、娱乐等商业服务方面,但也应该保持对餐饮业的规模,并在原有餐饮规模上适当升级,进行有机的更新换旧。

(三)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优化

1.商业空间层级化。根据下页表可知,目前蚌埠大学城的层级有区域级和校园级两种。再根据蚌埠市与蚌埠大学城的情况,本文认为,优化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层级结构,总体布局可以采取“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的结构,分为“城级―区域―校区”三级空间布局模式:大学城级――主要建筑群为大学校园、商业购物中心。根据层级特点,可以利用龙子湖风景区和高铁南站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和环湖商业街以及在高铁站附近区位建立商业群落和房地产。蚌埠大学城目前还没有这一层级商业空间。区域级――与大学城级商业区比较,区域级商业区商业设施的经营和服务则显得内容较为单一,其主要满足区域内几所学校的师生日常所需。该层级的商业空间主要表现在被各所大学包围着的龙湖春天商业街,而这也是蚌埠大学城目前所有的一种商业形态。校区级――该层级的商业空间位于各个校区的教学区或者生活区内,也几乎是所有大学校园里都有的商业活动。这种的划分不但便于管理,还提高了大学城商业空间的使用效率与服务覆盖率,有利于大学城商业活动的管理和发展。

2.从纯物质消费空间到物质升级为文化消费复合空间。首先,大学城是文化教育的聚集地,其商业空间更应重视文化特色的塑造。蚌埠大学城商圈在满足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外,还应考虑到更高层次的交往需求,例如增设文娱类、体育类、培训类的商业场所。其次,大学城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年轻化的、高素质的人口结构区域,为了改变蚌埠大学城行业构成以餐饮业绝对占优这种商业形态,建议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增设其他行业的服务,扩大服务业和零售业。完善大学城级商业中心功能,增设区域级商业空间设施和有组织有管理地设置临时性商业设施。

参考文献:

[1] 张战锋.广州大学城商业空间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许振波,刘菊.高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蚌埠大学城为例[J].经济学报,2011,(1):85-89.

[3] 郭飞宇,储胜来,蒋阿慧.论蚌埠大学城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思路[J].中国市场,2011,(10):92-93.

[4] 朱佳佳.闽侯大学城商业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与对策[J].地理学报,2009,(4):72-74.

[5] 陈丽敏.新兴大学城商业空间规划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张蕾.岳麓山大学城校园商业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 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 谢超.大学新校区商业服务空间体系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 范宇航,黄蕊.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商业空间布局调查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8):221-222.

[10] 赵阳.大学城空间布局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以呼兰大学城为例[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1] 于晨晨.广州大学城(建成区)商业空间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2] 任云英,牛月,梁卉.散落的拼图:城郊大学城商业空间调查与反思[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2014.

[13] 郭立尧,徐晓静.关于松江大学城商业空间的研究[J].科技咨询,2012,(35):228-229.

[14] 罗念安.高校校园商业空间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Bengbu City Commercial Space Layout Optimization Research

ZHOU Yan-feng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Institute of 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制约因素;对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2-0090-06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一)服务贸易总量增长,逆差扩大

1980年代以来,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不断扩大。1984-199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一直保持小额顺差,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然后进入持续逆差状态,并且从2002年开始逆差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1]表1是1997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和贸易差额的总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1997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 216.5亿美元,11年间扩大了4.96倍,占世界服务出口比重由1997年的1.9%上升到2007年的3.7%;服务进口额由1997年的277.3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 292.6亿美元,11年间扩大了4.66倍,占世界服务进口比重由1997年的2.1%上升到2007年的4.2%;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522.3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 509.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7.4%,占世界服务进出口的比重由1997年的2.0%上升到2007年的4.0%。

与此同时,中国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连续10多年的贸易逆差,特别是入世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扩大。图1描述了2001-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额变动情况,图1显示,2004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最高值95.5亿美元,2004年以后服务贸易逆差呈小幅缩小之势。但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115.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51.9%,是自1997年以来逆差最大的一年。

(二)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

在服务贸易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失衡表现突出。具体表现在:

1. 服务出口主要依赖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资源、劳动密集型服务,而新兴的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出口比例很小(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资源、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部门,除个别年份外,三大传统服务部门出口总和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在80%以上。其中旅游业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最大的部门,尤其在1998-2002年,它们的出口占比都在50%以上,2003年以后比重有所降低,2007年是旅游服务出口最低的一年,仅30.6%,但仍居出口第一位;其他商业服务在2005年以前,其出口占比一直居第二位,2006年开始退居第三位;运输业的比重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2006年之后超过其他商业服务而位居第二。相反地,代表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出口所占份额很小。咨询服务业从2001年开始发展比较迅速,同期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缓慢增长,除此之外,金融、保险、通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电影、音像等行业变化趋势不明显,五项仅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以内。

2. 传统服务进口变化不大,新兴服务进口增长迅速(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到,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最大的三个部门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大部门的进口总和在1997-2000年,都占到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80%以上,2001-2007年,其占比逐步下降,但还在70%以上;其中运输业的进口比重比较稳定,大多数年份维持在30%以上,从2003年开始超过旅游业占据进口的第一位;旅游业的进口占比先升后降,2001年开始逐步走低,位居第二;其他商业服务呈现先平缓上升再急剧下降又平缓发展的特征,2007年其占比上升明显,但一直排在第三位。而新兴服务贸易进口逐年增加,特别是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咨询等部门的增长更加明显,所占份额分别由1997年的3.8%、2.0%和1.7%上升至2007年的8.3%、6.3%和8.4%,大大缩小了与其他商业服务的差距。

(三)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为了衡量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本文选用了1997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TC、RCA、CA和NRCA等四个指数进行考察。其基本含义是:

TC指数,即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是分析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常用的测度指标。

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例,来测定该国这一产品在国家出口格局中的地位和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以上两个指数的数值与行业相应的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见表4。

CA指数,即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是指用一国产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减去进口的比较优势而得到的该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数。

NRCA指数,即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与该国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重之差来表示。[2]

1997-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情况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的服务贸易总体比较优势指数(RCA)、竞争力指数(TC)都很低。RCA指数处于0.1~0.80,TC指数处于-0.4~0,按上述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划分标准,中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从CA、NRCA指数来判断,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所有指数在1997-2007年波动不大,部分指数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TC指数由1999年的-0.09上升到2007年的-0.03,NRCA指数由1997年的-0.04上升2007年的-0.02,而RCA指数则有微小的下降。

二、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比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较快,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不断增加,但总的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不高、领域不广。这是因为,中国长期把服务行业视为制造业的附属品,不注重生产业的发展。虽然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但经常把为跨国公司服务的生产环节拒之门外。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也要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远低于制造业。图2是1986-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变化情况。

由图2可知,目前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度约为6%~7%,已经超过我们加入WTO时的承诺,但远低于西方国家近几年10%的服务贸易开放度。早在1999年,英国、韩国、意大利、法国的开放度就分别达到12.0%、11.9%、11.3%和10.6%。当前,中国仍有许多行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开放程度低,如电信、民航及铁路部门仍处于垄断之中。由于垄断经营,导致服务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低下,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阻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3]事实上,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升有赖于服务贸易的大发展,关键在于吸纳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发展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提高中国的服务贸易产值。

(二)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中国管理和协调服务贸易的机构为商务部,主要负责服务贸易的战略和政策制定、国际多边谈判、服务业利用外资政策等事务。这种服务业管理体制与GATS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服务贸易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中央和地方有关服务贸易的政策和规章不统一;目前对服务贸易的管理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各有关职能部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4]此外,中国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所有这些都是阻碍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

长期以来,中国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立法严重滞后,尽管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律师法》、《民用航空法》、《海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由于服务业涉及面广,在许多领域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通讯等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即使已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有些条文抽象、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不同法规之间存在漏洞和矛盾,相互冲突,损害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5]有些法律法规与国际运作惯例及国内服务贸易的需要不相符,只是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各地的政策,立法层次低,难以规范国内市场。

(四)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虽然当前国际服务贸易表现为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总趋势,但为保护国内某些弱势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往往对本国服务市场开放施加诸多限制。今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在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对立将会加剧,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化趋势也会继续体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建筑、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这些服务部门都需要中、低技术劳动力作为中间投入,需要人员的流动。但目前发达国家在人员跨境流动的问题上限制较多,其对自然人提供服务方面在原则上不作承诺,而只是将与设立提供服务的商业机构联系在一起的少数高级管理或技术人员的流动作为例外情况规定在承诺表中,这使得自然人提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仅作为“商业存在”的补充,人员跨境流动也高度依赖于设立在外国的商业机构的需要。[4]此外一些诸如入境限制、资格认证、技术标准、外汇限制等服务贸易壁垒也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实质。如在工程建筑服务业上,一些发达国家不愿提供开业权。

(五)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当今世界,服务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新兴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的相对份额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专业扎实、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但由于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提供者只需具备一般的文化素质或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可以上岗;加之中国对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目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这种人才供给状况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我们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服务贸易重大意义的认识,转变观念,把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把服务业发展放到促进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当前,中国服务业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服务业引进外资的力度,参与服务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外国在服务业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快提升中国服务业水平。

2. 加强对GATS等规则的学习和研究,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同,其发展要求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特别是涉及培育和保护国内服务业等方面都应该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GATT、GATS、WTO有关条款的学习和研究,将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保护企业和个人在海内外的合法权益。要根据GATS的要求,逐步完善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

3. 推进财税优惠与产业倾斜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使中国的产业政策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除增加国家对服务业的投入外,还应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发展服务业,要打破某些服务部门的国家垄断和地区封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体系。当前应把以下领域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一是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商业、金融保险业、餐饮业、文化卫生业等;二是与技术进步相关的、代表服务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如专有技术服务业、咨询业、信息业、各类专业服务业等;三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如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教育和公共事业等。[4]

在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基础上,对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服务投资项目,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

(二)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当前可以从四方面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1)继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强化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强分类指导与企业监管,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基础上扩大服务贸易利用外资规模;吸引包括新建、并购风险投资在内的多种服务业跨国投资,扩大在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和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的规模,带动中国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2)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外资企业设计咨询、技术转让、教育培训、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3)提高已经建立的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的规模和水平;引导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向我国大规模转移服务外包业务;推动引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提高层次和水平,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拓展,充分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1)加快实施服务贸易“走出去”战略,推动以商业存在模式为主的服务贸易发展。[6]

(三)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推进服务业的改革,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具体包括:(1)要明确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中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其管理职能主要是制定进出口发展战略,负责服务贸易的统筹、规划、立法、政策协调和对外谈判工作,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各归口管理部门则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实施具体管理。在可能的情况下,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负责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立法、对外谈判和政策协调等事宜。[7](2)中央和地方应加强互动,各地方的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应与国家服务贸易的总体战略和整体规划保持统一,并与其他地方政策、规章相协调。(3)政府应避免采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服务贸易市场,而是在相关法规、政策引导下对服务业进行法制化管理;发挥行业协会、同业组织协调和监督服务贸易的职能,引导服务业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4)应根据不同地区服务业的特点和服务贸易的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服务贸易中的作用,建设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例如,上海、江苏、广东、北京等地的服务贸易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以在这些地区建立服务贸易示范区;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发展特色服务贸易,从而促进中国总体服务贸易有一个较大水平的提高。[8]

(四)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为保证服务贸易健康协调发展,中国应根据WTO、GATS的规定,建立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国际现行标准的法律法规。要加快以国际贸易法为母法的各部门法立法,形成完整的国际贸易法体系,与国际法律体系相衔接,充分体现保护本国企业和贸易行为的立法精神。一是修订完善已经颁布的法律,解决不同法律之间冲突或者疏漏,以及大部分法律有失严谨细密的问题,将行之有效的法律解释性条款补充到程序法和实体法之中;将按照职能部门设立或带有职能部门色彩的法律整合修订为统一规范的法律。二是清理取消不符合市场化发展原则的政府规章,将立法层次较低的政府规章和地方法规,依次上升到地方法规和国家法律。[9]三是对于一些服务行业存在的法律空白,我们要加强探索研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认真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

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贸易的阻滞作用日益明显,已经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针对中国服务贸易遭受贸易壁垒的现状,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充分利用GATS中的规定消除服务贸易壁垒。GATS为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自由化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GATS中的相关规定消减服务贸易壁垒。其次,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因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争端,避免争端的升级。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一种司法性和政治融的综合性争端解决机制,鼓励成员通过双边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争端解决方法。因此,我们在遇到因服务贸易壁垒引起的争端时,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合理解决争端。最后,加强遭受服务贸易壁垒相关救济的立法。在外国对中国服务贸易设置壁垒、实行歧视性待遇和不公正贸易时,我们能依靠法律手段争取自己利益,能按照法律规定及时采取相关保护手段。[10]

(六)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速企业自主创新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服务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差距。为加快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措施,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要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建立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建立服务贸易实习实训基地;对国内外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对独资或与高校、企业合作成立培训机构给予审批便利。教育、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应按照服务贸易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尽快设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和职称。[6]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现有高层次服务贸易人才的作用,避免由于外资服务企业的大批进入而造成国内人才的流失,为服务贸易积累和培养长期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加速服务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提高服务业研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竞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改进外汇与资本流动管理,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到境外投资。

参考文献:

[1]刘海云,余道先.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结构失衡[J].国际贸易,2008,(2):33-36.

[2]陈继勇,余道先.知识经济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9,(4):3-8.

[3]那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8,(7):25-27.

[4]徐倩.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0):25-26,40.

[5]周中林.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应对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80-83.

[6]陈文玲.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2008,(10):14-18.

[7]杨利娟.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69-171.

[8]武力超.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96-100.

[9]章志刚.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8-31.

[10]刘冰.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5-46.

The Current Situation, Constraint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Chen Songzhou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hantou Polytechnic, Shantou 515078, China)

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RCA指数;TC指数

一、研究目的

近年来,上海市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11年上海市服务业生产值为11142.86亿元,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58%。同年,上海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92.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3.5%,其中出口额为473.2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6.4%,进口额为819.6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8%。上海“十二五”规划已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指向了现代服务业,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服务业,“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期为8%左右,第三产业生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65%左右。并且上海“国际航运、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同样也表明了上海下一轮经济的增长将与服务贸易发展密切相关。从中均可以看出,上海对发展服务贸易的要求是迫切的。为此,对于上海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必要的。

二、上海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

(一)RCA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RCA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的是一国或地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占该国或地区全部商品或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占世界所有商品或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RCAij=

在上式中,RCAij表示i国或地区j种商品或服务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 i 国当期 j 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Xit表示 i 国在当期商品或服务出口总额,Xwj表示当期世界市场 j 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Xwt表示当期世界市场的全部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一般的,当RCAij>2.5,则表明该国的商品或服务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1.25≤RCAij

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06~2011年,从服务贸易总体上来看,上海的RCA指数大于0.8,2011年为1.19,说明上海服务贸易总体上体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从具体的服务部门来看,上海在运输、计算机、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方面,RCA指数均大于1.25,说明上海在这三个部门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旅游,建筑,保险方面,其RCA指数在逐年下降,说明上海在这三个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在逐年减弱,尤其是保险方面,2009年以后,其RCA指数下滑到0.5以下,由原来的很强的比较优势逐渐转变为比较弱势。而在通讯、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个人文化和娱乐方面,其RCA指数都位于0.5以下的水平,说明上海在这四个服务部门显示出比较弱势,尤其是在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文化娱乐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比较弱势。

通过比较2011年上海与香港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得知,从总体上看,上海和香港的RCA指数均大于1,说明二者服务贸易总体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从具体的服务部门来看,在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方面,上海和香港的RCA指数均大于1.25,说明二者在这两个部门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旅游,通讯,文化和娱乐方面,香港的RCA指数大于上海,说明在这三个部门,香港的比较优势略优于上海;而在保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方面,上海的比较优势略优于香港。在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上海的比较优势明显大于香港,而在金融方面,香港的比较优势明显大于上海。

(二)TC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Trade-special coefficient),指的是一国或地区贸易的净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商品或服务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商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处于竞争优势及其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表示:

TCij=

在上式中,TCij表示i国或地区j种商品或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表示i国j种商品或服务出口额,Mij表示i国j种商品或服务进口额。当TC>0时,表明该类商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当TC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06~2011年,上海服务贸易总体TC指数一直小于零,并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说明上海服务贸易总体的贸易竞争力较弱,表现出竞争弱势。从具体的服务贸易部门来看,上海在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文化和娱乐方面,TC指数长期为负值,说明上海在这四个部门表现出极大的竞争劣势。旅游TC指数2006年开始由正值转变为负值,并且成逐年下降趋势,说明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由竞争优势转变为竞争劣势。在通讯,金融,建筑,其他商业服务方面,其TC指数由原来的负值转变为正值,说明上海在这四个部门由竞争劣势逐渐转变为竞争优势;在其他商业服务中,包括咨询,广告宣传在2011年,其TC指数分别为0.48和0.43,说明上海在这两个行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其TC指数一直处在正值状态,说明上海在这一部门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比较2011年上海与香港服务贸易的TC指数得知,从总体上看,香港的TC指数为正值,而上海的指数为负值,说明上海服务贸易总体的竞争力明显弱于香港。从具体的服务部门来看,在运输,旅游,文化和娱乐这三个部门,上海的TC指数为负值,香港的为正值,说明香港在这三个部门的竞争力强于上海;而在通讯方面,上海的TC指数为正值,香港的为负值,说明上海在这一部门的竞争力强于香港。在建筑、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方面,上海、香港的TC指数均为正值,呈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中,在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上海竞争力强于香港,而在金融,其他商业服务方面,香港的竞争力强于上海。在保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这两个部门,二者的TC指数均为负值,呈现出竞争弱势。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文的分析表明上海市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薄弱,服务贸易能级较低,服务贸易部门结构有待优化。通过对比分析表明,香港的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明显优于上海,从具体的服务贸易部门来看,香港在运输、旅游、金融方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在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方面,上海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上海定位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经济中心的城市,但其在运输、旅游、金融服务贸易方面与香港差距较大。为此,上海可以借鉴香港服务贸易发展的经验,加强两地之间的合作,从而提升上海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一)优化沪港两地合作的政策环境

一要深化两地服务业市场开放,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扩大上海对香港服务企业的市场开放程度,降低其市场准入门槛,这样可以给上海引入新生的竞争力量,同时香港先进的服务企业产生溢出效应,同时带来学习效应,从而提高上海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二要促进两地服务业投资便利化。两地政府在服务业投资审批环节上,争取审批权限下放、减少环节、简化手续,降低目前已开放的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与执行标准,消除服务贸易壁垒,使两地服务企业能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发展。

(二)加强两地服务行业领域的合作

上文的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在运输、旅游、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很强,明显优于上海,上海可以借鉴香港的发展经验,加强两地服务部门的合作,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第一,加快运输方面的合作。香港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其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位于世界前茅。香港在航运方面的主要优势包括完善的司法制度、良好的经营环境及发展成熟的航运服务业群等等。当前业界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期望,不仅仅是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承载容量,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航运服务。上海要建成一个优良的国际航运中心,需要向香港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专业的航运人才培养。两地可以建立友好的投资合作关系。

第二,寻求旅游方面的合作。香港是一个发展相当成熟的旅游胜地。每年内地赴港旅游的人数数以万计。无论是在城市基础建设、旅游景点等等硬件设施上,还是在酒店管理、餐饮服务、购物娱乐等等软件设施上,都达到了国际水平。上海可以学习香港旅游业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特点,促进上海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第三,加强金融方面的合作。降低香港银行的准入门槛降,为香港中小型银行进入上海提供便利。吸引香港中小银行进入上海,可进一步激活上海金融业的竞争态势,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业的整体效率。同时上海和香港的金融业可形成错位竞争,上海是交通枢纽和货运大港,具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可重点发展偏重于支撑制造业、贸易等实体经济领域的金融服务;香港则可以发展偏重于金融本身的衍生服务。

(三)加强两地人才培养的合作

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高端的专业服务人才。上海可以建立相应的香港人才引进制度,从香港引入高端的服务业符合型人才,加强两地的服务人才交流;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培育高素质服务贸易人才,两地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培育市场稀缺的服务贸易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国君,刘建江.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07).

[2]李宇宏,张显东.上海浦东新区服务贸易发展及创新突破实践[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

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在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增强的大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不论从总量和结构方面都居于弱势地位,本文在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2、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3、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1、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业也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二是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础。

2、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世界服务贸易将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3、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离岸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规模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7亿美元,24年间增幅超过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3.6%。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的第8位。从服务贸易增长率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24%,远高于美国的10%,英国的11%,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所占GDP的比重相当低。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国2006年仅为39%。

2、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门。旅游服务出口比重一直居于首位。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从1997-2005年一直占服务出口比重的第二位,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的31.3%下降到2006年的21.5%,2006年位居第三位。运输服务2006年比重达23%,跃居第二位。此外,咨询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占比达8.6%。其他服务部门出口比重较低。

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分析。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三大主要部门,其中运输服务进口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2003年跃居第一位,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一大部门,2006年占比达34.3%。旅游服务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自1997年29.3%升至2000年36.6%的高位,又降至2006年的24.2%,为第二大服务进口部门。其他商业服务所占比重在10.7%—21.3%之间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它们所占比重分别达8.8%、8.4%、6.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中国服务贸易都以传统的旅游、运输等行业作为支撑,其主要属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服务如航空、通讯、建筑以及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贡献微弱,中国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的落后方式增长。第二,中国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部门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逆差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随着货物贸易的迅猛发展,运输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运输部门尤其是航空运输在质量和价格方面与欧美一些大运输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第三,现代服务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应对国际服务业对中国服务业冲击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培育生产者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企业在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3、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开放服务市场,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为跨国企业来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条件。二是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进行外包企业认定,仿照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政策,为外包企业提供低息信贷,减免企业开展离岸外包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对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第7篇

一、职业分类标准的演变

我国现行的职业分类标准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确立了同工人等级制度紧密结合的“八级制”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之后,分别于1963年和1979年进行了修订。经过两次修订,我国形成了一个涵盖近万个工种的工人技术登记标准体系,成为工人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和确定工人工资待遇的重要依据。但由于没有进行行业间的综合平衡,因此普遍存在着工种划分过细、工种重复交叉严重、等级线随意拔高等问题。

为了适应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于1982年3月公布了《职业分类标准》。这个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

1986年,为适应全国人口普查的需要,原国家标准局、国家统计局首次颁布了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T6565-1986)。这个标准中的大类与1982年的一致。

1992年,原劳动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这个目录将当时我国近万个工种归并为分属46个大类的4700多个工种,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工人从事的工作种类,初步建立起行业齐全、层次分明、内容比较完整、结构比较合理的工种分类体系及标准体系。

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确定了职业分类的法律地位,为国家对职业进行分类与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法律规定,使职业分类管理向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99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T6565-1999)。1999年版的《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将全国职业分类划分为大类8个,中类65个,小类410个。

21世纪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职业层出不穷,原来的职业分类已经不能反映职业的这些变化。2009年《职业分类与代码》(GB/T6565-2009)正式,第六次人口普查所用的职业分类标准就是根据这一版本进行统计汇总的。

二、涉农职业所占比重持续走低

根据我国职业分类标准的变化,将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职业结构数据进行汇总,以此可以分析我国从业人员在过去30年间职业结构的变化。

过去30年我国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一直呈现下降态势,28年的时间比重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十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下降的速度愈加迅速,以平均近1.2个百分点的速度在下降。

非农职业中,商业、服务业人员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在各阶段明显上升,变动速度居于前列,尤其是商业服务业人员,1982年所占比重为4.01%,2010年所占比重已经上升到了16.17%,增长了12个百分点,是原来比重的4倍;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所占比重的变动轨迹也类似,从1982年的1.3%增加到2010年的4.32%。

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变化幅度不大,但大体呈现波动性递增趋势,专业技术人员1982年所占比重为5.07%,到2010年增加到6.84%,而单位负责人1982年所占比重为1.56%,到2010年增加到1.77%,其中199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其比重曾达到2.01%。

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有关人员所占比重在过去30年中出现了较大的、先降低后增高的波动状态,1982年所占比重近16%,到1990和1995年分别下降到15.16%和14.42%,之后2005年又上升到17.79%,2010年比重增加到22.49%。

从数量上看,新的就业模式中可能居于主导地位的职业是生产、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而从增长速度上看,商业、服务业人员具有不可低估的优势;但目前我国职业就业结构仍然以农业就业为主,农业职业者基数相当庞大,每年又从中转出大量剩余劳动力,作为第二产业主要职业类别的生产、运输工人和有关职业岗位比重并没有较大提高,因而真正向产业工人转移的、具有较高劳动素质的农业职业者比重相当有限。目前吸收农业职业转移人员的许多岗位来自素质要求不高的商业、服务职业,对提升职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变动比较缓慢。

三、性别·职业结构变动分析

性别构成反映了男女在各职业就业的平等状况。总体来看,男女从业人员的性别结构仍有一定的差距,且性别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1982、1990、2000年从业人员中男性比重均高于女性,但是男女比重差距有所减少,差距由1982年的129:100减少到2000年的121:100,到2010年反弹到124:100。职业性别差异现象明显有改善,但是男性从业人员在一些职业中仍占有较大比重。过去30年间,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男女性别比大体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从业人员中男性比重大体呈下降趋势,女性比重上升;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中的男性比重则呈现上升趋势。虽然有如此变动趋势,男性从业人员在一些职业中仍占主要比重。这一类职业包括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等。此外,农业人员等职业中男女比重差距不断缩小,2010年的男女性别比为103:100,相差不大。商业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女性比重则超过了男性。

从分职业大类看,单位负责人中的男性比例远远超过女性比例,但是差距缩小。1982年男女性别比为863:100,男性远远超过女性,2000年为497:100,到2010年这一比例降低到298:100,男性仍旧远远超过女性,但是差距相比30年前已经有所缩小,这说明有更多的女性从事这类职业。

专业技术人员的男女性别比在1982~2010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女性比重从低于男性变为高于男性。1982年,专业技术人员的男女性别比为161:100,到2000年已经颠覆为93:100,到2010年仍旧处于96:100的水平,女性从业人员多于男性。

与单位负责人男女性别比的演变路径相似,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比例,且男女性别比逐渐缩小,从1982年的309:100下降到2010年的203:100。商业服务业人员的男女比例接近一致,1982年男女性别比为113:100,2010年,已经降低到93:100,女性从业者数量超过了男性。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男女性别比在过去近30年中的变动较小,但是能够看出其缓慢的变动规律,即男性从业者逐渐从这一职业中退出,男女性别比从1982年的114:100,下降到2005年的101:100,虽然2010年增加到103:100,但是相比于1982年的男女差距,仍能够看出男性劳动力在这一职业中的递减,这与我国近30年来大量的男性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非农职业有关。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是过去30年中男性从业人员一直不断增加,男女性别比不断增大的职业,男性劳动者在这一职业中的比重日渐增大,1982年的男女性别比为182:100,到2010年已经线性增加到了216:100。

四、年龄·职业结构变动分析

各职业从业人员的年龄构成反映了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状况。1990~2010年间,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组别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变化。

1990~2010年间,单位负责人中35~54岁年龄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20~39岁年龄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40~49岁年龄组大体维持在35%左右,而50岁及以上年龄组从业比重呈递减趋势。负责人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与三个因素有关系。第一,我国推行的干部年轻化政策使得负责人的年龄出现下降趋势;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负责人的年龄下降也推进了这一职业的年轻化;第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创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到这一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私营企业主,拉低了单位负责人的平均年龄。

技术人员中,20~49岁年龄组从业比重较大,所占比重超过了80%。从各年龄组别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20~2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呈降低趋势,1990年,20~29岁年龄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最高,为35.7%,到2010年已经降低到28.5%,与此同时,30~39岁、40~49岁年龄组所占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两个年龄组所占比重之和,从1990年的49.1%上升到2010年的59%。而50~59岁年龄组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在过去20年间一直在10%左右波动。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中,20~49岁年龄组从业比重较大,所占比重超过了80%。从各年龄组别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较为稳定,过去20年间一直维持在30%左右,而16~19岁和20~29岁年龄组所占的比重呈递减趋势。

商业服务业人员中,20~29岁和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最高,在过去20年间两个年龄组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重呈反向变化,20~2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同时,16~1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比重则一直呈上升趋势。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年龄结构变化较大。1990年从业比重最大的年龄组是20~2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为32.2%,到2010年已经变为40~4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为26.6%。在过去20年中,总体来说16~29岁年龄组的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非农职业,只是在2005~2010年间,20~2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即大批的农民工开始从非农职业中重新返回农村。30~39岁年龄组的比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而4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年龄组是20~29岁和30~39岁,这两个年龄组在过去20年间的比重变化呈反向趋势,20~29岁年龄组比重从1990年最高的41.4%下降到2005年的25.7%,2010年上升到28%,而30~39岁年龄组的比重从1990年的29.5%增加到2005年的34.9%,再降低到2010年的29.2%。16~19岁年龄组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少。

通过有关公式计算,我国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从1990年的33.6岁增加到了2010年的39.8岁,各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单位负责人的平均年龄较高,但是呈现逐步降低趋势,从1990年的43.1岁降低到2010年的40.4岁,而其他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都在上升,这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直接相关,其中平均年龄增速最快的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从1990年的33.7岁增加到2010年的43.5岁。

五、受教育程度·职业结构演变

过去20年,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国民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如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等,因此各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由于不同的职业类别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同,因此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变化,在过去的20多年间也呈现不同变化。

1982年,单位负责人的受教育程度还是以初中和小学为主,两者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2.8%和27%,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两种单位负责人的比重越来越低,到2010年,初中受教育水平的所占比重不到30%,小学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5%。与此同时,大专及以上的单位负责人比重呈线性上升趋势,1982年所占比重为6.42%,到2010年已经上升到39.2%,是原来的6倍有余,而且到2010年,受过本科教育的单位负责人达到了16.25%,即使是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单位负责人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达到2%)。

专业技术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也呈不断提高的趋势。1982年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以高中毕业生为主,所占比重为44.45%,到2010年专业技术人员则主要以大专及以上毕业生为主,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60%。从1982到2010年,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受教育阶段的从业者比重日趋减少,而大专、本科以及研究生的比重日渐增大,到2010年,本科阶段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26.63%。

办事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变化特征与上述两个职业相类似。1982年办事人员还是以初中、高中毕业生为主,到2010年,大专及以上的办事人员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47.55%,即使是本科生,其比重也接近20%。与此同时,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办事人员所占比重逐步降低。

与上述三个职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变化不同,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仍旧以初中为主,而且初中毕业生在商业服务业人员中的比重日渐增大,从1982年的36.15%增加到2010年的51.66%,超过了一半。同时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到2010年大专及以上的商业服务业人员已经占到了10%的比重。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者的比重是逐步降低的。

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在1982年主要以文盲半文盲和小学为主,到2010年受过初中教育阶段的从业人员比重已经从1982年的22%增加到50.47%,小学阶段的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作人员比重经历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到2010年维持在与1982年相当的水平(37%),文盲半文盲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6.28%。

与商业服务业人员相类似,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在过去20多年间,一直是以初中生为主,而且初中受教育者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82年的40.29%上升到2010年的61.25%,而小学阶段受教育所占比重则逐步从1982年的32.16%降低到2010年的15.3%,同时,高中级以上的受教育者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2010年高中毕业生比重达到17.63%,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者的比重也接近5%(为4.98%)。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商业服务业管理范文第8篇

主题:商业创新增强消费拉动力

积极探索新的消费载体拓展新的商业发展空间

日本零售业态竞争中的创新与探索

快乐营销:点燃新的消费激情

上海境外游客购物退税方案的构想

区域经济中商业街的定位和错位——巴黎案例

淮海路传统商业街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思考

美丽的拉菲

社会媒体兴起催生大行业

地理信息系统助你规划战略

消费习惯改变供应链运输终端压力增大

妈妈首选“辣妈”店

一座利用旧建筑改建的现代化市场——西雅图梅尔罗斯市场

欧洲奥特莱斯会议掠影

大型零售商的“城市化”

宜家中国商场:来者即是客,不买也欢迎

沃尔玛推行“联合采购”——联手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

跟上年轻的脚步“李宁”重领中国体育用品市场

“双名”互动打造“良源”金字招牌

免费——商业的未来

从美国的中餐馆谈起

2011年美国消费者行为九大趋势

2011年美国零售业十大趋势

2010年美国最佳小企业

品牌折扣店面临的窘境

过山车后,前途坎坷依旧——2010年英国最受欢迎公司排名

奢侈品零售商目光瞄准儿童市场

超越饮料行业——中国首富宗庆后目光投向购物中心开发

环球商海纵横(36)

上海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十二五”期间上海商业的发展要点

正视上海商业发展的成绩、问题和新机遇

从传统餐饮业到现代餐饮业的飞跃——上海餐饮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的思考

科学规划整合开发学习创新——访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石光华

10位零售业首席执行官眼中的2010

跟进沃尔玛?——塔吉特的营销新方向

非常新加坡

信息技术开创现代商业模式

零售业信息技术的四大创新

“在线设计运送路线”——自动供应链解决方案

与时俱进的都市特色商业街——日本秋叶原电器街

世界最美的商业街——巴黎香榭丽合大道

别样的精彩纷呈——纽约布鲁克林区的特色商业

细分需求特色经营为购物中心二次发展助跑

上海周浦万达广场——外环线旁最大的多功能购物中心

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差异化、精细化的孜孜追求

商业服务模式转型的思考

信用卡、退休金和全民保险

美国零售行业消费者服务调查:服务欠佳

沃尔玛超级购物广场里的商店

2010年美国最有价值的零售品牌

2009年美国最大的77家商业服务业企业

2009年美国500强出炉沃乐玛重夺冠

品牌折扣中心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