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龄人口;家政服务;问题探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数据和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显示,2014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高出2013年0.6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可以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而随着老年人口增速加快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大幅增加。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而未来这一比例预计将突破70%。目前,面对如此大的养老家政服务需求,专业而系统的养老家政服务供给却显得严重不足,笔者据此对我国养老家政服务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促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提供有益参考。

一、家政服务需求拓展加速,家政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1.家政服务需求旺盛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且这一数字仍在急剧增加,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具备了相应的消费支付能力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由简单地关注衣、食、住、行,转向给予更多关注在身体健康、生存质量等领域,使家庭服务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由此,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准和护理知识的家政服务人员,需要正规、专业的家政服务机构,需要养老产业的大力发展,给予老人家庭提供优质、专业的家政服务,可以说人口老龄化给家政服务行业提供了极大的拓展空间。

2.家政服务供给匮乏

对于急速增加的养老家政服务需求,家政服务供给却显得严重不足。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一线城市普遍的家政从业人员供需缺口均在10万至20万人之间,春节前后一个月更是会遭遇30%至50%的从业人员缺口,其中典型需求集中在住家保姆和老人护理,尤其是居家养老缺口高达70%至80%。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欠缺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巨大落差,主要是由养老家政服务需求拓展加速、家政从业人员职业认可度低、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缓慢造成的,同时跟当前家政行业工资普遍较低、工作自由受限制、工作时间弹性大等不无关系,这些原因都使得家政服务行业的队伍一直无法得到大幅扩充,造成家政从业人员缺口巨大。

此外,老年人对服务的需要与服务的提供不匹配,不能因人而提供服务也是造成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缺口巨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满足老年人具体需求方面,有的老年人注重沟通、交流,而有的老年人则需要较好的日常护理服务,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其自身情况有很强的相关性。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性别方面,男性老人较看重于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文体娱乐。在选择需要“家庭护理”中,男性比例是 41.6%,而女性比例是 38.6%,男性比女性高出 3%。在选择需要“文体娱乐”中,男性比例是 51.3% ,而女性比例是 47.8%,前者比后者高约 4个百分点。女性老人则更需要“家政服务”和“老年教育”。在选择需要“老年教育”中,女性比例是 34.9% ,而男性比例是 30.8%,两者相差 4.1%。目前我国所提供的养老家政服务项目可谓不具有特殊性,服务种类、服务项目比较单一,且并未综合考虑老年人的个性需求及其自身实际情况如收入、职业、性别等对需求的影响。如此停留在单一同质重复家政服务竞争之中,势必会造成需求与供给不相适应,造成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供给不足的现象。

二、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缓慢,职业化、规范化严重滞后

1.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缓慢

国家八部委2015年初下文要开展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建设,指出推动以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病患陪护服务为重点的家庭服务行业规范化、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化,是保障家庭服务供给、提高家庭服务质量、促进家庭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国老年家政服务行业目前还处于一个缺乏知名度和关注度的地位,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在市场管理上,就出现了种种不良状况,老年家政服务员、雇主、家政公司三方的权益难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和维护。行业标准没有建立健全,正处于摸索状态,各项指标都亟待规范。目前,老年家政服务市场既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市场价格标准。大部分老年家政服务机构是零散和不规范的,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后续服务。在从业人员质量和保证家庭安全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对老年家政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家政服务职业认可度不高

家政服务的需求巨大,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可度却不高。家庭对家政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预示该行业将具有较好发展前景,但是相关调研数据却显示大多数家庭对家政服务职业认可度低,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这一职业,能够接受子女从事家政服务职业的家庭寥寥可数。这主要是基于传统社会的观点,以家庭保姆、搬运、清洁为主的家政服务被社会认为是较为低级的工作,在该行业中缺少高学历且高技能的人员引领行业的发展,让该职业缺少职业吸引力。另外,据笔者了解,我国开办家政专业的高校也仅有几所,且发展较为缓慢,为培养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与社会发展亦不相适应。由此,不难看出尽管行业亟待发展,但是人才的缺乏势必会影响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社会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3.家政服务专业性不强

由于养老家政需求各异,对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养老家政服务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康复、保健、营养、心理、生活看护等方面要求的提高,这些专业性的要求需要家政服务人员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实现。但相关研究表明,专业化程度高的家政服务项目需求满足度很低,一方面是家庭对于家庭健康、家庭管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自然对专业化程度高的家政服务期待值有所提高,而目前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效果显然和家庭的期待值还是有明显差距;另一方面,家政服务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家政行业规范化还有欠缺,难以形成如此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

三、家政企业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不明显

1.家政服务企业自身发展受限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人们法制观念的愈发增强,消费者对于家政公司的资质与正规与否更加看重,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家政公司多为中介公司,并不规范,这也大大制约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大批家政公司随之成立,但在服务质量、服务收费、人员培训、等级评定等标准缺失的情况下难以评定等级,家政公司服务质量可谓良莠不齐、服务定价方面也各自为政,由此造成了诸多矛盾,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据相关调查发现,目前家政服务企业注册门槛很低,很容易就可以注册一家家政公司,有的家政公司甚至不需要任何正规的办公场所,只要开通一个电话以后,招保姆上门,给雇主推荐保姆出去,两头收取介绍费,市场处于无序化状态。由此可知,家政服务行业市场准入条件较低,大多数服务机构规模小,资金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家政服务机构负责人往往缺乏长期品牌发展的战略意识,诚信等问题成为品牌效应形成的桎梏;大多家政企业与家政服务人员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雇佣关系不稳定,家政服务者劳动时间弹性大,工资制定缺乏统一标准,难以规范家政服务人员队伍。家政行业普遍“非正规性”,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小的现状,使得正规家政服务在国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力。

2.家政企业电子商务化普及度不高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为家政服务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平台。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十佳家政企业”之一的安子新家政19周年庆典,智慧家庭生活的倡导者安子大力推荐了安子家庭商城电商平台,这是一个从家庭的需求出发,打造网上超级智慧家庭Mall,让人人都享受新生活的平台。“网上家政”也可以更直观地使消费者了解家政公司、家政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如,各公司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服务员的详细资料等方面,实现交易的双向选择;从业者也可以随时查看雇主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庭进行服务。我国唯一上市的家政企业木兰花家政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武汉市各区居家养老“一键通”信息平台的家政服务供应商,其还准备投资建设覆盖服务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业务承揽、业务监督、售后反馈等业务环节与信息化产品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升家政服务的质量。据调查,目前家政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行业内比较有名的公司在推行,大部分公司还仅仅限于宣传,并未有互动。

四、家政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1.家政从业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国家八部委提出要强化家庭服务业专门人才培养,推动支持有条件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开设家政学等社会急需的家庭服务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快培养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家政学本科专业的只有吉林农业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等几所本科高校,家政学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专业人才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家政从业人员培训比例较低

据海南省就业局数据显示,海南省有2万多人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却仅有2336人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我国目前大部分家政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正规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的从业人员比例极低,职业素质、服务意识以及管理水平都较为低下。这与当下家政从业人员的构成不无关系,目前家政从业人员由以下几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年龄比较高的,据统计年龄在45 岁以上的占85%;另一部分是学历比较低, 学历在初中水平或以下的占到了87%。这些从业者并不是主动向投入这个行业,而是受文化水平与年龄限制,难以找到其他工作或下岗后暂时从业。这对于满足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城镇居民对家政服务更多层次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意识的转变,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家政行业也有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将求职目光投入到了家政行业,高文化水平、高职业素质的从业者是家政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但此类从业者多从事管理工作,且相比于国内家政市场的大量需求还远远不够。由此,要有效增强家政行业市场发展潜力,满足养老家政服务的需求,必须要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熊海鸥.中国经济的人口图谱[EB/OL]..

[3]高少华.调查显示:一线城市家政人员供需缺口在10万至20万人之间[EB/OL].http:///fortune/2014-11/02/c_1113079408.htm.

[4]朱奕臻,侯志阳.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对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家庭服务业“两化”建设座谈会举行[EB/OL].http:///xinwen/ 2015-01/06/content_2800758.htm.

[6]孙 慧.海南2万多家政服务人员仅2336人有资格证[EB/OL].http:///hainan/minsheng/minshengliebiao/2015/ 01/20/2219722.shtml.

[7]吴雅妮.家政行业国内市场潜力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经济,2008,7(12).

[8]陈 延,朱晓卓.宁波市城市居民家政服务需求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3).

[9]迟玉芳.家政服务介入居家养老的有效性研究[J].社会福利,2013(03).

[10]耿邦成.创建“示范福利企业基地”打造“诚心爱心”品牌[J].社会福利, 2012(08).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企自建小区物业 物业管理系统 B/S SOA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愈发增长的需求。在科技发展、模式创新与业主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将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化技术嫁接到物业管理中,成为物业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1]。尽管如此,一些在历史特定环境下,因“企业办社会职能”而成立的国企自建小区物业,受到经济条件、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制约,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一、信息化建设为国企自建小区物业带来的发展新契机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使物业管理实现智能化、专业化,给国企自建小区物业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开展信息化建设,对于这类物业企业而言,可实现四个“有助于”:一是有助于实现财务、业务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共享;二是有助于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三是有助于实现针对物业业务的全面管理;四是有助于提升基层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解决相关物业企业存在的问题,还可以给经营模式带来彻底的变革,例如,通过社区资源综合平台,整合小区商业资源,拓展社区电商、居家养老等综合业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效益空间[2]。

二、国企自建小区物业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分析

物业信息化建设在功能方面要兼顾物业内部运营管理以及外部客服服务管理:

2.1面向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

实现针对内部业务运营的信息化管理,在交互上要更侧重于台式机操作,通常要开发以下功能:

1)基础数据管理功能。提供对项目区域、房产及客户资源等基础数据的管理。

2)基础业务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的几大基础业务功能:财务功能,支撑物业公司从记账、收费、统计等全周期的业务单元。客服功能,提供对客户服务业务从受理、处理、跟踪、结单、回访等全周期的系统支持。物料功能,将在业务中物料发生的请购、采购、入库、发料、耗料等一系列流程纳入到系统管理中,实现对物料的精细化管理。

3)综合管理。综合管理指的是对物业基础业务管理之外的综合业务进行管理。经走访调研,总结最为普遍的几大业务功能点如下: ①车位车库管理。提供对车库、车位、车辆及停车位租赁的全面管理。②设备设施管理。提供对包括动力能源设备、小区监控设备、电梯设备等设备设施的管理。③保安保洁管理。针对小区安全、卫生进行管理。

2.2面向业主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当前,互联网+模式下的各类应用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通过移动技术,足不出户完成各项生活事宜,而物业可凭借其贴近业主生活的优势,对相关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开展一系列增值服务。例如,可通过与社区内部或周边的养老、教育、生活服务、旅行社等C构合作,开展居家养老、远程教学、家政服务、旅游产品推广、社区交友等业务,为业主提供便捷的同时,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三、国企自建小区物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现

国企自建小区物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按软件工程的标准分为四个阶段。

1、筹备阶段。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前,要围绕物业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组建人员梯队,制定建设计划、并对现有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初步的调研、梳理,为需求分析奠定基础。

2、需求分析阶段。。即走访物业的各个部门,了解每项业务的具体需求进行梳理、分析。

3、总体架构设计阶段。通过需求分析,设计三层的系统架构:1)基础数据层。用于存储、查询、处理物业业务过程中的各种基础数据。2)业务运营层。用于物业日常运营业务的管理。3)决策依据层。用于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4、系统实施阶段。此阶段要安排系统开发人员根据系统架构,完成系统开发,由于物业行业管理范围广,业务庞杂,数据较多,且工作移动性较强,故建议基于B/S模式开发系统,采用面向对象(SOA)理念,使用支持.net或J2ee等支持多层次技术架构的开发平台,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3]。

5、系统的应用。系统开发完毕后,要针对企业内部负责决策、管理、操作、维护方面的人员进行培训,使系统得到顺利应用。

总之,国企自建小区物业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定将实现管理水平与服务品质的提升,其产生的合力最终会带动企业实现市场空间的拓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效益的增长。

参 考 文 献

[1]王辉.科技引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J].中国物业管理,2012(5):24-25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北京市 养老服务产业

中图分类号:D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59-01

一、引言

北京市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当前,北京市老龄化发展趋势迅猛,重视老龄工作已显得尤为重要。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国务院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再到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2月7日出台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对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层面的重视对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当前,正确认识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对满足北京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国内、外及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的现状

日本社会在《老人福祉法》、《高龄老人保健福祉推进10年战略》等法律的推动下,发展起来了以老年护理为主的养老产业群。它包括生活照料、老年护理和老年医疗。英国养老模式鼓励健康自立,官办民助的社区照顾模式。服务形式包括社区活动中心、家庭照顾、居家服务、暂托处、老人公寓等。

国内一些城市则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平台,以“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社区医疗机构为主体,开展居家医疗照顾和在院医疗护理,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

北京市目前的养老服务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服务适宜健康老年人,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项目。社区养老服务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无力照护的虚弱老年人,由街道、大型社区承担日间照料服务和短期托养服务,提供就餐、送餐服务,开展健康辅导等活动。机构养老服务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无赡养人的高龄、体弱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紧急救援等。

三、北京市居民养老情况问卷调查及问题分析

笔者于2016年8月至11月间分别在北京市朝阳区某街道10个社区集中进行了有关老年人养老情况与需求方面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主要以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进行,就老年人基础信息、对养老服务的体会和养老服务的期望进行调查,进而获得较新较可靠的信息数据。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问卷回收率为98.67%。

1、老年人收入与养老消费预期分析

通过对老年人月收入水平的调查显示,月收入在2001元至3500元之间的占35%,月收入在3501元至5000元之间的38%,均远低于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北京市职工平均月工资7086元。月收入与购买力关系密切,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面对养老的刚性支出,存在压力。而通过对老年人愿意承受的养老服务费用标准的调查(见图1―2)显示,每月1000元以内的占23%,每月1000至2000元的占51%,每月2000至3000元的占18%,每月3000元以上的占8%。这反映出绝大部分老年人的每月养老消费意愿围绕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而实际上,2015年,虽然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达12万张,但平均下来每千名老人仅拥有床位数38张。民办养老机构收费又普遍高于老年人消费预期。这就需要政府鼓励更多地民间资本投入到养老服务中来,快速增加养老床位数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老人入住费用。

2、老人服务内容与需求分析

通过对各年龄段老年人感兴趣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的调查发现,各年龄段老年人对日常体检服务和专业医护服务普遍最关注。这对专业养老机构和医疗资源进社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老人对其他项目的感兴趣程度则各有不同。60至69岁老年人比较关注老年精神文化社区活动,70至79岁老年人除此之外还对心理慰藉服务感兴趣,而80岁以上老年人则对社区生活照料服务和心理慰藉服务感兴趣。这与老人行动能力减弱、健康状况变差有关。选择老年精神文化社区活动的老年人不在少数,这表明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热情很高,这为社区居家养老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互联网便利生活服务的老年人也占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老人有享受科技带来生活便利的愿望。全社会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做好促进科技创新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成果转化。

3、养老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分析

通过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与服务评价的调查显示,选择一般的占87%,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占7%和1%,而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则分别为5%和0%。这反映出当前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目前北京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占少数,绝大多数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又缺乏相应职业培训,无法保障服务质量。

四、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建议

1、继续大力探索、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模式

建h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在家居住,以社区为平台提供公共和个性化养老服务。由街道、社区承担一些老年人的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服务,提供就餐服务、对老年人开展健康辅导。同时,社区协调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和物业等社会单位,搭建社区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辖区老年人群。

2、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养老经济中来

目前,政府对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具体支持政策还不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深化简政放权,应具体完善投融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税费优惠政策、补贴支持政策,鼓励公益、慈善组织支持养老服务政策。同时,充分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并加强实施引导,使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在市场条件下良性健康发展。

3、加大专业养老机构建设投入,推进医养结合

建议继续加大投入,将医疗服务有机融入养老机构建设中。政府应在将专业医疗和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上多多发力,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做好上门巡诊等服务,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深入开展。

4、以信息化为手段,打造智慧养老服务产业

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以社区为平台拓展养老便民服务。如:网络订餐、购物、挂号、约车等。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实现老年人健康档案和诊疗信息的信息化动态管理。建设多网融合的养老健康服务大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服务老人。

5、完善、建立养老服务业人才的培养、选用相关体制、机制。

当前,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既存在人才缺口,也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建议政府可以加强养老服务专业的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力度。同时,为老服务企业也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不断培养、选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扩大内需 刺激消费 商业形态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内部需求普遍不足。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政府投资和出口来带动,这种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力人口提供旺盛、资源开发能力低的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依靠资源消费换取经济增长和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成为经济增长的阶段。同时,国际竞争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出口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缩减。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导致内需与外需失调。因此,我国应该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再增长,这将成为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战略。

流通环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渠道。流通企业的规模大小、结构形态、发展速度、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物质技术设施等要素都影响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流通过程虽然没有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在流通环节增加了专业服务,也就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帮助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从货币储蓄到实际消费的转化,实现了促进、催化、开发消费的目的。基于此,我国有必要通过发展流通企业来促进消费,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居民消费观念不合理

消费行为不是一种简单的商业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它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证体系健全,社会福利水平高,居民消费观念得到深入发展,提前消费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消费习惯,买房、买车贷款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的消费观念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这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口众多、公共物质财富有限、社会保障体系落后有关。由于社会总体消费层次较低,人们还没有形成提前消费和适度消费的意识,挣钱、攒钱、储蓄成为一种惯常行为。这种消费观念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二)城乡商业形态普遍单一

普遍看来,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显示出需求市场形态单一的问题。流通产业主要涉足居民生产、生活用品和消费,文化、教育、旅游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所占比重很小。单一的商业形态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由于城乡市场体系发展不平衡,市场分割日趋严重,城市和农村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农村市场内需不足的现象更为严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地方交通不发达,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消费渠道不畅通。另外,由于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农村居民对现代家用电器和现代电子信息设备的消费与城市相比也明显不足。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80%以上,农村人均消费平远远不及城市人口消费的20%。这说明,广大农村的市场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农村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需要填补。虽然在大中型城市,逐渐形成了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消费网点,各种购物中心、超级市场、折扣店、专业店、大卖场、餐饮旅店、美容美发场所、歌厅影院不胜枚举,带给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和余地较大,但形态发展仍然较为单一,新兴形态发展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此外,由于我国流通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流通产业更多地停留在规范化、标准化阶段,个性化商业形态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国际上发达国家流通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内部消费应该结合特定市场环境,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并形成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动态调节机制和创新机制。我国必须积极创新流通产业发展模式,以市场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建立起市场和消费者之间和谐消费的通道。

(三)消费平台信息化水平低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消费行为的客观因素。电子商务模式是现代交易方式的创新,融合了实体经济和虚拟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流通效率,具有无限延展的商业价值。电子商务便捷高效的消费模式很受年轻人青睐,但是在中老年人群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普及量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中老年人和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共享现代信息资源平台,仍然依靠传统的交易模式进行消费,而传统的消费模式无论从数量和效率上都比电子商务消费模式略逊色一筹,这也最终导致我国居民消费购买力被压制,内部消费市场明显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中扩大内需的战略

(一)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信用服务体系来扩大内需

我国历来提倡“量入为出”的生活方式和财富积累的消费观念,形成了节俭消费观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积累财富以备不时之需,或者是防老防病。整个社会应加强社会安全保证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险体系,还应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帮助社会的老弱病残者度过难关。另外,社会也应该进行金融体系改革,创新信贷消费模式,在买房、购车和大件贵重商品购买方面实施分期付款制度,从而拓展更多有购买欲望、暂无购买能力的人能购买到对自己有用的商品和服务。这种消费观念不仅是人类自身生活幸福的一种体现,更是整个社会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的一种转变,从而促进社会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通过提高个人生活消费和公共产品消费来扩大内需

在市场经济理论中,消费就是将有效需求转变成现实,而有效需求等于支付能力、消费欲望、消费市场之和。所以,要想扩大内需就必须提高有效需求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提高个人生活消费和公共产品消费。提高个人消费能力就是挖掘那些有支付能力不愿意消费的群体、收入不高消费能力有限的不敢消费的群体、没有消费能力的群体的消费能力。提高公共产品消费就是完善公共服务,加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场馆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范围,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消费环境。在城市,要加大城市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家政服务、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服务,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之外,还要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价值需求。在农村,要健全消费网络,构建多元化、立体化、便利化、个性化的消费格局,为农村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物有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形成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三)通过降低消费成本、增加流通效率来扩大内需

在商品和服务差别不明显的条件下,决定消费行为的各种要素中成本是主要因素,因为消费行为是一种购买行为和支付行为,消费成本不仅包括商品本身的价格成本,还包括购买该商品和服务所支付的附加成本,例如交通成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只有提供便捷的服务,降低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成本,才能激起用户的注意力,产生消费行为。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进而降低消费成本,扩大居民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生产和生活消费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流通领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和商业ERP系统、电子数据交易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转账系统和条形码技术,逐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加速资源整合能力,促进信息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变革现代企业管理形式,实现企业和服务的规模效应,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成本。

(四)通过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来扩大内需

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在于我国的消费渠道不畅通、消费服务能力和层次普遍不高。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我国的产业格分工不合理,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过低,现代商业和服务业水平普遍不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内部消费水平。从服务性消费领域看,基本居民消费仍以传统服务领域为主,居民花在健康、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所占比例很小。普遍存在高层次、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市场体系不健全、服务方式落后、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发展,也束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应加强企业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链条,发挥企业的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效应,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假冒伪劣产品,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品牌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企业应该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增强信用体系建设,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构建起社会完全消费网络格局。整个社会应建立行业监督力体系和产品服务信息制度,及时披露产品信息,使广大群众能及时选择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五)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

政府应加强机构改革,调整财政货币政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人均收入来扩大内需。还应该进行税收政策调节,对不同性质的服务业采取不同的工商和税收管理政策,适当减免企业所得税,或者给予一定的补贴。例如,消费者购买汽车,政府应在税费、停车费、停车场地等方面给予消费者税收优惠,从而刺激更多消费欲望。发挥政策和税收调节杠杆的作用,可以形成更多的消费热点,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应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平衡的局面,促进内部消费结构升级,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专业化的、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拉动消费市场需求。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信用服务体系,提高个人生活消费和公共产品消费,降低消费成本、增加流通效率,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调整货币政策,发挥政策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用户的消费行为,刺激更多的消费欲望,拓展更多的消费价值空间,是我国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主要战略。同时,还创新消费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加强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为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提供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冉净斐.流通发展与消费增长:理论与实证[J].商业时代,2008(1)

2.魏贵祥,陈小龙.冯怡琳.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J].统计研究,2009(2)

3.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

4.赵娴.发展流通产业实现消费促进和结构升级[J].中国流通经济,2010(11)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连云港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小企业;岗位需求;和谐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04-02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树立“立足当地,注重实用,着手现在,着眼未来”的观念,把专业设置和区域性对口就业吻合度作为衡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职业教育专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形成人才“需求—培养—供给”的良性循环。

目前,从宏观来看,连云港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本地区人才需求状况基本相符,基本满足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但随着连云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教育结构调整,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连云港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招聘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人才供给的专业结构和本地区中小企业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认真研究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提高职业学校专业和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连云港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至2012年8月,连云港市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共36所,涉及专业295个,在校生6.8万余人。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有6所,省级重点职业院校8所,国家级重点技校1所,省级重点技校1所。其中,省级高职院校有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涉及专业12个。市级高职院校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涉及专业68个。省、市级中专校有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市体育运动学校、连云港市艺术学校、连云港市交通学校、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连云港分校、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连云港市旅游学校、江苏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连云港分校、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涉及专业107个。县级中专校有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金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涉及专业120个。全市共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分别为汽车运用与维修、船舶运用与维修、珠宝石加工与营销、音乐、报关与国际货运、中药。

连云港市中小企业发展简介及人才需求现状

(一)连云港市中小企业发展简介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2009-2011年实现年均增加值596.23亿元,占全市年均GDP的50.9%,增长14.2%,比全市GDP增幅高0.4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53.2%。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81.18亿元,占全部税收的51.9%,增长40.9%,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截至2011年7月,中小型私营个体企业达13.89万户,增长8.5%;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906.02亿元,增长29.1%;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3.26万人,增长8.8%,其中私营企业37.62万人,增长7.8%;个体经营户15.89万人,增长11.6%。

(二)连云港市中小企业岗位需求情况

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管中小企业面临市场和资金方面的压力,但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抓住了人才建设这个关键,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连云港市中小企业保持人才市场招聘的主导地位,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体力量。调查表明,当前,用工需求量最大的仍然是技术类人才和营销类人才。现对2012年第一季度连云港市中小企业岗位需求相关数据分析如下。

学历结构分析 从第一季度学历需求情况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合计18 953人,占总需求的51.2%,比上年同期增长8.9%。其中,硕士以上学历需求259人,占总需求的0.7%;本科6 604人,占17.8%;专科12 090人,占32.6%,增加2 592人,增幅27.3%。此外,学历不限9 954人,占26.8%;中专及以下学历合计为8 350人。

专业需求分析 第一季度中,需求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是生产/营运/工程、销售、行政/人事/后勤,与上年同期名次一致,分别为14 743个,9 759个和4 685个,分别占39.8%、26.3%和12.6%,这三个专业需求总数共增加4 686个,比上年一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营运/工程占比增幅最大,上涨8.5个百分点,其次是销售,上涨4.1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人才市场特点分析 一是用人单位更青睐有一定技术经验的求职者;二是从专业需求看,生产/营运/工程需求增长显著,反映了用人单位扩大自身规模,人才需求迫切,急需有一定技术、能直接上岗的工作人员;三是固定展位增多,在人才市场一楼大厅的70多个展位中,固定招聘现已增加到50余个,一些中型企业常年进行招聘;四是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一直是困扰招聘和求职双方的主要矛盾。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使用具有一定职业素质的员工能节约大量适应时间和培训成本,可以尽快形成生产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益,有86.21%的招聘单位希望录取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员工。

连云港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

中小型企业岗位需求的差异

综上,连云港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其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岗位的和谐性尚可,说明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重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能够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专业。

同时,也应看到,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参与第一产业的中小企业岗位需求相比,差别相对较大,主要表现为学生职业实践性不足。涉农专业中海水养殖岗位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不足。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岗位需求量很大,但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存在偏差。例如,一方面,营销人员岗位需求多,但就读的学生较少,专业设置不足;另一方面,会计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因为缺少实践经历就业率偏低。中小企业对有些专业没有相关需求,例如,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播音与节目主持(播音)、公路运输管理、舞蹈表演等。可增加海洋捕捞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生物制药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排水工程技术、玩具设计与制造、农畜特产品加工、印刷技术、统计实务、家政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专业。同时,省、市级特色专业数量偏少。

加强连云港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

中小企业岗位需求和谐度的建议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战略性调整,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指导与支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一些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专业予以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专业建设要获取市场需求的真实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搭建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沟通和协作的信息平台,使各类职校布局合理,避免专业重复设置。

(二)专业设置应立足地方

职业院校专业应围绕本地区产业、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同时努力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学生职业实践与本地区中小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加大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的设置,满足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新专业设置或者调整上,建议职业院校进行调研,提高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水平。企业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终端用户,应主动让企业参与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中来。

(三)按需办学

应根据就业岗位变化充分调配、利用教学资源,使新老专业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度超前地进行相关专业的论证和申报工作。一方面,应设置面向通用性工作岗位的宽口径专业,如机械制造专业,以求覆盖尽可能多的企业岗位;另一方面,应保持特色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并使之与产业群相适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向招生和“订单班”培养等。兼顾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理性对待当前需求量较大的热门专业,恰当保持需求强、岗位艰苦、报考学生偏少的专业。准备潜力专业,如海洋类、港口类、船舶类等专业。

(四)院校内部对专业设置灵活调整

对原有主干专业进行细化,找到适合经济发展的细化工种,从而派生出与主干专业性质相近的专业,形成专业系列。如从车辆工程专业派生出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电器等专业。构建专业群,如某一个院校或者几个类似院校联合以一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专业为核心,围绕连云港市某一行业,由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一个专业群。

(五)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实践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力求达到总课时半数以上。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理论和模拟实践教育的同期,可以到企业接受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总之,提高连云港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中小企业岗位需求的和谐度,是职业院校建设的根本,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院校只有主动、灵活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掌握不同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的科学规律,形成可实际操作的多种模式,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刘文彬.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J].高教探索,2008(3):100-102.

[2]詹先明.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外企业家,2011(4):129-130.

[3]朱林.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97-98.

[4]马敬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5]任婕.德国职业培训中心办学模式的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9.

[6]张景榕.扩大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7]陈跃,余高波.民营企业视角下湖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26-28.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 城镇化社区居民 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分析

“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国人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学习观念。长期以来中国人并没有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从社会大教育的角度出发,对这一观念的形成给予高度的实质性认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验证了中国前辈提出这一学习观念的正确性,同时也对社会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要求教育实施的核心必须针对教育对象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力求追随社会的发展去弥补教育对象素质的现代性缺失。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功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要求才是产生教育需求的基础。在农村开展教育如不能为乡村民生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服务,就会失去教育服务的本质意义。中国人“四十而不惑”的说法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大量新知识技术的涌现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农业经济时代,人只要接受7至14岁的教育足以应付一生;工业经济时代,人需要接受5至22岁的教育(大学毕业)即可保证一生受用;知识经济时代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出现,不管是谁,不论年龄,肯定有不懂的东西必须学习,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所以,对现代人来说不可能没有“惑”。因此,今天社会的人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只有具备了有效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弥补自身素质中现代性的缺失,保证自身的能力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成人继续教育处张志坤处长提出:“(中国的)社区教育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和机遇期,因为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将对社会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社区教育在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社区教育是解决教育面向人人的问题,要推动社会扬善向上、要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促进中国农村城镇化真正的实现就是教育应对社会发展承担的更大责任,所以,我们还应补充一句:社区教育也必须为城镇化的真正实现而努力。打造现代化农民是当今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真正使中国步入小康社会的基础。农村城镇化是中国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今后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城镇化只能使农民现实地进入了城市而不能使农民素质城市化,不能实质性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则不可能真正实现。农村城镇化依赖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依赖于农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则依赖于教育,而教育的有效实施又依赖于满足城镇化中农民的学习需求。

笔者的三个研究对象都是海淀区北部新区已被城镇化或正在城镇化中的新型社区,辛庄村是等待拆迁而村民即将移地迁入城镇化社区的典型代表,杨家庄村是村民当地回迁入住城镇化社区的代表,车耳营村则是在原农村环境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村民在原地被城镇化的代表。

一、城镇化中农民的显性学习需求

1.提高精神文明质量的学习需求

对已经被城镇化的农民来说,通过学习提高生活质量是其学习需求的重点。从杨家庄村反映的情况看,被城镇化的农民特别关注的是提高精神文明质量的学习需求。形成这样的关注点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镇化社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拆迁,他们获得了政府给予的较为丰厚的经济补偿,不仅取得了较低成本的足够的住房面积,而且大大增加了家庭存款,加之子女已经工作,无更大的生活负担,因而,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远远地高出了城镇中一般工薪族的生活水平。所以,除了已经在镇、村企业工作的人外,其他人不再关注转岗就业,就业的人也不完全依赖就业的收入维持生活,因此,不管是就业还是未就业的人理所当然地会关注康体健身和文化娱乐,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与生活质量。二是转型城镇化社区后,社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社区的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亟待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尽如人意。虽然社区内建设了文化大院,有着较完备的硬件设施,但利用率很低。在车耳营开展实验性培训中我们感到,村民对书法、摄影、健身操、太极拳等内容的培训都很感兴趣,不仅说明丰富城镇化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学习需求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也说明政府开展的文化性社区教育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闲暇时间的增多,城镇化的社区居民较以前从事农业劳动相比,不管是就业与不就业的人闲暇时间都较以前增多,为了有意义地利用闲暇时间,因而产生了学习需求,对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渴望,主要来自于追求闲暇时间有效利用的目的。

2.保证自身利益的学习需求

对正在城镇化中,由原来农村社区向城镇化社区转变的等待拆迁的社区居民而言,通过学习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保证城镇化后正常生活是其学习需求的重点。农民在生存环境的改变过程中,必然产生对未知的一种恐慌,尽管有许多先例的经验可借鉴,但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他们必然会担心自身合法权益会受到伤害。对大部分人而言,并不想让政府给予自己更多的补偿,而是担心自己应该得到的补偿而没有得到,所以他们希望学到一些法律知识,清楚地了解政府的有关规定。

对于正在城镇化中的社区管理者――以原村两委为主体的管理队伍,他们的希望是,在这一过程中配合政府使城镇化过程更顺利。城镇化顺利,村落拆迁顺利,最主要的因素是村民利益得到保障。但是由于农民的认知水平有限,往往对一些事情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他们不仅希望通过教育的实施提高村民对城镇化的认知水平,也希望通过教育提高自身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城镇化过程中担当起教育村民的责任。这正是辛庄村书记李青利的关注点。车耳营的情况与辛庄不同,但也在城镇化过程中关注教育的实施来保障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3.新环境中提高生活水平的学习需求

对原来农村社区基本环境条件不变向城镇化社区转变的城镇化社区居民而言,在身份改变后通过学习保证城镇化后生活水平能不断提高是学习需求的重点。以车耳营为例,由于其较早地开发了乡村旅游,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基础,村民生活较为富裕。乡村旅游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苏家坨、上庄和温泉三镇均把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由于乡村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为海淀乡村旅游经营提供了机遇,最早进行乡村旅游的人都在经营中致富。但是,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经营者的能力问题,使其发展遭遇瓶颈。城镇化后客观上没有增加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所以,使他们意识到必须解决自身主观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他们把提升自我经营能力的重点放在服务技能上,希望受到一定的技能培训,更为关注面点的制作、菜肴烹饪等技术的学习。他们认为在服务技术上提高,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扩大经营的规模,保证经营效益。

二、城镇化中农民的隐性学习需求

城镇化中农民隐性的学习需求是指还未被城镇化的农民所准确地意识到,但确实客观存在的学习需求。这些学习需求影响着他们真正能适应城镇化的思想意识的确立,反映在适应现代化城市文明所需要的能力的缺失上。我们认为,城镇化的农民真正实现城镇化,通过教育实施所需确立的现代化思想意识和所需提升能力的学习需求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现代化生活观念对现代化适应能力的学习需求

农民城镇化后,固有的观念不会立刻改变,那么必然会影响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如前所述,农村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化居民所必需的是自身素质的现代化。那种知足常乐的小农意识、胆小守旧的处世态度、不讲效率的劳动习惯必须改变,否则不可能真正实现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概念,农村的城镇化是由被城镇化的农民的素质现代化所决定的,它应该是城镇化社区居民生活观念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他们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确立现代化的文明意识,才能形成符合城镇化需要的适应能力。

2.确立现代化职业意识和提高城镇化所需职业技能的学习需求

农民城镇化后,转岗就业者多从事三产服务业,大部分人在道路保洁、环境绿化、房产物业等行业工作,形成这些行业的职业意识的重点是服务意识的确立,特别是服务质量意识的确立,以及必要的服务技能的提升。北部新区中西北旺、温泉及上庄三镇,三产发展很快,三产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主体是二产中的高新科技企业。三产企业的经营者和从业者的管理水平、服务技能特别是服务意识,与服务对象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管理技术落后与服务能力不到位,与服务对象形成极大的反差,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从业者不能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从心里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认为它也属于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失的职业,因而没有学习、提升能力的动力。当我们在访谈中问到“城镇化后需要转岗就业的女性是否能接受家政服务工作”时,辛庄于艳说:应该有,但不会太多,大部分人还是认为那是伺候人的事,不算正经工作,宁愿挣1000块钱去超市做保洁,也不愿挣3000块钱到别人的家里做保姆,城镇化中十分需要通过教育使她们建立起职业意识,改变落后观念。

3.确立自我创业意识和提升资源经营所需能力的学习需求

从海淀北部新区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城镇化后仍有在一产中工作的人,这一学习需求的满足对他们的自我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像车耳营村这种特殊性的被城镇化的社区,人的自我创业意识和资源经营能力的提升是其实现城镇化的一个关键点。但是,海淀北部乡村旅游村中的(包括车耳营)农家院经营者,真正把“农家院”作为自我创业的实体,把其视为家庭主体经济来源和主要就业渠道的并不多,大部分农家院经营者仍把农家院视为可有可无的副业,宁愿从事村中管理等一些辅工作,宁愿让子女去城里打工,也不愿意在农家院经营上投入更大的成本与精力。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很多,但自我创业观念的落后和对自己经营能力的不自信无疑是主要因素。对于这些特殊性城镇化的社区居民来说,确立自我创业意识和提升对资源的经营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学习诉求。通过观察我们看到,车耳营、管家岭、七王坟都有大面积的杏树林,每年都举办杏花节,但树龄已超过50年,虽然果实味道确实很好,但果实越结越小,产量越来越低,成本投入不变,效益却不断降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原因不完全是缺少必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缺少现代化经营理念,故不敢下决心对其给予必要的改造。

三、城镇化中农民的关键性学习需求

以上三个方面的隐性学习需求能否满足,显然是实现城镇化的关键,因为这样的学习需求的满足影响着城镇化的实质性实现。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需要达到两个目标,一个是农民在观念上实现转变,另一个是农民掌握必要的技能,而达到这样的目标只能依赖教育服务,特别是观念的转变只能依赖社区教育的实施,我们认为,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社区教育服务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专业知识就可形成执行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就是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它是人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先要“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通过观察和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中而改变知识结构,并将它快捷、简便、有效地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能力。因此,城镇化居民隐性的学习需求中更为关键的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学习需求。车耳营村委张林主抓村内文化管理工作,是一个学习能力较强的人,他通过在网上的查阅和学习,自编自创了多个文艺节目,有些节目曾在镇举办的文艺汇演中获奖,其通过网上学习改编的传统民俗表演“小车会”在汇演中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与好评。由此可见,城镇化社区居民提升学习能力的需求能否满足是城镇化实现的关键中的关键。因此,促进农村城镇化真正实现,首先要满足城镇化社区居民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学习需求。

四、小结

城镇化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尚不能统一,但就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的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的城市文明社会转变的这一性质是能达到共识的,其基本形式是农民由原来的农村社区进入城市社区。尽管随着这一转变过程发生了产业形势的变化,但其核心还是人的转变,不是物的转变。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不仅是身份和居住区域的改变,而重要的是基本素质的改善和提升,要真正实现农民素质的城市化,真正使农民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文明中。也就是说,农村实质性的城镇化是农民的现代化。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核心作用是教育功能的实施。从不同教育形式所实施的具体功能看,担当转变农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的任务只能是社区教育。所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成人继续教育处张志坤处长说,中国的社区教育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和机遇期。因为,中国农村的城镇化的实现必须依赖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否则,只能是在形式上实现而不是本质上实现。

但是,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是有了社区教育的作用就能实质性实现,是要有了社区教育有效的作用才能实质性实现。而社区教育若发挥出有效作用,前提是把握被城镇化的农民的素质与城镇化要求的差距,也就是说必须把握住农民究竟缺失了那些现代化素质。弥补这些缺失的素质也就形成了农民的学习需求,清楚了这些学习需求,城镇化中的社区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志坚.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陈乃林.社区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