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债券市场调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市政债券;市政债券保险;债券风险;信用评级
一、债券保险的理论内涵
在外部信用增级手段中,债券保险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现在,几乎一半的市政债券都为其按时还本付息向私人保险公司申请保险。自1971年美国的AMBAC保险公司提供第一份债券保险以来,市政债券保险业务开始稳步发展。在1986年美国税收改革法案出台之前,外部增级方法中债券保险大约占20%,而同期采用信用证支持的大约在10%左右,政府主办的保险项目支持大约占4%左右。债券保险在1998年达到了高峰,占50.7%。债券保险的推出使得市政债券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免费政府担保不同,私人债券保险不会产生负面的效率激励效应。市政当局必须为保险付费,保险公司有专门人才去判断城市财政或收益债券所对应的项目中的风险状况,风险越大,市政当局为获得保险所支付的保险费越高。保险公司会及时建议市政当局如何进行项目重组以减少风险。
在非完美市场中存在着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风险规避及风险管理战略方面的问题,债券保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而解释债券保险的理论主要有信息理论、风险降低理论、信号理论及市场分割理论。
债券保险导致债券风险降低效应的一种解释是信息机制或不确定性降低机制。有相当多的论点转向把债券保险的价值视为金融中介机构对投资者有限理性和市政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反映。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无力或缺乏对发行人进行尽职分析的动机,而债券保险则很好地补偿了这一点。对保险人来说,他们则扮演了在选择是否承保时信用评价的角色。由于规模和专业知识的影响,由保险人进行信用分析则会使市场更有效率。
另外一种解释债券保险市场作用的理论是信号理论,认为债券保险带来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利益。直接利益是降低了违约和拖欠的风险,而间接的“信号利益”则来源于保险人承保的意愿。如果保险人基于比较完全的信息而报出的保险费率比市场所认为的债券的风险溢价要低,那发行人便可以从债券保险中得到一个净收益。因此,债券保险补偿了投资者对发行人的不熟悉以及信用状况不确定的风险,而这种购买保险所传递的信号的价值转化为发行者的净收益,同时这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提高了总体的市场效率。虽然上述理论模型形式不尽相同,但都涉及信息不对称、获得信息的成本以及个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等。
市场分割理论也可以解释债券保险的需求。由于州及地方政府市政债券利息所得税法的限制,很多投资者和债券基金经常被限制只能持有单一地区的债券,这妨碍了通过不同地区债券组合多样化来管理风险的战略需要。而保险商开展债券保险业务则不受地区的限制,因此买卖有保险的债券实质上可以使投资者间接享受到由保险商承保不同地区债券而多样化分散风险的好处。
至少有两个因素是决定债券保险的关键:一个是债券投资者的风险厌恶以及信息不对称和获得信息的成本,影响了债券发行保险的需求水平;另一个是保险的收益。而所有解释债券保险的理论模型也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导致了对债券保险的需求,因为保险可以替代自己信息获得和分析的成本;另一类是投资者利用由债券保险产生的额外的信息,对自己的风险与收益状况做更加理性的选择。
因此,市政债券保险的一个作用是使得债券市场更加有效率,使发行者、投资者以及保险商多赢。发行者可以节省远超过保险费的债务成本,而保险商获得利润,投资者节省了获得信息及识别信息的成本,并且降低了发行者违约和流动性带来的风险。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投资对象即使同在Aaa(本文的评级标注方法采用穆迪评级公司的标注方法)级债券中,也会选择参加保险的债券,以获得更加安全的收益。
二、美国市政债券保险的实践
一般说来,市政债券存在以下主要风险:违约、拖欠、信用等级改变、流动性风险、资产价值损失、利息损失等。如果债券发行人买了市政债券保险,那么当其出现违约或拖欠等情形时,保险人便要承担发行人的偿付行为,而保险人这种代人偿付的能力也通常由评级机构给予评级。一般来说,信用等级为Aaa的保险人提供的债券保险有非常高的保险系数,即使他们无力改变诸如决定资产价值的市场利率等方面的因素,但是他们的加入的确可以降低大部分的债券风险。但是债券保险并不能消除风险,只是用保险人的较强的信用替代了发行人的信用,与发行人相关的偿付能力和意愿的风险从投资者转移到保险人,但是与保险人相关的一些风险则成为投资者的附加风险。但总体来说如果是由Aaa级的保险人提供的保险,这种风险则非常有限。
在市政债券发行市场上,债券保险有三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债券发行人首先要求承销商进行竞争性投标,而这种投标价格可以包含或不包括债券保险价格,发行者最后选一个最低的报价,当然这种报价可能不含保险。第二种方式是发行者从保险人的投标价格中选择合适的保险商,买了债券保险后再要求承销商进行竞争性投标。第三种方式是在决定是否买保险之前,发行人要求承销商分别以含保险和不含保险两种形式分别进行承销投标。
实践中,保险商与信用评级机构基本上以同样的方式评价发行者的偿付意愿与能力,一般主要依据发行者的经济状况、税收和收益情况、财务管理实践、历史信用状况以及其他一些标准。这些评价是保险商是否承保以及若承保后保险费率多少的判断依据。保险费的收取一般以整个期间本金和利息之和的多少个基点来表示。从债券保险的发展历程来看,费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从197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早期,费率逐步从50到200个基点,下降到40到60个基点。
与大多数保险相同,债券保险条款是不能撤销的,一直到所有债务完结之后才失去效力。债券保险商通常会利用各种再保险工具来管理自己的风险,并且有很多专门的债券再保险机构接受原保险人的分保。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券保险这个产业已逐渐成熟,发行者、投资者等对此已愈加熟悉。在美国有四家主要的Aaa级的债券保险商(AMBAC,FGIC,FSA,MBIA)占据了债券保险市场的主要份额,他们在不同类型的发行市场中提供专业化和差别化的服务,形成了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因此使得保险费率不断降低。但标准—普尔公司最近发表报告,称长期以来由于竞争导致的保险费率的下降对保险行业的利润以及偿付能力构成了威胁。
从债券保险运行的时间和参与的发行者来看,债券保险的效果和需求有时会有很大不同。但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对发行者来说可以从债券保险中受益,但是保险的效果往往会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不同,有时不同等级债券的到期收益的变化会减少甚至消除保险的净收益。很多学者对债券保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债券保险能降低债务成本(也就意味着债券收益的降低),但不同的研究文献表明,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对发行者以及对社会整体的收益则有很大不同。
在美国,市政债券保险相对于1998年的高峰而言,1999年和2000年有所下降,但是在2001年又重新增长,而且总体而言,自从这种产品诞生以来一直是稳步增长的,这说明发行者和其他市场主体认识到可以从债券保险的使用中获益。而从目前的收益状况来看,参加债券保险的债券收益持续比未保险的Aaa级或经常比Aa级的债券收益要高,但是一般比A级以及更低等级的债券收益要低10个基点甚至更多。因此对那些大量的信用等级在A级或更低等级的发行者来说,为了降低借款成本而参加债券保险就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了。
三、美国市政债券保险对我国债券保险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每年市政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达上千亿元,地方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这么庞大的资金筹集到位。例如2003年北京奥运建设项目正式动工,预计总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而北京2001年地方财政规模仅为450亿元左右。同样将于2010年举行世博会的上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且根据“十五”规划,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但从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来看,要完成如此规模的投资可能勉为其难。在此背景下,关于地方政府是否应该发行公债以及市政债券的法理性等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而实践中某些地方政府属下一些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其实类似于市政债券,这样使地方市政债券混淆于企业债券之中。但是,从世界各国的债券市场发展经验看,市政债券和企业债券(国外一般为公司债券)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债券,应该实施不同的管理制度、建立不同的市场规则。因此,按照市场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将地方市政债券从企业债券中分离出来是必要的。
国外特别是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发达的原因有很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有效解决了市政债券发行的最大难题即市政债券的信用等级较低的问题。而这正是如果我国法律上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后,地方政府部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而解决信用等级问题的方法是信用增级,信用增级通常有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之分。内部信用增级方法包括通过改善或加强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实践等来提高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对债务人信用状况的认知。外部的信用增级手段包括私有公司提供的债券保险;金融中介机构(例如市政债券银行)等的参与;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证担保;州政府主办的保险项目以及第三方担保等。而市政债券保险制度被视为市政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外部信用增级的主要形式,而且这种形式的信用增级方法无论是在降低债券风险方面,还是在提高债券市场效率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市政债券保险可以有效降低债券风险,使我国市政债券的发展具备更加现实的条件
在发展中国家,对地方政府部门负债的问题产生了不一致的观点。国际组织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分歧。世界银行、地区发展银行如亚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银行等,都认为地方政府通过更多的借贷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投资需求,融资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支出决定自主决策的政策框架下。但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却警告公共部门的过度负债问题。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规模已经危害到未来的偿付能力和经济增长的金融基础。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针对中央政府提出上述警告的,但他们也加大了对地方政府负债的关注程度。目前我国不允许开展市政债券业务的一个原因是《预算法》的限制及担心市政部门的偿付能力。但从市政项目的运作实践来看,偿付能力并不是大问题。而从我国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来看,市政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的萎缩严重影响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发展市政债券市场是满足地方政府巨大融资需求的方法之一。而市政债券保险的参与可以解决潜在的市政债券偿付能力问题,而有了债券保险的保障,发行人可以降低成本,投资者可以降低风险,保险人可以获得利润,从而有效提高市场效率。
2.市政债券保险可以扩大保险人(再保险人)的风险承担能力和业务领域,增强其经营稳定性
市政债券发行数量将十分可观,因此市政债券保险的容量也将非常庞大,而且保险的容量也从保险业内部扩大到了外部的资本市场,从而间接地扩大了保险人的承保能力。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趋势已经形成,而城市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然体现。从国外经验看,市政债券市场发展与城市化同步,市政债券市场大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加速时期。在美国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建设的大部分资金需要地方自筹。地方债券发行这种分散化的融资工具很好地满足了公共投资的分散化模式下的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而从我国目前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来看,地方自筹资金也是资金来源的主要形式,因此市政债券一旦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参与市政债券保险可以享受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好处,另外积累了足够的市政债券保险的经验后,规模更大的企业债券保险的推出也将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
3.市政债券保险体现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
随着航运市场持续恶化,银行机构在航运业务上的风险显著提升。就在几周以前,《金融时报》报道称,德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北德意志州立银行在考虑全面接管其同业不莱梅州立银行。不莱梅州立银行因持有不良航运业贷款资产组合而面临巨大压力,该银行日前警告称,将不得不把其航运业贷款资产组合中的4亿欧元坏账销账,该银行并将因此在今年面临数亿美元亏损。此外,北德意志州银行加快缩减其航运信贷组合规模。自2015年年底以来,其航运信贷组合规模由190亿欧元降至179亿欧元。日前,私募机构KKR集团与北德意志州银行(Nord LB)达成一项价值15亿美元的航运信贷组合资产交易。该基础信贷组合包括100艘船舶资产和不良信贷组合,并委托第三方银行机构进行管理。预计,该项交易将于今年四季度完成,并同时进行资产证券化。此次交易完成后,北德意志州银行航运贷款的敞口风险将由180亿欧元降至120?140亿欧元。北德意志州银行主席Gunter Dunkel称,该项交易对北德意志银行而言意义重大,目前银行正在此次航运危机中继续优化资产负债表。该项交易同时也标明,银行业能够从国际知名投资者处获得资金,并切实减少银行的航运业务风险。8月24日,北德意志州银行2016年中期业绩。GunterDunkel在北德意志州银行中期业绩报告会上称,上半年,航运危机的负面影响要远远高于其预期,致使北德意志州银行录得税前亏损3.64亿欧元,税后亏损进一步增至4.06亿欧元。
抛开德国不谈,由英国政府持股41%的劳埃德银行集团日前计划出售旗下航运贷款部。银行发言人沙克拉日前在伦敦称,只要符合集团最佳利益,银行就会出售该部分资产。据路透社消息,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将出售土耳其航运账薄,同时正试图脱手希腊贷款。最近几年,英国RBS、法国兴业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等欧洲各主要银行均出现航运资产规模萎缩或是整体出售的现象。
银行一直是航运业最大的贷款机构。但种种迹象表明,随着航运业贷款情况的每况愈下,这可能成为欧洲银行业危机的导火索,而德国可能就将是欧洲银行业危机中倒下的下一个多米诺骨牌。对此,欧洲央行已经开始检视银行业对航运业的贷款。欧洲央行旗下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检视已引发放款银行的担忧,尤其是德国的银行,他们担心自己可能被要求为航运业贷款拨备更多资本、以及增加损失拨备。正如德意志银行旗下全球航运金融主管Klaus Stoltenberg日前在雅典举办的航运论坛上称,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未来两年银行业者将不得不减记贷款,并根据市场估值调整资产组合。可以看出,由于航运市场自2015年第三季再度陷入低迷以来,银行业尤其是欧洲银行业对一直深陷低谷航运业的耐心已消磨殆尽。
外源融资日益受青睐
不仅是欧洲银行,国内的大部分商业银行同样不看好航运业。自2013年起,航运业的融资纠纷暴增,大部分表现为船企向银行的贷款违约,最为典型的是遭遇浦发、光大等多家银行抽贷,面临30亿元贷款逼宫窘境的*ST凤凰。然而,*ST凤凰遭遇的情况仅仅是航运企业的一个缩影。从2014年至2015年,国内沿海城市船企违约的情况频频出现,纠纷案件随之增多。正是由于航运业的持续不景气,造成银行坏账的情况增多,不少银行对航运业的贷款均呈现收缩趋势,风险把控也严格了很多。
尽管如此,大型航运企业的银行贷款可能相对还容易一点,中小航运企业贷款更难。据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型且信誉较好航运企业一般都是国企背景。同时,这些企业都是银行大客户,只要在抵押充足的情况下,相比小企业贷款肯定是要容易很多。而中小航运企业则不然,近两年中小航运企业不仅贷款难而且融资成本还在不断上涨,融到的资金少了,但资金的成本却更高了,加剧了中小航运企的生存危机。
银行之所以对航运业收紧贷款主要就是因为航运业现在不景气,风险暴露比较大,银行担心不良贷款增加。据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因为银行本身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尤其是对商业银行而言更是如此,自然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说银行对风险太大的行业投入的资金太多,那么就会占有自己的自有资金和核心资本,就会直接影响对其他项目的投放。银行的资源是有限的,对某个领域放得多,那么其他领域就会相对少放。尤其对风险系数较大的项目,银行也有相应的风险拨备措施,但是拨备也是有资金限制的。如果大量的资金都集中在一个行业上,其他的行业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所以说这只是银行的一个正常行为,并不是专门针对航运业,只是航运业正好赶上了这一不景气时期。
中国是航运大国,航运业在国内产业中也占有相当比重。面对如此窘境,航运业是否真的就无路可走?事实上,除了人们所熟悉的银行贷款,航运业还有其他的一些融资渠道。据业内人士介绍,总的来说,航运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部分。内源融资即航运企业利用企业现有的自有资金来支持船舶建造,或通过多种途径来扩大自有资金基础。外源融资则是指来源于企业外部的融资。一般来说,航运企业的资金更多的还是通过外部融资获得。
外部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还包括融资租赁、股票融资、债券、基金等融资方式。融资租赁是指航运企业向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专业机构融资租入船舶并按期向其交纳租金、最终取得船舶所有权的一种融资行为。融资租赁可以解决航运企业希望扩大运力,而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相比于银行贷款更加灵活、方便。股票融资是航运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它是航运企业和资本结合的理想方式。航运企业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仅靠自有资金和贷款资金,上市融资可以迅速满足对资金的需求。债券融资是航运企业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由于公司发行债券限制条件比较严格,航运企业如果想以债券的方式筹资,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就以上这些融资方式的风险来看,债券融资的风险最高,银行贷款其次,融资租赁、股票融资和内部融资的风险相对较低;从融资数量来看,股票、债券融资数量最大,融资租赁可大可小,而银行贷款则比较有限;而从融资速度来看,融资租赁和内部融资都较快,而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都相对较慢。
由此可见,航运业融资方式比较灵活,而且每种方式都各有所长。不同规模的航运企业都可以根据不同特点的融资渠道选择最佳的融资方式。据研究机构Petrofin Research表示,随着银行提供给航运公司的贷款收紧,过去8年里,作为航运资金来源,银行在全球船队融资方面的作用正在降低。这意味着非银行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受青睐。
构建多元化航运融资体系
根据海运市场研究机构Petropin Research发表的市场调研报告分析,国际船舶融资市场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五条渠道,分别为银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航运船舶基金以及政策性融资支援。在船舶融资各项产品中,商业银行贷款是适用最为广泛的船舶融资产品,服务量约占船舶融资服务量的70%。从区域来看,传统上欧洲是航运融资的中心,至今仍占据60%~70%市场份额,伦敦是世界上船舶融资服务最为发达的地区,提供了全球近30%的融资服务。然而,随着欧洲份额的降低,亚太地区的船舶融资集中度却在提高。据业内人士透露,亚太地区航运融资市场份额已从20%上升至近30%。全球前20家提供航运贷款的银行中,亚洲银行已占据6席,其中中资银行3家。可以看出,随着中国造船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船舶融资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早在2009年3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就将国际金融、航运两大中心的建设结合在一起,说明这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交通运输部于2015年《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拓宽社会资本投资航运业渠道,支持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发展,鼓励航运金融产品创新,拓展航运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明确了航运金融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针对当前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航运金融应围绕服务运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进一步支持我国航运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去产能去库存。
一直以来,我国政策银行的导向就是服务国家战略。在这种大框架下,只要符合条件,即使是在航运大萧条的前提下,政策银行都会根据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对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企业给予支持。正是如此才成就了我国以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这样的政策银行顺利进入航运、船舶融资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融资租赁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异军突起。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融资租赁都在航运信贷、船舶融资这一块占到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在中国。中国的租赁公司可能在2011年才1000家左右,现在已经差不多发展到近5000家的规模,每年增加差不多1000家左右。可以看出,中国的船舶融资租赁这一块儿发展迅猛,甚至有些租赁公司也是将船舶作为主营业务,所以说融资租赁在中国的航运金融结构上已经占到了一定比例。但是,当前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仅为4%?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5%?30%,且我国船舶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仅约1.6%,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除此以外,近年来我国也相继设立了中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上海航运产业基金、大连港航基金、浙江航运产业基金,以及舟山产业基金等,逐步成为我国船舶融资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但是,我国航运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的成效不大,航运企业通过股权、债券、基金、信托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业务仍没有大规模的开展。
关键词:银行业;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社会企业总数的90%以上,按银监会小企业授信划分标准,全国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
相对的,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多,中小企业专利占全省企业专利的80%以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2%,中小企业贡献15个百分点,对销售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达72%。民营经济上交税收同比增长19.7%,占全省税务部门直接征收总额的51.35%,对全省税收增长贡献率达55.3%,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全省企业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在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业务的交易成本高,风险也大,特别是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银行能做大企业客户的肯定不愿做中小企业。于是,“大企业驱逐中小企业”成为一种常态。
研究和支持中小企业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未来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是必由之路。未来的银行做大企业赢利空间有限,中小企业金融是未来银行存贷利差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企业金融业务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案例】某商业银行通过链式营销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案例
一、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纺织业是某省某市支柱产业之一,经过近30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大型民营纺织企业为骨干,以中小民营经编企业为主体,以棉纺、化纤和经编产业为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成为国家以及某省纺织业发展的重点区域。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某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称号,2006年某省政府将某市纺织产业集群定位为某省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2012年1-12月,某市243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产值887.78亿元,比增30.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1.5%。
二、链式营销“关键单位”情况
某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港纺机”)是国内纺织设备主流品牌厂商之一,除自主研发产品外,还聘请德国著名纺织设备制造商--卡尔迈耶公司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关键配件如经编机织针、针片等从德国、日本、台湾等地进口,其余配件在国内采购,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最大可能降低设备生产成本。2007年9月19日该公司获得省科技厅授予的“省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公司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1-12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0145万元,2013年1-3月已实现收入21202万元,预计2013年可实现收入10亿元。
该公司于2011年与某分行建立信贷关系以来,合作情况较好,现为本行中型优质基础客户。目前在某分行有2000万元对外基本授信以及3000万元贸易融资专项额度,日均存款约达2000万。
三、客户需求分析
经调研发现,目前某地区纺织企业拥有约8000台纺织花边设备中有80%是较为老式的纺织设备-链块机,该机型进行花型调整需要1个星期,运转速度慢、工艺简单,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将逐步被新式纺织设备-电脑花边机所替代。按淘汰期10年计算,每年的设备更新需求量将超过600台,再加上纺织行业产能扩张及新增企业需求,某当地的纺织设备市场需求量相当可观,而鑫港纺机生产的纺织经编设备由于技术指标与德国卡尔迈耶最新产品指标接近,且产品单价仅为卡尔迈耶公司的三分之一,价格优势明显,性价比高,备受当地中小纺织企业的青睐,这就为银行通过介入鑫港纺机下游客户的设备采购环节,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提供了市场机会。
四、营销服务方案
针对上述市场机会,某分行决定采取“依托关键单位、整体联动营销”的链式营销拓展策略,从关键单位――鑫港纺机入手,通过对鑫港纺机的授信切入及提供各项金融服务等,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充分利用与鑫港纺机的先期合作优势,挖掘其所处产业链上的小企业客户群,积极推介本行小企业特色产品,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力求形成以大中型企业客户带动小企业客户,以小企业客户群有效锁定产业链全流程金融服务的整体营销格局。
(一)申请专项授权,突破业务发展瓶颈
考虑到纺织经编设备通用性强,交易市场成熟,设备的市价易于确定,价格较为稳定,销售渠道通畅,而且据不完全统计,某市场每年平均纺织设备交易量在1000台以上,设备市场(含二手市场)活跃,具有良好的流通变现能力,某分行拟以设备按揭贷款业务为突破口,批量拓展纺织小企业客户。为使本行设备按揭贷款产品更为贴近某当地市场需求,某分行小企业部与经办机构密切配合,在开展了多次市场调研,收集了大量企业第一手材料,并进行充分分析论证后向总行积极争取新增纺织经编设备作为小企业设备按揭贷款的可按揭设备品种、增加单个客户的设备按揭贷款额度、调整贷款对象准入条件等专项授权政策并获得总行批复同意。
(二)择优选择客户,实现精准营销
结合总行批复中的有关规定,某分行对鑫港纺机推荐的纺织企业客户进行反复筛选,认真考察主体资质,选择企业实际控制人有多年从业经历、抗风险能力较强、与我行合作意愿较强、配合度高的企业作为分行重点营销的目标客户。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着重调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扩张能力与销售渠道、订单来源、资金运营、管理能力是否相匹配,设备上线后所带来的现金流是否与按期还款资金相匹配,不因企业提供设备抵押及鑫港纺机方面提供回购而放松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判。
(三)主动服务客户,批量拓展业务
作为链式营销的一大特点,银行不再“待客上门”,而是主动为客户量身设计金融服务方案,进行针对性营销,挖掘客户融资需求,实现客户对本行价值贡献最大化。在此次小企业设备按揭贷款业务的经办过程中,经办机构根据分行拟定的金融服务方案与目标客户进行接洽,商谈金融服务的品种、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综合收益等要素。分行小企业部根据总行小企业业务新流程,专门指派两名风险经理与经办机构进行对接,批量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工作,实现快速审查审批,充分发挥本行小企业“三位一体”业务营销机制的优势。
(四)强调客户链整体风险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
链式营销模式是基于对“关键单位”深入分析与充分挖掘,营销拓展其所延伸出的小企业客户链的营销模式,“关键单位”对客户链整体运营状况起重要作用。分行重点加强对此次链式营销的“关键单位”――鑫港纺机的风险监测,掌握客户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的运行特征,结合宏观市场环境、行业走势等,有效识别客户链的风险状况。
1、严防行业风险。通过重点关注当地产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流向、现金流充沛度、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情况,防范产业集群衰退风险。
2、关注市场风险。深入了解整体市场走向、宏观政策导向、海外市场需求变化等情况,增强市场前景预判能力。
3、控制操作风险。要求经办人员严格按制度规范操作,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抵押物权属调查,办妥设备抵押登记及保险手续,及时掌握抵押物存放保养状况。
五、营销成效
某分行通过对“关键单位”――某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下游客户链的延伸拓展,不仅提高了与核心企业的合作紧密度,也成功营销拓展了一批优质小企业客户,成为其主要结算行,有效锁定客户资金链,拉动流量业务存款沉淀,实现较高的综合收益。截至2013年4月,已有22家客户在某分行获批纺织设备按揭贷款,批复额度14992万元,实现有效基础客户17户,新增日均存款1600万元,新增月均结算量11500万元,同时带动工资、个人储蓄存款、POS机、信用卡等业务发展。
六、案例分析
某分行纺织设备企业链式营销案例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1、准确定位、关键突破
本案中某分行通过对目标行业的认真调查,分析;对存量客户信息的挖掘、利用,准确定位“关键单位”,发现潜在价值资源,实现小企业客户的批量营销拓展,有效降低营销成本。
2、沙盘规划、优化方案
本案中某分行通过对关键企业上下游客户链的深入分析研究,形成清晰的金融服务方案,明确营销目标、沙盘规划,有效提升了服务方案的针对性、客户开发的主动性、营销拓展的有效性。
3、批量营销、提升效益
本案中某分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根据企业上下游客户链的个性化融资特点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实现有效切入、成功营销,为后续业务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业务发展平台,也为“链式营销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扩大链式营销的成效。
4、抓住核心,强化风控
本案中某分行能够以链式营销模式中的“关键单位”为核心,围绕“关键单位”设计风险管控方案,要求鑫港纺机提供无条件回购责任,同时加强对下游客户的资质与业务背景调查,确保第一还款来源充分可靠,有效防范业务风险。
近几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热点,经济金融焦点问题,原因除了主观的的企业自身的原因,客观的商业银行的原因,还有其他客观环境的几个原因,这里抛开企业自身的原因不说,主要谈谈商业银行的问题及其他客观原因。
商业银行是一个趋利性的组织,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1995年以后,银行开始进行商业化改革,现在是股份制改革以后,资本的趋利性决定它热衷于追逐大客户大项目,是资本的劣根性。
融资结构问题,在中国整个经济市场上,包括企业信贷市场是比较发达的,也就是说传统的间接融资的市场是比较发达的。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所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非常有限的,最近比较热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方面,这个发展在整个的资本市场是比较滞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本身发展就不是非常得发达,那么这些其他类型的资本市场更是比较落后。另外中小企业的债券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最近有些地方做了一些尝试,中小企业发行一些债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先兆。这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过度地或者主要地依靠间接融资,依靠银行的贷款,所以也造成了融资渠道的一些问题。
信用环境的问题。中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建设时间也不是很长,经济体制也不够完善,造成了整体信用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属于整个社会信贷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在江苏、浙江、上海,这些地方,包括农行和其他银行,这些地方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传统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东三省,这些地方相对来讲金融整体环境稍微弱一点。在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就会更大,要关注这个区域性的差异问题。
政府部门。政府引导还不够,我们政府从税收、政府采购方面也应该向中小企业倾斜,因为我们政府采购一些招标,基本上中标的是大中型企业,是不是有一些倾斜。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财税政策或者税收这块非常强,如果能对中小企业采取适当的措施,可能会刺激更大。比如原来的外商投资企业现在不享受税收优惠,前20年都享受税收优惠的。
当然这么多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两方面问题,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商业银行的问题,商业银行要从自身找原因,如何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从上述的两个案例分析,营销环节的关键在于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求,为中小企业客户量身打造适合的产品,要创新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甚至引导企业的需求。 (一)以客户为中心。
商业银行必须把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调动所有资源让客户感到满意,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的标尺。要通过提供专业水准的服务,使客户资产价值增加,让客户享受增值服务,使其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效率提高,从而提高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赖度、依赖度和忠诚度。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
客户经理必须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通过对客户进行调查和评价,提供客户服务方案,在金融产品和各种可以借助的外部资源中进行组合设计,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营销一体化
目前服务业的市场营销早已超越了产品的生产,范围扩展到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组织、公共关系、技术指导、售后服务等诸多领域和环节。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也就是要把金融产品的营销作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将各种营销资源进行整合,以满足各种营销活动要素,实现营销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1]林毅夫、李季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7(1)
[2]李东艳: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8(11)
[3]李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与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8(8)
[4]连平: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N].第一财经日报,2008,7,23
[5]邓聿文:中小企业的冬天来了吗[N].上海证券报,2008,8,8
[6]王禧扬、赵明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9(1)
[7]林毅夫:建立信用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世界商业评论,2008(12)
[8]邓华光: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求解[J].中南论丛,2007(1)
[9]纪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系完善[J].[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2007(3)
[10]刘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应用
引言
资金是房地产企业的根本,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是房地产企业能够继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房地产财务风险日益显露。房地产资金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进行管理活动的关键,当然在房地产管理活动当中资金管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资金管理也出现在房地长经营过程中,通过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让房地产财务管理取得成效性,这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行业而言都有着积极调的意义。房地产在前期的开发,以及后期建设时期,都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开发初期以及建造期间投入的资金比较大,并且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收回,那么就必须要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以保证房地产企业的长期发展。
1.房地产企业和资金管理
房地产企业指的是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以及管理等活动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企业具有经营对象的不可移动性,经营活动的资金和人才密集性以及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行业限制性这三个特征[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想要长期的经营下去,不仅要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还应该通过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企业按照性质可以划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
资金管理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营企业资金的来源以及使用,进行有计划的、有控制等项目工作的总称,进行资金管理需要坚持划清固定和流动的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的使用界限,一般应该实施计划管理[2]并且不能够相互流用的。加强房地产企业资金的管理,能够有效及时的发现项目资金的短缺,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和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能够让各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的沟通、协调机制。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指的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营以及管理房地产等过程中各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房地产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收回,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是保证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障房地产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重要措施。
2.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作用十分重要,那么对房地产资金进行合理管理,也就成为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那么我们需要先分析出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分析来制定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第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意识不够[3]。有的企业领导在资金管理方面意识较为薄弱,造成了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执行力的缺失,在企业资金比较丰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进行规划使用,在缺乏资金的时候就开始担心企业的发展,这是缺乏一种长期预算资金管理意识的表现。缺乏专业的房地产资金管理人员,没有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此外还缺少对企业在项目开发、项目投资等环节的资金预算和管理制度,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费用超出预算。
第二,房地产资金管理模式落后。想要高效的完成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需要专业的经济人才,对于房地产而言,进行资金管理需要的是更加全面的经济人员,由于房地产涉及的面比较广,产业链也比较繁多[4],那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所需的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目前的房地产资金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实施的管理模式粗放,导致资金分散,使整个企业的整体资金不能合理流通。
第三,融资的形式比较单一。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房地产融资市场也处于起步阶段,一般情况下房地产进行融资的时候,采用的贷款方式都是短期或者长期的银行,但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比较慢,房地产企业很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筹集资金。此外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是短期的,并且融资风险也相对较高,还债压力较大,这并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运作。
第四,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不科学。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比较火爆,这就直接导致房地产企业在关注行业利润的时候,忽略了行业发展潜在的危险以及周期性,并且不能够很好的估计企业面临的挑战。甚至有的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合理的对开发项目以及市场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就盲目进行投资,导致房地产企业不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甚至出现破产等严重情况。
3.提高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资金管理不合理,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久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破产。那么如何更好的做好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就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一,增强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对于房地产管理而言资金管理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它是房地产资金管理的导向。房地产企业应该树立统一的资金管理观念,对资金进行规划使用,此外还要加强对控制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量,严格控制现金的流入和流出[5],保证企业长期具备支付和偿债的能力,还要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识,充分估计各项项目的投资风险。
第二,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在进行资金预算制度构建中,房地产企业应该建立资金预算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工作职责和权利范围,按照整个资金制度进行资金预算计划,并且及时的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查,掌握项目的实际情况。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对每一环节都设置资金预算小组,并加强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资金的利用。
第三,拓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事实证明单一的融资方式并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应该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房地产企业不仅可以向银行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借款,还可以利用其他的筹资方式来获得所需的企业资金,房地产企业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6],提高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一些大型的房地产企业而言,还可以开发多元行业,合理的对资金进行调度。
第四,进行合理科学的投资。房地产企业是一个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产业,房屋销售是房地产企业资金回收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滞销情况。也就是说要想保证销售量,就必须要在前期的项目开发期间做好全面的准备,做好市场调研以保证销售量能够达到最高[7],正确的分析市场的情况,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合理的投资,房屋出售,以免出现市场反弹或者是销售下降的情况,全面确保房地产企业能够最大化的资金回收。
不仅如此,还应该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监控,定期的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资金的流向进行检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不仅如此还应该对项目的总汇以及账单进行全面的分析,全面保证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向问题。企业可以适当的对项目监督负责人员予以适当的奖金奖励,鼓励监督人员更好的实施监督权利,还应该开展内外部审计和监督,严格实施奖惩措施,完善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保证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向。
结语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说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进行资金管理是保障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根本。房地产企业是一个涉及项目较多的产业,并且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那么这就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该通过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意识、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保证房地产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同海,霍明丽.加强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商业.2011(14)
[2]段术祥.浅析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9)
[3]夏亚欣.基于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中国外资.2012(24)
[4]余玉钦.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3)
[1]解秀丽.房地产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对策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1(02)
[5]安尼.试论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5)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一、房地产项目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控制和难以预料的因素,使得企业在一定的范围、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最终财务成果和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了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是更大的收益的可能性。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活动的内容来看,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以及利润分配风险等,关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涵义在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受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得房地产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企业预期的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如果房地产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这种风险加剧;在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的可能性,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为是筹资风险或是融资风险。
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财务杠杆使用过度
由于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多数房地产公司选择贷款,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杠杆使用过度。财务杠杆的使用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能够使公司股东只用较少的自有资本运营拥有大量外来资本的公司,并产生很好的税盾效应,提高股东权益收益率。另一方面,过高的财务杠杆意味着较高的流动风险,稍有不慎公司将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使股东权益收益率面临较大的不稳定性。
(2)资金周转率偏低
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主要包括征地、土地开发、房屋开发、竣工销售及物业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资金的投入,只有在第三阶段符合预售条件的公司才能进行预售,收回部分资金,所以真正能够收回资金的只有第四阶段。
(3)资产期限不匹配
房地产公司的流动资产主要是存货。房地产存货分为非开发产品和开发产品,非开发产品则包括库存商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开发产品包括拟开发土地、在建开发产品、己完工商品住宅和出租开发产品。房地产行业的存货一般是流动性差、不易变现的资产,因此,导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匹配度不高,偿债压力比较大。
(4)现金流入期限不均衡
大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存在一年高一年低的问题。一方面,房地产公司在项目开展期采用预售方法获得资金流入,但各开发项目的销售期和预售期的匹配极易被忽略,这样造成由主营业务产生的资金流入一年高一年低。另一方面,公司投资收益的现金流入也可能不均衡。这样导致现金流入较低的一年面临短期偿债的流动性风险,而现金流入较多的一年产生了大量的现金冗余,长期看来,无法保证一定的现金利息涵盖比例。
二、房地产项目财务风险产生环节
财务风险的形成、积聚、转移等过程是以资本循环运动过程为载体的,资本运动在投资、筹资、营运、利益分配四个基本环节上相应地积累着四种表现形式的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为了取得财务杠杆收益而举债,增加了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潜伏着资不抵债或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以及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纳税付息前收益下降时,普通股收益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当前市场经济发达,筹集资金的渠道更是多样化,以何种方式用最短的时间筹集到最多的资金,而风险较小费用较低就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目标。如果资金筹集不当,就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主要表现在债务规模不合理而导致过度负债,既增加了财务费用,又造成资金浪费;利率过高,债务规模过大而导致的筹资成本费用过高;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造成债务到期过分集中而导致财务危机。
2.投资风险
房地产投资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导致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投资报酬水平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在初期技术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以及项目投资回报率分析上有误造成企业项目规划不合理,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偏差所产生的风险。形成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成因主要有:房地产粗放型开发,投资增长过快,对合作伙伴或项目开发不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空置率高,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约束弱化等等。
3.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销售风险。国内楼市变化复杂,受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调控变化的影响,如果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确或对项目产品定位不准确,都会造成销售缓慢、产品成交量下降、投资回收期变长等问题。二是成本控制风险。如果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缺乏降低成本的方法或者缺乏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将可能导致开发成本超过自身的概预算水平或同行业平均水平,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缺乏成本优势。三是房地产项目公司管控风险。随着房地产市场区域跨度的增大和项目的逐渐增多,如果某项目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都可能会给项目运营带来风险和损失。
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的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股息分配和留存收益和结构处理不当使得企业偿债能力、再生产能力规模受到影响或是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企业股价大幅下挫,这些都会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三、房地产项目财务风险防范的一般方法
1.融资风险的防范
在对企业融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测度的基础上,为了控制和降低房地产筹资风险,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筹资管理规则并严格遵守。大力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完善房地产债券市场,适度放宽股票融资政策限制,还可以发展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适时地开展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相结合的多层次房地产融资体系,以降低融资风险,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还应进一步完善间接融资,推进间接融资形式多样化,创新变直接融资为间接融资的方式,控制融资质量,制定正确融资政策,探索建立组合式融资模式。
2.投资风险的防范
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灵活应用投资组合理论。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有效,必须按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财务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预测和分析;对资金投入、流转、配置和回收等资金循环过程的预测和分析;对收入、费用和利润等经营指标的预测和分析;对项目现金流量、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指标的预测和分析,以及对项目收益与风险平衡关系的预测和分析。运用各种方法计算出有关指标,对投资项目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便合理确定不同项目的优劣势。
在投资领域里,“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非常适用。就是说要懂得分散投资以达到分散、降低风险的目的。房地产投资组合策略是投资者依据房地产投资的年获利能力和风险程度,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恰当投资的基础上,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地产进行搭配投资,以减少降低投资风险的投资策略。房地产投资可以选择不同房产类型、不同区域的投资组合,甚至是同一类型不同项目的投资组合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3.资金运营风险的防范
(1)加强对日常现金流量的预测,重视经营性现金流
控制日常资金运营风险,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非常重要,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地采取行动,防范风险。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应立足于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和监测。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来完成,因为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观察到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政策,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的反映出来。
(2)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房地产企业一般采用项目法人制,通常设立多个项目公司,一般会形成集团公司模式,集团公司不是几个公司的简单组合,为了提高公司日常资金运作效率,使公司能利用集团公司的协同效用,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应更侧重于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此种模式能够实现集团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资金的多头开户,资金余裕和短缺问题;也能使项目公司及时了解集团资金的流向、安全和效益,防止资金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违章和舞弊行为。
4.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
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其利润分配提出几点建议:(1)制订长期的利润分配规划,杜绝分配的随意性。由于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成本低的优点,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分配具有随意性、不规范的特征,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极高,资本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企业到外部进行融资。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根据企业融资策略及经营战略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增强内源融资能力,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2)利润分配减少分配现金,以转增实收资本为主。由于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自有资金规模小,资金瓶颈是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制订利润分配战略应充分发挥内源融资功能,尽量减少分配现金,以转增实收资本为主。这种分配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扩大资本规模,优化资本结构,降低企业风险。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来看,这种分配方式应在中短期内处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蔡敏妮.房地产企业应加强财务风险管理[J].科技信息,2010(29).
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管理 企业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创造税收、繁荣经济、增加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利用企业的有限资源,抓住机遇,减少风险,壮大实力,将是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中心课题。笔者认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首先应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中暴露出来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因为资产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再加上财务制度不健全、抵御外界经济环境变化不强等因素,在财务管理方面,民营企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财务管理不健全,重要信息被忽视
企业的繁荣与发展,信息是关键,如何有效准确地认识和利用财务信息,是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企业中的财务信息可以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赢利能力的高低,承受债务能力的大小,以及对企业本身的评价,所以财务信息在企业经营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的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所以他们往往只关重企业的利润,不会关注财务数据的重要性,也没有完备的财务信息资料,在关注财务指标和数字时,大多只重视利润大小,对其他信息则一扫而过,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判断将来的经营状况,在制定经营决策时也就会陷入主观和盲目之中。
(二)管理单一,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
因为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模式上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高度统一,在企业管理上有句话“大型企业靠文化,中型企业靠制度,民营企业靠老板”,民营企业的管理自然是老板个人的事情,而这些老板大多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知之甚少,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财务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无法施展自己才华,从而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其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缺乏资金运营理念,投资盲目
企业的发展要靠良好的资金运营,作为民营企业因抗风险能力差,更应该引起重视,但事实上大多民营企业存在着资金管理混乱、资金闲置时间过长、库存过多等现象,企业老板常把拥有现金的多少视为获得利润的多少,常把现金与利润混为一团,在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的方法上不得当,缺乏先进的资金运营理念。
在项目投资上,企业一般不去做前期的市场调查、项目的盈利水平与风险程度的评估,不去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与各种投资渠道的选择,投资全靠企业所有者的眼睛去判断,造成投资盲目跟风,专捡当前热门项目、高利润项目投资,结果造成新项目不盈利,老项目利润被稀释,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偿债能力下降,增大了企业的破产风险,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企业成本管理弱化,生存能力不足
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经验和措施,成本核算粗放,有的企业把几种甚至十几种主要产品成本笼统地汇总核算,企业管理层只知道企业亏损还是盈利,而具体到哪种产品盈利多,哪一种产品盈利少却不得而知。这种管理方式不能对企业生产结构调整作出分析,不能根据企业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还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没有成本核算,只注重在生产过程中抓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对产品的设计论证,不能使技术进步、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实现有机结合,缺乏事前事中控制能力,企业生存能力大大减弱。
(五)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不强,企业经营风险大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存在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民营企业在面对企业发展决策时,不能合理地确定资金的需要量,造成要么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要么就是筹资过多,使企业承担沉重的利息负担,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造成了资金上的困难,最终导致企业破产。造成企业的失败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措施,不能正确认识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必然要求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不仅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现在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财务部门时刻把握着企业活动的脉络,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而企业经营业绩最终则全部体现财务状况的变化,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主要是指以盈利、价值统驭企业销,以财务凝聚一切要素,对内协同、对外扩张,不断地、动态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但是市场瞬息万变,潜伏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尤其是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政府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而相应调整其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西方企业对理财提出了更高的行为规范和更广泛、更复杂的理财范围和方法。在企业筹资和用资方面,出现了创新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之间建立多元化的关系,也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经营风险,如何做好财务管理,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把实现财务成果的最大化和财务状况的最优化作为自己追求的管理目标。这就使得企业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把这个目标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各项管理工作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个目标。因此,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完成。
(三)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企业的财务管理,首先是一种价值管理,是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而资金运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表现,它渗透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之中。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不断购进、消耗、转化和销售;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为资金的不断运动,投入、支出和收入不断周而复始。经济活动的决策和资金运营的管理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这就使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成为可能。
民营企业如何做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筹集和形成、投放和分配、运用和周转、收益和成本,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计划安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进行全面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
作为民营企业,首先是企业的所有者,即企业领导要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重视财务人员的素质,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财务人员除应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熟悉国家法律,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观察和预测能力,必须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也就是说,财务人员要做到是“专才”也是“通才”。只有这样才能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成为可能。
(二)从管理模式入手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而当前大多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单一,所有权与管理权高度统一,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要发展,必需首先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财产委托、经营关系,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而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其次要建立起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重视人才资本建设以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最后还必须从强化内部控制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涵盖所有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三)完善用人机制并重视人才培养
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民营企业用人机制,在用人上任人唯亲思想严重,缺乏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在发展初期显现不出其弊端,当随着企业的发展,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后,这种家族式的管理便显现出它的缺陷,民营企业管理机构的相对简单无法应对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营企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帐的人,而是更需要会理财的人。企业只有舍弃任人唯亲的思想,建立起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先机。才能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从而使企业进一步发展。
(四)重视财务信息并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
要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和治理结构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惟一出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企业的繁荣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准确有效地认识和利用财务信息。企业的会计资料数据不仅仅是为了纳税和使所有者对一个年度的财政状况及盈亏状况进行分析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应当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有效工具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重视会计资料的汇集和分析,充分运用财务数据,分析预测企业的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在财务管理中要有效地利用统计资料,并依靠与经营有关的各种计划,即销售预测、毛利预测、人事费用预算等,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对生产经营的有效指导力。
(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科学做出投资决策
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时要坚持以产品的可行性为基础,以实现最高资金利润率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优化为标准。首先,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及时把握投资时机。其次,应本着有利于公司产业结构的调整,着重于高新技术的发展的原则,对拟投资项目的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投资活动中的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选择,并对拟投资项目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有效性进行论证。通过认真分析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通过采取了大、中、小利并举,长、中、短期结合的投资组合方案,适当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只有在收益和风险达到最好的均衡时,再按照一定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最后,在投资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对过程进度、质量、施工成本进行控制,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投资项目按预算规定如期完成。另外,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创出一条适应企业自身投资决策的路子,力争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加强资本运营管理
资本运营是资本所有者或其授权委托的人对企业资本的运作和经营,通过资本的流动、重组或投入,促进资本的快速集聚和集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提高资本的效率。资本经营理念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这种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要充分地运用资本经营理念,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要使资本运营运作,首先,要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做一个全面、合理的设计。设计出合理的资产分布状态,保证资产的应变能力,以实现资产的盈利性。这是建立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基础之上的资本运营。其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以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更要利用兼并、收购等现代资本运营形式来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只有正确地运用资本经营理念,才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1.汪永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6(10)
2.杨宝平.浅谈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
3.安旭.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12)
关键词:科技创新;风险管理;财政投入;金融系统;风险分担
中图分类号:F062.4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本质在于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工艺和其他商业用途上以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便是不确定性。自美国的弗兰克•H•奈特在其名著《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将不确定性引入经济分析中来,经济学家开始重视对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研究。肯尼迪•阿罗[1]在1962年指出了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认为不确定性存在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每一决策中。克里斯•弗里曼(1997)[2]认为“基础性研究与基础性发明”是“真正的不确定性”,“重大的开创性产品创新、公司以外开创性的生产工艺创新”是“很高的不确定性”。一般认为,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与结果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基于对客观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未来的可能性,是事物发展结果本身的不确定)和主观不确定性(主观认识和预计的可能性,是对事物发展认识的不确定)的认识,有不确定性可度量说和不可度量说之分。可度量说把不确定性与概率事件联系起来,用随机变量的方差来刻画不确定性的大小,即用概率来描述不确定性。主流经济学认为不确定性是可以概率化处理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期效用理论,提出风险学说。
对于科技创新风险,目前有多种认识。赵玉林(2006)[3]在其著作《创新经济学》中总结出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几种解释:一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艾荣(Aoron)认为技术创新中的风险是“项目的失败概念”;二是意大利的风险专家奥特威(Otway)认为技术创新的风险是“技术灾难”;三是美国的阿伯纳西(Aberrnathy)认为,技术创新风险是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项目行动的种种失败;赵玉林则认为,技术创新风险是指“存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信息不足或信息使用不当造成的某种损失的可能性”。我们认为,风险描述的是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强调主观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偏离,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主体行为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科技创新风险源于其不确定性,是一定条件下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
需要强调的是,风险是可能的损失,并非必然的损失,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收益。风险越高的领域常常蕴藏着更高的商机,投资回报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高风险而带来的高额收益就成为进行科技创新的机会、动力和源泉。但是,现实生活中,科技创新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因此,对科技创新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并寻求风险转化为收益的条件,就对一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科技创新中风险与收益的分离及风险管理
科技创新因其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而可以带来巨大收益,但这种高收益的获取是以对创新过程中各种风险的有效管理为前提的。倘若不能有效应对和承担风险,则高风险带来的就不是高收益,而是高损失。实际上,科技创新过程中会出现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承担高风险却可能带来高损失常使得一些有意进行创新者望而却步。我们需要分析科技创新中风险到收益的转化过程。
(一)科技创新中风险与收益的分离
如果我们把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科学发现阶段、技术研发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和市场销售阶段等4个时期,则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各不相同,并会出现阶段性分离。具体来说,科学发现阶段需要收集有关科学理论前沿、技术发展状况、产品市场需求、投资预测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大量信息,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信息风险和技术风险突出,由于资金投入不大,融资风险不是很高。技术研发阶段主要进行技术发明创造和新产品开发试验,此时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等问题使得技术风险最大,且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融资风险开始加大。前两个阶段总体风险很高,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风险和收益出现完全背离,因此可归类为高风险负收益区。产品生产阶段是创新产品进行小批量或批量生产阶段,技术难题已经解决,相关工艺设备渐趋完善,技术风险已大大下降,扩大产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融资风险进一步上升,市场风险开始显现,整体风险比较高。此阶段可获得部分产品订单,开始有所收益,风险和收益出现初步融合,因此可归类为高风险低收益区。市场销售阶段是创新产品大量销售阶段,也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检验阶段,风险和收益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 “干中学”等的学习效应,创新技术渐趋成熟,设备工艺基本完善,技术风险进一步下降,产品质量提高。同时基于“用中学”等的网络效应,用户会进一步接受创新产品,产品销量扩大,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如果融资成功扩大产能,则规模效应显著,市场风险会呈整体平稳下降之势。此阶段大量创新产品的成功销售必然带来巨大收益,使得前期承担的风险能有效转化为高收益,创新成功,因此可称之为低风险高收益区。另一方面,由于风险传递的原因,市场阶段的风险是前面几个阶段风险的叠加;如果融资困难而不能扩大产能,则无法获取规模效益;而且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阶段本身也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也有可能市场阶段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分散,出现风险不降反升,产品销售有限,或者大大低于预期利润率,使得收益增长缓慢,创新不很成功甚至是失败,从而可称之为高风险低收益区。科技创新各阶段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可如图3所示。
图1中,横轴表示收益,纵轴表示风险,R为风险曲线(虚线),W为收益曲线(实线)。从图上可以看出,OA段对应的风险很高,位于纵轴左侧,表示高风险负收益区(只有投入,没有收益),说明的是科学发现阶段和技术研发阶段。OB段对应的风险虽下降很多,但仍然较高,对应的收益曲线开始上升,并位于纵轴右侧,表示高风险低收益区,说明的是产品生产阶段。BC段对应了两条风险曲线(R1和R2)和两条收益曲线(W1和W2),说明的是市场销售阶段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如果对应的是R1和W1,则说明风险仍在下降而收益持续上升,是低风险高收益区,创新成功;如果对应的是R2和W2,则说明风险不降反升,收益不升反降,是高风险低收益区,创新不成功甚至失败。
(二)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
科技创新的初始阶段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风险最高(不一定损失最大),而最后阶段还可能会出现高风险和低收益,也就是说,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成功的科技创新就是一个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我们认为,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是指管理者基于对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对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以降低风险和承担必要的风险,避免或减少创新的风险损失。
一般而言,风险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识别是指通过使用如风险因素调查法、事件树分析法等方法手段[4],尽可能找出各种潜在影响科技创新的不确定因素、风险的来源及其作用关系,并分析其中的正面影响(机遇)和负面影响(损失),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打下基础。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定性方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和定量方法(如敏感性分析、模糊数学法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估计分析,以综合评估风险的整体水平。风险评估包括先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再对采取管理措施后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其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将决定管理工作的效能,因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是指对已评估的风险通常采取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等手段,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并承担必要的风险。其中,风险回避是指主动放弃相对高风险的科技创新项目,而代之以相对低风险的选择,其实质是基于风险承受水平的考虑,主动回避那些相对不可控、不可转移和不可分散的较高风险,通过牺牲一些利益来消除潜在的高风险损失。风险分散是指通过选择相对高低风险不同的项目来进行组合开发创新,使得整体创新风险下降,其目的是通过低风险项目收益来部分弥补高风险项目可能失败时的损失,以使创新行为不因某高风险创新项目可能失败而中断。风险转移是指创新风险的部分或全部由一个承担主体向另一个或多个承担主体转移,其实质并非消除风险,而是增加风险承担主体以降低或缓解个体风险,通过利益共享来实现风险共担。风险转移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财务转移(即创新活动主体不变,而风险承担主体改变,通常在技术风险不大而财务风险较大时采用,如科技保险、股权融资等)和客体转移(创新活动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均发生部分或完全改变,通常在技术风险较大时采用,如联合创新、委托开发等)。[5]风险承担是指对创新中的风险基于认识的基础上而选择去承担风险后果,通常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认为风险不可避免,被动接受,二是认为承受风险可获得较大收益,如设立风险基金来主动接受。风险监控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可采取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其任务是全面跟踪风险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动态掌握风险的变化发展,以使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制的程度。
总之,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是获取收益的必要前提,风险管理的有效程度决定了创新的收益大小及成败。但需要说明的是,对风险的管理也是有成本的,其成本不仅包括运作成本(即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如信息搜集、市场调研等成本),还包括风险成本(即为降低风险而导致的机会利益损失,如风险转移时利益的转移等)。风险管理需要经常在风险与收益间进行权衡。
三、科技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担
从上文风险管理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相对于个体管理者而言,科技创新的风险因素其实可分为可控制的风险因素和不可控制的风险因素。管理范围内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和生产风险中的部分风险因素是可控的因素,可以采取通常的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方式加以预防和控制。而对于管理范围外的一些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如政策风险、融资风险等,则需要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管理方式来应对,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分担风险的过程。从风险分担的实质内容来看,就是要使社会各方在基于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去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分散、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帮助创新者提高成功率,激励创新者的创新行为。我们认为,科技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担除了上述的不可控外部风险原因外,还源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创新成果的外溢性。尽管创新成功可使创新者获得巨大的私人收益,但私人并不能完全占有创新成果的收益。国外学者的研究也显示,研发的社会回报率大约是30%,而私人回报率约为7~14%。[6]创新成果的外溢性决定了一般情况下科技创新相对于社会需要是不足的,因此整个社会必须要对科技创新有所补偿,而风险的社会分担则可以很好地去激励科技创新。二是风险承担的有限性。风险具有客观性,不可能完全消除,科技创新者必须要承担必要的风险。风险的高低也是相对于承担能力而言的。对于具体的创新者而言,其风险承担能力是一定的,也是有限的。倘若整个社会能替创新者分担风险,则无疑相对提高了其承受能力,使其可以进行原先所无法承受的高风险项目,或者增加创新项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一)科技创新风险的政府分担
政府对科技创新风险的承担着眼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而非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在现代经济中,政府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领导者,也是主要的风险承担者之一。从完整的创新链来看,科技创新包括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扩散三个环节。知识创新由于处于创新链的最前端,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离市场距离最远,因而风险最高,必须要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技术创新虽然紧密联系市场需求,但由于技术发展本身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依然很高,政府需要分担部分风险才能激励更多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扩散基本是市场行为,但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依然可以分担创新的政策风险,加速技术扩散,提高社会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由此可见,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可以是一个积极的风险分担者。政府的风险分担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可用图2来说明。
图2中,横轴表示科技创新活动(Q),纵轴表示风险(收益,R),曲线ACD为没有政府分担的市场科技创新活动曲线,而曲线BCD为政府分担后的科技创新活动曲线,二者交于C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基于风险收益的权衡,假定市场所能选择的风险(收益)水平为RA,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为QA量,而政府分担后提高了创新者的风险承担能力,使得原先不能进行创新者可以进行创新活动,原先只能进行少量创新活动者可以增加创新活动,因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从QA量增加到QB量。此外,由于政府的风险分担,创新者可以选择极高风险(收益)水平的RA1处进行创新活动,而这常常是重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极强的外溢性,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见,政府的风险分担将科技创新活动曲线既能向上推移,又能向外推移,不仅能增加科技创新活动量,而且能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水平,对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创新的本质仍是一种市场逐利的行为,政府的风险分担是有很大成本的(财政支出、税收减免等),且政府的投入还会对私人资本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凡是市场能够有效配置的科技创新活动,政府没有必要去分担风险。换句话说,政府的风险分担应主要集中在市场配置相对失灵的高风险领域,例如研发活动领域,通过增加创新者收益而使得市场仍然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是递减的,即随着风险(收益)水平的下降,政府风险分担所能增加的科技创新活动量是递减的(曲线ACD与曲线BCD之间的水平距离)。假定在风险(收益)水平RC处,政府的风险分担并不能增加科技创新活动量(即两条曲线相交于C点),则政府没有必要去分担风险,而此处一般也是低风险区域,私人资本也会积极进入,市场配置相对有效。
政府可以通过科技信息,制定科技规划,实施科技政策法规等来减少创新者所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的风险,但究其根本,政府对科技创新风险的分担能力源于政府强大的财政能力。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强制性的税收手段聚拢庞大的社会财力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又可通过财政预算程序去分配财力资源。政府就可以通过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政策来实现对创新风险的分担。政府的这种风险分担归根结底是增加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其目的或是分担创新者的风险损失,或是增加创新者的风险收益,总之是使创新者能够并激励其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从财政的运用方式来看,我们可以把政府的科技投入划分为直接财政科技投入和间接财政科技投入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政府的财政资金直接拨付给特定科技创新主体,使得该主体能够进行创新活动,后者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财政激励要求去引导科技创新,只有满足要求的创新主体才能获得政府的财政资金或者其他财政优惠,是一种变相的财政投入手段。
1.直接财政科技投入。直接财政科技投入是政府分担科技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其特点是通过直接的财政资金拨付来支持特定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研发活动,其目标是提供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创新思想的产生,通过推动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同步发展,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推广应用。直接财政科技投入从资金运用方式来看又可分为财政科技拨款和财政科技资助两种形式,前者体现在政府的财政预算安排中,是对相对固定的科技创新主体的财政保障,后者则是根据政府具体的科技创新安排,对进行政府指定的或引导的科技项目的创新主体给予财政补贴。财政科技拨款的支持对象一般是非赢利性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它们位于科技创新的源头位置,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由于这些科研活动离市场最远,风险最高,外溢性最强,市场无法解决其收益问题,因而必须要靠财政资金来保障。财政科技资助的支持对象主要是一部分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参与了政府鼓励和组织的研发活动,政府对这部分企业给予一定金额或比例的财政补贴。
2.间接财政科技投入。间接财政科技投入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其基本着眼点在于利用市场机制,以少量的政府资金或者一些财政优惠措施来降低科技创新中的风险损失,增加创新收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发展。其主要的支持对象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企业(包括企业化运作以赢利为目的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常用的手段有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等。其中,税收激励是政府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基本措施。由于税收激励是政府把应收取的一部分税收收入让渡给企业,减轻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本,也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研发,实质上是间接增加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与其他的政策工具相比,税收激励的最大特点是在于通过市场来调配各行业、企业和项目间的研发投入,相对公平,因此不会扭曲市场竞争的作用。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职能而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整个市场上最大的、购买力最强的买家,其有目的的、导向性的购买支出活动,能从创造市场需求方面去刺激科技创新,属于事后激励或反馈激励,即通过增加对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来对创新者私人收益的溢出部分加以补偿。通过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各种采购措施,政府为科技创新开辟了另一种财政投入的渠道,能有效分担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收益,激励创新。
(二)科技创新风险的金融分担
金融对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是其功能的体现。金融概念涵义丰富,通常认为,金融是包括货币流通、信用提供、投资行为和银行机构在内的一个系统,金融系统主要由连接储蓄者和投资者的金融中介(银行)和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构成,其基本功能就是对资金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配置。默顿(Merton)和博迪(Bodie)[7]提出的金融6大功能之一是提供管理风险的方式。吴晓求(2003)[8]认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白钦先(2006)[9]从金融功能演进的视角提出了金融的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马宇(2006)[10]将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担功能定义为:“通过金融体系将经济中的风险配置给投资者,分别由不同的投资者来承担,或者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进行跨时期配置,将风险分别由投资者在不同时期来承担,即投资者通过金融活动将自身面临的风险在时间上进行分散。”
根据美国学者艾伦和盖尔(2002)[11]的研究,金融系统的风险分担机制可分为横向风险分担机制(cross-sectional risk sharing mechanism)和跨期风险分担机制(intertemporal smoothing risk sharing mechanism)。横向风险分担机制通过金融市场实现,是指在既定的时点上,不同的投资者根据其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评价而购买和持有金融市场上的多种金融资产,构建投资组合,或者通过使用衍生金融工具重新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分担风险,以使得风险厌恶倾向强的人少承担风险,风险厌恶倾向弱的人多承担风险。马克威茨[12]的资产组合理论则说明,随着资产组合证券数量的增加,无论证券收益是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都将导致方差(风险)变小。当证券组合的数量足够多且彼此相关系数接近零时,则资产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基本完全消除,只剩下系统性风险。
从图3可以看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通过资产组合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不能规避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还可以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上派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包括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掉期(swaps)、期权(options)等远期合约。精巧设计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将风险进行分拆、捆绑和重新包装与定价,通过金融市场交易而将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有助于改善金融市场的风险配置状况。跨期风险分担机制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实现的,即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对外贷款来平滑投资者不同时期内投资收益的风险。投资者通过去银行存款可规避系统性风险,即不管经济状况如何,银行存款为投资者提供了固定收益。银行专门从事资金融通,具有规模经济,可以把独立、分散的存贷活动集中起来,利用其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跨期配置,通过经营风险来获取收益。银行风险分担的特点是风险内部化,即将银行所管理的风险直接转化成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并通过用经济繁荣时期的剩余来抵补经济萧条时期的不足,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承受经济生活中的系统性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当整体经济风险很高,银行也面临破产倒闭威胁时,个体投资者的存款也不安全,金融系统的风险分担功能遭受到了极大破环,则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承担全部的系统性风险。
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说科技创新风险的政府分担是利用政府的财政资源去无偿资助创新者以减少其面临的风险损失来激励其创新,那么金融分担则显然是利用市场机制,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对称,使得各种社会资本基于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通过金融系统来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为创新者分担风险损失,也共享创新成功收益。也就是说,金融系统能够为科技创新筹集资本,提供风险配置的方式,并通过资金流动纽带来实现对创新风险的分担功能,提高创新成功率,促进创新。
1.金融系统的信息生产和处理机制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有用信息,减少信息获取成本,降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风险。从一定程度上说,风险是由于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而造成的可能损失,因而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可以生产、交易并带来利益。金融系统在信息的生产和处理上具有相对优势。
一是证券市场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投资决策信息,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根据法玛(1970)[13]的强式有效市场理论,证券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这个市场变得越大且越具有流动性时,基于一般均衡理论,股票价格可以完全反映全部市场信息,包括公开的(public)和私人的(private)信息,投资者就可以低成本地通过对市场上公开的股票价格变化的分析,实现对投资的决策。Andrei Shleifer(2000)[14]又进一步论证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其根据有三点:一是投资者是理性的,能够合理评估证券的价格,证券市场价格是众多理性投资者相互博弈的结果;二是即使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由于其交易行为是随机的,能够彼此抵消对价格的影响,使证券的价格始终维持在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三是部分非理性投资者交易行为虽然具有趋同性,但由于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行为,价格仍然会回归理性价格。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证券市场上众多投资者通过竞争,可使股票价格从一个均衡水平过渡到另一个均衡水平,高成长性企业股票的价格高于低成长性企业股票的价格,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价格高于传统企业股票价格。证券市场竞争越充分,股票价格反映的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就越充分,市场信息非均衡程度也就越低,从而引导投资者向预期盈利能力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金融中介机构凭借其专业化的信息生产与处理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评估科技创新融资项目,提高创新成功率。Lelanda和Pyle(1977)[15]认为,由于信贷市场上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受到严重损害。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贷款者尽量收集、审查借款者及其项目的信息,并在事后进行监督,也就是从事有关信息的生产。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要求,与贷款者自己生产信息相比,将这一活动委托给某一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机构来做,更为有利。此外,由于信息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机构收集整理后的信息对外出售时存在着定价等困难,但如果供自己使用,则没有如此难题。因而,金融中介机构就可以利用其自身信息生产和处理的优势来进行资金的融通活动。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 [16]将金融中介机构引入AK类型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金融中介机构的关键作用是收集和处理信息,为其客户提供关于投资项目回报的随机分布方面的信息。金融中介机构筛选过的投资信息有利于引导资金投向回报最高的科技创新项目,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A,从而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率。King和 Levine(1993) [17]则将金融中介机构引入熊彼特流派的增长模型,解释了金融中介机构的信息生产和处理功能是如何通过识别并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可能成功的创业企业家手中,从而提升技术创新率。我们认为,银行基于其收集和处理的信息对需要融资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考察和筛选,能够有效评估创业企业家,并从中挑选最具前途的项目给予支持,客观上揭示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潜在收益,也起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作用。
2.通过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促进创新资本形成,金融系统能有效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风险。科技创新的资本除了少部分来自于创新者的自有资本(包括从亲戚朋友处筹集的资本)和政府的财政投入外,大部分资本还需求助于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来筹集。能否成功融资是贯穿科技创新全程的最大风险。麦金农(1988)[18]曾分析了不可分割的投资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金融体系在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由于事实上不可分割问题是如此重要,资金融通上孤立无援的企业家,很容易陷入一个低水平的均衡陷阱,除了一小部分很富裕的人之外,技术创新在这里将受到完全的限制。” Tadesse(2002)[19]认为,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金融部门不发达时,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所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在金融部门发达时,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则能起到更大的作用。Atanassov(2007)[20]等人的研究表明,依靠债券和股票市场为技术创新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并且这些知识产权在影响后来的专利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积极作用,因为相比较而言,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方式能给予经理层更大的决策权去投资于技术创新项目,并且经理层有更大的动力去追逐由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潜在的巨大预期收益。我们认为,由于科技创新不同阶段对融资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市场融资和银行融资可以互相补充,难以相互替代。从整体说,我们可以把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划分为两个阶段:财政投入为主的需求阶段和市场融资为主的需求阶段。唯有建立起覆盖从科技创新源头到创新成果扩散等完整阶段的融资体系,才能真正解决科技创新中时刻面临的资金缺乏问题,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风险,鼓励科技创新行为。
四、结束语
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可以带来高收益,但这依赖于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对创新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创新者的管理技能,更需要整个社会构建起创新风险的分担体系。政府是科技创新风险的重要承担者,主要通过直接的财政投入来保障科技研发,并运用间接的财税措施去激励市场上的创新行为。金融的风险分担源于其风险分担的功能。金融市场具有横向风险分担功能,金融中介具有跨期风险分担功能,二者强大的信息生产和处理功能能够缓解科技创新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创新的信息风险,并提供多种渠道引导投资者在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投资科技创新领域,从而能为创新筹集资本,有效分担科技创新中的最大风险――融资风险。由此可见,一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又需要完善健康的金融系统来保障。
参考文献:
[1] Universities-National Bureau.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M]. UMI, 1962: 609-626.
[2] 克里斯•弗里曼. 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赵玉林. 创新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吴涛.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5):45-47.
[5] 谢科范.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4):56-57.
[6] 龚传洲,艾华. 国外公共风险投资研究的述评[J]. 现代管理科学, 2010(11): 73-75.
[7] 兹维•博迪,罗伯特•C•默顿,戴维•L•克利顿. 金融学(第二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8] 吴晓求.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J]. 经济经纬, 2003(6): 125-128.
[9] 白钦先,谭庆华. 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7):41-51.
[10] 马宇.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1] (美) 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 比较金融系统[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 (美)哈里•马克威茨(刘军霞,张一弛译). 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3] Eugene F. Fama.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0, 25(2): 383-417.
[14] Andrei Shleifer. Inefficient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 David H. Pyle, Hayne E. Leland.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7, 32(2): 371-387.
[16] Jeremy Greenwood, Boyan Jovanov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 1076-1107.
[17] Robert G. King , Ross Levine.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108(3): 717-737.
[18] (美)罗纳德•J•麦金农(卢骢译).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