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1篇

Abstract: China's water culture springs from a long, broad and dee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 cultur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composition relations in the cultural elements so that people know more about urban waterfront environment and relat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knowledge, in particular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in the dig waterfront and cultural area, the Waterfront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guiding principle, facilitate access to people and landscape of harmony and resonance.

关键词:城市 滨水景观 文化元素 构成

Key words: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and cultural elements constitute

作者简介:程丽颖,1972.年生,重庆市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建筑画与色彩教学方向

一、城市滨水景观理论发展沿革

1.1 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

城市滨水景观是指“与湖泊、河流、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所共同构成的景观”, 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壤的区域。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景观构成。水域是城市滨水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它作为城市滨水空间的特殊物质实体,决定了与其他城市空问不同的特殊属性,具有可塑性、生态效应、承载力、文化内涵、心理调节等作用。水际线中作为塑造水体形态的工具,堤岸是城市滨水空问特有的界面,也是保证防洪、旅游安全的重要设施。对自然状态的水体而言,堤岸是河床的延伸部分, 随水文状况而变化。对城市中的水体而言,具有运输、防洪等功能的堤岸,经过长期整治多为人工状态。陆域是滨水空问和城市空间的过渡面。除绿化覆盖的部分之外,主要景观设施还有道路、广场等。

1.2城市滨水景观发展

目前,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是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以滨水区域生态系统及其景观恢复重建为目的,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应用美学原理、生态学原理,通过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理念改变,在滨水景观工程整治中使原来受破损的滨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到从前的景观格局和自然状态。在环境、建筑和社会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以塑造城市和谐生动的建筑群体与开放空间,构筑舒适、优美的城市滨水环境、营造高品质的城市文化环境,加强城市的文化气氛、完善市民驻足活动场所配套的服务设施等一系列相关元素结合,并突出“人水和谐、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主体,

二、滨水景观文化元素的概念

滨水景观文化元素是指有关人与水关系的各种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人们在长期与景观互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概念,并把这种观念体现在景观建设、维护和适度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以水为载体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或是说是以水为轴心的中华文化的集合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欣赏水、利用水、爱护水的精神和物质的总和,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鲜明的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丰富。

三、城市滨水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的关系

在城市滨水景观地段中,景观文化元素构成与周边环境关系处理的现实意义,就是形成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关系,这样对城市滨水地段景观文化有很大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展现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以积极的方式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更好地展现一个城市特殊风貌。因此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解决城市历史地段的文化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1城市滨水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的主从关系

保护城市滨水地段景观文化元素的完整性,突出整体景观品牌效应,突出景观文化元素的主从关系。前提条件是处理景观与周边环境关系的基本要求,景观文化自身的品牌效应拥有着不可忽视的表现力,其特有的魅力会直接表达城市历史与城市的回忆。强化城市滨水地段景观文化的文化元素特征,保护和延续景观文化,使景观呈现其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将这一文件特色保持与继承下来。

3.2城市滨水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的形象关系

通过统一城市滨水地段的整体风貌和风格,进一步烘托出景观文化元素的独特形象。首当其冲是保护城市滨水地段的整体风貌特色,通过保护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古迹和文化产物,唤起人们过去的怀念与记忆。在此基础上统一建筑风貌、景观文化的风格,形成景观文化元素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与衔接,体现景观文化的形象。

3.3城市滨水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之间的生态关系

城市滨水地段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同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净化城市滨水地段景观文化的区域环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注重生态景观的设计,改善周边环境情况,让植物在其中形成小的气候,提升城市有氧率的增值。将城市中的生活废水,通过中水里植物净化沉淀作用,这些手法都可增强城市的生态效应,形成自身的循环作用,可将城市的环境治理的更好。

3.4城市滨水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的延续关系

强化城市滨水地段景观文化元素的文化特征,保护和延续景观文化,并将这一文件特色保持与继承下来,使城市滨水景观呈现其特有的文化特色。独特的城市滨水历史文化内涵就是景观真正内在的价值,全面地剖析景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景观文化元素构成的自身中,显示出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内涵,从而取得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双赢效应。

3.5城市滨水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之间的平衡关系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生活有了更高要求,物质已经不能代表人们的需求,精神生活的向往更加成为关注的焦点。对城市滨水地段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进行整修,并且赋予它符合现代生活行为和心理要求的使用功能。对景观进行适当的扩充和改造,一方面有着美化着城市和周边的环境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也具有拓展社会功能的作用,在娱乐百姓的同时,实现相应的经济回报。在城市滨水地段内去追逐历史的烙印,用景观设计中的多种设计手法去重现历史的景象,这些成为一个城市乃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延续历史文脉的最佳契机,景观文化元素构成被放置于城市历史地段这种特殊的城市区位里面,所展现出的魅力肩负着传承与延续的使命。

四、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元素发展动态

一座城市的水域,河道、历来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既能体现城市的优美景观和独特风貌,也蕴藏着深厚的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城市滨水文化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景象。因此,就城市而言,要提高全民的护水意识、大力宣传滨水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滨水景观文化环境,促进对水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要以城市水域为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滨水文化活动,并结合城市的滨水景观文化和历史文脉积极兴建滨水景观文化水族馆、展览馆等新的滨水景观文化设施;设计开发滨水广场、沿江公园,规划修建亲水设施、亲水建筑和有特色的艺术小品等,让亲水建筑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建筑。通过提供精良的滨水文化设施,提升城市层次与文化品位。这些举措将对城市及城市滨水景观文化的良好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将城市发展与滨水景观文化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五、文化元素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开发中的运用

在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历史的沧桑留下了许多痕迹,这些历史印痕对这座城市来说弥足珍贵,是这座城市走向未来的精神。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城市的滨水空间,都厚厚地堆积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他们或者是留存下来的建筑、古代的码头、或者是街道的肌理、甚至是街坊间的传说故事和古老的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中首先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强调并凸显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是规划的首要任务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示。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和建筑,有利于营造滨水景观的文化氛围,也可以增加城市居民的文化归属感。例如上海的外滩,保留了从近代到现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风云岁月的历史变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外滩成为上海的象征,吸引海内外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六、结束语

水做为一种载体,弘扬着城市历史文化。是水养育了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带来了城市的文化,城市与滨水文化息息相关。但要构造一个良好的城市滨水文化氛围,就需要人们了解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及相关水利史方面的知识,进而认识到水对城市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水的质量即城市的质量,这就是城市环境与滨水文化之间关系的最好例证。

参考文献:

[1] 孟亚明 于开宁 《浅淡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 江南大学学报 2008.8

[2] 田 晓 景观设计中运用景观文化之探讨 商洛学院学报 2009.10.

[3] 汪德华 《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10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城市经济;结合层次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32-02

一、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文化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专家预测,21 世纪是“文化经济”时代,在这种趋势下,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仅仅局限于反作用,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

(一)文化产业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的促进作用上。发达的文化产业还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点和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城市文化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其进一步发展又给城市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城市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已向人们昭示,文化产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如果我们抓住机遇,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丰富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又能通过庞大的市场获得巨额利润,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再次,城市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在一个社会系统内,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共生互动的,文化生活既为经济生活所控制,而文化资源又是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市民素质。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举办一些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形象,又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因此,发达的文化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会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也会提高市民的文化素社会协调发展。

二、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分析,经济增长必须不断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领域,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更新、引导新的市场需求,为经济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文化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它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对经济增长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作用,在经济效益的构成中,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决定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文化产业因其本身的创新性、文化性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例和经济效益,在许多传统产业平均利润趋于下降的同时,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水平。

(二)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软化”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文化、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产业结构的时代。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是以无形、智能化的知识、艺术和精神服务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软产业从微观的角度看,在现代商品生产中,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增加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降低资源、能源、资金的有形的 硬投入,提高文化、艺术的无形的软投入。另外,无形投入的比重不断增大,也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文化产品的开发、咨询、销售服务等软职业等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物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广播、电影、电视、书刊、娱乐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普及,促使通讯卫星、广播器材、出版业、印刷业、文化金融业文化贸易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起到深度的软化作用。

其次,文化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是产业高级化的结果。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在全社会劳动就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也同时提高了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它将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文明类型,文化经济的兴起使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现实,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是人文化的经济发展观、传统产业生产对物质能源消耗的依赖性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是无限的,是比自然资源更为宝贵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经济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经济,以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为主,将经济发展转向人类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和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所以文化济没有传统经济所具有的发展极限和扩张边界。这就使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文化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中面临的资源匮乏的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四)调节经济稳定发展

文化经济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稳定谐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国民经济的稳定谐调发展,务必要求总量平衡,即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就文化经济而言,社会总需求是文化投资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两部分组成,这两个方面的失衡都会导致文化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文化需求是人们满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理需要以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这种属性对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三、文化与城市经济相互结合的层次

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存在着两者结合于经济活动之中和经济活动之外两种状态,文化融合于经济活动之中的程度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因此,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文化因素不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条件发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发展动力中,人文资源、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突出,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环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文化环境、文化条件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文化有着其他产业形态所不可比拟的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的文化氛围,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文化形象,必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第二个层次是文化因素渗透于城市经济运行之中,文化属性在总体上仍为经济发展的配角和产业活动的附属,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仍然比较间接和隐晦,这种“产业化”了的文化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对于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效益以及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文化对经济微观个体的产业行为和生产活动的渗透,以及企业进行文化嫁接和创新的结果,企业文化融入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特点,使企业更具凝聚力、创造力以及盈利能力,从而逐渐沉淀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产品文化是指以产品为载体,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产品之中,使生产产品更具科技含量和人文特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品位,也使产品实现了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人们在物质产品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必然对产品的文化意义有所追求,因此对产品进行文化附值是必然趋势,产品文化对于产品生产越来越重要。商业文化是指通过举行各类文化活动,创造更有人文精神的市场环境,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文化普遍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市场营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

3.第三个层次是在文化与经济的高度一体化阶段,文化经济处于显性状态,文化在最大程度上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此一阶段,产业机制和经济因素愈来愈多地融入到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状态之中,这直接导致产业形态的文化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文化发展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它通过提供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方式,在金融资本介入的条件之下,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文化经济的显性状态包括了科教、文娱、媒介、体育等产业类型,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177.

[2] 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8.

[3] 高起祥.首都“布新”战略之一 ――文化产业提升[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4] 林拓.世界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与现实,2003,(4).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身份的转变是重要内容,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是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变受到哪些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与老市民福利待遇有差别。一是劳动就业的权利受到排斥。目前,城镇郊区的一些失地农民在进入城镇以后,往往只能在次属的劳动市场从事工作。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一些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行业由于知识与科技含量较高,往往不适合刚进入的农民。另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已形成惯性,导致城镇社会在安排就业时往往优先考虑城市户口居民,从而产生对农民的社会排斥。二是基本社会保障的权利受到排斥。在农民因征地而失去土地后,一般只得到政府的失地补偿金,未能享受土地利益分配的红利。当失地农民套上市民的身份后,也往往未能享受到与老市民相同的基本社会保障的福利。相比农民失去土地的利益损失,他们得到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远未得到补偿。三是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受到排斥。原则上失地农民应享受与老市民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文体等,但是实际上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操作过程中,往往采用与村集体分摊的做法,导致失地农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受到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与原市民之间的社会互动性不足。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内部化的特征。受到传统文化、社会生活习惯等影响,失地农民在变为市民之后,也与原市民的生活存在隔阂,我国城中村的大量存在就是一个突出体现。在我国,无论是安置小区还是城中村,生活环境都与城镇其他居住区存在明显差异。在这种环境下,失地农民习惯于在原群体内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从而呈现了社会关系网内部化。失地农民同老市民之间具有明显的社会距离。这种社会距离源于老市民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排斥。当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后,一些老市民因为对失地农民本身存在偏见,而不愿多与失地农民接触与交流。由于受到老市民的社会排斥,失地农民也会意识到实际上自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逐渐形成一种自觉性的封闭思维,依赖于原来已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失地农民受到社会排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城市文化的适应性

社会排斥对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性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权利缺失,导致其适应城市文化的积极性明显不足。虽然我国已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制度,但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依然影响社会发展。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凭借其户籍身份优势,享受到更多农民所无法享受到的权利和福利待遇。在城镇地区,也有一系列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习惯对市民提出要求,使市民能够形成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市民也往往会自觉履行义务来满足这些要求。可以说,城市文化就是市民在享受权利的基础上自觉履行义务而形成的一种文明。当失地农民获得市民身份后,原则上也应该积极适应城市文化,但是由于社会排斥的约束,失地农民作为一种“新市民”群体,意识到他们自身应享受的社会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意识到他们普遍受到社会歧视,从而对城市文化产生一种排斥感,制约了他们对城市文化的主动接受,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抗拒。与此同时,我国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为失地农民带来保留村籍、提供社会福利等权利支持,使农村本土文化进一步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形成认同感和依赖感,这也进一步制约了他们适应城市文化的积极性。

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封闭,导致其适应城市文化的脚步滞后。我国失地农民由农民向市民角色转变,需要一定的文化适应的过程。由于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封闭,导致他们难以通过成文的规定获得各项权利。市民的核心在于城市文化,一方面,通过遵守文化规章制度来展现市民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市民的文化、习惯、思想与观念等方面来展现市民的社会关系。失地农民需要一个市民的标准化期待,需要加快适应城市文化的步伐。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会暴露其文化素养与气质。因此,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文化中,要特别重视与市民的交流,打破以往封闭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互动中捕捉城市文化,培养市民的素养与气质。但是,由于社会关系的排斥,导致失地农民仿佛生活在城市的“人际孤岛”中,不仅与市民缺乏交流,而且还缺乏城市生活观念,导致他们既无法回到农村生活,也无法适应城市生活。乡村文化仍被失地农民所延续,形成一个独特的封闭式社会网络,阻碍了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的脚步。

有效化解社会排斥,提升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性

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失地农民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我国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社会排斥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去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文化、社保、住房以及教育等。然而,单纯的户籍制度改革并不能改变福利待遇与社保水平。应完善相关制度,让失地农民与原市民享受同等的制度,如保险、住房、福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从良好的制度入手,消除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

净化舆论环境,提升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的互动融合。失地农民与原市民两者存在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城市文化不仅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还要戒掉浮躁奢华的成分。因此,各级政府纷纷举办相关的文化下乡活动,通过舆论、媒体等方式来净化环境,防止失地农民与原市民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增加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的和谐度。在开展文化宣传教育的同时,要保留具有民族乡风特色的文化精华,加快失地农民在文化方面转化为市民的进程,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净化舆论环境。当然,城市市民也要有包容的心态,接受那些具有乡村文化气息的失地农民,主动与失地农民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失地农民更快地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提升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的互动融合。

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一般而言,失地农民在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方面不具备优势,直接制约了其文化适应性,导致其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提升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性,我国各级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都应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引导,形成强大的优势和合力。为失地农民建立专门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加快其对城市文化的适应程度。综上,我国农村失地农民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在提升素质的同时,及早消除社排斥,让失地农民早日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注:本文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秦巴山区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G01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宜居城市;平衡;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Building Ecological Culture livable city

――Oriented city and the natural balance of ecological culture

(ZHOU Guo-wen,WANG Ying)

ABSTRACT:The world is facing a serious ecological crisis: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being depleted, and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air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other problems. It all originated from the evils of urbanization, therefore, a new balance between human needs between reconstruction and nature, and to maintain awareness of the agency that is the balance between its ecological culture,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view, through the city and elabor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path to find the natural balance of urban and livable city,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harmony from the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historical context as well as other aspects of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thus establish an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city and nature-oriented livable urban ecological culture, the way to find a new balance and nurturing nature, better support human life.

Keywords: ecological culture; livable city; balance

一、城市何以产生

(一)城市的缘起

城市是千百年来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沉积而产生的独特聚集空间,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物质聚集系统,是一定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对外活动中,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

(二)城市的美与伤

城市的自然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依托于一定的自然而得以存在的。纵观中国的传统哲学,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天人一体”论、“道”、“气”等哲学命题,都体现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古希腊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部分地反映在哲学思维中,但是,更主要的是通过神话――哲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从中国和西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好印证了城市寓于自然之中,而自然也内存于城市之中,两者之间在其本质上要保持平衡关系。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数量的日益增多,逐步出现了城市化现象。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的整体面貌为之一新,生产力提升、生活状态改善、社会发展进步都呈现全新面目。但人类在享受城市化给人类带来的福利外,城市化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如过度拥挤、环境恶劣、空气污浊、水质退化等贫民窟问题,城市“肥胖症”;城市空气恶化;城市垃圾围城;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规划失衡:两极化现象;城市社区隔裂化:社区区隔、社会排斥和文化排斥等综合性问题也反映出城市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失衡。

二、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旨归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程度与水平在观念形态的反映,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所建构的文化基础。可以说,生态文化是致力并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是尊崇自然与以人为本指向一致的文化,是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想结合的必然产物.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5篇

1多元———尽可能地保存各种文化遗产的完整多元是指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文化生态系统内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多元体现为城市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复杂性。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是“历史舞台”和“现实生活”的拼贴,是容纳“永恒的人类生活”的场所。不同历史时期建成的形态各异的建筑群、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等兼置,也呈现历史变迁的拼贴与嵌入[1]。系统中物种种类越多,其多样性就越突出。多元促使文化生态系统结构趋于复杂,意味着系统的抗干扰、抗入侵能力增强,不易被破坏,也更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物种的繁育[2]。因此,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多元特征首先要求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只要是反映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变迁和城市风貌特色的物种都应该列入保护范围,无论物种在系统中的个体数量多少、份额多少。在认真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有价值物种的数量,确定其优势种、稀有种、外来种,尤其要重视保护稀有物种和濒危物种。譬如,故宫是我国封建王朝留存下的唯一完整而规模宏大的宫城,因此“无与伦比”且成为无价之宝。而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处于其环境质量下降、数量锐减的衰退时期,如果不及时抢救则面临这一珍贵建筑类型被城市建设完全蚕食的可能,类似情况在上海里弄建筑、广州骑楼建筑中都存在。保护对象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则意味着保护手段、方法的多样和灵活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广泛而内容复杂,不但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问题,还涉及城市拆迁、开发等社会与经济问题,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寻求保护途径。在专业技术方面,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城市规划与设计手段;在社会经济方面,需要通过政策法规以引导与规范建设行为,保护城市社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等。实践已经证明,单靠一种保护手段是很难做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与此同时,文化生态系统的多元特征也提供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化思路,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中,应当提倡城市规划理念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反对完全按照某种风格的城市建筑设计,鼓励建筑师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突破创新。

2共生—能存留于生态系统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保护有着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许多城市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沉重负担与发展中出现的严重障碍;既有发展中国家欠发达的主要特征,也有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曾遇到的某些现象,交织存在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与物质性老化等严重问题。这就要求保护更新策略应当符合中国特色与地域特色,根据我国国情和每个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

3人本主义———使历史社区社会生活充满活力人本主义讲求人与物质、社会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同构同源,高度统一于系统中。首先,人是文化生态系统的创造者与主宰者。“文化是关于人的一切事物”[7],与人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密切相关。人类的聚居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史是“人”的社会生活史,历史文化城市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段性高峰、社会历史文化成就的活范本[8]。文化基因被人类掌握与认可,通过“符号”传承而创造新文化。因此,人是整个城市文化遗传过程的操作者与传播者,人应当成为文化生态系统的看护者,倡导文化生态伦理[9]。人本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全面确定人在城市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使文化生态的物质环境同人的行为信息相协调,从而真实反映历史本来面目。首先体现在对城市社会生活网络的保护,最大限度地维护居民就地居住,避免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异地安置,更不能出现强制拆迁而将原有生活网络摧毁殆尽的局面。

4谋求居住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与稳态更新,以保护其物化基础而为住区邻里的凝聚力提供持续的环境。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文化生态环境中的某些人群,像掌握传统建筑技术的工匠群一旦消失,这门建筑技术就有可能灭绝,对这一人群的关注也是间接挽救了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文化物种。人本主义也意味着人是提升与调整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创造的主体,正如伊利尔•沙里宁(ElielSaarinen)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10],昭示出人民大众与城市文化创造之间的对应关系。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现状是城市管理者、城市开发者与城市规划建筑师是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与创造者,其价值观念、能力水平、素养高低等直接影响城市文化的优劣,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现状已经说明这一部分人群的素养有待提高。而且现行的建筑管理机制基本上将城市民众排除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范围之外,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多样性的创造,如何让公众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呈现阶层的专有属性。城市中不同阶层拥有各自文化模式,且对同一文化的接纳与吸收呈现不同特征。譬如,对于一座传统民居的评议,一般居民只看到了建筑形态、装饰、室内陈设等,专业人员不但看到了这些,还领悟到其中反映出的艺术水平、价值取向等。因此,城市保护也需要重视各种有价值的物种。

5系统———使各层级关系的保护成为系统工程城市文化呈现层次丰富和要素多样的开放系统。任何一个城市文化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突出的城市特色,整体大于局部,体现于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又不是其简单叠加,不但反映出城市组成要素的个性特征,也反映出城市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特征。同时,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呈现结构的层次性,既有主系统又有子系统,既有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文化,也有空间、时间、文脉等结构文化。各种文化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表现为不同的功能性。物质文化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基础性的,但是,仅有物质文化而没有价值取向指导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不可想象的。从对文化生态系统的约束与预规角度看,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具有规范性特征,常通过法律法规、道德观念等奖罚批评与控制文化生态系统,其规范作用往往是主宰性的。“不同的文化之最核心的差别,乃是规范特征之不同”[11]。这表明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观念应该贯穿于全过程。首先应当加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系统性,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与此同时,城市文化生态保护还需要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不但要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也要保护历史街区、空间环境,更需要保护更大范围的城市总体格局与历史城区,保持整个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由此,也需要树立整体性更新理念,老城开发、新建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以保证城市局部开发不是孤立于文化生态系统之外的破坏行为,而是维护与促进系统有序发展。其次,系统论也推导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最大限度原则,即尽可能扩大城市文化保护范围与保护内容,对于可保可不保的尽量保护。通过科学评价,确定有价值的保护整治部分与无价值的更新改造部分,而不宜完全推倒重建,即使可以保留部分的份额很少,也应该积极纳入新建范围。对于仅存几幢古迹,或者只保留城市空间格局的地段,都尽量纳入保护范围,决不能因为有价值历史信息所剩无几,就放弃保护。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城市化 影响 发展

1 体育对我国城市文化系统的影响

1.1 对我国城市观念文化的积极影响

城市观念文化是指城市社会成员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模式,居于城市文化的核心层次。城市观念文化的形成是和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体育作为当前城市中重要的社会生产活动,对城市观念文化有显著的影响。城市中从事体育及相关活动的广泛性、长期性促使体育的精神内涵熔铸到城市市民的观念中,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形成积极健康、文明、理性的城市精神。城市居民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得个体的心理品质、心理状态得到普遍改善。

1.2 促进了城市人文景观的建设和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

体育自从产生就同人类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相伴而行,凝结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中。罗马千年历史的竞技场,奥运会历史上的建筑、雕塑无不成为当地城市的一项宝贵文化财富。竞技体育赛事的举行不仅带动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大发展,也诞生了一批批丰硕的文化成果,给城市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体育与其他文化艺术,如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电影、戏剧的结合增强了城市文化艺术的表现途径和力度。每项赛事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及在此期间的各类文化活动都充实了城市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成果。体育也以其独有的张力和引力渗入到文化建设中,而体育与各种文化形式的结合已经形成了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文化丛——体育文化丛。

1.3 对城市劣文化的排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些劣文化现象的兴起,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带来生活方式的堕落给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严重的阻。对于这些劣文化除了运用社会强制手段之外,体育由于其在本质精神上与此类现象的根本对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有效控制手段,借助体育手段铲除其存在滋生的土壤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遏制,促使成员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使人民从物欲的沉迷中解放出来,使得身心上的安适和更高尚优雅的生活方式,从而排斥了劣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1.4 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力、凝聚城市居民的情感

现代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中人的文化含量与质量是城市文化的决定因素。城市是以满足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娱乐需要为主的人类聚居区。当今世界的体育存在着体育工具化的现象,体育承载了太多体育之外的东西。当人们融入体育运动中的时候,此时的体育运动将不再是人们实现生存的手段,而是超功利的,先人对体育的文化憧憬将在体育运动中得以实现。体育运动在建立城市中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而社会更离不开人的参与。

1.5 可以展示城市的文化精神

城市文化精神常常被视作城市之发展的根本。现如今,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仅局限于生理方面,而且提升到对生活质量提高的层面上。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使人们对参与体育运动的作用和动机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参与各类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身心获得愉悦和提高,同时也是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完善和提高,且越来越趋向于精神的愉悦,寻找心灵的归宿。没有与现代城市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城市体育精神,现代城市的现代化终将成为不可能。现代城市中体育运动所蕴涵的精神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若没有体育运动所赋予的人文活力、人文气息、人文精神,城市就没有生气、就会萎靡不振,也将最终失去发展的动力。

2 体育与城市人口素质的关系

2.1 体育对城市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正在从“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城市居民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地与其所在的社区产生紧密的联系,从而使社区体育开始成为对城市居民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组织。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文化的交流、信息的传递,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同时,城市社区体育为老龄化社会、下岗失业人员及外来流动人口城市社会群体的重新融入社会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另外,发展体育事业有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

2.2 城市人口的自身素质对体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首先,城市人口的体育素养影响其对体育的发展。居民的体育观念、体质及其体育知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城市体育的发展。居民的体质及其掌握体育的知识和能力,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市场基础。其次,由城市人口素质及其构成的城市经济实力将影响体育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很难想象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这一切是建立在每一位劳动者劳动的基础之上的。第三,当中国首次提出体育产业发展思路之后,加速了体育的经济功能的拓展,这无疑能增进社会的福利水平,但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惑和忧虑。例如,一些不加控制的商业化问题、滥用兴奋剂问题、体育的腐败问题、体育消费的奢侈问题、体育暴力问题等,已经渗透到了整个社会中。这种消极面从另一方面抵消了体育对城市人口素质提高的作用。 2.3 体育在满足人类追求和体验文化需求方面所起的作用

体育在表现其固有的精神价值时对推动体育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并由此提高人民的认知水平和主动参与意识,最终在“陶冶人性”的文化高度达到升华。同时,体育的发展受到城市人口素质的影响,城市人口的素质将会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潜力。只有人们的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为大众体育乃至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并有利于为体育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消极面提供屏障,给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环境,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 体育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3.1 环境问题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付出了沉重代价。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的重大问题。对于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发展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在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场馆中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经过我国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推广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城市居民的健身意识和实践不断加强,体育正在以其多功能作用在促进着城市建设,甚至改变着城市的面貌。

3.2 体育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共融关系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存在于整个文化环境之中,属于一种亚文化。体育的发展影响着城市环境,而城市环境又制约着体育的运行与发展。要挖掘体育的功能和潜力,促进城市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并利用美好的城市环境更好地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除了包括体育依赖生存的自然环境外,还包括体育与城市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体育赖以生存的硬环境,属客观存在;社会人文环境是体育赖以生存的软环境。自然环境和体育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城市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影响和制约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决定了体育运动发展的项目、内容和规模。保护生物环境,就要求在体育运动的运行和发展中要尽力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使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体育旅游的开发、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与周围的生物环境相适应,又要杜绝急功近利思想,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物环境。

3.3 城市体育景观建设与环境更好的融合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各国在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事业的同时,都加大了对本国城市体育景观的建设,这里包括了大型体育场馆群、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以及大量与体育相关的建筑等。由于城市的地域和资源有限,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与环境相融合的问题。如何既要展示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展示了城市的独特风采,又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4.1 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

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将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我国尽管没有体育产业产值的官方统计数据,但群众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和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愈来愈旺,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法人纷纷投资体育产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

4.2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体育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不仅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同时,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既能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改善都有一定作用。

4.3 体育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有独特作用

一个城市,经济是否有了真正发展,除了要看GDP是否保持持续增长外,还要看就业率的高低。同样,判断一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除了要看这项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外,还要看这项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作用的大小。我国体育产业尽管还在起步阶段,但是在体育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这项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已经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

4.4 体育是城市发展的“名片”

体育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入场券。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要运用现代体育理念,发掘利用体育资源,塑造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和作用。通过体育包装城市、宣传城市、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城市的对外开放与交流。

4.5 体育是城市经济的“加速器”

体育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体育离不开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体育在消费大量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源,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体育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主要满足人们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等需求的新兴产业。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点的独立行业,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城市将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和启动经济的杠杆。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由于体育产业具有关联带动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因此吸引了许多重要行业部门的参与,这种关联带动作用,使体育产业无可取代地占据了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

总之,现代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城市化发展中体育这些功能的发挥,同各级政府所赋予的功能定位和制度支持有极大的关系。认识体育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加强城市的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建设,保障体育事业的制度化、普及化的畅通发展,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机制才能充分发展体育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强大社会功能。(转自于:科技创业月刊)

参考文献

1 常乃军.体育在城市化过程中价值与功能的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

2 宋伟.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6)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7篇

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主要存在两种定义思路,其一是从文化的定义推理演绎,例如台湾学者张丽堂援用了泰勒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将城市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于都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都市社会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又如郑卫民援用了广义文化的定义,认为城市文化简单地说是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其二是从城市本身的特征出发进行定义,例如认为城市文化往往也被称为“都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它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又如秦启文认为,城市文化是指生活在城市区域内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对象化活动中,所共同创造的行为方式、组织结构和道德规范,以及这种活动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或城市特色)的典章制度、观念形态、知识体系、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技术和艺术成果。

虽然关于城市文化的理解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其都可以划归为广义或狭义的一种。关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理解,普遍认为广义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几乎涵盖整个城市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居民素质、企业管理及政府形象等非物质实体, 而且还包括建筑艺术风格、街景美化、广场规划和设计、雕塑装饰、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状况等物质实体。狭义的城市文化仅指指导城市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精神意识形态, 它主要包括教育、科技、语言文学、艺术等精神理念和精神产品。城市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的设计是否促进人的步行交通和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芒福德在书中并没有介绍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他揭示的是指导规划过程的社会性原则,而不是作为一名专业规划师来讨论城市问题。对芒福德来说,城市规划问题首先是价值问题。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计发程序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经多年的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上述规划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基于对城市开放性――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永无完结的认识,城市规划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对远景目标则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抛弃了把城市规划当作城市“未来终极状态”的旧观念。

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文化个性和城市特色怎么确立,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也必然会有不同的景观、形象、空间以及氛围、气质、灵魂,从而使城市文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济南称“泉城”,景德镇称“瓷都”,杭州称“人间天堂”,维也纳称“音乐之都”等等,都是特有文化使之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城市特色。比如,长春可以从历史文化、汽车文化、电影文化等独特文化优势出发确立文化特色,集安可以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彰显文化魅力,延边、前郭、伊通等可以立足民族文化生发个性特色。各地确立城市文化特色,第一步要从各类本土文化中深入发掘和正确认知文化特征,在做出准确可靠解读基础上,对文化个性给予明确定位;第二步要注意保持这种原有文化特征,维护好生成它的城市格局、风貌以及空间特征、整体环境、人文精神等,以留住文化个性;第三步要努力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特色,把文化个性忠实地反映在城市建设上,以固化城市特色。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形成良好的城市品格。制度性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活的体现,也决定着城市的物质空间的风格和品位。每个城镇都应该从有利于城市特色生长、城市品位提升出发,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制度体系和行为习惯给予深入反思和积极改善,对市民生产生活中蕴含的传统性、地域性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民间文艺等给予正确引导和积极塑造,让优良的宝贵的文化传统和健康、积极、先进的社会风尚成为城市文化的主流。要不断丰富发展这种个性鲜明的城市主流文化,让城市文化品格特色日益鲜明、品位不断提升。

结论

要把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统一起来。城市文化只有创新发展,文化个性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文化特色才能魅力无穷。丧失了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城市将失去记忆;不能跟上时代不断创新,城市文化将迷失发展路径。只有传承与创新并重,城市文化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建. 现代城市规划的和谐视野[J]上海城市管理, 2010,(01) .

[2] 姜秀娟,赵淑玲. 论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09,(06) .

[3] 杨军,何邕健. 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再思考[J]城市, 2009,(10) .

[4] 陆枭麟,张京祥.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J]规划师, 2009,(05) .

[5] 赵倩. 浚县老城区空间格局整体性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 2010 .

[6] 徐文雅,徐文权. 打工文化和城市形象的互动影响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8篇

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物有两个特点:第一,高层。在城市建筑物设计中,高层一般是指建筑物高度在24m以上或层数是10层或10层以上的建筑物。第二,标志性。也就是说这个建筑物能够反映这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具有象征符号的意义。只有符合这两点才能称之为高层标志性建筑物。如:北京的CCTV大楼就是北京的高层标志性建筑物,它是由荷兰建筑师库哈斯带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人员设计的,几何“门”字形的设计既简约又风趣,整个大楼彰显出独特的个性,给人不同凡响的视觉体验。

高层标志性建筑物对于城市的意义

1.美学价值

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美学价值是其基本内容,它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以其巨大的体形和独特的造型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记忆定位。高层标志性建筑物以其独特的个性造型彰显城市的风貌,它不仅体现着单独建筑物的美学价值,也体现着一个城市整体设计的美感。不同的高层标志性建筑物会形成不同的天际线,使得城市整体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错落有致的美感。如:纽约世贸中心大厦作为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物,它赋予了城市平缓又有节奏感的天际线。但是世贸大楼炸毁之后纽约城市的天际线变得单调、呆板、无趣,缺乏生气。

2.地域文化

城市是由不同的建筑物组合而成的,这些建筑物体现出了这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因而走进不同的城市中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高层标志性建筑物更加明显的象征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它体现出了这个城市独特的人文价值。

图底关系理论概述

图底关系理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发展而来的,它认为:人们在观察某一场景时总是将其划分成图和背景两个部分,图是其突出部分,要与背景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图底关系理论运用于城市设计中,研究城市空间与城市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城市建筑物是否与城市空间这个大背景是相互融合协调的。将图底关系理论运用于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中,看到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物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对城市天际线的影响,城市标志性建筑物作为“图”,如何与城市空间和城市其他建筑物这个“底”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如何形成城市富有质感的天际线。

城市设计的图底关系理论

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标志性要么体现在与背景的对比上,要么体现在其占据城市的重点位置,能够更容易识别出来。因此,在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中,运用图底关系理论来进行分析,寻找标志性建筑物设计的要点有重大意义。背景不仅仅是标志性建筑物周围的建筑物,它囊括了城市的所有空间,既有建筑物也有城市自然地形地貌和生态植物等要素。

城市背景是复杂的,将其置于平面规划图中,从不同的角度看就可以得出不同的背景,因而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非常复杂。城市背景同时也是有层次性的,这是城市规划中的基本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距会有不同的背景,错落有致的城市规划才能使城市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展现出独特的城市文化面貌。

高层标志性建筑物作为“图”,首先必须具有高度优势,不一定是城市中最高的,但是需要在不同的角度观看下都能一眼看出来,能够独立于其他建筑物凸显出来。其次是其造型的独特性。它从造型上是否能够与城市空间形成对比,是否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再次,细部的特质性突出,也就是说细部的特质性能否与周边的建筑物形成对比。对高层标志性建筑物进行解析时是遵循人的一般心理体验,对一个建筑物人们首先是看到高度,其次再是整体的造型,最终才是细部。

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策略

运用图底关系理论来解析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中,要将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高度、造型、表皮、地域文化等都独立出来,与周围建筑物形成明显对比,成其为一个图形。

1.高度的选择

在进行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中,高度首先要占有绝对优势,它并不是说必须是最高的,但是要求站在城市的不同地点都能够看到它,这样才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印记。在确定高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建筑物,要形成对比,要能够在周围建筑物中脱颖而出。

2.造型的特质性

当高度不占优势时,就需要通过造型的特质性来展现出建筑物的魅力。如:北京的CCTV大楼的高度就比附近的国贸大厦低很多,但是在造型上却脱颖而出。造型的特质性既体现在其整体的特质性,还体现在表皮的独特性上。建筑的表皮是人们感知建筑物的一个重要元素。比如说:新加坡的EDITT大楼的表皮长满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形成了独特的表皮生态景观,这也使得建筑物凸显出来。

3.细部的特质性

细部的特质性如建筑物的冠顶上,它是人们视线集中的地域,冠顶的造型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造型特点以及其所具备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还会影响到城市天际线。因此,在进行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中要看到冠顶的作用,充分利用冠顶来展现出建筑物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