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25-02

收稿日期:[HTSS]2007-02-12

作者简介:吴贤义(1972-),男,江西南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一、文本细读的涵义

文本细读来自于20世纪英美新批评文论。其定义为:“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细读(close reading)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呈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1]孙绍振教授也曾指出,我国文学评论长期以来长于宏观的概括,缺乏微观的分析,重视演绎而轻视归纳,粗心大意的感想和印象式概括流行,真知灼见的艺术分析少见,这与新批评式的针对作品局部的细读,以及结构主义的针对作品整体的分析的缺乏不无关系。[2]

文学,它首先是一门艺术。只有将它的艺术特性细细地品味出来,感受出来,才能给作品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而才能确认它在文学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价值。文学以语言为载体,而文字又是语言的重要表征,因此,由文字符号构成的文学文本就成了文学艺术的重要呈现方式。作家的思想、对社会的记录与表现等等都大多需要通过文本而获得一个物化的存在方式。美国当代有名的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读者和世界等四个要素构成,[3]因此研究文学的时候必然得兼顾四者才可能获取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读者只有在与文本有了足够的亲密接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文学的艺术魅力并进而进行研究和解说。比如钱理群先生主编的《文学名著导读》等著作,孙绍振教授的文本细读论坛,以及陈思和先生关注细读的研究论文和课程[5],对我们的文学文本细读起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人为地为学生制造一个进行文学文本阅读的氛围、环境,使其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文学作品中去,从而接触经典、感受魅力。

二、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在当今高校中文系主干课程外国文学(随着形势的发展,大多数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已变更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教学中,现在大体的情形是:台上,老师声情并茂、神情飞扬;台下,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和暗示要么心领神会,尽显默契,要么一脸茫然。学生通过跟老师的交流,大多数情形下是所谓的“一介绍作家生平,二复述故事情节或剧情及主旨,三写作特色”的程序,学生依然习惯于模仿教师非常喜欢运用的“作者通过以XX表达XX”这一通用的公式。这种现象延续的情形就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这与文学史课时限制、本身性质等方面因素有关――文学史更关注总体和阶段性的文学现象,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则相对比较少。这也使一批学生满足于跳过作品阅读,直接记忆别人的关于该作品的各种观点和结论。此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外乎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教师自身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时所选择的立足点错误及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的不足。前面两点不用多加解释,重要的在于分析学生。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学生的阅历相对而言不是很丰富,这阻挡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我们必须看到,学生并不是真的不愿意或不想阅读文学作品,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真的不知道如何去进行阅读,如何去感受作品。目前大部分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方面也一样,文学思潮和史料知识占据了相关课程的主要内容,各种考核也以文学史知识为主,课堂上的文本分析则越来越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因为教师(研究者)不重视对文本的研究,很难有对作品分析的独立见解,就只能以教材上的结论作为“定论”来规范,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和学习兴趣。受其影响,学生在论文选题时往往会选择那些“更具综合性”和“宏大意义”的题目进行研究,因为他们的老师早就告诫他们说,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格局太小”、“价值不大”。可以说,文本细读似乎正在远离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大雅之堂”。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虽然由于社会科层化的深入、文化网络的完善,文化环境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在文学研究中拓展文化的视角很有必要,也是具有必然性的事情,但文学的根本毕竟是作品,文学的魅力、影响和意义也主要来自于作品。离开了作品,就不存在什么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环境也失去了依附的基础。作为文学研究来说,最基本的无疑是对作品的研究;只有深入地阅读、分析和发掘出文学作品的意义、魅力,才能真正体会出文学的真义,才能生发出对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化思潮的研究。那么,就目前的情形而言,何种方式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知识呢?我认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应该鼓励采取文本细读方式与其他常规模式相结合的

方法。外国文学教学的主旨就在于使学生应能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史,并能结合所学哲学、文学理论等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特别要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规律,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点,文学人物的性格特征等,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诚如学者王卫平所说:“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4]

参考文献:

[1]鲍昌主编.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K],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316.

[2]孙绍振.西方的文论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99(5).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第2篇

一、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高中教学的功利性导致忽视外国诗歌教学。在高考指挥棒下,实际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高考不涉及考点的外国诗歌单元往往被直接从教学篇章中删除,或者仅仅进行诵读或者文学常识的识记训练,别无其他。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质也限制了对外国诗歌的深入研究。高中教师的日常工作大多围绕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试测验等等,大多数教师没有时间接触更多前沿的文学理论,对于外国文学的了解和研究还停留在大学阶段的水平,对于诗歌作者、创作背景、诗歌情感的体悟也不够深入和全面,所以对于外国诗歌教学,往往有畏难情绪。

再次,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影响外国诗歌教学有效开展。高中生对于外国的文学创作理念、诗作者的创作背景没有系统的、较为全面的了解,他们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浸染较多,而东西方文学之间是存在必然的差异,学生用感悟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怀去品读外国诗歌,肯定会有阅读上的障碍,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在外国诗歌的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全情投入。

二、外国诗歌教学目标要求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有效地开展外国诗歌的教学,必须要师生共同努力,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实际上,外国诗歌教学是在感悟中国古典诗歌基础上拓展延伸,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有效地开展外国诗歌教学更是汲取外国文学作品营养的有利途径,这对高中阶段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感悟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要求。

三、外国诗歌教学有效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指导建议中也明确提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的各自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现总结以下几方面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资源共享

(1)诵读法:诗言志,诗有情,在诗歌的诵读中,要充分体味作者情感,注意语速、停顿、语调。教师要加强诵读指导,要及时范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鼓励学生个人诵读展示,小组诵读交流,举办班级乃至年级的外国经典诗歌朗诵会,学生独立制作展示幻灯片、找寻合适的诵读配乐,进行前期的诵读指导。

(2)利用网络平台,广泛搜集有效信息。建立班级QQ群,设立班级公共邮箱,为学生的交流共享搭建必要的平台。学生对外国文学史知之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诗作者的创作背景、生平经历、作品评价、诗歌创作流派特点等资料,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资料展示或者开展学生间的资料共享,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读诗。

(二)品味鉴赏,感悟提升

(1)赏析重点词句。对于诗作中的重点词句,运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方面,要进行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循序渐进,设置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潜力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学案导学,展开学情调查,针对学生学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追根溯源,从源头解决问题。

(2)比较阅读。外国诗歌和中国的古典诗歌在创作的背景上必然存在差异,但是在学生阅读体味的过程中,也有相同之处,同样要做到关注文本、知人论世、了解手法、感悟情感,例如歌德的《浪游者的夜歌》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同样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师生互动等等方式,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中国的古典诗歌往往是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而外国诗歌更多的关注自我,“我”是驾驭在自然之上的。这让学生更加关注诗作者的心灵世界,了解中西方诗歌创作的不同之处。

(3)读写结合。诗歌的文字是最凝练的表达,很多的外国诗歌通过中国的译者翻译之后,往往也具有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例如《浪游者的夜歌》其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静谧的山林景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精炼的诗歌语言改写成散文语言,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学生自然体味到借景抒情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进一步感悟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发出人生感慨“稍待你也安息”时的心绪万千。

(4)鼓励原创。诗歌是诗人心志的最直接的表达,要让学生明确,诗歌创作就是自己情感的最佳释放,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小诗人。诗歌创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把学生的优秀习作结集成册引发,当学生拿着刊印自己作品的诗集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对于诗歌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检验。

(三)多元解读,鼓励参与

(1)不同译本比较。我们品味的外国诗歌不同于中国现代诗歌,也区别于外国诗歌原著。这是因为每一位诗歌译者都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不妨找来几位译者的译作进行比较阅读,以期通过比较找寻到原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所在。《浪游者的夜歌》教学过程中,精选三首经典译作,让学生比较评价,进一步体味诗作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也对译者注入的主观情感加以剖析。

(2)鼓励学生翻译原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外语情况,鼓励学生进行原作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品味情感,也可以把学生习作和翻译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优劣,这种形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升,教学难点自然迎刃而解,教学效果较好。

(3)对文本、注释进行多元解读。根据学生对文本的了解情况,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课文中的注释往往是编者认为最佳的解读,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注释并不能很好的、全面的解释诗作语言,所以教师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不拘泥于课本,而是引导学生广泛的开展研究,搜集整理阅读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浪游者的夜歌》教学过程中,结合注释“作后即将此诗送给斯坦因夫人”设置问题“斯坦因夫人是谁?”“作者为什么要作后即将此诗送给斯坦因夫人?”“诗歌开头句的‘你’指的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小组交流,得出了区别于注释的答案,注释中“你”指的是下文的“甘美的和平”,而学生认为“你”也可以指代斯坦因夫人,对于学生的多元解读,只要在尊重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教师要多加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力,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第二首诗歌最后一句的“安息”,也可以结合作者三次登山创作的经历,探寻作者心路变化历程,不同层面的解读文本。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第3篇

一、认知诗学理论

认知诗学是综合了语言学和文学两者的新课程,从上世纪70年代起,文学探索开始转变方向。认知诗学在探索对象中着眼于研读,也就是阅读之人在读书中发生的心理、智商、情商的改变;而探索目标也着眼于成效阐释,企图表明阅读者怎样发现所读之书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说,认知诗学竭力剖析研读认知机制,且以为依照某特定认知规则来研读作品能够提升读书成效。此篇文章笔者希望凭借认知诗学的“故事”和“叙事投射”原理,来对文学研习作出认知解析,探索加强大学生文学认知体会的成功路径,从教育方案的安排着手扩大研究人员的研习成果,且采用集合探索性教学的办法,使得文学教育方式及方案奠基于认知理论,使之能够完善传统理念,探寻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国外文学教育新方式。

二、认知诗学在文学叙事上的投射

||29认知诗学经历了二十年来的演变到达第三阶段,且已达成共识:认知诗学是以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作为根本,清晰地将文学作品研读作为探索目标。“认知诗学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研读”,强调文学研读和常规认知两者间有联系,以促使阅读之人心智发生改变的缘由关键是研读里面关于“故事”的认知,不过其中“故事”不全为文学含义里某种文体,它是普遍含义中的叙事,也就是“泛叙事”。[1]“泛叙事”概念以为叙述是人们基础的言语行为及话语事件,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得到体现。文学就是自一个故事至另一个故事作出的投射,是人们基础认知才能的一个特别反馈及真实存在。文学扎根于人们认知和经历最根本、最广泛的架构和历程里面,促使人们可以最先用艺术的方式来互相作用。由此见得,文学认知体系和常规生活的认知体系是从一个血统里传承发展而来的。文学认知才能即常规认知才能,文学认知是人们基础认知才能中有益提升人们思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才能。文学及文学研习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认知诗学确定了研习的认知功用。文学的认知才能关键在于要求大学生运用与之相关的学问、本身的经历及文学文本里面虚拟出来的情境作出互动,以此来领会文本、深度开发扩展延伸思想里面现有的知识及经历,有效提高研读体验和认知才能。[2]所以,文学教育里面需加强探寻文学研读和常规认知两者中有关联或是相近的认知方法,激发大学生的研读认知乐趣,降低在文学研读上恐惧情绪,指引其凭借现有的认知体验,尽全力在认知情境和文本虚拟情境两者之间构建互动的关系。实践表明,用认知话题作为重点,依照学习人员的认知水准及认知法则再次编排教育课程内容,着重筛选现代及当代文本,尤其是具备人生哲学及与热门话题结合的文学文本,才能够指引学生参与到著作的情境当中,与之发生共鸣与互动,以至提升学生的研读乐趣和认知才能。

三、认知诗学原理对外国文学教育的建议

(一)以认知话题作为核心安排阅读教育材料

以前外国文学教育一般都是用“文学史”作课程核心,教课时枯燥乏味地讲述历史环境、作者生平、文学小说的内容概述,严重忽略关于小说自身的研读、领会和剖析。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没有真正成为令小说与自身结合的载体,心智并没有完全得到锻炼提升,而仅仅是一切以笔记为中心,为了对付上课和考试而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明显与学生的认知习惯相违背。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于2002年就提出:“应该用创新来改变从前守旧的教育方式,着重于文学文本在传道授业里面的核心位置,使学习人员能够真正体会和领悟文学文本。”文学教育需要着重凸显学习人员和文学文本的主体功用,通过指引学习人员自发高效地研读来体现这门学科训练语言基础的功力和培育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事实表明,想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还需帮助学生甩掉文学对生活没有任何作用的狭隘观念,以及文学文本是“阳春白雪”、难以领会的恐惧情绪。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是能够凭借认知诗学的有关理论来帮助大学生在课堂上重新构建文学认知观的。

(二)“叙事投射”的认知机制对加强文学认知的体验

认知诗学中有一个原则:相同的认知机制在文学研读上和别的所有互动,既能将话语情境领会成被投射之作品,也能够领会成真实情境中的临界领域。为了达到这样的情况,就要调整“跨世界认同”,即:要在不一样的情境里面采取映射的才能。大学生领会文学作品的历程也是利用认知和情境(涵盖作品里面虚拟情境)作出互动的历程,自“故事”里提高认知。这样一来,“故事”又怎么引发学生的心智发生改变呢?这就要在教学中依托叙事投射讲解。叙事投射是“在心智行为里一个故事投射至别的故事,来协助人们领会别的故事以至于开创出全新的故事”。所以,投射为“故事”作用于认知的一类重要模式。假若课堂上,学生全面运用心智架构来组建故事里的叙事投射,架构就能够协助其精确掌握作品含义。运用叙事投射在学生常规体验与文学作品情境之间建立起一架看不见的桥梁,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面对的困难也就会被顺理成章地解决掉。正如读到经典诗《未选择的路》的时候,阅读之人会不知不觉地衔接自己现有的经历(以前遇到的种种艰难选择)来进行真实情境和作品情境的互动对话,透过粗略的叙事投射练习来提高认知才能。[3]除此之外,对大学生来说,假如碰到未遇到过的叙述方式,现有方式将遭受冲击,这就需要作出改变,认知才能随之提升。即透过叙事投射,学生在旧有体验及故事架构获得刺激,进而得到新的认知,提升经验储备。文学研读中,新认知的发生和发展常见于意识流小说之中,这是由于意识流小说打破就有叙事情节,其叙事方式相较于学生的内心期盼不太一样,故事里面频频插入各色人物的心理动作,从前、现在及未来互相纠缠在一起。学生希望理解和遵从这类叙事方式,就一定要调节旧有认知,紧紧跟随角色的内心世界的活动路径。由此学生的认知就一定要作出变化,这样认知才能在这类变化冲击之下随之有所进步。

(三)开展探讨性教育,文学教学方式上朝向认知转向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第4篇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百年梦圆让人兴奋,也让人深思。莫言获奖,翻译有功,这使我们认识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同时,也认清了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阻碍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国际化步伐。文学翻译是译语社会中的独特文化构建行为,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学翻译现状以及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和要求,同时提出了改进中国文学翻译现状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 :莫言;中国文学;翻译现状;文学翻译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58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131—03

收稿日期:2014—11—15

作者简介:祝东江(1976— ),男,湖北郧西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化。

莫言,山东高密人,2012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这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国际文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而不可忽视的是莫言作品的译作家们的功劳。中国作家百年梦圆让人兴奋,也让人深思。在中国近代史上,对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且具有影响力的作家造诣在莫言之上者比比皆是,为何我们迟了半个世纪才等来这一荣誉?《新杂志》主编严峰认为,莫言获奖得益于两个方面,即作品本身的实力和其国际化接受程度。当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时,其作品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也成为中国读者关注的焦点。莫言获奖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及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局面。为加强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理解与认可,中国认识世界或展示“中国形象”以及世界认识中国都需要翻译这个媒介,尤其是需要中国文学翻译来化解外界对中国的陌生与偏见。

一、中国文学翻译现状

中国文学翻译经历了从误解到理解、从对抗到对话的发展过程。中国文学翻译呈现出国外作品译入多、国内作品译出少、文学翻译优秀人才后继无人等问题。

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但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中国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当前作品被译介的中国作家有150多位,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总数的1.3%。在美国的文学市场上,翻译作品所占比例大概只有3%左右,而其中,中国当代小说作品的数量更是微乎其微。[1]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说:“中国文学早就该走向世界,但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太少。”

美国小说家厄普戴克曾将葛浩文生动地比喻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唯一首席接生婆”。[2] “首席”彰显了其翻译水平,而“唯一”折射出中国文学在欧美译介极少的现象。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在中国有许多更好的作家没有获得国际影响,是因为没有遇到出色的译者,其作品没有被译成外文。

中译外的文学翻译队伍阵容还很弱小,主要是一些汉学家,而达到一定水准的汉学家不到20人。

当前,中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缺乏规划。德国翻译家郝慕天指出,国外对中国作品的翻译和出版是随意的、偶然的、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的。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文学翻译整体性弱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翻译组织机构不健全,文学翻译出版市场尚不成熟,国内文学翻译出版管理混乱,国外出版市场占有率低,我国文学教育基础薄弱。[3]

二、文学翻译的内涵

从字面上理解,文学翻译是指在不同语种的文学作品之间进行翻译;从文化层面看,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从广义上讲,文学翻译是将原作的精神风貌用另一种语言进行忠实而准确的再现,包括所有涉及文学语言的作品的翻译。其过程是翻译者对于源语文本进行理解并将自身所理解的文本内涵用译入语进行再现的过程。[4]

文学翻译关乎语言,更关乎艺术,既关乎译者,包括母语和外语在内的语言功力,更关乎译者的文学悟性和艺术感性,关乎其能否准确传达文学作品语言背后微妙的艺术信息,从而再现原作的神韵和意境。翻译是在路上的艺术,“永远向原作无限接近,但没有百分之百的纯净水”。

葛浩文曾表示,译者下笔要同时关注作者原意、读者喜好、编辑建议和自己的专业判断,更要在众多限制中寻求平衡。

文学翻译人员在遵守各种交际参数和制约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在译语社会中独特的文化构建行为。文学翻译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思想、新理念,推动了文学、文化运动的发展,提升了民族文化身份。文学作品能使人们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5]

三、文学翻译理论研究

近代大规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人林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当代文学提供了启示和借鉴。[6]

要将文学作品翻译得恰到好处,就需要译者对作品所在的文化环境相当了解,使译文尽可能地贴近原作。译者应该对源语文本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以及作者意图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揣摩,尽量找到双方文化语境中的平衡点,消减文化间的隔阂与冲突,帮助读者读懂原文的含义,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

“形似”是文学翻译的手段和途径,而“神似”则是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一部好的文学翻译作品必定具有对照的结构形式、丰富的感情写照、强烈的艺术效果等。在翻译中,译者要力争统领全文,深入研究,融会贯通,努力做到形神兼备,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面对异质文化的差异性时,受自身翻译观的影响,为追求译文的宏观优质,必须发挥主观创造性,甚至是叛逆性,对原著进行微观层面的变通,即创造性叛逆,主要表现为增省译、有意识误译及个性化翻译等。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是一种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它在文学翻译中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客观必然性,其“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它第二次生命”,使文学作品得以广泛传播。[7]

风格是指作家的写作特点。文学作品译者更要注意原文风格,在力求保全原文意义并做到明白、通顺的基础上,尽力重现原作的风格。鲁迅、泰特勒、雨果等人都强调要保存原语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以及保持原作风格的重要性。译者除了要搭建两种不同语言的桥梁外,还要通过深刻地领悟原文的艺术精神把原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再现出来,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8]

钱钟书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欲达到‘化境’必须突破因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文化不对应’现象而导致的‘文化困境’。”译者可以采用加注法、音译法、意译法、音意结合译法、省译法和还原法来处理各种文化不对应,即对原作进行文化补偿。[9]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会因文化空缺、文化内涵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产生文化误读。译者可以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如文内补偿、文外补偿、归化、增益、省略等,帮助原作者与译文读者克服文化差距带来的误解或文化冲突。[10][11]

文学翻译是文学艺术的再创造。译者是文学翻译的第一读者和文学创作的再现者,其主体性或主观能动性贯穿于文学翻译的始终,是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译者的文化身份和语言文化倾向反映了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是符合当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审美需求的。[12]

形式主义的“创造/模仿观”重视文学作品中故事的构建方式,让读者关注叙事技巧、版面设计、文字游戏、特殊句式等形式特征,对文学翻译很有启发:以“创造/模仿观”为指导,忠实传达文学叙事技巧;不随意牺牲文学形式,忠实传达文字游戏;关注原文新奇的版式,传达排版的特殊效果。[13]

文学翻译是一个主体向客体融合的过程,其任务就是要再现原作的美。视觉思维作为一种审美直觉心理,可以帮助译者跳出某些字词的限制,保证译文“忠”于原文的意思和创造性地复现原文的“美”。视觉思维将拓展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为其实践注入新的思路和动力。视觉思维下文学翻译的标准“忠”,就是要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并符合译入语的词汇、句法习惯;“美”就是要再现原文的意境和神韵。“忠”是进行视觉思维的起点,“美”是视觉思维追求的终点。[14]

四、改进中国文学翻译工作的途径

只有加强中外文学翻译的合作与交流,改变现有的教育机制,创建有利于文学翻译人才成长的环境,才能使中国文学翻译扭转整体弱化的局面。社会和学者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研究以及翻译和文化的互动,努力为中国目前和将来的文学翻译研究以及实践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广阔的平台。

(一)提升翻译质量,加强中外译者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

要多途径培养、建设优秀的文学翻译队伍。基础教育要重视母语教育,扩大文学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高等教育翻译专业要加强文学翻译的相关课程建设,具体来讲,要在已有翻译学方向基础上,加强文学翻译的研究,增设相关的系列课程;将文学与翻译、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文学研究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将翻译理论研究与文学翻译实践相结合;将学术型翻译人才培养与专业学位型实用翻译人才培养结合起来。[15]引导学生多进行翻译实践,培养其敬业精神。加大对文学翻译工作的支持和投入,鼓励社会捐资,用于发展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

(二)提升国内文学翻译出版机构的管理水平

提高对翻译出版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认识,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加强国内外出版机构的交流,汲取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实现我国文学翻译的良性发展。

(三)多渠道拓展译者队伍

放眼世界文坛,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未获得西方读者的认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望让更多的西方读者关注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化。吴洪认为,可以尝试在外国留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中国作品的翻译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并凝聚人才,从而把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介绍出去。

(四)外国出版商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协调,避免因追逐商业价值而形成骤冷骤热的恶性竞争,损害出版市场的长期发展

南京大学高方建议各出版社提前进行有效沟通,细分市场,各专特色,实现出版市场的共赢。

外国读者需要通过中国文学来观察中国,而中国更需要通过中国文学来展示自己的真实形象。文学翻译是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相互了解的一个文化窗口,也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精神营养品。中国当代文学要想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关注,为世界文学贡献更多的价值,就需要培养更多出色的翻译家,发现更多优秀的汉学家,从而将中国文学推向全世界。

要改变中国文学翻译整体弱化的现状是一个系统的文化战略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翻译组织、出版单位等多方协作,建立良好的文学教育机制及文学作品翻译出版机制,从而促进其良性、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莫言获奖折射文学翻译暗淡现状[EB/OL].http://book.sina.com.cn/news/c/2012-10-24/1458351604.shtml.

[2]莫言获奖,翻译作家功不可没[EB/OL].http://ruiwen.com/news/63336.htm.

[3]赵丹.试论中国文学翻译整体弱化的深层原因[J].中州大学学报,2013(4).

[4]刘翠娟.论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

[5]张祝祥.文学翻译——一种文化构建行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6]徐小容.林纾的文学翻译思想[J].兰台世界,2013(19).

[7]郭韦宏,崔惠珍.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以《红楼梦》库恩德译本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

[8]彭霞媚.浅谈文学翻译中的风格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

[9]赵进明,陆延.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

[10]张明悦,曲永锋.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11]夏延德.翻译补偿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2]彭雪莉.浅析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8).

[13]林萍.形式主义“创造/模仿观”对文学翻译实践的启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4).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就业 复合型人才 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各高校及学生本人对英语学习也越来越重视,毕业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这让以往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在近几年中出现了供过于求、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

一、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

2013 年6 月,中国社科院了《2013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公布了就业率较低、高失业风险型的“红牌”专业,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再次上榜。据国内知名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可思”2009届至2013届全国应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英语( 本科) 专业已连续5 年被列入就业红牌警告前10 名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薪资较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2013),这足以给每一个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敲响警钟。然而,英语专业的失业率虽然不断增加,甚至高居榜首,但是学习英语的人数却丝毫未减,反而因为各大学连年扩招,呈现出不降反升的态势。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上透露,目前我国约有3 亿多人在学英语(专业和非专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赵帅 程海萍,2013)

二、对就业现状的分析

从当前一些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来看,教学的知识宽度难以满足就业需求。随着越来越多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水平的下降,大部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严重不足,甚至许多专业毕业生英语水平还不及非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高低。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不断增高,许多高校毕业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除了最基本的专业能力问题,许多学生仍然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他们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工作上面。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济、法律、新闻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俞燕,2011) 以外贸为例,目前各种外贸企业都要求员工能在对外贸易活动的各个环节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然而根据调查,对外贸流程非常了解的英语专业学生少之又少。(王帅,2013)由于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实践活动也大都围绕教学任务进行,与实际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在应聘者对工作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三、对策分析

1.教学模式改革。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学校对课程教学进行强化,以实用为目的,使其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能以牢固的英语语言基础取得竞争优势。同时,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断调整,对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了解,并进行相应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加入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即学即用。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以此引导学生对就业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2.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英语专业教学过于模糊,无法培养出直接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方向主要是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以及翻译,而现今社会上对这些方向的人才需求逐渐趋于饱和。据调查,我国社会目前大量需要的是既懂得外语又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由此可见,英语专业应设置相应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工程英语等方向,培养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总之,为了美好的未来,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夯实专业基础,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尽早明确就业方向,注重英语的实际操作与应用,并尽可能多地去相关行业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只要把英语学好学精,再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英语专业本科生完全应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孟现志.就业困境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7):88-89

[2]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第6篇

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上出语文味》程少堂)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主要侧重于“表现什么”,关注点在于“说了什么”,以言语内容的方式呈现,至于言语的形式,言语的意图不予关注;语文学科则不仅关注“表现了什么”,更看重“怎么表现”,“为什么这么表现”。而恰恰是这些环节可以集中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接近语文的本源。

读者从语言的角度,对语言的特点、风格进行辨析、欣赏、品评、玩味,对语言的意图进行探讨,这个过程就是语言的品味,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文本语言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呢?比较,作为“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语)是语言品味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通常写法作参照,发掘非凡表现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陌生化”就是打破常规的语法语序,使语言感觉化、情绪化,不呆滞套板,充满活力。它能够创造一种新的作品风格,引起人们对作品意蕴的充分兴趣,从而使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意境。下面是笔者在《相信未来》的教学中,对一个特殊语序的句子进行品味的教学镜头。

师:刚才我们探讨了诗歌第三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两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同学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读法“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果按照我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方式这两句话分别该怎么说?

生: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师:你的语法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反应很快。这是常规的表达方式,可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

生1:这样太普通了,诗歌语言讲求新颖。

生2:文中的句式通过倒置的方式,突出喻体,给人气象壮阔的感觉。

生3: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表现诗人的满腔豪情。

师: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产生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相信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们把对上面的种种理解化作朗读传达出来!

(生齐读)

我以平常习惯的表达方式作为参照,引导学生比较探究语言的运用方式,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排列组合规律,并通过进一步的朗读让学生体味作者选用陌生化句式的匠心,发现这个句子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样的比较给学生设置了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学习和探索的兴味。学生活学活用,在一次《月下校园》的片段作文中,写出了“月光将黑夜点燃”这样陌生化的语言,打破了通常描写的思维定势,让我们获得非一般的感受。

二.漏去句子去品味,无穷意蕴尽可观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如果拿“无可削”和“不得减”作标准来观照语言材料,当能品味到语言的真味。童志斌老师在教学先生的剧作《雷雨》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片断:洋火

朴 (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 是的。

朴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师:请大家看投影上的文字,在课文中找出它所在的位置。同学们,比较一下看,投影与原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原文是“鲁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师:很好,大家都很快地发现了问题,投影上的“是的”后面遗漏了一句话。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对话的具体情境是周朴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呢?这样说话,未免太嗦了吧?你们觉得呢?

生1:不嗦,鲁想要暗示周自己的真实身份。

生2:意在唤起周对往事的回忆。

生3:不自觉地回到从前。

师小结:①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三十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十年前的生活当中。

这个设计方法只有一个字:删。屏幕上故意漏掉了一个句子“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从删减入手,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体会鲁四萍三十年后见到周朴园时复杂的情感。

三.不同译文细斟酌,乃知妙趣横生来

对外国文学作品采用译文对照,也是帮助学生揣摩语言表达优劣、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绝好方式。笔者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时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

师:小说曾经有过三个题目,分别是《最后的常春藤叶》、《绝处逢生的琼珊》、《最后一片叶子》,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哪种翻译方式给你的感觉最好?

生:《绝处逢生的琼珊》预示小说的结局,缺乏悬念。

生:小说围绕“叶子”展开故事,叶子是其中一个主要角色。

生:“常春”二字给人以生命的气息,给人希望。

生:“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老贝尔曼的人生杰作,迸发着老贝尔曼爱心的光芒,是下层人民人性之美的象征。

师:题目取得好,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个题目既给人以悬念,又给人以全文的线索,还点明小说的主题。

又如在教学《鸟啼》时我让学生比较“形容午后鸽子的叫声”一处,课本所取的译文是“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另有译文是“慢慢地,呆板地,一声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语”,这里,“笨拙”和“呆板”哪个词更妙?学生揣摩后体会到“笨拙”含着一份可爱天真,更形象地写出了鸽子的努力过程,比“呆板”更具表现力。

语文课堂要落实新课程目标,必须要有“语文味”,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而比较为品味课文语言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抓手。运用比较法品味语言,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文本中固有的“比较点”,还要能静心设计、创造出新的“比较点”,由此将语文学习中的语言品味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学习的巨大魅力,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

参考文献:

[1]郑飞琴.《让语文课多些语文味》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6期

[2]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3期

[3]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第7篇

——题记

我喜欢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种。读书的方式也是粗放的,只要是喜欢的书,读起来就不管不顾。

不求甚解的快意

1999年参加工作之初,我在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工作之余,有的是时间,就书虫一样地沉迷其中。前三年,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亲戚家借来的。姑父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对书却有独到的鉴赏力。他收藏了大量的好书,多是外国经典名著,如《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基督山伯爵》《飘》……每一次捧读,我都会为书中人物的命运唏嘘不已,被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得废寝忘食。那时,更喜欢的是书中的故事,对外国文学作品中冗长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常常不耐烦地跳过去。与读相映成趣的是每天都写日记,心情日记、感悟日记,小女子的敏感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啊,也“笔耕不辍”,写了近10本,现在还宝贝似的收着,其实多与教育教学无关。但那段时间的海量阅读和日记写作多多少少打下了一点文学功底。

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零零星星地没间断过读书,但读的内容杂乱,文学作品、教育刊物、流行杂志,遇之就读;读的方式也很随意,读了,欣赏了,愉悦了,仅此而已。这样随意的读往往会陶醉于浅层的愉悦,很少深入思考下去。我忘了作为一名教师,读书更要服务于教学、课堂、学生。在乡镇小学工作,没有名师的引领,自然也不需要太精确的刻苦,随随意意,散散漫漫,日子过得舒服,但也有点失落,茫然。后来,工作中遭遇的困境和问题、别人的成长经历、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读书专帖一起冲击着日益闲散的心灵。我开始联系自己缓慢的成长经历,反思自己读的内容和方式。

美丽的相遇

从2004年开始,我不再满足于随意凌乱的阅读,开始转读教育书籍。我还清晰地记得,2004年寒假到徐州新华书店去购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时,那充满热切的渴望——我找了一个又一个书店,都没买到,只好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从此,读到那本书成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心愿。没想到这个愿望竟然在乡镇中心小学的图书室实现了。2005年,学校图书室新配备了一批书,其中就有一套“20世纪苏联教育译丛”,我最先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这一读,果然深深折服,做了一整本笔记,尽管多为摘抄,少有零星的感悟,还是让自己在这样的阅读中激动了很久。

新配备的图书里还有不少名家名篇,有一次遇到怀特的《夏洛的网》,相见恨晚,深深地沉迷其中,也被书中威尔伯与夏洛之间的情谊深深打动。后来看到他的另一部经典《吹小号的天鹅》,又被天鹅路易斯的勇敢坚强着实感动了一把。还有黄蓓佳的书,曹文轩的书,郑渊洁的书,书中的那些幽默,那些淡淡的哀伤,那些跳跃的思想都给人带来冲击,读起来很过瘾。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儿童读物太幼稚,其实不然!读这些书,就是走近书中的那些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举凡金铭、肖晓、秃鹤、纸月、桑桑、青铜、葵花、皮皮鲁……读着读着,你就会欢乐着他们的欢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也会在学生身上看到他们的影子。儿童文学,就这样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那时,村小的孩子课外书少得可怜,喜欢读书的我自然希望能带着他们一起读。可是,从哪儿才能找到书呢?2008年4月,凤凰语文网在读书节发起了一个读书互动活动,网友之间自主联谊,组织学生互赠互读。我与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的夏德琴老师联系上了,热心的夏老师给我们寄来了50多本书!且都是好书!打开那个大纸箱,和孩子们一本本地把书拿出来,我们的心激动得砰砰直跳!《窗边的小豆豆》!《一百条裙子》!!《特别女生萨哈拉》!!!这样的书我期待很久了!那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我和孩子们大快朵颐。那些书,那段记忆,那一届的学生和我永远不会忘记!

除了儿童文学,我又陆续遇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刘云生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这样的书。那段时间就是偏爱课堂实录或案例型的书籍,崇拜名师的才华,赞叹人家的教学设计。那时的阅读,更想学到一些拿来即用的具体方法。可惜这样的思路是错的,抱着这种目的的阅读也注定会碰壁。读名师的课堂实录或成长经历,会让自己激情澎湃,却不能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我没有沉潜下来,对书中所说的理论、案例进行分析,也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去验证、跟进、反思、总结。那个阶段,读书与实践脱节了,不加辨析和深思的阅读也让我对理论盲目崇拜。有一个时段,对书、对读都奉若神灵、毫无批判扬弃,对课堂、对教材的钻研却漫不经心。所以,教学水平就高不成低不就地滞步不前。

读书也是需要引领的。后来从八义集中心校的周有利校长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和鼓励。从周校长那里先后借了一些书,如大夏书系的《名师课堂经典》,李希贵的《学生第二》等。那时,周校长建议我读王荣生教授的书,当时,我没有勇气读这样专业的书籍,就是偏爱轻快好读的实录类、案例类书籍。这一放手,就耽误了很多年,错过了知性阅读的“精确期”。

向阅读更深处漫溯

2009年,我来到现在的学校——邳州市英华实验小学,开始了新的阅读之旅。最先接触的是薛瑞萍的书。我从一年级带起,也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起,开始向薛老师学习,学习她带班的理念,像她一样把更多的好书推荐给家长和孩子们,把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给学生们听。我和学生一起买来《日有所诵》,诵读其中的清新童谣,用经典浸润孩子的心灵。许多个早晨,我们从吟诵经典诗篇开始与黎明的共舞。《我给小鸡取名字》《猫剪胡子老鼠笑》《大狗来了我不怕》《大象鼻子当滑梯》……孩子们边读边做动作,专注、兴奋,读得不亦乐乎!这些优美可爱的童谣叩响了诵读之门、记忆之门。每个午后,我带领孩子们把时间交给课外书。经典童话、神话故事、名家名篇、科普读物都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就这样在知识的王国里穿行。这样的言语牧养从一年级开始,一直持续到《书声琅琅的三年级》,我们继续跟随着薛老师的脚步前行。

2010年,学校把“晨诵课”定为我们的特色课程。了解这一课程时,我遇到了常丽华老师的《24节气诵读古诗词》,她的热忱和敏锐,她对晨诵内容精准的选择和深入解读,她日复一日的坚守和记录,都启发着我应该怎样审慎地进行自己的实践。

在班级管理方面,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和郑学志老师的《和学生家长过招》,都给我许多启示和帮助。这个阶段的读,不再仅仅停留于表面,我学会了自觉地运用。遇到问题学生的种种状况,我不急于批评指责,而是先在心里问几个“为什么”,先研究,再处理。结合阅读中的收获,我还经常在处理班级事务之后反思:自己的做法够不够科学?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处理?能否对其他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观察、分析、调查问卷,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民意”,渐渐地,班级管理工作变得从容起来,我也从一个忙忙碌碌的“班妈”型班主任,慢慢转变为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今年,我们进入三年级,学生开始写作文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的作文教学主张》都直接影响着我的作文教学思路。向他学习,我也从抓好作文讲评开始,改进自己的习作教学。从去年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敏感心”,从日记抓起,备好日记教学的“有米之炊”,开发“话题日记”“心灵物语”,每周进行一次讲评,把学生日记里的精彩句子“发表”在黑板上。我还在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了一个“小荷”版块,专门摘登学生作文里的个性句段。每月还评比一次“日记公主”“日记王子”。学生作文的兴趣被一次次的活动煽点得越来越旺,个性化的表达也越来越多。

读和写从来都是分不开的。读的同时,写的冲动也不可抑制。教育叙事的写作帮助我更冷静地盘点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写,是一种记录、探索和发现,在读中的顿悟需要在做的实践中去验证、对比、实践、反思。2011年6月,我的教育叙事《妙语和奇招》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发表了,这是教育写作种子的第一次萌芽。2012年10月,第二篇叙事《日记里的趣与糗》也发表了。我知道,以后还会有第3篇、第4篇……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 课程体系 设置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一)理念变化一方面新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基本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一目标的确立和理念的升华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另一方面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原准则的制定模式。由原来的“规则导向”转向“原则导向或目标导向”。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而此次新会计准则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FRS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究以原则为基础,允许财务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账务处理,以求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价值。

(二)与国际趋同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各会计要素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既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又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些规定在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规则趋同。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此前签署的“联合声明”,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事实予以确认和肯定。

(三)准则更全面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从准则层次看,既有居于第一层次、统领驾驭的基本准则,又有位于第二层次、针对性强的具体准则,还有处于第三层次、操作性强的应用指南;从准则类别看,既有普遍适用的一般业务准则,又有兼顾特色的特殊行业或业务准则,还有专门规范财务报告问题的报告准则;从准则项目看,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不仅包括工商企业常规业务,还包括了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各项经济业务,即使将来出现具体准则没有涵盖的新经济业务,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基本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从各项准则的有机联系看,环环相扣,衔接有序,规定一致,保证了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促进了各项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四)具有借鉴性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制定过程中,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和一些地区性会计组织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并从中受益;同时,我国的举措也得到了国际会计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理解,并希望在关联方交易等业务领域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固定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提前制定、固定实施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提前制定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期间体系固定不能变动。由于课程体系是预先制定,因此四年中该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无法反映在该课程体系里,同时固定实施也使得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而及时完善。

(二)专业课内容重复较多在各门专业课程建设中过多强调单科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整体专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如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决策方法、存货管理等方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在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在产品成本计算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这样既增加了各科教师的负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减少了学生有效学习和实践的时间。

(三)专业课与基础课比重失调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基础课安排必须涉及社会、人文、自然、科技等领域,注重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国目前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中,过分强调政治理论课和专业化程度,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专业基础课内容也很局限,对相关专业课程如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前沿问题、税法、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专业外语等缺乏必要的重视。学生很难从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从而将会计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应对新生事物。

(四)课程设置存在遗漏主要表现在:第一,缺少新兴会计分支学科的课程或专题性质的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的加强,对一些新生事物的细化会计研究,已经形成了许多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如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环境会计、养老金会计等。而我们目前的会计教育中,大部分院校都没有设立相关选修课程或专题性质的课程,使多数学生对上述内容了解甚少。第二,缺少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信息披露等涉外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国界,企业中新的会计业务将层出不穷。会计人员如果不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商务惯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就不能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可比会计信息,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境外投资及向外国企业提供会计服务,不能与其他国际会计公司同仁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第三,案例教学、角色模拟、实验室教学等实践性课程有待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模拟实习和社会实习两种。近年来,大部分院校已经开始重视会计模拟实习,纷纷建立了会计实验室,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的高校实验设备落后,没有配备专职的实验员等。同时,社会实习的效果也不容乐观,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去实习,因而使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环节不能形成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第四,不重视职业首先教育类课程的建设。会计行业是一个对职业首先要求严格的行业,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的披露,经济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以及有关财务管理、资金结算、劳动工资、对外投资等方面都面临着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考验。目前我国高校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导致会计核算失实、会计造假以及审计舞弊等案件层出不穷的重要根源之一。

三、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必须适应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根据未来会计职业的要求及会计学科的发展设计本科会计课程体系,并及时将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随着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中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大量涌现,使得会计处理和会计规则处于变动和更新之中,为使培养会计本科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必须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具体体现,其应能体现层次性和系统性,尽可能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作用。

(二)坚持目标性原则本科会计教育必须与其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即以培养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胜

任能力为基本目标,反映其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专业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三)“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原则着力解决部分大学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涉及的知识面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重点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宽层次的知识面。因此应加强基础课程的比重,适当减少专业课的类别。

(四)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原则会计学不仅应掌握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应掌握科学严格的操作规范。因此在进行本科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时,必须重视会计实践课程的开设,将实际工作中的业务融入课堂教学中。缩短教学与实务之间的距离。如将制作凭证、登记账簿、账务处理程序、编制报表的操作规范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专门原则方法变成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

(五)立足国内和兼顾国外原则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实现基本趋同,这不仅体现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方面,更体现在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要方面,还体现在我国需要大量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金融、贸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国际化高级会计人才方面,本科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这一需要。

(六)加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原则选修课是为了丰富、充实会计学内容,满足各行业以及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各学校应尽量多开设选修课的数量,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反映会计环境的最新变化。但同时也要注意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避免学生选择容易得学分的课程而背离了教育的期望。

四、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一)实施以理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实施以理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目前,大学按会计职能设置课程体系,以核算为主、理论分析为辅。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教学目标的需要,造成以下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会计实务操作。教材内容的编写特别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教材主要以准则或制度为导向,强调的是如何依据各准则进行实务操作,关注的是按照准则怎样处理,至于“为什么”未加以重视。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新准则不断颁布,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订,这种现状造成教师疲于应付增补教材,学生疲于应付更新会计知识,而并未真正掌握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髓。二是孤立地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由于没有重视与相关学科的交融,学生不能站在整个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高度理解、掌握会计准则,影响了职业判断力的提高。会计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会计理论为教学的导向,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利于正确理解、掌握、实施会计准则。所以为了实现会计教学目标,在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实施以理论为导向的原则,以原理为导向,加大会计理论方面的课程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有较高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才,只有会计理论基础扎实,才能领会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目的和精神,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二)实施“滚动式”动态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流程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其发展性和变动性极强,加快对我国大学现行会计本科专业课程操作流程的改革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关键。由此应采取新的操作流程,即“滚动式”动态的课程体系操作流程,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及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制定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第二步,进行该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第三步,每年对该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价;第四步,根据每年的课程体系评价结果、会计知识及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动情况及时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修正。“滚动式”动态的课程体系操作流程能在课程体系中及时对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并对社会人才需求适时反映调整课程体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