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第1篇

2020年1-11月,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六稳”、“六保”各项工作,全市主要指标逐步回暖,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实现由降转升,高于全国、全市0.4、0.2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月,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含东汽)同比增长1.8%,高于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增速居第2;含东汽口径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高于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增速居第3。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月,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居第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5%,技改投资增长13.2%,房地产投资增长34.3%。

(四)服务业增加值。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3.2%,分别较一季度(-4.6%)、上半年(1.5%)提高7.8、1.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3亿元,同比下降4.4%,增速居第2,比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7%)。

(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40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45%,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7%,低于控制指标3.9%。

(七)财政收入平稳增长。1-11月,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5.4%,低于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6%)。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2%,较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3%,较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九)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2020年,我市共列入省重点项目4个(玫瑰谷一期、全域旅游PPP、创新创业孵化园加速器、盛泉钢铁),总投资17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8亿元,1-11月完成投资19.1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6.33%。

二、经济运行调度情况

一是专题研判经济运行形势。召开专题经济运行调度会,分析研判我市1-11月相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如何抓好完成全面目标任务提出工作举措,奋力冲刺全面目标任务。

二是抓好支撑指标再分解工作。加强与各支撑指标责任部门沟通对接,紧盯目标任务,做好GDP其他支撑指标再分解工作,特别是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相关细化指标,确保完成每一项细化指标,努力完成GDP目标任务。

三是细化分解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工作要求,对照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下达给我市的各项经济指标目标任务,认真做好指标再分解和再测算,细化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及时更新我市2020年度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任务表,并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压实各街道、各部门工作责任。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本地可自行解决的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影响,工业经济开始进入行业和市场调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各方面风险和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重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相对缺乏,投资后劲不足。

二是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欠佳。一是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38家,从产业结构看,高新企业相对较少,大多数为传统行业企业,发展空间有限。二是企业转型升级慢,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产品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三是服务业业态发展不充分,服务业企业“低、小、散”问题依旧突出,对经济的增长支撑不够。

(二)需省级统筹或跨区域协调的问题

希望市级各指标牵头部门继续加大与省级部门对接,积极争取下返指标数据上限。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阶段,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市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把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贯通起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紧紧扭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瞄准目标不动摇,加强指标监测,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各项经济指标变化,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研判形势、制定对策、解决问题,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均衡、可匹配增长。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第2篇

主标题:字简意精,主题鲜明

例1:

原题摘录:××区××年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简析

修改建议:运行趋势总体向好个别指标增速不高

――××区××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例2:

原题摘录:依据2009年发展形势预测2010年发展目标

――对2010年××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预测分析

修改建议:农民收入增势平稳年度目标有望增“10”

――2010年××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测分析

例3:

原题摘录:××年××区居民消费价格简析

修改建议:消费价格高位行走缘于食品日趋“金贵”

――××年××区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分析

技法提示1:高度浓缩主题,克服平说浅叙。主标题是提示文章主旨的核心标题,它是分析报告总体内容的体现,是让读者对分析报告产生印象的第一视点,也是最大视点。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度概括全文内容,提炼、浓缩分析观点是制作主标题的重要技法。要在有限的文字容量中,体现作者对分析内容、分析主题、分析观点或结论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在上述三个例子当中,原标题的通病是平说浅叙,读者通过标题解读不出这篇分析报告的主要视点、分析结论、核心观点。“修改建议”则克服了原题不足,达到了浓缩主题、概括观点的效果。设计标题既考察作者梳理分析思路、概括核心要点的能力,也考察作者文字归纳、文字提炼的水平,建议您参看上例细心品察。

例4:

原题摘录: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第三产业贡献最大

――2009年××区规模以上单位能源消费情况

修改建议: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第三产业“拖累”明显

――2009年××区规模以上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例5:

原题摘录:应对挑战共克时艰

――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修改建议:经济低位运行部分领域回缓

――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技法提示2:要义表达精确,避免词空意偏。主标题是对分析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和提炼,是最凝练、最鲜明的信息符号。它要通过恰当的文字让读者接收到清晰、精准的要义内容――统计数据的解读意涵、经济运行的分析观点、经济走势的判断结论。

例4“第三产业贡献最大”中的“贡献”,意为第三产业在全区能耗总的增量当中贡献率最大,也就是增量最多、份额最大、比重最高,从抽象的数据加工角度,使用“贡献”一词没有问题。但能耗是控制指标、“下压”指标(越降越好,不是越增越好),谁在指标增量中贡献最大、说明受谁的拖累最大。因此,把“贡献”写入标题,极易引起读者(特别是业外读者)的歧义。例5“应对挑战共克时艰”显得“宏观”和空泛,文字内容给人一种口号、号召、决心的味道,读不出分析含量。特别是针对当时的分析时段,“挑战”、“时艰”的措词,与经济运行复苏,回缓曙光初现的特征相对应,其信息指向已明显跑偏。

例6:

原题摘录:改革承包带来生产效益全面增长企业经营状况不平衡提出新课题

修改建议:生产效益全面增长企业之间不够平衡

技法提示3:文字简洁精炼。净除赘词絮句。标题制作是小中见大、凝词炼句的艺术,要用最简洁的文字把分析报告的“意核”表达出来,使读者易读易记,印象鲜明。如果文字拖沓,要义不精,对分析报告主题的理解效果就要打折扣。

例7:

原题摘录:在希望的田野上

――昌平改革十年农业得失情况分析

例8:

原题摘录:你距小康有多远?

――昌平县“农村小康标准”实现程度分析

例9:

原题摘录:请关注!一季度工业亏损面已近40%

――××年第一季度××区工业生产情况分析

技法提示4:措辞生动活泼,摒弃呆言滞语。形式活泼的标题可以给读者一种新奇感和心理、视觉上的“冲击力”,能够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在上例当中就使用了歌名、提问句式或提示语等方法。您在拟题过程中,既要运用多种修辞方式让标题生动起来,还要尽力摒弃呆言滞语、不得要领、平淡无味的标题文字。建议您在注意把握分寸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大胆实践与创新。

副标题:信息完整,要义清晰

例1():

原题摘录:北京打造世界城市昌平应该有何作为?

例11:

原题摘录:商务花园城市昌平可见雏形?

――“商务花园城市”评价指标设计框架与思考

技法提示1:是否加副标题,视需要做取舍。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和解说,如分析对象、范围、内容、目的、区域、时段等。统计分析报告是否加设副标题,没有刚性要求,完全视表述需要和效果而定。例10已基本把分析主题表述完整,所以未设副标题。例11则需要通过副标题的设置,使分析报告的主题更鲜明、更完整。

例12:

原题摘录:全镇经济运行稳定主要指标增长明显

――1-10月全镇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修改建议:全镇经济运行稳定主要指标增长明显

――1-10月××镇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例13:

原题摘录:成绩背后有隐患树立信心迎挑战

――2009年1-2月××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浅析

修改建议:成绩背后有隐患树立信心迎挑战

――2009年1-2月××镇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例14:

原题摘录:收入显现增量构成还需完善

――2007年××镇服务业经营情况简介

修改建议:收入显现增量构成还需完善

――2007年××镇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技法提示2:信息内容完整,表达要素清晰。作为对主标题的补充和解说,副标题一定要达到信息内容完整、表述要素清晰的拟题效果。如果要素缺失、表述偏误,不仅达不到副标题应有的作用,还会造成要义含量降低、信息指向不清,从而使标题质量大打折扣。

例12副标题的区域符号不清晰,应该用区域(单位)的规范名称,既保证表达效果,又便于文档的历史查询和交流平台上的信息清晰度。例13副标题“工业企业浅析”措辞不准确,表意模糊。您分析企业的哪个方面?是经营还是产品情况?报告主题是工业运行分析,就一定要恰当、精确地表达出来。例14副标题“服务业经营情况简介”中的“经营情况”和“简介”的用词均欠准确,词意指向和既定的分析主题没有吻合。

小标题:承载观点,排列有序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第3篇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好于一季度。1—6月,规上工业总产值下降2.5%,降幅比一季度下降6.2%缩小3.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长0.8%,增幅比一季度回升1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降幅收窄,投资、消费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表明我县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向好的势头。

(二)、三大产业——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农业生产稳定,服务业较快增长。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1—6月,557家规上工业总产值98.54亿元,增长-2.5%;工业销售产值92.34亿元,增长-5.1%;工业出货值40.50亿元,增长-9.8%。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货值同比增幅较一季度分别回升3.7、3.8、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1.工业生产逐月增加。从单月工业生产情况看,我县3月份工业生产达到低点,4、5、6月份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6.94亿元、19.26亿元、20.03亿元,环比增长分别为8.8%、13.7%、4.0%。2.部分行业生产比较稳定。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持下,我县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文教体育用品等支柱产业保持增长,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7.9%、2.9%、15.7%。饮料、木材加工、医药、工艺品等行业生产发展较快,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91.5%、245.8%、12.9%、20.5%。这些行业积极、稳定、快速发展对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发挥较大作用。3.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可喜步伐。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利用市场倒逼机制,鼓励和发动企业进行技改,工业企业投入技术改造的力度加大,购置技术成果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加,新产品开发生产步伐加快。1—6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81亿元,占限上工业投资额的60%,增长25.8%。1—5月,购置技术成果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290万元,增长48.1%。1—6月,新产品产值9.13亿元,增长10.7%,快于工业生产13.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9.3%,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4.工业经济效益出现回升。规上工业经济效益逐月提高,1—5月,工业企业十一项评价考核得分155.4分,比年初得分提高20.9分。企业亏损面缩小,亏损企业由年初的224家减少到5月份的174家,亏损额增长105.2%,比年初下降了16.9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促进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上半年,我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345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6%,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完成31771万元、2*6万元、16859万元、1523万元、1255万元,增长分别为0.2%、6.0%、18.9%、1.8%和14.1%。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良好。我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63万亩,增长5.8%,其中:早稻5.62万亩,小麦0.22万亩,与去年持平;薯类2.22万亩,增长11.0%;豆类2.18万亩,增长5.1%。经济作物中油菜3.78万亩,创近8年来新高,增长14.6%;蔬菜、果用瓜播种面积分别为5.4万亩、1.42万亩,增长12.7%和6.0%。二是牧业生产保持较好形势,但效益下跌。上半年我县出栏肥猪11.14万头,增长13.1%;出栏家禽187.2万只,增长16.9%。季末存栏肥猪13.36万头,增长15.0%;存栏家禽139.05万只,增长14.5%。但畜禽价格波动下跌,牧业总体效益有所下降。

服务业较快发展。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等传统行业保持较快发展。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8.8%。金融、旅游、房地产等新兴行业加快发展。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41.2%和36.8%,增速在*各县市中居第3位。我县以“旅游创强年”为抓手,在*、*举办温泉旅游推荐会,并在*、*、*、*等地发放旅游消费券,加大了旅游整体宣传力度,旅游经济在逆势中仍较快发展。1—6月,旅游总收入7.25亿元,增长24.2%;旅游接待人数96.7万人次,增长23.3%;门票收入28*万元,增长43.9%。

(三)、三大需求——投资稳步增长,消费较快增长,外贸出口继续下降。

投资稳步增长。在经济总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县抢抓机遇,在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方面积极有为,确保了固定资产稳定增长。1—6月,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88亿元,增长7.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其特点有:1.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1.48亿元,增长30.3%,延续了去年5月以来快速增长的态势。2.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1.59亿元,增长12.5%,增幅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行业投资分别为9961万元、3903万元,增长分别为34.8%、67.4%。3.工业投资下降趋缓。1—6月,工业投资9.69亿元,下降0.9%,降幅比年初、一季度分别缩小10.4、5.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电力投资3903万元,增长67.4%。在制造业投资中,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主要行业投资额较大,分别投资32626万元和20552万元,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54.9%。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压延、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工艺品等行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84.4%、40%、411.9%、68.1%、16.7%、38.1%、30.3%。4、住宿餐饮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旅游富县”战略的深入实施,住宿餐饮在去年较大投入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投资额7537万元,增长22.1%。其中:开禧廊桥酒店、武川温泉大酒店已分别投资4300万元和2400万元。

消费较快增长。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2亿元,增长14.0%,其中,农村、城市销售额同步增长。家电下乡补贴、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征等政策出台,有效刺激了居民消费,如汽车类销售额增长20%。从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分类商品零售额看,生活必需品类消费增长较快,粮油、食品类,服装、纺织品类,日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增长60.6%、47.3%、135.2%、3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09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48元,下降5.0%。

外贸出口继续下降。1—5月,我县出口34892万美元,下降11.6%,降幅大于全市平均0.4个百分点,这与20*年出口增幅在全市名列前茅形成较大反差。从出口企业看,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64家,44.5%的企业出现负增长,其中近八成企业下降幅度在20%以上,近四成企业下降幅度在50%以上。企业出口下降幅度大、面广,说明外部需求仍然低迷。外需萎缩是我县外贸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

(四)、三大收入——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1—6月,财政总收入7.86亿元,扭转今年以来的下降局面,增长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4万元,下降1.9%,降幅比一季度缩小12.2个百分点。从税收项目看,增值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实现正增长,增长率分别为6.7%、0.7%、118.1%、25.1%。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根据城乡住户调查资料,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5元,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4794元,增长10.3%,工资性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125元,增长4.3%。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69.03亿元,下降11.8%;实现利税3.49亿元,下降20.6%;实现利润0.82亿元,下降49.7%。企业亏损面仍然较大。全县548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74家出现亏损,亏损面为31.8%,比去年同期上升7.8个百分点,亏损额达到0.80亿元,增幅高达105.2%。

(五)民生保障得到改善。1—6月,地方财政科技、医疗、环境保护支出分别增长277.3%、126.5%和50.9%;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1.8%和44.7%。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企业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5993、42175、31338、61345和11620人,企业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保险人数分别比去年末增加4301、2166、400人,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是比去年末增加7293、63人。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但在经济运行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工业经济运行十分艰难,工业用电增长与工业生产不同步,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一)、工业经济运行仍然十分艰难。虽然工业生产在一季度到达最低点后二季度呈回升态势,但这只是在低位回升且回升力度较弱。工业经济运行仍然困难,主要表现在:1.部分行业生产下降的局面还没有得到遏制。五成行业生产下降,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纺织服装、造纸、塑料制品、交通运输、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下降幅度在10%以上。2.工业经济效益比较低下。1—5月,产成品存货12.65亿元,增长14.1%;应收帐款22.62亿元,增长17.2%;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支出分别增长5.7%和3.7%。在工业生产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物流、资金流运行见缓,企业相关费用支出增长,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低下。3.外部需求环境仍然恶劣。我县工业生产具有出口导向型,外部市场疲软,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大。上半年,全县工业出货值40.69亿元,下降9.8%,增幅同比回落28.8个百分点。

(二)工业用电增长与工业生产增长不同步,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工业用电量与工业总产值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工业用电量增长快,工业生产增长快。但是,我县工业用电增长与工业生产增长不同步,1—5月,工业用电量增长5.1%,增幅居全市第1位;而工业总产值下降5.9%,增幅居全市第6位。这给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带来极大压力。

(三)投资增长乏力。上半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呈稳步增长态势,但与年度目标有较大差距,后续增长乏力。从计划总投资看,剔除往年已完成的投资额,今年计划总投资33.79亿元,即使全面完成计划投资额,也只有上年度限上投资额的93.6%,况且有些投资项目需跨年度才能完成。从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在20*—20*年期间,工业投资逐年增长,20*年工业投资25.6亿元,累计工业投资达101.83亿元。企业建筑、安装工程基本完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20*年底,企业竣工率已达93%。工业投资继续外延扩张,受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内涵改造提升,则投资力度还较弱。可见,工业投资在20*年基础上再增长,难度较大。

三、对当前我县经济运行的建议

根据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对比年度目标,要全面完成任务难度较大。为此,我们还需十分努力,才能确保经济运行健康发展。

1、全力以赴,推进工业经济的保稳促调。一要重视各项工业经济政策落实。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重视政策的尽早到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抓好工业转型升级保障措施的落实,扶持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强、主业突出,在区域内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的典型培育。二要创新机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我县有部分企业规模小,生产开工不足,效益低下、开发新产品受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制约,处在半死不活状态。如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尽快恢复生产,唯有走创新之路。首先要创新思想。拚弃“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搞企业合作,形成规模经营。其次要创新管理模式。提倡运用股份制的管理方式,向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奖励和转让股份,凝聚人心、留住人才,为企业加快发展集聚力量。三要加强管理。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对企业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有针对性地管。对工业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匹配的企业进行摸底,出台相应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对门类、旅游休闲类、扑克类、电动工具类等较大规模的行业,采取政府管理与行业协会自制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防止企业之间无序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第4篇

交通统计存在的不足

1.统计内容不能全面反映交通发展内涵。现行的交通统计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演变而来的。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完善, 统计内容不断丰富, 主要包括:① 以运输产量为核心的生产成果统计:②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交通投资情况统计;③ 以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为中心的生产能力统计;④ 以交通职能部门管理内容为中心的专业统计。随着科学发展观在交通领域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升, 尤其是“十一五” 规划纲要中把“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战略任务以来,交通统计工作必将承担更多新的使命:必须科学准确反映和监测交通运输节能消耗. 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增长方式转变等进展情况,全面反映运输生产效益、运输发展速度和运输结构变动情况, 客观反映交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进展情况等。面对统计工作的这一全新环境, 现行统计已经明显的力不从心,表现在重总量规模速度统计、轻结构效益统计, 重生产成果统计、轻环境资源统计, 重物质文明统计、轻精神文明统计, 重行业自身统计、轻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统计, 难以全面反映交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内涵。

2.反映交通服务水平的核心指标准确性不高。作为交通统计的核心指标,运输量(包括运量和周转量)是表征交通生产成果的最主要量化统计指标,集中体现着交通行业对整个社会的服务程度。经过近十年的统计改革,运输量统计已从计划经济下的“全口径统计报表制度”过渡为市场经济下的“以抽样调查为主、全面报表为辅” 的综合调查方法体系, 较好地解决了从部门统计转向行业统计的困境。然而近几年随着经济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统计对象和范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较多难于操作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对非营业性车辆的调查中,由于交通部门不掌握非营业性车辆的全部有效数据,实际操作中难以对非营业性车辆进行科学抽样;再者, 目前运输经营主要以私营个体为主, 由于经营者存在怕收费、怕收税的思想顾虑, 不会如实反映, 统计数据难以真实上报。

3.统计制度不够完善, 调查方法不够灵活。现行的交通统计工作中虽然综合应用了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但更多依靠报表制度,通过全面报表、层层汇总来完成统计任务。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通过信息引导和协调市场,因此这些信息必须能够反映供求关系、反映价值规律、反映经济运行,而目前的统计调查制度中反映交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调查为数不多。此外, 囿于全面报表、层层汇总的工作模式, 时间上滞后, 数据时效性较差,对于一些交通突发事件不能快速灵活反应。另一方面,调查中就事论事直接调查用得多, 间接调查方法用得少。随着统计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关系日益密切, 以日常行政记录信息作为统计基础数据来源的间接调查方式因其效率高、负担小、成本低等优点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 交通系统在管理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行政记录信息,比如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采集的各类车辆数据和载重量数据,但目前这些记录信息并没有正式纳入到日常统计调查体系中。

4.数据挖掘不够,统计分析手段落后。统计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 其价值和作用绝不仅仅是体现为孤立分散的统计数据,而在于开展分析活动挖掘统计信息的潜在价值, 在于通过高水平的统计分析与预测及时为决策提供所需数据及材料。为了拓展信息服务外延,通过定期编写月度、季度和年度“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交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统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与“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的要求差距还很大,表现为: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大多是“站在交通谈交通”,缺乏揭示交通经济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经济内在联系的深层次分析;内容单、针对性差, 目前的交通运行分析多套用以统计数据为基准,未能及时追踪反映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度挖掘影响交通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分析手段落后,对交通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多是跟着感觉走,凭经验靠拍脑袋, 没有结合科学的预测技术, 科学性、准确性无法保证, 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统计分析服务。

5.统计体制不够健全, 基层统计缺乏必要保障。现行的交通统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这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并延续至今, 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从纵向上看,各级交通统计机构之间的关系是行业管理、相对独立:上级对下级只安排任务, 而不给配套经费,下级只有向上级报表的义务, 而得不到上级给创造的良好环境,这种状况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为层层汇总式的全面报表统计方法的大量存在提供了土壤, 同时还容易导致基层编数、造数, 干扰统计数据。从横向上看,交通综合统计和各业务司局的专业统计是平行运行的“双轨制”,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存在交叉、重复。但统计工作因受指标口径、统计范围等影响,不能很好地协调统计信息采集的客观性, 再加上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中的协调问题等,不仅导致数出多门、信息失实, 重统、漏统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基层统计工作重复性大, 负担过多过重。改进和完善交通统计工作的建议应从体系框架的全局对交通统计工作进行全局规划,眼前尤其是要重视对统计基础研究工作进行系统规划, 在通盘研究统计指标、统计方法、调查手段、分析技术、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更新统计理念, 丰富统计内涵, 创新统计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推进统计工作:

1. 拓展行业统计范围, 完善交通统计内涵。

针对目前交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领导对统计的关注、各级政府对统计的需求度、公众对统计的敏感度均史无前例增强的现实, 交通统计迫切需要解决统计不全面的问题, 丰富统计内涵. 拓展统计外延。首先, 应尽快对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整合、梳理,研究构建全面、科学、规范的交通生产、科技、能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以及互相衔接配套的各专业统计指标体系。以系统、丰富的统计产品科学诠释交通可持续发展内涵.准确表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特征,客观评价交通落实科学发展观成果。其次. 在行业内部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标准体系,根据统一的指标名称、指标口径、指标范围进行统计,从源头避免因不同口径、不同范围而造成混淆,减少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之间的“撞车”,提高统计数据的可比性。

2.建立质量评估长效机制, 维护统计工作权威性。

建立数据校核机制。针对交通统计核心指标.研究开发校核模型,充分利用易于采集的不同来源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校核。比如研究开发利用干线公路的收费系统数据以及治超站点数据的模型对运输量数据进行校核。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邀请相关部门专家以及交通领域资深研究人员定期开展交通统计核心指标的数据质量评估会议,通过专家集中会审模式为数据质量把关。

3.建立分级调查体系, 加强信息化应用水平。交通统计中抽样调查方法的应用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 仍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笔者认为可从改革调查体系、改进调查手段着手:改革目前调查成本均由基层消化吸收的现状,效仿美国分级调查体系,国家、省、地市采用调查费用分担原则,即各级分别负责各自所需要部分样本的调查成本,并直接对所调查样本进行数据处理。这样从部级角度讲, 可以对样本数据进行超级汇总, 达到“快、精、准” 的目的,并能够避免层层汇总对统计数据造成的误差。不同于其他调查, 交通运输的调查对象具有流动性, 基础数据采集困难大,应加大G P s、GI s、遥感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辅助调查的研究力度, 借助于仪器设备的自动采集功能,提高基础数据的真实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于目前行业内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的,如公路收费系统数据、水监船舶管理系统, 应通过研究开发数据提取技术, 直接拿采为我所用。

4.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健全统计预警监测机制。统计预警监测体系是衡量统计分析水平及快速反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非典” 事件告诉我们, 只有健全的统计预警监测体系,才能显著提高统计分析水平,有效地增强统计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 一方面, 交通统计分析应针对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 重点问题, 开展专项调查, 重点调查工作, 加大对热点、难点、重点的研究力度, 在完善、提高现有交通经济运行分析的基础上, 打造统计分析研究“亮点”, 开发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另一方面, 应研究先进的预警监测技术, 以及交通经济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的互动分析技术,通过加强对交通行业的预警监测,跟踪、反映突发性事件的发展、演变对交通运输带来的影响,及时发出预警监测信号,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统计在管理决策的参谋地位。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第5篇

上半年,吉林省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统领各项工作,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各项改革,强化发展措施,变“快走”为“快跑”的氛围日趋浓厚,全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地方生产总值(GDP)完成1229.7亿元,同比增长8.5%,比去年回落6.4个百分点,比全国9.5%的增速低 1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6.5%,提高2个百分点;二产增长7.6%,回落11.7个百分点;三产增长10%,回落1.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82.8亿元,增长6.3%,比去年回落14.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92.9亿元,增长13.5%。

(一)“三农”政策措施力度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今年国家和省里继续加大支农力度,上半年省里发放专项粮食直补资金18.5亿元,对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总产值实现193.7亿元,增长9.1%。种植结构继续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0.4%,水稻、大豆面积略有增加。尽管局部地区出现水灾雹灾和低温多雨寡照的不利气象条件,但总体上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除东部延边等地外,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农作物长势好于往年。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猪、肉牛、家禽出栏数分别增长11.3%、5.5%和4.8%。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的突破,大成、德大、皓月、华正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量大幅增长,有的已接近满负荷生产。由于粮食价格的回升和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等因素拉动,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达到2260.35元,增长36.5%。

(二)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国企改革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69.6亿元,增长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9个百分点。如若扣除一汽,工业增速可达到1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5.9亿元,下降24%。除汽车和电子产业产值下降外,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三大支柱优势产业以及冶金、建材、纺织等特色产业呈稳定增长态势,分别增长38.6%、37%、17%、24.9%、17.4%和 15.6%。受市场等因素影响,汽车产量下降15.6%;能源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原煤和发电量分别增长13.6%和14.9%。列入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制计划的816户企业,有505户基本完成改制,占计划的61.9%。化解企业债务52.1亿元,改制后新企业国有股份比重降至23.3%。通过改制、改组和改造,一大批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新的转机。

(三)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重点项目带动作用增强

围绕今年新增投资500亿元目标,全省上下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上半年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86亿元,增长38%,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比辽宁低3.3个百分点,比黑龙江高17.6个百分点,改变了近年来我省投资增速居全国后位的局面。重点项目投资、工业投资和非国有投资对全省投资带动作用明显。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省投资的54.9%,增幅达136.4%;工业投资增长64.6%;非国有投资增长51%,占投资的比重达到68.4%。资金筹措力度加大,国家开发行600亿元政策性贷款陆续发放,截至6月1日,核准软贷款40.83亿元。截至6月底,全省在建项目2752个,增长19%,其中新开工项目2080个,增长37.8%。老工业基地79个工业国债项目和40个高技术专项全部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一汽PQ35、丰田汽车V6发动机、通钢550万吨扩能、吉化60万吨乙烯和长春新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1亿元,增长12.8%。其中市、县、县以下零售额分别增长13.8%、10.9%和7.8%。以旅游、信息通讯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移动电话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分别增长13.5%和106%,“五一”期间全省旅游收入增长10.8%。加强和改善价格调控监管,严格控制出台地方政府提价项目,加强粮食、煤炭、钢材、水泥、运输、房地产等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分析与调控。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五)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外贸出口增长加快

赴“长三角”、日韩、俄罗斯、德法奥以及新加坡和香港等经贸交流活动取得可喜成绩。上半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2.85亿美元,增长83.4%;利用内资84.2亿元,增长83.9%。项目源建设得到加强,包装推介了400个重点招商项目,为我省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争取到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主办权,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外资并购重组国有企业实现新的突破,省内第一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向外商转让国有资产项目―香港百江投资有限公司并购长春燃气控股有限公司项目,2.8亿元外资已经到位。外贸出口增势强劲,上半年出口总额11.5亿美元,增长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良好局面。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4.7%、60.4%和41.8%。受汽车工业产销下滑影响,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明显减少。进口总额18.6亿美元,下降34.3%。

(六)就业和社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

上半年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6.7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9万人,均完成年度计划的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6%,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6月底,审核并轨人员74.8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7.4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2.7万人,均完成年计划的95%以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4.2万人,部分地区还上调了低保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增长,上半年达到4293.74元,增长10.5%。

上半年,全省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总体上看,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基本正常,经济运行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稳步发展阶段,增长速度仍处于合理区间。

二、全年预计

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比较稳定,国家“双稳健”的宏观政策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我省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从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看,下半年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加快。

从供给看:农业平稳增长,一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6%左右,高于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后期如无大的水灾、早霜等自然灾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将保持上年水平,畜牧业和多种经营发展趋势较好。工业生产有所回升,但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制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难度较大。一汽大众下半年将推出两款新车,汽车行业生产经营形势会有一定好转。吉林油田仍将保持速度效益高增长势头。石化行业生产经营态势良好,将会继续拉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医药行业速度、效益相对稳定,不会有大的波动。但汽车行业存在的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高位油价造成部分石化行业经济效益下降;冶金行业效益水平继续提高难度较大。服务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在商贸、旅游、会展业的带动下,全年可增长10%以上,高于年初预期目标。

从需求看,随着大项目陆续进入施工高峰期,一大批条件成熟的项目也相继开工,开行贷款、国债资金、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将集中到位,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指标完成情况看,上半年完成投资不到500亿元,按照新增500亿元的目标,下半年要完成1200亿元,比去年全年的总量还要高,压力非常大,因此,需要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加大力度。消费需求稳中趋旺,汽车、住房、通讯等热点消费稳定增长,在经济稳定增长、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条件下,消费增幅将略高于去年。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净出口需求仍将是负拉动,但负拉动的程度明显减小。

预计全年,大部分主要经济预期指标可以完成或基本完成,其中,投资、消费、外资、出口等指标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并高于预期,就业、社保、居民收入、价格等指标能完成预期目标或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从省内主要产业运行趋势以及全年经济预测情况分析,特别是针对我省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大工作措施力度,突出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工业增速低、企业效益下降和财政收入增幅回落等主要问题,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加强对一汽的扶持和服务,切实落实省政府出台的支持一汽发展的50条政策措施,帮助一汽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协调好生产要素,积极组织好煤炭、铁路运输、电力、成品油供应,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电力价格上涨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抓好重点企业的扭亏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步伐,在积极推进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壮大支柱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发展能源、冶金、建材、纺织、旅游五大特色产业,增强经济整体抗风险抗波动能力。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措施力度,多渠道筹措改革成本,基本完成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在改革过程中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最大限度地促进改制中的企业增产增效,做到改革生产两不误。

(二)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组织好农业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增积温促早熟,搞好防灾救灾,争取实现粮食丰收。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推进牧业大县建设,全力实施“粮变肉”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加快落实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政策措施,抓紧研究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启动工业集中区和大项目建设。认真研究和做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工作,切实抓好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探索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继续扩大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的关键拉动作用,确保全年投资任务完成

抓住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的黄金时期,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和资金,快速推进开行软贷款进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对关系全省和全年的重大项目,实行集中调度,统一协调,强化服务和扶持,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一批大项目,超前谋划一批接续项目,着手研究和规划实施一批县域工业园区。落实全省投资工作会议精神,加强调度和协调服务,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四)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保持服务业稳定增长

围绕我省旅游资源和特色景观,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突出精品项目开发,尽快启动全省6个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继续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培育扩大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积极稳妥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落实和完善《加快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市场准入、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进一步繁荣活跃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和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组织好汽博会、农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强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扩大合作规模,深化合作领域。抓好2004年和今年上半年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组织好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扩大同日、韩、俄的经贸合作,广泛开展与欧盟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洽谈活动。继续加强各类开发区建设,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支柱和优势产业产品出口,特别是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医药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好已有的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措施,切实帮助个体私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兴办民营工业园区,培育和引进大批勇于创业的民营企业家,积极培育个体工商户和中小民营企业群体。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第6篇

一季度,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65亿元,同比增长14.3%;财政总收入截止2月份达1.04亿元,同比增长14.9%;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2亿元,同比增长23.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8亿元,同比增长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1亿元,同比增长17.8%;出口总额完成8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完成310万美元,实际引进市外资金完成4.9亿元,同比增长18%。我县主要经济指标的稳步增长,为全县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蓄足了发展后劲。

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三、服务业项目招商引资情况

一季度,我县尚未引进单个项目总投资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导大的服务业项目进入我县。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部分有国家投资或补助资金的项目因项目投资计划未下达,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开工。2、部分项目由于天气影响,造成进度缓慢。3、部分项目因征地拆迁和土地报批工作没有到位,造成项目不能开工建设。4、部分项目由于没有落实用地指标,影响了工程进度。5、县财政增长难度加大,导致项目建设投资存在困难。6、在目前国内经济控通胀的宏观环境中,我县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动力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今年发改工作的主要任务,我委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结合上级有关工作精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大立项争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增长。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并加以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加强对重点项目、工业经济、投资落实等方面的调度,确保2012年度各项计划目标的全面完成。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第7篇

兵团党委党校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卢玉文

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 金华

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 喻斌

《当代兵团》:兵团上半年经济运行虽然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国际上金融危机阴影依然存在,而国内则消费需求疲软,兵团应该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

卢玉文: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中的积极影响有所增多,但低增长、高风险态势难有大的改观。国内经济尽管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增长速度逐季回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兵团首先要清醒地看到目前面临的趋势,要提高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研判能力,科学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增强经济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第二要保增长,围绕推进兵团的“三化”建设,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三要促转变,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度。第四要调结构,围绕实现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工业经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围绕打造发展新优势,大力推进服务业。第五要推改革,围绕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第六要提开放,围绕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七要惠民生,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强社会建设。

《当代兵团》:上半年,兵团依然保持2012年以来季度经济增速高于18%的发展势头,下半年,兵团经济要保证高速增长,需要哪些调控措施?

金华:兵团经济要保持高速增长,重点要突出抓好经济运行调控。一要加强经济形势研判和运行调控。各级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坚持底线思维,把困难对下半年影响估计的足一点,措施准备一定要充分,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提高工作的前瞻性、时效性。二要做好“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认真总结前两年的经验,按期完成兵团、各师和专项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及时对主要指标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后两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要及早谋划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做好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一定要突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根主线;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以改革的动力、活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三要全面开展“质量效益管理年”等活动。各行业、各单位按照《兵团质量效益管理年活动总体方案》,迅速掀起抓质量、抓效益的,全面提升兵团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当代兵团》:从上半年兵团经济的运行情况看,兵团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加大,工业增速不足、部分行业成本增幅快于收入增幅、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卢玉文:对于兵团工业发展而言,在国内工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要解决兵团工业经济运行的问题,首先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兵团工业应力求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与调整,突出结构调整,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新兴产业领域上的突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深化“两化”融合,改变传统产业优势不强的现状,增强传统产业投资强度和回报率。其次,加大要素资源协调保障力度,当前要突出抓好能源保障、运输保障,突出产业运行症结把控,确保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喻斌:首先要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增盈。继续实施兵团棉纱阶段性生产补贴政策,巩固纺织行业企稳向好的态势;饮料酒行业要调整营销策略、开拓区内外市场;建材行业要由单纯依靠扩大规模外延式发展向注重加强管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转变;煤炭行业要加大技改力度,推进产业升级,加快煤电一体化实施,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二要加强协调服务,切实做好原料、劳动力、运输、资金、煤电等要素组织调度,帮助产品有市场、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组织好生产经营,尤其是番茄等农副加工企业要抓住生产旺季,提高开工率。

三要大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对平云工贸专用汽车、新业能源1.4丁二醇等年内能投产的项目,要创造条件促其早投产、早见效;已投产尚未达标的盛源热电、南岗化工等企业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其达产、达标、达效。

除此以外还要继续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鼓励兵团上下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兵团自产产品,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遏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效益下滑的态势。

《当代兵团》:面对重点项目接续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状况,兵团需要采取哪些积极措施?

卢玉文:抓项目、促投入是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当前应当围绕确保兵团工业增加值“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必须突出工业项目投资,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加大工业投资力度,蓄积发展后劲。一是开展策划、论证、推进重大项目工作,切实加快重大项目的确立。二是抓好重点在建项目,确保项目建设规模,做到按时开工,保证建设进度。三是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合理布局项目,加大产业项目延伸。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选商引资层次,优化项目规模配置。五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继续加强优势产业建设,扶持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项目建设。第六,做好援疆项目承接服务,切实解决工业投资不足的问题。

《当代兵团》:近年来,兵团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距离兵团经济的重要支撑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下一步,兵团有哪些举措大力发展服务业?

金华: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推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营销网络项目建设,力争在果蔬集中上市前投入使用、发挥效益。加快九鼎农产品交易市场、“西果东送”工程、果品电子交易网络等平台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业的组织化、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实现流通增值。

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与招商局物流合作项目实施进度,尽快搭建现代物流业平台,积极推进七师天北新区物流园、十二师钢材物流园(二期)、八师天业化工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

要完善商贸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城镇商业便民服务工程,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优先安排团场富余劳动力就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强的商贸服务网点,完善市场流通格局。

除此以为还要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挖掘旅游、交通等传统产业潜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建设。

《当代兵团》:上半年,因为自然灾害频发、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居民消费水平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兵团在实现农业增效、职工增收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应该如何应对?

卢玉文:要准确把握当前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新形势。准确把握党的十报告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兵团关于促进团场职工实现多元增收的新举措,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促进职工实现多元增收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促进职工多元增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帮助职工增加收入。

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第8篇

在我国之前的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其中,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覆盖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则课征营业税。这一始于1994年的税制安排,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税收征管能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划分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税制的做法,日渐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对经济运行造成扭曲,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

一是从税制完善性的角度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影响了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增值税具有“中性”的优点(即在筹集政府收入的同时并不对经济主体施加“区别对待”的影响,因而客观上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做大做强),但是要充分发挥增值税的这种中性效应,前提之一就是增值税的税基应尽可能宽广,最好包含所有的商品和服务。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为狭窄,导致经济运行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便大打折扣。

二是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为避免重复征税而倾向于“小而全”、“大而全”模式,进而扭曲企业竞争中的生产和投资决策。

三是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随着多样化经营和新的经济形式不断出现,税收征管也面临着新的难题。比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捆绑销售的行为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复杂,要准确划分商品和服务各自的比例也越来越难,这给两税的划分标准提出了挑战。再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某些传统商品已经服务化了,商品和服务的区别难以清晰界定,是适用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的难题也就随之产生。

上述分析,可以说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改革的必要性。国际经验也表明,绝大多数实行增值税的国家,都是对商品和服务共同征收增值税。在新形势下,逐步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务,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符合国际惯例,是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营改增”的改革进程

2011年10月国务院决定开展营改增试点,逐步将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2012年1月,率先在上海实施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

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由上海市分4批欠扩大至北京市、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广东省(含深圳市)、天津市、浙江省(含宁波市)、湖北省等8省(直辖市);

2013年3月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同时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试点范围;

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

2014年6月,电信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

自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全面推开,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三、“营改增”的积极作用

(一)实行营改增,在中国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都统一实行增值税的税收制度和运行机制。这样做首先贯通了所有行业和企业之间增值税抵扣的链条,过去是割裂的,实行营业税的企业不能按照增值税的原理进行抵扣,因此存在重复征税。这次所有的行业全部进入增值税征收范畴之内,所以取消重复征税是“营改增”的特c。

(二)所有的企业和行业全部都实行了增值税。而增值税是对增值的部分进行征税,不仅仅消除了重复征税,充分体现了增值税税收中性的原则,还会有助于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避免企业因为税收出现扭曲的经济行为,有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这次全面实行“营改增”是一次减税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所有的企业和行业都实行减税。企业新增的不动产所含的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缩小了税基,即使税率不变,企业的实际税负都会降低的。同时,把现在还没有纳入增值税运行机制里面的四大行业也都纳入增值税机制中,这四个行业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所以是一次全面性的减税。

(四)由于实行了全链条的增值税制度,因此,对于增值税的政策制定,对于增值税征收管理都有非常积极的效果。增值税环环抵扣,税收管理可以通过交叉稽核来保证税务机关能够征到税,而且也保证避免重复征税,这样使我们在制定税收政策和实施税收征管时,不需要考虑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匹配和平衡,有助于简化增值税税收政策和征收管理的相关安排。

四、“营改增”的意义所在

(一)全面推行“营改增”,有利于拉动经济。2016年5月1日起,我们国家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主要内容是“双扩”:一是将试点范围扩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试点完成后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二是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比较完整地实现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是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减税,按照测算,2016年成税金额将超过5000亿元。全面推进这项改革有利于拉动经济,特别是在当前许多行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有利于给企业增加活力,给经济增加动力。我们把它称之为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二)全面推行“营改增”,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次全面推开“营改增”的政策取向,突出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研发等生产业发展,可以有力促进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也可以说,“营改增”是创新驱动的“信号源”,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助推器”。同时,“营改增”通过统一税制,贯通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抵扣链条,从制度上消除重复征税,使税收的中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完善我国财税体制有长远意义。从当前看,这会为更多企业减轻税负;从长远看,必将会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