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孝道;德育教育;态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5-0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为了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我们对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逐步提上日程。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之中应该充分重视传统孝道文化教育,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让大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孝道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实际行动学习传统孝道,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古代传统中的“孝”

(一)“孝”的起源及内在含义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相关理论研究指出,孝的观念形成时间很早,其萌芽阶段在父系氏族社会,原始部落的人们逐步意识到孝的理念与价值。孝字的文字结构也表明了孝的基本含义,孝字是由一个老子头和一个子两部分组成,这象征着人老了之后行动不便由儿子背着走,这就是最初的孝道理念,当时的孝道就是子女对父母奉养的一种准则。

对于孝道,我国封建社会是十分重视的,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孝道作为德之根本,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极大重视,到了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文学家孔子写了《孝经》,这是对孝道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部专门著作,也为孝道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孔子不仅在《孝经》之中对孝道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论语》中也对孝道进行了论述,《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除此之外,很多文人骚客都对孝道进行了论述,为孝道的起源与传承奠定了基础。

(二)“孝”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

孝的含义从古至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都是指子女应该对父母进行赡养与侍奉,再进行细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顺从长辈、赡养长辈和祭祀先辈。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孝道所展现的是一种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对于家庭稳定与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孝道在最初的意义层面反映在对长辈的尊敬,之后逐步发展为对长辈的赡养、报本返初、生儿育女,这都是家庭伦理范畴的事物。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之中家庭文化都是遵从孝道,以孝道为核心组成了家庭的伦理文化。可以这样说不仅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孝道文化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三)传统孝道观

孝道在最初的意义上仅仅局限于家庭伦理和家庭宗法的范畴,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兴盛逐步将忠孝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对孝道的内涵进行了衍生,孝道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道德的基准与纽带。汉代以后,传统的孝道文化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通过孝道来治理天下,并通过孝道来进行官吏的推选,孝道也因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在后来的发展之中,一些封建王朝为了更好地控制百姓,对孝道思想进行了扭曲,愚孝成为当时道德社会的典范。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传统的孝道观主要分为随侍奉养、敬爱祭念、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四个层次。

二、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孝道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

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应该积极地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其中传统孝道文化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传统孝道的学习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德育目标,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二)传统孝道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我们应该为祖国和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传统孝道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研究

(一)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表达方式更为广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生活的背景与基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表达方式有了更为广泛的方式,这对于传统孝道是一种继承式的发展。

传统孝道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尊亲与养亲,但是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之下,这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已经被逐步地细化。在大学生看来,现代的孝道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节日问候、假期陪伴、外出度假等方式都成为新时期孝道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具体,但是其核心思想仍然是尊亲、养亲与悦亲三个方面。

(二)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内容认同发生变化

传统孝道的内容主要随侍奉养、敬爱祭念、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四个层次。在古代人们对于这四个层次的重视程度不分伯仲,但是现代大学生对这四个方面的认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调查研究表明,现代大学生对于随侍奉养的认同程度最高,这也是现代大学生认为表达孝道最为直接的方式。由于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对于荣亲留后这一内容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对传统孝道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三)大学生在孝道观念和孝道行为上存在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

从学生来源看,由于城镇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退休金制度、工资制度等,城镇学生较农村学生更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而农村学生更加关注的是父母基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有无保障,其次才是精神慰藉,因为农村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都尚欠缺。从性别上看,男女大学生的孝道态度和行为都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对符合现代社会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孝道观念认同度比女生更高,但在具体践行孝道过程中,除“做出较大成绩不让父母担忧”一点外,其他方面都不如女生将孝行落实到位。

(四)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认同程度普遍偏低

传统的孝道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的文化形式,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们逐步地认识并接受了这种孝道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的背景与基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认同程度普遍偏低。

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认同程度偏低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策略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认同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价护航。

(五)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的行动较少

传统孝道不是简单的内容与文字,更不是一句空话或者一句口号,传统孝道需要实际行动来践行。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这样,大学生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践行传统孝道,但是,调查与研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的行动较少。

造成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行动较少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较为主要的原因为:首先,大学生求学在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对父母尽孝;其次,大学生自身践行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较为落后;最后,现代家长过分地宠爱孩子,让大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爱护的环境之中。

四、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态度的措施

(一)将传统孝道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与态度的改变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内容,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转变就必须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入手,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将传统孝道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样可以最有效地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之中,应该设置相应的孝道内容与目标,德育教师应该对传统孝道的起源、内涵以及意义等方式进行科学的论述,通过这种方式来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积极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的意识

大学生端正对传统孝道的认识需要依靠大学生自身,他们的思想意识只有首先接受这一现实问题,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自身的学习,掌握传统孝道相应的知识。

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意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可以利用相应的孝道文化影片来刺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通过对影片的观赏提高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其二,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总而言之,只有切实提高了大学生自身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才能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

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是一个过程,其结果和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传统孝道,这样才能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孝,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子女在践行传统孝道的过程之中也会逐步体会出传统孝道的深刻内涵,端正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更为科学地认识传统孝道的深刻内涵。践行孝道的方式很多,高校可以引导学生对父母进行节日问候、生日祝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对于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结束语

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时代精神的构成因素。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应该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认识与态度,逐步推进大学生传统孝道教育,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获得更好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第2篇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孝道文化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于西周正式形成。《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在“三德三行”(至德、敏德、孝德、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汉代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佛道思想有效的吸收融合,系统地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7]。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养亲敬亲尊亲、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思想在孝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爱敬忠顺”是孝道文化的鲜明特征。爱敬之于家庭,忠顺之于社会[8]。“爱敬”强调不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从物质条件上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忠顺”将孝道扩展到整个社会。从最初孝道的引申含义来讲,“忠顺”突出了弥足珍贵的民主管理思想,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忠顺”逐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驾驭统治人民的有利工具,精神内涵逐渐发生异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忠顺”倡导的是要善待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促进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富有参考价值。

二、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础,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养亲敬亲尊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亲和力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家庭逐渐形成了“421”结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造成了一个孩子要负担起两对父母和四对祖父母的格局,年轻人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年轻人的孝道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越发迫切需要我们重拾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感恩的根本体现。曾参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由此可见,用孝道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其肥沃的文化土壤,更具有亲和力[9]。行孝道除了应满足长辈们的物质需要外,还要更加注重其精神需求,只有这样,年老的长辈们才不会觉得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保障,他们的心灵才不会孤独和空虚,我们的家庭才会和谐。2.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博爱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富有感召力孝道除包含“养亲敬亲尊亲”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以求达到博爱的境界[10]。博爱思想所憧憬的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师生在一起接触和交流,发生一些观念冲突或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以博爱求理解,以博爱求支持,哪怕陌生人的一个眼神,一次抬眉,一个点头,都会让我们心中漾满甜蜜;哪怕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关怀,都会让我们梦里充满美好。3.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在传统孝道文化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还是孝道教育,无不鼓励着我们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命[11]。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现象令人担忧。“富士康”集团的“十连跳”事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未写好跳楼自杀事件,等等,无不震撼着我们的眼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子的第一件要事。传统孝道文化激励着大学生要培养自尊自爱精神,明白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导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膨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识世界受到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忽视周围家人、朋友、师长对自己的关爱,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中,屡见不鲜[6]。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1)家庭生活漠视亲情。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应当精心培养。但是长辈们爱幼的本能,使得一些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就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许多人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山西长治上党老区一位“无奈的老农”在痛陈儿子不知感恩时感慨道:“不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从近年来媒体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来看,这种现象绝非个别。(2)人际交往漠视友情。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也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由于受自我中心思想、自我封闭、社会功利和猜疑妒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与别人沟通时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在与别人相处时,缺乏理解、宽容和合作,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容易发生冲突。从清华大学朱令被舍友投毒,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用铁锤敲死舍友,再到最近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杀死舍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学生因口角捅死舍友等事件,那一颗颗漠视友情的心,震惊的不仅仅是社会和他们的家人,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3)学校生活漠视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需要的仅仅是精神上的认可与理解,而不是回报。但是如果好心人的一片热心换来的是冷漠,那无疑会令人寒心,从此社会上可能会少一个热心人。在感恩意识缺失的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漠视恩情的案例还少吗?有些学生把尊敬老师当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时对老师尊重有加,一旦毕业跟老师形同陌路;有些学生通过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然而当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时,再去资助别人的寥寥无几。2.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1)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脱节[12]。传统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笔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历史上是高度重视甚至无限拔高的。如《孝经》把孝确立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最高原则。但是从“五四”以来,特别是在十年“”中,片面否定传统文化思想,让沉淀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摧残,家庭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造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由重视孝道向片面否定孝道转变,导致社会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家庭文化中的仁爱美德被不断削弱、消失。历来广泛倡导的感恩思想在如此不利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说更是如此。(2)社会功利化的驱使。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讲求知恩图报,修身立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带有庸俗的功利色彩。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有些大学生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迫使自己丧失了心灵的激荡和升华,感恩更是无从谈起。(3)代际关系的转变和代沟问题的加剧。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使得代际关系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大规模涌向城市,与年老一代城乡分居的现实,加剧了代际之间的冲突,扩大了代沟。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年轻夫妇既要背负事业和自身小家庭的负担,又要以笑脸展示于4位老人面前,如此种种令他们身心疲惫,往往使他们忽视尽孝。而父母养子防老的心态较重,对子女能否“行孝道”有着较高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要求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瞻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尊敬父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能实现“经济上尽孝”,但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尽孝方式上的偏差,认为钱能解决一切,忽视了老人的内心需求。(4)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逐渐养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惯;怕孩子吃亏,慢慢培养了孩子自私的心理。学校教育中注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之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效引导,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和湮灭。因此,“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他们不知国家和社会的培育之恩,不知集体的扶助之恩,更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以传统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得其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更具活力,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又是传播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渠道。以传统孝道教育为工作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符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1.在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精髓中加强感恩教育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为此,当我们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一些重新解读和有效梳理,提取其中精华,并结合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新要求进行重新诠释,进而在继承中加强感恩教育。一是要注重吸收孝道文化精华,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从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和感恩习惯4个方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二是注重吸收习俗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光荣传统。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被国内普遍认同的“母亲节、父亲节”等“洋节日”都是优秀习俗文化的体现,社会对这种节日的需求,正体现了我们对“养亲、敬亲、尊亲”“知恩、识恩、感恩”的渴望。2.在拓展传统孝道文化载体中加强感恩教育“五四”特别是十年“”中,“孝道文化”被主观地框定在“政治教育”范畴,在德育理论、德育实践中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3]。因此,在崇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吸取古代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传统孝道文化为平台,重构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一是实施“孝道与感恩教育进课堂”计划。在《思想道德理论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和其它选修课课程中开展孝道与感恩教育,实现学校德育教育与孝道教育的对接。二是实施“孝道文化特色校园创建”计划。在学校适当之处建立一些亭台楼阁、雕刻等具有孝道文化特色的“艺术景点”,在图书馆、教学楼楼廊墙壁两侧等地尽可能镶嵌上孝道文化有关的名言警句或绘画等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孝道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三是实施“五个感恩”计划,即定期围绕孝道和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3.在构建传统孝道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中加强感恩教育德育教育既是一个复合工程,也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感恩教育只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传统孝道文化教育也仅仅是感恩教育的一个视角。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报恩,需要不断丰富传统孝道文化载体,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感恩文化长效机制。一是构建“明德育人”长效机制。要使学生“明德”,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家庭要以亲情为纽带,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道德的启蒙教育;学校要以改革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社会则要以给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突破口,注重环境育人、氛围育人。二是构建“教书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着力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三是构建“管理育人”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级管理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齐心协力推进感恩文化建设。四是构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握好每一个服务环节,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营造出浓厚的“怀、大承担、大责任”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学校各项服务的过程中感受感恩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弘扬优良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中让崇尚感恩之风盛行。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第3篇

在“祭祖大典”之后,学校还举行了跪拜父母的仪式。800多名学生集中在大厅里,站成四排,父母坐在跟前。全体学生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向自己的父母长辈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膝行至父母面前聆听教诲,双方促膝互动交流。对此,有学生家长表示,学校以如此盛大的仪式向学生普及孝文化,自己很感动。不过,也有教育专家表示,早在几十年前孝道就被指为文化糟粕,我们在推广时要有所选择。

多维解读下跪行孝的教育方式很可怕

人和人之间,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其正常的关系是相互尊重,是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依靠类似搞活动、作秀的方式,来强行推广所谓磕头、膝行这样非人惶的礼教。这种方式违背了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做这样的事情,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对父母的爱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但不是这种被要求下跪的可怕方式。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应该有所取舍。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儒家文化,还包括在中国文化中最有活性的诸子百家文化,以及影响深远的佛教文化等在内。弘扬传统文化,得先搞明白哪些传统与现代法治精神可并行不悖。提倡孝道感恩,也不可不辨析正误,要防止误入以丑为美的歧途。学校要弘扬传统文化和感恩精神,切忌念歪经、表错情。

别让孝道成“笑道”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孝道文化;发展;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B

1.孝道现状令人堪忧

以孝道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正处于逐步淡化的境地,这是社会主义市场化的必然产物,当个人中心和自私自利等观念横行,弃传统道德如弃物的时候,人们才逐渐从商业化的浪潮中感受到亲情的宝贵;当然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未必都是糟粕,那么现代的新思想新观念也不见得就是瑰宝,所以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重建一种积极向上而有底蕴的正确价值观。

而今,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代沟”是两代不同辈分的人之间自然形成的一层隔阂。社会家庭关系的现状是,很多子女在生活的过程当中,违背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看法而造成的观念、思想、行为、习惯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现今的青少年很少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孝道以及孝道文化的重构,就变得尤为重要,但又困难重重。无论如何,孝道问题终究是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在探讨传统文化价值的时候,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现代中国社会亲情的不断疏离,导致中国现代家庭中的孝道问题逐步显现,因此也很受人们的关注,例如,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一些子女普遍不愿意承担孝敬老人和承担社会义务。

2.孝道发展的当代困境

当今社会文化公认为孝文化就是“子孝”,不但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赡养义务,同时赡养内容从单纯的物质供养发展向精神赡养扩展。当然,我国政府也于2008年开始建立全面的现代社会养老体系,并积极推行社会化养老。 然而这种新型社会养老体系更多表现为当代家庭养老的补充体系,除了体现社会保障思想对个人养老风险的保障,并没有体现出更多优势,其根本社会思想及文化,特别是其中实践文化的内涵,即为年青一代对于父母一代的各方面承担的义务关系。

建立新的孝道文化观念体系,让老人能够老有所养是关键内容之一,同时是传统孝道文化的基本要求,弘扬孝道文化目的是,理顺两辈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当今社会的现实下,老年人口的比重在社会当中越来越大,年轻一代的数量不断减少,老年人迅速增多,事实上年轻人的社会负担也在加重,再加上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这些事实背后遮蔽的问题也就日益显现出来。年轻人无力奉老,老年人失去依靠。老年人也曾经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现在他们退出生产领域,成为纯粹的消费者,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不会享有今天的社会生活,所以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生活,另外还要保证他们享受今天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其社会群体处于同等的发展水平,这不单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应有方向,同时更是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作为子女的年轻一代,在社会生活当中,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能更好地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而作为长辈的老年一代,则大多保留着省吃俭用的传统观念,大多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不同,使得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即便子女愿意赡养老人,这其中自然就有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问题。我们经常说:“尊老爱幼,父慈子孝”,但是这一观念本质上应该是双向的社会关系,父与子应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一起来协调理顺这一关系。

3.新型孝道的发展方向

新型的孝道文化一定要建立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因为只有符合当今时展需要,结合传统孝道文化思想的精髓,新型孝道文化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新型思想观念。如果对传统孝道文化,更甚者对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思想观念体系,不加鉴别,不予发展,一并强加到今天的社会思想体系当中,是很难解决当今中国的现实问题的。

尊敬与爱戴是新型孝道的基础与核心。从根本真的角度来看,尊敬与爱戴是我国孝道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所以,重新树立新型孝道,就是要树立子女对老人及长辈的敬爱观念。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再加以社会制度方面的保障,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更多的满足。

参考文献: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孝道;农村孝道淡化;孝道教育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引言

孝文化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家庭道德观念和伦理文化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最具东方特色的思想,是东方伦理的核心,几千年来,孝文化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现代化社会里,传统孝道文化受到了挑战,特别是当今农村孝道文化意识逐渐淡化,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当今农村孝道文化重新进行解读与思考。

一、孝道文化理念的内涵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核心。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主要包含奉养、 敬亲、 侍疾、 立身、谏诤、善终这几方面的内容,而随着时展的要求,传统孝道文化内涵又赋予了平等、友爱、和谐等新的内容。

二、孝道文化在当今农村的淡化的表现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孝道在农村可谓一直保存得较好,但目前也是形势不容乐观。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农村有所淡化,影响了社会和谐。传统孝道在今日的农村面临着危机和挑战。

1.孝道文化在农村淡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养老难

在传统时代的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给予农民的信仰就是在子孙绵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四世同堂”就成为了传统农民的梦想,这也是传统农民早婚和多子的逻辑。相对儿子众多的年老父母来说,独子的父母晚年可能过得好一点,因为独子知道自己没法推卸责任从而承担了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而那些兄弟众多的家庭,则往往相互推卸赡养父母的责任,结果只能搞得舅姥爷出面调停,但最终解决办法却是老人家在几个儿子家轮流吃饭、睡觉,而且老人们往往还觉得“过意不去”,于是顶着人老体衰还要尽量帮儿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真是可悲可叹,想当初父母正是为了自己老了的时候有个好归宿,可以安享晚年,才觉着多生儿子好,可以使家族兴旺,想象那样冷清的晚年,家族再兴旺又有什么意义。

2.孝道文化在农村的淡化其次表现在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扭曲

传统孝道文化的扭曲突出表现在子女对父母尽孝的形式被严重地扭曲,厚葬薄养、“孝死不孝活”。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也进城打工,慢慢地受到“现代化”的影响,追求所谓的“自由”、“个人权利”等等,以致于觉得孝敬父母也变成了阻碍个人发展的因素。但碍于良心,对父母无论如何也得尽养老送终之义。因此这期间对老人尽孝心的态度是比较勉强的。但是,老人去世后的葬礼和祭祀却是相当隆重和豪华。人们都相信有死后的世界,相信父母百年之后仍然会保佑在世的子孙后代,因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丧事办得体面。从这方面来看,倒是有很多孝子孝孙。但是就是这仅有的一次行孝有时也带有那么裸的利益因素,特别是那些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里。已故的父母才入土,当晚他们首要考虑的就是分家产而不是其他。不过最让人接受不了的事应该算“哭丧队”在农村的出现。虽然这种现象还没普及,但也足以显明孝道扭曲的程度了。

三、孝道文化在农村淡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1.孝道的淡化导致单亲家庭的增多和犯罪率居高不下

当今我国的中青年离婚率呈逐年递增之势,其原因众说纷纭。有的人为追求个人的所谓自由和幸福,一方面放弃了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又给原本需要照顾的父母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和精神压力,更重要的是过高的离婚率引发了多少家庭悲剧,又由此造成了多少社会问题。街头流浪儿的增多和犯罪低龄化就是例证。

天下的父母极少有愿儿女离婚的。为了家庭的稳定和子女的成长,为人子女者如果能多听听父母的意见,很多婚姻是可以调整、维持而不至于破裂的,为了自己的快乐,不顾父母的感受,把自己子女推给父母或社会,给父母添了乱,也给社会添了乱。

2.维系不了血缘之间的亲情,将降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靠孝道维持家庭亲和力,推而广之靠它协调人际关系,它是增强民族聚合力的精神瑰宝。民间历来有这样的说法:对父母不孝的人远处、不交。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人,对他人还能有什么真情呢?

一个人在家中不尽孝,必然使亲情失和、关系紧张,这样的人在单位、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不会讲情,只能重利,人和人之间为名和各种利益明争暗斗着,表面的和气掩盖不了争斗的实质。现在许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真诚淡了,信任少了,距离远了,除了金钱,什么都不值钱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此散淡,一旦外敌入侵,国难当头,岂能奢望这些唯利是图、没有任何责任感的人能慷然站出来为国尽忠?

四、重塑现代农村孝道文化的对策

1.完善法制建设,以法律的强制性去规范和约束公民的孝道行为

依法养老,建立和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是弘扬孝道文化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农村孝道德规范基本上是靠个人良知和群众舆论得以落实的,没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机制。如村委会既不能在村集体中树立孝之典型,又不能对不孝行为加以制止,或者只是停留于劝说层面而没有制约不孝行为的有效办法。因此,动用法制手段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加强养老安老的法律制度建设外,还要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并加大执法力度,对不尽养老义务的人给以严厉惩罚,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孝道教育要从小开始培养,引导正确的孝道启蒙教育

现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材中,关于对父母及长辈知恩、感恩、报恩的内容恐怕是少而又少,一些“尊老爱幼”的宣传口号,空泛、苍白,没有具体内容和事例。在学校德育中要通过开设孝道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尊老敬老的道德要求,同时把孝道作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孩子的孝道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形成孝敬、孝心的新风尚,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不敬老、不养老,甚至虐待老人、殴打老人的现象。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情深,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子女应当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才能为孝道营造良好的和谐社会氛围。

3.舆论和文学、艺术等界要加大宣传教育,强化孝德意识

孝,是人性至善的表现,现在尽孝是在向父母“还债”,也是为自己的老年“储蓄”。每个人无不是对上尽孝而又对下“收孝”。

所以说,孝道的内容应该为各年龄段的人所普遍关心和感兴趣。为此,文学、艺术、影视界等应该多涉猎这一题材,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舆论工具,认真宣传遵循孝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人们尊敬父母的自觉意识,使人们逐渐明确尊老爱老的社会意义,在群众中形成尊老爱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同时树立敬老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健康活泼的文艺表演形式,热情讴歌尊敬父母、照顾老人的好人好事,以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把正确的孝道德观念灌输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鼓励人们认真处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让所有的老人真正感到老有所养、老有人敬。

注释:

潘剑峰.弘扬孝文化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5,(1):124-135.

张爱红.论传统孝道在新农村背景下的现代功能及重构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89-95.

参考文献:

[1] 转引自刘同昌《中华孝道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代际和谐》,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 陈治国.儒家“孝”观念的原始意义及其近代以来的多重命运[J].孔子研究,2005.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孝道;现代孝道;家庭养老;孝道教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4-0026-04

“孝”是儒家精神的根本基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人的孝道意识淡化,传统孝道已不能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传统孝道伦理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与时展潮流相适应的现代孝道应运而生,它在巩固个人立身、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有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大力倡导现代孝道,对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国家的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统孝道中的精华与糟粕

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具有十分丰富的伦理内涵,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的精华部分,如善事父母、敬老爱老、合理谏诤、感恩祭祀等积极内容,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可能。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持和发扬传统孝道适应当今时展的精华部分。概括地来说,传统孝道中的合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善事双亲。这是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子女应怀着爱心去侍奉和赡养年迈的父母。一方面要照顾父母的日常起居,在父母无劳动能力时提供必要的物质奉养;另一方面,在父母生病时还应及时治疗并悉心照顾。《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中讲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1],这就从奉养、护理、丧葬等方面对子女孝敬父母提出了具体的规范。《礼记・曲礼上》中也有这方面的要求:“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复故。”[2]这是在父母生病期间对子女提出的要求,子女应全心照顾患病的父母。

2. 敬爱父母。这是孝敬父母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奉养父母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规定。敬与爱是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的真谛,也是传统孝道文化的根本。养必敬,敬则孝,离开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戴,也就无从谈及孝道。《论语》中提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可见践行孝道不能仅停留在物质的奉养方面,尊敬长辈才是孝道的根本。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兄弟争孝”“拾葚异器”等故事也部分地体现出对父母敬爱的要求,《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中也提到“居则致其敬”的具体规范,这些都表明给父母以尊重和敬爱才是孝道的根本。

3. 合理谏诤。孝敬父母确实有遵从、顺从父母的方面,尊重并顺从父母的一些意愿和选择使得“以顺为孝”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不切实际地一味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并不是真正的孝敬,面对父母不正确的行为或主张,子女也要积极地进行谏诤。《孝敬・谏诤章第十五》中提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4]这里就明确指出一味地遵从父母不一定就是孝敬,在父母行不义之事时进行合理的谏诤也是孝的表现。

4. 感恩祭祀。感恩意识也是传统孝道中的精华。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不能脱离父母的抚育,自然的血缘亲情以及父母对子女无私地抚育和教育都使得子女对父母反馈的感恩之情更为自然、真诚和强烈。《孝经・丧亲章第十八》中提到:“生事爱敬,死事哀h,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5]父母在世时,感恩意识的具体表现是孝敬父母;父母去世后,感恩意识就具体表现为祭祀。“事死者如事生者”,我们纪念逝去的父母就是在延续我们的感恩意识。只有具有感恩意识,我们才会做有益于父母、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事情。

伴随封建专制社会的发展,传统孝道逐渐被政治化,也越来越演变成“愚孝”和“愚忠”。首先,善事父母这一规范逐渐具有了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即由原来的“父慈子孝”演变为不管是否“父慈”而都应“子孝”。原来父子之间的双边关系蜕变成单纯子对父的单向关系,由此产生的代际之间的不公正现象也极易造成只追求外在形式的虚伪孝行。这种规范运用在政治领域的表现就是要求臣民对封建君主的绝对忠诚,强调忠的具体是孝、孝的扩大是忠。其次,过分的、单向性的尊敬和爱戴也走向极端。“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在封建统治不断强化的压制下最终演变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和愚孝。古代《二十四孝图》中的“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中的孝子就走向了孝的反面,是我们今天应当摒弃的消极因素。再次,合理谏诤的反面是一味的服从,从而走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相互包庇,这也属于传统孝道中的糟粕。如《论语》中提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6]这种做法是有违于善道和孝道的,只会让父母陷于更大的不义之中。最后,“薄养厚葬”作为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与基于感恩的祭祀有着根本不同的,是应受到批判的。《孟子・离娄下》中讲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7]这种不重视父母生前的孝敬,而注重丧葬活动大操大办的做法是传统孝道中的糟粕,是应当摒弃的。

二、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

立足于封建社会土壤的传统孝道必然存在着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糟粕,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中精华部分的批判性继承。我们应该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对传统孝道进行辩证分析和批判继承,让传统孝道的精华部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时代价值。当代中国社会的特点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可能。

1. 家庭这一基本组织形式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存在并且依然会长期存在,这就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可能。传统孝道作为一种调节家庭内部晚辈和长辈之间关系的伦理规范,它是伴随家庭这一基本组织形式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家庭在当今时代的客观存在就为孝道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逐渐取代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联合式大家庭。尤其是“4-2-1”结构家庭的出现,使得子女成为家庭的焦点和中心,而许多长辈在宠爱孩子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尤其是孝道教育,进而产生亲子关系紧张、子女性格偏执等一系列问题。总之,家庭的客观存在以及家庭内部存在的代际问题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可能。

2. 养老模式虽不断创新,衍生出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房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但在当今中国社会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传统中国社会老年人口众多、人财物力有限的客观现实以及老年人期盼“寿终正寝”的主观愿望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在家庭内部组织开展赡养父母的活动成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因而践行孝道伦理就具体表现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百善孝为先”等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中。教授在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将中国的养老模式概括为“反馈模式”。他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养老以孝道伦理为原则,将“在家养老”与“子女养老”相结合,晚辈通过践行孝道表现出对长辈恩情的反馈。这一传统模式经过历代实践,早已在中华民族儿女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因此,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依然存在使得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成为可能。

3. 经济因素随时代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转型成为必然。孝道伦理作为调节特定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具体状况。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为根本,农业生产的发展除了依靠辛勤劳作和生产工具革新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老年人的阅历和经验,因此逐渐形成了尊老爱老的孝道伦理。所以,立足于农业社会的传统孝道伦理与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相适应。而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倡导的是自由、平等、公平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扩展到家庭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相比农业社会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现代社会中的子女与父母拥有平等的人格,加上经济上的独立及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降低。同时,一些父母迫于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而片面地追求高学历、高工资,更加重视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智育,而忽视了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孝道的教育。由此产生的孝道观念淡化、亲情虚化等问题使得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转型成为必然。

现代孝道在批判继承传统孝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新的内容:(1)赡养父母,尊敬老人。“赡”字的语义解释为供给、供养,这就要求我们有义务在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时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但是赡养父母并没有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因此我们在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时要坚持自律的原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为父母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确保“老有所养”。老年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慰藉,所以赡养父母除了物质层面外,更高层次的是精神层面的赡养。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这就为子女赡养父母尤其是精神层面的赡养,提供了细致、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晚辈应多与父母沟通,注重其心理变化,为其提供精神慰藉,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合理意愿。在为父母提供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的氛围,对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将家庭范围内的孝道伦理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和担当。(2)合理谏诤,平等共享。伴随家庭内部权力的集中,传统孝道中盲目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代际之间在权利与义务方面存在不平等,即长辈享有较多的权利、晚辈承担更多的义务,呈现出父尊子卑、父主子从的不平等趋势,因而权利与义务呈单向流动。与传统孝道根本不同,新型孝道基于人格平等的法律事实强调子女与父母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就为代际之间在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上的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一方面,父母履行抚养义务正是维护了子女的被抚养权利;另一方面,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正是保障了父母享有的被赡养权利。作为平等的主体,子女在父母犯错误时也应合理谏诤,避免父母陷入更大的不义之中。在谏诤时,一方面要在尊重父母的前提下,委婉地对父母错误的行为进行劝诫和阻拦;另一方面,对于父母一定要坚持的、不具有危害性的意愿,也要尊重,以顺为孝。因此,代际之间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平等共享和互相尊重是现代孝道的主要内容。(3)慎终追远,文明祭祀。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回避的话题。父母在世时,子女要认真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去世后,子女也应以文明祭祀的方式来表达哀思,这是在更深的层次去践行孝道。传统孝道宣扬的“入土为安”“守孝三年”等思想是感恩意识的体现,但其陈腐守旧、耽误生产的祭祀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时展的需要。我们要摒弃传统孝道“厚葬薄养”的落后、保守观念,积极倡导并实施与新时期社会文明相符合的文明祭祀方式。在祭祀时放上一束鲜花,在哀思时植一棵常青树都是健康、文明的追思方式。以合理的方式慎终追远,以文明的做法寄托哀思,以积极的行动完成遗愿,才是不辱没先人,才是在深入地践行孝道。悉心赡养、合理丧葬、文明祭祀才是现代孝道的精髓。

三、现代孝道的特征与重要价值

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政治、家庭等因素的变化使得原有的孝道规范必然发生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因此,现代孝道所具有的特征也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孝道。

1. 现代孝道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传统的孝道观念认为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所以不管子女是否享有权利都应无条件地承担赡养义务。而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现代孝道,摒弃了传统孝道宣扬的不平等精神,强调代际之间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的平等。现代社会人们思想的转变以及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平等主体。法律也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就为代际之间在事实上的权利与义务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传统道德规范和现代法律约束的原则下,现代孝道除了要求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外,还提出子女有得到父母抚育的权利;除了要求父母对子女履行抚养义务外,还提出父母有得到子女赡养的权利。现代孝道注重代际之间的平等地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这是现代孝道区别于传统孝道的根本特征。

2. 现代孝道具有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并举,尤其突出情感性和精神性的特征。传统社会中的人们注重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扮演,很少关注家庭内部成员在情感上的表达,更多侧重于义务和责任。在当今社会,现代孝道在注重个人扮演社会角色的同时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流露和表达。这样做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情感宣泄,而且能够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从而可以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现代孝道要求孝敬父母除了要保障最低层次的物质奉养外,更侧重的是精神赡养。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多种形式表示慰问和关切,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尊敬关心老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密切与老人的感情联系,使老人得到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慰藉,不让他们陷入孤独与绝望以致失去温存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才是真正的行孝。[8]

3. 现代孝道的特征还表现为道德性和法律性的统一。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更多的是受外在的道德舆论制约,不履行义务的后果是要面对大众舆论的压力。而在个人自主意识及平等意识不断增强的现代社会,父母不能强制要求子女服从于自己的家长权力,子女尽孝应是在道德自律的原则下,自然流露出的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戴,而不是在外在约束的强压下表现出的表面孝顺。践行现代孝道除了依靠道德自律之外,现代社会也从法律和制度等方面对孝敬父母提出了要求。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要求中的家庭美德主要规范也提倡尊老爱幼,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重要规范。

不论历史如何发展,孝道伦理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影响着历代中国人的思想,凝聚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关系,而且也起到了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作用。“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9]在当今中国进行现代孝道的教育,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第一,现代孝道是个人发展之基。提倡现代孝道,可以有效防止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错误倾向。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具备社会属性这一根本属性,因此处于人际关系之中的个人道德素质对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就要解决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而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能否对生育和教导自己的长辈履行孝道义务。同时,基于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地位,家庭道德也就对社会公德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影响,而家庭道德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晚辈对长辈履行的孝道。因此,践行现代孝道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感恩、奉献、知礼等优良传统美德,并且可以通过道德践履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这不仅可以在家庭内部形成和睦的氛围,也可以在社会上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国熟人型、关系型的社会也决定了孝道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一个不积极践行孝道的人也不会在社会上走得长远,更不要说担负起社会责任。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倡现代孝道,培育感恩和奉献的意识,以提高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素质。

第二,现代孝道是家庭和睦之源。提倡现代孝道,有利于家庭和睦。中华民族历来就十分重视家庭的和睦与稳定,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家庭道德规范。孝道伦理是处理家庭内部代际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由这一准则所衍生出的处理平级关系的“悌”也成为处理平级家庭成员关系的基本规范。夫妇、父子、兄弟等三伦,是家庭之内的伦常关系。伦常的基础可以归结为一个“孝”字。“孝”的向上推衍就是慎终追远,向下延伸就是慈幼扶弱,向横扩展就是友爱兄弟,即“悌”。[10]以“孝悌”作为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原则,不仅可以实现纵向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调节横向的成员关系。“孝”的原则可以调节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以及祖孙等血缘和姻亲家庭成员关系,“悌”的原则可以调节兄弟姐妹、姻亲兄弟姐妹等成员之间的关系。深入践行现代孝道对于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有重要作用。

第三,现代孝道是社会和谐之根。提倡现代孝道,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因而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否对于和谐社会能否顺利构建具有重要影响。把调节家庭内部代际之间的道德规范――“孝”和调节家庭内部同侪之间的道德规范――“悌”作为道德践履的起点,既能提高个人道德素养以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又能推广到社会上形成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以构建和谐社会。中央电视台已连续两年举办“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通过发掘和宣扬新时期践行孝道伦理的典型代表,弘扬了现代孝道伦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共鸣。如果我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以孝道伦理培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在道德践履中由孝敬自己的父母扩展到全社会的尊老、爱老、助老,那么社会成员的整体道德素质也一定会提高,进而使社会风气发生较大改观,社会环境就会愈加安定详和。

参考文献:

[1][4][5]生译注.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李志敏译注.四书五经[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3][6]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7]南怀瑾.孟子与离娄[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8]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D].吉林:延边大学,2005:44.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孝文化;儒家;合理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3

绪论

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文化曾经实现了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凝聚民族等积极的社会功能。在儒家的思想学说中,孝也具备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以儒家思想为显学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孝成为了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它植根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因而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孝文化的内涵

通过许慎《说文解字》中提供孝字的小篆写法,我们可以看出:字的上部结构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儿子的下部是一个年轻人,伸出双手,作出服侍的样子。《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这是比较经典的解释,认为“孝”即是要做到善事父母,即对父母的侍奉。《尔雅・释训》中也具备相同的解释:“善父母为孝。”段玉裁注:“《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为畜。”段玉裁的解释是赡养,合乎道义,不违背人伦就称之为养,这是在社会道德的层面的解释。

此外,更为广义的孝文化还将包括“孝丧”、“孝祭”、“守孝”、“孝继”和“孝行”。其中“孝丧”、“孝祭”和“守孝”针对的是祖先崇拜意识。“孝继”要求后代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行”被认为是治国之本,“出则忠,入则孝。” [2]孝的概念由此从推家及国,“忠于君,孝于亲。” [3]从对父母、祖先的善事,进一步延伸到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不忠被认为是不孝的一种表现。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孝的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思想的发端和原点精神。孟子提出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一级人之幼”[4]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5]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6],认为必须通过维持一种和睦的家庭关系与家族关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孔子曾经也表示过与之类似的观点,认为推行孝德即是所谓“为政”。因为子女孝顺父母会导致臣民对国君的忠诚,即“孝慈即忠”。

纵观中国古代,“孝”并非仅仅在家庭与家族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国家与统治阶级同样重视对“孝”的发扬光大。历朝历代都存在一定的制度对老年人给予物质上的供给与精神上的抚慰。具体措施包括免征租税,颁赐物资,封赐爵位、官衔和垂询存问等。[7]

二、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一)孝文化产生的原因

由此可见,老年人在古代既享有家庭养老,同时还享有国家养老,其社会地位可见一斑。那么,孝文化是如何从中国古代社会内部产生的呢?

1.符合中国古代生产方式的需要。中国古代社会属于传统农业社会,农业占据着经济的主导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的年龄越大,越具备丰富的知识,越能提供有效的农业生产生活经验,也越能引起后辈对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的崇敬之情。因此,老年人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2.符合家庭与家族的情感需要。《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8]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劳动人民生养子女是十分辛苦的。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为人子女所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家庭与家族内部情感的交流与循环。父母抚养子女成人,成年的子女反过来赡养父母,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报本返祖”思想的来源。《荀子》:“先祖者,类之本也。”[9]

3.符合国家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小农经济生产率和剩余财富均相对不足,封建社会难以建立起一种由社会主导的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通过倡导孝文化,设立“三纲五常”规则,不断巩固家庭养老保障,有利于维持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0]

(二)孝文化的产生

关于孝道,多数学者认为起源于周初。

《诗经・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11]认为只有“永言孝思”,才能“受天之祜”。

肖群忠在《孝与中国文化》中指出,孝在初始是从尊祖祭祖的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周人将“孝”这一道德伦理观念寄托在最普遍的宗庙祭祀仪式上,即“孝”这一伦理观念是以祖的宗教祭祀形式存在的。《国语・周语上》:“夫祀,所以昭孝也。”《鲁语上》:“夫祀,昭孝也。各致齐敬于其皇祖,昭孝之至也。”这些文献都是佐证。周人对孝的规定是奉养、恭敬父母和祭祀先祖。[12]

而“孝”真正作为儒家的观念出现是在春秋时期。

为什么会这一时期出现呢?其原因有二:

1.春秋末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制经济逐渐成型的时期。面临大变革的社会必然发生剧烈变动,建立在传统宗教基础上的孝道已经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产生了严重的动摇,不再能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所以迫切需要重建能够适应新生的社会结构的孝道。

2.从哲学观点来看,孔子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仁”是一个普遍性原则。那么在具体的行为上,必然存在一个特殊性原则去实践“仁”。“孝”这个观念,即是“仁”在道德实践上的表现,是一个特殊原则。

(三)儒家对孝文化的发展

儒家对于孝道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儒家认为“敬”是实现“孝”的基础。《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3]认为只是“善事”父母之人已不足以被称为孝,因为犬马是同样能够被人饲养的。如果在父母跟前不存有敬畏之心,那么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单纯在物质条件上去满足父母的需求来实践孝道是不可取的。

2.儒家将“孝”与“礼”有机结合。《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4]认为如果父母健在,应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则应按礼节安葬他们、祭奠他们。这就是行孝。因为既然“敬”是实现“孝”的基础,那么“敬”就需要“礼”来保障。

3.儒家将“孝”与“悌”逐渐融合。《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5]认为身为后辈理应首先做到“孝”与“悌”。悌即是指“兄友弟恭”式的亲情。孟子将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敬兄即是敬长。

魏晋隋唐时期,随着玄学与佛教的一度盛行,儒家文化受到了冲击,出现了“援道入儒”,即强调孝道的自然亲情,并削弱孝道的政治教化功能。宋元明清时期,孝道演变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除元朝是由于少数民族政权故不十分重视孝道外,元明清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孝道。

然而在近代,特别是中日以后,孝道开始受到人们的非议,出现了激烈的非孝思潮。

三、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孝文化作为儒家伦理道德重要的内容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存在,自然因为其具备符合当时中国现实的积极因素。同时,孝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愚忠愚孝”等思想却成为与时期的重点批判对象,又证明其具备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所以,只有把孝文化放置于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才能进行合理的分析。

(一)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从孝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因素来看,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赡养父母。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善事父母是孝之所以为孝的血缘基础。

2.爱亲敬亲。这就不仅仅是传统中国社会对家庭内部关系的要求,而且是任何一种文化所普遍追求的永恒价值。《圣经》中摩西十诫第四诫:“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孝”这个字在希伯来文中和“荣耀”是同一个字。换句话说,父母所说的任何话对孩子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这条诫命的前提是父母有对孩子的权柄,所以给他们一个责任,要他们一生供应孩子、引导孩子、责备孩子、也保护、装备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这也是说父母有时候需要强迫孩子去做某些事。

3.谏诤即孝。《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16],《孝经・谏诤章》:“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17]当孔子提出这样的主张后,曾子、子思、孟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大戴礼记・曾子本孝》)和“微谏不倦”(《大戴礼记・曾子立孝》)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出土竹简《鲁穆公问子思》),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18](《荀子・子道篇》)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4.尊老爱老。前面已经提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的年龄越大,越具备丰富的知识,越能提供有效的农业生产生活经验,也越能引起后辈对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的崇敬之情。因此,老年人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5.光宗耀祖。这是符合中国人传统文化心理的。为能更好地善事父母,为能给父母提供更多物质上的供给与精神上的抚慰,修身齐家以不丢父母、长辈的颜面,治国平天下以光耀门楣,进而引导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孝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卓越贡献。

(二)孝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从孝文化的封建时代局限性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

1.历经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孝文化已经由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的道德伦理力量,转化成维护封建落后思想的意识形态武器,与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民主诉求相违背。康有为在《实理公法全书》中指出:“公法于父母不得责子女以孝,子女不得责父母以慈,人有自主之权焉。”[19]

2.宣扬“以孝感天”、“不孝被雷劈”等封建迷信观念,虽然在当时有利于维护孝文化与封建统治者的权威,却与现代社会所珍视的科学精神是相违背的。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第8篇

1.孝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以孝为基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曾经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孝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积极的?

1.1 孝文化蕴涵了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突出群体意识与和谐相处的人生价值观及世界观

孝是讲求仁?义?礼的?而"仁爱"是 以亲者为基础,孝是行仁的根本和起点,人人都应以爱亲之情推己及人?如果人不爱自己的父母,那更谈上爱他人,仁爱之心应于亲情的自然天性之中先产生?由此,自然的人性善端必然将向外推广,如我们随处可见的:对痛苦的人富有同情心,相互信任?彼此照顾?周贫济困?相互帮助等?同时,由于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这种守礼之行使中国人恪守中庸之道,为人做事恰到好处;讲求淡泊明利?宁静致远;追求和谐的人生价值观?

1.2 孝对当代社会?国家?民族的价值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要求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同时,更要求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孝对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等会发生积极影响?孝应该从爱父母,爱家庭的教育中逐步提升到爱人民,爱国家?因此,孝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在行孝的过程中,养成隆重的祖先崇拜和对故乡土地的情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事关怀,也有忧国爱民,慷慨赴国难的精神力量?

2.在历史教学中弘扬孝文化的精华

2.1 弘扬孝文化的必要性

孝在近现代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它并没有被毁灭?社会各阶层人士认为,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道德的体现?因此,当今社会孝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和生存的土壤?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度发展,物质十分丰富,而公民道德却没有与之同步发展,反而出现下滑的现象?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反映出道德文明出现了危机,尤其是青少年对长辈们的孝敬状况令人担忧,随处可见的拜金主义?不讲诚信,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又与教学息息相关,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社会的未来,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而人的现代化需要从小培养和熏陶,历史是门综合学科,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提取其精髓,从而使其在我们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2.2 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虽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专制统治和宗法关系而极力推宗伦理道德,但不能说传统的伦理道德都是保守的,是不能继承的糟粕?作为历史学科特有的学科特点,进行科学的传统孝道德教育,通过对优良道德传统的吸收?改造,促进现代化发展,维护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对现代化建设将产生强大推动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2.1 对传统孝文化要有取舍

也就是我们既不能对孝文化全盘照收,生搬硬套,也不可认为它是封建残余,把它一棍子打死;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抛弃其宣扬愚昧落后的东西,提倡其宣扬的"仁爱"之义?再如,我们在讲述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时,我们要认识到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他主张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但他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采用批判继承的原则?另外,还要历史的看待传统道德的发展变化?有些道德准则在当时的社会提出来是有积极意义的,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进行改造,结果成了糟粕,因此要区别对待?如"三纲",孔子只讲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也提倡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从中我们可以肯 定,他们的言论是包含有积极意义的?但董仲舒把他们的言论发挥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就成了封建糟粕?这其中的政权?族权?夫权代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我们当今大加批判的?

2.2.2 我们弘扬孝文化精华

不是要复古,而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提高公民素质,促使公民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在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有关孝的内容,并将其合理转化,为现代社会所用?如汉文帝为赡养生母,在他母亲生病的三年里,时常衣不解带,天天为母亲尝药等,还有古人常有的割股为父母疗伤?而今天我们就应该合理继承这种为精神,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多关心他们,及时给他们求医问药?再如古人在清明时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扫墓,以这种方式祭祀祖先,而我们今天为祖先扫墓,就应该做到,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以此光耀门庭?在弘扬中华传统孝道德上,要努力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思想,不断赋予中华传统孝道德新的内容,真正达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

2.2.3 在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

如西方人对父母的孝敬主要表现为感恩,而中国社会普遍认同"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但是许多赶"时髦"的中国人,没有真正理解西方人感恩的内涵,又不履行中国社会认同的赡养父母的义务, 时常有遗弃老人的现象? 甚至有的人大搞社会资助,却不过问父母的疾苦?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孝教育? 如在感恩节的时候,讲述西方"感恩"的实际意义,认清"感恩" 与"孝"的共同之处?同时,要求我们把历史书本中的德育内容讲解得贴近生活,让学生懂得礼貌?礼仪?感恩与理解,并随处感受到爱与孝的存在?

2.2.4 将孝教育升华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