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艺美术的优点和缺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转变观念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美术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绘画、鉴赏和手工制作三部分。以形象的可视性、动手的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表达的情感性为特征。实际上,美术教学更加艰巨,它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同时理论性也很重要。只有理论与技能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进步才会更快。要想做得好,这一点很重要。学校领导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美术教学需要活动经费、设备、教学场地等。领导重视了,教师热情了,学生主动了,这样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才得到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校在美术教学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加大投资,改善教学环境,配有展览厅、画室、投影室和各种模具,而且还有一些实物写实,保证了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条件好了,学生主动了,高考美术成绩显著。从这些成绩足以看到,保证美术教学质量首先要转变观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美术的有力保证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学生从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审美观。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和动力。如果学生对美术缺乏强烈的兴趣是难以做到的,更谈不上创新。如何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有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主动学习美术。如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黑白炭精粉画比较喜欢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一个特点,我在设计素描课程时,从容易掌握而又具有吸引力的黑白炭精粉画入手,让学生对黑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慢慢引入素描的正课。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培养起来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主动认真了,自然而然进步也就很大。二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堂课,讲究课堂艺术,使得感兴趣的学生都被带入美丽的艺术殿堂。同时教师也要认真钻研教材,综合相关专业知识,课堂语言生动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对自己人生有了审美观,感觉到美学无时无刻就在自己的身边。三是通过举办各种美术绘画活动,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让学生可以直观看到自己的成果。让同学们相互交流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
三、深入开展美术第二课堂,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结合在一起
由于美术课的实践性、操作性强,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临摹、写生等,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之外,要认真组织开展美术第二课堂,那么,如何组织、开展美术第二课堂?第一,要有严格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对于兴趣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在开展活动中,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在保持兴趣的基础上,严格要求自己。第二,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趋向,注重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要让学生多动手练习,教师讲百遍,不如学生练十遍,学生练十遍,不如教师示范一遍,要注重示范后学生的认真练。第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训练讲座,以及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能力。强化学生训练技能和技巧,提升学生美术作品的品位。
四、关注学生健康的审美个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作品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情感联想的余地,教师多给学生一点主动参与的机会,扩大学生的美学知识,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增强美学修养和艺术理论修养。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认真搜集教材,研究教材,将古今中外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名称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自己的审美观从各个方面进行赏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艺术观和价值观等。在欣赏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只要有根有据,教师尽量加以肯定,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评比的作用
面对农村高中阶段的学生,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教师应区别对待,为克服学生的差异,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要难易适中,层次要由浅入深,尽量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美术素质较为突出的学生要进行提高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发挥兴趣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在竞争中激发求知欲,达到创新美术新境界。比如参加各类书画比赛,组织好这样的比赛,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教师对参与评比的优秀作品进行评比。评就是指出个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再将各张作品之间的差距作出比较,分出优劣,展示获胜作品。在教师评比作品活动中,要让少数尖子生直接参与,大多数学生间接参与,这样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扬长避短,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着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着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六、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大佛、服侍菩萨与天主力士像都严重头大身小,但依然很美,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
七、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八、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识玉
我成长在一个文玩世家,家里主要做古玉、古典家具的买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对古董艺术品有着一种天生的亲切感,看着一件件年代久远但仍散发出温润柔和光泽的玉器更是喜爱,觉得命中注定般地走上了琢玉这条道路。
出于喜爱,我便对中国历代玉器的发展脉络做了大致了解,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上古玉器造型简单,线条朴实流畅;明清玉器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表现手法,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数千年来,我们勤劳智慧的先民,在生产力水平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以不可思议的创造力,为世人留存下无数堪称经典或者精品的玉器。前人树立的标杆,在当代玉雕艺术家面前,已经达到一个高山仰止的境界,续写中国玉器的辉煌篇章,彰显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玉器的新风貌,是每一个真正的玉雕艺术家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承担起的责任和使命。当代又是一个玉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现代玉雕设计作品不仅具有情趣,且更具文化品位,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玉器的艺术感染力和工艺的欣赏性。
懂玉
古人云:“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问。不经琢磨与瓦砾无别。”意思是说石中的玉虽然有美的本质但是没有精细雕琢,与破瓦乱石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件精美的玉器,皆为琢磨之物。故古人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材。
琢磨了璞玉,美玉出焉。琢磨了君子,圣贤出焉。玉文化的精髓是承认美玉在于琢磨,美玉出自后天,美玉来自人为,美玉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是人创造了美玉,只有经过人们鬼斧神工的雕琢,才能出现饱含民族心血、智慧和毅力的玉器,这样精美的玉器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和无比珍贵的历史艺术价值。
仅凭对玉雕作品有了感性认识和发自内心的喜爱还远远不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琢玉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得掌握琢玉的技术。正是由于自己在幼年时对美术、绘画有着浓厚兴趣,少年参加了中国国画学习班,经过三年多的学习掌握了绘画的基础知识,这对后来学习玉雕技艺有着很大帮助。1989年,凭着对美术创作的爱好,我和朋友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主要负责广告策划以及美术绘画,在此期间学到了更多的绘画知识以及设计理念。
1990年我正式开始学习玉雕技术,虽然有绘画的基础,但那属于平面绘画,和在玉石上的立体设计相差甚远,为了最快的掌握玉雕设计,我每天待在父亲经营的玉器行里与玉器界的前辈们交流、学习,茶余饭后接触和聊天谈论的也都是玉雕的创作和收藏。
审玉
在初步掌握了玉雕技艺之后,无论是玉石原料还是玉雕成品我都更加珍惜和喜爱,我深深地明白,每块玉石原料都是经过亿万年的天地造化才来到我们的身边,可以说每一块原石都是美的,缺的是发掘美的琢玉者。如果雕刻者不能物尽其用、因材施艺,向世人展现出玉石最美的一面来就是暴殄天物。玉雕毕竟不是画画,画画有空白的画纸任你挥毫泼墨,而玉雕只能在有限的原料上“带着镣铐跳舞”。玉石雕琢只能根据玉料来确定造型。也就是必须以玉料为基础,寻找与之适应的题材,努力发现玉石蕴藏的价值。提高玉石的利用率。从而创造出精美的玉器作品。
正因为如此,我在每次买料的时候,都会仔细认真的审玉,审玉就是观察玉石外观形状、颜色、玉质和绺裂等状况;每一块原料其种类、特征都有很大差别。都有它们自己特有的性质,有自己的大小、形状、颜色、绺裂等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一种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状态。当我们的眼睛接触到它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现其中的优点和缺点,要充分利用原料的优点,同时尽量摒弃缺点,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过程,对原料进行必要的取舍,而后组织成一幅新的图画,在最终雕刻时做到胸有成竹,最后的成品和当时买料时的想法基本一致,不会有太大变动。
审玉须从不同角度方向反复进行审视,才能发现其闪光点。近年来随着玉石资源的不断匮乏,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审玉这一环节显得更为重要,买料不能盲目,对一块原料有了大致的想法才会去买,可以避免浪费资源。审玉的目的主要是考虑怎样将原石变成工艺品,而不是过多地考虑将来雕刻完成能够赚多少钱,如果心里总是在计较金钱上的得失,是不能踏实地去创作的。
琢玉
为了更全面的掌握玉器制作的技术,我在1999年赴上海,跟随上海玉雕厂的郎力军师傅学习玉雕技术,经过了7年的学习生涯,在玉器的设计、绘画以及雕刻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我的玉雕作品带有明显的海派玉雕风格。目前我主要雕刻玉石的品种为和田玉,我觉得在接触了众多玉石品种之后,最喜欢温润、细腻的和田玉。在我看来,和田玉色泽美丽,体如凝脂,温润光洁,质地坚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符合中华文化内敛、含蓄的内涵,而这种特质也和我本人的性格相契合。
在上海跟随师傅学习了玉雕的基本技能之后,我全身心的投入到玉雕创造上。以山水花鸟巧雕最为擅长。我的玉雕作品在传统基础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在我看来,玉雕创作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在继承传统玉雕工艺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门类的艺术元素以及表现手法,将各种玉雕技法结合,赋以新时代新的主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玉雕风格,这样作品才会有市场。
中国传统玉雕都会表现各种对生活、事业美好的期盼,我没有跟风市面上常见的样式,而是多选择人们生活中常见而又在玉雕上不常用的物件做为雕刻的主体。例如常见的玉雕作品通常会用石榴表达多子多福的寓意,而我就用玉米,也可以表达同样的寓意。另外,配景也很重要,可以体现作者的独具匠心。例如花鸟是主体,配景则是烘托意境,从而会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悟出这样的道理,与我多年的绘画功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认为玉料的品质及外型、巧妙的构思、精湛的雕刻技术以及纯净的理念都是创作出成功的玉雕作品的必要条件。首先玉料的品质及外型对于创作出好的作品至关重要,任何艺术大师都无法再造大自然的美,再高明的技艺,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都是渺小的。天然的外型和绝好的品质会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的遐想,自然而然会让人产生巧妙的构思和要创作出绝世珍品的欲望;其次巧妙的构思就是要在玉料的原形意境的基础上加以点缀,更加透彻地体现出 大自然的美,古语云“金无足赤,玉无完玉”,世上没有一块和田玉是没有缺陷的,当今的琢玉者必须吸取古代大师的创作“精髓”,结合当今时展的潮流,对玉料进行勾画,在不破坏玉料原形的前提下,用巧妙的构思消除其瑕疵,使其更加完美;有了好品质的玉料和巧妙的构思,没有精湛的雕刻技术也无法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凭借精湛的雕刻技术将精细的线条、圆润的弧度呈现出来,当然一切的前提都必须保证玉料原形之美不能被破坏,任何一件作品破坏了玉料的原形之美,都将是艺术创作的一大败笔;最后是纯净的理念,我认为无论是什么年代的艺术大师,都必须本着创作一件艺术品的心态来进行创作。玉,自古以来象征着美好、纯洁,把人品德比成玉。那是对人最高的赞美。这种玉的品德在艺术创作中尤为重要,心无杂念、私欲的人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而那些利欲熏心的玩玉人,是永远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
我满意的作品必须并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独特创意,这种能被称为作品而非产品的玉雕一年也仅能完成两三件。每件作品都犹如小品风景画,于简洁、明快中蕴含诗情画意,让观者仿佛闻到到大自然的气息。流露出独具匠心的韵味,让人爱不释手。在创作上,无论是做大件还是小件都一样态度认真,哪怕是一粒花生、一颗扁豆都要做到位。目前我正在创作的一件作品是一个五福献寿大瓶,这件作品已经做了2年,原料7公斤,经过不断琢磨现在成品差不多2公斤。
经营理念
2006年,我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赏玉阁”玉雕工作室,而此时我已经把对玉器的喜爱升华到了要将弘扬中国玉文化做为自己终生事业来做的地步。截止到2010年,我已经有5家店铺,蚌埠2家,苏州3家,工作室有14名工人,下一步还准备在北京开店。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店面,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玉雕创作风格的问题,生存、经营等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琐事所累,秉着抓大放小的管理理念,把生产产品、经营店铺交给不同的人负责,各司其职,工作起来还比较轻松。由于长时间的磨合,我对每个工人都很了解。会根据每个工人不同的特长,交给他们不同的适合发挥他们特长的原料去做。具体雕刻生产过程不会过问太多,也不会有大问题。目前,我有60%精力在创作精品上,20%在经营,剩下20%时间到全国各地交流,帮别人设计。我的店铺以批发为主,因此对全国玉器市场有了大致了解,目前市场上的传统题材作品太多,枯乏单一的模仿产品一抓一大把,长此以往,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审美疲劳。市场需要有新的东西出来,也需要玉雕创作者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物以稀为贵,有特色的作品才会引起藏家的兴趣。虽然这条路很艰辛,但我不会止步。以一块原料为例,原料整体进行精心设计,设计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这块原料雕刻剩下的边角料进入工厂流水线生产销量好的产品,迅速进入市场,资金得以回笼,再去买新的原料,形成良性循环,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心无旁骛地专心设计一件精品。
2011年7月,我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评选为“2011年中国玉雕青年艺术家”。
市场预测
目前和田玉资源越来越稀缺,价格越来越高,去年能买三块原料的钱也许都买不到一块差不多同样大小、品质的原料,成本开销加大但这并没有打击我坚守玉雕行业的决心。早在10年前我已经认识到和田籽料的珍贵和稀缺,一直不断地囤积原料,每月都在不停地进料。现在原料价格翻了几番,我还是坚持不断进料,这样做有一定风险,但是我不怕亏本,更怕买不到原料,一旦原料断货,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原料涨钱,让我更珍惜每一块来之不易的玉石,经过深思熟虑,完全胸有成竹才会下刀去雕刻,完成必是精品。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价值 开发模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拥有十分丰富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分类
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的决议,界定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含义,基本上沿用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定义。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9项代表作获得通过,中国昆曲入选。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详细地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括的范围。至此,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术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
从国内学术界主流的观点看,基本认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界定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2005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文化、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这里的“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各种口头表述,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戏曲、音乐、歌舞以及宗教和民间信仰意识等表现形式;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包括重要的节庆、游戏、运动和重要集会等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包括时空观、宇宙观,对宇宙和宗教的信仰,关于天文和气象的知识和预言,农耕活动和知识等;传统的手工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包括传统的冶炼、医药知识和实践,书法和传统绘画,食品和烹饪技艺等;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可以看出,一般把其划分为上述六类。但在我国目前的实践中,大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划分的10大类基础上调整为13大类,即语言(民族语言、方言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传统武术、体育与竞技;传统美术、工艺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他工艺技术;传统医学和药学;民俗和文化空间等。这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基础上,借鉴国际规范,提出的目前分类体系,也是一个动态的分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及特征
资源价值及特征是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本质特征,是资源价值评价的核心和基础,具体归纳为六类。一是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习俗。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从而达到真实还原历史的目的。二是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活化石。其文化价值有三个特点:其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该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具有不可重复性;累积性,是指在该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多样性,是指非物质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创新发展。三是精神价值。是指文化遗产自身所深深蕴藏着的、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积极向上的、有凝聚力号召力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包含了发展的经验、生存的智慧,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和核心。四是科学价值。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含有相当程度的科学因素和成分,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积极丰富的具有学术价值的史料,比如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医学药学等就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五是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比如很多传统艺术品在形象、色彩、意境、风情及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带给人们精神上或情绪上的审美感染力,即使在今天也值得大家欣赏和研究。六是时代价值。包括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大量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就构成了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即教育价值;经济价值指的是在做好抢救和保护的前提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资源合理开发,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利用与旅游开发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和特征我们可以发现,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将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既可以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又可以作为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许多精品的旅游线路和产品都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价值中提炼出来的。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独特性使其可能成为稀有的旅游资源。这种稀有的旅游资源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追新求异的好奇心,所以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独特性开发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多样性为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的开发提供了基础。目前我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了13大类,不同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分类开发成不同的旅游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满足各种文化背景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要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积极发掘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因素,注意回避其不良影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的发展能够相得益彰。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1、比较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一个国家、地区或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也是以记录、录像的形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其特点是主要按照固态形式展出。从实践来看,该模式虽然展示内容齐全,但表现形式不生动。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模式。即一种以展现非遗为主题,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为目的,建立极强参与性和知识性的主题景区。其中民俗文化类的主题公园占有很大比例,民俗度假村属于原生自然浓缩式的具体形式。其特点是主体突出,综合性强,有一定的参与度,但投资周期长,风险大。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旅游节庆模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节庆模式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通过民俗或庙会的形式展示。一类是民俗节日旅游,即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开发成一种观光和参与相结合的旅游活动。另一类是民俗活动旅游,即以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举办专门的文化旅游活动,是在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专门开发的节日活动。但无论哪类节庆模式,都有很强的时效性。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化表演模式。将适宜开发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通过表演形式展示给游客。舞台化可以提高效率,符合旅游者滞留时间短的特征。舞台化给游客以轻松的感觉,其唯美性满足了游客放飞心情。但其产品形式单一,有时过于商业化。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开发模式。这类模式是对静态博物馆模式的改造,弥补了静态博物馆在满足旅游者参与体验方面的不足,通常表现为民族文化村(寨)形式,也称为生态博物馆。主要是针对那些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古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民族村寨,依托该村寨特有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民族手工艺开展文化遗产旅游。六是手工艺制作模式。民族工艺是各族劳动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或半机械方式制作的工艺品及生产过程。由于各地的历史风俗、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民族工艺各具特色。民族工艺历史悠久,构思巧妙,技艺高超,制作过程多系手工操作,观赏性、收藏性强,特别能激发游客的兴趣和购买欲望。让手工艺人用传统的工艺方法现场进行制作,将制作过程完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游客既可以购买产品,更亲眼观赏制作过程,还可以亲手制作,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成旅游纪念品等形式进行展示,可制作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旅游书籍音响等,出售给游客,增加旅游的附加值。
2、评价及建议
对于上述七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结合旅游的特点,通过综合分析,本文建议如下:一是在旅游开发中综合运用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或者非遗旅游和传统旅游整合开发。这七种开发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单种模式作为一条旅游线路就显得单一,因而可以在一条旅游线路上融合几种模式,将其优点发挥最大;同时也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传统的旅游线路结合起来推广,这样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就更加丰富,游客的反映效果会更好。二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模式中,除博物馆模式外,其他模式开发时都可以增加游客体验环节。增加游客体验是目前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让游客实际感知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可以满足游客的参与意愿,充分地调动游客的积极性。三是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时,可以充分地运用目前的一些最新科技,让旅游产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体现当代的时代感,与时俱进。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也只有坚持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满足日新月异的旅游需求,这样的旅游产品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提升非遗旅游的附加值。
四、结论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是我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既有效丰富旅游项目的内容,激发游客的兴趣,使旅游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又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
(注: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1B776)。)
【参考文献】
[1] 艾琳、卢欣石:草原生态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
[2] 杨森、张仲谋:2001―200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 李春雨、何芝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知识经济,2009(3).
“空间造型原理” 是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以空间艺术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传统教学时易走两个误区:(一)单纯的理论灌输,陷入空洞晦涩的理论话语网络;(二)纠结于外形层面的造型语言,单纯练习手工技法,即知行关系脱节。因此应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从单纯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思考设计现象,在设计现象中分析总结出基本原理,在教学训练中运用基本原理去创造新的作品,由此达到“知行合一”。
一、在理论讲授上引导学生求“知”
知是行的前提,因为只有多知,才可能拓宽知识面。原研哉提出“用语言表达设计是另一种设计行为”,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学也是一种设计行为,“知”的传授应直观易懂。由于空间概念本身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形式构成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又过于“行而上”,因此在理论讲授应以基础理论知识为骨架,以分析设计实例,剖析设计手法为导引主线,以提高设计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为宗旨的解析式教学,全面展示空间造型的魅力。如在具体讲授“造型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相关理论部分时,除了引用罗马的坎皮多格里奥广场、土耳其的塞利姆清真寺、赖特的流水别墅等经典案例,也穿插“李布斯金的犹太人博物馆”,“北京奥体公园的设计”,“上海世博会掠影”等现当代的最新设计成果,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易理解的图像语言,并附以大量背景材料和分析图式,有重点有层次的联系实际进行讲解。一方面,使理论知识深入浅出,改变了传统理论授课干燥乏味,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潜移默化地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的设计思维。
鼓励学生多求“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更新的设计手法被用在空间设计上,面对每秒都“刷屏”的设计现象,应积极主动地对教学内容和范例进行进化翻新,注重探讨国内外当代相关设计学科的创新及学术发展,紧跟设计潮流,引导学生用发散的思维看待基础理论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运用与变化。当下的新新一代视角多变,传递信息方便快捷,看到有趣的事物,利用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随手拍摄下来,并附以文字、声音等发在QQ、微信、微博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爱好。结合学生族手机党们的特有习惯,组建了班级群,发起了“随手拍认知活动”,鼓励学生在任何环境中随手拍下自己认为形态塑造好的场景,并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水、地面)随时画下草图。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体验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在实际的环境中观察空间的形态的敏锐度,寓教于乐。学生可在平时生活中,节假日的逛街途中,上学的路上,随时随地观察场地特征,将场地上的视觉要素归纳成点线面等基本造型元素,并注意各要素的尺度关系。鼓励学生用图纸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意图,把空间认知和把握从过去的生活体验感知上升到对空间形态构成的理性分析,在身边寻找形式美。当然借助现代流行的交流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形成注意观察身边空间构成的习惯是本活动的宗旨。
二、在演习训练上教育学生践“行”
行是知的落脚点,因为只有行,才能检验知的深与浅。课程中灵活安排与各部分讲授内容相结合的课程训练,巩固理论学习内容。比如讲授造型的基本要素时,安排 “演绎名画”训练环节;讲授形式与空间功能时安排训练课题“夏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空间设计的基本形态规律。
课题一:演绎名画
基本要求:通过解析名画中蕴涵的构成原理来帮助学生寻找设计灵感,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空间作品。
目的:增强视觉敏锐度,二维到三维空间想象力、空间转换能力的培养。
指导要点与步骤:
设计专业的学生对绘画一般都有比较长时间的学习经验,通过对其熟知的作品,引发学生自己用分析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将自己感兴趣的画作平面构成化,以创造出有趣的形态,并将这种形态做为空间作品的创作源泉。训练通过“解析—抽离—转型”等步骤引导学生实现从平面思维到三维空间的思维转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解析”训练学生的视觉敏感性,能理性地看待隐藏在画面中的图形、轮廓、本景和不同色块之间蕴含的比例关系;(二)“抽离”指学生通过提炼名画中基本造型元素的构成关系,如控制线、模式、韵律和动感等,并进行适当的加、减、演绎、复合、分割、缩放、遮盖等操作,调整成转化立体作品前的理想平面;(三)“转型”指将平面中较为引人注意的正要素形体,转换成为体块,而相应构图中形的负要素的负空间和灰空间以及参考框架都可以处理成为背景。在“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型与型的关联而使空间形体处于多向延续,通过比对调整,直到获得满意的空间形式。
在“解析—抽离—转型”过程中,因为对名画作品特征的借用和重新解读要求对先前的构图体系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注入新的想法,初始的设计概念在图形的变化和转换过程中,能得到不断强化和清晰化,最终成为消化过后的自我意识的反映。学生从创意构思到形式的确立、材料的选择,直至完成设计作品这一系列的创作过程都贯彻自己的理念,树立了整体观念,成为本训练环节的亮点之一。(附组图1)
同样一幅名画,不同学生由于理解方式不同,解析抽离出的平面也不相同,同一学生的平面由于经过不断推敲比较,图形和背景交互作用,从初始平面状态派生出来的空间形式也是变化多样的,由此设计蕴含无限的可能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本训练的又一亮点。
与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纯粹美学和抽象形体构成原理和技巧方面的“名画解析”训练不同,“夏屋”的训练安排在讲授完理论内容“形式与空间”后,旨在进行形式与功能之间的探索。
课题二:夏屋
基本要求:
在校园环境寻找作品摆放地,并分析该场景中的造型要素和空间氛围,将其作为创作出发点。
1.运用各种材料反映创作主题。
2.分组进行创作,每组各成员分别提交草案并进行讨论,共同提交最终成果,分工协作,控制造价。
3.作品大小高度在2m左右,材料不限,风格自定,手工制作。
目的:探寻功能与形式的最佳结合点。
指导要点与步骤:
形式是在设计目地的控制之下各要素的集合,如形状、尺寸、色彩、质感、位置等,它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训练步骤分为“场地调研——草图比拼——方案修改与确定——空间布置与方案执行——成果”。校园环境是学生所熟知并能亲身体验到的,在构思方案和实施的过程中,需多次对场地特征进行比对,运用所学原理知识探索其空间形式构成的关系。
设计创意是整个方案的灵魂和引导者,它直接影响项目的外形,实现其设计目的以及潜在的本质特征。在对“夏屋”这一主题的设定中,作品应具有独特的识别性,能凭借其优美的形式来使人们感知它,使用它,并适应一定的特殊条件和环境要求,在环境中既是独立的个体视觉焦点,又能融入其中,与之结合成为整体。形状是形式的主要可辨认的特征,运用一些单纯的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来做基本形并加以变化成为简洁的形式,可以使作品更加容易辨识和记忆,因此,形体设计上鼓励单纯简洁。制作时,由学生选择限定空间的元件(如木板、绳索等),作品完成后要求能放置在场地上保存一段时间,结构和材料应讲究适用性和合理性。(附组图2)
方案实施前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自己的概念性设计,并在设计小组内进行相关的问题讨论,如方案的优缺点,预算造价是否合理,实现的困难度等。学生在设计时既可以从功能入手,以功能决定形的组合;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形式本身入手,先运用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形,再根据美学意义调整功能分配。
在设计和过程中体会形与环境的关系,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形式与心理感受以及形式与材料构造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是本训练的关键。训练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授课效果出发,时时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进度,随时调整授课重点,注意基础内容衔接专业知识。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对其设计作品进行可持续性“调整”,本着系统性原则,使指导有方向,辅导有成效。
三、在教学艺术上体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理念融汇在空间造型课程中,丰富了讲授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其求“知”和践“行”达到“合一”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三种基本教学法:
(一)案例示范法。注重将教师本人的作品或曾指导过的优秀作品进行从设计构思、创作方法到表现手法、设计过程进行全方面剖析,系统性地演示基本原理运用的过程与方法。如在“复制的力量——2010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中的艺术作品《病毒系列2010》、《依椅》运用了点线面的构成手法达到丰富的展示效果;2010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的几位同学的《徐州市奎山公园改造方案》,以平面布局去完成功能分配,从多个角度启发学生,拓展学生知识含量。
(二)探究研讨法。是指学生在发现、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采用集体交流和研讨的方式进行,训练中鼓励学生用语言和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可行性研讨,肯定其在学习中所走的能通向更多可能性的“弯路”,通过方案比拼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鼓励其探索式学习,拓展其设计思路。
(三)角色参与法。指在训练环节中,加强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考,以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时每个学生即是“设计者”又是“评价者”,自己提出方案并对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方案提出建议,通过“调研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比拼——方案推敲与确定——方案执行与实施——成果与总结”等流程最终完成课题,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根据每组成员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的现场指导,既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与沟通交流,又注重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彼此的角色互换,学生在彼此方案比较与竞争中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各抒所见,取其所长,最终提出集体创作成果,在短时间内提高了方案质量,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研讨法和角色参与法的运用有三个关键步骤:首先,应构建合理的合作组织;其次,应以设计实践项目为载体,合理引导;再次,强化汇报,实现认识提高。分组时应注重组员素质的搭配,注意男女生搭配,性格搭配,特长搭配,保证每组特质基本相当。角色设定时应使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并在每次讨论过后进行角色互换,避免学生的“跟蹭”现象。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如何高效高质的解决实践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以“导”代“教”,在方案实施后完成落实汇报,总结经验和成果,在回顾体验过程中提升认识。
空间造型原理作为专业设计课的前提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其教学中的“知行合一”,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维、专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得到训练,对创造意识培养具有开发性效应。在教学时让学生理解基本元素作为造型语言的创作“单词”,形式组合方式作为“语法”,有了单词和语法可以造“空间句子”,但要使空间设计更加美好,必须能抒发创作者意图和情感。打造空间如同握在手中的杯子,通过改变杯型来使容纳更加丰富,而你就是握着杯子的人,只有掌握好原理知识,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贾倍思.型和现代主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健.艺术设计专业范例教学法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0(4):148~149
[3]杨开富,谢燕平.空间造型设计思维培养——空间构成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装饰》2011(6):64~65
[4]李泰山.空间构成基础教学研究[J].《中国美术》2012(6):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