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建设意见

实验室建设意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

第三条实验室定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贡献。

第四条实验室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其他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进行建设的科研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

第五条省重点实验室归口*省科学技术厅管理,日常工作按隶属关系归主管部门管理,实验室所在单位为实验室依托单位。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

第六条实验室建设坚持“三高两重点”的原则。即高水平研究机构、高校和高科技企业;“两重点”指具有突击前沿获取原始科学创新能力的专门学科实验室和集成关键性、原创性科学技术能力的跨学科综合实验室。

第七条申请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一般为已运行、并对外开放的部门(业务厅局或重点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

2、从事基础研究的实验室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特色,已经在某一学科分支前沿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要符合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在较高层次上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关系到我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若干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上能提出明确的近、中、远期研究目标,并具有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任务的能力。

3、实验室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必须具有知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领导班子和研究人员能密切配合,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实验室要具有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能力。

4、实验室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必备仪器设备、实验室使用面积和科研经费要达到应有的规模(不同学科之间有区别),在国内同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满足承担重大研究任务、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需要。

5、依托单位必须能够保证实验室开展工作的基本需要,并能保证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学术活动条件。

6、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能保证实验室建设、运行和对外开放所需经费。

第八条申报实验室由依托单位提出,填写《*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报告》(附件一),签署建设经费及条件保障等意见后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研究同意、签署意见后,报科技厅。

第九条科技厅在审定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关于建设配套条件及经费意见及其它相关申报资料后,组织专家对《*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及其可行性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由依托单位填报《*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任务书》(附件二),经主管部门初审,报科技厅批准建设。

第十条凡通过科技厅批准建设的实验室,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都应根据《*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任务书》的要求安排建设、配套资金以及必要的运行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及必要软件等。

第十一条实验室建设应本着“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依托单位在实施实验室建设期间,要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进展情况,保证实验室人员的相对稳定。实验室主任连续半年以上不在岗时,一般应及时调整并报科技厅备案。

第十二条实验室正式批准建设1年后,科技厅组织考核验收通过后,列入到省重点实验室序列。

第三章运行与管理

第十三条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试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十四条实验室主任及其学术委员会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一般由依托单位推荐和聘任,并报省科技厅备案。实验室主任年龄一般不超过六十岁,学术委员会主任年龄一般不超过六十五岁。实验室主任一般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少于八个月。

第十五条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十六条学术委员会由省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十五人,其中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会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七十岁,并随着实验室发展需要适时调整。

第十七条实验室实行课题制管理,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为主,按实验室所设学科严格控制其编制,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数量由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争取到课题的实际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作为流动编制,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实验室应注意稳定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

第十八条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

第十九条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署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实验室要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重视和加强管理。注重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效率。要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

第四章考核与评估

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 专业实验室 管理 评估

中图分类号:G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105-02

高等院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开展科技服务和生产实验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水平是反映高等院校教学水平、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地方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地方院校要加强专业实验室管理,进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更好地服务。

实验室评估是实验教学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实验教学目标与实验室管理规范标准,通过对实验室的系统检测与考核,评定实验室在设置、队伍、教学、设备、制度、环境等方面达到基本条件和要求的程度,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及其改进的过程。开展实验室评估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工作,促使实验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通过实验室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总体状态和建设水平,有助于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实验室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影响因素

随着大众化教育进程的深入,学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有滑坡趋势。影响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主要体现在实验场所和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实验经费得不到保证,学校实验室建设投入与大众化教育进程有差距;二是生师比失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师既要承担日常理论教学任务,又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还要指导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压力很大,精力不够用;三是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有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学校教学工作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对于实验教学一般学校只有宏观管理文件,缺少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过程管理监控机制、系统的评估体系;四是不少院校较多注意了具体课程和具体实验教学的安排和硬件条件的改善,较少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知识运用能力出发来整体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五是教师实验指导水平不高。有些指导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本身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背景,实验教学指导水平不高,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六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层次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态度不认真、工作不扎实,精力投入不足,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二、结合学校实际,创新专业实验室管理

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类型为教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学校的定位,我校确立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三大”教育理念是有机整体,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大德育”是先导,“大工程”是背景,“大实践”是途径,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并充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德育与管理相结合效果好为主要标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一贯重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创新专业实验室管理,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实行专业实验室校、院两级管理。我校以实验室为载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对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各学院成立实验中心,由各学院教学院长担任实验中心主任,集中建设、管理实验室;二是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学校每年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将实验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三是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名青年教师配备有实践经验的导师,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青年教师过“实践关”,青年教师担任助教期间必须到现场或实验室实践锻炼一年过“实践关”。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四是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学校鼓励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教学研究项目立项优先支持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电气工程实践基地的实验内容与实践训练的整合,现代制造工程中心“闭环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工科专业设立专业综合实验课的改革等等,都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五是严格实验教学监控和考核。学校严格执行实验教学计划,重视实验教学的日常检查,每学期开学前和期中教学检查都把实验教学的准备和进展情况作为主要检查内容。学校重视实验教学的考核,设置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增设专业技能的考核。

三、根据学校校情,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

(一)建立、健全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

学校依据国家、黑龙江省的实验室评估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标准和实验教学工作相关规范性管理文件。在制订过程中,学校召开了多次专门会议研讨评估体系,并征求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亲自修改评估条目和标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共有评估条目19条,其中重点条目8条,一般条目11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验室定位与规划、实验教学、实验设备管理、队伍建设。评估体系充分考虑到每项评估条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的实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全员性”,体系涉及到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二是“全过程”,体系涉及到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全过程;三是“全方位”,体系以与专业实验室建设有关的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专业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质量;四是“针对性”,体系评估条目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学生的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

专业实验室评估结论设合格、不合格两种。评估要按各条目逐条评估。所有评估条目全部合格的,该实验室即为评估合格。如有一条重点条目或累计有三条以下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实验室,在两个月内整改后可请校评估专家组的专家复核。如有两条重点条目或累计四条以上一般条目不合格的,既为不合格的实验室,需要认真整改,待下一个年度重新申请评估。评估合格的实验室,将由学校下文认定。

(二)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

学校成立由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由评估老专家、评估中心、教务处、资产处组成的专业实验室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的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查和评估。评估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组听课。专家组深入专业实验室随机听课,并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了解、掌握专业实验课教学情况;第二阶段:专业实验室自评。各学院依据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组织实验室自评,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第三阶段:专家组实地考察。专家组通过听取各专业实验室自评情况汇报、就有关问题提问,认真审阅相关实证材料,随机抽阅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地考察专业实验室,召开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等方式,依据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对各实验室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最后,向各学院、专业实验室反馈交换意见。

经过专业实验室评估工作,达到了四个目的,一是促进专业实验室准确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实验,使实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推动我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实现实验室规范性管理,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为专业建设目标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总结经验,发现亮点,查找不足,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四是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科研水平,促进实验室工作转型,为东部煤电化平台建设和大学建设提供保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学校经过多年对专业实验室管理及评估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逐步增强。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铸造工艺设计、航模等竞赛中屡获佳奖。毕业生以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倍受就业企事业单位青睐,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黑龙江省高校前茅。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程环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技术钻研精神强,发展后劲大。

参考文献:

1.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2.谭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

3.周荣茂等.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 加速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

4.张小民等.适应高等教育改革 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4)

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第3篇

提高认识,加快发展

中小学实验室是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认识学校实验室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西平县将实验室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以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为组长的“全县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合理配置资金,因地制宜,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西平县教育体育局确定了由局筹措资金对各学校进行硬件建设和改造,学校自筹资金充实实验室仪器、药品等器材的原则。近几年西平县教育体育局投入大量资金对各学校实验室进行改扩建。目前,各初中均建有实验楼,并投入使用,投入260万元为22所中学装备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成套实验室设备,同时又投入近100万元为各乡镇中心小学装备了小学科学实验室。这些基础工作,为西平县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在实验室工作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管理不善,配而不用,则建设越多、浪费越大,配备越多、损失越大。如何管好用好仪器设备,使其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是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西平县教育体育局于2011年年初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一、充分认识加强实验室管理的紧迫性;二、实验室常规管理目标;三、实验室常规管理环节: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常规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四、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措施:转变教育思想,提高工作认识;加强监督检查,明确工作责任;积极筹集资金,确保经费来源;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待遇;健全规章制度,形成有效机制。

同时规定,对各学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要纳入学校综合评估量化考核范畴。要求以勤教站为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实验室建设的管理、应用培训、服务等具体工作,县勤教站业务骨干经常深入到各基层学校检查指导,坚持经常检查硬件设施,指导维护保养,以防止建而不管,导致设备的损毁与丢失;坚持高标准检查档案资料,指导科学记录与存档,以备总结经验指导以后教学,坚持全方位检查教学应用,指导内容方法。各中学、中心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和管理组织,配备了专职副校长具体负责,各基层学校选拔业务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实验教学能手任兼职教师,做到了管理一体化,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研训引领、注重实效

开展各项实验教学研究,推进实验教学的广泛开展

为推动实验教学的开展,我们以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等学科为重点,根据市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和西平县实际,组织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介绍经验,研讨实验教学技能和存在问题等。每学年初,勤教站都下发实验教研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实验教学专题研究:如业务副校长参加的“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研讨会;实验室管理员参加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交流会”“验证性实验专题研讨会”“探究性实验专题研讨会”“力学实验专题研讨会”“电学实验专题研讨会”等。通过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工作,也使有关教师的实验教学理论水平及实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每年定期开展实验教学优质课、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教师在其量化考核时加分,与其绩效工资挂钩,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扭转了部分教师心中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和中招前突击应付的做法。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与带头作用,每年都不定期组织开展实验教学示范课、公开课活动,促进大面积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技能

1)抓好各单位基层学校校长的培训。几年来,我们组织了针对勤教站工作人员及各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意义、目的、运行机制的培训,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扭转装点门面、走过场,促进实验室高效运用。

2)抓好对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发挥他们引领示范作用,使全县中小学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广泛开展。

3)走出去请进来。几年来,多次组织中学校长、中心校长到实验室建设好的单位和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并将外地经验运用到各校实验教学实际中,同时还邀请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对全县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指导。在县内,我们经常组织学校之间的参观学习活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试验教学技能,为全面开展实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活动,促进实验教学工作

1)开展实验技能大赛活动,竞赛题目围绕实际操作、理论、注意事项、操作常识等几个方面设定。其目的是让师生在实验教学方面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电学实验连接电路时,不仅要会正确连接,还要知道为什么开关必须先是断开状态、为什么滑动变阻器初始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调到最大位置等。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提高师生实验技能,推动实验教学发展。

2)成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

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第4篇

一、适时调整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细则,满足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

《意见》指出,“中小学实验室数量和面积要基本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要求,以满足学校实验教学需要。”“仪器设备的配置要以《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为基础,以满足学校实际需要为原则,采取必配、选配、定制、自制等方式实现。”

办学条件标准、教师基本功标准、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是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办学条件标准是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的核心工作。2005年,市教委等部门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07年,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各项指标体系,对“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硬件达标的学校”作了明确回答。2009年,对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作了修订,主要在大量调研,广泛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将部分必配调整为选配。《标准》不是封闭的,是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的,按北京市教委要求,今后每隔3年左右要调整一次。

1.基本思路

一方面按照新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和课程对教学仪器设备的需求,加强标准细则的基础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新技术新设备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论证工作,分步骤调整现行的办学条件标准细则。

2.主要举措

(1)2011~2012年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研究与修订工作。目前,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已经与市教研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相关院系共同完成了高中和初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研究与修订,形成了研究成果。2011年,将在市教委的领导下,以研究稿为基础,完成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正式稿,满足高中课程改革对新仪器新设备配置的需求。初中和小学标准细则将适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将以项目形式加强中小学实验室、专用教室配置研究,从专用教室环境设置,实验室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师生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研究配置规范,丰富和补充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内容,满足教育教学的不同需求。

(3)开展新技术新设备对教育适切性的研究论证工作,开展标准内设备和标准外设备的调查研究,在市区两级建立新设备的使用与论证联动机制,对教育效果好、广受欢迎的新设备适时引入标准。尽管这项工作做起来有难度,但非常有必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又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就是技术革新教育问题,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是大量装备工作,装备战线上的同志肩负的担子更重了。未来10年,北京市将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提升效益”的原则,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如何引入教育教学中,如何贴近一线用户,加强对需求、供给和要素配置的研究,2011年,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将启动这项工作,形成北京市教育装备研究论证专家团队,尽快形成目前学校、区县配置许多“标准外”新设备的较强的指导力。

二、制定实验室管理规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办学条件管理系统网络版,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实验室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

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实验室建设、配置、管理、使用以及论证实验室能获得有效利用的相关研究、培训和评价工作。

《意见》指出,“市教委将组织相关部门,结合新形势下实验教学的发展特点,制定本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规范。”《意见》还指出,“市教委将在全市建设一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校,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整体提高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北京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全市实验教学普及县活动以来,一直没有正式出台制度,可以说北京市实验室管理长期以来无章可循,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

1.基本思路

广泛调研,形成项目推动。结合学校视导工作,吸取鲜活经验,分别形成制度规范送审稿和管理评价标准送审稿,批准后实施。

2.主要举措

(1)制定“中小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这项工作2010年已经立项,将从实验室仪器存放管理、账目管理、教学流程管理等8个方面提出管理要求。这个项目现在处于研究阶段,2011年6月底将完成项目研究工作;从下半年开始,在基教二处的组织下,联合教研部门,在全市开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视导工作,总结、分析学校的做法及经验,结合项目研究成果,形成切合实际的规范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

(2)2010年将立项申请中小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评价标准;2013~2015年,在全市开展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先进校评比工作,引导和促进全市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办学条件管理系统网络版研究推广问题。《意见》指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要及时向学校反馈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

按市教委的要求,网络版的完善及功能技术改造正在进行中。我们与教研部门教学活动模块的具体细化研究,希望在2011年完成。我们一定千方百计为学校教师简捷操作提供客观条件,最终达到使学校、区县和市里通过网络版及时了解掌握资产的入口、过程和出口情况,了解掌握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状况,了解掌握仪器设备质量的反映。

三、建立市区培训机制,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意见》指出:“装备部门要配合师训部门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学科教学内容的了解、对实验操作技能及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逐步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之中,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市、区两级业务必修培训;有实验教学任务的学科教师在每年的继续教育学时中要有一定时数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室管理的业务培训。”

经过前几年的努力,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达到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已于2009年完成,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计划也将于2012年完成。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使用问题。“建配管用”,前面3个字做得再好,“用”得不好,一切白搭。

用得不好,原因有许多。抓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这是应用的关键所在。市教委已明确将实验室管理人员这支队伍的培训责任交给市区两级装备部门了。全市中小学有10万名左右的教师,其中有3000多名专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过去称为实验教师)。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非常关键。可以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实验功能的发挥和建设发展水平。长期以来,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教辅人员,不受重视,许多学校将老弱病残或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人员安排到实验室工作,无形中导致了恶性循环,管理水平不高,使用效益得不到发挥。实验室管理人员又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既要懂教学,又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并不是有的同志印象中的什么人都能胜任。而这类人员,几乎没有对口的专业毕业生,大多数是在岗位中学习锻炼成长起来的。

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与各区县装备部门联动,依托北京市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自2006~2008年以来开展对2650名学科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就新仪器新设备使用技能进行了培训,覆盖了900余所中小学校(重点是农村学校教师)。自2009年以来,每年又对小学科学教师实施了技能培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2011年以及今后几年,仍应加大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1.基本思路

注重抓住4个环节:一是合理的课程设置;二是富有经验的教师团队;三是“实践教师”务实指导与沟通交流;四是市、区两级的科学分工。总结经验,探索路径,建立市区培训模式。

2.主要举措

2011年将全市中学理化生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疑难实验、效果不明显的替代实验、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实验室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学科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协助和支持水平。计划培训360人。并以这次培训为试点,探索市区两级开展培训的模式,形成市区两级不同的培训对象、内容及模式。

今后几年,将针对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中存在的仪器设备、各学校都已配置但未使用、未开展教学活动的仪器设备展开技能培训。如音乐、美术、劳技、地理历史、通用技术等课程存在大量未使用的设备展开培训。

还将同时开展部分学校校长参加的以实验室建设为主题的考察交流活动。

四、加强质量监督检查,确保实验仪器安全、有效

《意见》指出,“装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产品选型和质量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对集中采购的仪器设备实施抽查检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仪器设备,要进行信息通报,保证性能优异和质量优良的仪器设备进入学校。”

实验仪器设备是教学资源、是以实物方式呈现的教材,不同于通用的办公设备和工具,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所以,实验仪器设备质量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耐用性尤为重要。但实验仪器设备品种繁多,价值相对低廉,市场准入门槛低,质量检验难度较大,从而增加了政府采购难度。根据教育部教育仪器研究所不完全统计和分析,全国部分传统的实验仪器质量在2000年以后开始有些下滑,存在质量低的原因,有教育技术装备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的经营思想和质量意识问题,有标准不完善和执行不力问题,也有采购渠道及评标专家专业水平问题,还有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问题。

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事关师生生命安全,事关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有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依法追究其主要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长期以来,北京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还缺少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等在内的教育产品质量监督规范性要求。装备部门应当履行职能、积极作为,落实好企业引导鉴定、标准制度执行、政策保证招标和验收、完善质量监督体制等各项工作,教育装备质量才有保障,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1.基本思路

深入调研,摸清情况,向财政部门汇报,落实质量监督各项工作。

2.主要举措

2011年工作重点是以质量安全为主题的调查摸底。今后几年,继续开展对直接影响师生人身安全及健康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梳理,送检测机构检测,通报检测结果;继续开展由教学仪器相关企业相关人员及装备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参加的质量安全培训会;研究制定我市教育产品质量检测实施办法等质量监督规范性要求。

五、关注实验室建设改革的种种探索,搭建信息共享相互借鉴平台

《意见》对实验室建设改革方面的种种探索,采取包容和鼓励态度,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探索建设特色实验室”;再比如“实验教学有特殊需求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和研究的实际需求进行特殊配置。”等。关于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谈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时强调,“鼓励师生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网络调研,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近几年,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采取项目推动方式,先后就“高中通用技术、心理咨询室、历史、地理、语文、小学科学专用教室配置研究”做了一系列研究项目,选择不同类型学校建立样板间,验证配置研究的适用性,再信息。

2011年主要对学校教室产品环境设备、手写平板电视,小学静电仪器进行试点配置并评估。

再有,近几年,学校出现了许多实验室建设改革的探索,比如北京市十一学校,将实验室与教室融为一体、在校内统筹管理使用的尝试;北京市京源学校的“尽”实验室、“进”实验室、“泡”实验室、“出”实验室策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开放实验室、一室多用以及开展领导和教师的装备培训等鲜活的做法值得借鉴,再比如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开展的“新技术进课堂课题研讨”等系列活动的做法也值得相互借鉴。

1.基本思路

鉴于北京市基础教育装备事业仍处于改革发展之中,装备部门的同志应强调包容意识、少些评头品足。相反,需要有宽容心态、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并且自身也应当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学校主流业务之中。

2.主要举措

继续举办教育装备部门工作人员培训班,开展主题培训与交流活动。

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实验室建设 发展与研究

实验室是学校实验教学的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确保教学任务完成、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支撑点。实验室装备规模的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以及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硬件实力和办学质量。因此说实验室是学校的门户。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对实验室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

面对独立学院建设飞速发展并日渐壮大的现状,独立学院基础实验室如何更好的适应独立学院本科课程的教学需要,如何加速实验室建设与加强规范管理并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实验室职能,推进实验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技术现代化进程,力争在没有充足的实验设备条件、加强与母校(校本部)联合培养的前提下,力争规范管理,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以分批次建设来逐步完善实验室技术装备,比如我们学院立足现状,为生物食品系先建立起了两个生物基础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加大力度紧密同生命科学学院共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各级领导积极筹备建设高标准、高效益、有特色的本科独立学院实验室。

一、实验室建设总体构思

独立学院的生源是广大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的制约,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指导原则,坚持本科生教育的人材规格,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管理建设

包括制度建设;档案建设;实验器材贮藏与使用管理;实验室电脑辅助管理;实验室管理员素质培训;邀请学生代表列席参加讨论实验室总体规划、相关经费的使用申请等重大实验室重大发展问题等等。

(二)基础设施和器材设备达标建设

包括实验器材标准化配备;实验器材库规范化建设;实验专用教室室内环境及配套设施的标准化建设。

(三)实验室技术档次建设

提高实验技术、教学技术和实验室管理技术档次;探索性建立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可从对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验着手开始);发展并开创与社会进行科研协作的能力和技术条件。

(四)几项工程性建设项目

建造“多功能标准实验台”和修建“化学危险品地下贮藏室”;创建“理化生科技活动室”;创建“生物和生态系统标本室”;创建“食品实验室”。

鉴于我院目前的实际状况,这几个项目的建设可能有些遥不可及,但是我们学院目前发展壮大的态势给了我们极大的希望,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都能一一实现。

二、实验室建设具体内容及拟采取措施[2]

(一)管理建设

实验室管理应从健全制度、清库建帐为起点,直至形成全方位、规范化的系统性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最好做打一下几个方面:

1.制度建设

据有关管理技术规程,制订系列性管理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实验器材库管理规则;实验器材帐目管理制度;实验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器材借用管理制度;实验器材损坏赔偿制度;实验器材报废注销制度;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办法;实验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准备室管理制度。等等。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执行,确保管理规范化。

2.档案建设

学科实验室设立档案专柜,做好帐目、实验室相关资料的建档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件事:帐目建设应在全面系统清库、核实库存器材的基础上建立分类明细帐。建帐后,凡购置调拨和报废报耗的器材均要按照有关制度严格履行记帐手续,并定期对帐,确保帐、证、物相符。帐薄及记帐凭据要存档备查。资料建设应将有关实验室工作的各类文件、仪器设备的随机资料、实验教学挂图及其图解说明、实验教学电教软件、实验改革或仪器装置革新资料及实验器材管理的工作笔录和批件等均纳入资料建档范畴。

3.实验器材管理

此为实验室管理建设之重心,在器材管理上需要做好以下建设性工作:贮藏管理,各类实验器材(仪器设备、标本模型、工具材料、化学试剂等)的贮藏均须符合技术规范,应依其技术性能采取分类定位、隔离贮存、安全防护等技术措施科学保管,特殊仪器设备要有相应的特别保管方式,并定期进行技术监测,以防自然损坏,确保安全贮藏。并在防护保养上要给予必要的维护保养投资。使用管理,实验器材的使用要建立严密的管理机制,在使用管理操作上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运行,以使用登记、回收审验、违规损坏赔偿、特殊器材使用以及实验器材外借要实行报批等为管理手段,发挥实验器材的使用效益,并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鉴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未来信息技术纳入管理模式的需要,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管理(如建立实验室资源数据库)和实验室管理员的专业技术资职(即配置技术内行)也应纳入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予以重视和逐步保证。

(二)基础设备和配套设施的达标建设

实验室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标准化配备是保障实验教学正规化的物质基础,是实验室建设之重心,其标准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实验器材标准化配备

学科实验室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结合学校教学分轨制,制定出《学科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方案》。使实验室仪器装备基本达到部颁标准,以保证教学实验并能满足活动课实验的正常开设。

2.实验器材库规范化建设

实验器材库的规范标准是:各类实验器材按技术规范上架入柜,定位贮存。保障贮藏安全、布局合理、防护科学、取存方便。具体需做好以下工作:器材库管理制度(包括《仪器室管理制度》、《化学药品室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器材使用制度》、《实验器材损坏赔偿制度》等)精装上墙;消防、防护、保险设施齐备;补足器材专用柜并使仪器设备、标本模型、实验材料按技术性能分室分区、分柜分层合理布局、定位贮存;做好防护保养、技术监测工作,争取必要的器材防护保养投资,确保所有实验器材完好可用。

3.实验室室内环境及配套设施的标准化建设

实验专用教室和准备室的规范标准是:实验操作台符合部颁标准,辅助设施齐备,设置布局得体,环境气氛优雅,具有实验室文化气息,注重实用而兼顾美观。具体需做以下工作:据各学科分组实验的实用性建造多功能标准实验台;消防器材、排风设备、水电供给系统等辅助设施的配制要符合技术规范;规范室内电教系统的设置布局,使常规电教设备尽快进入实验室,力争配备视频仪和实物投影仪等先进电教设备;据学科特点配备符合规范标准的实验辅助设备(如分析天平、沉淀分离器、冰箱、烘箱、恒温箱、试管瓶子清洗器等);做好室内实验设备及辅助设施的规范定位;相关管理制度及实验操作指导挂图等具有实验室文化气息的图表要精装上墙。

目前,我院生物食品系得两个基础实验室的设备并不十分完备,还没有专用的实验准备室,在今后的实验室建设和完善中可参考这些指标,力求在全国独立学院的评估中顺利过关。转贴于

(三)实验室技术档次建设

实验室技术档次的提高,是指突破常规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引进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仪器设备以扩充实验室装备规模,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手段和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室的教学技术、实验技术、管理技术档次,使实验室具备现代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科研双重职能。

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不同于一般的高等院校, 更注重本科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性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应注重提高实验室技术档次建设。由于独立学院“民、独、优”的办学特色,有的学院只满足于传统的教学工作,创新型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几乎处于空白。建立了高档次的实验室,不仅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的大学生,也可以督促专职教师的科研开发,做到教研并重、以研促教,带动学院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三、实验室建设分步实施建议[3]

本实验室建设设想是基于我院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拟定的,未免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有待探讨。逐步投入实施,关键是投资。建议:

第一,实验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技术性工程,需做好统筹规划,力争与母校“十一五规划”同步进行。

第二,对一些较小投资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如清库建帐、室内环境建设等,可在近期起步,力争在1学年内基本完成。

第三,对于一些标准化建设项目,如仪器设备的标准化配备、实验器材库规范化建设等,其投资面和投资额较大,可望用两年时间完成。

第四,实验室技术档次建设项目和几项工程性建设项目,多属创一流性质的,可望在标准化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后的阶段实施。

四、实验室发展

实验室建设以质量为主线,以提高人员素质为重点,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先进的指导思想、良好的行为策划,正确的运营机制,过硬的技术队伍是实验室立足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平台。

各学院和实验室要重视加强基础研究、大力推进高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验室作为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创新单元和重要载体,理应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会碰到各种问题,阻碍实验室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步伐的关键在于解决实验室的体制,明确定位与目标,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建立内外协调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或管理体系,而且不同学科、不同特色的实验室要有不同的定位与目标,逐步培育并形成与实验室发展方向相关的产业链。

为了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4-7]:

(一)建设中重发展

要时刻以体制创新,运行机制灵活、发挥人才核心作用,促进交流,提高经费、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新制度下新建设

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和培养目标全面修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形成规范化管理的实验室工作体系,力争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建设来挖掘我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三)开放实验室的新尝试

实行实验室开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条件,提高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可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开放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学生参与科研型、学生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课题型、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型和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型等,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为推动学校实验室内容的进一步开放,学校可以专门设立了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以项目化形式开展实验室开放活动,鼓励和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积极开展开放实验工作。

(四)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

对实验室综合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实验室的投入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促进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实验室投资效益提高的有效手段。可效仿国内其它高校的方法,制定相关“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办法,对实验室开展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实验室,以评促改。对学院所有用于教学、科研的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每学年进行一次效益考评,并张榜公布考评结果。以期激励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得到逐步提高。

(五)实施网络化管理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各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搭建实验室及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验室人员、实验项目、仪器设备等的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五、 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展望[8]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机制的改革与体制的逐步完善,独立学院这一新兴的力量在逐步发展壮大,在伴随着教育教学机制逐步走上正轨的同时,实验室建设正逐步形成规模、结构合理,积极做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教育为着眼点,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实验室在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和优化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条件,全力拓展实验室功能,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实验室综合效益,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开创实验室工作新局面。

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朝着建立现代化、标准化实验室的良好格局;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建立适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竞争力的实验室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和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实现新一轮实验室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技术性、应用型、高水平、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积极创造优良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

[2]邢根溪,等.浅议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5):87-89.

[3]林爱月.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刍议[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17(4):83-85.

[4]张莹莹,徐慧萍,朱玮彬.论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思路[EB/OL].(2005-10-31)[2007-4-10].news.zucc.edu.cn/news_show.php?recid=6640

[5]刘泽君,包志清.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之我见[EB/OL]. (2006-9-18)[2007-04-10].hie.edu.cn/xxgl/news.asp?new=40

[6]金贵朝.关于独立学院建设实验中心的若干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 05:465-467.

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第6篇

一、必须充分认识中、小学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学校各学科开展实验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在现代化学校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实验教学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开展各类实验和技能操作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学校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农、科、教结合,促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有助于将学校的综合实验室办成为农村的科技实验站,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水平,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培养我乡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技术大军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大批合格的新生贡献力量。

二、我乡中、小学校实验教学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教基[*]11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区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作步伐的通知》及靖发[20*]28号等文件的精神,按照《*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区)工作验收评估体系》的标准要求,加大投入,分类指导,认真实施,力争今年实现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率达100%的目标。

(二)要求

我乡按《*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区)工作验收评估体系》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出符合本乡实际的实施方案和普及验收标准。

1、实验用房。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室、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科技活动室等用房的面积及数量要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检查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2、实验室设施。实验桌凳、演示台、准备台、仪器柜、通风橱、图书柜架、阅览桌凳等,符合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规定的规格、尺寸、式样和数量。实验室的其它设施,要符合《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和《*中小学(中师)实验教学基本规范》的规定要求。

3、仪器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按照国家教委(教育部)颁发的目录标准配备。

4、实验人员。中学实验教师配备专职教师,学历要符合《*中小学(中师)实验教学基本规范》要求。一类完全小学配备一名专职实验教师,其它小学可配备1--2名兼职实验教师,且均应达到中专以上学历。

5、实验教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齐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小学自然课的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课堂演示实验。教师有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通知单;学生有实验报告;实验教师有实验记录。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积极开展音、体、美、劳各科教学训练工作。

6、实验室管理

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包括各项

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科仪器设备、器材、器械、图书的陈列存放及管理。要符合《中小学校实验室工作的规定》、《*中小学(中师)实验教学基本规范》和《*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区)工作验收评估体系》的要求。

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工作

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是巩固和提高我乡“两基”成果的重要举措。

(一)设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成立乡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乡直各单位紧密配合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做好全乡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的规划,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普及的实施工作;制定学校实验用房、设施、仪器配备方案及规范,并组织实施;提出中小学实验人员的配备标准,组织有关人员的培训达标工作,督促检查各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负责组织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类里的业务督导及检查、评估、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负责归口组织中小学教学实验仪器,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电器材,图书等物资的采购供应、质量管理和效益评价工作指导和鼓励各中小学校开展自制教具活动。

各村要相应成立“普实”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二)加大“普实”经费的投入。在“普实”经费投入中,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原则,保证我乡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工作顺利开展。各学校要从勤工俭学的收入和学杂费收入中自行筹措一部分经费,增加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发展多种形式办学。拓宽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普及投资渠道,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在自愿捐资助学和办学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开展实验教学。

(三)加强实验操作考核考试。为巩固各校的实验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实验教学质量,对技术装备基本达标的学校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对各学校实验及技能操作训练进行考核、考试。

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第7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96-02

我国独立学院都肇始于2003年。到2013年,独立学院大都经历了“十年建校”阶段,目前正处于“十年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独立学院各专业实验教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独立学院转设评估过程中专家对实验教学也越来越看重。因此,实验室建设对独立学院来说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实验教学质量和资源投入的效益。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以下简称文华学院)作为全国最早的一批独立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其实验室建设进行分析研究,能为其他独立学院实验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照。

一、重构实验室建设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独立学院建校至今,各系、各专业均提出并建设有自己的专业实验室,基本上满足了专业实验的教学需要。但这样建设的结果是学校资源的极大浪费、管理上的松散以及效率的低下,既不利于实验室自身的良性发展,更无法形成特色。例如,在2007年文华学院人文学部下设有新闻系、中文系、法律系三个系,每个系都建有自己的实验室,各系的专业实验课一般只安排在自己的实验室,每个系都有自己的专职实验室人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资金资源都非常紧缺的独立学院来说,只有打破原有的实验室建设模式,从学院到各个院系统筹规划实验室建设工作,改变小、散、全的实验室原有格局,实现资产和结构重组,才能解决原有实验室分散建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实验教学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从2008年开始,文华学院决定对原有实验室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在整合各学部原有实验室基础上成立学部实验中心,由实验中心统筹安排学部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实验队伍的建设,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验设备的效益,调动了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加强实验教学内容建设,规范实验室建设程序

要建设好实验室,必须提前做好实验课程建设和实验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要理顺实验中心与各系、各专业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关系。首先,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提供所需的实验环境,确保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及软件能正常运行与使用。其次,各系、各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学科专业规划和课程建设,做好新实验课与实验内容的设计,并提出新的实验项目和具体实验内容,以及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备。然后再由实验中心对设备进行考察论证,并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购置申请,确保在开课前购置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设备软件。目前,独立学院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些系和专业负责人是直接从企事业单位调入高校的。他们虽有较突出的业界工作经历,却没有高校教学管理经验。往往看到其他院校有一个实验室或设备,在还没有研讨自己专业方向特色、课程实验内容就匆匆提出也要建设一个类似的实验室。这样建设的结果,要么是实验室建起来后利用率很低,浪费了学校宝贵的资金资源。要么是提出建设申请后很难通过学校论证,无法配置关键性设备,如果实验内容后续无法跟上的话,很可能会让该实验室沦为“烂尾工程”。因此,新建和扩建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循“专业提出实验课程建设申请―专家论证通过―专业提出新的实验项目内容―专家论证通过―专业提出购置实验软硬件设备申请―专家论证通过―实验室建设立项―纳入学校实验室建设计划―学院组织论证通过―学校正式立项建设”的流程。从该流程中可以看出,实验室建设能否顺利通过,关键在于专业是否认真研究设计出了科学适用的实验教学内容,而不能将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这一关键性工作交给实验中心负责。

三、加强实践体系建设

高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应由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实践)、综合实践、专业课实验、认知实习、学科基础课实验、公共基础课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除了要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实验中心还要配合系、专业做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实践教学的理念,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必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这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大计。其次,要在制度机制上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在学院层面成立相关的机构,统一负责全校实践教学工作。同时,各院系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例如,为了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文华学院成立了“加强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在教务处内设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实践育人工作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检查和评估。学院有关部门和学部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把实践育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实践教学委员会”以推动学校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再次,要统筹好实验、竞赛、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切实保障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与使用。以笔者所在的文学部为例,该学部各专业实践环节课时和学分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总学时/学分的30%,个别专业甚至达到了40%。不仅学时学分比例大大超过了教育部的规定,而且还形成了由单独设课的实验课、课程实验、大型作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学生创新实验等不同实践环节,以及基础型、综合提高型、创新型实验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另外,要不断深化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内容在早期基本上是复制主校区相关实验和实训内容。学院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设计创作出适应本校定位和学生特点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实践教学内容。因此,学院要在每年的教改立项中大力支持实验项目的改革更新,加强综合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要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建设一批优质实验课和精品实验课。

四、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

实验队伍建设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保障。实验室队伍既包括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也包括专业课教师。实验队伍建设必须由系、专业与实验室共同推动才能做好。系和专业主要负责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实验室主要负责专兼职实验人员队伍的建设。系、专业和实验室要针对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社会发展趋势,制定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规划并积极实施,从而建设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一方面要制定优惠、合理的政策机制,吸引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学历的人员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专家充实到实验教学队伍中,鼓励理论课教师也要承担实验教学;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实验教师队伍,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实验教学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为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素质技能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好办法是将企业引入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一般企业都走在技术研发的最前沿,它们是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者和使用者。作为独立学院,应尽可能地将企业引入学校,在企业参与和指导下共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共建实验教学团队和学生创新团队。以文华学院为例,学院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学科专业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见”,对确定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学院都会给予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支持,以支持鼓励企业与学院共建实验室,将最新的技术、方法、成果引入校园,从而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综上所述,实验室建设是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需要学院、各院系和专业引起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能否成功,既需要实验中心的努力,更需要相关系、专业的配合,要先行规划设计好科学可行实验教学内容,而实验教学最终是靠教师完成,因而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也刻不容缓。只有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队伍,才能让学生受益,才能发挥出实验室的作用,才能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

实验室建设意见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实验室;建设;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民办高职院校也随之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掌握相应专业的高级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和技能型人才。学生应用技能与技术的牢固掌握,需要通过在实验室的实训中完成。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研究本院及其他民办高职院校当前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在优化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制度,找出适合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方案,最大程度提高实验室平台的使用效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民办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区别,是以面向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实践实训教育为主。我校更是率先提出“走进校门的是大学生,培养出去的是职业人”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有明确的指向。在校就要培养学生将来踏上社会的在岗工作能力,只要上岗工作就是合格的职业人。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应用和实践能力,就必须以能力为核心设计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多实践多实训。实验室就是学生实践实训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民办高职院校更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扎实应用技术技能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二、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1、目前,各民办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基本都建有配套的实训实验室,但也都基本为非开放式的实验室,只在指定时间向指定班级或教师开放。

2、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资金紧张是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维系院校运行与发展的所有资金基本都来自在校生的学费。很多院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上,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就相对缓慢和滞后。当学校规模扩大,在校人数增多,旧实验室的老化,已有的实验室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这将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为吸引生源,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都在强调特色化和实用化。学校将有限的资金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特色专业及其实验室建设中,其他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更新缓慢。

三、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观念陈旧

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落后,重视理论教育,轻实践,教师授课也是重视灌输轻实验。导致实验室数量少,设备陈旧,实验室管理员及相关实验教师数量不够,其自身素质也普遍较低。

2、对实验室教师定位低

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教师都是被定位为教学辅助人员或实验室管理人员。甚至部分院校都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实验教师在基本薪资比专业教师低,课时少,各种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少,职称评定不合理。导致院校的实验教师和管理教师岗位流动频繁,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愿意担任实验教师或管理教师的岗位。

3、实验室封闭式管理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实验室都是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用来完成平常的教学任务。其他时间,实验室都处于关闭状态。有些课程,学生的实验还没做完,由于时间到了,其他班级要上课,这些学生不得不停止实验。实验室只是完成了日常基本教学的任务,并没有发挥出其实验场所的重要功能。

4、实验室教学手段单一

在大部分的实验室中,一部分时间以教师讲授为主,另一部分时间,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

5、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中各个系均建有自己的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往往是只对本系或本专业学生公开。比如,计算机系的实验室主要已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为主,重复配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也多。而其他系不但有自己的特色实验室,还都建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民办高职院校本身资金有限,在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上却重复建设,一定程度上是资源浪费。

四、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教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意见

1、转换陈旧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高校的院系领导应当重视实验教育,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才能重视对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能力,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2、加强对全院实验室的统一管理

全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应该有一个部门来负责,而不是现在以系为主体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实验室整体管理部门能够站在全院的高度,合理进行规划与建设,不仅要加强各专业的特色实验室,还要统筹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使得实验室能够尽可能的实现全院共享,充分提高使用率。

3、加强实验室教师引进与培养

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效,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教师团队。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就必然要有一支优秀的实验室教学与管理的教师队伍,进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首先,应该重视引进学历高、职称高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担任实验教学与管理职责。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需要有好的政策,实验教师在薪资待遇、职称评定、先进评估、奖励政策等各方面应该与实验教师保持一致。第二,要重视实验教师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第三,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职院校中,理论教育重要,实验教育更为重要,应当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与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作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水平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4、实验教师教学与管理工作实行分开量化

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师有两项主要工作,一是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二是承担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主要是实验教学,也有理论教学,如我校信息技术与应用系实验室教师就要承担《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主讲工作。实验室教师更主要的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室使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卫生及安全管理。其中仪器设备管理又包括仪器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维修等。初期工作有实验室计算机的安装,操作系统与相关课程所需系统环境的搭建与软件的安装及调试,局域网的搭建与调试等。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是对实验室硬件设备和软件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及时处理实验室在上课或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软硬件异常,保证教学能正常进行。还要负责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和安全工作。根据实验室教师的工作性质,在工作量的计算上应该把教学和管理工作区分开,分别进行量化和考核,这样实验室教师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实验教师岗位人员才能稳定发展。

5、逐步实现实验室的开发式管理

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实行的都是封闭式管理,而要培养能够牢固掌握一技之长的服务应用型人才,学校必须提供足够的实验室和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学习、实验和研究。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相关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一方面高效而充分的利用实验室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行方面,一些基础实验室,如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在保证已安排的指定班级的教学和实验任务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其他时间都可以完全向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也可实行固定时间开放,明确该实验室每日开放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也可实行学生预约使用模式,学生提前向相关实验教师预约,明确使用时间和所需设备,实验教师根据预约开放相关实验室。

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难度增加,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及实验室教师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实验教师的岗位责任,以做好实验室软硬件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学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6、联系实际,面向社会

高职院校都有基础实验室,各院系还有自己的特色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服务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同时,也可用于服务社会。学校可以根据各实验室的功能,对校外有需求的公司企业开放,比如可租借相关实验室用于企业的员工培训、考试等。也可与企业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有针对性开设相关课程,学生毕业直接可进入该企业工作。这样可以节约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成本,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相关企业的用人难题,学校和企业形成的是双赢的局面。

五、总结

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当代民办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服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需要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和实验需求的各类实验室,更需要高素质的实验室教师参与教学与管理。在实验室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与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的教学与实验功能,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雅茹.对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4-75.

[2]杨玉海,霍文杰,季春铁.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促进实验室开放持续健康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83—86.

[3]永德,汪毅.加强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提高队伍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104—106.

[4]王秀萍,放,周永莉.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深化中心实验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155—156.

[5]王瑛.开放实验室高效运行方法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7):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