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教学心得

计算机教学心得

计算机教学心得范文第1篇

1.计算机科学的应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类的诸多设想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辅助计算、棋拟、论证,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产生更多思维成果并实现其社会价值,创造经济效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育的手段和工具早已被引入教学过程中,通过国内、国际数据网,教育的领域已经扩展到校园之外。各个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专业不断形成,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创建一个师生共同动手开发、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环境已是十分迫切。

2.经济与管理的技术化对计算机学习的要求。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随着技术的进步,日益变得技术化,传统一直沿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已变得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近年来,一方面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进了全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强化了知识的编码化,使知识储备总廿中能够编码的知识的比例日益提高。计算机的应用十分普遍,已成为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金融、财税、企业管理、贸易等领域大量使用计算机的今天,作为培榨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不能仅靠粉笔、黑板和教材来传授知识,更不能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毕业之后才接触这些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乃至整个文科的研究都在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事实证明,21世纪的今天.只靠定性的、思辩的、纸上谈兵的方式去发展经济管理学科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只有将经济管理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产生巨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让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文科研究领域是十分必要的。

二、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学科中的应用和开发

1.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水平。在新世纪里,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件研、实验活动已成为大水向东之势。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已成为高等学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中包括,一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DOS操作、WINDOWS操作、汉字输入、WORD,EXCEL,FOXPRO,POWERPOINT的使用。二是计算机网络。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网络查询、网络通讯、网络上进行教学的方法,包括互联网一般原理与硬件配置、浏览器的使用,E-MAIL收发、用FRONTPAGE编制网页的技术等。

一般高校都在一、二、年级开设了这两门必修课程.学生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上机操作熟悉了计算机及网络的软硬环境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应用领域、发展状况;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卜掌握一两个应用软件,初步学会用一种语言设计程序,并通过程序设计强化思维,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为计算机技术在专业学科中的应用和开发打下墓础。

2.致力于计算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计算机主要是应用和开发专业软件,将复杂的现实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动态仿真,以定址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从而解决现实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现在市场卜的应用软件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讲解。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都要独当一面,自主利用电脑解决问题,因此要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将训算机的技术应用到当今经济管理学科的各个领域的能力,以获得正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达到探索新知识的目的。

以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电子商务为例。电子商务是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并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它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范围的商务活动的需要与信息、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相结合所创造的新兴商务活动。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把电子工具用到商务领域,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利用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货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用户。从狭义上看,它是指在信息社会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系统化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方便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经济事务活动。一般指基于数据(可以是文本、声音、图像)的处理和传输.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业交易,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等。作为经济瞥理专业类的学生。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程。

学生在学习之前除必须先修管理、营销、贸易等专业课程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向学生讲授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商务发展趋势,而且能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模拟交易及竞争环境中,根据角色、流程、规则等方面的设计,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和局域网上捕捉信息、分析判断、进行商贸决策,亲身体验新兴的商务活动。虚拟的现实实验系统能定量给出学生模拟操作的业绩。这种全新的实验教育活动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创造欲.培养创新能力。

三、注盆在实践傲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的内涵非常丰富,创造、开发、试验、应用、推广等构成厂创新的基本内涵。创新能力强调的是更新知识,扩充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其核心就是知识的不断应用。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具现实意义。因此.在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即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比教会他们几个使用软件要重要得多。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计算机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亲自上机实践、反复摸索是学不会的。同时更要重视计算机在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始终贯彻’重技术更重应用”的原则。将计算机技术与经济管理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化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把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相关课题引进实验室,让学生选择自己既感兴趣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棋拟和开发,创造性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笔者所在的广东商学院,在重视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学科中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诸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之后,在广东商学院创建了广东省教育厅第一个文科重点实验室——经济与管理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一个跨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综合性教学提高型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广州这具国际化大都iG所具有的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通讯资源,装备有先进的网络化计算机虚拟现实实验系统和开发工具,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为带头人,以高中级管理人员、教师和技术人员为中坚的人才队伍。该实验室由竹理信急系统室、统计预测决策室、金融模拟系统室、电子商务室等四个各其特色和功能的分室组成。

计算机教学心得范文第2篇

(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本文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包括分层次分组教学、实时反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情景教学与任务驱动模式相结合,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0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旨在提高高校学生信息化素质的公共课程,一般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二个学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在该门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摸索出了一些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总结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心得。

1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异较大

近年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将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部分教学内容下移至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1]而各个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导致新生入学时候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学生已经可以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使用办公软件等,而有些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过计算机,而这些学生要在同一个班级中听讲,如何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尽快跟上进度,如何使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感到有所收获和提升,是任课教师面临的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

1.2 机房环境下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随着教学设施的改善和教学手段的提升,目前多数高校都开始对《计算机文化基础》采取全机房授课。在机房环境下教师讲和学生练可以有效的结合,确实非常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但机房环境也存在缺点,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有些学生自带游戏软件在机房安装,出现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玩的现象。

1.3 教学手段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面向高校一年级新生的计算机入门课程,学生往往是带着强烈的兴趣来听课。但是,陈旧不合理的教学手段,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学设施的改善,多数高校目前都对《计算机文化基础》采取全机房授课,但是一些教师在机房授课过程中,还没有转变过去在多媒体教室使用PPT授课的习惯,在课堂上只是演示各个知识点,然后交由学生自由练习。这种授课方式还是延续多媒体教室授课的思路,师生之间互动性较差,没有充分发挥机房的优势,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分层次分组教学

由于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不适宜再采用“零起点”的统一教学模式。否则仅仅是顾及了少数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而对多数已经具备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生的来说,是极大的时间浪费,甚至会使这些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而分层次教学符合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水平相适应。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开课之前,首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测试,按照测试结果,学生被分在初级班、中级班或者高级班。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分层的教学内容,从而设施因材施教。

除分层次教学外,教师也可以对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计算机基础水平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不同小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高低,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堂任务和课外作业。

2.2 实时反馈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讲授操作类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2]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的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点拨,自己解决问题。[3]

笔者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曾经采取过罗列演示知识点,然后布置一些课堂作业由学生自行练习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容易玩游戏。对此,笔者采取实时反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具体步骤可总结为:

(1)设计“任务”。教师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下,将总目标细分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并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执行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来实现总体学习目标。

(2)执行“任务”。将任务的执行合理分配在课堂教学中。例如,Word教学模块,可以分解为文字格式化、段落格式化、页面格式化、表格与图形四个模块,对应可以设计“制作一份通知”、“制作一份简历”、“制作一张考试卷”、“制作一份海报”四个任务。教师先通过完成一个与该“任务”类似的案例来逐个讲解各个知识点,然后学生各自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3)实时反馈。每个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的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使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例如凌波电子教室)可以很方便的快速收集学生作业,然后有选择性的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由于每节课学生都面临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学生相对而言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为每个任务都有实时的反馈,教师和学生都很容易了解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够理想,从而可以在今后的任务中给予加强。个别自制力较差,经常在课堂上打游戏的学生,由于笔者多次讲评其任务作品而改变了课堂玩游戏的坏习惯。

2.3 情景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的融合

情境教学是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取最佳注意力,再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进行案例设计和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如果能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则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接受信息,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在完成OFFICE办公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教学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大学生求职的情景。学生模拟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先从Excel表格中查找相关招聘单位的信息和具体要求,然后用Word编写简历,然后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招聘单位展示自己。通过这种情景的引入,一方面学生综合练习了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一方面学生通过模拟一个毕业生的身份体验到了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4 创建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并非是用于代替课堂教学,课外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是共存和互补的关系。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支持学生、教师之间交流,实现网络教学的开放式平台。它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及延伸,不仅可供教师发布信息、教学课件、教案及其他教学资料等,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课后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4]

以笔者为例,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笔者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网站,网站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课件、习题库等。学生通过该网站上传完成的课外作业,并(下转第276页)(上接第194页)通过该网站提供的在线自动评分系统获得作业成绩。网站还提供了BBS交流区,学生可以通过BBS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也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学习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培养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公共课程。针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分层次分组教学、实时反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情景教学与任务驱动模式相结合,以及创建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切实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马青云,刘海鸥,张志青,畅金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福建电脑,2014,02:72-73.

[2]胡香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02:113-114.

[3]姜雪茸.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151-152.

计算机教学心得范文第3篇

在计算机绘图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软件有AUTO CAD,CAXA,PROE等软件,其中AUTO CAD学生还需通过中级认证。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意思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加上Auto,指的是它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跟绘图有关的行业,比如建筑、机械、电子、天文、物理、化工等。对于追求精确尺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说,没有其他软件可以比得上CAD,比如设计机械零件、绘制建筑施工图。正因为如此,对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来说,学会CAD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那么,如何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软件呢?

一、要求学员熟练掌握前驱课程

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前驱课程有工程制图、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知识、制图专业标准等等相关课程,如果前驱课程基础没有打好,学员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仅仅能制作一些简单的造型图,机械零件、建筑工程图纸的设计将会面临一些问题。所以,务必把基础课程学懂、学透。实践证明,“手工图板”绘图能力是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基础,学习《Auto CAD》,需要一定的几何知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的识图能力,尤其是几何作图能力,一般来说,手工绘图水平高的人,学起来较容易些,效果较好!

二、循序渐进并学以致用

整个学习过程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如相对直角坐标和相对极坐标等,使自己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掌握Auto CAD 2002的使用技术。

有些学员已经习惯了手工绘图,而且是初步接触CAD绘图软件,教师就要告诉学员:电脑绘图与手工绘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尽管它们所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手工绘图是在限定大小的图纸上绘制出图形,但是实际图形的尺寸,尤其是建筑图纸的尺寸相对于一张图纸尺寸简直不成比例。你必须大大缩小建筑表示尺寸才能够在一张图纸上完整地绘制出硕大的建筑,“绘图比例”由此而生。对于CAD来说,绘图的空间是一个无限的三维空间,无论多大或者多小(大到如星系,小到如原子),都可以表示出来。

三、熟能生巧,总结学习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做几个综合实例,详细地进行图形的绘制,使自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个绘图过程。并把作图过程中的经验不断积累起来,为将来能快速高效地应用软件打下基础。

下面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例子:

椭圆和直线之间有一段圆弧,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用相切半径先来绘制一个园,然后用修剪命令把多余的圆弧剪掉就可以了,但这种方法在椭圆上不能应用,经过多次思考,原来用圆角命令就可以轻松绘制出。

绘制建筑制图时的一幅施工平面图,你会发现大部分图形都是直线,还有少部分的弧和圆。实际上多边形也是由直线构成的。所以,你只须使用CAD中的“Line”绘图命令,便可以开始初步的工作了,就是这么简单。然后,你发现线与线之间具备平行关系,且有一定的距离,使用“Offset”命令,你可以生成源线段的平行线,且可以规定平行线间的距离,这又解决了一个问题。

文本的输入经验,“DText”命令既简单又实用。更改文本,“DDEdit”命令小巧又好用。“Dimlinear”,水平和垂直标注简单的让你想不到。如果想在绘图时捕捉物体的话,Shift+鼠标右键打开捕捉浮动菜单。

四、计算机绘图中的注意事项

1.常见问题要弄懂

同样画一张图,有的人画的大小适中,有的人画的图形就很小,甚至看不见,这是因为绘图区域界限的设定操作没有做,或虽用LIMITS命令进行了设定,但忘记了用ZOOM命令中的ALL选项对绘图区重新进行规整。绘图区域的设定是根据实际的绘图需要来进行的。

在进行尺寸标注以后,有时发现不能看到所标注的尺寸文本,这是因为尺寸标注的整体比例因子设置的太小,将尺寸标注方式对话框打开,修改其数值即可。

2.有比较,才有鉴别

容易混淆的命令,要注意使自己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如ZOOM和SCAIE,PAN和MOVE,DIVIDE和MEASURE等等。

3.层次要分明

图层就像是透明的覆盖图,运用它可以很好地组织不同类型的图形信息。学习过程中,有的人为了省事,直接从对象特性工具栏的下拉列表框中选取颜色、线型和线宽等实体信息,这很不好,使得处理图形中的信息不那么容易,要特别注意纠正自己的这一不好习惯。严格做到层次分明,规范作图。我的体会是:养成良好习惯,受益匪浅。

4.内外有别

利用Auto CAD的“块”以及属,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块”有内部块与外部图块之分。内部图块是在一个文件内定义的图块,可以在该文件内部自由作用,内部图块一旦被定义,它就和文件同时被存储和打开。外部图块将“块”以文件的形式写入磁盘,其他图形文件也可以使用它,但要注意这时候外部图块和内部图块的一个重要区别。

计算机教学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学习过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计算机教学也贯穿着学生的整个学龄阶段。可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教学无处不在,计算机作为一种基本技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正是因为无处不在的各种计算机培训,对我们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真正上好一堂计算机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应当经常思考与实践的。经过几年的教学,我认为情感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更是关系到计算机教学的效果,情感教育是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一堂理想的计算机课应当使学生情绪高涨,生动活泼,其中起主导作用就是学生的情感。因此,注重情感教育是一种最有效的课堂艺术手段,能够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激情。情感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情感教育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一、认识情感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意识活动的能力,又是在社会生活活动中,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例如,学生在学了文档编辑后,他可以为自己做一份非常精美的个人简历,在应聘时可很自信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又如,有的学生不喜欢计算机维修等硬件方面的课程,但是当他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鼓起勇气装配好一台计算机之后,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克服了对硬件操作的胆怯心理,也因此改变了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看法。由此可见,情感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课的情感,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因为人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体,在情感的作用下,理智的心理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更富有成效。

二、怎样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课的情感

(一)加强思想和学习目的教育

在计算机教学中,两大类型的学生比较突出,一类是动手能力强的,计算机操作对他来说不是问题,只要稍加点拨,就知道如何操作的,这类学生多数是男生,但往往学生本人很不重视,没有耐心;另一类是操作技能比较差的,这类学生往往很不自信,表现为一旦坐在计算机面前,就变得小心谨慎,不敢操作,生怕会碰坏了什么地方。对于前一类学生,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克服急躁情绪,告诉他们做事情是要循序渐进,知识是要不断积累的。而对于后一种类型的学生,教师最主要的是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感亲切、可信,增强操作的信心。

(二)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开展教学

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一般来说,学生喜欢做一些实例,如Flash,用它做出的动画较能吸引学生,学生相对来说就很喜欢学;而像计算机语言类的学科,由于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就不愿学,这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理论方面的一些常识还是应当知道,不然会被人们笑话。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举一些浅显的例子讲解,将难懂的理论尽量用较易理解的方法讲授,给学生指出一条理解与记忆知识的途径,使他们掌握和懂得怎样去巩固,只有让他们觉得听懂了,他们才有信心继续学下去。

(三)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但是优化课堂气氛要靠集体成员的协作努力,其中教师是主导者,教师的理智因素起主要调节作用。

1、 打开心灵之窗,沟通情感交流渠道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对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第一,改善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帮助和鼓励,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促进了问题的迅速解决,而且往往还是得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同时也能消除操作能力较差学生的一些不良心理因素、锻炼信心。例如,有一次上图形图像处理课,要求学生做一彩虹的效果,经过一番复习后,鼓励他们自己去找方法,经过相互讨论之后,他们竟然想出了四五种不同的做法,每讲出一种作法,大家会主动尝试,积极性很高,就连平时比较懒散的学生也被调动起来,这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

第二,民主平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师生间的交往首先应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乐于与学生做朋友,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学生是有一定情感需要的,他们也需要在计算机课中得到教师的尊重、友爱、温暖和教诲,而当这种情感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来上好计算机课。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有责任主动地向学生敞开心扉,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情感交流,广泛地接触、关心他们。师生的个人交往还有助于课堂上的因材施教,有助于课堂上良好关系的建立,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矛盾,也容易得到妥善解决。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热情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兴奋剂,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且更容易掌握。

计算机教学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计算机学习积极性兴趣培养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学习的一大源动力,是一个人积极认识事物、探究原理以及获取知识的一种积极倾向。一个人如是对所学知识完全不感兴趣,便不会启动思维,去积极思考,无法对学习表现出积极性与坚定性,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便会有所畏惧,从而出现厌学情绪。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会在学习中集中精力,有所创造,对所做事情表现出其乐无穷之感。因此,在初中计算机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真正体现出新课程理念标准,坚持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计算机课堂学习中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感觉,真彻感受到兴趣所带来的收获。在这里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本身好奇的心理,培养其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目前,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在他们未进入初中阶段的计算机学习,就很多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机,对他们来说计算机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这也让他们产生了去探索神秘的计算机的动力。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这种好奇心,非常有利我们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重视知识的实践性,做到寓教于乐,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有一次在教学用Word制作卡片的课堂中,本人先为学生展示出一张自己精心为父亲制作的生日贺卡,很快学生就被精致的生日卡片所吸引住,都想知道是如何去做出来的。这样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学生开始认真去学习制作卡片的整个过程, 在通过学习了制作过程后,学生们都急于涌跃尝试,整堂课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计算机教学中,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学的课堂氛围创设相比其他学科要容易点,由于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本身就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加上在计算机课堂中学生动手操作部分要比其他课程多得多。当然在初中生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并没有那么熟悉,他们有的从未使用过或很少接触计算机,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以及具备相关的操作能力,可以说还是个“电脑盲”。这样的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甚至令人发笑,但作为一名教师,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更不能因此对学生进行嘲笑和训斥,要认真聆听学生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耐心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表现出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他树立成功的信心以及决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果做到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整个课堂氛围呈现那么死板和毫无生气了。在计算机教学中课堂气氛积极、轻松愉悦才能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环境,只有做到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和谐融洽,才能促进学生求知思维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可能一下子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主要还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除了“学会”也要“会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养的培养,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转向所学的知识中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形成良好学风的目的。在学生接触计算机操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授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让学生可以做到独立思考、提出难点、自主操作以及解一释三。比如详细解释如何对Wps2000中窗户打开的时,在这里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先和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写字板”窗口操作,在复习了“写字板”窗口打开后,立刻提问学生是否可使用类似的方法来对WPS2000窗口进行打开?学生充分讨论后,要求他们演示操作。在这里我只是稍微解释和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独立思考、独自完成了课程的学习,而且效果要比平时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四、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目前,网络发展情况可谓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有不少人反对学生上网,认为学生心灵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污染。本人认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对学生上网这个问题也不能全面否定,可以控制学生让他学会健康上网,通过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来促进计算机学习。在学生上网时教师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搜索应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复制资料和如何去使用打印机进行打印等。学生很快就会因为自己动手获得的网络成果感到自豪并有成就感,这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非常有利,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索计算机知识有更大的乐趣。

五、体验成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

成功体验是每个人在经过努力后想收获的礼物,如果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可以取得成功,会由此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在无数次人类实践活中可得知,成功的体验与积极性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可以给学生带来信心,由此培养出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会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习活动,以再次取得成功体验,最终达到对计算机教学活动的目的。在计算机教学中,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这样的好处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产生渴望学习态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布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结束语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尽量把抽象转为具体、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不要刻意去给学生讲授深奥的知识点,避免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遭受打击。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很好的一个学习的动力就是来自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免去别人去崔促主动会探索计算机知识。因此,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只要培养出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便可做到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学心得范文第6篇

职业教育制约因素专研情感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制约性因素是学校重视人才建设的主要举措之一,既体现了学校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职业教育逐渐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社会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只有有效反思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自身的真正发展。

一、囿于无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性瓶颈

1.屡遭杂家现象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诸多无奈,特别是专职计算机教师的身份经常被冠以无限的头衔:其它课程教学课件制作的指导者;学校行政部门电子表格的设计者;学校网络平台的建设者和维护者,等等。诚然,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发展应该扎根于计算机教育,应该通过构建丰富性和层次化的课堂实现本专业教学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少不了教师潜心工作,但是,当计算机教师被过多其它事务性牵制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必然会走得更为艰辛,因此,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善于通过与它人的真诚沟通求得他人的理解,力争将自己主要精力放在本专业教育教学中;另外一方面,学校要从完善管理功能角度给教师松绑,使得他们能够真正潜心于自己的工作。

2.缺少应有评价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在把握目标基础上才能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有所建树。由于学校缺乏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指导,教师在混沌中摸索前进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使得教师不能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强调的是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既要遵循其内部规律,也需要学校的客观评价,尤其学校的阶段考核如果不能如期而至,亦或评价手段失衡,这都将会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受到负面影响。诚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因此,我们不仅需要通过计算机教师自身不断学习以夯实教学基本功,更需要学校通过科学评价促使教师适当涉足其它相关领域以获得对本专业教学发展的有益启发,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外部支撑。

二、安于现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性瓶颈

1.缺乏进取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多为本科学历,从完成教学任务角度而言,他们能够有所作为,因此,教师满足现状情形比较普遍,他们缺乏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动力,教师对于成为“又红又专”的“双师型”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计算机专业由于缺乏具备实战经验名师队伍的渲染而显得发展动力不足。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快,这是其它学科无与伦比的,很多教师正是由于缺乏对本专业深刻认识以及缺乏先进理论的支撑,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应有动力匮乏,往往难以有效驾驭课堂,影响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在平时工作实践中,计算机教师比其它教师更有机会接近网络,也因此容易使他们在这虚拟的世界中耗光本该用于教学钻研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敬业精神的缺失使得他们越陷越深,努力工作与过度消闲不可兼具的情况下,教师走上了另类发展道路。

2.少有钻研精神

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仍然存在着“三教”教学模式,即教学仍然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诚然,计算机教学粘于教材,学生思路封闭;计算机课堂围绕教师转,学生主体地位下降;计算机教学囿于教室,学生缺少广阔视野,上述无论哪一种情形都表明了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诚然,教师沿袭计算机传统教学模式,即将文本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不仅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且也无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如果不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只是扮演知识搬运者的角色将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课后缺乏教学探讨现象也普遍存在,导致他们只在低层次教学工作中重复劳作而难有所收获,诸如此类的教学模式不仅无助于激发学生活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潜能同样得不到开发和挖掘。

三、三心二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瞻性瓶颈

1.欠缺职业操守

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应有的职业操守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既看重关乎自己经济利益的职称和工资等现实问题,也看重外来收入的赚得,不乏有教师将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技术旁移到社会的其它方面。诚然,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们心有它顾的时候,势必会患得患失,短期看它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长远分析它不利于教师个人成长。当教师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把大量时间和个人精力用在考虑如何获得实际收益的时候,他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然会使得他们对专业化发展关注度明显减弱。诚然,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性质和所教育对象的特点对教师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该从职业教育的大局出发,从计算机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计算机人才的高度加强自我修养,教师只有表现出诲人不倦、献身教育的高尚境界才能摈除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心不在焉的问题,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2.缺乏情感熏陶

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但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计算机教育大政方针的研究,造成教学目标过于宽泛,缺乏明确的适应学生发展实际的具体培养细则,造成学校教育与学生实际相脱离的情形,教师没有工作成就感,教学工作内部动力不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开始少有进校时的憧憬,学生热情的减弱直接影响了学习质量,更有学生产生了混混的心理,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玩电脑游戏的情形也屡有发生,当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教学成就感显得遥不可及,而成就感的缺失直接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精神支撑发生了动摇,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必然受到牵累,教师没有了积极情感的自我熏陶,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被动局面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结果可想而知。

四、结束语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挑战,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对待,用心反思,才能有效应对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既对自己职业生涯负责,又对学校事业负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衡炳锋.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生活教育,2011.

计算机教学心得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中心;实践;方法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认知。向社会输出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信息社会,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要认清人才市场需求,转变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为学生服务的计算机课堂。大力改革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中习得更多有用知识。

一、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案例教学活动

一直以来,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有一定误解。计算机课程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学生习得计算机理论,不会操作计算机,学习过程是无效的。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真实的计算机操作案例,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教师要重视案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入,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真实感。用代表型案例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计算机知识,会让学生建立计算机知识应用观念,自主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每一次案例的引入,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虽然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内容难度不大,但让学生真正掌握与应用课本知识并不是一件易事。像在讲解有关于Excel电子表格知识时,很多学生都能够利用Excel建立表格,添加信息,但信息处理与分类的能力明显不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给学生设置Excel电子表格知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参与案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漏洞。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司一个季度的产品销售数据,让学生结合产品的分类以及销售地区制作一个直观的统计图表。当学生动手去做时,他们会发现Excel电子表格的使用不像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将学生所做的图表与完善的图表进行对比,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更大的进步。用代表性案例让学生融入其中,调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有益于教学进步。

二、以学生为中心,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显学生课堂学习中心地位的有效教学模式。利用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学习任务,组织学生以合作、讨论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够让学生迁移头脑中已经学过的计算机知识,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让学生成为计算机知识开发与理解的主体。

比如在学习有关于Powerpoint软件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制作一个简历式的Powerpoint去介绍自己,用Powerpoint去展示自己的个性,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任务的布置,能够给学生建立的学习目标,快速找到学习动机,让学习行为有明确的指导与方向。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学生需要利用之前学过的网络搜索知识去搜集Powerpoint制作所需要的素材,让计算机知识为计算机学习所用。教师要鼓励学生一起去研究全新有信息呈现方式,对Powerpoint未知的功能进行开发,通过合作让任务更加圆满地完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强,能够于任务完成过程中找到计算机学习成就感,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

三、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实践教学方法

利用实践教学法实施计算机教学,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是与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特点密切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组织计算机课程教学时,应当重视动手实践活动的设计,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课本文字知识,实现个人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提高的目标。计算机课程应当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体,教师要重视实践课的意义,平衡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并将学生的实践操作学习情况视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依据。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排序技术时,学生要学习多种排序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演示让学生对排序操作有感性认知。再利用一节实践课,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排序技术全部演练一遍,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觉计算机技术。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才能让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四、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考核,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理念与方法,在教学考核中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计算机课程考核,是检测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更是反馈教师教学质量的方法。将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操作学习考核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正确计算机学习理念的建立十分重要。

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传统的笔试方式去了解学生对于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学生计分。更要利用学校的机房组织机试,设计实际操作题目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了解学生的操作水准、实践态度等。用合理的比例将笔试与机试的统一到一起,给学生客观的评价,有益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社会形势使计算机能力培养成为高校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积极迎接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努力改变计算机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计算机学习活动中来,才能让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大大提升,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学心得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小学计算机 有效性 教师培训

一、计算机培训中的问题

1.教师计算机使用观念和技能落后。在教师教育行业有很多的培训体系及制度,但是很多学校不重视教师计算机能力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使得教师很难得到应有的计算机培训计划,而且对于教师对培训的认识是不深刻的,误区较多,主要是:第一,学校领导层认为计算机培训工作没有在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计算机培训工作投入的人力、资源等都是在进行不必要的培训,也就不可能为了对教师的计算机培训而进行积极的设施引进。另外,当前教育行业的教师流动性很强,某些学校的领导层因为担心人才的流动,一旦自己学校的教师经过培训后选择跳槽就会让培训投入完全打水漂。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某些教师只关心收入和生活,很少关注计算机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教师在心理上更多地注重自己的收入如何提高,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培训能让自己的教育能力有所提升,所以不仅没有从心理上重视计算机培训课程,还会认为学校安排的培训是一种简单形式主义,不学也罢。综合领导层和教师自身观念的落后,使得中小学的计算机培训工作更难以有效进行。

2.计算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现实教学情况进行。学校的培训方向主要集中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想要教师在明确自己教育职责的情况下奉献自己的青春才干。而真正提升计算机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则相对较少,学校在计算机培训中本来应该充分发挥教育领域的魅力和特色,针对学校实际问题的进行计算机培训。学校忽略对教师的品质素质的关注,又没有结合学校教学和未来战略与员工需求进行培训是不可能从单方面进行计算机能力培训就达到效果的。这些脱离教学需求的计算机培训没有在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产生积极影响,反而使得教师厌倦参加这种意义不大的计算机培训,学校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升效果不佳。

3.计算机培训形式单调。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已经经历新课改转型,原有的计算机培训机制中投入很多资源,但是形式单一的特点使得计算机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原有的培训基本上施行的是大班集中培训,计算机培训人员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认识和操作经验大量灌输式的培训成为培训的主要形式,这种压制交流和探究的培训形式使得教师兴趣大大降低。

二、计算机培训需要有序进行

1.正确划分层次。中小学需要通过学校使用各种设施或设备进行计算机培训,为教师提供计算机培训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那么在为教师安排计算机培训课程时就应该关注教师能力的层次,特别是关注教师职务、计算机技能水平等的不同,为他们量身定做相关的计算机培训。为普通教师开办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为管理人员开办计算机管理培训,帮助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学校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办相关设备使用技术和开发技术的培训,帮助他们成长为学校计算机领域的一线人才。

2.灵活选用方式。中小型计算机的培训安排需要在学校教学改革趋势和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背景下,制订各种培训调整的计划,在计算机培训内容方面则可采取多样化策略,用教师参与或者活动引导方式进行计算机培训。比如培训不一定需要大班进行,可以采用培训人员进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等形式。

3.提高教学效益。计算机培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因而在计算机培训中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通过最优化的计算机培训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有效性对策

1.从教师教学需求定位培训目标。中小学计算机培训只有通过学校对教师的了解制订全面的计算机培训计划,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体系,才能使得学校针对教师教学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出有准确方向的计算机培训。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使得计算机培训的目的性更强,培训的方法和内容等才能更高效。

2.根据教师能力层次进行差异化培训策略。差异化培训是指中小学根据教师的素质和地方文化或者学校设施设备、教师差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培训内容。如普通教师针对他们的学科教学工作需要安排计算机ppt操作和文档编辑的培训;学校管理层和决策人就针对他们的管理需要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和文化素质培训。

3.计算机培训需要做好计算机技术使用效果评估。计算机培训的目的是使得教师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技术,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估呢?笔者认为评估应该从培训之初开始,先对计算机培训目标是否合理进行评估,然后对培训过程的针对性要进行评估,最后对事后教师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估。有明确评估体系和监督才能使得学校的计算机培训工作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落到实处。

综合上述情况,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想要提高有效性需要看清楚当前教学改革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培训工作,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才能实现教师计算机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