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一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生物;学业不良;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10-01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后,困扰许多教师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促进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因为只有这些学生学业成绩好了,才能有效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成绩,所以关注高一生物学业不良的学生,对新课改的核心任务的达成意义重大。当然,转化高一生物学业不良学生不是一项简单轻松的工作,只有综合多种措施,因材施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就高一生物学业不良的学生做了诸多的尝试,下面是我个人在高一生物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给予高一生物学业不良学生多一点的爱
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爱也是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真心去对待生物学业不良的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业不良的学生,用宽容心包容学业不良的学生,可能由于高一生物学业不良的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老师,或者学习态度较差,或者缺乏学习兴趣等,因此教师要主动找这些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摸透他们在生物学业上存在的疑惑或不懂的地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迅速地使生物学业不良的学生发生转化。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高一生物学业不良的学生往往也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不敢和老师交流问题,这时如果老师主动一点,学生或许会改变这种心态,以后也会积极主动地问老师问题。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效率
常有学生问我高一生物怎样才能学好,其实并不是一句话能总结和概括的。但我认为,学好每一节课是最重要的。"授人以渔",让学业不良的学生成为学会学习的人,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高一生物学业水平不良的学生其实在听课环节上效率是很低的,因此,首先要指导他们有目的地听课,弄明白这节课讲什么,要掌握和理解哪些内容;其次,在听课时要让这些学生大胆地提问,把自己的想法或疑惑讲出来,也就是要多动脑,勤思考,踊跃发言,同时也要学会记笔记,对于重点难点上老师处理时的思路是什么,以及老师如何运用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等都可以记录下来;最后,要学会将已学的知识建构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不要死记硬背,根据自己的遗忘规律,有规律的将自己新学的知识拿出来复习,以便达到记忆的最优化。
3.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成就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这种学习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动向。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对学习活动起着激发、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学业不良学生往往把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为自己笨、学习基础差、老师不会教等原因,忽视了自身学习动力的问题上。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个体的认识、动机、情感和选择过程,进而对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激发学业不良学生内在的成绩提高的成就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让这些学生形成这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意识到是为自己学,不是为他人,也不是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奖励而学,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才会自主学习。
4.巧用评价手段,强化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行为
由于高一生物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思想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如果不及时补救,这些学生又会回到原来的学习状态,此时若想再补救就非常的困难,教师要经常对这部分学习成绩进步和积极进取的学生进行表扬,这些行为有时也可以通过评价手段来促进,高一生物学业不良的学生最初一阶段可能作业错误率较高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等,但如果巧用评价手段,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当某位学生作业态度端正了,可以一句"好样的"来表扬下;当某位学生成绩提高了,可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这位学生是潜力股;当某位学生学习态度或成绩还没有明显提高时,可以用期待性的语言或眼神给他获得提高的机会等等。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时就如何转化高一生物学业不良学生的几点尝试,事实上也是有效和成功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学业不良的学生更要认真对待,不能用异样和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其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教,善于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及时转化他们。我们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对于各种类型的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只有这样,转化高一生物学业不良的学生才会稳步推进,才会有希望。
学好高中生物需要循循渐进,有步骤有方法才好。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学习生物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学习生物的学习方法实验法。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应认真掌握实验的理论和技巧,对大纲和课本中规定的实验、实习应逐一过关;每次实验后认真绘图,写实验报告,以巩固所学知识。课本上的实验示意图,是实验过程的形象表示,集中体现了实验的要求、步骤和目的,具有很高的认知价值。考生可以实验示意图为中心线索,把实验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学习,知识不仅记忆牢固,而且便于应用,不会混淆。
观察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学习生物要从观察开始,因为观察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许多奇特的生命现象。例如,绿色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昌绿色的?为什么有的树木叶子一到深秋主不变成黄色或红色?等等,如果你能运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作出科学的解释,那样知识就学活了。
比较法。有些生物概念和生物现象很相近,容易混淆,可列成表格,分门别类地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知识精确地分化。例如,对五门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可以各门的代表动物的生活环境、构造和生理(包括运动、消化、呼吸、排泄、循环、神经和生殖)以及本门动物的主要特征,画成棋盘式表格逐一进行比较。
归纳法。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越便于迁移。知识越系统,越便于记忆和应用。在总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条理化,对于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学完了花、果、种子形成的知识后,可归纳成图表式的知识系统。
高一如何打好高中生物的基础一、落实考试说明要求正确处理好说明与课本之间的关系
考试说明(下称“说明”)是高考生物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导高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每年的“说明”都清楚地阐明了当年考试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因此,考生必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以高考说明中要求的能力层次为依据,以考试说明所列出的知识点条目为线索,对照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点和内容逐条复习,以明确考试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根据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生物命题的思路是:“遵纲不循本”,即知识点的考查一般遵循说明不超越课本,但能力要求不一定是课本涉及的,可能会超越课本。也就是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课本,但对能力的要求应高于课本。
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应用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日常生活、环保知识的实际),⑤结合点(各章节的结合),要正确处理好“说明”与“课本”的关系。
二、重视课本,夯实双基、突出主干知识,抓好学科内综合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是生物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应该重视课本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如课本中生物术语、概念、定律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抓住课本的知识点,把握好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对相关知识进行横向拓宽、纵向加深。
纵向着重在“理解”,应有层次、有序,横向着重的是“渗透”,应有意识、有机。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要进行提炼、梳理、归类、对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重要的要领、规律、原理、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使知识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同时对以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或未掌握的知识进行补缺强化。
立足课本,可以用专题形式进行复习,抓好学科内综合,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特别是那些反映生物学科主干知识内容、反映学科思想的内容和能够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要稳扎稳打、脚踏实地。要理清知识的发生和本原,在教师帮助及自己的努力下通过分类、整理、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了牢固的基础,就可以从容应对高考,以不变应万变。
三、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①复习时要突出主干知识、重点内容
主干知识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重点,同时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生态系统、免疫、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等等。对这些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要力求做到知识点、能力点、薄弱点、应用点和考查点心中有数,那种不分主次泛泛复习以及题海战术,无疑都是有害的。
②重视实验能力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方式、能力、技能和态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的。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重视实验知识的产生过程,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掌握好与生物实验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③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指导着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思维方法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现阶段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的关键性复习阶段,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很有必要。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运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推理等基本思维方法,一定要掌握好,并且牢牢抓住。
④强化训练、多思善问
能力考查是近年来高考的“主旋律”,现阶段能力提高可以通过强化训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及时检查复习的效率。现阶段强化能力的训练,老师认为应该以做中等难度题为主,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下,力求提高解题速度。应当检查自己是否具备适应高考的题型和题量,还有适应高考的审题、题意分析等各种能力。
考生应当接触新情景的习题,加强识读图表能力的训练,善于从图、表提供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理解试题,作出正确结论,以提高解题质量。善于归纳总结,想一想该题运用了哪些概念、原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属于哪一类,彼此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经过比较,以少胜多,抓住了代表性,就可以以一当十。这就要求考生找出题目原型,摸索解题规律,以后再做类似习题就可以运用规律性方法解题。
另外,现阶段的训练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有时要用到整本书,甚至跨课本。解这类试题,必须站在知识的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对一些一时想不通的问题,一定要问,问老师、问同学,千万不要轻易放过。
四、分析失误、查漏补缺
现阶段还应该把复习重点放在分析失误、查漏补缺上。查漏补缺的目的是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方法是,对照自己平时练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知识、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行查漏补缺。特别要重视在“双基”知识方面存在的缺漏,增加知识的覆盖面。
还应该把自己做过的各类试卷中错误的部分装订成差错本,复习时仔细看看,边看边思考,找出易错知识和易错原因;检查是否能够活用知识,有无临场应变的能力。检查自己对前期所犯的错误有没有真正弄懂,错误有没有重犯。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高一生物学习方法1、首先要培养起对生物的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反复的看书。
其他的理科或许看书还起不到特大的作用,惟有生物,是一定要看课本的,包括大字,小字,注释等等,反复看,画上不同的重点,比如主干知识,第一遍看了没记住的,第二遍看了没记住的,做题时提到的等等。并且生物是理科中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
2、作对比。
比如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C3和C4植物,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
3、注意总结。
学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总结,比如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各种育种方法等等。
4、流程图和背诵结合。
上课认真听讲,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生物过程老师讲的很细致,结合课本,在脑中反复想动态的画面和流程,比如有丝和减数分裂,有氧呼吸三个过程,三大生物工程。
5、有效做题。
一、“起始课”的目的和意义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起始课”的重要意义早已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为某学科某一学段的第一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本学段准备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但作为高一生物“起始课”,除了具备一般“起始课”的特点和意义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即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初高中生物知识特点、课程目标以及学习方法指导的重任,以便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快速适应高中的生物教学,达到高效学习之目的。
二、“起始课”的内容设置
(一)初中、高中生物课程的不同
1.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不同。
初高中生物尽管在课程理念上保持了一定的一致性,都遵从了“提高生物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理念,但在此基础上高中又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要求,且在内容和目标上也呈现出了一定的递进关系。初中侧重于对生命现象的了解和认识,而高中则上升到了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的层面,更侧重于对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注重对学生探究、综合和分析应用能力的提高。比如“细胞”这一主题,初中侧重于细胞的结构;高中侧重于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讲“活”细胞,加强了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内容。另外,由于生命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生物学原理和结论的阐述上也发生了变化,使其趋于更全面、更科学、更严谨。如酶在初中表述为“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它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而高中却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这就将酶的范围扩大了,说明酶的化学成分除了有些是蛋白质外,还有一些是其他的有机物,如RNA。在高中,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知识上的变化,从而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变化,以准确记忆和应用。
2.初中、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
高中生物的学习既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又要注重对基本生物学原理、生物学结论等知识的记忆,这样才能用规范、科学的生物学原理或术语分析、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简单记忆上。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学习,我们从课堂听讲、做笔记的方法以及课外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指导。
(1)听讲、做笔记要兼顾。
首先,提醒学生避免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上课不动笔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听懂只是学习的最低层次;若上课听不懂,说明基础比较弱,就要花大气力去预习;但是听懂了还必须做适当的记录,毕竟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记忆和遗忘都是有规律的,必须遵循规律加强记忆,避免遗忘。另一个是上课只顾做笔记,一节课的笔记非常整洁、完整。这类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做笔记,根本不知道教师讲授的内容。
其次,介绍正确的听课方法。提前预习所学内容,在教师讲解过程中,涉及教材上没有且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的拓展与补充内容要做笔记;教师对教材中定义、原理或结论的解释中,遇到自己没想到或理解偏差的地方要做笔记。课堂笔记应该是比较简洁明了的,往往只有自己能很好领会,其他人看不太明白。为了让知识更系统、更完整,方便自己以后复习,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对课堂笔记再做适当的整理和修缮。
(2)学会放弃是一种学习策略。
研究表明,一个学生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会或稍微努力一下就会的知识上将得到最大收益。上课听讲也是如此,在课堂上若遇到听不懂或不太明白的问题,要大胆暂时放弃。放弃不是丢弃不管,而是迅速把问题记下来后接着听教师后面的讲解,记下的问题利用课外时间找同学或老师帮忙解决。切忌上课遇到问题就反复纠结,有的甚至找同学询问,这样不仅影响自己听课,使自己漏听更多的重要考点,而且还可能干扰其他同学听课。所以,适当放弃实际是为了得到更多。
(3)不需要每天都安排很长的学习时间,但要每天都坚持学习。
由于生物课时少,每周授课内容有限,加上生物知识比较零散,知识间的逻辑联系不是很强,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不加强记忆就很容易遗忘。同时,生物学科的答题规范性要求很高,必须用规范的术语(即教材中的生物学原理和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及时巩固复习、反复记忆是学好生物的前提。为此,我们给学生提出了每天坚持用10分钟时间学习生物的要求。学习内容可以是复习,也可以是预习,但一定要坚持。
(二)高中生物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特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成长,我校特意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发展。
1.国家级课程。
国家级课程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与要求设计的,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每部分包括三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主要介绍模块间的关系和文理科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及必修一的知识框架。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最优化发展而设置的一系列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我们生物学科开设了三类课程:拓展课程(竞赛班和培优班)、主题课程(由校内外专家定期对某一主题开设讲座)、提升类课程(通常说的“辅差”)。同时,介绍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时间安排等。
(三)高中生物课的评价体系
为了尊重学生的特长和创造力,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自主性、独立性、坚持性等良好个性品质,发展其良好的自我意识,我们根据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学科特点,兼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采用多元方法拟订了评价体系,其中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加分三个部分。
1.过程性评价(50%)。
(1)平时表现(30%):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复习和反思提问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一般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等四个等级。具体评价目标如下:①提出问题(5%),②随堂检测(5%),③作业(10%),④实验(10%)。
(2)单元测验(10%):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25分钟的限时检测。
(3)期中考试(20%):学校组织的学期中段考试。
2.终结性评价(40%):期末考试(模块考试)。
3.加分(10%)。
生物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发展性的前沿学科。为了激励学生关注生活、生产实际与生物间的联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科的学习,我们开展制作模型、制作生物专题手抄报、撰写生物科普小论文等一系列的竞赛加分活动。同时,对于积极地为老师提供辅助教学素材的也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
高中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属于正常现象,毕竟高中生物知识信息量加大、难点增多。县城高中的学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生源是农村学生,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都偏低,所以升到高中后,很多学生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了学困生。县城高中生物教师要认清这一现状,针对此类学生,设计解决学困生问题的优化策略。这将是一项关乎学生成绩和学生成长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县城高中;生物;学困生;成因分析;优化策略
新一轮课改正在全面深化和进行,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在县城高中,由于学校依旧看重高考的升学率,以此标准作为教育部门和社会的认可,达到稳固生源的目的。在县城高中的总体生源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农村学生由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原因,因而进入高中新课堂对生物学习较为不适应。然而生物教师在学校注重升学率的背景下,在教学中对成绩好的学生关注力度比较大,对成绩不好的学困生只能是一般性关心。结果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困惑,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绩无法提高。其实学困生只要坚持不放弃并在教师正确和悉心的指导下,学习成绩一定会发生实质性提高的。
1县城高中生物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1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进入高中的学生,还没有及时认清生物学科的实质。学习方法还按照初中学习的方法去死记硬背,无法满足高中教学的要求,导致成为生物学困生。还有些学生上课前不注重课本的预习、上课时不注意听讲、课堂中还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足以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困惑。学生只有在学习中积极上进、消除各种不良学习习惯、探寻适合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才能解决生物学科的各种困惑。
1.2缺乏信心和毅力:
生物学困生往往受情绪因素影响较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导致学习状态极其不稳定。例如一些学生对学习会出现莫名的失落,导致对生物的学习没有热情,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信心不足,心思无法放在学习上,学习目标很就很难完成。学困生通常学习没有坚定的毅力。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有些阻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必须依靠持久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才能跨越,直至最终超越。
1.3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生物学困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不是很强烈,导致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县城高中,理科生对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特别感兴趣,而且重视程度十分之高。过去有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放眼目前的县城高中,依旧如此。相反对于生物而言,学生认为它仅仅是高考的一门必考科目,不得不学罢了。学生把大部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数理化上面,而且还有语文和英语两大主科,能留给生物学习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很多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很多学习甚至只是简单的应付生物教学。
1.4缺乏基础知识的积累:
学困生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学习越来越难,不会的越来越多,最后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生物学科各个知识联系是很紧密的,没有低年级基础知识的积累,想要到高三提高生物成绩是很困难的。当然还有就是学生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的匮乏,因为中考不考生物,学困生在初中的时候根本不重视生物的学习,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新旧知识无法得到衔接,导致学生到了高中后出现生物学困的现象。
1.5教师监管不力:
很多学困生在课堂做小动作或者溜号的时候,生物教师认为学生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学习,只是对其采取简单的警告。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不惧怕,觉得教师好像不敢得罪自己似的,接下来会更加放纵,于是上生物课做其他学科作业或者打瞌睡的事情就可能出现。试想学生一旦出现这种状况,生物一定难以学好。以上特例说明,生物学困生与教师的监管不力有直接关系。试想教师如果能“镇得住”学生,使学生上课能够钻心听讲,生物学困生的出现将大打折扣。
2解决县城高中生物学困生的优化策略
2.1教师要经常和学困生沟通: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思想。对于错误的学习态度要及时纠正,对不当的学习方法要及时指导,对于不良的学习习惯要及时制止。逐渐使学困生摆脱生物学习的错误方式从而向正确的学习轨道并拢。教师只有经常和学困生沟通才会了解学生的困惑原因,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进步。
2.2教师要积极肯定和鼓励学困生:
有些学困生心理脆弱,生物学习的不见起色,会打消学生的兴趣和上进心。因而教师要采取各种评价机制积极肯定学困生,使学生逐渐树立信心,产生学习的动力,促使生物成绩的提高。学困生一旦产生提高和进步,哪怕只是一丁点的进步,教师都要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刺激和快乐。促使学生对于生物学习持久保持热情和兴奋状态,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的付出终究会有回报。
2.3学困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学困生的进步离不开自身的努力。首先要对生物学科有一个重视的理念,其次在学习中要端正学习态度,优化过去的学习方式,最后在学习中要认真钻心,利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牢靠的知识内容。应该说,学困生只要不放弃,坚持学习,有效学习,一定会丢掉学困生的帽子。
总之,生物学困生的问题在县城高中依然存在,当然造成学困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学生自身的原因占很大比例。任何一名教师,从本质上并不想让任何一名学生落伍,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激发生物教师在高中的教学中要积极思索和解决学困生的方法和策略。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困生可以早日摆脱学习困难的状态。
作者:于永纯 单位:农安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杜静梅.高中生物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学生 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满自信,不畏艰难,则容易实现目标;反之,则会一事无成。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科成绩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结果、他人态度及自我评价对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以教师的情感和自信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喜欢你,以致喜欢你所上的这一科目―――生物
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对学生失去信心,特别是对学困生,应主动找学生谈心,用热情和真诚赢得学生的信任;关心爱护学生,并针对学生的实际加以开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够学好生物,特别对提高班的学生更应如此;更应言传身教,以自己的朝气,以自己的热情,自己的信心来带动学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知识、对学科的热爱。可以说,以上也是每次我在接手新班级时首要的工作。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法,加强学法指导,学生自信心就随之增强
作为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心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既省时又省力。如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这样长期坚持,就会使每个学生感到有兴趣有能力学好此学科,自信心就随之增强了。
三、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信心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内容,这必然促使每一位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改进生物教学方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生物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自己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想一想,引导学生猜一猜,与学生共同做一做。教师的这种新型关系的提出,就是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走到广大学生中间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师权威者的形象,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自主探索和实践。只有教师放下架子,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合作的空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信心。
四、教师设法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生物的自信
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类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学生在过去的学习情景中的挫折和失败则会伤害自我形象、削弱学习动机,继而丧失信心。相反,越能成功越有成就,自我感觉就越良好,情绪也就越佳,持续学习的动力也就越强烈,自信心也就越强。。成功是每个学生应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因此,我在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内容采用“分散难点”的方法,对于练习中的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也暂时不作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这样做学生容易接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教学中我还创设各种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例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肯定其进步,某次作业、某次测验中的某一题完成得好或取得较好成绩时都及时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又如,复习时,经常进行小难度的限时训练,这样既及时反馈了教学情况,又给学生创造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良好的自我感觉产生的自信心又使学习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五、教师要善于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关键词]
带高一生物课5年了,深感让学生喜欢生物课,是上好生物课的前提条件。生物知识常被人认为要学好就得死记硬背,就得给学生归纳出知识的重点让学生熟记。其实不然!应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学习。况且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完全无法应对高中生物课学习的。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本人点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对生物课充满兴趣。
一、上好入学的第一堂生物课,紧紧抓住学生的第一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简短的几句话不难理解,但要达到抓住学生的目的,其实远不够。那要怎么讲呢?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当课件上闪出“多利羊”,你知道它吗?带口罩的医生和病人“,非典”是怎么回事?学生眼睛有神了,亮起来了。再提“禽流感”,“5.12”地震中尸首怎么辨别?转基因食品是怎么回事?等等。大家这下子兴致勃勃的,前后左右讨论开了。
二、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留住学生
1、巧用“比喻”化疑难
如细胞膜的结构比喻成“巧克力蛋糕”:一颗颗巧克力是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松软的蛋糕是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支架。再如,在讲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把植物细胞比喻成装着气球的纸箱,纸箱就像“细胞壁”,充气的气球就像“细胞原生质体”。当往气球里充气时,因为有纸箱的保护,球不破裂,就像植物细胞吸收水膨胀但不胀破。反之,当气球里空气漏出,球会与纸箱分离,这就像植物细胞失去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诸如类似的例子,能很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理论知识实际化
比如讲无氧呼吸时,可以问:剧烈运动后我们总感到酸痛,为什么呢?其实,使我们酸痛的是“乳酸”这个物质。当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短暂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你就感觉到酸痛。而分析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以问:酒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那大家都喝过啤酒吗?你感觉到了啤酒里有:酒精和气泡吗?酒精和CO2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但是当有氧气条件下,酵母菌呼吸产生什么呢?再进入实验分析。
3、巧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教学时经常用到而且颇有效的方法。例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时,可先讲自由扩散的三个方面:运输方向、是否需载体、是否需能量,再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看图比较归纳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在这3方面有什么异同。再如4种能源物质也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 ,排在一起,加以比较:4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4、动脑和动手相结合
例如《细胞分裂》的知识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时,为使学生理解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并加深印象,我首先带领学生们用铅丝模拟短杆状染色体和细丝状染色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学生就能很好理解“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然后,在分析染色体行为时,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本,上课时再观看课件里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并办看边试着描述变化过程。这样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的变化有了基本印象。然后,我带领学生们用纸片做成染色体,分组讨论并模拟“染色体在分裂前、中、后几个时期的动态变化”,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这样将学生的手、眼、脑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既学知识,又调动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效果。
三、课堂上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1、课堂教学语言鲜明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重复哆嗦,讲得多,但观点、概念又不鲜明。生理学规律表明,“对大脑半球的某一区域所进行的孤立的、持久的刺激,必然会使人处于昏迷和睡眠的状态”。由此看来,凡是成功的教学,都是要言不繁,重点鲜明,突出规律性知识,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课堂教学语言生动有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他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扳着面孔上课,满口严肃的话,学生就会如芒刺在背,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而教师若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效果往往比直说、比严厉批评好得多。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
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教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教学问题动态化。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优化;提高;教学实效;方法
一、优化教学的含义
优化在字典里有许多含义,但归集起来主要有两点:(1)为了在某一方面更加出色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些不好的方法剔除出去;(2)使某人某物变得更加优秀的方法、技术等。在这里我们取第一点的含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把一些没有用的、重复的、不重要的方法舍弃,优化那些重要的、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然后在教学中把这些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优化生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的意义
在新课改形势下,由于现在的高中课程越来越紧张,而且课本上的知识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合理地安排教学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介绍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事例,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边实验边学习,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基础。通过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加深记忆,提高课堂的学习实效。
三、优化生物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的原则。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结论都来自于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或在分析得出结论过程中,把实际的结果和实验现象报告给老师,不能作虚假报告或不做实验把凭空想象的报告交给老师。
例如,在高一生物课堂上,有一节课是用显微镜观察玻片上细胞的形状、数量、方向是否和玻片上物体方向一致时,学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凭感觉,随意跟着感觉走。所以,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这样还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认真对待科学的精神,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加深记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原则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选择何种优化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极为重要,而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原则,这一方法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老师补充一些与本节课题相关的课外知识或信息,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所补充的内容不脱离本节课学习的目标,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所提高。
例如,在讲高中“生物染色体”一课题时,老师完全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亲眼看见书本上所讲的重点,知道染色体是两条双螺旋结构,还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糖葫芦,告诉同学染色体的双螺旋结构和糖葫芦形状差不多,然后完全可以再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染色体是谁研究出来及由谁命名的。让学生知道染色体的发展史,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3.坚持以积极创新为原则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达到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坚持以积极创新为原则。
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课题时,教师应该打破平日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如,学习目标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1)了解渗透作用的意义;(2)明确细胞是一个典型的渗透系统,从理论上明确细胞具有渗透吸水的能力;(3)通过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确认细胞是一个典型的渗透系统。先让学生明确这些学习的目标,然后先让学生自己先进性实验研究探讨,打破原来由老师带领学生设计实验、研究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自立,勇于发现和养成探索的品质。在学生做好准备的前提下,老师再对学生通过讨论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改正和补充,这样不但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而且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由此可见,创新教学是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
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因为高中课堂一节课大约在45分钟左右,为了使这45分钟得到更好的利用,所以,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重点,并且目标要准确清晰,有层次,这样,既能避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可以使教学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例如,在讲“从生物圈到细胞”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然而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学习的难点。针对这些重点难点,学生对其进行探讨和思考,当老师在进行讲解时,学生会把在探讨中没有明白的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更有效地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使枯燥的课堂学习趣味化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有许多枯燥又乏味的概念需要学生去记住甚至背下来,这样让大多数学生感觉学习的乏味与枯燥,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些概念时,需要用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那些乏味的概念用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或例子形象地讲解出来,让学生不仅对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讲自有水和结合水这一概念时,因为细胞中的水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他们之间不但可以相互转换,而且还能够对细胞的新陈代谢产生影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象河里的船只,冬天当河水结冰时,船只通行受阻,河上过往船只就有所减少;而气温升高后,河面上的冰融化成水,有利于船只通行。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实例,学生就能够很快明白自由水和结合水之间的转化,课堂气氛也就不那么沉闷,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这种趣味化的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借助实验,使理性的课堂感性化
因为,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性的学科,所以有时会需要借助一些实验来让这理性的课堂赋予感性化,这就需要教师要为学生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学生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特征的观察,形象地理解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例如,在学酶的特征这一节课中,通过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利用实验,将知识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后,就能够很容易地掌握酶的特征这一知识点,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种,化学反应必须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学生不但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而且让学生对这一结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好习惯。
4.兴趣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提高高中生的课堂学习实效性,将学生的兴趣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必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使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目标,知道所学的重点;(2)找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学习目标、重点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结合起来;(3)再讲一些有关现今生物科研的成果和事件,让学生有一种钻研探索的精神。
例如,在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教师应该先介绍一下现实生活中克隆羊“多莉”的出生,以及太空育种,太空大青椒和太空南瓜的形成过程,为学生学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做好铺垫,为以后学生学习基因遗传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老师介绍的事例,对“基因”这个概念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所以,在上课时就会更加专注地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总之,在现阶段的高中学习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发现教学的新方法,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而且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让学生更有效、更愉快地学习,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且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洪波.优化课堂时间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论高中语文课堂时间管理的方法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
[2]吴良根.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2(20).
[3].加强生物教学认识完善生物教学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
关键词:webquest; webquest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文献标识码:A
前言Webquest是1995年由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Bernie Dodge)和汤姆・马奇(Tom March)开发的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模式。
下面将对webquest教学作进一步认识和具体的应用探讨。
1 .Webquest作用
大量基于webquest教学实践证明,WebQuest:探究式学习的一种形式、“Webquest:因特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目前全球已有数以千计的教师建立了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了实践。Webquest就是围绕某个主题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
WebQuest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形成协作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Webquest教学特点
2. 1 . Webquest的水平层次与结构
Webquest的运用实践告诉我们,它可以划分为“长期Webquest”和“短期Webquest”两个水平层次。
短期webquest的目标是知识的获得和整合,这一过程是资源的积累。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以经验领域中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利用指导者(教师)提供的任务和信息线索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任务是探索学习解决的目标对象,而线索是探索学习的路径对象,用于唤醒学习者的重叠性经验,在重叠性经验的作用下,获取更多解决任务所必需的资源。时间上一般短一些,在1~3学时。
长期webquest的目标是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拓展和提炼,在整合资源中拓展学习者的经验领域,所以,在完成了一个较长期webquest以后,学习者对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能够将知识进行某种方式的转换,并要求他们通过制作一些可供他人在线或离线交互的多媒体作业来证明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这一层次表明,获取资源最终是为了能解决指导者所提出的任务。应在一到四周。
WebQuest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事物,它其实是由教学过程中的多种要素组合而成、共同起作用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因素之间都可以建立密切的联系,其主体框架包括:问题情境、任务、资源、过程、评价、总结等几个要素。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根据个人教学理论水平进行某些增减。一个完整的Webquest必须包括以下部分[2]:
1o.绪言或问题情境(Introduction或situated instruction),设定级别并提供背景知识。
2 o.任务(Task),可行而且有趣。
3 o.信息线索或资源(information sources或Resources),一组为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包括网络文档,通过电子邮件或实时会议联系的专家,能够查询的网络数据库、图书,以及学习者现有的其他文档。由于信息资源被指定,所以学习者就不会沉溺于网络空间。
4 o.过程(Process),一个步骤说明,为学习者完成目标任务提供指导。该说明应该清晰地描述其中的操作步骤。
5 o.指导与评估(guidance与Evaluation),提供指导,如何整理已查获的信息。这可以采取引导问题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指导学习者完成组织架构的形式,例如时间表、概念图、或者是类似于玛扎诺(Marzano 1988,1992)和克拉克(Clarke, 1990)所描述的因果关系图表。
6 o.结论(Conclusion),可以对学习者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提醒,而且还可以鼓励他们将这种经验拓展到其他领域。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
不管以小组活动或是学习者角色扮演,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Webquest的教学活动应在internet下进行,显然,该教学活动是指在有网络硬件资源的区域。
2. 2.Webquest 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优势极其明显:它摆脱了固定模式、固定空间和固定时间的束缚,为师生提供了充分的时空进行自由、自主的交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运用的普及,众多学校开始意识到这一资源的潜力,纷纷尝试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学。网络教育的灵活性,也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系统、高效的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就成为现代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但同时也要清楚的看到,WebQuest还存在不适合所有课程内容的教学和学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师的思维、学生很难一直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投入高水平的思维等局限性。WebQuest教学只是众多教学方式之一,不是排它的。
3 .Webquest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Webquest在国外教学的应用比较广泛,但目前国内高中教学中并未获得大量的应用。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讲,其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 webquest所倡导的基于web的探究式教学、学习方式,正是值得我们所借鉴和应用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资源的普及,怎样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几个认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3.1Webquest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要领、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①生物学的原理性;②生物学的实验性;③生物学的实践性;④生物学的应用性。生物学原理为生物学实践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生物学实践与应用又为发现新的生物学理论提供实验依据。Webquest教学设计必须关心这4个方面。以下面的这个例子来具体参考。
学生在活动中用到的部分或全部生物学信息都来自于Internet。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强调学习者通过网络寻求生物学知识信息获得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二是强调生物学教学基于真实任务的情境性问题解决;三是强调学习者生物学教学的探究过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四是以整体论知识观为导向,突出生物学知识的迁移;教学活动的展开全部或绝大部分依托网络。例如达尔文进化论形成过程,体现了达尔文一生对生物进化思想的控究,最终形成了他对人类的贡献的价值。
通过基于WebQuest的教学,可以充分运用信息科技提供给我们的各种便利,进一步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便于架设从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过渡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和老师在以探究学习为中心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内化各种高水平思维;由于WebQuest提供了具体的模板,帮助教师在一个真实的实践中体味新课改的精神,增加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经验。
3. 2・正确处理Webquest教学与国内中学教学模式的矛盾
中学教学不断改革几十年,但人口众多的国情不可能马上彻底解决围绕高考而进行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仍然大量存在。从上述的分析就可以看到,怎样处理webquest教学与高考现实的矛盾,是将webquest教学应用得好的一个基本条件。
(1)要获得好的webquest教学产生效果,需唤醒高一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不要将自主探索与所谓的自觉学习搞混淆,自觉学习是学生会自觉的完成教师规定或未规定的学习内容,是一种无学习过程设计的“松散”过程。而自主探索,是经教师一系列高水平设计的学习过程、方式引导,从而产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尽量为学生创造webquest教学的环境。从webquest教学的五个环节可能看出,为学生探究式学习必须搭建高水平的学习脚手架,让学生从五个学习环节中获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将以教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慢慢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3)Webquest学习,是以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为目的,正确的webquest教学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课程里所有内容都要用webquest教学,如前所述,webquest关不排它,与其它教学活动构成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4)高考最终将检验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Webquest一是解决了学习的能力,二是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索能力,三是构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基于这三点,webquest教学并未放松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大量题型训练,是题海式教学方法之一,目的是在多种多样的题型里,让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能力,webquest教学则从训练解决问题入手的思维训练来完成这一目的。
(5)从实际的教学中看,区区的几节webquest教学,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如前面指出的那样,一课程究竞哪些更适合webquest教学,则要教师很好的把握好“长期Webquest”和“短期Webquest”两个水平层次。
3.3.Webquest 生物学教学案例--------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标题: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绪言(Introduction)
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病种多、发病率高。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超过3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程度不同的遗传病。在我国每年约出生遗传病患儿40万,1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40%为遗传病患儿,自然流产儿中有50%以上为遗传病所致;我国人口中轻度智力低下者约200万,严重者约20万;人群中约有25%-30%受某种遗传病所累;人类有哪些常见的遗传病,它们的遗传有些什么特点?如何对发病率等进行调查?使学生对遗传病的危害有直接的感受,对利用科学技术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
任务(Task)
以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调查周围熟悉的几个家系中的遗传病的情况.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 度以上)等。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过程(Process)
1、课前准备
(1)、分组,选出组长和组员。
(2)、小组讨论方案,明确组长和各个组员的工作。
(3)、制定调查的计划:
a.以组为单位,确定组内人员;
b.确定调查病例;
c.制定调查记录表;
d.明确调查方式
e.讨论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2、收集资料
(1)、各组可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图片资料等。
(2)、把你找到的资料复制粘贴下来或记录下来。
(3)、注意收集有关图片。
3、整理资料
(1)、分组讨论,综合整理。
(2)、把各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报告并制作成相关的课件形式。注意相关图片的演示。
(3)、整理分析调查资料: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 行汇总. 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100%.
4、汇报研究成果
(1)、各组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向同学们汇报各组的研究成果。
(2)、汇报采取多形式,例如演讲,POWERPOINT演示、图片展示等。
(3)、各小组的其他成员将各组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资源(Resources)
1、遗传病现状
;
5、【百度百科】各种遗传病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