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术的认识

武术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武术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武术的认识范文第1篇

武术文化也可以按照文化三层次说分析其整体构成。按照康戈武先生的分类,武术结构的表层是武术运动的形式,包括武术功法、套路、格斗三种运动形式;武术结构的中间层是武术动作,即构成运动形式的基本单位――徒手和握持兵械的动作;武术结构的深层是武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指导动作和运动形式的武术意识的总和。外层和中层可以合并为技术层。体育院校的教材按照文化三层次说,把武术文化形态的结构分为“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心理价值层”三个层面。“物器技术层”包括武术技术、武术器械、武术练功器具、场地、服装等,表现一种人物关系;“制度习俗层”主要包括武术组织方式、武术传承方式、武术教授方式、武术礼仪规范、武德内容、武术比赛方式等,是一种人人关系;“心理价值层”主要包括武术文化体现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等。简洁表示为,技与术是外显层,礼与艺是中间层,道与理是核心层。此种分类加入了竞技体育的成份,如场地、比赛方式等,但内层的阐述较能体现武术的文化价值。周伟良先生把传统武术分为表现为拳种套路、器械功法的外显层,训练传承、礼仪规范的中间层,以及诸如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内隐层三个方面。这种分类更加简介明了,但关于内层文化的阐述不够全面。

从武术的实际出发,武术文化的整体结构应该包括武术(技术)、武学(技理与传统文化)、武道(哲学与人生)的三个递进层次的内容,师徒传承与武德,以及传承人之间构成的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用语。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等传统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二是文化空间。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共19种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便有5种属于“文化空间”现象,如俄罗斯的塞梅斯基文化空间和口头文化。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把“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类别,并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从文化空间的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空间是指有价值的文化空间或时间,是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活动、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举行的空间或时间,这些活动是有规律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活动场所。由于文化空间是新的概念与认识,在我国的文化保护中还没有被重视研究。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代表项目之一,有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空间需要认识和保护。如少林功夫作为武术的代表项目之一。其核心内容绝非几百种拳术套路与功法。其1500年的历史,加之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的佛教文化环境与僧人习武就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对这一文化空间的整体认识和保护,比仅仅对少林武术技术进行认识和保护更加全面,更加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与实际。“文化空间”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武术文化整体结构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如武术的“师徒传承”与“口传、身传、心授”也可以作为武术的文化空间进行认识。由此,武术的文化空间应该进入武术文化的整体构成部分。

武术的认识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国外的格斗文化的引进发展,有着无数赞誉和巨大光环的中国武术逐渐的没落,这在大学里越发的明显,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认识将对武术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师资力量,武术本身,发展途径等方面来分析武术在高校中开展的困局和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武术运动 高校 困局 思考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武术承载了一代代少年郎对仗剑江湖,行侠四方的侠客情,激荡着内心的正义与爱国热情,蕴含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武德教育和倡导的“江湖规矩”也深深影响着国人行为规范,对中国人来说有种天然的自豪感。时至今日,中国的武术运动不但没有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反而出现日益萎缩的现象。中国武术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否得以继承和发展,前途令人担忧。让人扼腕的是,大学生对武术的认识表浅,态度戏谑,“花拳绣腿”是学生对武术较统一的认识。武术运动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推广,问题颇多,本文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二。

1专门师资不足,制约武术运动的开展

国家重视武术在学校的发展,在多次的大纲中都有明确要求,如: 2001年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把武术列为体育课必修内容。2005年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学期开始,体育课适当增加武术内容。然而,武术师资不足,武术课大多数是由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担任的,教师的专业基础相对偏弱,理论知识认识不深,无法表现武术的内涵,在教学上更多地把武术动作进行简单化,造型化,割裂了贯穿其中的攻防意义,对力点的体现不准确,不能表现武术的精气神,与武术的神韵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教得越多,误导越广,学生越失望,自然是消磨了学习热情,无人喝彩。

2武术评价出现偏颇,影响武术的发展方向

武术竞赛评分常分为:动作完成分、创新分、艺术分等。为了使武术运动能与现代体育接轨,符合西方对规则的认识,进入奥运会,以利于向世界推广,对武术套路进行新的技术创编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盲目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特别是对“美”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追求舞台效果,讲求身段,这就使得武术不仅失去了许多功夫的韵味,而且还变得很难学,很难练,让习练者陷入“练武”还是“练舞”的窘境中,更不适合武术的普及和推广。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武术的普及情况并不理想。武术大国的民众不太喜欢武术,批评武术花拳绣腿不实用,值得我们武术工作者深思的是,过去我们传承的内容是否走偏了。

3教学内容单一,降低了武术的吸引力

武术的博大精深给教材提供了很多素材,可是没有得到优化,没有在教材中国得到好的体现,我们将武术粗略分为传统武术和规定武术,传统武术掌握的人少,能教的就更少,国家规定拳在多年前对武术运动的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时代已经变化,规定拳却没有变,武术的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普通院校和体育院校、本科生,有不少课程用的是同一套教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作为武术的核心价值的攻防格斗没有得到开展,让学生陷入“到底在练什么”的错愕之中,反观跆拳道的教学内容精炼,形式多样,层次清晰,打练合一,对学生的吸引力要强。多年来,学校只传授套路,而忽视了武术的本质 “攻防格斗”,虽然当今时代技击的功能已经退化,但一个东西丢了本质就失去了灵魂,更谈不上特色。我们不妨把技击称为“防身自卫、擒拿格斗”,这才是体现本质的,也是大众想要的东西。从学校开设“防身格斗”课,各校学生都踊跃报名的状况可以证明这一点。

4武术运动在高校推广不够积极

开展武术活动的形式主要体现:大运会武术训练与竞赛、学校业余武术训练、体育课中的武术课程以及自学自练的学生武术社团等。但由于经费场地安全责任等原因, 大学生的业余武术活动和训练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学生的武术比赛活动更是很少。在调查的学校中有武术社团的比例不足30%,这其中有一些还是名存实亡,没有完备的组织架构、管理章程,没有系统的习练计划。学校在师资、资金、参赛等方面没有支持的话,武术在高校中将越来越难觅踪影。

5小结

武术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应达到的目标及要求

1.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武术

目前对武术的认识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认为武术就是套路演练,是不实用的“花拳绣腿”;另一种倾向认为武术像影视剧中那样,是蒙着神秘面纱的绝世神功。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大部分来自电影、电视,对真正的武术并不了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武术与影视表演是不同的,武术也不仅是套路这一种形式,还有功法、对练、散手、擒拿、器械等多种形式,还包括武术文化、武术精神、健身、养生、竞技、娱乐等内容。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特有的技击、防身自卫等价值,对武术建立正确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树立武德意识

中华武术提倡“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学武先学德”,习武之人最讲武德,武德也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德包括礼节、人品、作风、学武的学风等内容。初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要从开始就让学生树立武德意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武目的,从小就树立良好的习武风尚。学生要知道学武是为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自卫防身,而不是为了打架斗殴、恃武凌弱、争强好胜。其次,在武术教学之前要先学抱拳礼,不一定让学生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要知道谦虚、礼让的道理,并在以后的武术课上贯穿始终,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3.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兴趣是通往学习乐园的好向导,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武术有着强健体魄、锻炼意志、技击防身、观赏娱乐、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武术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是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不能承载过多的内容,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趣味性原则,选择运动形式活泼、特点突出的武术类型;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符合实效性原则,要展示武术的多种形式,也要注意武德的教育,使学生对武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2.室内外结合

第一次武术课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取决于教师,如果教师有良好的武术基础完全可以在室外上,用自己高水平的表演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把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更形象、更生动。如果教师的武术技能不是很好,可以在室内借助多媒体,更全面地展示武术的知识与技能,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武术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武术发展;文化本质;武术本体

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8-0142-03

A Cultural Theoretical Review on the Essence of Wushu

ZHANG F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 an 250014,Shandong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cultural essentialism in the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materia 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from an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and the the ory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Wushu, gives a phi losophical insight into the essence of Wushu, and explores the self-discipline t heory related to Wushu. The study represents a new perspective for examining th edevelopment of Wushu, thu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 d dissemination of Wushu. The thesis concludes: 1. Wushu is a kind of “cultur alcarrier”, which is in nature a kind of human activity that involves defendingand attacking consciousness with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Wushu cu lt ure is the “personalization” of defending and attacking consciousness, and a f orm of existence of those who perform Wushu. 3. The objective of Wushu study i sto explore the “self-discipline theory”; the study of Wushu culture should see k the “original point” of Wushu, turning Wushu into a tool with physical reali ty, so that Wushu can be promoted on a material foundation rather than just by w ord.

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Wushu;cultural essence;noumenon of Wushu

从传统中走出的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诞生并茁壮成长,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甘露和营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武术又在新的文化气象中沐浴和洗礼。在全球化成 为当今时代最为显著特征的时刻,武术已经站在了“古今中外”的峰巅浪尖之上。 所谓的“古今”就需要解决“继承和创新”,所谓的“中外”就要思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随着国家对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的重视,从“文化”视野研究武术的浪潮愈演愈烈。本 课题从文化学视角对武术是怎样的文化、承载着怎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武术文化”? 为武术继承与传播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探PWV 武术运动的发展之路,弘扬民族文化。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以文化本质、符号学、语义学、民族学、主体性需要、本体论、价值论等为关键 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查阅收录相关文献。

1.2 专家咨询法本研究通过电话、书信、面谈、(或E-mail)等方式咨询有关文化学、符号学、语义学 、哲学等方面的专家,对本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等进行咨询及访谈。

1.3 逻辑分析法和系统辩证的思维方法

2 武术的文化学思考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 “传统文化”?武术是怎样的文化、承载着怎样的文化?武术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建 设怎样的“武术文化”?怎样建设“武术文化”?这是本研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1 文化概念的界定概念是任何理论大厦的第一块基石。文化的概念是任何探讨文化问题的研究者所必须面 对的首要问题。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 或者提出”也必须“选择或提出”对文化的不同概念。本文所选择的文化概念是以各种民族 的、区域的、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它的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1]。“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是中国的一贯文化政策。在“文化花园”中赞同或提出文化本质是“自然的人化”观 点的文化学者也是为数不少的,庞朴说:“文化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李权时主张 :“文化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活动方式的总和。”武术作为 体育项目,在人体运动中是人们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实践活动结果,从文化的 本质内涵来看,勿庸置疑,武术是“文化”。

2.2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武术《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从语义学及其民族学、文化学的角度来诠释传统,指出:“从 语义学的角度讲,传,是指前人‘以传示后人’;‘统,继也’,是指后人承续前人;因而 所谓传统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前后相承、世代相继的东西。从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的角 度讲,这种传统乃是某一地区或民族由其历史延续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观念、思 维方式、伦理道德、情感方式、心理特征、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等等的总和[1] 。”

武术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或称基本精神),但是, 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重性”又给武术文化研究以警示。武术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从中国传统中诞生,无疑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世界,武术所 承载、体现的传统文化又该从何处着手进行描绘?武术讲求形神兼备,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 对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认识,而且,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塑造着人[3] 。因此, 就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三者而论,武术、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共同的结合点。本 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形神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天人关系”、“义利观”与 “人与人的和谐”等方面的认识出发,一边探寻“民族自信心”,一边“深入剖析本民族文 化的不足[4]”,为武术文化寻找“继承与创新”之路。

2.2.1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天人合一”“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哲人们的最高追求。但是,需要时刻注意的是 ,“天人合一”毕竟从传统中走来,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重性理论是不能忘记的;“天人合一 ”是个历史、具体的词汇,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的涵义是不同的。正如编著中国哲 学发展史的任继愈先生所说的那样:“不要给古人穿上时装,把今天理解的东西强加到古人 的头上”。本文首先对“天人合一”的内涵进行阐释,再把其中所蕴涵的在今天仍然还有着 价值、意义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行解释,最后阐释武术所蕴涵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 基础上的已经赋予新的解释的“天人合一”理论。

本文认为理解和辨析“天人合一”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对人的认识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在现实关系上,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二, “人类社会与自然不是同类的(冯友兰语)”,承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把人类社会等同于 自然,用自然界的规律、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这是标准的“旧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 义理论失误在于简单的还原论。他们把社会、人简单地还原为自然、动物、机械性试图用原 于论、机械论来说明社会,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因而没有说服力和理论力。换言之,旧唯 物主义用自然实体、自然因素、自然规律来解释人类社会。[5]”

本文认为,武术需要继承的是“物质的自然”之“天人合一”。武术中许多拳种如少林 拳、形意拳、象形拳中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情趣和理念。这就告诉武术练习者,人是 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这就使“天人合一 ”这一观念在“武术”文化载体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2.2.2 “人与人的和谐”与“义利观”“人与人关系”分为“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与人的关系 ”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义、利”等范畴来表述的。“义、利在传统的社会中含义很 多,大体说来,义是指主体在行为活动中确立的神圣不易的最高原则、追求善这种最高的道 德价值,代表着社会人生中那祟高庄严的价值与境界;利是指主体在行为活动中达到的预期 目的、获得的实际效果,代表着社会人生中切近而现实的价值与境界[6]。”儒家 的“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中国传统中对“人 际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最为典范的观点。从社会的角度讲,“义”是指国家利益为重, 个人利益为轻;从人际关系来讲,“义”是以他人利益为重,所谓“舍己为人”为“义”; 从个人角度来讲,“义”指重视精神利益、以物质利益为轻。这是中国传统儒家的“义利观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重利”的言论。武术的健身理论也同样能够为“人与人的 和谐”服务的。武术所追求的“系统健康”与“人与人的和谐”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 系。

以上阐述了武术作为文化载体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几个方面,并以对传统文化的双重作 用的认识为基础,对武术承载的传统文化时所应该注意的事项与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目的 是阐述武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

2.3 传承武术文化的思考“文化的存在下去――发展”是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武术文化研究也不例外。找到了 武术本体所在――“人体运动”,不把武术的“人体运动”运动下去,肯定不会有武术健身 文化的传承,但是,仅仅是把这种“人体运动”运动下去就是能够传承武术健身文化了吗? 现代语言符号学,把人体动作作为一种符号进行研究。从符号学的角度,武术的人体运动作 为一种符号的确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符号学认为“符号是构成意义世界的东西,而 不是世界本身。”同样的一个人体动作也可以解释成不同的意义世界。

那么,如何传承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体运动”。武术是文化的载体,这个载体是以“人体运动” 为基点的,离开“人体运动”就找不到文化的踪影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如果把武术的“人体运动”看作是“器”,把武术蕴涵的健身文化看作是“道”,那么这 “道”需要“学习和体悟”。对具体的练习者而言,“学习和体悟”是传承武术文化的基本 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所有学科的共同要求,传承武术文化需要进行“人体运动” 来“体悟”它的文化内涵。

3 武术本质理论研究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诞生可谓源远流长,在武术传遍全球的今天,武术 学得到日渐成熟和完善,但是把武术纳入现代武术科学的视野,却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武术概念问题,即,回答“武术是什么?什么是武术?”的问题,这就是武术的本质理论, 因为,只有弄清“武术是什么”的问题,才能够知道“如何传承,传承什么”的问题,才能 够懂得“如何以武术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这一优秀传统精神得到继承”。

3.1 “武术本质理论”释义在武术学中,“武术是什么”的问题,是整个武术学科的“原点”。明确了“武术是什 么”,就能明确武术学研究什么,就能懂得怎样研究。

简而言之,武术学是以武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的应该是武术自身的规律,寻求的 是武术的“自律理论”。[7]

武术本质理论研究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对武术本质的哲学思考”,奠定武术学科大厦 的第一块基石。所谓“武术本质理论”研究,就是对探寻一切作为“武术者”的终极存在, 是对“武术是什么”的终极追问[8]。

3.2 武术本质理论的探析既然确认了以“武术本质”为寻觅目标,那么就要拿起开辟探寻道路的方法与手段,踏 上寻觅的征程。武术本质理论探寻,是以寻觅“武术自律理论”为目的,以通过“习武者” 的理性思维方法认识“武术是什么”的过程。

3.2.1 武术本质――人体运动本文从三个不同视角探寻武术本质。一是来自舞蹈学的启示;二是从武术自身的理论研 究中;三是武术概念的所归“属”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吕艺生在《舞蹈学导论》中,以寻找舞蹈的“自律理论”为 目的,通过列举以鲁道尔夫・拉班和吴晓邦为代表的舞蹈家们的“自律理论”,最终把“舞 蹈本体”集注于“‘人体运动’这一根本运动形态上”。 武术史研究中,在论述其起源时 ,认为“武舞同源”。

把“武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成为一门学问后,它的理论研究范围是围绕着武术本质在 展开着。提到“武术”,懂得一点武术知识的人,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几个“踢打摔拿击刺” 的影子。纵观博大精深的武术,无论是徒手还是器械,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这个“武术自 然”都落在了“人体运动”上面。

形式逻辑学下定义方法是“属+种差”,定义所表述对象的上一层“所属”,通常认为 ,武术被“归属”于“体育项目”。因此,我们可以从对“体育”和“文化”本体的论述中 寻觅武术本质。

宋震昊在《“体育”本体论(三)体育的本体和哲学矛盾》[9]一文中用“更加 简约、更 加自由”的“本体”来表达体育的本质――“身体运动(physical activity)”。把武术归 属于“体育项目”,就是标明“人体运动”同样是武术本质最终落脚的“物理实在”。

3.2.2 武术本质――“攻防技击意识”“技击”,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攻防技击意识”,是众多武术研究者承认的武术本 质特征。同样是一个双手舞花棍的动作,三岁孩子手拿小木棍也有可能做出舞花棍的动作来 ,他可能只想模仿直升机螺旋桨的转动,而没有任何“攻或防”的意识,那么这个动作就不 是武术动作。武术概念一般表述为“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套路和格斗的运动形式的民族传 统体育项目”。无论哪种运动形式,套路、格斗还是基本功,其共同点就是必须寓有“攻防 技击意识”。就像无论多么精美的书法艺术,必须把墨汁书写在纸上,必须把书法寄托的豪 情壮志落在“一笔一划”上那样,武术所特有的攻防技击意识,只有同“一招一式”、“一 拳一脚”的人体运动相结合,才称其为“武术”。搞书法的人空谈书法文化与理论而不能见 之于笔端,搞武术的人空谈武术文化与理论而不能见之于拳脚,这都不算真正的“××家” 。[10]

3.3.3 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武术在中华的大地上诞生、成长,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攻防技击意识的人 体运动文化,是中华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她沉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数千年,打上了鲜明 的中华民族的印记。这种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使得武术的传承与推广拥有了“弘扬民族文 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11]

4 “将武术运动下去”

文化本质理论认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 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示的,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和成果”。 “文化 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在这 个意义上,可以说,“武术文化是‘武术自然’的‘武术人’的人化”。人的对象性活动就 是一种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武术发展就是“武术人”进 行的一种“可持续的实践活动”。

5 结 语

综上所述,武术是“文化载体”的外在表现形式,实质上是带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攻 防技击意识的人体运动;武术文化是“习武人”对武术中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进行的“ 人化”,是“习武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武术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自律理论”,武术文 化的研究应以寻找武术自身的“原点”为出发点,使武术成为“物理实在”意义上的工具, 使得民族文化的弘扬有了“物”的依托,不再是一种口号般的宣扬。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95:407-408.

[2] 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65-466.

[3]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1.

[4] 张岱年.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A].见: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 版社,2004:93-102.

[5] 李淮春,李冠英,周蔚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辅导[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23.

[6] 李瑞兰,季乃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理性 与现代价值[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06-207.

[7] 颜骁.武术传承的文化学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2):23-25.

[8] 张峰,王言群.武术本体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7):21-23 .

[9] 宋震昊.“体育”本体论(三)――体育的本体和哲学矛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20(4):7-15.

武术的认识范文第5篇

作者:程功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通过调查发现,哈尔滨市的武术由于多年缺乏研究的平台,有部分优秀的武术拳种得不到提高和推广,甚至有的面临失传,很多拳理、功法得不到整理和研究。武术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难以改善是武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传统武术大师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基础发生了改变九十年代末期,由于现代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传统的民俗日益淡化,特别是当一些西方的运动如跆拳道、巴西柔术、轮滑、街舞、瑜伽等新兴运动传到中国时,传统武术被轻视就显得更为尤甚,传统武术的活动阵地更是日益减少,过去“拜师学艺”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2)竞技武术的发展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冲击竞技武术的发展确实曾对中国传统武术起到了推动和更新的作用,但却更大的让中国传统武术迷失了本真的内容,则更多趋向于表演,而失去了武术讲究的“精、气、神”,也完全失去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底蕴以及练武之人应有的中华民族弘扬的武术精神。(3)武术大师的渐去造成武术界的巨大损失一些掌握和精通古老拳法技艺的宗师,因年事已高不再授徒,或因已过世而带走一些珍贵的内容导致独特拳法的遗失或失传,而年轻的武术教师在拳法和技艺的精湛程度上和理解武术精髓和真谛都远不及其,更进一步阻碍的武术事业的进步发展和继承光大。(4)传统教育方法严重阻碍武术的传播与普及过去的教学方式———口传身教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组成结构,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对于某些独特的武术技能,在基础教学上必须以普及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到了高层次则应采用精英式的培养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该结合图书、音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武术交流来实现进步和发展。(5)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武术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们对武术的兴趣愈来愈淡漠。由于武术流传于民间,许多大师穷其毕生精力却密不示人,或迫于生计,参加比赛表演活动也愈来愈少,导致武术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的危险中。结论哈尔滨市有过狂热于武术运动的历史,虽然有着地域的局限性,但仍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武术发展结构不合理,武术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不够重视,武术训练硬件设施不完善等,但我们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相信哈尔滨市武术的发展潜力。

高度重视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问题继承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传统武术的继承,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武术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做好传统武术的继承工作,因为只有深刻全面科学的认识,才会有完善的继承和正确的发展,完整的继承才是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要从思想的认识上突破才能更好的体现在行动上。加大对武术文化的推广力度推广中华武术不单是对武术运动的推广,还是承担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保护的使命和责任。在推广中华武术的过程中,要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将中华武术的个性与共性完美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需求展现各武术拳种的独特魅力。要善于学习和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和途径,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大力支持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光大。举办武术赛事,扩大武术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可以由企业赞助举办周末散打比赛,中美对抗比赛等商业性赛事,扩大武术在当地的影响力从而得以发展。政府加大对武术运动的扶持和推广力度市武术主管部门和文化部门要重视武术的发掘与整理,使得哈尔滨市武术文化资源得以继承和发扬,鼓励地方举办武术节,可以使武术产业化并拉动经济发展。对于武术馆校和中小学校,政府应不断加强和完善武术教育训练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经费投入,吸引优秀武术人才,提高整体武术学教育质量与素质。

进入21世纪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守护武术中最后的文化———中华武术的多样性和活态性的文化传统,它维护着最本真的文化信仰。可以说,中国这方辽阔的土地上的中国武术还遗留着中华文明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明基因,是一部民间常识和社会生活构筑起的文化经典著作,其中所蕴含的尚武精神也是中国人生存延续下去的永恒动力和精神支柱。在全球化步伐加速,全球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华武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识、评估、保护显得尤其急迫、重要,中华武术的抢救、保护不仅需要政府国家在宏观的文化战略中去积极地关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更需要广大武术爱好者去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和保护者,我们对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和发展的武术,不仅应当给予文化上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武术中更深层、更具有普遍性和群体性,更具有生命活力,更具有淳朴生命创造力的文化价值。事实上,中华武术这一活态文化传统包含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记忆的深刻性,远远超过了外人对它的界定,“我们对于中国武术不知道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我们知道的”。所以,我们深信:面对体育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体育强势文化的冲击,只有传统武术文化之根,才是我们增强文化抗体和包容化解外来体育文化的本源之心。

武术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武术运动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和提高,“无身体疾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念已不再适合。

1989年, WHO(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要求,并明确指出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心理健康更是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与此同时,我国国家教委也将过去的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意在强调进行体育锻炼时,更应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的作用,对身心疾病也具有特定的治疗效果。特别应指出的是, 某些国家在青少年心理、精神塑造方面,他们是通过有选择性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指导青少年进行在以自我塑造、自我修炼、自我完善人格的科学身体锻炼基础上,培养青少年逐渐养成乐观向上、坚强勇敢、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这便说明,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同时对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而武术运动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它本身所包含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更能使习武者在练习中逐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爱国主义精神观等方面的良好精神意识。

同时,武术运动特别强调形神统一、体用兼备和身心合一的科学练习方法,并注重对人的塑造,以“德”规范习武者的锻炼精神,对练习者的精神与道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与规范作用。可以说武术作为一种增强人们文化与内涵的身体锻炼活动方式,已成为东方高层次人才在进行自我修行、自我锻炼时的一门重要必修课。

本文基于对武术运动的传统文化及其所特有的内在特征对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情绪和情感、意志、个性、自我认识等重要指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来证明武术运动对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促进的作用。

1 武术运动对情绪的影响

1.1情绪的概念及体育锻炼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及人与人的需要关系的反映。情绪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情绪,另外一种是消极情绪。前者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而后者则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

人们或许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时,情绪会十分的低落,而这时如果去参加某项体育活动,而这项体育活动又是平时自己最喜欢的,那么情绪就会很快地高涨起来。这是因为在通过体育锻炼时,体育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带动了练习者的积极性,使练习者在进行锻炼时,缓解心理焦虑和紧张程度,体验体育运动的流畅性和运动所带来的愉快性,加快积极情绪的释放,改善与抑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练习者的一些心理的需求,使练习者维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消减了因消极情绪带来的身体与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说体育锻炼对人的精神情绪有调节的作用。

1.2武术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武术运动作为一种身体锻炼方式,对参与者的情绪调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武术运动可以通过个人进行练习,例如,通过套路练习及表演能起到锻炼自我,稳定心境,张扬个性,享受成功愉悦等积极作用。就像武术套路的练习要求“动如波涛、静如岳”,动静结合,在静神的同时又必须动形,形与神俱,形神兼备,即人的形体与精神心理结合在一起,使习武者能自主地调节自身的情绪,体会武术锻炼带来的乐趣。

其中太极拳更是通过内动到外动,由内及外,以外引内,最后达到内外、表里一致,并“以练内为主”,兼具外动,从而达到身与神统一的练习要求指导着习武者进行系统规范的锻炼。同时太极拳还主张“心静意诚,术德并修”,通过养浩然正气,提高精神修养,最后达到“身心合一”锻炼境界。这些均说明太极拳作为武术运动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通过对内在心、性、意的培养和锻炼,从而达到调节和改善习武者情绪状态和精神健康的一种武术运动的锻炼形式。

武术运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多人集体演练,整齐划一的配合练习方式,在配合中使习武者探讨与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地合作,并抑制自己不良情绪的产生及学会包容他人等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

因此,科学合理地武术锻炼能使习武者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等消极情绪显著降低,积极情绪显著升高,并且,随着武术健身锻炼继续开展和进行,其疲劳、愤怒、抑郁和慌乱的消极情绪继续下降,较锻炼前的情绪差异非常显著,而同时其正视情感、正视体验等人生价值取向态度也均会显著升高。这也便说明长期的武术运动能够使参与者的心境向积极的方向转变,有助于调节参与者的精神面貌和提升心理的健康,对习武者的情绪调节和调动积极情绪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 武术运动对意志的影响

2.1意志的特点及武术运动对习武者意志的要求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支配行动,以实现目的的稳定心理过程,是完成任务的重要心理保证。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果断性、坚韧性等特点。

我国武术素来强调培养精神意志和胆略气魄,明代戚继光说:“临阵若无胆向前,空自眼明手便”。拳谚说:“心力不坚,则无劲健”。而《少林拳术秘诀》一书则认为:拳术“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究其极致所归,终以超脱于生死恐怖之域,而后大敌当前,枪戟在后,心不为之动摇,其气始可以壮往”;也有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这些均说明了意志在武术运动中所起的重要性,从这些便也可看出,我国传统武术中,有关意志心理训练内容是十分注重与丰富的。

在武术运动中,散打练习其主要目的不是战胜对手, 而是战胜自我内心的恐惧,临危不惧,临战不退。散打是两人直接对抗的项目,勇敢、顽强是散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同时散打也是锻炼习武者果断的一种心理品质,比如在散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对手防守的空隙稍纵即逝,能否抓住这一时机,体现了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果断性,优柔寡断的运动员会坐失良机,丢掉得分机会,导致比赛失败。同时镇定,也是散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意志品质。在比赛中,运动员受到重创或比分落后是经常的事,如果因此而乱了阵脚,是不可能取得比赛胜利的。只有镇定自若,处变不惊,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便是武术中对习武者精神意志的一种要求与锻炼。

2.2武术运动能培养习武者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武术运动要求习武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需要常年不懈、持之以恒。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原指的是节气,既是冬至,冬至天气最为寒冷,这个时候练功,对修行和毅力都是一种考验。而三伏,则是最热的气节,即夏至,夏至是阳气的极点,天气最为酷热,此时练功,也是对习武者意志的一种磨练。所以,民间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说的便是在艰苦环境中才能锻炼人们的意志力,并培养习武者勤学苦练,立志成材的坚韧毅力。武术锻炼的坚持对习武者坚强的意志和敢于面对困难、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决心也都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于武术运动来说,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都要求练习者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战胜运动中可能出现一切困难的勇气。另外,武术运动还要求习武者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迅速选择应变措施、判断力和遵守规则为集体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等等方面的良好素质要求。因此,武术运动对于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武术运动对个性的影响

3.1个性的概念及武术文化对性格的影响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合,亦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包括个性倾向的需要、动机、兴趣、理念和信念。也包括反应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气质与性格。

人的个性一方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则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其中主观因素的形成受到一定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直接影响。文化是构成人成长的重要参数,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则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武术文化正是在对影响人们的主观因素这一环节上的广义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文化伴随着武术的发展和强大而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关注。因此,武术文化潜移默化地对习武者的精神和生活加以影响。武术运动也不仅仅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是习武者通过武术文化对社会的反馈使社会产生了变化。而这种社会反馈的不同,则正是由于个人性格与思想的不同而显得有所差异。这也便是,武术运动的文化对人的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2武德对习武者个性的影响

武术中武德对习武者个性的影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运动中渗透强烈的人文色彩,武术中以德为先,习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武德。《昆吾剑箴言》中记载:“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而无恒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生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这些不仅说明习武者在习武前必须严肃端正自己的习武动机,同时授武者也应具备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习武者在习武之前更应明白习武的宗旨,如许多谚语中对习武者的习武宗旨有:“济危扶倾、忍辱度世”、“主持正义,以武会友,以诚待人”、“以武强身,以武明德”等等。这些都是武术前辈对武术习武动机的正确诠释,同时也是激励历代武术爱好者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箴言。因此,在对武术运动的具体学习中,授武者都会将武德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在学习中不断输入正确的武术观,使许多年轻气盛的练习者懂得了正确的为人之道,并在他们潜意识中使之形成对美好品德与良好个性的追求。

3.3武术运动观赏价值对习武者个性的影响

武术运动也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无论是赛场上两人斗智斗勇的对抗性搏斗,还是精彩的套路练习,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实践也证明,武术这一运动特点使经常从事武术锻炼的青少年,具有活跃和外向的个性特征,他们兴趣范围较广,工作学习效率高,社会动机较为强烈,在团体中的地位较高,受人尊重。他们中性格抑郁的较少,有自卑感的也较少少、而情绪稳定、积极进取等性格特征的比较多。这也更加说明参加武术锻炼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需要、兴趣和动机的完善。更是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的坚定。

4 武术运动对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

4.1武术运动对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的影响

武术运动有助于树立人正确的自我认识观,即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因为武术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技与竞心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在进行武术锻炼中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能使习武者对自己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同时,在竞赛中也能提高习武者的自信心和抱负水平,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取向。

武术运动的锻炼也有助于习武者进行自我的教育。在武术运动的练习中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暴露缺点与发现优点,有助于习武者能正确地、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同时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地改正与克服,使其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

4.2武术运动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

武术运动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由于武术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练习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有助于加强心理的健康。因为武术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时,习武者之间的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习武者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他不仅要努力学会动作技术,而且更需要其他人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作、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帮助。因此,在武术运动中,习武者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掌握了动作技术基础上,便同时也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自己,克服了困难,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5 结束语

综上所诉,武术作为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聪明与才智的传统体育项目,其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武术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逐渐形成了以儒、道、墨、等思想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其这一特点便是其他体育项目远远无法比拟的。

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武术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等;其“心理价值层”更是武术这一传统运动内层最深层的文化结构层,因为它体现了习武者在长期习武过程中形成的心理习惯与定势,引导习武者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为习武者个性的良好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武术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对抗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也对习武者的心理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在当代社会的影响下,武术本着自身特有的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习武者的心理沿着一定的方向、以一定得速度、朝着某种良好的水平发展。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满足习武者的心理需要,促进习武者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习武者合作、竞争的精神,并完善他们的个性。更直接的是参与武术锻炼能够调节习武者自身的情绪,端正习武者的人生道德价值取向,增强社会实践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虞重干.专项训练――武术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郑薇娜.论武术文化对人形成良好个性的影响.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4).

[3]杨永强.论武术对心理的影响.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

武术的认识范文第7篇

摘 要 为了让高校武术课更能适合大学生的需求,重新获得大学生的喜爱,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课受到冷落的因素进行讨论,找出高校教师提高武术课竞争力的对策:教师自身要提高武德修养、人文修养和专业技能;课上要丰富教学内容,学习借鉴国外技击术的成功经验;课余应积极宣传营造校园武术氛围。

关键词 高校武术 武术教学 竞争力

近年来,高校武术课程受到冷落,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如击剑、交谊舞、跆拳道等。受社会潮流的影响,这些课程的开设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再加之一些传统的热门体育课程如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高校武术课程日益缺乏竞争力。许多学校将武术作为体育课的必修科目,但是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并不高,容易懈怠;而当学生自由选修体育课程时,很明显的选修武术的学生占得比例较少,有些是其他项目超员才被迫选修武术。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内涵丰富,底蕴深厚,高校武术课出现如今这种状况作为教学一线的高校武术教师应该有危机感,有责任感。

一、提升武德修养

“习武先习德”,中国武术历来注重武德的培养,高校武术教师必须具备极好的武德修养,教师为人师表,时时处处都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形象,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武德形象做的好,会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感,提高课堂效率。所以,高校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还要提升文化修养,拓宽传统文化知识面,谨记圣贤关于德行培养的话语,这样在授课过程中,遇到学生疑问时能触类旁通,既可以增加教师魅力,又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又达到教化的功效。大学生的第一节武术课,首先教的不是武术基本功而是讲解武术礼仪、武术精神、武术的渊源、武术先贤的习艺修身的经历等,让学生知道武术的博大,进而产生对武术的尊重,对武术课的尊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高校武术教师在武术教学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活泼、以及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对于一名合格的武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会对学生的成长发挥巨大作用。高校武术教师应该做到这些,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武术修行的磨练。

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武术技能的学习是体悟的过程,学生的武术学习主要是从教师的示范中得来的,武术教师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武术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武术技能,许多的年轻武术教师在结束武术学业后,就终止或很少再练习专业技术,只是在授课时才示范,这种现状比较广泛。虽然武术教师在求学时有比较扎实的功底,但是,任何技艺都是用进废退。过去的武术先贤都是活到老,练到老,高校武术教师也应该继承这一传统,既是为自己武技的提高,也是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在教学示范中保持武术动作的准确到位、节奏分明,展示出饱满的精气神,从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质量。其次,高校武术教师应该全面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不仅要吃透教材,还应广泛涉猎,深入研究,真正理解所学,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高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对专业技术的传授,更需人文素养的传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传道”是排在首位的,可以说“传道”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国武术是东方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区域特色[1]。它不仅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价值,也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民间的文化交流,提升民族认同感有重要意义,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的写照。

高校武术教师的人文素养既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人文价值追寻,也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社会、学校以及人的文化价值的探求!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的武术教师对武术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只局限在武术视野范围,缺乏对武术专业知识之外的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解答。武术课堂若缺少人文情感的师生交流,课堂就容易呆板和乏味无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联系实际,武术的学习也就只是对武术动作的记忆,通过武术来对学生进行生活启迪的教化功能就会丧失。

当今的社会各种文化思潮交错激荡,导致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行为方式、心理沟通等方面发生了内在危机,很需要给予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武术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因此,高校武术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解答学生疑惑,让学生能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武术。

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当前武术课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武术以广播操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很难调动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现行的高校武术课程以三路长拳和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机械的模仿,不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导致学生观念中的武术是花拳绣腿,实用性不强,不新颖。中国武术是一种灵活多样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作为专业的武术教师,不应该将教学局限于长拳和太极拳,局限于套路的学习。中国武术门派众多,拳种风格多样,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的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拳术,讲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将单纯的机械的模仿学习变为师生互动交流的相互研讨式的教学,教师要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由来、含义、掌故等,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直到正确掌握动作,理解动作;模拟武术套路比赛进行联系,教师讲解规则后,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每个学生演戏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即达到了练习的效果,也培养学生的场上执裁的勇气;将散打、摔跤等对抗练习纳入到武术教学中更能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和兴趣;武术不仅有拳脚功夫,还有丰富的器械形式,教学内容多样,只要教师肯寻找,武术的魅力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欢。

五、借鉴学习外国技击术推广的成功经验

国外的许多技击术如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经过改革后迅速风靡全球。如跆拳道经过改革,既保留了对抗技击功能,满足人们追求惊险刺激的心理需求和自我激励的内心渴望,又因其凌厉的腿法、炫酷的表演、特色的服装等吸引人的眼球,跆拳道已列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就连不爱运动的女孩子也加入锻炼的行列,上课前各个地方赶赴而来的穿着跆拳道服的学生往往引人侧目,可见跆拳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光这些,跆拳道和空手道等都在各自项目的推广与宣传过程中注重其民族主义精神的培养,强调礼仪礼节的重要性。通常上课时会先对国旗敬礼,再向教练敬礼,训练过程中,队员之间也会相互鞠躬,以礼开始以礼结束;动作简单直接,突出技击技能,习练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术,并且有完备的保护措施,很有效的降低受伤几率;有专门的训练硬件设施如跆拳道专用垫子、脚靶等;不同的技能水平可通过不同的段位来体现,每一级别和段位都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段位的学习,层层推进,学习目的明确[2]。这种传授方式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本已具备,古代武术师徒似的传授方式比之跆拳道要求更加严格和细腻,所以需要高校武术工作者加以提炼和改进,使武术课堂既严肃认真又新颖独特。

六、扩大武术宣传,提高武术认识

大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影视武打作品,影视作品中的武术是一种艺术化的加工和再创造,是宣传武术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但却容易误导大学生对真实武术的认识,因此,扩大武术宣传十分必要。

高校武术课是学生学习与掌握武术知识的基本途径,但是课时少,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不能完全体悟武术对自己身心的影响。因此需要拓宽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加大武术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武术。高校一般都有武术社团组织,高校武术教师应尽己所能的对他们进行指导,这些组织可以通过宣传口号、宣传画等方式传播武术;或邀请武术界或影视界名人进行讲座,定期举办“武术知识”讲座武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向广大高校学生了解中华武术;也可利用运动会或大型赛事活动组织大型武术表演向组织武术表演;还有,利用互联网传播武术的精湛技艺与文化,分享优秀的武术网站、链接,搭建武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平台等扩大武术交流学习的渠道。

七、营造校园武术文化

在高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各种运动场人满为患,运动氛围十分浓厚。但是,参加武术锻炼的人群几乎没有,只能在校园不起眼的角落,发现武术练习者的寥寥身影。然而在个别省市,高校往往成为大学生武术爱好者传播交流的场地,早晨晨练的学生集合在一起,生龙活虎的练习是校园里靓丽的风景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因为他们有这种传统,有这种习武气氛。例如,山东师范大学,每天都有练习梅花桩和其他武术的学生团体在练习,正是由于当时的山东大学的燕子杰老师和山东师范大学的周永福老师的传习,使得这种习武传统一直延续。

课外武术活动是高校武术教学课的延伸,课堂武术教学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武术知识与技能,而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实施针对性教学,而课外武术活动除了多样的运动形式以外,学生还可利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的练习,也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运动需求,是学校武术实现健康第一和终身武术的有效手段,课外武术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3]。

作为高校武术教师也应该向两位老师一样不畏寒暑早起练习、坚持不懈,这恰恰是功夫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最好表证。教师带动一批学生来练习,以少带多,慢慢的一种武术氛围就会营造起来。

八、结论

武术历经千年的积淀,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高校武术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把武术的魅力展现出来,让学生改变武术是“花架子”的看法,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发现,不是学生不选武术课,而是对武术的认识程度不足,当我们将武术的知识讲出来,将武术课生动起来,他们会觉得武术课很有味道,会有更多的学生吸引进来。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高校武术教师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武术课发光发彩,提高武术课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马云慧.中国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6.07:7-8.

武术的认识范文第8篇

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病已为社会所深刻的认识,加强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基点,从体育的角度谈武术教学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及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素质教育;武术教学;武术

素质教育是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来的扶正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实践逐渐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是现代社会及经济发展对学校的客观要求[1]。武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体魄,还可以增长知识、调节感情、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2]。以武术教学为突破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是体育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本文仅就武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浅谈如下。

1 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

武术这种容易为广大百姓所接受的民族体育运动形式服务于一定社会伦理标准的“善”,从属于道德和精神教育的实践。表现以下特点:第一,武术家在以搏击格斗为基本素材创作人体运动形式美的同时都以“善”作为衡量美的标准;第二,武术的功利常与社会的、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第三,寓教于乐,乐中有教,教中有道,而体现出“善美统一”的思想。

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准备。武术中的各种竞赛,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师通过比赛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造,人类只能停止在一个水平。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多提问,多启发,鼓励学生多思考,灵活运用技术,让学生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在武术教学中,由于个体存在的差异,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等,往往有一些学生不能跟上教学的节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负担。作为教师,应及时细致地发现问题,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差生的某些细微的长处,有意识地让其展示特长,树立信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5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人的基本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性等方面,在武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3],全面地发展这些基本素质,而不能单纯地或过分注重发展一种素质。

6 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武术锻炼的队伍中来,如何科学地进行自我锻炼,警惕伪科学的渗透,就成为当前人们的迫切需要。武术教学也应结合当前的形势,加强学生自我科学锻炼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的是,武术教学不能停留在课堂,要把培养学生课余自我锻炼观念当作一个重要课题,这样,才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穆.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