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一)科技型企业

科技型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是拥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企业。对于科技型企业的概念社会各界也有不同的理解。舍曼(Sheman)认为,投入高比例的研究开发费用,拥有相当高比例的技术员工,并以产销创新性产品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即为高技术企业。也有学者认为科外技型企业是指研发周期短、研发费用高、产品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结合国内外研究及我国科技型企业特点,本文将科技型企业定义为:具有自主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产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

(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Ray State首次提出在企业经营活动当中的管理创新问题,将管理创新与产品、流程创新区别开来。管理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包括组织结构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战略发展创新等多方面内容。对于管理创新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关于新组织、新经营管理模式、新市场、新生产方式方法、新过程和新服务的“软件”内容,称为“管理创新”。这里,我们将管理创新概括为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类型和经营目标,将管理要素进行重新定位和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管理创新是管理者借助于系统观点,利用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等,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活动所涉及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协调范式。

二、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一)技术创新能力强

科技型企业也称高新技术企业,以研发团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可以说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不同于一般企业,科技型企业生产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来开拓市场。例如涉及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能源开发等主营内容的企业都是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内部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较高,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获得竞争能力和行业地位。在实际的生产环节,科技型企业通常把有关的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委托外包出去。将更多的人、才、物、力等资源放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

(二)产品附加价值高

科技型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和极高的汇报率,因此科技型企业也是高收益、高成长的企业。企业在研发和创新的过程中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知识或技术资本,而产品中所包含的创新技术或知识也就成为了产品的附加价值,被消费者接受。科技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由于技术领先、知识产权的保护、品牌知名度等因素企业能迅速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突破传统行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实现资本的不断积累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从华为集团近年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技术创新和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

(三)产品更新速度快

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是科技型企业发展必备的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科技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或基本的产品功能已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科技含量高、体现产品特性和消费者个性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因此科技型企业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在市场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科技类产品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产品的研发周期不断缩短也对企业的研发团队提出了挑战。

(四)高投入高风险

和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在产品更新和研发中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资源来保障企业创新和活力。因此高投入也是科技型企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同高投入随之而来的是高风险。科技型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一旦获得成功将给企业带来极高的收益和企业知名度,但是一旦研发失败或者产品在市场中没有得到消费者的任何,那么科技型企业也将面临极高的风险,造成资金流断裂,甚至企业破产。科技型企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使对科技型企业的有效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三、科技型企业在实际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科技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高附加价值的科技型产品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这块市场也成了商家争抢的肥肉。随着知识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让企业望而却步的新知识、新技术也得到了共享和推广,高科技产品市场的进入门槛逐渐降低,科技型企业也成倍增加,导致科技产品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型企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不断的更新知识、技术,研发新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外,对研发速度、研发成本的控制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科技型企业近几年迅速发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行业转型而来。在对科技型企业的管理中也延续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这些企业中往往非科研人员数量居多,能真正从事到技术创新和研发中的科技人员屈指可数。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将较大的经历放在了产品的运营商,对研发环节缺少系统的管理,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要素缺乏必要的监控。有些中小科技型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甚至延续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缺乏分析,使企业很难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对企业极为重要的研发部门也缺乏保障机制,面对可能存在的研发风险,也没能建立很好的应对策略,缺乏对风险的管控。

(三)人才管理缺乏创新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知识和技术的支撑,其中人才资源师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支柱。从目前科技型企业的人才管理来看,许多企业并没有对内部的人员管理进行必要的划分和有效的管理。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与其他人员采用一样的标准,导致企业在人才吸收、培养等环节后,最终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也使企业受到了打击。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虽然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承担了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是人才管理缺乏创新确是企业无法与同行业对手抗衡的根本原因。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人才是科技型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管理创新环节。不能将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直接运用于科技型企业之中,进行必要的人才管理创新,使人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在知识获取、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的作用,将使企业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实力。

四、科技型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一)管理创新是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产品、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必须从以往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知识和技术是其立足的根本,而管理创新正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关注点和重心不在研发环节上,因此延续使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将制约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能迅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研发过程管理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对研发过程要素进行分解和有效管理是科技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科技型企业应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上,突破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以研发管理创新为主,增强企业对知识、技术以及科研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度,为科技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管理创新提升科技型企业行业竞争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想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关键是要不断进行创新活动,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科技型企业也不能例外。知识、技术和人才是科技型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要素,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市场竞争是压力同样也是动力,有效的研发管理、产品运营管理能使企业迅速的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满足市场的需求,减少竞争压力。成功的产品运营是企业获得高收益的前提,在产品运营过程中的管理创新能够提高产品投放市场后获得认可和成功的概率,因此,经营管理创新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行业知名度。

(三)管理创新降低科技型企业经营风险

高投入是科技型企业的主要特点之一,在科技型企业中大量的资金被用于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环节,研发周期长,机会成本高,投资风险大。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科技型产品的研发成本逐渐降低,研发周期也逐渐缩短,但是这也增加了科技型产品拖放市场后遭遇失败的可能性。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反响直接影响着企业运营的成败,因此伴随着科技型企业高收益、高回报的是更高的经营风险。寻求科技型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和研发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管理模式能够使企业在高投入的同时增强企业应对高风险的能力。

五、科技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一)知识技术管理创新

知识和技术是科技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知识和技术革新的周期日益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日益缩短。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增强竞争能力的关键。在对知识和技术的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快,应建立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和技术创新知识库。整合大量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技术创新数据,并在企业需要时进行输入、共享和输出,最大限度的运用企业已有的知识和技术,避免资源浪费。整理企业历史研发数据也是知识技术管理创新的必要环节。在新产品研发中,利用历史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降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风险,整合并利用最新知识和技术创新数据,帮助企业预测技术创新发展方向,降低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中的风险。

(二)研发过程管理创新

科技型企业以创新研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为主旨。企业具有创新意识强,研发周期短,研发投入高特点。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最重要特点是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制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这种前期投入大的生产经营模式必将承担一定的风险。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将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若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将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重创。因此科技型企业应在根据实际需求,创新对研发过程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研发管理监管流程,整合历史数据,并进行分析,提取研发流程中的要素或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以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创新;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观

一、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企业管理促进创新经济统计

企业体制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在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重要的一项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支撑的同时,为企业决策者的管理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够确保企业稳定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建设信息化企业为根基,统计企业信息需要通过经济统计来实现,而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信息统计的要求了,在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必须要革新,相关经济统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建设一个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信息统计平台,建设与企业经济统计相关的指标体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2、当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亟需革新

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方式,大部分还是模仿国外企业经济统计的经验来实现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部门而言,经济统计是企业本身的基础统计工作,通过表格填写的方式,变成自下而上的一种内容布置,报送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这种形式,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了计划经济的决策信息。废除计划经济之后,虽然大部分企业自身管理都在不断革新,但是没有得到很大的实质性变化,仍然模仿以往传统的统计形式和体制,还有的部分企业还在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统计方式。这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信息统计方式问题之外,更多的是无法与时展相并进。总而言之,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统计方法和体制无法与时展相并进;第二,从事相关统计工作人员无法充分发挥统计作用,意识不够;第三,所设置的统计信息不合理,无法展现企业经济能力现状;第四,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革新能力以及精神不足,在此状况下,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势在必行。

二、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本文从环境、理论、政策、技术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企业的经济统计形式与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统计,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在创新企业统计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对企业创新经济统计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详细解读了经济统计创新过程,期望为相关行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1、科学发展观是创新经济统计工作的概念根据

改变世界一项伟大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标书和实践诠释。用的方法论以及科学世界观对我国目前发展的状况进行审视,这就是解答的关键内容。革新思想以及可持续化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在企业发展的经过当中,应当切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重视经济指标之外还应当格外注重可持续化发展的思想,让我国企业可持续化发展。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与科学发展观概念相结合,不断革新经济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可持续化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统计资源。

2、科学技术是革新统计工作的支撑

二十一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深入,以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企业模式。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提出了工业4.0模式,正因为如此,才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在技术管理方面,管理支持体系以及ERP集成系统,奠定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革新基础,在统计信息数据等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完善,为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具支持。

3、环境是创新统计工作的温床

作为一项重要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而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又在不断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体制发展逐步深入,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当中,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发展现代化企业新管理模式,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带来良好的环境温床。

4、政策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援助

计划经济的废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政府部门也开始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以,地方政府、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援助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确保经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到有章可循,为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的具体内容

1、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

当下,大部分企业还在模仿以往传统经济统计工作方式,其统计思想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层面上,将上级布置的表格任务作为工作重心,导致最后无法确保经济统计信息的精准以及客观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统计思想。第一点,建立科学发展观观念,以“以人为本”理念,由企业决策者带领员工开展统计工作。作为创新最重要的一项因素,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开展创新经济统计工作。针对相关统计人员创建一份有计划的培训内容,制定规范进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在实际创新统计工作当中,要综合考虑人给工作产生的影响,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科学,将工作经过尽量简单化。总而言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与发展观思想全面结合,指引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收取每位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与协调的发展观思想相结合,在创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有序协调,平衡每项统计工作,而不是高度关注其中的某一项任务;与可持续化发展观相结合,在革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革新。第二点,要建立市场思想。目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观念,树立起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的管理观念,要消除“表格统计上报上司即任务完成”的想法。而是要建立市场思想,要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在统计过程中,要重视内部信息的统计工作,还要关注竞争对手信息的统计工作,通过比对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另外,在统计相关信息时候不能敝帚千金,要和同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资源,加强双方合作,使得经济统计工作更加完善,为企业领导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第三点,建立风险看法。统计的信息数据,其真实可靠方面还需要亟待考察。因此,在确定统计容量的状况下,统计的可靠性与精确度是相互冲突的。另外,决策环节与预测阶段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过程当中,应当建立风险看法,重视统计工作的风险性,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来化解风险。

2、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内容

企业的收益情况、发展状况以及生产投入等都是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不断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统计指标已经无法展现出企业的经济状况。比如,往期的原始凭证、过时没有价值的指标等,创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内容,要将这些没有价值、很少使用的内容摈弃,拓展有信息价值的指标。比如,加入一些设备科技水平统计、产品更新周期统计,能够反映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入电子商务方面的统计,能够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

3、以效用的立场来创新经济统计

分析、描述以及评价是经济统计工作的主要功能。其中描述指的是对经营生产经过进行描述,与各项指标的信息统计相结合,建立完好的统计指标体系,革新传统指标。评价,指的是定量评价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分析,在经营活动当中始终贯穿评价环节,设置广泛性的量化指标,便于信息的统计,与同行企业进行比对解析。分析,指的是采用经济统计分析软件,与信息数据相联系,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解析,便于企业决策者全面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

4、创新经济统计方式方法

高科技技术是支撑经济统计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比如ERP软件,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改进工作过程,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升。ERP软件有较强的检索功能,联合其他统计方法对统计内容、信息趋势进行解析,以结果做出发展预测。ERP的监控是动态的,为企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监督支持,可以随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通过动态监控,纠正其中的偏差,及时控制风险,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保证企业可持续化发展。

四、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经济统计工作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抉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创新经济统计工作,这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海鑫 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兰强.关于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5,10:172-173.

[2]伍艳芳.关于我国企业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2:49.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两业联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ducing services,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for a logistics enterprise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oblem is under the frame of the two industry linkage if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novation will be influenced by subjects and the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 same time and what are the specific influence factors. Throug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service innovation is logistics enterprises, government policy, industry environ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s; service innovation; two industry linkage; the influence factors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被提到了国家层面,“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被国务院确定为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历次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都要求制造业加强物流业务的外包、改造业务流程;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增强区域创新力和竞争力、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服务经济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经济“软着陆”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业开始快速增长,各国服务业产值不断增加,很多国家的服务业已经占据了整个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生产业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目前,大多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率高达70%左右,美国服务业产值已经占其GDP的80%,可见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服务经济成为主要途径。我国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基本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见表1;服务业对GDP的拉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见表2;服务业就业人员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不断增加,见表3。

可见,近10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突出,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逐步超越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2007年,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高达46.3%;2007年,第三产业对GDP的拉动高达6.56个百分点;2011年,就业总人数较2010年增加315万人,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949.7万人。事实证明,服务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物流服务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服务创新体现了时代主题,因此,物流服务创新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我国处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重要阶段,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我国物流业服务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物流服务创新是物流企业保持竞争力、推动两业联动的重要途径和时代命题。

1服务创新研究现状

服务创新要素方面。R.G.Cooper[1](1995)通过对161个企业进行研究,并对影响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要素进行排序:产品创新过程、企业战略和创新资源。C.Hardy等[2](1996)认为创新激励能极大地推动企业服务创新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指出,有效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Sundbo[3](1997)通过分析丹麦服务企业的案例,探讨了服务企业如何管理和组织自己的创新活动,指出服务企业中很少有研发部门,创新产生于一种艺术的非系统化的搜寻――学习过程。Gallouj等[4](2001)将R&D经费支出作为服务创新的一项投入指标进行分析。Frei[5](2008)指出服务型企业要关注服务设计、资金保障机制、员工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4项要素。

服务创新动力方面。Sundbo等[6](1998)指出服务创新的动力分别来自于企业内部(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员工、制度的创新)和外部(包括创新路径和参与者),尤其强调了员工的重要性。张宇等[7](2005)认为内部(包括企业战略管理、正式的R&D部门、管理层、员工)作用和外部(包括技术轨道、制度轨道)作用是影响服务创新的两大类因素,并指出服务创新主要是由内部推动的。

服务创新来源方面。Peter R.Magnusson[8](2003)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包括物流服务创新)主要来源是顾客和用户,认为他们的意见远比专家学者的更有效。彼得・德鲁克[9](2009)指出,大多数有效创新并非来自于人的突发奇想,它们应该有章可循,他将创新来源归结为意外事件、不协调事件、流程需求、产业和市场结构变化、人口及认知变化、新知识6个方面。斯科特・安东尼[10](2010)将创新思想来源归纳为消费者、外部专家、渠道和其他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新兴企业5个方面。

物流服务创新方面。翟运开,倪燕翎,杜娟[11](2006)提出了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新模型――“四棱锥”模型;王夏阳,陈功玉[12](2007)研究总结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4个突破点:第一,重新解读与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开展延伸服务。第二,增强外包物流中的创新意识,拓展一体化服务。第三,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提供增值服务。第四,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特色服务;徐琪[13](2008)针对我国现代物流服务发展的现状,运用服务科学、服务创新的理论,研究现代物流服务的创新模式,给出了物流服务驱动要素与使能要素紧密结合的物流服务创新价值链体系结构和服务过程创新模型;张德海,刘德文[14](2009)在假设多个创新主体所承担的任务具有互补性的条件下,将协同努力水平向量引入努力成本系数中,构建了物流服务创新网络的多人委托模型,并提出了整合多种创新资源、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张智勇,何景师,桂寿平,陆丽芳[15](2009)基于复杂系统涌现性机理,对物流产业集群及其服务创新进行了分析,指出物流产业集群涌现性的强弱与其服务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成正比,并提出了物流产业集群创新模型以及基于涌现性的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体系;王杏,陈学中[16](2010)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提出物流服务创新的突破点,提出了物流服务创新的动力模型,从而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延伸服务、增值服务和特色服务,进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武淑平[17](2011)认为服务创新战略、服务差异化战略,服务协同化战略及服务国际化战略是我国物流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参与物流市场竞争的最佳战略选择;杜红平,唐长虹[18](2011)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物流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探讨了物流企业如何通过理念和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慕静[19](2012)通过对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的分析,基于循环创新链模式,提出了一种集群内组织边界开放、组织相互协作的服务创新链,并构建了以服务创新链为基础的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体系;林云,田帅辉[20](2012)在云计算、云制造、物联网、RFID等技术发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新模式――物流云服务,并以汽车产业供应链物流为例,设计了汽车物流云服务模式,对物流云服务模式进行应用验证,以解决当前物流服务方式在推广应用方面的诸多瓶颈问题;姜燕宁,郝书池[21](2012)探讨了发展低碳物流对物流行业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低碳经济提出了物流服务创新的措施;丛海彬[22](2013)基于相关理论的分析,从适配理论视角分析物流服务创新与公司成长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适配理论的物流服务创新与公司成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刘丹[23](2013)指出: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具有无形性、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同一性、较强的客户导向性、多样性、高交互性等特性,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可分为服务产品创新、服务过程创新两种类型。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服务创新受到企业战略管理、资源、创新投入、员工、顾客与客户等因素的影响,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2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两业联动框架中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是否同时受到联动主体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因素影响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研究设计成4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企业走访和专家反馈信息,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影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因素;第二阶段,基于文献理论回顾,通过企业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对影响我国物流服务创新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阶段,对影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因素进行鱼骨分析,并据此绘制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的“鱼骨图”,参见图1;第四阶段,根据专家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绘制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层次图,参见图2。

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两两重要性程度之比的形式表示两个方案的相应重要性程度。记a■为第i个方案和第j个方案的重要性之比,采用9比例标度表,各标度赋值及含义参见表4。

按照两两比较结果构成判断矩阵A=■

定义一致性指标CI=λ■-n/n-1,其中λ■是正互反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定义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参见表5。

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比率,CR=CI/RI,计算结果如下,参见表6。通过计算判断矩阵得λ■=4.00527,CI=0.00176,CR=CI/RI=0.00198

根据层次分析结果,将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归类并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为:物流企业因素、政府政策因素、行业环境因素、制造企业因素。根据层次计算权向量及检验结果,对二级指标也进行了排序。具体参见图2。

3主要结论

物流企业方面。物流企业应注重创新氛围的营造,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以进一步挖掘企业创新潜力;加大对服务创新研发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门的创新研发小组或机构;提升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开拓企业创新活动新的前景;开展建立完备的知识管理体系,维护创新成果和企业创新积极性;创新两业合作模式,通过对联动及创新的科学管理,提升企业服务创新能力。

政府机构方面。政府应完善并落实两业联动及物流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优化两业联动发展环境,积极引导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为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行业协会方面。物流行业协会应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推广物流标准化,鼓励物流企业主动地进行新技术、新装备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走出低价竞争局面,宣传服务创新才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制造企业方面。制造应更加注重创新资源的投入,主动参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创新;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并对自身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积极主动地与物流企业共享信息,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共同研发促进物流服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R G Cooper. Benchmarking the Firm's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5,12(35):374-391.

[2]D. Dougherty, C. Hardy. Sustained product innovation in large, mature organizations: Overcoming innovation-to-organization proble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39(5):1120-1153.

[3]SUNDBO.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J].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997(3):432-455.

[4]DJELLAL F, GALLOUJ F. Patterns of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in service firms[J]. Portal survey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models, 2001(28):128-132.

[5]FREI, FRANCES X. The four things a service business must get right[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86(4):70-80.

[6]Sundbo J, Gallouj F. Innovation in services[Z]. 1998.

[7] 张宇,蔺雷,吴贵生. 企业服务创新类型探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5(9):130-133.

[8]Magnusson, Peter R., Jonas Matthing, Per Kristensson. Managing User Involvement in Service Innovation: Experiments with Innovating End Users[J].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03,6(2):111-124.

[9] 彼得・德鲁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7-109.

[10] 斯科特・安东尼. 创新的转机[M]. 胡建桥,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36-149.

[11] 翟运开,倪燕翎,杜娟. 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四棱锥”模型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6(21):17-19.

[12] 王夏阳,陈功玉.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7(2):5-7.

[13] 徐琪. 基于服务科学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4):55-58.

[14] 张德海,刘德文. 物流服务创新网络的多人协同策略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108-110.

[15] 张智勇,何景师,桂寿平,等. 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75-77.

[16] 王杏,陈学中.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研究[J]. 价值工程,2010,29(11):19-20.

[17] 武淑平. 动态环境下我国物流企业服务战略选择与实施[J]. 现代管理科学,2011(3):99-101.

[18] 杜红平,唐长虹.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创新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49-52.

[19] 慕静. 基于循环创新链的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体系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6):5-11.

[20] 林云,田帅辉. 物流云服务――面向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新模式[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224-228.

[21] 姜燕宁,郝书池. 基于低碳经济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12(1):84-86.

[22] 丛海彬. 物流服务创新与公司成长关系研究――基于适配理论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6):213-216.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营销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今天同质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本文通过论述营销创新的内涵与重要性,结合烟草商业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目前商业企业创新营销的途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烟草业的格局和走向将深刻影响长期以来脱离真正市场经济砺练而保守封闭的中国烟草产业,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必将给中国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做为市场营销主体的烟草商业企业,要逐步适应市场,提高烟草核心竞争力,营销创新是关键,因此认真探索和研究中国烟草行业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创新途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营销创新的内涵和重要性

1.营销创新的内涵

所谓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非要求一定要有创造发明,只要能够适应环境,赢得消费者的心理且不触犯法律、法规和通行贯例,同时能被企业所接受,那么这种营销创新即是成功的。

2.商业企业营销创新的重要性

(1)构建“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目标与任务决定了营销创新的重要性。在国家局提出的“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目标与任务的指导下,截至2006年年底,烟草工业公司从2000年的180多家精简到30多家,卷烟品牌从1000多个整合到100个左右,但从目前市场卷烟品牌规格数目来看,同档次同规格的产品依然较多,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挑选余地仍然很大,能与国际卷烟品牌抗衡、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大品牌、强品牌尚未形成。这就需要商业企业加强品牌营销的创新工作,在原有细分目标市场、引导卷烟消费、宣传促销等营销方式的基础上,引入营销创新元素,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卷烟大品牌。

(2)掌控销售渠道决定了营销创新的重要性。从国内国际烟草业的发展要求和市场形势分析,无论是立足于当前还是立足于长远,卷烟销售渠道都是中国烟草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所在。零售客户做为卷烟销售终端,其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商业企业要树立“客户至上,服务为本”的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流程,搞好服务营销创新的整体策划,积极为客户做好服务,让其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以此增进批零友谊,加深理解,充分提高他们对中国烟草的满意度、忠诚度和依赖度。

二、营销创新的四大要素

美国管理大师熊彼特曾提出企业创新的五个有形要素,而营销创新属于无形要素范畴。事实上无论有形要素,还是无形要素的创新都需要一种思想或力量上的支撑。从目前商业企业营销实践来看,虽然在借鉴优秀企业营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了服务营销和工商协同营销等新理念,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受到了传统营销模式的束缚。烟草商业企业要适应国际化竞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营销方式上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的思想和行为,在营销创新过程中切实把握好观念、思维、精神、制度四要素,才能有效发挥营销创新的作用。

1.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所谓创新观念,就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中,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意识。不破则不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已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随着烟草行业改革逐步走向深化,商业企业逐渐意识到创新对于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身践力行,在全国烟草行业开展了以“自主创新,支撑发展”为主题的“创新年”活动。然而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只有正确的创新观念指挥支配着创新形成的全过程,商业企业的营销创新才不会流于空泛,夭折于市场竞争中。

对于具有垄断独特性质的商业企业来说,要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首先要破除“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要彻底摒弃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保守落后的观念和陈旧僵化的思维模式,在学习国际先进营销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升烟草营销的实践经验,促使商业企业站在增强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促进行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和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高度来思考烟草营销发展的方向,制定适应中国烟草市场的营销发展战略。

2.培养正确的营销思维

企业要做好营销活动就必须使营销人员具备正确的营销思维。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营销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在营销人员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种营销意识也即工作状态。客户经理做为商业企业市场营销的“神经末梢”,一是要熟练掌握营销的理论知识,严格区分营销工作与推销工作、营销观念与销售观念的本质差异;二是要明确客户经理的岗位职能,要从过去以销售为中心的访销员逐渐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经理,客户的喜好、需求、满意应作为客户经理营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要做营销工作中的细心人,要善于观察市场上的卷烟走势、观察周围的事物“消费者”行为,深度挖掘营销创新的切入点。

3.具备坚韧不拨的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营销创新的风险无时不在。营销创新极容易受挫,或是被束之高阁,或是不敢执行,这样就打击了营销创新的积极性和开拓精神。所以,必须要有坚韧不拨的精神做支撑,才能确保创新的大厦不倒。当然营销创新不一定成功,但是坚韧不拨却是营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精神。

4.制定缜密的营销制度

只有使营销创新制度化,才能使创新观念、思维和精神有了根本保障,从而充分的调动营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的放矢的进行营销活动,适应变化。

三、商业企业营销创新的途径

1.树立知识营销观念

知识营销是指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使企业的广告、宣传、公关、产品注入一定的知识含量与文化内蕴,帮助消费者增加与商品相关并实用的信息与知识,提高他们的消费与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推广产品、树立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目的。知识营销观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观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主张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烟草行业所强调赋予营销以更高的知识含量,更注重的是与零售客户和消费者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使营销过程更加知识化。因此,商业企业应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通过改革改制、自主创新,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真正融入国际化竞争大格局,彻底实现政企分离,深入挖掘知识营销的潜在价值,变无形资本为有形资本,为烟草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2.建立健全营销创新组织与营销创新机制

随着烟草行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商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由于多方面原因,还没有实现有效创新,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没有建立高效的创新组织。商业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营销创新发展战略,以实现创新的稳定发展为目标,对营销创新组织结构进行总体的规划,为整个营销创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笔者认为商业企业应在确立创新方向并准确把握营销创新战略的基础上,借鉴采用“金字塔”型的创新组织结构,包括设立决策管理层面上的综合机构;成立不同专业的专家委员会,从社会吸纳资深专家担任委员;按照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设立相应的分中心和课题组,比如在营销中心下设营销策划决策组、市场信息研究小组、营销创新课题组等。

在建立创新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确保创新组织的有

效运转。一是要建立营销创新效益控制机制。创新项目的开展离不开项目资金作保障,一方面商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参考国内外同行业的投入水平,确定自己的创新费用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营销创新的效益控制机制,加强创新资金的管理,保持营销创新成本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营销组织的合理性。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营销创新管理机制。要制定各项基本制度,落实各部门的职能;要同步改革现行的人事、用工及分配制度,形成“全员营销,人人参与”的氛围;要制定创新管理程序,使创新工作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三是要建立健全与营销创新配套的风险控制机制。针对营销创新组织机构、人事用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应制定更为严密的营销创新管理办法及各个业务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防范和化解营销创新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3.营销人员管理制度创新

所谓制度创新,也就是用一种效率和效益更高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种创新的前提,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其他创新不会有效也不会持久,特别是在当今烟草行业买方市场时期及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时代,商业企业在经历了“生产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后,必须适时转向“创新管理型”,而这其中尤其是要对营销人员进行管理创新。因为只有拥有符合要求的高素质营销人才,才能保证企业市场营销的成功。然而当前商业企业的营销人员要么素质不高,不适应现代经济形势的营销工作;要么就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薪酬体制和用人机制的激励作用很低。这一切都是导致商业企业市场营销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使营销人员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尽快予以革新。

商业企业必须改革现有的用人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既要建立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激励机制,也要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商业企业必须树立使用与培养相结合的长期发展思想,培养选拔优秀的烟草营销人员。在今天这个正告别短缺步入过剩、告别资源经济面临知识经济的时代,营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补充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商业企业一直提倡建立“学习型企业”并坚持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然而学习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能否将知识学以致用的问题。在目前烟草行业改革过程中,商业企业要走出营销困境,就必须加强营销人员的学习培训,并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建议一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管理型、经营型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二是要让优秀人才优先享受公司的再教育、培训以及深造、考察的机会。并根据发展需要,开展外聘专家、自办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三是鼓励营销人员在实际营销过程中总结创新营销方式,并对学术带头人和业绩突出的人才给予相当的奖励,并在工资、职称晋升和干部选拔方面优先考虑。

4.明确营销创新目标

营销创新要有明确的目标,而营销创新目标建立在商业企业对卷烟市场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要确保营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使营销创新工作真正推动卷烟经营和市场管理工作的开展,商业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为目标,对目前中国烟草所处的市场环境、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诊断,找出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需要进行完善的重点环节,从而确定营销创新的目标。笔者结合烟草行业目前的营销态势,认为商业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营销创新目标:一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与创新制度建设,提高管理综合效率;二是加强品牌培育,提高名优品牌集中度;三是加强服务营销工作,提高零售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依赖度。

5.建立营销创新评价体系

创新评价体系是创新行为的指挥棒,对营销创新的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商业企业应建立起能充分体现营销人员创新素质和能力的评估内容、方法和标准,形成能客观准确地评估营销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借助营销创新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营销创新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创新目标能否实现做出全面的、准确的结论,以利于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推动企业的营销创新活动。创新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创新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主要对创新目标、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整体影响等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二是对营销创新项目的评价,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以定量为主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支晓晔顾力刚:《国有燃气企业创新的途径和原则》

[2]刘文新:《企业营销的四大创新法则》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企业创新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49-02

2006年底开始初露端倪,2008年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似乎仍然阴霾未散,正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应对危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我们应以此为指导,以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客观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地把自主创新作为应对的关键举措,帮助企业冲出危机,度过难关。

一、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走出危机

同志早就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团队凝聚力与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在当前危机蔓延全球的情况下,创新是我们唯一选择。所以我们要建立创新型国家,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驱动力,从更广义的角度讲: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一大主题。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的。如今,“创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位博学的思想家,熊彼特不仅从经济学意义上阐述了“创新理论”,而且更是从社会哲学、经济社会学、经济史学等多重视角阐发了“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20世纪初,美国通过石油开采、冶炼、电力与电气技术创新,推动钢铁、汽车、化工、电气等产业快速扩张。特别是汽车工业采用流水线作业的重大技术革新后,生产能力迅速增加,汽车销量于1929年突破500万辆。但随着投资被过度挖掘,主导产业大量生产过剩,加上制度性因素等又导致大萧条爆发。在大萧条动荡期间,通讯、化学合成、有声电影等新技术逐步成熟,推动电信、无线电、合成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及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回升。到1939年美国逐步转入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发展高峰期。大萧条导致经济倒退了近30年,而新一轮技术创新则使美国经济只用了8年就基本得到恢复。技术创新拯救了美国,给我们企业很好的启示。

二、创新是企业应对国际金融风暴。立足于激烈的世界市场的需要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不足10%;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约为1:9,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贸易税收政策调控、人民币升值、外需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初级产品进口价格飙升等因素导致今年以来贸易顺差缩减。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在出口商品中,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20.2亿美元,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2686.3亿美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同期,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科技、服务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而我国企业出口的产品还主要是低成本、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我们的优势是价格便宜,但缺乏技术上的含金量。一方面,短短的20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与国际市场上需求结构的变化相比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相比较,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形势,及时调整、优化和改善我们自身的出口商品结构,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确保我国的外贸出口不断地发展。

中国欠缺合理的外贸出口结构也是遭致反倾销的重要原因。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偏重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轻工产品和农副产品,而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呈过度竞争的态势,产品的附加值相对偏低,造成中国的出口商品与低价密不可分的不良国际形象。贴牌生产的居多,自主品牌居少。容易为欧盟对华反倾销提供口实。同时出口企业对进口国的社会风俗、消费群体及其心理缺乏了解,忽视出口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后续改进,只能以廉价销售;出口企业未能把握国际市场和进口国行情,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增大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改变上述情况,就需要企业积极地创新,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强竞争力。

三、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创新

“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熊彼特运用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的发展。他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包括下列5种具体情况:

1 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2 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比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3 发现新的市场,比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4 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比如使用钛金属做眼镜的镜框;5 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比如新兴的培训公司。

这一理论对我们今天的企业仍然适用。作为企业要创新才有出路,要创新就要从观念、技术、市场、原料、品牌上下功夫。

(一)企业必须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的胆魄。企业须有敢于创新的气魄和毅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切实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使企业永远处于发展前沿。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想经济领先必定要使科技领先,否则一时领先终会因缺乏支撑而退回来。在大家都很关注解决眼前困难的时候,尚需多一点谋求长远的眼光,更加注重下一轮发展,争取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危机使企业及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更多的企业意识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申请和维权的意识明显增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企业专利申请同比增长60%以上。昆山好孩子集团平均每天两项新设计,新品储备量已达两年以上,今年产品价格逆势上涨15%。危机中将有一批企业倒闭被淘汰是正常的,同时危机使那些未被有效利用的存量资源和市场空间得以释放,从而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企业腾出了新的

发展空间。所以作为企业不能优柔寡断,裹足不前,而应抓住时机,大胆创新,逆流而上。

(二)企业创新应在原材料上下功夫。面对近两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原材料价格暴涨等不利因素,山东双星集团提出了“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一线员工三位一体的创新”、“岗位是市场、竞争在机台、全员都创新、人人出成果”等创新理念,要求通过内部市场化承包和全员创新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达到提质降耗增效的目的。和他们相反,有些方便面企业做的就不尽人意。最近作为方便面原材料的面粉、棕榈油的价格在不断涨价。不少品牌的方便面产品在悄悄“瘦身”,重量减轻了,但零售价未发生变化。工商局有关人士认为厂家如继续使用原有包装,同时又减少包装内的产品分量,应在产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明示,使消费者在购买前能够知悉产品的变化,自主选择商品。对比两类行业的不同做法,我们认为作为企业要狠抓管理降成本,保证企业的盈利空间。提高原材料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让员工认识到“成本连着企业的发展,连着市场的竞争,连着大家的饭碗”。人人提高节约意识,改变以前那种“创新就要创大项目”的旧思维。“节约毫厘。综合创效”,通过创新技术,将原来的废料回收,也可省下资金,提高效益。作为企业也可通过开发新的原材料替代品,来达到降低成本增效的作用。

(三)企业要研究市场开发新品种、创品牌。首先政府要积极扶持。市场需求萎缩可能影响创新产品供给。当前国内外市场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出现下滑,由此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价格特征的创新型产品的市场销路也将缩窄,开辟新市场的难度有所加大,新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将放缓。加强对企业创新产品应用的支持。重视做好对企业的政策服务,全面推动现有政策的落实执行。经验表明。支持企业创新,给资金不如给政策给市场。同时要看到政府是当前最大的一块内需,也是最好启动的一块消费市场。要加强政府采购,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和操作办法,对企业自主开发并首次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实行首购或订购,支持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积极引导支持社会购买和使用自主创新产品。这是给企业创新打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作为企业更要挖掘内在的潜力,积极创品牌,保品牌。可以说品牌就是产品的生命,是产品的象征。很多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就是冲着牌子去的,而不是冲着产品本身去的。此时品牌的价值恐怕远远超过产品自身的价值。一提到海尔,人们首先会自然地想到那是卓越品质和优秀服务的象征,其次才会把它和冰箱、空调联系起来。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和品牌的魅力。

一个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凭着改革开放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凭着始终不渝的“要创自主品牌,要争国际名牌”的创业精神,仅用20年时间就成长为让世界瞩目的大型多元化跨国公司,登上了世界家电业前十位的宝座。海尔的成长历程佐证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论断。面对着生存与发展的压迫,临时思考、被动应对的结局是可怕和危险的。能够在市场上领先一步的海尔,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一直保持着创业的冷静,保持着创新的激情,主动求变规避预其中的危机。众所周知,在产品差异化越来越显著的今天,品牌的价值越来越重要。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l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被淡化。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仅仅依靠固守老道是不能取得很大发展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而在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模式中,创新的重要性就更加显而易见了,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不是旧形势政策下的创新理念,而是依赖于知识的基础上,然后产生新的创新理念,为企业添加新的创新血液。知识经济时代重视价值创造,并强调以能力为基础的竞争模式,其关键在于组织的价值其总和结果来自于每一个个人,以往的文献都将能力的来源限定于人力资源中的激励特质,事实上,能力或资源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而在企业中创新的重要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首先由于员工固有的思维模式,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容易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里,因此很难产生新的思想。此外在企业中,对于某一个工作流程,往往都是细化到很多人,每位员工每天基本=都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任务,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员工不能掌握整个的工作流程,也很难发现其中可产生的新的商机。这种现象除~方面显示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外,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不均衡的发展现象可能造成的冲击。因为以上种种的原因从而导致了我国与发达的西方国家在创新能力上有很大差距,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因此在新知识经济时代要想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应当提高创新的力度和投入量。

2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管理模式无论是对于一个企业还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中心问题,管理模式的好坏与一个企业能否经营成功是有很大关系的。知识管理强调创新的价值,而创新的动力则来自知识的螺旋。扮演组织中知识管理的重要角色则为组织中的中阶管理者。首先笔者先分析在旧的经济时代下企业普遍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是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这是基于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的管理,无论是决定权还是执行权都只是在管理者一个人的手里。其下部员工要做的仅仅是按照规定行事,执行上司的命令,底层员工根本没有什么实厨『生的权力。对于夹在中间的中阶主管,他们的任务也就是传递信息,既没有什么决定权和执行权,也么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且由高阶管理者所发动的知识,必须是外显的知识,不允许模糊,方能透过层级的方式逐层下授,沟通以命令为主。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上一种管理模式的逆转,用形容性的词语说,高层主管就只是扮演导师的角色,他们会将任务下达给某个人,中阶主管则为引导创新的创业家,知识储存于个人之中,以内隐的知识在项目小组或非正式网络之中流传,沟通方式偏向自我组织的原则。下层员工掌握着主要的权利,实际操纵,配发,输送等,但是无论是下层员工还是中阶主管,他们的权利也都是要受到高级主管的限制的,这是二者管理模式的共同点。

二、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1强调创新价值与核心能力的建立。本研究之前分析了在旧经济时代下,改革与创新重要性被忽视,或是说尽管他们有创新的意识,但是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思想慢慢的都被遏制了,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但是在知识经济管理的今天,不仅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而且不仅是在创新形式上还是在创新内容上都得到了提升和改进。例如在一些企业里会有专门的技术人才培养的部门,企业对他们会分阶段的进行短期培训,而且也会将他们送到国外进行深造,吸纳一些国外的新知识,新技术从而为我们的企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此外在我国的教育部门也会有创新实验或项目的专项资金配置,例如在大学里,学生可以申请创新项目,或是跟随导师做些创新性的项目,这些项目的资金都是国家投资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她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都是国家在政策上所给予的支持。在新经济时代下,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一个新的创造性的想法不是平白无故的就会产生的,而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进发,源于知识的新想法才会有实践去证实它的意义。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57-01

1 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

(一)企业管理创新

在管理学领域,著名的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更为高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而这种资源整合范式的目的是达到企业责任与目的过程的管理,亦能够为新的资源整合跟各项目的制订的细化管理。

(二)企业管理创新现存问题

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市场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也会存在滞后性、盲目性等。因此必须认清我国市场经济的状况以及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从中找出科学的、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对策。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企业管理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的能力较低。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才3O多年,经济一开始是实行计划经济、再摸索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最后到9O年代以后才逐渐确立市场经济体系,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过渡、不断完善的过程,此外,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并且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企业的管理有些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管理者由于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物或者思想固化、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管理理念更多的是依赖以前的老套路、老经验,或者不愿做出管理上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滞后、阻碍了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第二,缺乏企业管理创新的氛围,缺乏管理创新的激励机制。好的企业管理创新的氛围能够很好地促进管理者创新。从而推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具备更加强的优势;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起初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完善,政企的性质还没有明确划分、分离,企业职权尚不明确。

第三,企业管理创新的目标不明确。创新举措无法有效落实。企业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人才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等等,究竟是先从一个突破口寻求创新呢,还是一齐突破创新?是分阶段、分等级、分对象、分时期,有主次、有重点的开展创新呢?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大锅饭地搞管理创新?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创新就等于无头的苍蝇乱串,无的放矢。

2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模式不健全而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多数企业不能与时俱进,无法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管理者不断开拓创新,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创新型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目前,多数企业虽然意识到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难以落实和推行。深受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影响,无法从根本上转变,造成经济管理缺乏时效性。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指导思想,经济管理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

伴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应该不断更新,朝着科学化和全面化方向发展,以迎合市场的需求,避免企业经济管理的畸形发展。然而,从目前企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内部管理模式陈旧,不能与时俱进,难以跟上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其深度和广度没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了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实际的严重脱节,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立足于市场经济下,制约了企业的后续发展。

(3)缺乏足够的控制力

所谓缺乏足够的控制力是指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意识薄弱,没有将经济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造成内部控制力不足的现象。现阶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经济管理过程以及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和形式化,内部缺乏系统化、科学化且具有权威性的控制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无法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见,忽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最终将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3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1)树立创新型经济管理理念

从哲学上说,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创新型经济管理理念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管理的创新化发展。因此,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必须树立创新型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不断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我国目前的企业发展阶段来看,传统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缺乏先进的管理知道思想以及创新型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深入贯彻和落实创新型管理理念,以全新的视角,从企业的发展实际出发,不断强化管理理念,真正实现企业改革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迎合现代化市场的需求,不断更新管理模式,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推动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2)制定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型战略目标

企业经济管理的战略目标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战略目标时,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避免盲目借鉴和跟从,融入创新型思想,制定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济管理战略目标。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促进本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制定发展战略,避免战略目标脱离了市场环境而独立运行,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3)建立创新型经济管理组织结构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推进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首先,简化企业的管理层次,将企业的关键机构部门精简化和精英化,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传达和反馈更加便捷和迅速,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奠定企业科学化的管理基础;其次,不断融入新思想、新观念,打破传统的僵化管理格局,增加企业经济管理的灵活性,更加科学的推动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改变陈旧腐朽的管理思想,从而强化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适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最后,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形成有效的分工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技术创新的概念来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他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在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概念包括了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这个定义一直到现在还有它的积极意义。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即从传统的经济学视角转向管理学视角,并向社会学视角演进。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也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理论界和企业界开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打开技术创新这一“黑箱”。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就是从一种新思想的产生剧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首次商业化和扩散的过程。解释了创新的“过程”与“结果”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强调,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创新的滞后甚至失败。

由于孤立的创新性企业或者高度专业化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本身很难迅速创新并开发足够多的、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它需要在与其它企业或组织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当代的技术创新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广泛的社会过程,即技术创新的社会网络理论。

因此,如何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是技术创新理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它可以为技术创新理论自身的“创新”提供—个新的突破口。

技术创新过程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不确定性的存在既是创新存在的根据,又是创新行为发生的障碍。由于没有历史的惯例可以依循,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以及创新后果的不确定,使企业的创新行为面临较大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也滞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一项技术从科学原理到完全应用于生产,中间要经历多个层次产品,每个层次产品都是在前一层次产品基础上完善的,是前一层次的科技产品生产的继续,目的在于使科学转化为技术,并使技术接近生产,使之成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但在实际的转化中,技术本身可能难以直接应用于生产,而且企业在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自身科研实力不足等诸多原因,相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2.生产实现的不确定性。即使是一项已成功开发并相对成熟的技术,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活动,也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开发或引入的技术对生产的环境、设备的要求,对原料的供给、人员的提供、管理体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3.市场销售的不确定性。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品最终要经受市场需求的检验。创新产品能否为市场所接受是不确定的;同时,市场的竞争程度、经济政策等因素也是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难以事先预见的。4.资金支持的不确定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经济活动,在技术开发、设备调整等环节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如果资金供应无保障,加之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规范,企业的创新资金将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现代社会信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技术进步加速发展的趋势,使企业利用信息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信息已经成为继资金、技术之后影响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增强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能够帮助企业充分有效利用科技知识和信息,缩短技术差距,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

社会资本一词最早出现在社会学研究中,它特别强调了随时间演变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频繁、交叉的关系网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为这种关系网络为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合作和采取集体行动奠定了基石。目前,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的不断发展,它已被广泛地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和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繁荣,而且,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资本不仅会影响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发展,更会影响到企业和区域的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经营绩效,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Bourdieu)正式从社会学意义上提出“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同对大家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的占有联系在一起。1988年,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学刊》发表的《作为人力资本发展条件的社会资本》一文中首次在美国社会学界明确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分析了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产生中的作用,并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其仔博士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研究,他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将社会资本看作是人与人之间在信任和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网络,将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上述的学者和专家们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不尽一致,但是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他们都认识到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资源对社会活动的重要性,而且一致认为社会资本代表了行为主体借助于社会网络或其他的社会结构来获得各种利益的能力。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与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一样,社会资本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资本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即内部和外部的社会资本。1,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它从一个新构思出发,先后经过研究发展、工程设计、生产试制、市场营销等等过程。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研究发展部门,而且还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制造部门、市场营销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等。尤其是研究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的有效合作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2.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而知识的创新主要依赖于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些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转移和传播。培训机构和信息咨询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由于技术创新的来源不仅仅限于企业内部,企业的外部资源也是技术创新的有效来源,因此,企业既要加强与纵向部门(如销售商和供应商)的联系,也要加强与横向部门(如竞争对手)的联系,更要重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通过企业良好的社会资本,以提高企业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的效率。

在我国,由于个人、企业和政府之间缺乏信任而导致各种合作失败的案例时常发生。因此,社会资本已经成为技术合作和科技创新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而深入研究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从社会资本视野看企业技术创新

随着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为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投资风险的不断增加、产品和工艺生命周期的缩短、竞争对手的增加、企业内部资金及人才等各方面资源的约束,再加上知识和资源互补性的不断增加,单靠企业自身实力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日趋困难。因此,与竞争对手进行技术合作、联盟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社会资本根植于本地的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是难以流动的资源。由于社会资本的这一特性,使得企业只有加强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知识的交流和沟通的速度,才能掌握较高的社会资本,获得更多的隐性信息资源,这对企业自身来说无疑是一笔财富。隐性的信息资源并不是在公开的市场里可以买卖的,它需要通过信任和类似的价值观、忠诚等高社会资本来获得。一个具有高度信任的企业才可能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高度的信任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能使企业生产出更多的新产品或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企业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信息。企业技术创新与信息息息相关,企业应积极搜集和充分利用信息,来减少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提高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将需要如下各类信息:1.市场信息。市场信息是技术创新的诱因。为避免因信息不灵或信息不准而导致立项失误所带来的损失,技术创新就必须首先从市场信息调查抓起,促进创新与需求的协调和产销的衔接,避免创新的盲目性。2.科技信息。为避免因信息闭塞而导致创新的失败,技术创新必须有科技信息的支持。例如专利信息、成果信息和工程信息等。只有掌握了雄厚的科技信息,才能使本来前景难断的创新项目转变为成功在握的可控工程。3.政策信息。政策信息是企业确立创新战略的指南。了解税收政策信息、熟悉产业政策信息、研究采购政策信息、掌握科技政策信息和通晓金融政策,企业才能得到国家的支持,避免一些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产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使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相一致。

企业的社会资本正如企业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一样,需要经过积累和再生产,它也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企业自身应提高把握更多社会资本的能力,以减少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足,技术创新才能有所突破,企业才能有所发展。

四、前景展望

社会资本已经成为技术合作和科技创新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关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国的学术界和企业界应从我国企业创新的现状出发,以构建信用体系为基础来重新审视我国的创新战略,这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促成我国信用经济、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企业和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将社会资本理论融入技术创新理论将突破传统技术创新研究中对社会网络和信任的忽视,力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创新成功的社会条件,将技术创新理论体系与社会学、经济学进行有机的整合,为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视野。